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校史馆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h*d
发帖数: 19309
1
http://news.sina.com.cn/c/2011-04-22/043522337359.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2日04:35 北京日报
钱学森1935年公派留学美国的志愿书。  钱学森1935年公派留学美国的志愿书。
杨振宁1938年入学的学生履历片。摄影 赵琬微   杨振宁1938年入学的学生履历
片。摄影 赵琬微
时间毯  时间毯
院士林  院士林
1945年,叶企孙教授批改的李政道的电磁学试卷。  1945年,叶企孙教授批改的
李政道的电磁学试卷。
1936年清华物理系师生合影  1936年清华物理系师生合影
今天上午,即将迎来百岁华诞的清华大学又收到一份厚礼,由校友捐资兴建的新清
华校史馆正式落成开放。经过历时五年的收集整理汇集而成的清华百年史,今起永久展
出。从晚清到民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再到如今的飞速发展,每一
个历史瞬间,都有清华学子的身影。
今天开馆的校史展不仅包括近千幅图片,还收集了提到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学习工
作表现优秀的清华大学1965年写给北京市委、教育部有关政治辅导员的报告...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
清华校史馆展出胡锦涛成绩及朱镕基实验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3日02:46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昨天,清华大学校史馆和新清华学堂正式落成。在清华校史
馆里展出了清华大学百年的历史,其中有近两百件实物均属首次展出。
包括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学习工作的情况汇报,还有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校期间
与同学一起完成的实验报告等。
胡锦涛“工作成绩”亮相校史展
展览物品历时五年收集整理汇集,其中有近千幅图片。记者发现,一份由清华大学
于1965年7月递交给北京市和教育部的《关于我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情况》的报告中,
在介绍政治辅导员发挥的作用时列举了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在清华大学的工作成绩。
工作情况报告介绍:“学生文艺社团副团长、政治辅导员胡锦涛,在担负的政治工
作中努力钻研党的方针政策,群众反映和他能谈心里话。”
报告还透露,“胡锦涛学习成绩全部优秀。他还是业余文艺积极分子,参加了舞蹈
创作和演出等。”
朱镕基做实验研究发电机
清华校史展同时还展出了章希博、孙络生和朱镕基等人完成的实验报告。这份“交
流电机实验”科目的报告题目是“交流发电机的并...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9309
3
http://news.sina.com.cn/c/2011-04-23/024622343294.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3日02:46 新京报
昨日,清华大学,500余名本科生在表演大型团体操《紫荆花开》。当日,清华大学第
54届“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暨大型团体操表演在清华大学举行。本报记者 浦
峰 摄   昨日,清华大学,500余名本科生在表演大型团体操《紫荆花开》。当日,
清华大学第54届“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暨大型团体操表演在清华大学举行。本
报记者 浦峰 摄
杨振宁在清华的履历片。本报记者 浦峰 摄 杨振宁在清华的履历片。本报记者 浦峰 摄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昨天,清华大学校史馆和新清华学堂正式落成。在清华校史
馆里展出了清华大学百年的历史,其中有近两百件实物均属首次展出。
包括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学习工作的情况汇报,还有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校期间
与同学一起完成的实验报告等。
胡锦涛“工作成绩”亮相校史展
展览物品历时五年收集整理汇集,其中有近千幅图片。记者发现,一份由清华大学
于1965年7月递交给北...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3464
4
校史馆在哪里啊?
T****t
发帖数: 11162
5
中国大学最博大精深的,可能只有校史。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
学等名校为了篡改和延长校史,不惜到处认祖宗,将别人的历史挪用为自己的历史。
2002年,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江南大学迎来了自己的“百年校庆”,这座以轻工业为特
色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才成立了整整一年。
当然,这一年举办“百年校庆”的并不只有江南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
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共九所高校
同时举办了联合校庆,庆祝一所名叫“三江师范学堂”的学校成立了100周年。
2002年,南京师范大学的100字样校庆牌在南师大竖起 / 视觉中国
这个被称“江苏九所高校百年联合庆典”的活动,在当时引起了极大关注,几位国家的
重要领导人均致信祝贺。此后,百年校史便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以至于你在这九所高
校的官网和百科上都可以看到,它们均把创办时间写在了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创立
的时候。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才组建而成。
但如果回到1982年,除了南京大学,没有谁敢想象自己20年后能举办百年校庆,有些学
校20年前甚至不存... 阅读全帖
f***a
发帖数: 41
6
兰州大学将于2009年迎来自己的百岁华诞。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兰州大学先后经过甘肃
法政学堂、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兰州中山大学、甘肃大学、甘肃省立甘肃学院、国
立甘肃学院、国立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等时期。百年风雨,百年沧桑。有多少莘莘学子
曾经在这里求学问教,有多少专家学者曾经在这里执教耕耘,有多少华夏赤子的生命中
镶嵌了对兰州大学的珍贵记忆,而又有多少以兰大风雨百年为背景的鲜活事件与感受被
相机凝固成永恒的瞬间。
为了记录、再现兰州大学的办学历史,缅怀先辈,激励后学,兰州大学校史馆博物
馆筹建办公室、兰州大学新闻中心受学校委托,特面向社会各界,海内外校友及校友后
代,职工及职工后代征集有关兰州大学的照片。具体事宜如下:
1.凡属与兰州大学整个历史时期(含原兰州医学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
院等)中所出现的建筑、人物、事件、档案等相关的照片,特别是1976年以前的照片,
均望投递。
2.投递请用挂号方式,通过邮局将照片寄至:中国甘肃省兰州市天水路222号兰州
大学校史馆博物馆,邮政编码730000。电子版照片请发至电子信箱:xiaoshiguan@lzu.
