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 发帖数: 5138 | 1 转贴自 http://www.pcworld.com.cn/column/1/2005/1117/835.shtml
1975年,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片,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30年过去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背后的发明者来到中国,为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也用他敏锐地洞察力展望数码影像的未来。
艰难的诞生
赛尚(Steven Sasson)1973年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柯达,成为一名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1974 年,他担负起发明“手持电子照相机”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机在实验室中诞生,他也成为“数码相机之父”。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不用胶片来拍摄影像,其原型产品只有1万像素,成像非常粗糙。谈到那段历史,赛尚还记忆犹新:“在当时,数码技术非常困难,CCD很难控制,A/D转换器也很难制造,数码存储介质难于获取,而且容量很小。当时没有PC,回放设备需要量身定做。这些难点让我们用了1年的时间才安装完这台相机。”
数码相机对当时的柯达而言是一个很小的项目,由于决定采...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Gear 讨论区 】
发信人: zairenjian (玻璃虫), 信区: PhotoGear
标 题: 我觉得在数码单反相机中,canon是绝对的NO.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6 20:54:03 2011, 美东)
起初我也不太待见佳能,觉得是个投机取巧的暴发户。但是经过我深入的比对研究后发
现,起码在数码相机领域里,佳能是绝对的头把交椅。听我慢慢分析我的研究结果。
1:Leica 是历史上最富盛名的相机鼻祖,这个没错,但是那是历史了,只对胶片机时代
管用,现在的莱卡生产的单反就只是个奢侈品而已,贵的出奇,成像质量确实一般。它
无论成像质量和电子技术,都跟不上时代了。
2:Nikon 在胶片机时代也是绝对的专业级的。但是它却保守自傲,在数码单反领域的研发能力已经远远的落后于佳能,一个连感光元件都需要sony生产的公司,拿什么和别人竞争。单反相机的质量可想而知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就连数码卡片机成像质量也不及佳能。
3:Sony 就不说了,仅仅是数码技术比较强,对相机尤其是单反还是一知半解。仅仅是
生产高像素的卡片机还不错。... 阅读全帖 |
|
P*******i 发帖数: 10965 | 3 俺单反,傻瓜都是佳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Gear 讨论区 】
发信人: zairenjian (玻璃虫), 信区: PhotoGear
标 题: 我觉得在数码单反相机中,canon是绝对的NO.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6 20:54:03 2011, 美东)
起初我也不太待见佳能,觉得是个投机取巧的暴发户。但是经过我深入的比对研究后发
现,起码在数码相机领域里,佳能是绝对的头把交椅。听我慢慢分析我的研究结果。
1:Leica 是历史上最富盛名的相机鼻祖,这个没错,但是那是历史了,只对胶片机时代
管用,现在的莱卡生产的单反就只是个奢侈品而已,贵的出奇,成像质量确实一般。它
无论成像质量和电子技术,都跟不上时代了。
2:Nikon 在胶片机时代也是绝对的专业级的。但是它却保守自傲,在数码单反领域的
研发能力已经远远的落后于佳能,一个连感光元件都需要sony生产的公司,拿什么和别
人竞争。单反相机的质量可想而知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就连数码卡片机成像质量也不
及佳能。
3:Sony 就不说了,仅仅是数码技术比较强,对相机尤其是单反还是一知半解...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1642 | 4 起初我也不太待见佳能,觉得是个投机取巧的暴发户。但是经过我深入的比对研究后发
现,起码在数码相机领域里,佳能是绝对的头把交椅。听我慢慢分析我的研究结果。
1:Leica 是历史上最富盛名的相机鼻祖,这个没错,但是那是历史了,只对胶片机时代
管用,现在的莱卡生产的单反就只是个奢侈品而已,贵的出奇,成像质量确实一般。它
无论成像质量和电子技术,都跟不上时代了。
2:Nikon 在胶片机时代也是绝对的专业级的。但是它却保守自傲,在数码单反领域的研发能力已经远远的落后于佳能,一个连感光元件都需要sony生产的公司,拿什么和别人竞争。单反相机的质量可想而知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就连数码卡片机成像质量也不及佳能。
3:Sony 就不说了,仅仅是数码技术比较强,对相机尤其是单反还是一知半解。仅仅是
生产高像素的卡片机还不错。
4:其他的什么宾得啥的更是不值一提了。
而佳能,无论是数码技术还是光学技术,其自身的研发能力现在都是超群的,经过他们
自身不断的进取开拓,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码单反生产体系。其出色的研
发能力,总是带领单反相机走在最前沿。其性价比高,功能突出,成像质量越来越高。
可以说,现在的...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5611 | 5 数码技术趋于成熟的领域,比如135单反,用胶片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数码技术还鞭长莫及的领域,比如一台mamiya 7,找不到类似的数码相机
这两者并不是非要二选一,胶片可以扫描成数码,数码也可以制作成胶片,你去看
avatar imax,就是数码制作,胶片放映 |
|
W*****e 发帖数: 7759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short298 (short298),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国内加班成风--丝路数码员工连续加班5通宵过劳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4 20:21:06 2009)
国内知名数字视觉科技运用公司——深圳丝路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丝路数码)一中
层干部朱波近日在家中突然去世,经法医鉴定为猝死。其不幸遭遇在网上引起热议,有
自称熟悉内情者称其系连续加班熬夜导致过劳死。
该公司员工昨天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映,公司为赶进度连续加班已成常态
,“最多一次曾连续加班5个通宵”,以朱波为代表的一类员工被称为“炮灰团”。
深圳一公司白领猝死
“2009年3月25号上午8点,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在这一刻停止了!”——3月28日
,丝路数码公司官方网站首页上挂出的一篇名为《怀念朱波》的文章。
据悉,朱波为丝路数码公司一名中层干部,在丝路数码深圳公司工作6年,湖北武
汉人。3月25日上午8点,朱波妻子发现其长睡不起;8点20分,医院急救车到达,但抢
救无效。事后经法医鉴定为“猝死”。年仅30多岁的 |
|
G*******g 发帖数: 3729 | 7 您这第一张,是一个巨大的麻袋片.
第二张不错, 不过用数码拍出来没有任何压力.
觉得猪师您是胶片时代最后的武士, 在摄影随数码技术进步的洪流中, 且战且退. |
|
O*******d 发帖数: 20343 | 8 现在还在搞胶片的专业者,一般都是老头,无法体会数码技术的强大。 |
|
p********e 发帖数: 16048 | 9 数码技术还在进步
胶片能不倒退就不错了
说不定过几年 bw卷也就5/6种了 |
|
O*******d 发帖数: 20343 | 10 当初搞高清电视。日本非要搞传统的模拟信号,因为那是日本的强项。 日本搞出了模
拟信号高清电视的全套设备, 结果被美国的数码技术打回石器时代。 |
|
C********n 发帖数: 6682 | 11 http://www.av199.com/thread-178902-1-1.html
1.为什么电脑/硬盘做音源,比CD好?
