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桑叶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p
发帖数: 24000
1
我妈一个好朋友的儿子
小学五年级
我当时小学三年级
他跟一帮同学去榕湖得桑叶(养蚕的叶子)
结果掉进湖里
一群小孩看着他淹死
我们那疙瘩每年都有小孩游泳淹死。我们小学四个班,每年一个班一个小朋友淹死,但
是神奇的是,我们班也个个去游泳,在我转学过来后,一个都没淹死过。
我们这里还有初中生吐口水从四楼掉了下来摔死了。
妈的,我们小时候的安全意识一点都没有,都是很牛逼的生存淘汰下来的优胜者。
对了,我们还有去钻山洞被憋死,唉...
R****a
发帖数: 6858
2
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一)——悄然易手的审美权
字号:小中大
2013-03-07 11:24:24
更多
155
关键字 >> 泰囧泰囧北美票房泰囧票房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电
影审美边芹
(最近我常想: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又是怎么落到这一步?现在回看这些年,就像
看到一个精神被打劫一空的人,在什么迷幻药的作用下,拱手送出窃贼想偷的东西,还
觉得无比荣耀。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层迷雾,像麻醉剂一样催眠了大多数,人群在潮流
的卷裹下,惯性地冲向一个方向。但这样的结局却由悲剧主角当喜剧上演,在沙堆上搭
起富丽堂皇的纸牌城堡,大肆庆功,还是打破了历史记录。)
近日我在国航飞机上凑巧读到2月18日的《北京青年报》,在第十五版上有一篇署名本
报记者的短评,开篇第一句便是丢眼、丢耳、丢心、丢脑借外打内的论调:“中国电影
只能‘自娱自乐’的趋势似乎更加明显,不仅频频缺席国际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就连刚刚在内地创下票房神话的《泰囧》也在北美放映时遭遇囧态。”
这是我们落到了哪一步的典型写照,我们来细看作者的思维逻辑。先看似乎无意识中使
用的两个对应地名:“内地”和“北美”。即便此... 阅读全帖
p*****k
发帖数: 587
3
边芹: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一)
作者:边芹 旅法作家
近日我在国航飞机上凑巧读到2月18日的《北京青年报》,在第十五版上有一篇署名本
报记者的短评,开篇第一句便是丢眼、丢耳、丢心、丢脑借外打内的论调:“中国电影
只能‘自娱自乐’的趋势似乎更加明显,不仅频频缺席国际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就连刚刚在内地创下票房神话的《泰囧》也在北美放映时遭遇囧态。”
这是我们落到了哪一步的典型写照,我们来细看作者的思维逻辑。先看似乎无意识中使
用的两个对应地名:“内地”和“北美”。即便此处提到的《泰囧》票房只包括大陆不
涵概香港,但撰稿人所处位置是北京而非香港,对应的地方是北美也非香港,用“内地
”这个词就很奇妙。中国与北美(想必是美国)是国与国,身处北京的中国记者一般不
会习惯性地将“内地”与“北美”并用。读下来好像中国与美国已是合众国,或者已是
类似大陆与香港的关系,好像作者不是香港记者就是好莱坞大亨的发言人。香港记者言
必称内地,是因为与大陆的特殊关系;好莱坞大亨眼里的世界只是一块块他们圈划的电
影市场。我们由此看到,作者潜意识里已将自己外化,不是由内向外看(个体看世界的
正常逻辑和秩序),而...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4
成都商报记者 刘木木发自安徽泾县
核心提示
出身寒门
20岁之前的张必清,日子过得很清贫。他是家中老大,下有两个弟弟与一个妹妹。
初中毕业后,张必清在村里当过一段时间的赤脚医生,后来去当兵。他自称,爷爷张吉
安是知名的中医,但其老家后山村的村委会主任万汝彬说,都没听说过这位老中医,“
都是他自己吹嘘的。”
行走江湖
张必清的必清神牌“神鞋”,在1997年~2000年之间,在全国不少地方火爆异常。
张必清宣称,其鞋有保健养身、降血压之功效。“神鞋批发80~90元,卖300~500元不等
”。
“神鞋”垮掉后,张必清改做枕头,宣称能治肿瘤。后来,又开始卖奇经药贴,在
武汉,“生意好时,一个店一天能卖好几万”……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卖“必清神”神鞋名动江湖起,到最近成为“北京最牛违建”的
主人时止,张必清所打造的神话泡沫虽不断破灭,却往往又能向死而生。
过去的20年,是张必清从一户寒门家的长子,迅速飞黄腾达起来的20年,他的背后
,还一度活动着一个专门兜售“必清神”系列的数百人组成的团体,其中不少人在成为
既得利益者之后遁身。
老家村主任称
没听说他爷爷这位老中医
通过这个时代无所不入的资讯...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5
“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
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很偶然
地发现了青蒿素。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没有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
《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
“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还未被挖掘出来
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无数以讹传讹的记载中
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为困难,效率非常低下,而且要靠运气。青蒿素发现之后
的40年间,虽然有无数的科研人员试图从草药中再创奇迹,却再也没能找到第二
种能被国际公认的新药,也就并不奇怪了。”
-----------------------
  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的关系?