edu.cn。并望在信件题
s*****e
发帖数: 970
7
11月26日下午,中国第一份物理学博士论文——李复几学长博士论文原件捐赠仪式
在徐汇校区董浩云航运博物
馆举行。校长助理严良瑜、校史编委会秘书长毛杏云、校史研究室主任陈泓、副主任盛
懿、档案馆副馆长范巨山、
李复几学长的家属张微女士、李正修先生、王秀莉女士以及档案馆、校史研究室工作人
员等20余人参加了捐赠仪
式,仪式由陈泓主持。
在捐赠仪式上,张微女士、王秀莉女士分别代表家属向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
馆捐赠了李复几博士论文原
件和两枚李复几私人印章。随后,严良瑜助理、张微女士、校史博物馆长姜玉平、毛杏
云秘书长先后发言,他们分
别就李复几与上海交大渊源关系的发掘过程、论文珍藏背后的故事、论文的重要价值以
及捐赠给交大校史馆的重要
意义做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这份博士论文凝集着李复几学长的科学成就、科学精神以及100年来他和他的家属
为珍藏论文原件而付出的热
情和心血,有力地彰显了交大人与交大的精神和品格。论文捐赠给交大校史馆,使校史
馆又添一件珍贵文物,算是
锦上添花。同时,中国第一份博士论文荣归国内第一个校史馆,可谓实至名归。
李复几学长生于1881年,1899入交大前身南洋公学
c*******n
发帖数: 1648
8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MBA 2014-04-11 15:57   点击量: 226
能够在繁忙的工作学习生活里安排这样一次游学活动,纯粹的文化交流旅行,心里
满怀感激。这次为期五天的MBA台湾游学活动,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感悟良多,受益匪
浅。台湾,这个若即若离,我们熟悉而陌生的城市,带着特有的神秘吸引力,在去之前
,我们都兴奋地带着无数憧憬和向往。旅程一路下来,我们感悟其中,感动其中,感恩
其中。
关于台湾
短短的旅程,让我们对台湾有了一个直接的初步观感认识,身在其中,感受最真实
的台湾。海峡以外的台湾,不再如曾经想象的那般神秘,无论是城市建设,人文风景还
是台湾人的风土人情,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台湾的文化底蕴和气息,让我们特别惊讶。他们对于中华文明很好地传承运用,结
合对国际文化的领悟和学习,台湾给大家的整体感觉很有些中西合璧。
台湾人谦逊和蔼,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他们说话语调轻缓,语气亲切柔美。举手
投足都是他们良好心态的体现,习惯于用可爱的词语,中性的表达。他们好客,温和从
容,最忘不了的是他们的笑脸,让人感觉特别亲切和美妙。饭桌上的好客和酒文化与我
们无异,所以我们能够很快... 阅读全帖
M*V
发帖数: 3205
9
领导,母校欢迎你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刘俊 特约撰稿 李倩 实习生 刘胜男 刘宽 沈茜蓉 房硕
2006年4月上海交大11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来到了母校并作讲话,他饶有兴趣地讲
述“教授”的“教”与“授”的关系。最后他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每次回母校合肥八中,校长王建明都是事后才知道。“他从来
没以官方身份回来过,都是过年过节回来时顺便到学校看看。”
贺信、题词、微服私访
“我是南开中学的校友,叫温家宝,我想进去看一下。”
一封发自中南海的贺信,十多天来,在江苏泰州和江苏教育系统引起轰动。
2011年10月22日,在泰州大浦中心小学百年庆典上,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宣读贺信:
“光阴荏苒,当年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学之间的纯真友情,至今记忆犹新……希望同
学们珍惜宝贵时光,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落款:胡锦涛。五十多年过去了,已经位
居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依然惦记母校,令母校师生和江苏省委领导“备受感动和鼓
舞”。
尽管远离家乡,但胡锦涛和母校的来往从未中断。母校泰州中学的两次校庆,胡锦
涛都曾发来贺信,“1992年,泰中90周年是他写给老校长的亲笔信,...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0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邹声文 吴晶)春暖花开时节,坐落在北京海淀区的清华
大学迎来了建校100周年。清华园里,一幢幢庄重典雅的老校舍诉说着历史,一座座富
有创意的新校舍闪动着希望,赶回母校的年长校友、正在就读的年轻学子用一阵阵欢声
笑语把校庆气氛烘托得格外浓郁……
4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清华大学考
察,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总
书记的到来,使清华人倍感亲切和振奋,为百年清华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增添了强大动力。
总书记来到校史馆参观,对清华大学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对清华大学未来的
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为庆祝建校百年,新落成的清华大学校史馆精心布置了校史展和科研成就展。胡锦
涛一到学校,就前往校史馆参观。
创建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是一所蜚声中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建校百年来,清华大
学始终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形成了中
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重要
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胡...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1
领导,母校欢迎你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刘俊 特约撰稿 李倩 实习生 刘胜男 刘宽 沈茜蓉 房硕
2006年4月上海交大11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来到了母校并作讲话,他饶有兴趣地讲
述“教授”的“教”与“授”的关系。最后他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每次回母校合肥八中,校长王建明都是事后才知道。“他从来
没以官方身份回来过,都是过年过节回来时顺便到学校看看。”
贺信、题词、微服私访
“我是南开中学的校友,叫温家宝,我想进去看一下。”
一封发自中南海的贺信,十多天来,在江苏泰州和江苏教育系统引起轰动。
2011年10月22日,在泰州大浦中心小学百年庆典上,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宣读贺信:
“光阴荏苒,当年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学之间的纯真友情,至今记忆犹新……希望同
学们珍惜宝贵时光,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落款:胡锦涛。五十多年过去了,已经位
居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依然惦记母校,令母校师生和江苏省委领导“备受感动和鼓
舞”。
尽管远离家乡,但胡锦涛和母校的来往从未中断。母校泰州中学的两次校庆,胡锦
涛都曾发来贺信,“1992年,泰中90周年是他写给老校长的亲笔信,...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322
12
张首晟
2011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我校旅美校友、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张首晟偕同妻子回到母校
,在校友联络办的同志陪同下,一起参观了复旦大学校史馆。张教授和夫人此次是专程
带着子女来寻找先人足迹,瞻仰校史馆“镇馆之宝”——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张复
旦大学毕业文凭,就是复旦百年校庆时由张首晟校友捐献出来的。张教授夫人在参观中
深情地表示,复旦校史不仅能使自己的子女了解复旦,更能培养了下一代对复旦的感情
,“复旦情结”是可以一代一代传递下去的!
