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报刊书籍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l*******u
发帖数: 59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太搞了...博文《干儿子黄艺博》
博主删掉了此文,估计是马屁拍的太恶了,但cached还是可以找到,木哈哈哈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q=cache:vNBtukI0ODoJ:blog.sina.com.cn/s/blog_4a072a240100blnf.html+黄艺博
&cd=7&hl=en&ct=clnk&gl=us&source=www.google.com
精彩艺博

序一
我对自己说,艺博是我生命的缘,在我脑海里勾画过一千次的我喜欢的骄子
样子,
就是艺博的样子.
2008年8月25日,我在去浙东的火车上与坐在我对面的艺博少年相视一笑时,
我便被他的特殊的帅气、灵气、大气所吸引。
在此后的一周时间,我与艺博形影不离!
几天后,艺博的爸爸悄悄对我说说:这孩子是我求佛求来的.
(艺博的爸爸是我先生当年的小部下)...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63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hanghai 讨论区 】
发信人: nne (Argo),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中共建党建军建国的伟绩和真相
关键字: 中共 九十周年 层累 撒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4 22:53:03 2011, 美东)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之际,中国政府隆重推出花费巨资拍摄的宣传大片《建党伟业》,受到许多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大陆莘莘学子及小资白领们的热捧,纷纷在网上发表文章,大谈自己看片的心得体会和深受感动的人物情节。其实,中共的这些轰轰烈烈的建党伟绩我们从小在大陆已经学过无数次了。就拿我来说,幼儿园大班时老师就讲过“一大”的故事和上海嘉定的那艘用来开会的著名的船。小学二年级开始有正式的政治课,首先遇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史”。进入初中又学了一遍党史。高中再学党史时,我已经能够脱口而出党史中的各个重要日子和细节。高考的政治科目我拿了高分。出乎我意料之外,走进金色的大学殿堂并没有免除学习党史的义务,反而变本加利,一切重新学起。政治课上老师会点名,旷课要扣分,党史成绩记入GPA。在这样不厌其烦的反复灌输下,我不知不觉地成为党史...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238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上)
当你浏览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时,你会感到仿佛是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一个百般挖苦我们祖国的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的光荣,戏谑俄
罗斯的悲痛的世界。
——В·利西奇金 Л·谢列平《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
1
毛泽东是个荒淫无耻的帝王,他杀的人超过了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总和。
毛泽东是个抄袭大师,他所有有名的著作和诗词都是别人写的,他甚至还伪造了自
己的身高。
毛岸英为了“镀金”,结果死于一碗蛋炒饭。谢天谢地,这使我们避免了朝鲜式的
世袭......
这些年在南方系和《春秋大法》等杂志控制的平面或网络媒体上,到处可以看到对
中国革命史及其革命符号的解构,耸人听闻的各种“历史真相”翻着花样地出现,而且
使很多人都信以为真。那些正直的中国人对此异常地愤怒,他们不禁要问:这个国家到
底出了什么...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4304
4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不认为这
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并非现代人类普遍使用药物的主要来源。
对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现代医学进展到今天后中药意义很小,甚至毫... 阅读全帖
C***J
发帖数: 7594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汉奸是这样炼成的。
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是,马克思主义
之传入中国,却不是首先来自于十月革命的故乡苏俄。这是因为十月革命以前,俄国专
制落后,中国留俄学生为数不多。十月革命后,北洋政府仇视苏维埃政权,视社会主义
思想为“过激主义”,防范甚严,冒险前往苏俄者依然很少。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通过两条渠道:一由中国留日学生从日本间接传入;一由中国留
法勤工俭学生从法国直接传入。留日、留法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最先
把马克思主义真正带回了中国。
周恩来(中)与留日同学在东京合影
这些革命刊物是由留日学生向国内输入的
“司芬克司”号、“鸳特莱蓬”号、“因幡丸”号、“贺茂丸”号……就是乘坐这样一
艘艘邮轮,中国青年纷纷东渡扶桑、远涉西洋求索救亡图存的真理。
留日潮:
“社会主义”
一词
从日语中引进
十月革命以前,由于国内不具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条件,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十
分粗浅,支离破碎,同时工人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所以马克思主义未能引起
注意,对中国社会影响不大。受十月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大批有志的爱国知识青
年热情高涨,决心到国外去追求新思潮...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5763
6
总有些son of bitch 逼着再转一遍打它们的脸
http://cpc.people.com.cn/GB/85037/85039/7561118.html
编者按:伟人毛泽东离开我们已有三十二个年头了,可中国的“毛泽东热”却持续至今
,各种书刊、报纸和网络一直在不断地刊登着毛泽东的故事,阐述着毛泽东的思想,这
说明广大干部群众对毛泽东的感情仍然是那么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减弱,甚
至在某些方面显得更为强烈!
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或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如为了扩大报刊杂志的发行量,或
别有用心哗众取宠,或怀有不可告人目的,热衷于炒作毛主席的传闻,甚至不惜造谣惑
众。如毛主席的稿费问题,本来是100多万元,可有些人却编造出种种版本,说什么至
少有“几千万元”,还有的报刊怂人听闻地发表以“毛泽东亿万稿酬的争议”、“毛泽
东亿万稿酬处置内情”等为题的文章,煞有介事地确认毛主席的稿费是“1.3121亿元人
民币”,甚至胡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不让任何人拿稿费,就毛主席一人拿稿费”!
对此,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纷纷要求有关报刊杂志尊重事实,纠正错误,以正
视听!
最近,毛泽东“管家...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796
7
“原来民国是这样的”系列打脸资料汇总(一)
言论自由,文化繁荣——民国原来是这样的!
