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发帖数: 19049 | 1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取士和捷报
赵三龘宝乓临成都城下!时,南朝无数十人瞩目的第一次开科取士有了结果,摄政王亲
自点了状元,乃是广西柳州人,唤作贾林生,字庆元,二十七岁,广州师范出身。
叶昭出的策论很简单,两道题目,第一道就是要众人阐述国际政治形势,以及展望
南国崛起之机,这只是考一个眼界的问题。第二道题目则是阐述货币之道。
贾林生显然对时局极为关心,不但提到了法国人在越南卷土重来,趁南北交战,取
得了头顿等港口的租界,更说起现今因为南北战事起,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等地陆续出现回乱,实在令人堪忧。国际上,贾林生提出联英抗俄,看法自然稚嫩,但
以这个时代来说,里面一些东西倒也说的头头是道,也算有自己的想法了。
货币一途,贾林生也做足了功课,对于纸币和金银贵金属的关系阐述的很明每。
其实叶昭最欣赏他的就是对于国内形势的敏锐洞察力。
西北出现回变的迹象,也是叶昭现今最关注的事,看来因为南北战争,六王横征暴
敛,又无力维护西北边疆局势,本来应该几年后出现的回变很可能提前爆发。
内务府在西北的情报组也不少,都是叶昭令瑞四必须办的事,如兰州,内务府就有
一个庞大的情报系统在运转。
叶昭关注西北...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2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取士和捷报
赵三龘宝乓临成都城下!时,南朝无数十人瞩目的第一次开科取士有了结果,摄政王亲
自点了状元,乃是广西柳州人,唤作贾林生,字庆元,二十七岁,广州师范出身。
叶昭出的策论很简单,两道题目,第一道就是要众人阐述国际政治形势,以及展望
南国崛起之机,这只是考一个眼界的问题。第二道题目则是阐述货币之道。
贾林生显然对时局极为关心,不但提到了法国人在越南卷土重来,趁南北交战,取
得了头顿等港口的租界,更说起现今因为南北战事起,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等地陆续出现回乱,实在令人堪忧。国际上,贾林生提出联英抗俄,看法自然稚嫩,但
以这个时代来说,里面一些东西倒也说的头头是道,也算有自己的想法了。
货币一途,贾林生也做足了功课,对于纸币和金银贵金属的关系阐述的很明每。
其实叶昭最欣赏他的就是对于国内形势的敏锐洞察力。
西北出现回变的迹象,也是叶昭现今最关注的事,看来因为南北战争,六王横征暴
敛,又无力维护西北边疆局势,本来应该几年后出现的回变很可能提前爆发。
内务府在西北的情报组也不少,都是叶昭令瑞四必须办的事,如兰州,内务府就有
一个庞大的情报系统在运转。
叶昭关注西北...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 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当年笔下的抗日铁汉汤恩伯
当年的《大公报》名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范长江先生,在
1937年写了一篇《南口碟血记》。他在文中动情地写道:“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
要命了。这确是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条命决心
拼在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火线上……”
“抗日铁汉”的美誉,汤恩伯应该当之无愧。因为在南口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中,汤恩
伯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
誓死守南口一寸山河一寸血
南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可进占察哈尔,威逼绥远,遥抚大西北之侧背;往南,
则可直下晋北,夺取入晋通道。南口,真可谓扼察、绥、晋之咽喉;其得失,系三省之
安危。
蒋介石对控扼南口高度重视。他思虑再三,决定任命汤恩伯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率部防守南口,傅作义、刘汝明分别担任 第七集团军正、副总司令,以利协同作战,
并调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北上增援南口。汤部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攻,内外夹击,重创
日寇。蒋介石要求汤恩伯:“无论 如何艰难,必须死守至少8到10天,等待援军的到来
。”
8月3日,汤部13军先头部队89师到达南口。8月4日,日军步骑混...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76 | 4 [转载] 原著: 固山额真宁
代善(1582-1648),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子,初封贝勒。
明万历三十八年(1607),代善与兄长禇英跟随叔父贝勒舒尔哈齐(塔克世三子,
努尔哈赤同母弟)往徙东海瓦尔喀布的斐悠城,那里是一些刚依附满人的民众,
民心还不稳。乌拉贝勒布占泰得知后派将博克多率一万人阻挡。大军在行军途中,
晚上帅旗突然出现光亮,大概是有萤火虫或者沾到了磷粉。贝勒舒尔哈齐认为这
是不详之兆(古人实在是太迷信,不过代善好像例外,大概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吧),
想要退兵,但代善认为不可。于是继续进军,收取了屯寨又在路上大败乌拉兵一
万余人。代善纵马驰骋,追上乌拉统兵贝勒博克多,用左手抓住其甲胄,右手将
其斩首。太祖嘉奖其奋勇,赐号“古英巴图鲁”。这是代善第一次在重大战阵中
出现并且立下大功获的了勇士的称号。
1613年正月,太祖努尔哈赤亲自领兵征讨乌拉,接连攻下逊扎,塔郭尔,多鄂谟
三城,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与乌拉统帅布占泰的三万大军相持在富勒哈城,布占
泰驻守城中拒不出战。诸位将领都想与之作战,太祖说:“征伐大国,哪能使其
马上都无孑遗?”代善率众将回奏道:“我军将士饭饱马腾... 阅读全帖 |
|
s******i 发帖数: 870 | 5 第三节 中国1840年至1949年百年国耻的原因 (未定稿)
这里从国际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中国百年国耻的原因。中国1840年到1949年百年国
耻,主要表现在中国打输了两次鸦片战争,打输了甲午战争,九一八之后不战而弃东北
、平津。打输这三场战争,完完全全不是历史的必然,都不是实力的问题。对于九一八
日本是侥幸白捡了东三省,学术界没有异议。对于只要迁都抗战,中国完全可能打赢甲
午战争,学术界没有大的争议。对于鸦片战争,则颇有争议。阿富汗打了八十年,打了
三场英阿战争,三次打败英国,最后彻底打走了英国 。中国在所有方面比阿富汗不知
强大多少倍,可是,打输了鸦片战争,打输了甲午战争,蒋介石不战而弃东北、平津。
为什么?大陆现行大中小学教材的解释基本上是错误的,并不是中国的国力弱小。
1.两次鸦片战争
1841年小小的阿富汗就打败了38000英国入侵军,包括全歼16000多英军主力,1840
年4000英军打败中国绝非历史的必然。有学者以为,鸦片战争中国必败,怎么打都肯定
要败,谁打都肯定要败,还不如根本不要打,从一开始就投降、签署不平等条约。这种
看法颇值商榷。我认为,中...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6262 | 6 潜伏工作做的再好,可以抢得先手,可要把敌人吃掉,还要战场上见。
后来很多时候就是明棋,华野围住黄伯韬,整整12天,就是看到底援军先到,还是黄伯
韬先被吃掉。胜
负一线之间,援军就是上不来。
类似的情况,孟良崮,塔山都一再上演,共军就是攻必克,守必坚,国军的援军就是永
远差那么最后一
步。 |
|
S*******C 发帖数: 7325 | 7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Fri Feb 12 11:29:11 2010, 美东) 提到:
可行性研究一下
☆─────────────────────────────────────☆
hurryup (小白) 于 (Fri Feb 12 11:34:09 2010, 美东) 提到:
就是让北洋海军去炮击东京一样