参观完校史馆,张首晟校友一家前往江湾校区参观,所见所闻令张教授一家感叹不
已,深深为母校的发展自豪和骄傲,祝愿母校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2012年6月2日上午,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迎来六十甲子诞辰,张首晟校友生动地讲
述了自己15岁入复旦大学少年班,与复旦同窗相处时间不长但一生难忘的校园时光。
2005年,正值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前夕,一位有心人向复旦校史馆捐赠了一份毕业文
凭。文凭主人叫张彝,是当时复旦公学的第二届学...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3
昨日,胡锦涛在清华大学会见杨振宁等知名教授。
据新华社电 清华大学迎来建校100周年。昨天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参观校史馆勉励应届毕业生
清华大学创建于1911年。建校百年来,清华大学始终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
在新落成的校史馆,胡锦涛一边观看展览,一边听取介绍。展览内容包括:清华师生当年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图片;再现着学子们在密云水库建设工地上边劳动边学习情景的视频;荟萃着550多位两院院士和人文大师的名家廊;代表着学校最新科研成果的空间微系统和纳型卫星、有机发光显示技术产品、战国竹简“清华简”整理报告等。
一些即将到边远地区和国防建设一线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也在校史馆参观。胡锦涛总书记与他们亲切交谈,勉励他们到“社会大课堂”进行锻炼,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胡锦涛总书记还与杨振宁、姚期智、王大中、钱易等清华教授代表见面并亲切交谈。
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着研发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重大任务。而结构生物学中心主要开展与重大疾病机理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及药物...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4
武汉大学近日宣布120周年校庆年正式启动,众多质疑认为武大前身只能追溯到1913年,与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并无传承关系。其实伪造校史的又何止武大,各大高校为了追求所谓底蕴,对校史造假可谓用尽方法不惜手段。生拉硬扯修的校史,也制造了不少笑谈。
借尸还魂:在同一校址就说是前身
张之洞1893年创办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仅因在原校舍上筹建就自诩有传承关系
1893年张之洞向光绪皇帝上书,奏请开办新式学堂以培养洋务人才,新学堂名为“自强学堂”,校舍定于武昌读书堂街三佛阁,1902年自三佛阁迁到东厂口改名为方言学堂。辛亥革命前夕,方言学堂因为经费拮据被迫停办。辛亥革命后,方言学堂的校舍移作武昌军官学校所用。1913 年民国政府委派教育部视学,贺孝齐在原方言学堂校舍的基础上筹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该校后来几经更名于1928 年正式组建为国立武汉大学。
由此可见,武大的历史严格说来只能从1913年算起,除非有官方文件认定设立武昌高师是为了恢复原方言学堂。可以设想,如果武昌高师利用方言学堂的校舍建校,其前身就可以认定是自强学堂的话,那么当时也曾利用方言学堂校舍办学的武昌军官学校是否也认为它的前身是自强学堂呢...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747
15
来自主题: CAU版 - 校庆活动安排
版上有没有大牛被邀请回去做杰出校友学术报告的?
http://110th.cau.edu.cn/art/2015/5/8/art_17810_374488.html
一、主要学术活动
1、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
(1)2015年国际植物逆境生物学学术研讨会,6月15日-6月20日,生物学院;
(2)第二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9月20日-9月23日,信电学院;
(3)2015年国际堆肥会议,10月22日-10月25日,资环学院;
(4)国际计算机与计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讨会,9月17日-9月19日,信电学院;
(5)氨基酸及其类似物与动物代谢调控国际研讨会,4月10日-4月12日,动科学院;
(6)CAER国际学术年会,10月16-17日,经管学院。

2、主办、承办国内学术会议
(1)第二届“农业保险”研讨会,5月30日,经管学院;
(2)2015中国农业发展论坛,6月6日,经管学院;
(3)“农业高效用水”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学术研讨会,6月,水院;
(4)中国葡萄酒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6月25-30日,食品学院;
(5)东北玉米大面积绿色增产研讨会,6月...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6
张首晟一生传奇,他15岁连跳几级通过自学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紧接着作为交换生赴
德国攻读硕士学位,后来又来到美国师从杨振宁攻读物理学领域,并且很快成为斯坦福
大学物理系教授。
今天,复旦大学官微发出今天确认去世的著名物理学家张首晟的老照片,青涩的脸庞、
稚气未脱的样子,预示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原复旦档案馆馆长周桂发撰文,惊悉有着浓厚复旦情节的校友张首晟先生突然离世,倍
感惋惜。
“近些年与他的交往历历在目。
我筹建校史馆时,得知2004年12月在物理学国际研讨会上,他向王生洪老校长展示他祖
父宣统元年的毕业文凭。
2005年5月,他将其祖父的毕业文凭捐赠给复旦大学,我和档案馆沈如松馆长接受捐赠
。如今,这件珍贵的文物成为校史馆的镇馆之宝。
七年后,2012年6月2日,他借来复旦参会的机会,将他多年来获得的重要证书(影印件
)捐赠给复旦,并在影印件上一一签名。我与他座谈40多分钟,留下珍贵影像资料。”
2005年,正值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前夕,一位有心人向复旦校史馆捐赠了一份毕业文凭。
文凭主人叫张彝,是当时复旦公学的第二届学生。这份签发于1909年的毕业证书是我国
目前存世的最早大学毕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2017年4月是宋平的百岁诞辰,但没有人知道究竟是哪一天。他从不许别人为他祝
寿,也坚决不透露具体日期,这是他的秘密。
98岁时的宋平。图|受访者提供98岁时的宋平。图|受访者提供
百岁宋平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宋春丹
本文首发于2017年4月22日总第801期《中国新闻周刊》
在北京西城区一座毫不显眼的四合院里,宋平已经度过了25年的退休时光。他深居
简出,平日里看书读报看电视,品茗散步,写书法,一个心愿是在不兴师动众的情况下
上街吃一次小馆。
1917年出生的宋平是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四中全会增选),在1920年前
出生的中共元老中硕果仅存,是目前中共党内资格最老、退休时间最久的常委。
2017年4月是宋平的百岁诞辰,但没有人知道具体是哪一天。
连他的老部下、中组部原副部长刘泽彭都不清楚。刘泽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宋平从不允许别人为他祝寿,也坚决不透露具体日期,这是他的秘密。
自我严格要求成习惯
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原主任陈东林很早就认识宋平了。
1953年9月,刚36岁的宋平被任命为劳动部副部长,1956年又出任国家计划委员会
副主任,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部级...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8
昨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校史馆入藏清代“宣统二年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吕维谦毕业文凭”,属该校最早的毕业证书之一。
记者看到,该毕业文凭尺幅巨大,高56厘米,宽43厘米,周边以8条龙作为装饰,四角印制“毕业文凭”4个大字。文凭主体分为两部分,右侧为光绪33年(1907年)11月21日由内阁公布的慈禧太后懿旨,共13列,856字。左侧包含了学科名称、教员姓名、毕业考试分数、毕业考试各科平均分数、历期历年实习总平均分数、历期历年考试总平均分数、学生年龄、籍贯、三代家长(微博)名、监督印章、填发日期、毕业证号等内容。文凭左上角加盖“学部之印”中满文篆刻印,天头中间为半幅“实字贰拾壹号”字样并加盖“学部实业XX司之印”中满文篆刻骑缝印,两枚印章均为篆体。
