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查继佐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a**e
发帖数: 8800
1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圻,当狱初起,先首告,谓(庄)廷鑨慕其名,列
之参校中,得脱罪。”
《明史》案主要由两人告发,杭州举人查继佐是首告,归安本地知县吴之荣后来
再次告发。如果起初查继佐不告发,吴之荣也未...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2
☆─────────────────────────────────────☆
aple (凸-_-凸) 于 (Thu Aug 18 01:47:56 2011, 美东) 提到: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eebe (openfeint招ruby开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4 15:40:26 2014, 美东)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
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
的宠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
庭根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
白无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最
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
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
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书
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443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
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
的宠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
庭根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
白无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最
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
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
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书
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书
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圻,当狱初起,先首告,谓(庄)廷鑨慕其名,列之
参校中,得脱罪。”
《明史》案主要由两人告发,杭州举人查继佐是首告,归安本地知县吴之荣后来再
次告发。如果起初查继佐不告发,吴之荣也未必会关...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998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aibugui (KingOfLunHui马甲),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4 15:59:16 2014, 美东)
发信人: feebe (openfeint招ruby开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4 15:40:26 2014, 美东)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
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
的宠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
庭根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
白无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最
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998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zz)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nguan (不限),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10 16:06:44 2015, 美东)
本篇目录: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三、铁杆汉奸吴六奇
四、“查嗣庭案”文字狱
五、金庸到底是不是满人
六、金庸祖上到底有没有入旗
七、私心作祟,满口谎言
八、尾言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康熙年间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
其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却踏着乡邻们的鲜血爬了上去,并因之得到
了满清统治者的宠信,短短几十年间,他所在的查氏一脉竟出了七名进士、两位翰林,
这在清初满人强烈排汉的风潮之下,是汉人门庭几乎不可能做到地,因此尽管金庸死活
不肯承认自己是旗人后裔,可辩解却总显得苍白无力。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清廷在编撰二十四史中的《明史》时,曾经煞费苦心地大肆歪曲史实,自然不能允
许有人私自修史,说出历史的真相。因此当得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巨富庄廷珑私自聚
众编史之后,...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998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zz)
本篇目录: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三、铁杆汉奸吴六奇
四、“查嗣庭案”文字狱
五、金庸到底是不是满人
六、金庸祖上到底有没有入旗
七、私心作祟,满口谎言
八、尾言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康熙年间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
其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却踏着乡邻们的鲜血爬了上去,并因之得到
了满清统治者的宠信,短短几十年间,他所在的查氏一脉竟出了七名进士、两位翰林,
这在清初满人强烈排汉的风潮之下,是汉人门庭几乎不可能做到地,因此尽管金庸死活
不肯承认自己是旗人后裔,可辩解却总显得苍白无力。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清廷在编撰二十四史中的《明史》时,曾经煞费苦心地大肆歪曲史实,自然不能允
许有人私自修史,说出历史的真相。因此当得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巨富庄廷珑私自聚
众编史之后,处置非常严厉,株连极广,“明史案”也成为清代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
。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江南一时人人自危,
文坛和史坛自此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
己之私,将原本未必会引发大...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好像很多满狗都改姓金了
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写给所有被查良镛欺骗的人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三、铁杆汉奸吴六奇
四、“查嗣庭案”文字狱
五、金庸到底是不是满人
六、金庸祖上到底有没有入旗
七、私心作祟,满口谎言
八、尾言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康熙年间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
其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却踏着乡邻们的鲜血爬了上去,并因之得到
了满清统治者的宠信,短短几十年间,他所在的查氏一脉竟出了七名进士、两位翰林,
这在清初满人强烈排汉的风潮之下,是汉人门庭几乎不可能做到地,因此尽管金庸死活
不肯承认自己是旗人后裔,可辩解却总显得苍白无力。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清廷在编撰二十四史中的《明史》时,曾经煞费苦心地大肆歪曲史实,自然不能允
许有人私自修史,说出历史的真相。因此当得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巨富庄廷珑私自聚
众编史之后,处置非常严厉,株连极广,“明史案”也成为清代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
。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江南一时人人自危,
文坛和史坛自此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2464
9
来自主题: Joke版 - 金庸的祖宗牛叉啊
本篇目录: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三、铁杆汉奸吴六奇
四、“查嗣庭案”文字狱
五、金庸到底是不是满人
六、金庸祖上到底有没有入旗
七、私心作祟,满口谎言
八、尾言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康熙年间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
其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却踏着乡邻们的鲜血爬了上去,并因之得到
了满清统治者的宠信,短短几十年间,他所在的查氏一脉竟出了七名进士、两位翰林,
这在清初满人强烈排汉的风潮之下,是汉人门庭几乎不可能做到地,因此尽管金庸死活
不肯承认自己是旗人后裔,可辩解却总显得苍白无力。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清廷在编撰二十四史中的《明史》时,曾经煞费苦心地大肆歪曲史实,自然不能允
许有人私自修史,说出历史的真相。因此当得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巨富庄廷珑私自聚
众编史之后,处置非常严厉,株连极广,“明史案”也成为清代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
。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江南一时人人自危,
文坛和史坛自此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
己之私,将原本未必会引发大...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3989
1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Re: 金庸的祖宗牛叉啊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myt (明月塔), 信区: Joke
标 题: Re: 金庸的祖宗牛叉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6 23:53:12 2017, 美东)
本篇目录: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三、铁杆汉奸吴六奇
四、“查嗣庭案”文字狱
五、金庸到底是不是满人
六、金庸祖上到底有没有入旗
七、私心作祟,满口谎言
八、尾言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康熙年间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
其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却踏着乡邻们的鲜血爬了上去,并因之得到
了满清统治者的宠信,短短几十年间,他所在的查氏一脉竟出了七名进士、两位翰林,
这在清初满人强烈排汉的风潮之下,是汉人门庭几乎不可能做到地,因此尽管金庸死活
不肯承认自己是旗人后裔,可辩解却总显得苍白无力。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清廷在编撰二十四史中的《明史》时,曾经煞费苦心地大肆歪曲史实,自然不能允
许有人私自修史,说出历史的真相。因此当得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巨富庄廷珑私自聚
众编史之后,处置非常严厉,株连极广,“...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104
11
昨日在论坛上见一“奇文”《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下称《金》)悚然宣称金庸是
不承认自己是旗人的旗人。和所有网络的谣言贴一样,该贴捏造事实,毫无逻辑,偏偏
有个别无知的网友却信以为真,欣欣然据此大谈什么“事实”和“历史”。在下抽闲徐
功夫,掰一掰该文中的历史和事实,看一看真正龌龊的到底是谁?
