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 发帖数: 292 | 1 估計你是第一次看臺灣的政論節目。。。基本都是這個樣。。那些所謂的名嘴們也只會
評論島內政治而已。。其實眼界小的不行。而且對西方崇拜的不行完全沒有什么自己的
主見。。。陳文茜這個淺綠的眼光也不怎么樣尤其是在談論國際政治的時候擺脫不了島
域性的限制。。而且最惡心的就是這人在臺灣的節目上說一套上鳳凰衛視的時候對著大
陸觀眾又說另一套。。相比之下趙少康這個深藍就正直多了 |
|
l*****s 发帖数: 798 | 2 超视新闻哇哇哇,袁红兵说黑龙江省会是长春,陈立宏 陈挥文
于美人 郑弘毅,竟然一个人都不提出反驳
启楷的节目,老嘉宾说疆独叫:赞比亚,那么多嘉宾,也没人纠
正一下 |
|
R*I 发帖数: 1840 | 3 记得08之前《文茜小妹大》几乎每集都看,08之后什么都没看,看来等小英上台又有好
戏看了 |
|
f**********n 发帖数: 29853 | 4 你读过几篇毛毛虫的长政论文?这就哈哈起来,不如改成汪汪吧。 |
|
d********g 发帖数: 463 | 5 其实我一向都觉得她写小说比写那些政论文有天赋多了。感兴趣的可以去prose的精华
区版看一看她以前写的几篇连载小说。如果是在纽约呆过的,会比较有共鸣啦。当年曾
经是她的fan,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见面聊过,说话非常好玩的一人。 |
|
o******e 发帖数: 1761 | 6
作为同样不知道在吵啥的被参与者,我就是觉得好玩而已。。。
我估计是为了否定我从而能否定这个文章? 进而否定学习三字经乃至国学乃至中文的
意义?
这么说的话帽子显然扣太大了,所以我也不好说那位同学在纠结啥。。。
我帖子再发就把大家都吓跑了 :-P
因为都是大长的政论文。。。回头转点有趣的东西吧,说中华文明的。 |
|
a******t 发帖数: 2944 | 7 你发的几篇政论文都不错的,信息量大。版上关心政治的家长也很多。我觉得就算对政
治没兴趣,多了解下也没坏处。毕竟孩子生长在这儿,利益攸关,政治没兴趣也得参与
阿。 |
|
o******e 发帖数: 1761 | 8
表示膜拜牛妈的方式啊。
一般我不喜欢在这种版块里发这种又臭又长的政论文的。
图也是网友做的,我看着好拿来的,没版权,大家自便。 |
|
s*******e 发帖数: 3077 | 9 所以标哥说了啊,要多学马克思的资本论啊:)
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弊端之一
现在解决好的国家都或多或少走了点国家社会主义的路子
我党就是一傻蛋,尽干些肉包子打..的事儿
还是陈光标牛逼,简直是照妖镜,去了趟台湾,
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骂人了
不过古人说的好,仁者无敌,
大家现在对他接受程度高了很多
我本来也很不爽他像个神经病一样到处撒钱
这两天看了他不少言行以及以前的一些介绍
我觉得他还是个质朴的性情中人
对他行善的动机和形式也理解尊重了不少
他的言谈也不错,教育程度或许一般,但是个有教养的人
倒是我现在很奇怪台湾这些政论名嘴是个什么职业
难道天天就是靠吃完饭拍桌子骂人谋生么?
我怎么觉得中国传统中只有市井里地痞流氓是干这活的
各位对他还有存疑的可以看看这个视频系列,或许可以更理解一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AHWYT9dVTI |
|
I*M 发帖数: 1533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ingpig (pig), 信区: Faculty
标 题: Re: 我好土,竟然才知道醉鋼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6 13:59:13 2010, 美东)
其实我一向都觉得她写小说比写那些政论文有天赋多了。感兴趣的可以去prose的精华
区版看一看她以前写的几篇连载小说。如果是在纽约呆过的,会比较有共鸣啦。当年曾
经是她的fan,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见面聊过,说话非常好玩的一人。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1 是,批评性的文字容易有偏向性,批别人的同时往往也暴露自己的短处。国内朋友喜欢
看批评性的文字,我猜和社会风气有关,国内种种现象本来就很让人抱怨,媒体又多是
歌功颂德。所以难得看到有胆有识的尖锐文字,大家就很有共鸣,很拍案叫好。另外偏
犄的文字好像是比四平八稳的文字容易走红,比较刺激人,给人印象深。龙应台不知是
否也属于此类。
琼瑶写小说,和龙应台余秋雨这样的社会型知识分子还不是一个道。知识分子大概都觉
得自己有见地,不然也不会写文章指点江山。别人是否觉得他们有见地,那可能就各有
各的看法了。你为啥觉得龙应台毫无见地?不过我没看过大江大海,她的政论文章我也
不大看,你说了我可能也不太明白。是不是何清涟好一些?我以前看她的东西觉得挺扎
实的。不过后来听说也越来越左、越激愤了。 |
|
T*****n 发帖数: 2456 | 12 不一定,台湾思维多元化,现在亲日派力量很庞大,骂死国民党蒋介石。收集汪精卫的
文章重新编文集,想必也不会被戴上什么帽子。估计是认为汪是大陆人,和他们台湾人
关系不大,所以很少有人去关心汪精卫?