湖北省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解释,清代高等教育毕业文凭设计从繁到简各式各样,像湖北高等农业学堂毕业凭证这样翔实记载各科成绩、家庭情况等信息的并不多见。
华农宣传部校史研究工作人员介绍,从这张毕业文凭来看,当时学校林科开设了物理、地质、植物、森林数学等27门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财政课程任课教师为著名法学家张知本。
据悉,此次入藏的毕业文凭主人...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319
19
清华大学毕业贪官谱
作者:jxq2006
清华老校史馆有个校友高官榜,颇为引人注目。料想在新落成的中国最大的校史馆——
清华新校史馆中,这个高官榜应当更加突出而堂皇了。
百年校庆,人们说的都是吉利话。但掌权柄者,不妨也要反思一下清华在辉煌背后的阴
影,阴影之中的黑暗,而为今后的发展的殷鉴,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清华率先在我国
高校中搞政治挂帅,设政治辅导员,提倡突出政治的所谓“又红又专”,清华党干权倾
一时,往往还是身兼博导,这其间利弊究竟如何?清华思想改造打击知识分子整死人,
文革武斗死人不少,都不应从校史中抹去。又如清华出身的官员长期执掌中国教育,而
我国教育问题成堆,清华的教育文化似乎不能辞其咎。再如清华出了很多高官、学者,
但也出了不少贪官,从省长、市长到局长,在中国的贪官榜上,清华毕业的贪官似乎至
少在比例上占据领先地位。下面的清华毕业贪官榜,只是随手在网络上花了十几分钟收
集而来的。被揪出来的当然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实际当然更多。至于当今的主席副
主席委员长等最高领导人,将来被历史定位为何等人物,人们也是可以预卜的。
清华大学毕业贪官谱
慕绥新(1943年10月-2002年...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8175
20
40名四川灾区优秀少先队员参观山东大学
2008-07-12 09:01
[本站讯]7月11日,鲁川少年手拉手夏令营的40名同学来山东大学参观,感受和
谐校园的氛围,体验学无止境的气魄。夏令营主要由四川灾区绵阳的市级优秀少先队员
组成,山东大学有关负责老师指导了同学们的参观活动。
上午9点,夏令营的同学们首先来到山东大学南新区,在电气工程学院06级许孜博
同学的解说下开始了对南新区的参观。许孜博是重庆人,带有乡音的讲解使同学们倍感
亲切。看着以树名命名的林荫小路,来自绵阳市漩平小学的王新月小朋友感叹依山而建
的校园很开阔很有气势,而绵阳市柏林中学的汤茂琪同学更是决心以后要来山东大学读
书。之后,同学们乘车到达西校区参观山东大学校史馆,校史馆有关负责人及历史文化
学院06级考古班的闫雪为同学们讲解了文物馆和百年校史,五楼的书法展更是引得很多
同学一起辨认字体。漫步校园中,西校区奇特的房屋样式,美丽的校园,同样令参观的
同学们赞不绝口。参观的最后一站是东校区新校,文学院05级张倩同学带大家领略了校
园风景,看到图书馆时,决心来山大读书的汤茂琪同学惊叹道:“山东大学这么好
f****o
发帖数: 8105
21
江泽民大事不妙的兆头是越来越多。除了习近平一再释放“反腐没有铁帽子王”、“没
有太上皇”等直指江泽民外,这两年来包括其心腹徐才厚、郭伯雄、周永康等的被查、
与江家与关联的上海高官的接连落马,以及江被封杀都在昭示著这一点。而4月6日上海
澎湃新闻网的一则新闻,再次给了江当头一棒。
ADVERTISING
该新闻称,4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开馆,8卷300万字校史同时出版。校史
馆展出了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家族的家谱、1926年交大校庆纪录片、近代最早的教科
书、“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捐赠给母校的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模型、
20世纪30年代的巨幅交大师生合影……等珍贵文物。然而,报导在谈及校史时却只字未
提交大的“知名”校友、中共前党魁江泽民。这显然不同寻常,与上海交大此前的态度
截然相反。
要知道,早在2006年,上海出版社就出版了由交大编写的《江泽民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
大学》一书,书中回忆了江在交大“求学、生活的难忘岁月”。据说此书的写作背景是
作为交大电机工程系1947届毕业生,江一直“以自己是一名交大学子为荣”,一直对母
校关爱有加。江泽民至少先后11次到访过上...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周晓辉:上海交大再给江泽民当头一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6 16:42:14 2016, 美东)
江泽民大事不妙的兆头是越来越多。除了习近平一再释放“反腐没有铁帽子王”、“没
有太上皇”等直指江泽民外,这两年来包括其心腹徐才厚、郭伯雄、周永康等的被查、
与江家与关联的上海高官的接连落马,以及江被封杀都在昭示著这一点。而4月6日上海
澎湃新闻网的一则新闻,再次给了江当头一棒。
ADVERTISING
该新闻称,4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开馆,8卷300万字校史同时出版。校史
馆展出了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家族的家谱、1926年交大校庆纪录片、近代最早的教科
书、“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捐赠给母校的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模型、
20世纪30年代的巨幅交大师生合影……等珍贵文物。然而,报导在谈及校史时却只字未
提交大的“知名”校友、中共前党魁江泽民。这显然不同寻常,与上海交大此前的态度
截然相反。
要知道,早在2006年,...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立即搬!浩劫与磨难:中科大南迁合肥始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1 07:35:22 2019, 美东)
原创:丁兆君 柯资能 科学春秋 微信号 kexuechunqiu
功能介绍
跨界论坛
导 读
“文化大革命”中,地处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辗转迁至合肥。作为全国最著名的大
学之一,该校的下迁备受社会关注,也在科技界、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
了导致科大下迁的历史背景与内外动因,指出在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感召
下创办教育革命试验基地的热情、中苏关系恶化导致的战备疏散、与中国科学院关系的
微妙变化、本校当权派的盲目等几个因素的合力作用促成了科大的下迁。
撰文 | 丁兆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馆员)
柯资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
● ● ●
创建于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八年间,培养出了一大批具
有扎实理工基础的优秀毕业生,在科技、教育界声名鹊起,受到广泛... 阅读全帖
t****s
发帖数: 79
24
来自主题: CQU版 - 重庆大学校训-zt
重新贴一下,免得被某同学的帖子误导了。
---
重庆大学校训
钟塔广场的校训墙一直是重大的精神堡垒,“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
会”,这十六个字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历史意义。
十六字真言摘自于《重庆大学筹备会宣言》,比重大的历史还早上了几个月,是我校第
一代的校训。现代高等教育机构有三大任务:学术研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重大的
校训不仅完全涵盖这三大任务,还将服务社会细化为“佑启乡邦,振导社会”。早在二
十年代重大的创始人们就能提出如此先进的办学理念,让人不得不暗暗叫绝。也难怪有
外国友人在参观校史馆时会怀疑这些文字是杜撰的。校史馆的老师就会拿出珍贵的历史
史料,告诉他们,重大的创始人们,绝对的高瞻远瞩。
顺便也讲述一下我们的第二、第三代校训。第二代校训诞生于五六十年代那个热火朝天
的年代,和大多数高校一样,重大也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这样的口号性话语
作为了校训,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色彩。在风雨操场的校史墙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那个年代的故事,和这八个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大字。
