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无余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h
发帖数: 2262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直接证据说明,”有余涅盘”是三果或三果向,
看起来还提到三果圣者死了,不知还活着算不算,应该算”有余涅盘”
”无余涅盘”是四果,不管死了没有。
”有余涅盘”、 ”无余涅盘”,看起来是境界上的差异(十结有没有解开),
不是阿罗汉死了没有。
(以下杂阿含与增ㄧ阿含,引自大正藏)
大正藏 增壹阿含经火灭品第十六(二)
"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涅盘界。云何为二。有余涅盘界.无余涅盘界。
彼云何名为有余涅盘界。于是。比丘灭五下分结。即彼般涅盘。不还来此世。是谓名
为有余涅盘界。
彼云何名为无余涅盘界。于是。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
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为无余涅
盘界。
此二涅盘界。当求方便。至无余涅盘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间接反驳 ”有余涅盘”是阿罗汉还活着,”无余涅盘”是阿罗汉死了。
有多处杂阿含经文,解释起来很憋忸。
1. ”有余涅盘”指活着时证阿罗汉果及”无余涅盘”指阿罗汉死亡
在阿含经文中的矛盾憋忸之处。
杂阿含740说的“谓现法智有余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我们跟大家讲解了大乘真是佛说。那么同样是佛说的佛菩提道跟解脱道,两种的道
,到底差异在哪里?相信各位在这一系列课程听下来之后,心里面已经有所了悟,我们
在这里用提纲挈领的方式,跟大家讲一讲: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并且
我们会直接用阿罗汉的证境跟佛的证境的差异,给大家说明。首先我们来看看,阿罗汉
在成就阿罗汉时,常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后有。”
这是每一个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证境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从这句话里
面逐一来看看: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首先,“我生已尽”,我们可以
指时程的方面,我们来看看解脱道的修行,从已证初果之后到最终“我生已尽”所需要
的时程。证初果之后极为怠惰的修行人,当他真正证初果、破我见之后,他最多、最多
七返人天之后,必能够成就阿罗汉果。当然,如果是利根人的话,在成就初果没有多久
,也许经过仔细的观行之后就能够成就阿罗汉果,也就是当生成就阿罗汉果。这个在《
阿含经》里面可算是屡见不鲜,有非常、非常多的初果人当生到达阿罗汉的境界。所以
,从时程上来讲,成就阿罗汉----解脱道的极果...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入』无余涅槃的公案
禅宗『入』无余涅槃的公案
有一个中国禅宗的公案,是说仰山禅师的故事,谈到真正开悟的见地就是明白了『入』
无余涅槃的本际,有位居士听了就说: 『入』_之一字,不要也可以。这个其实才是真
悟居士的见地啊1
我们看看史上有很多阿罗汉入涅槃时,究竟有谁能『入』涅槃? 结果是没有任何人『入
』涅槃。
当你入了无余涅槃时,大家都说你捨报时入涅槃,然而『入』无余涅槃其实并没有人去
『入』啊,
有情的本际, 每个人的真如, 本来就是不生不灭,那就是本来涅槃嘛.又何必你去『入
』呢? 所以入涅槃其实是你自己消失了.你消失了以后,是完全无我的境界,剩下『衪
』保持在祂自己原来的涅槃境界中,这才是真正的涅槃。 所以『你』根本无法『入』
涅槃,而『祂』也没有入涅槃,因为『祂』是本来就涅槃,不必再入涅槃., 而你的五
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都消失掉了,变成了真实的无我,根本就没有丝毫的你的自
我存在, 那裹还有你 ? 所以根本没有你去入涅槃.
所以禅宗公案中的那位大居士说 : 「入之一字,不要亦可」。而仰山慧寂禅师则说 :
「入之一字,不为居士」。说入这个字, 并不是为你这位开悟的居士所说, 而是为还不
明白...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入』无余涅槃的公案
以下转贴 :
龙树菩萨《十二门论》:「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盘。……又我亦复空
,谁得涅盘?」
『禅宗『入』无余涅槃的公案
有一个中国禅宗的公案,是说仰山禅师的故事,谈到真正开悟的见地就是明白了『入』
无余涅槃的本际,有位居士听了就说: 『入』_之一字,不要也可以。这个其实才是真
悟居士的见地啊1
我们看看史上有很多阿罗汉入涅槃时,究竟有谁能『入』涅槃? 结果是没有任何人『入
』涅槃。
当你入了无余涅槃时,大家都说你捨报时入涅槃,然而『入』无余涅槃其实并没有人去
『入』啊, 有情的本际, 每个人的真如, 本来就是不生不灭,那就是本来涅槃嘛.又何
必你去『入
』呢? 所以入涅槃其实是你自己消失了.你消失了以后,是完全无我的境界,剩下『衪
』保持在祂自己原来的涅槃境界中,这才是真正的涅槃。 所以『你』根本无法『入』
涅槃,而『祂』也没有入涅槃,因为『祂』是本来就涅槃,不必再入涅槃., 而你的五
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都消失掉了,变成了真实的无我,根本就没有丝毫的你的自
我存在, 那裹还有你 ? 所以根本没有你去入涅槃.
