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教务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a
发帖数: 1092
1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十一月】教务长之死
===============非non-fiction,请勿对号入座===============================
他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一震,颇有些复杂的感觉。
“这里是研究生报到处吗?” 二十岁出头的我一点不怯地站在教务长办公室门口问。
穿着黑衣白裙长发及腰
有着一双润湿的眸子的你
让我的眼前一亮
像生活里突然开启了一扇窗
那时的教务长五十出头,头发已经灰白,眼睛弯弯的满是慈善的笑意,又闪烁一种顽童的聪慧和调皮。
我知道我不能去打开那扇窗
可一刹那间
那憧憬死灰般复燃
燃烧在我的心中
一瞬间却又妖娆逝去
令人不禁黯然神伤
教务长早年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理学专业,接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和中西文化的熏陶。我有幸看过他年轻时的照片,西装笔挺,英俊无比。 他有个结发妻子,看上去端庄贤惠。
他著作等身,口碑优良,在学术界很有造诣。
可有谁知道,他文雅平和的笑脸下可是心理上的困惑和生理上的和挣扎?他在美国诊断出患有一种很少见的疾病,在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这种疾病诊断,无从就诊,除... 阅读全帖
cp
发帖数: 183
2
北大教务长见面会 Saturday, 03-19
The Provost of PKU, Prof. Wang Enge, is visiting the Bay Area on March 19th.
He has kindly offered to meet
with our alumni.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latest news from PKU, especially
from the School of Physics, do
not miss this opportunity.
Time: 4-6pm Saturday, 3/19/2011
Location: Conference room 101, Fenwick & West LLP Mountain View Office (801
California St., Mountain
View, CA 94041)
Parking: ample free parking spaces nearby
RSVP: http://tinyurl.com/ProfWang
Prof Wang...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5435
3
丫是重度精神分裂
就算米大学教务长私下告诫系主任少招中国学生
还不是川普的贸易战给搞的反中反华
大学教授只能畏威
丫比川粉还享受川普的淫威,
输的底裤都没了
还在喊爽的很
b*****0
发帖数: 52
4
来自主题: Faculty版 - 戴教务长的事情---个人愚见
明显混淆概念,戴教务长是有成就,不光是有才华。你的例子应当换成有个VP,帮助公
司fund提升了一倍,
但还是被fired了,为什么?
g********0
发帖数: 6201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以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以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亚裔细分如果对犹太人让了步,美国华人将永无宁日。
--------------------------------------------------------------------
本文由mitbbs网友anry编译自周播广播节目《This American Life》2014年9月12日播
出的《A Not-So-Simple Majority》,此文最初刊登在mitbbs美国新闻版面。
在纽约州不起眼的学区选举里,不同寻常的故事发生在纽约市以北一个小时的一个安静
的郊区学区,东拉马波。随着纽约市商业的扩张,不少拉丁裔与海地和非洲裔人群开始
居住在这个学区,同时也有一些白色的飞地,主要有原来的工薪阶层和贫困和富裕。
这个地区也是一个传统犹太人:Hasids犹太人的一个新兴聚居地.Hasids犹太人以他们
的极端传统的宗教信仰而闻名。他们的男人无论寒暑总是穿着黑色的大衣和戴黑色的大
帽子,留着胡子,同时他们也恪守着千年来的习惯:他们的小孩是不会去公立学校的,
所有的Hasids犹太小孩都去他们自己的宗教学校,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保Hasids犹太
小孩已古希...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56
6
在纽约州不起眼的学区选举里,不同寻常的故事发生在纽约市以北一个小时的一个安静
的郊区学区,东拉马波。随着纽约市商业的扩张,不少拉丁裔与海地和非洲裔人群开始
居住在这个学区,同时也有一些白色的飞地,主要有原来的工薪阶层和贫困和富裕。
这个地区也是一个传统犹太人:Hasids犹太人的一个新兴聚居地.Hasids犹太人以他们
的极端传统的宗教信仰而闻名。他们的男人无论寒暑总是穿着黑色的大衣和戴黑色的大
帽子,留着胡子,同时他们也恪守着千年来的习惯:他们的小孩是不会去公立学校的,
所有的Hasids犹太小孩都去他们自己的宗教学校,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保Hasids犹太
小孩已古希伯莱语为第一语言,更能保证孩子接触的物品是犹太社区的教长祝福过的。
Hasids犹太人在纽约和其他地方一样,主要从事钻石和珠宝交易,他们习惯通过异常紧
密地犹太社区做生意。尽管如此,在联邦看来,每家犹太人因为他们对男孩的渴求和不
避孕的宗教要求,他们的人均收入还是属于中低的一部分。
前序:
如同其他郊区的学区一样,镇政府因缺乏其他的税收收入,镇里的公立学校的资金主要
来源于地产税,可是犹太居民觉得这样对他们不公平,毕竟...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9546
7
真是牛啊。
是不是有句老话,类似于“大英帝国的所有财富也只需要一块钱就能控制”。
集中火力,分化对手,钻空子。
Divide and Conquer

在纽约州不起眼的学区选举里,不同寻常的故事发生在纽约市以北一个小时的一个安静
的郊区学区,东拉马波。随着纽约市商业的扩张,不少拉丁裔与海地和非洲裔人群开始
居住在这个学区,同时也有一些白色的飞地,主要有原来的工薪阶层和贫困和富裕。
这个地区也是一个传统犹太人:Hasids犹太人的一个新兴聚居地.Hasids犹太人以他们
的极端传统的宗教信仰而闻名。他们的男人无论寒暑总是穿着黑色的大衣和戴黑色的大
帽子,留着胡子,同时他们也恪守着千年来的习惯:他们的小孩是不会去公立学校的,
所有的Hasids犹太小孩都去他们自己的宗教学校,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保Hasids犹太
小孩已古希伯莱语为第一语言,更能保证孩子接触的物品是犹太社区的教长祝福过的。
Hasids犹太人在纽约和其他地方一样,主要从事钻石和珠宝交易,他们习惯通过异常紧
密地犹太社区做生意。尽管如此,在联邦看来,每家犹太人因为他们对男孩的渴求和不