☆─────────────────────────────────────☆
hotman (hotman) 于 (Fri Feb 12 11:37:14 2010, 美东) 提到:
得不偿失吧,只能逼着皇太极把北京往死里打,那罪过就大了
☆─────────────────────────────────────☆
SX (过眼云烟) 于 (Fri Feb 12 11:52:37 2010, 美东) 提到:
前一阵看过一个巨扯的穿越,就是这么干的。
人家至少知道自己在胡吹。:)
☆─────────────────... 阅读全帖 |
|
h*****5 发帖数: 566 | 8 高卢战记
第六卷
一、根据许多理由,凯撒预料高卢将发生一场更加严重的动乱,决定由他的副
将马古斯·悉朗纳斯、该犹斯·安几司久斯·雷琴纳斯和季度斯·塞克司久斯着手
征兵。同时,凯撒还向当时以代行执政官的头衔留在首都附近的克耐犹斯·庞培提
出要求,既然他为了国家的利益继续掌握着军事大权,希望他能够命令在他任执政
官时在山内高卢征召入伍的士兵,报到编队后开到凯撒这边来。凯撒认为有必要今
后在高卢人心目中造成这种印象,使他们觉得意大利的力量极为强大,即使在战争
中遭到一些损失,不但能在短期内很快补上,而且还有更大的兵力来加以扩充。当
庞培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友谊答应了时,凯撒也很快由他的副将们完成了征兵工作,
在冬天过去之前。组成三个军团,带来他这边,跟季度留斯一起损失的那几个营,
现已加倍补足,在速度上,力量上显示了罗马人无论从制度来说还是从资源来说,
是何等不可轻侮。
二、如我们所说,英度鞠马勒斯已经被杀。领导权由德来维里人转授给了他的
亲属,他们仍旧不停地煽惑邻居的日耳曼人,答应给他们钱。在邻近的人勾引不动
时,又到更远的人身上去打主意。当他们寻到一些甘愿效力的国家时,他们彼...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9 昨天真是倒霉啊,写到一半突然死机,没来得及存,于是就杯具了... :(
非洲对凯撒来说是次要战略方向,他进入罗马后首先是要夺取和稳定全意大利,其次是解
决背后来自两西班牙的威胁,那里有庞培的7个军团,都是老兵组成,富有经验,只是
缺乏坚强有力的统帅的统一指挥,这是要首先解决的,同时,盛产谷物的Sardinia和航
运的要地Sicily也是必需的,解决这些之后就可以面对在希腊和小亚细亚的Pompey了。
北非虽然比起这些地方来,重要性没那么大,但一样要警惕,不可以给Pompey党在那里
征集起一支大军的时间和便利。在非洲方向对付Pompey党人的任务最后就落到了Curio
的头上。我认为这里面的政治考虑如下:1. Curio发起过没收Numidia王国的法案,他
本人对北非事务是熟悉的。2. Juba I和Caesar本来就有旧仇,所以在北非要是想有作
为的话,必须彻底军事解决Numidia,在这个战略方向,必须有一个对Juba I强硬,没
有退路的人。这样提出过没收Numidia王国Curio是最佳的选择。联系到在北非方向的军
团并非Caesar嫡系(这个后面会详细说明),就更需要一个...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10 Curio很快也得知Juba带兵增援的消息,但由于之前的胜利,加上Caesar在西班牙成功
,使得Curio过于自信,不相信Juba I真的会来。但当他接到可靠情报,发现Juba的军
队离Utica只有25罗里的时候,只好放弃对Utica的围攻,退到Bagrada河口老Scipio旧
营。在那里,他开始在周围收集谷物, 构筑防御工事,搜集木材,同时送信到Sicily
命令那边的两个军团和所有骑兵都到他这里来。Curio开始做长期战争的准备了,他扎
营的这个地方靠近大海,有充足的水源,周围有充足的树木和谷物。于是在部下的一致
同意下,Curio准备等援军到达,然后开始长期的作战。
Juba这方面对自己的实力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知道和罗马军团硬碰硬是没有胜算的,把
战争拖下去让Curio等到援军更是不利,此时必须用诡计,诱使Curio离开对他有利的地
形,消耗他的体力,然后趁Curio在行动中不可避免的分散兵力的时候,用人数压垮
Curio。于是Juba放出风来,说由于在Numidia边境和Leptis人爆发冲突(见努米底亚事
务略 - 40),要率主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只留下大将Sabura...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11 ☆─────────────────────────────────────☆
whctmj (马甲) 于 (Thu Apr 7 04:01:26 2011, 美东) 提到:
昨天真是倒霉啊,写到一半突然死机,没来得及存,于是就杯具了... :(
非洲对凯撒来说是次要战略方向,他进入罗马后首先是要夺取和稳定全意大利,其次是解
决背后来自两西班牙的威胁,那里有庞培的7个军团,都是老兵组成,富有经验,只是
缺乏坚强有力的统帅的统一指挥,这是要首先解决的,同时,盛产谷物的Sardinia和航
运的要地Sicily也是必需的,解决这些之后就可以面对在希腊和小亚细亚的Pompey了。
北非虽然比起这些地方来,重要性没那么大,但一样要警惕,不可以给Pompey党在那里
征集起一支大军的时间和便利。在非洲方向对付Pompey党人的任务最后就落到了Curio
的头上。我认为这里面的政治考虑如下:1. Curio发起过没收Numidia王国的法案,他
本人对北非事务是熟悉的。2. Juba I和Caesar本来就有旧仇,所以在北非要是想有作
为的话,必须彻底军事解决Numidia,在这个战略...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12 ☆─────────────────────────────────────☆
whctmj (马甲) 于 (Tue Apr 12 03:16:47 2011, 美东) 提到:
Curio很快也得知Juba带兵增援的消息,但由于之前的胜利,加上Caesar在西班牙成功的消息
,使得Curio过于自信,不相信Juba I真的会来。但当他接到可靠情报,发现Juba的军
队离Utica只有25罗里的时候,只好放弃对Utica的围攻,退到Bagrada河口老Scipio旧
营。在那里,他开始在周围收集谷物, 构筑防御工事,搜集木材,同时送信到Sicily
命令那边的两个军团和所有骑兵都到他这里来。Curio开始做长期战争的准备了,他扎
营的这个地方靠近大海,有充足的水源,周围有充足的树木和谷物。于是在部下的一致
同意下,Curio准备等援军到达,然后开始长期的作战。
Juba这方面对自己的实力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知道和罗马军团硬碰硬是没有胜算的,而把
战争拖下去让Curio等到援军更是不利,此时必须用诡计,诱使Curio离开对他有利的地
形,消耗他的体力,然后趁Curio在行动中不可避...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3 北美独立战争: 美国人编出来的神话 [ 李根 ] 于:2005-12-05 01:27:07 主题帖
约克敦大捷的真相
一提到北美独立战争,多数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华盛顿”、“莱克星敦的枪声
”、“约克敦大捷”等字眼,我们今天要说的,正是这场被称为北美独立战争后一战的
“约克敦大捷”。
这场战役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就是华盛顿率领士气高昂的大陆军横扫落叶一般击败
英吗?是的,不过这种说法是在美国媒体控制了世界舆论以后的正式说法。
而真正的历史,需要我们从非主流的僻角落,从那一个个枯燥的数据和记录中自己
分析得出。
(1)康华利所签的投降书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英国人在约克敦签署的投降文件很长,英国方面签署文件是英军
中将康华利伯爵和英国皇家海军约克河小舰队司令西蒙兹。美法“联军”方面则有三个
人,一个是没有爵位的,所谓“美法联军总司令”的华盛顿,另外两个则是法国皇家军
队的陆军中将罗尚博伯爵和海军中将格拉塞伯爵。
奇怪吗?一项美国独立战争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场大决战的投降协定的签约人中,
代表胜利一方签署文件的竟然只有一个“美国”人,法国人却有两个。更令人吃惊的是
,这二位所率领的显然是法国正...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2000 | 14 同意!