以下文字摘自[美]易劳逸 著,高华等译:《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
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2月版
33页
“由于国民党执意在人民的抱怨不满中掌握政权,政治镇压便成了南京统治必不可少的
特点。暗杀、夜间搜捕及死刑是那时司空见惯的事。1933年2月,23位被称是共产党员
的囚犯被戴上手铐脚镣,拉出去枪决了,其中有几人可能尚未断气就被埋掉。刘温生是
一位报社编辑,1932年年中被捕,随后被判死刑。政治犯的名册堆积如山。”
35页
“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在1933年6月18突然中止。那是个星期天的早晨,同盟的秘书杨
栓带着14岁的儿子乘车离开他在中央研究院的办公室。他刚进汽车,四、五个理伏着的
特务一齐射出了子弹。杨铨试图去保护自己的儿子,中弹身亡。汽车司机受重伤,杨铨
的儿子腿被子弹击穿。据揭露,因为杨铨在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中收集关于丁玲失除
的情报,他被内定为行刺目标。”
36页
“中学和大学是重点打击对象。政府从193l-1932年满洲危机中领略到了学生运动的潜
力,并...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8
甲午战争120年祭: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
2014-01-29 07:45
作者:张飙
甲午战争120年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甲午战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1894年
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惨烈、丧权辱国之沉痛,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心中。120年
前的那场战争,改变了亚洲格局。
甲午战争120年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甲午战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惨烈、丧权辱国之沉痛,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心
中。
120年前的那场战争,改变了亚洲格局。120年前,中日两国各自走在自己的十字路
口,战争改变了双方的历史。《马关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把中
华民族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日本凭借从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迅速扩张军事
实力,一跃跻身世界列强。
甲午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没落,日本崛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014年8月1日,是中日甲午战争正式宣战120年的日子。
120年后的今天,写下本文,权当捧一杯酒、捧一杯泪,祭奠当年为国捐躯的忠魂
,祭奠当年被残杀的冤魂,祭奠当年所有为中国奋斗过的人们。
祭奠仇恨,是为仇恨不再新生。
祭奠历史,是...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3530
9
上次拿一战之前的法德关系来比拟现在中日关系, 现在 安倍又乱说了:钓鱼岛是中
国的克里米亚
这哥们真是语不惊人誓不秀啊, 整个一attention whore 啊 核安全会议拍照, 习
总离这家伙好远, 习总站第一排左边, 安倍第二排右边, 呵呵, 难为东道国啊
不久前中国全球使馆在世界各大报刊发起揭露日本的“舆论战”,最近日本趁全球关
注克里米亚之机进行“反击”。安倍晋三为首,日本诸多高官纷纷发表言论,称亚洲也
有个“克里米亚”,叫做钓鱼岛。中国专家指出,钓鱼岛问题和克里米亚问题在很多角
度上看都有重大区别,日本的这种移花接木试图将西方舆论指责焦点转移到中国的行为
实在是过于一厢情愿。
“钓鱼岛问题和克里米亚类似”,香港《南华早报》25日刊登对日本内阁府副大臣
西村康稔的采访,他称“俄罗斯依靠武力合并克里米亚”等同于“中国试图武力夺取钓
鱼岛”。与此同时,正在荷兰参加核安全峰会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借机展开“平复日
本右倾化印象”行动。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在七国集团24日就克里米亚问题召开
的会议中,安倍“话里有话”地称,克里米亚不仅是乌克兰的问题,在国际社会特别是
...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10
2五一六通知全文
编辑
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各人民团体党组、
党委,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中央决定撤销1966年2月12日批转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
》,撤销原来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
政治局常委之下。所谓“五人小组”的汇报提纲是根本错误的,是违反中央和毛泽东同
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路线的,是违反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社
会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指导方针的。这个提纲,对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和发动的这场
文化大革命,对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9月至10月间中央工作会议上(即在一次有各中央
局负责同志参加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关于批判吴晗的指示,阳奉阴违,竭力抗拒。
所谓“五人小组”的汇报提纲,实际上只是彭真一个人的汇报提纲,是彭真背着“五人
小组”成员康生同志和其他同志,按照他自己的意见制造出来的。对待这样一个关系到
社会主义革命全局的重大问题的文件,彭真根本没有在“五 人小组”内讨论过、商量
过,没有向任何地方党委征求过意见,没有说明要作为中央正式文件提请中央审查...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42116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五一六通知
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各人民团体党组、党
委,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中央决定撤销1966年2月12日批转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
》,撤销原来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
政治局常委之下。所谓“五人小组”的汇报提纲是根本错误的,是违反中央和毛泽东同
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路线的,是违反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社
会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指导方针的。这个提纲,对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和发动的这场
文化大革命,对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9月至10月间中央工作会议上(即在一次有各中央
局负责同志参加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关于批判吴晗的指示,阳奉阴违,竭力抗拒。
所谓“五人小组”的汇报提纲,实际上只是彭真一个人的汇报提纲,是彭真背着“五人
小组”成员康生同志和其他同志,按照他自己的意见制造出来的。对待这样一个关系到
社会主义革命全局的重大问题的文件,彭真根本没有在“五 人小组”内讨论过、商量
过,没有向任何地方党委征求过意见,没有说明要作为中央正式文件提请中央审查,更
没有得到中央主席毛泽...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4140
12
通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
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各人民团体党组、
党委,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中央决定撤销1966年2月12日批转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
》,撤销原来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
政治局常委之下。所谓“五人小组”的汇报提纲是根本错误的,是违反中央和毛泽东同
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路线的,是违反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社
会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指导方针的。这个提纲,对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和发动的这场
文化大革命,对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9月至10月间中央工作会议上(即在一次有各中央
