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新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i
发帖数: 870
1
1962年中美苏三大国博弈及其总结
张文木
[作者按语]196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内政外交最困难的一年,同时也是毛泽东
同志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战略能力发挥极为杰出的一年。面对来自东南、西南和西
北三面“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的险恶环境,毛泽东同志举重若轻,敢于
亮剑,也善于亮剑,用力不多,却有效地震退了周边所有明火执仗的反华势力,一举打
开外交难局。今天中国正在经历自毛泽东时代伟大成就基础上的新崛起,这必然再次招
致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新的围攻。因此,研究并总结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美国、苏联
三大国博弈及其经验,对中国的未来是有益的。下面的内容选自张文木新著《全球视野
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三章第四节。
一、雪压冬云:20世纪60年代中国内政外交遇到绝大的困难
1959年至1961中国国内经济发生严重的困难。粮食,1960年是2870亿斤。比1957年的
3900亿斤减少1030亿斤,低于1952年的水平;棉花生产1960年是1600万担,比1957年的
3280万担减少1680万担,钢的生产1960年虽然达到1860万吨,比19
gx
发帖数: 52
2
洋博士的粗制滥造
——评张以国著《以古为新:晚明的艺术与影响》
白谦慎
(刊于《南方周末》,2009年10月29日)
200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张以国的新著《以古为新:晚明的艺术与
影响》。全书共251页,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三篇研究明末清初著名书
法家王铎(1593-1652)的论文组成。第二部分为图录,有四十余件明清书画作品的图
版和文字介绍。由于图录部分是某拍卖公司的拍卖品或借展作品的介绍,谈不上是学术
研究,在此不予讨论。本文仅评论第一部分。《以古为新》采取了中英对照的形式,这
是本书的一个特点。第一部分的三篇论文原本是根据张以国以前的英文博士论文改写而
成的,其中两篇基本没有什么改动。只有《王铎与董其昌的风格对立》一篇增加了一些
新的内容。这里有必要先对其博士论文作一评介。
张以国的博士论文《王铎线条的意义:〈唐诗卷〉研究》,200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艺术史系完成。论文以上海博物馆藏王铎作于1646年的草书《唐诗卷》为中心,讨
论王铎书法风格的演变。和西方许多关于中国艺术史的学术著作一样,张以国的英文博
士论文也为中文人名、原始文献、专有名词提供
s******a
发帖数: 388
3
灭国就不会。 中国人口再砍掉8万万,中国人的日子就好过了,不过呢, 计划生育不
符合人性。有空看看莫言的新著《蛙》,是关于计划生育。
S*******C
发帖数: 7325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中华文明究竟有多长?
☆─────────────────────────────────────☆
QQboy (我爱我老婆) 于 (Wed Mar 31 13:22:11 2010, 美东) 提到:
为民族文化寻根溯源
——读蒋南华先生《 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

汤序波

癸未岁杪,回溯这一年来自己的阅读生涯,兴趣的重点仍然投放在文化类的书籍上
,在读过的书中有两部可谓特立独行、出群拔萃,令我感佩莫名。一部是考古学家苏秉
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二00一年版),另一部则是历法学家蒋
南华先生的《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人民出版社二00二年版)。两部书都是由国内顶
尖级出版社出版,其学术含金量、学术档次,不言而喻。它们的殊途同归,分别着重从
考古和历法两个路径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真是厥功甚伟、功绩彰著。我认为对当
前中国文化研究而言,套用黑格尔的话,它们可以说是一个“光辉的日出”。其在学术
上的贡献将彪炳史册。
中华文明起源的...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5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4620
从11村个体农民生产消费看近代中国农村变迁
2004-12-31 魏宏运 李金铮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中国经济史论坛扫校

从11村个体农民生产消费看近代中国农村变迁
从11村个体农民生产消费看近代中国农村变迁
——评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
魏宏运 李金铮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300071;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07100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学术界曾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进行了讨论,结果似乎
