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晚清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x
发帖数: 8565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改革为何失败》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visBickle (Travi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晚清改革为何失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9 01:09:03 2013, 美东)
ZT
雪珥《晚清改革为何失败》
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
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晚清的50年,我总结为“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
不改革等死,其实就是改革的动力所在。发端于1861年的第一轮改革,国家面临着
内忧外患,西方媒体和外交机构都在思考着中国崩溃后怎么办的问题。在那样的历史关
头,中国体制内外的精英分子们开始了改革。
乱改革找死,则是改革本身是一项长期工程,对“技术”的要求颇高,不能急躁,
不能跃进,不能盲动,否则就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甲午战争之后的改革,就走上了
大跃进的道路,总想找捷径、搭快车,从西方和日本引进一个“主义”,一揽子解决所
有的问题,而放弃了在更为根本、更为琐碎、也更需要耐心的“技术”层面上的艰巨努
力。精英阶层都指望着通过“顶层设计”,一夜之间改天换地,结果不断地葬送改革,
...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晚清改革为何失败》
ZT
雪珥《晚清改革为何失败》
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
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晚清的50年,我总结为“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
不改革等死,其实就是改革的动力所在。发端于1861年的第一轮改革,国家面临着
内忧外患,西方媒体和外交机构都在思考着中国崩溃后怎么办的问题。在那样的历史关
头,中国体制内外的精英分子们开始了改革。
乱改革找死,则是改革本身是一项长期工程,对“技术”的要求颇高,不能急躁,
不能跃进,不能盲动,否则就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甲午战争之后的改革,就走上了
大跃进的道路,总想找捷径、搭快车,从西方和日本引进一个“主义”,一揽子解决所
有的问题,而放弃了在更为根本、更为琐碎、也更需要耐心的“技术”层面上的艰巨努
力。精英阶层都指望着通过“顶层设计”,一夜之间改天换地,结果不断地葬送改革,
也令中国在不断革命的道路上几乎耗尽了元气和各种机会。
晚清的50年改革,我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洋务运动”,从1861年到1894年。出于对“不改革等死”的恐
惧,开始了改革,并且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也实现了同光中兴这样的政...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南宋与晚清灭亡的惊人相似
南宋与晚清灭亡的惊人相似
——对《南宋是怎样走向灭亡的?》一文所作的按语
张宏良
历史的相似性往往让人恐怖,看南宋灭亡史与看晚清史几乎分不清楚谁是南宋谁是晚清
,在此仅仅指出几点相同之处供大家参考。
一是南宋与晚清在经济规模上都是当时世界第一。南宋的科技和军事技术水平更是远远
领先于所有敌国,与敌国科技水平之间的差距,甚至超过了19世纪美国白种人与印第安
人之间的差距。如果按照现在新自由主义的所谓综合国力来衡量,灭亡的应该是蒙古而
不是南宋。后来晚清GDP占世界比重甚至超过现在美国的比重,同样应该是晚清政府打
败八国联军才对。包括后来民国初年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中国GDP总量仍然数倍于日
本,只是日本生产的是航空母舰和零式战斗机,中国生产的都是消费品,结果枪声一响
,中国商品全都变成了日本财富。
二是金国提出杀岳飞议和与八国联军提出杀主战派议和完全相同。南宋风波亭杀岳飞,
是为了满足敌国金兀术的要求,后来晚清铲除主战派官员,也是八国联军的要求。只是
相比之下,岳飞及其家人比较幸运,只是被杀而没有受辱。而晚清主战派官员下场则比
岳飞惨烈万倍,不仅被杀而且被辱,支持义和团抗战的户部尚书崇绮...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南宋与晚清灭亡的惊人相似
南宋与晚清灭亡的惊人相似
——对《南宋是怎样走向灭亡的?》一文所作的按语
张宏良
历史的相似性往往让人恐怖,看南宋灭亡史与看晚清史几乎分不清楚谁是南宋谁是晚清
,在此仅仅指出几点相同之处供大家参考。
一是南宋与晚清在经济规模上都是当时世界第一。南宋的科技和军事技术水平更是远远
领先于所有敌国,与敌国科技水平之间的差距,甚至超过了19世纪美国白种人与印第安
人之间的差距。如果按照现在新自由主义的所谓综合国力来衡量,灭亡的应该是蒙古而
不是南宋。后来晚清GDP占世界比重甚至超过现在美国的比重,同样应该是晚清政府打
败八国联军才对。包括后来民国初年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中国GDP总量仍然数倍于日
本,只是日本生产的是航空母舰和零式战斗机,中国生产的都是消费品,结果枪声一响
,中国商品全都变成了日本财富。
二是金国提出杀岳飞议和与八国联军提出杀主战派议和完全相同。南宋风波亭杀岳飞,
是为了满足敌国金兀术的要求,后来晚清铲除主战派官员,也是八国联军的要求。只是
相比之下,岳飞及其家人比较幸运,只是被杀而没有受辱。而晚清主战派官员下场则比
岳飞惨烈万倍,不仅被杀而且被辱,支持义和团抗战的户部尚书崇绮...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5
其实也可以和伪共联系起来
晚清为何能挺七十年?