因为人比较懒,早就看CD不舒服了,一直梦想成千上万的曲目,坐沙发上不动就能随便
换着听。前一阵子心血来潮准备动手一试电脑做音源。一开始期望值很低,希望音质和
中低端CD机差不多或稍差就可以。结果经过一个月的实践,我的结论是硬盘APE做音源
,音质绝不比CD差,也许更好(理论上是硬盘比CD转盘更好,但是我听不出来区别)
我现在的玩法是无损压缩的APE、FLAC或WAV由Foobar播放(有时44.1/16直出,有时用
SRC foobar插件软升频到96/24,比较中),接DAC USB口,DAC平衡输出到功放。CD机
的模拟输出接功放,数字输出接DAC的同轴口。
1. CD的模拟输出跟同价位DAC的输出比:不管在解析力还是全频段的平衡响应,DAC都
明显胜出。也就是说我的DAC里的DAC比我的CD里的DAC强得多。不难理解啦,因为CD里
面是转盘+DAC,转盘也是成本的啊,CD机当然比不上同价的外置DAC啦。
2. CD转盘跟硬盘比:用我DAC上的USB输入(...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35582 | 12 1932年,伊士曼柯达公司创始者乔治伊士曼举起手枪,结束了自己77年的生命。他
留给世人的遗言是,“我的使命已经完成,还等什么?”今时今日,这句话却不幸在他
所创办的柯达公司身上应验----132年的企业已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这个百年老店,曾经因为它的全产业链业务覆盖、垂直管理结构、终身雇佣制度以及剃
须刀式的盈利模式(柯达采用剃刀和刀片的两段定价策略,以低廉的价格销售相机,再从
底片上赚取高额利润)和在卤化银领域的领先技术,在全球胶卷和影像市场独占鳌头。
为何以往的成功经验会成为柯达迈向革新的桎梏?柯达“英雄末路”的背后原因到底是
什么?请关注本期专题报道“2012柯达沉没”。
巨无霸式自信导致贻误战机
柯达:败于战略性失调
与此前很多伟大公司一般,伊士曼柯达公司(以下简称“柯达”)似乎已经走到尽头。在
诞生132年后,那个一直致力于要把别人拍出最佳状态、最漂亮肤色、最动人表情、记录
最美好回忆的柯达,却恰恰没有拍好自己。
2012年1月底,柯达宣布已向纽约州南部地方法院提交破产保护文件。柯达表示,希望在
2013年时从破产中复苏... 阅读全帖 |
|
k**o 发帖数: 3006 | 13 ☆─────────────────────────────────────☆
apolitical (无期徒刑) 于 (Thu Apr 11 12:52:03 2013, 美东) 提到:
趁板神在黑屋里关着,我来行为艺术啦。用希大师的eos 3拍了一场比赛。说明书上写
连拍是每秒4.7张,但实际操作达不到,不过我算了一下,一卷24张,洗扫花8块多,基
本按动快门每秒就扔出去一块多钱,连拍体育有肾上腺激素的涌动,这次跟着流动的还
有现金。
重点难题在对焦上,虽然能在胶片机上找到佳能现在数码对焦操作的影子,但我还没找
到感觉。对上焦很快很准,但追焦跟踪的难度很大。都说佳能技术储备强,我时光倒流
追抚奸商的过去,还需要更多时间摸索。我应该还会再谈谈对焦问题。
fuji superia 400
kodak ektar 100
顺便对比一下用7d拍的,光照条件相似。
对比胶片和数码,除了明显的不同色调外,胶片在明暗过度的处理上会不会好一些?条
件是大太阳直射,无云,7d给了明显的数码味,对比度很强,显得光很硬,胶片则显得
在细节上不是那么对比强烈,能看出是晴天,但不是那种让人睁不开眼...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1985 | 14 冰火两重天
柯达与富士,黄色与绿色,胶片时代的一对老冤家,曾经主宰全球影像市场,伴随
着数代人的成长。进入数码时代后,两家传统霸主同样遭受过冲击,但眼下的命运却截
然相反,一家欢喜一家愁。
2012年1月19日,柯达公司在纽约依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对于成立
131年的影像巨头柯达来说,辉煌的历史终于走到尽头。柯达股价在过去一年累积下跌
了88%,目前仅为0.55美元,市值不到1.5亿美元。
同一个月,富士胶片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消费电子展(CES)发布了重量级单电相机X
Pro 1,并正考虑投资陷入财务丑闻的传统光学公司奥林巴斯(微博),借此扩大光学业
务。目前富士市值将近120亿美元,全年营收接近500亿美元。
同样是传统胶片厂商,同样遭受数字影像冲击,为何柯达和富士走出了两条完全相
反的轨迹,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命运?
数字先驱者
柯达是胶片时代毫无争议的霸主,但同样也可以说,“成也胶片,败也胶片”。胶
片带给柯达辉煌的历史、无限的荣光、巨额的利润,导致他们迟迟不愿走出这个安乐窝
,对数码影像反应迟钝以至于被市场所抛弃。
1975年,柯达实验室研发出了全球首台数码相机,1...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8800 | 15 《微电脑世界》2005年11月1日出版
引:1975年,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
感器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
片,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30年过去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背后的发明者来到中国,
为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也用他敏锐地洞察力展望数码影像的未来。
艰难的诞生
赛尚(Steven Sasson)1973年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柯达,成为一名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
工程师。1974 年,他担负起发明“手持电子照相机”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机在
实验室中诞生,他也成为“数码相机之父”。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不用胶片来拍摄影像,其原型产品只有1万像素,成像非常粗糙。
谈到那段历史,赛尚还记忆犹新:“在当时,数码技术非常困难,CCD很难控制,A/D转
换器也很难制造,数码存储介质难于获取,而且容量很小。当时没有PC,回放设备需要
量身定做。这些难点让我们用了1年的时间才安装完这台相机。”
数码相机对当时的柯达而言是一个很小的项目,由于决定采用数码方式,所以相机中
没有太多移动的机械,赛尚和两个技术... 阅读全帖 |
|
n*****1 发帖数: 1329 | 16 江青给我们的研发任务难度很高--专访原上海照相机总厂总工程师孙晶璋专访对象:
孙晶璋,原上海照相机总厂(海鸥前身)总工程师,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毕业。1957
年在上海照相机厂毕业实习,1963年正式进厂,1997年退休。
视频:专访原上海照相机总厂总工程师孙晶璋
网易财经:在您印象当中,60年代我们国家的照相机产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孙晶璋:我们照相机应该是58年开始搞的。德国莱卡3B型号是1936年出来,我们是58年
开始做,比他们晚了20多年。但是我们一起步就到这个水平了。这种照相机苏联也刚刚
开始搞。他仅凭自己的力量也生产不出,主要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把德国的工厂
、工程师搬回去,才开始的,大概1950年左右就有照相机出来。美国的照相机工业规模
很小,我看他不是不能搞,可能是它的重点不在相机,而在汽车。比中国先进的还有日
本,日本在二战时已经有照相机了,而且有几个照相机厂。除此之外,我们算是先进的
了。当时,香港、台湾根本差太远了,我们起步得比较快。
上海不能落后北京、天津
网易财经:国家开始重视照相机产业的背景是什么?
