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故彼有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P******n
发帖数: 329
1
那么为什么阿罗汉能以这一世的五蕴体验或者确认下一世的有之灭呢?
我的理解是:缘起法则里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所以阿罗汉以这一世的五蕴体验
到了取之灭,而这个取灭是缘于爱灭;但由于这一世五蕴还没灭尽,所以阿罗汉活着的
时候,是还有受的,但这是身受而非心受。所以阿罗汉也会知道疼痛、冷、热之类的,
但是他们不执着于此,即在身受上没有由于贪爱而产生的一些列后续之事。不知道这么
理解对不对。
P******n
发帖数: 329
2
解释下什么叫做“本来就有”和“本来就是不生不死”?你知道“生”,“有”和“死
”的确切意思吗?
涅磐就是涅磐,不要再搞什么东西来和涅磐等价了,多余、画蛇添足。既然没有见闻觉
知,“他”就没作用了;有了见闻觉知,“他”又生出见闻觉知;干嘛不直接说“见闻
觉知”由于因缘生出“见闻觉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不需要有个什么东西在
那里做桥梁。
k****s
发帖数: 1209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诸行无常
诸译亦无常
Anicca sabbasaṅkhara, uppa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upasamo sukho.
《增一阿含經32.6 經》譯為「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增壹阿含 31.9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滅最為樂。」
《增壹阿含 34.2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增壹阿含 41.5經》:「一切行無常,起者必有滅,無生則無死,此滅最為樂。」
《增壹阿含42.3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增壹阿含52.1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長阿含2經,遊行經》:「陰行無有常,但為興衰法,生者無不死,佛滅之為樂。」
《大般涅槃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雜阿含576經》:「一切行無常,是則生滅法,生者既復滅,俱寂滅為樂。」
《雜阿含956經》「一切行無常,悉皆生滅法,有生無不盡,唯寂滅為樂。」
《雜阿含1197經》:...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4
讚怙主觀世音賜安慰
全知米滂仁波切 造
益西彭措堪布 譯

十方三世善逝佛子中,大悲自相怙主觀世音,
猶如虛空遍布智慧身,頂禮讚頌您無量功德。
一切時方衰敗苦難者,若念您之名號祈救護,
於您立即知曉並垂念,立誓作為眾生之依怙。
於墮無間地獄諸有情,即刻作其大悲之助友,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5
十二支缘起是几世?
一个可能是它在佛陀成道的经文中,指三世。因佛陀初夜得宿命明,佛可以观过去世。
它在其他的经文中,可以指三世或二世。如此则两种对立的说法都有道理。
缘起指几世的问题,印顺法师指出,在阿含中就有五支、七支说,这是一世。十支说,
是二世。我想,十二支缘起,一方面说明了佛陀证悟的遍知三世,一方面包括了所有的
缘起说法,是教理的完整说明,不是证果所必须。
三世缘起里的”识”,阿含经说是六识,清净道论说是转生识,因此被佛使比丘批评。
杂阿含296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6.htm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
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知}[智]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
若无?我过去世何等类?我过去世何如?』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为有?为无?云何
类?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谁?终当云何之?此众生从何来
?于此没当何之?』
显示观缘起断除对三世的各种疑惑。
杂阿含347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47.htm
佛告须深∶「是名先知法住...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神会禅师的悟境
见性在分判上实有两种 :
第一種, 见性者,实即是「亲见有情悉皆具足成佛之智慧德性」,则是诸人所自行定义
之见性,故彼诸多祖师所言之见性者,实即明心而亲见如来藏具有能令众生成就佛道之
真实体性,即是由如来藏心体上面亲见真如法性之见性也。
第二種, 在《大般涅盘经》中 佛所说之眼见佛性者,确实可由肉眼而见,非诸已真明
心之菩萨摩诃萨所能臆想而知也,由是缘故,此经中有如是一段 迦叶菩萨与 世尊间
之问答: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难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见?」佛言:「
迦叶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随顺契经,以信故知。」】
又如同经【 佛云:「佛性亦二:一者可见,二丶不可见。可见者:十住菩萨丶诸佛世
尊。
不可见者:一切众生。眼见者,谓十住菩萨丶诸佛如来,眼见众生所有佛性。」】如是
眼见佛性之法,必须亲从大善知识修习,亦必须具足定力丶慧力丶大福德三者,方有因
缘可得眼见.
==
第一种是一般大乘弟子能够理解的, 第二种难思,难证,是闻所未闻法.
