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李陀
1 2 末页 (共2页)
h*d
发帖数: 19309
1
“汪晖事件”升级 李陀发《给林毓生先生的一封公开信》建议其撰文将论争表面

“汪晖涉嫌抄袭事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有一段时间里媒体和学者对此事件
关注度开始下降,原本以为此案又会不了了之,但随着著名华人学者林毓生先生通
过接受内地媒体的采访介入“汪晖涉嫌抄袭”讨论,“汪晖事件”再次被媒体和学
术界强烈关注。昨天,学者李陀向早报记者独家发来完整版《给林毓生先生的一封
公开信》,并接受早报记者专访,他就“是否涉嫌抄袭”、如何就此事进行论辩以
及广泛的思想学术论争,发表了个人观点。
早报记者 石剑峰
李陀建议林毓生
分析辩驳“争论”
6月 10日起,在网络上开始流传一封李陀致林毓生先生的信。昨天,经早报记
者向李陀证实,该信确为其所写,但网上流传的只是一个初稿,也不知怎么流传出
去,而给早报记者的这封公开信为最终定稿。
李陀在信中首先认为,自王彬彬的文章《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
界〉的学风问题》在《南方周末》重刊以来,“关于汪晖究竟是否涉嫌抄袭之事,
国内学界是有争论的。王文发表之后,钱理群、孙郁、赵京华等学者都发表过看法
,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是在被媒体采访的情况下,就事论事发
m****u
发帖数: 270
2
www.tianya.com.cn
作者:刘一声 发表日期:2001-5-20 10:24:00
经验和立场局限中的李陀
●刘一声
李陀是新时期文学最早的形式主义文学探索者,他的创作和理论
最初恰是以反抗当时僵硬教条的意识形态教条的“纯文学”的姿态出
现的。“现代派”技法下掩饰着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以后他
成为八十年代思想解放的先驱人物,积极活跃社会政治活动家,,也算
是文学审美观外化为社会政治观并付诸实践的顺乎逻辑的产物。渴望
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大展宏图,济世苍生,献策庙堂从来都是中国文人
最高的人生目标。只不过命途多舛,时运不济。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
,使李陀壮志难酬。但是他仍实现了部分的雄心 参与缔造了早期自
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主流话语。
描述李陀早期思想发展经历的简要轮廓,我无外乎想说明“纯文
学”从新时期文学的源头开始来就没有“纯”过。时自今日仍然如此
,在当今中国还缺乏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集体性的“纯文学”写作的
社会文化土壤,人文传统沉积的“载道”意识使严肃的作家,既使在
最扑朔迷离的形式探索下也酝酿着某些新思想的萌芽,只要风调雨顺
,时机成熟,这些思想的胚芽完全可以蔚为
d*****l
发帖数: 8441
3
李陀:致林毓生先生的一封信(最后定稿)
苏门答腊
2010-06-15 10:26:55 来自: 苏门答腊(火眼金睛)
致林毓生先生的一封信(最后定稿)
林毓生先生:
你好!
近日读到你分别于六月六日及六月八日在《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就汪晖“抄袭”
事件发表的谈话,心中有些疑惑,不吐不快。
你在谈话中说到“抄袭行为除了是一种失德的行为以外,它直接破坏了学术秩序。建立
稳定、公平、合理的学术秩序,对于学术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在这种学术秩序
之内,学者们才能自由地相互切磋、启迪、讨论。没有健康的学术交流,很难有学术的
进展。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只能建立在学者们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这些意见我很
赞成,但是,我的疑惑也由此而来。自王彬彬的文章《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
学世界〉的学风问题》在《南方周末》重刊以来,关于汪晖究竟是否涉嫌抄袭之事,国
内学界是有争论的。王文发表之后,钱理群、孙郁、赵京华等学者都发表过看法,但是
,由于他们大多是在被媒体采访的情况下,就事论事发表了一些不同意见,我以为可以
暂且置之不论。问题是,此后,还有几篇很认真写就的与王文争辩的文字,如钟彪的《
l**s
发帖数: 20567
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记者对李铊铊肛穴感性趣
新的事实的出现,会写的第二个故事。
----------------------------------
1 李陀一直想搬到孙铊宿舍,朱令被毒后,李陀搬了过去。
2 有同学见到李陀的老公薛铊在朱令中毒报案后匆匆忙忙从朱令宿舍跑出来,(不
知道是否跟盗窃案有关系)
3 李陀和孙铊的信件来往,商定发帖指南,并且帮孙铊查找铊中毒的资料,特别还
讨论朱令血中的铊含量(他妈的,如果不是涉案者,在毫不关心朱令的同时居然谈论血
液中的铊含量,这个也太不正常了吧)
4 薛铊和李陀积极参与孙铊洗白申明后,童质疑薛铊谎言连篇
5 李陀在网络不断造谣朱令是自杀
6 人们人肉李陀时转载了李陀自己上传的照片,李陀的儿子曝光(但网民通过讨论
最后约定不在曝光其儿子的照片),李陀在网上称曝光其儿子的行为甚过毒朱令100次
!!!(到底哪种伤害更大!!!!!)
7 李陀在大家暴露其涉案后,居然同同事解释说是因为大家妒忌铊的生活的缘故。
(这样欺骗同事,为什么不大大方方解释大家对铊有什么样的误会)
w******g
发帖数: 10018
5
再谈莫言:政治以何种方式影响这位作家
本月初,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中国小说家莫言。中国国内和国际舆论对此纷争四起。大
约两周前,“中参馆”发表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罗福林(Charles Laughlin)的题为《莫
言的批评者错在何处》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更早以前林培瑞为《纽约书
评》所撰的《这位作家配得诺贝尔奖吗?》(Does This Writer Deserve the Prize?)
一文的批评。中参馆在此特别邀请林培瑞回应罗福林的评论。
我认为,罗福林的文章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莫言和其他中国当代作家有没有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陷入了毛式语言,因此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文学表达也限制了他们的境
界?第二,尽管他们生活在政治言论审查的制度中,这样的作家有没有办法写出漂亮的
文学?