孙晶璋:我听老师傅们讲,当时,北京、天津都有照相...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17 大画幅镜头中的Petzval,可谓真正的老头,现在大部分都是19世纪的遗存了,虽然历
经百年,然而在今天,她独特的韵味依然无可匹敌!
在下厚颜开此贴,以求喜爱Petzval的朋友们一起交流。
Petzval(匹兹伐)镜头简介:
Joseph Petzval教授
Petzval镜头是由维也纳大学的数学教授Joseph Petzval教授在1840年发明的,在那个
年代,还没有现在的胶片,采用的还是湿板技术,在Petzval镜头出来以前,拍一张照
片,即便是在阳光下,曝光时间都要10分钟左右,如果用来拍摄风光之类的“死东西”
,似乎问题还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要叫人10分钟保持不动,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
对于人像摄影的需要却始终都很强烈的,这和我们现在并无太大不同。而当时的镜头光
圈都比较小,速度很慢,加上湿板的原因,想快速拍张照片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这个时候,Petzval教授的天才发明,给摄影术带来了巨大的进步,Petzval研究出
的镜头光圈是F3.6,而当时最快的镜头光圈是F5.6,而且画面中心的成像质量比当时其
他镜头要... 阅读全帖 |
|
i*****g 发帖数: 11893 | 18 失去竞争优势的七大科技巨擘(2012-05-02 13:42:04)转载▼标签: 雅虎微软惠普摩托
罗拉诺基亚柯达索尼 分类: 商业经典
进入新千年以来,至少有七家高科技巨擘,或者因为战略错误,或者因为船大不
会调头,或者因为陷入人事纠纷,突然从巅峰跌落,失去竞争优势,甚至有逐渐被边缘
化的可能。
病猫式的雅虎
真不应该对雅虎用这么不雅的词语,但似乎除了蹒跚病猫,再也找不出更恰当的词来形
容这家最杰出的门户网站。
十年时间,迅速达到巅峰,集所有网络宠爱于一身;然后迅速跌落低谷,成为无足轻重
的网络癌症患者。这样的大起大落公司,可能非雅虎莫属。
1994年,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创立了雅虎 .1996年4月12日,YAHOO!正式在华尔街上市
,上市第一天的股票总价达到5亿美元,杨致远一夜之间成了亿万级富人,网络造富神
话自此开始。
任何创新者都需要机遇,雅虎的机遇是web1.0时代的来临。互联网诞生初期,消费
者从纸上阅读向网上阅读转变,是一次阅读飞跃式的机遇,雅虎利用这个机遇成为全球
最大的门户网站,它打败美国在线创立的“免费+开放”的商业模式,后来成为综合门... 阅读全帖 |
|
z****i 发帖数: 19707 | 19 最小最轻的FX格式数码单反相机
——尼康全球同步发布全新FX格式数码单反相机Df
2013年11月5日,尼康公司全球同步推出全新FX格式数码单反相机Df。
Df是尼康FX格式最小、最轻的数码单反相机,能够在宽广感光度范围内实现旗舰级
图像画质,并提供直观的拨盘操作,具有极佳的便携性。相机顶部配备大尺寸金属机械
拨盘,用户可感受到使用机械设备拍摄的愉悦触感,以及拍摄个性化图像的乐趣。使用
Df时,用户可以通过机械拨盘直观地确认ISO感光度、快门速度和曝光补偿值。从而更
专注于摄影创作,甚至当相机关闭时,也可调节设置。
Df配备了和尼康旗舰机型D4相同的FX格式CMOS图像传感器(1625万有效像素)和EXPEED
3图像处理器,在各种亮度环境下提供稳定的旗舰级图像品质。它支持宽广的标准感光
度范围,从ISO 100–ISO 12800,也还可下调至ISO 50相当值或上调至ISO 204800相当
值。
Df出色的便携性,以及在宽广的感光度范围内实现的稳定的旗舰级画质,让摄影不
受时间、地点和光线等条件的束缚,扩大了表达领域和自由度。
同时,Df的套机镜头AF-S 尼克尔 50mm f/... 阅读全帖 |
|
b******g 发帖数: 3616 | 20 摄影学习坑的话题果然是个好坑。但我觉得风光摄影最大的坑也许应该算是“娃坑”了
吧。诸多风光高手自“娃”之后基本歇菜,可能到时我也跳不出这个坑。
再来说说这三个风光坑。其实这三个风光坑在我涉足风光摄影的第一年就经历过了,特
别是HDR坑在风光摄影之前就已经跳过。我来说说我对着三个坑的看法。无论HDR,超广
还是后期其实都只是摄影里面的一种技术手段,这三者就好比三种走险招的剑谱,稍有
不甚就容易过犹不及。但就像街霸里的大招,用得流畅用得连贯,也能够滴水不漏。当
然这三种具体的技术或手段,从来都不是风光摄影的全部。风光摄影的最最核心永远只
有”光“,剩下的都只是表现核心的工具而已。
这其中HDR的代表性最强。从第一次看到那种超现实效果的震撼,到后面的审美疲劳。
我最终将HDR技术从我的后期workflow里抹去。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城市风光摄影
家的HDR作品时,彻底转变了我的看法——原来HDR也可以这么用,原来HDR也可以创造
这么自然不失真实的照片。这个时候我明白一个道理,HDR坑挖这个坑的并不是HDR本身
,而是人们对HDR技术粗糙的使用。就好比人们在责备诺贝尔发明炸药造成战争的时候...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5022 | 21 最小最轻的FX格式数码单反相机
——尼康全球同步发布全新FX格式数码单反相机Df
2013年11月5日,尼康公司全球同步推出全新FX格式数码单反相机Df。
Df是尼康FX格式最小、最轻的数码单反相机,能够在宽广感光度范围内实现旗舰级
图像画质,并提供直观的拨盘操作,具有极佳的便携性。相机顶部配备大尺寸金属机械
拨盘,用户可感受到使用机械设备拍摄的愉悦触感,以及拍摄个性化图像的乐趣。使用
Df时,用户可以通过机械拨盘直观地确认ISO感光度、快门速度和曝光补偿值。从而更
专注于摄影创作,甚至当相机关闭时,也可调节设置。
Df配备了和尼康旗舰机型D4相同的FX格式CMOS图像传感器(1625万有效像素)和EXPEED
3图像处理器,在各种亮度环境下提供稳定的旗舰级图像品质。它支持宽广的标准感光
度范围,从ISO 100–ISO 12800,也还可下调至ISO 50相当值或上调至ISO 204800相当
值。
Df出色的便携性,以及在宽广的感光度范围内实现的稳定的旗舰级画质,让摄影不
受时间、地点和光线等条件的束缚,扩大了表达领域和自由度。
同时,Df的套机镜头AF-S 尼克尔 50mm f/... 阅读全帖 |
|
f****a 发帖数: 847 | 22 作为一个沉寂了许久的国产照相机企业,海鸥这次带来的产品真的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
觉。不过从市场的眼光去看,6999元过贵的售价,非常鸡肋的投影功能,都让人有些看
不懂。
8月15日,海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发布会,正式公布了自己的新款数码相机产品,其中