依第二种來說,確有人先眼见佛性後再明心, 至於是什麼因緣會如此,
還真不知道.
f*******e
发帖数: 5594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我们这个五蕴世间,既没有实有这回事,也没有实无这回事,佛法是取于中道的。说有
一个彻底的无,当然是断见。如果说实有,就是常见了。
“一切法互相作为存在条件”我想是指的万物的普遍联系性(是否一定互为,我不知道
,你是否有相关经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关系,而缘起法说的是“此有故彼有,
此无故彼无。”,说的是一种前后的次序关系,是有时间先后的。而自性空是基于缘起
法而说的。
f*******e
发帖数: 5594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说到概念法,概念是名法,名色相依,概念法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完全独立的概念是
没有意义的。所以概念上的无,也必然是有色法作为所依的。比如还是说0个人吧。房
间里本来有2个人,走了一个,还有1人,再走一个,我们说0个人。可是房间里0个人,
不等于这个人就是彻底的消失了。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就是缘起法,这个并没有说一定是“相互”,阿含经里也
只说“三芦相依”,没有说“万芦相依”。我感觉如果是“万芦相依”的话,那可能根
本不会有解脱的可能。
因为是缘起的,所以任何一个时刻,某事物都不是恒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可控的,
这就是无自性。
a***n
发帖数: 1993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这里混淆了概念法和它指称的内容。比如“红少爷”这个词/概念/念头,这个念头本身
是缘起的,不是龟毛兔角无,但它指代的那个人是龟毛兔角的彻底无。
至于0个人的例子,说他没有彻底消失是因为他去了别处,但说五蕴无去处,不是说五
蕴灭后去了别处。本体和喻体不相应。
阿含经对“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没有展开解释才造成后来对缘起众说纷纭。
为什么“万芦相依”不能解脱?
缘起法就是万物相依本身,不是万物相依的结果。但缘起不是世俗科学讲的那种时序上
的因果。

念是
。房
人,
里也
能根
的,
f*******e
发帖数: 5594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概念和概念所指的内容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单独的概念存在的可能。“红少爷”这个词
,如果不是指一个具体人的话,它没有任何意义。
0个人在我们的头脑里可以说就是无了(概念上的无),但这个无并不是真正的无。
我觉得,阿含经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其实说的很清楚了,这个就是最基本
的规律,它说出了这个一个次第(可以是时间次第,也可以是超越时间的)上的关系,
仅此而已,不需要什么推导,想得太复杂反而是造成它被误解的原因。
缘起法应该不是万物相依。缘起只是说的次第,没有说前一个与后一个相依,只是前一
个出现导致后一个出现,但不能反过来,所以不是“相依”。
解脱就是断掉五蕴相续的链条,如果万物都相依的话,这个链条恐怕是断不掉了。
G**W
发帖数: 1865
11
這個不就是斷見嗎 ?
世间泛指眾生五陰世間,
既然「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人死如燈滅, 何來美其名"清净的还灭" ?
何來後續生死 ?
說不通,
墜斷見.

生,
f*******e
发帖数: 5594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说说我的疑吧
当说“选择”这个词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主语和宾语。所以在缘起法中,佛陀说,此有
故彼有,并不说此有选择彼有。
我们在五蕴中说无我,可以我们真的已经无我了吗?
f*******e
发帖数: 5594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克里希那穆提教导的核心
要讨论这个问题还要说一下时间,时间是一种变化的属性,如果没有变化就不会有时间
的概念。所以是“先”有变化,“然后”才有时间。我说的“先”和“然后”就是一种
次第,而不是时间上的先后。此有故彼有,也是说的次第,本身并没有提到时间性。此
有到彼有是一种变化,因为有这种变化,才产生了时间。时间是区分变化的一种度量。
如果你要是问,这个次第之间是什么,答案是没有什么,所有的就只是这种次第。这就
是佛法的基本假设,就是缘起法。
缘起法与因果律并不是一回事。缘起是更深层次的,因果是表象的。因果率是遵循缘起
法的,但未必缘起法要遵循因果律。
c***h
发帖数: 2262
14
发信人: GWZW (GWZW),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请教 : 佛陀于《华严经》开示 "无有一法能造作"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3 14:37:26 2015, 美东)
人死后的详细解释,例如有没有”识”,有没有”想”,
或有没有”色”或某形式,是怎样的”色”的形式?
佛陀几乎不提(可能是无记吧?),所以这也是历代一个有争议的题目
记得佛陀有说一次”神识”离身之类,
也说过很多次根尘触生识,识是攀缘于色受想行而存在(四识住)。
意思是,”色受想行”活动了,”触”了,然后生识。
也就是心理(或身体)开始活动了,有另一个机制(识)会感知、辨识到这些活动的存在。
也就是 识与名色 是三枝芦苇互依而存在, 一支倒下,其他也倒下,无法独立存在。
我认为,(不一定对,也未必合于历史上南北传一些论师的看法)
”神识”离身的”神识”,应该是不同于人活着的身心(五蕴:色受想行识)
死后就是的另一种形式,我认为不该与人活着时的五蕴或五蕴里的”识”一起讨论。
一刀划分
不知历代论师是否有人这样认为,也许与历代论师观点不同吧,也许我是错的,这可以
...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15
原地址(含上半部分前文内容):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3e460b0102x5c7.html
后续1:关于帕奥禅法通过心脏部位的禅相查禅支以及其他问题的细节说明
一 通过光查禅支的细节以及帕奥尊者的原文
先贴一段帕奥禅师的著作《证悟涅槃的唯一之道》中查禅支的部分,比较有权威代表性
原文链接: http://www.shijian.org/yuan-shi-fo-jiao/19721.shtml
-------------------------------------------------------------------------
因为深厚定力的缘故,有分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般出现在心脏里面。
如镜子般的光亮,是由有分心产生的色法。它本身并非有分,因为有分心是名法,名法
并没有颜色。
为了辨识五禅支,你需要辨识有分意门,同时需要辨识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入出息似相。
当你看见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禅相后,接着在该禅相中辨识五禅支。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6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想知道帕奥禅法中的色聚理论(把身体观成水晶一样的光,从中
找色聚)”,心路历程这些是哪部论藏里的?
