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 发帖数: 1856 | 1 《江帆楼阁图》
作者:唐.李恩训
李恩训,字建,唐代宗室,曾任扬州都令,开元时,官至
左武卫大将军。其子昭道,官至中书舍人。父子都精于绘画
艺术,并取得成就,时人以大李、小李将军分称之。李思训
既 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将军,又是一位穷极丹青的妙手。
李氏父子绘画真迹,传世甚少,能见到的皆为后人摹本。
《江帆楼阁图》这幅画和许多唐朝和唐以前的画一样,无作
者款印。据清康熙年间精于鉴赏专家安岐,在《墨绿汇观》
中考 订认定是李思训真迹。江天浩渺,风帆溯洄,秀岭长松,
山径层迭,碧殿朱廊,有游人观赏江天胜景,还有仆从前导,
乘马游赏者及肩酒者随后一行于桃竹掩映之中。此画描绘了山
河壮阔、生气盎然的和融春景。面对这幅充满无比活力的画,
无怪安岐认为 “深透绢背,入木三分之妙”了。所谓活力,
就是指以形写神,出神而入化。 据传,大宝年间,唐明皇召
他画大同 殿壁兼掩障,事后唐明皇对他说“卿所画掩障,夜
闻水声,通伸之佳手也”,能闻水声未免失实,不过他的画能
巧夺天工倒是真的。这与唐朝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提到唐
明皇召吴道子与李思训同画蜀道嘉陵江水“皆极其妙”是一致
的。
在中国画坛上,李思训是 |
|
T****r 发帖数: 22092 |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忽然醒悟过来 http://baike.baidu.com/view/2249726.htm
(节选)
彭郎 Péngláng ㄆㄥˊ ㄌㄤˊ [a rock projecting over the water near the
big and small Gu mountains in river in Pengze County Jiangxi] 见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宋 苏轼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
年嫁彭郎。” 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彭郎矶在江西鼓泽西北临长江处,与小孤山相对。好事者以“浪”作“郎”。以“
孤”作“姑”,有“小姑前年嫁彭郎”之说,因俗呼彭郎矶。宋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
岛图》诗:“峨峨两烟鬟,晓镜天新妆。舟中贾富莫漫狂,小孤前年嫁彭郎。”宋陆游
《入蜀记》:“彭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
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九江府.彭泽县》:“彭浪
矶在县北,耸立江滨,与小孤山相对,俗讹为彭郎,遂有小孤嫁彭郎之语。” |
|
f********8 发帖数: 1417 | 3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
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
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
|
B*V 发帖数: 3365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ighter888 (fighter),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鄱阳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也是中国第二大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4 23:59:28 2011, 美东)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
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
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
|
发帖数: 1 | 5 灿烂求备 异彩纷呈(二)
(接上文)
二、山水画
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同时又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和传
统思想。山水画家的心中讲究的就是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
山水画讲究因心造境,画家将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经过心底意念选择撷取其内美神韵
,通过一条线,一方空间,一种笔法、墨法,而将其升华为一种境界、一种气象、一种
格调。这种境界、气象、格调,不仅是素养与思想的体现,而且折射着画家的人格。唐
代王维说:“胸次洒脱,中无障碍,如冰壶澄彻……故落笔无尘俗之气。”
山水画在唐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种,其间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山水画家,人们可以从
其诸如“青山绿水”、“寒山古寺”、“高林远树”、“烟霞深处”等画境中,感受到
其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心境。唐代山水画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三类体格:其一为
吴道子所代表的注重线描,不以设色绚丽为要求的“疏体”;其二为李思训所代表的工
细巧整、青绿重彩一格;其三是以王维、张璪、王墨等为代表的“笔意清润”、重视墨
