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政治学家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p*********w
发帖数: 23432
1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敏感词代表战争而非和平zz
敏感词代表战争而非和平zz
【该评论已关闭】
前不久,南非主流报纸《邮卫报》刊登香港科技大学政治学家萨特曼和香港理工大学教
授严海蓉联名撰写的文章,题为“刘晓波代表战争而非和平”,认为刘获奖有违诺贝尔
和平奖宗旨,谴责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代表战争而非和平。
萨特曼在评论中指出,“刘晓波几乎没有收到来自非洲国家的祝贺。不论各国不祝贺是
出于何种动机,刘晓波的确不值得祝贺,因为他的观点和目标有悖于大多数中国人的利
益。”
他认为人们从国际媒体上所能了解到的刘晓波是一个民主斗士。但事实并非如此。“即
使他真是这样的人,他为中国开出的处方也是行不通的”萨特曼说。
他指出,首先,一个人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的先决条件应该是他支持和平。但刘晓波恰
恰相反。他出言不逊,鼓吹战争,支持侵略和占领阿富汗和伊拉克,在此之前,还曾支
持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诺贝尔评审委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 萨特曼说,“即刘晓波支持那些联合国拒
绝授权的战争。这种忽略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委员会成员所代表的是挪威议会的主
要政党。”
萨特曼还表示,姑且不论为什么全世界应该去相信由同一国家的五位白人政客授予...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2
来自主题: Joke版 - 敏感词代表战争而非和平zz
敏感词代表战争而非和平zz
【该评论已关闭】
前不久,南非主流报纸《邮卫报》刊登香港科技大学政治学家萨特曼和香港理工大学教
授严海蓉联名撰写的文章,题为“刘晓波代表战争而非和平”,认为刘获奖有违诺贝尔
和平奖宗旨,谴责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代表战争而非和平。
萨特曼在评论中指出,“刘晓波几乎没有收到来自非洲国家的祝贺。不论各国不祝贺是
出于何种动机,刘晓波的确不值得祝贺,因为他的观点和目标有悖于大多数中国人的利
益。”
他认为人们从国际媒体上所能了解到的刘晓波是一个民主斗士。但事实并非如此。“即
使他真是这样的人,他为中国开出的处方也是行不通的”萨特曼说。
他指出,首先,一个人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的先决条件应该是他支持和平。但刘晓波恰
恰相反。他出言不逊,鼓吹战争,支持侵略和占领阿富汗和伊拉克,在此之前,还曾支
持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诺贝尔评审委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 萨特曼说,“即刘晓波支持那些联合国拒
绝授权的战争。这种忽略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委员会成员所代表的是挪威议会的主
要政党。”
萨特曼还表示,姑且不论为什么全世界应该去相信由同一国家的五位白人政客授予...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8600
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无神论自由意志主义者
无神论自由意志主义者来自教研维基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无神论自由意志主义者(Atheist Libertarian)或自由意志主义无神论者(Libertarian
Atheist)是指同时持有无神论(Atheism)和自由意志主义(Libertarianism)观念的人。
下面列出了一些著名的无神论自由意志主义者。
大卫·休谟
(David Hume, 1711-1776)
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自由意志主义者。无神论者。 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23-1809)
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自由意志主义者。或为不可知论/无神论者。 托马斯·杰斐

(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
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主要作者。自由意志主义者。自然神论者或无神论/
不可知论者。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英国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自由意志主义者。无神论/不可知论者。 赫伯特·
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1820-1903)
英国哲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王权论》绪论
序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提要: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所有政治现象,背后都有不同思想意志的斗争和妥协。当失
败者退出历史舞台时,纵然肉体已经消灭,但他的思想意志并不会随之死去,并能在一
定的条件下复活——某些时候的复活甚至是必然的。不惟如此,这种思想意志还能指导
新生代在新的*中取胜。
◆鲁迅先生曾这样描述萧伯纳,萧伯纳让绅士淑女们上场,然后撕掉了他们的“假面具
、阔衣装,终于拉住耳朵,指给大家道:‘看哪,这是蛆虫!’连磋商的工夫,掩饰的
法子也不给人有一点”。韩非子对人性、对人类权力斗争的*裸的揭露,也足以让人们
看到另一幕更加真实的政治讽刺剧,要命的是,这幕戏剧即是人类真实发生的历史,每
个人都要身不由己地扮演这幕戏剧中的角色,并为其中一幕历史负责。
政治的成功智慧与从政艺术,不应该只对雄心勃勃的政界人士有价值,其中包含的人类
永恒的真理,足以令每个人受益。
——题记
定义(1)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王”,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王权论》绪论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绪论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7:19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绪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1:28:46 2010, 美东)
序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提要: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所有政治现象,背后都有不同思想意志的斗争和妥协。当失
败者退出历史舞台时,纵然肉体已经消灭,但他的思想意志并不会随之死去,并能在一
定的条件下复活——某些时候的复活甚至是必然的。不惟如此,这种思想意志还能指导
新生代在新的*中取胜。
◆鲁迅先生曾这样描述萧伯纳,萧伯纳让绅士淑女们上场,然后撕掉了他们的“假面具
、阔衣装,终于拉住耳朵,指给大家道:‘看哪,这是蛆虫!’连磋商的...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6
来自主题: Economics版 - Aumann and Schelling won Nobel in Economics
呵呵,说他是政治学家也没什么意外的啊,他曾经在肯尼迪政府学院供职,也在政治学的
核心刊物譬如World Polit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Foreign Affairs上发表过不少
文章,Jack Snyder等人编的Essential Readings of World Politics 第七章 War and
Strife,把他的文章和冯·克劳塞维茨,R. Jervis, M. Doyle, K. Waltz的文章收录在
一起,作为政治学的课本,所以说他是政治学家也不为过。呵呵,1985年他还被Nobel
Symposium邀请去做关于裁军的Presentation,这篇文章后来改写过发表在Foreign
Affairs上(“What Went Wrong With Arms Control?”),也是国际安全领域的经典之
一吧,他得奖的原因不也是"for having enh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through game-theory analysis"么?

he
a
k***g
发帖数: 7244
7
来自主题: Economics版 - Elinor Ostrom 得诺奖了!