不过这么一本小小的诗集,都等了这么久才重新印刷,还被人骂。收集老汪所有文章编
写文集,估计工作量很大了。看到老汪的很多文章,都是政论文,不知道还有没有散文
随笔传世。 |
|
s*****r 发帖数: 11545 | 13 这就是智子疑邻的来源。
俺那乡巴佬地方语文老师水平很次,从来不讲些背景故事。
当年“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那一句困扰了俺N年, 到底疑邻人之父什么?难道
因为那老不死(其邻人之父)亦云就能合理怀疑他是“暮而果大亡其财”的原因么?这
他娘的也太不合情理了吧?后来有了互联网,俺搜索了一把,茅塞顿开。要是那些中学
语文老师能够提供点说难的译文甚至原文,俺也不至于站在乡村野人的立场理解这个成
语了。还有,俺村那语文老师喜欢无病呻吟,经常把些听了令人起鸡皮疙瘩的范文拿出
来声情并茂地朗诵,搞得俺一上语文课就精神呕吐。
语文课本选材也有个大问题,尤其是现代文学作品,都他娘的跟印度餐馆一个德行。中
学应该恶补名篇,锻炼语感。这说难是政论文,跟滕王阁序等比起来语言并不是十分优
美,不过由于思想性太重要了,确实应该入选,但教育的时候也应当强调其思想性才对
, 否则,十二三岁的小屁孩哪里能想到那去, 十七八岁还差不多。 |
|
a*o 发帖数: 25262 | 14 被遮蔽和高悬的鲁迅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北发表长篇演讲--《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演讲中称鲁迅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并给予鲁迅“三家(伟大的文学家、伟
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五最(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
最高政治定位。
此后,解放区的语文教材中大量增选鲁迅的“战斗杂文”,而国统区则禁止学生阅
读鲁迅,禁止发行鲁迅的一切出版物。鲁迅不再是独立于任何党派之外的自由知识分子
,而成为共产党高擎的一面意识形态大旗
1996年前后,周令飞客居台湾,父亲周海婴和母亲马新云来他家小住。某天晚上,
餐桌上方的灯泡忽然灭了。周令飞站在高凳上换灯泡,“我就跟太太张纯华开玩笑,说
‘不好!我要掉下来了!’黑暗中我母亲跟我父亲说,‘你看儿子跟你一样,老是搞恶
作剧。’”
“我父亲回了一句,他说,‘我爸爸也是一样的。’意思是他跟我爷爷鲁迅一样,
喜欢开玩笑。”
周令飞说自己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虽然他由祖母许广平一手带大,但祖母极少
同他讲祖父的事情。
“跟大家一样,鲁迅在我心中的形象是来自学校、来自课本的。小的时候,我学习
到鲁迅那些作品,通过老师的教... 阅读全帖 |
|
s**t 发帖数: 17016 | 15 你提醒我了,过去一年留下太多政论文了。情绪的排泄物,挂在那儿不好看。
刚刚将那些垃圾都删了,太多了,光删就费了不少功夫。 |
|
k********9 发帖数: 2326 | 16 近来韩寒代笔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倒韩派拿出了无数的证据,然而都不是铁证,换句话
说,都是心证。韩派大喊白色恐怖,文革之毒,文元整风,总之,没有铁证,是不能血
口喷人的。这就是一个死结,除非韩寒之父站出来,证明他就是那只年画上的华南虎,
否则,按照大英帝国抄袭的中国几千年前就制定了的父子不能被强迫相互指证的法律,
这父子双簧是很难被定罪的。
够了!不要再炒冷饭了——润涛阎先生刚刚炒过了——《韩寒代笔的直接证据》。倒
韩派原以为又有什么高人找到了什么铁证,却原来润先生把网友们费心搜集的证据罗列
到一起,加上一些似是而非的法律术语,结论说,这就是“直接证据”!这不由地使人
想起了润先生的政论文——先是罗列一些从街头小报上抄录到小本本上的奇闻异事,变
成自己的经历,最后总结一下,打倒万恶的伟大领袖。
冷饭炒的多了,人民群众会觉得索然寡味。还是加点佐料吧。自古道,是非混淆曲直
,公道自在人心。人心是一个可怕的东西,他可以被心怀叵测的王莽以礼贤下士收买,
也可以被“水能载舟”的唐太宗利用。孟姜女能哭倒长城,李自成却只能做十八天的皇
帝,都逃不过一个人心。
在这场倒韩运动中,什么法庭诉讼,什么逻辑推理...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17 第三十四回 夕阳西下青山紫,春风得意马蹄失
公元1988年4月初,周六的一个傍晚,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前身是书记处办公室,胡耀
邦下台后,降格为此)一个青年干部回家过周末,几碟小菜,一瓶啤酒,倒 进杯子里
,泛着泡沫,喝了一口,打开电视,新闻联播,刚过去几分钟,画面上,一位白人女郎
拿着话筒,正在采访新任总书记赵紫阳,背景是波光潋滟的中南海, 柳枝刚绿,垂挂
在人物身前。
“最后一个问题,总书记先生,”女郎目光灵动,嗓音清亮地问道,“您为人是什么样
的,或者说,性格如何?”