原来这叫”色聚”。
也有人和我一样想知道”光”的心路历程。
"Anicca修正:
缘起法基本上是解释诸有(存在)轮转的因缘结构,开显维持生死之轮及令它从此有(
存在)转起彼有(存在)的诸缘。"
这个好,此有故彼有。
三世,不是不对,而是太强调了就很奇怪,有违当下、现见。
一堆佛陀当时的慧解脱阿罗汉,没有神通,也无需知前世如何。
但都是现见缘起,于缘起已毫无疑问。
不然连初果都还没有,更何况阿罗汉果。
帕奥禅师的禅法提到智慧光,
似乎….似乎…有点像阿姜摩诃布瓦所写,他证涅盘前有光
这我也不知。
可能…他们是由”定”入手而证果,会伴随六神通。
w**u
发帖数: 311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缘起法
实观到的是否只有等无间缘?二十四缘还有其它种类,可以此有故彼有,未必此无故彼
无,反之亦然。

:我想,充分必要条件说的是逻辑推理,而缘起法主要是基于实观。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应该是刹那的生灭。
c***h
发帖数: 2262
18

- 也不只是止禅 也可以是观禅
- 这也可以是身念处
- 就是觉知身体怎么动作
观禅,观察身体各种动作时,这时仍可知道好不好吃,只是先不把注意力放在这部份而已
当然,也有人先练止禅,然后才练观禅,也都可以,可能要看个人
- 这分很多层次 其实就是受念处
- 首先是要观察到触与受的分别,然后观察中间的转换过程,
- 然后再仔细观察”受”是甚么,是如何升起消失
- 然后,止观都进步了,能稳定观察不飘移,就会自然观察到"受”的来源,缘起
- 这个过程是随止观的进步,整个自然发生
我说错了,更正,应该是
首先是要观察到触与受的分别
然后再仔细观察”受”是甚么,是如何升起消失
再仔细观察”受”是甚么,是如何升起消失
然后观察中间的转换过程,
另外,我的看法是,”重点”是随着练到何处而定
例如,
只是刚开始练,那重点就是先分辨”触”、”受”
进一层了,重点就是观察”受”是甚么? 也就是观察感受本身
这又像观察”身”一样,观察四大…..黏湿滑冷热…..一大堆
“受”也一大堆……… 真的观察到假的观察到,师父一问你就露馅
这个重点也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触...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19
来自主题: Joke版 - 谁将是胡温的接班人 (转载)
四九,新朝既兴,太祖会四方儒士于京,令议车旗服色诸事,以彰正统。国子监大
祭酒、翰林学士郭沫若具表奏称:“曩者满清附水德,而渐于民国;竖袁篡清,故不称
克,曰生。水生木,则民国应木德。至蒋獠夺宫,外削北洋藩镇,内攘民党异志,终得
以据窃神器,自成一朝。则锐金克木,故彼倡青天白日旗,尚白也。迩后我天朝神膺天
命,扫荡六合,驱貔貅之师以定鼎,逐蒋逆蕞孽于澎湖,武威所至,莫不影从。四海晏
靖,九州归心,此匡古未有之盛也。前朝金德,洪火克金,我朝当承火德,尚赤也。又
,我朝以“无产”为纲,发自黎民,民者,后土也,土德尚黄,宜相阖。陛下脱误从此
,国祚可延。”
太祖嘉许,遂定赤旗,斑以黄星五点,取九五之意,以为朝廷徽征。诰诏诸府道郡
县俱各易帜,由是河山一片红矣。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五行志》
自古乾正坤辅,顺乎于天;齐桓起于管仲,方有霸主之业;昭烈谐于忠武,乃辟鼎
足之分。本朝自开国以来,圣主数降,贤相累出,君臣相济,克终成事。前有周文正公
、后有李文襄公、朱忠介公,皆一时骐骥,尽粹于朝中。我朝上应火德,火生于木,木
助火燃。周公、李公、朱公名姓皆隐木字,合于木辅火荣之象;得士如此,国兴而
n********n
发帖数: 8336
2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罪恶观
人为何会有痛苦?这是许多宗教想要解答的一个主题。人在今世的各种痛苦,一定有其
来源,探本溯源,是一个研究宗教者必做的一件大事。
基督教的罪恶观
在诸宗教中,基督教讲罪最多,基督教的主要教义集中在人人有罪,耶稣救人离罪的道
理上。不单耶稣讲罪,使徒们更讲罪,尤其是保罗。因此,如说基督教是一个专讲罪的
宗教,也不会太过。
什么是罪?罪不是物质体;物质或能引诱人犯罪,但它本身并非是罪。有的宗教修行者
,努力摧残自己的身体,以为这个肉体是罪,妨碍人修道上进。但基督教却认为身体是
上帝的殿,人必须妥予保养(林前三17,殿字的解释甚多)。有人以为罪是由动物遗留的
兽性所致,因人与兽在太初时原为一体。但野兽无道德生活,无精神生活,何况人兽有
别,不能混为一谈。也有人以为罪是人欲达到某种道德的最高境界,而却无法达成时,
便就是罪。但当知判断道德与不道德的标准不易,因人、地而异,在甲地算是极道德,
在乙地也许分文不值呢!