一、海宁查氏和少数民族有无关系?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 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考证,查姓源起有三支第一支出自姬
姓,第二支出自姜姓,第三支出自芈性。海宁查氏源自姬姓一支,其年谱、志传皆采此
说。如查继佐在《罪惟录·自序》中所说“查氏原系姬姓,鲁侯伯禽之苗裔”。《乾隆
海宁查氏族谱》记载:“新安统宗世谱云:姬姓,号永安公,周惠王时封于查,子爵,
后以封地为氏。凡新安迁派诸谱,奉为始封得姓之祖。”
姬支查姓始居于山东,其后子孙开始迁徙。就海宁查氏而言,它属于新安统宗,据《
查氏宗谱》所载,该宗嗣祖三七世查义祖由高邮迁歙州篁墩(今安徽东南部)为查姓新
安统嗣祖。五十世查文征则移居婺源。而海宁的查氏正是从歙州迁来元至正十七年,来
自婺源的查瑜偕妻儿由朋友介绍到海宁园花里(今海宁市袁花镇)祝家任西席(家...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104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y (my),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到底是谁龌龊——驳《金庸的那些龌龊事儿》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3 13:28:29 2015, 美东)
昨日在论坛上见一“奇文”《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下称《金》)悚然宣称金庸是
不承认自己是旗人的旗人。和所有网络的谣言贴一样,该贴捏造事实,毫无逻辑,偏偏
有个别无知的网友却信以为真,欣欣然据此大谈什么“事实”和“历史”。在下抽闲徐
功夫,掰一掰该文中的历史和事实,看一看真正龌龊的到底是谁?
一、海宁查氏和少数民族有无关系?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 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考证,查姓源起有三支第一支出自姬
姓,第二支出自姜姓,第三支出自芈性。海宁查氏源自姬姓一支,其年谱、志传皆采此
说。如查继佐在《罪惟录·自序》中所说“查氏原系姬姓,鲁侯伯禽之苗裔”。《乾隆
海宁查氏族谱》记载:“新安统宗世谱云:姬姓,号永安公,周惠王时封于查,子爵,
后以封地为氏。凡新安迁派诸谱,奉为始封得姓之祖。”
姬支查姓始居于山东,其后子孙开始迁徙。就海宁查氏而言,...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8800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腾飞为什么如此仇视明朝?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圻,当狱初起,先首告,谓(庄)廷鑨慕其名,列
之参校中,得脱罪。”
《明史》案主要由两人告发,杭州举人查继佐是首告,归安本地知县吴之荣后来
再次告发。如果起初查继佐不告发,吴之荣也未必会关注此事,更无须因担心失职被惩
处而也跑去...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14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4:19 2011, 美东) 提到:
看了他视频的都清楚他讲古代史时,对隋唐赞不绝口,还上百家讲坛讲两宋,对清朝皇
帝也是称赞,唯独对明朝他宣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还有把明朝十六个皇帝说
成十六个混蛋,朱元璋这样的被他咬住出身说是最卑贱的皇帝,武宗,嘉靖,万历在他
嘴下都是极尽可能的贬低,为什么呢?他和明朝有什么仇么?
☆─────────────────────────────────────☆
Ranma (ranma 1/2) 于 (Wed Aug 17 19:55:27 2011, 美东) 提到:
不如此不出名啊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9:18 2011, 美东) 提到:
问题是他给学生讲课阿,又不是出去讲座贬低明朝
而且他如果想出名,完全可以把隋唐骂一遍,把贞观...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明朝末年也曾经大量扩招太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3 10:52:30 2013, 美东)
要不怎么说,一爱上共产党,人就变成弱智了呢。
《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76-81
明代社会自宫风气
帅艳华1黄阿明2
(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230039;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自宫现象中国古已有之,历代皆有禁令。明以前,自宫现象仅为零星的社会现象,远未
至一种社会风气。至明代,自宫由零星现象衍变成社会风气,蔚然大观,屡禁不止。20
世纪30年代,王崇武先生与日本学者清水泰次开明代宦官与自宫现象研究之先河。[1]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对此问题又进一步深入研究[2],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某一方面,
而未能对明代社会自宫风气予以整体性考察。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有明一朝,对自宫风
气的发展情况、国家的禁止措施、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作一番梳理,藉以见出明代自宫
社会风气的整体情况。
一、明代社会自宫风气的发展
明代自宫蔚然成风,与明朝...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明朝末年也曾经大量扩招太监
要不怎么说,一爱上共产党,人就变成弱智了呢。
《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76-81
明代社会自宫风气
帅艳华1黄阿明2
(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230039;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自宫现象中国古已有之,历代皆有禁令。明以前,自宫现象仅为零星的社会现象,远未
至一种社会风气。至明代,自宫由零星现象衍变成社会风气,蔚然大观,屡禁不止。20
世纪30年代,王崇武先生与日本学者清水泰次开明代宦官与自宫现象研究之先河。[1]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对此问题又进一步深入研究[2],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某一方面,
而未能对明代社会自宫风气予以整体性考察。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有明一朝,对自宫风
气的发展情况、国家的禁止措施、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作一番梳理,藉以见出明代自宫
社会风气的整体情况。
一、明代社会自宫风气的发展
明代自宫蔚然成风,与明朝兴亡相始终。明景帝以前,诸帝对自宫者一律摈弃,景帝破
例录用了第一批自宫者,此后明廷每隔几年便不得不录用一批自宫者,致使自宫风气高
涨不止,成为明代社会的一大痼疾,难以根除。因此,以明景帝为界,明代社会自宫风
气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明统治者对自宫...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1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正文 第四十九节 风气(下)
金圣叹是哭庙案的主角,这位才子因为名头响亮,所以邓名打算给他特别优惠,给
他一笔秘密贷款帮助他购买军火抵抗——贷款是邓名为金圣叹担保的,而保持秘密性是
邓名为了不给自己造成太大的负担。不过金圣叹却谢绝了邓名的好意,当安乐思返回吴
县时,金圣叹明确表示他不会诉诸武力。
“步枪的威力非常可观,足以保护金先生和你们的朋友。”安乐思等军火商给邓名
的报告里,就称金圣叹为哭庙案众多当事人中最勇敢的,也是众人的领袖,所以只要金
圣叹愿意振臂一户,吴县周围的缙绅一定会群起响应。
“这并非我所愿。”金圣叹摇头道:“我不能让本地父老因为我的一念之私而遭遇
兵灾,我也不愿意为了自己活命就打死衙役,何况安老板不是向我保证过,保国公会设
法救我们出去四川吗?”