所以禅宗公案中的那位大居士说 : 「入之一字,不要亦可」。而...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这个证据反驳了南传或”小乘”后代论师对有余涅盘无余涅盘的看法,
虽然增一阿含不完全可靠,被”民间”的部份多,拿来当证据颇危险,
若对比相合于杂阿含、相应部这两个可靠的经典的说法,就免强还算可靠了。
虽然杂阿含也有某些地方有余涅盘无余涅盘的用法,似乎可以不是我说的那样,
可目前应该没有比本帖更强的证据,证明佛陀对有余涅盘无余涅盘的看法。
所以说,南传、”小乘”的说法,不要尽信。不见得是佛陀当时的说法。
如果后代论师误解无余涅盘,又以无余涅盘为目标,还要疾得无余涅盘,
会导致赶快五蕴尽灭,证完阿罗汉就死,尸骨无存。
或延伸出其它奇怪的论述,这就一步错,步步错,想圆回来,论述就很别扭了。
如果无余涅盘是十结尽解,阿罗汉果。
那就是贪嗔痴灭尽、五受阴尽灭不起。
S**U
发帖数: 702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二词,见于北传四阿含,而不见于南传的四尼柯耶。它们只出现于
小部的<如是语经>∶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有二涅盘。何之为二?为有余依涅盘及无余
依涅盘界。
诸比丘!有余依涅盘界为何?诸比丘!于此应供之比丘已尽
漏,住于〔梵行〕,办应作之事,舍负重担,证得自义,以尽有结,依正智而解脱。彼
五根安立,无伤彼事,故经验喜与不喜,能感乐与苦。彼为灭贪、灭瞠、
灭痴者,诸比丘!说彼为有余依涅盘界。
诸比丘!无余依涅盘界为何?诸比丘!于此应供之比丘已尽漏,住于〔梵行〕,应作已
办,舍负重担,证得自义,以尽有结,依正智而解脱。诸比库!然于此生所觉知者已为
无喜悦而清凉,诸比丘!说彼为无余依涅盘。诸比丘!此为二涅盘界。”
http://www.ahan.tk/view/9/4/
《清净道论·第十六·说根谛品》
“由于他除去集因,舍断业果,于最后心以后便不再生起诸蕴,并且已生的诸蕴亦灭之
故,无有余依;这里是依照无有余依之故而命名为无余依涅盘。
所以南传区分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是以有无五蕴来分,与北传论师说法相同,而与北
传阿含不同。
http://www.theraw... 阅读全帖
r******6
发帖数: 46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杂阿含1197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尸那竭国力士生地坚固双树林。尔时、世尊临般涅槃,告尊
者阿难:‘汝于坚固双树间,敷绳床,北首,如来今日中夜,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
时尊者阿难奉世尊教,于双坚固树间,为世尊敷绳床,北首已,还世尊所,稽首礼足,
白言:‘世尊!已为如来于双坚固树间,敷绳床,令北首’。于是世尊往就绳床,右胁
着地,北首而卧。足足相累,系念明相。尔时、世尊即于中夜,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
般涅槃已,双坚固树寻即生花,周匝垂下,供养世尊。时有异比丘即说偈言:
‘善好坚固树,枝条垂礼佛,妙花以供养,大师般涅槃’。
寻时释提桓因说偈:‘一切行无常,斯皆生灭法,虽生寻以灭,斯寂灭为乐’。
寻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次复说偈言:‘世间一切生,立者皆当舍,如是圣大师,世
间无有比,逮得如来力,普为世间眼,终归会磨灭,入无余涅槃’。
==============
释迦摩尼佛竟然只在死时入无余涅槃,按照你waichi的邪理,释迦摩尼佛也比你waichi
的无余涅槃差多了,你waichi有身体存在都还可以入无余涅槃,释迦摩尼佛却不行,你
比释迦摩尼佛还牛。
S**U
发帖数: 702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印顺法师的看法∶
阿含经也说二种涅盘∶一、有余涅盘,二、无余涅盘。约古典的阿含经义说∶得不还果名有余涅盘;得阿罗汉果,名无余涅盘。三果圣人,上生而更不还来欲界受生,所得上界身,即名意生身。佛在世时,优陀夷与舍利弗,曾诤论意生身有色无色的问题,优陀夷硬说意生身是无色的,被佛呵斥。这样,阿那含果得有余涅盘,有意生身;阿罗汉果得无余涅盘,意生身也没有了。今胜鬘经略为不同∶阿罗汉辟支佛是有余涅盘,有变易生死,名意生身;证得无上菩提,才是无余涅盘,无意生身。由此可知,阿含经中,约声闻行者,辨有余无余,及意生身。而大乘同据这种旧说,而予以新的解说,约二乘果与佛果,而辨有余无余与意生身。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06/yinshun06-08.html
我再想想。
c***h
发帖数: 2262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果名有余涅盘;得阿罗汉果,名无余涅盘。三果圣人,上生而更不还来欲界受生,所得
上界身,即名意生身。佛在世时,优陀夷与舍利弗,曾诤论意生身有色无色的问题,优
陀夷硬说意生身是无色的,被佛呵斥。这样,阿那含果得有余涅盘,有意生身;阿罗汉
果得无余涅盘,意生身也没有了。今胜鬘经略为不同∶阿罗汉辟支佛是有余涅盘,有变
易生死,名意生身;证得无上菩提,才是无余涅盘,无意生身。由此可知,阿含经中,
约声闻行者,辨有余无余,及意生身。而大乘同据�: 庵志伤担枰孕碌慕馑
担级斯敕鸸嬗杏辔抻嘤胍馍怼�
胜鬘经是方广?
我个人会将它看成是后期的演变,佛教的许多说法本就是一直在演变中。
个人的倾向是先看重目前最原始说法,虽然这已经不可得,只能见到部派说法,
Steven Collins认为,不应将巴利经典等同于早期佛教,
这些巴利经典并非在南传上座部成立之前就存在,而应该被看作是该部派的产物
为了寻找原始佛陀教义,学者也提供了一些研究方法
例如:
Egge认为经典的偈颂比散文更古,更能保存经文原始的风貌
Bronkhorst认为,某些早期经典中说了,又在其它早期经典中被谴责,...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无余涅盘」一词,在<杂阿含>与<相应部>出现不只一次。其意义,应当从多数的
用法来了解,以避免传诵中少数经文的错乱。
杂阿含979经[正闻本13320经/佛光本971经](外道出家相应/道品诵/如来记说)
......
尔时,世尊涅盘时至,告尊者阿难∶
「汝为世尊于双树间敷绳床,北首,如来今日中夜,于无余涅盘而般涅盘。」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979.htm
<转法轮经>等说佛陀成道,并不用「无余涅盘」一词指烦恼灭尽。那么此处「无余涅
盘」,应当指肉体消灭。
<杂阿含740经>的疑义,可对照南传<相应部46相应3经>解决。
杂阿含740经
......
现法智有余涅盘;
及命终时;
若不尔者,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盘;
相应部46相应3经
......