并没有取得广泛的共识,尤其对20 世纪前半期中国农村的发展与不发展,这个在半个
世纪前中外学者就争论不休的问题,仍有扑朔迷离之感。显然,必须进一步挖掘资料,
特别是个案分析资料,首先搞清“是什么”。近年,又有不少新成果、新观点推出,其
中侯建新教授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他的新著《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
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以下简称《农民》),正是一项颇为
珍贵的、以20世纪上半叶冀中11个村庄为剖析对象的个案...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第三国际”的一笔糊涂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3 12:25:19 2011, 美东)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40/12296730.html

蓝英年
2010年07月30日09:2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同舟共进》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共产国际,通常指第三国际,即1919年3月2日成立的第三共产国际。如果提到第一
或第二国际,都要标出“第一”或“第二”两个序数词。只说共产国际都是指“第三国
际”,有时甚至简化为“国际”。本文中的共产国际,指的自然也是第三国际。
这三个国际差别极大,混淆不得。共产国际是列宁、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等人创
建的,由季诺维也夫任主席,目的是实现世界革命。最初的设想是共产国际领导各国共
产党,各国共产党以支部身份加入共产国际并交纳会费,以供开展革命活动的需要。各
国共产党,特别是欧洲共产党,虽然要革命,但缺乏经费...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民國在大陸影響力之隨機調查
黃花崗雜誌第三十五 、三十六期合刊
http://www.huanghuagang.org/hhgMagazine/issue35-36/page132_MinG
民國在大陸影響力之隨機調查
兼議兩岸統一後國號的選擇
趙 子
编者按:這是一份頗具真實性的社會調查,雖然距今已經五年。五年來國內各社會階層
對於民國的反思與認識,已經日漸廣泛與深入,但本文還是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引言
這是筆者將近五年前所做的一項專題隨機調查。期間,數次整理,未能完稿,延宕至今
。不覺之間,庚寅將過,辛卯將到。從一九一一到二零一一,海內外華夏兒女迎來了最
神聖的日子——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也是慶祝大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在此時刻,筆者
無可繼續拖延,縱然非專業規範之作,但因實地採集,亦或有些參酌之用。倘若又作芹
獻祖國,則無上光榮也。
為何要做這項隨機調查呢?首先是因為自己作為一名留在中國大陸的國軍子弟,對經歷
了種種苦難和風霜、又像那出污泥而不染千年不死的荷花一樣,亭亭玉立的我們唯一的
祖國——中華文化的真正代表——大中華民國,充滿了敬愛之情。中共在蘇俄一手策劃
支持之下,武裝割據,叛亂竊國。民國三十八...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哪里有张国焘回忆录买啊?
编者按:张戎的新著《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以其珍贵的资料,独特的视角
风靡国际中文图书市场。为给渴望读到该书的读者一蠡之便,本刊编辑部收集到网路上
贴出的部分精彩章节,陆续在本站刊出。请有条件的读者购买原著,支持您喜爱的作者。
网上购买原著:www.broadbook.com
电话购买:Tel: 1-888-268-2698, 718-886-7080
14 长征之三:
独霸连接莫斯科之路
1935年 41岁
当争一九三五年六月两支红军会师时,毛率领的中央红军处在悲惨击姜昼的境地。剩下
的这一万来人身体拖垮了,重武器差不多丢光了,步枪平均每支只有五颗子弹。曾是张
国焘老朋友的朱德私下对张说:中央红军,过去曾是一个巨人,现在全身的肉都掉完了
,只剩下一副骨头。”
作为鲜明的对照,张国焘统率下的红四方面军在他们自己的长征初期只有两万人,现在
增长到八万多人。队伍身强力壮、训练有术,机关枪、迫击炮一应俱全,是支真正的劲
旅。
以这样的实力作後盾,李德写道:张国焘“接待我们好似主人见客,举止充满自信,很
清楚自己军事上、行政上的优越……他的干部控制了这个地区可怜的出产,几万大军的
衣食...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9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952
吴思老师写本书,难过翻越一座大山。
人们能看到《潜规则》、《血酬定律》的风靡一时,却不知吴思为此记下400万字
以上的史学读书笔记,如果加上史学之外的笔记,他的电脑里已容纳了600万字以上的
东西。
出门时,吴思不会忘记带手机,它有录音功能,有什么想法立刻录下来。每读一本
四五十万字的书,他要阅读相关的六七本书,留下10万字的笔记以及1万字的书评。
所以,吴思老师写东西特别慢。每年最多写4篇,最少写2篇,每七八年,凑成20多
篇后出一本书。按这个节奏,他的新著也该问世了,可要命的是,他突然想起了两个话
题,想单独写两篇文章,这一写就是3年,可写完后自己又不满意,只好暂时放在一边
,这让他的新书一拖再拖。
于是,只有拿出这本《我想重新解释历史》了,它是吴思老师接受各媒体访谈的合
集,至于计划中刚写完一半的那本书,吴思满脸遗憾:“再等两年吧。”
我曾经读不懂历史
北京晨报:您怎么想起出这本书了?
