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 发帖数: 141625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anslat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Translation
标 题: 【征文】介绍几个英国散文家:Lamb,Hazlitt,Priestley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4:30:34 2012, 美东)
多谢Youngeagle包子,他问文字优美的英文书,我推荐了Lamb,Hazlitt,Priestley等几个英国散文家。Youngeagle问起他们的具体文集,我手边的《英国散文名篇欣赏》里正好有些介绍,我就抄上来一起分享。不过这几个作家都很早,尤其Lamb和Hazlitt。最好网上先找一两篇试着读读,如果有兴趣,再去图书馆借文集……哈哈就我省钱。主要是担心买来书如果读不进,太古奥或者生涩或者不对胃口,挺可惜的。上外编的这本《英国散文名篇欣赏》,每篇之前都有作者介绍,选篇都有译文、赏析;即便这样,我本科读的时候还是觉得难。有机会很想再读一读,与喜欢读英语的网友共勉。
Charles Lamb(1775-1834),散文家,评论家。生长在伦敦,父亲在内殿律师学院供
职,幼年在学府的宁静氛围和泰晤士...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 leisure版的网友问起文字优美的英文书,我推荐了Lamb,Hazlitt,Priestley等几个
英国散文家。网友又问具体文集,我手边的《英国散文名篇欣赏》里正好有些介绍,我
就抄上来一起分享。不过这几个作家都很早,尤其Lamb和Hazlitt。最好网上先找一两
篇试着读读,如果有兴趣,再去图书馆借文集……哈哈就我省钱。主要是担心买来书如
果读不进,太古奥或者生涩或者不对胃口,挺可惜的。上外编的这本《英国散文名篇欣
赏》,每篇之前都有作者介绍,选篇都有译文、赏析;即便这样,我本科读的时候还是
觉得难。有机会很想再读一读,与喜欢读英语的网友共勉。
Charles Lamb(1775-1834),散文家,评论家。生长在伦敦,父亲在内殿律师学院供
职,幼年在学府的宁静氛围和泰晤士河的自然风光中成长。喜好都市生活,伦敦是其文
学灵感的源泉。与Coleridge相识相知。在东印度公司干过32年。性情温和,充满幽默
,文风亦庄亦谐。姐姐神经失常,他照顾了她一辈子,终身未娶。姐弟俩共同改写莎剧
,出版了大众喜爱的读本《莎士比亚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有谁看过... 阅读全帖 |
|
p********7 发帖数: 18007 | 3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生于重庆万州,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同年,发表作品《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
女们歌唱》。[1-2]
何其芳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
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3]
1977年7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
|
|
s*******y 发帖数: 46535 | 5 说实话除了我这样火眼金睛的,估计没几个人看到你的bso点,哈哈
等几个英国散文家。Youngeagle问起他们的具体文集,我手边的《英国散文名篇欣赏》
里正好有些介绍,我就抄上来一起分享。不过这几个作家都很早,尤其Lamb和Hazlitt
。最好网上先找一两篇试着读读,如果有兴趣,再去图书馆借文集……哈哈就我省钱。
主要是担心买来书如果读不进,太古奥或者生涩或者不对胃口,挺可惜的。上外编的这
本《英国散文名篇欣赏》,每篇之前都有作者介绍,选篇都有译文、赏析;即便这样,
我本科读的时候还是觉得难。有机会很想再读一读,: 与喜欢读英语的网友共勉。 |
|
J*******3 发帖数: 1651 | 6 读书无用,但仍要读
你的床头柜上现在放的是什么书?
我在读我最喜欢的其中一位当代作家杰夫・戴尔(Geoff Dyer)的新作《地带》(
Zona)。这本书的主题听起来非常无味----关于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电影《潜行者》(Stalker)的随笔----但幸运的是,像戴尔的大部分作品
一样,它其实讲述的是作者自己:他的痴迷,他的恐惧,他越来越强烈的(还总是讨人
欢喜的)疯狂感。这本书全靠作者的声音将其撑起,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就。
你读的上一本真正伟大的书是什么?
我一直很痴迷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追忆似水年华》(In
Search of Lost Time)。这本小说内涵丰富,两个忠诚的普鲁斯特迷可能因为完全不同
的原因而爱上这本书。有的喜欢里面的晚宴,有的喜欢其中讲述的艺术史,有的喜欢书
中对嫉妒的描绘,有的则喜欢里面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孩。而我喜欢的普鲁斯特是他作为
心理散文家的那一面,他以帕斯卡(Pascal)、拉罗什富科(La Rochefoucauld)和司汤达
(Stendha...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21396 | 7 比方朱自清,到底有啥资格可以称‘巨匠’?朱的人品很好,朱的散文也可以,说个知
名散文家是没问题的,三毛也是知名散文家,但被捧做做‘巨匠’,只能说明那时代贫
乏。 |
|
d********y 发帖数: 6566 | 8 近期上映的《建党伟业》里边有很多电影巨星,而这些电影巨星扮演了那时的很多牛人
。里边有字幕介绍这些牛人也只是说一下名字与职称,事实上,民国时期的很多牛人都
有留学背景。今天我这篇文章介绍的就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国培养的一批牛人。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最古老的五所大学之一 。 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至今有256 年历
史,是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的“国王学院”,英文名字是
King's College 。 美国独立后改名为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国培养出来的牛人包括三位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胡适、马寅初;
教育家陶行知;散文家梁实秋、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
家闻一多、潘光旦、吴文藻;外交家顾维钧、蒋廷黻;金融学家宋子文;科学家唐敖庆
、姜圣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陈公博。
胡适,师从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鼻祖),北京大学校长,中国驻美大使。胡适拥有
35个博士头衔,涵盖了几乎美国所有名校。其中只有一个不是名誉博士,而是名副其实
的博士,那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胡适在《现代学术点将录》里名列第一位,第二
位是王国维,第三位是傅斯年...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写颂歌,死于颂歌的作家杨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4 21:37:35 2015, 美东)
http://jiuliyougancheng.blogchina.com/1379940.html
九州欢乐的专栏
http://jiuliyougancheng.blogchina.com
写颂歌,死于颂歌的作家杨朔
作者:九州欢乐