局负责同志参加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关于批判吴晗的指示,阳奉阴违,竭力抗拒。
所谓“五人小组”的汇报提纲,实际上只是彭真一个人的汇报提纲,是彭真背着“五人
小组”成员康生同志和其他同志,按照他自己的意见制造出来的。对待这样一个关系到
社会主义革命全局的重大问题的文件,彭真根本没有在“五 人小组”内讨论过、商量
过,没有向任何地方党委征求过意见,没有说明...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zero7 (007), 信区: Physics
标 题: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28 21:52:22 2016, 美东)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摘要: 爱因斯坦于1905年取得4项历史性成就是奇迹;更奇的是,他完全是用业余时间
来探索科学的。本文着重从其成长过程和历史背景来分析产生奇迹的源泉。爱因斯坦的
非凡创造力,不仅来自他对自然奥秘的惊奇和敢于向传统与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更来
自他那深邃的哲学思考——来源于理性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界统一性的信念,以及
来源于经验论哲学家休谟和马赫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批判精神。文章随后简要介绍了爱因
斯坦在第二个高峰期(1915—1917)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认为他一生中至少有8项成
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文章最后着力展示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和社会责任感,为和平、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理想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中国人民苦
难的深切同情。
关键词: 爱因斯坦 奇迹年 双重奇迹 两个高峰期 独立批判精神 自然界统一性 人格魅力
一 双...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632
14
邓稼先
概 述
邓稼先,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
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
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
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
子弹之父”。有同名影视、散文、游戏等。
简 介
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
邓稼先(1924.6.25—1986.7.29),汉族,安徽省怀宁县人;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
”元勋;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届、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
为好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
会。在父亲邓以蛰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
理系。
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毅然回到祖国,1950年
10月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
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后来改名:...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8b23d20101ijvg.html
张翔(blog-5265) http://blog.sina.com.cn/u/1653285842 2014-05-12 15:01:58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雪珥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六十年一个轮回的甲子之年。甲午年就是农历一甲子
中的一个,比如1894、1954、2014。今年又是一个甲午之年!发生在120年前的中
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惨痛的伤痕。然而,岁月的皱纹常常默默无情
地淹没历史的刀痕。“甲午战争”,对今天不少国人来说,也许是一个熟悉而又
陌生的字眼。历史是不能遗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逻辑给未来以深邃的启迪。透
过黄海海面弥漫的历史硝烟,矢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中国人,能从这场
攸关民族命脉的战争中,生发几多感慨,获得几多启悟、几多忧思、几多警
示……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个变局,什么时候国人体会最深?就是1894年爆
发的甲午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史。堂堂中华败给小国日本,也让中国
精英阶层备受刺激,中国开始进入到政治、体制等诸多方面的...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16
来自主题: Salon版 -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zero7 (007), 信区: Physics
标 题: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28 21:52:22 2016, 美东)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摘要: 爱因斯坦于1905年取得4项历史性成就是奇迹;更奇的是,他完全是用业余时间
来探索科学的。本文着重从其成长过程和历史背景来分析产生奇迹的源泉。爱因斯坦的
非凡创造力,不仅来自他对自然奥秘的惊奇和敢于向传统与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更来
自他那深邃的哲学思考——来源于理性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界统一性的信念,以及
来源于经验论哲学家休谟和马赫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批判精神。文章随后简要介绍了爱因
斯坦在第二个高峰期(1915—1917)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认为他一生中至少有8项成
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文章最后着力展示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和社会责任感,为和平、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理想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中国人民苦
难的深切同情。
关键词: 爱因斯坦 奇迹年 双重奇迹 两个高峰期 独立批判精神 自然界统一性 人格魅力
一 双...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26
17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一面五星红旗》转载
在美国高举中华民族红旗的名人在这里!
贝润浦和中国著名科学家同受中国科协表彰
最著名出色的科学家,一定善于用通俗易懂,趣味横生、联想比喻、深入浅出的语言,
将一连串枯涩难懂的专业名词,演变为百读不厌的奇妙故事,向广大名众介绍专业领域
的技术成就和应用方法,最大范围输益于人类。
能将科学技术内容写成文学、文艺作品的学者,称为科普作家。文革以后的八十年
代,科技文化逐渐复苏,中央十分重视科普创作的繁荣,这是提高全民科学水平和推进
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当时,一些著名的权威科学家都担当起活跃科普的重任,在医
学药界,贝润浦则是个闻名全国的名医兼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上海市科普作
协委员。他学贯中西,才思横溢,文笔奇趣,信手成章。他的文章,中医爱读,西医爱
读,科技界的学者也爱读,老百姓更爱读。当时,从文汇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健
康报、新民晚报、科技日报各大主要报刊和港澳一些大报,到科学生活、大众医学、科
学画报、家庭医生、大众健康、科学浪花、科学24小时、开卷有益、科学博览等100多
家科普杂志,都登载过贝润浦的医学科普文章。
中医界与科技界的融会沟...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63
18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迟来的建党伟业!
中共建党建军建国的伟绩和真相
by nne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之际,中国政府隆重推出花费巨资拍摄的宣传大片《建党伟
业》,受到许多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大陆莘莘学子及小资白领们的热捧,纷纷在网上发
表文章,大谈自己看片的心得体会和深受感动的人物情节。其实,中共的这些轰轰烈烈
的建党伟绩我们从小在大陆已经学过无数次了。就拿我来说,幼儿园大班时老师就讲过
“一大”的故事和上海嘉定的那艘用来开会的著名的船。小学二年级开始有正式的政治