总书记停下脚步,撩开身前的柳枝,一阵微风吹过,湖水在背景里荡漾着西斜的阳光,
他缓缓说出一句话来,有如惊雷:“我为人性格温和,没有人说我是铁腕人物[s1] 。”
正 在看电视的调研室那个青年干部浑身一振,啤酒杯差点从他手中滑落到地面。第二
天一上班,他赶紧翻开《人民日报》,找到相关报道,法国电视台采访,报道里没 有
这个问答,问题更加严重。他找到调研室主任陈先生,说有重要事情汇报。陈带他来到
南海边(因为怕被窃听,他们之间的重要谈话都不在办公室里),用询问的 眼光看着
他。他说,昨晚总书记答法国电视台记者问可能要出...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6327 | 18 都是长篇大论的政论文,好象共产党机关报的社论 -) |
|
g********0 发帖数: 6201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一个死于胃病的吃货,就这样走上了神坛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31 01:15:26 2013, 美东)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一个死于胃病的吃货,就这样走上了神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31 01:09:16 2013,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0523780101oc9a.html
朱自清是不吃美国面粉饿死的吗?
冯学荣读史 http://blog.sina.com.cn/fengxuerong 2013-07-29 20:15:25
文章摘要:《朱自清日记》在其逝世前有如下白纸黑字的记录:“晚食过多”、“食欲
佳,终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饱”、“仍贪食,需当心”明确无误地说明了:朱自
清家中食物充足,朱自清并非死于饥饿,更不是死于不吃美国面粉。
关于朱自清的死,我们中小学的孩子们琅... 阅读全帖 |
|
l**********0 发帖数: 4 | 20 潜水了一阵子,思前想后,决定冒出来征。
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城市家庭,父母和睦,祖父母辈也从一而终,所以传统的婚姻
家庭观念在我就深入骨髓。只想找一个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分享一生的人。
但是生活不是童话,有很多问题不是仅有美好的愿望就能实现的。所以如果一开始就选
择合适的人开始感情,相信世间就会少很多痴男怨女,就会有更多的只羡鸳鸯不羡仙的
神仙美眷。
我自己是个简单快乐的人,而且一直都很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用我朋友的话说,我最
大的优点是热爱生活。我喜欢研究厨艺,喜欢做点小工艺品,喜欢探索生活中的点点滴
滴的乐趣。也喜欢旅游,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仅愉悦身心,也能增加对人生的领悟
。也比较喜欢读报上的政论文,窃以为思考是人生一种高级享受。
遗憾的是,我从来都是女人缘好,男人缘差。对于女性,老老少少都能相见甚欢。却很
少男性朋友,一是因为所处的圈子,二大概也是因为内心比较腼腆害羞,不愿敞开心扉
吧。但是我内心却很渴望一份真诚的感情,不参杂任何物质和利益的。只要两个人真心
相对,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我是很愿意付出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的。而且我内心非常小
女人,喜欢撒娇,喜欢小鸟依人。
对方的 |
|
l**********0 发帖数: 4 | 21 发帖好几天了,也在三藩版发了,只收到一封应征信,还是LD。觉得自己挺真诚的,不
知道为什么没有回应,请版上的好心人帮忙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谢谢!
原帖如下:
潜水了一阵子,思前想后,决定冒出来征。
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城市家庭,父母和睦,祖父母辈也从一而终,所以传统的婚姻
家庭观念在我就深入骨髓。只想找一个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分享一生的人。
但是生活不是童话,有很多问题不是仅有美好的愿望就能实现的。所以如果一开始就选
择合适的人开始感情,相信世间就会少很多痴男怨女,就会有更多的只羡鸳鸯不羡仙的
神仙美眷。
我自己是个简单快乐的人,而且一直都很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用我朋友的话说,我最
大的优点是热爱生活。我喜欢研究厨艺,喜欢做点小工艺品,喜欢探索生活中的点点滴
滴的乐趣。也喜欢旅游,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仅愉悦身心,也能增加对人生的领悟
。也比较喜欢读报上的政论文,窃以为思考是人生一种高级享受。
遗憾的是,我从来都是女人缘好,男人缘差。对于女性,老老少少都能相见甚欢。却很
少男性朋友,一是因为所处的圈子,二大概也是因为内心比较腼腆害羞,不愿敞开心扉
吧。但是我内心却很渴望一份真诚的 |
|
s**********n 发帖数: 3199 | 22 老实说这些8g我有点读不进,人物好多,晕,,,小时候红楼梦读不进就是人物多,晕
了,,,柳宗元那种政论文枝条简单的还能follow看看~~~
正经说,好久不见啦,新年好! |
|
a*********7 发帖数: 30080 | 23 我们自小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常无意中模糊了“国家”和“政府”的概念;一向宣传的
“爱国”,其实是“爱政府”。且不说是否应该无条件地爱国、是否应该为了国家利益
牺牲个人利益; 先让我们明晰一下“国家”的概念吧。窃以为: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