吴思:这本书是我10年来接受各媒体访谈的合集,共29篇,复旦大学出版... 阅读全帖
o**n
发帖数: 2130
10
一、壮丁多被征去当红军,苏区劳动力严重不足
1、“全苏区大约有二三万担红属的田荒芜着(瑞金全县红五月底止,约有二千七百余
担未
莳)……原因除了当地耕田队的消极怠工在以外,有些地方确实是因为劳动力缺乏”(然
之,《把优待红军家属工作彻底改善起来》,《斗争》第66期,1934年6月30日)
2“(万泰县的刘士进)两个儿子都当红军,分到的六十二担田,前年已荒了十担,今
年又
荒了六担……现在有好久没有米吃。”(《铁锤向着窑下区》,《红色中华》第204期
,1
934年6月19日)
二、“扩红”的手段粗暴
3、“城市少共市委组织科到群众家去宣传当红军,如发现家里动员对象不在家时,便
认为
是逃跑了,是‘反革命’了,于是甚至把其家属捉起来。石碧区个别乡召开扩红动员大会
时,群众进入会场后,即把门关上,开会动员后让群众‘报名’,不肯报名的人,便不准
他离开会场。方田区军事部长把不去当红军的群众,派人用梭标解到区苏去。”(《宁化
落后的原因在哪里?》,《红色中华》第238期,1934年9月26日)
4、“在扩大红军工作中,强迫命令是常见的事,如若谁一次开了小差,那就非绑起来
不可
……这种命令主义...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2141
11
黄老师属于新崛起的一代了,将来会取代杨奎松称为小将新的眼中钉的
s***a
发帖数: 2141
12
黄老师这本新书全命<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
直接搜索:中央苏区的革命,不容易搜到。
预言,黄老师要火啦
s***a
发帖数: 2141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inta (AC米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人民日报:暴力革命无法解决社会发展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 17:59:26 2012, 美东)
12月25日,苏联解体整整20年。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具震撼力的事件之一。印有五角星和镰刀锤头的红旗在克里姆林宫
上空悄然滑落,不仅割断了一个大国苦难辉煌交织的历史,也将世界推入“单极时代”。
“共产主义失败了”,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是“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人类社会
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一时间成为西方乃至世界的主导哲学思
维。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国际关系史也是国家史。世界风云变幻,中国人有自
己的观照。
对照1991年和2011年,我们找到这样两个“交集”:
中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消失,西亚北非地区陷入动荡。尽管两件事相隔20年,但是一
些人探寻“传导效应”的目光没有变,把祸水引向中国的邪念也没有变。
意...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4
谌旭彬:江西苏区百姓的日常生活
读书笔记:江西苏区百姓的日常生活
终于读完黄道炫先生的新著《中央苏区的革命》(社科文献出版社),收获颇丰,尤其
是对江西苏区百姓在“革命”笼罩下的真实生活,有了更详细的了解。著作史料引用丰
富,许多未曾见过,分享几例,从中不难窥见1930年代江西苏区,在“革命”辉煌表象
下的民生实况。
一、壮丁多被征去当红军,苏区劳动力严重不足
1、“全苏区大约有二三万担红属的田荒芜着(瑞金全县红五月底止,约有二千七百余
担未莳)……原因除了当地耕田队的消极怠工在以外,有些地方确实是因为劳动力缺乏
”(然之,《把优待红军家属工作彻底改善起来》,《斗争》第66期,1934年6月30日

2“(万泰县的刘士进)两个儿子都当红军,分到的六十二担田,前年已荒了十担,今
年又荒了六担……现在有好久没有米吃。”(《铁锤向着窑下区》,《红色中华》第
204期,1934年6月19日)
二、“扩红”的手段粗暴
3、“城市少共市委组织科到群众家去宣传当红军,如发现家里动员对象不在家时,便
认为是逃跑了,是‘反革命’了,于是甚至把其家属捉起来。石碧区个别乡召开扩红动
员大会时,群众进入会场...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turnV (土星五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摩罗易中天论战中国人国民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5 14:34:55 2012, 美东)