课,首先遇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史”。进入初中又学了一遍党史。高中再学党史时
,我已经能够脱口而出党史中的各个重要日子和细节。高考的政治科目我拿了高分。出
乎我意料之外,走进金色的大学殿堂并没有免除学习党史的义务,反而变本加利,一切
重新学起。政治课上老师会点名,旷课要扣分,党史成绩记入GPA。在这样不厌其烦的
反复灌输下,我不知不觉地成为党史专家。政治课以外,我从小还读毛主席语录和诗词
,还看各种革命回忆录和红色小说,党史教条变得愈加生动具体有趣,甚至在我脑海里
形成条件反射,直到我出国留学为止。
等我在美国拿到学位找到工作后,有了点闲工夫,于是重新打点过去...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说中医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不认为这
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并非现代人类普遍使用药物的主要来源。
对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现代医学进展到今天后中药意义很小,甚至毫... 阅读全帖
c**v
发帖数: 1936
20
历史学家赵俪生点评25位名人
2014-11-22 新浪博客 陈小雅2013
2014-11-18 赵俪生 水煮百年网


编者注:赵俪生(1917—2007),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
系就读,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1935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参加山西新军任营
指导员,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处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
教授。



张申府

我18岁那年初识张申府先生,记得他身材较高,方脸膛,微胖,穿一身考究的西服
,严整的打着领带,用一口并不浓重的河北中部口音讲课。一次到他的办公室去,看到
他正把两条腿架在书桌上读杂志,这样的架势,像是后来看到的丘吉尔和尼克松照片中
的形象。那时,他在清华大学是教《逻辑学》的教授,但当时还“吃不开”,此前却是
大人物,曾是中国共产党巴黎支部、柏林支部的创建者,黄埔一期生入学口试的主持人
。他的《逻辑》课很少讲逻辑学,而是骂蒋介石,成为热门的政治论坛。听他课的人不
外两部分,一部分是保持着自己见解从拥护或者反对立场上来挑拣...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屠呦呦非主流 國內忽視國外獲獎 zz
这个报道有点标题党了。 饶毅那篇2011年的文章写的很详细的。注意引用文献里,有
张昌绍1948年在科学杂志发的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478156.html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 阅读全帖
x*********h
发帖数: 2223
22
p110118103
免于恐惧的自由——寄语高耀洁医生
用纳税人的钱监控纳税人,是当代“中国特色”之一。高医生的工作,长期持续地
遭到地方官员的阻挠恐嚇,有时则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亲人们迫于压力不得不疏远她,
老伴出于恐惧烧掉了她的南下调研材料;2007年5月,她的住室前后被安装了四个摄像
头;2009年2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华时提出要见她,又有专人从郑州到北京围追堵
截未成;事后,她的电话被监控得更紧,甚至打不出去也打不进来……。
对真相的恐惧,是一种普遍流行的官场病;将一切不利于自身权位的诉求泛政治化
,则是官僚们的习惯思维。当高医生的善举触及到真相,触动了官场潜规则和利益集团
的私利时,就被某些官员视为“异议分子”了。老人遭遇“被异议”并非个案,类似的
例子如今比比皆是。将批评者逼成反抗者,是最愚蠢的政治。当局曾宣布自己的政策是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后来又说过“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这种话如今
很生疏了,不断看到的却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当个人驱除心中的恐惧,才会去争取言论和表达的自由;当众人一齐说出真话,才
能争取到免于恐惧的自由。
高...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63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hanghai 讨论区 】
发信人: nne (Argo),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中共建党建军建国的伟绩和真相
关键字: 中共 九十周年 层累 撒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4 22:53:03 2011, 美东)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之际,中国政府隆重推出花费巨资拍摄的宣传大片《建党伟业》,受到许多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大陆莘莘学子及小资白领们的热捧,纷纷在网上发表文章,大谈自己看片的心得体会和深受感动的人物情节。其实,中共的这些轰轰烈烈的建党伟绩我们从小在大陆已经学过无数次了。就拿我来说,幼儿园大班时老师就讲过“一大”的故事和上海嘉定的那艘用来开会的著名的船。小学二年级开始有正式的政治课,首先遇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史”。进入初中又学了一遍党史。高中再学党史时,我已经能够脱口而出党史中的各个重要日子和细节。高考的政治科目我拿了高分。出乎我意料之外,走进金色的大学殿堂并没有免除学习党史的义务,反而变本加利,一切重新学起。政治课上老师会点名,旷课要扣分,党史成绩记入GPA。在这样不厌其烦的反复灌输下,我不知不觉地成为党史... 阅读全帖
y***d
发帖数: 2330
24
http://baike.baidu.com/view/309929.htm
关沫南是满族人。1934年,年仅14岁的关沫南,开始用泊丐、名雁作笔名,在报刊上发
表自己写的文章。通过王忠生的关系,关沫南认识了关毓华(原名陈紫)。他习惯叫她
关姐,是他们读书聚会的组织者,中共党员。关姐除了让他读文艺类书刊外,还让他读
一些社科类的书籍。她知道关沫南特别崇拜和喜欢鲁迅,常跟他讲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
,还同他一起读《资本论》《反杜林论》《论费尔巴哈》,并对他进行细心的辅导。是
关毓华把关沫南带上了革命之路。从此,他常在报刊上发表进步的杂文和论文。
1937年秋,关沫南将自己的7篇小说和1篇散文编写成书,取名为《蹉跎》,于1938
年春由精益印书局出版,这是他出版的第一部书。那年,他正值18岁舞象之年。关沫南
在书中采用讽刺的笔法,反对谈经复古的奴化教育。敢在日伪统治时期出版这本书,足
以证明了他的胆识和勇气,更提升了他的知名度。
k********9
发帖数: 2326
25
韩寒有代笔吗?(《傻子》之谜)(2012-03-04 17:18:21)转载▼标签: 杂谈
韩寒有代笔吗?(《傻子》之谜)2.0版
作者:毛晓栋 2012.3.5
【事件】
1997年2月中下旬,读初中二年级的韩寒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想法:我要创作。①②
于是,韩寒在1997年3月的某一个星期里进行了首次创作投稿。在这个星期中,“
早就想写一篇校园生活的小说”的韩寒认为“小说中的主要事件是虚构的,但许多细节
都是点点滴滴从生活中积累而来。”“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是十分重要的,你纵使有再好
的文笔在小说中也只能用来修饰事例,而一旦脱离了生活就仿佛是上了岸的鱼,只能‘
空游’而‘无所依’了。”,又由于“以前众多稿件的有去无回或者原封不动安然无恙
而归,也使我学会了虚构要掌握一个‘度’”,韩寒写出了《傻子》。在这同一个星期
里,还写有其它十几篇小说、散文,并寄了出去。③④⑤
在大约一个月以后,《少年文艺》编辑饶雪漫最早给了韩寒回音,说《傻子》准备
刊用。《傻子》成了韩寒发表的处女作。就此,韩寒开始走上了文学之路。③⑤
【问题】
1、韩寒在1997年3月的某一个星期内进行首次集中创作投稿《傻子》等十几...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630
26
韩寒自证有代笔(《傻子》为证)
作者:毛晓栋 2012.3.5
【事件】
1997年2月中下旬,读初中二年级的韩寒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想法:我要创作。①②
于是,韩寒在1997年3月的某一个星期里进行了首次创作投稿。在这个星期中,“早就
想写一篇校园生活的小说”的韩寒认为“小说中的主要事件是虚构的,但许多细节都是
点点滴滴从生活中积累而来。”“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是十分重要的,你纵使有再好的文
笔在小说中也只能用来修饰事例,而一旦脱离了生活就仿佛是上了岸的鱼,只能‘空游
’而‘无所依’了。”,又由于“以前众多稿件的有去无回或者原封不动安然无恙而归
,也使我学会了虚构要掌握一个‘度’”,韩寒写出了《傻子》。在这同一个星期里,
还写有其它十几篇小说、散文,并寄了出去。③④⑤
在大约一个月以后,《少年文艺》编辑饶雪漫最早给了韩寒回音,说《傻子》准备刊用
。《傻子》成了韩寒发表的处女作。就此,韩寒开始走上了文学之路。③⑤
【问题】
1、韩寒在1997年3月的某一个星期内进行首次集中创作投稿《傻子》等十几篇小说、散
文之时,有没有可能发生“以前众多稿件的有去无回或者原封不动安然无恙而归,也使