呵呵,记得几年前还在这里和别人讨论过 Thomas Schelling 算不算一个政治学家。这
次 Elinor Ostrom 是一个地道的政治学家了,UCLA 政治的 PhD,APSA 的 96-97 的
President,印第安纳政治学系的教授 。。。 amazing 啊!
s******1
发帖数: 239
8
来自主题: PoliticalScience版 - 灌一瓢水:今年 IR 的 Job Market 之星
我猜是一个哥们外出打工,往老家发电报为省字,将情况简述为:“钱多人傻速来!”
三流(不务正业)的数学家可能觉得一流经济学家的模型太简单,要是搞数学出身的哥
们有机会到商学院任教,其工作环境真是“钱多人傻”!可惜作政治学的要到商学院任
教,不容易“速来”,因为一流政治学家的模型不一定能入三流经济学家的法眼(太简
单)!
不过,像Kzeng提到,还是有不少政治学家到商学院捞钱的先例,有心的哥们一定是会
有途径的,呵呵。
k***g
发帖数: 7244
9
来自主题: PoliticalScience版 - Elinor Ostrom 得诺奖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conom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kzeng (寱语·无味赛百味),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Elinor Ostrom 得诺奖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2 09:46:25 2009, 美东)
呵呵,记得几年前还在这里和别人讨论过 Thomas Schelling 算不算一个政治学家。这
次 Elinor Ostrom 是一个地道的政治学家了,UCLA 政治的 PhD,APSA 的 96-97 的
President,印第安纳政治学系的教授 。。。 amazing 啊!
j**********i
发帖数: 3758
10
来自主题: Sociology版 - Not just warnings
经济是偏向于humanity而不是政治,这是需要各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既要有城市生活经验,也要有偏远地区生活经验,
还有有学识和谨慎的态度。经济学家如果把钱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这和政治学家把权力看的比公正更重要一样糟糕。
经济学不完全需要数学,但是没有严格,细致的分析能力也是不行的。
数学是个万金油,到处都可以抹,经济学只是拿大家,什么都要考虑。
经济学家的失误,可能是几千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政治学家的失误,可能挑起无数争端,使更多人死亡。
这是极为慎重的责任,不是不严肃的沙龙清谈。
j**********i
发帖数: 3758
11
来自主题: Sociology版 - 政治学要义
政治学家不会向数学家学习,他们只想拿来。
因为要是真的那样负责的话,个个都要吐血。
但是活的好好的政治家,都不会付出太多。
这叫四两拨千金,也叫厚着脸皮使劲度过难关,走向“光明”。
所以,政治家都讨厌历史学家。
政治学家都是短线的赌家。没人会顾及长线。
这叫一朝天子,一朝臣。
朝朝都有小红人。
u***************r
发帖数: 11227
1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gogoout(走走停停), 信区: Mod_CHN_Hist
标题: 九一八事变”的教训:朝鲜失,东北危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Sep 19 07:43:38 2017,GMT)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6周年纪念日,浏览了一下各主流媒体纪念这个日子的主题,无
非是民国味极强的“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以及暗示侵略合理性的“落后就要挨打”
一类的说辞,感觉均隔靴搔痒,不得要领。
国耻日发生快一个世纪了,精英阶层还是不能领悟国耻之所以发生的原因,这真是记吃
不记打,是比国耻更甚的国耻。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日军之所以能够轻取东北,奴役三千万同胞,就中国国内政治
而言,是由于把持国民政府的蒋介石集团只代表东南买办的利益,不仅不能动员、团结
全国人民共同抗日,甚至暗中视非自己势力范围的东北为累赘,以需要时间准备为借口
,推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将东北拱手想让。
就地缘政治的原因而言,则是由于朝鲜已沦为日本完全控制的殖民地,朝鲜既失,东北
的丢失就是时间问题。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它是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一座桥梁
。虽然从逻辑上说,这样的地缘政治...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3
http://news.qq.com/l/milite/jqlw/listjunqingliaowang2012.htm
蒋认真阅读,作了批注,写了日记。
图:台湾“国史馆”所藏《希特勒幕后之千余科学家》档案首页(点击可看大图)
据蒋介石日记,1943年3月4日,蒋看了一篇题为《希特勒幕后之千余科学家》的文章,
然后写下了这样一句读后感:
“此一文,有足为余建国参考之材料者。”①
近日,笔者很偶然地在台湾“国史馆”所藏蒋档中,见到了这篇《希特勒幕后之千余科
学家》的全文。让笔者惊讶的是:这是一篇非常离谱的“阴谋论”文章。
特供蒋介石阅读的“内参”
文章长度约3800余字。其核心主旨是:希特勒的德国,之所以能够创造诸多军事上奇迹
,战无不胜,须全部归功于一位“霍斯好弗博士”。这位博士,创建了一家由千余名学
者组成的“慕尼黑政治地理研究院”,德国的所有政府机构,都要为这家研究院服务。
德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决策,均依赖该研究院。希特勒的思想被“霍斯好弗博士”控
制,行动也受其支配。
试摘录一二(欲阅读全文者,请移步“短史记”微信公众号同题文章):
“德国曾于二十个月中,四次挟其不可抵御之军...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870
14
关于这个问题,不久前出了一片权威文章。
------------------------
http://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136638/%E9%BB%84%E4%B8%A
----------------------------------
The Sick Man of Asia
China's Health Crisis
黄严忠 (Yanzhong Huang)
November/December 2011
Article Summary and Author Biography
中国领导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长时期忽略了公共卫生。在某些领域,公共卫生状况甚
至逊于毛时期。尽管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疾病负担仍持续增长,威
胁到了中国医疗卫生体系、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政权稳定。
作者简介: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西东大学约翰·怀特海德外交与
国际关系学 院副教授暨《全球卫生治理》杂志主编。
Essay The Sick Man of Asia
Yanzhong Huang
In their single-minded...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1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你为什么不关心政治
上午5:57(8 小时前)你为什么不关心政治从 政府丑闻 作者:poster who原始来源:http://blogs.cjb.net/zing/214495/
最简单一个问题,上面这九位本没有想为人民服务是全国人民选了他们让他们为人民服
务的西装男士,你认得全吗?