看中国历史,凡是腐败政权,受到外部打击,王朝完败之日,大多是进入死亡倒
计时。而清王朝则比较特殊,1840年中英战争爆发,腐败清政府一败涂地,天下不少人
均以为清朝到了死期,但是它的“垂死期”却超长。晚清历史自1840年算起,至1912年
灭亡,足足七十余年“垂而不死”——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一个19世纪中叶就该灭亡的腐败王朝,为什么能挺到20世纪初叶? 虽然,那段历史成
为后人研究最密集的历史,但是对于晚清的“挺经”,却缺乏系统的论述。
通读那段历史,我以为晚清之所以能挺七十年,是因为它有别于历朝,据“四大命门”
。1840年外战完败,但“四大命门”并没有一下子被点死,它维持并延续了清政府的性
命。
一大“命门”:愚民政策效果显著,使民间只知反帝不知反封建。
民间只想驱除外侮,却不想这外侮因何而至、本国落后挨打的根源在哪里。一雪国耻,
富国强民,不仅需要以新生的政治力量代替老朽的政治集团,而且这新生政治力量必须
是代表着向封建专制宣战的进步势力。而晚清的民间力量虽不时崛起,但其落后政治诉
求决定了他们无法替代清王朝。
二大“命门”:政...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6
http://www.dutianya.cn/wz/48/a48687/
挪威森林
上世纪末,楼主有幸在复旦听了朱维铮先生一个学期的课。先生当时上的其实是中
国经学史,印象最深切的有两句话:不要以为上了我的课就是我的学生;今天中国比百
年前真的进步了吗?所以,至今楼主从不敢自称为先生学生,当然楼主内心非常尊敬朱
维铮先生。不只是先生的治学严谨,真知博学,一堂经史这样的课,居然讲得趣味横生
,还说古论今,令我辈茅塞顿开。更令人敬佩的是,先生时年六十多了,身体也不好,
可是上课时始终站立于讲台上,只在中间休息时吸烟才偶然落坐。
关于晚清的自改革,先生更有深刻论述。我辈不才,记得的就是先生曾言:晚清自
改革如在同治中兴时实施,或有成功可能,诚如此则今天中国肯定大不一样,国人会少
受无数苦难。晚清自改革失败当然有许多原因,而晚清没有及时立宪(政治改革)应是
大错。
在西方用武力打开国门之后,晚清朝野意识到了需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1861
年起其实就启动了晚清自改革的步伐。(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洋务派主张利用取
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334
7
晚清,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有人指是从中英鸦片战争开始计算,至清朝与革命势力妥协
,此为七十一年时间。我个人作为非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且因实证政治学文献原因,偏向
于从洋务运动开始计算晚清时段,是为五十一年的时间。而不管哪个时段划分更合理一
些,晚清政治总是不可避免存有它的影响,在国家制度设计上有之,在社会生活层面有
之。至于晚清政治人物的作为成为今天的镜鉴,更是较好的证明。
现在,奕劻这个人被重新提起来,因为他有王爷爵位、有内阁领袖地位而不好好打理政
务、维护国家暨皇族,反过来大肆卖官纳贿,是为典型的顶尖级腐败分子。但是,奕劻
这个人有三点没被人注意:第一,明白自己能力偏差,力请袁世凯入阁,还算明智;第
二,他十分明了整个制度没有救了,才敛钱保后路;第三,还有些能贤在其身边,勉强
维持即将崩溃的制度体系。
重新启用袁世凯遭到过宣统皇帝的生父、监国摄政王载沣的反对,但是,奕劻最终还是
做通了前者的思想工作。如果说袁世凯最后博取了最高权力在初始上是李鸿章的苦心孤
诣,那么,奕劻显然是一个看得明白也力推的最重要人物。所以,到满清和平交权或曰
颜色革命后,奕劻搬出了北京,到天津开始自己家族愉快的凡人...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04aac0102xi0l.html
磊东 http://blog.sina.com.cn/u/1783646892 2017-01-18 06:01:47
晚清的史论著作记载有辛酉政变完败者“八大臣”之“肃顺集团”这一历史称谓。
在这“八大臣”中,肃顺并不是这一集团阶层的地位最高者,他的地位远不如载垣、端
华两位亲王,甚至不如景寿这位清廷驸马。记载史何以会以“肃顺”命名这个集团呢?
显然,后代史论者的这种称谓认知,沿用于晚清辛酉政变的历史现场,即咸丰皇帝的红
人肃顺是八大臣中能力最强、最坚决反对辛酉政变操纵者慈禧和恭亲王的人。看来,擅
长论资排辈的晚清封建统治者,在针对仇恨者这点上,眼睛是雪亮的。利用他人论资排
辈(以自己权力地位为标高),打击他人则以力度为第一考量因素,大概是封建宗法私
权者的常态表现。
在当前的史论倾向中,有一种为晚清专制者慈禧太后翻案的舆论。这种史论很善良
地猜度这位统治了晚清中国四十多年的封建政客,想纠正被妖魔化而还一个人性化的晚
清慈禧。后人必须清醒地注意到,妖魔化和反之的圣化,是中国几千年... 阅读全帖
E*V
发帖数: 17544
9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716559.html
突如其来的宪政之争,既不是新一届中央全面左转的信号,也不是左派在毛泽东冥诞
120周年之际重夺话语权的标志,而是高层继“南周-炎黄春秋事件”之后对自由派妄解
中国梦的继续阻击,以便在秋季开会之前进一步统一思想:中国梦,只能我解读,你不
能解读,只能我替你做梦,你不能自己做梦。拥宪派期待三中全会会深度涉及政治改革
,是不现实的。
宪政之争的实质
之所以下中央不会全面左转的结论,是因为其身份并未改变,仍然是党和政府仍然
是贪官和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不管左右两派怎样解读圣意,怎样卖力地把总书记或总
书记的父亲往自己这边拉,都是一厢情愿。既得利益集团就是利益集团,它的最高准则
是利益、是赚钱,哪怕坑害百姓、坑害子孙后代都在所不惜。既不是党章上所宣扬的左
派赖以为命的毛泽东思想,也不是宪法上所载明的右派勉强可作依靠的民主自由法条。
经济上开放,政治上封闭,只能专政不能宪政,这就是正路,其它都是邪路或老路。利
益集团明白:左转,庞大的家族利益可能被清算;到手的几十套房产会丢掉;右转,不
受限制的权力则可能会...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226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为何能挺七十年?
一个19世纪中叶就该灭亡的腐败王朝,为什么能挺到20世纪初叶? 虽然,那段历史成为后人研究最密集的历史,但是对于晚清的“挺经”,却缺乏系统的论述。
通读那段历史,我以为晚清之所以能挺七十年,是因为它有别于历朝,据“四大命门”。1840年外战完败,但“四大命门”并没有一下子被点死,它维持并延续了清政府的性命。
一大“命门”:愚民政策效果显著,使民间只知反帝不知反封建。
民间只想驱除外侮,却不想这外侮因何而至、本国落后挨打的根源在哪里。一雪国耻,富国强民,不仅需要以新生的政治力量代替老朽的政治集团,而且这新生政治力量必须是代表着向封建专制宣战的进步势力。而晚清的民间力量虽不时崛起,但其落后政治诉求决定了他们无法替代清王朝。
二大“命门”:政坛无像样的男人。
一八四0年以后的两任皇帝道光、咸丰,虽然是病夫治国,但是却极力表现“爱民如子”的“亲民形象”,对唤起百姓的冀望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尤其后来乾纲独断的慈禧太后,对晚清的苟延残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政治“才华”,是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内残外忍”之集大成。自乾纲独断的慈禧太后掌权后,朝廷中很难出个像样的男人甚至野心家。不管是所谓“中兴...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1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7199
犀利公

突如其来的宪政之争,既不是新一届中央全面左转的信号,也不是左派在毛泽东冥诞
120周年之际重夺话语权的标志,而是高层继“南周-炎黄春秋事件”之后对自由派妄解
中国梦的继续阻击,以便在秋季开会之前进一步统一思想:中国梦,只能我解,你不能
解;只能我替你做,你不能自己做。拥宪派期待三中全会会深度涉及政治改革,是不现
实的。
之所以下中央不会全面左转的结论,是因为其身份并未改变,仍然是利益集团的代表。
不管左右两派怎样解读圣意,怎样卖力地把总书记或总书记的父亲往自己这边拉,都是
一厢情愿。利益集团就是利益集团,它的最高准则是利益,既不是党章上所宣扬的左派
赖以为命的毛泽东思想,也不是宪法上所载明的右派勉强可作依靠的民主自由法条。经
济上开放,政治上封闭,只能强国不能富民,只能专政不能宪政,这就是正路,其它都
是邪路或老路。利益集团明白:左转,庞大的家族利益可能被清算;右转,不受限制的
权力则可能会丧失。
普世派(“邪路”派)的最佳选择是不参与,让利益集团...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1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晚清既得利益者:变革共识与阻力
袁伟时——答《长江日报。求知》理论周刊记者李晨问
求知:晚清政府变革是在反复受挫之后才选择改革?晚清的既得利益者主动掀起一场改
革的原因是什么?
