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格律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v****g
发帖数: 11080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娄山关
毛主席诗词的平仄没有问题啊,大多数很工整,只是有些地方是故意打破,比如“恰同
学少年”,按词谱应该是“恰少年同学”,这种表达法是不是太呆了?所以主席这一句
偏不按词谱来,就要说“同学少年”。另,“成吉思汗”也不合词谱,可这是人名,而
词里句意在这里又必须有这个人名,那还拘泥什么格律呢?
要知道主席是湖南人,湖南方言里是保留了入音字的,所以主席识别平仄毫无困难;而
且主席旧学功底极深,精通格律,那些嘲笑主席的人实在是自己可笑,另外,这些人嘲
笑的有些地方,是自己不懂,比如不懂词里的一字豆规则,误以为主席词不和格律。
o***o
发帖数: 11767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优点是有真情实感
南朝诗人跟苏东坡有啥关系?苏东坡啥时候贬低南朝诗人了。南朝,是诗词格律化音乐
化的起始期。南朝诗人,特别是沈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沈约批评梁武帝萧衍不懂平仄
音律,梁武帝到死也没弄懂啥叫平仄音律。
格律诗彻底定型,是由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完成的。杜甫深得家传,杜诗的格律比同时代
的李白高诗强一万倍。跟杜甫相比,李白的诗简直就是顺口溜。当然你要说才气,那还
是李白高。但是论文气,同时代没人能高过杜甫。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优点是有真情实感
嘿嘿 文衰道溺之说,你没听过?
[在 oldMo (amigo) 的大作中提到:]
:南朝诗人跟苏东坡有啥关系?苏东坡啥时候贬低南朝诗人了。南朝,是诗词格律化音
乐化的起始期。南朝诗人,特别是沈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沈约批评梁武帝萧衍不懂平
仄音律,梁武帝到死也没弄懂啥叫平仄音律。
:格律诗彻底定型,是由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完成的。杜甫深得家传,杜诗的格律比同时
代的李白高诗强一万倍。跟杜甫相比,李白的诗简直就是顺口溜。当然你要说才气,那
还是李白高。但是论文气,同时代没人能高过杜甫。
E*******F
发帖数: 2165
4
要了解英文诗的格律,首先要明了“音步”和“韵律”这两个概念。1.音步(Foot):
英诗中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殊性组合叫作音步。一个音步的音节数量可能为两个或三
个音节,但不能少于两个或多于三个音节,而且其中只有一个必须重读。分析英文诗歌
的格律就是将它的句子划分成音步,并分清是何种音步及音步的数量。这个过程称为
scansion。如:诗句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要是分成音
步的话,就变成了这个样子: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上面“-”表示它前面是轻读音节,而“*”则表示它前面是重读音节。我们于是看出:
上面的句子共有五个音步,每个音步都是由前轻读后重读的两个音节组成,这样的音节
被称为“抑扬格”。颇有点唐诗的“平仄”的味道,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我们还看出
:一个音步不必等于一个单词。根据音步的数量,每一行一个音步的称为“单音步”(
monometer);每一诗行有两个音步的,称“双音步”(dimeter);三个音步的,称“三
音步”(trim...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73
5
来自主题: Fishing版 - Meeting a Squirrel (转载)
十四行詩應該算是格律相當嚴格的英文詩體吧。比如總共行數、每行字數、各段落abab
, cdcd的押尾韻,還有其他重音什麽的等等等等。最著名的就是莎士比亞,寫了154首
。這個網站講解了他的詩,挺有意思的,他寫的實在太好了:
http://www.shakespeare-online.com/sonnets/
自由詩的話,我理解是不是這些要求就隨意了。我在有些細節上也沒有follow十四行詩
的格律。不過我覺得,最終一首詩無論多麽自由,可能還是應該有一定的節奏感和韻律
感吧,可以和作曲的音樂感相比較。這些就全凴作者自己把握了。中文的古體詩的格律
也挺嚴格的。。。
你有興趣也寫著玩吧,寫兩首就熟練了:P:P
wh
发帖数: 141625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用钱学森传记Thread of the SilkWorm换书
考古文物可能也能帮不少忙,不过文物随葬品也有赝品或以讹传讹的东西。我看格律的
时候就特别烦,哈哈,我们诗词老师说这些都是后人给按上去的,李白杜甫做诗的时候
没有格律之说,后人为了搞一套理论就越搞越复杂,不合格律的得想法塞到规则里去。
古书看得很少,不太了解。河南还有个颛顼陵呢,哈哈很想去看看,有多少把握可以肯
定有颛顼这个人啊。我去过黄帝陵,没去过炎帝陵,火车路过很想下来但赶时间没下。
屈原是否有其人也没有定论。总觉得中国的史书比西方的版本多、可靠程度低似的。
嗯我觉得不仅是治史,做其他学问、做文学和艺术也不能偏激的,偏激是放纵感情,做
学问和艺术还是需要有所收束,人和作品之间还是要拉开一定的距离。不过这种理论更
适用于文字作品,音乐绘画好像更放纵,尤其是现代画现代音乐好像更如此。
A*******s
发帖数: 3942
7
我不算熟,但是我觉得合乎词牌格律是写词的最基本的东西,
苏轼这种大家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所以我看你张口就说苏轼的词不和格律
我觉得...怎么说呢...嗯...