2004年75周年校庆之际,校方将“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这十二个大字镌
刻在了A区...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25
“不食用转基因就是对抗温总理,干部应该撤职”
张宏良
这是最近在武汉市召开的推广转基因研讨会上提出的口号,文后所附《转基因专家:不
食用转基因就是对抗温总理,干部应该撤职》一文,是有关这个研讨会的报道。
武汉召开的这个专门推广转基因主粮的研讨会,聚集了全国几乎所有转基因领域的著名
专家,就其与会人员而言,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研讨会,如此规模宏大、专家齐整
的研讨会,让人想到了一直与转基因和方舟子站在一起中国科协,特别是当研讨会对地
方官员发出“不食用转基因就撤职”的威胁时,更加让人感到了该研讨会背后的巨大势
力。研讨会的宗旨很明确,就是研究如何推广和传播转基因食品,为美国生物资本开辟
广阔市场。与会专家认为推广和传播转基因食品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拒绝食用转基因食
品的干部,扣上对抗温总理的帽子,进行撤职查办。这个做法让人们想起了改革初期,
胡耀邦在强制贯彻家庭传承包时的那句名言:“不换思想就换人”,今天仍然是沿袭这
个旧有做法:不食用转基因就摘乌纱帽。这可真是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中国
科协在推广转基因时的强硬作风,丝毫不亚于当初老爷子推广家庭承包制的狠劲。如果
举办研讨会的只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卸任后的胡锦涛 回到泰州如刀扎
中国观察家
一月 08, 2018
走在路上没人注意时,
他才流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眼泪
发誓不再回这个让他想起来就心痛的地方。
从此他将自己的籍贯从江苏改成了安徽
主席是这样练出来的
刚刚卸任不久的前中共boss胡哥,继去贵州旧地重游、回江苏故地寻根外,月前又
到广西一行。胡哥在桂林曾有感而发的说,现在最想能清静平静下来。他称全退以后心
情仍是很沉重,难以平静,更会失眠,甚至想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定居下来。
据胡哥身边的人说,「他的内心很苦,卸任后不但失眠,而且经常焦躁不安。
回母校眼角湿润──「胡哥原来是个很本份很老实的孩子」
2012年12月1日,于半个月前卸任的胡哥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转一转,在贵州,胡哥
先后到过遵义、毕节、贵阳的农村、企业和社区。
胡哥去了毕节。毕节是胡哥的一个牵挂。1985年,胡哥担任贵州省委书记不久,就到
贵州自然条件最恶劣的毕节考察。离开贵州后,胡哥2005年春节期间也曾回到毕节。10
年离任后再去毕节,那里原来怎么穷现在还怎么穷。但是当地领导们还是安排了「夹道
欢迎」。
2012年12月27日,胡哥回到阔别34年的故乡江苏泰州。胡哥生在泰州,在那里读完
了小...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7
2011年8月,胡锦涛在广东省考察工作。 新华社发
国家领导人和母校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
10月22日,江苏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迎来了学校百年华诞。他们的校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母校发来了贺信。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南开中学古朴典雅的大礼堂里,与1500多位南开中学师生倾心交流。
不到一周时间,胡锦涛、温家宝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向自己的母校百年校庆发贺信、或到母校看望师生,字里行间、言谈话语中无不流露出浓浓的母校情、师生谊,更为重要的是寄托了对新一代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事实上,国家领导人和母校之间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胡锦涛
曾两次为母校校庆发贺信
一封发自中南海的贺信,十多天来,在江苏泰州和江苏教育系统引起轰动。
2011年10月22日,在泰州大浦中心小学百年庆典上,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宣读贺信:“光阴荏苒,当年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学之间的纯真友情,至今记忆犹新……希望同学们珍惜……”落款:胡锦涛。五十多年过去了,已经位居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依然惦记母校,令母校师生和江苏省委领导“备受感动和鼓舞”。
尽管远离家乡,但胡锦涛和母校的来往从未中断。母...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8
http://dag.nwpu.edu.cn/info/1094/2054.htm

《哈军工传》作者滕叙兖先生来校史馆参观
2014-04-28 10:18 屈艳
2014年4月25日上午,《哈军工传》的执笔人滕叙兖先生在我校宣传部副部长陆佩华、
前任宣传部部长黄迪民的陪同下来西工大校史馆参观交流。《哈军工传》是一部反映一
代名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该书以新中国50多年历史为时代大背
景,多层次、全景式地再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及其衍生六校经历的风风雨雨中所走
过艰辛曲折、光荣辉煌的道路。(屈艳/图文)
咨询留言|站内搜索|校内机构|官方新浪微博|业务学习|支部工作|工会工作|翱翔网发
布系统|网站管理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 地址: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邮编:710072
N******K
发帖数: 10202
29
会议名称:《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普与传播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0年10月11日。
会议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
本次会议齐集转基因的权威人士(名单附后),作为转基因技术“非专业人员”、“网
友”、“被自愿的消费者”,看到“武汉华农”网站登有这样一个难得的会议,满心认
为心中长久以来的疑问终于能得到解答了。怀着这种迫切的心情,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公
交车到达华农。可是,听完华农关于转基因食品传播的研讨会后疑问更重!
当我们进入报告厅已是10点多了,正是一名外国专家在进行专业演讲,因没有汉语翻译
,我们也听不懂。洋人演讲结束后,接着是何祖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
长助理)。演讲结束后,朱桢研究员要求大家现场提问。
第一位提问者提了两个问题:一、转基因到底安不安全?转基因技术是美国发明最早、
研究时间最长,但美国国内没有对转基因主粮进行大面积推广,而我们中国转基因技术
起步晚,研究时间短,却是世界上转基因主粮全面推广独一无二的国家,这是为什么?
二、《国际先驱导报》报导:山西、吉林于2006年正式全面推广先玉335转基因玉米后
,动物出现异常现象――老鼠不见了...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30
没错,反对转基因就是反对党中央。
崔永元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

会议名称:《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普与传播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0年10月11日。
会议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
本次会议齐集转基因的权威人士(名单附后),作为转基因技术“非专业人员”、“网
友”、“被自愿的消费者”,看到“武汉华农”网站登有这样一个难得的会议,满心认
为心中长久以来的疑问终于能得到解答了。怀着这种迫切的心情,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公
交车到达华农。可是,听完华农关于转基因食品传播的研讨会后疑问更重!
当我们进入报告厅已是10点多了,正是一名外国专家在进行专业演讲,因没有汉语翻译
,我们也听不懂。洋人演讲结束后,接着是何祖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
长助理)。演讲结束后,朱桢研究员要求大家现场提问。
第一位提问者提了两个问题:一、转基因到底安不安全?转基因技术是美国发明最早、
研究时间最长,但美国国内没有对转基因主粮进行大面积推广,而我们中国转基因技术
起步晚,研究时间短,却是世界上转基因主粮全面推广独一无二的国家,这是为什么?