而且当时苏军正在加紧修建外围防线,10月中旬时好像就竣工了。11月所有的援军到达
,还有什么打头?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一个问题,即使是防线竣工,援军到达后
,苏军依然是在浴血顽抗,命悬一线。试想一下,没有援军,工事不完备,德军又调集
列宁格勒的装甲集团军过来合围,莫斯科能撑多久? |
|
C********g 发帖数: 9656 | 15 双石:向《炎黄春秋》和庄重老先生讨教几个问题_乌有之乡
作者:双石 文章发于:作者博客 点击数:927 更新时间:2011-12-3
《炎黄春秋》2009年第7期刊出庄重老先生的署名文章《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
书〉的作者》并向毛泽东先生索要版权后,受到了有关人士的广泛置疑和批评,本庄主
也曾撰文予以置疑(见本庄主系列博文《既不易解,又很费解,“真实的历史”何在?
》、《既非份,又非法!——《炎黄春秋》欲陷庄重老先生于何地?》、《庄重老先生
记忆力很令人怀疑》、《叶永烈先生缘何前后不一?》)。而一年后,《炎黄春秋》
2010年第7期又刊出了庄重老先生的《淮海战役日记摘抄》,其中12月17日、18日两日
的日记涉及了有关《敦促杜聿明投降书》的起草者问题,其说法与该刊刊出的《谁是〈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如出一辙。如此一来,庄重老先生的说法似乎证据确凿
,铁板钉钉了——日记嘛,如果能证明就是当年所书的原始记录,当然具有一定的证据
效果!
而本庄主属于喜欢追根究底的一档人士,现在就郑重其事地向《炎黄春秋》和庄重
老先生请教如下问题:
一、《炎黄春秋》2010年7月刊出的庄重老先生《淮海...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2141 | 16 青岛保安队成立始末
青岛地方史志专家 辛兆山 撰稿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却了全面对华侵略战争。当时的
青岛市长沈鸿烈,是一位有强烈民族感情的爱国志士。根据青岛地区的战略地位以及当
时的形势,沈鸿烈认为应该首先破坏日本设在青岛的九大纱厂,切断其物资供应。
为此早在事变之前的1937年7月1日,在崂山区(当时称李村区)朱家洼村成立以青岛国
术馆训练人员为骨干的爆破大队。大队长沈仁,现李沧区于家下河村人于承芳任爆破队
"点火正"。
爆破队成立后,在朱家洼村进行操作训练,让队员熟练地掌握爆破技术及其他一些
军事常识等。 当时日本在青的九大纱厂拥有45万纱锭,绵于四方、沧口一带达20余华
里,厂直坚固、规模宏大,且各纱厂均安装有防火设备及蓄水池,并非简单放火所能毁
灭。沈鸿烈设计三条行动方案:
一、以人力毁其精巧纺纱机器;
二、以火力毁其仓库物资;
三、以炸药毁其机器锅炉。
另外,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动员部署,于1937年12月18日晚20点,一声令下,九大
纱厂全被爆破,大火燃烧整整六天,尽成灰烬。到12月31日,日... 阅读全帖 |
|
s******8 发帖数: 7105 | 17 1884年8月,孤拔统帅的法国海军突然袭击了台湾,随后在福州马江摧毁了清朝的
福建舰队。清朝只能迎战。9月到10月,法军多次登陆台湾,占领了基隆,澎湖。但是
随后在淡水、镇海作战失败,法军统帅、大功臣孤拔在镇海海战被打伤,不久就死了。
海上进攻也就消停下来。
在陆地上清朝军队在北宁大败后决定反攻,西线滇军和黑旗军进展还不错,包围
了宣光城。 此时清军东路军统帅换成广西巡抚潘鼎新,率领桂军一万多人。潘鼎新也
是淮军出身,李鸿章的手下。潘鼎新虽然不像他的前任那样怕死,但也不是领兵的料子
,而且他遵循李鸿章命令“战胜不追,战败则退”,不配合西线作战。虽然在开战前期
打了几个胜仗,可是由于不主动出击,贻误战机。1885年1月底,法军第一、第二旅主
力七千余人,突然向谅山进攻,清军毫无准备,坚守竹山失败后,潘鼎新便吓得魂不附
体,一下就逃跑到了离边境一百多里的中国龙州。法军轻易就得到了谅山。紧接着,法
军进攻镇南关,镇南关总兵杨玉科死守,但是镇南关大炮的打出炮弹多数没爆炸(呵呵
又是不爆炸的炮弹),所以法军占了上风。艰苦战斗两天后杨玉科战死,手下逃散。镇
南关陷。法军一度侵入... 阅读全帖 |
|
s******8 发帖数: 7105 | 18 1884年8月,孤拔统帅的法国海军突然袭击了台湾,随后在福州马江摧毁了清朝的
福建舰队。清朝只能迎战。9月到10月,法军多次登陆台湾,占领了基隆,澎湖。但是
随后在淡水、镇海作战失败,法军统帅、大功臣孤拔在镇海海战被打伤,不久就死了。
海上进攻也就消停下来。
在陆地上清朝军队在北宁大败后决定反攻,西线滇军和黑旗军进展还不错,包围
了宣光城。 此时清军东路军统帅换成广西巡抚潘鼎新,率领桂军一万多人。潘鼎新也
是淮军出身,李鸿章的手下。潘鼎新虽然不像他的前任那样怕死,但也不是领兵的料子
,而且他遵循李鸿章命令“战胜不追,战败则退”,不配合西线作战。虽然在开战前期
打了几个胜仗,可是由于不主动出击,贻误战机。1885年1月底,法军第一、第二旅主
力七千余人,突然向谅山进攻,清军毫无准备,坚守竹山失败后,潘鼎新便吓得魂不附
体,一下就逃跑到了离边境一百多里的中国龙州。法军轻易就得到了谅山。紧接着,法
军进攻镇南关,镇南关总兵杨玉科死守,但是镇南关大炮的打出炮弹多数没爆炸(呵呵
又是不爆炸的炮弹),所以法军占了上风。艰苦战斗两天后杨玉科战死,手下逃散。镇
南关陷。法军一度侵入... 阅读全帖 |
|
h*****5 发帖数: 566 | 19 古代的爱尔兰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著作家以及教会的神甫们,关于爱尔兰都讲述得很少。
但是还存在着相当丰富的地方文献,虽然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时有许多爱尔兰的手稿
已经毁于战火。这些文献包括短诗、文法、辞典、年表和其他历史著作以及法律汇编。