而且,词牌的格律是怎样的,
网上很多啊,你可以和苏轼的词一一对照
看看有没有不合平仄之处
http://baike.baidu.com/view/4430.htm?fromId=25080
b*****e
发帖数: 3522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诗在骨不在格
没怎么看回复,就说说我个人的想法。
诗在骨不在格,这个是有偏颇的。诗的美不光在风骨,也在韵律。而韵律非格不可。
新体诗自然没有什么格律可言,但旧体诗词的美学价值很大程度上在它的格律。
带着脚镣跳舞,也许会遏制作者的想象力和激情,但同时也是一个挑战,中国文字那么
多,总有办法找出既能符合格律又骨骼清奇的诗句或填词来。
x*******a
发帖数: 11067
9
我顶着锅盖上来说一句。你别受打击哦。爱写诗挺好的,希望你多写。我只是爱读诗的
人,有时候看着着急。
诗意第一,有主题有立意有中心思想最重要,写情写景写实写虚都可以,但是要想清楚
要表达什么,有没有一个强烈的明确的主题。
措辞第二,遣词造句要精巧,要有诗的美丽和韵味。但是不能因词害意。就是堆砌了一
些看起来好看的词,然后意思跑了。
格律第三,符合格律是为了听的顺耳。为了格律,硬是把好词好句给弄拧巴了,也不好。
你这首感觉比前面的好。但是比如最后一句:幽山泽艳阳,既然是幽山,怎么又泽了艳
阳?这个就是因词害意了。春霜和冬雪是指带铃兰花吗?读得有点糊涂啊。
i*****e
发帖数: 1862
10
谢谢指点。有人指点是好事。
我还是格律诗初学者。如果是非格律诗呢,就可以最自由的表达;格律诗呢,就限制了。
其实,这首诗的立意我自己觉得还是比较清楚的:我要扣住的就是这么些关键点:山谷
,幽兰,铃,花很小,白花,绿叶。
【幽峦泽艳阳】:原意是【因为就算是幽峦也被(高高在上)的艳阳所恩泽了】。回答
【异草缘何美】,可能是有些牵强。
【春霜】【夏雪】(不是冬雪):铃兰在春天和夏天开放,霜雪是指铃兰的白花的颜色。
再次谢谢指点。
好。
i*****e
发帖数: 1862
11
对于我来说,作诗是很有趣的,格律诗尤其有挑战性,当然非格律诗是最自由表达的,
但是格律诗更有意义。
d**********0
发帖数: 13081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世纪末的怀念(外一首)
先摘点介绍:
《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
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
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
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
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
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
,《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
绘画美、建筑美。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
感强,富有音乐美。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
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
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形作了严
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p****r
发帖数: 141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嗯,你这不符合的就是格律可以有一定变化,别人不符合的就是没有格律而言,也算逻
辑不通啊。另外,讨论这些格律的研究文章一坨一坨的,外人看来就是Exceptions太多
了,理论上,那些“规律”可以概括很多,实际上各式各样什么都有。
l*****f
发帖数: 13466
1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格律是基本常识。不需要论文研究。我前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合格律,禁忌这些例
子。这些初级错误一犯再犯,只能是根本不懂格律的人写出来的。你故意无视抑或真的
不懂,我也没办法。
l*****f
发帖数: 13466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LOL 我也不是业内,略晓皮毛而已。只不过至少读过夫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
至于这篇文献,难为你找。但是此文是讨论押仄韵诗是否可以算近体的问题,不是讨论
在盛唐就已经成熟,押平声韵近体诗的格律。这种格律,随便翻一本诗词格律书就有。
告诉你什么是标准句式,在标准句式上可以有怎样变化,怎样是禁忌。
p****r
发帖数: 141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嗯,你这不符合的就是格律可以有一定变化,别人不符合的就是没有格律而言,也算逻
辑不通啊。另外,讨论这些格律的研究文章一坨一坨的,外人看来就是Exceptions太多
了,理论上,那些“规律”可以概括很多,实际上各式各样什么都有。
l*****f
发帖数: 13466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格律是基本常识。不需要论文研究。我前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合格律,禁忌这些例
子。这些初级错误一犯再犯,只能是根本不懂格律的人写出来的。你故意无视抑或真的
不懂,我也没办法。
l*****f
发帖数: 13466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LOL 我也不是业内,略晓皮毛而已。只不过至少读过夫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
至于这篇文献,难为你找。但是此文是讨论押仄韵诗是否可以算近体的问题,不是讨论
在盛唐就已经成熟,押平声韵近体诗的格律。这种格律,随便翻一本诗词格律书就有。
告诉你什么是标准句式,在标准句式上可以有怎样变化,怎样是禁忌。
N********e
发帖数: 3048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被误读的文史常识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2015-11-04 历史重读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
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
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
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
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
“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
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
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
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
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
用,后来发展到公...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8441
20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为什么蒋版黛玉说不好普通话呢

Are you talking about this“现代汉语韵谱体系构造”?