毛式语言的陷阱有多深有多广?
在这个问题上,罗福林不赞成孙笑冬(Anna Sun)在《凯尼恩评论》上发表的《莫言的病
态语言》(The Diseased Language of Mo Yan)一文的观点。孙发现莫言所写的几乎每
一页都充斥着农村方言、社会主义流行语的老生常谈,以及文学的装模作样的大...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54
6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ews/20110528-fanglizhi-memoir-part1-
122783664.html
(图文)方励之1989年在美国大使馆经历揭秘
美国之音 2011-05-29 08:56:06
2010年圣诞节前,收到李荫远先生的e-短信。云:“多年不通音信。钱先生辞世不觉已
十一年了,我
手边只有他指导的科学史学生早年写的传略。我在网上读到过你的两篇回忆散文,都是
关于大学刚毕
业时期的,也许你真该动笔写回忆录了,不是写你正确与否,而是可以给二、三十年后
治史学者之采
择与评论。”
这里钱先生是指钱临照。李荫远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62-1965年
间,我一边在
科技大学教书,一边在李先生门下作研究。李先生现年已92岁,已洗手物理,也不参加
院士活动,转
而研究新诗,2006年有“当代新诗读本”出版。
因我忙于日常的教学和研究,“剩余劳动力”不多了,没有写回忆录的能量。加之,“
回忆录”这
类“书”,如美元一样,正在贬值。然而,如李先生所言,“二、三十年后治史学者”
的兴趣并不在于回
忆者自陈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7
中国悄然兴起沙龙热,北京的三味书屋、单向街、传知行、UCCA、雨枫书馆,上海的读品,广州的凸凹酒吧与新媒体女性沙龙、成都的草堂读书会、香港的 Co-China、序言书室等,讲题从社会改革到个人生活,常有突破性大胆言论,因此一些沙龙被当局监控,但双方能达成默契。宪政改革、言论自由成为最关注话题,推动公共领域的公民内部对话,为中国正在成长的公民社会启蒙。
周日下午,小书店的二楼挤满了人,有的座位挤了两三个人,更多人在书店预置的座位后一排一排站着,甚至整个楼梯都坐满人,迟到的人连楼都上不去,只能在一楼购书区倚墙站着,仰头听楼上传来的麦克风声音。
大部分人会一直这样站两个多小时,而且每周如此。
这里是北京小有名气的单向街书店,每周末的「单向街沙龙」都如此这般,吸引了一两百人来听并且讨论。从二零零六年书店成立至今,已经举行了五百多场沙龙。沙龙策划人小武说,之所以「单向街」称为「沙龙」而不是「讲座」,因为「这并不是课堂或说教,我们希望所有人都平等,可以公开讨论」。
正在进行的是青年学者、作家熊培云和日本留学生加藤嘉一展开的一个无比宏大的话题:「个人如何改造社会?」在半小时左右的演讲过后,近两个小时...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经历的1989-1990中美互动(A)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034
·方励之·
开篇
2010年圣诞节前,收到李荫远先生的e-短信。云:“多年不通音信。钱先生辞世不觉已
十一年了,我手边只有他指导的科学史学生早年写的传略。我在网上读到过你的两篇回
忆散文,都是关于大学刚毕业时期的,也许你真该动笔写回忆录了,不是写你正确与否
,而是可以给二、三十年后治史学者之采择与评论。”
这里钱先生是指钱临照。李荫远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62-1965年
间,我一边在科技大学教书,一边在李先生门下作研究。李先生现年已92岁,已洗手物
理,也不参加院士活动,转而研究新诗,2006年有“当代新诗读本”出版。
因我忙于日常的教学和研究,“剩余劳动力”不多了,没有写回忆录的能量。加之,“
回忆录”这类“书”,如美元一样,正在贬值。然而,如李先生所言,“二、三十年后
治史学者”的兴趣并不在于回忆者自陈的“正确与否”,而在于可“采择与评论”的史
实史料。所以,重要的是提供史实,即可被证明或证伪的硬史料。 本文涉及的历史,
主要是李淑娴和...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9
亚洲周刊
中国悄然兴起沙龙热,北京的三味书屋、单向街、传知行、UCCA、雨枫书馆,上海的读
品,广州的凸凹酒吧与新媒体女性沙龙、成都的草堂读书会、香港的Co-China、序言书
室等,讲题从社会改革到个人生活,常有突破性大胆言论,因此一些沙龙被当局监控,
但双方能达成默契。宪政改革、言论自由成为最关注话题,推动公共领域的公民内部对
话,为中国正在成长的公民社会启蒙。
周日下午,小书店的二楼挤满了人,有的座位挤了两三个人,更多人在书店预置的座位
后一排一排站着,甚至整个楼梯都坐满人,迟到的人连楼都上不去,只能在一楼购书区
倚墙站着,仰头听楼上传来的麦克风声音。
大部分人会一直这样站两个多小时,而且每周如此。
这里是北京小有名气的单向街书店,每周末的「单向街沙龙」都如此这般,吸引了一两
百人来听并且讨论。从二零零六年书店成立至今,已经举行了五百多场沙龙。沙龙策划
人小武说,之所以「单向街」称为「沙龙」而不是「讲座」,因为「这并不是课堂或说
教,我们希望所有人都平等,可以公开讨论」。
正在进行的是青年学者、作家熊培云和日本留学生加藤嘉一展开的一个无比宏大的话题
:「个人如何改造社会?」在半小...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14828
10
中國沙龍熱潮推動公民社會啟蒙 .張潔平
中國悄然興起沙龍熱,北京的三味書屋、單向街、傳知行、UCCA、雨楓書館,上海的讀
品,廣州的凸凹酒吧與新媒體女性沙龍、成都的草堂讀書會、香港的Co- China、序言
書室等,講題從社會改革到個人生活,常有突破性大膽言論,因此一些沙龍被當局監控
,但雙方能達成默契。憲政改革、言論自由成為最關注話題,推動公共領域的公民內部
對話,為中國正在成長的公民社會啟蒙。
週日下午,小書店的二樓擠滿了人,有的座位擠了兩三個人,更多人在書店預置的座位
後一排一排站著,甚至整個樓梯都坐滿人,遲到的人連樓都上不去,只能在一樓購書區
倚牆站著,仰頭聽樓上傳來的麥克風聲音。
大部分人會一直這樣站兩個多小時,而且每週如此。
這裏是北京小有名氣的單向街書店,每週末的「單向街沙龍」都如此這般,吸引了一兩
百人來聽並且討論。從二零零六年書店成立至今,已經舉行了五百多場沙龍。沙龍策劃
人小武說,之所以「單向街」稱為「沙龍」而不是「講座」,因為「這並不是課堂或說
教,我們希望所有人都平等,可以公開討論」。
正在進行的是青年學者、作家熊培雲和日本留學生加藤嘉一展開的一個無比宏大的話題...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11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从美国的无家可归者谈起
1
连没有到过美国的人也都知道,美国,尤其是美国的大城市,有无家可归者,也就是俗
话说的流浪者、流浪汉,英文叫homeless。
几年前,一位中国人权问题专家在访问美国后回国作报告,特地讲到美国的无家可归者
,以此证明美国的人权状况是如何恶劣以及美国政 府对中国人权现状的批评是何等虚
伪。不久前读到陈燕妮的采访录《美国之后》,其中一位受访者、著名的文艺批评家李