时间:2012-11-03 15:2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历史
写颂歌的人,死于颂歌,那就是作家杨朔。
我读杨朔的著名散文《荔枝蜜》,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师范毕业了,到一所
初中教语文,有篇课文就是《荔枝蜜》。杨朔的散文作为1960年代前后的散文样板,成
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楷模。一个风景一个人然后结尾歌颂一下他要歌颂的时代,也就是我
们按照教科书要求讲的情景交融结尾升华。大家大概都知道,1960年,国家处于建国以
来最困难的时期,也就是现在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饿死人400...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1421 | 10 荔枝蜜极其无聊,读书的时候就不懂为什么会入选语文课本
御用文痞死在自己的马屁文上,真是老天有眼
“杨朔是个写颂歌的作家,但是杨朔也因为颂歌吃了安眠药自杀了。杨朔其中一个罪
行就是颂歌《荔枝蜜》里说的蜂王被蜜蜂供养,是在影射毛主席。看看一个写颂歌的人
,也会在颂歌里留下把柄,成为写颂歌的人死去的理由”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写颂歌,死于颂歌的作家杨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4 21:37:35 2015, 美东)
http://jiuliyougancheng.blogchina.com/1379940.html
九州欢乐的专栏
http://jiuliyougancheng.blogchina.com
写颂歌,死于颂歌的作家杨朔
作者:九州欢乐
时间:2012-11-03 15:2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历史
写颂歌的人,死于颂歌,那就是作家杨朔。
我读杨朔的著名散文《荔枝蜜》,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师范毕业了,到一所
初...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大陆文学界元老声明支持《炎黄春秋》杜导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31 12:34:44 2016, 美东)
7月30日,中国文学界二元老、《炎黄春秋》杂志编委邵燕祥发公开信支持老社长杜导
正,要求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从编委名单撤除他的名字,否则将追究侵权行为。(网络图
片)
继《炎黄春秋》副社长胡德华要求占据杂志社的外来人员离开后,中国文学界元老、《
炎黄春秋》杂志编委邵燕祥、袁鹰也发公开信支持老社长杜导正,要求文化部艺术研究
院从编委名单撤除他们的名字,否则将追究侵权行为。
7月30日,中国知名作家、《炎黄春秋》杂志编委邵燕祥发出《给文化部艺研院的公开
信》,宣布支持老社长杜导正公布的停刊《炎黄春秋》的声明。另一编委袁鹰决定采取
同一态度,但因他年老不便,委托邵燕祥一并代为声明。
公开信说,他俩是今年7月17日由杜导正正式声明停刊的《炎黄春秋》杂志的编委会成
员之一。
作为原《炎黄春秋》编委,对于7月中以来文化部艺术研究院... 阅读全帖 |
|
x***n 发帖数: 10764 | 12 其实,吐槽也可以吐得很好看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701752/
这本书不该叫《橄榄香》,应该叫《董桥和他高雅清贵的朋友们》。
(多年来始终对董桥的文字感觉一般,看到董氏新出小说集《橄榄香》,想:买来
学习一下吧,说不定人家小说写得格外好,散文家的小说可是有仙品的。阿乙君也说了
,要多读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文字。)
书一共九万二千字,242页,三十四个短篇小说。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女主人公
:
《啸月轩》,小萱,“是弹琴画画的闺秀”。
《一翦梅》,小梅,“那么娴静那么标致,真是稀世的旧时代闺秀”。
《念奴娇》,秀姨,是“那一代老民国大家闺秀”。
《无语》,云姑是个“老派闺秀”,“一幅微微惹尘的淡彩仕女图”。
《二小姐》,二小姐,“毛笔小楷整齐,清逸,到底是老民国闺秀”,“像章回小
说里写的女子……连举止都像刚从庭院里月亮门走出来那么悠闲”。
《远山行》,艾蜜,“苏杭一家笔庄的千金,十足章回小说里的云含春黛,雨滴秋
波”。
《平庐旧事》,田平,“一袭小凤仙玲珑装扮,满身花卉清贵得要命”,“小楷字
字挺秀,格调高雅”。
《莲房》,前边好几页都没出现闺秀... 阅读全帖 |
|
s**t 发帖数: 17016 | 13 雨晴,你的表达欲望强烈,创作热情高涨,这是很难得的。
你的文笔淳朴中透着秀气,容易入心,也是很难得的。
所以你拥有了成为一个杰出散文家的条件。但真要成为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你还有些功
课要做。
首先,你要慢慢摸索出驾驭创作激情的方法。一个人的创作激情就如从高处冲下的水,
中途加了各种石块和台阶拦截,才会水花四溅蜿蜒好看。如果只是一冲而下,固然壮观
,但也嫌单调直接,容易审美疲劳。
其次,你要多和人交流。写出来东西是给人看的,不交流你就不能了解别人真实的想法
,不了解读者真实的想法你就无从提高。这个版以前有几个写手,长篇大论的发文,极
少和人交流。好几年过去了,我没看出来他们有什么本质提高。不过是一再地重复自己
。这些人内心的傲慢让他们固步自封。我看你很少在别人帖子里发言,连续发出多篇主
题贴,担心你也走上这种不断重复自己的路。
我知道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作家,渴望不朽。我也是这样的。所以有什么话,我就很坦诚
地跟你说了。一个有追求的作家,写一篇文不只是为了秀出自己,更是为了挑战自己,
探索自己,不停地求变,不停地反思,求变和反思中求真。
相信我们最终都会实现自己的理想。^_^
儿的 |
|
x*******a 发帖数: 11067 | 14 知识分子的流亡——放逐者与边缘人。萨义德
流亡是最悲惨的命运之一。在古代,流放是特别可怖的惩罚,因为不只意味着远离家庭
和熟悉的地方,多年漫无目的的游荡,而且意味着成为永远的流浪人,永远离乡背井,
一直与环境冲突,对于过去难以释怀,对于现在和未来满怀悲苦。人们总是把流亡的观
念和身为麻风病患、社会及道德上的贱民这些可怕的事联想到一块。在20世纪,流亡已
经从针对特定个人所精心设计的、有时是专一的惩罚[如伟大的古罗马诗人奥维德(
Ovid,B.C.43-A.D.17)从罗马被远远流放到黑海边的小城],转变成针对整个社群和民
族的残酷惩罚,而这经常由于像战争、饥荒、疾病这些非个人的力量无意中造成的结果。
……
政治上骑墙(political trimming)这种很隐蔽的艺术(不采取明确直场却生存得很好
的技术)以及知识分子如何适应新的或凸现的主宰势力,是我下两讲的主题。这里我要
集中于相反的主题:因为流亡而不能适应,或者更中肯地说,不愿适应的知识分了,宁
愿居于主流之外,抗拒,不被纳入,不被收编。但是,首先我得提出一些初步的论点。
其中之一就是流亡既是个真实的情境,就我的目标而言也是个隐... 阅读全帖 |
|
k******v 发帖数: 581 | 15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
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1]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
,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
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
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
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
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
作品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
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
