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文学创作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12月23日晚,青年作家蒋方舟在重庆西南大学演讲,这是她“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全国巡讲倒数第二站。讲座中,她抓取身边人的经历,阐述了她对这个时代的认知,她认为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社会阶层基本固化难以流动。“任何时代永远是迎接小部分人,却拒绝大部分人的,我们不应迎合、谄媚、适应这个时代,而是要在自己的身上去克服这个时代。”
演讲开始前,她接受重庆青年报记者专访,坦承自己目前因尚无成熟长篇而“着急”,但她笃定五年之内不会从事除写作以外的其他事,争取写出让人痛苦与思考的作品。
首次描述成人世界
重庆青年报:你2015年1月将出的新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是写了9个逃离生活、工作、婚姻、家庭的故事,但为什么他们的逃离都没有成功?
蒋方舟:我讲的就是失败的逃离。在我的世界观里,人生和宿命是不太可能逃离的,逃离永远都只是一个姿势而已。但尽管主人公最终妥协了,但还会剩下一点什么,不逃离是不甘心的。
重庆青年报:你以前以非虚构写作为主,上个小说还是描述童年的,这次开始写成人世界了,而且故事都是虚构的?
蒋方舟:基本都是虚构的。《拉萨·绿母度》那一篇其中有个桥段受网上的...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2
2011美国诗界大辩论:什么是美国的文学标准
2012年01月13日 19:30 来源:文艺报 参与互动(0)
哈佛大学教授海伦·文德莱在2011年11月24日《纽约书评》半月刊上发表题为《这
些是值得记住的诗篇吗?》的长篇文章,严厉批判非裔美国诗人丽塔·达夫主编的《企
鹅20世纪美国诗歌选集》(2011),引起美国诗坛大辩论。这是美国有史以来,非裔美国
诗人与主流白人诗评家的首次公开论战,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美国文化的基本
价值观?什么是美国的文学标准?文学标准是否有与时俱进的可能?
如同支持美国体育事业的非裔美国人运动健将层出不穷一样,美国诗坛也不断出现
著名的非裔美国诗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保罗·劳伦斯·邓巴是第一个饮誉全美国的
优秀诗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誉为“哈莱姆桂冠诗人”的兰斯顿·修斯更是名满天下
。当代的优秀非裔美国诗人勒罗伊·琼斯特别活跃,激进;玛雅·安吉罗被克林顿总统
邀请,在他的总统就职仪式上朗诵;丽塔·达夫曾被选为美国桂冠诗人,还荣获了普利
策诗歌奖。现任非裔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年轻时也诗兴勃勃,例如他的诗作《外公
》(1982)描写他年轻时与外公对... 阅读全帖
w****y
发帖数: 2952
3
方韩之争中最大的盲点是:韩寒所谓当一个作家被质疑抄袭或代笔的时候,作家本人
根本无法自证清白;方韩之争中最大的疑点是:韩寒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三重门》及得
奖作品《求医》、《书店》、《杯中窥人》,是否有人代笔及由谁代笔?我的这篇随感
想要谈的基本观点是:“盲点”其实是个“亮点”,韩寒所说的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
“疑点”也并非完全不可解开的“死结”,韩寒有很多办法解开读者心中的疑团。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抄袭之争相对容易解决,将两个版本进行比勘就大致能得出结论,
在电脑上进行文字比勘比以前更加方便。当然,断定是否抄袭有时也比较复杂,比如历
史上戴震与赵一清的《水经注》版本校勘之争,就让胡适先生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写了
近二百万字来澄清事实。但这是个抄袭之争中的最难解的特例,通常的抄袭之争通过文
字比勘就能断案。
历史上父子和朋友之间的代笔之争,大多至今没有定论,因为代笔者和被代者都已经
作古,双方都是“死无对证”,如汉代班彪与班固父子《汉书》的代笔疑云,虽然有人
指责班固“全无学术,专事剽窃”,从古至今便无从释疑,因为班彪既没有留下“汉书
”的手稿,我们又没有办法验证班固是否真的“全...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
12月10日,2016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正式举行。
今年备受热议的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没有出席颁奖礼,由美国传奇女歌手帕蒂·史密斯代为领奖。
不过虽然没有出席,鲍勃·迪伦依照惯例准备了获奖感言,由美国驻瑞典大使代为朗读。
在感言中,他回顾了自己与文学的渊源,但表示自己创作音乐所考虑的大多仅仅是音乐本身,诺贝尔奖的授予让他本人都大吃一惊,“我不止一次的问自己,‘我的歌曲创作是文学吗?’”
感言里,鲍勃·迪伦调侃道:“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有那么一丝希望获得诺奖,那我会认为这跟我能站在月球上的概率是差不多的。”
他表示正如莎士比亚创作戏剧时考虑的更多的是表演与舞台的问题,自己在创作音乐时考虑得更多是演唱等实际问题,而且“如果让我梦想更大些,我希望我的音乐能被制作成唱片在电台播放,这真的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了”。
他笑称自己只是一直走着规划好了的音乐道路,对于“我的创作是文学吗?”这个问题,他本人亦是充满怀疑的。
不过鲍勃·迪伦也表示,所幸瑞典文学院“不仅愿意去考虑如此复杂的问题,还最终给出了如此精彩的回答。”
F******w
发帖数: 1088
5
看完电影了,真是感慨,喜欢萧军,如果用现代道德标准评价他的感情婚姻观,除了乱
性,其他什么都好,非常好。
如果我是萧红,我会痛苦,但我不会离开他。当初,能活下来,是因为萧军拯救了她,
就当做牛做马回报他吧,当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男人不断的出轨,是无比痛苦的。
萧军这样的人,也许应该活在旧时代,可以娶他个三妻四妾的,而且,每个都是好女人
,而他对每个也都很用情,你并不感觉他是在玩弄女性。而他在精神上,也绝对的忠于
萧红。
不过,萧红真是一个奇特的女人。她两次恋爱,竟然都是身怀六甲,怀着一个男人的孩
子,和另外一个男人相爱,结合。看过那么多的爱情故事情节,这样的情节,还是第一
次看到。那时候的文人,真的挺豁达潇洒的,这几个男人,要我说,真的都是相当不错
的。搁现在买提的wsn们,接盘接盘的,还真是没有那时候的文人来的开放。
正如最后端木和小骆在她墓前说的:“为什么所有遇上她的男人都会爱上她?哪怕她贫
病交加、身怀六甲,生命垂危?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
魂."
