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校注
首页 1 2 3 4 末页 (共4页)
c*c
发帖数: 2397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朱维铮教授去世
中新社上海3月10日电(记者 邹瑞玥)中国“最后的经学家”朱维铮走了。这位著名经
学史专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3月10日下午在上海新华医院
病逝,享年76岁。
朱维铮,江苏无锡人,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是著名经学大师
周予同的弟子,在中国经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学术史、中国史学史、中西文化
交流史和中国近代史等领域造诣深湛,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87年以来,曾先后应
邀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
学、韩国高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海外名校担任课座教授,并曾任台北驻
市学者。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
朱维铮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主持整理、编选和
校注多种重要典籍,是促进国际文史学术交流合作的先行者。纂缉有《周予同经学史论
著选集》,为认识与理解中国经学史的脉络,提供入门的基础。
朱维铮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史(特别是清代以来)资料的整理和纂集,并提出研究心
得,著有《走出中世纪》、《音调未定的传统》与《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等书
,被学界誉为“...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朱维铮教授去世
中新社上海3月10日电(记者 邹瑞玥)中国“最后的经学家”朱维铮走了。这位著名经
学史专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3月10日下午在上海新华医院
病逝,享年76岁。
朱维铮,江苏无锡人,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是著名经学大师
周予同的弟子,在中国经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学术史、中国史学史、中西文化
交流史和中国近代史等领域造诣深湛,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87年以来,曾先后应
邀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
学、韩国高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海外名校担任课座教授,并曾任台北驻
市学者。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
朱维铮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主持整理、编选和
校注多种重要典籍,是促进国际文史学术交流合作的先行者。纂缉有《周予同经学史论
著选集》,为认识与理解中国经学史的脉络,提供入门的基础。
朱维铮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史(特别是清代以来)资料的整理和纂集,并提出研究心
得,著有《走出中世纪》、《音调未定的传统》与《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等书
,被学界誉为“...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37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汪曾祺:晚翠园曲会
顶一下,喜欢汪曾祺写的关于“吃”和“戏”的文章。

“枇杷晚翠”摘下来的。月亮门的门额上刻了“晚翠园”三个大字,是胡小石写的,很
苍劲。 胡小石当时在重庆中央大学教书。云大校长熊庆来和他是至交,把他请到昆明
来,在云大住了一些时。胡小石在云大、昆明写了不少字。当时正值昆明开展捕鼠运动
,胡小石请有关当局给他拔了很多老鼠胡子,做了一束鼠须笔,准备带到重庆去,自用
、送人。鼠须笔我从书上看到过,不想有人真用鼠须为笔。这三个字不知是不是鼠须笔
所书。晚翠园除枇杷外,其他花木少,很幽静。
一个小教室,摆两张乒乓球桌,二三十张椅子,曲友毕集,就拍起曲子来。
谱,借教室,打开水等杂务。陶光是西南联大中文系教员,教“大一国文”的作文。“
大一国文”各系大一学生必修。联大的大一国文课有一些和别的大学不同的特点。一是
课文的选择。诗经选了“关关雎鸠”,好像是照顾面子。楚辞选《九歌》,不选《离骚
》,大概因为《离骚》太长了。《论语》选“冉有公西华侍坐”。“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这不仅是训练学生的文字
表达能力,这种重个性,轻利禄,滞洒自如的人生: 龋杂诹笱...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761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汪曾祺:晚翠园曲会
re!

“枇杷晚翠”摘下来的。月亮门的门额上刻了“晚翠园”三个大字,是胡小石写的,很
苍劲。 胡小石当时在重庆中央大学教书。云大校长熊庆来和他是至交,把他请到昆明
来,在云大住了一些时。胡小石在云大、昆明写了不少字。当时正值昆明开展捕鼠运动
,胡小石请有关当局给他拔了很多老鼠胡子,做了一束鼠须笔,准备带到重庆去,自用
、送人。鼠须笔我从书上看到过,不想有人真用鼠须为笔。这三个字不知是不是鼠须笔
所书。晚翠园除枇杷外,其他花木少,很幽静。
一个小教室,摆两张乒乓球桌,二三十张椅子,曲友毕集,就拍起曲子来。
谱,借教室,打开水等杂务。陶光是西南联大中文系教员,教“大一国文”的作文。“
大一国文”各系大一学生必修。联大的大一国文课有一些和别的大学不同的特点。一是
课文的选择。诗经选了“关关雎鸠”,好像是照顾面子。楚辞选《九歌》,不选《离骚
》,大概因为《离骚》太长了。《论语》选“冉有公西华侍坐”。“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这不仅是训练学生的文字
表达能力,这种重个性,轻利禄,滞洒自如的人生�: 龋杂诹笱乃枷
胨刂实男纬桑泻艽蟮墓... 阅读全帖
c**v
发帖数: 1936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汪曾祺:晚翠园曲会
有点嚼头

“枇杷晚翠”摘下来的。月亮门的门额上刻了“晚翠园”三个大字,是胡小石写的,很
苍劲。 胡小石当时在重庆中央大学教书。云大校长熊庆来和他是至交,把他请到昆明
来,在云大住了一些时。胡小石在云大、昆明写了不少字。当时正值昆明开展捕鼠运动
,胡小石请有关当局给他拔了很多老鼠胡子,做了一束鼠须笔,准备带到重庆去,自用
、送人。鼠须笔我从书上看到过,不想有人真用鼠须为笔。这三个字不知是不是鼠须笔
所书。晚翠园除枇杷外,其他花木少,很幽静。
一个小教室,摆两张乒乓球桌,二三十张椅子,曲友毕集,就拍起曲子来。
谱,借教室,打开水等杂务。陶光是西南联大中文系教员,教“大一国文”的作文。“
大一国文”各系大一学生必修。联大的大一国文课有一些和别的大学不同的特点。一是
课文的选择。诗经选了“关关雎鸠”,好像是照顾面子。楚辞选《九歌》,不选《离骚
》,大概因为《离骚》太长了。《论语》选“冉有公西华侍坐”。“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这不仅是训练学生的文字
表达能力,这种重个性,轻利禄,滞洒自如的人生: 龋杂诹笱乃枷
胨刂实男纬桑泻艽蟮...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7132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请教-读书报告!!!