基督教以为罪是一种心灵上的产物。既不能见,亦不能摸,唯有籍着人的行动,才能将
罪表明出来。罪是人在思想上、言语上和行为上,不按照上帝的旨意而行。
罪如何发生?基督教极清楚地告诉人罪的起...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1
白化
http://ahanjing.com/
二九六、因缘经:本经叙述缘生之法,则如来之降世与否,都常住法尔。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
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现在当说因缘法,以及缘生之法。甚么叫做因缘之法
呢?所谓此有故,彼有,所谓缘于无明,而有行,缘于行,而有识…乃至像如是,而有
如是的纯大苦聚之汇集。
甚么叫做缘生之法呢?所谓无明、行是。不论是佛陀出现在世间,
或佛未出现在世,此法都是常住,都是法住法界。那位如来自己有所觉知,而成就等正
觉,而为人演说,开示显发此义。所谓缘于无明,而有行。…乃至缘于生,而有了老死
。不论是佛陀出现在世间,或未出现在世间,此法都是常住,都是法住法界。那位如来
自己觉知,而成就等正觉,而为人演说,开示显发此义。所谓缘于有生之故,而会有了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些诸法,乃为法住、法空(法的定性)、法如、法尔的。法乃不
离于如,法乃不异于如,为审谛真实,并不颠倒的。都像如是的随顺缘而起,这名叫做
缘生之法。所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
、忧、悲...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97
22
◇斗宿:有星六,均属人马座,亦称北斗又名南
斗,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晋书天文志:『北方南斗六星,天庙也,
一曰天机。』考古质疑:『四方列宿,随时迭
运,故以春言之,井,鬼,柳,星,见於南方
,则斗,牛,女,虚,为北方之宿尔,以其正
当北斗之衡,故彼既曰北斗,则此曰南斗,所
以别也。』
◇牛宿:有星六,均属摩羯座,礼月令:『季春
之月,旦,牵牛中,又仲秋之月,昏,牵牛中
。』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按古时多
谓牛宿为牵牛,今则均以河鼓为牵牛。』
◇女宿:有星四,叁属宝瓶座,礼月令:『孟夏
之月,旦,婺女中。』史记官书:『婺女』索
隐:『尔雅云:「须女谓之务女。」或作婺字
。』博雅:『 女谓之婺女。』
◇虚宿:有星二,虚宿一即宝瓶座β,系美丽双
星,虚宿二即小马座α。礼月令:『季秋之月
j*c
发帖数: 97
23
◇斗宿:有星六,均属人马座,亦称北斗又名南
斗,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晋书天文志:『北方南斗六星,天庙也,
一曰天机。』考古质疑:『四方列宿,随时迭
运,故以春言之,井,鬼,柳,星,见於南方
,则斗,牛,女,虚,为北方之宿尔,以其正
当北斗之衡,故彼既曰北斗,则此曰南斗,所
以别也。』
◇牛宿:有星六,均属摩羯座,礼月令:『季春
之月,旦,牵牛中,又仲秋之月,昏,牵牛中
。』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按古时多
谓牛宿为牵牛,今则均以河鼓为牵牛。』
◇女宿:有星四,叁属宝瓶座,礼月令:『孟夏
之月,旦,婺女中。』史记官书:『婺女』索
隐:『尔雅云:「须女谓之务女。」或作婺字
。』博雅:『 女谓之婺女。』
◇虚宿:有星二,虚宿一即宝瓶座β,系美丽双
星,虚宿二即小马座α。礼月令:『季秋之月
N****f
发帖数: 25759
24
来自主题: SanDiego版 - 云和山的彼端
久居关中八百里秦川,故名。
t******c
发帖数: 2224
25
小时候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不理解,美人鱼为什么不告诉王子,是自己救了他,也许故
事结局就可以改变了。
i***a
发帖数: 11826
26
阿鹅你是**一中,**二中,还是附近的南*中学,天*中学,武*中学?我对你故闾太熟了,小
时候还拍了好多照,呵呵.