采用双反相机样式的CM9颇为引人关注。这款逼格(装逼的格调)爆表的数码相机采用
了光圈F1.4-F2.3、等效焦距24-90mm的大光圈镜头,1000万像素1/1.7英寸CMOS感光元
件,海鸥独有的SIPT2影像处理技术,海鸥原创的智能操作系统还支持wifi分享照片。
除了拍照功能之外,海鸥CM9还拥有投影功能,使用者可以把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用这台
机器随时进行投影展示。预计市场售价6999元。
海鸥CM9实拍图
作为一个沉寂了许久的国产照相机企业,海鸥这次带来的产品真的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
觉。不过从市场的眼光去看,6999元过贵的售价,非常鸡肋的投影功能,都让人有些看
不懂。对这款相机感兴趣的消费者应该绝大部分都是冲着它类似双反相机的外观,独特
的文艺范儿十足的顶部取景方式来的。这部分人群对于售价相信会非常敏感,6999元的
售价如果不考虑...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23
learn what? LEARN 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
1、谁在编织谎言
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历史学家”、“文化学者”等专家的偏执与偏心,国内出现
了一个怪现象:某些中国学者撰写的欧洲史,比欧美学者编写的要光鲜照人,中国专家
的评价,比欧美学者的高出N倍。
古罗马,在欧洲专家笔下,美好的东西自然不会遗漏,而屠杀、战乱、夺权、饥荒
、无视科学等等,也无一漏网;到了我们的专家手中,罗马只有法律、强大、艺术,锦
上添花尚嫌不足,似乎如果没有从天而降的祸患,罗马帝国不知会创造出怎样一个伟大
的未来。甚至,专家们一再不无遗憾地感叹:丝绸之路没能直接连通“伟大的”罗马,
因而使中国与“民主科学”失之交臂。
中世纪是欧洲人正宗后裔公认的“黑暗时期”。贵族多是文盲武夫,百姓多为无人
身权利的农奴。整个欧洲杀伐不断,关卡林立,动辄饥荒,城乡贫困,臭气熏天,瘟疫
蔓延,道路坎坷,商旅不行。这些事实,在欧美专家的著作中,俯拾皆是,而国内竟有
专家一再声称:中世纪的欧洲,也比中国“科学”。
某些专家对于发现新大陆、“蓝色文明”津津乐道,至于为什么是西班牙、葡萄牙首先
走向大海,始终...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5611 | 24 北美WSN佳能数码单反入门指南(1)
购物旺季又到了,你开始在摄影器材版问问题了。
"我的小数码相机照相效果不够好。请推荐更好的相机,偶尔照照风景,照照人像。"
首先要说明,照相效果好不好,未必是器材的原因,人家拿手机加图像软件处理也能出
很好的照片,不信你去网上搜搜。但是这里是器材版,我们就只谈器材。什么样的器材
能照得更好?
这时候,你就要研究一些相机的指标和参数了。我们是理工男,凡事都要量化研究。相
机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答案:幅面大小。在胶片时代,这个意思就是说你用的胶卷底片有多大。更大的底片尺
寸,意味着相机能捕捉更多的信息,更丰富的细节和影调层次。在数码时代,感光芯片
代替了胶卷,这个参数就是感光芯片的尺寸。所谓4/3,APS-C, APS-H, 全幅, 中幅,
都是指不同的幅面尺寸,具体意思你自己上网做做功课就知道了。
相机的幅面,相当于汽车的排量,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玩车有一句经典的话:"There
is no replacement for displacement.",这句话用在相机上也是相当的靠谱。虽然
有一些小排量车可以丧心病狂的通过涡轮增压,高转速和直喷等等...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25 我倒是发现高质量胶片不会像数码,高质量数码有点像胶片才是真的。
色彩关系正确 和 合适的灰阶表现是才是首要问题,是高质量的首要条件,饱和度只是
底片自身特性。这两点,一般数码做不到,光全局加饱和算法就已经在照片色彩关系上
留下麻烦了,这充分说明,目前的数码技术远远不成熟,貌似就sigema那个技术+程序
勉强过得去。
自己冲洗胶片,干净这关极容易过的,倒是数码要搞对色彩关系,难,尤其是要突破屏
幕(低密度输出设备)更难,输出到纸上对于玩家来说,消耗太高,和胶片输出的一比
,会更让人抓狂。
仅仅幻灯片一出动,什么屏幕上的数码都得退避。
破。 |
|
z**********e 发帖数: 22064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走向同质化的世界视野——80年代译制片与怀旧(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 09:41:48 2015, 美东)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5-10/21/nw.D110000zhdsb_2015
《中华读书报》(2015年10月21日17版)
《佐罗》海报
《追捕》海报
《叶塞尼亚》海报
曾经,不同国别的、甚至不同年代的电影同时涌现在中国银幕上。那时我们曾拥有
近乎整个世界;也是在那时,我们开始撕裂和剪裁我们的世界视野。今天,我们不再是
“走向”而是进入了(欧美)世界,毋宁说是国际市场,我们却因略去了广大的第三世
界而丧失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视野。但并非别无选择,而是我们是否仍有选择的意愿。
■主持:赵雅茹
■嘉宾:戴锦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
任)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雅茹:80年代译制片中哪些影片...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27 关于“顶级”摄影器材的配置及评价
http://forum.xitek.com/thread-354908-1-1-1.html
重点谈谈Linhof、Alpa、Cantax645、Leica
文:电分
近期,有几位影友建议我写一篇关于“顶级”器材的长文,对此提议,我徘徊了良久。
摄影界藏龙卧虎,若要班门弄斧,未免贻笑大方。本人用过一些好器材,朋友中也不乏
器材高烧友,常约我把玩,令我大开眼界,其中一位仁兄发烧仅一年,居然马不停蹄地
购进了近50万元的各式顶级器材,其烧之高,令人汗颜。考虑到许多影友也许接触不了
那么多器材,而今世界又“托儿”横行,害人不浅,本着交流的目的,壮胆写这篇文章
,与影友共讨。
对于器材,有些人喜欢听别人谈论,而有些人则对谈论(好)器材者反感。实际上,选
择器材是很私人的事情,每人的拍摄题材不同,能承受或愿意的开支不同,还有能承受