提问者采纳
2005-10-24 20:44
[古典]中国古代杰出女性四大代表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造就了无数杰出人物,其中不少是女性。以下枚
举杰出的女性人物四大代表。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人物四大代表:一代女皇武则天;民族团结的象征王昭君;
多才多艺的女诗人蔡文姬以及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一代女皇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24—705年)。并
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武氏自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 年,高宗死,李
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
睿宗,武太后掌实权。690 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
“武周”。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
人纳谏。在她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打下基
础。
705 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李白把武则天列
为唐朝“七圣”之...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1983
8
又google了一下,还有用数学方法分析后40回是否是同一个作者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6c49450100rs5y.html
如果你认为数学在文学表演中,只能是来个偶然的浪漫邂逅,或是对联中的随
便客串,那就大错特错了。拿《红楼梦》来说吧,研究红学的人很多,但是胆敢想到用
数学研究红学的第一人,恐怕也是会被人称之为异想天开之辈的吧。
1980年6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召开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华裔学
者陈炳藻宣读了论文“从词汇统计论《红楼梦》的作者问题”。此后这种方法被成功地
应用于文学研究。现在,文章的句型风格,被称为文学的“指纹”。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作者是否为曹雪芹一个人,这始终是红学界
争论不休的问题。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不管结果如何,这种“指纹”方法的出现
也不妨为研究红学的开辟了新的路径。对于《红楼梦》的电脑分析有以下三例:
一、陈炳藻先生推断作者均为曹雪芹
1980年6月,在美国梦斗湖畔的威斯康星大学召开的首届国际《红楼梦... 阅读全帖
o*****r
发帖数: 141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outlier (散客),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感觉《西游记》前后不是一个人写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9 12:38:32 2016, 美东)
最近微博微信上正在连载,这位是中华书局编辑,北大中文系文献专业毕业,著有《西
游记》校注。
非常靠谱,文笔又有趣,最近每天追看。
“李天飞讲西游|第五讲:孙大圣和孙行者:我大闹天宫,你却到处被打爆”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42070799714303
微博:
http://weibo.com/u/2728453683?is_all=1
微信公众号:
xianer-xianer
x****0
发帖数: 199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后知后觉--杜甫诗的两个里程碑
才看到消息:
萧涤非的《杜甫全集校注》,耗时35年,2013年出版,12册,7209页。
Stephen Owen(宇文所安)的The Poetry of Du Fu(杜甫诗全译),耗时8年,2015年
出,6册,2962页。可以全部下载:
http://www.degruyter.com/viewbooktoc/product/246946
大家有看过吗?
一个人一辈子干出一件这样的活也值了!
e***e
发帖数: 3872
1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后知后觉--杜甫诗的两个里程碑
萧涤非的《杜甫全集校注》,人文2014版,有扫描电子书
http://pan.baidu.com/s/1hr4CntU 密码: jihu
b*****e
发帖数: 14299
12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印第安人对感恩节怎么想?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大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
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
年楚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司马迁说:“
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清初纪晓岚编《四库全书》,干脆将《
山海经》归于志怪小说一类。陳槃從《周禮》疏中找到:「古山海經鄒(鄒衍)書」之
說[3]。清朝學者毕沅考证其“作于禹益,述于周秦,行于汉,明于晋”。袁珂在《中
國神話研究和山海經》一文中說:「《山海經》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經過多人寫
成的一部古書,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並表示“山海經者,出
於唐虞之際。”趙樺從其說[4]。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明朝
王崇慶的《山海經釋義》、楊慎的《山海經補註》、吳任臣的《山海經廣注》、清朝吳
承志的《山海經地理今釋》、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民國
以後以袁珂的《山海經校注》最流行,研究《山海經》者必讀袁書。
I***e
发帖数: 76
13
跟那个啥背景的评论可以对比看看。
http://gb.cri.cn/27564/2010/07/05/4945s2909838.htm
国际在线娱乐报道(记者 徐菲):已在上海、湖南等地面频道播出的新版电视剧《红
楼梦》虽然引来“板砖”无数,却也成为唯一能与“世界杯”抗衡并产生诸多话题的电
视剧,甚至更带动了《红楼梦》书籍的再度热销。昨天,该剧导演李少红带领红楼梦一
干演员在亚运村图书大厦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校注本签售,引来众多红楼梦爱
好者积极参与。
《红楼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改编太不易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前来参加活动的著名红学家----山东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
生导师、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马瑞芳教授。对于目前新版《红楼梦》引来的种种“板砖
”,马教授坦言都是可预料的正常事,“在我心里,谁也演不了《红楼梦》,我特别认
同红学专家蒋和森的观点,《红楼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适合拍成影视作品。”
作为球迷的马教授直接用执导足球的例子来说明《红楼梦》改编不易,“我这两天
看世界杯,足球对于巴西来说是国球,那《红楼梦》对于咱们来说也类似于国球。要知
道,当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缺钱就卖
b*****n
发帖数: 17570
1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请教大家读书半年没身份怎么办?