二、《国际先驱导报》报导:山西、吉林于2006年正式...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黑眼圈被人打脸了
http://news.sina.com.cn/c/nd/2016-04-16/doc-ifxriqqx2654307.sht
李克强考察清华北大 自掏100元购买素描画
2016年04月16日03:26 新京报
昨日,清华大学图书馆阅览室,李克强总理与清华师生“自拍”。
昨日,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李克强在北大山鹰社社旗上签名。
昨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清华大学。李克强先后在校史馆参观清华发展历
程和重大科技成果展,在建筑学院与白发老教授和学生交流,在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设
施实验技术中心看望年轻科研团队,并来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听取“清华简”最新研究
成果情况汇报,在阅览室与学生座谈互动。
当天下午李克强来到北京大学。总理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与知名学者交流,到经
济学院看望师生并参观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展,与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师生交
谈,到数学学院了解纯数学学科发展。然后主持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据中国
政府网
■回访
自拍入镜人少总理提议合影
昨日,李克强总理走进清华大学。一张总理与学生的自拍照火爆网络,刷屏朋友圈
。照片中,总理被学生簇拥围绕,照片被笑容占满。
据了解...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2151
32
来自主题: FDU版 - 回家过年之复旦
日研在燕园那里,更靠邯郸路一侧。日研北侧一点是档案馆和北欧中心,北欧中心西侧
是校史馆,校史馆北侧草坪对面是相辉堂。
s*****e
发帖数: 970
33
张杰
2008年6月5日
(根据录音整理)
交通大学的校训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弘扬是感恩和责任的精神内核。对祖国、
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感是交大与生俱来的,而感恩则是交通大学在112年的发展过程中逐
渐形成的。
我对交通大学的认识是从交通大学的历史开始的。2005年9月,我第一次访问交大
物理系,住在教师活动中心,当天正好有点空,我就信步走进交大校史馆。就是那次校
史参观强烈地震撼了我。当时给我做讲解的是一位学生,她讲了交大112年的办学路走
得多么艰难,她还特别给我讲了交大办学过程中的六次重要曲折,最后她给我说了这样
一句话:“交大在我们学生的心目中就是一只浴火的凤凰,她一次次地在烈火中毁灭,但
当她重生的后会飞得更高。”这句话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尽管那个时候我并不知
道自己的未来将要和这所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从2005年9月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对
这所大学怀有深深的敬意。
关于交大的历史,可能很多同志知道得比我多。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特别是年轻
的老师,有时间到徐汇校区,不妨到校史馆走走。我觉得,当大家进一步了解到交大的
光荣历史时,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交大除了拥有
s*****e
发帖数: 970
34
在徐汇校区包兆龙图书馆北侧,有一幢三层楼的古建筑——“科学馆”,此建筑落成
于1946年,迄今已有62年历史。虽然并不起眼,但却是交大历史的见证。为此,学校
在数月前开始对其维修,以恢复其原貌。11月4日,几个工人在科学馆正面清理墙面,
并摘下“科学馆”铁牌时,镌刻在石板上的“哲生馆”三个大字豁然显现,其右方刻有“民国
二十六年”字样,坐下方刻有“于右任”字样,上面所贴的金箔残底犹在,在阳光下熠熠生
辉。负责此修缮工程的修建科监管潘建光师傅马上找来媒体与设计学院詹仁左教授前来
辨认,詹教授一看是我国近代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手迹,异常兴奋。两人
遂将此事上报学校领导。
经校史博物馆工作人员鉴定,这就是科学馆建成时的楼铭,已湮没多年,如今终于
象冰山浮出水面。科学馆原名哲生馆,哲生馆的建成,还颇有波折,早在黎照寰治校时
期的1936年,学校就开始动工兴建此幢工程试验室。1937年5月21日,为纪念前校长
孙科(字哲生)对学校建设的功绩,学校将即将落成的工程试验室定名“哲生馆”,并函
请近代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了馆名。但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建筑只得
停工。直到抗战胜利后
Q*K
发帖数: 3464
35
本报讯 (记者刘昊)100年前,清华学堂建成,成为清华大学的第一座教学楼。100年后
,一片占地2.6万公顷的砖红色建筑在清华主楼西侧落成,被命名为“新清华学堂建筑
群”。
昨天,伴随着新清华学堂建筑群落成揭幕,清华百年校庆三日庆典正式拉开帷幕。
2009年6月动工兴建的新清华学堂建筑群包括新清华学堂、校史馆和音乐厅,由李道增
院士主持设计,坐落于清华校园东西主干道和南北主干道交汇点的东北角,用地面积
26100公顷,建筑面积43250平方米。新清华学堂建筑群所有建筑全部由清华校友捐建。
目前,校史馆已交付使用,清华校史展昨日起向公众展出。新清华学堂、音乐厅尚在内
部装饰,预计整体建筑于年底竣工。
据了解,拥有2011个座位的新清华学堂今后将成为清华大学学术活动、学生活动的
“主会场”,此前担任这一任务的是建于90多年前的清华大学大礼堂,大礼堂仅有1100
个座位。
"新清华学堂’的新,不仅表明这是一座新世纪的新建筑,更标志着清华新百年的
起点。”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
h*d
发帖数: 19309
36
发信人: legend05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海内外三百余名中学校长共贺清华百年华诞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pr 29 17:55:01 2011), 站内
清华新闻网4月29日电 4月23日~24日,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
地区、海外的320余名中学校长及各地教育考试院院长、招考办主任等齐聚清华,共贺
清华大学百年华诞,并参加了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新校史馆参观及百年校
庆文艺晚会等活动。
24日一早,满载着全国各地教育考试院院长、招考办主任和中学校长的九辆大巴车
沿着长安街驶入天安门广场,嘉宾们踏上通往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的台阶,在招生办工作
人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在二层就座。嘉宾们认真听取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
深刻地体会了清华精神。
来自广西柳州铁一中的校长胡冬梅在参加庆祝大会后激动地说:“今天的活动安排
得紧凑而热烈,几个发言都给人以震撼,无论是校长、老师还是同学们,都把清华人的
风格完整地展现给我们,让我印象深刻。”在大会现场,一位校长忍不住给远在家乡的
同事发短信说:“这次...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3306
37
在贝时璋院士告别仪式举行次日,作为贝老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学校,我
校11月5日上午在逸夫楼会议室举行以“超越百年”为主题的贝时璋院士追思会,共同
缅怀这位杰出校友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卓越贡献和为人为学的崇高风范,激励全校师生继
承并发扬贝时璋校友献身科学、矢志报国的精神品格,在同济大学新的百年谱写更加辉
煌的篇章。
校党委副书记陆敏恂出席并讲话,党办、校办、宣传部、新闻中心、校档案馆
、校史馆、外联办、团委、德国问题研究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学校师生代表近50
人参加了追思会。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黄昌勇主持会议。
贝时璋校友于1919年春进入同济大学前身——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的德文科,
一年后进入学校的医学预科学习,1921年秋毕业。随后他赴德留学,先后在弗莱堡大学
、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
“贝老一直认为他在同济大学两年半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为他到德国留学打下