我学会了...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llmoney (Monk Tang of Stock Marke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饶毅雄文: 敬请毛轮批判第一段, 第一段以后不用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2 15:51:27 2011, 美东)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llmoney (Monk Tang of Stock Marke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饶毅雄文: 敬请毛轮批判第一段, 第一段以后不用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2 15:51:27 2011, 美东)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547
2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篆隶楷行草
医者该多与大众交流
作者: 高翔
最后更新:2010-06-24 09:33:54 来源: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46695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将学院的使命总结为三条:学习、发现以及交流"
毫无疑问,医务工作者一切工作都应以“服务大众”为中心。从理想主义角度来说,这
是医学行业前进的原动力;从现实方面说,大众是医务工作者的衣食父母,而如果没有
政府的资助(归根结底,纳税人的资助),大多数科研都无法进行,医学知识的更新将
非常缓慢。因此,围绕“服务大众”这个中心,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应用型人员的首
要职责,是如何更好地治(防)病救人。而对于医学科研人员来说,则需不断埋首学问
、探索新知。但是,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被忽略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
妨看看美国医务工作者是怎么做的。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将学院的使命总结为三条:学习(Learning)、发现(Discovery)
以及交流(Communication)。关于“交流”,他们是这样阐释的:服务社区,为医疗
政策辩论提供所需信息,传播健康知识,帮助大众建立“健康是人类最基本权利”的意
识...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547
3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篆隶楷行草
医者该多与大众交流
作者: 高翔
最后更新:2010-06-24 09:33:54 来源: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46695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将学院的使命总结为三条:学习、发现以及交流"
毫无疑问,医务工作者一切工作都应以“服务大众”为中心。从理想主义角度来说,这
是医学行业前进的原动力;从现实方面说,大众是医务工作者的衣食父母,而如果没有
政府的资助(归根结底,纳税人的资助),大多数科研都无法进行,医学知识的更新将
非常缓慢。因此,围绕“服务大众”这个中心,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应用型人员的首
要职责,是如何更好地治(防)病救人。而对于医学科研人员来说,则需不断埋首学问
、探索新知。但是,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被忽略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
妨看看美国医务工作者是怎么做的。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将学院的使命总结为三条:学习(Learning)、发现(Discovery)
以及交流(Communication)。关于“交流”,他们是这样阐释的:服务社区,为医疗
政策辩论提供所需信息,传播健康知识,帮助大众建立“健康是人类最基本权利”的意
识...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63
31
来自主题: Shanghai版 - 中共建党建军建国的伟绩和真相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之际,中国政府隆重推出花费巨资拍摄的宣传大片《建党伟业》,受到许多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大陆莘莘学子及小资白领们的热捧,纷纷在网上发表文章,大谈自己看片的心得体会和深受感动的人物情节。其实,中共的这些轰轰烈烈的建党伟绩我们从小在大陆已经学过无数次了。就拿我来说,幼儿园大班时老师就讲过“一大”的故事和上海嘉定的那艘用来开会的著名的船。小学二年级开始有正式的政治课,首先遇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史”。进入初中又学了一遍党史。高中再学党史时,我已经能够脱口而出党史中的各个重要日子和细节。高考的政治科目我拿了高分。出乎我意料之外,走进金色的大学殿堂并没有免除学习党史的义务,反而变本加利,一切重新学起。政治课上老师会点名,旷课要扣分,党史成绩记入GPA。在这样不厌其烦的反复灌输下,我不知不觉地成为党史专家。政治课以外,我从小还读毛主席语录和诗词,还看各种革命回忆录和红色小说,党史教条变得愈加生动具体有趣,甚至在我脑海里形成条件反射,直到我出国留学为止。
等我在美国拿到学位找到工作后,有了点闲工夫,于是重新打点过去在大陆学过的政治和历史常识,阅读了许多哲学、历史、经济、文学方面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北京时间: 2016-09-16 12:53:04
【摘要】黑格尔的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
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邓康延
2005年,温家宝去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 在听完总理介绍的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
后,钱学森感慨:“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
培养的大师相比。” 然后,钱老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十年来,大家一直在寻找“钱学森之问”的答案,但很多人看了民国老课本后说:部分
答案就在这旧书里。 1958年,邓康延出身于西安, 父母是支援大西北的知识分子。
一出生,邓康延就赶上大跃進, 接着又遇上可怕的三年大灾难。 后来,他外婆回忆说
: “食堂领了两碗稀粥,小外孙呼噜噜喝
完一碗,又把外婆的一碗喝了。” 好不容易上学了,又碰上文革。 满街都是批斗游行
、大字报传单。 “正读石木水火的课本被急停, 老师要求大家抄写最高指示。 还没
来得及学‘日月星辰’, 美好的小学生活就突然变味了。” 也许,正是经历了可怕的
岁月, 邓康延后来特别喜欢钻研历史, “...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07
3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饶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不认为这
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并非现代人类普遍使用药物的主要来源。
对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现代医学进展到今天后中药意义很小,甚至...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7
34
看到《新民晚报》最近报道:
名医史话
贝润浦和中国著名科学家同受中国科协表彰
最著名出色的科学家,一定善于用通俗易懂,趣味横生、联想比喻、深入浅出的语言,
将一连串枯涩难懂的专业名词,演变为百读不厌的奇妙故事,向广大名众介绍专业领域
的技术成就和应用方法,最大范围输益于人类。
能将科学技术内容写成文学、文艺作品的学者,称为科普作家。文革以后的八十年
代,科技文化逐渐复苏,中央十分重视科普创作的繁荣,这是提高全民科学水平和推进
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当时,一些著名的权威科学家都担当起活跃科普的重任,在医
学药界,贝润浦则是个闻名全国的名医兼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上海市科普作
协委员。他学贯中西,才思横溢,文笔奇趣,信手成章。他的文章,中医爱读,西医爱
读,科技界的学者也爱读,老百姓更爱读。当时,从文汇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健
康报、新民晚报、科技日报各大主要报刊和港澳一些大报,到科学生活、大众医学、科
学画报、家庭医生、大众健康、科学浪花、科学24小时、开卷有益、科学博览等100多
家科普杂志,都登载过贝润浦的医学科普文章。
中医界与科技界的融会沟通,中医与多种学科的综合...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7
35
看到《新民晚报》最近报道:
名医史话
贝润浦和中国著名科学家同受中国科协表彰
最著名出色的科学家,一定善于用通俗易懂,趣味横生、联想比喻、深入浅出的语言,
将一连串枯涩难懂的专业名词,演变为百读不厌的奇妙故事,向广大名众介绍专业领域
的技术成就和应用方法,最大范围输益于人类。
能将科学技术内容写成文学、文艺作品的学者,称为科普作家。文革以后的八十年
代,科技文化逐渐复苏,中央十分重视科普创作的繁荣,这是提高全民科学水平和推进
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当时,一些著名的权威科学家都担当起活跃科普的重任,在医
学药界,贝润浦则是个闻名全国的名医兼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上海市科普作
协委员。他学贯中西,才思横溢,文笔奇趣,信手成章。他的文章,中医爱读,西医爱
读,科技界的学者也爱读,老百姓更爱读。当时,从文汇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健