OPT期间不可以作为fulltime student在学校注课做RA的,所以他如果坚持把课上完,
这几个月的OPT就有问题了。
d*******n
发帖数: 2078
1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请教大家读书半年没身份怎么办?
"OPT期间不可以作为fulltime student在学校注课做RA的"
有相关法律文件支持吗?
OPT 就是发了张工卡。只有规定不能做更你专业无关的工作,比如学原子弹的,跑去干
卖茶叶蛋的工作了。但我没有看到过规定说不能做RA,因为RA很显然更专业相关。
另外,OPT不能做FULL time 学生的规定,不知道哪里有法规,很希望看看。
n*****m
发帖数: 869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ibatai (shibatai),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迫害致死的文化名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8 22:06:25 2012, 美东)
“文化大革命”自1966年爆发,至1976年结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文革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比任何其他层面要来得更深刻、影响更深远。 下面这些文化名
人文革死难名录,的确是个挂一漏万、小而又小的数目字,但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
很大的。
客观地说,毛泽东对这大批文化名人的死,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为遗憾的是
,毛泽东生前从未对他所熟知的这批文化名人的死,有过一字一句的怜悯表示。

一九六六年:
邓拓,作家、著名新闻工作者,旧北京市委三家村反革命集团首恶,五月十八曰在
其家中自杀身亡。福建闽侯人,一九一二年生。一九三O年加入中共,曾任《晋察冀曰
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主持编辑出版了中共历史上第一部《毛泽东著作选集》。一九四
九年后任《人民曰报》社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等。... 阅读全帖
e********r
发帖数: 2352
1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开扒杨澜,大爆尿!
老吴还坑过来美的留学生,真是害人不浅,这种卖保险的皮包公司以前刚来的时候就有
朋友碰到过,可以用来应付学校注课,但是等需要保险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家公司早就没
有了.
吴征在美国圣路易卖保险欺骗中国留学生的丑闻,至今还让人愤恨。但,
平心而论,这家伙编假话,设圈套,让你兴高彩烈,自动自觉地把钱送到他手里
的本事,绝对超一流。吴征的惯用伎俩,是展示给你一个绝妙的计划。让你有如
沐浴在财神的阳光下,躺在土地公的怀抱里,乘着吴氏发财的列车,做着百万富
翁的美梦。舒坦的很!而实际上,你正在被拖入一个装饰的绝对精美的死亡陷井。
1991-1993年,吴征在美国圣路易为一家著名保险公司卖保险。他为谋取6位数
暴利的销售回扣,花言巧语地大肆欺骗初踏美国社会,涉世不深的中国留学生。
勤俭持家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尽管生活在国外很多中国人还都保持着储蓄习惯,
这就为吴征在中国人社区大行其骗提供了极为有利地客观条件。吴征搞了个L-
95的储蓄式的人寿保险,说是专门为大陆人设计的。(其实,那时只有大陆人不
懂人寿保险,因此才会上当)他主要利用高额利率的储蓄,额外还有人寿保险为
钓饵,说服大陆留学生上钩进圈套。那时...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18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推荐:中国成语大会
上网一查,看见这个:
http://bbs.tianya.cn/post-books-145320-1.shtml
今晚见有人翻读木叶帖,是谈金克木“书读完了”的,此帖后又见有一跟帖:
作者:霍乱 回复日期:2006-3-28 17:07:14
敢说把中国书读完了的人可不多, 不过仔细想想中国典籍的数量, 似乎还真是
可以读完的. 一部四库全书, 字数不过十亿, 如果日夜苦读, 再不求甚解, 15年之内就
可读完.典籍的数量, 似乎还真是可以读完的. 一部四库全书, 字数不过十亿, 如果日
夜苦读, 再不求甚解, 15年之内就可读完.
这个,更有些意思了。
不计较金文之末世感怀,本帖只正面谈,关于读书速度;关于人一生能读几本书;
关于书,或者说想读之书,一生是否真的能读完?