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558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kolpakov (水滴),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春天来了】春 (朱自清散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8 20:40:16 2016, 美东)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
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1]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
,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
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
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
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
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
作品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 阅读全帖 |
|
K***l 发帖数: 724 | 17 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国培养出来的牛人们 2011-07-04 21:24:21
文学城博客 作者:润涛阎
近期上映的《建党伟业》里边有很多电影巨星,而这些电影巨星扮演了那时的很多牛人
。里边有字幕介绍这些牛人也只是说一下名字与职称,事实上,民国时期的很多牛人都
有留学背景。今天我这篇文章介绍的就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国培养的一批牛人。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最古老的五所大学之一 。 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至今有256 年历
史,是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的“国王学院”,英文名字是
King's College 。 美国独立后改名为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国培养出来的牛人包括政治家:唐绍仪;三位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
、胡适、马寅初;教育家陶行知;散文家梁实秋、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社
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闻一多、潘光旦、吴文藻;外交家顾维钧、蒋廷黻;金融学家宋子
文;科学家唐敖庆、姜圣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陈公博。
唐绍仪,政治家、外交家,民国第一任总理,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后来被蒋介石派
戴笠暗杀在家中。
胡适,师从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鼻祖...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18 上次看一研究说脑力劳动者更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我估计诗人更容易精神出问题
画家也是
他们必须很抽象地思考和创作
散文家好一些
最多也就是啰嗦死了
徐迟抑郁而自杀
不知道是因为他是诗人,散文家,报告文学家,翻译家,或婚姻失败者,哪个因素决定的 |
|
l*****d 发帖数: 7963 | 19 ☆─────────────────────────────────────☆
wetren (潮者湿也) 于 (Sat Aug 13 19:52:10 2011, 美东) 提到:
偶尔路过故地,见到旺财在“关于诗版改名”一帖中,有关新诗古诗、诗词创作方法的
论述,很有同感,忍不住也来插句嘴。
我以为,把写诗当成了一种创作的需要,便与诗歌的原意,南辕北辙了。
对真正的诗人而言,诗歌是他内心的呐喊,是他血液里的灵犀,需要借助于文字释放。
他写诗,与别人的态度,别人的理解,并无直接关系。诗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生存
的需要,是他情感的需要,而不是物质和荣耀的需要。正如一句英文俗语:“a
gentleman is, rather than does”,大意是说:君子是实为君子,而不是行为成一个
君子。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说:a poet is, rather than does?
很多现代“诗人”,他们的误区就在于,他们写诗,是为了迎合某种需要,而这种需要
,不是他们的天性使然,而是对世俗需求的折射。于是他们为了某种目的,企图借助诗
句的格式、辞藻的精美、虚华的推敲,使自己看着像个... 阅读全帖 |
|
G*****a 发帖数: 183 | 20 余光中的诗歌没有读过,也没什么兴趣.不过我个人认为他译的Irving
Stone的梵高传"Lust for life"要比大陆版的强很多。
find in the internet
10月20日是文学馆黄金演讲月的压轴戏,请来了台湾箸名诗人、学者、散文家、翻译家余
光中先生。演讲开始前由于大厅早已坐满听众,稍晚的听众只好站立在大厅后面及两侧。
当主持人傅光明研究员陪同这位专程受邀从台湾来京演讲的余光中先生进入大厅时,响起
了热烈的掌声。9时30分,主持人傅光明先生首先介绍说:这次演讲我们请来了海峡对面
著名诗人、学者、散文家、翻译家余光中先生,他被梁实秋先生称之为“诗文双绝”的学
者,“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今天他的讲演题目是“创作与翻译”。年逾七旬、精神矍铄
、充满活力的余光中先生在一片热烈掌声中开始了他的演讲:
我非常高兴,从台湾来到北京,在这个文学殿堂作学术报告。我从事文学创作半个世
纪以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对翻译工作也很感兴趣,搞了几十年,也比较熟悉。在切入正
题之前,先谈一点往事。我1947年考入南京大学外文系,当时我考取了5个大学,其中包
括北京大学,有一种 |
|
y****1 发帖数: 671 | 21 信区: PKUSchoolFellow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1年05月12日19:08:3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北大文科校友选:
许志摩 1915年、1917-1918年在北京大学学习,诗人
茅盾 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近代中国“文学三巨匠”之一
范文澜 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家
俞平伯 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诗人、散文家、红学家
傅斯年 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家,原北大代校长、台大校长
冯友兰 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家、国学大师
罗常培 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语言学家
朱自清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散文家、文学家
杨晦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戏剧家、文艺理论家