康报、新民晚报、科技日报各大主要报刊和港澳一些大报,到科学生活、大众医学、科
学画报、家庭医生、大众健康、科学浪花、科学24小时、开卷有益、科学博览等100多
家科普杂志,都登载过贝润浦的医学科普文章。
中医界与科技界的融会沟通,中医与多种学科的综合...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26
36
名医史话
贝润浦和中国著名科学家同受中国科协表彰
最著名出色的科学家,一定善于用通俗易懂,趣味横生、联想比喻、深入浅出的语言,
将一连串枯涩难懂的专业名词,演变为百读不厌的奇妙故事,向广大名众介绍专业领域
的技术成就和应用方法,最大范围输益于人类。
能将科学技术内容写成文学、文艺作品的学者,称为科普作家。文革以后的八十年
代,科技文化逐渐复苏,中央十分重视科普创作的繁荣,这是提高全民科学水平和推进
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当时,一些著名的权威科学家都担当起活跃科普的重任,在医
学药界,贝润浦则是个闻名全国的名医兼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上海市科普作
协委员。他学贯中西,才思横溢,文笔奇趣,信手成章。他的文章,中医爱读,西医爱
读,科技界的学者也爱读,老百姓更爱读。当时,从文汇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健
康报、新民晚报、科技日报各大主要报刊和港澳一些大报,到科学生活、大众医学、科
学画报、家庭医生、大众健康、科学浪花、科学24小时、开卷有益、科学博览等100多
家科普杂志,都登载过贝润浦的医学科普文章。
中医界与科技界的融会沟通,中医与多种学科的综合交流,中医专业与现代科学创建...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126
37
(节选)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主角
青蒿素发现于大型研究抗疟疾药物的“523任务”中,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医
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砒霜中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作用发现于以个体科研小
组模式自由探索性研究中药抗癌作用过程中,最主要贡献者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的张亭栋。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于1969年与其他几位
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道被召集加入“523任务”。
文化和工作背景
需简要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工作环境,有助于理解这两项工作的特色和重要性、为什
么是屠呦呦和张亭栋等人作出发现,而不是年资更高的人,或受过较好的西方科学训练
的人。
本文区分中医理论(Chinese Medical Theories,CMT)和中药(Chinese Medicines,
CM),而避免使用常见的中医一词(Traditional Chinese Med...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摘要: 爱因斯坦于1905年取得4项历史性成就是奇迹;更奇的是,他完全是用业余时间
来探索科学的。本文着重从其成长过程和历史背景来分析产生奇迹的源泉。爱因斯坦的
非凡创造力,不仅来自他对自然奥秘的惊奇和敢于向传统与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更来
自他那深邃的哲学思考——来源于理性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界统一性的信念,以及
来源于经验论哲学家休谟和马赫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批判精神。文章随后简要介绍了爱因
斯坦在第二个高峰期(1915—1917)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认为他一生中至少有8项成
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文章最后着力展示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和社会责任感,为和平、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理想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中国人民苦
难的深切同情。
关键词: 爱因斯坦 奇迹年 双重奇迹 两个高峰期 独立批判精神 自然界统一性 人格魅力
一 双重的奇迹
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告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Physics),理由是:鉴于物理学对于了解自然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以及物
理教育对于人类发展的必要性,同...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粉碎“四人帮”全景写真
http://www.sjzdx.gov.cn/Item-1625.aspx
来源:炎黄春秋杂志2000年第11期
作者:纪希晨
责任编辑:杨京彬
最后的岁月
健康情况一直较好的毛泽东,曾以矫健的体魄,乘风破浪,横渡万里长江。
但是从1971年“九一三”发生林彪叛逃事件以后,他的身体就日渐走下坡路了。林
彪,这个被写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上的接班人,“最最亲密的战友”的驾机逃亡,给毛泽
东以极大的精神创伤。
这次事件的打击如此沉重9即使像毛泽东这样身经百战,饱经沧桑,扭转了历史巨
轮的伟人,也是难以承受的。尽管他仍然一如既往地批阅文件、主持会议,听取报告;
像往昔一样的在宽大空旷的厅堂里踱步,从窗口凝望云天,远远注目着中南海的风光,
但是总难以压抑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他两天两夜不曾睡觉,不停地在房间的地毯上踱步
……
他感到孤独了,他常常躺进长沙发里,点燃一支烟,一支接一支地抽。他手捧着头
,望着烟头上的一丝青烟,陷入长时间的思考……
1971年11月下旬,毛泽东曾患过一次重病,经过医生全力抢救脱险,但是他的身体
一直没有复原,一双脚浮肿得很厉害。原先的鞋不能穿了,身边的人员只好赶制了两双
...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6421
40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全文)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oxjone (fox),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全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6 04:24:52 2010, 美东)
作者:克尔白的悬诗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上)
当你浏览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时,你会感到仿佛是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一个百般挖苦我们祖国的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的光荣,戏谑俄
罗斯的悲痛的世界。
——В·利西奇金 Л·谢列平《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
1
毛泽东是个荒淫无耻的帝王,他杀的人超过了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总和。
毛泽东是个抄袭大师,他所有有名的著作和诗词都是别人写的,他甚至还伪造了自
己的身高。
毛岸英为了“镀金”,结果死于一碗蛋炒饭。谢天谢地,这使我们避免了朝鲜式...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41
来自主题: _Kindle版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z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
 ——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沈渭滨
----
注:黻 fú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
---
现在的青年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
,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
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
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
代表,1949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在国民党政府的官僚群中,以"知外
交"闻名于世。
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
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
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从治外交史
扩及中国近代史,写出了若干很有分量的专题论文。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 阅读全帖
y********8
发帖数: 517
4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谁是史上最大的反华势力?