了很好的基础,在他任何版本的简历中都明确记载了这一段求学经历。”校史馆馆长朱
大章老师说。
两幅题词,饱含着贝老对母校的深情。“‘同舟共济
j****u
发帖数: 1413
38
新闻与照片请参见: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1378/
编者按:以下新闻仅为校友师生提供信息刊登,出于对逝者尊重,恕不引述校友网络具
体观点

中国科大原校长谷超豪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6月24日凌晨1时08分在上海逝世,
享年87岁。
谷超豪
谷超豪1926年出生,浙江温州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3年起在复旦大学
任教,1957年赴前苏联 莫斯科大学进修,获科学博士学位。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和中
国科技大学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专长偏微分方程、微分
几何和数学物理,撰有《数学物理方程》等专著。研究成果“规范场 数学结构”、“
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经典规范场”分别获全国科学大
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
谷超豪逝世,科大师生校友争论功过
谷超豪逝世后,复旦大学迅速更新了网页。中国科大更新网页稍慢。6月24日发布《我
校原校长谷超豪院士逝世 学校致电表示哀悼》,称“中国科大在第一时间发去了唁电
”。
近年来,曾担任中国科大校领导或建校元勋的... 阅读全帖
y**q
发帖数: 246
39
来自主题: BUAA版 - 航空馆要搬了。。
http://news.buaa.edu.cn/dispnews.php?type=1&nid=28254&s_table=news_txt
我校航空馆搬迁工程全面启动
点击数:[2033] | 加入时间:[2008-12-16 08:12]
日前,倍受我校广大教职工关注的新航空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馆的搬迁工程已全
面启动,新航空馆工程是我校08年底最大的项目。之前,从项目的论证、招标、协调等
主要环节中,校领导杜玉波书记、纪素菊副校长亲自挂帅,校、院两级领导高度重视项
目的进展。建成后的新馆将融公众科学素养教育、航空航天科普知识教育、国家精品课
教学、科研、校史为一体的面向社会开放的现代化的全方位反映航空、航天特色高校博
物馆。
目前,第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将30架老旧实体飞机和四颗20米长的路基导弹搬运到新主楼
南侧。其它航空、航天设备、结构、系统、包括教学用机翼、机身的保护和安置,学校
也作了全面的安排。本次搬运队伍是来自空军机务的军转人员,由于技术性要求高,他
们将与我校航空馆技术人员一起联合完成好这次搬迁任务。
届时新航空馆工程将全面展开,未来一座现代化航空航天科技馆将与新主
m*****e
发帖数: 141
40
来自主题: BNU版 - 校史
http://www.bnu.edu.cn/xygk/xxgk_xiaoshiyange.htm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19世纪末,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定屈辱的《马关条约》,之后帝
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危急,急起救亡
图存,开办新学培养人才,是措施之一。
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
,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以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
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先设
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17日开学,校址
设在景山东马神庙。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
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厂甸五城
学堂。这是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
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0年北京高师开办教育研究科,招收高师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及大学三年级优秀
学生,开我国高等学校通
N*****e
发帖数: 1094
41
从中共1949年建政,到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每天都有逃港事件发生。每次逃亡高潮,
都出现在中共政治动荡大开杀戒或经济危机民不聊生的时期。文革期间的“逃港”,曾
有过一天逃港7万人的“井喷”记录。文革逃港潮,知青是主力军。
《偷渡香港》作者陈通教授于1979年冒死逃到香港。据他调查统计,70%的逃亡者是失
败的,20%的逃亡者死在路途中,只有10%的逃亡者有机会成功到达香港。他说,最保
守的估计,当一个人成功逃亡到香港时,至少有一个人死在逃亡途中,还有许多人逃亡
失败被抓捕毒打、批斗关押、劳教劳改、被枪毙、被饿死、被迫害致死或自杀。有二百
多万人成功偷渡香港,三百多万人死在偷渡路上,两千多万人参加偷渡香港这一行列。
当年有多少知青卷入这场偷渡潮?又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据民间调查,在广州老三届知
青中,全班百分之百的卷入偷渡潮的都有。每个班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以此类推,
全广州一百多所中学,该有多少人?他们历尽千辛万险,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冒死投
奔自由世界。
陈秉安在《大逃港》中提到广州培英重点中学,那是座百年名校,师资力量雄厚,培养
了大批优秀学生。但68年,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初高中...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玉清心:多少“逃港”知青魂飘大海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7/01/escape5.jpg 文革期间的知青“逃港”,曾有过一天逃港7万人的“井喷”记录。(网络图片)
从中共1949年建政,到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每天都有逃港事件发生。每次逃亡高潮,
都出现在中共政治动荡大开杀戒或经济危机民不聊生的时期。文革期间的“逃港”,曾
有过一天逃港7万人的“井喷”记录。文革逃港潮,知青是主力军。
《偷渡香港》作者陈通教授于1979年冒死逃到香港。据他调查统计,70%的逃亡者是失
败的,20%的逃亡者死在路途中,只有10%的逃亡者有机会成功到达香港。
当年有多少知青卷入这场偷渡潮?又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据民间调查,在广州老三届知
青中,全班百分之百的卷入偷渡潮的都有。每个班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以此类推,
全广州一百多所中学,该有多少人?他们历尽千辛...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43
南方周末长篇巨献:共和国总理朱镕基
2003年3月8日
目录
传奇身世
自幼失双亲 凄孤中度童年
求学生涯
中学时代:能背圆周率到100位的沉默少年
朱镕基和他的同学们:历经曲折坎坷始终心不能忘
负笈清华:“误入歧途”的学生会主席
朱镕基的清华情缘:十七年院长生涯永远的清华人
跌宕年代
朱镕基的跌宕年代:20年“右派”培养浓厚平民情结
朱镕基步入“高层”:幸遇伯乐不改直言本色
从右派到总理朱镕基“破格”晋升的“根据”
上海施政
甲肝没病死人 倒把市长快累死了
铁腕治吏:腐败分子的阎王爷
布衣市长:从不刻意掩饰感情是人性化的政治家
魅力市长:妙语连珠对“外”从不遮“丑”
浦东拓殖:12年走过发达国家100年的历程
“皇甫平”事件破除思想僵滞 支持者正是朱镕基
副总理时期
副总理时期:“朱老板”是一个真正懂经济的
朱镕基的1994改革年:“经济沙皇”捅了马蜂窝
朱镕基领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政策全面转向
总理时期
新任总理以悲壮开场:“我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惨烈图景决心排雷
闯两大雷区:一是国企改革一是机构改革
朱镕基:我不能接受“赤字总理”这个荣誉称号
朱镕基的“入...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4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5
【多维新闻】近日,有港媒爆料称,山西晋城市第一中学已摘下薄熙来父亲、中共元老
薄一波题写的校名匾。该事件一经爆出就引发网络围观,诸如“跟薄熙来案有关”、“
拍马屁”等猜测不断,中国左派代表人士司马南发微博提问:“这样做是出于什么样的
考虑?”