我这一阵望着鄙斋环室书籍,待读之重点书籍太多,又苦于读书速度太慢,正纠结
于此。想想自己也不容易了,每天上班拿易读的文学类书偷闲过眼;不上班看中西典籍
;吃饭时浏览报纸;更因为上网浪费读书时间,纠结过N次。是不是有强迫症了呢?每
次曾订的努力控制上网混论坛的时间一破戒,都要下去反省一下。写狗屁读后感文章也
是,一想...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9112
19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某叔买春被抓
转: “一丈青”含义试析
摘要:当下对《水浒传》中“一丈青”的解释有多种说法,本文从《金瓶梅》中的“一
丈青”入手,得出《金瓶梅》中的“一丈青”身材既不高大面容也不漂亮,并联系各种
文献及民间材料,认为“一丈青”本意是“泼辣、悍勇”的意思。
关键词:一丈青;水浒传 金瓶梅
一、对“一丈青”的不同理解
《水浒传》中的“一丈青”是扈三娘的绰号,对于这个“一丈青”究竟为何意思,学界
一直有争议。“一丈青”还见于《水浒传》外的其它文献,现把相关文献及方家意见胪
列如下:
1、《水浒传》中“一丈青”扈三娘。
2、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题浪子燕青说:“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大行春色,有
一丈青。”[1](P22)
3、《大宋宣和遗事》有“一丈青”张横[1](P47),后来又有“呼延绰却带领着李横
”[1](P47)。按,张横、李横必有一误。
4、《三朝北盟会编》卷138:建炎四年五月,史康民及金人战于定县,军败,闾勍就执
而死。初,勍迎奉神御起离西京也,于岳飞处借使臣数十人,而宏其一也。循蔡河而下
,至濠州,遇张用,勍说用归朝廷,以马皋之女一丈青嫁用为妻。初,皋为郭仲荀所诛
,勍周恤之,以为义女。...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0
纹银、足银、折色银、金花银应该都能看出来吧。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经验。
http://www.sinoss.net/qikan/uploadfile/2010/1130/3263.pdf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view二零零四年第二辑
----------------------------------------------------------------------------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
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要:或许在明朝最重要的变化是白银货币化的成功。事实上,白银在明朝后期成为合
法的货币,摆脱了明朝
早期的不合法的地位。但是,白银货币化不是从皇帝制定法令开始的, 它出现的趋势
是自下向上的过程,而官
方的接受和推动则是随后才自上向下的。由于白银货币化,在成化和弘治统治之后,金
融和征税几乎从实物转
化为白银,它显现明初到晚明农业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一系列变化在整个社会方面
起因于白银。白银经济
表明市场经济的萌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就是货币经济。如果我们只关注于商品
经...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646
21
家父信应举先生,郑州大学退休教授,研究古汉语与古诗词,1995年
出版《姚少监诗集校注》(台湾强华出版公司,全书602页。姚少监
,姚合,唐诗人),这里是家父的新作书稿《杜诗新补注》的前言。
前言说,“既称《补注》,就不是篇篇皆注。补注什么?大概可归纳
为以下几类:即释难词、解疑句、正错误、补缺失、辨异注。”家父
的新作是现今研究杜诗最有价值的成果。杜诗若不朽,此书当不朽。
《杜诗新补注》全书约43万字,有意协助此书出版的朋友,请与我联
系。信向平,2000/5/28Email:x****[email protected]电话:0371-
7970836
《杜诗新补注》前言           信应举
早年从先师黎锦熙先生受业,一日先生授课讲及杜诗问题,大意
谓:杜诗是唐诗的顶峰,唐以后注杜诗者很多,有全部注者,也有三
言两语论及者。注者之多,难以计数,故有所谓千家注杜之说。但直
至今日,并未把杜诗全部注懂。时听此言,瞢然不知所以。后于教学
科研中,接触杜诗渐多,愈入愈深,始知师言之确。
数十年来,承此师训不忘,每读杜诗,凡遇旧注缺注而又难解之
处,或旧注虽注而又认为不妥之处,辄札记之
c*****g
发帖数: 1856
22
来自主题: Arts版 - 中国雕塑史(3)--三代之周
三代----周
周承二代之盛,集中华文化之大成。文物制度俱备,粲然
为旷古所未有,故孔子叹赞,有郁文从周之语。
周代遗物, 铜器最多。考之古籍,《周礼.春官宗伯》之
下有司尊彝之职,掌六尊六彝,皆宗庙之祭器,大司乐之
下游钟师bo2师。司徒之下有鼓人,掌六鼓四金。四金者,
金chun2以和鼓,金镯以节鼓,金铙以止鼓,金铎以通鼓。
在金工方面,有六工之制,曰攻金六工。筑氏为削。冶氏
为杀矢及戈戟。桃氏为剑腊。凫氏为钟。(上“卤”下“木”)
氏为量。段氏为bo2器。
至于所用之金,则有所谓六齐者(校注:《周礼。考工记》)
金六分, 锡居一,齐钟鼎;金五分,锡居一,齐斧斤;金
四分,锡居一,齐戈戟;金三分,锡居一,齐大刃。金五
分, 锡居二, 齐削矢;金锡相半,齐鉴燧。筑氏执下齐,
冶氏执上齐;锡多为下齐,锡少为上齐。铜器之中,虎wei4
二彝及大尊为虞制,鸡尊,黄彝及山尊(lei3)为夏制。 彝
著尊为商制。鸟彝及牺尊、象尊为周制,其中尤以牺尊、象
尊为研究雕塑史之主要材料,《宣和博古图》,《西清古鉴》
皆多载之。今多存故宫博物院。其中尤以散氏盘为最著。然
其所以著者,以其款识文字之多,
x*****u
发帖数: 3419
2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我国古代也有标点符号?