中国人真有易中天说的那么坏吗
摩罗/中国人真有易中天说的那么坏吗 - 摩罗 - 摩罗的博客摩 罗
感谢《精品阅读》杂志,在第一时间对拙作《中国站起来》所探讨的国民性问题组织如
此认真的讨论。其中易中天先生《中国已进入道德沙尘暴时代》一文,无疑表现了当今
一部分中国文化人的社会责任感。不过,对于文中观点,我难于认同。文中列举的国人
许多缺乏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尽管很真实,但是,将这些现象解读为中国人具有“国民
劣根性”的证据,我认为无法成立。
关于道德沙尘暴问题
人性是一个黑暗的大海,一个文人学士对人性的任何批评,都是可以成立的。对于一个
规模浩大的民族的缺点进行负面描述和批评,那就更加容易成立了。就像有人朝任意方
向发射子弹,立志要击中一些尘埃,他是绝对可以成功的,因为尘埃无所不在。可是,
这样的射击有什么意义呢?证明您枪法高明吗?证明您有道...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863
16

因多年没有新著问世,在62岁时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从正教授的职位上解聘。
http://www.hudong.com/wiki/%E9%BB%84%E4%BB%81%E5%AE%87
c*****1
发帖数: 3240
17
☆─────────────────────────────────────☆
anchorage (fallout) 于 (Mon Jun 25 20:06:27 2012, 美东) 提到:
看黄老自传产生疑问,他这么老实的人也不会调戏女(男)学生吧,有知道真相的吗?
☆─────────────────────────────────────☆
GeorgeCobain (铁丝钢琴手) 于 (Mon Jun 25 20:37:03 2012, 美东) 提到:
他那个department被取消了吧?黄仁宇真是悲催的要死 呵呵。。。。。
☆─────────────────────────────────────☆
cccpwx (Siemens少年) 于 (Mon Jun 25 21:46:03 2012, 美东) 提到:
好端端的南开的电机工程辍学。
抗日参军,结果抗战胜利了,自己被赶出大陆了。
一生的命运就被侵华战争和内战被改变了。
最后和沈志华差不多,想不开,还去研究了清贫悲催的历史。
真是中国越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越悲哀。
☆───────────...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3045
18
这个猜想不稀奇,符合分子人类学的发现。没必要把黄河搞得那么神圣。
C********w
发帖数: 1724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中华文明是锅腊八粥
信源:《南方周末》|编辑:2015-06-22|
人类没有优秀品种。真正的优秀品种是赛马的品种、赛狗的品种。品种好的马和狗都有
其他毛病。纯种的狗, 是色盲,品种好的马是关节炎,这是“世袭”的。不能讲种族优
秀论,也不能讲文化优秀论。每一个文明都有其独到之处,大家能够糅在一块,去其短
,大家互补
2015年5月,85岁的许倬云新作《说中国》在内地出版。历史学者葛兆光评价:“这部
著作不是为了借助历史引出民族主义的盲目情感,而是通过历史达成世界主义的理性观
念。”
“中国五六千年的内外变化,犹如各种不同的豆类被倒在一个锅内,不断地搅和成腊八
粥;假如把它们磨成浆,则出现的将是混合的豆浆。”
“为什么过去‘中国’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能将许多外围的文化吸入华夏圈内?为什
么到了近代,中国丧失了过去的弹性和可塑性……”
----摘自《说中国》
2015年5月,85岁的历史学家许倬云新作《说中国》在内地出版。230页的容量以简驭繁
,梳理了中国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晚清的历史。此番贯穿万年的追溯,缘于两个问题
: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为此,耄耋老人“二年刀圭,三载疗治,长夜不寐,
随时思索...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20
在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曾发生一起藩王谋反的大事,这位企图谋反者就是大名鼎鼎的
淮南王刘安。刘安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史载,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汉高祖刘