打算去读一下她的小说,呵呵。
***********************
附萧红简介:
萧红,中国现...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103
6
题记:今天随琳友送来一本杂志,说晨雨的诗作发表了。甚感吃惊,已有段时间
了,我竟不知。打开一看,有我的几首小诗。后面居然还有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坛知名
作家詹华如前辈的精彩点评。真的太高兴了,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前辈雅称我为诗人,
真的不敢当,我去年冬季才开始学写散文诗,古韵今年始接触。在文学的殿堂里,我还
处于小儿科阶段。前辈跟我只不过一面之交,却默默付出,不计回报,真令人感动。前
辈的点评细致入微[size=4],画龙点睛,敬佩!当然也不乏溢美之词,惭愧之至。感谢
詹前辈的高评!感谢张编辑的赏识,感谢随琳友的引荐!这对本人以后的创作将起到很
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看过前辈的点评,朋友们也许会更加了解晨雨,了解晨雨的作品
、写作宗旨和生活观。为此,特作此篇日志以答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们!日志首
先是前辈的读后感,然后附上前辈点评我的几个作品,另外有几首咏荷诗词和近期的一
些诗词。
文坛晨雨任挥洒
——《枫桥晨雨作品选》读后感
詹华如
马年阳春,南城天然居文友聚会,笔者有幸在知名散文作家随琳...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caiyunzhinan(去大理),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又错了?床前明月光的“床”到底是什么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Jul 12 11:02:33 2017,GMT)
李白的《静夜思》历来备受诗论家的推崇。在“看月光”“望山月”的版本之异上
有所讨论,对“床”字的旨义也有一些歧见。有人认为“床”字指卧具,也有人认为指
“胡床”“井栏”等。
《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诗·豳
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见,在西周
时,不仅贵族,农夫也寝于床上。这说明床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了。《释名·释床帐》:
“人所坐卧曰床。”《说文》:“床,安身之坐者。”床被定义为人所坐卧的用具,表
明床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清楚的,词语的表述也是清楚的。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床这个概念的内涵相对稳定,其外延在不断扩大,如笔
床、琴床、茶床等等。作为具有“井栏”之义“银床”概念的出现,无论诗文注释还是
各类辞书,均引自乐府歌辞《淮南王篇》。此篇歌辞集中各类美好字眼夸赞淮...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8
转载一篇
话说加西亚马尔克斯跟卡斯特罗是好朋友
-----------------------------------------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南美大陆的儿子。他风靡世界的小说《百年孤独》把加勒比海岸的
小镇马孔多塑造成了一个充溢着鬼魂、传说、异象、谜团、吉普赛人、水晶球、发疯的
人与兽、最原始的欲望和爱的迷人之地。
马尔克斯或许是诺奖历史上最畅销的小说家之一,自1967年起,《百年孤独》在世
界的销售量高达2500万册。他那将魔幻与现实交错编织、极富想象力和陌生性、富丽而
荒诞的叙述方式,让他成为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尔克斯在西班牙
、意大利等欧美国家享有极高声誉,甚至要盛于在他的祖国哥伦比亚。也正是因为他和
与他同时代的一批杰出作者,一直受惠于宗主国文学的拉美文学有了反哺欧陆文学的可
能。
2014年4月17日,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逝世,享年87岁。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
·桑托斯在推特上发文悼念:“一千年的孤独和哀伤,致这位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人。”
从记者到小说家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塔卡。马尔克斯小时候在外祖父母的
照拂下长大。外祖父...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9
网络文学是很多网络粉丝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产品,但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一个别样存在的世界。这些负责用文字抚慰世道人心的“大神”作者们是怎样炼成的?每天不停地保持数万字的更新速度,是不是很快就榨干了体力和才华?年入百万,是丰满的理想还是抓不住的浮云?网络文学的消费者又是怎样的口味,他们爱的是小资的“香菇菜心”还是重口味的“回锅肉”?
乱世狂刀是一名职业网络作家,他来自农村,是县里的高考状元,毕业于老牌名校,阴差阳错却从事了最时髦的职业,竟意外在网络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谋得了一席之地— 四年时间,他从一个新入门的写手成长为最红最受欢迎的“大神”,粉丝百万,不仅人气高标,也意味着个人账户上的真金白银。近日,记者采访了他,通过这个“样板”,藉以窥视“网络写手”这个新行当。不管如何,尝试就是机会,这是市场经济和人生都教给我们的课题。
6月12日,一篇题为《我是高考状元,说说女朋友养我那几月》的帖子,出现在百度贴吧、天涯社区、猫扑论坛等多个人气网络社区的热点推荐中,引发网友热烈追捧。
这篇帖子之所以引发网友巨大关注的原因在于,李国瑞在该帖中讲述了一个既辛酸又动人的爱情加励志的混搭故事。2003年,...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68152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学女青年的榜样
于是在与胡也频相爱的同时,丁玲又爱上了文学天才冯雪峰。性格开朗的丁玲竟然提出要和两个男人共同生活,他们真的在西湖边共同相处了一些日子,结果胡也频坚持不住,返回上海,找到了好友沈从文。沈从文告诉他夫妻之间应该怎么相处,胡也频第二天就回到了杭州。最终,冯雪峰离开了杭州,胡也频与丁玲就和好如初了。丁玲心如刀绞地看着冯雪峰离去,重新回到了胡也频的身边。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别名蒋玮、丁冰之。1904年10月12日生于湖南临
澧(原安福)县。4岁时丧父,随母亲在学校里长大。五四运动爆发时在桃源第二女子师
范读书,参加了当地学生运动。后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和岳云中学。1922年初到上海
,入陈独秀、李达等共产党人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同年秋到南京自修文学,此时结识
了刚从苏联回国的瞿秋白,经瞿介绍到上海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4年到北京,在北京大学等校旁听文学等课程。在北京与胡也频相识,1925年与胡结
婚。1927年12月,丁玲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梦珂》,1928年
2月又发表了她的早期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此后又连续写了十几篇描写在新的
思潮影...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f61420100bq5j.html
夏冬红 http://blog.sina.com.cn/davidxiadh 2008-11-20 22:37:47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2)
六八年人:思想史上的开先河者
自1968年下半年起,一场当代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青年的下放/流放运动在毛
泽东的倡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名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自至1978年底,
大约1623万人被下放到农村,农场和基层,其中包括“老三届”(66,67,68届)中学毕
业生近460万人和“老五届”大学毕业生近67,5万多人。【21】不管目下学界如何解释
这场运动的最终动因,但曾被毛泽东器重与信赖的红卫兵此时已被划为应当接收改造的
“知识分子”范畴和应当“接收再教育”的革命对象已是路人皆知的事实。因此,不管
主观愿望如何,在客观上,“上山下乡”的发动都是毛收回给青年学生的结社自由权并
企图从组织上作为一个整体彻底打散他们的运动。然而,事与愿违。这场运动使所有的
青年学生的地位直降到水平线下,从而使他们抛弃前嫌,消弭派性,如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去年,一位小说家进行了一次横穿美国的公路旅行。这次旅行是为了效仿Jack Kerouac
——在旅途中寻找一些重要的东西,并写下了自己的经历。
Jack Kerouac在1948-1950年横穿美国,最后到达墨西哥城,并创作了《在路上》。
然而,这位作家与寻常作家非常不同——它只是一个麦克风,一个GPS,一个摄像头和
一台笔记本电脑。
许多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不会让人类失业的人很乐观的表示,人类的创造力是难以
模仿的。一个非常经典的观点是:就像机器将我们从重复性的手工任务中解放出来一样
,机器学习将使我们从重复性的智力任务中解放出来。
这就能让我们在工作的同时,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爱好,与亲人共度美好时
光。
但回过头来想想,创造力,是人类基本的能力吗?还是说,机器学习也可以做到?