管锡华-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 2003年08月26日 11:11 深圳新闻网
中国古代标点符号的产生、发展、演变史,是一大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大
意义。对于这一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者是管锡华教授,他在过去一系列有关
古代标点符号史研究的论文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新近又撰成30多万字的专著《
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填补了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系统研究的空白,为汉语史
研究做出了一大贡献。
作者不光全面描写了古代标点符号的发展史,不光能对每一种每一类标点符号上溯其
源下追其流,而且还用大量篇幅专章专节研究了古代标点符号理论的发展史,除第二章外
,每章都有专节甚至多节研究这一专题。例如以下专节:第一章第二节“古代标点符号理
论的发展”,第三章第九节“汉代标点符号的理论”,第四章第五节“孔颖达等《五经正
义》的章句理编和实践”、第六节“《史记三家注》标点符号理论和说明章句的方法”,
第五章第四节“宋代注释、笔记等书中的标点符号理论和正读实践”、第七节“胡三省《
通鉴释文辩误》和吴师道《战国策校注》中的标点符号理论和正读实践”,第六章第三
k***g
发帖数: 7244
24
看到无双,我又想起这碴儿了,前阵子忙,忘了,这套书不错,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直出版到最近,涵盖了很多重要的文集,私下里穿越一下吧,呵呵。
========================================
http://www.megaupload.com/?d=HZRKQF0B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中华书局.1984.pdf 22.79 MB
http://www.megaupload.com/?d=BQYV5VOM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pdf 47.49 MB
http://www.megaupload.com/?d=O8LIWNCR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乐章集校注.薛瑞生.中华书局.1994.pdf 12.69 MB
http://www.megaupload.com/?d=06ZDJ52Y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何逊集.梁何逊.中华书局.1980.pdf 2.05 MB
http://www.megaupload.com/?d=CF9
j******n
发帖数: 1568
2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说说贾政和贾府的继承顺序
网上有结合多个脂本的校注版, 你去看看冷子兴演说宁国府那一回怎么描述迎春的. 再
说, 我这里只关心贾琏的身份, 迎春究竟正出庶出不影响讨论的结果.
s**********n
发帖数: 3199
26
作为被科普的普罗大众留个学习体会,即使我们连汉字也不大识、修养差的爱好者而言
,我个人也从一开始就觉得全译既无趣,对程度低的人而言也未必帮大。。。
比如我去找了个「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一本正经翻了大半的四书,淮南子,传习录全
译etc,体会是一家言的译文太多糊涂账,不明就里,看不出鱼龙。。。
另外觉得译文如果和白文对照,感觉确实是奇怪的编排。。。注好了典,文意自明。。
。不注只译,止于讲故事,铺陈道理,不要原文也罢。。。
相比之下另一个极端集注、校注这种,虽然我也觉得有无聊考据的嫌疑,但至少的有趣
,有点点用。。。
折衷下,作为大众我还是最想读有眼光选注,翻译白话其实不必*,详略得当的注,我
觉得基础差些也能接受的。。。
*诗经的翻译我还没见过不囧的。。。
也有例外,<绝妙好词译注>中的白话文翻译,很赞,有时候我当作两个版本欣赏。
M****o
发帖数: 7045
2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请教学习古典文化如何入手?
想起来了,单子上忘了把李太白全集列出来了,清人王琦校注版的
我买的是中华书局早些年的版本,好像装订的不牢靠啊,有几页已经被撕脱了。。。。
z**********e
发帖数: 22064
2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9:56:14 2014, 美东)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塔可:诗山河考·天地洪荒
塔可:诗山河考·天地洪荒
2014年11月13日10:26
塔可拍摄《诗山河考》,是很具难度的。《诗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之丰富,对于
任何一个以此为创作背景的摄影师来说,都是艰巨挑战。《诗山河考》系列里的每张照
片都反映出作者对地域与风物的抚摩,以及和地域与风物的对话。
探索《诗经》中的地理环境在经过两千五百多年后的变化,是塔可创作的初衷。观者不
会被文本所困,反而可以顺着塔可的行进路线感受诗歌的美妙所在。
“《诗山河考》的拍摄,缘起是我在海外好几年,读过一段时间的书外,基本上终日无
事,用来打发时间的,除了金石书画,就是随身带出去的一堆四书五经、六朝怪谈了。”
“而与其他典籍的刻板古奥不同的是,《诗经》虽由儒士删定,冠以教化之义,挟以正
史之私,尊为经义之始,但其活泼清丽的语言,恣意玄奥的意象,以及诗中众多的草木
鸟虫、山川河泽、日月辰宿、季节流转,都给人以眷眷可亲之感。”
“读《诗经》时间越长,常常会不自觉地陷入冥想中,恍惚间可以看见“零雨其蒙”的
东山及思归的戍卒,浼浼黄河旁的新台上哀怨的新娘,三月春日溱洧水畔手执蕳草嬉戏
祈福的少男少女。”
“如卡尔·荣格所言,个体来自祖先...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8425
3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卷四)
83 标题 关于《人间词话》
Thu Apr 27 11:25:15 2000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之交
的著名学者。他的重要贡献在史学方面。《人间词话》是他的美学、
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1908年前后。
境界(或意境)说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核心。在《人间词话》中,讨论
了境界的本质、艺术境界的产生过程、境界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境界
的构成和境界的分类。在王国维看来,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
我之境”,所谓“有我”,即“观我”,是意余于境,以抒情为主;
所谓“无我”,即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无我中还
有我。所谓有我之境,只是说偏重于抒情,在有我之境中还是有物,所
谓无我之境,只是说偏重于写景,在无我之境中还是有我在,只是感情
不象有我之境的强烈而已。
在他对于无我之境的描述中,隐约可以见到叔本华的影响。
境界一语原出佛家典籍,后来移植到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来。历代学者都
很重视研究抒情与写景的关系,但王国维的境界说超越了严羽的“兴趣”
说和王渔洋的“神韵”说而达到高峰。
我手头的这本《人间词话新注》(王国维 著,滕咸惠 校注,齐
j******n
发帖数: 21641
3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杨明:钱钟书会不会写诗?