陀对美国存在著大量无家可归者这一现象提 出尖锐批评。李陀说:“在美国这么富有
的国家还有几百万无家可归者,这其实是一种灾难。如果美国一些有钱的人拿出一点钱
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人拿出这个钱来。因为美国是私有制国家,优胜劣汰,
大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天经地义的。”
刚好在前两天,美联社发出如下一则消息:
“美国纽约的无家可归者为一名在上个月拒绝逮捕流浪汉的警察筹集了三千美元,作为
圣诞礼物。
“这位警察叫德拉克鲁斯,他曾经拒绝执行让他逮捕一名擅自在曼哈顿一间车库睡觉的
男子的命令,他对上司说,这个男子别无选择。此后,德拉克鲁斯受到了在圣诞节之前
无薪停职三十天的处分。
“为了表示对德拉克鲁斯的感激,纽约的街头露宿者决定集...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2
前几天翻笔记找名作结尾做竞猜题时,顺便看到两个文学老师推崇的作品开头,一块贴
上来给大家猜猜:
1. “城市是一片被肆意修饰过的野地,我最终将告别它。”
这个开头是王安忆大大赞美的。她有一阵在大学兼职教当代文学课,上到散文篇时,一
锤定音地说当代最好的散文有三篇。上面的是其中之三;之一和之二我也贴在这里——
第一篇你们肯定一看就知道:
2.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
第二篇难猜一点,我把开头和结尾都贴出来:
3. “传奇的阿勒泰山脉终于摆在我两眼之前了。比起天山也许确实多少有一些舒缓,但
依然是雨坡松林黑郁,阳坡绿草明媚。
……
真的,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重访阿勒泰。我也没有搞那个“科学研究”;因为我一翻
开资料就觉得有一种嚼英雄粪便的感觉。我只是永远地怀念着阿勒泰大山,我清晰地看
见有一条雄壮的大河般的道路,山间谷底奔腾蜿蜒。没有人知道它,只有我和那些牧人
想着它。”
再贴另一篇被作家赞美的开头:
4.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
确切地说是被编辑一眼看中。这篇八十年代的处女作寄到《北京文学》时,编...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3
【导读】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教授于2013年12月29日(北美时间)在美国纽约去
世,享年92岁。夏志清好友、著名学者陈子善亦在微博中透露,已经从纽约、台北和其
他渠道证实,夏志清先生29日下午在纽约逝世。夏志清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1961年由耶
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具有开创
性的意义。作者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
位,使此书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他最早发现了张爱玲
的价值,他贬低老舍《四世同堂》,他认为鲁迅被拔高,钱锺书的《围城》无出其右。
有“快人”之称的夏志清在学术上也爱憎分明,虽引得众议纷纷,但无人否认他《中国
现代小说史》的厚重价值……
“贬低”鲁迅 “捧红”张爱玲
《中国现代小说史》对张爱玲、钱钟书和沈从文等人极力推崇。尤其张爱玲一直被认为
是通俗小说家,在批评家眼里她“不登大雅之堂”,但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
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倍。他对鲁迅的偏见可谓从始至终,无论是对其文学还是为人
。夏志清对张爱玲文学地位最重要的断语有三: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700
14
zz
大陆新左派代表人物、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最近有点烦。前几年,他居然毫无廉耻地在
自己任主编的《读书》杂志上公开指定自己的《汪晖自选集》一书为“长江读书奖”获
奖者,一时间国内外学界哗然。而汪某人居然没事一样,连脸都不红一下,让我们大家
见识到了他的才子风度。最近,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写论文公开揭露汪晖的博士论文《
反抗绝望》一书中大量存在剽窃和抄袭问题,一时间又是激起了学界哗然。先后有北京
大学钱理群教授、鲁迅博物馆孙郁馆长、《北京文学》李陀副主编等人站出来挺汪。紧
接着,著名学者余英时、林毓生等学界大佬也声讨汪晖,要求他站出来讲清楚。一方面
“倒汪”派严词批判汪晖的抄袭行为,要求清华大学调查抄袭事件;另一方面,“挺汪
”派则质疑王文的动机和根据,否认汪晖涉嫌“剽窃”。《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包括汪
丁丁、郑也夫、张鸣等在内的63位国内外学者的公开信,呼吁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
学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汪晖《反抗绝望》一书涉嫌剽窃”问题。而马上,哥伦比亚
大学刘禾(挺汪派李陀之同居关系者)等94位海外学者联署签名信,签名信表示声援汪
晖。 (博讯 boxun.com)
事实很明显,汪晖就
c*****g
发帖数: 1856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merica 讨论区 】
【 原文由 citieeg 所发表 】
“纯文学”到底“纯”在哪里/ 焚天
本帖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其他网站转载或转贴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原作
者署名。
传统媒体转载请事先与原作者及清韵书院(恩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
作者 廖培
时间 18:57:23 24-5-2001
主题 “纯文学”到底“纯”在哪里/ 焚天
看了李陀的《漫说“纯文学”》之后,想法很多,但是一时又不
知道从何处说起,李陀认为自己说了“这么多这么直率的话”,而且
曾经有些“犹疑”——但是就我的眼光看或者“直率”地说:
“差远了……”
在当今的时代,当今的中国,我们的“纯文学”有多么糟糕,这
是不言自明的事情。“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者”,那么敢于
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人在哪里?谁在吃“纯文学”并不“纯粹”这
只螃蟹?难道我们还在寄期望于小孩子的童言无忌口无遮拦?如果真
是这样的话,我们这些“顶天立地”的大人们实在是脸上无光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学?文学应该怎么表现呢?表现什么?“纯
文学”算是哪门子文学?
