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 发帖数: 6244 | 1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200912/1224_718
.shtml
核心提示:同样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事件长达几乎3小时,所说的几次攻击就发生在交通
繁忙行人众多
的街道附近,竟然没人听到呼救声。她并没在无人援助的情况下被殴打,也一直没有失
去知觉。虽然
她宣称被告几次扼住她的喉咙和捂住她的嘴,医生在次日检查时在她脸上和脖子上没有
发现伤痕。她
作证说她的衬裤是被强力脱下来的,但在当庭展示证据时,却没有任何污迹和撕破之处
。她的衣服也
没有任何暴力的痕迹。在整个争执过程中她都没脱下她的手套。她的阴道口有轻伤,这
种轻伤与自愿
性交的情况相符合。
摘自:《2004年中国最佳讲座》李公明/选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
原题:个人遭遇如何成为公共事件
研究结论
1、 不是所有的个人遭遇都能成为公共事件。公共事件是指能引起社会普遍关心并引发
议论以及社会
波动的事实。
2、 中国现代史上有些公共事件是制造出来的。
3、 个人遭遇成为公共事件,决定于个人遭遇中包含的特殊因素与社会普遍心理之间的
暗合关系。
(基于民族主义以及一般中国...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7299 | 2 钱学森与清华大学之情缘
http://www.edu.cn 2011-04-17
今日推荐
西安交通大学成功研制高清立体显示处理芯片 第二届心血管疾病前沿国际论坛在
华中科大召开
南开大学科研成果成功用于国家经济环比数... 征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
项立项建...
钱学森与清华大学之情缘
魏宏森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100084 )
摘 要: 从清华大学档案馆相关历史卷中, 查到了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从
1934 年被清华大学选派为留美学生前后, 与清华大学校方联系的若干亲笔信件, 以及
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创办工程力学研究班和自动化进修班, 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工程力
学和自动化专业人才, 为尔后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准备了师资力量等诸多历史史实, 说明
钱学森与清华大学之情缘。
1935年暑期国际著名数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伯特?维纳(N. Wiener ) 作
为电机系和数学系的客座教授应邀来清华大学历时一年。1948年他因创立控制论而誉满
世界, 而创立控制论的思想与他在清华大学的工作有着不解的渊源关系。本文作者早在
1980 年和20... 阅读全帖 |
|
|
a********s 发帖数: 557 | 4 就是个伪清华奴才大学,当年把创办人夫人砍了头,
梅贻琦当那么多年校长是清华校风奠基人,连提都不提,
这个学校49年之后除了共奴官僚和美国民工,屁也没培养出来,
还要把老钱拉过来充数。
大学最重要就是独立自由的风骨,这个伪清华愣是把校庆弄成了
党代表大会,一个被强奸几十年的奴才。 |
|
C********g 发帖数: 9656 | 5 作者﹕王维洛(德国工程博士)
今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庆。在百年大庆的时候,是否应该问一问,什么是清
华大学的灵魂?