的“国家”,才能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
储安平61年前在其主办/编的《观察》周刊上登过一篇文章,其中把“国家”和“政府
”的分别说得相当透彻,前些时读到,以为颇值得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储安平,1909年生于江苏宜兴,解放前主编/办过《客观》、《观察》周刊,以时事评
论著称,很为当时知识分子所推崇。1948年底《观察》被国民党政府查封;1949年《观
察》复刊,不过储不再担任主编。1957年他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不过很快因为被
“引蛇出洞”,发表了《党天下》一文,向“老和尚“提意见而被打成右派。 1966年9
年上旬失踪,从此不知下落。关于他的下落有自杀、出家、被红卫兵打杀等多种说法。
在谢泳《储安平与观察》中是这样描述储安平的:
“储安平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于自己信奉的自由主义理想有执著的追求。在
《客观》的政论中,他甚至希望:“为了 |
|
e*****s 发帖数: 7359 | 24 多谢大家好评。我爹农民出身,自学写作,勤读书,多写,从年轻时写通讯报道开始,
多调查报告,散文,杂文,政论文,从未间断。 也纂文言,常为人写楹联,碑文,记
。临近退休始习诗词,甚爱。现为各级诗词协会会员,理事,及创办者。如果大家喜欢
我以后多来发几偏他的拙作。 因为家父之前为政府工作,所以如有太歌功颂德的地方
,请大家包涵。
以前各报刊发表的作品好多都没有留底,也不知道他能整理出多少。
前两年刚出了本诗词小集 清韵
http://bq.kongfz.com/detail_7075414/(非广告, 我也是从网上搜到的)
今后可能会陆续出基本各种集, |
|
w*****r 发帖数: 7106 | 25
希特勒刚一上台,便做出亲善教会的举动。1933年2月1日,
他通过广播向全国宣读了新政论的呼吁书,以宗教祈祷结束:“愿万能的上帝,赐与我
们任务,锤炼我们的意志,祈祝我们的判断,赐与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因为,我们不是
为自己而斗争,而是为德国而斗争!”(3)
3月4日,“民族觉醒之日”,对选举具有决定性意义。希特
勒再一次在广播演说中进行祈祷:“上帝以坦荡的胸怀,帮助我们重新成为真正的德国
人,我们大家为之自豪!”(4)此时此刻,数百万名德国基督教徒,共同聆听希特勒的
演说,齐唱《我们共同祈祷》一歌。当响起科尼希堡教堂的钟声时,祈祷的歌声响彻云
霄。此举在德国史无前例。希特勒制造了一种宗教与民族感情溶于一体的烟幕。
1933年3月23日,为争取天主教支持的资产阶级的最大政党
──中央党赞成授权法,希特勒在帝国国会婧演说,宣称第三帝国信奉基督教。他说:
第三帝国“反对唯物主义世界观,为缔造真正的民众共同体进行斗争,为德意志民族的
利益和我们基督教... 阅读全帖 |
|
S*******s 发帖数: 13043 | 26 没错,那可以认为是迫害,是错误,是失马,很高兴你能找出我们看法上的共同点。
我要说的是,这样的迫害,错误,失马,在我们所处的那个现实世界中,难道不是太多太
多,以至于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了么?所以我说:“军训那一年也倒没有特别值得诅咒的地
方”。
许多知识分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个人的感受。这非常适于进行一些诗歌音
乐之类的文艺创作。可是如果是写政论文,就应该避免这一点,因为这样的文体还是希望
能够获得最大范围的认同而不是在一个小圈子里自得其乐。
看得出你的胸中还是有些理想主义的小火苗在忽闪忽闪着的。不妨把眼光放得远大一点,
想想亿万万人民遭受的苦难,军训里受的那点小委屈充其量也就是在闲暇的时候笑谈笑谈
。
想起一首被唱滥的歌的歌词:“他说风雨中这点苦算什么,擦干泪,不要啥,啥啥啥啥啥
...”送给丁大头同学共勉吧。不过个人挺不喜欢这歌的,好像嚷嚷着“这点苦算什么”
,其实可想告诉别人其实我受了很多苦呢。
它
能
对
值
,
也
境
韧
然
但
上
多
可
地
乐
却
知 |
|
sm 发帖数: 30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xile 讨论区 】
【 原文由 Camer 所发表 】
近代文人印象之八——梁启超
史杰鹏于2003-04-22
21:42:18发表在国故新知
梁启超的政论文,是那种叫我时时要“废书而叹”的东西。因为读不了几行,就要停下来
,遐想一阵,热血沸腾一阵,叹息他的文辞博敏,似乎拨开了心中多年的迷雾。“废书”
这种动作,司马迁好像做过多次。大概可证明他的性情。到班固,这动作就似乎没有了,
《汉书》中找不到一例。也许,测量一个人感情是否胜过理智,观他读书时,是否会经常
把书暂且扔一边。算个至为简便的方法罢。
年少时读《少年中国说》,倒没有多少被打动。只是觉得他后面的韵文,琅琅上口,羡慕
他的辞采华丽。到得现在,觉得写韵文到那地步,似乎并不要多少本事。看看古人的墓志
,一直到近人如陈三立、杨树达等,哪个不会在“志”后面来一摞有韵的“铭”呢?即便
是自己,觉得苦思冥想一阵,也并非办不到。当然,他可能比别人写得快,写得好一点而
已。
可是写得快就要不菲的热血去浇灌,这是我读他的文章,时时要废书而叹的原因。岂但我
,鲁迅、胡适、毛泽东 |
|
z*l 发帖数: 763 | 28 found very good article here,
发现众虫虫的,幽默感,好奇感(主要是对MM),
典故的理解于运用能力,政论能力,
争论能力,对武打的敏感度都有了很大
的提高阿,sign,欧突然发现敢不上形式了。
要努力阿 。 |
|
r***t 发帖数: 505 | 29
这就见仁见智了,我只能说我个人不太欣赏她现在的风格,她以前能在保持思想独立性
同时保有一定的亲和力。现在呢,思想倒还算独立,亲和力是going down了。
至于她的政论,不乏道理,但是我现在越来越感觉中国的事情如果要按他们这些人的思
路作,未必有好的效果。 |
|
H**7 发帖数: 8624 | 30 那不行呢, 你们这是打击版上进步童鞋的积极性呢, 文化局的计划是到年底要搞一些人
会填<<沁园春>>这样的大牌, 也算是以湘版为基地培养人才呀!