如果它们能做到比我们更了解自己,那么AI写出来的小说将会是你读过最好的小说吗?
AI创作的小说可能不会是一本“沙滩读物”
当然,这是未来主义者的观点。就像Ross Goodwin的凯迪拉克在那次公路旅行中临时装
配的装置所证明的那样,现实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Ross Goodwin在谈及他机器创...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3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的阎连科,在文学界被普遍认为是继莫言之后最有希望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之一。阎连科于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的一个偏穷小镇,
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9年开始写作后其相继出版
了《受活》、《风雅颂》、《四书》、《丁庄梦》等代表作品。
邓一光是2009年移居深圳的当代著名作家,1956年生于重庆,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
副主席,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共创作了长篇小说9部、中篇小说40余部
、短篇小说近百篇,总字数超过700万字,之外还有600万字的影视剧本。
尽管当天的深圳读书论坛活动在南山书城举行,而不像往常那样安排在市中心的深
圳图书馆,还是吸引了众多粉丝前往捧场。看着从各地陆续赶到的观众,阎连科打趣地
说“文学的意义可能就是很少人坐在一块可以知心地聊天。”阎连科说,这是一个蓬勃
向上的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谁也无法阻挡前行,他介绍:“我到世界各地,每个国家
都对我们中国羡慕不已,这些国家曾经努力改变中国,但现在多多少少都在被中国改变
,中国的发展确实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阎连科也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丑恶现象表...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191
1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裁定作者 ..zz
这些天方舟子和一些网友对韩寒作品是不是他写的发起了不少攻击。对于韩寒和方舟子
,我其实也就网上偶然碰过几篇他们的博文,没有太多共鸣,对他俩都谈不上喜欢或不
喜欢。想站出来替韩寒说几句话是因为觉得方舟子代表的一些人对作者归属的质疑方法
非常不靠谱。

一、作者的背景和作品内容

方舟子和网友打韩寒的方法都是:作品内容和作者经历不符,作者的经历不可能写出这
样的内容来,比方:“文学固然容讦夸张,借鉴,想象。但是这些发挥都离不开作者的
生活和经历背景”,“但是这篇文章的内容却表明,这次求医不可能发生在韩寒身上,
这篇文章更不可能是韩寒自己写的。”

这样的鉴定方法,对文学作品“作者”这个概念理解非常有误。“作者”的功用是网罗
整个社会的生活、文化体验,然后用作者的文字组织表达出来作品内容。这个“网”里
面的内容可以完全超越作者本人的认知和经历:比方说吧,方舟子找来韩寒的就医记录
来否认文章不可能是韩寒写的,方舟子是不是认为文学创作是向警察局录口供?韩寒写
的那段就医经历,完全可以从他老爸听来的,然后转换成作品中的“我”的经历(注意
:这个"我"并不是韩寒自己)。

认...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939
1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合集] 裁定作者 ..zz
☆─────────────────────────────────────☆
cool2001 (cool2001) 于 (Fri Feb 3 06:08:13 2012, 美东) 提到:
这些天方舟子和一些网友对韩寒作品是不是他写的发起了不少攻击。对于韩寒和方舟子
,我其实也就网上偶然碰过几篇他们的博文,没有太多共鸣,对他俩都谈不上喜欢或不
喜欢。想站出来替韩寒说几句话是因为觉得方舟子代表的一些人对作者归属的质疑方法
非常不靠谱。

一、作者的背景和作品内容

方舟子和网友打韩寒的方法都是:作品内容和作者经历不符,作者的经历不可能写出这
样的内容来,比方:“文学固然容讦夸张,借鉴,想象。但是这些发挥都离不开作者的
生活和经历背景”,“但是这篇文章的内容却表明,这次求医不可能发生在韩寒身上,
这篇文章更不可能是韩寒自己写的。”

这样的鉴定方法,对文学作品“作者”这个概念理解非常有误。“作者”的功用是网罗
整个社会的生活、文化体验,然后用作者的文字组织表达出来作品内容。这个“网”里
面的内容可以完全超越作者本人的认知和经历:比方说吧,方舟子找来韩寒的就医...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2)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6 00:10:58 2016,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f61420100bq5j.html
夏冬红 http://blog.sina.com.cn/davidxiadh 2008-11-20 22:37:47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2)
六八年人:思想史上的开先河者
自1968年下半年起,一场当代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青年的下放/流放运动在毛
泽东的倡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名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自至1978年底,
大约1623万人被下放到农村,农场和基层,其中包括“老三届”(66,67,68届)中学毕
业生近460万人和“老五届”大学毕业生近67,5万多人。【21】不管目下学界如何解释
这场运动的最终动因,但曾被毛泽东器重与信赖的红卫兵此时已被划为应当接收改造的
“知识分子”范畴和应当“接...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7
4月21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应邀在中央机关“强素质•作表率
”读书活动4周年纪念活动上,作《文学创作漫谈》主题演讲。莫言指出,毛泽东《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文艺的发展意义重大,妖魔化毛泽东是“蚍蜉撼大树
”,并说一些人只看到《讲话》对当下的不适应部分。历史唯心主义很可怕。
“延安讲话”意义重大
在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21日上午,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的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四周年纪念活动在
京隆重举行,中央国家机关400余位局处级干部参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
奖获得者莫言先生作为读书活动第四十八期主题讲坛主讲嘉宾,为现场观众带来精彩演
讲《文学创作漫谈》。
“文学和政治分不开关系,但文学创作一定要高于政治。作家有国籍,真正的文学、艺
术是没有国籍的。”莫言在演讲中表示。
“但是,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所有行为都被政治化了,就像得了诺贝尔政治奖一样
,一会儿说我乡愿,一会儿说我奴才,一会儿说我叛徒……我都找不到自己了,完全被
娱乐化了。”
去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8
当渡边淳一还是医生时,他站在手术台前面对病人的离去总会感到恐惧。“死亡让人多么悲伤啊”渡边淳一曾如此说,而这位弃医从文,总在小说中寻找坦然面对死亡的作者,如今也走完了他80岁的生命旅程。
■ 人物特写
青年时弃医从文
1933年,渡边淳一出生于日本北海道。初中时他已显示出对文学的喜爱,但最终选择医学专业。1958年渡边淳一从札幌医科大学毕业,留任母校的整形外科部,并在当地一家医院行医。期间他已开始小说创作。1965年渡边淳一获得了第一个文学上的奖励,他的心理分析小说《死化妆》获得新潮同人杂志奖。在文学上逐步获得成功的同时,渡边淳一却开始怀疑自己所从事的医学事业。35岁那年,他所在大学的附属医院进行日本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但他却怀疑被摘除心脏的患者并没有真正脑死亡,这让他觉得无法继续进行医学工作,于是搬到东京专事文学创作。
关于医学与文学,渡边淳一并不觉得两者全然不同,“医学是一种从肉体上对人进行探求的科学,他更多的是从理论上去探求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但是,人是很难在理论上完全能够解决一些东西,有一些理论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能把它转到情面或者精神上,那可能就是文学或者小说。”
死亡...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改革开放百人表彰名单公示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根
据评选表彰工作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反复比选、组织考察、集体研究提出推荐人选的
基础上,经归口评审、统筹考虑,产生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为充分
