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档案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m****5
发帖数: 1131
1
《信阳事件干部对民众毒刑汇集》这份材料,是我于80年代后期,在调查信阳事件时,
在商城县档案馆发现的,然后作为《伏尸百万向天国:信阳事件全景解密》时引用。去
年,在猫眼看人发出。后为极左派署名大国者,作为“伟大领袖爱人民”的论据,全面
解读。大国的解读,最早发表于乌有之乡。
在此,我想给年轻网友们解释一下相关概念。所谓阶级敌人,是在当时特定政治运
动背景下,对于迫害群众的“违法乱纪、严重残害人民群众的‘五风’干部”的专指名
词。
1960 年4月以后开始整风整社时,干部群众都对大跃进和庐山会议后更大跃进的指
导思想提出质疑,责任问题直指毛主张的国策。为此,毛为文过饰非,于是把问题发生
的原因归咎于“地主、资产阶级复辟”,“阶级敌人篡夺了领导权”,所有问题严重地
区领导人都被当做“阶级敌人篡权”。
毛主导下,成功转移了究责视线,子务虚有的“地主、资产阶级复辟”,“阶级敌
人篡夺了领导权”,成为毛主导祸国殃民的大政国策的替罪羊,并成功地通过“整 风
整社”、“新三反”、“新五反”、“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民主革命补课”、“四
清”运动等政治运动,将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引向“
c*****1
发帖数: 3240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反党和学党史的关系
不对,至少湘潭大学也有党史系
而各级党校也有党史党建专业,虽然现在都是镀金用的
至于wsn研究党史都是从爱看打仗喜好政治起步的吧
所以都关心打仗如何或是那帮人的关系
没听说谁去研究中国工人运动,也没听说谁去档案馆或者民间收集资料的
这点上倒跟民科的相对论喜好有点相似
l**0
发帖数: 266
3
阳光卫视正在放的纪录片,母亲在国内看了,极力要求我一定找来看看。展现的视角不
同,非常震撼,辛酸又鼓舞。
“民族的真相不可以因为意识形态而湮灭,那是近百年来极为壮烈和反映民族热血的战
争,叫花子都会捡起枪冲去和日本人拼命,捐飞机给国家打仗,乞丐都爬去把碗里的钱
倒出来。”
我发一段搜到的导演专访,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一看。确切的说,我认为中国人都
应该看一看。
采访陈君天的电话要在夜里11点打过去,他刚剪完片子,结束一天的工作。
他说自己听到过“抗战胜利的鞭炮声”,所以无论如何也算迈入老年了。但忙碌了
一天,他的声音在讲述抗战话题时依然透着精神。回首一算,拍摄抗战纪录片已经耗去
了他17个年头,他还在继续。
向华发老人致敬
9月9日的香港数码港,迎来了一群华发老人。老人们在期待一部讲述“他们”的历
史纪录片—陈君天拍摄的《国殇:中日战争正面战场纪实》。
电影在播放之前,人们起立,向华发老人致敬—他们都是影片中的主角,在65年前
为抵御日本入侵贡献过自己的力量。
尽管并不陌生,但当影片进入国破家亡、将军百战死的场景,悲壮的拼杀历历在目
,老人吴浩然禁不住掏出手绢拭去点点泪光。1944年...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吸血鬼的历史与传说
古代有渴血的精灵,中世纪出现嗜血的恶魔
15世纪欧洲教会承认,世上有僵尸
300年后人们口耳相传
这在暗夜里寻找生命的死灵
行迹难测,形象多变
不但是圣经记载,实际上在欧洲,从历史开始的时候,吸血鬼的传说也同时蔓延。
成千上万的人们相信这一传说并在黑暗里因为这个传说而颤抖。
人类社会对吸血鬼种族的了解并不深。实际上,尽管吸血鬼这一古老的种族的历史
几乎和神话流传的时间一样长,但由于吸血鬼族群的戒律和自我控制,使得人类从来无
法深入的了解它们。
历史上,人类对于吸血鬼种族的首次认识始于1484年。当时整个欧洲处于吸血鬼的
战争之下。吸血鬼族群在夜间出动,大范围与人类初拥。很多一部分人无法接受初拥而
导致神经紊乱。因为接受初拥的人类症状与瘟疫相仿,所以当时的人类社会认为这又是
一次大范围的瘟疫。
许多人类在未完全死亡的时候,或者在初拥的作用未回复之前就被他们的同类埋入
地下的墓穴,几天以后,由于某种原因,人们打开坟墓,发现这些尸体已经变了姿势,
还沾有血迹,那是人类初次接触到的吸血鬼。从此,吸血鬼的传说就在东普鲁士,西里
西亚,波希米亚等地流传。  1484年,多明我会的两个修士Jakob...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5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detail_2010_06/14/1624810_2.shtml
还有一件趣事更说明问题。笔者曾在新疆伊犁档案馆发现了一个文件:1962年伊犁
自治州党委在全州开展“三一”教育,即宣讲“一个党——中国共产党,一个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条道路—社会主义”。笔者当时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新中国已经建
立了十几年,新疆的少数民族还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档案文献本身没有提供答案。后
经过采访当事人才得知,从上世纪40年代起至1958年,伊犁地区的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
一直使用的是苏联版本的教科书,以至孩子们只知有莫斯科而不知北京在哪里,许多年
轻的知识分子则认为“中国是自己的第二祖国”。如果没有当事人对历史背景讲述,研
究者实在难以猜测个中的原因。
口述史料有时候还可以弥补档案文献之缺乏。有些重要事件,可能根本就没有留下
档案记录,如1950年10月5日讨论出兵朝鲜问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据知情者说,
当时为了保密,不允许与会者做任何记录,甚至用仪器检查了整个会议室。当然,更多
的情况是相关的档...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盗窃中央档案馆核心机密”案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30 07:05:49 2010, 美东)
http://www.mps.gov.cn/n16/n1327/n4834/n1452547/1467240.html

(前略)
……………………
传达中共中央的指示后,内务部平静下来了。但好景不长。10月,内务部造反派“
革联”根据抗战时期我方情报工作人员提供的曾山曾经和日本人有过接触的情况,武断
地认为,曾山是日本特务、汉奸,必须打倒。曾山解释说,他在新四军军部当组织部长
的时候,按照延安党中央的指示,确实和日本方面的人员有过接触,但这是抗日活动的
组成部分,整个活动安排都及时用电报向中共中央作了请示,并得到批准。“革联”有
“中央文革小组”的支持,不相信曾山的辩解。“红联”站在曾山一边,对着干。两派
互不相让,即将酿成一场武斗。
我向严佑民、谢富治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并参与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决策会议。