器材所带来不便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上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我常想,如果能有那么一机一头,可以风光、建筑、人文、人像、微距、打鸟等通杀,
同时重量不超过1000克,那该多好!这样就不用考虑器材的问题了,遗憾的是从来没有
这样的器...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28 "别跟我谈相机原理多深奥,用光构图多巧妙,摄影流派多前卫,好器材才能出
好片,没有好器材就没有资格站在这里说话。你说是不是?”-王家卫笔记
关于“顶级”摄影器材的配置及评价
http://forum.xitek.com/thread-354908-1-1-1.html
重点谈谈Linhof、Alpa、Cantax645、Leica
文:电分
近期,有几位影友建议我写一篇关于“顶级”器材的长文,对此提议,我徘徊了良久。
摄影界藏龙卧虎,若要班门弄斧,未免贻笑大方。本人用过一些好器材,朋友中也不乏
器材高烧友,常约我把玩,令我大开眼界,其中一位仁兄发烧仅一年,居然马不停蹄地
购进了近50万元的各式顶级器材,其烧之高,令人汗颜。考虑到许多影友也许接触不了
那么多器材,而今世界又“托儿”横行,害人不浅,本着交流的目的,壮胆写这篇文章
,与影友共讨。
对于器材,有些人喜欢听别人谈论,而有些人则对谈论(好)器材者反感。实际上,选
择器材是很私人的事情,每人的拍摄题材不同,能承受或愿意的开支不同,还有能承受
器材所带来不便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上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我常想,如果能有那么一机一头...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9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5-10/21/nw.D110000zhdsb_2015
《中华读书报》(2015年10月21日17版)
《佐罗》海报
《追捕》海报
《叶塞尼亚》海报
曾经,不同国别的、甚至不同年代的电影同时涌现在中国银幕上。那时我们曾拥有
近乎整个世界;也是在那时,我们开始撕裂和剪裁我们的世界视野。今天,我们不再是
“走向”而是进入了(欧美)世界,毋宁说是国际市场,我们却因略去了广大的第三世
界而丧失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视野。但并非别无选择,而是我们是否仍有选择的意愿。
■主持:赵雅茹
■嘉宾:戴锦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
任)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雅茹:80年代译制片中哪些影片影响比较大?对当时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又有
怎样的影响呢?
王炎:我的印象中,《佐罗》《追捕》《冷酷的心》《叶塞尼亚》《远山的呼唤》
等,对大众文化影响最大,一时引发偶像文化的出现。前面提到译制片曾影响80年代中
国的爱情观:高仓健、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代表铁汉柔情、白头偕老、忠诚负责的亚洲
爱情观...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0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英国内政部近日公布了最新的移民政策变更,涉及新增短缺职位、工签转永居工资要求提高以及首席代表签证语言要求降低等。变更将对今年11月19日及其之后的申请者生效。
作为保守党内阁的移民政策,尽管此次变更调整范围和力度都不大,但仍然走向逐步收紧的道路。卡梅伦政府在欢迎高技术移民的同时,对较为低端的工种和非法移民更为严苛。
增加多个“稀缺工种” 学数学的留学生留英更有利
《欧洲时报》英国版报道,在英国内政部的移民政策变更中,增加普通类工作签证(Tier 2 General)的稀缺工作职位是亮点之一。其中数码技术领域新增四个稀缺工作职位,分别是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数据研究员(Data Scientist),高级开发者(Senior Developer),以及网络安全专家(Cyber Security Specialist)。医疗领域内,护士也被列入稀缺工作职位。
此外,新的政策规定,Tier 2工作签证持有者在每一个自然年份中都不能停薪离职超过四周。
相关新政被认为有助于提升劳工市场的开放性,但对华人商业及求职事实上或影响不大。
英国移民局内政事务... 阅读全帖 |
|
b******g 发帖数: 3616 | 31 我爸以前是胶片摄影发烧友,当然当时没数码。我自己从来没玩过胶片,以有限的认识
随便说几句。
我个人觉得胶片数码都是载体,最终传达的都是图像画面和作者的技术及思想。所以评
判标准不应有所区分。对风光来说,无论数码处理过度,还是胶片偏色过头,都是视觉
上不美观的。无论数码还是风光,细节缺失,构图随意,光线平淡都不是好片。
数码和胶片在显示器上比较一定程度上存在有失公平的地方,主要源于胶片转换为数码
格式时因大部分业余爱好者器材的性能限制,而导致画质损失。不过这种损失其实也是
有据可寻的,主要体现在颜色和锐度。但如对焦不准、过暴、构图等因素则不在其中。
而胶片机,特别是大画幅的拍摄,其操作过程本身是要比数码复杂和耗时很多,拍摄
后的校整冲印周期长,难度高。所以给摄影师设置了一个比较高的门槛。我想“转数码
过程中的画质损失”以及“拍摄、冲印的门槛”两点是造成很多时候大大降低业余爱好
者之间对胶片作品的评判标准的原因。
但实际上如果去看那些真正的胶片大师的作品,就会发现即使以数码的评判标准,依然
是好片,举两个例子:
Michael Fatali:
http://fatali.com/
Ben ...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32 2014年06月16日20:26:59 [科技新闻]
编者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今日首次公开亮相,在华为内部的一个“蓝血十杰”颁奖活
动上,他再次就华为管理体系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Mitbbs.com
一向被业界认为的神秘人物,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今日首次公开亮相,在华为内部的一个
“蓝血十杰”颁奖活动上,他再次就华为管理体系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Mitbbs.