袁伟时:不要以为既得利益者肯定一味反对改革。在覆没的威胁下,他们也要寻求生存
的希望和道路。这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晚清70年,改革成败得失都与既得利益集团息息
相关。
1865年开始的自强新政(洋务运动)是改革。三次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太
平天国战争),内外强敌敲打,统治者不得不变。不幸,这样的片面改革没有帮助他们
走出困境。
真正全面系统的改革是最后十年的“新政”。这场改革是两大因素促成的:第一,经过
19世纪五场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太平天国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
侵,京师两次被占,民穷国困,清政府不改革就维持不下去了。第二,国门打开,现代
文明的信息日益普及,朝野上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不接受现代文明不行了。当时朝野各
方梦寐以求的是“富强”。而用当时顺天府尹胡燏棻的奏折《条陈变法自强事宜》中的
话来说是:“今日即孔孟复生,舍富强亦无治国之道,而舍仿行西法,更无致富强之术
。”这既是当时的中国梦,也是甲午惨败后朝野的共...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左宗棠:晚清最后一棵顶梁柱
左宗棠:晚清最后一棵顶梁柱
分享到:
时间:2017-10-15 10:57
•来源: 察网
•作者: 凌云健笔
•浏览:839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收复新疆的战争没有退路。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决胜负,这是一场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
这是为祖国的统一和完整而战。于是冷血变得沸腾,怯懦者变成了红眼的怒狮。左宗棠
引以为自豪,湖湘子弟在血雨腥风中冲锋陷阵,在追求和捍卫战争精神,实际上也是在
重塑自己的民族精神。一年后,新疆全境收复。这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
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左宗棠:晚清最后一棵顶梁柱
一、左宗棠之死:留下大好河山
1885年7月27日清晨,74岁的湖南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门黄华馆
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这大厦还能维持
多久?
接到丧折后,慈禧太后的心情是复杂的。“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
棠” 言犹在耳,可左宗棠走了。走了也好,这个汉人太强硬,太无拘束,甚至在万寿
圣节也不参加行礼。但态是要表的,...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6489
14
25. 中共与晚清,何其相似?
毫无疑问,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已经进入后期,当今中国,可称之为“后共”时期。对
比晚清与后共,这两个相距百年的封建专制王朝,从本质到形式,都有惊人的相似。电
视剧《走向共和》,正因生动地展示了这种惊人相似,被指“影射”,而遭到当局封杀。
经济上,十九世纪,闭关自守达二百多年的满清王朝,受到当时来自境外海上贸易(全
球通商)的冲击;而上世纪末,闭关锁国达三十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同样面临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挑战。政治上,清廷面对国内外立宪或共和变革
的压力;中共则受制于海内外民主改革的呼声。
晚清与后共,两者的口号、事件、与人物,甚至可以完全划上等号:晚清主导的“洋务
运动”,等于后共实施的“改革开放”;晚清国策“祖宗之法不可变”,等于后共立场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晚清主张“富国强兵”和“船坚炮利”,等于后共口号“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军事现代化”;晚清所谓“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等于后共所谓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晚清首创“十里洋场”上海,后共炮制“经济特区”深圳;晚清声称“千年未有之变局
”,后共吹嘘“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事
G**L
发帖数: 22804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为什么清以前的国人不崇拜“强者”?
这里我要说,国人传统上就并不是对“强者”多么崇拜的。我们讲的主要是文化意义上
的中国,主要就是指中原的农耕文明,以及代表这种文明、打着儒家旗号的中原王朝。
大家知道,这个意义上的中国被人打败,其实在历史上经常发生,绝不是只有晚清才真
正被打败。远的不说,距离晚清最近的就是晚明,当然有人说明是亡于流寇而非亡于清
,这本是清朝为标榜其“得国之正”而说的。但就算崇祯是亡于李自成,李自成的“顺
”朝不也是汉人政权吗?它不就是被满清所灭的吗?其实崇祯死后的“南明”仍然曾经
拥有大半个中国,它也不就是被满清彻底打败了吗?南明是彻底地亡于清,跟晚清受列
强“欺负”根本就不能相比,败得如此之惨:南明诸帝是立一个被追杀一个,最后那个
永历帝一直逃到缅甸,还是被清军威逼引渡回来绞死了。如果要说打败,到底是明败得
惨还是晚清败得惨呢?当然是明败得惨。所谓晚清被西方打败,无非就是丢了一些边疆
,大清朝一直还在,虽然“西夷”也曾经两度打进过北京,据说不知是慑服于“天朝威
仪”还是害怕“人民反抗”,很快又走掉了,整个国家体制并没有被颠覆掉。如果国人
崇拜打败自己的人,大明帝国的...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22804
1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为什么清以前的国人不崇拜“强者”?
这里我要说,国人传统上就并不是对“强者”多么崇拜的。我们讲的主要是文化意义上
的中国,主要就是指中原的农耕文明,以及代表这种文明、打着儒家旗号的中原王朝。
大家知道,这个意义上的中国被人打败,其实在历史上经常发生,绝不是只有晚清才真
正被打败。远的不说,距离晚清最近的就是晚明,当然有人说明是亡于流寇而非亡于清
,这本是清朝为标榜其“得国之正”而说的。但就算崇祯是亡于李自成,李自成的“顺
”朝不也是汉人政权吗?它不就是被满清所灭的吗?其实崇祯死后的“南明”仍然曾经
拥有大半个中国,它也不就是被满清彻底打败了吗?南明是彻底地亡于清,跟晚清受列
强“欺负”根本就不能相比,败得如此之惨:南明诸帝是立一个被追杀一个,最后那个
永历帝一直逃到缅甸,还是被清军威逼引渡回来绞死了。如果要说打败,到底是明败得
惨还是晚清败得惨呢?当然是明败得惨。所谓晚清被西方打败,无非就是丢了一些边疆
,大清朝一直还在,虽然“西夷”也曾经两度打进过北京,据说不知是慑服于“天朝威
仪”还是害怕“人民反抗”,很快又走掉了,整个国家体制并没有被颠覆掉。如果国人
崇拜打败自己的人,大明帝国的...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22804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是崇拜“强者”吗?
回顾一下晚清以来的中国思想界,我们就会发现,以往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
都强调西儒的对立,这就遮蔽掉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晚清以来的很长一个时期,最
急于引进西学的人就是这种所谓的“反法之儒”。这里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国
人在晚清为什么忽然间想到要学习西方,而且出现了那么强大的一个潮流,以至于到了
世纪之交,好像你不谈西学就不是学问。到了民国初年,甚至发展到当时能够为中国传
统进行辩护的人,往往也必须要像辜鸿铭那样本来就是一个洋人,英文比中文讲得好,
他才有资格扮演这样的角色。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呢?为什么会导致相当一个时期
国人都争前恐后地要学习西方呢?不管是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我们知道在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法西斯主义对中国也有很大影响,这些东西都是打着西化的旗号。为什么
晚清以来中国会出现那么强大的学习西方的潮流呢?
