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发帖数: 34805 | 1 这个取决于逻辑,跟语言无关。
但凡是树状结构,递归用得很多,这是唯一简洁的写法。
需要注意的是限制层数等等,否则可能会出大问题。 |
|
t*****n 发帖数: 4908 | 2 我试一试。
GP和OO正好是两个不同的方向。OO强调树状结构,GP着重什么都能包含。个人觉得实际
编程中OO用的比GP多。GP需要知道如何使用,比如stl。 |
|
|
t****a 发帖数: 1212 | 4 呵呵,大牛果然对这个话题有兴趣:)
我完全同意你说的test对code的重要性。通过test是以事实证明程序的质量。
我也能理解很多朋友对这种方法的质疑。毕竟它从提出开始有30年了,目前为止没有大
规模应用。可是我们知道很多学术概念到应用之间会相隔很久。比如OO的概念是60年代
就提出的。80年代C++出现之后才开始逐渐开始大规模应用。
Literature Programming (LP)的过程,就我的体会,更象是设计的过程,而且把设计
贯穿了整个编程序的始终。它强迫我在写程序之前仔细思考描述程序的逻辑,在整个项
目中的地位等。
在网上我看到了很多对LP的质疑,其中一种质疑是,程序并不是论文,不能够按照文章
的形式来组织程序逻辑。这里就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程序究竟是以什么形式组织的?
文章又是以什么形式组织的?两者有相似之处么?
在我看来,两者都采用的是数据结构中的LIST(散列表)形式来组织。论文分为章,节,
小节,段落;程序也可以分为不同的逻辑分块,每个逻辑分块又分为各个小块,上层的
逻辑分块调用下层的逻辑小块,其中也存在交叉调用,就好像一篇论文内部的交叉引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34805 | 5 不多,parse email的时候用到过,因为email也是树状结构。能写递归没人写栈的,
一点内存不算什么。 |
|
|
m******t 发帖数: 635 | 7 打算弄startup的话,去news.ycombinator.com看看吧,讨论气氛不错
对编程方面的讨论感兴趣的话,可以去reddit.com/r/programming
当然像魏老师和你们这样规模的讨论,估计他们那个树状也不好使,按照他们那个路子
,应该是魏老师写个
blog,谈他的方案,然后post到论坛上大家讨论,然后Goodbug也写一篇反击,再post
,然
后旁观者们再上...这么一来一回,不知道对华人是否适合,哈哈 |
|
m******t 发帖数: 635 | 8 突然觉得软件开发的生产力是个scalability的问题,和网络应用的scalability似乎有
些相象:
强调个人的生产力(牛不牛,工具是否好FP?),就是单机优化,scale up
强调团队协作,堆人力(Java?),就是scale out
但是人头多了的话,相互间的通讯overhead也成指数增加(如果是全连通的拓扑,小团
队没有问题, 理想的情况是share-nothing),折中的办法是类似DNS那样的树状分层结
构(高层间可以全连通logN *
logN,不过存在信息失真问题),就是java的architect -> team lead -> senior sde
-> junior sde。
总觉得应该在这两个极端(大团队 <-> 小团队)中间有个局部最优解。也许通过SOA切
割模块,然后小团队(都是大牛或者senior级别)开发同时维护,是这个最优? |
|
h******e 发帖数: 209 | 9 工作有这么个任务。已有多个需求大同小异的客户网站,界面也大同小异,他们对应不
同的客户。
每个网站主要工作是根据客户的树状组织结构收集各个分部的调查数据,一层层往上汇
总算分,然后把分通过chart,表格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以前的代码都是面向过程写的,现在的要求是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如果来一个新客户
,能够3天内做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新网站,并能在有大量这种网站的时候,能容易维护
。比如新增一个功能,能很容易的把这个功能模块加载到所有的网站上去。
我目前的想法是:设计很多模块,每个网站一个site module,属性值是客户名,业务
线列表等。
然后业务线做一个模块,属性有业务线名,业务线自己的组织结构树,调查表,以及算
法表等
这样一个公司增加一个业务线,只需增加一个业务线module。
另外,有tree model,为组织结构模型,有调查表model,还有算分model。
所有这些都想架构在php framework上,而且所有模块都能通过从一些csv file读取数
据,这样能知道具体的模块名,组织结构的部门名,以及调查问题集合等
问题有:
1. 如何组织这些模块?