谢富治说:“那时... 阅读全帖
m****m
发帖数: 526
7
转贴:>>>>
http://www.aboluowang.com/news/data/2011/0119/article_117018.ht

在安仁民间方圆几十里,刘文彩是有口皆碑的大善人。当地的碑文称刘文彩慷慨好义,
有燕赵豪侠风。
《收租院》的故事是四川当局的一些人当年倚仗强权凭空捏造出来的。
由于害怕民众揭露他们的谎言,尤其是居住在刘文彩庄园周边民安村的民众。他们知道
的真相最多,而且最容易接近来庄园接受“教肓”的参观者,于是这些人就成了编造刘
文彩谎言最早的受害者。
1960年春,当局首先将刘文彩庄园周边的民众从原籍发配到一个叫八管区的地方。这些
不幸的无辜者许多就死在那里。
民安一队的贫农刘直君夫妇去后不久就双双饿死在八管区。死时两个儿子还小,由他人
领养,一个去了温江养鱼塘,一个去了崇州中和场。
民安三队的贫农刘子君夫妇和他们12岁的大女儿也在去后不久饿死在八管区。8岁的小
女儿刘淑芳侥幸活了下来。
民安一队的贫农刘月如不久也饿死在那里。
民安三队的贫农刘国元,是乡镇文书,发配到八管区后看到很多人饿死,便写信向上级
反映,其中有“娃儿饿得尽叫喊,大人饿得倒偏偏”两句。...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8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0/200609/9957.html
一、前言
传统中国县以下的基层权力结构,始终是中外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
。费孝通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即巳注意到“从县衙门到每家大门之间的一般情形”
“是有趣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中国传统中央集权的专
制体制和地方自治的民主体制打交涉的关键。如果不弄明白这个关键,中国传统政治是
无法理解的” 。在中国二千年来的地方政府层级变迁过程中,县级政区是最稳定的一
级基层政区。皇帝任命的地方官员到县级为止。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而认为县衙以下处
于一种 “权力真空”状态。事实上,在县衙以下的基层社会,实际存在着三个非正式
的权力系统在运作:其一,是附属于县衙的职业化吏役群体。如清代州县吏役人数,大
县逾千,小县亦多至数百名 。其二,是里甲、保甲等乡级准政权组织中的乡约地保群
体。这一群体每县亦有数十至数百人不等 。其三,是由具有生员以上功名及退休官吏
组成的乡绅群体。据张仲礼研究,19世纪前半期中国士绅总数巳达到100余万 ,平均每
县有六七百名...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1434》前两页译文
现存的最早的画了非洲好望角的地图是绘制于公元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的《大明混一
图》,见下图。此图现藏于第一历史档案馆。
从图上可见,非洲的维多利亚湖被不成比例地画成一个大脚丫形状。朝鲜人1402年根据
中国元代地图所画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那个大脚丫如出一辙。
D*****i
发帖数: 8922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1434》前两页译文
全图我也没见过,有条件的人去第一历史档案馆查吧。
应该是没有画美洲,不过非洲是清晰可见。
r*****t
发帖数: 7278
11
缘起:古代航海地图
这些天里,孟席斯很委屈、很郁闷。
在南京的一个与从事明史和郑和研究的学者举行的座谈会上,孟席斯再一次经受了
他在北京的遭遇:他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依据被中国的学者、专家彻底否定,他们认为孟
席斯的发现和结论站不住脚,根本就是异想天开。在否定孟席斯的研究发现时,中国的
学者们对孟席斯长达十几年致力于郑和研究的行为表示同情和肯定。
对孟席斯来说,这样的打击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02年3月,在伦敦的那场发布会
上,孟席斯首次公布自己的研究发现———中国人最早绘制了世界海图、郑和船队先于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郑和是世界环球航行第一人时,他收获到的不是掌声,而是一片
嘘声。
每一个上过历史课的学生,都知道是迪亚斯于1487年离开葡萄牙,成为第一个绕过
非洲南端好望角的人;10年后,达·伽马沿着迪亚斯的足迹到达非洲东海岸,经过印度
洋到达印度,开辟了第一条香料贸易的航路;1492年12月12日,哥伦布从欧洲向西,途
经巴哈马群岛继续前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发现”新世界的人……
现在,孟席斯要彻底否定掉这些人的历史贡献,把世界历史上开辟航海通道的西方
人改写成中国人的名字。这个人是不... 阅读全帖
O*******k
发帖数: 901
12
李家原来开档案馆的,以后客观就得拿着复印草稿,最好那种发黄的,还有收藏价值。
以前觉得是条汉子,因为敢骂国民党,后来发现他骂国民党是有底气的,因为国民党再
坏也不杀人,最多关关局子,最后还要放人;扔在共产党他得人间蒸发,所以他不敢骂
。为儿子搏出位批韩寒炒作,结果人家韩寒不鸟他;自己后来的嘴脸,看着tg的屁股乱
添,还好意思说龙应台,自己不是私活一堆一堆的
b****r
发帖数: 2555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回乡偶记(1)
抗日烈士
很早的时候就听说有位伯祖父(也就是祖父的亲哥哥)是抗日烈士,却一直没有正面证
实过。这次回乡,终于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了解到烈士的生平和遗属的怀念。
这位伯祖父在37年抗战爆发后弃文从军,加入了国军200师。族中长老传下来的说法是
有文化,所以入伍即为排长;也有说法说是之前还在税警总团当过基层军官,然而不可
考。总之他的儿子(我的堂伯父)回忆是在湖南湘潭训练,和200师的历史一致。堂伯
父当时才5岁,只记得钢盔敲起来怦怦作响;他在军营见过投弹和射击的训练;有时候
军营没人,大人告诉他部队打野外去了,他当时也不解其意。
38年6月,伯祖父随部开拔前线——堂伯父的回忆是夏天。他还记得开拔前几天,全家
三口在小镇上照了两张合影。伯祖父在照片背面写下了“寇未除,何以家为”的句子,
便告别了怀孕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从此一去不复返。照片在文革中被毁,烈士没有在
这个世界上留下任何影像资料。
之后就只有断续从前线托人带回来的消息。参加了信阳战役,撤退下来后在湖北阳新的
战斗中牺牲。阵亡的说法也不一,比较正式的说法是在战斗中率部逆冲锋时中弹牺牲;
不那么正式的说法(据回来的湘乡同乡带回来,然后...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回乡偶记(1)
了不起,致敬!