你们看前些日子饕兄置顶那篇政论文, 大家何事不自卑呢? 饕兄身为川版国家级潜水
员, 发表雄文竟然选择湘版, 为何呢? 喜欢这里的雅俗共赏吗!
版斧说的好, 百花齐放才是春.
如果大家真的有意见, 文化局把几瓶剁辣椒寄出去就收摊. |
|
M******8 发帖数: 10589 | 3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0523780101oc9a.html
朱自清是不吃美国面粉饿死的吗?
冯学荣读史 http://blog.sina.com.cn/fengxuerong 2013-07-29 20:15:25
文章摘要:《朱自清日记》在其逝世前有如下白纸黑字的记录:“晚食过多”、“食欲
佳,终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饱”、“仍贪食,需当心”明确无误地说明了:朱自
清家中食物充足,朱自清并非死于饥饿,更不是死于不吃美国面粉。
关于朱自清的死,我们中小学的孩子们琅琅上口的说法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孩子们认为:朱自清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拒绝领受当时美国援助给中国人民的面粉,
并因此而活活饿死。
无数的历史读物因朱自清这个壮举,将其描写成一个铁骨铮铮的伟大人物。
“朱自清拒吃美国面粉而饿死”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真实。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饿死说”的出处在哪里。
出处正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位“伟大人物”所撰写的著名的政论文《别了,司徒雷登》。
该文中是这样说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第一人
分享到:
时间:2017-12-26 17:11
•来源: 察网
•作者: 鹿野
•浏览:215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如果我们抛弃狭隘的西方中心视角,就会发现毛泽东在20世纪的文学革命当中堪称最关
键的人物,类似于因为提倡古文运动而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其以高超的文
字素养和强有力的社会变革共同推动了现代白话文成为标准文体,借用郭沫若的一句话
就是“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
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第一人
20世纪以来,中国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领域的变革同样不容
忽视。像从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革命开始,中国文学变革已经经历了整整
100年。当然,按照现在部分学者“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学说,文学上的变革可以
上溯到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但是无论哪种说法,主要变...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26819 | 33 一、引子:“此情可待成追忆”
1961年八月的一个下午,《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时年19岁)来到北京东黄城
根附近的迺兹府胡同12号,这是一座不算大的四合院,院子里只住着一个人,他就是章
诒和父亲章伯钧的对手、同时也是1957年反右运动中 “章罗同盟”的二号人物罗隆基。
几十年后,章诒和在这篇专写罗隆基的《一片青山了此身》中提到她对这个四合院的感
受:“环顾四周,只有电扇发出的声响。他这个家,安静得有些过分。”就是在这个终
日阒寂的院落里,年过六旬的罗隆基和不到二十岁的“小愚”(章诒和的小名)有过这
样一段交谈:
罗隆基知道我是学文的,他的话题就从学文开始。问我:“现在文科教材里面,有没有
现代文学史?”又问:“在现代文学史里面,有没有新月派?”再问:“新月派里面,
有没有罗隆基?”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我学戏剧文学,不开现代文学史课,而在我自己所读的现
代文学史里,新月派宗旨已不是从“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给“社会思想增加一些体魄,为时代生命添厚一些光辉”的文学流派。官方认定的文学
史上,说新月派在政治上是既反对国民党、又与共产党作对的第三种力量的...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4 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常艳,实名在网上发表长达12万字的长文,详述自己与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17次在酒店开房。常艳目的是希望调入北京工作拿到北京户口。常送钱几万给衣,才得以陪睡,而衣至少有两个姘头。常户口无望,就向衣要封口费。衣给了100万后,常发出长文引发震撼。此文中人物多是中共马列研究圈中人,而衣俊卿是中共马克思哲学圈“大牛”,网友对马列高官的道貌岸然唏嘘不已。
女主角真实姓名常艳,已婚,红色家庭媳妇。1978年5月2日生,民盟盟员,201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曾供职于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男主角衣俊卿:1958年1月生,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曾任黑龙江大学校长,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长,2010年2月任现职。
着名学者何清涟点评:常艳《中央编译局言情录》读后感:一、权色交易已成买方市场,卖方除卖相之外,还得提供金钱才能获得陪睡资格;二、一批本无学术研究能力的人依靠权色交易进入国家队之后,只能围着国家课题色拼钱拼溷日子;三、中共官场形成一夫N妻制,正妻之外的女人靠财政供养。