作者: 司想
谁是史上最大的反华势力?是北宋时期的辽国,还是南宋时期的金国、蒙古,抑或是
明末的清国?民国时期侵略中国的日本?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华
",什么是"反华"。
吃西餐穿西服的西方人称呼我们中国人为华人,我们民族把自己叫做中华民族,我们
中华民族讲华语,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被称为华夏大地,我们中华民族在华夏的大地上开
创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那么,什么是"华"呢?"华"的内涵是什么呢?"华"的内
涵包括华人,华人的生存环境,华人的文化这三个部分。在这三者里,人是主体。众所周
知人的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最宝贵的,没有人,其他的便无从谈起,所以人是第一
位的,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我们中国人、华人的生命在"华"的内涵中是第一位的。其
次,就是我们华人所赖以生存、生活的这片中华大地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没有这些
,人的生存、生活便没有保障。第三,便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我们民族开创的文明。如果
没有人的生命,没有人生存、生活的保障,人便不能创造出文明来,所以在这里文明是第
三位的。
如果我们中国人、华人去到别的地方、别的国家,虽然被称为华侨,可是他们还是华
人,还...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469
4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一个政党能等同于一个国家吗?
有人动不动给人扣帽子:反华!那么到底谁是人类最大的反华组织呢?请看:
谁是史上最大的反华势力?
作者: 司想
谁是史上最大的反华势力?是北宋时期的辽国,还是南宋时期的金国、蒙古,抑或是
明末的清国?民国时期侵略中国的日本?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华
",什么是"反华"。
吃西餐穿西服的西方人称呼我们中国人为华人,我们民族把自己叫做中华民族,我们
中华民族讲华语,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被称为华夏大地,我们中华民族在华夏的大地上开
创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那么,什么是"华"呢?"华"的内涵是什么呢?"华"的内
涵包括华人,华人的生存环境,华人的文化这三个部分。在这三者里,人是主体。众所周
知人的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最宝贵的,没有人,其他的便无从谈起,所以人是第一
位的,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我们中国人、华人的生命在"华"的内涵中是第一位的。其
次,就是我们华人所赖以生存、生活的这片中华大地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没有这些
,人的生存、生活便没有保障。第三,便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我们民族开创的文明。如果
没有人的生命,没有人生存、生活的保障,人便不能创造出文明来,所以在这里文明是...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何雪飞:CIA的公开秘密—用普世价值消灭该死的中国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0 12:19:25 2011, 美东)
何雪飞:CIA的公开秘密—兼为《十条诫令》盖棺定论
首发:民声网(www.mshw.org)
http://www.mshw.org/review/oversea/2011-05-19/1890.html
作者博客:http://blog.mshw.org/hexuefei
一、尝试为《十条诫令》盖棺定论
二、亲美势力对《十条诫令》真实性的质疑
三、“Moral Re-Armament”的真面目
四、“Moral Re-Armament”在中国
五、“Moral Re-Armament” 、“共产党革命章程”及“十条诫令”
六、克格勃高官什罗宁的话是否可信
七、中情局为防止泄密进行的暗杀
A、李志绥之死
B、班尼特之死
一、尝试为《十条诫令》盖棺定论
笔者不久前曾写作《中情局绝密纲领–用普世价值对抗爱国主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武汉市“五道杠”少年黄艺博走红网络,其身上所表现出的成人化倾向,引起社会各界对教育理念的争议。 (东方IC/图)
2009年11月15日,黄艺博在武汉市江汉区福利院看望老人。 (CFP/图)
超越自身年龄的特质让黄艺博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一年级下学期成为班长,年年连任。二年级入队佩戴“二道杠”。三年级晋升“三道杠”、“四道杠”。2009年10月,在武汉市少先队总队委的竞选中,黄艺博当选为常务副总队长,佩戴上“五道杠”。 (东方IC/图)
2011年5月5日晚,“五道杠少年事件”发生后的首个周末,从武昌郊区一所封闭式寄宿学校归来的新闻主角——初一学生黄艺博打开电脑,在漫天的评论和谩骂中哭了,他问身旁的父亲:“我哪里错了吗?”
黄宏章和妻子马晓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只得告诉儿子——这才是他一直身处的真实世界。
对于仅拥有13年人生经验并长期被正统教育观追捧的黄艺博来说,这是一个姗姗来迟的真相,而更大的困惑在于: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现实还有硬币的另一面。
黄艺博有着灿烂的童年,充满正确、荣誉、赞扬和过于远大的理想。他被塑造为样本,成为武汉八十多万少先队员学习的对象。2009年,黄...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46
王绍光先生的一篇旧文,以理清福特基金会同中情局的关系.
中央情报局是干什么吃的?