200师是装甲师吧?

抗日烈士
很早的时候就听说有位伯祖父(也就是祖父的亲哥哥)是抗日烈士,却一直没有正面证
实过。这次回乡,终于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了解到烈士的生平和遗属的怀念。
这位伯祖父在37年抗战爆发后弃文从军,加入了国军200师。族中长老传下来的说法是
有文化,所以入伍即为排长;也有说法说是之前还在税警总团当过基层军官,然而不可
考。总之他的儿子(我的堂伯父)回忆是在湖南湘潭训练,和200师的历史一致。堂伯
父当时才5岁,只记得钢盔敲起来怦怦作响;他在军营见过投弹和射击的训练;有时候
军营没人,大人告诉他部队打野外去了,他当时也不解其意。
38年6月,伯祖父随部开拔前线——堂伯父的回忆是夏天。他还记得开拔前几天,全家
三口在小镇上照了两张合影。伯祖父在照片背面写下了“寇未除,何以家为”的句子,
便告别了怀孕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从此一去不复返。照片在文革中被毁,烈士没有在
这个世界上留下任何影像资料。
之后就只有断续从前线托人带回来的消息。参加了信阳战役,撤退下来后在湖北阳新的
战斗中牺牲。阵亡的说法也不一,比较正式的说法是在战斗中率部逆冲锋时中弹牺牲;
不那么...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回乡偶记(1)
知道名字和大致番号的话,可以去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试试.
我们复印下来那一页死亡官兵调查表,还有1152团的另一个排长,阵亡地点同样
在阳新.一仗下来一个团至少牺牲了两个排长,说明战况还是挺激烈的;也说明
基层军官牺牲很惨重.
比较不幸的是我伯祖父的遗族姓名留下好几个名字,母妻二子俱全;这另外一位
排长的遗族就只有一个,还不知道是母亲还是妻子.血脉及身而绝,按中国人的
传统是相当悲痛的.
o*****a
发帖数: 2335
16
作者应该是在海军档案馆查过原始档案的
http://www.eywedu.com/bainianchao/banc2002/banc20020405.html
1951年1月的一个深夜,周恩来召开紧急会议,传达毛主席的指示:为了集中财力物力
,支援朝鲜战争,将原准备给海军订货的钱,大部抽出,主要用于解决朝鲜战场急需的
空军和炮兵。1951年只能给海军少量一点钱购买教育器材,训练干部,准备条件,待朝
鲜战争结束时再来发展海军。
这是一个无奈的决策,为了赢得这场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已经尽其所能,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当参加会议的罗舜初将毛泽东的这个决定向尚
在外地的肖劲光等海军其他领导人通报之后,大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说两个月
前周恩来建议海军航空兵的建设暂时让位于空军,对整个海军建设还仅是受到局部影响
,而今天的现实,则意味着整个海军的建设步伐将整体放慢,作为海军领导人,不仅自
己要能够顾全大局,愉快地服从中央的决策,还要教育海军全体人员都能正确认识,积
极对待。
海军初创时期的几位领导人很快就从最初的惊愕、困惑转为冷静、理智,他们识大
体,顾大局,统一了认识...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17
http://www.yzhg.org.cn/text.php?artid=155&keyword=
关于一战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著作宏多,史家已有定论。但该战对中国历史的影
响,中外学界少有涉及。且歧见杂存。误解甚深。本文作者近年来广访美,德,法,英
,中(包括台湾)多种档案,力求正本清源,拨误归真。现谨将一得之见,求教同人。
得失与否,尚请方家指正1。
本文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一战的爆发
不仅标志着旧世界体系的崩溃,它的爆发正值当时中国社会的新旧交替,承前启后,天
命维新之时。因此为学贯中西,深谙国际事务的新一代中国人如顾维钧,王正廷,梁启
超,梁士诒等提供了在世界舞台是折冲樽俎的大好机会,同时也为中国人寻求新的国家
认同及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在一战期间,国人在思想,学术上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放眼世界,在政治上大胆探索,不具一格,在外交上大胆进取,灵活多变,书写了不
仅中国甚至世界外交上壮丽的篇章。同时也正式宣告中国人也彻底走出“天朝大国”天
下唯我独尊的封闭心态,以穷则变,变则通的认识角逐世界,寻找一个新的国家认同及
形象。
哈佛大学著名...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8
2011-01-20 08:52 炎黄春秋
一部小说辨浊清
1962年8月26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预备会在北京举行。习仲勋在北戴河休息了两天之
后,便回北京参加八届十中全会。这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对于康生在北戴河会议上已
将斗争矛头对准了自己的情况及其险恶用心,没有丝毫的察觉和心理准备。
八届十中全会预备会议,先期重点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
业生产的决定(草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两个文件,批评了所谓
“单干风”;接着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文件。9月6、7日,6个小组先后转入批判彭德
怀的“翻案风”,并把《刘志丹》小说和习仲勋联系起来,作为 “翻案风”的另一个
批判对象。
9月8日,“阎红彦在西南组会议上首先提出小说问题,说在当前国内国外的气候下,各
路人马都借机出动闹‘翻案’,小说《刘志丹》是习仲勋同志‘主持’写的,后来又说
是‘第一作者’,‘是利用宣传刘志丹来宣传高岗’。康生接着提出‘现在中心的问题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来宣传高岗?’他们的发言在全会‘总72号简报’上登出,迅速
引起了爆炸性轰动。于是,批判‘翻案风’又多了一个靶子”(同上)。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96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读长征 --- 综述类 I
考, 这个小说我看过, 什么铁锹把脑浆劈出来什么的, 血了哗啦的很不主流。
其实现在香港出的东西很多了, 扯什么档案馆后门也意思不大了。
y*****2
发帖数: 863
20
硫磺岛插旗与老山战役插旗谁更有震撼力(转帖)
感叹语:一个瞬时的摄影抓拍,真有夺人心魄的力量。我更相信中国军人是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的!