这些问题好像无需再来回答了,因为有那么多的人——中国人和
c*****g
发帖数: 1856
16
“纯文学”到底“纯”在哪里/ 焚天
本帖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其他网站转载或转贴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原作
者署名。
传统媒体转载请事先与原作者及清韵书院(恩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
作者 廖培
时间 18:57:23 24-5-2001
主题 “纯文学”到底“纯”在哪里/ 焚天
看了李陀的《漫说“纯文学”》之后,想法很多,但是一时又不
知道
从何处说起,李陀认为自己说了“这么多这么直率的话”,而且曾经
有些
“犹疑”——但是就我的眼光看或者“直率”地说:
“差远了……”
在当今的时代,当今的中国,我们的“纯文学”有多么糟糕,这
是不
言自明的事情。“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者”,那么敢于说出
皇帝
没有穿衣服的人在哪里?谁在吃“纯文学”并不“纯粹”这只螃蟹?
难道
我们还在寄期望于小孩子的童言无忌口无遮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我们
这些“顶天立地”的大人们实在是脸上无光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学?文学应该怎么表现呢?表现什么?“纯
文学”
算是哪门子文学?
这些问题好像无需再来回答了,因为有那么多的人——中国人和
外国
人的真知灼见在,但是我们为什么还在——几十年来在文字的游戏中
或者
t******o
发帖数: 2792
17
习仲勋晚年几件大事:指薄一波等骂:你要逼宫么?


本文作者林牧曾任胡耀邦秘书
早在1935年,朱理志、徐海东、郭洪涛在陕北进行极“左”的“肃反斗争”时,刘
志丹、高岗、习仲勋等陕北红军和陕甘苏区的创建者就被逮捕,几乎活埋了,1962年中
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後,习仲勋又受了十五年沉重的打击,1978年才解放出来,在广东省
委做了几年第一书记。1981年到1986年习仲勋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一度还是常务书记。在这几年中,习仲勋坚决支持胡耀邦的全面改革的路线,抵制了几
股逆风,保持了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这里只讲几件大事。
1、同万里一起粉碎了一次未遂政变。
1982年9月,胡耀邦在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局面》的政治报告,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
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提出:从十二大到十三大五年时间的具体
任务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认真整顿党的作风和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8
北京四中校门是灰砖和石块构筑的牌坊式建筑,校名由郭沫若题写。
赵振开(北岛),1969年摄于北京。
刘辉宣1969年的入伍照。
与北岛同班的曹一凡,1968年在北海公园。
牟志京(中)与赵京兴(左)、陶洛诵在北京。
《中学文革报》。由四中学生牟志京等于1967年1月18日创办,创刊号刊登遇罗克的《出身论》。 图片由三联书店提供
3月,《暴风雨的记忆:1965- 1970年的北京四中》(以下简称《暴风雨的记忆》)在内地出版。这是一本关于北京四中的回忆文字结集,十八位作者都曾是北京四中的学生,其中大多数属于“老三届”,即1966年、1967年和1968年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
曹一凡、北岛、维一三人任此书主编。北岛是核心。
在书的序言中,北岛写道,“北京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国最有名的中学之一,曾处在暴风雨的中学,在这小小的舞台上,展开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
就在这个舞台上,高干子弟、知识精英、平民子弟被推拉上阵,大幕拉开,剧情浓缩了一个中国。
这本书中的文字,真切记录了“文革”暴风雨怎样冲刷一代人的心灵,又如何影响他们的一生和他们所代表的这个国家的未来。
“暴风雨过去了,如果什么记忆都没...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本期南都周刊封面报道:文艺!复兴?
莫言获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圆了中国作家百年诺奖梦。与诺奖一样挑动国人神经的“文艺复兴”这个话题,也再次进入公众热议范畴。由黄耀明、韩寒、彭浩翔牵头发起的“文艺复兴基金会”也恰于此时在香港正式成立,鼓励音乐、文学、电影等领域的独立创作。
“文艺复兴”这个老古董正在苏醒吗?中国的“文艺复兴”真的开始了吗?
记者唐不遇香港报道
整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都在渴望着一场文艺复兴,就像中国作家渴望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虽然为文化繁荣奠定一定基础,但对物质和权力的崇拜,严重危害了民族的机体,扼杀了文化的创造力,使得中国更迫切需要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复兴。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圆了中国作家百年诺奖梦,全国迅速掀起一股“莫言热”。与此同时,和诺奖一样挑动国人神经的“ 文艺复兴”这个话题,也再次进入公众热议范畴。在这一针兴奋剂的催动下,社会上一片振奋,很多人在欢呼:“莫言的获奖,为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吹响了号角!”