不过,除去极少数的例外,所有这些至少包括了八世纪至十七世纪这一时期的文献,都
只是手写本。用爱尔兰语出版书籍是不久以前才开始的,恰好是在这种语言已开始消亡
的时候。因此,原有的丰富材料只有极小的一部分可以被利用。
在年表中最重要的是“提格尔纳赫神甫年表”(该神甫于1088年去世),“奥尔斯脱年
表”,特别是“四教长年表”。“四教长年表”是1632—1636年圣芳济派教士迈克尔·
奥克莱里领导其他三个seanchaidhes(编年史家)在多尼果耳修道院编成的,他们所根
据的材料现在几乎已经完全散失。这部带有批注并附有英译文的年表是奥顿诺凡于1856
年据现在还保存着的多尼果耳修道院原手稿出版的。[注:由约翰·奥顿诺凡博士出版
并附有英译文的“四教长编爱尔兰王国年表”七卷集,1856年都柏林第2版四开本(《
Annala Rioghachta Eirea...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20 尹隆河大战:清朝最诡异的决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19:45:36 2012, 美东)
1866年(清同治五年)10月21日,新捻军为打破曾国藩“以静制动,重点防河”的平捻
计划,联络各路反清义军,实施经略根本的决策。于河南中牟兵分两路,梁王张宗禹率
领所部(西捻军)西入陕西,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等率部(东捻军)东向山东,前
往运河以东地区,以便筹粮扩军。至12月2日,历经数十战,无法攻破清军的运河防线
,只得转趋河南。12月3日攻打归德府不成,旋即南下,一路转战,突破曾国藩原设的
贾鲁河——沙河防线,12月22日到达湖北麻城地区做修整补充。这时,东捻军的战略企
图是以主力循荆州、宜昌挺进四川,以一部屯驻湖北为声援,另一部攻占豫、陕交界之
荆子关,联络西捻军,然后以图川蜀之地为根基,可北出汉中、东向湖湘、西入云贵,
逐步扩展力量,重建太平天国;若各部皆不得手,则入荆子关以趋陕西,结合西捻军和
回民军在陕西建立基地。
清廷鉴于曾国藩劳师无功,已于12月7日将曾撤回两江总督原任,另委李鸿章为钦差大
臣,节制湘淮军,专办剿捻军务。李鸿章上任轶始,仍遵照曾国...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21 一、郑成功于公元1646年(明隆武2年,监国元年,清顺治3年)12月起兵南澳,誓师抗
清,迄1683年(明永历37年,清康熙22年)6月,刘国轩兵败澎湖、8月郑克塽在台降清
止,均奉永历正朔,延续明室香火,与清廷对峙达36年又8个多月之久。
二、1659年,郑成功乘清军进攻西南地区李定国,无暇他顾之际,大举出师,挥军北上
,先克瓜洲,复下镇江,直薄南京城下,声威大振。 惟在诸般不当战略作为影响下,
最后仍功败垂成,令人扼腕,南明亦自此再无规复之力。
三、郑军攻克瓜、镇两地之后,立即挥军直薄南京,此一决策衡诸当时情势,应属至当
。 后矫情于义师之名,未能尽诸般手段以求速胜。 复因连番奏捷,骄心顿起,斗志松
懈。 诸将疏于防务,忽视战场经营、地形掌握。 战事初起亦未考量天时因素,终于遭
致全军溃败。
四、南京一役郑成功麾下高级将佐战殁者达十余人,各军全覆者十五镇,战士折损十之
六七,不得已退守金、厦,在兵力悬殊状况下,自保尚且不足,再无能力北上抗清。
而清廷为澈底消除明郑余部,颁布「迁界令」,此一迁界政策对台湾的郑军影响并不如
预期,但由于渔舟商船禁止出海,田园荒芜不得耕种,却使得沿海居民...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22 ☆─────────────────────────────────────☆
iwii (猫猫) 于 (Sun Dec 9 12:47:02 2012,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iwii (猫猫),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汉尼拔真是个猛将兄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9 12:46:04 2012, 美东)
包饺子吃掉8个罗马军团
☆─────────────────────────────────────☆
sayid (小武) 于 (Sun Dec 9 14:26:12 2012, 美东) 提到:
主要是最后全a上去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
bulletin (bulletin) 于 (Sun Dec 9 17:27:50 2012, 美东) 提到:
我觉得汉尼拔的军事才能是很不错的
但是政治方面有所欠缺(其实是迦太基的政治家水平不太好)
其实占据意大利北部,阻断罗马跟西班牙的联系...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23 这个堡垒政策没成功,要怪明朝自己啊.
你做一个项目,不能一会上马,一会下马,自己人来回拆台,导致项目没做成,然后说
这个项目不成立,没这个道理。杀了岳飞,然后说岳飞的北伐当初就是错误的,同一个
道理。像高第不但尽弃孙承宗四年修的城堡不说,还丢弃了粮草十余万石,什么项目也
禁不住这么来回折腾啊.
修锦州大凌河,如果没用,后金完全可以在旁边看笑话,该绕道绕道,该抢劫抢劫。事
实上就是皇太极三番五次来争夺,每次旷日持久,自己也损失不小,结果只是干掉了明
朝的一个堡垒而已。这反倒说明,这个堡垒的修筑是有很大军事意义的,后金决不肯让
明军在此立住脚。
至于长山和锦州之战的结果,也是明朝内部救援的执行出了问题,如果袁崇焕还在,不
至于出如此纰漏。看看袁崇焕当年在宁锦之战怎么做的,他先放弃大凌河。守更稳固的
锦州。而且根本就不去援救锦州,自己坚守宁远,小部骚扰,大军持重等待时机出援,
保持压力。所谓如发援兵,正堕其计,失恃坚城,恐遭包围。结果后金攻锦州不克,士
气严重受挫,最后袁部和满桂合作,解围成功。此战后袁崇焕因为不去援救锦州,被弹
劾,最后丢了官.