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拟表彰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2018
年11月26日8时起,至11月30日17时止。如对拟表彰对象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通过电
话、邮件、信函等方式向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信函
以到达日邮戳为准)。
电 话:(010)84233403/84233445
传 真:(010)84233489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3号
邮政编码:100013
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11月26日
【100人名单】
于 敏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
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长期主持核武器理论研
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亚周2013十大好书
亚洲周刊二零一三年十大好书揭晓,作者为陈翠莲、吴乃德、胡慧玲、李兆良、叶曙明
、阎学通、康宁祥、萧军、唐诺、吴晓波、陈智德及柴静。他们回顾往昔,挖掘尘封记
忆;打捞一麟半爪的史料线索,补足历史叙述缺漏,扭转欧洲中心史学观;亦有从理论
架构出发,瞻望中国未来,作出精采论述。
二零一三年亚洲周刊十大好书(非小说类)揭晓,来自两岸三地的陈翠莲、吴乃德、胡
慧玲、李兆良、叶曙明、阎学通、康宁祥、萧军、唐诺、吴晓波、陈智德、柴静写出了
年度好书。十本佳作的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直至我们尚未抵达的二零二三年,涵盖的内
容从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到精英阶层的拼搏与迷途,乃至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浮浮沉沉。
既有回顾过去,从小事物小典故中挖掘被尘封的记忆,甚至凭学者的修养见识从一麟半
爪的史料线索中打捞,补足历史的缺漏,扭转欧洲中心史学观;亦有从理论架构出发,
高屋建瓴、大开大阖,瞻望中国未来的精采论述。
今天的中国经济仍以GDP每年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发展,综合国力在二零一三年上升
到改革开放后的历史高峰,同时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的问题也到达了相对的历史高峰。
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越走越远,但政...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1983
21
新浪文化读书讯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诺贝尔委
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2012年诺
贝尔文学奖得主为莫言,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莫言简介: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
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
起,充满着 “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
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
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
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3246
2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星空怎么了?
第四届星云奖最佳短篇科幻小说金奖得主张冉专访
10月4日在太原揭晓的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将最佳短篇科幻小说金奖授予了80
后作家张冉的《以太》,同时,张冉的另一部作品《起风之城》,获得了本届星云奖的
最佳中篇科幻小说银奖。
1981年12月出生的张冉,现客居广东惠州从事自由创作,但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太原人
。由于父母在山西大学工作,张冉的小学和中学,就读于山大附小和山大附中。2004年
从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张冉历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辑、记者、评论
员、评论部主任,2007年获17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中国科幻的前景是明亮的
三晋都市报: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是什么缘由让您走上科幻文学创作道路的?
您的第一篇科幻文学作品是什么时候创作的?
张冉:中学时代在周记本上写的东西应该算是我最早的科幻小说创作了。2000年,我以
一篇魔幻色彩的短文获得了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二等奖。与许多人一样,我小时候
对科幻小说的兴趣很浓,但上大学、工作后逐渐远离了科幻小说,直到2011年辞职之后
才重新拾起这方面的兴趣。2012年9月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的《以太》,是我创作
的第...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新文化运动ZZ
新文化运动
百科名片
[新青年]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
。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
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
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
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
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目录
起止时间
兴起背景
运动过程
代表人物
运动论述
口号
主要内容
进步性
局限性
影响
意义作用
历史评价
起止时间
兴起背景
运动过程
代表人物
运动论述
口号
主要内容
进步性
* 局限性
* 影响
* 意义作用
* 历史评价
展开
鲁迅介绍
总纲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4
2001年7月,《真理的追求》和《中流》两杂志停刊。
《中流》创刊于1990年,由光明日报社主办并主管,主编是著名左派作家林默涵和魏巍。
《中流》从1996年第5期到第12期,接连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对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及其作者莫言的创作倾向进行了集中的批判。
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刘白羽首先定调,他在谈到莫言及作品时说:“世风如此,江河日下,我们浴血奋斗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竟养了这些蛀虫,令人悲愤。”
云南作协彭荆风认为莫言的《丰乳肥臀》是反动而又肮脏的文学垃圾,是因为在几名不负责任的“名家”吹捧下获得的《大家》10万元大奖。
电影《三进山城》的编剧赛时礼,曾在胶东地区担任过武工队队长,说这部小说对胶东地区抗日战争的历史进行了无端的歪曲,对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进行了丑化。
开国少将、原军事博物馆馆长贾若瑜,前中国驻挪威大使徐中夫,前国务院煤炭部副部长李奎生等指责莫言的《丰乳肥臀》和另一部小说《红高粱》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其消极作用不容低估。他们一致认为外国人喜欢这样的作品,如获至宝,给你奖励,不足为奇。他们就是要丑化我们,出我们的丑。
虽然《中流》是光明日报主办,但日常出版内...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5
从10月11日得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到18日在北京公开亮相,中国作家莫言经历了万众瞩目的8天。在这8天中,莫言七次谈到获奖感受。从最初“惊讶惶恐”,到“不能代表什么”、“对夺奖已麻木”,“一切都像过眼烟云”,莫言始终谦虚面对已获得的巨大荣誉。
接到瑞典的电话:
得奖很惊讶,诺奖离我很遥远
11日在接受诺贝尔奖组委会的电话采访时,莫言表示,听到获奖后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一直感觉诺贝尔奖离自己很遥远。当对方问到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庆祝时,莫言笑言“没什么好庆祝的”。他说,晚上会跟家人一起包顿饺子吃,“因为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饺子。”