  ·方舟子·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
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
命”。由于拉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6
http://www.guokr.com/post/46860/
鲁迅
从“中医是骗子”到收藏中医典籍
鲁迅是中国文坛的泰斗。对于中医,他起先是认可的,以其少年时多次请中医大夫为父
亲诊疗即可看出。其后由于父亲不幸病故,鲁迅开始反对中医,个中原因比较复杂。他
曾在《坟·从胡须说到牙齿》中,写到自己早先对中医不满的特殊因由,“其中大半是
因为他们耽误了我的父亲的病的缘故罢,但怕也很携带些切肤之痛的自己的私怨。”
鲁迅曾经在他的《呐喊自序》中明确地表达了对中医的不满:“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
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
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也正是由于基于对中医的失
望,鲁迅萌生了到日本学习西医的想法,于1902年赴日本在仙台学医。
纵观鲁迅的一生,他对于中医的态度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其人生前后期发生过很大的
思想转变。从日本回国后,鲁迅先生改变了自己对于中医的态度,逐渐扭转了自己偏激
的观念。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迅先生不断整理收集中国古代的医药典籍,二是他
在日记中不断记录自己利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经历。他... 阅读全帖
f******9
发帖数: 267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默克尔送的中国是桑叶地图
默克尔:“这是1735年德国绘制的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 共2幅,一幅中国和日本
全图,一幅重点标注了中国各行省。
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登基。从当时的中国版图看包括北部的远东,北起蒙古唐努
乌梁海地区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今西沙群
岛、南沙群岛等岛礁,西南达西藏的达旺地区、云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区等缅甸北部
,西尽咸海与葱岭地区,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北抵外兴安岭,包括库页
岛,东南包括台湾、澎湖群岛。钓鱼岛更在其中。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千米。除此之外
,周边国家如朝鲜、安南(越南)、南掌(老挝)、缅甸、琉球、廓尔喀(尼泊尔)、
哲孟雄(锡金)、兰芳共和国等则为清朝的保护国。
d******8
发帖数: 3017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默克尔送的中国是桑叶地图
很好的礼物。
提醒俄罗斯远东,南海都曾经是中国领土
N*****2
发帖数: 2318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默克尔送的中国是桑叶地图
别骗自己了,放一张假的安慰习近平?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6
w*********g
发帖数: 30882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默克尔送的中国是桑叶地图
中国可以送给默克尔公元4世纪卖到罗马去的丝绸复制品。提醒一下德国人的祖先哥特
人那时候是什么阶级。
n****l
发帖数: 3375
11
不是这张,默克尔送的是桑叶地图,没西藏好像连内蒙都没
b**k
发帖数: 3472
12
没西藏内蒙怎么成桑叶?
O***2
发帖数: 622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被掉包的中国地图
现在北京政府还好意思用乾隆朝的桑叶形地图,偷换德国总理送的康熙朝地图,难道不
知道中国老百姓也是有正常思维的?那些领土到底是被谁抢走了?...