这篇《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衣俊卿...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5 2016-05-29 王鸿 中华读书报
本文要点
内藤极早、极其敏锐地便注意到了类似后来哈佛学派关于中国现代性起源的问题,但他
又对那种简单地将西方冲击视为首要因素的说法嗤之以鼻,而有点倾向于后来柯文所谓
的“中国中心观”的论点,从中国历史的内在脉络寻找其现代性因子。
如果说政论家的角色为内藤提供了敏锐的问题意识,那么史学家的角色则为他探索这些
问题带来了厚重的人文气息。除非在这两种角色作出一种关联性的解读,将其政论文字
与史学文章视为一个整体,否则我们将无法深入地了解内藤的意图。
历史学不仅是一门专注于历史事实的学问,同时也紧密地联系着相关的价值判断。所谓
“历史”,正如卡尔(E. H. Carr)所指出的,乃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相互作用
的过程,既勾连着逝去的史实,又直通着正在发生的现实。当我们在理解一段历史时,
固然需要将捞取事实的“渔网”撒向浩如汪洋的故纸堆,但要是仅止于此,仍然无法全
面窥视历史的奥妙。决定我们能够获得多少“渔获”的,除了历史事实之外,还有抛撒
“渔网”的历史学家。正是他们决定了将“渔网”抛向何方,也是他们决定了“网口”
的大小。
关于历史学家与其所研究的...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6 民国狂士罗隆基身败“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知识分子
民国狂士罗隆基
叶无烈
一、运交民国少年时
江西省泸水南岸,有一座清秀的小县城,名叫安福。公元一八九六年八月十四日清
晨,罗隆基就诞生在这里。安福虽非名都大邑,却在当代出了四个名人:罗隆基、王造
时、彭文应和彭学沛,人称安福四才子。这四个人年岁相近,相继考入清华留美学校,
相继出洋留学,不愧为才子。王造时曾为沪上七君子之一,彭学沛曾做过国民党中央宣
传部长,彭文应四九年前曾担任过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主任委员。
罗隆基的祖父经商。父亲罗念祖是个前清秀才,后来以教私塾为业,在江西吉安执
教。在他的学生中,出了两位名人:一是吉安人刘峙,后来考进保定军官学校,做过河
南省主席;一是阜田人罗家衡,曾赴日本留学,专攻法律,后来也成为国民党大员。罗
隆基有三兄、一姐,一弟。他排第四,人称四哥。他九岁时,生母病故。罗隆基自幼受
父亲熏陶,爱好古文及古典诗词,所以虽然他后来成为洋学生,而他的文章却一派中国
风格。
一九一三年夏,北京的清华学校在全国招生。这所学校即清华大学的前身,当时的
全称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是以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作经费兴办...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7 民国狂士罗隆基身败“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知识分子
民国狂士罗隆基
叶无烈
一、运交民国少年时
江西省泸水南岸,有一座清秀的小县城,名叫安福。公元一八九六年八月十四日清
晨,罗隆基就诞生在这里。安福虽非名都大邑,却在当代出了四个名人:罗隆基、王造
时、彭文应和彭学沛,人称安福四才子。这四个人年岁相近,相继考入清华留美学校,
相继出洋留学,不愧为才子。王造时曾为沪上七君子之一,彭学沛曾做过国民党中央宣
传部长,彭文应四九年前曾担任过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主任委员。
罗隆基的祖父经商。父亲罗念祖是个前清秀才,后来以教私塾为业,在江西吉安执
教。在他的学生中,出了两位名人:一是吉安人刘峙,后来考进保定军官学校,做过河
南省主席;一是阜田人罗家衡,曾赴日本留学,专攻法律,后来也成为国民党大员。罗
隆基有三兄、一姐,一弟。他排第四,人称四哥。他九岁时,生母病故。罗隆基自幼受
父亲熏陶,爱好古文及古典诗词,所以虽然他后来成为洋学生,而他的文章却一派中国
风格。
一九一三年夏,北京的清华学校在全国招生。这所学校即清华大学的前身,当时的
全称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是以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作经费兴办...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38 核心提示:1974年12月23日,周恩来抱病飞赴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筹备工作情
况。毛泽东在与周恩来谈话时,指着在座的王洪文说,邓小平“politics(政治)比他
强”,懂得英语的周恩来心领神会,而一心想抢班夺权的王洪文则不知所云了,从而确
立了邓小平的地位,史称“长沙决策”。
文章摘自《党史纵览》2009年第06期 作者:李光荣 李娜 原题为《毛泽东与英语的不
解之缘》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毛泽东以战略家的眼光清楚地认识到了掌
握英语的重要性,早在1955年他就对人说过:“英语将来是世界语言,要学一点,会有
好处的。”
毛泽东早年的英语水平
毛泽东是何时开始学英语的呢?有很多人认为,毛泽东是晚年才开始学习的,因为多种
回忆录、史料里都如此记载,他本人也这么说过。1968年7月28日凌晨,毛泽东召见红
卫兵“五大领袖”长达5个半小时,据其中之一的韩爱晶的记录,毛泽东在谈话中曾这
样说:“还是学英语好,我半路出家外文吃了亏,学外文要赶快,年轻时要学好。”但
事实上,毛泽东说自己学英语是“半路出家”应该说不完全准确,他接触英语实际上是
很早的。
1910年秋,毛... 阅读全帖 |
|
M*V 发帖数: 3205 | 39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揭秘:一个单词决定邓小平地位(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0 14:58:17 2011, 美东)
核心提示:1974年12月23日,周恩来抱病飞赴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筹备工作情
况。毛泽东在与周恩来谈话时,指着在座的王洪文说,邓小平“politics(政治)比他
强”,懂得英语的周恩来心领神会,而一心想抢班夺权的王洪文则不知所云了,从而确
立了邓小平的地位,史称“长沙决策”。