顾颉刚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开创人
郑天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家
曹靖华 1921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外语学家
董作宾 1922-1925年在北京大学学习,考古学家,甲骨文“四堂”之一
魏建功 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语言学家
冼星海 1926-1927年在北京大学学习,音乐大家 |
|
T*****n 发帖数: 2456 | 22 wiki上刷出来的杭高著名校友,很多啊,只可惜越到后面越不认识
杭高的著名校友极多,许多校友在学术,政治,商业等领域起着领导整个领域发展的作
用。到目前为止,共有46位中外院士出自杭高。
养正、府中、旧一中时期(1899-1923)[编辑]
林启:杭高创始人,亦是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创始人之一。
陈黻宸 林白水
陈叔通: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曾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
会副主席
钟毓龙
钱家治
沈兼士
钱玄同:著名文学理论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湯爾和
马叙伦:民主人士,教育家,语言学家和书法家
陈介
徐新六
姜立夫
郑昶
张乃燕
郁达夫: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徐志摩:诗人,散文家,“新月派”文学代表 蔡堡
倪贻德 阮毅成
两级师范、省立一师时期(1908-1923)
徐定超 李次九 阮性存
沈钧儒:法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全国
政协副主席
经亨颐:教育家 朱希祖 刘大白
李叔同:
鲁迅
戴笠
张宗祥
许寿裳
沈尹默
姜丹书
夏丏尊
胡公冕
何炳松
陈望道
叶圣陶
刘延陵
朱自清
许宝驹
俞平伯...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3 http://jiuliyougancheng.blogchina.com/1379940.html
九州欢乐的专栏
http://jiuliyougancheng.blogchina.com
写颂歌,死于颂歌的作家杨朔
作者:九州欢乐
时间:2012-11-03 15:2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历史
写颂歌的人,死于颂歌,那就是作家杨朔。
我读杨朔的著名散文《荔枝蜜》,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师范毕业了,到一所
初中教语文,有篇课文就是《荔枝蜜》。杨朔的散文作为1960年代前后的散文样板,成
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楷模。一个风景一个人然后结尾歌颂一下他要歌颂的时代,也就是我
们按照教科书要求讲的情景交融结尾升华。大家大概都知道,1960年,国家处于建国以
来最困难的时期,也就是现在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饿死人4000万左右,平均每
年饿死1000多万人。饿死1000多万人的1960年,在散文家杨朔的笔下,却是比荔枝蜜还
要甘甜。他的《荔枝蜜》这样说: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甘甜呢。
国家困难的时候,人民饿死,但是对于作家杨朔,还是很不错的,他到广东从化的
温泉宾馆里住了几天,... 阅读全帖 |
|
E***D 发帖数: 44 | 24 20名中共元老上书:刘晓波案错判
DWNEWS.COM-- 2010-02-01 21:23:42.474 --多维新闻网
《多维新闻》20名中共部级、局级退休元老近日联署致中央公开信,要求纠正对“刘晓
波案”的违法错判。参加联署的元老中有人接到警告,有人被劝喻“外出疗养”。
香港《明报》2月1日引述公开信指出,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一审判决在事实和说理两方
面都不能令人信服,这是以司法名义损害中共的改革开放形象。建议中央采取实际步骤
,敦促北京一中院撤销刘晓波一审判决。据了解,中央有关部门对此已有反应,参加联
署的元老中有人接到警告,有人被劝喻“外出疗养”,亦有人家中电话被切断,多名联
署者均表示暂不方便接受采访。
20名联署元老平均年龄超过80岁,加入中共党龄平均逾60年。其中有94岁毛泽东前秘书
李锐、90岁的新华社前副社长李普、87岁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前署长杜导正、著名散文家
袁鹰、著名诗人兼评论家邵燕祥、曾为江青和王军涛辩护的著名大律师张思之、中国政
法大学前校长江平等。
报道称,这封由1月28日开始草议,至1日中午才定稿的公开信指出,一审判决书有关刘
晓波头条罪状是“对党和政府不 |
|
w*****n 发帖数: 2260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nshan (wansh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照片:感觉诺帝刘晓波有一种冷峻的英俊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8 09:20:12 2010, 美东)
刘晓波(1955年12月28日- ),生于吉林长春,中国作家、持不同政见者、著名政治
犯、2010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2],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独立中文笔会
主席。
他曾经参与八九民运,后多次被捕入狱。2008年发起《零八宪章》,呼吁政治改革,遭
中国政府在2008年逮捕,并依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
利2年。目前正在服刑中,预期出狱时间在2020年6月21日。
目录 [隐藏]
1 生平
1.1 六四事件
1.2 被捕入狱
1.3 诺贝尔和平奖
1.4 年谱
2 反响
3 获奖情况
4 主要著作
5 参考文献
6 相关条目
7 外部链接
[编辑] 生平
刘晓波于1955年12月28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个知识份子家庭,1969年至1973年随父
母奔赴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大石寨公...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1141 | 26 我偶然翻阅一本广东知名的杂志,读到一位著名作家谈论“小人”的文章,他对“小人
”的议论可谓入木三分,控诉反“右”和“文革”带来的灾难可谓酣畅淋漓,很让人解
气。遗憾的是,当他谈到在运动中因受到不公平待遇,不堪忍受屈辱而自杀的中国作家
们时,却说中国作家比外国作家自杀的少。还说邓拓也不是自杀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而且文章中在涉及这个问题时,有意无意之中流露了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点,对
此,我更不敢苟同了。
“文革”中我国究竟有多少作家自杀?那段历史人们应该记忆犹新。我觉得应该把我对
那段时期所接触和了解的一些作家、艺术家和学者们自杀和他杀的真实情况写出来,让
我们在血的教训中,变得冷静起来,坚强起来,历史绝对是不该遗忘,更不应该是被歪
曲的。
先从自杀的外国作家说起吧。那篇文章中列举了茨威格、川端康成、海明威、法捷耶夫
等自杀的外国作家,这些人名气很大,自杀了影响也大,但人数确实不多,而且他们与
中国作家不同,自杀的原因都不是在某一个政治浪潮中被逼上绝境的。他们有的是在生
命哲学上钻进了死胡同,与世俗格格不入才自杀的,如川端康成;有的是疾病缠身,
对健康失去信心而自杀的,如海明威;也... 阅读全帖 |
|