星条旗插在硫磺岛上
2006年8月22日,世界许多大报在头版刊登了二战经典照片《国旗插在硫磺岛上》的
作者乔罗森塔尔(JoeRosenthal)逝世的消息。《国旗插在硫磺岛上》这幅曾被美
国摄影杂志评价为“那一刻,照相机记录了一个国家的灵魂!”的照片以及它的作
者再次成为新闻焦点。
这张在摄影史上堪称“不朽之杰作”的照片不仅让罗森塔尔获得了1946年的普利策
奖,而且为他赢得了一生的荣耀。
罗森塔尔1911年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从小他就酷爱摄影。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上
世纪20年代末,他来到旧金山投奔哥哥。1930年,他在“新闻业联合会”找到了一
份工作,开始了记者生涯。
1932年,罗森塔尔来到《旧金山新闻报》(SanFranciscoNews),成为一名文字兼
摄影记者。1936年,罗森塔尔担任了《纽约时报》下属“世界图片社”旧金山记者
站负责人。不久,美联社收购了“世界图片社”,罗森塔尔成为美联社的员工。1944年,
他被美联社派往太平洋地区,成...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21
呵呵,难得有人想起影壁楼,听这名字就知道干吗的了,一个是你说的挡北京饭店,一
说是挡故宫的皇气,呵呵,后来北京修国贸,据说又把国贸上面的层都包下来,也是视
线的问题。这也算是对故宫建筑群的一大破坏了,不过你记错了,第一历史档案馆就在
靠北的楼里面,但那里不是故宫的西北角,因为西华门偏南。故宫西北角是寿安宫和英
华殿,是故宫博物院的办公室和库房。
q*d
发帖数: 22178
22
"密电"问题产生的过程
1937年3月,延安发起了大规模批判张国焘运动。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
出了一段举座为之震惊的话来:"张国焘在分裂红军问题上做出了最大的污点和罪恶。
左路军和右路军的时候,叶剑英把秘密的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
。因为这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如果稍微不慎重,那么会打起来
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66页
)这就是后来称之为"密电"之说的源头。
1951年8月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版,在对"巴西会议"的注释中,有这样
的叙述:"这时,张国焘率领一部分红军和中央分裂,不服从中央的命令,并企图危害
中央。中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脱离危险区域,并率领服从命令的红军向陕北前进。"(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根据1952年8月第一版重排本,1966年改横排本第
501页)这里的"企图危害中央"、"脱离危险区域",就较"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大
大地跨前了一步。
"文革"前后,时任沈阳空军副司令员的吕黎平说得更为具体:"密电"是他亲自参与
译出的;"密电"内容性质...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23
不止一位外来的传教士曾描绘作为农业文明城市形态顶峰的北京,极富贵族气质的优雅
与奢侈。马家良恩斯神父在1688年出版的书中说,他见到4000 名官员,“从头到脚穿
着极昂贵的紫貂皮”。即使到了20世纪的20年代,罗素与杜威依旧会为雕梁画栋的老北
京的缓慢节奏与吃穿的精致而震惊。
19世纪上半叶是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欧洲、日本、俄罗斯以及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都在
力图完成现代化国家的转型,他们建立了较原来更为系统的官僚结构,以扩大税源,为
王室带来农业和贸易资源,招募更多的军队,进一步扩大疆土。而当时的中国尽管已经
危机四伏,却仍然是世界上疆域最大、统治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庞大的官僚系统早已
成熟井然。几千年的传统使它比任何国家更有效地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让北京看上去恢弘而华丽的紫禁城以及众多以紫禁城为中心和模板、按定制缩小而建的
王府,正是这个官僚系统的一个部分。
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和逐渐集权于中央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最重要的政治经验之一
。清朝统治者在总结历代封藩制利弊的基础上,确定“封而不建”的原则。这比明朝更
进了一步。明朝对皇子之封,还有郡国之号,到时要到所封的地方居住,称为“就...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4
先说最重要的吧: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受处罚?
前面所列北平的数据仅限于撞死撞伤的("据北平国民党警察局档案1946年1月美军汽
车肇事案统计数据:")。其他杀人、强奸的不算在内。
天津的数据是档案中的。天津解放的时候国民党转交了。我是转载别人的文章。你总不
会要求我马上跑到天津的档案馆去复印出来吧?至少网上没有反对说数据错误。
至于你说的每案伤多人,可以说得通,因为美军会是多人犯一案(比如沈被强奸一案都
有两人,更不要说打砸抢案件了)。
g*****g
发帖数: 6798
25
有多少刑事案件都不知道
(自己大嘴巴一个造谣,然后让我去天津档案馆去查? 毛轮真是joker)。
然后基于虚假的数字再讨论处罚问题?
毛轮这个物种实在是太有趣了。
y****i
发帖数: 1050
26
是,建议你看一篇中央党校专家文:
中央党校专家解答周恩来之谜
中央党校/吴洪森
对周恩来的评价,综观各种见解,可归为三类:一是以中国官方为代表,努力塑造
周恩来光辉形像;其次是民间犹爱周恩来的某些人,认为周恩来有人情味。三是把周骂
得一钱不值,指他卑鄙无耻、毫无人性,在毛泽东面前摇尾乞怜,为虎作伥。曾任毛私
人医生多年的李志绥就说周在毛面前低声下气,是个人格低下的人。这三种评价都可以
用到周恩来头上,各自都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来印证,但都不能对矛盾现象自圆其说。
笔者经过近二十年的怀疑思考和材料收集,觉得可以对周恩来的矛盾现象,作出综
合解释了。为着行文方便,将基本上依照历史本身的行程,进行分析。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谜
一九二四年,周恩来从法国途经莫斯科回国抵达广州。他一到广州,就被任命为刚
成立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代理主任(不久便是正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军衔为中将。周时年二十六岁,可谓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他到底何德何能,出国所谓
留学数年,归来便获如此重任?
