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 发帖数: 9656 | 1 第一章 特务 特科 特区中国最早的“特务”组织(1)
谈起情报和保卫系统,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惊呼:“特务!”搞情报的人是特务,搞保卫
的人要抓特务,反正离不开那令人发指的“特务”。解放前,共产党谴责国民党搞“特
务统治”;建国后,“抓特务”又是防止国民党破坏的重要任务:“特务”,似乎成了
贬义词。定义总是形式的,实体才是实在的。作者决心找到中国最早称为“特务”的组
织机构。
找来找去,没有找到国民党那儿,倒找到共产党这儿了。
据作者考证,在中国的情报、保卫界,最早出现“特务”一词与最早称为“特务”的组
织,都来自1927年5月的中共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
1927年国共分裂,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缺乏自卫意识的共产党人惨遭屠
杀。合法地位变成非法地位,中共中央机关被迫从上海迁往武汉。出于保卫自身安全的
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央军委之下设立一个“特务工作处”。
这个“特务工作处”隶属于中央军委。当时的中央军委机构精干,书记周恩来、秘书长
王一飞、参谋长聂荣臻;机关驻地汉口余积里12号,三楼三底两厢的石库门式房子,组
织科在楼下西厢,秘书处在楼上西厢,周恩来在楼上客堂办公,特务...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 第二章 从明争到暗斗周恩来遭遇伏击
1937年4月25日,周恩来乘坐卡车从延安南门出发去西安。国际友人赠送的这辆卡车,
乃是延安最为先进的交通工具。
周恩来与司机坐在驾驶室内,车厢上,有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副参谋长张云逸、参谋孔石
泉、随从副官陈友才、机要员曾洪才、记者吴涛和四名警卫员,还有西北保卫局特务队
副排长陈国桥率领的一个班战士,这25人就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出行的阵容。
卡车一直向南行驶。从延安到西安,要经过甘泉、富县、黄陵、铜川、耀县、富平等地
,跑上几百公里。车出延安城,首先到达三十里铺,这里有西北保卫局设立的检查站,
再往南的甘泉县就是国民党的地盘。从延安到西安是居高临下,行驶非常轻快,出城五
十多里后汽车却费力起来。这是攀登横亘在延安与甘泉之间的大劳山。这大劳山,乃是
陕北名山黄龙山的余脉,古来就是用兵之地。清兵进剿回民起义,就在这里遭遇埋伏,
留下千人大墓。东北军进攻红十五军团,也在这里被歼灭两个团。
卡车进入红白交界地区,车上的战士都提高警惕,翻过山脊下行,这就进入甘泉县境了
。卡车刚刚进入一个簸箕形山坳,突然听到枪声!周恩来立即观察地形,只见公路通过
谷底的水潭,左面的...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6555 | 3 历任校长(院长)
学校名称
姓名
任职时间
甘肃法政学堂
1909---1913
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蔡大愚
1913---1917
李 懈
1918.1--1918.2
施国祯
1918.3--1923.1
张 瑛
1923.1--1923.3
赵元贞
1923.3--1923.7
施国祯
1923.7--1926.2
沙明远
1926.2--1927.3
杨集瀛
1927.3--1928.2
兰州中山大学
马鹤天
1928.2--1928.11
李世军
1928.11--1929.3
骆力学
1929.4---1929.5
兰州中山大学、甘肃大学、甘肃学院
邓春膏
1929.5---1936.5
甘肃学院
田炯锦
1936.5---1937.4
朱铭心
1937.4---1938.2
王自治
1938.2---1941.1
宋 恪
1941.1---1946.7
国立兰州大学
辛树帜
1946.8---1949.8
兰州大学校务委员会
辛安亭
1949.9---1951.3
兰州大学
曲 正
1951.3---1953.3
林迪生
1953.3---1959.1
江隆 |
|
N*******3 发帖数: 625 | 4 在兰大的时候,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给大家普及一下校史:
甘肃法政学堂(1909---1913)(资料暂缺)
1.蔡大愚(1913---1917)
2.李懈(1918.1--1918.2)
3.施国祯(1918.3--1923.1)
4.张瑛(1923.1--1923.3)
5.赵元贞(1923.3--1923.7)
6.施国祯(1923.7--1926.2)
7.沙明远(1926.2--1927.3)
8.杨集瀛(1927.3--1928.2)
9.马鹤天(1928.2--1928.11)
10.李世军(1928.11--1929.3)
11.谢无忌(1929.4.10--1929.4.25)
12.骆力学(1929.4---1929.5)