b*******k 发帖数: 16989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arvestt (he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 很全面的名单:中共领导层、太子党关系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2 23:32:53 2012, 美东)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609821.html
习近平――国家副主席(副总理习仲勋之子)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毛泽东之妻贺子珍侄子)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江泽民外甥女婿)
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之子)
王岐山――副总理(副总理姚依林女婿)
回良玉――副总理(江泽民儿女亲家)
李源潮――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成之子)
戴秉国――国务委员(文化部部长黄镇女婿)
刘延东――国务委员(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瑞龙之女)
俞正声――上海市委... 阅读全帖 |
|
x*******8 发帖数: 1254 | 28 88岁老人收到53年前刘伯承来信
扬子晚报
88岁的丁芒出示刘伯承元帅的亲笔信。
丁芒
1925年出生在江苏南通,1946年参加新四军。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
散文家、书法家。先后出版诗集、散文集、散文诗集、诗论集、书法集40余部。
丁芒老先生今年88岁,住在南京市玄武区高楼门。今年3月份,丁先生突然接到一
个电话,电话那头是宿迁市史志办主任杨学军。杨学军告诉丁先生,解放军出版社原社
长朱冬生整理出版社下属《星火燎原》编辑部的文件档案时,发现了53年前,刘伯承元
帅写给丁先生的亲笔信。4月初,丁先生收到了杨学军寄来的彩色复印件。 扬子晚报
记者 肖 雷
元帅的亲笔信
刘伯承在信中尊称编辑为“您”
昨天下午3点钟,扬子晚报记者来到丁先生家中。88岁高龄的丁先生先将刘伯承元
帅的亲笔信复印件拿给记者。
刘伯承元帅在信中写道:“丁芒同志:回忆长征一文,您出力太多。其中关于事例
原则问题,必须请军委常委诸同志审核才有把握。我看了您最后稿。我仅为干部团渡金
沙江,增加两句说明史实。余无意见。致以敬礼!刘伯承 九月三十日。”通篇信件为
刘元帅毛笔书写,字体顿挫有力。从复印件看,原件纸张已...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9 来源:《开放》杂志
沙发事件
我自报家门,应聘进入香港《文汇报》之时,正赶上一个绝好的难得机会,刘永碧的先
生刘芳安,调入新华社香港分社当宣传部副部长,她调入《文汇报》任副总编,负责对
外联络,主要是内地办站业务,她急需我这样没有任何人事背景的雇员,为她分管的工
作锦上添花,而且,她原和先生均在新华社比利时分社当驻外记者,我也在新华社辽宁
分社短期工作过,故她相信我的能力,但实际上,《文汇报》内地办站的主要任务是,
利用该媒体和《大公报》等可以在内地出版发行的特权,不遗余力地拉广告,筹集对外
宣传的活动经费。最初,我并不知道他们这个目的。我的理解是,《文汇报》很有经济
实力,只不过对我还不太了解,不太放心,才让我个人先垫付费用,把办事处建立起来
的,我大概预先支付了5万元左右。主要是使用大连税务局属下的唐山街宾馆一个房间
的租金,和电话费,交通费,以及办理营业手续,购买办公用品费,等等,后来大约在
1994年底,《文汇报》委派发行部的刘史鸣,编辑部的何亮亮先后把钱归还了我。{那
时,何亮亮还没去凤凰卫视任评论员,他在《文汇报》任主笔,我听说他是著名散文家
何为的儿子,很是敬佩}
199...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30 姜维平
俗话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用这话去看《文汇报》的从业人员,真是恰如其
分,别看香港文汇报是一张在海外出版发行的报纸,但它的人员构成则五花八门,威震
天下,有的是地道的港人,有人是后来移居香港的大陆人,更多的是临时从内地或世界
其它地方选派的神秘人物,比如副社长刘永碧的先生是宣传部副部长刘芳安,副总编张
卿云的太太是副部长周珊珊,北京办事处的记者滕越的父亲是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滕文生,公关部的杜明明是杜导正之女,主笔何亮亮之父是大名鼎鼎的散文家何为,海
南办主任林刚的太太是作家蒋子丹,上海办副主任吴菲的先生是著名作家陈村,林林总
总,不一而足,,由于我的出身和背景平平淡淡,《文汇报》的高层领导不可能真心信
任我,故他们不会在大会上和私下里透露更机密的东西,多年来我对核心层的人员详情
所知甚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作为共产党设在香港的外宣阵地的特点,则决定了他
的领导人必须和中共上层保持密切的关系。当然,这个上层主要是指新华社香港分社宣
传部。
我1994年初至2000年底,这段期间,我印象中是张浚生在主持中共在香港的宣传工作,
他公开的身份是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也是...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1 近日网络上有一则涉及余秋雨大师的信息,标题叫《传余秋雨病逝》,内容如下:联合报2010年5月26日电:大陆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昨日凌晨5时因心肌梗塞在上海华山医院病故,享年64岁。
之前曾有消息灵通人士爆料余秋雨曾因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而在华山医院接受灾危。有人因此消息一日内三次晕厥。尽管余秋雨大师反应神速,很快在腾讯围脖辟谣,然而这则消息还是被网友们风快的欢传着。
以下为网友跟贴摘录:“人民群众无不含泪欢送。”、“哦耶!”、“可惜是假消息,污染源仍然活着。”、“是假的…已经证实他还在祸害人间”、“为了 ‘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你还是挂了吧。”、“辟谣了 那说明应该死了啊~~ 哈哈哈”、“含泪大师,就算您真的去了,P民也不会含泪的”、“余秋雨老师,你放心,我是不会轻信谣言的,虽然刚才看错了,但是你放心,在我心中你早就死了”……
谣言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是由于它深得人心。去年余秋雨大师也“被造谣”过一次,那次是传言马兰要离婚,同样被网民们幸灾乐祸成一片。《西游记》里有这样一首打油诗:老虎进了城,家家都关门;虽说不咬人,名声害了人。当大师不受欢迎的时候,其唯一的功能就是成为网民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2 单就北京大学一所高校来说,在“文革”初期和工、军宣传队进驻期间称得上权威的著名教授,如翦伯赞、饶毓泰先生等,自杀的就有24名。邓拓先生诗云:“莫谓书生多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老舍先生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我偶然翻阅一本广东知名的杂志,读到一位著名作家谈论“小人”的文章,他对“小人”的议论可谓入木三分,控诉反“右”和“文革”带来的灾难可谓酣畅淋漓,很让人解气。遗憾的是,当他谈到在运动中因受到不公平待遇,不堪忍受屈辱而自杀的中国作家们时,却说中国作家比外国作家自杀的少。还说邓拓也不是自杀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而且文章中在涉及这个问题时,有意无意之中流露了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点,对此,我更不敢苟同了。
“文革”中我国究竟有多少作家自杀?那段历史人们应该记忆犹新。我觉得应该把我对那段时期所接触和了解的一些作家、艺术家和学者们自杀和他杀的真实情况写出来,让我们在血的教训中,变得冷静起来,坚强起来,历史绝对是不该遗忘,更不应该是被歪曲的。