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刘邦少子)之子。文帝6年(公元前174年,刘安6岁),汉文帝
为了巩固皇位,将唯一的潜在皇位竞争者刘长以“谋反”罪名削废,刘长不忍受辱,于
流放的途中绝食而死,年仅二十六岁。父亲的死,使年幼的刘安失去了倚靠,由皇亲贵
胄一下子沦为罪臣之子,他的幼年生活可想而知,必定饱受艰辛之苦。这种贫苦的生活
,刘安一共熬了整整10年。
文帝16年(公元前164年),汉文帝的帝位逐渐稳定,他为了消除人们对其容不下弟弟而
起杀戮的消极影响,便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
封为淮南王,时年16岁。少年的刘安好读书,颇具文采,《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说他“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
” 文帝后元六年,22岁的刘安被汉文帝召入京城朝拜天子。伯侄二人相谈甚欢,刘安
渊博的知识和博闻强记、才思敏捷的表现令文帝非常喜爱。他给侄儿布置了一项高尚的
任务...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1
2009年:十年思想历程
接下来的2009年,对于高华来说是多难之年。先是2月份母亲患肠癌住院,高华和
弟弟、妹妹每日奔走于医院。
每天上午,高华由亲戚小孙陪着,坐公交车去医院,陪母亲坐会儿。下午,他一边
辅导学生,一边应广东人民出版社之邀,整理新书《革命年代》的书稿。
在整理文章时,几十年来母亲的关爱和教诲时时浮现于他的脑海,“特别在文革的
艰难岁月中,母亲带领我们一家人,相依为命,才走出了那场暴风雨,往事如昨,历历
在目”。
在高华的主治医生之一、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于正洪副主任医师印象中,高华
是个孝子,在他患病期间,母亲也病重,高华操了太多的心。于医生曾提醒他自己也是
重症患者,不可以那么累。
母亲临终前一个月,几乎昏迷不醒,高华仍是天天探望。至4月底,母亲病逝。此
后一段时间,高华天天失眠。祸不单行,5月份,85岁的父亲不幸摔伤,致股骨颈骨折
,从此长期住院。
这一年,《红太阳》已出版十年。十年风雨,赞誉峰起。如学者朱学勤所言,这本
书开辟了毛泽东研究的一个崭新的空间,说得低调一点,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说得稍微
满一点,在毛泽东研究,延安整风研究,从延安整风到文革的历史研究中...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评考古学家许宏教授的<最早的中国>》
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许宏教授的新著《最早的中国》一书。正如
作者所说,“这本书首先应该是一部学术著作。说它是学术著作,是因为它是学者秉持
有一说一的学术原则写就的。但它又是一部不同于一般学术著作概念的著作,是一部面
向文化大众而非仅为学界的学术著作。”特别是作者自己的心路里程中从对大众考古的
谢绝到意识到责任的重大而主动承担起撰写大众考古著作的努力:“当越来越浓重的社
会责任感被激发起来时,当我以此为契机开始全面梳理前辈和我们这个团队的探索历程
,开始从比较文明史的宏阔视角来看二里头乃至它所代表的最早的中国,开始试图发掘
一件件文物背后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时,我已经不把这本书的写作看作是学者的一项
副业,它已经成为我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逼着我又读了许多书,搞清了不少
问题,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我进一步从事相关研究的学术增长
点。”他认识到了“本书的成稿,可以看作是考古人努力面向公众的一个青涩的果实。

这本书想要回答是:中国人是怎么来的、作为全球文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文明是
如何起源的、中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第二,地下新材料
狩野直喜和王国维先生的学术交流,使他们双方全得到了好处。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
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一文所使用的资料,就有狩野直喜直接从欧洲抄录回来提供给他
的。这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狩野直喜提供的是他个人的手抄本,其中有些字当时他
无法判断是何字,就大致画出,后来回国后却怎么也不明是什么字了。这些字到了王国
维先生那里都成了可以辨识之字。王国维使狩野直喜的手抄资料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信史