T****t
发帖数: 11162
14
呵呵,这家伙是扬子晚报的获奖专业户了
小学生养蚕发现 “听”音乐的蚕长得快
2009-09-19 10:13
扬子晚报讯 如果给蚕听音乐,将会有怎样的意外收获?给蚕吃红叶子,还能吐丝吗?
由南京市青少年宫举办的首届小学生万人养蚕科考活动昨天落下帷幕。在两个月的活动
期间,孩子们可有不少新发现呢。
此次活动获金奖的是游府西街小学四年级的徐钦禹,他把领到的蚕分成了两组,一
组饲养时播放音乐,一组采用传统饲养方式,比较蚕在各阶段生长情况。经过一个多月
的观察,徐钦禹得出结论:音乐对蚕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琅琊路小学五年级的周一村把蚕分成3组,在近二十天时间里,尝试每组用不同叶
子喂养。结果,用桑叶喂养的蚕喜欢进食,生长发育迅速,吐丝较多,结茧正常。用莴
笋叶喂养的蚕,对莴笋叶子不太感兴趣,爬行很久才吃,生长发育不太好,结的茧子也
比较厚。用红叶子喂养蚕,蚕对这样的食物很排斥,每次都要爬行一个小时左右才吃,
几乎不生长发育,有的甚至死亡。
据悉,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孩子们不仅要养蚕,还要写论文。昨天,市青少年
宫就为前十佳优秀论文答辩获得者举行颁奖典礼。
(薛 玲)
b*********r
发帖数: 651
15
蹲在绿树环绕的茅缸上大便绝对是一种享受。蜜蜂蝴蝶围绕着你,小鸟在你身边歌唱。
你只要牢牢地抓住面前的那根竹子就好了,完事之后扯一片唾手可得的桑叶或者荷叶来
安抚一下菊花,清凉又解暑。
d*******3
发帖数: 8598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从秦简看法治帝国的细密之网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30 20:51:00 2014, 美东)
发信人: luccyy (luccyy),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从秦简看法治帝国的细密之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30 02:01:36 2014, 美东)
透过两千多年厚重的历史尘埃,秦王朝留下的“苛政”符号,随着秦简的发掘有了另
一层解读——秦代法、律、令较完善,“奸邪不容,皆务贞良”,于是秦代官吏“慎遵
职守”,凡事“细大尽力,莫敢怠荒”。秦律调整的范围遍及国家、社会和家庭各个领
域,达到了十分细密、详备的程度,可以说从生产到生活,从个人到牛马,从国家到家
庭,基本实现了“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秦帝国小官吏的法律片段
秦王政三十二年,在帝国的一座叫迁陵的县城,人们刚开始一天劳作。一个叫昌的
人是这里的最高长官。每天,官吏们都要经手大量公文,按秦制,凡在此地处理过的...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20306
17
在我的家乡, 不会挑扁担的人几乎没法活, 要用扁担挑秧挑农资粪肥,收割时要用
扁担把田里的稻谷或农品挑出来,进山挑桑叶回来养蚕, 把青菜挑到农贸市场去卖,
去山上把柴草挑回来,每天的饮用水也是从500米外的泉井挑回来的。 至今也还
是要经常挑扁担,即使不怕花钱用摩托车驮运也无法完全取代扁担的作用。
欧洲人不用扁担,那么他们就一定没有我家乡的这些生活内容,难免生产生活效率低下。
g***j
发帖数: 40861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atuma (atuma),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ZT(很赞的科普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4 01:38:39 2015, 美东)
对一位版友andie2008在我帖子(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aterWorld/2581489.html)留言的回复:
下文是回复,尤其要读最后一段,不知你是否还有从中医典籍里“寻宝”的想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856.shtm
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
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
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
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
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1742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尼泊尔在历史上有辉煌吗?