其实一切的关键在于周恩来归国途中,怀里揣着一封推荐信。写信人是第三国际执
委书记、斯大林密友、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27
天涯上有人从档案馆的旧书堆里找出来的,扫描上来。感觉民国时期很开放,什么思潮
都有
w*********n
发帖数: 1975
28
http://real.joy.cn/video/2111456.htm
http://tv.sohu.com/20080122/n254799733.shtml
http://bbs.tiexue.net/post2_3253995_1.html
1960年上海弃婴如潮 周总理指示内蒙接收孤儿(真惨!)
81武警 发帖于:中国历史
发布时间:2008-12-20 13:19:22 查看原帖收藏复制链接
【共1条评论】【浏览462IP】1960年上海弃婴如潮 周总理指示内蒙接收孤儿(真惨!

1960年前后,陈素英是无锡市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在她的记忆里,仿佛是一夜之间
,福利院就变得拥挤不堪。
“福利院周围每天都有被丢弃的婴儿,派出所和街道居委会也不断送来捡到的孩子
……”2005年12月,一个山东寻亲团在无锡的寻亲会,让77岁的陈素英老人一下子想起
半个世纪前的那一幕。
出现这种情况的又岂止无锡。迅速增加的弃儿,令江浙一带许多城市的福利院一瞬
间就感受到了人口膨胀的压力。当这股洪流最终汇向上海,上海的福利院也随即人满为
患,而弃儿仍在上海街头不断出现。
赵燕霞是当天第一个找到亲人...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29
整个一梦呓
看看杭州市档案馆关于社会治安指挥部的设置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杭州市社会治安指挥部(简称市社指)于1968年4月26日正式成立,市社指领导小组由
袁锦堂、季子鹄、张小定、姚俊山、孙宝兴、夏根法、金富新组成。市社指打着“保卫
红色政权、维护社会治安”的旗号,取代公安机关的部分职能。1970年10月20日撤销市
社指。
http://www.da.hz.gov.cn/archives-and-document/catalog/catalog-J
I********l
发帖数: 8702
30
数学:关于当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中央政府的统计数字是100多万
这个帖子在强国论坛的历史版中出现过,现在我找不到了,是不记得名字了。那个帖
子是某个网友贴的,内容是中央政府的档案馆其实已经公布了那三年自然灾害中,由下
级逐级汇报到中央 的非正常死亡人数,是精确到个位数的,是一百多万。这本来是公
布的数据,那个作者也指出,这个数字是被所有的历史学家忽略掉了,而不是中央政府
没有公布。
我记得我爱孙网友就说中央政府是不是要公布这个死亡数字的。但是他的这个愿望
原本是实现了的。
此外,一百多万这个数字,是我能够接受的,也合乎情理,不象三千万那么离谱。
因为,如果是三千万那么多,概率也太大了,这样在强国论坛能够轻易找到网友说当年
自己家人有谁饿死了 。但是我们知道,找到这样的人太不容易了,这本身就要否定这
个假设了。
一百多万不是指的饿死,是指的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当然
,也许包括饿死。但是,其实是包括了各种事故,包括洪水冲走这样的事情的。
我国大陆有两千多个县,拿一百万除以三年再除以两千个县,就知道那三年损失还
是很惨重的,就是说,平均每个县每年,因为这个自然灾害,非...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31
皖南事变的发生、善后及结果
杨奎松
提要:蒋介石国民党并未有过一个明确的旨在处心积虑消灭皖南新四军军部的蓄谋。皖
南事变的发生存在着某种必然性,这是因为,它与国民党坚持限制中共军队发展,要求
其限期离开长江两岸北移冀察的强硬态度有关,且与中共中央必欲独立自主,坚持大力
发展经营华中地区的政策有关。但它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因为它也与中共方面出
于对国民党的高度戒备心理,拖延北移时间且必欲选择一条出乎国民党人意料的北移路
线,和国民党恰好在皖南新四军逾期南下之日,完成了围堵部署,封住了新四军南进东
去之路的巧合有关。同样,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也不曾有过要在更大范围内对中共动武
的计划。换言之,并不存在着美苏及国际舆论的反对和日本人的突然进攻,打乱了国民
党人发动更大规模的剿共战争的阴谋的情况。而就中共中央来说,受到莫斯科态度的影
响,它这段时间里对国民党的政策估计和对事变的应对态度,也曾有过一个颇为复杂的
变化过程。
关键词:皖南事变 蒋介石 毛泽东 新四军
抗战期间,国共关系颇多风雨,但两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却是1941年初的事。在此之
前,两党纵有磨擦冲突,仍属局部问题。而19...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轮好好看看
大逃港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逃港死难者的坟]
逃港死难者的坟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
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
书名: 《大逃港》
作者: 陈秉安
ISBN: 9787218068305
类别: 历史
页数: 349

定价: ¥38.00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目录
历史背景
逃港原因
港英当局态度
中国政府态度
相关案例
内容简介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章节选读
展开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
[逃港者]
逃港者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在民谣背后,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根据陈秉安
掌握的资料,在目前可...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33
大连兵工厂是粟裕的命根(组图)
粟裕说过:“华东战场,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
炮弹。”史实证明,大连的炮弹是在前苏联和日本工业基础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生产出
来的。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使用的炸药、炮弹,主要是建新公司生产的。”
“建新公司是大规模的、现代化的、工人上千的大型企业,在学习苏联管理工业的经验
基础上,依靠留用的部分日本技术人员,通过学中管、管中学,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的管
理制度。”
“到1947年7月1日,苏军同意将“满洲”化学、大华炼钢、进和、金属制品、制罐及曹
达等6家工厂移交我方。”
“大连为苏军管制,苏军对中共的工作是默认的、支持的。大连是由中共控制的一个隐
蔽的后方,不直接受解放战争的影响。”
中共最大兵工厂在大连建设始末
1948年建新公司生产的武器弹药正在运往前线。
中共最大兵工厂在大连建设始末
1948年,大连妇女制作军鞋的场面。
我们都知道有这样的说法,中共军队用“小米 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的飞机大炮
。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但真正打起仗来,武器装备非常重要。实际上,中共军队也不
是只有“小米加步枪”,在辽沈战...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江泽民是克格勃特工?