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
获奖不能代表什么 将会继续努力创作
在11日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以后,中新社记者第一时间接通了莫言的电话。莫言表示,听到获奖的消息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
莫言说,接下来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我会继续努力,感谢大家。”
接受央视电话采访:
对夺奖已麻木 今后脚踏实地写“人的生活”
11日晚莫言在接受央视白岩松电话采访时,声音显得很平静,没有很多...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6
莫言获奖,或许能吸引更多热爱文学的人,让他们看到从事文学还可以是一条活路。
奖项残酷,它只能许诺一个作家,而文学史公平,作家应该把目标放在文学史而不是奖项本身。
莫言获奖,作家海岩却莫名其妙地收到了朋友的恭贺,仔细一琢磨,原来两人名字里都有一个“言(岩) ”字,都是知名作家,是朋友搞混了。
一件小事,却折射了当下文学的尴尬。一方面,中国当代文学植根深厚的民族文学传统,嫁接西方现代文学的精华,在千年未有的时代变局中栉风沐雨地成长;另一方面,遭受读图时代大众传媒的冲击,中国当代文学被严重边缘化,即使莫言这样在文学界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作家,如果不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社会上依然不被大众关注。
莫言获奖,会给中国文学以至中国文化带来怎样的变化?目前,有关部门已开始筹划借助莫言获奖的契机推动大众阅读的普及。也有媒体开始讨论,“后诺奖时代”的中国文学将是怎样一种图景?近日,作家海岩、蒋方舟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和众多学子一起讨论起他们眼中的“后诺奖时代” 。
“像莫言这样在文学界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家,包括我熟悉的很多人之前对他都一无所知,由此可见现在严肃文学是多么小众。 ”谈话中,海岩对当前严肃文学的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7
常俊曙(受访者供图)
对话人物
常俊曙,29岁,河南平顶山人,2009年7月,因向往北京大学,只身前往北京,辗转成为北大保安队一员。因出书给保安队带来了困扰,几天前选择了离开。
对话背景
日前,常俊曙将自己积累多年的文稿集结出版为28万字的纯文学书籍,并请到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原中文系教授钱理群为其作序。其坚持内心,敢于追梦的执着,被钱理群教授亲切地称为“精神流浪汉”。
被称“精神流浪汉”
华商报:你的这本书是纯文学类的,但似乎这类书不被市场看好。
常俊曙:对,我之前联系出版社时也非常不顺,被拒绝过很多次。一家出版社编辑看了我的文稿后就劝我不要出了,说这种又是散文又是诗歌的纯文学书很难卖,而公费出版既没有名额,也没有市场。但我还是想出,最后花了3.1万元自费出版——其中,书号1.5万元,排版、编辑、冠名费用2000元,一共印了2000册,每本印刷成本7元。因为是自费出版,所以不会给我版税。书印好后我会请出版社在全国的销售点帮我代销,其中34%利润归自己。
华商报:为什么想到要出书?
常俊曙:我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写作,有什么所思所想我都会写下来,这些年陆续积累了许多文章,有杂文、议论文...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28
李克勤:毛泽东的思想与屈原的精神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2/201106/239489.html
作者:李克勤(jixuie)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李克勤(jixuie)题记: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莫斯科举行世界和平大会,就在这
次大会上评出了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名列其中,这件事情的发生,我们的毛主席起
了关键作用。
(一)
1953年端午节前后,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首都北京举办了楚文物展览,在这次
展览上首次展出了屈子祠和屈原墓的照片。与此同时,苏联各界在莫斯科集会,即世界
和平大会。这是世界人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也是对美国侵略朝鲜的抗议。 为
此,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决定向大会赠送一幅屈原画像。这个提议,正是毛主席作
出的。
而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又是毛主席的诗友、大学问家郭沫若,郭老同时也是著
名剧作家。
《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代表作。
毛主席的提议理所当然得到郭老以及大家的一致赞同。
在莫斯科大会上,还有一件事情十分重要。费德林院士作了《屈原及其创作》的报告。
这个...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189
29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周轶群:真实的韩寒 (ZZ)
你见过几个喜欢在公共场合下大谈文学创作的作家?
体育是适合在公开场合大谈特谈的话题,文学不是。我亲戚里有很著名的作家,我以前
也在作家群体的小圈子里混过,除了在很私密的场合下这些人会跟志同道合的人谈论一
下文学创作,我没听谁会对着媒体对着大庭广众谈什么文学创作的。他们大多数人尤其
不喜欢在公共场合下公开谈论自己的作品。现在,一群完全不知道文学创作是何物的人
居然把一个作家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作品当成代笔的证据,用愚蠢无知来形容
一点都不过
p******r
发帖数: 189
3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周轶群:真实的韩寒 (ZZ)
你见过几个喜欢在公共场合下大谈文学创作的作家?
体育是适合在公开场合大谈特谈的话题,文学不是。我亲戚里有很著名的作家,我以前
也在作家群体的小圈子里混过,除了在很私密的场合下这些人会跟志同道合的人谈论一
下文学创作,我没听谁会对着媒体对着大庭广众谈什么文学创作的。他们大多数人尤其
不喜欢在公共场合下公开谈论自己的作品。现在,一群完全不知道文学创作是何物的人
居然把一个作家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作品当成代笔的证据,用愚蠢无知来形容
一点都不过
m*********u
发帖数: 1491
31
我们党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的。这种力度绝对是不见史册的
,但反过来说,腐败程度也是严重的。
谈古道今,纵横捭阖。
让我们跟随思想的脚步,听大家娓娓道来……
从今日起,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聆听思想的声音”系列访谈。我们将以口述实录
的方式,记录一位位中外大家谈人生、谈历史、谈文化、谈反腐。他们的精彩人生与独
到见解,必将带给我们丰富思考和深刻启迪。
聆听思想的声音,感受思想的力量。
著名作家二月河访谈录:现在的反腐力度 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
题记:2014年7月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一个爬满青藤的安静院落,我们见到了因“落霞
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而为海内外熟知的作家二月
河。近几年来,二月河因其对反腐败的论述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通过两天的专访,二
月河讲述了一位作家丰富艰辛的创作历程、一位历史研究者对当代政治生活的观察与思
考以及一位文化传播者对于文化、教育的热忱与见解。从参军入伍、弃武从文、研究红
学,到文学创作、建言反腐……整个访谈都闪耀着二月河先生的人生智慧和历史洞见,
体现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
我想...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2
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引起海内外的关注。他是如何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文学对他意味着什么?如何让现下的读者重新亲近文学?在他的故乡山东高密,莫言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对获奖没有太多期待”
记者:你是从什么渠道获知得奖消息的?
莫言:向媒体公开前20分钟,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给我打了个电话,通知我得奖的消息。
记者:在这之前你对这个奖有没有期待?因为你的呼声一直比较高。
莫言:没有太多的期待,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渺茫的事情。全世界有那么多优秀作家,中国也有很多优秀作家,一年只颁一次奖,只颁一个人,我觉得好像排了一个漫长的队伍一样。
记者:听说你小时候能背新华字典?