“保国公确实这样保证过,但事情不一定能够办妥啊。”安乐思更希望金圣叹能够
领到吴县缙绅和蒋国柱打起来,这对他的军火生意会有益处,而且根据安乐思现在的理
解,邓名似乎也希望和东南督抚作对的人越多越好。
“那也是我一人性命不保罢了,要是我为了自己活命就去杀伤无辜,我又算什么呢
?”金圣叹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坚决,明确表示... 阅读全帖
z******4
发帖数: 4716
18
李新峰
原载《明史研究》第六辑,转自象牙塔国史探微
正统十四年秋,明军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土木镇)大败于瓦剌,英宗被俘,导致
严重的军事危机,这已是广为人知的事实。但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对这次战役的记载颇
多歧异与疑点,尚需条梳史料以澄清事实;明军参战人数、瓦剌军行进路线、明军回军
策略以及明边镇在土木之战中的作用等诸多问题仍需探讨;以此为例,并可初步认识明
代中期京营、边镇的规模和有关明代前中期史实记载的可信程度。
关于土木之战中明军参战人数,最早的记载见于刘定之《否泰录》:“官军私属
共五十余万人。”[1]嘉靖后期以来,几乎所有言及出征人数的明代史家均沿袭此说,[
2]直至谈迁犹于“官军私属”强调甚明,[3]而清人自谷应泰以下均不提“私属”,径
作“官军五十万”乃至“五十余万”, [4]数字之差,语意全非。刘定之在《否泰录》
末说道:“臣因取目击耳闻,参以杨善、李实所述《奉使录》,钱溥所撰《袁彬传》,
约其繁复,著为此录。”李实《李侍郎使北录》未记出征人数,[5]杨善《奉使录》今
不传,估计亦不及此。钱溥《袁彬传》今亦不见,其内容应为袁彬于塞外侍奉英宗的事
迹,也不太可能提到明军人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关于建文帝,金庸的先祖早论证过了。
查继佐在《罪惟录》中,关于建文帝出亡的不同说法,就罗列了23种之多。因为没有确
切证据,作为严肃的史学家,查继佐提出“十六辩”,即“十六疑”,对它们一一加以
驳斥,把23种传说全部否定了。
帝子出走何事,而五六十人闻之,后此无一败?疑一。
鬼门可出,水关何必复导?疑二。
金川既启,廷臣惊惧不知所出,在外小臣安敢遽入大内?小臣能入而不能出?疑三。
兵势汹汹,此何时?而神乐道士惓惓梦中之言,舣舟待命?疑四。
且二十二人信宿王升处也,疑五。
遁野亦多人,而必以为尽与帝周旋,疑六。
亡名者必诬之以名,疑七。
仲彬家吴,吴之人无踪迹取功名者乎?疑八。
得相聚,疑九。
革诰敕亦早,此系逆案,而邑丞之但身临史民也,疑十。
既疑仲彬匿帝,必大索,能哂而去之,疑十一。
期襄阳胡遂弗后,疑十二。
一再迹云南,必晤帝,疑十三。
帝既目善冠盖,而万里复走仲彬者再,疑十四。
岂不闻胡濙之出,又奚乎天台?疑十五。
间关晤接,无他言,而琐及所献,疑十六。
建文帝出亡之说,看似很完整,其实漏洞百出。
最后,查继佐说:
按出亡之说,传二十有三,岂无一真?惟传二十有三,乃信无一真也。真...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3926
20
来自主题: Joke版 - 金庸的祖宗牛叉啊

piyao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F%A5%E7%B9%BC%E4%BD%90
传言查继佐曾济助发迹前的吴六奇,后者因此在案发后营救前者,但是真实情况却并非
如此。[5]《查继佐年谱》里,查继佐本人亦否认有此事,说:“葛如,方布衣野走,
世传余有一饭之恩,怀之而思报。其实无是也。是则公在时已传其事,故公为之辨。”
乾隆时诗论家吴骞也认为此传闻事不可靠。[6]
a*****n
发帖数: 14370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金庸原来是个满清遗老
金庸写的<袁崇焕评传>其实我读初中的时候就看过了。不过那时看没什么想法,
那时看金庸的小说看多了,特崇拜他,于是觉得他写的东西都是对的。
今晚不经意在kindle上面看到了,于是准备再看一次,靠,看了开始一部分就看不
下去了。
“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均分数
和明朝的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为在数学上简直不能比,因为前者的是相当高的正数,
后者是相当高的负数。”
金庸凭什么直接就下了这样一个结论?顺手就baigoogledu了一下,
原来他祖先很显赫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74.html

历史上查家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有“一门七进士
,叔侄两翰林”之说,后全族人分入满族八旗,正式成为包衣.

“其先祖查继佐是“明史案”最早向当局告发人之一”
查继佐应该是有份编庄廷鑨的明史的,他去告发,难道做了污点证人?呵呵。
这个没有去考证,不知是真是假。

发帖数: 1
22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写给所有被查先生欺骗的人
http://bbs.tiexue.net/post2_7031245_1.html
这是一篇攻击金庸祖上查继佐的文章。。。
说的也基本都是事实。dan 人性很复杂......