1949年中共军队进入上海,工厂改名益民食品一厂,江泽民又成了共产党的工程师
。当时去工厂视察工作的中共干部正是后来被称为“红朝帝师”的汪道涵,而食品厂的
董事长则是汪道涵的妻子。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江泽民自然不会放过和汪道涵拉关系的机会。他先是以同是上
海交大校友的身份和汪道涵套近乎,结果在聊天过程中,发现汪道涵竟然曾经是江上青
的下属,而且喜欢诗词。江泽民立即拿出自己“是江上青养子”的杀手锏,并不伦不类
地念了一句苏东坡悼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句话让汪道涵很感慨,
因为江上青正好死了十年了。江泽民攻心成功,大获全胜。知书达理的汪道涵感念江上
清旧日的提携之情,对此深信不疑,立刻决定提拔江泽民。这大大增加了江泽民对这个
新出身的信心,从此汪道涵也成了江泽民这个伪出身的证明人。江泽民的仕途之路至少
有一半是汪道涵为他铺就的。
和一般干部不同,江必须搞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个是要和下级搞好关系,避免群
众对他有不良反映或检举揭发,一个是要搞好上级所有干部的关系,免生不良印象,引
起身份上的怀疑,再一个要和顶头上司的丈夫、有权有势的汪道涵靠近,并进一步和汪
的家庭建立亲密关系...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35
http://pic.xilele.com/lishijiuwen/1337.htm
一直以来,蒋介石“窃取”、“偷运”大量黄金到台湾,都是一个未解之谜。事情背后
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蒋介石的“总账房”吴嵩庆之子吴兴镛,在父亲逝世多年后无意发现了其留下的绝
密“军费密记”。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吴兴镛写成了《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
台始末》一书,交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新书将于本月17日在宁首发,这也是迄今惟
一一本全纪实披露黄金运台的著作。
昨日,记者跟随这位7旬老人的讲述,一起走进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历史真相——700万两黄金分6批运抵台湾 给大陆仅仅留下6千两
1948年-1949年,在军事较量中节节败退的蒋介石,一直秘密在做迁移台湾的准备
,而其中重要一项,就是转移黄金。
吴兴镛介绍,他从父亲的军费密记入手,十余年来在海峡两岸和国内外的档案馆、
报章杂志及网上搜集资料,并寻访与运金有关的亲历者和目击证人,得出的最新结论是
:一共有6批,在此期间运抵台湾。
有意思的是,台湾最新发现了蒋介石的5件亲笔信,据最后一封,即在1949年5月23
日(上海解放前几天)写的,蒋介石...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88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年自然灾害的照片
Irrational一直号召要大家提供三年自然灾害的照片,我在google找到一张。
图片就不贴了,大家可以很容易的google “刘家远”,就可以看到那张图片。我没有
能力考证,网上的信息说图片来源于澧县公安局档案馆,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大案:饿得
不行了,把自己的小孩杀了吃了。
网上似乎有过很多的争论,关于图片的真假。我倾向认为是真的,几个大的技术贴在下
面,也是google的最前面几个网页: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2702335&page=1&1
http://smczwff.blog.hexun.com/30713707_d.html
y****i
发帖数: 1050
37
http://zone.haiguinet.com/chairwolf/zone_digest.php?id=27919 Hb;#aXHSd
Tn qspS2;R
大陆版《中华民国史》中苏联给中共的军援 l(@UpV-
/K"koV;
作者:论语1972.2 n%]1p36
TC4W7} }
须知史学原料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1、档案、文献,2、日记和信件,3、当事人回
忆录;以上三者,其取信效力是递减的,也就是对于同一件史实的考据,用 3(回忆录
)是不可能反驳1(档案文献)的真实性的,但反过来,有时候一条1(档案文献)可以
反驳多条3(回忆录)。如果用当事人回忆录来反驳档案文献(也就是原始单据),那
是相当缺乏史学训练的做法,这在专业人员眼中会显得十分可笑。当然,极权主义国家
的档案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大家都可以接触到的,那与其说是档案,不如说是剧本;另
一种档案往往绝密封存,或仅仅在十几个人手中流传。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真实档案的话
,那它的行政管理和政治考察往往无以维系,因此他们不会用灌输百姓的迷魂汤来喂养
自己。对于我们这些研究历史的人而言,...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哪里有张国焘回忆录买啊?
陈昌浩案,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史中的禁区,直至1980年代以后,原红四方面军人员,在
邓小平提携下成为中国军方的主要指挥力量,在这些“老军头”的大力倡导和支援下,
红军的这一段神秘而扑朔迷离的历史才逐渐得到曝光。
1937年,红军西路军主力约四万人在甘肃一带被蒋介石军队围歼,全军覆没,成为红军
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惨败,红军最大和最精锐善战的部队,在短短四个月间被消灭殆尽。
只有数千幸存者侥幸逃脱,他们以后成为新组建的由邓小平刘伯承指挥的“第一野战军
”的骨干,而陈昌浩和徐向前均靠化装行乞才脱离危难。
几乎所有过去出版的“党史”都异口同声称,这是由于该军领导人错误地执行了张国涛
的“逃跑主义”和“分裂主义”路线的结果。但在近两年出版的一些党史研究专着和文
章纷纷指出,根据中共中央档案馆的资料和徐向前元帅临终前所撰“回忆录”来看,当
时的“西路军”领导人陈昌浩(“军政委员会主席” 暨中共中央常委)和徐向前(“
总指挥”),是严格按中央军委的电报指示指挥军队行动的。而当时的“中央军委”的
核心成员,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因此,造成是次“西路军”全军覆灭的原因已不言自明。
徐向前在其回忆录中暗示,陈昌浩...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哪里有张国焘回忆录买啊?