•2007 年夏天《时代》杂志曾经发表一篇文章"Me Generation",指出中国当代
的年轻人大多注重个体生活,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此文曾经在网上引起一阵讨论,有
些年轻人忿忿地指出:"我就是不关 心政治怎么了!"我不想说这种在中国普遍存在的
论调是"不道德的",但我想说,它是"不自然的"。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妈妈买菜,爸爸
洗菜,姐姐做饭,哥哥 洗碗,妹妹扫地,但有一个弟弟却说:"我就是不关心做饭怎么
了!"一件事情明明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但却非要说它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我只能说
,在今天的中 国,有太多的制度和文化障碍遮蔽了公共生活的自然状态。
——《民主的细节》
•但 是有一个话题从来没被提及过,当这个紧密的朋友圈聚在一起时几乎从来不
可能聊起的话题——政治。这是他们和中国的上一代精英们完全...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19256
1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吴国光谈中国政治改革(zz)
主持人(大衛王飯店):吴国光教授生于1957年,曾经获得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和中国社
会科学院的法学硕士,后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和很多同时代的人一
样,吴国光教授经历过文革,曾经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后来亲身参与了1986年至
1987年中共政治改革计划的研究和制定,是中共十三大报告政治改革部分的起草人之一
,也是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的助手。所以,吴国光教授在这方面有很多他自己亲身的
经历。吴国光教授现任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中国研究和亚太关系讲座教授,同时兼任政
治和历史两系教授。吴国光教授的研究兴趣涵盖了政治和外交的很多方面,也曾经在北
美的多个大学学术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目前吴教授出版了中文和英文的著作20种,还
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和超过数百万字的评论。他的很多学术成果包括评论曾经引起了很多
国际媒体和政府的参考。那么吴教授,我想请您给网友介绍一下您自己之前的求学和参
加中国政治改革的经历。
吴国光:各位朋友大家好,主持人你好,网主你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刚才大衛
已经介绍了那么多了,很多可能有溢美之词吧。我是在山东临沂就是山东南部的沂蒙山
区的乡下出生的,我的父母他...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4666
17
(请自命为老将总盟主的学习一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把眼光投向了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他们对中国的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大多延续了西方
的学术规范、概念,不可能完全摆脱偏见,与我们看待问题的方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差
异,但是,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加以辨析,去伪存真,这“第三只眼睛
”的观察,也有助于我们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自己的问题。——编者
“中国强行闯入了我们的意识”
自乔舒亚·雷默本世纪初提出“北京共识”概念以来,“中国模式”问题就一直是
海外学者讨论的焦点。尤其是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使国外中国问题
研究急剧扩展。
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杰弗里·瓦瑟斯通说,现在世界不怎么说“后冷战时代”
了,居然悄悄议论起“后西方时代”,议论起中国如何改变世界。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
“中国强行闯入了我们的意识。”“如果我们想了解世间的万事万物,那么,就必须去
了解中国。”他还认为中国的经历并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另类”,一个庞大经济体和
强国的诞生,必然会伴随着种种喧嚣。
有海外媒体的报道说,中国可能会因其内部存在的发...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18
下午8:17(38 分钟前)熊培云:上帝为什么不亲自传教?从 喷嚏网----阅读、发现和
分享:8小时外的健康生活! 之 [铂程斋] 作者:xilei2006年11月16日,弗里德曼先
生走了,许多人开始怀念他。张五常说,“他是还会站在那里的”。不过,在我看来,
继续站在那里的不只是拿了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学家。显然,弗
里德曼对政治与国家的理解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人,更超越了那位被美国人选为政治
Party“总主持”的肯尼迪先生。
众所周知,肯尼迪总统在就职演说中留下了一句疑似不朽的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
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就在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四处传播
、赞扬肯尼迪的爱国主义时,弗里德曼却以如炬慧眼洞见了这位明星总统话语里的黑暗
——正是这种个体与国家职能的倒置,在肆无忌惮地腐蚀一个国家自由的根基。
要市场经济,也要市场政治
回顾二十世纪国家主义的狂热,生活于今天的人们不会忘记“爱国”如何一度沦为肮脏
的字眼。在弗里德曼看来,肯尼迪的这句名言前后两部分都没有正确地表达出合乎自由
社会的理想以及公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家长主义式的“你的国家...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19
联合国安理会三月十七日通过第1973号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
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根据这项决议
的授权,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以及有关阿拉伯国家迅速采取联合行动,对利比亚
政府用来镇压平民的军事设施和指挥机关进行了空袭;及时制止了迫在眉睫的卡扎菲政
权对反对派民众的血腥屠杀。这个决议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是晚到总比不到好。
联合国安理会
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阻止
卡扎菲对反对派进行屠杀。(法新社图片)
从法律意义上讲,这个决议无疑是违反了利比亚的国家主权的。因为法律意义上的国家
主权意味著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领空)不受侵犯,一个国家的政府有权决定自己国家
的事务,这个政府管理国家的权力不应该受到来自任何外部世界的威胁和干涉。正式根
据这个法律意义上的主权定义,有些国家的政府对国际社会根据联合国决议的精神采取
的军事行动不断发出异议。
但是法律上的“正确”和道德上的正义常常不是一回事。换言之,在法律眼中具有合法
性的制度和作为并不具有代表它们享有道德上的正义性。这种道德上...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2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北宋与中共体制比较
发信人: tonyxu (无斋主人),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对比红朝和宋朝政治制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6 14:44:39 2010, 美东)
假设我们都同意人大是走过场举手机器,政协就是鼓掌花瓶。如果不同意这两条,那么
也不要争论什么了,我老直接认输就行了。
最高领导人的产生:
宋朝:帝制嘛,广义上讲也就是父死子继,
红朝:现在是隔代指定。
哪个更稳定,这个由很多政治学家们论述过,我老就不用多说了。
中央政治制度:
宋朝:
设政事堂,多相制。宰相有独立行政权,基本上的体制是政事堂议政决定政策,然后上
报皇帝,皇帝用印,宰相副署,诏行天下。注意皇帝的诏令无宰相副署是无效的。基本
上是宰相掌握行政权,皇帝监督。有宋一代,如果皇帝不同意宰相的意见,那么宰相通
常只能辞职,基本上这类情况极少发生。
红朝:
政治局常委开会决定国家政策,无人监督,类似大清的八王共制。政治局的每个决定在
任何时刻都是英明的。就算事后发现有问题,通常的说法那是表明事后的纠正更英明。
政治局老大们永远是伟大光荣正确的。
地方制度:
宋朝:异地为官,所有地方官员均由中央委...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2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21世纪会是胡适的世纪吗?