,这是对双方大有裨益的事情。
从1909年狩野直喜知道敦煌文物的发现开始,他先后到北京、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地
的大学和博物馆、图书馆中,去实地考察和抄录所能看到的敦煌文献,亲自核对从罗振
玉那里得到的文献抄本、照片与英法等国收藏实物之间的文字差异。将这些文献利用到
对古代文学史的考证上。他已经熟练运用了二重证据。并且,还在日本学术界举行“敦
煌发掘物视察谈”、“关于敦煌遗书”等专题学术报告。实地考察、核对文字和文学史
研究三项工作,基本上就划定了敦煌文献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的定位。他从敦煌发现
的唐代写本唱本中(如《唐太宗入冥记》、《秋胡变文》、《伍子胥变文》、《董永变
文》等)直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钱学森先生二三事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去世,中国大陆一片怀念声。1959年,中科院物理所从城里搬到
中关村,旁边的力学所大楼尚未峻工,那时钱先生是力学所所长,刚入党的共产党员,
笔者则为进入物理所仅一年的科研小卒,政治贱民。虽然我们曾在北大清华旁的中关村
同躭过好些年,但从无交往,业务上也没有交集,只是听过他的报告。钱先生住宅楼前
有军人守卫到是目睹了的。本文讲述些笔者看到的钱学森。
初识钱学森
1955年10月28日,钱学森归国到达北京,很快就来北大物理系作报告,听得我这个初进
京城的毛孩子一楞一楞的。不久前我才升入物理专业二年级,极少知晓外部世界的事物
。虽然他没有多讲自己的学术成就,但钱先生“冲破美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毅然回来
”的爱国主义事迹和精神,叫人敬佩得五体投地。
钱先生的专业领域是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流体力学是力学
的一个分支,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说他是物理学家也不为过。事实上,
1939年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的就是物理学博士学位。我为有这样一位同行学
长而自豪。于是就千方百计搜寻钱先生的学历、成就和事迹。
1934年,24岁的钱学森毕业...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55301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赌城枪案之古龙版
写的太烂
一看就是古龙新著
T*******x
发帖数: 8565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赌城枪案之古龙版
也可能是古龙原与古龙巨合著。

:写的太烂
:一看就是古龙新著
f*****e
发帖数: 939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道路”与世界史问题
韩毓海:“中国道路”与世界史问题
(本文系作者新著《五百年来谁著史 第一卷 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的第九节)
载《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11月16日
韩毓海
1567 年是世界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在中国历史上,它被称为“隆庆元年”。这一年
,明隆庆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昭令“朝野上下率皆用银”。从此
,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根据Flynn和Giraldez的统计:自16世纪中叶起,西
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四分之三,
这一根据美洲和欧洲的白银出口量统计综合得出的数字,是非常确实的。[1]
与此同时――在1561年的欧洲,处于白银转运重要中继站的地中海地区,热那亚商人则
开始倒卖西班牙帝国借款的凭证――“调剂债券”。从1579年11月21日起,直到1621年
为止,欧洲债券的拥有者在皮亚琴查定期举办债券交易年会,这就是著名的“皮亚琴查
交易会”[2]。地中海债券交易大会一直持续到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1609 年)并
发行债务票据――即持续到欧洲金融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荷兰之后很久,才告一段落。