先从自杀的外国作家说起吧。那篇文章中列举了茨威格、川端康成、海明威、法捷耶夫等自杀的外国作家,这些人名气很大,自杀了影响也大,但人数确实不多,而且...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3 88岁的丁芒出示刘伯承元帅的亲笔信。
丁芒
1925年出生在江苏南通,1946年参加新四军。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散文家、书法家。先后出版诗集、散文集、散文诗集、诗论集、书法集40余部。
丁芒老先生今年88岁,住在南京市玄武区高楼门。今年3月份,丁先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宿迁市史志办主任杨学军。杨学军告诉丁先生,解放军出版社原社长朱冬生整理出版社下属《星火燎原》编辑部的文件档案时,发现了53年前,刘伯承元帅写给丁先生的亲笔信。4月初,丁先生收到了杨学军寄来的彩色复印件。扬子晚报记者 肖 雷
元帅的亲笔信
刘伯承在信中尊称编辑为“您”
昨天下午3点钟,扬子晚报记者来到丁先生家中。88岁高龄的丁先生先将刘伯承元帅的亲笔信复印件拿给记者。
刘伯承元帅在信中写道:“丁芒同志:回忆长征一文,您出力太多。其中关于事例原则问题,必须请军委常委诸同志审核才有把握。我看了您最后稿。我仅为干部团渡金沙江,增加两句说明史实。余无意见。致以敬礼!刘伯承 九月三十日。”通篇信件为刘元帅毛笔书写,字体顿挫有力。从复印件看,原件纸张已经发黄。
看完信件,记者颇为感慨:刘伯承身为共和国元帅,给一位编...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4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我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1981年开始创作,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 、《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我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1981年开始创作,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 、《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1987年,莫言代表作《红高粱》由张艺谋改编拍成同名电影,该片由姜文巩俐主演,是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
莫言简历
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5 过去10年全国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
江西安义县新民乡南坑村目前只有一个居住者
有一种选择叫离开,有一种趋势叫进城。
《都市快报》本期的“天下”周刊,聚焦“空心村”,对赣西北三个“空心村”进行调查,11个自然村平均居住不到8人;村民外出打工,从山村走向了城镇,留下了“空心村”,有的地方还干脆说成是“空壳村”。“一个人的村庄”,不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是散文家的真切写实。
城市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城镇化”,这是一种大势所趋。偌大国家,超过半数的人城镇化了,这是必然的一个结果,不由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现在农民工就有2亿多在城市里干活,尽管不是具有城市市民待遇的“城里人”,但他们终归是离开了乡村。那么多人离开了,乡村哪有不“空”的道理?
我曾经在基层当过领导,比较知道农村、农业、农民。我明白“下山脱贫”是一种历史性的选择。留在高高的山上,特别是留在一些行政村下面的自然村,连脱贫都很难,真是没有多少出路的。别的不说,难以通公路就是很苦命的事,告别的选择,看起来是无奈的选择,其实也是文明的选择。
乡村,是我和像我一样的许多人的童年记忆。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曾说:“童年是人类的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说,乡...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6 韩寒
郭敬明
“名人”语文,差错几何?
《咬文嚼字》公布2012年名家博客语文差错情况
著名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11日揭晓“2012年围观名家博客”活动结果。12位被“咬嚼”的名人当中,周国平、郎咸平、方舟子语言文字差错较少,位列差错率“榜尾”;而收藏名家马未都与“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则差错较多,排名差错率“榜首”。
“和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上的名家博客属于‘自媒体’,没有中间的编辑环节,因此它们事实上反映了社会语言运用的真实水平。”《咬文嚼字》总编辑、知名语言文字专家郝铭鉴认为,眼下网络语文对于社会语文生活的辐射力越来越强。粉丝数量庞大的名人博客,对社会语文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越一家报纸。而从“ 围观”结果来看,网络语文的混乱“名人”难辞其咎。
12名人遭“咬嚼”,语文“过关”者寥寥
据悉,2012年《咬文嚼字》共选取了新浪网上的12位知名博主,每月“围观”一人。首个被“咬嚼”的是方舟子,紧随其后的是郭敬明、韩寒、黄健翔、郎咸平、李承鹏、李银河、马未都、钱文忠、徐静蕾、郑渊洁、周国平。整个“围观”活动历时一年,吸引数万网民参与,共对12位名家提出了11万余条(含重复)差错质疑,最...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7 4月23日,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现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名誉副主席、剧作家沙叶新受人所托在微博上转发了一篇文章,称余秋雨已经与现任妻子马兰离婚,文中还有余秋雨两任妻子的“控诉”。尽管几小时后沙叶新就删掉了这条微博,但已经有不少网友截图并转发,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
4月24日,新浪认证为作家余秋雨的微博“倾听秋雨”发了一张“秋雨书院”上海分院落户浦东揭牌仪式的照片,照片中余秋雨和夫人马兰在一起,照片“摄于2013年4月22日”。25日,“倾听秋雨”又发了一份马兰的声明,驳斥了“离婚”的谣言,并且表示:“若有下辈子,还会嫁给他。”算是正式为这场“被离婚”闹剧画上句号。
沙叶新满嘴打哈哈,“都是八卦”
马兰力挺:下辈子还嫁他
余秋雨爱上美女作家?离婚传言又来了
当年,余秋雨与小他16岁的黄梅戏演员马兰结合,被视作现实版才子佳人的故事。马兰曾经在采访时表示:“我和余秋雨在一起的感觉非常奇妙,我和他就像在上辈子就结过婚一样,而今生要做的只是完成前世的那个约定。”不过,才子佳人的故事虽然好看,但不一定让人看好。在2009年,就传出过一次他们婚变的传闻。说余秋雨的妻子马兰女士发表声明要与他离婚,原因...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11983 | 38 2008年8月24日7时18分,曾创作文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著名散文家、小说家魏
巍因肝癌医治无效在301医院去世,享年88岁。
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1920年3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1937年抗日战争爆
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
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
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