“密电”问题产生的过程
1937年3月,延安发起了大规模批判张国焘运动。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出了
一段举座为之震惊的话来:“张国焘在分裂红军问题上做出了最大的污点和罪恶。左路
军和右路军的时候,叶剑英把秘密的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因
为这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如果稍微不慎重,那么会打起来的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66页
)这就是后来称之为“密电”之说的源头。
1951年8月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版,在对“巴西会议”的注释中,有这样的
叙述:“这时,张国焘率领一部分红军和中央分裂,不服从中央的命令,并企图危害中
央。中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脱离危险区域,并率领服从命令的红军向陕北前进。”(《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根据1952年8月第一版重排本,1966年改横排本第501
页)这里的“企图危害中央”、“脱离危险区域”,就较“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
大大地跨前了一步。
“文革”前后,时任沈阳空军副司令员的吕黎平说得更为具体:“密电”是他亲自参与
译出的;“密电”内容性质... 阅读全帖
o****d
发帖数: 5454
40
鹤龄:论毛泽东与陶斯咏子虚乌有的恋情之一
如今的怪事真是特多。忽然间一阵风起,毛泽东又有一个初恋情人了。并且上了百度百
科名片。据百科名片称:毛的初恋情人姓陶名毅,字斯咏,湖南湘潭人(当时举家迁至
长沙),富商家的千金闺秀,周南女中师范科的毕业生。在周南女校,与向警予、蔡畅
齐名,号称“周南三杰”。又有“江南第一才女”之美称。其人才华横溢。身材修长,
美容貌。性好强。为当时长沙学界的风云人物,任湖南学生联合会与湖南各界联合会的
副会长(毛泽东只是理事)。
《百度名片》称,毛陶“二人曾陷入疯狂的爱情之中……1921年,中共“一大”结束后
,毛去南京与迁居南京的女友陶斯咏重叙旧情。”
《百度知道》里面更是说得活灵活现:说他们“断续有过几段恋情,多次分而复合,
1920年时还曾同居了四个月”。
《百度名片》又称:二人“后因政见不同分手……”又说陶:“后来终生未再恋爱,也
未结婚,大概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吧。”好像陶的一颗芳心就永远钉在毛的身上了,达
到了非毛不嫁的地步!
自打《建党伟业》开拍的新闻传出后,就更加神了。毛泽东这场婚外“恋情”竟然名垂
青史,成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的一...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瞿秋白何以由领袖成为叛徒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394
在三味书屋的演讲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请来了陈铁健老师为我们做演讲。陈铁健老师
,字石之,祖籍浙江绍兴。1934年生于黑龙江安达。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80年代初、中期,陈老师先后发表瞿秋白研究方面论文数十篇之
多,在深入研究基础上于1986年出版了饱含他数十年心血的《瞿秋白传》。这本书出版
后“标志着对瞿秋白进入了全方位的研究,并开创了为中共领袖人物立传的先例”,陈
老师本人也被大家称为瞿秋白研究的大家、功臣。
陈老师的著作有《瞿秋白传》、《蒋介石与中国文化》(合著)、《绿竹水南集》、《
〈多余的话〉导读》等。1978至1996年,与李新老师共同主编《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
,发表过《重评〈多余的话〉》、《论西路军》、《代人受过的陈独秀》、《北伐漫议
》、《西安事变简论》、《AB团肃反之“法理”依据与文化根源》等。今天陈老师为演
讲的题目是“瞿秋白何以从领袖成为叛徒?”,下面我们请陈老师为我们做演讲(掌声
)。
陈...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3742
42
据说是有牛人跑南非空军档案馆找到的。
m****5
发帖数: 1131
43
淮海战役征用540万民工是得民心还是压榨人民?(修改版)
作者:LuZhiShen
每次提起淮海战役,许多人就想起那部红色经典宣传电影《车轮滚滚》,我们的“正史
”如此写道:“陈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根据地人民不惜
倾家荡产,也要支援前线”,“60万解放军吃掉80万国民党重兵集团”,“540万民工
是我党我军深得民心的表现”,等等。
540万民工,其中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转运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他
们不止是运输队,还是担架队、卫生队、预备役部队。数以万计的支前队伍冒风雪,忍
饥寒,翻山涉水,运输粮食和其他军需品。他们自己吃“三红”(红高梁、红胡萝卜、
红辣椒),省下小米、白面供应部队……。 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支援战争,这就是共
产党一再宣传的所谓的人民战争。淮海战役期间动员的民工高达540万人次!加上60万
共产党的正规军,你说比国民党的80万人数多了多少?
写到这里,提醒各位读者是否知道秦始皇修长城征用了几十万还是几百万民工?