中华韵谱,即“中华谱牒”,是相对于古汉语韵谱体系的“现代汉语韵谱体系构造”。
中华韵谱,其概念的提出者是学者——日不落,该词汇起源于“中华汉诗运动”中的汉
学学说,日不落明确指出:“创造现代‘中华韵谱’——实践韵律改革,是古典文学从
内容到形式上的全面革新创造。”故,中华韵谱革新构想的提出,应当是个标志性的文
学事件。因为其从根本上解决了古典文学格律体在当代网络文坛打油化的趋势,也杜绝
了古典格律对意境表达功能的束缚。正如日不落说:“打破韵律求新风,革新韵律终有
成;律压语境成桎梏,唐宋至今无诗经。”(《打油:和“莺语如梦”》)。中华韵谱
的灵感来源于网友“莺语如梦”的诗歌“山野遍芳清秋临,独上幽径踏绿茵。醉听松涛
伴月明,笑对苍穹寄闲情。”。同时一些似懂非懂格律的人,在网络文学交际中兴妖作
怪,冒充之乎者也的平仄大师,造成了不良现象。于是,借用蒋红岩说法就是“古典韵
律,得研究改革之、革命之”以创造新的“中华韵谱”。古典诗歌的形式,应当符合现
代的语法习惯,立课题项目开工,系统挖掘当代新语法,修改古韵律
h******t
发帖数: 104
21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Robert Frost和王维 by Microsystem
发信人: pascaldechin (大家都叫我小帕),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小帕词话──商奈与词牌 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 13:36:58 2007)
这里有人研究十四行诗(sonnet)吗?才女应该在行吧。
小帕对音韵格律感兴趣,所以想比较一下西方的格律诗(sonnet)和中国的格律诗词在
韵脚分布上的异同。
我发现最大的不同,就是sonnet里面常见的“隔行换韵”在中国诗词里面很少。
以下先是一些背景介绍zz,经小帕整理删节:
十四行诗是一种短篇诗歌,名字来自法语的 sonet 和意大利语的 sonetto ,都是小歌
曲的意思。十三世纪时期,演
变到现在的格式。十四句诗有很严的韵牌和结构,但是随历史上有所变动。现在常见的
是意大利类(彼得拉克)或英国
类(莎士比亚类)。意大利十四行诗分为两段,先八后六。前八句韵牌是 a-b-b-a,a-b-
b-a。后六句有两种,c-d-
e-c-d-e,或者 c-d-c-c-d-c。也有根据韵牌分段的,按四、四、三、三编排。
十六世纪初,十四行诗体传到英国,风行一时。到十六世纪末,十四行诗已成
o******1
发帖数: 12177
22
这诗被人记着的,也就是其中四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
头。 但要说在唐诗里八九十分,实在是太过了。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读者经历不同,
口味不同,专业不同,诗的高低不象数理化一样有定论。但是诗三百之所以最为流传,
主要是因为横唐退士选诗的原则是“温柔敦厚”,代表了大多数中国人文艺观。另外并
不是格律好就行的。他在序中说,千家诗因为简单,所以广为流传,世俗儿童就学,先
从千家诗起;但是千家诗仅律绝两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所以不能代表汉语诗
。唐诗的地位,是因为诗者多,精,绝,几乎在所有的方面开创先河。后来的诗家,或
者可以重复律绝二体,但是唐诗中的边塞诗,歌行体,我还没见过后人能重复的。
至于不能以格律定诗,带鱼也有论。香菱说喜欢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
墨多。”,被带鱼批为浅近的,不可学。带鱼还说“若果真有了奇句,我下厨亦使得”
。所以格律虽然重要,但实际上是最浅显的,不能仅以之而为诗。说到律诗,杜甫是集
大成者。但是杜甫诗过万,真正敦厚古朴的不上二十首律。当然就凭这二十首,他就有
那样的地位。当然这也依个人的口味不同。
上面所述,亦适于宋词。我个人... 阅读全帖
p*x
发帖数: 260
2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谢版主兼一些想法
昨天贴了几首旧作,版主奖励30大洋,另有两位高人指点。一并感谢。以前花了不少功
夫读诗词。对词的兴趣远大于诗。于是模仿着写了点。
1。我一直都很注重格律。如果格律不对,我觉得不能称之为古典诗词。但是,也不要
一味强求格律,有时候可以破一破。不过古人很多时候有破就有立。我们很难做到。
2。我希望在题材上能有所突破。我喜欢苏轼的词就是因为他的题材广泛。毛泽东的词
也是因题材取胜。在抒情方面现在的人很难再超越古人了。而且古词要有所发展必然要
贴近当代生活。
现在忙于工作没多少时间读诗词。但从小的这个爱好还想坚持下去。不知道象我这样的
男数学PHD能否在古典诗词方面有所提高?再去读个文学的学位似乎不可行。那么靠业
余自学应该如何系统地学习呢?