如果没有《罪惟录》,恐怕查继佐只能仰望星空,“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了。
http://baike.baidu.com/item/罪惟录
r********9
发帖数: 1116
23
金庸是华夏为表,蛮夷为里。你看看他笔下的人物,颠倒了多少是非。
他笔下的袁崇焕,多么牛b,多么高洁,其实不过一个好为大言的狂人。狂人而担任了
重任,就是天大的祸害。把毛文龙祸害了,直接导致建奴入寇京师;五年平辽欺骗崇祯
,更是害得崇祯之后再也不敢相信别人。崇祯年间五十多个内阁大臣轮番换,袁崇焕是
功不可没的。
相反的,以几十随从而开创海外根据地的孤胆英雄,后来更对后金起了战略性的牵制作用
的毛文龙,被贬低不说;还被金贼杜撰出一个子乌虚有的歹毒女儿和神龙教来加以侮辱。
还有丘处机,正牌汉奸阿,身为汉人的道士而迫不及待的去谄媚供奉吹捧屠夫铁木真。
但是在射雕里,却形容为义薄云天的好汉。和铁木真、丘处机交好的郭靖据说坚守襄阳
数十
年,最后与城共存亡。但据有人考证,实际上历史上最接近郭靖在蒙古长大和随蒙古西
征经历的是一个叫郭侃的铁木真手下的汉人大将。
而历史上真正坚守襄阳的大将,抵抗元寇多年,保护了南宋江山,生民无数的吕文德,
在射雕里头变成了无能官吏,被形容成贪生怕死,好色贪杯,懦弱无能。颠倒黑白,无
耻为甚。
他吹捧祖宗查继佐,在庄氏明史案中正气凛然,俨然民族英雄的样子。实际上查继佐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微信公号:第四维的晚宴
1967年盛夏,金庸先生如常在凌晨时分结束报社的工作,与同事一道返回寓所休息。
寓所的门口摆了一个大的邮包,金庸以为是正常的邮包,弯腰就想拿起来,倒是跟他一
道回去的同事王世瑜觉得有可疑,拉住了金庸。
这样一拉救了金庸一命。
报警后,警察到场,确认那是个装有土制炸弹的邮包,并在金庸寓所门口引爆了。
金庸先生是内敛的人,即便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旁人也很难从他脸上看到变化。
但他的内心肯定思潮起伏、百味俱陈,因为当时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他,把他放入暗杀
名单的第一位,甚至放置炸弹想置他于死地的人,极有可能是他认识的人,甚至是他曾
经的同事。
头号汉奸豺狼镛
事情要从1967年4月香港新浦岗的人造塑胶花工潮说起。
六十年代的香港,人口从1945年的六十万膨胀至三百万,其中超过一百万是大陆躲避战
祸或大饥荒而逃港的难民。
这些难民为香港工业发展带来了低廉的劳动力,但也因此廉价劳动力充盈,劳工对资方
没有议价的能力。加上港英政府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劳资纠纷的工潮时有发生。
香港人造塑胶花厂的工潮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的,本是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的常态,通常
的流程是,工人罢工,...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6689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t】穆旦:下过地狱的人
清早看到好文,十分感概敬佩。
×××××××××××××
最先听到的是翻译家查良铮这个名字,后来知道他写诗笔名穆旦。五十年代的大陆少年,
凡如我那样喜欢做浪漫梦者,手里必然有一本《普希金抒情诗选》。查良铮这个名字,也
沾上罗曼蒂克气息,那种少年型肺结核病者特有的,萎靡却甜蜜的柔情。
后来,我被发配到极端不浪漫的安徽淮河边军垦农场,积雪堆满田野的冬日,无劳可动,整
日枯坐讨论毛著。恍忽走神时,想起雪橇滑过俄罗斯的旷原雪景,那是痴情的奥涅金,急
如星火地奔向塔吉亚娜,而原野是那么广袤无边。在这时候,被点名了,打个激凌醒过神
来,该我批“一闪念”。照例学舌一通,心里还想着我的甜梦。
“出公差”去霍邱县城,数九寒天去挑东西回驻地。这是美差,又累又冷,但逃过了苦不
堪言的枯坐干熬。路上遇到一个南开学生也去县城。我马上问查良铮。他说,差不多算
邻居!我赶紧问其人风神如何飘逸。那人转过身来,两眼看着我,好象看一个怪物,说“
嘿哟,糟老头一个!打我小时候起,每天看见他破衣烂衫,靠着墙脚走路,不抬头看人。以
前还在图书馆抄卡片,现在扫街扫厕所。头发都快掉完了,问他几句,话都说不清!”这
是个高大的青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好像很多满狗都改姓金了
栽个P赃啊。
查氏一门入旗之后,出了一堆进士,风头一时无双。
当然了,浙江汉人,本来读书就好,还入了旗,成了少数民族,科举加分。。。
风头过盛了,就有人不爽,特别是原来的满旗,你占人家名额啊。于是就有人告状,说
查氏科举舞弊。。。
雍正就把查氏办了。。。
金庸是典型的三观不正。祖上是汉奸,于是他笔下汉奸都是大英雄,正史上真正的英雄
被他写成小人。
例如《射雕》,郭靖汉人,追随成吉思汗杀伐,英雄;正史上的抗元民族英雄呂文德,
被金庸写成了坏人。又如《鹿鼎记》,更是赤裸裸的为祖先翻案洗白。向清廷告发明史
一案的吴六奇与查继佐,成了反清义士。我擦!
a**u
发帖数: 7128
27
金庸祖宗是漢奸之類的人物。
http://bbs.sssc.cn/thread-3157248-1-1.html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
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
的宠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
庭根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
白无力。
v**n
发帖数: 135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土木之变与夺门之变(下)
景帝的死因,在明朝可能是个忌讳。不少史书都只写一个“薨”字。
陆釴《病逸漫记》载:景泰帝之崩,为宦者蒋安以帛勒死。
查继佐《罪惟录》记载得更详细些: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已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
杀王,报郕王薨。上不问,祭葬如亲王礼,谥曰戾,妃嫔唐氏等,俱赐红帛以殉。并欲
殉王妃汪氏,李贤奏止之,继令出居旧邸,亦以贤言,两郡主故加恩。
看了真是毛骨悚然。要说景帝是不太厚道,但也就是私心重了一点,想传位给自己儿子
,毕竟没伤到英宗和宪宗的性命。英宗一复辟这可不含糊,不仅让太监把弟弟掐死,还
要所有嫔妃统统殉葬。汪皇后命大,有大臣说话,靠着两个女儿,活了下来。英宗后来
还因为废除殉葬得了个好名声,谁想得到原来前面有这么一出呢?