避孕的宗教要求,他们的人均收入还是属于中...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6201
8
亚裔细分如对犹太人让步,华人将永无宁日。
————————————————————
本文由mitbbs网友anry编译自周播广播节目《This American Life》2014年9月12日播
出的《A Not-So-Simple Majority》,此文最初刊登在mitbbs美国新闻版面。
在纽约州不起眼的学区选举里,不同寻常的故事发生在纽约市以北一个小时的一个安静
的郊区学区,东拉马波。随着纽约市商业的扩张,不少拉丁裔与海地和非洲裔人群开始
居住在这个学区,同时也有一些白色的飞地,主要有原来的工薪阶层和贫困和富裕。
这个地区也是一个传统犹太人:Hasids犹太人的一个新兴聚居地.Hasids犹太人以他们
的极端传统的宗教信仰而闻名。他们的男人无论寒暑总是穿着黑色的大衣和戴黑色的大
帽子,留着胡子,同时他们也恪守着千年来的习惯:他们的小孩是不会去公立学校的,
所有的Hasids犹太小孩都去他们自己的宗教学校,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保Hasids犹太
小孩已古希伯莱语为第一语言,更能保证孩子接触的物品是犹太社区的教长祝福过的。
Hasids犹太人在纽约和其他地方一样,主要从事钻石和珠宝...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6201
9
发信人: guagua1220 (guagua), 信区: USANews
标 题: 不简单的绝对多数 –犹太人如何善用美国选举制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 19:46:36 2018, 美东)
亚裔细分如对犹太人让步,华人将永无宁日。
————————————————————
(残本)
本文由mitbbs网友anry编译自周播广播节目《This American Life》2014年9月12日播
出的《A Not-So-Simple Majority》,此文最初刊登在mitbbs美国新闻版面。
在纽约州不起眼的学区选举里,不同寻常的故事发生在纽约市以北一个小时的一个安静
的郊区学区,东拉马波。随着纽约市商业的扩张,不少拉丁裔与海地和非洲裔人群开始
居住在这个学区,同时也有一些白色的飞地,主要有原来的工薪阶层和贫困和富裕。
这个地区也是一个传统犹太人:Hasids犹太人的一个新兴聚居地.Hasids犹太人以他们
的极端传统的宗教信仰而闻名。他们的男人无论寒暑总是穿着黑色的大衣和戴黑色的大
帽子,留着胡子,同时他们也恪守着千年来的习惯:他们的小孩是不会去公...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53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anry (anry), 信区: USANews
标 题: 不简单的绝对多数 –犹太人如何利用美国选举制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9 15:43:59 2016, 美东)
在纽约州不起眼的学区选举里,不同寻常的故事发生在纽约市以北一个小时的一个安静
的郊区学区,东拉马波。随着纽约市商业的扩张,不少拉丁裔与海地和非洲裔人群开始
居住在这个学区,同时也有一些白色的飞地,主要有原来的工薪阶层和贫困和富裕。
这个地区也是一个传统犹太人:Hasids犹太人的一个新兴聚居地.Hasids犹太人以他们
的极端传统的宗教信仰而闻名。他们的男人无论寒暑总是穿着黑色的大衣和戴黑色的大
帽子,留着胡子,同时他们也恪守着千年来的习惯:他们的小孩是不会去公立学校的,
所有的Hasids犹太小孩都去他们自己的宗教学校,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保Hasids犹太
小孩已古希伯莱语为第一语言,更能保证孩子接触的物品是犹太社区的教长祝福过的。
Hasids犹太人在纽约和其他地方一样,主要从事钻石和珠宝交易,他们习惯通过异常紧
密地犹... 阅读全帖
d******8
发帖数: 148
11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A2NTI4Mg==&mid=2655408162&
idx=3&sn=17347e430e5ccd8a819f129dbab4bc35&scene=1&srcid=
0702npYMeAPlEpkEA4f1wGrH&key=
77421cf58af4a653a351348129adee0b23af7f884aced8c27a62aa4e8bacb039f447ff89850b
dcb11482c973b252b1a0&ascene=0&uin=MjE3MzA4NTYw&devicetype=iMac+MacBookAir6%
2C2+OSX+OSX+10.11.5+build(15F34)&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
SKDd2QG2IwG7sshLZ92PV%2FqmRAAvVuAWin2C%2F5VlzAU%3D
编者按:
2016年6月28日,本周二下午5:45,正值下班时间,美国天普大学副校长、
华裔科学家戴海龙(Hai-Lun...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329
12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zz
这所只存在8年的大学,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链接里有图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920/n468811315.shtml
**
很多专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南联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
人文大师。
2016年,中国启动了大学“双一流”建设: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
数量和实力,双双进入世界前列。
实现“双一流”目标,很难,不妨向西南联大取取经。
联大长征
1937年8月28日,本是个平常日子,
但因为一封公函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别日子。
这一天,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
接到了来自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
公函要求: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一个多月前,“七七事变”爆发,
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
但课桌未稳,部分教授和学生还没到来...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13
这是一位著名的军医、一位毕业于中共建政前第一所正规综合大学——北方大学老人的
真实回忆。为了保护他免于中共军方高层的惩戒,为使老人晚年得以安宁,我不能暴露
他的真名,只能用鲁大明这个代用名,去记录他的回忆。
命运选择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是全中国最激动的一日,这一天:日本投降了。
我那时二十七岁,自一九三七年冬天参加八路军后,有八个年头没有回家。艰苦的仗终
于打完了。是回家种地,侍候老娘呢?还是随中央政令复员进城上学?或者继续留在部
队当俺的事务长?