com
任正非已年届70,正当人生步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在境界,他决定公开表达自己
的企业管理思想以及一些业界关注的敏感话题,向外界展示一个“开放的华为”。
Mitbbs.com
在谈到华为接班人问题上,他表示,“华为公司接班机制在网上已有很多,轮值CEO徐
直军也在媒体上说过,华为的接班人很多,但有一点明确,我的所有家人永远不会接这
个班,我已经发文说明过。”Mitbbs.com
据他自己介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为避免外界的猜测、舆论的猜测、内部
的猜测,搞乱了公司正常发展。Mitbbs.com
以下为任正非接受国内媒体专访实录:Mitbbs.com
2014年6月16日Mitbbs.com
欢迎你们!大家难得...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15854 | 33 我玩这个东西纯粹是瞎搞,到现在一副像样的片子也没有。既然alf在另一个帖子提到
了,我就写点抖擞抖擞,大家看着玩。
严格来说用传统的4X5相机配数码后背是比较业余的做法,主流的建筑风光摄影是是采
用的数码技术相机来实现这类大幅面的数码拍摄。关于这些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有比较
详细的介绍,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htthttps://bbsmit.org/xz-articles/25/)。
这么
说的原因在于数码后背需要非常高的精度,传统胶片大幅机通常很难保证。不过尽管如
此,大幅数码还是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大幅镜头的像场视角和画质也都非常的吸引人。
这里可能有些版友不是很了解大幅系统,所以先要简单说说大幅相机的分类。拿做常见
的4X5幅面(其他幅面基本一样),主要分为view camera和field camera两类。所谓
view camera,是设计能够提供充分的movement,相机的前后组都可以进行充分的俯仰
平移运动。我下面这张是很入门的Toyo view相机,贴出来给大家一个直观印象
这类相机的优势是如前所述,能够提供充分的movement,把大幅相机的优势展示的淋漓
尽致,但...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1122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Forum 讨论区 】
发信人: shifting (反思己过), 信区: PhotoForum
标 题: 4X5相机+中幅后背拼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5 10:36:41 2014, 美东)
我玩这个东西纯粹是瞎搞,到现在一副像样的片子也没有。既然alf在另一个帖子提到
了,我就写点抖擞抖擞,大家看着玩。
严格来说用传统的4X5相机配数码后背是比较业余的做法,主流的建筑风光摄影是是采
用的数码技术相机来实现这类大幅面的数码拍摄。关于这些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有比较
详细的介绍,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https://bbsmit.org/xz-articles/25/)。
这么
说的原因在于数码后背需要非常高的精度,传统胶片大幅机通常很难保证。不过尽管如
此,大幅数码还是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大幅镜头的像场视角和画质也都非常的吸引人。
这里可能有些版友不是很了解大幅系统,所以先要简单说说大幅相机的分类。拿做常见
的4X5幅面(其他幅面基本一样),主要分为view camera和field camera两类。所谓
view came... 阅读全帖 |
|
a********l 发帖数: 39524 | 35 技术好的话,任何东西都可以取代任何东西。数字化的照片无非是一对像素,每个像素
由一些数字组成,要是有技术能生成数字填进去的话,数码胶片全都可以被淘汰了。后
期可以把数码照片模仿成胶片,很逼真,但至少现在还很费时间,需要很高的技术。当
然,不是说胶片的效果就强于数码。 |
|
d******d 发帖数: 199 | 36 Leica Q相机引发的争议让徕卡面临蒙蔽消费者的指责供图/CFP
有摄影发烧友质疑徕卡推出的Leica Q相机存在镜头像场不足、内置插件弥补影响
质量下降等问题,并将之比作“相机界的德国大众事件”,而徕卡方面则对质疑予以了
全面否认。
近日,一篇题为《Leica Q = Leica Question?》的文章在多个摄影论坛流传,文
章作者“有光”自称是徕卡的忠实粉丝,是Leica Q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批用户。有光在
文中质疑,他通过对Leica Q原始RAW格式所呈现出来的影像的分析,发现Leica Q的这
款镜头像场严重不足,不能完整覆盖其全幅传感器,并且有着巨大的畸变,镜头视角也
远广于标准的28mm视角。
“有光”认为,在市场压力面前,严谨了百年的徕卡,在这款命名为Q的相机产品
上蒙蔽了消费者。针对“有光”的质疑,徕卡方面给出回应称,Leica Q镜头的像场是
完全覆盖传感器的,而且Leica Q的镜头是按照国际行业规范标准进行的焦距标注,是
正确而且准确的。
质疑
Leica Q不是真正的“135全画幅相机”?
“有光”在这篇文章...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99 | 37 Leica Q相机引发的争议让徕卡面临蒙蔽消费者的指责供图/CFP
有摄影发烧友质疑徕卡推出的Leica Q相机存在镜头像场不足、内置插件弥补影响
质量下降等问题,并将之比作“相机界的德国大众事件”,而徕卡方面则对质疑予以了
全面否认。
近日,一篇题为《Leica Q = Leica Question?》的文章在多个摄影论坛流传,文
章作者“有光”自称是徕卡的忠实粉丝,是Leica Q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批用户。有光在
文中质疑,他通过对Leica Q原始RAW格式所呈现出来的影像的分析,发现Leica Q的这
款镜头像场严重不足,不能完整覆盖其全幅传感器,并且有着巨大的畸变,镜头视角也
远广于标准的28mm视角。
“有光”认为,在市场压力面前,严谨了百年的徕卡,在这款命名为Q的相机产品
上蒙蔽了消费者。针对“有光”的质疑,徕卡方面给出回应称,Leica Q镜头的像场是
完全覆盖传感器的,而且Leica Q的镜头是按照国际行业规范标准进行的焦距标注,是
正确而且准确的。
质疑
Leica Q不是真正的“135全画幅相机”?