莫言:那时候书非常少,一个村子里几本书了如指掌,为了看书,想尽了一切办法,提前拿着自己仅有的几本书去跟人家交换,人家不感兴趣就帮人家干活,帮人家推磨、割麦子,换来阅读人家藏书的权利。
后来附近十几个村庄的书都看完了,你不要以为十几个村庄有多少书,没几本书,顶多也就是二三十本,我当时觉得我已经是世界上学问最大的了,把周围一个乡的书全看光了,其实也就是十来本书,几本经典著作。
后来实在没书看了,就看新华字典,看新华...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3
近日,莫言落户北师大还表示将招收研究生的消息一传出,争议四起,有的认为莫老师华而不实,还有的认为“让一位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水平的老师来给研究生上课,莫老师情何以堪”……
莫言与铁凝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揭牌。
近日,莫言落户北师大还表示将招收研究生的消息一传出,争议四起,有的认为莫老师华而不实,还有的认为“让一位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水平的老师来给研究生上课,莫老师情何以堪”……
对此记者采访到辽宁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刘铁,刘铁表示:“现在的高校文学院鲜能培养出来大作家,这触及到写作人才培养的老大难问题,这当然也与高校教育者能力瘸腿有关,无助于文学人才的培养。 ”
观 点
高校未必培养出好作家 高尔基学历比莫言低一年半
刘铁说:“我在辽宁文学院任职三十年,我们培养出来的作家,知名度高的凤毛麟角,能够得上代表人物的,只有七七届的马原,当然以写作为生的还是有些的。这意味着作家是可遇不可求的,可以期待但不是文学、文艺理论培养出来的。”
多年的教学,刘铁隐约地感受到写作恰恰具备与文学、文艺、美学学术理论所谓学术性的排斥,“我们在文学院,往往有一种共识,我们能培养出学者,...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4
被问到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怎么花时,阿列克谢耶维奇幽默地表示,她要做的就是给自己买个自由,因为之前的每一部作品都花费了她五到十年的时间。
2014年2月8日,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参加书展(资料照片)。
北京时间10月8日晚7点,瑞典文学院宣布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Alexievich)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她多年从事记者职业,作品多为非虚构文学作品,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被问到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怎么花时,阿列克谢耶维奇幽默地表示,她要做的就是给自己买个自由,因为之前的每一部作品都花费了她五到十年的时间。
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授奖词
获奖动态
写下一部部情感史
昨晚7点(瑞典时间下午1点),瑞典文学院新任常务秘书萨拉·邓尼斯女士宣布,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现场宣读了评委会的授奖词:“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随后,萨拉·邓尼斯接受现场媒体采访时表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5
“写作这件事很累也很贱,不如做体力活。写了那么多,已经写不出来了。”
“这个圈子太扯淡了,有很多泡沫。合作前说能赚一个亿,最后1%都没有。”
写作是种煎熬 未来会做生意
以后会在财经新闻上看到我
南派三叔首次回应封笔内幕
“抱歉,我扛不住了。”3月22日晚,《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在微博上宣称“以后不再进行任何文学创作活动。”正式封笔。
这个转发无数的微博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关于南派三叔封笔的原因也有各种猜测:有的说他受到了抑郁症的困扰;有的说和出版社产生了纠纷;甚至有人说他身后有个创作团队,因为分赃不均而解散,所以三叔只好封笔了……对这些传言,南派三叔一直没有正面做出回应。昨天上午,南派三叔以评委身份出席首届“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颁奖典礼,这也是他宣布封笔后第一次公开现身。
颁奖礼结束后,记者在新新饭店的一个包厢里专访了南派三叔,获悉了他“封笔”的原因:我没有天生的写作才能,已经写不出来了。不再写小说的他同时表示封笔后将会做生意:“以后你们应该会在财经新闻版看到我吧!”
为什么选择封笔?
没有文学天赋,写了那么多本,已经写不出来了
南派三叔今年31岁,按道理,这应该是作家创作旺盛...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6
资料图:张艺谋(左)与张伟平
张艺谋与张伟平,曾在中国电影圈有“黄金搭档”之称,却于2012年分道扬镳,当时曾引得各界议论不断。2015年2月26日,张艺谋文学策划师周晓枫新书《宿命:孤独张艺谋》(以下简称《宿命》)部分内容曝光,涉及“二张”翻脸内情,被媒体称为“斥张伟平‘十宗罪’”,迅速成为娱乐圈关注焦点。为此,记者多方联系进行采访。3月2日,周晓枫通过新书出版方发来答记者问,对相关问题作出回应。
解密《宿命》:张艺谋尊重我的创作自由?写书曾有犹豫
约三年前,“二张”分手的新闻曾引起轩然大波,而本次新书爆料,张艺谋作为当事人,被很多人猜测授意、授权周晓枫撰写该书,为其“洗白”。周晓枫说,涉及隐私的部分需要让当事人知情,其他作为旁观者的评论则无须张艺谋授权,“我从陈婷那里拷贝了他们家的影集交给出版社挑选,使用这些图像资料,出版社需要授权。”
动笔的时候,周晓枫没有透露任何消息,直到样稿完成,她将之交付张艺谋与庞丽薇以便核实时间、地点与人物等是否无误,那也是为了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张艺谋见到打出来的十几万字很惊讶,没想到我事先没有节目预报。”
同样,针对书中对自身的评价,乃至讽刺和批评,...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说说毛泽东诗词-周泽雄
☆─────────────────────────────────────☆
fead (fead) 于 (Sun Feb 7 11:10:12 2010, 美东) 提到:
毛泽东本色是诗人。诗人而兼一国之尊,于国于民是否有利,当然可以探讨。西哲
柏拉图当年将诗人请出“理想国”,想必有他的道理。中国帝王史上真正堪称大诗人的
,只有两位,魏武帝曹操和南唐后主李煜,其余种种,不过雅喜涂鸦而已。曹操雄才大
略,鲁迅先生对他都敬佩有加。李煜则昏聩懦弱,以泪洗面,别说摆帝王的谱,质之以
普通男人的标准,也难说够格。他如乾隆之辈涂鸦族,涉艺与做秀无异,书摹二王而格
不肖,诗耽唐宋而气不逮,徒见雅音靡靡,情思昏昏,遂把父祖辈打下的铜铁江山,逐
渐摩玩成一张柔丽宣纸,终成一代不如一代,一朝崩塌一朝的坏局。可见,诗人而兼国
君,慨乎言之或可,概乎言之则非。
比如开国之君与守成之主,生命气象就可能天差地别。后者不过赖先祖荫庇,黄袍
加身匹似现代社会高中六合彩,所以除了有数几位中兴之主外,多不足挂齿。而前者,
无论“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曹孟德,“一条杆棒...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9102
38
莫言和屠呦呦两篇诺奖演讲反映出不同价值观
2015-12-11 去伪求真 察网
本周是“诺贝尔周”,将举办各领域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按照诺贝尔奖惯例,各领域
的获奖者在诺奖周均要举办一场主题演讲。
诺贝尔奖自1900年6月设立,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中国公民获得诺贝尔奖的仅有莫言
和屠呦呦两人。其中,莫言因其“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而
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拯救了全球亿万人的
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两位诺奖获得者都是土生出长的中国人,都
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从他们两人在诺委会举办的主
题演讲中却让世人明显感觉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2015年12月7日下午1点(瑞典时间),应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
的一份礼物》的主题演讲,讲述了青蒿素的科研成果及过程,并介绍了自己及科研团队
在青蒿素研制中的贡献和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宝藏。
2012年12月7日下午5点半(瑞典时间),中国首位诺贝尔...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11067
39
来源:Mr.Q的日记
http://www.douban.com/note/353528415/
北京和上海之间喋喋不休的争吵,并不是近十几年才有的新鲜事。从上海开埠,摇身一
变成为国际大都市那天起,京沪两地就是一对相爱相杀的冤家。虽然当时的首都是南京
,但明显这对冤家谁都没有把这个“伪帝都”放在眼里——不好意思,你谁啊?