国民党的将领18军军长杨伯涛在双堆集和黄维一块儿被俘,他后来在回忆录里写,他看
到“解放军的后方到处都是老百姓,...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44
这个可不是非要他们带去不可的。查 清实录,满清的首铸大炮记录如下:
天祐助威大将军,天聪五年孟春吉旦造。督造官:总兵官额驸佟养性,监造官:游击丁
启明、备御祝世廕,铸匠:王天相、窦守位,铁匠:刘计平
列名铸造“天祐助威大将军”众工匠之首的王天相,在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正黄旗汉
军《世职谱档》中,尚藏有其世袭资料:“查得(骑都尉)王承烈之曾祖王天相,尔原
系白身人,征北京时自永平府获尔带回,以尔首铸红衣炮,故授为拜他喇布勒哈番。”
而毛部孔有德、耿仲明降清是在天聪七年。
本来不想理你,不过既然说到这事情上,我陈述一下事实。请你不要回我的贴,谢谢。
w****j
发帖数: 5581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满清最早铸造的大炮
查 清实录,满清的首铸大炮记录如下:
天祐助威大将军,天聪五年孟春吉旦造。督造官:总兵官额驸佟养性,监造官:游击丁
启明、备御祝世廕,铸匠:王天相、窦守位,铁匠:刘计平
列名铸造“天祐助威大将军”众工匠之首的王天相,在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正黄旗汉
军《世职谱档》中,尚藏有其世袭资料:“查得(骑都尉)王承烈之曾祖王天相,尔原
系白身人,征北京时自永平府获尔带回,以尔首铸红衣炮,故授为拜他喇布勒哈番。”
而毛部孔有德、耿仲明降清是在天聪七年。所以说他们的投降给满清带去大炮的铸造技
术是不对的。
b****a
发帖数: 4465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1948年春季攻势的总结报告
许世友
1948年5月14日
(一)战前敌情
甲、胶东地区敌军,自四七年十二月莱阳失败后,四八年一月间撤销青岛一兵团(即胶
东兵团),范汉杰率五四军之五四师北调东北,胶东半岛由丁治磐、李弥主持(十一绥
区):以六四师残部及五七旅与新成立之三十五师等五个旅据守青岛外围,以八军四个
旅控制北海沿岸烟(台)、福(山)、威(海)、蓬(莱)、龙(口)据点,自此完全
陷于被动孤守挨打的境地。临沂第九绥区李良荣(原二十三军军长新成立)率八三师、
四四师五个旅分别守备临沂、郯城、新安镇、沂水、日照、东海等孤立城镇,兖州第十
绥区(李玉堂)以七二师二个旅及歼后重建之三十二师之一个旅(按:三十二师于四七
年*月间被我刘邓部队全歼于鲁西南,事后又将残部约一个团补充为一四一旅,四七年
冬,王耀武复将七三师之新三六旅拨归该师建制,完成二旅六团治之编制)守备津浦线
徐(州)兖(州)段及其两侧之新泰、蒙阴、济宁、汶上、东阿等地,亦岌岌自危。在
山东境内,要以济南二绥区王耀武之兵力较为充足,计有四五师二个旅,整二师一个旅
,十二师二个旅及济(南)、泰(安)、莱(芜)线之七三师四个旅(六五师之一八七
旅归曹振铎指挥)共...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满清最早铸造的大炮
☆─────────────────────────────────────☆
whctmj (马甲) 于 (Fri Jul 15 18:17:39 2011, 美东) 提到:
查 清实录,满清的首铸大炮记录如下:
天祐助威大将军,天聪五年孟春吉旦造。督造官:总兵官额驸佟养性,监造官:游击丁
启明、备御祝世廕,铸匠:王天相、窦守位,铁匠:刘计平
列名铸造“天祐助威大将军”众工匠之首的王天相,在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正黄旗汉
军《世职谱档》中,尚藏有其世袭资料:“查得(骑都尉)王承烈之曾祖王天相,尔原
系白身人,征北京时自永平府获尔带回,以尔首铸红衣炮,故授为拜他喇布勒哈番。”
而毛部孔有德、耿仲明降清是在天聪七年。所以说他们的投降给满清带去大炮的铸造技
术是不对的。
☆─────────────────────────────────────☆
thegreatlake (grandlake) 于 (Fri Jul 15 19:28:50 2011, 美东) 提到:
可见北美WSN如果金工实习学的好,穿越到明清之纪还能混个封妻荫子。
不过要投满洲做汉奸才行。如果投了大...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336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帖 周恩来的评价.
对周恩来的评价,大体有三种。
一种是以中共为代表的“光辉论”;
其次是民间流传的周恩来富有人情味的各种故事;
三是骂周恩来是个奴才,在毛泽东面前摇尾乞怜,低头哈腰。
这三种评价都可以用到周恩来头上,各自都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来印证。但在互相矛盾的
证据面前都无法自圆其说。
试问持“光辉论”者,略微查查周的历史,建国之前,中共的错误路线,除了第一次陈
独秀错误路线,他没来得及犯之外,尔后的瞿秋白、李立三、王明错误路线,周恩来不
但次次有份,而且是主要执行者和领导人;
再说建国之后,反右斗争、人民公社、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哪一样没周恩来的份
?他的光辉到底在哪儿?
至于“人情味”,更不值一驳。
不错,周在生前死后,很成功地留下了富有人情味的道德形象,诸如在文革中保护了一
些演员,和服务员讲话没有架子之类,这类故事大陆出版了厚厚几十本。
我并不否认周有人情味的一面,可是同一个周恩来,在关键场合却不见他有过丝毫“人
情味”,比如他曾亲自批示,以通敌叛国罪名,逮捕他的干女儿孙维世。绝世美人孙维
世在牢中饱受折磨,被活活打死,死后身上什幺都没穿,只有一付手铐依旧锁着双手!
周恩来这时的人情味到哪里...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49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
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
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
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
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
良的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期杰出的史学家,早在1917年,他就通过辨识甲骨文字、破解其
中历史信息而撰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重
要论著,取得了确证殷商君王世次的重要学术成就。1925年,他又高调提出所谓“二重
证据法”的命题,成为学术史上被多数人评价极高的史学方法。然而细检众论,随声者
多、考实者寡,对于“二重证据法”这个影响重大的问题,理应置于大的学术背景及史
学史的进程中重新审视。
一、“二重证据法”风靡于世的时代因缘
历史学在其持续发展...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969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金一南讲座:苦难辉煌
杨奎松评《苦难辉煌》:怎么会有人这样写历史
从没有想过会读金一南的书,因为我们的专业原本差别很大。他在国防大学战略教
研部任职,从发表的文章看,主要做的是时政评论性质的工作;我则做的是实证的历史
研究。两项工作性质和方法差距很大,原本有点风马牛不相干。知道金出版有《苦难辉
煌》一书,[1]书店里简单翻过,因为发现是纪实文学体,文字、史实随性发挥,观点
及资料引证又全无出处注释说明,因此也没有动过去读的念头。
所以会想到必须要读一下金书,是因为今年纪念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许多报刊杂
志和电视台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纪念文字或片子,一些编辑记者把他们写好的稿
本发来请我帮忙在史实上“把把关”,意外发现其中许多错误如出一辄,十分雷同。细
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们这些出错的文字,大都是从金书中抄来的。为此我不得不上网
把金书相关章节找出来看了一遍,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怎么会有人这样写历史!
我最初看到金书是在书店小说散文一类文学书里面,想来作者出版这本书时应该也
没有想要当历史书来出。既然是文学书,自然也就像“××演义”一样,不应当被人们
当成历史书来读。奇怪的是,今年网上...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