我是山东人,山东人重义行孝,俺很想回家去服侍老娘。自小在几个兄弟里,俺娘最疼
爱的就是我,我祖上曾是个旺族,后来没落成了耕田户。我爷爷和曾祖爷爷都是未去应
试的读书人。读书写字是家承习惯。所以,俺比一般农娃多识了许多字,多学过几本算
术书。
就是这一点点文化,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因会写会算,部队不让我去那些随时会阵亡
受伤的前线,而让我这个小文化人,在后方负责伙食事务工作。
不久,边区政府和司令部一起布告:边区新成立的北方大学行政学院、工学院、农学院
、医学院、文教学院、财经学院等六院,要向部队和社会招考新生,为党夺取江山,培
育知识型... 阅读全帖
b*****q
发帖数: 114
14
zz http://blog.renren.com/share/314160918/2807273356
至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
25个系、9个研 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随新中国解放,浙江大学进行一系列的院系调整,学科和院系设置发生了很大
变动。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
杭州大学
1952年,浙江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系部分教师,之江大学
文理学院、以及解放后创办的俄文专科学校和 设在浙大的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
为浙江师范学院,院址在原之江大学。1958年该院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
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 学。
浙江农业大学
1952年,浙江大学农学院独立成为浙江农学院,1960年扩建成浙江农业大学,1998年,
并入浙江大学。
浙江医科大学
1952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定名为浙江医学院,以原浙江大
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附属第一医院,以广济医 院作为附属第二医院。1960年更名为浙
江...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493
15
来自主题: EE版 - 中国无线电先驱冯秉铨
冯秉铨,电子学家、教育家。先后在发展电子振荡理论和无线电广播发射技术等领域作
出了重要贡献。他所提出的强力振荡器相角补偿法、抑制脉宽调幅发射机残波辐射法,
以及用射频削波法解决我国边远地区广播覆盖面积有限和抗干扰能力差问题的方案,均
得到肯定与应用。执教50年,培育人才,成绩卓著。
中文名
冯秉铨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河北省安新县
出生日期
1910年11月21日
职 业
电子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目录
1个人履历
2人物生平
3技术成就
4主要论著
1
个人履历
编辑
1910年11月21日 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
1926年 北京汇文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0年 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即应聘至广州岭南大学任助教。
1932-1934年 在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直至毕业。
1935-1937年 任广州岭南大学副教授。
1938-1939年 任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代主任。
1940-1946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教。
1947-1951年 任广州岭南大学教授、岭南大学理工学院院务主任、岭南大学教务长。
1951-195...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1958年河南的土高炉群。来源:commons.wikimedia.com
作者按:
“土法炼钢”是个荒谬绝伦的主意,因为炼钢铁需要焦炭和高品位的铁矿石,而普通的
煤、木炭、木材燃烧均远远达不到所要求的高温,低品位的矿石没有经济效益缺乏冶炼
价值,且加倍产能所需的极大提升交通运输能力也不是想做到就能做到的。这些基础的
现代科学知识,外行不知道情有可原,钢铁专家是绝不应该不懂的。可是,在“土法炼
钢”运动中,他们是什么表现呢?为什么会如此?近六十年来,似乎从来没有文章公开
谈及过这方面的问题。如果说有,这可能是第一篇,虽然它所谈的,只是冰山之一角,
尚远不能与影响既巨大又深远的“大炼钢铁”运动所需要的研究相称。
受访人 | 傅君诏教授
访谈人 | 熊卫民、王作跃
访谈时间 | 2013年7月1日
访谈地点 | 北京科学技术大学傅教授住宅
整理人 | 熊卫民
责编 | 程 莉
● ● ●
为研究1950年前后从海外留学归来的那代学人,2013年夏天,王作跃教授和我拜访
了包括傅君诏先生在内的多位历史当事人。当时傅先生已92岁高龄,但依然记忆清晰、
声若洪钟。在他无...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4
17
联合声明
(2013-06-21 22:54:32)

对浙江大学校长候选人的诉求
从浙大校友会会长微信中看到法国校友会王晓杰会长的提议,我们一批参加韩国校友会
成立大会的各地校友会会长们一致赞同王晓杰校友的动议;浙江大学是著名大学,前几
任校长都是由国内有影响的两院院士担任。浙大正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有影响、
有能力的院士来领导浙江大学,我们呼吁全球校友会长联署诉求:拒绝非院士担任浙江
大学校长。
为浙大前途着想,请求教育部、中组部慎重考虑浙大校长人选。
浙大校友会总会顾问浙大华东校友联谊会会长 李摩西。
浙大校友总会副会长、青海校友会会长 薛政。
浙大校友总会副会长、江苏校友会会长 王定吾。
江苏校友会副会长 安怡、邵燕、王朝晖。
安徽校友会会长 吴学英。
上海校友会常务副会长 陈兆中。
上海校友会秘书长 金煜渊。
深圳校友会名誉会长 李永彤。
苏州校友会名誉会长 张志华。
常务副会长 孙幸福。
杨州校友会会长 李孟星。
2013年6月22日于韩国首尔
法国浙江大学校友会会长 王晓杰
澳大利亚浙江大学校友会会长 谢迎
广西校友会副会长何明耿
南加州浙江大学校友会秘书长许隽逸
...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20965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浙大校长林建华任北大校长
到处呆不长能爬,不是好东西。
1973年至1978年,林建华任内蒙古扎赉特旗巴达尔胡农场中学教员。1978年至1986年,
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3年,
先后在德国斯图加特的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化学系和艾姆
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
1986年起,林建华在北京大学任教。1993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
授,1995年8月升为教授,1998年4月评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任北京
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1998年6月至2001年4月,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
学院院长,其间,1999年2月起成为中共北京大学党委委员。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
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长(2002年2月起)、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中共北京
大学党委委员。2002年4月至2002年9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长、党委委员。
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教务长。2004年12月起,任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04年12月至2...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5613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鸿鹄之志这都能念错
简历看起来不像那种在读博士啊。反正两处基本地方念错(鸿鹄念成洪浩,莘莘学子念
成金金学子)还是很不可思议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38&v=fD6yxKAXCu4