说起来宪宗算厚道的,景帝废了他的太子位,他也不生气,还给景帝上了个谥号。大概
也有感谢汪皇后不愿废他的意思在里面?另外他给于谦也平反了。一提到宪宗就是万贵
妃啥的,过于丑化了。
s********n
发帖数: 1540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定国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定国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充满了内讧和汉奸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1816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的明朝不亡,天理不容
蓟西防卫战和北京城之战是袁案中的两个关键。

袁崇焕进行谈和杀帅,卖粮资敌,残破蓟镇这些事时,毕竟离京城太远,是非
曲直,皇帝崇祯搞不清楚,老百姓也弄不明白。但是蓟西防卫战和北京城下之战却是崇
祯和老百姓怎么看待袁崇焕的两个关键的转折点:
在蓟西防御战之前,其他人不说,至少崇祯是相信袁的,还把全国援军的指挥
权交给了袁。但是,在蓟西防御战中,袁崇焕调走聚集防御的明军,让清兵不费一兵一
卒越过北京的最后一道天险。
此事之后,老百姓是对袁“物论籍籍”,崇祯是怀疑之,坚决不让袁部进北京
城。而北京城下之战后,老百姓对袁崇焕是愤怒,喊出“投了袁崇焕,鞑子走一半”,
视袁崇焕为鞑子的同谋,而崇祯的反应则是以议饷为名,把袁崇焕骗入京城抓起来审查

所谓的“民族英雄”被抓被杀被吃“不可理喻”之说,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当
我们抛开查大包衣们(查继佐、查慎行)的后人,金庸先生编造的“九千败十万”的惊
天大谎言,回到历史史书的真实记录上一看一研究就明白了,不论在何时何国,那支军
队打出了象袁崇焕蓟西防御战和北京城下之战那样的“战绩”,这支军队的指挥官百分
之一百的会被国家枪决,被老百姓愤恨,就是...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698
33
智化寺与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历史上一段公案。读《双槐岁钞》时,发现一则故事,“太学生进谏
”。景泰初,王振已死,英宗身陷敌邦,太学生西安姚显疏言:“王振竭生民膏血,修
大兴隆寺(似为后来的万寿兴隆寺),极为壮丽,车驾不时临幸。夫佛本与夷狄之祸若梁
武帝,足鉴前车。请自今凡内臣修盖寺院,悉行拆毁,用备仓廒,勿复兴作,万世之法
也”。这段话虽说不是指的智化寺,但按理说,王振把英宗送入敌手,罪不可赦,抄他
的家,扒他的家庙,改为仓库理所应当。姚显的上疏也是义愤填膺,有理有据。但是,
偏偏历史上没有上演这一段。使人费解。一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近三百年后,才由一
个叫沈庭芳的人,给皇帝参了一本,说王振这个太监骂名千古,为什么还有他的立像?
于是乾隆也依当时的政治形势,批了几个字“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后来,智化寺
王振的塑像才被砸毁。
这就有一个大疑问,王振在有明一代的官方评价中如何?这个问题深究下来,可以
考问明人对土木堡之变的评价。而且英宗复辟后,非但没有究王之罪,还在复辟当年,
给他建了“精忠祠”,智化寺也成了“敕赐智化寺”。是英宗昏聩?还是另有别情?尚
未见详解。
宦官为什么遭到文...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来归纳一下明朝灭亡的原因
大家一提明史,首先想起的总是官修得《明史》,当然就要提满清的授意篡改。一个人
说了一句假话,并不等于他所说的所有的话都是假的。明史里面有粉饰,有刻意忽略,
但现在仍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献,说明其大多数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虽然写的人的
政治立场和现在看的人已经大不相同。
其实明亡后,明朝的士大夫们痛定之余,为了总结明亡的教训,掀起了一股修史的热潮。
比如查继佐《罪惟录》,计六奇明季南略,明季北略,谈迁的《国榷》等基本上以抄本
的形式流传。比如扬州嘉定的屠杀,在里面就有叙述。所以明史所述的正确与否,还有
同时代的其他文献作为佐证,这个就是历史学家的事情了。
我这里主要根据顾诚的南明史做一下归纳和引申。顾诚的南明史主要基调是突出民族矛
盾,通书力图分析出明亡的关键地方。其“凡例”中指出,全书不仅要做到“言必有据
”、“无一字无出处”,而且“力求在史实上考订准确。
明朝灭亡的第一条原因是腐败。
大小官员都为自己的财产身家着想,寡廉鲜耻,全无气节。同时,整个社会道德沦丧。
顾诚的南明史中说:
“大顺军占领北京时,明朝廷在京的两三千名官员自尽的只有二十人,其他“衣冠介
胄,叛降如云”③。史可法在奏
n*******w
发帖数: 6708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福通、韩林儿是怎样死的?