过去我们对此有一套“三段论”的解释:鸦片战争我们打输了,发现人家船坚炮利、经
济富裕,于是向西方学习“器物”,遂有洋务运动。马江、甲午之役我们有了现代海军
却仍然输了,发现是专制之弊,于是向西方学习“制度”,遂有...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230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政坛PS事件】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lyingbeauty (qualcommgir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晚清政坛PS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17:26:04 2014, 美东)
自从照相术传入中国,这个西洋玩意儿就很受中国人喜爱。不过,国人对新生事物总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的PS就把人弄糊涂了。名动天下的PS事件也
屡见不鲜,最出名的要数晚清重臣岑春煊的“躺中”。
岑春煊是晚清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度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
称“南岑北袁”。与袁世凯不同,岑春煊为人张扬,在各个岗位上得罪了不少掌握实权
的人物,自然有人想给他使绊子。
岑春煊被“伪造合影”的事件流传甚广,相当有名,通行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朝
廷任命岑春煊第二次担任两广总督后,他很不情愿,赴任走到上海就装病不愿意再向南
走了,成天与上海的名士交游,这就受到上海道台蔡伯浩的猜疑,他用岑春煊的照片与
梁启超的照片PS在一起,作为岑与逆党勾结的证据向清朝廷打了小报告,使得岑春煊获
罪。
另一个版本是...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郑州魏岗村窑洞发现晚清《物权法》手稿(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6 19:56:24 2014, 美东)
出土资料
遗址现场
近日,上街区居民魏树绍向记者反映,在老家峡窝镇魏岗村自家的窑洞里发现了《物权法讲义》的手稿,这可能是其先辈魏连奎留下的手稿笔记。难道早在晚清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启了物权法的意识萌芽?随之,记者跟随魏联奎的后人魏树邵来到已经有些破败的窑洞看看已逝的繁华并追寻它的历史痕迹。
繁华不再 徒有追忆
村里有十多孔老窑洞背山面河,斑驳的泥土墙,木架的拱形房顶,院子杂草丛生,看起来有些凄凉,站在院子里就能看到远处五云山的峰尖,在过去这可能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
据其后人魏树邵介绍:魏联奎生于1849年,卒于1925年,又名星五,字文垣。光绪年间曾任刑部主事和法部左丞,任职30多年,判案精密审慎。辞职回乡后,他联合几个老友集资成立“郑州贾鲁河水利公司”,历时三年,垒坝修渠,灌溉贾鲁河沿岸田地10万多亩,民饮水思源,...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四大买办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四大买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3 20:55:06 2010, 美东)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四大买办
“买办”,从本质上讲是经纪人,是我国经纪人和经纪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阶层。
“买办”一词是葡萄牙人(Comprador“康白度”)的义译,原意是采买人员,中文翻
译为“买办”。清初,买办专指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购人或
管事,后来逐步发展为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居间人或代理人。
在初中和高中的中国历史书上,“买办”一词给人的印象都是外国列强的鹰犬之类
,他们依附洋人欺压和剥削贫苦的中国百姓。总之,“买办”肯定是要被斗争的对象。
而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中,有一段内容说到了“买办”。而书中对“买办”的
评价是中肯的。这可以让人深入地认识“买办”阶层。
对买办的评价,首先应该撇开阶级观点吧。无可否认,在那个讲求权贵等级的晚清
社会,四大买办为代表的买办阶层自然而然少不了鱼...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21
从金融共济会视角重新审看晚清历史:
辛亥革命与晚清倒台前的上海金融崩盘(一)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1、1911年爆发革命的导因是1910年上海的金融危机
亲历辛亥革命的革命家吴玉章曾经回忆说:辛亥革命的直接导因和前奏是四川保路运动
。由于保路运动发生,四川地区发生民变和兵变,清廷调湖北军力前往弹压。湖北兵力
空虚,于是革命党乘机起事,遂发生武昌起义。
吴玉章对辛亥革命的这一看法至为重要。
但是很少人知道,保路运动的起因是上海金融市场所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而这场挖
空清廷国库财力也重创民间金融力量的金融危机,是共济会控制的国际金融投机家所发
动的。
1910年6月,上海金融市场骤然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金融危机,将全国卷入恐慌之中。
1910年7月,上海正元、兆康、谦余三大钱庄同时倒闭,受其牵连,中国金融业两大支
柱源丰润和义善源相继倒闭,恐慌波及各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为近百年来所罕
见,这就是著名的“橡皮股票风潮”,一场由股票投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受这场金融危
机的冲击,全国从南到北,破产钱庄和商号不计其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1903年
以来连续6年的上升势头被打断,...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晚清国防建设中的克虏伯元素
http://www.csteelnews.com/special/602/604/201208/t20120809_7160
2012-08-09 08:31
19世纪70年代后,号称“帝国兵工厂”的德国克虏伯公司走进了晚清洋务官员的视
线中。淮军和湘军陆续装备克虏伯后膛炮,组建炮营;至l9世纪80年代末,旅顺口有克
虏伯火炮42尊,大连湾有26尊,威海卫则全部装备克虏伯火炮;北洋舰队所有主力舰也
都装备了2至8尊克虏伯火炮。同时,克虏伯火炮的国产化,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的里程碑之一。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其间中国近代化军队的陆续组建,清政府进行了大规
模的海外军事采购。德国克虏伯公司成为清政府军购的主要供货商之一。克虏伯公司参
与晚清军事采购活动,使晚清的中国国防建设融入了众多的克虏伯元素,对中国军事近
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英制武器到德国装备
英法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的惨痛事实,令晚清朝野越发意识到中国“数千年未有
之大变局”所带来的严重危机。于是,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随即兴
起,其中军事改革成为最重要的部分。“坚船利炮”给洋务派官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3926
23
来自主题: Joke版 - 【晚清政坛PS事件】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lyingbeauty (qualcommgir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晚清政坛PS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17:26:04 2014, 美东)
自从照相术传入中国,这个西洋玩意儿就很受中国人喜爱。不过,国人对新生事物总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的PS就把人弄糊涂了。名动天下的PS事件也