http://space.wenxuecity.com/_gallery/201106/news/rdn_4dfe82df826e1.jpg">
文章摘自《党史纵览》2009年第06期 作者:李光荣 李娜 原题为《毛泽东与英语的不
解之缘》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毛泽东以战略家的眼光清楚地认识到了掌
握英语的重要性,早在1955年他就对人说过:“英语将来是世界语言,要学一点,会有
好处的。”
毛泽东早年的英语水平
...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0 ○ 黄 波
我没有福气到北大读书,但自以为对北大的历史略有了解,因此难免有一些想当然的念
头,比如我常想,所有北大人肯定会以他们的老校长胡适为荣的,而且时代越进步,这
种光荣感肯定还会与日俱增。然而现在看来这真是不折不扣的“想当然”,事实上有一
些北大人不仅没有以他们曾经拥有胡适校长为荣,相反还有强烈的耻感。
我说这话可有凭据吗?请读者先看下面一段话吧:
胡适在政治上是拥蒋、反共和对日妥协的。九一八事变后,他赞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933年春,汪精卫写信邀他加入政府,任教育部长,他复信婉拒,表示‘要养成一个
无偏无党之身’,‘为国家做一个诤臣,为政府做一个诤友’,实际上就是要给反动政
府当策士。胡适经常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政论文章,掩饰国内的矛盾,歪曲国际的矛盾
,欺骗群众,替蒋介石出谋划策。1937年1月5日他在《大公报》上发表的《新年的几个
期望》一文,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这是一段关于胡适在抗战中作为的议论。这样的论调,如果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也许一点儿也不令人惊诧,可这却是2006年10月坊间一本《翦伯赞传》中的一段话。更
令人意外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正是一位北大人...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北大竟有如此说胡适的书——关于《翦伯赞传》的一点非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5 14:48:53 2015, 美东)
○ 黄 波
我没有福气到北大读书,但自以为对北大的历史略有了解,因此难免有一些想当然的念
头,比如我常想,所有北大人肯定会以他们的老校长胡适为荣的,而且时代越进步,这
种光荣感肯定还会与日俱增。然而现在看来这真是不折不扣的“想当然”,事实上有一
些北大人不仅没有以他们曾经拥有胡适校长为荣,相反还有强烈的耻感。
我说这话可有凭据吗?请读者先看下面一段话吧:
胡适在政治上是拥蒋、反共和对日妥协的。九一八事变后,他赞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933年春,汪精卫写信邀他加入政府,任教育部长,他复信婉拒,表示‘要养成一个
无偏无党之身’,‘为国家做一个诤臣,为政府做一个诤友’,实际上就是要给反动政
府当策士。胡适经常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政论文章,掩饰国内的矛盾,歪曲国际的矛盾
,欺骗群众,替蒋介石出谋划策。1937年...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北大竟有如此说胡适的书——关于《翦伯赞传》的一点非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5 14:48:53 2015, 美东)
○ 黄 波
我没有福气到北大读书,但自以为对北大的历史略有了解,因此难免有一些想当然的念
头,比如我常想,所有北大人肯定会以他们的老校长胡适为荣的,而且时代越进步,这
种光荣感肯定还会与日俱增。然而现在看来这真是不折不扣的“想当然”,事实上有一
些北大人不仅没有以他们曾经拥有胡适校长为荣,相反还有强烈的耻感。
我说这话可有凭据吗?请读者先看下面一段话吧:
胡适在政治上是拥蒋、反共和对日妥协的。九一八事变后,他赞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933年春,汪精卫写信邀他加入政府,任教育部长,他复信婉拒,表示‘要养成一个
无偏无党之身’,‘为国家做一个诤臣,为政府做一个诤友’,实际上就是要给反动政
府当策士。胡适经常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政论文章,掩饰国内的矛盾,歪曲国际的矛盾
,欺骗群众,替蒋介石出谋划策。1937年...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3419 | 43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
——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沈渭滨
----
注:黻 fú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
---
现在的青年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
,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
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
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
代表,1949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在国民党政府的官僚群中,以"知外
交"闻名于世。
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
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
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从治外交史
扩及中国近代史,写出了若干很有分量的专题论文。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 阅读全帖 |
|
i*********t 发帖数: 5873 | 44 想了解储安平,看章诒和不行。
储安平与“党天下”。
戴晴
1.