13.邓春膏(1929.5---1936.5)
14.田炯锦(1936.5---1937.4)
15.朱铭心(1937.4---1938.2)
16.王自治(1938.2---1941.1)
17.宋恪(1941.1---1946.7)
18.辛树帜(1946.8---1949.8)
19.辛安亭(1949.9---1951.3)
20.曲正(...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419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yaoyue (尧曰@ytht.net), 信区: PKU
标 题: 【肯尼亚考古侧记】肯尼亚考古——探寻先人足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4 00:04:52 2015, 北京)
【肯尼亚考古侧记】肯尼亚考古——探寻先人足迹
如果我们想要认识自己,也许最好的方式并非苦思冥想,而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观察自己
的过往。如果我们想要观察自己,也许最好的方式并不是照镜子,而是和别人一起照镜
子。如
果我们想要了解自己,我们便不能只是自言自语,沟通和交流从不可少。如果让我来总
结肯尼
亚考古的真正动因和最终意义,无论具体到对个人的影响,还是延展到这场关乎中华文
化的研
究,我或许都要归结于,走出自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再重新回到自我,从而认识自
我。我
愿意相信这是六百年前郑和在印度洋流浪时内心的隐秘愿望,也是六百年后,我们奔赴
肯尼亚
开展一场探寻先人足迹的真实理由 。
缘起
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
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时也没有别的话,唯有轻轻地问一声:“...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419 | 6 【肯尼亚考古侧记】肯尼亚考古——探寻先人足迹
如果我们想要认识自己,也许最好的方式并非苦思冥想,而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观察自己
的过往。如果我们想要观察自己,也许最好的方式并不是照镜子,而是和别人一起照镜
子。如
果我们想要了解自己,我们便不能只是自言自语,沟通和交流从不可少。如果让我来总
结肯尼
亚考古的真正动因和最终意义,无论具体到对个人的影响,还是延展到这场关乎中华文
化的研
究,我或许都要归结于,走出自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再重新回到自我,从而认识自
我。我
愿意相信这是六百年前郑和在印度洋流浪时内心的隐秘愿望,也是六百年后,我们奔赴
肯尼亚
开展一场探寻先人足迹的真实理由 。
缘起
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
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时也没有别的话,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吗?”
——张爱玲
考古队初到肯尼亚时,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沿海考古部的分馆长请大家吃饭,以尽地主之
谊。分馆长是伊斯兰教徒,按照伊斯兰教义,男人最多可以娶四个老婆,分馆长本人就
有三个
老婆,于是他在致辞中说,郑和的第一个老婆在中国,第二个老婆就...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7
種族、演化、及行為:
Race, Evolution, and Behavior:
生命歷史的遠景
A Life History Perspective
特殊精簡第二版
2nd Special Abridged Edition
菲律普·洛旭庭 教授 Professor J. Philippe Rushton
加拿大歐達里歐省倫敦市的西歐達里歐大學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London, Ontario, Canada
1

對菲律普·洛旭庭的贊賞
種族、演化、及行為
“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人類族群為適應不同環境, 演化不同的生殖策略, 這些 策
略與腦部大小及智力高低是息息相關的 o 演化過程中, 移居到刺骨寒風的歐 洲及北非
人產下較少小孩, 不過這些小孩卻被細心呵護著; 相對, 持續停留在溫 暖但無法預期
的非洲環境裡, 人們卻傾向生許多的小孩 o”
莫而肯·布朗 (Malcolm W. Browne) 紐約時代書評雜誌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洛旭庭是位嚴謹的學...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