林建华,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高密人,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
11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
员,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1973年至1978年内蒙古扎赉特旗巴达尔胡农场中学教员。
1978年至1986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86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
1988年至1993年先后在德国Stuttgart的 Max-Plank 固体研究所、美国Iowa州立大
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
1993年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07月至1998年06...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大校长是中央任命吗
林建华(1955年10月-),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家、教育官员
、理学博士、教授兼博士生导师[1]。曾任浙江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5年2月15日,
任北京大学校长。
1973年至1978年,任内蒙古扎赉特旗巴达尔胡农场中学教员。1978年至1986年,在北京
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3年,先后在
德国斯图加特的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化学系和艾姆斯国家
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
1986年起,林建华在北京大学任教。1993年,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5年8月升为教授,1998年4月评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任北京大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1998年6月至2001年4月,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院长,其间,1999年2月起成为中共北京大学党委委员。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任北
京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长(2002年2月起)、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中共北京大学
党委委员。2002年4月至2002年9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长、党委委...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一段尘封的历史: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和土法炼钢
►1958年河南的土高炉群。
来源:commons.wikimedia.com
【作者按:“土法炼钢”是个荒谬绝伦的主意,因为1950年代中国通行的平炉炼钢铁需
要焦炭和高品位的铁矿石,而普通的煤、木炭、木材燃烧均远远达不到所要求的高温,
低品位的矿石没有经济效益缺乏冶炼价值,且加倍产能所需的极大提升交通运输能力也
不是凭主观意志就能做到的。这些基础的现代科学知识,外行不知道情有可原,钢铁专
家是绝不应该不懂的。可是,在“土法炼钢”运动中,他们是什么表现呢?为什么会如
此?近六十年来,似乎还没有文章公开谈及过这方面的问题。本文是少有的例外,虽然
它所谈的相关内容很少,尚远不能与影响既巨大又深远的“大炼钢铁”运动所需要的研
究相称。】
为研究1950年前后从海外留学归来的那代学人, 2013年夏天,王作跃教授和我拜访了包
括傅君诏先生在内的多位历史当事人。当时傅先生已92岁高龄,但依然记忆清晰、声若
洪钟。在他无保留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时,我们意外地发现了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在影响巨
大的“大炼钢铁”运动中的作用,以及傅先生所亲历、亲见过的...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13752
22
来自主题: Faculty版 - 天普戴海龙事件最新进展
这个校长大有猫腻。教务长被控性搔扰,他的处理是让教务长去当院长...性搔扰是非
常严重的指控,如果是真的,当事人怎么能再当院长。
我觉的,校长想让教务长担起那22M的黑锅,但校董会不这么看,认定那是校长的错。
校长知道自己位置不稳,死马当活马医,先把教务长开了...
During that time, Feeley said, Theobald had negotiated with Dai, at
different times offering him a deanship, a sabbatical, and a role in Temple
’s international affairs program...
“I want to make it very clear that I have not, and will not, be resigning
from my position, which is a position to which I am fully dedicated,”
Theobald wrote. “I look forward to remaini...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4334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谢宁:我在北京大学三十年
赵存生在1990年代初期兼任了新成立的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当初调他兼任这
个职务时,听说他为此琢磨了很久,他是个比较内向的人,有些患得患失。到了1994年
北大召开第九次党代会时,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赵存生担任了校党委副书记,主管宣传
工作。赵存生个性比较软弱,属于那种给他权力也不知道怎么用的领导,在下属面前也
没有多少威严。虽然他当上了副书记,但平时出头露面的时候并不很多,经常是在办公
室里看书、看文件,有一两次还借过我的书在办公室看。往往是其他领导都忙不过来时
,有些活动才请他出面圆场。不过赵存生为人确实比较和善,在副书记的任上也中规中
矩,没有多少特别值得一提的事情。
赵存生对我虽然没有特别的关照,但也还说得过去。大概在1990年代中后期,听说赵存
生也提出过对我的职务安排问题,不过他毕竟比较软,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一旦其他
人说一句否定的话,他也就没有其他话了。1999年底我离开了办公楼去了统战部,赵存
生当时也分管统战工作,经常会参加统战方面的活动。2001年我开始在北大校报上写专
栏评论,校报的清样要经过赵存生审批,第一篇文章见报时他还亲自给我修改了题目,
此后我写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4
马寅初于中共建政之初,提出计划生育,最初没有得到毛泽东的支持。马寅初甚至在之后的“反右运动”和“文革”中受到冲击。文化大革命后,1978年12月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此后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获得再评价,本人也获得平反,恢复名誉。“痴叟”撰文《计生教父马寅初:两个老婆,七个子女》,为读者揭秘马寅初传奇人生。
马寅初
1980年马寅初在家中与亲人合影
01、跳江少年
1882年6月24日,马寅初生于浙江绍兴嵊县浦口镇,其父马棣生是小作坊主,酿酒手艺甚佳。家中五兄弟,马寅初排行老幺,最得父亲器重。老爷子只让马寅初上私塾识文断字,希望子承父业,偏偏马寅初“打死也不做生意”。一度与父争吵,纵身跳入黄泽江,险些淹死。其父老友张江声对马寅初顿生怜惜之心,出面劝说马店主让儿子上洋学堂,为此解囊相助。马寅初遂拜张江声为义父。
02、北大首任教务长
1907年,马寅初未毕业即留学美国,先在耶鲁大学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后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经济学、哲学双料博士学位。1914年毕业论文《纽约市财政》得到美国学术界高度认可,被哥伦比亚大学列为一年级新生教材。1915年,马寅初归国,宣称“一不做官,二不发财”。191...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U 讨论区 】
发信人: htd (孩儿她爹), 信区: THU
标 题: 王彬彬:谁是“反动教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1 11:27:18 2011, 美东)