如果说早在古代随着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曾到过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
位于尼泊尔南部),标志着中尼之间开始了此后延续上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①(注:
646年,随着尼泊尔派出王子率领的使团前往唐朝,尼中开始首次官方接触。见[尼泊
尔]尼兰詹·巴塔拉伊著,刘建、王宏伟等译《尼泊尔与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66页)。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曾来华监造北京白塔寺。),那么,同尼
泊尔接壤的我国西藏地区与尼泊尔的交往更是源远流长。尼泊尔北与我国西藏接壤,中
尼边界线长1,414公里,山口、通道75条,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历史渊源及经济文化
联系。
一、尼泊尔的称谓与族源
称谓汉地史籍中称古时的尼泊尔为“尼婆罗”(如《旧唐书》、《新唐书》等)。在藏
文史籍中称其为“巴勒布”或“巴尔布”,这一称谓一直沿用到至少清代。对于这一称
谓的来历,尼泊尔学者有这样的解释:“最初在藏语中将加德满都谷地(即扬布谷地)
又称作“巴尔优尔”,意为“寺庙之国”,在这里中世纪建造的寺庙多达400多个,那
些寺庙就叫巴哈尔、巴哈、巴希(即比哈尔),巴哈或巴希的国家在藏语里就是“扬布
”谷地或叫作巴尔优...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1742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乾隆时清军曾长驱直入尼泊尔
如果说早在古代随着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曾到过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
位于尼泊尔南部),标志着中尼之间开始了此后延续上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①(注:
646年,随着尼泊尔派出王子率领的使团前往唐朝,尼中开始首次官方接触。见[尼泊
尔]尼兰詹·巴塔拉伊著,刘建、王宏伟等译《尼泊尔与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66页)。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曾来华监造北京白塔寺。),那么,同尼
泊尔接壤的我国西藏地区与尼泊尔的交往更是源远流长。尼泊尔北与我国西藏接壤,中
尼边界线长1,414公里,山口、通道75条,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历史渊源及经济文化
联系。
一、尼泊尔的称谓与族源
称谓汉地史籍中称古时的尼泊尔为“尼婆罗”(如《旧唐书》、《新唐书》等)。在藏
文史籍中称其为“巴勒布”或“巴尔布”,这一称谓一直沿用到至少清代。对于这一称
谓的来历,尼泊尔学者有这样的解释:“最初在藏语中将加德满都谷地(即扬布谷地)
又称作“巴尔优尔”,意为“寺庙之国”,在这里中世纪建造的寺庙多达400多个,那
些寺庙就叫巴哈尔、巴哈、巴希(即比哈尔),巴哈或巴希的国家在藏语里就是“扬布
”谷地或叫作巴尔优...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lloterran (hi you),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礼”想国 周代贵族的自我修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3 14:07:47 2015, 美东)
转自十五言
http://www.15yan.com/story/lfDh0XWn6il/
“礼”想国
周代贵族的自我修养
一个失落的黄金时代,一个一去不返的理想国,当你翻开有关两周时代的典籍时,
多半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周礼规范着宗法制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举止,使“郁郁乎文哉”的气息弥散在当时华
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人与人之间一派脉脉温情,至少表面上如此。贵族士大夫们也因
此显得“文质彬彬”,举手投足都是一股诗礼风流。假如能穿越成这个时代的贵族,你
将有幸目睹一个“礼”想国。
礼仪,一举一动都要有
假如真的有幸穿越成先秦时期的某位士子、大夫、卿或诸侯,甚至周天子本人,你
最先要牢牢记住的是,有一样东西是你在这个时代的立身之本,那就是——礼。
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对周代贵族而言,所谓的“礼”绝不只是“见人要主动微笑
打招呼”、“...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6101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想买蚕丝被 (转载)
拼姐你去买套汉服,弄个桑叶匾,撒几条蚕然后拍成照片奔出来。
弄个古典范儿系列,头发一定不要盘,要直直披下来那种。发梢打个节。
q*d
发帖数: 22178
23
本文发表于 2015年10月5日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
—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 万人的生命”。屠呦
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 素称为中