2. 因为算出... 阅读全帖 |
|
h******e 发帖数: 209 | 10 恩,肯定要用模块。但主要问题是:要做一个新客户网站,如果能够尽快的生成数据。
比如:有个新客户,有4条业务线,每条业务线都有自己的一套树状组织结构图,一套
问题集和一套算分规则集。
这样,我希望能够做一个母模块,要做一个新业务线呢,就从它相应的csv file里读入
数据,自动在数据库里建表,自动算分,自动在增加相应的页面,并显示相应的charts
,table等。
这样,最好能做到3天内就把一个新网站给搞定。
这样做的话,数据库的表名,列名事先都未知,需要动态生成。那些查询语句都不知道
该怎么写。
不知道我说得清楚不。 |
|
|
z*******3 发帖数: 13709 | 12
其实不难,typesafe那帮人故意弄复杂了
估计好骗钱吧,it很多东西都故意弄得很复杂,便于收取咨询费
akka的基本单位跟vert.x一样
vert.x官方文档里面也说了,就是actor model
但是akka的是树状结构,一个接一个,就像tree node一样
vert.x是bus结构,所有的communication通过event bus完成
就更简单一点,然后各种接口什么也都比较完整
你可以随心所欲自由搭配和组合,这种非侵入式的设计比较讨喜 |
|
w***g 发帖数: 5958 | 13 我要做一个网页,屏幕左边是一个树状菜单,每点一项会在右边打开对应的内容。
以前我一直使用ajax搞的,不用刷新页面,所以树的状态不会丢掉。
上次经版上搞人指点说ajax用户体验不好,现在想去掉ajax,每点一项都刷新
网页。现在的问题是网页一刷新左边树的展开状态就丢失了。
请问如何在页面之间保留书的展开状态。
多谢多谢! |
|
a***n 发帖数: 538 | 14 如果没有clojure这种特殊的树状数据结构,mvcc实现起来会很慢吧。 |
|
z****e 发帖数: 54598 | 15 akka最头疼的就是树状结构
到最后actors越来越多,自己都有些迷失了
虽然理论上可以复用actor,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各自写各自的
vert.x就是扁平的网状结构,每一个verticle都是平等的
随时可以通过verticles的组合来形成你的需求处理链
而且msg的发送是通过bus来发送的,不像actor那样,跟每个actor绑定
这就增加了代码的复用的可能性,而且akka一旦有一个actor挂了
整个处理逻辑就over了,但是vert.x可以随时拔插进verticles,就比较方便 |
|
d*******r 发帖数: 3299 | 16 神马都要写成 declarative 2 way binding,
然后互相联动, 有时省事儿了, 有时蛋痛无比;
比如我要看一个数据变了, 然后 trigger 出一大堆其他的 event handlers,
在 AngularJS 里搞, 我记得还要去搞它那个一大坨规则的神马 event 传导, 还树状的?
这种所谓 binding 其实是一个比 event trigger 描述能力弱的抽象,
JQuery 用的那类 event trigger 低级一些, 但本质上跟 generic 编程语言一样强.
乱甩 event 代码会乱, 但是并不是 event trigger 这种抽象本身不好. |
|
|
T*******x 发帖数: 8565 | 18 我觉得用ant管理系统自带的lib很方便,用maven管理通用的树状的dependency很方便
。这两种要是能结合起来就好了。 |
|
c******n 发帖数: 16666 | 19 以前用NG1的时候 用了不少这玩意
当时文档不怎么详细 但是自定义选项还是挺多的 绕几个圈 想做的基本都能做出来
现在用vue都是自己撸一个 其实也就个list+filter+sort
我一般还会在外部留几个树状checkbox帮着做filter |
|
m****o 发帖数: 182 | 20 从编程的角度来讲,实现某些深度学习模型还是挺有挑战的。比如用tensorflow搭一个
树状递归网络模型来做sentiment analysis,如果不了解如何使用tensorflow的高阶函
数,那基本只能抓瞎。 |
|
g****y 发帖数: 323 | 21 from www.51soft.com
万水千山
一般设定
◆对于当前文档的设定
主选单“Document”的项目只对当前文档有效,除开前面已经讲
了以外,还有以下内容:
“File Format”,设定文件平台; “Set Read-Only”,设定
文件只读,只读文件是不能被存盘的;
如前所述,这二项设定都可以从窗口底部的状态栏右边看到。
“Monitor Clipboard”,所谓的同步剪贴板功能就是在这里设
定;
“Reload”重新装载当前文件,所有未保存的内容以及“撤消/重做
”缓冲区的信息都将清除。
◆一般参数设定(选单Tools|Preferences)
参数设定对话框分为左右二个部分,左边是树状组织的属性类别
,属性不同,对应的右边页面的内容也不同。
1)General类的基本参数
在General页面有许多选项,如图十三。最上方的“Line space
”设定行间距,——行高的百分数;“Combobox history”设定搜索
替换对话框里面的输入栏的历史记录的个数。其他各个选项的用处和
推荐设定如下:
“Save window position on |
|
q**1 发帖数: 193 | 22 原来用的 MyBase 可以把很多网上看到的比较好的文章
整理成数据库。不过每次我从新安装系统或者把这个保
存的数据库文件拷贝到其他计算机,数据库都不能正常
显示,所有树状结构的节点都变成了 new item
不知道有什么类似的比较稳定的软件可以替代这个软件