王彬彬:谁是“反动教授”
在旧书店购得一册《清华大学校史稿》,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中华书局1981年2
月第一版。随便翻阅中,觉得隐约其辞、语焉不详之处颇多。例如,对“西安事变”爆
发后的校内情况,《清华大学校史稿》有这样的叙述:“北平学生举行‘一二一二’示
威游行的同一天,发生了‘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将蒋介石扣留,要求停
止内战,团结抗日。消息传来,人心大快。校内一部分反动教授和右派学生则垂头丧气
,如丧考妣,有的破口大骂,以至变态似地发狂,四处寻衅。”①(下引此书只注明页
码)这种表现的“右派学生”,当然已难一一确认姓甚名谁。但这种表现的“反动教授
”,要弄清楚却并不困难。不过,我们不忙着揭开谜底。还是先从“一二九”学生运动
后,清华大学的师生关系说起。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清华的学生运动是特别有声有色的。清华不但成为北平学生
运动的中心,甚至也...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c (long sh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生不如死,文革自杀的国家人才不完全名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2 19:07:58 2013, 美东)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
的;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
师级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那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7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698
28
华中科技大学近日宣布, 解除肖传国博士在该校担任的行政职务——同济医学院泌尿外
科研究所所长以
及聘任的教授职务,该校的附属协和医院亦决定免去肖传国的泌尿外科主任、《临床泌
尿外科杂志》
主编职务,并给予其行政记大过处分和待岗察看一年处理。李培根做校长的华中科技大
学此举是为了
表示“学校历来重视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从肖传国的铁锤忽然想起陈独秀的嫖妓。陈独秀在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的时候,常到
北京的红灯区
八大胡同的妓院里嫖妓,还与另一男人(据说是北大的一个学生)争同一妓女,陈独秀醋
劲大发,抓伤
了妓女的下部。此事被北平地方报纸曝光。 1919年3月,国会议员张元奇在国会上弹劾
教育部长傅
增湘与北大校长蔡元培纵容陈独秀教授嫖娼。1919年3月26日,总统徐世昌指令教育总
长傅增湘致电
蔡元培校长,要他依法依规立刻对陈独秀进行处理。
1919年3月26日晚上,蔡元培在巨大压力下,来到汤尔和家开会,和另两位北大教授沈
尹默和马叙伦
讨论对陈独秀的处理意见。汤尔和虽然不是北大教员,但他是当时能左右北京教育界最
重要的人物,
后来还做过教育总长,所以汤尔和在这场讨论中唱主角。沈尹默和马...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29
吴凯
浙江大学1983级校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近日来,网上沸沸扬扬,围绕着浙江大学新一任校长人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转给
我一篇校友的公开声明,我后来在浙江大学校友网上也看到了这个声明(http://www.zuaa.cn/thread-16967-1-1.html),同时也陆陆续续在浙大校友或相关网站上看到各种议论。一方面我为校友们对母校的“爱之深、情之切”所感动,另一方面对一些校友依据子虚乌有、道听途说乃至网上散发的未明之事作为论据进行评论深感困惑。母校校训是“求是创新”。“求是”者依据事实、探究真相、辨明真理也;“创新”者依据事实、力排众议、昌明己说也。此两者,若不以事实为立论依据,诚为不幸,结果只能是导致谬误之结论。
众多议论之中,以反对林建华先生掌校为焦点。要而言之,病诟有三:1)非院士,故
学术地位不显;2)未能出任北大校长,表明在北大混不下去;3)采信一篇网络訾议文
章,举证林先生在重庆大学治校不力、任人唯亲、怨声载道。
人生的机缘巧合真是神奇。我本与林建华先生毫无交集,若非来北大工作,则一生不会
与林建华先生相识。因为本人一不曾在北大求学,二是来北大工... 阅读全帖
t*c
发帖数: 6929
30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
的;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
师级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那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弥补的!
所谓批斗,就是要当事人在群众大会上双膝跪地(不是地板,而是水泥地、沙石地
、煤渣地、甚至是玻璃渣地!),或是低头弯腰、两手向后翘起(所谓喷气式!),颈
上悬挂着大块纸板、木板、甚至几十斤重的铁板,上面写着“x x 份子x x x”的大字
,在酷暑烈日之下...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31
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 承认超过十年间,其校一直有意谎报其招生数据,而且
是在招生办及学校规章制度研究室领导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在律师事务所Jones Day
的帮助下,长达三个月的内部调查证实了这一结论。
尽管埃默里一直努力维持其学校的正直风气,“我们只是一所普通的学院,”校长
James W. Wagner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我们也会犯错。”
不实数据----被送往U.S News & World Report及其他机构,包括美国的教育部----是
由该校新上任的管理本科生的副教务长及招生办主任----John F. Latting首先发现的
,随后他向教务长反映了这一情况。
调查还发现前两任招生办主任和学校规章制度研究室有关领导人都与虚报数据有关。该
校官员说,和此事有关的教职工已不在本校工作,但拒绝透露名单。当调查人员在新闻
发布会上提问是否有人因此被开除或劝退时,该校官员并未给出具体回答。
调查表示,教务办公室、招生办或校长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并无一人知晓或曾支持过
该行为。
据管理人士称,一些层级较低的雇员曾对相关数据的上报过程产生过质疑,但却没有... 阅读全帖
c*9
发帖数: 3241
32
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 承认超过十年间,其校一直有意谎报其招生数据,而且
是在招生办及学校规章制度研究室领导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在律师事务所Jones Day
的帮助下,长达三个月的内部调查证实了这一结论。
尽管埃默里一直努力维持其学校的正直风气,“我们只是一所普通的学院,”校长
James W. Wagner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我们也会犯错。”
不实数据----被送往U.S News & World Report及其他机构,包括美国的教育部----是
由该校新上任的管理本科生的副教务长及招生办主任----John F. Latting首先发现的
,随后他向教务长反映了这一情况。
调查还发现前两任招生办主任和学校规章制度研究室有关领导人都与虚报数据有关。该
校官员说,和此事有关的教职工已不在本校工作,但拒绝透露名单。当调查人员在新闻
发布会上提问是否有人因此被开除或劝退时,该校官员并未给出具体回答。
调查表示,教务办公室、招生办或校长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并无一人知晓或曾支持过
该行为。
据管理人士称,一些层级较低的雇员曾对相关数据的上报过程产生过质疑,但却没有...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3
文革中自杀的精英人才名单(部分105名)
最近转贴了文革中悲惨自杀的案例,我进一步去了解和思考这方面的情况。于是,就有
了下面这个名录。所谓知识精英,是指知识分子中比较有影响有成就的部分,他们是文
教、科研、艺术、医学、体育等领域的中坚和骨干。限于条件,我们还无力做全体受害
者的名录,那就先从这些人做起。这个名录是我对网上查找到的材料所作的初步梳理(
包括核实、筛选、补充),目的是让自己、也让周围的朋友,对当年运动的真相、对我
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阶层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作更多的回忆和思考。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崔永元:文革好像已经开始了!