在当生之初期到达究竟智。
如果在当生之初期未到达究竟智,则在死时到达究竟智。
如果在当生之初期未到达究竟智,如果在死时未到达究竟智,则以五下分结的灭尽而为
中般涅盘者。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740.htm
南...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Is
P6
他列出 Geiger、Warder等人的看法,
从考古上看,
因为 Gathas(偈)、verses(诗) 比porse(散文) 更不一致
而散文可能被严格的”和谐”了,被统一规定了,
偈诗则较没有人管,
所以,可能偈诗比散文有更多更古老的考古上价值
另外,由于你说南传尼柯耶没纪录有余涅盘、无余涅盘
因此,我也怀疑佛陀是否有说过 有余涅盘、无余涅盘
也可能,南传删掉这种词,被后代人某种原因给”和谐”了,删掉了
也可能北传加入这种词 被后代人某种原因给”和谐”了,加入了
更可能北传阿含,只是后人为了记忆传颂方便,
把某种较长说法,直接用有余涅盘、无余涅盘这样的短词来取代
然后,口语相传,不小心把词的用法、用意 给传歪了,
以致有些矛盾出来。
南传,原先赤铜碟部没用这词,可因为当时其它部派流行这样的词,
于是赤铜碟部论师也补充说明,这词是什么意思。
即使有余涅盘、无余涅盘 这么确定的词
我都认为 这是谜,不确定,待查。
当然,像”成佛”这种纪录不完整的事,就更有问题了。
只是事涉信仰,会有纠纷。
r******6
发帖数: 46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虽然已经断灭三界烦恼,更不起惑造业,却还余留过去业力所招感的肉体,但是不会
受饥寒苦乐等影响,能平静地面对人生世事,是名有余涅槃。
□无余依涅槃,不但断除所有烦恼,而且由过去业力所招感的色身也灭亡,无有遗余,
一切微苦皆已离尽,是名无余涅槃。
□断除所知障,证悟生死涅槃不二的真理,所以不厌生死,不动本际,不住涅槃,悲智
双运,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称为无住涅槃。
=====================
成唯识论十卷六页云:涅槃义别、略有四种。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
。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
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
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
。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r****n
发帖数: 8253
13
来自主题: _Arahan版 - 阿罗汉取无余涅槃是执着吗?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阿罗汉取无余涅槃是执着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9 12:58:11 2010, 北京)
大乘伪佛教的人经常宣称阿罗汉取五蕴寂灭的无余涅槃是执着,声称只有不取涅槃,任
运自如,心无挂碍才是不执着,以显示大乘比阿罗汉高,从而贬低阿罗汉圣者。
那么阿罗汉无余涅槃是否执着呢?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佛法说的执着是指什么。
佛法说的执着,执取其实都是贪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它的特性是误认为所缘(对象目
标)常,乐,我,净,进而产生紧抓不放的行为。
以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说,执着,执取都是行蕴当中的贪心所,看看阿毗达摩是怎么定义
贪心所的。
贪(lobha):贪是第一个不善因,包括一切自私的欲念、渴求、执着与执取。其特相
是执着目标;作用是黏着目标,如肉黏着热锅;现起是不能舍弃;近因是认为导致束缚
之法有乐味。
对目标黏着,不能舍弃,紧抓不放就是贪,就是执着执取。
那么这个目标是什么呢?它是所有的有为法,也就是所有的五蕴,即所有的物质和身心
现象。凡
z*****n
发帖数: 9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你无知就不要如此自以为是。上次,我已经给你指出了,让你问你师傅,关于两人见佛
,一人路上渴死的故事。
下面给你摘点经文读读。下次,我可没有这么慈悲,给你摘经文了。
-----------
[此七觉分修习、多修习,当得二果:得现法智有余涅槃,及阿那含果](杂阿含738经)
[是修习七觉分已,当得二种果:现法得漏尽无余涅槃,或得阿那含果](杂阿含734经)
「云何无馀涅槃?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有便断,
已断得捨,有乐不染,合会不着。行如是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而已得证。我说彼
比丘不至东方,不至西方、南方、北方、四维、上下,便于现法中息迹灭度。」(中阿
含)

[有此二法涅槃界,云何为二?有馀涅槃界,无馀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有馀涅槃界?于
是比丘灭五下分结,即彼般涅槃,不还来此世,是谓有馀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无馀涅槃
界?如是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
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无馀涅槃界。」(增壹阿含,大2-579a)
------------------
上面经文的含义,就是说无余涅磐,就
r****n
发帖数: 8253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罗汉取无余涅槃是执着吗?
大乘伪佛教的人经常宣称阿罗汉取五蕴寂灭的无余涅槃是执着,声称只有不取涅槃,任
运自如,心无挂碍才是不执着,以显示大乘比阿罗汉高,从而贬低阿罗汉圣者。
那么阿罗汉无余涅槃是否是执着呢?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佛法说的执着是指什
么。
佛法说的执着,执取其实都是贪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它的特性是误认为所缘(对象目
标)常,乐,我,净,进而产生紧抓不放的行为。
以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说,执着,执取都是行蕴当中的贪心所,看看阿毗达摩是怎么定义
贪心所的。
c***h
发帖数: 2262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感谢 法友将南传的说法po出
这是南北传阿含区分的方式不同
不过如果南传阿含没有提到有余无余,北传有提到,
那我想暂时就依北传阿含吧
唉 都是不同部派的意见,佛陀到底说什么又搞不清了,伤脑筋。
可,小部的<如是语经>说的是什么意思?
有余无余 有何差别? 我看不懂
f*******y
发帖数: 8358
17
针对《北京文学》编辑萧夏林日前在博客中“揭发”余秋雨向四川灾区“假捐款”一事
,余秋雨委托九久读书人公司在其博客中发表声明称20万捐款将用于都江堰三所新建学
校的图书馆建设。对于这一声明,萧夏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余秋雨出示不了相关部门
的收据,以及所捐单位名称、地址等,就意味着假捐款。另据媒体报道,四川省民政局
、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这三个地震时的捐款机构均无余秋雨的捐款记录。
金克林:余秋雨捐了20万
这份声明称,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九久公司名誉董事长余秋雨决定捐
20万元修建一所希望小学,请公司联系安排。“公司和上海对口援建的灾区城市都江堰
经过多次商讨,决定将余秋雨先生的捐助用于三所新建学校的图书馆。今年 5月初,随
着都江堰新建学校即将落成,此项工作已启动。图书馆将于9月新校舍启用时开放。”
在这篇声明中,对于余秋雨在何时何地捐款,款项捐给哪个单位、哪个人等诸多焦
点事项均没有给予明确答复。余秋雨助手金克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余秋雨当时捐赠的
是《文化苦旅全书》和《秋雨文集》所得的20万版税而非图书。对于萧夏林呼吁让余秋
雨出示相关部门收据,以及
W****i
发帖数: 565
18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不修禅定,那天那天突然顿悟,进入无
>余涅磐?
四禅八定本非道.
不修禅定不代表不能解脱. 除了上上根者之外, 如不修什么
而只学学术性的佛法及佛学和礼仪, 是绝对不会突然顿悟,
进入无余涅磐的. 你都已看过佛经了, 都还未顿悟, 就已足
证你非上上根者.