法技巧、甚至大泼墨的水墨画风。而各种风格山水画的建立,标志着唐代山水画的发展
已翻开了新篇章。
详情请...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856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citieeg (虾行余生), 信区: Reader
标 题: 界画-宫室楼阁之美 (国立故宫博物院)-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Feb 28 12:57:09 2000) WWW-POST
画史上对以表现建□为主的古画,泛称为「屋木」或「宫室」,
宋代依其所用工具和以界尺引线作画的性质,称之为「界画」。界尺
长约二尺,宽寸馀,以上下两条直尺组成,左右端有一连杆,可变化
角度。笔船做法乃剖开笔管成半圆,将毛笔夹在其中,依界尺而行。
界画家类似於今日专门绘制透视图的制图人员,界画可比喻为古代的
建□图样。
界画之发展甚早,最初见於东晋顾恺之论述,南北朝时已有「陆
探微屋木居第一」之说,至隋唐始具规模。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提到六个画科中已分出屋宇,并说「国初二阎(立德、立本),擅美匠
学,杨(契丹)、展(子虔),精意宫观。」
现今存留唐宋木造建□物极少,绘画作品如传为李思训的「江帆楼
阁」,正可补足当时实物资料的缺乏。宋元符三年(1100)将作监李诫
编著<<营造法式>>,详 |
|
b**L 发帖数: 646 | 7 魏晋南北朝时期
顾恺之; 张僧繇; 杨子华。
隋
展子虔。
唐
人物画家: 阎立本; 卢棱伽; 陈闳; 张萱; 周肪; 李真;
孙位
山水画家: 李思训; 李昭道; 王维。
动物画家: 韩干; 韩幌。
五代
人物画家: 周文矩; 顾闳中; 阮郜; 王齐翰; 贯休; 石恪
山水画家: 荆浩; 关仝; 董源; 巨然; 赵干; 卫贤。
花鸟画家: 徐熙; 黄筌; 。
北宋
山水画家: 李成; 范宽; 燕文贵; 许道宁; 高克明; 郭熙;
王诜; 米芾; 赵令穰;
梁师闵; 郭忠恕; 赵伯驹; 屈鼎; 乔仲常;
勾龙爽; 王希孟;
人物画家: 武宗元; 张胜; 李公麟; 张择端; 陈用之。
花鸟画家: 黄居采; 崔白; 赵昌; 易元吉; 文同; 苏轼;
宋徽宗赵佶。
南宋
山水画家: 李唐; 刘松年; 马远; 马麟; 夏圭; 米友仁;
赵伯肃; 萧 |
|
b**L 发帖数: 646 | 8 三
那句在国画展览会上、国画史之类著作里常听到、看到的话,和
“诗原如画”、
“诗画一律”,意义大不相同。“诗原如画”、“诗画一律”是树立
一条原理,而那
句话只是叙述一桩事实。前者认为:诗和画的根本性质或究竟理想是
完全一致的;
后者认为:中国传统里最标准的诗风和中国传统里最标准的画风是完
全一致的。
对于前一句,要求它言之成理,免于错误理论;对于后一句,要求它
言之有物,
免于歪曲历史。那句话的意思说破了就是:中国旧诗和中国旧画同属
于“南宗”,
正好比西洋文艺史家说,莎土比亚的戏剧和鲁本斯(Rubens)、雷姆
勃朗德
(Rembrandt)的绘画同属于“奇崛派”(Barock)①。
中国画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最主要的流派当然是“南宗文人画”
。董其昌
《容台别集》卷四有一节讲得极清楚:“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
。画之南北
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
流传而为宋
之赵幹、赵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
构研之法;
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郭忠 |
|
g***y 发帖数: 16371 | 9 对,你说的没错。这种情况一直到清代才略有改善,但是绝大多数的艺术家
仍然有自己的其他职业,比如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而且他们以次荣耀。
记得吴道子还是李思训来着就不愿意被人提到是画师,尽管皇帝曾因为画而
特意赏他一个官位。
西方和中国发展是不一样,但是我想说的主要意思是艺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或者说是一门独立的职业。仅仅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也把他看的有点太容易了。 |
|
l*r 发帖数: 79569 | 10 (上海书评)
阿城先生来沪,在文化圈颇为引人关注。以至于孙甘露先生从别的活动赶过来旁听,一
进门就说有多少人羡慕他,想跟着一起来围观。阿城先生每回来,都会分析天下大势,
然后讲几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一回,有画家孙良先生在,就聊起了物质材料对艺术的
影响。他们二位从纸、墨、笔一直谈到透镜、装颜料的吸管,涉及古今中西,极具启发
性。
孙甘露: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幅大英博物馆藏的拈花微笑佛陀像,宋代陈用志的
画,那个色彩和技巧跟传统中国画完全不一样,乍一看以为是梵高的作品呢。所以老听
到有人说,西方现代的技巧传统中国画里全有了。
阿城:台北故宫藏有一幅锦鸡图,黑底描金,可以归到现在说的漆画里面去。
孙良:唐宋时代的有些佛像的画法跟后来的确是不太相同的,后来引发了日本的禅
画和书法,它们是中国画的分支,但又不是文人画的路数。宋代散落在海外的画,风格
变化很多,包括泼墨、泼彩都有,但国内的正统教学里这类画看到的就不多。
阿城:文人画已经被明、清整理出了一个绘画传统,尤其在董其昌那里。这个传统
的规格很高,话语权很重,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这个传统,核心人物是官和僚,我们
常常忘了他们是官和僚,就像...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