屡见不鲜,最出名的要数晚清重臣岑春煊的“躺中”。
岑春煊是晚清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度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
称“南岑北袁”。与袁世凯不同,岑春煊为人张扬,在各个岗位上得罪了不少掌握实权
的人物,自然有人想给他使绊子。
岑春煊被“伪造合影”的事件流传甚广,相当有名,通行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朝
廷任命岑春煊第二次担任两广总督后,他很不情愿,赴任走到上海就装病不愿意再向南
走了,成天与上海的名士交游,这就受到上海道台蔡伯浩的猜疑,他用岑春煊的照片与
梁启超的照片PS在一起,作为岑与逆党勾结的证据向清朝廷打了小报告,使得岑春煊获
罪。
另一个版本是...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一套晚清禁书的价值(四)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4059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2017-08-31(www.ftchinese.com)
极权主义者相信,谎言就是力量,甚至是比刀把子更重要的力量。
维持谎言生产体系有效性的基石,便是对词语命名权威的维护。
当谎言充斥日常生活,国民对此不再表露反感之时,其制造者便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目力所及、耳力所及,从街头标语、各类喉舌到官场话语,一种新的话语生产及传播方
式粉墨登场:权力中心的任何指令,都会迅速演变成一场词语风暴,自上而下横扫整个
官场,骤然成为话语生产的驱动力,强有力地撼动及改变着汉字固有的含义。权力糜烂
的现实未变,全面溃败的社会未变,但通过持续高亢的造句运动,当权者以为他们已经
改变了世界,新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狂躁、空洞的词语,从佯做激情的红唇里喷涌而出……媚语在空中飞翔,媚语,这极权
政治时代驯服者的标准表现语,是权力拥有者所需要的精神伟哥,它是故作庄严的官场
修辞的忠实伴娘。一浪高过一浪的极端修辞龙卷风,正在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大地上狂
奔,一幕冗长的末世滑稽戏笑声正欢。
狂野的权力把常识挤到...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403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razyman (嘉天之锡),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晚清中国七十年:媚夷艳夷鄙夷仇夷 (转载)z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7 19:18:42 2009, 美东)
发信人: crazyman (嘉天之锡), 信区: SanDiego
标 题: 晚清中国七十年:媚夷艳夷鄙夷仇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7 19:13:33 2009, 美东)
晚清中国七十年:媚夷艳夷鄙夷仇夷(一)
2004-09-29 10:26:00  书屋
作者:周宁
晚清七十年,神州内乱外患,国人心目中的西方形象,人鬼难辨,或强盗行径犬羊
心性,或政教修明人伦美善,乍明还暗。办洋务、通夷情,无诚意而有敌意;拒洋药、
排洋教,分不清轻重缓急;朝野媚夷艳夷鄙夷仇夷,各走极端。晚清中国的西方形象,
飘忽不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某种知识上的进步,如西学渐渐普及;但更多是充满猜疑
的想象,异想天开的套话。观念是有惰性的,人们认识世界,往往不是出于所谓的客观
实情,而是出于某些深植于社会文化无意
m***e
发帖数: 428
26
来自主题: China版 - 晚清新政为何走向反面
马勇
百年之后回望,晚清在政治改革上的图谋和努力,不容忽视。清末,朝廷逐渐放弃
专制,实施新政,意图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这些努力让中国渐有现代国家的形态。不过
,皇族保守势力的顽固断送了政改,并被革命党人发起的辛亥革命所摧毁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里一场规模不大的军队哗变引起天翻地覆的巨变,不仅
一个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王朝走进了历史,而且顺带将延续两千多年的帝 制一并终结
。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研究,我们对晚清的历史已有许多不一样的看法。我们不再认为
晚清就是一味腐败、一味卖国,晚清政府其实在政治变革上做了不 少努力,君主立宪
经过十几年发展即将成功,何以到最后关头功亏一篑呢?一个还算具有活力的大清帝国
何以在一夜之间顷刻瓦解呢?
清廷的觉醒
近代中国的所有问题都不由社会内部自发产生,而是由外部引发,是西方工业革
命和大航路开辟之后的必然后果。由于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中国没有在第一时 间
追踪西方工业革命、实现社会转型,待到1840年被英国打败而走上近代化道路。这无论
如何都具有一种被动的感觉或者不太舒服的别扭,所以清廷在那之后半 个多世纪里,
虽然要学西方,但在内容上却有很大保...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22804
2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是崇拜“强者”吗?
回顾一下晚清以来的中国思想界,我们就会发现,以往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
都强调西儒的对立,这就遮蔽掉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晚清以来的很长一个时期,最
急于引进西学的人就是这种所谓的“反法之儒”。这里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国
人在晚清为什么忽然间想到要学习西方,而且出现了那么强大的一个潮流,以至于到了
世纪之交,好像你不谈西学就不是学问。到了民国初年,甚至发展到当时能够为中国传
统进行辩护的人,往往也必须要像辜鸿铭那样本来就是一个洋人,英文比中文讲得好,
他才有资格扮演这样的角色。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呢?为什么会导致相当一个时期
国人都争前恐后地要学习西方呢?不管是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我们知道在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法西斯主义对中国也有很大影响,这些东西都是打着西化的旗号。为什么
晚清以来中国会出现那么强大的学习西方的潮流呢?
过去我们对此有一套“三段论”的解释:鸦片战争我们打输了,发现人家船坚炮利、经
济富裕,于是向西方学习“器物”,遂有洋务运动。马江、甲午之役我们有了现代海军
却仍然输了,发现是专制之弊,于是向西方学习“制度”,遂有...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407
28
泱泱中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奏响了一曲钟鼓雅乐。站在时光的源头,倾耳似乎
能听闻时空长廊的回响。5000多年的灿烂,呈现出很多帝王,在这些帝王之中,被后人
特别称赞道的也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大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除此之外,笔
者认为乾隆也算是一位毫不逊色的帝王。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
看看乾隆皇帝创下的这些记录,知道为何晚清会衰败的这么快
弘历
乾隆帝晚年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
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
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他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圆明园,并且当时文化、经济
、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
君。
葬于清东陵,清裕陵。唯独借修四库全书一事,禁毁汉书,言之天下仅可存汉书三千卷