发生在1933-1934年一场北京上海两地文人的大战,就是这对冤家在民国文艺界展开的
一场顶上对决。不,可以说直到现在,“京派”和“海派”的文艺工作者都还在吵个不
停。2011年《甄嬛传》大火时,我认识一个北京编剧就非常趾高气昂地对一个上海编剧
说,你看看你们上海这几年折腾出了啥?夏家三千金?上海编剧自觉理亏,只好底气不
足地回嘴说,孙俪是上海人。
这场论证的发起人,或者说搅屎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沈从文。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大
作家,没人能否定沈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和成就,但我们可以毫不留情地否定他在
文艺理论上的才华和成就。事实上,这场论战的导火索就是因为沈先生在理论表述上的
不精准和不严密。这种不精准和不严密引发了一场为时一年、牵扯人数近百的口水战,
而且沈先生...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081
40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非母语的文艺创作能否逆袭
尚雯婕自《Nightmare》专辑开始,多次在专辑中收入了自己原创的英文,法文等非母
语歌曲。可以说用英文,法文填词,已经成了她的一个标志了。那么用非母语进行文艺
创作,究竟是如某些人诟病的那样是装逼行为,还是这确实是一种走向世界的方式呢?
用非母语进行文艺创作的作品,究竟能不能得到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们的认可呢?
下面,我打算从我有限的视野了解到的情况来个管中窥豹,仅作抛砖引玉,期望得到更
多的方家参与讨论。
我印象中,使用英语进行小说创作并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哈金是第一个让我感到原
来中国人完全可以用非母语创作出美国人认同的小说作品的。他的成功让我意识到,非
母语并不是文艺创作的禁区,作品的好坏不取决于你使用哪种语言。
然后,还有一个著名的作家,就是创作了鼎鼎大名的《洛丽塔》的俄国人纳博科夫,他
本人也是一个移民,英语并非其母语。但是移民美国后,成为了大学英文写作课的教授
,还创作了世界名著《洛丽塔》。
互联网一搜,发现海外华裔用非母语创作取得成绩的还真不少,明镜周刊还评过一个十
大最有影响的海外华裔作家,并且主要都是文革后出国的。下面转载一下:
10大最有影响力海外华裔作家(1)...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081
41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非母语的文艺创作能否逆袭
尚雯婕自《Nightmare》专辑开始,多次在专辑中收入了自己原创的英文,法文等非母
语歌曲。可以说用英文,法文填词,已经成了她的一个标志了。那么用非母语进行文艺
创作,究竟是如某些人诟病的那样是装逼行为,还是这确实是一种走向世界的方式呢?
用非母语进行文艺创作的作品,究竟能不能得到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们的认可呢?
下面,我打算从我有限的视野了解到的情况来个管中窥豹,仅作抛砖引玉,期望得到更
多的方家参与讨论。
我印象中,使用英语进行小说创作并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哈金是第一个让我感到原
来中国人完全可以用非母语创作出美国人认同的小说作品的。他的成功让我意识到,非
母语并不是文艺创作的禁区,作品的好坏不取决于你使用哪种语言。
然后,还有一个著名的作家,就是创作了鼎鼎大名的《洛丽塔》的俄国人纳博科夫,他
本人也是一个移民,英语并非其母语。但是移民美国后,成为了大学英文写作课的教授
,还创作了世界名著《洛丽塔》。
互联网一搜,发现海外华裔用非母语创作取得成绩的还真不少,明镜周刊还评过一个十
大最有影响的海外华裔作家,并且主要都是文革后出国的。下面转载一下:
10大最有影响力海外华裔作家(1)...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106
4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一位语文教师的韩寒事件的看法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没必要写下去了。由一个造假者来宣传民主思想,很可悲可笑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语文教师的韩寒事件的看法
九十(2012-02-13 00:34:16)转载▼标签: 杂谈
我不喜欢方舟子,尽管我曾经挺爱看新语丝。我对韩寒原本很有好感,《三重门》
刚出版,我就买了一本。说实话,我对这类小说不太有兴趣,所以翻了翻就放在书架上
了。这类书对于我这个教师来说,是一种警醒——不要对学习不好的孩子有偏见。后来
,我把书送给我的一个热爱文学的学生。
一开始,我对方韩大战没兴趣,在微博上看到相关的信息,就直接跳过。我以为那
是在讨论“韩三篇”。而我认为“韩三篇”并无大错,特别是最后一篇中说,某次大会
后如果还没有改变,作者将定期去表达自己的不满云云。我觉得有这句话就够了,可以
说明问题了。后来不止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们支持方舟子的观点,并建议我去看方的分
析文章。我去了,立刻被吸引住了,这才知道,现在已经不是讨论“韩三篇”了。
民间真是有高人,文本细读抽丝剥茧,各种专业人士...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3
http://hx.cnd.org/?p=108115
春节将至,又到了对联创作和张贴的旺季,谈一些对联创作中的禁忌以便大家更好的写
作或鉴赏中国文学中的这一奇葩。以下所谈的主要是自己在对联创作中和这几年在《百
度·知道》回答知友有关对联方面的知识时所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的感悟和体会,论述
若有不足和不当的地方,欢迎各位指出和拍砖。先看两个例子:
例一,有人在百度提问:“欢聚一堂迎新年,欢声笑语贺新春”。此对联后字都是平声
,请问这对联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为什么?