嗯~~我妈美好的各种基因全都遗传我就好啦~~:)在家里只要她唱歌,我嘴都不敢张的,惨
呀~~
大武是周朝的礼仪乐,丝竹之类的要慢慢看,脑子转不动了~嗯.
i***a
发帖数: 11826
27
四.初衷不改,风和日丽

喜欢碧蓝的海,喜欢倾城的香港,喜欢阳光的小哇。
喜欢一个人不需要完美的理由,我记住了小哇。他低调的生存在娱乐圈的光影
浮华中,人生起伏命运辗转。
梦想不会因岁月沉浮而褪色,只要初衷不改便能风和日丽。
小哇很低调,按照粉丝群的指点,去香港玩不能近距离打扰小哇,通常有两个
去处,玩得开心就可以---去小哇喜欢的餐馆吃饭,去他念过书的中学参观。
于是在明媚的中午,转过尖沙咀几片人头攒动的商业街,斑驳路影的格子街,
也去到了小哇吃过饭的糖朝。
“糖朝”,故名思义,此乃糖水之店。
这是一家典型的粤菜馆,中式装修,进门处卖着精美包装的港式小点,墙上泛
黄的旧上海烟纸画、黄包车旧照片、几幅未知名的题字。。。
就餐的大多是香港本地的普通人士,阿叔阿婶们欢聚一堂。普普通通的粉面、
甜品、粥品,价格并不贵,味道也不特别。一如小哇的为人处事,从未有五彩绯闻来自
我炒作,不求闻达显扬于人群,做最好的自己,但求无愧于心,隽永悠长。
未曾在吃...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6802
2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一年读完圣经】12/17 彼 得 前 書 5
特色
与保罗、雅各书信之关系
保罗的书信多讲福音,显然是站在外邦使徒的立场;雅各书信中未提到福音而注重道德
与行为,显然是站在犹太人的立场,因他是耶城教会的领袖;虽然二者并非矛盾,但显
然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发表其言论,并代表真理的二方面。但本书则居于此二者之间的
地位上;因信中注意信徒实际的生活、道德行为等真理不下于雅各书,而讲论福音要道
亦不下于保罗之热心,故本书可谓具犹太人的背景讲基督教的福音。
e****i
发帖数: 14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给GEGEN兄。。。。。
症结在G兄未能超越能所对立的二执。此事分两面说。
首先在知见上,G兄似乎还没注意到这个结。以能(我)
对所(人,对象)的方式是不能契入法性的。见金刚经
记(我这无此字):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当观法界性,为如来妙身,法性不可得,故彼不能了。
可见,由见“得”的,无论内外,都非空性。当然,也都
没离空性。但此时对兄症的,是“不可得”。
知见上了解能所二执为障后,行人必然会努力去克服此障。
然而长劫串习,使解此结不易。佛门在此点上留下一些下
手之办法,但无有一种是对一切人“绝对”有效的。密教
里有些“绝密”“极密”的法,属此类。禅宗里也留下一
些法子,但真懂得的人不多了。限于因缘,麻子也不能在
此直接讲这些(不)用心之法。
至于G兄所见现象,几乎全是在努力抛开“所”过程里,抛
开了一般的“粗”份之所,如一般的色相等,但串习同时就
将自己的心黏到一些细的所上去,而尚未超越。你心里明白
的那个“不生不灭”,恰是心所。你仔细体会一下看是不是。
G兄继续往这方向努力,终会突破此障的。真临突破时,会有
些伴生现象和必经过程,经过的人一说就知。麻子在网上碰
到过熟知这些的
r****n
发帖数: 8253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咒语非佛说
富贵荣华、妻妾成群、子孙满堂、父母双全.....等等,都是世间凡夫所冀求的喜乐,
但事实上一般人总有缺陷,就算所有好事都落在身上,也终有一天会成过去,因为缘聚
缘灭,此有故彼有,只要是因缘聚合,就不脱离无常、苦、空,就如同《红楼梦》里描
述贾家盛衰的经典名言:「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本经的婆罗门原本享有世间荣华富贵,但不幸遇上无常,转眼成空,婆罗门精通所有咒
语、方术,用尽一切法力欲挽留他所拥有的一切,最后他终于发现咒语、方术改变不了
宇宙的生、灭定律。
本经是咒语非佛说最佳的案例。
选译自北传《增一阿含经》第四十一卷之二——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尊者那伽波罗驻锡在鹿野城中。当时有一位年迈的婆罗门,与尊者小时候是旧
识,来到尊者驻锡的地方,与尊者互相问候过,便坐在一旁。
老婆罗门感叹地说:「你现在的喜乐是所有的喜乐中最高的喜乐。」
尊者问:「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老婆罗门难过地说:「在过去的七天中,我的七个儿子都死掉了,他们个个勇猛健壮,
聪明智慧无人能及。
接着,在过去的六天里,我的十二名员工遭遇无常,他们平时努力工作,从不偷懒。
最近这五天,我的四名
r****n
发帖数: 8253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维摩诘经中的一段精彩对话

你对诸法无我的理解有严重问题。关于原始佛法的无我的定义,我已经说过好多次了,
现在实在不想再重复了。
觉知来源于正确的“想”(不是思想,而是一种决定),或者说来自于四念住本身。这
个“想”,意思是指愿意如实的,不造作的,清楚的觉知当下出现的身心现象。当有产
生这种愿望的时候,这种正念的觉知就会产生,此有故彼有(缘起)。
没有谁在觉知,你问谁在觉知,这个问题就是建立于我见之上,所以根本就是个错误问
题。
这种清醒觉知,仅是意识或者说心识心所的一种作用而已,用它来觉知五蕴身心现象的无常,无我的特性