然后作为对比,看孙承宗怎么做的.孙守刚筑成的...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24 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当年笔下的抗日铁汉汤恩伯
当年的《大公报》名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范长江先生,在
1937年写了一篇《南口碟血记》。他在文中动情地写道:“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
要命了。这确是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条命决心
拼在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火线上……”
“抗日铁汉”的美誉,汤恩伯应该当之无愧。因为在南口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中,汤恩
伯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
誓死守南口一寸山河一寸血
南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可进占察哈尔,威逼绥远,遥抚大西北之侧背;往南,
则可直下晋北,夺取入晋通道。南口,真可谓扼察、绥、晋之咽喉;其得失,系三省之
安危。
蒋介石对控扼南口高度重视。他思虑再三,决定任命汤恩伯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率部防守南口,傅作义、刘汝明分别担任 第七集团军正、副总司令,以利协同作战,
并调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北上增援南口。汤部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攻,内外夹击,重创
日寇。蒋介石要求汤恩伯:“无论 如何艰难,必须死守至少8到10天,等待援军的到来
。”
8月3日,汤部13军先头部队89师到达南口。8月4日,日军步骑混...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25 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当年笔下的“抗日铁汉”汤恩伯
当年的《大公报》名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范长江先生,在
1937年写了一篇《南口碟血记》。他在文中动情地写道:“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
要命了。这确是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条命决心
拼在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火线上……”
“抗日铁汉”的美誉,汤恩伯应该当之无愧。因为在南口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中,汤恩
伯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
誓死守南口一寸山河一寸血
南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可进占察哈尔,威逼绥远,遥抚大西北之侧背;往南,
则可直下晋北,夺取入晋通道。南口,真可谓扼察、绥、晋之咽喉;其得失,系三省之
安危。
蒋介石对控扼南口高度重视。他思虑再三,决定任命汤恩伯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率部防守南口,傅作义、刘汝明分别担任第七集团军正、副总司令,以利协同作战,并
调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北上增援南口。汤部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攻,内外夹击,重创日
寇。蒋介石要求汤恩伯:“无论如何艰难,必须死守至少8到10天,等待援军的到来。”
8月3日,汤部13军先头部队89师到达南口。8月4日,日军步骑混合...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26 返回倪家营子的时候西路军还有一万四千人,反复几次突围后,只剩下二千人了。
2月1日,徐向前、陈昌浩致电军委:“我们决集中击敌,争取时间休整,敌力求与我速
战。
2月7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致电军委,作如下分析和建议:“(1)西路军单独在高台
、洪水行动一到两个月,争取灭敌一部,但欲迅速与彻底消灭属不易,这不能不使西进
困难。(2)东进在目前无敌有利条件下较易做到,如果延搁根本大计,孜(滋)长二
马之力而后击之更加不易。(3)我处倪家营子到洪水约一百九十里,沿途粮房便利,
洪水到北大通三百六十里,并须三天露营。北大通粮多河大,近月底开冰,二百二十里
到西宁。这一段路不便大队齐进,非万分必要时,不轻采取。西路军暂时在原地行动,
重要是灭敌西进。由抗日方面即兰州于学忠给敌以威胁,以分散敌人兵力,使我军更容
易击之。或者在可能条件下,以四军、三十一军西进夹击,加速歼灭该敌,否则不(仅
)对西路军而且对整个抗日局面均有妨碍。
//援西军直到二月底三月初才组建开拔,责任在谁?
//这个电文来看,西路军似乎有点乐观了。从前后来看,半个月的时间里面,西路军对
自己处境的危险性认识似乎仍然不足。还在要求中...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27 大凌河之战最主要的问题是筑城时间不对,筑还不是不筑的问题从年初吵到年中,终于
决定筑了,已经是快六月了,又赶上东北夏天多雨的季节,所以没来得及筑完。而后金
的进攻一般都是秋收时节或者严冬江河封冻。所以,结论是,既然没来得及在二月到四
月这个期间开工,那么就不应该强行开工了。
第二个失误是大凌河的守军当时最明智的决定应该是立刻撤回而不是图侥幸,但这样的
结果是不战而放弃一座花了N多钱粮、几乎修好的堡垒和一万名民夫,袁崇焕的教训使
得没人敢担这个责任了。
结果后金吸收了以往的教训,并利用大凌河守军缺粮的弱点,改强攻为围困。
第三个失误是明朝援军又囿于成规,分兵给后金送经验。明军的失败不在于武将,比如
被围的祖大寿也给后金军造成了重大损失,而最后一次增援的宋伟、吴襄二将在敌人的
预设战场上作战,兵力不足,号令不统一,失败的主要责任其实也不在他们身上。
总结一下,主要败因,是谋划层面上的失败,而这个是文官的职责。筑城的时机失误,
增援的策略失误,援军应设立一人作为统帅等等。某种层面上来说,孙承宗要负不少责
任。
对比一下当年袁崇焕的宁锦之战,他放弃了没有修好的大凌河等堡垒,援军由满桂一个
人统...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月夜逃亡),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北美独立战争: 美国人编出来的神话(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15 22:46:45 2011, 美东)
北美独立战争: 美国人编出来的神话 [ 李根 ] 于:2005-12-05 01:27:07 主题帖
约克敦大捷的真相
一提到北美独立战争,多数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华盛顿”、“莱克星敦的枪声
”、“约克敦大捷”等字眼,我们今天要说的,正是这场被称为北美独立战争后一战的
“约克敦大捷”。
这场战役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就是华盛顿率领士气高昂的大陆军横扫落叶一般击败
英吗?是的,不过这种说法是在美国媒体控制了世界舆论以后的正式说法。
而真正的历史,需要我们从非主流的僻角落,从那一个个枯燥的数据和记录中自己
分析得出。
(1)康华利所签的投降书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英国人在约克敦签署的投降文件很长,英国方面签署文件是英军
中将康华利伯爵和英国皇家海军约克河小舰队司令西蒙兹。美法“联军”方面则有三个
人,一个是没有爵位的,所谓“美法联军总司令”...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orthsnow (北雪飘),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评析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南京之役」经过及影响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0 23:11:21 2012, 美东)
一、郑成功于公元1646年(明隆武2年,监国元年,清顺治3年)12月起兵南澳,誓师抗
清,迄1683年(明永历37年,清康熙22年)6月,刘国轩兵败澎湖、8月郑克塽在台降清
止,均奉永历正朔,延续明室香火,与清廷对峙达36年又8个多月之久。
二、1659年,郑成功乘清军进攻西南地区李定国,无暇他顾之际,大举出师,挥军北上
,先克瓜洲,复下镇江,直薄南京城下,声威大振。 惟在诸般不当战略作为影响下,
最后仍功败垂成,令人扼腕,南明亦自此再无规复之力。
三、郑军攻克瓜、镇两地之后,立即挥军直薄南京,此一决策衡诸当时情势,应属至当
。 后矫情于义师之名,未能尽诸般手段以求速胜。 复因连番奏捷,骄心顿起,斗志松
懈。 诸将疏于防务,忽视战场经营、地形掌握。 战事初起亦未考量天时因素,终于遭
致全军溃败。
四、南京一... 阅读全帖 |
|
h***s 发帖数: 1716 | 30 1979对越作战撤军回国途中,50军150师448团于高平以西的那嘎、朗庄地区遭遇越军伏
击包围因指挥失误,以致大量人员伤亡失散,造成了1979对越作战期间中国军队最惨重
的一次损失。这也是继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60军180师被围溃散之后中国
军队在对外作战中的又一次重大失利。在日后多年,关于这场战斗的官方资料一直没有
披露,坊间传闻多多,老兵回忆也是众说纷纭,都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根
据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对这场战斗的全程做推演还原,以利后来者继续进行研究
,永记这一军史上的奇耻大辱。