最后贴一首旧作吧。算是我在题材方面的首次尝试。
忆秦娥
--- 纪念抗洪抢险
长洪泻,
年年梦断桔洲月,
桔洲月。
水魔狂舞,
岸堤声裂。
屋平垄断人终结,
成城众志情犹切,
情犹切。
无情湘水,
壮情难灭。
l*r
发帖数: 79569
2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松尾芭蕉 03/16/09
看看据说最早的汉徘,赵朴初写的三首:
1. 上憶土岐翁, 囊書相贈許相從, 遺愛綠蔭濃。
2. 幽谷發蘭馨, 上有黃鸝深樹鳴, 喜氣迓俳人。
3. 綠蔭今雨來, 山花枝接海花開, 和風起漢俳。
格律汉徘参照日文十七音,定为十七字,又引入律诗格律,我倒是觉得完全变了味道。
第一,字数短小我觉得是俳句最主要的特点。汉徘字数变多,就少了简洁灵动的特点,
常常絮言过多,反倒少了那种瞬间感悟的感觉。第二,引入格律平仄压韵,似乎有走回
了五七杂言的感觉。本来不少日文俳句就脱胎于唐诗汉诗,现在这样译回来,岂不是直
接把原来的唐诗拿回来就好了?第三,这样平仄仄实在书生气太重,完全没有俳句通俗
新颖的感觉。所以我觉得自由律汉徘更接近日文俳句的感觉,简短通俗新颖触动人心,
基本是短小新诗的感觉。这首古池蛙飞,不如就直接拣认识的汉字:
古池
蛙飛

斗胆胡言几句,顶锅盖去也。。。。
f*********s
发帖数: 986
2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风满楼诗社---分别天涯各自老】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
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
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
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
,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
“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
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l*****9
发帖数: 2009
2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诗是俗世清音
一直喜欢BBS,来到这么热闹的文学版,我觉得很幸运。
做为新人,近来在这里灌水,似乎引起了一些误解,搞得大家把诗人分成两派,这些误
解实不必要,想想还是说明白的好。
和MMJJ论诗,算来时间不短,早在最初认识的时候,我们就已达成共识——诗歌最基本
的功能是表情达意,最关键的是有真情实感,辞句、格律、典故说到底都是细枝末节。
读诗之道,妙也妙在的那一瞬间的被感染、被打动。
情感和辞句,是相辅相成的,辞句对情感的烘托,会有很大帮助,如果要完全抛开辞句
和格律,则诗人的情感非十分充沛真挚不可。窃以为,世间性情纯正者难得,亦难长久
,所以这样的篇章,可遇不可求,实际上绝大多数篇章,还是要靠辞句和音乐感来衬托
的。毕竟你的感受,要靠辞句来表达,真情实感和辞句的优美典雅相结合,能营造优美
的意境,给诗歌带来相当程度的感染力。
格律是诗歌音乐美的文字总结,因为很多诗人不懂音律,所以用平仄来简单表达,这个
问题说起来比较麻烦,就不说多了。
MMJJ《诗的色彩》他自己应该想很久了,那天见了我改过的五言,他说“不够温润”,
是以有此篇,原来只是发在群里,发到这里也是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这只是她诗歌
创作
b*****l
发帖数: 9499
2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七言 – 诗心
我来厚道一句吧。他的意思是,你这诗,不合格律,而且差得太多,几乎无从说起。
比如说,这首诗,不要谈失粘了,基本就没有粘过。所以不管诗写得如何,和律诗基本
上关系不大。
至于问如何能改进。。。 我觉得哈,起码得“直心”,也就是说,“七律”这个词,
你得先自问:我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么?不知道,则不要用,直接写“七言” -- 这
个就叫做“直心”。没有“直心”,已经离诗千里万里了。
心正后,则是恭敬。对于初学,首先要尊重格律,踏踏实实去写第一首,争取基本不破
律。
这两点做到了,每个词用得都心里有根,没根的都反复查过出处和别人的用法,勤查字
典;做到每首的格律都有依据;自己心里没有的感觉,则不借用人家现成的词藻。少用
虚词来撑场面,先把实词用扎实。回避险韵怪韵。这样,你的律诗很快在这里就能相当
不错了。
我很少或者基本不评网友写的诗的细节内容,评也多是仅限于赞赏。这里也不破例了,
呵呵。由心而发,直心而行,足够了。别人的评价,可以进脑子,但不必太往心里去。
L*****e
发帖数: 1086
2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转转关于平仄与韵的一个讲座
关于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广义上来说,诗词曲(上到诗经,下到现在)、中外流
行歌曲、民歌等等都要用韵,顺口溜也用韵。这些就是押韵了。为什么押,顺口呗,这
个地球人都知道。把读音里韵母相同的字押在一起,通常放在句尾(有规律的),所以
也叫“韵脚”。大多是隔句放一个韵字,细看情况就多了,后面再说。
我真正接触词韵是读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网上可到此处看电子版: http://web.sdcatv.net/ci/format0_.html),那里面列举了一些词牌。当时对着韵书码字,因为读得不少,填得很顺,便以为自己会填词了:)当时对格律的理解是:韵字看拼音韵母,略似现代流行歌曲的韵脚,不过分个平仄。平仄则是依据四声:一声二声(阴平、阳平)属于平,三声四声(上声、去声)属于仄。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入声。后来古诗读得多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他们写的东西读出来也不好听呢?韵字读音也不一样,有些声调也怪。比如: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传李白《忆秦娥》) 月、咽和
L*****e
发帖数: 1086
2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转转关于平仄与韵的一个讲座
押韵与平仄
一、关于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广义上来说,诗词曲(上到诗经,下
到现在)、中外流行歌曲、民歌等等都要用韵,顺口溜也用韵。这些就是押韵了。为什
么押,顺口呗,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把读音里韵母相同的字押在一起,通常放在句尾(
有规律的),所以也叫“韵脚”。大多是隔句放一个韵字,细看情况就多了,后面再说
。  我真正接触词韵是读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网上可到此处看电子版: http://web.sdcatv.net/ci/format0_.html),那里面列举了一些词牌。我当时对着韵书码字,因为读得不少,填得很顺,便以为自己会填词了:)当时对格律的理解是:韵字看拼音韵母,略似现代流行歌曲的韵脚,不过分个平仄。平仄则是依据四声:一声二声(阴平、阳平)属于平,三声四声(上声、去声)属于仄。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入声。后来古诗读得多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他们写的东西读出来也不好听呢?韵字读音也不一样,有些声调也怪。比如: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传