21世纪会是胡适的世纪吗?
傅国涌
【2008年4月在浙江大学讲,根据录音整理】
六十年前,1948年10月20日胡适之先生在大陆做了作后一场演讲,在浙江大学,讲
题为自由主义。一个浙大学生多年后回忆,那次听讲的人不多,而且中途有许多人离开
,但我在浙大校长竺可桢当天的日记看到的情况完全不同。这次讲演,与胡适不久后在
台湾发表的演说《自由主义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内容很接近。胡适是个自由主义者,但
是他真正直接、系统地表达自由主义的理念,则是1947年以后的事。“五四”时代,他
提出要引进“易卜生主义”,也就是独立的个人主义,这是他所理解的自由主义的一个
基础,包括他在20年代主张的“好政府主义”,与他理解的自由主义也是接近的,但他
长期以来并没有打出自由主义的旗帜,直到他离开大陆前一年,他才在北平广播电台的
一次演讲当中,全面地阐述了他对自由主义的见解。这次到浙大是他在大陆讲自由主义
的最后一场,事实上,在此以后,他追求的自由主义在大陆就要长时期地退出历史舞台。
1948年12月17日,中国面临剧变,胡适将永远离开大陆,他跟当时美国驻华大使司
徒雷登说过,他与共产主义“不...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2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金雁:苏联解体20年祭zz
金雁:苏联解体20年祭zz
今年是苏联“剧变”20周年。20年前,这个具有93年历史、有1900万(占居民总数
近1/10)党员、执政74年的共产党超级大国寿终正寝了。
提到这次“剧变”,我们虽然已经有关于苏联解体的不同解说,但是“领导人因素
说”一直是最有影响的“主流”说法。我国许多论著习惯上总是说“苏联解体之痛、东
欧剧变之苦”,这个“历史悲剧”都是“叛徒戈尔巴乔夫”惹的祸。“万方有罪,罪在
朕躬”这句中国古代统治者装样子的“罪己诏”中常见的自责之语,常常被我们用在关
于苏联解体的“罪他诏”上:千怪万怪,都怪苏联前领导“挑选接班人”不慎,把个“
叛徒”扶上了宝座,于是苏联解体据说就“都是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和‘民主化’
惹的祸”。于是有些人就从反面接受教训,一切行动都是要与“民主化”反着来,逆“
公开性”而动,以为这样就可以消除对现存体制的“不利因素”,就可以保证“铁打的
江山万年长”了。
然而很少有人问,为什么苏联的这个体制这样脆弱,它自我标榜的“政治正确性”
与“合法性”为什么就这么经不起大众信息自由和“广场测试”(夏兰斯基:《“论民
主:自由战胜暴政与恐怖的威力》2004年...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5251
23
作者:余杰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如此评价旅居德国的罗马尼亚作家赫塔?米勒:“她以诗歌的
精炼和散文的自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确实,米勒的小说像是诗歌
与散文的结合,有诗歌那样丰富的意象和跳跃性,也有散文那样的冷峻和直抒胸臆。《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就是这样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像侦探小说一样危机四伏,让读者
心跳加快;又像音乐一样“大珠小珠落玉盘”,吸引读者“物我两忘”。小说的主人公
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孩,阿迪娜在学校做老师,克拉拉则是工厂的工程师。有一天
,克拉拉爱上了已婚的秘密警察帕弗尔,而帕弗尔的工作是监视阿迪娜和一群不安分的
音乐家。于是,两位女友之间的友谊陷入危机中……
罗马尼亚版的《一九八四》
齐奥塞斯库统治末期,外强中干的罗马尼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警察国家。用作家马内阿
的话来说,“警察线人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而且这一招
募战役已经加速”。呈现警察国家的生存处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奥威尔的《一九八
四》,一种是米勒的《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奥威尔并没有在极权制度下生活的经验,所以他选择用寓言式的、漫画式的反讽来影射
苏联社会。薄薄... 阅读全帖
b*j
发帖数: 293
2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德媒:北京强化控制大学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DW
《法兰克福评论报》报道称,目前北京的大学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控制,甚至要
求大学生互相监督,令人想起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时代,这显然是对中东茉莉花革命的反
应。
该报(5月25日)写道:"要求告密是以道德的名义,北京的大学生们得到印有同学名单
的表格,得在表格上作出评价,认为谁做得好,谁不好。一位女生告知:'我们十分震
惊'。对于校方想要了解的,任何人都不抱幻想,即谁在爱国和忠于党方面表现出色,谁
敢于提出批评。
"这位25岁的女生说:'被同学说了坏话,会有严重后果的,这种状况就象文化大革命时
一样。'她不敢当着同学的面说出这样的议论,害怕被告发。因为,文化大革命是人民
共和国历史上的黑暗篇章,共产党很想将它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
该报接着写道:"目前很多大学生感到,让他们想到的是极左时代的洗脑。大学最近又
在强调意识形态教育,毫不掩饰地警告不要偏离党的路线,这显然是对中东抗议的反应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那里的人民起义引起(北京)政府的恐惧,担心在
中国也会发生动乱,为了防止这种事发生,不惜采取一切手段。'
"大学生和老师们告知,气...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49
25
近日,德国媒体报导称,目前北京的大学加强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控制,甚至要求
大学生互相监督,令人想起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时代。
德国之声引用5月25日《法兰克福评论报》写道:“要求告密是以道德的名义,北京的
大学生们得到印有同学名单的表格,得在表格上作出评价,认为谁做得好,谁不好。一
位女生告知:‘'我们十分震惊。’对于校方想要了解的,任何人都不抱幻想:即谁在
爱国和忠于党方面表现出色,谁敢于提出批评。”
“这位25岁的女生说:‘被同学说了坏话,会有严重后果的,这种状况就像文化大革命
时一样。’她不敢当着同学的面说出这样的议论,害怕被告发。因为,文化大革命是人
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黑暗篇章,共产党很想将它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