1979年参战的150师并非是50军的老部队。原50军150师于1964年12月改编为辽宁省
军区独立师。1967年11月,50军从东北调防四川后,由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5、10、
12团、独立步兵第7营、军区独立高炮营、步校勤务连等单位为基础重新组建陆军第150
师,归隶50军。
79战前,150师由乙种师紧急扩编为甲种师,补入了大量当年入伍的新战士和由北
方部队抽调的部分老兵,全师从6000多人急剧扩充到11000余人。因为新兵成分较多,
各级干部大多没有战斗经验,大...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7299 | 31 中东路事件的缘起
中东铁路简介
中东铁路又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简称东铁,它是沙俄侵华的产物。19世纪末,
沙俄为侵略中国东北,称霸远东,根据1896年的《中俄密约》,在中国的土地上,利用
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沿路的各种器材而修筑的从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主
线,与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后来又根据1898年的《旅大租地条约》,修筑
了从哈尔滨经长春至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从而形成一条由主线和支线组成的2800余公
里的“丁”字形的中东铁路。这条纵横贯穿中国东北三省的铁路成为沙俄对中国东北进
行经济、政治和军事侵略的工具和基地,实际上造成了沙俄控制中国东北的局面。
局面
沙俄(1700~1917)独占中国东北的局面,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政策”所不容
,遂于1904年日本挑起了日俄战争。沙俄败北后,依据1905年的《朴茨茅斯条约》,将
中东铁路长春至大连段割让给日本,并改称南满铁路。其余,以哈尔滨为中心,东至绥
芬河(东线),西至满洲里(西线),南至长春(南线),仍为沙俄所控制,时称中东
铁路。从此,中国东北地区以长春为界,分别成为日俄两国的势力范围。
从俄国十月革命直至1...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7299 | 32 目录
中东路事件的缘起
中东路事变的爆发
中东路事变的起因
《申报》对该事件过程的详细记载
双方的部署
决战中东路
中东路事件的解决
展开
中东路事件的缘起
中东路事变的爆发
中东路事变的起因
《申报》对该事件过程的详细记载
双方的部署
决战中东路
中东路事件的解决
展开
编辑本段中东路事件的缘起
中东铁路简介
中东铁路又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简称东铁,它是沙俄侵华的产物。19世纪末,沙俄
为侵略中国东北,称霸远东,根据1896年的《中俄密约》,在中国的土地上,利用中国
廉价的劳动力和沿路的各种器材而修筑的从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主线,
与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后来又根据1898年的《旅大租地条约》,修筑了从
哈尔滨经长春至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从而形成一条由主线和支线组成的2800余公里的
“丁”字形的中东铁路。这条纵横贯穿中国东北三省的铁路成为沙俄对中国东北进行经
济、政治和军事侵略的工具和基地,实际上造成了沙俄控制中国东北的局面。
192...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6858 | 33 约克敦大捷的真相
一提到北美独立战争,多数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华盛顿”、“莱克星敦的枪声”、
“约克敦大捷”等字眼,我们今天要说的,正是这场被称为北美独立战争后一战的“约
克敦大捷”。
这场战役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就是华盛顿率领士气高昂的大陆军横扫落叶一般击败英吗
?是的,不过这种说法是在美国媒体控制了世界舆论以后的正式说法。
而真正的历史,需要我们从非主流的僻角落,从那一个个枯燥的数据和记录中自己分析
得出。
(1)康华利所签的投降书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英国人在约克敦签署的投降文件很长,英国方面签署文件是英军中将
康华利伯爵和英国皇家海军约克河小舰队司令西蒙兹。美法“联军”方面则有三个人,
一个是没有爵位的,所谓“美法联军总司令”的华盛顿,另外两个则是法国皇家军队的
陆军中将罗尚博伯爵和海军中将格拉塞伯爵。
奇怪吗?一项美国独立战争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场大决战的投降协定的签约人中,代表
胜利一方签署文件的竟然只有一个“美国”人,法国人却有两个。更令人吃惊的是,这
二位所率领的显然是法国正规军而非我们过去所知道的“志愿者”。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法国人有两个,美国人只有一个,但是这个美国人可...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4 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当年笔下的抗日铁汉汤恩伯
当年的《大公报》名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范长江先生,在
1937年写了一篇《南口碟血记》。他在文中动情地写道:“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
要命了。这确是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条命决心
拼在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火线上……”
“抗日铁汉”的美誉,汤恩伯应该当之无愧。因为在南口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中,汤恩
伯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
誓死守南口一寸山河一寸血
南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可进占察哈尔,威逼绥远,遥抚大西北之侧背;往南,
则可直下晋北,夺取入晋通道。南口,真可谓扼察、绥、晋之咽喉;其得失,系三省之
安危。
蒋介石对控扼南口高度重视。他思虑再三,决定任命汤恩伯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率部防守南口,傅作义、刘汝明分别担任 第七集团军正、副总司令,以利协同作战,
并调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北上增援南口。汤部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攻,内外夹击,重创
日寇。蒋介石要求汤恩伯:“无论 如何艰难,必须死守至少8到10天,等待援军的到来
。”
8月3日,汤部13军先头部队89师到达南口。8月4日,日军步骑混...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5 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当年笔下的抗日铁汉汤恩伯
当年的《大公报》名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范长江先生,在
1937年写了一篇《南口碟血记》。他在文中动情地写道:“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
要命了。这确是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条命决心
拼在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火线上……”
“抗日铁汉”的美誉,汤恩伯应该当之无愧。因为在南口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中,汤恩
伯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
誓死守南口一寸山河一寸血
南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可进占察哈尔,威逼绥远,遥抚大西北之侧背;往南,
则可直下晋北,夺取入晋通道。南口,真可谓扼察、绥、晋之咽喉;其得失,系三省之
安危。
蒋介石对控扼南口高度重视。他思虑再三,决定任命汤恩伯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率部防守南口,傅作义、刘汝明分别担任 第七集团军正、副总司令,以利协同作战,
并调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北上增援南口。汤部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攻,内外夹击,重创
日寇。蒋介石要求汤恩伯:“无论 如何艰难,必须死守至少8到10天,等待援军的到来
。”
8月3日,汤部13军先头部队89师到达南口。8月4日,日军步骑混... 阅读全帖 |
|
s**i 发帖数: 4448 | 36 1979对越作战撤军回国途中,50军150师448团于高平以西的那嘎、朗庄地区遭遇越军伏
击包围因指挥失误,以致大量人员伤亡失散,造成了1979对越作战期间中国军队最惨重
的一次损失。这也是继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60军180师被围溃散之后中国
军队在对外作战中的又一次重大失利。在日后多年,关于这场战斗的官方资料一直没有
披露,坊间传闻多多,老兵回忆也是众说纷纭,都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根
据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对这场战斗的全程做推演还原,以利后来者继续进行研究