药,并说它让人们
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
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 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
达菲,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 物。中医虽然传
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
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 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
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一开
始也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 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
后来干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改叫青蒿,定为青蒿的正品,让人误以为青蒿素真的是从青
蒿提取的。
即便黄花蒿被用来代替青蒿使用,里面的青蒿素也起不了... 阅读全帖
d*b
发帖数: 4184
24
新四军是被取消番号的部队,原因是破坏抗战。证据确凿,事实清楚,连虎桑叶论证新
四军与倭寇双赢。其性质不仅是其它红匪类的杀人放火的匪徒。
消灭新四军就是消灭匪徒和汉奸,虽然红匪基本都是汉奸性质,新四军是最汉奸的红匪。
g***j
发帖数: 40861
25
吳易易 ,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14513 人赞同
我要答!我要答!我要答!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让我先笑五分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
我桌子上常年放着一滩药罐,他们是维生素A-Z和矿物质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恩,
都是七大姑八大姨从养生节目之流的地方看完了买来的。
他们就在我的桌子上放着直到坏,谁愿意吃谁吃,反正我不吃。
朋友来的时候看见他们都用一种忧郁的眼神看着我,我就淡淡回一句:放心,都不是我
的,我智障还没到这种病入膏肓的地步。然后依次介绍每一瓶的来历。
如果他们喜欢的话就送两瓶,省得问我吃没吃的时候露馅。
(二)
曾经强行被麻麻塞了一大粒钙镁锌片就汤喝,二十分钟之后就拉得稀里哗啦的—,—镁
是特么泻药啊,没想到这药片竟然是真的。(以前麻麻买的都... 阅读全帖
k**********4
发帖数: 16092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猪肉vs羊肉
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就出现了“六畜”之说。所谓“六畜”,包括马、牛、羊、猪、狗
、鸡。“六畜”除去产地基本不在中原并用来骑乘的马之外,其余五种再加上鱼,构成
了古代中国人肉食的主要部分。其中,牛、羊、猪又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周代的《礼记》将牛、羊、猪称为“大牢”,是只有国君及卿大夫才有资格享用的佳品
,至于底层百姓,一如汉代的《盐铁论》所说,“非乡饮酒、膢腊、祭祀无酒肉”,通
常只能在逢年过节及庆典时将吃肉作为一种享受。
牛肉虽然贵为“大牢”之一,上古时期亦用于祭祀与食用。但自从春秋后期铁犁、牛耕
出现后,牛成为重要的劳动工具,历朝历代三令五申禁止宰杀耕牛,一如唐武宗所言,
“牛,稼穑之资,中国禁人屠宰”,遂令牛肉逐渐淡出肉食行列。至于《水浒》中大块
吃牛肉的描写,实在是一种梁山好汉对统治秩序的挑战。
牛肉之外,同在“大牢”之列的羊肉与猪肉一度曾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平分秋色。汉代既
有“泽中千足彘(250只猪),此其人皆与千户候等”的记载,亦有许多人家拥有“千
足羊(250只羊)”的说法,足见养猪与养羊难分伯仲。
然而在进入魏晋以后,猪的饲养规模开始萎缩,羊肉从此成为中国人主要肉食长达千年...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4783
27
倭寇的战略比女真厉害多了,倭寇其实一开始的战略就是要逼迫蒋介石和美国承认倭寇
占领东三省(也就是女真旧地),倭寇知道如果占领了整个中国,没法有效统治,最后
必然会被中国人所淹没,就和女真一样的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因此倭寇的战略一直是蚕食,喜欢把自己比喻成蚕,而把中国比喻成桑叶。因此倭寇不
打到重庆去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女真其实最惨,最后自己的龙兴之地都丢了,连蒙古都不如,北边丢给了俄国,南边差
点被倭寇占了,还有一个小丑溥仪整天跪舔倭寇,要是倭寇战胜,溥仪必死,因为倭寇
绝对要杀溥仪独占东北的。
m*****n
发帖数: 3575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挺中医的有两种人
多喝桑叶茶,或者福建白茶

使1
h***i
发帖数: 89031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众人扯干部出身,下玄月奔手
陌上聚纨绔
纨绔夸门庭
罗敷携篮至
蜂蝶皆随行
举手摘桑叶
低眉笑意盈
不识金镶玉
唯见草色青
m***a
发帖数: 13878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虚构的一个事件,却足够真实