【帽子】(mao•zi)①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作装饰的
用品:一顿~。②比喻罪名或坏名义:不必用~压人;批评应该切合实际、有内容
,不要光扣大~。
——《现代汉语词典》
帽子这字眼,如果不考虑它的第一个含义,在中国近现代(可能也只在中国近现代
)以来最风光的一次,要算是1978年了。那年,从春天到秋天,至少有两则关于帽子的
文字,扰动了中国(恐怕还不只中国)上百万人的心。它们是:
《关于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统战部上报,1978年4月5日,中共中央批
复。
《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1978年9月17日。
一年半之后,1980年5月8日,55万余顶右派帽子已全部摘去——它们是在1957年夏
天和以后的几个月里被陆续制作出并扣在别人头上的。如果不考虑其中一部分人已在
1959-1964年间陆续获摘,到了1980年,真正以皮肉俱全的头顶享受到大自然的空气与
阳光,并且还享受到那帽子压出的凹痕已不再被人视为种性表记的快乐的,只剩下10余
万了。
帽子已不复存在,对当初“戴帽”...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45 文革中自杀的精英人才名单(部分105名)
最近转贴了文革中悲惨自杀的案例,我进一步去了解和思考这方面的情况。于是,就有
了下面这个名录。所谓知识精英,是指知识分子中比较有影响有成就的部分,他们是文
教、科研、艺术、医学、体育等领域的中坚和骨干。限于条件,我们还无力做全体受害
者的名录,那就先从这些人做起。这个名录是我对网上查找到的材料所作的初步梳理(
包括核实、筛选、补充),目的是让自己、也让周围的朋友,对当年运动的真相、对我
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阶层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作更多的回忆和思考。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6 在政治方面,一方面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竞逐争斗,并让中原大战与国共内战等战事
于中国山东、江西等地持续爆发。但在中国其他地区,以军事强人蒋中正为首的中国国
民党逐步于中国建立起相对稳定、巩固的统治机器,于安定中,同时开启了中国政治、
经济等发展的新进程。惟年代中末期之1937年开始,邻国日本的军国主义政府却发动了
全面性的侵华战争,陆续增兵入侵中国,使得十年间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在所谓黄金十年建国初期,国民政府所遇的困难极大,除了财政方面收入少支出大
,在政治层面,国民政府实际上只掌握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几省,其他省表面上服从
中央,收入却不上交。占总收入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关、盐、统三大税收,也因晚清
及北洋政府向外举债而早被当作抵押。战事频仍,导致军费开支庞大且要偿还前清政府
所定条约债务。当时国民政府财政上面对的困局是中央丧失田赋收入及地方上存在着税
收混乱。加上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不敢向外投资。1920年代与1930年代之交,国
民政府可谓处境恶劣。
①工商业发展
[1934年中国学生代表团参观德国工业设施]
1934年中国学生代表团参观德国工业设施
1930年-1...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8441 | 47 吗?
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个“悲伤”的消息,那个一直为大家提供欢笑的台湾政论节目——《
正晶限时批》要收!摊!了!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彭文正、李晶玉主持的壹电视政论节目《正晶限时批》确定停
播,预计本月底播出最后1集。此事也得到彭文正本人的证实。
天啊噜,小编有点方,这之后还去哪看段子啊?好好的一个选题库就没了……
也许有人对这个节目的名字还很陌生,但提到从这个节目中流传出来的奇葩言论,你会
恍然发现,哦,原来是它!
节目停播在即,是时候带大家回顾一下从它那里产生的“神奇”语录了……
(转自:观察者网)
“古今台外”
说到这个节目,必须要提这个梗,因为“古今台外”这一创新用法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这个震惊“古今台外”的词儿来自2015年10月4日的《正晶限时批》。
在评论调查局长承认做选举有搜查情报时,主持人彭文正表示:“(情搜)每个政权都
会用,想尽办法古今台外,外国也是这样,要不水门事件怎么来的。”
节目中,主持人彭文正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认为全世界的水果台湾的最好吃。然而被农
业专家当场否认,其中一位嘉宾激愤难当,表示“你居然说台湾的农业不如中国、台湾
水果比大陆不好吃,我实在是听... 阅读全帖 |
|
o**********e 发帖数: 18403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c (long sh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生不如死,文革自杀的国家人才不完全名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2 19:07:58 2013, 美东)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
的;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
师级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那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 阅读全帖 |
|
t*c 发帖数: 6929 | 49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
的;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
师级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那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弥补的!
所谓批斗,就是要当事人在群众大会上双膝跪地(不是地板,而是水泥地、沙石地
、煤渣地、甚至是玻璃渣地!),或是低头弯腰、两手向后翘起(所谓喷气式!),颈
上悬挂着大块纸板、木板、甚至几十斤重的铁板,上面写着“x x 份子x x x”的大字
,在酷暑烈日之下...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视听暴力:“九评”的生产、传播及红卫兵一代的记忆(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7 11:10:38 2017, 美东)
·沈沛东·
◇ 两种文本的生产和传播的比较
“九评”纸质文本与广播文本两种载体,对中共意识形态的传播有何不同影响?文
本是一种政治武器。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陆媒体“党媒”独大,没有竞争,上述两种文本
都是国家自上而下所进行的一种“感觉分配”。其中,纸质文本相对间接,受众需有一
定受教育程度,而且需要通过想象力,才能获得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试图通过文本传递的
信息。同时,它比广播文本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承载着更多复杂的历史
和文化负累。对文革小说的研究表明,语言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这种“不透明性”会
给革命叙事带来问题。在宁夏某劳改农场,文件政治中的国家大事,就像一连串象形文
字和符号,局外人无法从曲里拐弯的笔画中探析文字背后的意义。
而广播则是毛时代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国家以声音形...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