中国的“文艺复兴”真的从莫言开始了?许多头脑清醒的有识之士在泼冷水。
韩寒说得很...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0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张贤亮今年77岁,在西北边陲的一座四合院里过着隐居生活,窗外能看到若隐若现的贺兰山脉。
和早年相比,他的生活安静了很多。上世纪80年代,身为名噪一时的作家,他总有写不完的小说。上世纪90年代,他以文联主席的身份下海经商,又有谈不完的买卖。到老了,他总算是名利双收,心满意足。
上网去搜一下“张贤亮”三个字,你自会知道他的经历。如果非要说是段传奇,起头就是一首诗,发表于1957年,叫做《大风歌》。如果不怕麻烦的话,还可以再去搜一下,网上也有这首诗的全文。现在看起来,这首诗不太符合当今的审美,起头就有一连好几个排比句“我来了”,接的还是感叹号,有点激动得喘不过气来的样子。再一想,放在那个年代倒也恰如其分,公私合营已经完成,大炼钢铁就要开始,想必一个19岁的少年也很难按捺住体内狂热的荷尔蒙。
这首热烈响应时代的诗歌得以顺利发表。以此为界,我们年轻男主人公的命运就此发生逆转。在接踵而来的运动中,他因此被划为右派。此前,他是世家的孙少爷,祖父和父亲都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他家住在上海高恩路的洋房里。现在上海已经没有这个名字的街道了。不过,网络是个宝库,再搜索一下你就会发现,高恩...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21
据台湾媒体报道,罗志祥(小猪)昨(30)日“疯狂世界”演唱会第2场,邀“天敌”小S当嘉宾。小S年初与Makiyo在广播节目上说“小猪太孝顺”,令他火大不爽,她昨在台上搞笑说:“我们不是闹翻了吗?我就知道你想利用我的高人气。”
小S模仿陈小云造型
小S以陈小云的造型登场,扭腰摆臀和罗志祥合唱《爱情恰恰》,笑翻全场万名观众。
小S一头卷发、复古装扮,又像周星驰电影《食神》里的“鸡姐”,高歌“情和义…值千金”,宣告2人合解。
小S:我风头正劲
但两人在台上斗嘴火力依然猛烈,她直言Makiyo是他前女友,“你被我姐妹用过”,罗志祥硬掰:“不是前女友,是前朋友。”罗志祥之前为“太孝顺”事件在脸书对小S呛声,小S昨说罗志祥“太计较”,对方装傻:“我脸书被盗用啦。”
罗志祥难敌小S火力,最后求饶让她下台,她偏不走,对他作鬼脸说:“你能拿我怎么样,而且第3场嘉宾很倒楣,因为我风头正劲。”
此前报道:从小S到陈乔恩,污文化并非穿肠毒药
不出意料,大龄失业女性小s又在新节目《姐姐很饿》里开“污”了,尽管有评论批评她又用康熙时期的老梗,比如袭男明星的胸、吃豆腐、和林志玲比美等等。还有官媒批评她年近四十还说不...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7299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仲勋晚年的几件大事
(西安) 林 牧
早在1935年,朱理志、徐海东、郭洪涛在陕北进行极“左”的“肃反斗争”时,刘志丹
、高岗、习仲勋等陕北红军和陕甘苏区的创建者就被逮捕,几乎活埋了,1962年中共八
届十中全会以後,习仲勋又受了十五年沉重的打击,1978年才解放出来,在广东省委做
了几年第一书记。1981年到1986年习仲勋担任中共中央政治
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一度还是常务书记。在这几年中,习仲勋坚决支持胡耀邦的全面
改革的路线,抵制了几股逆风,保持了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这里只讲几件大事。
1、同万里一起粉碎了一次未遂政变。
1982 年9月,胡耀邦在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代化建设的
新局面》的政治报告,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提出:从十二大到十三大五年时间的具体任务是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认真
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
转,实现党风...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574
23
习仲勋晚年几件大事:指薄一波等骂:你要逼宫么?(图)

Local Access打往中国电话卡1.3¢/分种

文章来源: 林牧 于 2010-10-20 14:12:03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本文作者林牧曾任胡耀邦秘书
早在1935年,朱理志、徐海东、郭洪涛在陕北进行极“左”的“肃反斗争”时,刘
志丹、高岗、习仲勋等陕北红军和陕甘苏区的创建者就被逮捕,几乎活埋了,1962年中
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後,习仲勋又受了十五年沉重的打击,1978年才解放出来,在广东省
委做了几年第一书记。1981年到1986年习仲勋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一度还是常务书记。在这几年中,习仲勋坚决支持胡耀邦的全面改革的路线,抵制了几
股逆风,保持了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这里只讲几件大事。
1、同万里一起粉碎了一次未遂政变。
1982年9月,胡耀邦在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局面》的政治报告,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自力更生,艰苦...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3130
24
1
阅读第一轮文学作品和第二轮学术经典作品推荐书目上的书,完成两次读书摘记。
要求撰写两篇文章,其中1篇为自由感悟,1篇为小论文,要求有足够的质量。
经典的文化著作如何阅读?
与文学作品不同,以下著作更多的是给人理性的思索,智慧的启迪,一个人一生无
法避免与人类的精英分子对话。可能我们的学养还无法企及学者或文人的高度,可能我
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还非常粗浅,但是不要害怕阅读,不要害怕那些鸿篇巨制,每一本
书都是一个思想体系。我们借此明理,借此摆渡自我,借以步向更广阔的人生。经典著
作可以参读编者的话或者译者的话,而晦涩处姑且放过,有心得处做点圈点勾画或者记
录之。你会发现,宏阔的视野给人助益良多,你发现自己不会再被蒙蔽,不会再在洞穴
里生存,光明会照亮你的生活。与此同时,我们也慎重地提出,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
别人的跑马场,认同而不崇拜,反对而不偏激,学术的种子才可能生根发芽。
你也可以选读自己认为堪称经典的文、史、哲等著作,只是,需要坚持,半途而废
的阅读危害堪比一场草草结束的战争。为了阅读方便,特设以下一些专题,大家可按专
题选读,也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
杭外高一第二轮读书...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的民主结果肯定是民族主义

老将的书评
知名老将一方面把民族主义与独裁主义并列为两大批判对象
一方面又在传教的时候,把民族主义说成是民主的肯定结果
。。。
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一个巫术词?