解脱道是一分耕云, 一分收获, 绝无一丝可取巧之处的.

没有这种说法.
请问, 你所认识到的 "空性", 是指什么?
成就的印证是无 "我", 是人我两空, 而非任何神通.
d******y
发帖数: 3668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5 19:36:18 2009)
那么简单之事怎会不懂.
有人著相, 不能从知识上了究竟义, 故只好以相言相, 因
此分二.
而用于破了一品生相者, 著相者又会作成以下是
身已死, 无余涅磐, "住了" 涅磐之想.
r******6
发帖数: 46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 以究竟而言:
果然把无余涅槃混乱成无住涅槃。然后自己再发明个以相和以究竟的解释进行补窟窿
waichi,你累不累啊?
r******6
发帖数: 46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涅槃】
梵语nirva^n!a,巴利语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
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
(般,为梵语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
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
(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
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
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
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
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
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
。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
W****i
发帖数: 56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帕奥尊者是去过了无余涅盘之后, 再回来答那问题的?
和你之想, 充全是两回事啊.
帕奥尊者有没答: 佛陀涅盘是否无知无觉死灭? 如有
知此知是何?
愚!
==
Runsun: 结合对自己的观察认识,我基本确定我最近时间的突
破和转变,其实是已证须陀洹果,也就是初果阿罗汉.
Runsun行骗证据: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239107_3.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230599_0.html
Runsun多月造谣说不够10min, 其后又被迫道歉, 再又说成是误
会, 这是他经典式的严重自欺.
对付自欺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表演, 然后指出任其左闪右避,
并不时的又再指出一下, 于是有人看到他的自欺,有人看到了
他的逗笑.
r****n
发帖数: 8253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是,你waich是可以发明创造的。
一切大小乘经典都没有所谓师父要无间为弟子转因缘,是法脉的说法。你waichi就能发
明创造。
一切大小乘经典都没有说初禅是24小时禅定,日常生活也可以初禅,你waichi就能发明
出来
一切大小乘经典都没有说深睡无梦没有五蕴存在,你waichi就能发明出来
一切大小乘经典都没有说慧解脱是死后或者下一世才解脱,你waichi就能发明出来
一切大小乘经典都没有说无余涅槃还可以缘起不断,你waichi就能发明出来。
一切大小乘经典都没有说释迦牟尼佛秘授阿难GYFM,你waichi就能发明出来。
。。。
类似的还有太多太多,你waichi为什么不自己去开创教派,为什么要打着佛法的名义?
z*****n
发帖数: 9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有几种说法,所说不同,关系不大。
涅磐,就是彻底断了贪嗔痴。把握这点,其它的都好说了,其它的都是细节了。所以有
时词不同,而意思一样。
做为一个证阿罗汉果的人,他是涅磐了,就是彻底断了贪嗔痴了,而不是留下一点点没
有断。只要有一点没有断,就是没有证阿罗汉果,就是没有涅磐。有的人修行到了一定
程度,只剩下一点点没有断了,这世死后,往生别处而在那里证阿罗汉果,有人称这情
况为有余涅磐。这有余涅磐,不是真的涅磐,不是纯金。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证了阿罗汉果了,还有身体在,就是有余涅磐。死了,身体也灭了
,为无余涅磐。反正知道对方所指是何物,就没有什么不必要的争论了。
b**d
发帖数: 7644
25
对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之说,就内教四大宗派亦有所不同,此处故应先分小乘大乘的观
点来说明之,先说小乘观点,后说大乘观点。
先说小乘观点时,此小乘中说一切有部、经部皆是承许涅槃是无为法中的择灭无为
所摄,此无差别,而其差别就在于,说一切有部主张涅槃是非遮,而经部则主张涅槃是
无遮。
然事实上说一切有部说遮法皆是非遮,故于说一切有部中不许有无遮之说。
而经部则是主张遮法中有非遮和无遮二种,此二种遮之名数同大乘所说;经部说非
遮和无遮之差别在于,直接遮掉其法时是否还能不能从其法中直接引出,或间接引出,
或有机会引出立和遮上,来区分非遮和无遮的差别,如非遮在直接遮掉其法时尚能引出
其法中的遮或立的;而无遮则不然,无遮在直接遮掉其法时不能引出其法中的遮或立,
有机会引出也没有的,故非遮和无遮有此差别,
譬如说:“天授肥者白天不吃饭”之此声是为非遮,而“婆罗门不饮酒”之此声是
为无遮。
如说:“天授肥者白昼不吃饭。”是由于说其声从亲排除自之所遮词中疏引出余法
非遮和立随一之遮。由于讲说:“天授肥者白昼不吃饭”之此声从亲排除其之所遮白昼
吃饭中疏引出夜间吃饭,而
J******s
发帖数: 7538
26
我理解证得阿罗汉果,就是四果的,活着的时候体验的那个就是余依涅磐
死了的话,就是无余依涅磐。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被叫做阿罗汉的原因吗?我的理解对吗?