该报接着写道:“目前很多大学生感到,让他们想到的是极左时代的洗脑。大学最近又
在强调意识形态教育,毫不掩饰地警告不要偏离党的路线,这显然是对中东抗议的反应
。”
“大学生和老师们告知,气氛大大恶化。校方设立了机构,确认谁是爱发牢骚的人,要
他们步调一致。一位在中国大学任教多年的外国教授说:‘以前还可以公开谈论所有话
题,但是最近如果提到敏感题目,大学生们反应很害怕。’...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9567
26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诞生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虽历经无数艰难考验,但始终
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90年来,中共从最早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开会的一个无名小党发展成当下领航中国
的庞大政党;党员人数从最初的50多名增加到2009年年底的近7800万名。中
共强大的生命力从何而来?世界如此解读--
崇高的政治宗旨
一切为了人民。无私的追求,成为中共赢得广泛支持,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之
一。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执政党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对华事务局局长扎法尔说。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前驻华大使萨基特指出,中共在1921年成立之初党员
主要来自工人阶级,现在其队伍不断壮大,党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工人、知识分
子和商人等,他们能够非常正确地判断人民的需要是什么。
“因此,中共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政策更趋务实,让百姓受益。
”萨基特强调。
德国联邦议院联盟党议会党团干事长格伦德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说:“中共是一个...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格丘山:难忘的一九七九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083
一九七九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年代,无论历史学家、政治学家、思想家将
来恐怕都会对它不屑一顾,但是对于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中国人,它却是一个再也不会有
的,感觉特殊的难忘年代。
那时候,整个国家刚从毛泽东残酷的阶级斗争中步出,人们一面面临着物质供应的极度
短缺,一面面临着可能有的重大政策变化的前夕,有着一种虽然日子难,但是希望就在
前面的朦胧感。当时,一个个科学大会,技术大会在报纸上以巨大的黑字刊出,四个现
代化的口号叫得振聋发聩。虽然将来的中国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但是空气中大改
革即将来临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几乎使人人都感染到了等待的激动和兴奋。
大街小巷,学校工厂,人们,包括共产党员,到处都在谈论可能有的改革。人们私下地
,但是非秘密地,尖刻地,但是有克制地讨论着各种可能的前景。人们感觉到历史终于
翻过了可怕的一页,那个可怕的阶级斗争的恶梦终于结束了,而新的一页刚刚打开,上
面是洁净的,等待着我们去谱写。这是一个思考的时刻,等待的时刻,人们充满...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g (小小熊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颜色革命、福特基金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7 14:19:43 2011, 美东)
颜色革命、福特基金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http://www.mshw.org/theory/eco/2011-10-28/5742.html
民声网(www.mshw.org)资料
文章1:索罗斯资助高尚全
文章2:美国福特基金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文章3:福特基金会与中国社科院
文章4:索罗斯们如何推动中国颜色革命
文章5:国安部:关于美国政治势力对我国思想与政治渗透的报告
文章6:中情局加紧渗透中国高校、学术机构、政府机关
文章7:恩道尔:1989年天安门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1:索罗斯资助高尚全
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soros.html
索罗斯当时计划仿照在匈牙利搞基金会的模式,每年出资不少于100万美元,资助中国
改革和开放的研究活动。
资助青...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29
为何周恩来坚持不留骨灰?知情者称当时不敢说
凤凰卫视 2011-11-08 18:40:21
核心提示:为什么周恩来坚持不留骨灰,有一个当时是传说,后来得到验证的说法。
刘振英:根据斗争形势的发展,这是我自己可以这样说,我自己的分析不一定对。
他就说,身后很可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以前我不敢说的,现在大家也都公开了,而且
也是事实。比如说在305住院,(他)跟医务人员在那儿坐着,大家最后一张要合影照相
,我没去,回来都跟我说了,说总理提出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在身后,谁也别在照片
上,我的这个脸上打个叉就行了。
凤凰卫视2011年11月8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第二天消息传出之后,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各地家中悬
挂遗像进行悼念,全国各种工作场所都举行了追悼仪式。在周恩来去世的六天之内,《
人民日报》只发了两条消息,首都百万群众送总理的情况,新华社只字未提,而是呼吁
人们继续批判国内的资本主义势力,批判的矛头直指邓小平。
邓小平当时被认为是周恩来遗志的继承者,他的铁腕整顿卓有成效,受到民众广泛
的支持。于是...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3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气温变暖也许是好事?