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我个人认为, 《东方》比文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要好。
我从小就读《东方》 ,上中下三册, 从小学到大学, 也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深深被
主人公郭祥的故事所吸引. 郭祥是志愿军某部连长, 战斗机智勇敢,立功无数,他身
边的战士也都性格鲜明,有的幽默,有的腼腆, 有的调皮, 有的憨厚, 但是都是中
华优秀儿女。 整个小说故事性极强,战斗的描写精彩极了, 战争场面宏大, 战斗形
式复杂多变, 有伏击, 有突袭,有强功, 有打伞兵, 有阻击,有在帽耳洞里和敌周
旋,有在五面包围中的残 |
|
l*********y 发帖数: 1011 | 39 不好意思,确切说是87版红楼梦,呵呵。
1987版《红楼梦》的顾问委员会,主任是王昆仑,国内著名的红学家,他在抗战期间撰写的《红楼梦人物论》,是最早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红楼梦》的一部专著。副主任王朝闻,知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委员还有国学大师启功、著名散文家和小说家沈从文、著名剧作家曹禺、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活动家周扬、著名翻译家杨宪益、红学家周汝昌、红学家蒋和森……这样的顾问团队,恐怕任何一所大学的任何一个课题研究组都无法与之匹敌。编剧周岭回忆起开拍前三个月的学习班里,他主持的红学学习班上,常常有专家川流不息地开讲座:有胡文彬老师讲的“国内外红学研究概况”;朱家谱老师讲的“《红楼梦》中的北方生活习俗”;邓云乡先生讲的“南方生活习俗”;周汝昌先生讲的“《红楼梦》原著的优与续书的劣”;王朝闻先生讲的“怎样正确理解《红楼梦》的角色”;李希凡先生讲的“《红楼梦》的历史背景”。教学内容之丰富,教学队伍之强大,几似一所大学在开红楼梦研究的专业课。
对待一部电视剧,这样的一种专业精神,恐怕以后再不会有了。 |
|
f*r 发帖数: 3968 | 40 哦对,90多了罢
期间撰写的《红楼梦人物论》,是最早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红楼梦》的一
部专著。副主任王朝闻,知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委员还有国学大师启功、
著名散文家和小说家沈从文 |
|
v**e 发帖数: 8422 | 41 郁达夫抗日热情应该还是一贯的.
【满江红】郁达夫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
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
楚三户,教秦灭。
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
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
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1936年
【小传】:
郁达夫(1896~1945)中国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随兄赴
日本学习,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由于对中国古典文学浓厚的兴趣,又
广泛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从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
起成立创造社。同时创作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23年又完成第二
本小说集《茑萝集》,震惊了文坛。在此期间,曾参加《创造》季刊、《创造周刊》、
《创造日》的编务工作,并在安庆政法学校、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任教。1926年3
月,去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2月回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
造社出版部事务。1927年8月脱离创造社。一度与鲁迅合作编辑《奔流》月刊。1930年2
月,参与发起中国自 |
|
S*******C 发帖数: 7325 | 42 ☆─────────────────────────────────────☆
OXGBIX (牛英九) 于 (Wed Mar 17 00:33:08 2010, 美东) 提到:
话说如果高鸭不胡写,或者原本后40回找到了
那么红楼是个啥样子滴?
☆─────────────────────────────────────☆
xiaoju (可爱的龙猫) 于 (Wed Mar 17 00:35:52 2010, 美东) 提到:
基本情节不变,坑填上,细节好点而已。
☆─────────────────────────────────────☆
SweetJan08 (Jan) 于 (Wed Mar 17 00:36:26 2010, 美东) 提到:
判词的结局吧
☆─────────────────────────────────────☆
OXGBIX (牛英九) 于 (Wed Mar 17 00:38:18 2010, 美东) 提到:
鲍鱼的结局会不会不同
☆─────────────────────────────────────☆
... 阅读全帖 |
|
q***a 发帖数: 3877 | 43 闲聊两句:也谈对诸葛亮的客观认识
中国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其实一直是蛮高的。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
诸葛亮基本上是完美无缺的,以致鲁迅先生在评价《三国演义》时曾说:“状诸葛之多
智而近妖”。《三国演义》这么神化诸葛亮,固然有失偏颇,但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诸葛亮在民间的崇高威望。
但到了现代,人们开始对《三国演义》进行挑刺,开始去查证一些史学资料,试图还原
一个“真实的诸葛亮”。一些论坛上的网友认为真实的诸葛亮并没有《三国演义》所写
的那么神。尤其是军事才能,不及同时代的周瑜和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挑刺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点:
1. 诸葛亮用人不当。认为诸葛亮不应该派高傲自负的关羽去守荆州。后来派马谡守街
亭,更是用人严重失算,直接导致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2. 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斩杀后,刘备悲痛至极,率大军攻打吴国要为关羽复仇。诸
葛亮虽然力劝刘备不要出兵,但刘备执意要出兵。此时,诸葛亮应该选择随刘备出征,
但却没有。结果导致不擅兵法的刘备在夷陵被陆逊火攻,全军覆没,蜀国大伤元气。要
是管仲在世,绝对不会作出诸葛亮这样的选择。
3. 诸葛亮胆小、刚愎自用。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4 (记者文华综合报导)朱自清在大陆可谓家喻户晓。人们不但记得初中课本里他写的散
文诗,更记得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于是很多人认为朱自清是饿死的。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
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个人自由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
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
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
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最近,在《中国历史的宿命》一书里,谈到了朱自清和他的死。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