入涅槃(最后的涅槃)是一种色、受、想、行、识五蕴以及一切与诸蕴有关的法都已停止不起
作用的状态。所以,这是一种相对性不存在的境界。它是超外界一切相对事物的。它不是因的
果,不是生起果的因。既不是道,亦不是果。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为。苦,生苦之因的爱
欲是世间的,涅槃则不是世间的,而在缘起法之外。所以,它是超因果的。一切世间法都是有
关系的,相对的,而作为无关系的涅槃则是绝对的。
不管彼以何感受领会,是乐,非乐,非乐非不乐,彼领会不执著,不被所缚。彼知身体解体
(生命本能结束以后),一切感受,一切体会,都会变成冷静,都会是安定。犹如油灯燃烧,
靠油与灯芯,油与灯芯烧完,由于燃料缺乏,灯即熄灭。如是,当比丘体会身体最后结束感受
时,彼知道:“我已体会到身体最后结束之感受。”当彼体会生命最后结束之感受时,彼
知:“我已体会到生命最后结束之感受。”彼知“身体毁坏,生命最后结束,现此一切受,非
快乐,将变成冷静。”因此,一个人有如此天赋,被赋与此最...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阿罗汉取无余涅槃是执着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9 14:22:18 2010, 北京)
类似一个错误还有某些并不懂佛法的门外汉说那些追求解脱,追求涅槃的人也是执着,
也是贪。
这个错误也是不了解贪爱执着的对象必须得有无常苦无我的五蕴有为法。而一个修行者
追求解脱,追求寂灭不但不是执着,不是贪爱,反而是解脱的强大的“缘”,佛法用欲
神足来形容。
一个具足正见的佛弟子,一定是以离欲,寂灭为导向的,导向寂灭的涅槃也是正法的标
志之一,那些用各种形式和名义篡改佛陀所说的寂灭涅槃,贬低阿罗汉圣者的要么是魔
王,要么是愚痴的凡夫。
佛陀曾经对伍巴离尊者说:“「伍巴离,对于某些法,如果你知道:『这些法并非导向
完全厌离、离欲、灭尽、寂止、证智、正觉、涅盘。』伍巴离,你就可以肯定地受持:
『这是非法,这是非律,这不是导师的言教!』”
佛陀又说“伍巴离,对于某些法,如果你知道:『这些法导向完全厌离、离欲、灭尽、
寂止、证智、正觉、涅盘。』伍巴
d******y
发帖数: 3668
28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Re: 再说无余涅盘和无住涅盘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fly (妄想),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再说无余涅盘和无住涅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7 02:22:48 2009, 美东)
我今天在听讲的时候就在想,J星了不起啊,敲打得很有用,多谢多谢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涅槃
什么叫作涅槃?所谓涅者不生,盘者不灭,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祂从本
以来没有出生过,未来也不会消灭,这样的涅槃才是真正不生不灭的法。涅 槃表示从
本以来没有出生过,故名“不生”;既然是不生,当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灭”,故名
“不灭”;合此不生与不灭的体性,所以涅槃亦名为不生不灭。
涅槃有四种,那就是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无住处涅
槃;其中二乘人只能证得前二种涅槃,不证后二种涅槃,菩萨则必须亲证四种涅槃才能
成就佛道。

1.二乘所证两种涅槃

什么是“二乘”,二乘就是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声闻菩提就是成就阿罗汉的法,
缘觉菩提就是成就辟支佛的法。为什么是菩提呢?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觉悟涅槃 的
道路,或是觉悟涅槃的方法就是菩提。二乘所觉悟的涅槃跟大乘所觉悟的涅槃是不一样
的;二乘所觉悟的涅槃,是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大乘所觉悟的涅槃是有余 依涅槃、
无余依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佛地的无住处涅槃.

什么是二乘的圣人呢?就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还有辟支佛,这些就是二乘圣人。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二乘菩提依如来藏而建立
二乘菩提指的就是声闻、缘觉所证解脱道,他们的最后果证,也就是我们在前面
单元中为大家解说的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然而,二乘解脱道修证的过程,以及最后果
证的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却是依不为二乘人所知、不在二乘解脱道修证范围内的第八
识如来藏而建立的。我们不妨就以声闻解脱道的修证来加以说明。
声闻解脱道的修证就是四向四果,其中初果须陀洹所要修证的是断三缚结——我见
、疑见、戒禁取见,而断我见就是要不认见闻觉知六识心以及处处作主的第七识意根为
真实不坏我。四大部阿含中处处记载了,佛陀开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都是根与尘为缘所
生。
例如在《杂阿含经》卷九中:【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
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
?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
”】(《杂阿含经》卷九)
也就是说,六识的见闻觉知性,要有六根、六尘为缘才能够出生运作,所以觉知心
虚妄,当然不可能是真实的自我。但这样断我见,只是三缚结中的我见的一部分。接著
还要了解觉知心所依的六尘是如何生起,六尘也是要依六根才能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乘菩提之共道—解脱道
佛弟子们于修学佛法一段时间后,渐渐会知道佛法有三乘菩提之分,那就是声闻
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然而,这三乘菩提到底有什么内涵?有什么实质的差异?很
多人不懂,乃至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出现。譬如有人认为,只要了解四圣谛、八正道
等法,就已经全面了解佛法了;或者有人错将解脱道认为是成佛之道;或者有人将男女
邪淫法,当作成佛之道,等等。不仅误会大了,而且还误导众生,相将入火坑也,危害
大矣。
所以说,应该将三乘菩提的内涵加以说明,让菩萨们,了解三乘菩提的全貌;既然
能够了解三乘菩提全貌,就会清楚三乘菩提到底有没有差异,就不会随著错悟大师说法
而在修行走偏了,乃至有人走上与佛法完全无关的男女邪淫法中,再回头已经是很久很
久以后的事了。如果能够了知三乘菩提的差异以后,就可以衡量自己属于哪一种性人—
—是声闻种性,是缘觉种性,还是菩萨种性;待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性之后,就会如实
的去修行,去求证属于自己的种性所应证的果德;如此才是有智慧的人,才不会被错悟
大师所误导,乃至与三乘菩提完全背道而驰,越走越远了。
所谓的声闻菩提,就是学人听闻 佛的音声之法教开示,悟了四圣谛等理,因而断
了见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化城
我们跟大家讲解了大乘真是佛说。那么同样是佛说的佛菩提道跟解脱道,两种的道
,到底差异在哪里?相信各位在这一系列课程听下来之后,心里面已经有所了悟,我们
在这里用提纲挈领的方式,跟大家讲一讲: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并且
我们会直接用阿罗汉的证境跟佛的证境的差异,给大家说明。首先我们来看看,阿罗汉
在成就阿罗汉时,常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后有。”
这是每一个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证境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从这句话里
面逐一来看看: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首先,“我生已尽”,我们可以