·杨 明·
当年有人嘲讽钱中书不懂诗,不会写诗,钱钟书夫人杨 绛就大发感慨不以为然,她当
然要为之袒护,因为杨绛手中积存了不少钱氏的诗稿,当然一本宋诗注早就蜚声海内外

于是我们就要再次提问,钱钟书会不会写诗?答曰:钱氏会写诗,但却不是诗人。
说钱 钟书是一位学者,大概没有争议。毕竟,他读了一辈子书,不仅全上古 先秦两汉
再到隋唐之后的典藏,浏览过目,就是洋码西文印就的书籍,如英文法文德文等都不在
话下。他曾在英国求学,英文版的毛泽东选集里的一些文章的编选翻译,钱氏也参与,
所以他是一个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名符其实。
钱钟书还是一个著名的小说家。他从童年就开始阅读中外小说,包括大量林琴南林纾的
小说译本。后来,钱钟书将海外留学见闻写成爱情小说《围城》,传之久远,历久不衰
。钱钟书当之无愧是一位小说家。
钱钟书最见功力的出版物是洋洋洒洒的《管锥编》。这是一部读书笔记,包括古典的中
文书籍和各类西方原本著作的钩沉比较,许多直接来自各自辞典,也有很多颇有见地的
议论。但是这基本上是一部为注释提供参考的书。和以前钱氏编写《宋诗注》沿袭下来
的读书记卡片的习惯有关。作 好古诗的校注,没有丰富的... 阅读全帖
o*****r
发帖数: 141
32
最近微博微信上正在连载,这位是中华书局编辑,北大中文系文献专业毕业,著有《西
游记》校注。
非常靠谱,文笔又有趣,最近每天追看。
“李天飞讲西游|第五讲:孙大圣和孙行者:我大闹天宫,你却到处被打爆”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42070799714303
微博:
http://weibo.com/u/2728453683?is_all=1
微信号:
xianer-xianer
y****e
发帖数: 419
33
http://www.xys.org/xys/classics/poetry/Song/Li-Qingzhao.txt
输入:晓拂、裴明龙、方舟子
集评:方舟子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
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
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
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
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
,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
89年版)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
宗矣。(《四库提要》)
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
u**b
发帖数: 5366
3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杨明:钱钟书会不会写诗?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jsolomon (风大了点),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杨明:钱钟书会不会写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31 18:22:58 2011, 美东)
·杨 明·
当年有人嘲讽钱中书不懂诗,不会写诗,钱钟书夫人杨 绛就大发感慨不以为然,她当
然要为之袒护,因为杨绛手中积存了不少钱氏的诗稿,当然一本宋诗注早就蜚声海内外

于是我们就要再次提问,钱钟书会不会写诗?答曰:钱氏会写诗,但却不是诗人。
说钱 钟书是一位学者,大概没有争议。毕竟,他读了一辈子书,不仅全上古 先秦两汉
再到隋唐之后的典藏,浏览过目,就是洋码西文印就的书籍,如英文法文德文等都不在
话下。他曾在英国求学,英文版的毛泽东选集里的一些文章的编选翻译,钱氏也参与,
所以他是一个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名符其实。
钱钟书还是一个著名的小说家。他从童年就开始阅读中外小说,包括大量林琴南林纾的
小说译本。后来,钱钟书将海外留学见闻写成爱情小说《围城》,传之久远,历久不衰
。钱钟书当之无愧是一位小说家。
钱钟书最见功力的出版物是洋洋...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3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苹果之迷
名字是误打误撞从佛经来的,东西不是一个: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本文拟从考察
“频婆”果出发,讨论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来源,兼为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研...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36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William Blake (Bloom's major poets)
Bloom编的小丛书,140页,一目十行翻了翻。小书集结当代学者对Blake五首诗的长短
不一的评论分析。五首诗分别是The tiger, London及metaphysical味重些的the
crystal cabinet, the mental traveler和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Blake其人其诗我都不了解,以前喜欢他风格“现代、清奇”少涉哲理的小诗,相比之
下,我对(有宗教背景)哲理大诗就敬谢不敏了。这次为了看这本小书才去老实读了下
后面三首大诗。又,最近看《谢灵运集校注》[*],想到Blake倒和灵运有相似,都有芙
蓉发清池之妙,也都有拖玄理尾巴。不过Blake是分著,大诗恍若将歇黄老,小诗类似
灵运方滋山水。
本书所收五篇,在我看来London和The tiger是小诗。两篇脍炙人口,我也十分喜欢。
Bloom这套书里的短评,除了增加下学者角度提供的丰富背景介绍外,我不觉得受益,
觉得他们解诗未必不似朱子解诗,翻翻尚可。这里值得一提是Bloom本人诗评On
wandering through "London" (61页)给我鹤...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3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William Blake (Bloom's major poets)
今天读到Richard Le Gallienne一支小诗A Ballad of London,(私以为Ballad远逊
London)令我想起Blake的London
Ballad of London:
http://www.bartleby.com/103/52.html
London:
http://www.poetryfoundation.org/poem/172929
Blake和Le Gallienne相差一个世纪,他们笔下London在也气象迥异,比如Ballad第二
节前两句:
Lamp after lamp against the sky
Opens a sudden beaming eye
发信人: swanswanswan (水底右军熟眠), 信区: Poetry
标 题: William Blake (Bloom's major poets)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8 03:08:18 2013, 美东)
Bloom编的小丛书,140页,一目十行翻了翻。小书集结当代学者对Blake五首诗的长短
不一的评论分析。五首诗分别是The ti...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38
虽然是粉丝,我也不了解,抱歉。
有兴趣的话推荐这部《校注》。
有一点需要注意:这书虽然十分浅显,又是今人横排简体本,观点也明朗(或者说偏激
,呵呵,感觉也是大谢粉),只是错字连篇,比如『子』、『于』通篇不分(目测排字
工的问题),不熟悉灵运作品可能误会,小心。
F*******y
发帖数: 885
39
可不可以先拿出一首诗,让心急的我批判一下。你的雅体好伤理科生的脑细胞呀。

虽然是粉丝,我也不了解,抱歉。有兴趣的话推荐这部《校注》。有一点需要注意:这
书虽然十分浅显,又是今人横排简体本,观点也明朗(或者说偏激,呵呵,感觉也是大
谢粉),只是错字连篇,比........