本人的回答是:严格来讲你这两句不叫对联,只能叫顺口溜。仅从写作技巧上来看,一
幅说的过去的对联,不仅要词性相对,平仄相对,而且要忌重复用字(特殊情况除外)
和忌尾字三连(三连平或三连仄)。具体到你这幅对联,”欢聚一堂”和”欢声笑语”
,先不说重复用了“欢”字,两组词在词性上就是不对的,前者为动词和名词组成的动
宾词组,后者为两个名词组成的联合词组。后面“迎新年”和“贺新春”又重复使用了
“新”字,而且,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对联的术语叫“合掌”,也是应当忌讳的。
最后,尾字还正如你也注意到的,上下联都是平声,而且,上联还尾...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44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去世(zz)
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去世 曾发掘钱钟书张爱玲文学史地位
2013年12月30日 23:50
来源:凤凰网文化
夏志清
夏氏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
凤凰网文化讯 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教授于2013年12月29日(北美时间)在美国
纽约去世,享年92岁。夏志清好友、著名学者陈子善亦在微博中透露,已经从纽约、台
北和其他渠道证实,夏志清先生29日下午在纽约逝世。
夏志清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196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
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作者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
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使此书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
之作,影响深远。《中国现代小说史》也是内地80年代“重写文学史”运动的最重要的
动力,
《中国现代小说史》对张爱玲、沈从文和钱钟书等人极力推崇。尤其张爱玲一直被认为
是通俗小说家,在批评家眼里她“不登大雅之堂”,但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
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倍,夏甚至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
的中篇小说”,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而钱钟书的《围城》是“
...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5
知名经济学家写小说,他不是第一个,但他绝对是经济学家写科幻小说写得最好的一个
。就是他最近在大渝网连载的科幻小说《爱克斯博士》,以生动鲜活的场景描写、跌宕
起伏的故事情节,引来众多网友追捧。多家影视公司也纷纷伸出橄榄枝,希望将其拍成
国内首部平行宇宙论电影。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被称为“西部经济学专家”的蒲勇健。“如果经济学是我为人熟知的A面,那文学和物
理学则是我的B面。”50岁的蒲勇健昨日说,正是自己对文学的痴迷和对物理学的眷恋
,成就了《爱克斯博士》。
追求完美,小说一直未写结局
昨日上午,在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记者见到了正在办公室埋头写论文的
蒲勇健。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一职,其实只是他众多头衔中的一个。随
便拈一个出来,都让人眼前一亮:博弈论专家、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发
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记者发现,在办公室左侧的墙上,挂满了蒲勇健与一些中外名人的合影照,但照片
中的蒲勇健明显比现实中要胖。“一边搞专业学术研究,一边还要写小说,自然就减肥
了,这也是我写小说的另外一个收获。”蒲勇...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46
来自主题: _Hope版 - 渡边淳一死了
4月30日病逝,死于前列腺癌
这坑爹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刚死,渡边淳一紧随
渡边的title是情爱文学大师
--------------------------------
[渡边淳一档案]
家庭环境:父亲是“倒插门” 渡边淳一随母姓
渡边淳一,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上砂川町,上有一姐,下有一弟。父亲铁次郎来自
煤矿区,是一名苦读有成的高中数学老师,母亲则是当地一个大商家的小女儿,由于她
没有兄弟,两个姐姐又跟人私奔了,便决定招赘。换句话说,渡边淳一跟的是母姓。他
曾回忆道:“我的父母都出生于明治四十年(1907),母亲活泼而善于社交,相较之下
,父亲是一个自制而沉稳的人。 我不知道远在古老的战前,父亲以何等曲折的心理去扮
演入赘女婿的角色。
不过,我记得祖母把乡下土地的绝大部分,跳过父亲那一代,直接登记在我的名下。祖
母死后,我们成了地主,父亲每个月都要去乡下收地租。
求学生涯:最爱川端康成、加缪、萨德
渡边淳一还在札幌一中读初一的时候,一位国语老师中山周三教他阅读日本古典文学作
品,如“万叶集”等,还指导他习作短歌,这就是这位成名作家最早的文学经验。据他
本人表示,“短歌”在多年...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12559
47
来自主题: _LoTaYu版 - 浅谈罗大佑歌词的文学境界zz
http://tieba.baidu.com/f?kz=13193720
浅谈罗大佑歌词的文学境界zz
境界,是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作 家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的层次。文学境界取决于
人生境界,但是由于创作状 况的差异,文学境界可能低于人生境界,并且可能具有不
连续性和交叉性。 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中,也有很多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它们应 属于诗歌的一个分支。
在当代众多词作家中,罗大佑的作品完整地体现了纯情、绝望与辉煌这三种文学
境界,作为一名音乐人,罗大佑深厚的文字功底 和从文字中透出的深邃思想,是极其
值得深入研究的。 纯情 ,是追求理想 的境界,对真善美的观念抱有形而上的理解和
信心。《童年》、《闪亮的日 子》、《爱的箴言》等歌就属于这一境界。    在这
些歌曲中,作者精心营造了一个个理想浪漫的世外桃源,那里有美好的梦想和忠贞的爱
情,热恋中的 青年深情款款、信誓旦旦,要将“真心、青春、生命和春天”付给你,
却将 “悲伤、孤独、岁月和冬天”留给自己。在那里,有情人在“历尽艰苦”之 后终
将会拥有共同欢笑的闪亮日子;快乐单纯的孩子则坐在阳光下、稻田边 ,听着蝉鸣,
看着漫画...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24893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tephenKing (88),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用最基本的常理就可以推出韩寒是假作家的结论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7 23:17:00 2012, 美东)
发信人: rapier (Avanti),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用最基本的常理就可以推出韩寒是假作家的结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7 23:12:40 2012, 美东)
韩寒是石头,不是金子
曹长青
.................
我大致梳理了一下通过这些视频节目而看出的问题,给懒得花时间去看视频的读者们一
个概貌。 这些问题用最基本的常理就可以推出韩寒是假作家的结论。
一、对自己​​的作品“一问三不知”
很多质疑者已经提过,在2000年CCTV“对话韩寒”节目中,韩寒对为什么起了《三重门
》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都回答不了;说你们怎么解释都行,最后被问急了,说“我
忘了”。 当时《三重门》刚出版不久,作者居然这么快就“忘了”!
也...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9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30分许,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身着一身中山装,在瑞典学院进行时长约为40分钟的文学演讲,此次演讲的主题为“讲故事的人”。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零点30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莫言演讲时身着一身中山装。
莫言的演讲主题是“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以回忆去世的母亲开始。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在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之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莫言透露,自己的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 阅读全帖
S********5
发帖数: 753
50
方舟子博文:三度剖析韩寒《求医》之谜
http://blog.163.com/fangzhouzi_vip/blog/static/1097556942012030
这篇博文中,方舟子列出了4个所谓的“疑点”:
1. 韩寒曾写过他念书时睡上铺,但《求医》中说主人公睡下铺 (首先,住宿学校每年
或到一定时间上下铺调换是很正常的事,其次,就算为了文学创作,把主人公写成下铺
也没有什么问题)
2. 《求医》中医生把韩寒念成“园寒”。方舟子觉得“据上海金山的网友说,金山话
的确把“韩”读成“园”。在1999年的上海医院,还有医生说不好普通话,连“韩”字
都不会念?”。(我觉得这个都不用反驳,不管是真事还是文学创作发挥,都没有任何
问题,反倒是如果真是韩老爸代笔,这种细节一定会被去掉以免露马脚)
3. “在上世纪90年代,还有医生用橡皮沾口水擦错字?这该是多久远的事?” (我看
不出有什么问题)
4. 在1999年的上海医院,还在墙上贴礼貌用语标语?(请用——谢谢、再见、对不起
)。 (这个韩寒已经说了,直到现在上海有些地区的医院还有这样的标语。)
精彩的地方来了。方舟子列出了疑点之后,开始了他...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