r****n
发帖数: 7315
32

杂阿含:
"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因为前面你说了这个,所以我才问你。
^^^^^^^^^^^^^^^^^^^^^^^^^^^^^^^^^^^^^^^^^^^^^^^^
f*******8
发帖数: 3612
33

这就是你不懂了,“此有故彼有”有不同的理解。你的理解很粗陋。
不过这还不是重点,在修行上,想象理解并非绝对重要,即使一时理解不了,人只要走
正确的道路,正确的修行方法,最后到了也一样理解。
你的危险错误在于,把理论解释当成观想对象了,而不是作为指路的向导。
理论的作用就像地图,一个是描述纽约的大概情况,一个是指引你到纽约去。
拿到地图最重要的是
1. 怎么样走到纽约去,亲自到那里去看看。
而不是
2. 详细背诵每一条街名,并想象那里的建筑和风土人情。然后跟人辩论。
(这种辩论虽然有时后看到也可能对。毕竟你拿个地图,
不可能都不对,但是错的时候就不知道错在哪儿)
你现在恰好把重点放在2上了。就像没出国的人拼命想象国外情况一样,结论常常荒谬
,而且浪费时间。
真有那心思、时间、精力,早就走一圈回来了。
的恒
造出
真如
,对
r****n
发帖数: 8253
34

此有故彼有,有啥不同理解,这个我想听听。
大概知道你会想说什么,不过还是想让你说说,呵呵。
l*****4
发帖数: 188
35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
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
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
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舍利弗!若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
懈,于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迫病患之苦,或转短命
得寿延长,或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故知:一句弥
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
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
获现世身心安乐。
S**U
发帖数: 702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与净土ZZ
因果就有次第。「此有故彼有」的缘起,也是法次第生起。
w****g
发帖数: 774
37
十二因缘中“名色缘识”,不一定是时间的差异,但识是在名色之前的,或者说是条件。
这里的时间先后次序,我上次也问过因果时间先后的问题,如果没有异时性,就否定了
时间的单向性。还有你说的那个神通的链接里,也提到时间的问题。那你是认为,“此
有故彼有”并不是时间先后?因果也不是时间先后?只是同时,或根本没有时间的要求?
r****n
发帖数: 8253
38

这个我同意,但是缘起论的核心,绝对不是业力因果,而是相依相生的条件依赖。
也就是一种现象,必须依赖另外一种现象才能产生和发生作用(此有故彼有),现象本身不能独立存在,不能自己产生,也不是由其他制造产生。这是极其伟大的智慧。是对世界的精确认识得到的结论。
之所以要加入业力因果,是为了解释轮回的成立性的,使其变得更加完整。
r****n
发帖数: 8253
39
努力突破能所二执之障
二麻子
烽火三天,麻子唯一感到抱歉的,是对你G兄。因为这场烽火骂战,耽误了你的主
题。麻子深感抱歉。
麻子本想说点话的,未料上来就卷入战场,这可是事先没想到的。
G兄的状况,麻子看来,其实简明,问题的关节点只在一处上。当然,就是某兄与
你的问答间,显出了你症结所在。麻子特别抱歉的是,麻子现在反而不能马上把答复直
接写在这里了。这也得归功某兄。既然有人大话满满,又半阴不阳地贬低麻子,麻子也
无法,只好看自觉是开悟而可用神通的人,是不是真能指点你症结了。
不过,到现在事情已很明显,你的CASE,SO Far,离开悟有距离。您现在不可能得
到“印证”,得到的将是否定。麻子所说的“不绝对”,已相当明显地显现了。
如果,你的问题最后没得到真正解决,你又想听听麻子意见的话,麻子那时会说。
症结在G兄未能超越能所对立的二执。此事分两面说。首先在知见上,G兄似乎还没
注意到这个结。以能(我)对所(人,对象)的方式是不能契入法性的。见金刚经(我
这无此字)。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当观法界性,为如来妙身,法性不可得,故彼不能了。
可见,由见“得”的,无论...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色的集起产生
善觀 发表于 2011-1-26 07:34
没有识就不会有石头那正是大乘唯识宗的观点。
—————————————————————————
不是唯识宗的。
唯识的识,是阿赖耶识,是万物产生的根本因。万物都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变现的。
而我说的识,是六识当中的任何一个,只是色法产生的条件之一,这就是缘起法。
因为有了识,所以才有了色法的产生,此有故彼有。
识缘名色。即以识为条件,产生名法和色法。
其实经文里面也有类似这样的话。
相应部诸天相应的第122经
“Kenassu nīyati loko, kenassu parikassati.