指时程的方面,我们来看看解脱道的修行,从已证初果之后到最终“我生已尽”所需要
的时程。证初果之后极为怠惰的修行人,当他真正证初果、破我见之后,他最多、最多
七返人天之后,必能够成就阿罗汉果。当然,如果是利根人的话,在成就初果没有多久
,也许经过仔细的观行之后就能够成就阿罗汉果,也就是当生成就阿罗汉果。这个在《
阿含经》里面可算是屡见不鲜,有非常、非常多的初果人当生到达阿罗汉的境界。所以
,从时程上来讲,成就阿罗汉----解脱道的极果...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次叙蕴我、处我、界我,及其生起次第,广令佛门四众可以依之实地观行而断我见
。若此界众生能断我见之人数极众者,则此界将可渐转清净,由众生之净业因缘故,可
以渐渐成就人间净土也。若佛门弟子中之多数人已断我见者,则必舍弃世相法上(广建
寺院、追求佛教界第一)之营谋,而开始注重人类心性之改善:以教导众生断除我见为
主要弘法内涵,以教导众生舍离我所(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为主要内涵,即可令社会清
净而不再有人干犯恶业、作奸犯科,则使国土渐转清净,人寿亦可因而渐次增长,福报
亦可因而日渐转增,从此以后,不再以建造金碧辉煌、一尘不染之寺院而可名为人间净
土也!人间净土之成就,在于心净则土净,而非泥土大地之清净故;心方是真实之土故
,众生心净则国土亦将随之渐渐清净,净业使然故。如是方是真实人间净土之建设者。
甲、五蕴我
五蕴我者,谓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蕴者何义?谓众集义、积聚义。
色蕴者,谓人类色身由四大物质所造成,经由父精母血而成就,经由四大所成之食
物而长养,是故新陈代谢、念念变异、生住异灭,由生而长,由长而变异、而老,由老
而死;有生则必有灭,是由物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
接下来要谈四果。什么是四果?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就是断了三
缚结,成了须陀洹。二果就是薄贪嗔痴,就是二果。接下来三果,就是断了五下分结,
成了阿那含。接下来四果,就是断了五上分结成为阿罗汉。
首先我们就要略谈初果,初果所断的是什么?初果所断就是我见(身见)、疑见、
戒禁取见。其中我见也叫作身见,也就是说这个断我见,它是观察五阴十八界里面的识
阴不是真实我,既然不是真实我,他就把它断除。然后他也观察欲界这个色身,也是虚
妄的,也不是真实我;因为这样的结果,就把(欲界)我见身见断了。所以如果有人主
张:“我在就自在。”你就知道他是没有断我见。或者有人主张:“要把握自己,要掌
握自己。”你就知道他的我见没有断;如果他称为他已经证菩提,那就是大妄语。既然
把我见身见都断除了,他对这个就不怀疑,疑见就断了(于诸方大师不疑,是名断疑见
)。因为他接受了,如果不接受,疑还是存在,所以就没有断疑。就是因为他已接受了
,就把疑见断了;因为断了,然后他去观察诸方大师:这位大师到底有没有断我见?这
位大师有没有断身见?他一一如实的了知以后,从此不再怀疑;也就是说他很清楚这大
师...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界为什么没有公义呢 ?
杂阿含990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990.htm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晨朝著衣持鉢,诣舍卫城,次第乞食,至鹿住优婆夷舍。
鹿住优婆夷遥见尊者阿难,疾敷床座,白言∶
「尊者阿难令坐!」
时,鹿住优婆夷稽首礼阿难足,退住一面,白尊者阿难∶
「云何言世尊知法?我父富兰那先修梵行,离欲清净,不著香华,远诸凡鄙;叔父
梨师达多不修梵行,然其知足,二俱命终,而今世尊俱记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
于后世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一来世间,究竟苦边,云何,阿难!修梵行、不修梵行同
生一趣、同一受生、同其后世?」
阿难答言∶
「姊妹!汝今且停,汝不能知众生世间根之差别,如来悉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
------------------------------------------------------
This is the key phrase:
汝不能知众生世间根之差别,如来悉知
------------------------------------------------------已,从坐起去。...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6

我认为 无余涅盘  解释为  五受阴灭尽,较合理。
而不是烦恼灭尽后,肉体死亡。
1 杂阿含738经[正闻本935经/佛光本750经](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
「此七觉分修习、多修习,当得二果:得现法智有余涅盘,及阿那含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相应部48相应65经/果经第一(根相应/大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有这五根,哪五根呢?信根、……(中略)慧根,比丘们!这些是五根

比丘们!当这五根已被亲自修习、已被亲自多修习时,二果其中之一果应该可以被
预期:当生究竟智,或当存在有余依时,为不还者状态。」
-- 两者解释不同,
但南传解释是,有余时,是三果。
2. 杂阿含常说的”有余”,是还有烦恼,或还有五受阴。 例如以下。
大正藏杂阿含61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
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
色受...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7
二乘无学不证涅盘
不懂佛法的人也许要问:「既然是本来就有,为什么要我修行以后才能证得?」那我们
这里就要来说明:「二乘无学证得解脱果,而不能证得涅盘。」外面的人听了就会说:
「这个萧平实胡言乱语、精神错乱,既已证得解脱果,怎么说他不证得涅盘?」但当我
跟诸位说明以后,你们就会知道我说的才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先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盘。这要从八识心王来说明,诸位就容易了解了。八识
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先说这前六识:
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然而光是能见
闻觉知,还得要有一个人来做主,没有人做主的话能做得了什么呢?
就好像一架摄影机扫描来扫描去,通过电线把讯号传到电视屏幕上,这样一天到晚扫来
扫去,没有一个人去看它到底在做什么,没有人告诉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它就这样一
直扫描下去,这样没有任何意义,它什么都不能做。所以必须要有个能做主的,那就是
要有个人在屏幕上看,当扫描到需要的影像时将它存盘留下。这个能做主的就是你的第
七识…末那识,又称为意根;换句话说,一天到晚在做主的就是你的意根。以上这个七
识都是从如来藏...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38
☆─────────────────────────────────────☆
runsun (runsun) 于 (Thu Mar 11 13:02:30 2010, 北京) 提到:
真正的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完全彻底的否定,因为彻底否定带来彻底的放下,才有彻
底的解脱。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无法理解佛法的精髓。
人和世界就是五蕴,就是世间,就是苦,就是轮回。
大部分人修行,是希望停止世间的苦,但是要享受世间的乐。更好的享受。
人们幻想有天堂,有极乐世界,幻想解脱后可以天上天下来去自由,可以不受因果控制
甚至随意操控因果。追求这些的本质就是渴望更好的享受世间乐。
当他们听到智慧的佛陀说解脱是五蕴寂灭,在世间苦灭的同时,连世间乐也灭了,他们
会害怕,会恐惧,会难以接受。正如佛陀所说“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
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
这种心理,是大乘伪佛法产生以及很多人信大乘伪佛法的根本原因之一。