改稻为桑是《大明王朝1566》虚构的一个事件,却足够真实。
且说嘉靖晚年,财政吃紧,亏空严重,朝廷急需开源节流。时任内阁首辅严嵩蹦出来,
提出这个改稻为桑的法子。他算了笔经济账,认为改稻为桑能大大提高财政收入,又能
应付答应洋人的丝绸订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嘉靖听后大喜,同意改稻为桑,同时嘱
咐不要加税,以示对百姓的关照。
但这个事一传到下面,大臣胡宗宪就感到不妥。他认为:此事过于操切,如果三年缓改
,改稻为桑或可成功。但执行者却要一年之内就出成果,要一刀切式地改。
纸面上看,改稻为桑不仅提高了朝廷收入,还振兴了整个织布行业,可中国的事,坏就
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坏就坏在层层下推、不断变味儿。
果然,负责“改稻为桑”的官员背着“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内大见成效”的包袱,不顾
浙江商贾和农户的实际情况,要求当地作坊一年内织出五十万匹丝绸。为了快速推行改
稻为桑,当地官员不但派人骑着战马践踏秧苗,竟然还毁堤淹田,借天灾酿人祸。
在这件事上,嘉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关心的是在不引发内乱的前提下缓解财政危机
,通过收银子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严党则不顾百姓死活,他们改稻为桑,一为收银子,
二也是为...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20306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混滋傻们都四体不勤
混滋傻们都四体不勤,啥社会阅历都没有。
我的表妹在乡下,十几岁,就每天挑100斤水上山。 农忙时连续忙几天在田里插秧。
养蚕,每天清早五点钟就去剪桑,一个人挑150斤桑叶走几公里羊肠小路回家,回到家
时太阳都还没出来。
传统的中国南方农村女孩都很能干的。
x********e
发帖数: 35261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今天我骑车去卖瓶子
laf 我以前专门采桑叶喂我的蚕宝宝
还蛰死我,你弱不弱智啊
d*****u
发帖数: 17243
33
昆虫往往都是比较挑食的。蚕只吃桑叶等有限的几种叶子。
有些树林只有一个单一优势种(比如红松),但里面的动物种类很多。
非洲萨瓦纳气候里树都很少,只有大片的草,但有各种野生动物。(当然,要考虑动物
迁徙)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好多年没见过吃过这种东西了
我小时候养蚕为了桑叶可以跑到一小时以外的地方去
s****e
发帖数: 7018
35
据说是个波斯人,把蚕放在竹竿里面带出境的
这说明古代同样有边境控制
不过波斯的桑叶性质不同,所以波斯的蚕丝比较粗
最后只能织地毯
a******g
发帖数: 13519
36
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号方:
苍术3g,金银花5g,陈皮3g,芦根2g,桑叶2g,生黄芪10g(开水泡,代茶饮,7-10天)
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二号方:
生黄芪10g,炒白术10g,防风10g,贯众6g,金银花10g,佩兰10g,陈皮6g(煎服,每
日一付,分二次,7-10天)。
依武斯病毒临床特征,此病属中医疫病的范畴,其核心病机为“湿、毒、淤、闭”,病
位在肺、脾,可伤络入血。
b*****r
发帖数: 108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靠,这就是国运啊
【地母经】庚子年诗云:太岁庚子年,人民多暴卒。春夏水淹流,秋冬频饥渴。高田犹
及半,晚稻无可割。秦淮足流荡,吴楚多劫夺。桑叶须後贱,蚕娘情不悦。见蚕不见丝
,徒劳用心切。【地母经】卜曰:
鼠耗出头年,高低多偏颇。更看三冬里,山头起墓田。
何谓庚子年?庚子年源于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擅长观测的古人很早就发现,每
当年份运行到庚子这一年,自然灾害变多,突发事件频频,一些震动世界、影响安定的
大事件也容易发生在这一年。因此我民间一直流传着庚子预言、庚子之灾、庚子大坎,
庚子轮回的故事。科学的发现或文明的遗落,那些影响人类的大事记,能否被我们提前
预知呢?尤其当我们即将撞上2020——千世纪的第一个庚子年。对于常年研究风水,命
理的人看来,这是一个需要警钟长鸣的年份。我国历史上的庚子年:
1840年庚子年: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敲开了古老封闭的满清王朝大门,是我
国近代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为扩大对中国的侵
略,进犯北京。导致中国陷入空前灾难,险遭瓜分。这场动荡被称为"庚子国难"。
1960年庚子年:全国大面积受灾,其中以河北、山东、山西最为严重,...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13081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被八路消灭的顽固派王泰恭
1. 打鬼子还要顾着百姓。
2. 被围突围前, 处决鬼子俘虏。 这个牛大了。
毙敌31名,俘虏104人(其中日军4人,伪军100人)
========================================================================
https://www.cchere.com/article/871207
王泰恭决定自己单干。他觉得还是打伏击比较痛快,可是,在公路上设伏,一来容易牵
连百姓,二来,老王的部队也不具备打伏击的战术水平,搞不好没打到鬼子反倒被鬼子
打了。想来想去,王泰恭终于有了个主意:到浚县去打鬼子的船队!