《读书》2002年第二期
王绍光
九一一事件与珍珠港事件一样都是没有预警的突然袭击。两个事件凸现出情报工作的重
要性。珍珠港事件前,美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情报收集系统。罗斯福总统曾抱怨送到他办
公桌上的情报蔓无头绪,不知所云。珍珠港事件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成立“战略服务处
”(the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或简称 OSS),负责整合美国的情报收集工作
。1947年7月,OSS变成了CIA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即大名鼎鼎的“
中央情报局”。
既然叫“情报局”,其基本职能就应该是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各方情报。但中央情
报局在这方面表现似乎差强人意。远的不说,它事先对洛克比空难、九三年的纽约世贸
大厦爆炸案、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爆炸案、美军舰在亚丁港的爆炸案就毫不
知情。这次“911事件”更被一些美国人称之为“情报工作的重大失误”(a colossal
intelligence failure)。为什么中央情报局会表现得如...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7
看到记者前来,杜伟新拿出各种证书,还将许久没刮的胡子刮得溜光,并打上了一条领带。
杜伟新获得了很多奖。
杜伟新获得了很多奖。
50岁的杜伟新已经记不清自己具体得了多少奖了,只能模糊地记起,全国性的奖项有130多个,如果加上其他杂牌奖,至少在200个以上。看到记者来采访,他赶紧招呼丈母娘帮忙把各种奖杯、证书从床底下的箱子中拖了出来。不少奖杯、证书上满是灰尘。杜伟新有些心疼,用白衬衣的袖口擦了擦奖杯。17年省吃俭用,杜伟新花在各种获奖证书上的钱有十多万元,几乎倾尽毕生积蓄。岳父说,如今女婿穷得只剩下各种获奖证书了。
杜伟新为何对“获奖”如此痴迷,没有人知道。精美的证书外套里面,夹着一张单薄的纸,上面记载着杜伟新的各种荣誉。没有人知道,这些证书是杜伟新省吃俭用攒下“口粮”钱去买的。除了抽烟和吃饭,杜伟新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获奖上。这些证书造价不菲,有的要交300元工本费,有的要交2000元定书费,杜伟新把他们看作命根子。
17年花10万多元评奖
抛开真伪不谈,杜伟新获得这些证书,分量还是相当惊人的。比如,2009年他曾获得世界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首届世界民间文艺最高奖“和平鸽”金奖;2010年...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8
看到记者前来,杜伟新拿出各种证书,还将许久没刮的胡子刮得溜光,并打上了一条领带。
杜伟新获得了很多奖。
杜伟新获得了很多奖。
肇庆一教师17年间倾尽家财
获“共和国之星”等各种证书200多个
旁人称其受骗百般劝说他却无怨无悔
家人呼吁查处骗人评奖拯救“中毒”者
50岁的杜伟新已经记不清自己具体得了多少奖了,只能模糊地记起,全国性的奖项有130多个,如果加上其他杂牌奖,至少在200个以上。看到记者来采访,他赶紧招呼丈母娘帮忙把各种奖杯、证书从床底下的箱子中拖了出来。不少奖杯、证书上满是灰尘。杜伟新有些心疼,用白衬衣的袖口擦了擦奖杯。17年省吃俭用,杜伟新花在各种获奖证书上的钱有十多万元,几乎倾尽毕生积蓄。岳父说,如今女婿穷得只剩下各种获奖证书了。
杜伟新为何对“获奖”如此痴迷,没有人知道。精美的证书外套里面,夹着一张单薄的纸,上面记载着杜伟新的各种荣誉。没有人知道,这些证书是杜伟新省吃俭用攒下“口粮”钱去买的。除了抽烟和吃饭,杜伟新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获奖上。这些证书造价不菲,有的要交300元工本费,有的要交2000元定书费,杜伟新把他们看作命根子。
17年花10万多元评奖
抛开真伪不...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9
2009年9月8日,奥巴马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Wakefield中学进行开学演讲
鲁迅文章撤出中学教材的传闻被证明是虚惊一场,今天,另一则新闻挑动了中国家长的神经。据安徽网9月5日报道,昨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三天,在学校的安排下,合肥寿春中学的3000 多名初中学生,统一在早读课上读起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篇开学演讲稿。这引起了一些家长的议论,“早读课不读课本,不背诗文,怎么读起了美国总统的演讲稿呢?”
在昨天上午7 点的早读课上,合肥寿春中学约100 个班级的3000 多名初中学生,都统一掏出了一份学校刚发的演讲稿,作为早读的“课本”。这份演讲稿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 年9 月8 日在美国阿林顿中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记者通过在网上搜索发现,这场题为《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在网络上非常流行。演讲稿中,奥巴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一些美国人的事迹,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上学,是因为“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奥巴马说,或许你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创造家,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学课上做几次实验,你不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
另外,奥巴马还在演讲中说,一些人可能没有有利条件,但是“长相、出身...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50
12月16日,宜宾学院多个学生在微博发文称,该校“公务员考试”选修课的教师郭五林在QQ群里发布消息称,凡购买其编写的申论教材的同学,每买一本书期末考试时加5分,每人最多可以加20分,由此引发众多同学不满。
昨日,郭五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称,不是让同学一人买四本书,而是让学生帮忙卖书,为了锻炼其表达能力,提升公务员考试面试技能。宜宾学院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就上周五要求郭五林老师停止加分做法后,昨日学校在会议上决定,要求郭五林老师提交书面检查,其他处理意见等校长回复后再确定。
老师课堂推销 称买书考试时加分
近日,四川宜宾学院学生在微博上反映,“公务员考试”课的老师在“宜宾学院2017年公考班”群里发通知称,凡购买了《申论三级飞跃法》教材(30元/本)的同学,加平时成绩5分,而且每销售1本此书加5分,最高可加20分。
该校王同学告诉记者,这门申论课为选修课,且是网络教学,所有同学通过老师分享的视频学习,并在QQ群里分享有关课程信息。其授课老师是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教授郭五林,全校共有230个学生选修了这门课,“这门课应该是两个学分,我们大一期末时随意选的,也没注意是网络课程的形式。”王同学...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