对于摘下薄一波所题匾额一事,2月6日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方证实,确已更换校名
匾,但强调与薄熙来事件无关,薄老题写的校匾现珍藏于校史馆内。据了解,晋城一中
是山西名校,在六十周年校庆之时,校方请祖籍山西的薄一波题写校名,随后匾额一直
挂在校门上。
该校一位何姓老师解释道,学校数年前新建校门后,觉得薄老题写的校名匾太小,一直
想更换但没有换,后来新校匾做好,就换上了。他称,薄老题写的校名匾“是很贵重的
东西”,现在珍藏在学校的校史馆,每年开学都会组织学生参观。
他还说,新校匾是电脑写的字。这名何姓教师再三强调,“更换这个校匾跟薄熙来案没
有一点关系,跟政治没有一点关系”,换上新校匾“是为了跟新建学校大门的协调”。
尽管校方欲澄清此前,但消息自引爆之日起就引发了网民热议,网友斥责该校“献媚取
宠”、“政治投机”。网民“佣耕”发表微博称,“山西晋城一...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3983
46
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调任复旦校长 杨玉良卸任
2014-10-23 22:03:07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相关阅读:
复旦校长杨玉良: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像经良好训练的狗
东方早报
【复旦校长易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将卸任,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调任复旦大学校长
。(新华社)
2009年1月14日,中科院院士杨玉良教授出任复旦大学校长,“重新回到我曾经工作过
的地方,倍感亲切,责任重大。”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2009年2月24日,杨玉良在
全校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发表题为《我心目中未来的复旦》的讲话,全文如下:
我心目中未来的复旦——在全校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09年2月24日
杨玉良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是本学期第一次党政干部大会,也是我到任后的第一次干部会议。原本今天是要我
向大家布置2009年度的行政工作要点,但《工作要点》已经下发给各单位,我没有必要
在这里拿腔拿调地念一遍,或是作一些“强调”和“解释”。我总觉得这样讲或多或少
有一点“官气”,令人生厌。我相信大家回去后会认真阅读,具体落实。因此,我昨晚
突然决定要换一种方式,一来不想使大家觉得“又是老一套”,二来想在... 阅读全帖
Q*****Y
发帖数: 741
47
一个有趣的说法是,一旦严肃讨论复旦的科研水准的时候,有人就说复旦其实主要是一
所文科学校,俨然+似乎复旦文科很强大似的。
复旦的校史是复旦的一帮文科专家手握众多历史资料研究出来放到网上,写到书里,放
到校史馆鼓吹的。
我现在就以此为主题拔了复旦的文科的皮。缺乏实证的态度,却好互夸吹捧编造之能事
,五角场的野鸡环境ye能产生严谨严肃的文科研究?。先声明,我是理科背景,研究历
史只
是我的业余爱好,哈哈。
Q*****Y
发帖数: 741
48
在谈李登辉的具体办学水平之前,先谈一件有趣的事情,即李登辉被打。一件不可思议
的事情,也被一帮文人渲染成了一桩美事,并放置复旦校史殿堂高歌之,作为李登辉的
最靓丽最为人道的事迹之一。
wiki: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登辉召集复旦大学全校师生开会抗日。1936年一天晚上
,南京国民政府出动约600名警探及特务进入复旦大学校园抓捕学生,李登辉闻讯出来
营救学生,当即在校园内遭到殴打。1936年,李登辉被国民政府威逼而辞去了复旦大学
校长之职。
复旦校史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先生召集全校师生开会抗日。1936年,先生年
已64岁时,竟然在自己的校园内被警察殴打。事缘有一晚,南京政府三更半夜出动600
名警探和特务到校园内围捕学生,他听到一片混乱声,便起身出来营救学生而被殴打。
由于他非常爱护学生,支援他们的爱国运动,以至1936年被国民党政府威逼辞去校长之
职。
先列出关键词:1)李登辉,校长,学生,600警察+特务,被殴打; 2)1931年九一八
,1936年
先看第一组,即李登辉作为一个大学校长,竟然被殴打了,是“六百”军警在场的情况
下被干的。这在今天是什么情形?公安部... 阅读全帖
D*V
发帖数: 3096
49
【多维新闻】近日,有港媒爆料称,山西晋城市第一中学已摘下薄熙来父亲、中共元老
薄一波题写的校名匾。该事件一经爆出就引发网络围观,诸如“跟薄熙来案有关”、“
拍马屁”等猜测不断,中国左派代表人士司马南发微博提问:“这样做是出于什么样的
考虑?”
对于摘下薄一波所题匾额一事,2月6日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方证实,确已更换校名
匾,但强调与薄熙来事件无关,薄老题写的校匾现珍藏于校史馆内。据了解,晋城一中
是山西名校,在六十周年校庆之时,校方请祖籍山西的薄一波题写校名,随后匾额一直
挂在校门上。
该校一位何姓老师解释道,学校数年前新建校门后,觉得薄老题写的校名匾太小,一直
想更换但没有换,后来新校匾做好,就换上了。他称,薄老题写的校名匾“是很贵重的
东西”,现在珍藏在学校的校史馆,每年开学都会组织学生参观。
他还说,新校匾是电脑写的字。这名何姓教师再三强调,“更换这个校匾跟薄熙来案没
有一点关系,跟政治没有一点关系”,换上新校匾“是为了跟新建学校大门的协调”。
尽管校方欲澄清此前,但消息自引爆之日起就引发了网民热议,网友斥责该校“献媚取
宠”、“政治投机”。网民“佣耕”发表微博称,“山西晋城一...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玉清心:多少“逃港”知青 魂飘大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8 10:24:40 2017, 美东)
从中共1949年建政,到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每天都有逃港事件发生。每次逃亡高潮,
都出现在中共政治动荡大开杀戒或经济危机民不聊生的时期。文革期间的“逃港”,曾
有过一天逃港7万人的“井喷”记录。文革逃港潮,知青是主力军。
《偷渡香港》作者陈通教授于1979年冒死逃到香港。据他调查统计,70%的逃亡者是失
败的,20%的逃亡者死在路途中,只有10%的逃亡者有机会成功到达香港。他说,最保
守的估计,当一个人成功逃亡到香港时,至少有一个人死在逃亡途中,还有许多人逃亡
失败被抓捕毒打、批斗关押、劳教劳改、被枪毙、被饿死、被迫害致死或自杀。有二百
多万人成功偷渡香港,三百多万人死在偷渡路上,两千多万人参加偷渡香港这一行列。
当年有多少知青卷入这场偷渡潮?又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据民间调查,在广州老三届知
青中,全班百分之百的卷入偷渡潮的都有... 阅读全帖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