—— 读刘晓波《单刃毒剑——中国民族主义批判》
作者:余杰
十多年前,因参与八九民运被关押两年的刘晓波,刚刚出狱之后便撰文批判中共当局
有意诱导民族主义思潮的险恶用心。他是最早警觉到民族主义的危险的独立知识分子之
一,一直将民族主义与独裁主义并列为两大批判对象,认为“民族主义和独裁主义是天
生的孪生子”。直到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独裁主义与民族主义合流并已经产生巨大
危害之时,人们才发现刘晓波那些先知般的预见。如今,刘晓波因为参与起草《零八宪
章》再度入狱,而他尖锐批判过的对象——十年前炮制出《中国可以说不》的那帮“爱
国流氓”,再度炮制出续集《中国不高兴》,并再次红遍中国及海外的华人世界。这几
名用民族主义来赚钱的无良商人,如同毒品贩子一样躲在宾馆里欣喜若狂地数点钞票。
刘晓波与他们迥然不同的命运,正凸显出中国正在迅速走向法西斯化的趋势。此时此刻
,研读刘晓波所著之《单刃毒剑——中国民族主义批判》一书,乃是中国人由臣民或暴
...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3885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刘晓波的幼稚在于他从未出过国
他说:“一些在八十年代提倡西化、自由化的学者也被民族主义思潮裹胁而去,如甘阳
、李陀等人,他们因六四而流亡海外,但在九十年代却变成了新左派,加入到反省西化
谬误、弘扬本土化的民族主义行列。”
难到这帮成为新左派的“愤青”,一点外部原因都没有吗?
中共实在是应该让刘三百保外就医啊,因为说出这番话的人不是一般的幼稚:
“我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西化论者,因为我坚信尘世间最可宝贵的是人的自由、尊严和
创造力,而西方文化的精华——自由主义——恰恰为维护人的自由、尊严和激发人的创
造力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发源于此的现代化已成为人类的共同
追求。”
我纳闷着为什么荣炮这个彻底的自由主义者在美国竞选总统败得一塌涂地。
t******o
发帖数: 2792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tongxiao (tongxiao),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林牧: 习仲勋晚年几件大事:指薄一波等骂:你要逼宫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0 21:16:48 2010, 美东)
习仲勋晚年几件大事:指薄一波等骂:你要逼宫么?


本文作者林牧曾任胡耀邦秘书
早在1935年,朱理志、徐海东、郭洪涛在陕北进行极“左”的“肃反斗争”时,刘
志丹、高岗、习仲勋等陕北红军和陕甘苏区的创建者就被逮捕,几乎活埋了,1962年中
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後,习仲勋又受了十五年沉重的打击,1978年才解放出来,在广东省
委做了几年第一书记。1981年到1986年习仲勋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一度还是常务书记。在这几年中,习仲勋坚决支持胡耀邦的全面改革的路线,抵制了几
股逆风,保持了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这里只讲几件大事。
1、同万里一起粉碎了一次未遂政变。
1982年9月,胡耀邦在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局面》的政治报告,提出了新的历史时...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5873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年轻、漂亮、会思想 zz
《七十年代》中的一篇,他和李陀主编,香港牛津版。
wh
发帖数: 141625
2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给图书馆推荐的中文书单
他和ginsberg有深交?我不记得是否看过他写ginsberg,记得其他几篇,比如jsolomon
转贴的他写jonathan spence那篇,感觉很浮泛。他对西方文学也不是很了解。中国作
家在西方总有点两面不是人的感觉。我request了一个《时间的玫瑰》,是他对dylan
thomas等诗人诗作的感想(我记错成bob dylan了),不知道怎样,不抱很大希望。嗯
《七十年代》是各人的回忆文集,他和李陀编的,我没订。

下。
j******n
发帖数: 21641
30
省市一级都有
县级好象没有
全国作协副主席好象有10来个
现代小说写服饰不如过去的小说或评书那么具体,因为如果与情节无关,吃力不讨好,
不如新的艺术门类如电影直接,而且现代服饰变化快,又没特定的时代或个体特色,古
代服饰几代甚至一个朝代才换一个风格,描写它可以丰富人物特征和形象,但是戏曲或
反映古代的连环画里会出现明朝人和汉朝穿戴一样的事情,这从文艺角度也无所谓,就
象京剧里手推车就是两面旗子
细研究的话,这几年出了好多有趣的书,如李陀女儿的花间十六声
j******n
发帖数: 21641
31
孟晖,女,1968年生于北京。达斡尔族。198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本科学习,
1990年肄业;1990年—1993年至法国留学;1994年—1998年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保管陈列
部工作;现在北京三联书店做编辑工作。作品有长篇小说《盂兰变》、随笔集《维纳斯
的明镜》、《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及学术作品《中原女子
服饰使稿》、译作《西方古董欣赏》(与人合作)等。
她是李陀的女儿
李老师北美华人留学生都知道的
中国消失的服饰 [平装]
~ 吴欣 (作者)
中国古代服饰线描画谱 [平装]
~ 黄慧玲 (作者, 插图作者), 胡越 (作者, 编者)
还有一本我借阅的,记得作者是安意如那一拨里的,但想不起来了
S***n
发帖数: 2932
32
孤陋寡闻李陀是who?
j******n
发帖数: 21641
33
男人和艺术品一样,都可以用李陀的烂西红柿理论
有的看着好,其实是烂的,有的看着烂,擦擦看还是好的,关键是要会选
__六一写于某试衣间外
b********n
发帖数: 16354
3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3月你读什么?