凤凰男进来学习了
文革自杀105知识人名录
1、白辛:1920年生,吉林永吉人,赫哲族,原名吴宇洪。著名剧作家。1939年开始从
事戏剧活动,创作了多部抗日剧作。1945年参加革命,解放战争中随军南下,后又参加
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调到哈尔滨话剧院。他先后创作或改编了20多部歌剧、话剧和电
影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焦裕禄》等。文
革开始,《冰山上的来客》被江青点名打成“大毒草”遭受批判,1966年9月白辛在松
花江边自杀。
2、曹亨闻:1910年生,浙江临海人。新闻史学家,教授。193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新闻
学硕士,并参加反帝大同盟,宣传抗日。1939年起一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主讲中
国和外国新闻史。文革中被诬为“英国间谍”,遭迫害,1968年6月19日自杀。
3、陈邦宪:1914年生,江苏嘉定人。著名医学教授。1938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
学部,在重庆等地从事医务工作。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卫生局防疫保健处处长。1947年
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随后回国,任圣约翰大学教授、仁济医院院长。1954
年起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主...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3841
35
来自主题: Faculty版 - 天普大学又出事了
这个华裔教务长是卓越的管理者,上任之后temple的排名和申请人数年年上升,今年已
经变成了research one大学
那个校长只会造体育馆,今年要续约,怕大家推举华裔教务长代替他的位置,直接先用
奖学金超支为借口开了教务长
wh
发帖数: 141625
36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耶鲁中国缘
耶鲁和中国关系紧密,是第一个录取中国学生、第一个收藏中文书籍、第一个开设中文
课、第一个与中国交往的美国学校,培养出最多的驻华大使,清华、复旦第一任校长与
北大第一任教务长也都是耶鲁毕业生。前一阵查资料,兴起排了个耶鲁-中国交往时间
表。内容较杂,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耶鲁及其(非中国)毕业生和中国的交往,
算耶鲁中国缘?第二部分是耶鲁的中国毕业生,算中国耶鲁缘?想不好怎么分类取名,
另外缺漏也一定不少,还望有识人士指点和补充,谢谢。
一、耶鲁中国缘
1835:耶鲁大学毕业生、传教士医生Peter Parker(中文名伯驾)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
一家西式医院——眼科医局(Ophthalmic Infirmary),又名博济医院。许多中国学生在
此学医、实习,包括孙中山。后改名为中山医院。
1838:耶鲁大学毕业生Samuel Robbins Brown(是康州本地人,出生于East Windsor)
来到中国,在澳门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西式学堂——马礼逊学堂(Morrison
Memorial School)。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学堂迁至香港。1846年,布朗一
家返回美国,...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耶鲁中国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耶鲁中国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4 19:27:06 2014, 美东)
耶鲁和中国关系紧密,是第一个录取中国学生、第一个收藏中文书籍、第一个开设中文
课、第一个与中国交往的美国学校,培养出最多的驻华大使,清华、复旦第一任校长与
北大第一任教务长也都是耶鲁毕业生。前一阵查资料,兴起排了个耶鲁-中国交往时间
表。内容较杂,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耶鲁及其(非中国)毕业生和中国的交往,
算耶鲁中国缘?第二部分是耶鲁的中国毕业生,算中国耶鲁缘?想不好怎么分类取名,
另外缺漏也一定不少,还望有识人士指点和补充,谢谢。
一、耶鲁中国缘
1835:耶鲁大学毕业生、传教士医生Peter Parker(中文名伯驾)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
一家西式医院——眼科医局(Ophthalmic Infirmary),又名博济医院。许多中国学生在
此学医、实习,包括孙中山。后改名为中山医院。
1838:耶鲁大学毕业生Samuel Robbins Brown(是康州...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8251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JU 讨论区 】
发信人: TechniColor (坚决服从rourou的领导), 信区: ZJU
标 题: 关于新校长人选的另一种声音-北大化院现任院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4 02:03:31 2013, 美东)
关于新校长人选的另一种声音
吴凯
浙江大学1983级校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近日来,网上沸沸扬扬,围绕着浙江大学新一任校长人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转给
我一篇校友的公开声明,我后来在浙江大学校友网上也看到了这个声明(http://www.zuaa.cn/thread-16967-1-1.html),同时也陆陆续续在浙大校友或相关网站上看到各种议论。一方面我为校友们对母校的“爱之深、情之切”所感动,另一方面对一些校友依据子虚乌有、道听途说乃至网上散发的未明之事作为论据进行评论深感困惑。母校校训是“求是创新”。“求是”者依据事实、探究真相、辨明真理也;“创新”者依据事实、力排众议、昌明己说也。此两者,若不以事实为立论依据,诚为不幸,结果只能是导致谬误之结论。
众多议论之中,以反对林建华先生掌校为焦点。要而... 阅读全帖
P******l
发帖数: 1648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U 讨论区 】
发信人: Primeval (waaaowao), 信区: THU
标 题: 你所不了解的——清华大学的信仰渊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6 00:25:07 2018, 美东)
2017-08-26 赵征 生命季刊
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前言)
文/赵征
编者按:本文为赵征姊妹为“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所写的前言。正如她文中所述:“
纵观清华的百年校史,神的真理和恩典从未间断,仿佛清源活水穿越水木春秋,浇灌众
多学子的心灵。”从这部见证集中,我们看到了神在清华百年历史中的奇妙作为。本刊
从今日起,将陆续播发“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中的美好见证。