刘福通、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最先举义的将领,曾被北方各支红巾军尊为共主,因
而一向被认为是当时最重要的两位红中军领袖。然而,关于他俩最后是如何牺牲的,历
史记载却都模糊不清,后人对此猜测纷纷,颇多争议。史载韩林儿于至正十五年(1355
年)二月在毫州(安徽毫县)正式称帝,同年十二月因元军围攻毫州不得不迁居安丰(
安徽寿县)。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北上攻占了汴梁(河南开封),并迎
韩林儿居之。次年八月,元军察罕帖木儿攻陷汴梁,韩林儿与刘福通不得不丢下数万名
官吏、将士及其家属,匆忙逃回安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盘踞南方的割据者张士
诚趁红巾军北伐失败,苦战元军即将不支之际,派遣大将吕珍率军20万(一
说10万),从背后袭击安丰。韩林儿不得不飞檄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一方面考虑
到不能让张士诚如此轻易地扩大地盘与势力,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控制小明王韩林儿,挟
天子以令诸侯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打算派兵救援安丰。但谋士刘基极力反对,认为这时
如果陈友谅偷袭应天(南京),朱元璋的后方会丧失殆尽。而即使没有这一威胁,如何
处置被救出的韩林儿与刘福通也颇费脑筋。犹豫再三,朱元璋还是决定...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成吉思汗是中国的民族英雄?
想起了方舟子写袁崇焕的文章,第一部分写个荡气回肠,
对民族英雄的理解很到位。
http://www.xys.org/fang/doc/history/yeming/yuan.txt
功到雄奇即罪名
        ——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诞辰四百一十周年
·方舟子·

当我写下“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时,不由觉得有些沉重。在这样的时候这样
的地方,还提什么民族英雄,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君不见有人突发奇论,
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乃是符合现代民主原则的真理,因此在民
族战争中,拒绝“弃暗投明”、顽抗到底的岳飞、袁崇焕之流就成了不识时务、
抗拒历史潮流、祸国殃民的罪人了。此论一出,居然还很有些人赞同,所谓的民
族英雄,在今天某些人看来,不过是疯子、腐儒的代名词。
民主原则本来是处理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方式,现在竟然也被人套用在两个
民族的生死决战之中,用以剥夺被侵略民族的抵抗权利,可算是一大发明。未来
的侵略者又多了一样堂皇的招牌,被侵略的懦弱者又多了一项自慰的借口。但是
不管招牌如何堂皇,借口如何漂亮,总会有不愿当异族奴隶的热血男儿挺身而出
,为本民族的存亡... 阅读全帖
q******e
发帖数: 960
37
大厦将倾 独木难支:明末抗清名将李定国(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3 13:32:45 2013, 美东)
李定国(1621~1662) 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领袖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陕西
绥德人,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到
张献忠的喜爱。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后数年,李定国随张献
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
,在军中以宽慈著。
他智勇兼备文武双全,每次临阵必披坚执锐,逐北不置屡立战功。二十岁,单枪
匹马射杀明军上将“神弩王”张令。二十一岁,带二十六骑兵奇袭襄阳,擒明朝亲藩襄
王。二十四岁,张献忠称制,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为义子,封定国
为安西将军,地位仅次于孙可望。后李闯攻陷北京,清兵乘机入关。江山狞沦,张献忠
转而抗清,顺治三年,失利而死。定国随孙可望领余部转战滇、黔,以昆明为中心建立
新政权,孙可望被推为国主,定国称安西王。
可望本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地位相当,入滇后虽称国主,但定国、文秀
等手握重兵,尤...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是民族英雄
再来欣赏一下方舟的长文
         功到雄奇即罪名
        ——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诞辰四百一十周年
·方舟子·

当我写下“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时,不由觉得有些沉重。在这样的时候这样
的地方,还提什么民族英雄,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君不见有人突发奇论,
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乃是符合现代民主原则的真理,因此在民
族战争中,拒绝“弃暗投明”、顽抗到底的岳飞、袁崇焕之流就成了不识时务、
抗拒历史潮流、祸国殃民的罪人了。此论一出,居然还很有些人赞同,所谓的民
族英雄,在今天某些人看来,不过是疯子、腐儒的代名词。
民主原则本来是处理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方式,现在竟然也被人套用在两个
民族的生死决战之中,用以剥夺被侵略民族的抵抗权利,可算是一大发明。未来
的侵略者又多了一样堂皇的招牌,被侵略的懦弱者又多了一项自慰的借口。但是
不管招牌如何堂皇,借口如何漂亮,总会有不愿当异族奴隶的热血男儿挺身而出
,为本民族的存亡作最后的挣扎。虽然由于时势的缘故,这种挣扎也许是徒劳的
,免不了要被聪明的后人讥之为抗拒历史潮流,但他们为人的尊严和英雄的气概
,却... 阅读全帖
q******e
发帖数: 960
39
李定国(1621~1662) 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领袖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陕西
绥德人,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到
张献忠的喜爱。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后数年,李定国随张献
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
,在军中以宽慈著。
他智勇兼备文武双全,每次临阵必披坚执锐,逐北不置屡立战功。二十岁,单枪
匹马射杀明军上将“神弩王”张令。二十一岁,带二十六骑兵奇袭襄阳,擒明朝亲藩襄
王。二十四岁,张献忠称制,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为义子,封定国
为安西将军,地位仅次于孙可望。后李闯攻陷北京,清兵乘机入关。江山狞沦,张献忠
转而抗清,顺治三年,失利而死。定国随孙可望领余部转战滇、黔,以昆明为中心建立
新政权,孙可望被推为国主,定国称安西王。
可望本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地位相当,入滇后虽称国主,但定国、文秀
等手握重兵,尤其定国性情倔强,遇事常生争执,故有隙。顺治五年,可望借故缚定国