80s那本还有个70s,北岛李陀编的。
失恋三十三天不是电影么?
e*******c
发帖数: 2133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最近看过的最好的笑话 (转载)
举个例子,没看过金瓶梅有人能说你没文化,没看过电影少女没人牵扯到文化问题上吧
。不知道康正果,李陀,高尔泰,苏晓康,余华可能会被骂没文化,没看过<爱你是最
好的事>,不知道林夕,方文山没人说什么啊。其实可以研究下,流行文化是怎样成为
大众中的主流文化,既而成为一个国家大众记忆的。
随便streams of conciousness的写点,大众,大部分人。大部分人思想会相当程度的
受到报刊,网络的影响。当然我坚信网络报刊也是属于报刊的一部分。这些报刊里写东
西的大部分是25岁-45岁的人吧。average attained age是35岁,这些人的三观
,知识水平,语言习惯基本上停留在15年前的大学水平,当然他们肯定会不断学习进
步,但是你得理解他们很忙,平常就是写稿子,花在读书,了解新事物上的时间肯定相
对会少些。有人以前说过,主流大众和大学研究的水平相差基本上20年,这应该也是
原因之一。
试想一下,15,20年前的大学生现在是各主流媒体的主要工作人员。15年前,大
家基本上了解了政府和人民的关系,知道了怎样要问责政府,那现在报纸对政府的问责
声其实可以看成是当时那些大学生将理想付诸...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最近看过的最好的笑话 (转载)
靠,文盲我没有听说过“康正果,李陀,高尔泰,苏晓康,余华”,也不知道“方文山
”,但是,但是,林夕,我是知道的,上次风二给的一个音乐节目的link里面,看见过
...
我就是看无脑大片狠起劲,catwoman, batman, ...
j******n
发帖数: 21641
37
http://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342
2012年9月5日,拍摄于北京(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姜晓明/图)
今天再打量崔健,他的确不在中心位置。大家都在追逐短平快,但他依然在孤独地
进行一些坚实的思考。他一直力图找到这个时代最大的主题,并且对这个主题进行言说
。在具有这种雄心和严肃目标的人群里,崔健是这么长时间以来表现最好的。这个时代
像一列火车,我们已经很难追上它,但崔健好像始终在和它并行
在一段陕西老腔皮影《将令》结束之后,主持人孟非走上台。“皮影被称为‘东方
的摇滚’,欣赏完刚才的表演之后,下面我要为大家请上一位国际级分量的嘉宾,他将
带领我们领略真正的摇滚。”话音未落,看台上全是兴奋挥动的荧光棒,欢呼、尖叫和
口哨声响彻体育馆上空。
这一幕发生在9月7日晚上的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体育馆,电影《白鹿原》首映庆典晚
会“白鹿原之夜”正在举行。“有请——中国摇滚教父——崔健!”
《红旗下的蛋》前奏响过一阵后,一个头戴小白帽的男人身着紧身T恤走上舞台,
来到主唱麦克风前,挎上助手递过来的吉他。因为低着头,就连...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3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一代又一代
今天读到李银河老师关于南周事件的文章, 颇有感触. 她说宪政梦与马克思主义不矛盾
. 不过这个南周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还是要冷静地看. 银河老师当然也没说错
什么. 她们这些人是理想主义的, 单纯的.
正好晚上没事又翻了翻北岛和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 里面有很多人回忆70年代他们的
经历, 各个年龄段的都有, 收集这些文章的时候, 当事人起码都40岁以上了吧. 这些人
后来也经历了80, 90和我们现在这个年代. 以前版上有人推荐过, 我就不多赘言了. 这
里面的人现在也还很活跃的有李零, 王安忆, 阎连科, 韩少功, 陈丹青, 等等. 他们当
年都是理想主义的文艺青年, 当社会政治运动波及到他们, 他们实际更象个二逼青年.
因为他们不知道该追随什么, 有点象19世纪中叶的欧洲二逼青年, 什么新思想都会让他
们激动, 想去试验, 结果有人搞大了, 有人颓废了. 在<七十年代>里有篇文章说当时某
甲文艺青年还在消化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延安讲话), 而某乙文艺青年已经搞法国荒诞派
了. 进入八十年代后, 乙立马比甲显得牛逼, 乙甚至到国外展出他的艺术作品, 结果外
国人说看不懂.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6354
3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这文学课啊
七十年代有 韩少功,徐浩渊,王安忆,李零,阎连科, 朱朱,李陀,陈丹青,北岛,
徐冰,朱伟,张朗朗,阿城,等等~~
八十年代没有徐~~
当时去豆蔻年华吐槽,赚了点银子后来删啦~~嗯,偶好喜欢炸楼的说~~
偶不是新新人类,不是啊~~
阎连科偶觉得有超越时代性,真的好喜欢~~
阿来偶刚才查了一下是1959生人呢~~好遥远~~
wh
发帖数: 141625
4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这文学课啊
瓦赞!徐浩渊朱朱徐冰朱伟张朗朗没听过……李零李陀同喜欢。怎么感觉是八九十年代
的?阿来我也算到90后了,很晚才看他的书。豆蔻年华记得魈!你也炸楼啊,太可惜了
以前不知道……阎连科你推荐哪本?megguan以前说阎连科的某个短篇好看,我找到后
存了个链接,但现在点开说不存在了。megguan要是看到的话还记得是哪篇吗?