没有彻底的对世界,对人,对自我的完全否定,就没有正见的生起。就不可能导向于五
蕴寂灭的涅槃。
涅槃,将使得一个“人”失去世间的一切。记忆,经验,感情,...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9
☆─────────────────────────────────────☆
qxdren (清虚道人) 于 (Fri Nov 4 07:28:21 2011, 美东) 提到: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
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说<<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是据说翻译到中国的最早的经典,传法的人是大阿罗汉, 好像来了两个
大阿罗汉.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Fri Nov 4 10:15:54 2011, 美东) 提到:
我理解,前面一大段排比句,都还在描述有所得、有所求的境界。
而最后一句话是无所求、无所得的境界。
以无所得故。
当然是更好。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应成派中观的三大盲点
☆─────────────────────────────────────☆
GWZW (GWZW) 于 (Sat Sep 8 23:45:39 2012, 美东) 提到:
以下 from Mr.簫平實
应成派中观的三大盲点
一. 无因论的业种自存说
应成派中观的法义, 重点在于专讲:「诸法缘起性空,不立一法、专破他法。」并自详
是佛法中最胜妙的中观,认为无人, 无其他法能比之更了义. 但是当他们自以为不立一
法时,其实已经是建立了「不立一法」的法了。
应成派中观见的矛盾很严重,近代学者的代表者, 便是印顺老法师. 近年多有大乘见道
之学人不断质疑印顺老法师的应成派中观的邪见;评论他的法义不正确,都无法得到正
面的回应。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就只简单地讨论应成派中观三个不能自圆其说的严重
问题所在。
第一个问题就是 :
『应成派中观的思想是属于业种自存的无因论』;虽然他们仍然承认业种是存在的,因
果律也是存在的,但问题是:当他们把执持业种的如来藏砍掉、否定之后,还有哪一个
心能执持业种?没有了!没有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就等于是在否
定因果律。可是因果律明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当四册,计五十六万字的《狂密与真密》正式出版后,许多藏密上师如多识喇嘛
等,眼见藏密外道隐匿千年之底细被全盘公开,让藏密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的底细摊在阳
光下,从此藏密之法不再“秘密”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多识喇嘛不但不趁此机会自我
检视反省,尽速回归佛陀正教,反欲掩盖真相,用 <<破魔金刚箭雨论 >>一书,以恶言
谩骂及颠倒事实、恶意曲解、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恶意栽赃、张冠李戴等等手段,将
平实导师诬谤为恶魔、外道之流。我们于本章第一节略举其中一小部分,供大众检视:
所谓藏密认证的“活佛”其素质之粗糙,顶著世间大学教授崇高名声的藏密修学人,是
如何运用手法,来误导大众.
第一目 毁污
首先,我们来看多识喇嘛是如何用不如理的推论以及扭曲事实的手法来诬蔑平实
导师,我们也针对他这些说法的败阙处,略作举证与评论,以证明多识喇嘛的手法乃是
不如实的欺瞒行为:
一、【一、他没有受过佛教显密经论的正规教育,是一个十足的佛教法盲;
二、他是弄枪棒、练气功、学道术的,由此可知他对佛教和藏密的认识未超出气功
师、道士的水准。……
三、用吹牛撒谎、装神弄鬼掩盖自己的无知和卑劣。】(《破论》p.006...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乘菩提
台湾民众从战祸连年之后,因为承平了四十几年,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发展经
济;富裕闲暇之后,开始有了文化活动,那开始追求心灵生活,因此学佛风气因而风行
起来。聚居在台湾岛上的众多佛子十余年来,因为慈济众生蔚为风气,但是因为广植福
德却缺乏慧业;因为慈济众生,不免偏于人天善法而不识佛法。但是也有人说,佛法就
是无非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等诸法,这个就是佛法
;但是实际上佛法并不只是这些而已。
那究竟什么是佛法呢?所谓的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经成就究
竟佛道的圣者,我们世尊 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
,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来达到成佛的目标;因此,这些能够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
,就称之为佛法。又由于众生的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 佛世尊就施
设了三乘法教,来应机接引不同的众生;所以佛法可依觉悟的内涵的不同,来分为三乘
菩提,也就是说,分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还有佛菩提。而所谓的菩提就是觉悟的意
思,也就是因为觉悟的内涵各不相同,所以分为三乘。
在这个末法时期,由于一般修学佛法的人对于三乘菩提普遍缺乏...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应成派中观的三大盲点
应成派中观的三大盲点
三、断灭论的涅槃玄想
如印顺法师及应成派中观那样否定了第八识的缘起性空,一定还会引生出另一个大问题
出来「阿罗汉捨报入无余涅槃以后,是否断灭?」。这又是应成派中观一个大过失,对
这一点都没有注意到。
佛在阿含中质问疑法的弟子说:「是什么原因,让无明凡夫不到涅槃本际?」是因为一
念无明,是对于蕴处界的虚妄性全无所知,所以不能到达涅槃的本际──不能入无余涅
槃。阿罗汉把五阴十八界灭尽以后成为无余涅槃,可是无余涅槃里面是不是断灭?这可
得要探究了!
假使人们都只能有六识,那么六识出生的助缘──意根──究竟是什么?难道真的是像
印顺法师所说的「头脑就是意根」吗?佛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十八界都灭尽,显然
是灭掉六尘也灭掉六识,并且还要灭掉六根的;然而六根是五色根加上意根啊!意根既
不是物质大脑,当然是心;那么六识加上意根不就有七识心了吗?入涅槃时这七识心都
灭尽了,如果那时没有一个第八识心存在,无余涅槃不就是断灭了吗?那确实是断灭了
!也必然会是断灭!所以法界的事实是不只只百六个识,而是八识具足。
因为,六根中的意根也是心,祂是无色根,是意识的所依根,而识阴中就已经具足六...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4
『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盘。……又我亦复空,谁得涅盘?』---龙树菩萨
《十二门论》
从八识心王来说明探討什么是无余涅盘 :
首先我们先从八识心王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盘。这要从八识心王来说明,大家可以換個
方向來理解无余涅盘 :
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先说这前六
识:
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然而光是能见
闻觉知,还得要有一个人来做主,没有人做主的话光有這些見聞覺知的功能能做得了什
么呢?
就好像一架摄影机扫描来扫描去,通过电线把讯号传到电视屏幕上,这样一天到晚扫来
扫去,没有一个人去看它到底在做什么,没有人告诉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它就这样一
直扫描下去,这样没有任何意义,它什么都不能做。所以必须要有个能做主的,那就是
要有个人在屏幕上看,当扫描到需要的影像时将它存盘留下。这个能做主的就是你的第
七识…末那识,又称为意根;换句话说,一天到晚在做主的就是你的意根。以上这个七
识都是从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生出来的,当我們没找到阿赖耶识,根本也不晓得祂是
什么.