前言
呈现在您眼前的这本文集是我们三十位清华校友讲述的自己的人生故事,是茫茫人海中
一群普通学子探索人生终极问题的心灵历程。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尚学文化里,我们从
小就别无选择地踏上了遥遥的治学之路。从小学到大学,过五关、斩六将,来到了清华
大学深造。我们只知治学好──治学不仅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也可以造福人类。但是
,治学之路的尽头在哪里呢?当我们走到人生尽头时,一生治学的成果可...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0
来自主题: FDU版 - 耶鲁中国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耶鲁中国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4 19:27:06 2014, 美东)
耶鲁和中国关系紧密,是第一个录取中国学生、第一个收藏中文书籍、第一个开设中文
课、第一个与中国交往的美国学校,培养出最多的驻华大使,清华、复旦第一任校长与
北大第一任教务长也都是耶鲁毕业生。前一阵查资料,兴起排了个耶鲁-中国交往时间
表。内容较杂,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耶鲁及其(非中国)毕业生和中国的交往,
算耶鲁中国缘?第二部分是耶鲁的中国毕业生,算中国耶鲁缘?想不好怎么分类取名,
另外缺漏也一定不少,还望有识人士指点和补充,谢谢。
一、耶鲁中国缘
1835:耶鲁大学毕业生、传教士医生Peter Parker(中文名伯驾)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
一家西式医院——眼科医局(Ophthalmic Infirmary),又名博济医院。许多中国学生在
此学医、实习,包括孙中山。后改名为中山医院。
1838:耶鲁大学毕业生Samuel Robbins Brown(是康州...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1
来自主题: FDU版 - 耶鲁中国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耶鲁中国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4 19:27:06 2014, 美东)
耶鲁和中国关系紧密,是第一个录取中国学生、第一个收藏中文书籍、第一个开设中文
课、第一个与中国交往的美国学校,培养出最多的驻华大使,清华、复旦第一任校长与
北大第一任教务长也都是耶鲁毕业生。前一阵查资料,兴起排了个耶鲁-中国交往时间
表。内容较杂,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耶鲁及其(非中国)毕业生和中国的交往,
算耶鲁中国缘?第二部分是耶鲁的中国毕业生,算中国耶鲁缘?想不好怎么分类取名,
另外缺漏也一定不少,还望有识人士指点和补充,谢谢。
一、耶鲁中国缘
1835:耶鲁大学毕业生、传教士医生Peter Parker(中文名伯驾)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
一家西式医院——眼科医局(Ophthalmic Infirmary),又名博济医院。许多中国学生在
此学医、实习,包括孙中山。后改名为中山医院。
1838:耶鲁大学毕业生Samuel Robbins Brown(是康州...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752
42
教务处处长跟教务长可不一样,偶是西安交大的
学校最高领导好象是校长书记教务长,教务长是校级的,教务处处长是处级的
z**********e
发帖数: 22064
43
北大向何处去?——何芳川
大约在1990年代初期,我在党委办公室不时会见到一位个子比较高、头发比较白而稀疏
的人,后来我知道他是历史系主任何芳川。何芳川找郝斌的时候比较多,郝斌是历史系
出身的。后来我和何芳川也熟悉了,他进来后看到我,有时会来一个九十度的鞠躬并大
声说:谢老师好!何芳川当时应该有五十几岁了,又是教授、系主任,我只是个30岁左
右的小秘书,受他如此大礼,实在是有些不知所措。不过我没有多想,以为这只是他的
一种风格。后来何芳川当了副校长,在办公楼见到他的机会更多了,他对人还是很热情
,但似乎不再行鞠躬礼了。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前,在湖北主编《今日名流》杂志的同学曾楚风找到我,他们准备
出一期北大百年校庆的纪念专刊,要组织一批文章。他们听说何芳川的父亲何兹全老先
生,何芳川本人以及他的女儿祖孙三代都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的,觉得很有新闻价值,想
请何芳川就此写一篇文章。我到何芳川的办公室向他说了这个意思,他还是一如既往地
热情,当即表示同意,并强调说自己是很会写文章的,但也说了他时间很紧张、非常忙
的话。此前我知道何芳川曾是梁效班子的成员,对梁效的评价是另一回事,其班子成员
都...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徐天:丁石孙- -我是个失败的北大校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5 22:16:34 2016, 美东)
http://hx.cnd.org/?p=122797
【摘要: 在接受央视的采访时,丁石孙说:“我是个失败的校长,因为我心目中理想的
、好的学校,不是这样的,没有达到。”】
晚年的丁石孙,总是坐在这间不足30平方米的起居室里。
他腿脚不便,十多年前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上时,他已用上轮椅。后来,若
非不得已,他很少出门。
最近这些年,他视力下降得厉害,书报已不能看,起居室的电视机很大,但他仍看不清。
他总是坐在起居室的单人沙发上,一坐就是一天。沙发旁的小圆桌上,放着一杯浓浓的
绿茶。他在上海长大,一直保持着喝绿茶的习惯。
夫人还在世时,会挨着他坐着,与他聊天。夫人病重后,他便独自坐着,听电视、听音
乐。他喜欢贝多芬,尤其喜欢《欢乐颂》和《英雄交响曲》。
退下来11年了,常去看望他的人不多,妹妹丁永...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9309
45
王彬彬:谁是“反动教授”
在旧书店购得一册《清华大学校史稿》,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中华书局1981年2
月第一版。随便翻阅中,觉得隐约其辞、语焉不详之处颇多。例如,对“西安事变”爆
发后的校内情况,《清华大学校史稿》有这样的叙述:“北平学生举行‘一二一二’示
威游行的同一天,发生了‘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将蒋介石扣留,要求停
止内战,团结抗日。消息传来,人心大快。校内一部分反动教授和右派学生则垂头丧气
,如丧考妣,有的破口大骂,以至变态似地发狂,四处寻衅。”①(下引此书只注明页
码)这种表现的“右派学生”,当然已难一一确认姓甚名谁。但这种表现的“反动教授
”,要弄清楚却并不困难。不过,我们不忙着揭开谜底。还是先从“一二九”学生运动
后,清华大学的师生关系说起。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清华的学生运动是特别有声有色的。清华不但成为北平学生
运动的中心,甚至也成为全国学生运动的发源地。这当然与中共地下党在清华的苦心经
营分不开。《清华大学校史稿》说:“1934年朱理治担任河北省委书记时,北平地下党