L*****e
发帖数: 1086
3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春风曲> 其三
是指更古朴么?其实古诗有古诗的写法,格律诗有格律诗的写法,无论立意,篇章,句
法都大不相同,
不仅仅是拘不拘于格律那么简单
如果是指随意的话,那就终究不够像模像样
j******n
发帖数: 21641
31
http://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287
民主诗人:瓦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我是肉体诗人
我是灵魂诗人
我有天堂的愉快
我有地狱的痛苦
前者在我身上繁衍
后者是我的语言
我的灵魂,在破晓宁静的清凉中
找到了归宿
我的声音追踪着我目力不及的地方
舌头一卷,我尝到了大千世界
我是丑陋的诗人
我是伟大的诗人
我享有快乐的极致
我享有痛苦的深渊
前者在我身上永驻
后者是我的思想
我的灵魂,在漫长凄凉的躅行中
找到了光明
我的呐喊鼓动着我想象不及的空间
臂膀一张,我拥抱了整个宇宙
我把自己交给泥土
在草丛中成长
如果你需要我
请在靴底下找寻
——《我是肉体诗人》,瓦尔特·惠特曼
瓦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是美国著名诗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
、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 Verse),其代表作为诗集《
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惠特曼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说
过:“我不愿意做伟大的哲学家,建立任何学派。……我愿意把你们每一个人带到窗前
……我...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0018
3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风满楼征文] 天净沙. 秋渡
元曲看似自由,衬字可以随便添。其实它的格律严谨,胜过诗词,而且韵书一定要用《
中原音韵》才行。以天净沙为例,牌属越调,一韵到底,是不能换韵的。
其格律如下:
×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
×仄平平厶上△(平)。
×平平厶▲,
×平×仄平平△。
×为平仄均可,厶为可上宜去,△为韵脚,▲为可押可不押。
以此观之,前两句押的是东钟,后面就变成了鱼模,这是不行的。
笠是去声,该处应平;荸是去声,该处同样应平。横木是平去,该处要用去上或去平。
叶是去声,该处应平。舞是上声,该处宜去为好。
填元曲,一定要注意这些东西才行。给你推荐两个资源:
元曲格律:http://beminyu.5d6d.com/forum-21-1.html
中原音韵:http://zh.wikisource.org/zh-hans/%E4%B8%AD%E5%8E%9F%E9%9F%B3%E9%9F%BB
t****c
发帖数: 194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闻一多《死水》赏析
死 水①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
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
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红烛》。19
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
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
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① 选自《闻一多诗文选集》第一辑,人民文学出
版社,1955年版。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跨得上几分...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34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秋日征文] 古意一首赞抗兄!
哇。。。
nick好有味道,古歌了一下,原来是美女师兄自己的大作?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oveNLust/374573.html
我也不懂格律--一直在todo list上,又好像没动力,惭愧。
高手们都没讲话啊,我下面这段也是type了又delete,delete又type,哈哈,咱的缺点
就是太认真 --b
你特意提格律,我就特意看了,格律不说,这个每句末的韵压的。。。
记得我在诗版post第一首诗的时候,全部不自觉的押到“ang”,版主笑说可以不必,
我觉得很有道理。。。
星满天时白驹渡,本身意相我仰慕死了,爱不释手,哈哈;单看没感觉,放到全片就不
由注意到韵了。。。
最后附赠一句唐诗,由你第一联想到的:
两地春风万余里
u**x
发帖数: 45
3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谈不上学术问题 [4]
提一下格律吧, 我想韵脚格律都是古人的基础知识吧. 现代的人
只要不害意旨, 依不依无所谓了, 只要控制好节奏感和通顺就差不
多了. 如果能作格律诗, 当然更有一种美感. 但古诗的好处也不全在格
律上.
******
版上有人爱说"你这里平仄错了, 你这里韵押错了", "你知道"侬"是啥
意思么?" , "你知道借对么?" 颇一本正经, 好象奥妙独得, 不依你分
享的样子.
我来说个笑话, 休息一下
汉与夜狼通使, 一行来到川南地界, 在山里发现有个小国, 叫"乌昂".
国中的人, 生而有疾, 颈上耳后有一瘤, 双腿孱弱, 以手拄地而行.
国人非常贫穷落后, 只知以树皮为衣. 但是文化相当发达, 且用的是
汉语.
汉使经过, 被带去见了"乌昂"的三老. 他们见到汉使都很惊异. 第一个
说, "这个人真丑, 瘤子都没有." 第二个眼神挺好,说 "呀, 这人真笨,
衣服薄兮兮的, 大该还不会用树皮作衣服吧.", 第三个老头挪到汉使前面,
仰头怀疑地问:"你能爬吗?"
s*****c
发帖数: 103
36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谈谈打油吧
于我心有戚戚焉。
女儿三岁半,学诗半年,现在最常挂在嘴边的诗就是这首《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没有格律,没有押韵,没有平仄,只有人生的平铺直叙和直指人心的感悟。
看武侠小说中,所谓高手,无招胜有招,飞花摘叶俱可伤人... 不过如此了!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感谢语文课本,让全中国的孩子们在启蒙阶段就看到了
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使得大多数的国人,对于诗歌的美丑都会有一个基本
中肯的评价:读的顺口,念得舒服!