“有光”在这篇文章...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110 | 38 超宽带无线接入技术问世 下载速度达每秒1Gb
一种新型高速宽带无线接入方式即将进入美国家庭,甚至在汽车中也可以使用。它可
以使个人电脑(PC)和其它设备的数据下载速度达到每秒1Gb,这一数字大约是Wi-Fi标准的
18.5倍。
这项可能在未来两年内面世的超宽带Ultrawideband技术,还可让各种设备以每秒480
Mb的速度上传数据。
其概念是通过无线连接,在家中各处实现高画质电视(HDTV)讯号的串流传送,将数码
摄像机拍下的视频画面即时在网路上传播,甚至可以将数码音乐播放器与汽车音响设备连
接。
最终,这类超宽带技术的芯片可被植入PC、机顶盒、相机或平板电脑等任何电子设备
中,真正做到数据的高速传输。
重要厂商支持
业界专家和分析家认为,Ultrawideband超宽带将是Wi-Fi和WiMax的补充。Wi-Fi目前
的下载速率最高为54Mb,而WiMax技术可以用于更远距离的传输,但目前仍处在初期研发
阶段。
“Ultrawideband技术非常低廉,虽然只能进行短距离传输,但传输效能非常高,”
市场研究公司Farpoint Group的分析师马西亚斯说。
这项技术已获得英特 |
|
a********l 发帖数: 39524 | 39 趁板神在黑屋里关着,我来行为艺术啦。用希大师的eos 3拍了一场比赛。说明书上写
连拍是每秒4.7张,但实际操作达不到,不过我算了一下,一卷24张,洗扫花8块多,基
本按动快门每秒就扔出去一块多钱,连拍体育有肾上腺激素的涌动,这次跟着流动的还
有现金。
重点难题在对焦上,虽然能在胶片机上找到佳能现在数码对焦操作的影子,但我还没找
到感觉。对上焦很快很准,但追焦跟踪的难度很大。都说佳能技术储备强,我时光倒流
追抚奸商的过去,还需要更多时间摸索。我应该还会再谈谈对焦问题。
fuji superia 400
kodak ektar 100
顺便对比一下用7d拍的,光照条件相似。
对比胶片和数码,除了明显的不同色调外,胶片在明暗过度的处理上会不会好一些?条
件是大太阳直射,无云,7d给了明显的数码味,对比度很强,显得光很硬,胶片则显得
在细节上不是那么对比强烈,能看出是晴天,但不是那种让人睁不开眼的感觉。这个对
比应该不是在电脑上可以调节出来的,比如在lr里面可以把数码的高光部分拉回来,消
除过爆,但还是达不到胶片的柔和感觉。
换句话说,如果天气多云的话,数码的锐度会增加很多,比如看到球衣上的... 阅读全帖 |
|
f***y 发帖数: 4447 | 40 https://www.huxiu.com/article/182993.html
几个小时之前,OPPO 在巴塞罗那的 MWC 上召开了一场发布会,不过这次 OPPO 并没有
发布新款的智能手机,而是展示了一种可以基于双摄像头和潜望式镜头的 5 倍无损变
焦技术。
下面我们就一起梳理下这个技术,看看 OPPO 是如何在镜头不突出机身的情况下,为手
机增加 5 倍无损变焦功能的。
潜望式镜头
变焦可以分为数码变焦和光学变焦两种,其中数码变焦的原理就是直接对图片进行裁切
,是一种有损的变焦方式,而光学变焦的方式是通过移动镜组,让相机实现不同的焦段
,这种方法是无损的。
在智能手机中,由于厚度的限制,很难像单反或者无反相机那样直接在手机上装一个变
焦镜头(通常采用的都是一个焦段在 30 毫米左右的定焦头),这时候潜望式镜头就派
上用场了。
潜望镜头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先通过一个棱镜,将外界射入的光线折 90 度,然后光线
再穿过镜组当中,打到 CMOS 上(上图中右侧的黄线)。相比传统的伸缩式镜头,这种
潜望式镜头设计相当于把镜头和 CMOS「掰」90 度,「横着」放到机身当中。
OPPO ... 阅读全帖 |
|
z****i 发帖数: 19707 | 41 中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乐凯停止胶卷生产业务,胶片
时代迎来“安乐死”?
王思远:胶片和胶卷曾经是80后和之前几代人童年珍贵的记忆,但也许不久之后,
这种记忆就会变成曾经的回忆。
9月4日晚,乐凯胶片发布公告称,将停止彩色胶卷的生产,清理相关资产,同时做
好库存彩色胶卷销售,至此,乐凯终于对长期低迷的胶卷业务实施“安乐死”。早在一
年前,131岁高龄的全球最大胶卷厂商柯达因转型失败宣布破产清算。
乐凯和柯达一度风光无限,但随着行业变迁,几年前甚至为了生存一度尝试合作,
但终究还是逆不过大势。说道这,还有一个下插曲,著名好莱坞明星基努·里维斯在一
场对外讲座中,也忍不装叫穷”抱怨:“正在拍的《太极侠》只能拍成数字电影,因为
‘用胶片太贵了’”。
有关胶片将死的论调从2011年开始就不绝于耳。但这一次,胶片时代的2012来得似
乎更加真切。
我记得在三五年前,一个亲戚买相机学摄影时不断犹豫,跟身边懂的和不懂的念叨
:胶片单反机的优势是什么,数码单反的优势在哪。但是如今,似乎很少有人去纠结这
个问题了。
胶卷和胶片的没落是大势所趋:市场规模发展放大了成本效应。显而...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4624 | 42 我个人觉得把胶片和数码,彩色和黑白,现在又加上了个全幅(残幅)和中画幅来比不是
很有意义。就像有人说的:这些只是载体。非要以自己的偏好,将载体比个高下,只能
局限自己的眼界。当然,以此为题来纠偏,不失为件好事。
简单地想想:难道除了黑白,彩色就没有伟大的作品吗?难道难道除了胶片, 数码就没
有伟大的作品吗?难道幅面越大,就越容易出好作品?答案显而易见。摄影是个多元素
的综合体,只提构图,没了内容行吗?只有内容,没有光线行吗?
至于胶片到数码和之争,数码不断扩大优势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其远没有达到发展的瓶
颈。其易用性和低成本是其生命活力的所在。今后可能出现的的无对焦摄影,机内滤镜
, 更高密度的感光元件,会让数码摄影更为大众喜爱和接受。达到胶片分子级的解像度
也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后期的处理, 远较胶片的暗房技术容易掌握。所以我看好数码。 |
|
m*****n 发帖数: 5611 | 43 上集:
http://mitbbs.com/article/PhotoGear/31779985_3.html
北美WSN佳能数码单反入门指南(2)
你已经认真的决定了要上数码单反。该入哪一家呢?
如果你是跳跳一样的有钱人,请停止在此浪费时间,走进B&H开始购物。如果你是在买
买提波波斯上面逛过如下版面之一的北美WSN:[海外理财] [投资] [购物天堂] [二手
市场] [吉福卡] [电子商务] [省钱一族],请继续往下读。
北美WSN数码单反入门,首选佳能,理由就是经济上合算。这里我会从两个方面论述,
一是保值性,二是流动性。
关于保值性,要首先介绍一下相机器材的理财观念。烧相机器材,在经济方面和烧车,
电脑之类的很多东西都大不一样。你的家庭电脑服务器磁盘阵列,花了大几百刀扩容,
爽得不行,没几年就过时了,卖废铁都一文不值。相比之下,如果你在1998年购入一个
佳能135mm F/2镜头,现在可能发现还小升值了一笔。如果你头脑一发热,把这个镜头
在2009年11月27日以$900的价格列到ebay上,会惊奇的发现,一下就卖掉了,好像被机
器人抢去了一样。你甚至会怀疑自己的估价:我是... 阅读全帖 |
|
i***f 发帖数: 10682 |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Forum 讨论区 】
发信人: zhiwei (咱爷们儿), 信区: PhotoForum
标 题: 乐凯停止胶卷生产业务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8 21:30:23 2012, 美东)
中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乐凯停止胶卷生产业务,胶片
时代迎来“安乐死”?