R******k
发帖数: 4756
41
张贤亮在《绿化树》里写出过最让我心动的性爱描写之一:在农村土房子里,一个狭窄
的空间和一个逼仄的时代,一个雪白的女性表现出极大的从容,既富有优雅的魅力又紧
紧地贴着地面,使她作为一个命运不可掌握的人短暂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最后这种掌
控还是被损毁在生活里,而美只有在被极力赞美之后,美的毁灭才显得惨烈。十几年后
,我读了雷晓宇与张贤亮的对谈,性是其中最直接的话题,一个40岁结束处男身份的人
,拥有数不清的性伙伴,恋母,老年求佛,对采访者完全袒露,这个采访缺少些优雅,
但毛糙糙的,充满力量。
本文发表于《智族GQ》杂志2013年7月刊,原标题为《男人七十》,转载请在相同位置
注明此来源。
张贤亮:一个40岁开始第一次性爱的男人归于佛教前如何追求狂欢而不沉沦的人生
作者:雷晓宇
张贤亮今年77岁。他可能是中国作家里最会做生意的人,也可能是中国商人里最会写小
说的人。早在很多年前,他已经名利双收。但是,很少有功成名就的人选择像他这样度
过自己的晚年。他离乡背井,离群索居,但仍然过着一种富于活力的生活。他说:"我
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我从来不觉得我有77岁,我觉得我好像才17岁。我最羡慕的人就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7143
42
他这个访谈很有意思。。。
张贤亮今年77岁,在西北边陲的一座四合院里过着隐居生活,窗外能看到若隐若现的贺
兰山脉。
和早年相比,他的生活安静了很多。上世纪80年代,身为名噪一时的作家,他总有
写不完的小说。上世纪90年代,他以文联主席的身份下海经商,又有谈不完的买卖。到
老了,他总算是名利双收,心满意足。
上网去搜一下“张贤亮”三个字,你自会知道他的经历。如果非要说是段传奇,起
头就是一首诗,发表于1957年,叫做《大风歌》。如果不怕麻烦的话,还可以再去搜一
下,网上也有这首诗的全文。现在看起来,这首诗不太符合当今的审美,起头就有一连
好几个排比句“我来了”,接的还是感叹号,有点激动得喘不过气来的样子。再一想,
放在那个年代倒也恰如其分,公私合营已经完成,大炼钢铁就要开始,想必一个19岁的
少年也很难按捺住体内狂热的荷尔蒙。
这首热烈响应时代的诗歌得以顺利发表。以此为界,我们年轻男主人公的命运就此
发生逆转。在接踵而来的运动中,他因此被划为右派。此前,他是世家的孙少爷,祖父
和父亲都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他家住在上海高恩路的洋房里。现在上海已经没有这个
名字的街道了。不过,网络是个宝库,...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555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 原文由 qiuxing 所发表 】
br />
发信人: zyc (Margaret...爱如潮水),犘徘爀mpris
标 题:犚桓鑫按笮醋鞔车母椿金评
发信站:犎赵鹿饣緺(Thu燜eb82:08:03999)犠艩
br />
牋牋牋牋牋牋牋牋牋犚桓鑫按笮醋鞔车母椿睢
br />
牋牋牋牋牋牋牋牋李陀(中国大陆知名作家、评论家
br />
我认为金庸的写作应该放在一个更大的批评和历史视野中来讨论,把对
庸的研究只放在“武侠小说”这样一个文学框架内,不仅束缚研究者的手脚
而且会不自觉地贬低金庸写作的意义。陈世骧先生在给金庸的一封信函中有
样的说法:“弟为同学竟夕讲论金庸小说事,弟尝以为其精英之出,可与元
之异军突起相比。既表天才,亦关世运。所不同者今世犹只见此一人而已。
这可以说是“金学”研究中最精彩的意见。说金庸的小说“可与元剧之异军
起相比”,这是一种文学史家的眼光,如此评价金庸显然早已甩开“武侠小说
这个死框子。可惜能以这样的眼力看待金庸的人并不多
不过,在这篇文章中,我只想讨论金庸的写作和现代汉语发展之间的关系
亦即通过把金庸的
e**5
发帖数: 645
44
从“理想主义的样板”到“消费主义的狂欢”,当代艺术提供了看中国的最好视角,“
艺术眼”看到的是中国病痛和幸福的根源,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爱与怕”。
文/胡赳赳
学者李陀对当代艺术有个“烂西红柿理论”:“当代艺术好比一筐西红柿,有的是好的
,有的是烂的;有的看着是烂的,擦擦看原来是好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好西红柿从
筐里择出来,不受烂西红柿的传染。”
当代艺术有价、有市、有标准,亦有滥竽充数、混水摸鱼。有人说:“粗糙和混乱才有
活力。”这正是当代艺术的现状:不完善、未完成、有活力。
当代艺术30年,前半程是“理想主义的样板”。高名潞主持黄山会议,艺术家们搞达达
主义,肖鲁在中国美术馆开枪,叶永青在重庆开火锅大会。当诗人芒克和北岛等人在白
洋淀放歌时,艺术家们没闲着,从“文革”绘画、苏联绘画的时代醒悟,画《西藏组画
》、《春风已经苏醒》等,美术和诗歌,充当了时代变革前沿的发令枪。
后半程,艺术家桥归桥、路归路,各奔前程:能出国的出国,不能出国的聚居——圆明
园、东村乃至后来的宋庄、798以及八大美术院校的周边。艺术分化也逐渐开始:学术
、商业,也有人在寻找学术和商业的平衡点。当单一的收藏模... 阅读全帖
h****w
发帖数: 36
4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刘亮程简介
刘亮程,新疆沙湾县人,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
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
,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

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该书在99年引起巨大反响。被誉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
观。
刘亮程自语
我出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里,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
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
在乡下写了许多年诗。到乌鲁木齐后开始写散文,出版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现
在写小说。

李锐
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
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了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
李陀
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
干干净净,但洗尽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脱
手。
蒋子丹
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
q***o
发帖数: 52
46
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
“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
本书讲述了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长大,虽
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中
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
。本书通过一次集体性的大型历史回顾,演绎他们的成长经验,呈现当时的历史环境,
从而借此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
北美购买:http://www.bookseed.com/html/chinese_book_info/259258
l*r
发帖数: 79569
47
最后一句搞得像广告贴 //run
s**a
发帖数: 8648
s**a
发帖数: 8648
49
上册是简体字的,下册是繁体,刚下来看了一点。
l*r
发帖数: 79569
50
thanks,
古籍出版也搞些繁体横排本就好了,电脑上看就方便多了
1 2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