于演武场,杖责过百;后又相抱持而哭,命定国取沙定洲以赎罪。定国心中愤懑,但为...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3801
4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三十八节 迎敌
金庸是汉族人吧
祖上查继佐,跟吴六奇是好基友
w*****n
发帖数: 375
4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二十五节 投奔(下)
清康熙元年、明永历十六年六月,南京。
蒋国柱和梁化凤一边喝茶,一边聊着东南的局势。这两个月来蒋国柱的心情越来越好,
数万明军过境,轰动朝野,北京传令南京、南昌严防死守,不能给明军袭取两江重镇的
机会。这个命令正符合蒋国柱和张朝的心意,两江绿营更有理由不与明军交战了。等到
明军过后,两江的衙门就一个劲地上奏表功,顺便要求免税。
川军取道崇明、舟山在浙江登陆后,浙江绿营和随后赶来的福建绿营被周开荒、李星汉
和任堂杀得大败。
以前在明军纵横两江、湖广的时候,浙江官场一直在唱高调,坚决主剿,不断弹劾两江
、湖广的官吏无能,还鼓动朝廷出动大军进入四川,剿杀成都的明军政权;在传出李国
英遭遇大败后,浙江方面还弹劾李国英丧师辱国、罪大恶极。可这次浙江真遇到了川军
后,这种声音立刻消失不见了,只剩下一个劲地向朝廷求援。
“我们为什么要去救他们?首先我们救不了,就算能救,当初是怎么骂我的,他们不记
得了吗?”蒋国柱嗤笑着把浙江方面的求援信交给梁化凤看:“反正我上书朝廷了,江
宁才是东南首要,只要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力保江宁不失,那么这次明军入寇就和前两
次一样,他们终究还是得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总督大...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现在很流行姐弟恋,不管是娱乐圈还是我们生活的熟人朋友之中,姐弟恋似乎已经被人
所接受了。
但在明朝的时候有一段姐弟恋,虽然惊天地泣鬼神,但最后19岁的年龄之差,差点让一
个堂堂大帝国绝种了。
先从“土木堡之变”说起
话说那年,血气方刚的明英宗朱祁镇,非要学他太爷爷去塞外亲征蒙古人,结果呢,反
而咬上蒙古人设下的钩,自己成了大鱼,蒙古人逮着他天天勒索北京钱物。
在北京的于谦对绑匪也不纵容,你手里那个皇帝咱不要了,咱再立一个,要钱没有,要
皇帝有的是!于是英宗的弟弟成了皇帝。明英宗留下个大祸根。
绑匪手里的皇帝变成太上皇,不值钱了,只好灰溜溜地给送回去。变成太上皇的朱祁镇
,回到北京就被弟弟软禁在南宫。
跟着朱祁镇倒霉的,还有他的宝贝儿子,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朱见深。太子被废为沂
王,跟他老爸高墙里蹲着去吧。
好在见深有个好奶奶,这位孙太后怕二儿子对大孙子下毒手,就决定把孙子带到身边,
当然,具体工作就落在太后的贴身宫女,我们故事的女主人公——小万身上了。
不离不弃的朱万恋
这一年,见深4岁,宫女小万“芳龄”23。朱见深在皇宫外的日子无比艰辛,母亲因为
怕惹麻烦,也是对他避而不见,但是却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清初的“明史案”是著名的文字狱:顺治年间,湖州富户庄廷鑨编了一部明史,被人告
发后,七十多人被清廷诛杀,数千人遭受株连被捕。在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庄家妇
孺被武林高手救出,告发者吴之荣则被杀掉,十分解气。然而,真实的历史和小说中的
记载不同,金庸的先祖査继佐恰恰是此案最早的告发者。

庄廷鑨得到明朝前首辅的一部明史书稿后,便想以此为基础编一部明朝全史,让自己也
流芳百世。庄家财力雄厚,请到了江浙不少文化精英参与修撰,成为文坛盛事。尽管庄
廷鑨在成书前已过世,其父最终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刊成了《明史辑略》一书,一
时洛阳纸贵。此书洋洋洒洒一百多卷,奉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为正统。

为了打广告,图书扉页的“参阅”名单中列入了査继佐等18位江南名士的名字,实际上
査继佐等人并未参与。顺治十八年,其中一位名士看到此书后告诉了査继佐,査继佐的
深知明朝灭亡才十几年,此时公开出版一部讲述明亡清兴的史书会很敏感。査继佐再一
翻发现里面还有不少违禁的文字,而自己的名字赫然在首页上列第一位。

査继佐“殊骇”,决定主动向朝廷检举。他很快给浙江学政写牒文,说明自己等三位名
士与此书无关,并含... 阅读全帖
q***3
发帖数: 5088
44
《凤凰周刊》:司继才口述:我的夹边沟记忆
“人们都说我是一个红色知识分子。”这是笔者到了西安司继才对笔者说的第一句
话。他是目前尚在人世的对夹边沟情况最了解的人。一个他当年的下属在夹边沟农场当
管教,照顾他。司继才以前在那里搞宣传,做过很多具体琐碎的事情,知道很多不为人
知的事情。
我是1928年7月14日生的,原籍山东省青州。1941年入陕西省三原第三中学学习。
1943年初中毕业后,到了陕甘宁边区,延安第二高级师范毕业。 1943年参加了八路军
。1952年进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56年毕业。1956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第十
师28团宣传股长、师宣传科科长。同年,我在兰州讲师团任团长,1957年任中国国家建
筑工程部兰州总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
我的前半生是很顺利的,不然那时人们怎么说我是红色知识分子呢,争着抢着要我
呢?1957年时,我被卷进了“以刘志强为首的右派反党集团”里。大鸣大放时,鼓动人
们放下包袱给党提意见,当时反复说,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我当时是整风
运动办公室主任。我们宣传科的杜克发言说,党委有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党委里有
宗派主义;党委会里不纯,...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10169
45
来自主题: Beijing版 - 猜迷了 刘小波  (转载)
我猜是下列人名之一。。。
《飞狐外传》人物(共有112人)
马行空 马春花 徐铮 商宝震 何思豪 阎基 田归农 苗人凤 南仁通 补锅匠 脚夫 车夫
蒋调侯 店伴 钟兆文 钟兆英 钟兆能 南兰 苗若兰 商老太 平四 胡斐 张总管 王剑英
王剑杰 陈禹 古若般 殷仲翔 福康安 赵半山 孙刚峰 吕小妹 钟四嫂 易吉钟小二 钟阿
四 胖商人 瘦商人 凤南天 凤七 俞朝奉 蛇皮张 邝宝官 凤一鸣 大汉 孙伏虎 尉迟连
杨宾 中年武师 程灵素同桌后生 袁紫衣 刘鹤真 崔百胜 曹猛 蓝秦 王仲萍 张飞雄 慕
容景岳 姜铁山 薛鹊 王铁匠 姜小铁 田青文 张管家 聂钺 上官 褚轰 汪铁鹗 周铁鹤
曾铁鸥 秦耐之 姬晓峰 张九 任通武 相国夫人 蔡威 汤沛 无青子 海兰弼 大智禅师
欧阳公政 西灵道人 文醉翁 周隆 郭玉堂 齐伯涛 陈高波 安提督 宗雄 桑飞虹 倪不大
倪不小 常赫志 常伯志 上官铁生 哈赤大师 心砚 石双英 刘之余 童怀道 李廷豹 石
万嗔 木文察 陈家洛 无尘道长 德布 李沅芷 余鱼同 司徒雷 谢不当 黄希节
《雪山飞狐》人物(共有25人)
于管家 田青文 左书僮 右书僮 平阿四 阮...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46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草清
书吏们也纷纷攘攘吵着,这时候就听外面一阵板子chōuròu声,还夹杂着凌luàn的惨呼。
“来了来了……可算是来了。”
书吏们抹着额头的汗,庆幸不已,这是他们手下的巡役赶过来救主了。
mén外几十号巡役挥着木棍,打得人群如cháo水倒卷,眼见围拥之人就要溃散,又一拨套着“巡”字号衣的人马出现了。
“干什么干什么?人家只是在说话,你们怎么就动手了?当自己是官差呢?”