16世纪的60年
t*******h
发帖数: 2882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非洲话题
美利坚大学的德波拉布罗意蒂格姆(Deborah Bräutigam)去年出版的新著《龙的
礼物:中国与非洲的真实故事》(The Dragon’s Gift: The Real Story of China in
Africa)对近年来国际舆论界对中国的诸多指责和批评做出了基于详尽事实的辩护和
澄清,是继著名赞比亚学者丹比萨莫约(Dambisa Moyo)之后的由一位著书反击西方媒体
的学者。看到这些学者顶着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谩骂的狂潮为中国辩护,我真替中宣部
和外交部敢到丢脸。
http://www.facebook.com/pages/The-Dragons-Gift-The-Real-Story-of-China-in-Africa/149497423670?ref=mf
http://csis.org/event/dragons-gift-real-story-china-africa
http://www.dambisamoyo.com/
最近经济学人搞了个调查
http://www.economist.com/debate/overview/165/Africa_a
f*****e
发帖数: 939
29
金一南《苦难辉煌》:共产党的胜利与毛泽东的历史自觉
作者:金一南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6058 更新时
感悟历史 思考未来——读《苦难辉煌》
20 10年02月12日来源:广州日报
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在他的新著《苦难辉煌》中感言,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么能
获得腾飞的翅膀?近期我仔细研读了这本书,重温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重新追寻了
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
利的历史轨迹。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槃,重获新生。中国革
命史是一幅立体画,凝视其中的一部分都无法洞悉其原貌。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
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
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是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他们的光明前途和未来,才
有了60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
,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
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
s********e
发帖数: 13723
30
前一段时间,国内文学界再起风波,主导人是这两位:非常有名的林少华和不那么有名
的施小炜。前者在这20年里翻译了数十本村上春树的著作,提到林少华的大名,当真是
如雷贯耳,总让人有种就算是没吃过猪肉至少也见过猪跑的感觉。在2年前,本校曾经
请这位先生来作讲演,等到那一天放眼望去,偌大的一个会议室里挤得满满当当,其中
观众半数以上应该都不是日语系的。话说当年大江健三郎到本校来作报告时,学生的踊
跃程度也就与此差相仿佛。别说在中国,就算在全世界,一位翻译家能获得如此名声,
那可也是着实不容易。
不过,有道是人怕出名,当最近新经典文化公司拿下了村上春树新著《当我谈跑步时我
谈些什么》的简体中文版权时,翻译者却换成了施小炜。想来林先生一定非常惆怅,那
心情估计该能用一首著名的俳句“新娘结婚了,新郎不是我。抽根香烟吧”来形容。我
这样说也许有些调侃,不过比起“某些媒体”来,应该还算客气的吧。那些媒体可是这
样写的:
林少华到处哭诉:“我陪他跑了20年的步,突然不让我陪了,我居然成了旁观者。我的
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用林少华自己的话说,觉得自己“很狼狈”,“成了风
波当中一个棋子”。
而且更让
p********a
发帖数: 736
31
钱其琛新著:邓小平6.4绝对强硬 70国制裁也不怕 搜狐
钱其琛新着《外交十记》在书中说,在我担任外长十年期间,中国外交所经历的最艰难
的时期,莫过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那段时间。那时,国际风云突变,西方各
国政府纷纷宣布制裁中国,各种政治势力出于各种目的,也在世界上掀起了阵阵反华浪