多谢... |
|
|
|
|
|
y****i 发帖数: 84 | 27 GraphViz
Freeware
you only need to generate 'dotty' file in plain text
very simple
the best thing about it is that you can generate a tree in your own program |
|
a*******a 发帖数: 4212 | 28 Visio has 60-day-free-trail version. Download it from ms. |
|
q*****g 发帖数: 1568 | 29 Diffusion
文化扩散被20世纪早期人类学家们认为是解释很多文化和社会的异同的最有力的工
具。相邻的文化是会互相影响的,比如说美国英语就有无数从别的文化中借来的单
词。
但是不能机械的看待文化扩散,不能机械的认为所有的文化扩散的速率都一样,导
致的结果都一样(比如说文化趋同)。否则的话北爱尔兰人就应该都信一个宗教,
墨西哥人也都该讲英语而不是西班牙语,犹太人也都该承认耶稣是基督了。
另外一个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拿生物进化来类比,diffusion是不可能在两个不同种
的生物中出现的,因为按照定义,不同种的生物不能交配,所以不可能发生基因的
扩散。所以生物进化是不能回头的,一旦两个基因pool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它们
就分头走向各自的方向,以后可能会出现形式上的相似(homology),但不会有基
因层面上的交流。所以用一个树状结构来描述生物进化是再合适不过了,但对于文
化进化我们就不能这样说。理论上完全可以出现两条分支又融合成为一条的情况,
事实上也有一些(尽管远非主流)这样的例子。
这是我们拿生物进化来类比文明发展时一定要记住的一个相当本质的不同。 |
|
s******y 发帖数: 28562 | 30 二次进化是我从lateral evolution 直接翻译过来的,指的是在历史上的渐进的树状
进化事件关系(垂直进化,or vertical evolution)之外的横向进化事件。
叶绿体当年就是藻类,它进入原生生物而发展出后来的植物,这个是非常早之间的事件,
而且是在比较低等的生物之间发生的。
现在在高等动物中又再次发生藻类共生的事件,仿佛是历史再现,但是在更高等
更复杂的生物之间发生,理论上的难度更高,也更让人惊讶。 |
|
h******y 发帖数: 1374 | 31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1日晚间消息,汤森路透9月21日公布了年度汤森路透引文桂
冠得主名单,以预测将于10月公布的诺贝尔奖科学和经济学类得主,名单上的科研人员
将有可能成为各项诺贝尔奖的有力争夺者。
每年,汤森路透都会利用其研究解决方案Web of Knowledge™中的数据,根
据诺贝尔奖的生理或医学、物理、化学与经济分类,使用定量数据来分析和预测最有影
响力的研究人员。根据其发表的研究成果的总被引频次,这些高影响力研究人员被授予
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Citation Laureates)称号,预示着他们可能成为今年或不久将
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汤森路透是唯一采用定量数据预测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的机构,自2002年起,共有21
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赢得诺贝尔奖。
汤森路透研究服务引文分析师David Pendlebury说:“在科学社群里,若经过分析
和计算,引文可以作为另一种形式的同行评审。一位科学家发表研究成果的被引用次数
越多,这位学者在其同行之中、从学术角度的受敬重程度越高,而这可以作为如诺贝尔
奖这类奖项的预测指标。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是通过成熟完善的方法评估引用...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1828 | 32 生理学或医学
Brian J. Druker 美国奥勒冈州波特兰市奥勒冈健康暨科学大学 (Oregon Health
Science University)医学教授、JELD-WEN血癌研究教授及奈特癌症研究所(OHSU
Knight Cancer Institute)主任、同时也是霍尔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研究人员
Nicholas B. Lydon 美国怀俄明州杰克森洞(Jackson Hole, WY)Granite ***a, LLC
创办人;美国加州圣地牙哥AnaptysBio共同创办人兼总监;及美国麻州剑桥Blueprint
Medicines共同创办人兼总监
Charles L. Sawyers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人类肿
瘤学及病因Marie-Josee and Henry R. Kravis教授、同时也是霍尔休斯医学研究所(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研究人员