实,字佩弦。20岁时因“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
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朱自清曾在多所中学任教,后公派留学英国一年,曾
担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被中共树为民主战士
朱自清在大陆被称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荷塘月
色》、《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人们评论... 阅读全帖 |
|
m********1 发帖数: 368 | 45 號稱“北宋五子”者有其二:張橫渠、程明道
“唐宋八大家”宋之散文家有其三,二蘇、曾子固
聞康震先生云曾氏兄弟二人、堂弟一人及連襟,共六人皆嘉佑二年榜上有名
王荊公熙宁變法之黨人,賢与不肖,魚龍混雜,吕吉甫實屬能臣也
宋政局的影响我觉得吕吉甫第一,对后世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推张子厚程伯淳
叔侄,但要说现代人熟知程度,当然还是苏子瞻当仁不让,别人大家都忘记差不多了 |
|
w****j 发帖数: 5581 | 46 大致和Masintha这案子同时,还有一件和Numidia有关的事情出现在Cicero记载中。一
个叫Vatinius的财政官(Quaestor)在西班牙执行公务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到去Numidia
和Mauretania的王庭,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西班牙。Cicero是63BC的执政官,Vatinius算
是他的手下,Cicero对此人评价极差,不过鉴于Vatinius是Caesor的追随者,在后来的
内战里起过一些作用,这个评价是否完全可靠是可疑的。Cicero提到这事是因为他怀疑
他去非洲执行Caesar的某种阴谋,但具体是什么就谁也不知道了。
这里顺便简略提一下Cicero。Marcus Tullius Cicero是罗马共和晚期著名的学者,政
治家,雄辩家,散文家,是共和制度的热切支持者。他生于Arpinum的骑士阶层家庭。
不过和Pompey一样,他的Tullius家族也不是古老的罗马家族,而是所谓homines novi
,新公民。从小,他就在学术上显出了天赋。他热心于希腊文化的一切,特别是哲学和
文学。后来还向Musius家族的元老学习法律,而且后来他也确实是以律师开始踏入政...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47 ☆─────────────────────────────────────☆
mercurian (mercurian) 于 (Mon Mar 14 07:08:16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一年牛人太多,大家来聊聊他们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力排行吧。我来抛个砖,对北宋政局的影响我觉得吕吉甫第一,对后世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推张子厚程伯淳叔侄,但要说现代人熟知程度,当然还是苏子瞻当仁不让,别人大家都忘记差不多了
☆─────────────────────────────────────☆
trna (trna) 于 (Mon Mar 14 19:52:45 2011, 美东) 提到:
曾巩苏辙都是这一年的吧?
唐宋八大家比你说的前3个,还是更被普通老百姓所熟悉。。。
☆─────────────────────────────────────☆
machineo21 (archangel) 于 (Mon Mar 14 19:56:08 2011, 美东) 提到:
號稱“北宋五子”者有其二:張橫渠、程明道
“唐宋八大家”宋之散文家有其三,二蘇、曾子...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48 ☆─────────────────────────────────────☆
whctmj (马甲) 于 (Fri Apr 1 03:16:03 2011, 美东) 提到:
大致和Masintha这案子同时,还有一件和Numidia有关的事情出现在Cicero记载中。一
个叫Publius Vatinius的财政官(Quaestor)在西班牙执行公务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到去Numidia
和Mauretania的王庭,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西班牙。Cicero是63BC的执政官,Vatinius算
是他的手下,Cicero对此人评价极差,不过鉴于Vatinius是Caesor的追随者,在后来的
内战里起过一些作用,这个评价是否完全可靠是可疑的。Cicero提到这事是因为他怀疑
他去非洲执行Caesar的某种阴谋,但具体是什么就谁也不知道了。
这里顺便简略提一下Cicero。Marcus Tullius Cicero是罗马共和晚期著名的学者,政
治家,雄辩家,散文家,是共和制度的热切支持者。他生于Arpinum的骑士阶层家庭。
不过和Pompey一样,他的Tullius家族也不是古老... 阅读全帖 |
|
v**n 发帖数: 135 | 49
普鲁塔克著《希腊罗马名人传》(简称《名人传》,亦译《希腊罗马人物平行(对比)
列传》、《传记集》)
本书以古代希腊罗马社会广阔的历史舞台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全书共有50篇,其中46篇以类相从,是名符其实的对传。用一个希腊名人搭配一个罗马
名人,共23组,每一组后面都有一个合论。其余四篇则为单独的传记,不作对比,也没
有合论。《名人传》历来被称为西方古典文库中的瑰宝,是一部融历史,文学和人生哲
学于一炉的宏篇巨制。古代希腊、罗马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都是有赖于《名人传》中绘
声绘色的叙述而流传下来的。近2000年来,《名人传》以丰富多彩的史料,朴素生动的
叙述以及渗透其间的伦理思想,一直为人们喜爱称道。尽管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专
著,但因作者以其独特的风格,以古希腊罗马的重要历史人物为中心,详尽地描述了许
多重要历史事件,保存了许多已散件的文献材料和难得的传说佚事,至今仍是研究希腊
罗马历史所必不可少的典籍。另一方面,普鲁塔克也是西方传记文学的鼻祖,因而又被
称为西方“现代心理传记作家”的先驱。他的笔调和文体风格对欧美散文、传记、历史
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50 文人风骨:文革期间因不堪忍受屈辱而自杀的北大学者教授(图)
[导读]单就北京大学一所高校来说,在“文革”初期和工、军宣传队进驻期间称得
上权威的著名教授,如翦伯赞、饶毓泰先生等,自杀的就有24名。邓拓先生诗云:“莫
谓书生多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老舍先生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我偶然翻阅一本广东知名的杂志,读到一位著名作家谈论“小人”的文章,他对“
小人”的议论可谓入木三分,控诉反“右”和“文革”带来的灾难可谓酣畅淋漓,很让
人解气。遗憾的是,当他谈到在运动中因受到不公平待遇,不堪忍受屈辱而自杀的中国
作家们时,却说中国作家比外国作家自杀的少。还说邓拓也不是自杀的。这显然与事实
不符。而且文章中在涉及这个问题时,有意无意之中流露了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点
,对此,我更不敢苟同了。
“文革”中我国究竟有多少作家自杀?那段历史人们应该记忆犹新。我觉得应该把
我对那段时期所接触和了解的一些作家、艺术家和学者们自杀和他杀的真实情况写出来
,让我们在血的教训中,变得冷静起来,坚强起来,历史绝对是不该遗忘,更不应该是
被歪曲的。
先从自杀的外国作家说起吧。那篇文章中列举了茨威格、川端康成...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