,永记这一军史上的奇耻大辱。
1979年参战的150师并非是50军的老部队。原50军150师于1964年12月改编为辽宁省军区
独立师。1967年11月,50军从东北调防四川后,由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5、10、12团
、独立步兵第7营、军区独立高炮营、步校勤务连等单位为基础重新组建陆军第150师,
归隶50军。
79战前,150师由乙种师紧急扩编为甲种师,补入了大量当年入伍的新战士和由北方部
队抽调的部分老兵,全师从6000多人急剧扩充到11000余人。因为新兵成分较多,各级
干部大多没有战斗经验,大...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8210 | 37 算计个毛, 还精确算计? 粟裕还看出来援军根本不会来?你70年以后都没有睡灵醒
。 不算地方部队和民兵,一共9个纵队,粟裕摆了5个纵队正面进攻,一个纵队断路
,另外三个纵队打援。很明显就是知道援军要来,哪里还想到援军不会来才部署了这场
战争? 到现在了你还拍脑瓜乱想。
其实,粟裕一开始压根就没有想全歼,而是想打一下,占个便宜,不行就撤了。 因为
当时方圆100公里内,国军差不多有100万人。 83师和25师也就5,6公里
的距离。另外边上不远处还有胡琏等。 不要说别的,就是83师如果打进去和你糊在
一起,张灵甫再从山上扑下来,粟裕不跑,也要吃大亏。 更大的问题是,如果83师
打进去后,就会纠缠,就会拖延战斗时间,25师就会很容易也进去。 然后10万人
的国军和20万人的粟裕会搅和成一锅粥,国军的后续部队来随机赶到后会不会把粟裕
包里饺子你慢慢想象了。
说实话,这是一场没有人敢打的赌博仗,粟裕赢了,是他运气好赌赢的。别给我吹他又
多牛了,要我说是傻逼一个而已。 |
|
c***h 发帖数: 1862 | 38 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当年笔下的“抗日铁汉”汤恩伯
当年的《大公报》名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范长江先生,在
1937年写了一篇《南口碟血记》。他在文中动情地写道:“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
要命了。这确是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条命决心
拼在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火线上……”
“抗日铁汉”的美誉,汤恩伯应该当之无愧。因为在南口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中,汤恩
伯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
誓死守南口一寸山河一寸血
南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可进占察哈尔,威逼绥远,遥抚大西北之侧背;往南,
则可直下晋北,夺取入晋通道。南口,真可谓扼察、绥、晋之咽喉;其得失,系三省之
安危。
蒋介石对控扼南口高度重视。他思虑再三,决定任命汤恩伯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率部防守南口,傅作义、刘汝明分别担任第七集团军正、副总司令,以利协同作战,并
调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北上增援南口。汤部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攻,内外夹击,重创日
寇。蒋介石要求汤恩伯:“无论如何艰难,必须死守至少8到10天,等待援军的到来。”
8月3日,汤部13军先头部队89师到达南口。8月4日,日军步骑混合...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7039 | 39 现代版马谡失街亭:
陈嘘云:亲历孟良崮74师被歼实录
陈嘘云:亲历孟良崮74师被歼实录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转帖:呼呼
转帖按语:
张灵甫也就是个现代版的失街亭的马谡。如果说以74师为饵与共军主力决战是国民党国
防部的意见;而选择固守无水源、无粮道的石头山孟良崮乃其杰作。而且这种选择还是
在他丢失粮草辎重后的决择,此人缺乏军事常识、幼稚到家了。还是共产党会打,先断
其粮草、毁其辎重、以十倍人马围而歼之。其中车轮战、炮战,打得不亦乐乎,张灵甫
的小命能不玩完吗?共产党在战略战术上都高出这个所谓高学历精英、党国栋梁张灵甫
一百倍,这场对决的结果是合理的。
陈嘘云,1904年生,江西萍乡人,黄埔四期,曾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期间参加过著
名的中日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1945年任74军57師少将师长。1947年5月在
国共的孟良崮战役中兵败被解放军俘虏。一度关押在东北佳木斯的监狱。1975年底“特
赦”后在南京定居。曾担任过市政协委员,1983年5月病逝,享年79岁。
一、战役前的74军概况:
抗战期间(一九四二年)我应余程万将军之邀,并推荐给74军王...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888 | 40 围点打援重点在打援军,想要破这一打法,要么援军特别强,要么守点的指挥官能抗的
住,要么就提前弃守,国军每一条都做不到。这个战法皇太极就把明军给耍的团团转。
不过现在战争,围点打援已经是过时的了,你大兵围城,人家丢几十颗精确制导炸弹就
把你的围城军队给击溃了,根本不用派援军去救。 |
|
c*********d 发帖数: 9770 | 41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xinjiang/200907/0706_7240
2009年07月06日16:14凤凰网历史综合
联怀着继续分裂中国的目的,首先在新疆扶植一个盛世才为首的极端亲苏政权,确立了
自己在新疆的势力范围。二战后期盛世才在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面前从亲苏转向效忠中
国中央政府。使苏联大为恼火,特别是412盛世才在新疆驱逐亲苏份子。当时正直1944
年抗战开始进入反攻阶段,中国极度缺乏运输工具,盛世才在新疆少数民族中展开献马
运动,在具体操作上有些强制性,引起少数民族的不满。1944年乌拉斯台少数民族开始
暴动,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迅速组织大批人员赶往阿拉木图指导暴动,训练暴动人员,
由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即内务部部长)贝里亚亲自坐镇指挥,伊犁革命组织就是这时候
由苏联驻伊犁领事馆牵线,联系当地民族宗教势力和苏联人员建立起来的。
抗战中国军绝大部分都在内地与日军作战,在新疆基本上没有正规部队,暴动游击队取
得了一些胜利。中国政府也紧急从抗日前线抽调部队,当时正直日军集中50万以上的军
队向国军发起了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攻势,一号作...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4386 | 42 79年2月,怀仁堂政变后再次夺权上台的邓笑贫为了讨好西方,打击军内仍然不少力量
的毛派左派分子,悍然发动了对同志加兄弟的越南人民军的可耻的投名状战争。 由于
右派政变夺权,解放军内思想混乱,军事指挥政治素质和保障,都出了很大问题。 步
兵第150师团的下属448团惨遭歼灭,就是一例子。
在1979对越作战后期撤军回国途中,50军150师448团于高平以西的那嘎、朗庄地区遭遇
越军伏击包围,因指挥失误,以致大量人员伤亡失散,造成了这次对越作战期间中国军
队最惨重的一次损失。这也是继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60军180师被围溃散
之后中国军队在对外作战中的又一次重大失利。在日后多年,关于这场战斗的官方资料
一直没有披露,坊间传闻多多,老兵回忆也是众说纷纭,都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笔者根据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对这场战斗的全程做推演还原,以利后来者继续
进行研究,永记这一军史上的奇耻大辱。
1979年参战的150师并非是50军的老部队。原50军150师于1964年12月改编为辽宁省
军区独立师。1967年11月,50军从东北调防四川后,由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5、1...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3 博雅亭2微信号jieduibf12
功能介绍
个人平台
砥平里——朝鲜南部一个极为普通的小村镇,位置在横城以西、杨平以东、南汉江以北,
距离汉城40公里,其直径约为5公里,四周都是小山包,砥平里就坐落在这个小小的盆
地中。
1951年2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令全世界为之震憾的
血腥战斗:参与作战的志愿军5个主力师(5万余人)向被包围的美步兵23团(4000余人
),连续2个夜晚发起进攻,最后阵亡3万余人,抛下1万多具尸体,无奈地撤出战场。
这段历史真相,被隐瞒了近40年,直至90年代以后,才逐渐浮出水面。
1950年10月25日和11月25日,45万“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宣而战,在朝鲜西线和东线战
场,连续发动了两次大规模战役,使得毫无准备的联合国军措手不及,陷入了中国军队
的重重包围之中。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11月29日,麦克阿瑟将军下令,联合国军从朝
鲜北部全面撤退。
就在联合国军撤退的同时,中共却源源不断地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至12中、下旬
,中共再次将20万解放军冠以“志愿军”的名义投入到了朝鲜战场。此时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已全面撤退到三八线以...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44 1 你去过四平纪念馆?