刘兴纯lù面了,他带的可是巡检司的正经巡丁,这么一喊,那帮巡役人一愣手一软,顿时被人群又倒推回去。
“出来说话”
“别躲耗子了平日在咱们船上那些神气呢”
人群又吵嚷起来。
嘎吱一声,mén开了,终于有个书吏脸sè发白,xiǎo心翼翼地探出脑袋,背后好几双手赶紧把他推了出来。
“那个……大家别闹,过年嘛,和气生财,jiāo了钱就走。”
那书吏指着远处江面木mén说着,那里停的都是jiāo了钱的船只,只等第二天开关就放行。
回应他的是一堆杂物,甚至还有唾沫... 阅读全帖
q********8
发帖数: 372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Kayaker: 中国大审判
六、中国大审判
1、南京审判
在中华大地欢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
锣鼓声中,从14年艰苦抗战中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将昔日横行中国的日本
战犯迅速尽快逮捕,可谓扬眉吐气,大快人心!
从1945年8月到1947年5月,中国各地共逮捕日本战犯2357名,
相继在北平、南京、上海、汉口、广州、太原、徐州、济南、台北、沈阳等地,设
立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经过各地的紧张审判,35名战犯被执行死刑,遣返回日
本者933名,引渡出国者27名,尚有在押战犯1137名,转移到司法机关者
100名。
为统一审判在华日本战犯,中国于1946年2月15日正式成立国防部审判
战犯军事法庭,任命石美瑜为庭长,王家楣为主任检察官,任命李波、徐乃堃、高
硕仁、施泳等为检察官,陆起、李元庆、林建鹏、叶在增、孙建中、龙钟煌、张体
坤等为审判官,统一审判由中国驻日代表团引渡和从全国各地法庭移交的日本战犯。
这又是正义与邪恶的大较量。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呼声下,中国军事法庭对屠杀
南京人民的刽子手谷寿夫、屠杀300多个中国人的乙级战犯田中军吉、在南京紫
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的... 阅读全帖
F*****1
发帖数: 779
48
1993年5月26日到31日,北京至莫斯科K3次国际列车驶出国门后,先后遭到三个抢
劫团伙的血腥劫掠。案中部分劫匪逃之夭夭,18年来虽偶有落网者,仍有个别劫匪在逃
。2011年5月26日,“清网行动”战役打响。该案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恶狼与羔羊
北京至乌兰巴托、莫斯科的K3/4次国际列车,途经中、蒙、俄三国,从1960年开始
运行,是新中国成立后开行的第一趟涉外列车,从二连浩特出境,全程7865公里。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后,中苏关系日渐正常化,俄罗斯对中国商品的大量需求,让很
多中国人找到了商机,中俄边贸风起云涌。北京到莫斯科的K3/4次国际列车,成为最重
要的货物通道。 这趟列车从北京站始发,北京倒爷占了大多数,他们中的大多数当时
没有所谓的“正当职业”,或者是刑满释放的两劳人员。漫长的6天6夜,让这些寂寞难
耐的倒爷在车上开始熟悉起来,从“独行侠”乌合成“帮派”,他们拉帮结伙,起初只
为在陌生的国外有个照应。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这些欠下赌债的倒爷们,很快发
现了国际列车的一个漏洞。中国乘警在二连浩特列车出境的时候就下车。俄罗斯的警察
却不上车执勤,而...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49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合集] 名侦探柯南分集剧情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Mon May 16 17:59:41 2011, 美东) 提到:
每楼对应一集~~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Mon May 16 18:00:30 2011, 美东) 提到:
名侦探柯南剧情第1集 云霄飞车杀人事件  酒会现场发生山崎总经理被害事件。解决
这个事件的是以福尔摩斯式的推理能力而声名大噪的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某天,
新一和自己青梅竹马的同班同学毛利兰相约到游乐场游玩时,意外的在云霄飞车上遇到
了杀人事件,在新一的推理下,很快协助警方破了这个案子。不过,这时有两个黑衣人
的身影进入了新一的视线……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Mon May 16 18:01:03 2011, 美东) 提到:
名侦探柯南...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50
李秀成自述
时逢甲子六月,国破① 被拏,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②大人量广,日食资
云。又蒙老中堂③ 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遂(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
是以再用愁心,一一清白写明。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
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
玉鉴。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其在家时,兄弟三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
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後母所生。④
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长、次兄往家种田。洪秀全
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
1837 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自还魂之後,俱讲天话,凡问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
上芾,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
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後,具〈俱〉不敢拜别神。为世民者,具〈
俱〉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 阅读全帖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