获奖成就:他们发展出***性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疗药物im... 阅读全帖 |
|
V********n 发帖数: 305 | 33 严格说,90-00年也算是变革的大时代。在美国,正是PCR仪进入千家万户的时候
;在中国,刚把移液管换成加样枪。
当年的思路是一个基因一个酶一个功能,没有PCR,就没有大规模功能研究。当过表达
变得可操作,一切才有可能;而且觉得一切皆有可能,仿佛物理学牛顿之后的100年
。分子A调控分子B,造成功能C的模式成就了多少PNAS,JBC,甚至CNS;但最终也汇聚
成cell signaling的泥淖。Signal pathway,从三点一线,到树状图,到今天的signal
network。谁谁都有联系,一切皆有可能,完全不知所云。
当思路走到了技术的前面,淡定要多些;当技术走到了思路的前面,抓狂要多些。 |
|
d***e 发帖数: 3497 | 34 开始这个韩春雨发了文章以后,一群记者对韩春雨极尽吹捧之能事。多年江湖经验就觉
得这人不太靠谱:
举几个列子: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科学家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
头衔,这就是科学家的自我修养。”
那天,补课快结束了。杨凯想考考韩春雨,给他出了一道超出书本范围的题:大肠杆菌
酶数量翻一倍的时间是8分钟,但是其DNA完全复制一次需要24分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
现象?
只有十来岁的韩春雨开始试着在纸上画起树状图,琢磨了不一会儿,他就找到了答
案——“多个位点同时开始”。
韩春雨的机智受到了凯哥“极大的夸赞”,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有研究生物学的
天赋”。20多年过去了,再提起这件事,韩春雨仍是满脸骄傲。
韩春雨总说:“自己是一个胆小的人,与其去真正的大自然里冒险,他还是更乐意在科
学的海洋里探寻。” |
|
t******e 发帖数: 196 | 35 也想请大家帮帮忙,给推荐一下审稿的机会。
关键词是: phosphoramidite 的合成, 寡核苷酸/修饰寡核苷酸的合成 (液相,固相
),纯化 (small scale, large scale),鉴定,结构及杂质分析 (UPLC, HPLC,
MALDI, LC-MS, UV, CD...),荧光探针,quadruplex的形成/分析/生物应用,树状分子
设计。
及oligonucleotide cholesterol conjugates, oligonucleotide peptide conjugates
, triphosphate oligonucleotide的合成。
请大牛们帮帮忙推荐一下!有可能的话,请站内联系。
谢谢! |
|
h*********g 发帖数: 78 | 36 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主要指的尺寸吧,比如,frechet 做树状分子
时,都说的EPR和尺寸的关系。尺寸大到一定的尺度(50nm ?),被身体排出的half
life就增长了,一半小分子大改是小于30 分中什么的.
VEGF 和EPR effect我就有点不理解了,我做过VEGF控释,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它的EPR
effect,它不是很容宜被分解什么的么。 |
|
j*******1 发帖数: 266 | 37 达尔文常被他的支持者称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理论称为最伟大的理论。说这话和听
这话的很多人并不知达尔文到底说的是什么,只不过是在学校学生物时,听老师讲过达
尔文理论,人云亦云罢了。
要说若干年前,达尔文的想法是个科学理论还有情可源,因为那时人们在生物
学上的知识很贫乏,现在人们知道的很多基本的知识,那时都不知道,那时的很多的观
点是错误。而今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生物的知识大大的丰富。以现在的生物学知识,
达尔文的理论可谓是千疮百孔,可笑之至,甚至也根本算不了科学理论,也就算个科学
故事,或科学笑话,若干年后可能要成为科学丑闻。我说的丑闻的主角并不是达尔文,
因为达尔文并没生在这个时代,并不知道在他身后有什么科学发现。这些丑闻都主角是
一些世界排前30名大学里的名教授,西方国家的一些科学院院士。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
,让大家看看达尔文和其门徒是闹出什么样的笑话。
首先要听懂这个科学笑话,一定要明白达尔文对理论是什么? 我在达尔文理论
和新达尔文论一文中已谈到,达尔文理论是有关新物种是如何产生的理论,也就是进化
的机理。它的核心是自然选择,整个过程有五个条件完... 阅读全帖 |
|
y***j 发帖数: 11235 | 38 新手,问题可能很弱智。
get是不是不能返回带下标的对象呀?例如
> a=c("A","B","C")
> get("a")
[1] "A" "B" "C"
> get("a[1]")
错误于get("a[1]") : 找不到对象'a[1]'
虽然
> get("a")[1]
[1] "A"
但是我遍历下面的树,所以需要a[[2]][[2]][[1]]之类的的引用。最后[[1]]可以后加
下标,但是前面a[[2]][[2]]需要在get里面引用,有什么办法么?