j*******6
发帖数: 10
40
荐公一掬建业水 听我三终梁父吟——从诸葛瑾看诸葛恪,从诸葛恪谈诸葛亮
按计划本篇应该写刘封,但是关于诸葛恪的话题酝酿了更久,思路也更成熟,所以我们
在此插播一篇诸葛恪、诸葛瑾和诸葛亮的文章。
诸葛家族是东汉时期典型的官宦家庭,传至诸葛亮父亲一辈,因为战乱,家道中落,但
也正因为战乱,诸葛家族的很多成员能够一展头角。诸葛瑾、诸葛亮和堂弟诸葛诞齐名
,时人有言:“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诸葛融在吴
国封侯爵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同样名扬海外。三国时代可谓诸葛家族的黄金年代
,如此谈资岂容错过?
人物导读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大臣,
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得孙权信赖,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
的关系。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瑾长子,诸葛亮之
侄。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
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
军,主管上游...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46
41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这本 红楼梦 如何?
我觉得程高本就可以啦。以前人民文学出版社有一个版本,红色的,上中下三本,里面的
字句校注很详细,挺不错的。下次回去的时候从爸妈家带出来,反正他们也不看。

且也
它描
剧,
久的
学专
w********h
发帖数: 12367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x3 (没有昵称), 信区: Faculty
标 题: 学问与寿命 - 大家要注意身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6 12:20:44 2011, 美东)
学 问 与 寿 命
史飞翔
夏承焘先生是著名词学家,被人誉为“一代词宗”、“词学宗师”。夏先生生活特别有
规律,早晨见光而起,晚10点准时就寝。他曾经与著名戏曲专家王季思先生同居一室。
王先生特别勤奋,常做学问到深夜。一天夜里,夏先生一觉醒来,见王先生还在做学问
,忍不住从帐子里探出头来说“季思,你还没有睡啊?做学问靠命长,不靠拼命。无论
什么事业,要准备付出一生心血才会有成就。”夏先生自己活了86岁。
受夏先生“做学问靠命长不靠拼命”思想的影响,王季思后来也很注意身体。王季思是
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戏曲史家,他积五十年之力研究、校注《西厢记》,正是对“做
学问靠命长不靠拼命”这一名言的最好诠释。王季思1996年逝世,享年90岁。走时从容
、淡定。他87岁时写过一篇题为《我的老年心境》的散文,说一般的人只有...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4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答小草问——何为神州
李欣磬
小 草问:问你,为啥中国叫神州?
李欣磬答:中国为什么叫神州,这个问题包含两个含义。
第一,“神”是什么意思,神在这里不是神明不是神仙而是具有高等文明精神之意
。“神”在中国古代的用法是形容词和虚词, 如果当名词用必须要和名词同用。《说
文解字》: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第二,“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
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诗》曰:“在河之州。”一曰州,
疇也。各畴其土而生之。
神州——中原地区。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王丞相 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 楚 囚相对!’”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
邦衡待制赴新州》词:“梦绕神州路,悵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金 刘昂霄
《题裕之家山图》诗:“万里神州刼火餘,九原 夷甫 有餘辜。”
神州——京都。《文选·左思<咏史诗>》:“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吕向
注:“神州,京都也。” 唐王勃《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山人卖药,忽
至神州,惊帝室之威灵,伟皇居之壮丽。”
神州——中国的别称。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2226
4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我购存的宗教书籍
(英)亚当斯·贝克:
释迦牟尼的一生(互见传记纲)
(日)武者小路实笃:
释迦牟尼传(互见传记纲)
(德)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
耶稣传(第一二卷,互见传记纲)
(日)池田大作:
我的佛教观
(日)铃木大拙:
禅与生活
(英)关大眠:
当代学术入门:佛学
胡景钟 张庆熊 主编:
西方宗教哲学文选
(德)汉斯·约纳斯:
奥斯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
(美)房龙:
漫话圣经
(德)马丁·布伯:
我与你
(瑞)海因利希·奥特:
上帝
圣经
古兰经韵译
(荷)斯宾诺莎:
神学政治论
神、人及其幸福简论
(苏)尼·米·尼科利斯基:
俄国教会史
(美)比德:
英吉利教会史
(美)路易斯·摩尔根/(英)马林诺夫斯基:
古代社会/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互见人类学纲)
(古罗马)圣·奥古斯丁/(德)费尔巴哈:
忏悔录/基督教的本质
(德)霍尔巴赫/(日)幸德秋水/(德)马丁·路德/(波斯)阿维森纳/:
袖珍神学/基督何许人也/宗教改革宣言/论灵魂
(德)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文选
(美)威廉·詹姆士:
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