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来源:作者/原载:译者:阮一峰 时间:2009-08-06
演说日期:2009年6月4日
原文网址:http://www.news.harvard.edu/gazette/2009/06.04/chu_speech.html
在线观看:http://vimeo.com/5007822
音频下载:http://harvardmag.com/media/2009-commencement-day-chu.mp3 (17.5MB)
过去几十年中,我们的气候一直在发生变化。气候变化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过去60万年
中就发生了6次冰河期。但是,现在的测量表明气候变化加速了。北极冰盖在9月份的大
小,只相当于50年前的一半。1870年起,人们开始测量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现在的速度
是那时的5倍。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就这样产生了。科学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预测出
我们的行为对50~100年后的世界有何影响。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
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这使得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8摄氏度。即使我们
立刻停止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气温仍然将比过去上升大...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3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谁离社会主义理想更近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ichard54 (acceptal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谁离社会主义理想更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8 15:40:35 2011, 美东)
其实中美互有特点,很难讲谁更近。
中国是文化的因素,而美国是人为的因素。
中国文化对于社会的设计是分层的,不是平面的,这就很难形成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
础,平等,人权,幸福这些概念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冲突的,但是建国以来的政治思
想动荡对旧的文化体系的摧毁和重建逐渐使中国人民开始思考这些文化层面的问题,我
们对未来的前途是应该有信心乐观的。中国文化里强调人的社会性,弱化了人的个性,
这在约束人性上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一旦我们建立了基于社会主义理想的思想基础的
理性思维能力时,可以通过对制度体系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完成社会制度的进化。所
以进化的过程很有可能会在微调中完成,但也不排除外部势力和内部集团的干预造成的
冲突激化。
美国的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构想从理论基础上来讲是不冲突的,只不过在具体的实
现上采取了不同的思路而已。其先进...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2
颜色革命、福特基金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作者:资料 文章发于:民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29 顶 热
荐 【字体:小 大】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颜色革命、福特基金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http://www.mshw.org/theory/eco/2011-10-28/5742.html
民声网(www.mshw.org)资料
文章1:索罗斯资助高尚全
文章2:美国福特基金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文章3:福特基金会与中国社科院
文章4:索罗斯们如何推动中国颜色革命
文章5:国安部:关于美国政治势力对我国思想与政治渗透的报告
文章6:中情局加紧渗透中国高校、学术机构、政府机关
文章7:恩道尔:1989年天安门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1:索罗斯资助高尚全
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soros.html
索罗斯当时计划仿照在匈牙利搞基金会的模式,每年出资不少于100万美元,资助中国
改革和开放的研究活动。
资助青年学者出国考察,探索经济改革路径
1986年10月,中国改革开放基金会正式成立...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8565
33
这种分析比较空洞。
远期未来没有人能够看出来。
大家能做的都是根据经济学社会学的理念来笼统分析。
这种分析比较空洞。
只有近期未来才能看出来。
也就是社会实验做到一定程度之后,效果快出来的时候。
而这个时候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看出来的,和普通百姓看出来的,基本没有先后的区别。
应该鼓励中国政府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上的创新。
政治改革的诚意必须显示。
k******k
发帖数: 6800
34
核心提示:“六反三仇三热爱”。具体地说,“六反”是反现代性、反改革、反西方、
反市场、反自由、反智;“三仇”是仇富、仇资、仇官;“三热爱”是爱毛、爱苏(包
括今天的俄国)、爱“文革”。
----------------
吴稼祥:民粹一咳嗽,大众就发烧
时间:2010-06-11 17:29 作者:吴稼祥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017次
红与绿
两会期间,给人们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都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印象。我印象最
深的是视觉上的色彩对比:股市飘绿,媒体爆红。“绿”飘在股民们的眼里,“红”却
爆在记者们的笔下,请看人民网记者董宇的报道:
“今年两会,前国家领导人的后人有很多进入政协担任委员,他们被媒体亲切地称
为‘红色后代’。”
在这个红花丛里,最红的一朵是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现任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
战略研究部正师职研究员;接下来依次是周恩来侄女周秉建,财政部离退休干部局级巡
视员;刘伯承之子刘太行,原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德之孙朱和平,现任空军指挥学
院副院长;陈毅之子陈昊苏,现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先念之女李小林,现
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党组书记;万里之子万季飞,现...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1933年的宪法讨论——傅国涌
1933年的宪法讨论
作者:傅国涌
1933年4月1日,《东方杂志》第30卷第7号出了一期“宪法问题专号”,一下子发
表了17篇讨论宪法的文章,连补白文字都是和宪法有关的。文章中所讨论的问题即使在
七十年后也并未过时,当时所达到的深度也让足以让今天谈宪法的人无地自容。1932年
开始,在“九一八”之后的国难危机中,知识界发起了一次长达一年的宪政运动,成立
了一些促进宪政的民间组织,发表了大量文章,终于得到了执政的国民党积极回应,立
法院从1933年起制定宪法草案。《东方杂 志》的“宪法问题专号”就是在这一背景下
推出的。
宪法是什么?简而言之,宪法就是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人民权利的根本大法,是人
民与政府之间订立的契约。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说:“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 人
民之保障书也。”自人类跨入近代文明的门槛,从英国的不成文宪法到美国开创成文宪
法的先例,宪法已与人类的政治生活密不可分。即便是极权国家往往也要出 台漂亮的
宪法作为门面装饰。中国之有宪法肇始于晚清的《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辛亥革
命结束了两千年帝制时代,1911年冬天,一代英才宋教仁起 草《鄂州约...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3435
36
http://sites.google.com/site/feiyangbookhouse/
简介
1989年春夏之交,中国的北京和其他主要城市爆发了以学生为先导的人民请愿活动即“
八九”爱国民主运动。中国政府动用约20万人的军队强行推进北京,镇压了那场爱国民
主运动,造成了约上万平民的伤亡。这就是“六•四”屠杀。本白皮书根据当时
中国国内报章和电台﹑电视台的报道和20年来不断披露出来的回忆录和采访文章等,根
据中国当时的宪法和法律,来分析和解答当时发生了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北京到底有没
有发生“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对北京市的戒严是否违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平暴”是不是屠杀,以及“六•四”事件对世界的影响和历史反思。
为什么书名是“民间白皮书”?
《“六•四”事件民间白皮书》是基于现披露出来的官方社论﹑公告和报告,当
事人的回忆录和文章,报纸报道以及音像等史料对“六•四”这个重要的历史事
件做出的一个完整的政治背景和法律分析的报告。目前中国政府对“六•四”事
件没有作出全面的调查和客观的评价,迄今未见类似白皮书之类的调...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雪珥:中国曾经跌倒在哪里?
2012年,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33个年头。在这个当口,我们似乎应该思考一个
问题:改革的共识是否在消散?改革的动力是否在减弱?
33年,从历史上看是一道坎。近代第一轮改革开放的第33个年头,正值1894年的甲
午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令晚清的改革开放彻底改道,从“制度”和“主义”层面寻
找灵丹妙药和捷径,成为精英阶层的共同追求,而围绕器物与技术层面的“洋务运动”
,本应继续推进和深化,却在“制度万能”和“主义万能”的大跃进中被忽略。在本报
专栏作家雪珥看来,晚清改革正是,自此走上了一条“主义”取代“问题”、口号取代
实干、旗帜取代行动的歧途,终至政权分崩离析,“改革”被“革命”所替代。
如今,又是33年。
读史可以知兴替,从历史的角度看,已经33年的当代改革,可能还会跌倒在哪里呢?