或者有啥其他方操作这样结构的树么?有专门的函数么?R有指针操作么?不需要具体
的CODE给思路就可以。
a=list("A",list("B",list("C",list("D"....)))) |
|
t******g 发帖数: 372 | 39 错误也说了,get的参数是object的name
你怎么遍历你的树,取决于你的树从哪来的?
比如R里有 class dendrogram |
|
y***j 发帖数: 11235 | 40 有啥其他动态变量的方法么?
我只能想到一个借用建立一个temp文件,然后source这个文件。有没有正规点儿的?试
过eval(parse)也不行。
树是自己构建的。做类似FPgrowth之类的事情。
a=c("d","c","b","a")
atree=list(a[1])
atree_count=list(0)
for(i in a[-1])
{
atree_temp=list(i,atree)
atree=c(atree_temp,atree)
atree_count_temp=list(0,atree_count)
atree_count=c(atree_count_temp,atree_count)
}
atree是一个tree记录每个item
atree_count一个相同的tree记录每个item的count |
|
a***d 发帖数: 336 | 41 you can take a look at structure of the tree objects in R. |
|
y***j 发帖数: 11235 | 42 看过dendrogram好像我的应用不太好操作,现在自己用野路子基本解决了。多谢顶贴,
发个小包给你们吧。 |
|
P******n 发帖数: 1220 | 43 说明:
1、整体为一个汉字“未”,象征“未名空间”。
2、亦可视为“众”字之变形。寓意大家一起交流,互相帮助。
3、整体成松树状,寓意永葆青春和活力,全仰仗大家来“灌”。
4、线条简洁,易于制作。 |
|
w****n 发帖数: 241 | 44 在一个页面里显示所有的同主题文章, 不用一篇一篇地看.
而且可以做成树状, 谁Re谁一目了然.
参照 slashdot.org |
|
|
L****r 发帖数: 33 | 46 in fact, it is implemented in the new bbs like bbs.pku.edu.cn |
|
x***n 发帖数: 5127 | 47 bbs版面的信息组织是流状的,有很多有用的信息,如果版主不收集,过一阵子就冲走了
精华区是树状的,版主们需要花不少时间去整理,内容丰富程度受版主精力的限制,而且分散在不同版面里,查询也不方便
而维基是网状的,而且维基最大的优势在于 人人 都可以参与维护更新,并且纪录修改历史,非常有利于信息的灵活组织,另外检索十分方便。它同mitbbs现有功能有很好的互补性。如果能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大大减轻版主们的负担,而且能将不同版面的信息有效地整合起来。
我们music版正在尝试初步建立一个,供参考
http://mitbbs.wiki-site.com/index.php/Music
我估计mitbbs增设此功能技术上也很容易,因为mediawiki本身是开放源代码的,安装到mitbbs的服务器上很容易,主要的修改只需要将用户登陆部分同mitbbs现有用户登陆连接起来就行了 |
|
z****e 发帖数: 54598 | 48 我觉得data sci里面根据数据结构组织程度可以划分出很多档次
象web page这种,就近乎无结构,google就通过找到被url的次数作为reference
然后根据这个被url次数做排序,来大幅提升效率
但是医院的数据,基本上都有比较清晰的结果
就像你说的,填表,所以这个时候,统计派上用场的地方就少了
我们总结下来,这种整合可以通过拓扑也就是建立ontology来完成
无非一堆metadata之间的关系,建图,然后找路径就好了
但是最麻烦的是,如果是纯粹混乱的数据结构
就像各种web pages那种,互相之间没有url,那怎么办?
这个领域我觉得统计的用场是大大的
目前我做到的是通过一个树状结构来查找最大不同的意思酱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