王思远:胶片和胶卷曾经是80后和之前几代人童年珍贵的记忆,但也许不久之后,
这种记忆就会变成曾经的回忆。
9月4日晚,乐凯胶片发布公告称,将停止彩色胶卷的生产,清理相关资产,同时做
好库存彩色胶卷销售,至此,乐凯终于对长期低迷的胶卷业务实施“安乐死”。早在一
年前,131岁高龄的全球最大胶卷厂商柯达因转型失败宣布破产清算。
乐凯和柯达一度风光无限,但随着行业变迁,几年前甚至为了生存一度尝试合作,
但终究还是逆不过大势。说道这,还有一个下插曲,著名好莱坞明星基努·里维斯在一
场对外讲座中,也忍不装叫穷”抱怨:“正在拍的《太极侠》只能拍成数字电影,因为
‘用胶片太贵了’”。
有关胶片将死的论调从2011年开始就不绝于耳。但这一次,胶片... 阅读全帖 |
|
|
S******n 发帖数: 5022 | 46 数码单反之金庸武侠版
http://shenzui.tuchong.com/33163/
少林武当携峨嵋, 武林纷争三P现
昔年贫道抢师太, 今与秃驴试比奸
登徒囊空皆为色, 万儿八千只等闲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打酱油湿
====================================
少林: (canon) canon在单反市场的地位,一如少林寺在武林中的地位,是响当当的top 1。
少林寺有个图书馆叫藏经阁,和尚们整日里抄、写佛经不胜繁苦,于是有高僧从西天
引进打印,复印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复印经书的过程中, 少林寺拥有了大
量的专利,其中最核心的号称七十二专利,例如:般若指-即触摸屏专利,铁砂掌(aka
铁手功)-即Iron-Stable (IS) 技术等等…… 还有很多正在申请的专利,例如:在复印
楞迦经的时候发现的九阳神功-即单反用燃料电池,能让单反的电能如滔滔江水……
However,从来没有哪位高僧,能练成5项以上的绝技,官方说法是,怕大和尚们的身子
骨受不了。佳能也说了,专利不能全都用在一个机器上,怕用户买不起
少林寺的高僧们有一个共... 阅读全帖 |
|
b*****e 发帖数: 14299 | 47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95637
环摄出的新的617产品翻译稿刚刚收到,由于时间较急,没有仔细校稿,个别词意不得当之
处,见谅.
Seitz 6x17数码全景相机 – 1.6亿像素 – 617全景数码上的革命
Lustdorf / Switzerland – 2006年9月15日。 瑞士的Seitz Phototechnik AG公司拓展
了当前的数码摄影。使用新款的Seitz D3扫描后背技术,一秒钟就可以拍摄出给人印象
深刻的高分辨率的617数码照片(1.6亿像素)。新款的seitz 617数码全景相机+D3扫描
后背,融合了专门用于摄影的高速扫描研发的传感器后背。在过去的几年当中,Seitz与
DALSA公司密切合作,进行传感器研发工作和生产。那么,我们就可以专门调整传感器的
性能以满足摄影师的不同需要:摄影应用时所需要的高倍速度,不断增加的灵敏度,高
影像质量。由于配绘图触摸手持设备,整个相机系统便于移动,操作简单。至于数据传
输和交流,我们使用了最新的电脑技术。世界级镜头生产商,Schneider, R |
|
L***i 发帖数: 334 | 48 中国马桶不如日本;中国车不如日本;中国数码不如日本。so,中国制造不如日本!这
个结论大错特错,看看中国的黑科技甩日本N条街!
(1) 核武器小型化技术:
技术拥有国: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英国。
没这个的一般不能上导弹。
(2) 中子弹技术:
技术拥有国: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
中子弹,没有氢弹技术的免谈。
(3) 氢弹技术:
技术拥有国: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
(4)军用核反应堆技术:
技术拥有国: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
(5)卫星发射技术(弹道导弹技术):
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中国、英国、印度、以色列、伊朗。
(6)返回式卫星技术——大气层再入技术:
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
没有这一条的不算真的有“洲际”导弹技术(不过关的导弹会在再入大气时直接烧毁)。
这里很奇怪,英国和法国从未展示过返回式卫星技术,但是仍然宣称拥有洲际导弹……
(7)载人航天器发射技术:
美国、俄罗斯、中国。
(8)潜射弹道导弹技术:
技术拥有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
(9)铁路机动弹道导弹技术:
技术拥有国: 俄罗斯、中国。
(10)空射运载火箭/弹道导弹技...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9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4%BA%BA%E6%B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互联网进行网络内容审查,这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由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实施网络内容审查时,在范围、力度和标准等都与绝大多数国家有极大的
差别,故引起大量不同且反差极大的评价。
目录 [隐藏]
1 中国网络审查的背景
2 法律依据与规定
2.1 主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2.2 具体依据条款
2.3 法律、法规禁止的网络内容和网络行为
2.4 地方立法
3 中国网络审查的措施
3.1 行政手段
3.1.1 网络监控
3.1.2 实施行政处罚和司法追究
3.1.3 政府及网评员引导网上舆论
3.1.4 实名制与备案
3.1.5 约束IDC与虚拟主机业者及客户
...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50 3D打印热:中航激光3D快速成型技术超越美日
2012-08-31 21: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字号:1214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8月31日讯
国内近日突现3D打印热,据兴业证券,3D打印并不等同于“3D快速成型技术”,它只是
众多快速成型技术之一。快速成型技术大致可分为7大类,包括立体印刷、叠层实体制
造、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沉积成型、三维焊接、三维打印、数码累积成型等。
中航激光是中航重机(600765)子公司,中航重机作为控股股东持有其30%股权。中航
激光技术团队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投入“3D激光焊接快速成型技术”研发,起
初属于跟随美国的学习阶段。2005年后,美国从事钛合金激光成型制造业务的商业公司
Aeromet由于始终无法生产出性能满足主承力要求的大尺寸复杂钛合金构件,没有实现
有价值的市场应用而倒闭。但中航激光技术团队并未因此放弃,在国家特别是军方资金
的持续支持下,又经过数年奋斗,终于自主突破了“惰性气体保护系统”、“热应力离
散”、“缺陷控制”、“晶格生长控制”等多项世界技术难题、生产出结构复杂、尺寸
达到4m量级、性能满足主承力...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