绊脚石之一:既得利益集团
他们未必会愚蠢到公开反对改革,但一定会积极影响改革的路径、方向、步骤、力
度,甚至争夺下一步改革的主导权。
导致辛亥革命、清政权崩溃的主导力量,并非主张暴力革命、武装起义的革命党,
这一点史实,基本为各方所认可。推翻清政权的主流,正是所谓的“立宪派”,而这些
人的大多数,都是晚... 阅读全帖
l*h
发帖数: 4124
38
美国原来那么糟糕:中国政府发布2011年美国人权纪录回击
京港台时间:2012/5/25 消息来源:新华社 网友评论 11 条

美国原来那么糟糕:中国政府发布2011年美国人权纪录回击
核心提示:中国国务院5月25日发表《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
院24日发表的《2011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的指责。人权纪录从生命、财产和人
身安全等六个方面指责了美国的人权状况。这是中国针对美国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13
年发表美国人权纪录。
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2011年美国的
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24日发表的《2011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事业的
歪曲指责。
人权纪录说,美国的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品
头论足,对中国人权事业歪曲指责,而对其自身糟糕的人权状况却熟视无睹、只字未提
。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美国真实的人权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所作所为,特发表《2011
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人权纪录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9
美国人民真幸福!隔着半个地球,还能感受到党的阳光雨露的关怀
国新办: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2年5月25日
2012年5月24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11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世界近200个国
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品头论足,对中国人权事业歪曲指责,而对其自身糟糕的人权状况
却熟视无睹、只字未提。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美国真实的人权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所
作所为,特发表《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一、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美国拥有强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可以对暴力犯罪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美国
社会却长期充斥暴力犯罪,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美国司法部2011年9月15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12岁及以上居民共经历
了380万起暴力犯罪,140万起严重暴力犯罪,1480万起财产犯罪和13.8万起个人盗窃犯
罪。犯罪率为每千人15起。(注1)美国多座城市和地区犯罪率激增。南部地区平均每10
万人经历暴力犯罪452起、财产犯罪3438.8起。(注2)2011年的头四个...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绍光清华大学演讲的整理稿:民主与抽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30 15:10:06 2012, 美东)
王绍光的演讲生动有趣,讲的深入浅出,即使像我这样的外行,看了也有收获。印象最
深刻的是“抽签民主”,这一点,以前数学(陈必红)多次也写过。抽签的实质是随机
抽样,只有随机抽样,才能解决大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也就是说,只有抽签,才能真正
的实现representative democracy所声称的代表性。当然,光是有代表性,仍然不足以
实现民主,这就需要群众性的参与,也就是毛泽东思想里的群众路线,王给群众路线起
了一个洋名,"qunticipation","qun"就是群众的意思。
总之,王绍光的这篇演讲,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内容也很丰富,可以从中大致了解毛派
对民主制度建设的观点。
=============================================
王绍光:民主:独轮车还是四轮驱动
来源:本文为... 阅读全帖
f*********0
发帖数: 18
41
江泽民在杨白冰葬礼上排名在最后,新华社22日晚间发布消息〈江泽民请求领导人礼宾
排名时同其他老同志排一起〉,证实以后将会如此。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23日在
微博对此表示:江向中央请求今后在礼宾排名中将自己同其他老同志排在一起。我认为
这标志着中国在接近完成一项核心政治改革。别以为这只是个小细节。领导人权力交接
方式是一个国家最敏感的部位,对中国这个复杂的大国来说尤其是这样。中国搞不了西
方的竞争式全民普选,那是中国的死路。中国在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对于胡锡进的“胡评”,有网友以美国领导人隐喻讽刺到:克林顿同志向白宫请求,今
后开会坐在边上,这体现了一名退休民主党人的高风亮节和宽广胸怀。奥巴马同志说:
法克!尼玛退休了还想捣乱!
胡锡进的这段前后逻辑不搭的话,一如既往的引爆网络狂骂和一些网民的精彩点评段子。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最近宋祖英致信春晚节目组请求今后在春晚的节目排序中将自
己放在彭丽媛后面。”
-习总一说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江总就说要把他排到后面。
-江派失落,退而求其次保命要紧,政治失败了只能退而求其次。
- 每次看到胡狗的微博,我就在想:中国怎么会有这样的奴才,奴性... 阅读全帖
y******a
发帖数: 48
42
学者:需将西方民主从普世知识降级为地方理论
2013年05月28日09:21 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63256人参与)
苏长和
去年年底,我有机会分别去非洲参加了中非智库论坛和美国考察了美国大选。在埃
塞俄比亚,与会的个别非洲学者大谈非洲市民社会、民主转型等问题。会场设在亚的斯
亚贝巴郊区一个度假村,走出会场,就会见到许多生活在底层的贫苦百姓,让人不能不
对会场内民主话题和会场外民生实态作对比,不由得想到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巨
大差距。2012年又是许多国家的大选年,年头的俄罗斯、法国与年尾的美国、日本很是
热闹,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很“美”,但又不能不让人对民主产生“审美”疲劳。实地感
受与学术报告的反差促使我这样一个从事外交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对流行的民主话题
产生一些疑问。民主研究非我专业,但是从外交和国际关系角度思之,或许对我们思考
全球化时代各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无意义。
民主研究的误区
长期以来,民主理论研究的重心,一直将发展中国家的民主转型作为研究对象,似
乎民主转型只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事,发达国家就不存在民主转型问题。在研究过
程中,学者、媒体、社会组织总是下意... 阅读全帖
w*****1
发帖数: 16
4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国梦的前提是自由
那就多说两句:
我无意于拿国家暴力作比较(要比的话,可以想想二十四年前的六月),也无意于比较
一个五千年国家和一个三百年国家的文明史人权史(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做了很多这种比
较)。我虽然读了点关于中国研究的学术著作,但更相信耳闻目睹的故事更有说服力;
这些故事是这篇文章的基础。
从来不敢以精英自居,只是对用脚投票的人感兴趣多一点。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到美国
读书?为什么很多人毕业后的第一选择是留在美国?为什么这么多所谓的中国精英要移
民? 学术研究有时难免偏激片面,我们自己在中美生活的经验往往是更好的注脚。多
问问自己,很多答案就在其中。
中国梦更像国家梦,而美国梦更像个人的梦。 国家和个人未必做同一个梦。
人在美国,但一直以作为中国人为荣。希望祖国更宽容更自由更美好。 一个强大的国
家不仅体现在GDP有多高军舰有多少,还体现在她的国民的自由受到多少保障。
最后,还是相信梦想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管中窥豹,难免挂一漏万。 大家多包涵。
c*******u
发帖数: 22
44
李世默:中国崛起与“元叙事”的终结(全文)
本文摘译自2013年6月13日TED全球论坛上题为China and the End of Meta-
Narratives的演讲,作者是上海的风险投资家和政治学学者、春秋研究院研究员及中欧
国际工商学院校董。
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高潮时的上海。
外婆后来告诉我,她当时抱着襁褓之中啼哭不止的我,心惊胆战地听着“武斗”的
枪声。
在我少年时,我被灌输了一个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故事,这个“元叙事”是
这样说的:
所有的人类社会都遵循一个线性的目标明确的发展规律,即从原始社会开始,经由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过渡到(猜猜这个终点?)共
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政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所有的人类社会,不管
民族、文化、语言有何异同,或早或晚都将演进到这一阶段。人类社会自此大同,彼此
相亲相爱,永远过着幸福的生活——人间天堂。但在实现这样目标之前,我们必须投身
于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即正义的社会主义与邪恶的资本主义之间的斗争,正义终将胜利!