这个办法的确好——在浚县打仗,不会连累滑县的乡亲;躲在岸上朝河里打,鬼子也没
处跑。打赢了,敌人都掉到河里去,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打输了,敌人一时也没法
上岸,赶紧跑还来得及。
读过书的人就是聪明。
于是就开打。从39年春天起,王泰恭带队伍到浚县淇门一带,连续在卫河沿岸伏击日军
的过往船只,总计打沉汽船两艘、木船若干,毙敌31名,俘虏104人(其中日军4人,伪
军100人),缴获机枪、步枪和大批物资。趴在岸上往河里打,战...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4174
39
原标题:省卫生厅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中医方 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可用于
预防H7N9禽流感
南报网讯(记者查金忠 通讯员沈卫) 为探索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的
作用,昨天,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
疗方案(2013年第1版)》和临床观察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域特点,制订了《江苏省人感
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2013年第1版)》。这一方案提供了预防、诊治人感
染H7N9禽流感的多个中医方。
一、预防
1.中成药:玉屏风散颗粒、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
2.袋泡茶:银花10g、菊花10g、甘草3g,泡茶饮。
3.中药汤剂:银花、连翘、柴胡、黄芩、防风、桔梗、炒白术、牛子各10g,黄芪、板
蓝根各15g,甘草5g。
适用于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
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二、辩证施治
本病表证短暂,传变迅速。发病初期恶寒、发热、干咳无痰等。继之寒战、高热、咳嗽
阵作、气喘息促。而后迅速进入重危症期,持续高热、昏迷、厥脱等。可按照中医卫气
营血辩证施治。
1.初期:卫气...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1041
40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征文】童年----乡村生活
养过,学校组织养的。后来桑叶没了,活活饿死。。。
l****u
发帖数: 8729
41
小时候也养过蚕,也是用铅笔盒装, 看它们在盒子里吃桑叶最好好玩, 一下就能吃掉
一张叶子, 太馋了。
刚刚看到那张照片上的蚕, 现在觉得好可怕啊。 可小时候总是把它们捧在手心的,
现在越老越不中用了。
l********3
发帖数: 17249
42
桑叶。。。
g*******d
发帖数: 5873
43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一年又到养蚕时(转载)
呵呵,我小时候也连续养了几年蚕,每年十几只
幸好上学路上桑树不少,不需要象你这么折腾去弄桑叶
看样子你在蚕结茧化蛹之后就把他们处理了
应该留几个,看他们孵化成蛾子,交配产卵,也蛮好玩的
还可以留下蚕卵,第二年继续
g********e
发帖数: 6425
44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征文]童年的点滴回忆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三线小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度过的。学校很小,坐落在农田中,
每个班有30个人,一共有五个班,大多数都是工人农民的子弟,爸妈是城里的知青,响
应党的号召,为了支援三线建设来到了这里当普通工人。