2 我说得很清楚了。打不下去而被迫后撤修整的是1纵1师和2师(1纵之前在大黑林字歼
灭了88师,不可能没有伤亡吧?),6纵和7纵都是打到了最后的。共军为什么最后撤退
呢,是因为敌人援军已近(93军已经突破了八面城),四平又不可能马上打下来,所以
被迫撤退。如果没有援军,再坚持几天陈明仁就得当俘虏了。你把国民党的援军忽略,
把共军的撤退都归咎于共军在四平城下伤亡惨重导致打不下去(当然我不否认共军伤亡
确实不小,1万多的伤亡已经超过了林彪历史上所有攻坚战的伤亡数字了),显然是不
合理的。事实上我这个道理已经说过几次了,貌似您从来没有反驳过,就只知道象留声
机一样一遍一遍地反复自己的论点。 |
|
z**********e 发帖数: 22064 | 45 http://news.ifeng.com/exclusive/lecture/special/mingliang/
靳大成:“壬辰倭乱”中的李舜臣与中日韩三国历史关系
《鸣梁海战》电影中的李舜臣 图片来源:电影海报
鸣梁海战是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国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与日军在今韩国
鸣梁海峡进行的一场海战,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军
战船三百三十艘,成为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2014年夏,史诗大片《鸣梁海战
》在韩国上映后,观众群覆盖韩国各阶层,仅用18天就创下累计观影人次13627153的纪
录,超过了《阿凡达》当年的票房成绩。中国社会科学院靳大成研究员近年来研究兴趣
之一就是“东域研究”,近日作客京城一个年轻活跃的文化空间“一九八零学社”,结
合电影《鸣梁海战》正说海战背后中日韩三国的历史。经一九八零学社和靳先生授权,
凤凰大学问独家全文刊发演讲实录:
主持人夏雪(北京科技大学讲师):大家也看了电影,我想很多人会突然眼前一亮
,原来当年发生了这场战争,中日韩原来那么早就打的一场国际战争,而且这场战争对
第三国,包括我们东亚地区的历史... 阅读全帖 |
|
b*****2 发帖数: 11103 | 46 豫湘桂会战中日火力相差百倍
网易军事 08-23 10:50
也许是因为宣传比较少,导致部分人对豫湘桂会战,这场抗战最大规模战役有所误解,
一般我们从一些文章和书籍中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结论;1944年日军主力已经被消灭了
,日本已经日落西山,战斗力一落千丈,早已不堪一击。却还能在中国战场连战连胜打
败中国军队,前进上千公里,导致中国军队数十万人伤亡。全世界都在大反攻,只有中
国在溃败,是无能!大陆打通作战,国军拥有绝对制空权,可见国军的失败是无能。换
成美军如何云云...... 1944年已经是战争末期,日军弹药早就运到太平洋消耗光了,
早就没了主要靠刺刀冲锋!!!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时期,中国军队已经是全部美械,
在武器上遥遥领先于日军,还打败仗这是耻辱的奇迹。如果有10万美军,苏军早就把日
军打到海里去了……。
日军出动上千辆坦克装甲车参加豫湘桂大战。图为日军战车师团配备的装甲运兵车。
让我们来探究真实的豫湘桂会战,看看日军有没有那么惨,看看中国军队有没有那么强!
1944年,日军为摧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美军空军基地,打通与确保大陆交通线,以利
于在东亚大陆作长期之坚守;击...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4386 | 47 79年2月,怀仁堂政变后再次夺权上台的邓笑贫为了讨好西方,打击军内仍然不少力量
的毛派左派分子,悍然发动了对同志加兄弟的越南人民军的可耻的投名状战争。 由于
右派政变夺权,解放军内思想混乱,军事指挥政治素质和保障,都出了很大问题。 步
兵第150师团的下属448团惨遭歼灭,就是一例子。
在1979对越作战后期撤军回国途中,50军150师448团于高平以西的那嘎、朗庄地区遭遇
越军伏击包围,因指挥失误,以致大量人员伤亡失散,造成了这次对越作战期间中国军
队最惨重的一次损失。这也是继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60军180师被围溃散
之后中国军队在对外作战中的又一次重大失利。在日后多年,关于这场战斗的官方资料
一直没有披露,坊间传闻多多,老兵回忆也是众说纷纭,都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笔者根据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对这场战斗的全程做推演还原,以利后来者继续
进行研究,永记这一军史上的奇耻大辱。
1979年参战的150师并非是50军的老部队。原50军150师于1964年12月改编为辽宁省
军区独立师。1967年11月,50军从东北调防四川后,由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5、1...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48 第十章 克里米亚风云
如果说哈尔科夫会战里红军是先胜后败的话,那么红军在克里米亚的作战就是从失败走
向失败。克里米亚,苏联南方频临黑海和亚速海的半岛,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沙俄
曾经在这里和土耳其打了多次战争,英国法国等等国家都曾经参战。战争里首次出现了
蒸汽动力的铁甲船作战,现代护士的鼻祖南丁格尔女士也是在这场战争里被称为著名的
提灯天使。俄国十月革命后,红军和白军曾经在克里米亚半岛打得你死我活,包括布琼
尼和伏罗希洛夫指挥的骑兵第一集团军在内的大量红军涌入克里米亚,一举打败了游弗
兰格尔指挥的白军,迫使白军被迫乘船离开俄国。
可是这样一个战略要地,却没有进入希特勒的法眼。他的巴巴罗萨计划里面根本没有提
到克里米亚半岛。但是纳粹德国的占领计划里面的确包括克里米亚,他们预计,到六十
年代中叶,克里米亚的一半居民将是德国人。不过,在战争爆发后,希特勒很快就意识
到了克里米亚的重要性,因为苏联的轰炸机可以从这里起飞去轰炸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
蒂大油田 —— 这里可是德国机械化部队和工业的“粮仓”;如果油田生产遭到干扰,
前线德军的作战立刻就会遭到严重影响。于是,1941年8月12日,希特勒把... 阅读全帖 |
|
b***y 发帖数: 4592 | 49 国军守的nb,就是援军跟不上,如果援军上了应该比台儿庄nb
感觉国军如果校长不坐镇,援军就在后面看热闹
可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