(法)霍尔巴赫:
健全的思想
(英)约翰·托兰德:
泛神论要义
基督...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的译经师---鳩摩羅什
鸠摩罗什“破戒”问题琐议
【原文出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原刊地名】乌鲁木齐
【原刊期号】20074
【原刊页号】60~67
【分 类 号】K22
【分 类 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复印期号】200706
【文章日期】2007-05-25
【作 者】霍旭初
【作者简介】霍旭初(1934-),男,天津市人,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佛教
文化研究。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内容提要】鸠摩罗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高僧,但他曾两次“破戒”娶妻,这在《
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的《鸠摩罗什传》中均有记载,鸠摩罗什本人对此也非常悔
恨,并将痛切转为悲悯心,在其翻译佛经中有所表露。但上述二书明确记载鸠摩罗什的
“破戒”完全是被迫而为,这是可信的。而《晋书·鸠摩罗什传》的记载则是鸠摩罗什
主动“索要女人”,这种记载并不可信。古代佛教界对鸠摩罗什的“破戒”也有理性思
考。
【关 键 词】鸠摩罗什/破戒/佛教
【责任编辑】孟楠
【参考文献】
[1] 慧皎.高僧传·鸠摩罗什[M].汤用彤校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
[2] 郑郁卿.鸠摩罗什
P**********e
发帖数: 2964
46
这是分朝代的一直到1949年的各朝各代对道家理论的研究书目
http://www.xiuzhenba.com/bbs/thread-13152-1-1.html
道家书目举隅
(一)《老子》校注与研究要目朝代  书 名  作 者  版 本  时 间
周  解老、喻老  韩非  见《韩非子》 
汉  老子章句  河上公  虞氏家塾本  宋代
原道、道应  刘安  见《淮南子》 
老子注  严遵  见严灵峰辑本  现代
老子指归  严遵  见严灵峰辑本  现代
老子想尔注  张道陵  见饶宗颐校笺本  现代
魏  老子道德经注  王弼  见楼宇烈校释本  现代
老子微旨例略  王弼  见楼宇烈校释本  现代
老子道德经注  钟会  见严可均辑本  清道光年间
晋  老子注  僧肇  见杜光庭《广圣义序》引  唐代
老子义  孙盛  见《广弘明集》 
老子注  陶弘景  见杜光庭《广圣义序》引  唐代
老子讲疏  梁武帝  《敦煌石室遗书三种》  1924年
朝代  书   名  作 者  版   本  时 间
唐  老子音义  陆德明  《经典释文》  清康熙二十九年
E******u
发帖数: 3920
47
这里中华书局版对于“佛性常清静”的注解,摘自中华国学文库,《坛经校注》,网上
没找到电子版,是我一点一点敲键盘自己敲进来的!
e*******c
发帖数: 2133
48
来自主题: FDU版 - 朱维铮教授逝世
中新社上海3月10日电(记者 邹瑞玥)中国“最后的经济学家”朱维铮走了。这位著名经
学史专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3月10日下午在上海新华医院
病逝,享年76岁。
朱维铮,江苏无锡人,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是著名经学大师
周予同的弟子,在中国经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学术史、中国史学史、中西文化
交流史和中国近代史等领域造诣深湛,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87年以来,曾先后应
邀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
学、韩国高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海外名校担任课座教授,并曾任台北驻
市学者。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
朱维铮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主持整理、编选和
校注多种重要典籍,是促进国际文史学术交流合作的先行者。纂缉有《周予同经学史论
著选集》,为认识与理解中国经学史的脉络,提供入门的基础。
朱维铮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史(特别是清代以来)资料的整理和纂集,并提出研究心
得,著有《走出中世纪》、《音调未定的传统》与《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等书
,被学界誉为... 阅读全帖
y****1
发帖数: 671
49
张广达
(1931~  )
中国历史学家1931年5月27日生于河北青县。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北京大
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秘书长、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中亚文明史》中国编委、法国亚洲学会会员。《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张广达致力于唐史、西域史、敦煌吐鲁番出土官府文书、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他
通晓多种外语。治学注意借鉴中外历史学家的经验,重视利用出土文书资料考证中外文
献记载。研究重点为西域史地,特别重视研究唐代典章制度和中原文明对西域绿洲国家
的影响、唐代以来多民族在西北地区的活动、各种文化在西域汇聚和汇合的过程。主要
论著有《大唐西域记校注》、《海舶来天方,丝路通大食──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历史联
系的回顾》、《天涯若比邻──中外文化交流史略》;利用中外各种语言材料考证地名
的论文有碎叶城今地考、《唆里迷考》等;区域研究有《唐取高昌国后的西州形势》、
《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于阗国的国号、年号及其王家世系问题》、《于阗
佛寺志》、《敦煌瑞像图、瑞像记及其反映的于阗》、《和田出土
首页 1 2 3 4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