一年级入学的时候正好是夏日的尾巴,老师发下来带着油墨清香的课本,我们都
要珍爱地用透明塑料书皮包好,条件差一点的同学就用牛皮纸包,当时我们家很穷,爸
爸用牛皮纸帮我包了课本,他的书法很好,就用毛笔在上面写上数学、语文和我的名字
。但是那时候的我,却并不能欣赏父亲端庄的楷书,只是很羡慕朋友们能使用塑料书皮。
下午第二节课后放学的时间是狂欢的时间,小学并不大,中间有个两百米的操场
。很多小朋友都在操场上追逐打闹,前面的使劲跑,后面拿着笤帚猛追。我和几个小伙
伴却收拾好书包,回家去了。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大片田野,那里是我们的乐园。九
月虽然还是很炎热,夏收已经完成了,农田经过拖拉机翻耕,黑黝黝的土地散发着清香
。时不时的,在桔梗的旁边,还能发现大个的草蜢和蚂蚱。最好玩的是一种叫做吹风机
的甲壳虫,我们把它栓在绳子上,让它在前面慢慢的飞。
要是...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8087
45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可怜的宝宝
呵呵,好像小时候南方的孩子都养过吧,一到那季节,到处找桑叶啊,找到了还保密,
特别有成就感的味道啊

送给
l*********a
发帖数: 444
46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可怜的宝宝
现在的我才是作茧自缚呢,去年朋友给了二十个不到的蚕宝宝,最后养到产卵。自己不
忍心丢掉那些蚕卵,觉得也是生命,今年一下子孵化出二百多。养到今天,把方圆十迈
的桑叶都採光了,结了二百多个蚕茧,愁的要死怎么办,烫死抽丝不忍心,老公说让他
们完成生命的旅程吧,等它们产卵,可是以后的卵怎么办哪,毕竟又是一个生命的轮回
。我疯了。
s*******o
发帖数: 342
47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可怜的宝宝
找桑叶难啊,都要爸爸骑自行车好远才能搞回一些
但大人又没有时间天天给你玩这个,啥树叶都摘来喂,不过蚕宝宝不吃啊
现在都不记得有没有养死过了,应该有
不过对娥产卵还有印象
邻居一大哥种了棵小桑树,上面有三片叶子,立马不见
后来就没有有过叶子,只好向珍稀动物一样保护着
倒是过了几年也长大了,不过那个时候我不养蚕了
r*****t
发帖数: 7278
48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丑女阿楠 (ZZ)
http://blog.renren.com/blog/251486011/908876637
阿楠是我小学的同学。阿楠是我四年级时两个月的同桌。阿楠永远长不大,因为阿
楠死了。
这么多年以后再回看从前,阿楠仍然是小学时代那群孩子们模糊的面孔中,我记得
最为清晰的一个。我的相册本里至今还保存着小学毕业的时候的一张班级合照。我隐约
记得自己是在第二排的最中间的位置。她,在第二排最右边的位置,和她旁边的那个同
学隔着两个身位,看起来像是这个集体之外的人。一个被那个集体排斥的人。一个不相
干的人。那张被时光氧化的老照片上,所有的小孩子面容都是模糊的,很难认出谁是谁
。可是她站在那里,突兀的令人不得不注意到她。
在整个小学时代,她一直被所有人冷落,排斥,侮辱,漠视。现在,她却用这样一
种无心的巧合提醒着所有拥有那张照片的人,她的存在。

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小孩子们便开始有了美丑的意识。有一段时间大家都纷纷讨
论班里哪个小朋友最好看,最难看。我是班里最小的一个,又略自闭,不太愿意同的小
朋友来往,也向来不会卷入这样无聊的讨论。有一天傍晚放学的时候,我正在收拾书... 阅读全帖
o*****a
发帖数: 2335
49
记得电视剧里抗战宣传说中国是桑叶,日本是蚕要吃。。。
J**S
发帖数: 25790
50
来自主题: ebiz版 - 谁养过蚕?
看电视里说养蚕,我想起以前,用体温孵蚕卵。看到虫卵孵化了,好兴奋啊; 好有就
是采嫩绿的桑叶。
记忆犹新啊。
现在的年轻肯定没这个经验。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