当然,这就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而来的社会发展阶段论,这一“元叙事”在中国...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uralChina 讨论区 】
发信人: wslbb (Gritty), 信区: RuralChina
标 题: ABC事件后如何组织美国华人的一点思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10 12:17:00 2013, 美东)
这次ABC事件激起在美华人的公愤,各地纷纷组织游行抗议,更多华人开始思考华人政
治地位的问题。如果大家能借这个事件把华人更好的组织起来参与政治,我想这比解雇
JK这样的短期目标有更深远的意义。我的几点建议:
1. 各地尽快建立基层组织。首先可以组织游行的emaillist 为基础,热心组织游行的
人员为骨干,在当地建立一个可以联络到相当大部分华人的通讯网络。可以利用
facebook, twitter, 微信,QQ,mitbbs, 等等各种平台,同学会,同乡会,教会,哥
老会等等地方组织,以最大的包容性建成当地的泛华信息交换中心,一旦有事可以最大
限度动员华人力量。一开始可以是个松散的理事会管理各个平台信息的交换与更新,慢
慢围绕共同诉求建立更严密的组织, 发动华裔选民投票,成立501(c)组织募捐支持/反
对特定候选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6
http://hx.cnd.org/?p=102251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北大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毕业班三个专业的学生在团支书
和班长的倡议下,曾给习近平写信。近日意外收到习近平回信后,团支书龙妍激动地向
同学们传阅。5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至少开了三次学校层面的会议,回忆传达和学习”
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并于5月4日举行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座谈会”,
团中央、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团市委等部门的相关领导悉数到场。5月5
日晚间,北京大学校友及一些在校生发起”抵制学习信”的活动,首批有75人联署,包
括南京大学博士后黄芸、北大教授张千帆、传知行研究所的郭玉闪、北京万圣书园创办
人刘苏里及目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的林垚、张友谊等人。签署人之一的孙正则附
言:”师道之亡始于赴部候选”;另一签名校友李培炜表示:”三角地不能只是野草,
未名湖也不是一潭死水,北大精神当不死而立。”
该公开信开篇对校领导组织”学习信”活动提出质疑和批评:“作为曾经的北大学子,
我们对母校这一赤裸裸的政治献媚之举深感震惊。我们当年之所以报考北大,不仅因为
这里有着国内第一流的学术环境...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76
4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坐牢“也能传递正能量
近日在网上看到,贵州51岁“杀人犯“杨某坐冤狱20年,当贵州高级法院再审后宣判
其无罪释放后,他做的首件事是:扶着83岁的母亲在地上坐好后,双膝跪地磕了3个响
头。。。
51岁,20年的牢狱生活,他大好的青春就这么过去了,在命运面前他没低头、没放弃
,不知用“守得云开见月明“形容是否恰当,但他用真实的行动做到了、证明了他的清
白。
出狱后,首先给老母亲叩头,可见他是孝顺的,他仍旧保持着他最终的孝、善本质,
或许也有多年的委屈,向母亲无声的阐述:他仍旧是她的好孩子,没有成为别人眼中的
坏人。也有,20年无辜的牢狱生活,其中的艰辛与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跪也是向
过去画上一个句号。
所以我们作为人来讲,就算是有一千种一万种理由让你去做恶,我们也应该坚守自
己的道德操守和底线,努力成为可以给别人带来阳光和正能量的人,当然政治学家、科
学家等也只是社会中的少数部分,芸芸众生中普通人更多,但我们仍旧可以用自己的方
式活出尊严,所以即便我们单个人是渺小、卑微的,但也不妨碍我们站直了腰杆,做一
个堂堂正正的人。
f****o
发帖数: 8105
48
对于15名住在中国偏远西南山村的孩子来说,上学回家的道路极度陡峭。每两个星期,
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勒尔村的这群6~15岁的学生从寄宿学校回家。
他们需要攀越紧贴在悬崖峭壁上的17段藤梯,其高度超过800米。(Getty Image)
对于15名住在中国偏远西南山村的孩子来说,上学回家的道路极度陡峭。每两个星期,
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勒尔村的这群6~15岁的学生从寄宿学校回家。
他们需要攀越紧贴在悬崖峭壁上的17段藤梯,其高度超过800米。消息曝光后引起国际
媒体关注。
阿土勒尔村里的72户人家到附近集市做买卖都需要走这条危险的悬崖之路。当地人说,
向上爬完全行程需要两个小时,向下爬需要90分钟。这些梯子几乎跟村庄本身同龄,有
两百年的历史了。如果某一段竹梯出现腐烂,村民们就换一个新的。
当地官员说,在这条路上摔死的人有七八个,而摔伤的人更多。
在十几名儿童背著书包攀援悬崖的照片在网上曝光之后,举国震动。当地政府随后发布
新闻稿说,将很快给村民们修建一条钢筋阶梯作为权宜之计。他们还打算今后修建一条
公路,以便开发经济和开拓旅游业机会,但是该计划对于这个贫穷地...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49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