前七识是从阿赖耶识出生的,我們如果透过见...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45
『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盘。……又我亦复空,谁得涅盘?』---龙树菩萨
《十二门论》
从三轉法輪之八识心王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盘 :
首先我们先从八识心王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盘。这要从八识心王来说明,大家可以換個
方向來理解无余涅盘 :
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先说这前六
识:
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然而光是能见
闻觉知,还得要有一个人来做主,没有人做主的话光有這些見聞覺知的功能能做得了
什么呢?
就好像一架摄影机扫描来扫描去,通过电线把讯号传到电视屏幕上,这样一天到晚扫来
扫去,没有一个人去看它到底在做什么,没有人告诉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它就这样一
直扫描下去,这样没有任何意义,它什么都不能做。所以必须要有个能做主的,那就是
要有个人在屏幕上看,当扫描到需要的影像时将它存盘留下。这个能做主的就是你的第
七识…末那识,又称为意根;换句话说,一天到晚在做主的就是你的意根。以上这个七
识都是从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生出来的,当我們没找到阿赖耶识,根本也不晓得祂
是什么.
前七识是从阿赖耶识出生的,我們如果...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邪见与佛法
第二章 解脱道及其邪见
第一节 二乘解脱道之二种涅盘
这些前提说过了,我们回到刚才概略说过的佛法和邪见--解脱的智慧以及关于解脱道的
邪见。首先来讲二乘的解脱:二乘人的解脱道,说的就是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
我们先来讲无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的修证主要是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来说。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相触就产生了六种的入
,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进入我们的心中,这六尘、六入就会产生六识出现
。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这十八界法、十二处
法、五蕴的法、六入的法都是虚妄性;在小乘法中,佛所说的是十八界空相(不是空性)
,为什么讲空相?因为这十八界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它不是永恒不坏之法,所以叫做
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无常所以是空,无常、、空所以是无我,因为它只有一生就坏掉
了。十八界当中只有一个意根是可以去到未来世的,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
有一生;而这个意根却又不是自然而有,它是由我们的第八识所生出的,所以在《阿含
经》里面,佛说这第八识叫阿赖耶识,佛说这是涅盘的本际。
声闻人是怎么修解脱道的呢?他就...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明灭了,行如何灭?
无明灭,则行灭(SA 302 等经), 是佛说缘起时反覆说的。
什么是无明?
什么是行?
无明灭了,行如何灭?
行何时灭?
<杂阿含292经>,南传<相应部12相应51经>回答了这些问题。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2.htm
杂阿含292经(因缘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云何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众生所有众苦种种差别?此诸苦何因?
何集?何生?何触?
思量取因,取集,取生,取触,若彼取灭无余,众苦则灭。
彼所乘苦灭道迹如实知,修行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取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取何因?何集?何生?何触?
思量彼取爱因,爱集,爱生,爱触,彼爱永灭无余,取亦随灭。
彼所乘取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爱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则思量彼爱何因?何集?何生?
何触?
知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触,彼受永灭无余,则爱灭。
彼所乘爱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涅盘与净土
空与涅磐的问题,我在这个帖子里说的较多: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633945.html
关于有余、无余,在杂阿含经第249经中的解释: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诣尊者舍利弗所。语尊者舍
利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解说不 舍利弗言。随仁所问。知者当答 尊者阿难问尊者
舍利弗。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更有余不 尊者舍利弗语阿难言。莫作此问。
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更有余不 阿难又问尊者舍利弗。六触入处尽。离欲.
灭.息没已。无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答阿难言。亦复不应作如是问。六触入处尽。离欲.
灭.息没已。无有余耶 阿难复问尊者舍利弗。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余无
余.非有余非无余耶 尊者舍利弗答阿难言。此亦不应作如此问。六触入处尽。离欲.灭
.息没已。有余无余.非有余非无余耶 尊者阿难又问舍利弗。如尊者所说。六触入处尽
。离欲.灭.息没已。有亦不应说。无亦不应说。有无亦不应说。非有非无亦不应说。
此语有何义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难。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余耶。此则虚
言。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神通度俗人,智慧度学人
众生本来就颠倒,喜欢有境界的神通法门,不喜欢本来就没有境界的智慧法门;
因此当然要将神通加以详细说明。
世俗所谓的神通,乃三界中众生意识境界分段入出之法,它在整个佛菩提道上虽然
也属于佛菩提道上的一部分,但是它占整个佛菩提道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虽然佛弟子们
在适当的时机也要修神通,譬如在戒慧直往的菩萨在三地快满心的时候才修,但是绝大
部分菩萨不在神通用心,反而在智慧法门用心,也就是在总相智、别相智、道种智用心
;因为佛菩提道所注重的是没有境界、属于无为法的智慧法门,而不是有境界、属于有
为法的神通。基于如此,分三点来加以说明。
首先要谈的是,神通是依附意识而有,而意识是被生的法,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既然意识是生灭法,依附意识而有的神通当然更是虚妄法。为什么意识是被生的法,
是生灭法,当然要加以探讨,以免被恶知识误导而多走了冤枉路。
佛在《中阿含经》卷五十四开示如下:“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
、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经文里说眼根与色尘相接触后出生了
眼识,眼识能够分别色尘之青黄赤白之显色;耳根与声尘相接触后出生了耳识,耳识能
...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151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与时俱进 弘扬大乘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回家人
前几天在布施论坛中,见一位朋友讲:“只要自己的发心是好的,那么即使让别
人少赚了钱也没关系,这世上总会有人赚钱有人赔钱,这是社会的正常生活,不算做坏
事。”
首先不论发心如何,这个想法都不是一个修行人应该有的想法,因已有我相,人相
,众生相,寿者相,这是掩耳盗铃的贪,是有大因果的。
曾经有一位朋友问:“是否我在消灭我的对手的时候也当无所住?那做坏事能不能
无所住呢?我担心我在面对竞争的无所住中会走上邪路!可不竞争如何在我所处的环境
生存?我一直生怕侵犯到别人的利益,可诺大的公司人人都在算计,我真的有些迷惑…
…”
是这样的回答,“在日常工作中,应与对手争取最大的利益,体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也就是让他最大地重视你,研究你,学习你,求你指点他,但在期间心性是戒忌用力
地,慈悲地,以让其放下妄想执着地做,要体现出佛法的妙用(就是当你放下自我的妄
想,而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斗志与心量,使自己的事业成功的境界),在侧面指点你的朋
友,让他也学习你,使其走出来(哈哈,不是去学习迷信,而是去学习般若智慧,在日
常的妙用)。要学着去帮助他们,润物细无声地帮助他们,走出无明来。同...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