我以为,打油代表一种卖弄文字和游戏人生的态度,与格律和文学水准关系不大,
游戏的好,也可以传为一种经典流传。但是真正的诗,确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
用寥寥数语尽述人世沧桑,同时不论格律平仄如何,都有一种音韵之美,
恰如一组动人的旋律,自读者的心底奏响。这恐怕是诗和打油的本质区别。
i*****s
发帖数: 15215
3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最近看了四本诗词的书。
第一本是王力著的《诗词格律》,这部书内容紧凑,连看了两遍,差不多全记住了,对
诗词的格律有个大概的了解。书中引用了很多主席诗词,有阿谀奉承之嫌,好处是这些
诗词我都熟,便于对规则的理解。
第二本书是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介绍了唐宋时词的发展,各个时期的代
表人物和词作特点,看完很有收获。这本书是由讲课录音整理出版的,有点罗嗦,其实
可以更简洁一点。
第三本书是吴丈蜀的《词学概说》,内容与王力的《诗词格律》重复,看一遍就够了。
从里面也学到一些知识,比如李之仪的脍炙人口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为
什么最后一句“定不负相思意。”有六个字,而别人的只有五个字。
第四本书是夏承焘与吴熊和合著的《读词常识》,这本书内容比较简单,只有少量内容
在上面提到的书中没有。在书里看到有少部分词不仅要分辨平仄,还有讲究四声,感觉
压力很大。
看书的体会是,没看书时想写就写,写完一首就有一点收获。看了书,知道了一些条条
框框,就不知道如何下笔了。靠哇靠!
*上面这些书都可以在网上下载,百度关键词“书名、著者、PDF”就可以找到网址。
i*****s
发帖数: 15215
38
格律不应看成负面,格律是游戏,很有趣。格律也是表现力的一部分。至于束缚,用散
文表达也得反复斟酌。
w******g
发帖数: 10018
3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汉俳四首
汉徘最早是在80年代初赵朴初开始写。现在一般分成自由体和格律体两种。
自由体就是大概遵循俳句的三句联套形式,但是不讲究平仄。格律体的要求一般比律诗
宽泛,大概避免孤平以及三连平或者三连仄扫尾就可以了。
格律体一般字数要求为五七五,或者三五三。现在很多汉徘纯粹沦为顺口溜,少了日本
俳句那种幽玄苦寂的感觉,这是汉徘创作中的一大缺陷。
a*****y
发帖数: 33185
40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七)
总之,今天的“物理学”唯心主义,正如昨天的“生理学”唯心主义一样,不过是
意味着自然科学一个门类里的一个自然科学家学派,由于没有能够直接地和立即地从形
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而滚入了反动的哲学(注:著名的化学家威廉·
拉姆赛说道:“常常有人问我:难道电不是一种振动吗?怎样才能用微小的粒子或微粒
的移动来说明无线电报呢?对此回答如下:电是物;它就是〈黑体是拉姆赛用的〉这些
极小的微粒,但是当这些微粒离开某一物体时,一种像光波一样的波就通过以太散播开
来,而无线电报使用的就是这种波。”(威廉·拉姆赛《传记性的和化学的论文集》
1908年伦敦版第126页)拉姆赛叙述了镭转化为氦之后指出:“至少有一种所谓的元素
现在不能再看作是最终物质了;它本身正转化为更简单的物质形式。”(第160页)“
负电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了;而正电是一种失去负电的物质,
也就是说,是减去这种带电物质的物质。”(第176页)“什么是电?从前人们以为有
两种电:正电和负电。当时是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最近的研究证明,过去一
向叫作负电的东西,确...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256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宣化上人谈严新?

我可不爱写不合格律的诗。有的人称不和格律的文笔较差的诗叫打油诗。
当然,我见过有的文盲是不知道诗词是否合格律的,所以会比较崇拜打油诗,因为他连
在这方面基本辨别力都没有。
对了,您是练观音法门的吗? 不知道您看过这个没有?
http://news.sina.com.cn/o/2017-03-03/doc-ifycaasy7411134.shtml
另外,请教一下,观音法门与严新气功有什么共同点吗?