Kissassu ekadhammassa, sabbeva vasamanvagū”ti.
“Cittena nīyati loko, cittena parikassati;
Cittassa ekadhammassa, sabbeva vasamanvagū”ti.
世间是被什么所引导?是什么使得世间运转。什么是一切都受其控制的一法?
心识确定决定了世间,心识使得世间运转,心识是一切受其控制的一法。
r****n
发帖数: 8253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神会禅师对缘起法的无知
====================
我差点要吐了,你这擦屁股的水平真是“出神入化”啊。
上帝造万物。因为有了上帝,所以有了万物,此有故彼有。。。
嗯,难怪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原来如此。
a***n
发帖数: 1993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神会禅师对缘起法的无知
神会说的是如来藏缘起,立自然就是立如来藏,如来藏的功能就是缘起。用如来藏解释
道家的话,道就是如来藏,生万物就是缘起。人说从道一下并属因缘,说明道不是缘起
法,万物才是缘起法。道生一的意思就是如来藏发挥作用,万物才能缘生。此有故彼有
的此有,不是指道,是指某缘起法。
c***h
发帖数: 2262
43

SeeU法友,会问这问题,实在是因为有亲人一再要我念经回向给前世冤亲债主(大概就
是我得罪的一些人),或死去的亲人,颇困恼。
阿含中很明确记载,油酥瓶的故事。我也不想念经,更别提回向给谁。
如您说“佛法是缘起法。缘起的原则是此有故彼有,包括业力的自业自受。超度亡魂,
是要改变别人业力的结果”
可我后来有不同看法,阿含中记载天人、魔等与佛陀对话,有所利益。
那么,念经给过世亲人或所谓前世冤亲债主,不也是如同与他们对话吗?
他们听闻佛法,或许不会因为我们”念经的功德”(我也不知要如何说什么叫念经的功
德),他们就因此改变转生的方向。
可听闻佛法,如同他们听闻佛陀的话一般,对他们岂不是也是有利益吗?
有利益的是,他们自己也自我领会,自我改变。
所以,这又引发我第二个问题,
人世间的佛法—四圣谛缘起四念处七觉支八正道,适合天人或鬼来修行吗?
如果不适合,就不用念这些,改念适合的,例如四圣谛缘起就可。四念处七觉支就不用
念了。
甚至第三个问题,那么天人、鬼的身心合成元素是什么? 不是五蕴?
四念处应该是人修的,那么不修四念处,他们要如何选择适合他们身心修行的方式? 如
何觉悟?
由第三个问题...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44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观精要 四
根登曲佩著 白玛旺杰译
当常规世界的现象,还没有从我们眼前消失之前;当意识赖以存在的物质驱
体,还没有改还成另一种形式之前,即便我们可以直接地体悟空性,但是,从前的承许
,我们依然无法回避了。对此,我们不必用一种「合理逻辑」,挖空心思地去证实它的
否存在了。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一点,那么,我们眼睛所直接看到的,耳朵所听闻到的
,还有其它一些亲身经验到的东西,也没有必要用「合理逻辑」,去证实或否认了。如
果仅仅以否认常规真理,就害怕成为虚无论者的话,那么,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形状,以
及耳朵所听闻到的声音,也仅仅是眼睛与耳朵对存在与否,所给予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罢
了。所以,我们不必对此忧心忡忡了。仅仅在口头上的一句:「一切皆空」,绝对不会
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追究,讲此话的人,他是否真实地体证到
诸法皆空的实相。如果你对一位不主张任何观点的人问道:「此为何物?」时,他会毫
不犹豫地回答:「这是一座山」,「这是一棵树」,「这是一个人」。所以,在此没有
任何必要,通过合理逻辑,强迫该人接受某一种观点了。 当魔术师幻变出一头大
象时,围观者亲眼目睹到的...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45
严格来说,没有宿世通的人无法回答你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依杂阿含里面的一些经文,
应该是此有故彼有,这里的“有”的意思和“不受后有”的“有”同意,所以应该是
instantaneous。就像一根着火的木棒,前面一节节烧掉,后面一节节继续燃烧,紧跟
着前一节的这后一节的燃烧,这个火的相续,就有点这个意思。
最后,这个问题真的那么重要吗?