员不过十来人,清华就有党员四五位。” (第252页)后来的几年问,当然大大发展...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9309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piao (Gone with the Wind),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Re: ★★历百年沧桑¤盼清华新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pr 24 00:25:35 2011), 站内
清华治学精神: 行胜于言
文汇报 2005-11-03
近百年来,清华大学可谓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清华精神”的核心是“务实”,
清华人奉行的准则就是“行成于思,行胜于言”。这一传统的形成轨迹,值得我们作认
真的探寻。当初,清华国学院一建立,主 任吴宓就宣称本院与其他大学不同之处即在
于重视“科学方法”。而清华改大学是在上世纪20年代的“科学与玄学”论战之后,科
学优势正在上扬。梅贻琦到任后,办校重“科学家的眼光和态度”,主张一切以事实为
出发点。解放后的几位清华大学校长也都明确提出继承发扬严谨、科学的传统。蒋南翔
在1958年“大跃进”以及“文革”中多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对
清华的干部、教师队伍有深刻影响。这都保证了务实精神的发扬。
“终身校长”梅贻琦
1909年夏,清政... 阅读全帖
P******l
发帖数: 1648
47
2017-08-26 赵征 生命季刊
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前言)
文/赵征
编者按:本文为赵征姊妹为“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所写的前言。正如她文中所述:“
纵观清华的百年校史,神的真理和恩典从未间断,仿佛清源活水穿越水木春秋,浇灌众
多学子的心灵。”从这部见证集中,我们看到了神在清华百年历史中的奇妙作为。本刊
从今日起,将陆续播发“清华校友信仰见证集”中的美好见证。
前言
呈现在您眼前的这本文集是我们三十位清华校友讲述的自己的人生故事,是茫茫人海中
一群普通学子探索人生终极问题的心灵历程。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尚学文化里,我们从
小就别无选择地踏上了遥遥的治学之路。从小学到大学,过五关、斩六将,来到了清华
大学深造。我们只知治学好──治学不仅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也可以造福人类。但是
,治学之路的尽头在哪里呢?当我们走到人生尽头时,一生治学的成果可以使我们的心
灵充满平安和满足吗?
与清华同龄的百岁校友杨绛先生曾在回忆录《我们仨》的结尾发出了一个凄凉的叹息: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
在人世道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1413
48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与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访问华盛顿大学
转自: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792/
2010年5月18日,侯建国校长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赴美国西雅图访问华盛顿大学。本次
访问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率领。在路甬祥院长的见证下,侯建
国校长代表我校与华盛顿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中国科大和华盛顿大学之间的
教育合作与学术联系的校级渠道正式建立。
侯建国与华盛顿大学常务副校长、教务长Phyllis M. Wise博士签署备忘录。
在华盛顿大学访问期间,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得到了华盛顿大学常务副校长、教务长
Phyllis M. Wise博士,以及负责全球事务的副教务长Stephen E. Hanson博士的热情接
待。Phyllis M. Wise常务副校长于去年11月份访问了中国科学院,了解了中国科大的
基本情况,对于华盛顿大学和中国科大之间发展合作关系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她对中国
科学院代表团的到访十分重视,也对两校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路甬祥院长向华盛顿大学介绍了中国科大的情况,并表示非常支持中国科大与华
T*********r
发帖数: 11175
49
关于新校长人选的另一种声音
吴凯
浙江大学1983级校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近日来,网上沸沸扬扬,围绕着浙江大学新一任校长人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转给
我一篇校友的公开声明,我后来在浙江大学校友网上也看到了这个声明(http://www.zuaa.cn/thread-16967-1-1.html),同时也陆陆续续在浙大校友或相关网站上看到各种议论。一方面我为校友们对母校的“爱之深、情之切”所感动,另一方面对一些校友依据子虚乌有、道听途说乃至网上散发的未明之事作为论据进行评论深感困惑。母校校训是“求是创新”。“求是”者依据事实、探究真相、辨明真理也;“创新”者依据事实、力排众议、昌明己说也。此两者,若不以事实为立论依据,诚为不幸,结果只能是导致谬误之结论。
众多议论之中,以反对林建华先生掌校为焦点。要而言之,病诟有三:1)非院士,故
学术地位不显;2)未能出任北大校长,表明在北大混不下去;3)采信一篇网络訾议文
章,举证林先生在重庆大学治校不力、任人唯亲、怨声载道。
人生的机缘巧合真是神奇。我本与林建华先生毫无交集,若非来北大工作,则一生不会
与林建华先生相识。因为本人一...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11175
50
关于新校长人选的另一种声音
吴凯
浙江大学1983级校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近日来,网上沸沸扬扬,围绕着浙江大学新一任校长人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转给
我一篇校友的公开声明,我后来在浙江大学校友网上也看到了这个声明(http://www.zuaa.cn/thread-16967-1-1.html),同时也陆陆续续在浙大校友或相关网站上看到各种议论。一方面我为校友们对母校的“爱之深、情之切”所感动,另一方面对一些校友依据子虚乌有、道听途说乃至网上散发的未明之事作为论据进行评论深感困惑。母校校训是“求是创新”。“求是”者依据事实、探究真相、辨明真理也;“创新”者依据事实、力排众议、昌明己说也。此两者,若不以事实为立论依据,诚为不幸,结果只能是导致谬误之结论。
众多议论之中,以反对林建华先生掌校为焦点。要而言之,病诟有三:1)非院士,故
学术地位不显;2)未能出任北大校长,表明在北大混不下去;3)采信一篇网络訾议文
章,举证林先生在重庆大学治校不力、任人唯亲、怨声载道。
人生的机缘巧合真是神奇。我本与林建华先生毫无交集,若非来北大工作,则一生不会
与林建华先生相识。因为本人一...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