潮。
就在西方世界制裁中国的喊声甚嚣尘上之时,美国的老布什总统几次私下向中国传递口
信,表明他重视中美关系。他解释说,目前对中国的制裁,是在美国国会和社会的压力
下采取的行动,希望中国领导人能够谅解。1989年6月21日,布什总统秘密致函邓小平
同志,要求派特使秘密访华。第二天,小平同志就复信布什总统,同意在双方绝对保密
的情况下,欢迎美国总统特使访华,并愿亲自同他进行真诚坦率的交谈。布什总统接到
回信后十分高兴,决定派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将军作为总统特使于7月 1日
访华,随行人员只有副国务卿伊格尔伯格和一名秘书,不带警卫和其他人员。美国方面
对这次访问所采取的保密措施,程度之高,超过了70年代初基辛格博士的秘密访华。
7月2日上午,邓小平在会见斯考克罗夫特前,对陪同的总理
g******t
发帖数: 18158
32

俞强声叛逃这事既不是打击元独家,也不是打击元首发,86年就有外电报道。细节上可
能有演义的成分,基本事实是不会错的。我08年回国,在北京别人家里正好碰到两位国
家安全局退休的中层干部,我还旁敲侧击向他们考证过这件事
(ZZ)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 /viewthread.php?tid=304147
间谍战最大谎言穿帮!俞强声大特务活了
——谜底揭开!新著《内部间谍》揭中共对美谍战秘辛
作者:黄舒
最近,加拿大作家陶德•霍夫曼出版了他的新作《内部间谍—金无怠和中共对中
情局的渗透》。该书资料十分丰富详实。作者曾在加国情报局反间部中国科工作8 年,
对中国的间谍情况十分熟悉。而且为写作该书,作者采访了当年金无怠的中情局同事及
参与调查此案的特工。前美国驻中国大使、中情局资深特工李洁明,也对该书的写作给
予了重要帮助。
1986年5月,曾任中共国家安全局北美情报司司长、外事局局长的俞强声叛逃美国。同
年9月1日,法新社独家报道了该事件。数日后,《洛杉矶时报》引述 一名美国政府官
员的话说,俞强声即是揪出金无怠的人。1990年3月17日,李洁明在《华尔街
S*********4
发帖数: 5125
33
近年人民币急剧贬值,正是由于汇率持续升值
2010-07-17
草根简介

何新新著《论人民币汇率与国家外汇储备》序言
此书所收的文章原发表在新浪“何新博客”中。笔者试图以一种较通俗而轻松的笔
调,说清一些相当复杂而很难说清的重大经济问题。作者发现了汇率变动对于两种货币
逆行的诡异规律,这 是此前所未被前人系统总结论述过的。[1]
我汇集这些文论编成本书的根本宗旨是:揭露出美国所设的汇率升值陷阱及货币主
义骗局。遗憾的是,对这种骗局的狡猾与危险,国人——特别是当道的主流经济学家对
此几乎全部懵然无所 知。
我读国内一些知名经济学人关于汇率以及外汇储备的言论,常惊叹他们对于汇率基
本原理的无知以及放口妄言的勇气!当主流学者们侈谈所谓“人民币升值之必要性”以
及中国“外汇储备之 多余论”时,他们竟完全无知于以下三点:
一、中国多数知名经济学家竟然完全不知道货币之“币值”与“汇率”的区别,而
以为二者完全是一回事——真是荒唐之极!
二、中国多数经济学家竟然都不知道世界上存在着除银行以外的大规模国际货币直
接交易平台——即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emarket)。
三、中
m********y
发帖数: 21909
34
对余杰,只记得他的《活着》,无他。
f**k
发帖数: 15238
35
你展开讲讲
g********n
发帖数: 4809
36
那是余华,你搞错了。
m********y
发帖数: 21909
37
我看错了,《活着》是余华的。
电影,张艺谋导演的,你看看。我看了很感慨,你看,估计很生气。
f**k
发帖数: 15238
38
人家还没有展开讲讲
f**k
发帖数: 15238
39
那你好看吗?
d***y
发帖数: 8536
40
于杰个SB
l****u
发帖数: 4594
41
大哥,余杰和余华,差远了去了;
b*****e
发帖数: 5476
42
ft,那是余华写的
m********y
发帖数: 21909
43
大哥老了,记性不好了。
m********y
发帖数: 21909
44
现在余华干吗呢?
g********n
发帖数: 4809
45
活着当然是好片了,和霸王别姬一样都是从民国到文革后,从几个人的身上看历史的变
迁,共同点都是主人公挺过了民国,日本人,国共内战,但是没有挺过文革,都是国语
电影中的精品。
f**k
发帖数: 15238
46
你说当时它和余球语骂街的时候纵身一跳死球了还有这么多麻烦么
c***1
发帖数: 10875
47
霸王别姬的确是好片+变态片
p*********w
发帖数: 23432
48
不是中X部已经禁止这个书稿了么
r*****t
发帖数: 4793
49
余杰长的越来越像含泪秋雨了
g********n
发帖数: 4809
50
霸王别姬很感慨,年轻的时候那么爷们的段小楼,居然最后那么孬种背叛了自己的男女
爱人,觉得很可悲可怜。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