c*******7
发帖数: 305
42
来自主题: Jiangsu版 - 昨夜西风凋碧树
“昨夜西风凋碧树”,突然觉得这个古人真是太有才了,早上瑟瑟发抖得看着马路牙子堆满了枯黄的叶,推着三轮车的阿姨们正在艰难地将被风卷走的叶子回拢起来,而一旁的法国桐、杨树还“郁郁葱葱”地挣扎着。。。这景象真的是用这句词的最好之时。哆哆嗦嗦的我也一时兴起,随即口占一首:
一夜秋风起
遍地黄金色
平明伤时节
回首空悲切
然后左思右想,安了个《伤秋风》的名字,结果不等友人批评我就惭愧了,不押韵啊,也没个平仄的讲究,翻开王力的《诗词格律》一书,对照着五言绝句的四种平仄变化,查平水韵,重编了一首:
夙夜秋风瑟
青春遍地血
回首空悲切
聊坐伤时节
完了事就感慨,这旧体诗真痛苦啊,不知道古人怎么想的,古体诗挺好的啊,非要整出个格律来,还是平仄相对,还要用平声韵,而且那些真正做到格律的不见得比古体诗强,做首诗就要琢磨这些规定,读着也不自然啊,宋朝有个姓周写词很工整据说堪称典范,可时人更喜欢的是柳七和苏东坡。这个阴平阳平怎么区分,这个入声是嘛玩意,一点都搞不明白,看了王力的书也没整清楚,苏北说话还真的没听说过什么入声。。。
如今有些人是吃饱了充的 感觉自己是饿昏了头 不知所云。挣工分养家去了。
k*****n
发帖数: 532
43
来自主题: Jiangsu版 - [合集] 昨夜西风凋碧树
☆─────────────────────────────────────☆
china1587 (北京) 于 (Tue Oct 20 01:27:41 2009, 美东) 提到:
“昨夜西风凋碧树”,突然觉得这个古人真是太有才了,早上瑟瑟发抖得看着马路牙子堆满了枯黄的叶,推着三轮车的阿姨们正在艰难地将被风卷走的叶子回拢起来,而一旁的法国桐、杨树还“郁郁葱葱”地挣扎着。。。这景象真的是用这句词的最好之时。哆哆嗦嗦的我也一时兴起,
谡家皇
一夜秋风起
遍地黄金色
平明伤时节
回首空悲切
然后左思右想,安了个《伤秋风》的名字,结果不等友人批评我就惭愧了,不押韵啊,也没个平仄的讲究,翻开王力的《诗词格律》一书,对照着五言绝句的四种平仄变化,查平水韵,重编了一首:
夙夜秋风瑟
青春遍地血
回首空悲切
聊坐伤时节
完了事就感慨,这旧体诗真痛苦啊,不知道古人怎么想的,古体诗挺好的啊,非要整出个格律来,还是平仄相对,还要用平声韵,而且那些真正做到格律的不见得比古体诗强,做首诗就要琢磨这些规定,读着也不自然啊,宋朝有个姓周写词很工整据说堪称典范,可时人更喜欢的是柳七
隆U飧鲆跗窖羝皆趺辞郑
M******8
发帖数: 8425
4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旧文
2005/3/14
az以前也寫過舊體詩吧,印象有,但不喜歡,覺得太生硬.
但看了最近他發的,卻覺得很好。
當然,作為一個讀者,俺也不是專家,不能象***(抱歉,沒記住)那樣高屋建瓴的批評;只
能是體會體會.詩者,性情也,文字格律大概都在其次吧, 個人以為屬於情有余地而為
之的小事.當然,沒有格律也就沒有舊體詩了;然而"變通"二字在哪裡都能適用吧.
且不管它,反正俺現在也沒有詞譜,也懶得一一查對----而即使是格律無誤,第一眼便
沒有好感的東西,那也都是個屁.
第一首是<滿江紅情怀>.這首我不是很喜歡.字裡行間,隱約仿彿zrc當年寫的一首被
capa說是不太成熟的東西,同樣的感覺略不自然.想必capa讀到這首,仿彿好像又回
到幾年前讀zrc那首時的心境了吧.
下一首是<鳳凰台上憶吹簫自省>. 這似乎比前面那個還糟糕些.主要是有點空洞.感觸
雖然很深,但表達出來卻比較膚淺.(天,az你可別拍俺,俺只是說個人感覺, 不是專家
論斷噢). 而且作者此時對長調的結構還把握不太好,整篇看上去,似乎重複的多,層
進的少,一下子減少了長調本應有的容量.(汗,俺自己也弄不好,雖然說起來滿象回事
).尤
l*******u
发帖数: 2496
45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以前看过的诗词故事:
诸家评李
[当代]哈哈儿整理

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首称。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
道。(吴融《禅月集序》)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大抵丧于南朝,坏于陈叔宝。然今之业是者,苟不能求古于
建安,即江左矣;苟不能求丽于于江左,即南朝矣。或过为艳伤丽病者,即南朝之罪人
也。吾唐来有业是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
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张碧,贞元中人,自序其诗云:碧尝读《李长吉集》,谓春拆红翠,闢开蛰户,其
奇峭者不可攻也。及览李太白辞,天与俱高,青且无际,鹍触巨海,澜涛怒翻,则观长
吉之篇,若陟嵩之巅视诸阜者耶!(计有功《唐诗纪事》)。
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马端临《文献通
考》)
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严羽《
沧浪诗话》)
世传杜甫诗,天才也;李白诗,仙才也;长吉诗,鬼才也。(《迂斋诗话》)
唐人以李白为天才绝,白乐天人才绝,李贺鬼才绝。(《海录碎事》)
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8358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Lafatte (洛城月巴仔),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转转关于平仄与韵的一个讲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9 17:35:29 2010, 美东)
关于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广义上来说,诗词曲(上到诗经,下到现在)、中外流
行歌曲、民歌等等都要用韵,顺口溜也用韵。这些就是押韵了。为什么押,顺口呗,这
个地球人都知道。把读音里韵母相同的字押在一起,通常放在句尾(有规律的),所以
也叫“韵脚”。大多是隔句放一个韵字,细看情况就多了,后面再说。