t****e
发帖数: 2737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劝诫各位佛弟子
我说的是人的’身体‘,犹如这辆车。用比喻法。你怎么能跟老七一样,动不动说
别人智慧无法挽救。你这一起念,岂不又’此有故彼有‘了。
S**U
发帖数: 7025
47
缘起法是「此有故彼有」,众缘和合才会发生。有没有责任,是「归因」的问题。两者
不同。
佛陀到了人间,所以造成提婆答多有害佛陀的机会,这是佛被害的缘之一。这个「缘」
(佛陀在人间)必须存在,但是说佛对自己被害有「责任」,就不妥。
即使是佛陀纯善的功德(善法),也可以引起提婆答多的嫉妒心(不善法),因为嫉妒
必须以别人的成就为条件。假如佛陀毫无成就,提婆答多就不会起嫉妒心。这也不能说
成∶佛陀至少要负一部分的责任,或是「善法」可以是「不善法」的因。
f********4
发帖数: 253
48

心所
爱”
……真是太可怕了……
宣隆大师是南传公认的阿罗汉,原来是个农民经文一点都不懂,有一次种地别人作物长
势都不好就他一个人丰收了,而暴富被认为是要死亡的征兆,而且有人给他算命说是他
家有人要离开了,然后他自己还做了好几个奇怪的梦,于是他就担心的要死了……当然
正常来讲没人愿意死,他就在自己家做布施,然后有人给他介绍入出息念,他觉得很好
就非常努力的练习,然后没几个月就又有一位阿罗汉诞生了……
苦的原因是渴爱,不是说因为你渴爱五蕴而五蕴无常所以苦,此有故彼有不是这么回事
……苦也不是指情绪痛苦……根据《分别论》,苦圣谛是除了渴爱(tanha,属于贪心所)
之外的烦恼、不善法、三善根有漏法、有漏善法、有漏善不善法的果报、既非善不善和
果报的唯作法,及一切色法。苦的原因是渴爱是说以渴爱为条件升起这些有为法。此书
还说渴爱是房屋的建造者。难道情绪痛苦比作房屋是合适的吗?此书还说“心、心所与
色身等三者的生灭变化是悲惨的(woeful),它确实是苦”,这还不够明确么……
此书没有特别对生灭进行描述,不过“心、心所与色(肉体)总是处于一迁流不息的状
态( a state of flux)...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9
原来如此
礼敬 无上等正觉 人间阿罗汉。
你如果愿意说明南传如何解说,
此有故彼有,
无常、贪爱、苦 之间的关系,
我们也都愿意搬椅子来听。
这是南传整理的结果,很好呀。
我没有不同意
很同意呀
没有不同意
生灭变化 与 苦 中间关系是什么 ????????
我就是想知道南传如何的详细解释这个???????
生灭变化
就是 肉体这一秒与下一秒都在变化、 心念 升起又消失的变化
假设这位阿罗汉说的就是这样 ok
有为法,缘生缘灭法 不是仅限定在十二缘起里面
但是 没有贪爱、无明 却又一且名色不再升起
(这 贪爱无明、名色 , 应该指 在有为法、缘生缘灭法 中述说的??)
有为法,缘生缘灭法不是仅限定再十二缘起,
那还有什么 可以告诉我们吗? 可否举个例子。
就是这样。

这就是 “集灭”的 “灭”
我就是想知道,南传如何说,
何谓 “集灭”的 “灭” ? “灭” 与 (生前)身心生灭 之间的关系
e.g. “集灭”的 “灭” 与 生前心念不生起、消失 之间的关系
e.g. .“集灭”的 “灭” 与 ... 阅读全帖
n****t
发帖数: 182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
与这两段同参, 共勉.
诸法无作用   亦无有体性
是故彼一切   各各不相知
譬如河中水   湍流竞奔逝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亦如大火聚   猛焰同时发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又如长风起   遇物咸鼓扇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又如众地界   展转因依住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   心意诸情根
以此常流转   而无能转者
法性本无生   示现而有生
是中无能现   亦无所现物
眼耳鼻舌身   心意诸情根
一切空无性   妄心分别有
如理而观察   一切皆无性
法眼不思议   此见非颠倒
若实若不实   若妄若非妄
世间出世间   但有假言说
分别观内身   此中谁是我
若能如是解   彼达我有无
此身假安立   住处无方所
谛了是身者   于中无所着
于身善观察   一切皆明见
知法皆虚妄   不起心分别
寿命因谁起   复因谁退灭
犹如旋火轮   初后不可知
智者能观察   一切有无常
诸法空无我   永离一切相
众报随业生   如梦不真实
念念常灭坏   如前后亦尔
世间所见法   但以心为主
随解取众相   颠...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