,其余书籍留书名后毁禁者七千,完全毁禁者不计其数,堪称五千年来第一,排在现代
和秦朝焚书坑儒之前。
他是世界上统治时间...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9
出土资料
遗址现场
近日,上街区居民魏树绍向记者反映,在老家峡窝镇魏岗村自家的窑洞里发现了《物权法讲义》的手稿,这可能是其先辈魏连奎留下的手稿笔记。难道早在晚清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启了物权法的意识萌芽?随之,记者跟随魏联奎的后人魏树邵来到已经有些破败的窑洞看看已逝的繁华并追寻它的历史痕迹。
繁华不再 徒有追忆
村里有十多孔老窑洞背山面河,斑驳的泥土墙,木架的拱形房顶,院子杂草丛生,看起来有些凄凉,站在院子里就能看到远处五云山的峰尖,在过去这可能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
据其后人魏树邵介绍:魏联奎生于1849年,卒于1925年,又名星五,字文垣。光绪年间曾任刑部主事和法部左丞,任职30多年,判案精密审慎。辞职回乡后,他联合几个老友集资成立“郑州贾鲁河水利公司”,历时三年,垒坝修渠,灌溉贾鲁河沿岸田地10万多亩,民饮水思源,名此渠为“魏公渠”。1918年,他联合有关人士奔走呼吁削减漕运粮赋税,历时3年,终于为省内外大运河沿途54县每年减漕银元23万多块。事成后,大家在开封刷绒街“漕粮商榷会”刻石立碑,记减漕始末。
魏联奎的孙子魏树绍站在魏家古窑洞的院落里说:“爷爷就出生在这窑洞里,这老窑洞距今...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403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Diego 讨论区 】
发信人: crazyman (嘉天之锡), 信区: SanDiego
标 题: 晚清中国七十年:媚夷艳夷鄙夷仇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7 19:13:33 2009, 美东)
晚清中国七十年:媚夷艳夷鄙夷仇夷(一)
2004-09-29 10:26:00  书屋
作者:周宁
晚清七十年,神州内乱外患,国人心目中的西方形象,人鬼难辨,或强盗行径犬羊
心性,或政教修明人伦美善,乍明还暗。办洋务、通夷情,无诚意而有敌意;拒洋药、
排洋教,分不清轻重缓急;朝野媚夷艳夷鄙夷仇夷,各走极端。晚清中国的西方形象,
飘忽不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某种知识上的进步,如西学渐渐普及;但更多是充满猜疑
的想象,异想天开的套话。观念是有惰性的,人们认识世界,往往不是出于所谓的客观
实情,而是出于某些深植于社会文化无意识中的原型,例如那些关于远国绝域夷狄番鬼
的传说,即使在洋货充斥市场、洋人杂处城乡、洋船洋炮打开国门后,在坊间朝廷,这
些观念依旧流行……

1876年12月1日傍晚,郭嵩焘在上海虹口码头登上英国P&O公司的邮船Tra
s****n
发帖数: 8912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四大买办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四大买办
“买办”,从本质上讲是经纪人,是我国经纪人和经纪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阶层。
“买办”一词是葡萄牙人(Comprador“康白度”)的义译,原意是采买人员,中文翻
译为“买办”。清初,买办专指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购人或
管事,后来逐步发展为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居间人或代理人。
在初中和高中的中国历史书上,“买办”一词给人的印象都是外国列强的鹰犬之类
,他们依附洋人欺压和剥削贫苦的中国百姓。总之,“买办”肯定是要被斗争的对象。
而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中,有一段内容说到了“买办”。而书中对“买办”的
评价是中肯的。这可以让人深入地认识“买办”阶层。
对买办的评价,首先应该撇开阶级观点吧。无可否认,在那个讲求权贵等级的晚清
社会,四大买办为代表的买办阶层自然而然少不了鱼肉百姓的勾当。但问题是,我不想
太以道德标准作为评价的全部因素。
研究中国历史的西方学家认为:晚清时候的商人,缺乏“企业家精神”。因为商人
把资本作为最求社会地位的手段。评判商人的成功标准就是他的后代几代人都不是商人
。传统的商人阶层或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晚清遗老遗少的陈氏父子
陈三立和陈寅恪父子在辛亥革命前后时期的态度,一般地说,从他们写于这一时期的诗
歌中就可以得到比较直接的反映。
在陈三立的诗中,作为旧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位名宿和大儒,他一直以“乱”字来看待辛
亥革命。如,他在《情恨》一诗中自注说:“辛亥秋,避乱沪上。”这是把“辛亥革命
”和“乱”字联系在一起的铁证。又见《散原精舍文集·〈清道人遗集〉序》中说:“
辛亥革命之难兴,乱军四逼”。他进一步以“难”来看待它。通过此诗,我们可以知道
陈三立诗中的“乱”字是所谓“乱军”,而非“乱党”、“战乱”之“乱”。这反映了
他对这场革命认识的陌生。
两年后,陈三立在《留别散原别墅杂诗》一诗中公开地说“乱定我复归。”
何谓“乱定”?当时已是民国三年,中国社会虽已不是晚清时代,但亦不是武昌起义前
后时期的动荡与不安,在他看来这就是“乱定”。不过,进入民国时代以后,他的诸多
旧友(如谭组庵)、儿子(如陈隆恪、陈衡恪)皆在民国政府中任职,甚至有的学者说
陈寅恪先生本人也曾出任过蔡松坡的秘书。可见,陈三立本人对辛亥革命并没有持反对
态度,也没有持支持态度。同时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在传统士大夫阶层中推广及...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230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晚清政坛PS事件】
自从照相术传入中国,这个西洋玩意儿就很受中国人喜爱。不过,国人对新生事物总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的PS就把人弄糊涂了。名动天下的PS事件也
屡见不鲜,最出名的要数晚清重臣岑春煊的“躺中”。
岑春煊是晚清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度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
称“南岑北袁”。与袁世凯不同,岑春煊为人张扬,在各个岗位上得罪了不少掌握实权
的人物,自然有人想给他使绊子。
岑春煊被“伪造合影”的事件流传甚广,相当有名,通行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朝
廷任命岑春煊第二次担任两广总督后,他很不情愿,赴任走到上海就装病不愿意再向南
走了,成天与上海的名士交游,这就受到上海道台蔡伯浩的猜疑,他用岑春煊的照片与
梁启超的照片PS在一起,作为岑与逆党勾结的证据向清朝廷打了小报告,使得岑春煊获
罪。
另一个版本是,岑春煊在第一次两广总督任上,弹劾、查办了一大批地方官员和富有商
人,因此得罪了他们的中央总后台庆亲王奕劻,于是,这些利益阶层就悬赏港币百万,
要把岑春煊排挤出广州,香港同盟会首领陈少白毅然接下了这个单子。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最恨保皇党,保皇党当然也把慈禧作为最主要的攻...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从招商局的争夺看晚清版“国进民退” (2015-03-22 16:31:02)转载▼
陈岚桦
“国进民退”现象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现象。主要表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在一些行业领
域出现了一定的退潮。例如,蒙牛被中粮并购;民航领域东星航空破产退出;温州民营
浙商投资山西煤炭被地方接管;长三角多条高速公路的民企股权被地方政府逐步收回,
不一而足。尽管有关部门否认了“国进民退”这一提法。但业界至少达成一种共识,那
就是对“国进民退”造成的国有垄断力量强化,扼杀民间创新能力现象却是有目共睹。
至少,在经济领域,“国进民退”并不值得提倡。
也许读者并不了解,经济领域的“国进民退” 并非今天专利。近年著名近代史学家雷
颐在出版的《李鸿章晚清40年》一书中,给我们描述了晚晴版的“国进民退”。清廷在
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的争夺中,也体现了“ 国有” 和 “ 民营”的激战。我们重温
这段历史,更有助于认清“国进民退”的弊端。
旧体制下“官督商办”的怪胎
19世纪70年代,晚清的洋务运动从追求“坚船利炮”的自强运动层面,正在深化到国家