我真正接触词韵是读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网上可到此处看电子版: http://web.sdcatv.net/ci/format0_.html),那里面列举了一些词牌。当时对着韵书码字,因为读得不少,填得很顺,便以为自己会填词了:)当时对格律的理解是:韵字看拼音韵母,略似现代流行歌曲的韵脚,不过分个平仄。平仄则是依据四声:一声二声(阴平、阳平)属于平,三声四声(上声、去声)属于仄。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入声。后来古诗读得
f*******y
发帖数: 8358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Lafatte (洛城月巴仔),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转转关于平仄与韵的一个讲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9 17:40:10 2010, 美东)
押韵与平仄
一、关于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广义上来说,诗词曲(上到诗经,下
到现在)、中外流行歌曲、民歌等等都要用韵,顺口溜也用韵。这些就是押韵了。为什
么押,顺口呗,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把读音里韵母相同的字押在一起,通常放在句尾(
有规律的),所以也叫“韵脚”。大多是隔句放一个韵字,细看情况就多了,后面再说
。  我真正接触词韵是读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网上可到此处看电子版: http://web.sdcatv.net/ci/format0_.html),那里面列举了一些词牌。我当时对着韵书码字,因为读得不少,填得很顺,便以为自己会填词了:)当时对格律的理解是:韵字看拼音韵母,略似现代流行歌曲的韵脚,不过分个平仄。平仄则是依据四声:一声二声(阴平、阳平)属于平,三声四声(上声、去声)属于仄。那时候还不知
N*****e
发帖数: 1094
48
中共前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李锐在其回忆胡耀邦的文章中披露,胡耀邦生前不赞成三峡工
程,并曝光其相关的两句诗。
2001年10月香港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印行《怀念耀邦》第四集。作者李锐在文章中谈
到,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他当天得知噩耗,如晴天霹雳。就在十天前,胡耀
邦还曾邀他到家中做过一次长谈,谈到自己和邓小平等人在政治上的十大分歧。
李锐在文章中谈到,干部子弟夫妇延滨和元元和他的老伴很熟,而他们的父母同耀邦夫
妇关系密切。延滨和元元常去李锐家,元元有时就成为李锐同胡耀邦之间某种交流的“
中介”。
胡耀邦下台后,有一次,李锐让元元带去一本钱锺书的《谈艺绿》,供胡耀邦翻翻,移
情养性。同时还将李锐的《龙胆紫集》和《论三峡工作》送上,请胡耀邦一阅。
不久以后,元元带来胡耀邦写的三首诗让李锐修正:一首七律《再登泰山》,两首五言
古风《赠李锐》、《戏题李锐不赞成修三峡水库论著》。
李锐的文章称,看来耀邦也知道三峡工程的详情与要害了,诗中借巫山神女之口,最后
两句委婉道出莫立大石壁的切切之情:“乞君莫作断流想,断流永使妾哀伤”。
李锐对这三首诗词作了些格律上修正,让元元回去时,顺便送胡耀...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9
“你知道怎么看出一个人是艺术家吗?”李肇星的问题让所有人都一愣。他一边看着留长发的记者,一边说:“要么头发比女士长,要么干脆没头发。”
说完,李肇星带头笑起来。今天他戴了一条围巾,用他的话说,是“冒充五四青年”,因为当时人们多不会打领带,用围巾比较方便,李肇星特别加了条注释:“听说是这样,那时候我也不在。”
桌子上,不知谁摆上了烟灰缸,李肇星指着它,又开起了玩笑:谁摆的?一个可以罚款500元啊。他解释道,2005年中国便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正式生效,可到现在仍有很多人不遵守,他笑着说:“至少可以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嘛。”
这是李肇星典型的说话风格,他特别善于用看似不经意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观点。
当好人的好处是老乡多
李肇星的感慨是:所以最好是当好人,当好人的好处是老乡多、朋友多。
遇到新朋友,李肇星最喜欢问两个问题:一是老家在哪里,二是学什么专业的。
问第一个问题,是因为每个人和每个国家一样,都有其历史,而且从外交上说,这是最好的办法,人家不会觉得不好回答。李肇星第一次去德国是1965年,他问当地人怎么看希特勒,德国人说:他不是我们德国人,是奥地利人。后来李肇...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0
李肇星,前外交部长,素有“诗人外交家”之称。
“你知道怎么看出一个人是艺术家吗?”李肇星的问题让所有人都一愣。他一边看着留长发的记者,一边说:“要么头发比女士长,要么干脆没头发。”
说完,李肇星带头笑起来。今天他戴了一条围巾,用他的话说,是“冒充五四青年”,因为当时人们多不会打领带,用围巾比较方便,李肇星特别加了条注释:“听说是这样,那时候我也不在。”
桌子上,不知谁摆上了烟灰缸,李肇星指着它,又开起了玩笑:谁摆的?一个可以罚款500元啊。他解释道,2005年中国便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正式生效,可到现在仍有很多人不遵守,他笑着说:“至少可以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嘛。”
这是李肇星典型的说话风格,他特别善于用看似不经意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观点。
当好人的好处是老乡多
李肇星的感慨是:所以最好是当好人,当好人的好处是老乡多、朋友多。
遇到新朋友,李肇星最喜欢问两个问题:一是老家在哪里,二是学什么专业的。
问第一个问题,是因为每个人和每个国家一样,都有其历史,而且从外交上说,这是最好的办法,人家不会觉得不好回答。李肇星第一次去德国是1965年,他问当地人怎么看希特勒,德...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