“求富”层面。其标志性事件,则是18...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一套晚清禁书的价值(一)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3760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2017-08-10(www.ftchinese.com)
若不是三年前掀起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热”,一套被销毁了一百多年的识字百
科,恐怕无缘与今天的读者见面。它是因为酷似《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而被大清政府
判处死刑,自此从人间销声匿迹。
这套识字百科名为《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
出版这套禁书,运作者可谓呕心沥血。踏破铁鞋无觅处,仅为获取母本,他们遍访国家
图书馆及沪江浙诸多图书馆,皆无踪影;从湖南图书馆馆藏目录发现了书名,追寻过去
,却并无实物;转向古书拍卖行,三千六百元仅得两册残本。他们把目光投向民间,梭
巡于北京潘家园旧书市场,使钱雇人打探,不久就有了斩获:从山东潍坊一藏友手里,
高价购置了一套完整的16开本旧书。打开一看,虫蛀远比主人描述的严重,一二两卷蛀
蚀得残缺不全。不得已,只好搜罗各种单册,与之比对,最后确认原文。再花了一年功
夫,对污渍斑斑的古董进行修复,始有今日面世之线装收藏版。
他们确认,在中国已无一套完整的《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存世。这个结论可以证实当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晚清遗老遗少的陈氏父子
陈三立和陈寅恪父子在辛亥革命前后时期的态度,一般地说,从他们写于这一时期的诗
歌中就可以得到比较直接的反映。
在陈三立的诗中,作为旧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位名宿和大儒,他一直以“乱”字来看待辛
亥革命。如,他在《情恨》一诗中自注说:“辛亥秋,避乱沪上。”这是把“辛亥革命
”和“乱”字联系在一起的铁证。又见《散原精舍文集·〈清道人遗集〉序》中说:“
辛亥革命之难兴,乱军四逼”。他进一步以“难”来看待它。通过此诗,我们可以知道
陈三立诗中的“乱”字是所谓“乱军”,而非“乱党”、“战乱”之“乱”。这反映了
他对这场革命认识的陌生。
两年后,陈三立在《留别散原别墅杂诗》一诗中公开地说“乱定我复归。”
何谓“乱定”?当时已是民国三年,中国社会虽已不是晚清时代,但亦不是武昌起义前
后时期的动荡与不安,在他看来这就是“乱定”。不过,进入民国时代以后,他的诸多
旧友(如谭组庵)、儿子(如陈隆恪、陈衡恪)皆在民国政府中任职,甚至有的学者说
陈寅恪先生本人也曾出任过蔡松坡的秘书。可见,陈三立本人对辛亥革命并没有持反对
态度,也没有持支持态度。同时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在传统士大夫阶层中推广及... 阅读全帖
z*b
发帖数: 49
3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刘晓波与邹容 中共与晚清
刘晓波与邹容 中共与晚清
刘的<宪章>比邹的<革命书>温和百倍,中共却比晚清凶狠百倍。何也?乃中共以为
知国人之深甚于晚清。中共料定国人两千年驯养的奴性,平头百姓一定会在自己有饭吃
的时候,漠视公义,所谓知识阶层一定会在分赃之后,助纣为虐。但此次,恐怕聪明反
被聪明误。 今国内危机四伏,中共坐火山口犹不自知。<革命书>后不足10年,清
朝亡。<宪章>后几年中共亡?
t***u
发帖数: 368
38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2/news-gb2312-1013407.html
匪夷所思!准确预言上海世博会的晚清奇人
陆士谔
编者的话: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陆士谔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
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提到了他:“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
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这情景是:浦东和浦西
一样繁华,道路宽阔,车马往来不绝;把地中掘空,筑成隧道,安放上铁轨,日夜点着
电灯,电车于此飞驰不绝;人们能够通过隧道过黄浦江,江上还有很大的桥;跑马厅(
今人民广场)附近建起“新上海舞台”;中国人在浦东辟地造屋,举办万国博览会……
百年前的想象,今日几成现实。陆士谔,这个一辈子行医的小说家,成了准确预言上海
世博会的晚清奇人。
幻想小说《新中国》
关于上海世博会,曾有过一个非常传奇的百年前的梦想。100年前,也就是1910年
,一位名叫陆士谔的晚清小说家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畅想百年后的上海风貌。
陆士谔在这部小说中预言一百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
o***s
发帖数: 42149
39
自1898年到北京,这个叫埃蒙德?巴恪思的英国爵士长期生活在中国,曾是京师大学堂的教授,英国驻华外交官,1944年死在中国,身后留下一本惊世骇俗的英文回忆录手稿,在尘封六十八年之后,中译本以《太后与我》为名首度在香港出版(王笑歌译,新世纪出版社)。巴恪思在书前誓言记录的绝对是事实。他自述与慈禧太后自1902年开始交往,直到1908年慈禧驾崩前夕他们还有接触。他与慈禧之间“秽乱清宫”的细节叙述触目惊心,当时慈禧已是七十老妪,却性欲旺盛,他要靠春药才能满足其需要,多次细致入微的性生活细节描述,明代小说《金瓶梅》的场景也不过如此。
在他的笔下,晚清宫廷,从慈禧太后、王公贝勒、达官贵人到太监、宫女、伶人,过的都是淫乱污秽的生活,男女之间还算是正常的,更多的是男与男、女与女、人与兽……许多王公、贝勒、大臣、将军榜上有名,他本人也癖好同性恋,只有与慈禧太后例外。恭亲王溥伟,庆亲王及他的儿子载伦、载振,差一点取代了光绪帝的“大阿哥”溥,贝子溥伦,肃亲王的次子,大学士荣庆,将军张勋、姜桂题……在他笔下都是同性恋,慈禧太后甚至要微服密访他们常去的浴室,亲眼看他们淫乱。
慈禧让太监、宫女称呼他为洋侯,给了...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368
40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2/news-gb2312-1013407.html
匪夷所思!准确预言上海世博会的晚清奇人
陆士谔
编者的话: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陆士谔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
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提到了他:“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
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这情景是:浦东和浦西
一样繁华,道路宽阔,车马往来不绝;把地中掘空,筑成隧道,安放上铁轨,日夜点着
电灯,电车于此飞驰不绝;人们能够通过隧道过黄浦江,江上还有很大的桥;跑马厅(
今人民广场)附近建起“新上海舞台”;中国人在浦东辟地造屋,举办万国博览会……
百年前的想象,今日几成现实。陆士谔,这个一辈子行医的小说家,成了准确预言上海
世博会的晚清奇人。
幻想小说《新中国》
关于上海世博会,曾有过一个非常传奇的百年前的梦想。100年前,也就是1910年
,一位名叫陆士谔的晚清小说家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畅想百年后的上海风貌。
陆士谔在这部小说中预言一百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
n*******w
发帖数: 6708
41
袁世凯何以患上“恐日症”?
袁世凯虽然是晚清官员中比较优秀的一员,而且还接了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班,但是比起
他的前辈,起码在对日的态度上,出现严重的转向----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硬,而
是一代不如一代的软。
简单地讲,他患上严重的“恐日症”。终其一生军政生涯,他没有跟日本开过一仗,从
甲午战争到《二十一条》,“中日友好”成为他的邦交主旋律。
然而,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是什么病症,都不是没来由。袁世凯在甲午战
争前,本来是以鹰派自居,但为什么后来变成了鸽派?
这与他同第一个日本对手的交锋有关。
近代日本和中国的第一交锋,可以说是在朝鲜问题上的碰撞。朝鲜的危机,是考验中日
两国实力的机会,也是验出两国官员水平的时刻。彼时大清驻日公使袁世凯,日本驻朝
公使则是大鸟圭介。
公使的地位是由国家实力来决定的,决定外交最后成败的往往是战争。然而,公使的个
人能力和判断力也不可小觑,它也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对外策略与方向。
就晚清官员的素质而言,当时普遍不抵日本是事情。但是袁世凯算是晚清庸官中最优秀
的一个,这样官员被清廷派到朝鲜,当然是被寄予厚望。
从历史沿脉,衡量中国的国际地位,朝...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22804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秦晖
晚清的儒者学习西方,与西方在国人中的道德形象有关,这个形象,决不仅仅是个“船
坚炮利”的强者,所谓的“西洋国政民风之美”才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富国强兵的功利
主义反而只是次要的或者是顺带的动机,所谓“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并不是因为三
千年来没有打过败仗或败得这么惨,而是因为那时的儒者以为西方实现了“三代”的理
想,导致几千年来第一次对自己的道统产生了怀疑
从“差异原则”理解儒家
最近,儒学、国学的传统话题很热闹,但是,我们在用语言来表述某种意思的时候,经
常有所谓的符号和我们要表达的意思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代语义分析的研究表明,语言
解释的空间是无限的,同样的话语可以表达很多不一样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意思。比如同
样是谈儒学的人,这之间的差别可能非常之大,这就是索绪尔讲的“任意原则”。如果
是这样,语言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索绪尔提出语言的表达还有另外一个规定,就是“差异原则”,通俗地讲,就是指一
句话要表达什么意思,往往是要通过我们借助这句话去针对什么来体现的。用我的语言
来讲,就是说我们讲某一套话语的时候,往往有一个假想敌,我们这个话语真正的意思
是通过我们要...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407
43
中国封建王朝绵延2000多年,产生了成百上千个皇帝。其中,绝大部分是男性,只有武
则天,是唯一一位被正史承认的女性皇帝。
不过,清朝时候的慈禧太后,虽然没有正式登基做皇帝,史书也不承认她为皇帝,可她
是晚清的实际统治者,两度垂帘听政,掌握实权长达半个世纪,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史进
程,堪称不是皇帝的“皇帝”。
时间悄悄地来到1908年。这一年,是光绪三十四年。自然,正儿八经的皇帝光绪,已经
被慈禧太后软禁了10年之久,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而慈禧太后本人呢,也已到了风烛
残年的晚年时光。当年11月,73岁的慈禧太后在一场重病后,躺倒在床,再也没有起来
过。
11月15日下午,慈禧太后病情越来越严重,进入了弥留状态。御医们看到这种情况,手
忙脚乱地开了一剂药方,即:老米一两,人参五分,麦冬五钱,鲜石斛五钱,水煎温服
。这是慈禧太后生前的最后一剂药方。御医们试图以此来妙手回春。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当生命走向尽头,任何高明的医生,都无法违反这种自然规律。
因此,御医的举措只是徒劳。对此,慈禧太后心里相当清楚。她着手立遗嘱了。
作为一名统治晚清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她会立下什么样的遗嘱呢?慈禧太后...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1983
44
送国贼们一次送货超过晚清所有赔款
一、最精准的卖国预言:
李鸿章曾由衷慨叹道:“吾辈卖国,非为大也,百年后后生必当与时俱进,后
来居上也”,直到最后临死之前,李鸿章还在安慰周围的亲信和家人说:“今日国人骂
我等卖国,殊不知将来卖国者,会百倍千倍地超过我们”。
二、著名经济学家吴辉:“卖国贼”升级到了“送国贼”
美国侵略中国的战略路线如下:
一、中国给美国人出口商品,美国什么东西都不给,只给美金。
二、出口商拿了美金找央行兑换成人民币,央行拿了美金,去美国投资,然后被
“次贷”分掉,“货也没了,钱也没了”。这就是“两房贷款”之类的把戏。
三、中国持续出口,美国必须持续搜刮中国的美元。这个“持续搜刮”的工具,
就是股市和房市。美国人印刷超额美元(热钱)兑换成人民币,以此为本钱,收买中国
的经济学家,炒中国的房市和股市,然后再用赚取的暴利,洗劫央行的外汇储备。这就
是美国人嚷嚷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因为这是升他们的值,让他们换走更多的美元。让中
国更快地“货也没了,钱也没了”。
所以,中国总是赚钱,总是没有美元。因为所得到的美... 阅读全帖
t**********8
发帖数: 1683
45
中国花210年分三步解决1840年后晚清积累的问题
(零点的火车原创,2013年5月29日)
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之后,晚清积累的问题是个综合问题,但可分解为三个问题
,中国约需210年时间分三步解决:
1〉独立问题。毛泽东借用共产主义信仰建立一支强大的农民军队,赢得了中国解放和
独立。无强军即无独立,无独立即无自由,与政体无关。所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最大
的贡献是以信仰的力量帮助中国及时地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农民军队,赢得了民族解放和
独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时间通过发展科技和武器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只有
靠信仰靠精神的力量,只有共产主义信仰对广大农民最有号召力,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
唯一的途径,被毛泽东及时利用。加上毛泽东个人的军事与政治和宣传天才,将之完美
地结合,打造了一支铁军,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救中国于深渊,实现中国独
立。这支强大的军队贯穿20世纪成为中国独立和发展的基石。所以,毛泽东是20世纪中
国最大的英雄,是中国20世纪以后千年的奠基者。
2〉政治体制问题。从孙中山到蒋介石到毛泽东和邓小平,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作了二种制度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2904
46
这是晚清的做法啊,这就是晚清对于异见的态度,
你不是说中共不如晚清吗???
k**u
发帖数: 10502
47
晚清到民国的一百年,是中国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一点狗屁事,土工没遂了你的心愿,就立马不如晚清民国啦?
网上有很多二逼,多为文艺公知,没了信仰,就开始鼓吹什么民国。
楼主更甚,连晚清都来牛逼了。
x*******i
发帖数: 157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hanhi (潇涵),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一场晚清时期屈辱不亚甲午的战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30 04:20:12 2015, 美东)
日俄战争是晚清时期日本与沙俄为争夺中国东北而发生的战争。主要战场是中国东北。
日俄为了东亚霸权大打出手,把中国东北作为战场,而无能的晚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
,把国土让给日俄作为战场,其民族耻辱远胜甲午战争。
这场战争使东北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工厂、房屋被炸毁,甚至连寺庙都未能幸免。
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
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
x*******i
发帖数: 157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hanhi (潇涵),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一场晚清时期屈辱不亚甲午的战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30 04:20:12 2015, 美东)
日俄战争是晚清时期日本与沙俄为争夺中国东北而发生的战争。主要战场是中国东北。
日俄为了东亚霸权大打出手,把中国东北作为战场,而无能的晚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
,把国土让给日俄作为战场,其民族耻辱远胜甲午战争。
这场战争使东北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工厂、房屋被炸毁,甚至连寺庙都未能幸免。
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
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
w*p
发帖数: 16484
50
正是因为晚清快崩溃了,文人才敢写。并不是因为晚清有多开明。
四十年后,夏志清在1961年出版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也指出,“古代讀書人受到孔孟
教育的影響,個個都覺得應該甘為人民喉舌,揭露朝廷、社會上所見到的黑暗現象。但
他們生活在皇帝專制政體下,大半變得‘明哲保身’、‘溫柔敦厚’起來;也有很多人
無意官場,或者官場失意,人變得消極,求個‘怡然自得’就夠了;到了晚清末年,專
制政體即將瓦解,讀書人才真敢放膽寫出他們心裏要說的話來,所謂‘譴責小說’的盛
行,不是沒有道理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