北京《中国周刊》主编朱学东认为,独立自由的探索精神应该是一所不朽大学的灵魂,
它不应因社会变迁和政权更替而改变。笔者赞同这个观点并认为,马寅初,梁思成和黄
万里是清华大学院独立自由探索精神的代表。
另一种观点认为:“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是清华大学的灵魂,更有人把它简化为 “
精忠报党”。百年大庆,官方推出了水利系的张光斗作为当今清华大学的代表,其生日
也成为百年校庆的最主要内容。校庆期间,清华校友追思黄万里的集会,因遭受压力被
迫取消。章立凡写道:“百年清华园,不再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不再
有梅贻琦,不再有黄万里,不再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剩下标准件制造和
“工程师治国”。特此致哀。”
黄万里和张光斗,两个早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学子,一个博士,一个双硕士;一个右派
分子,一个优秀党员;一个永持批判态度,一个常写思想汇报;一个挺着胸脯说话,一
个夹着尾巴做人;一个布衣教师,一个两院院士。虽然两人同在清华大学水利系同事几
十年,却代表了两个截然... 阅读全帖 |
|
h******t 发帖数: 872 | 6 假日,一壶清茶,几个友人,围坐清谈。由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聊到段祺瑞长跪谢
罪。
一位老者说,北洋那几年,中国的报刊发行量居很大,报刊杂志种类繁多。《中国
近现代出版史》称1920年全国报刊杂志有一千多种,甚至“每隔两三天就有一种新刊物
问世”。
说真的,读近代史我头脑里一团乱麻,对于北洋政府时期,我更是被乱麻加浆糊纠
结成一个硬硬的板块认知——北洋军阀时期黑暗,军阀个个如恶魔。但又弄不明白,为
什么那么黑暗的时期还能存在异议的声音。史称三一八惨案的这天,学生们游行示威,
在执政府门前遭到卫队开枪射击,死了47人。几十条人命,对于被我们的教科书定义为
军阀的段祺瑞算得了什么,军阀本该是厚颜无耻心狠手毒之辈。但是事后他却长跪不起
,黯然辞去官位.。他当时那可是权重一朝的中国最高权柄执掌者;封杀鲁迅和大小报
纸发出的有违主流意识的杂音,无论是出于军阀本性、还是维护政府的威严、国家的稳
定和谐,都是再正常不过了。他却不正常地把自己“和谐”下野了。更不正常的是那么
黑暗的时期,鲁迅及媒体们竟敢模虎狼般军阀们的尾巴。北洋时期真的很专制吗?我心
里打了个问号。我问道:北洋政府时期是不是中国近代史... 阅读全帖 |
|
f**********w 发帖数: 210 | 7 中国的近代史,一座庐山就是一部中国啊,近代史。我们那年去都是特逗,赶着庐
山那些别墅拍卖,就是毛泽东、蒋介 石住过的别墅拍卖。广告词绝了,立着那大牌子
,我们都在那牌子底下亲切合影。蒋介石失去的,毛泽东得到的,你掏钱就是你的。哇
,绝了!这玩意儿太来劲了! 反正咱就是没钱,不然我一定要得到一座。太好了,这
玩意儿。
在庐山开会,这庐山会议,因为全国都饿死人了嘛,到处都是饿死人的现象。你不
是太平盛世,尧天舜日么,你到处饿死人,这玩意儿你咋整啊。于是毛泽东就要开 会
,总结一下。毛泽东认为,总的形势是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饿死多少人啊
?几百万!“前途光明”!几百万?太少了,接着来!才牺牲了几百万,我 们不害怕
,牺牲了两千万才建立了共和国。所以毛泽东在会上胡喷,完了之后,就以他喷的这个
东西,讨论嘛,大家就讨论,结果这一讨论就出问题了。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副部长彭德怀元帅去东
欧访问,回国正好赶上庐山会议。毛 泽东在会上这么一喷,在会上气氛他没有感受到
,直接就赶上小组讨论,以毛泽东这东西作讨论,正好分在西北组。彭德怀一看就急了
,不同意... 阅读全帖 |
|
|
q*******u 发帖数: 3435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段祺瑞的长跪不起与蒋介石的暴跳如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3 11:09:11 2014, 美东)
真相:3.18 惨案后段祺瑞的长跪不起、终生食素与李闻血案后蒋介石的暴跳如雷和严
惩凶手
分类:精华文录
2011-03-24 17:57 阅读(423)评论(0)
段祺瑞终生食素与蒋介石暴跳如雷
2011-02-09 13:43
转载自 颜昌海的主页
说民国史,会给人以“两多”的印象:战争多和惨案多。而惨案最为人们所熟悉,经常
提到的,便是北洋政府时期的3.18惨案和国民政府时期的李闻惨案。这两个惨案,衍生
出了两篇名文: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与闻一多的《最后的演讲》,都是中学语文课
本里重要的学习内容。1949年后的大陆学生因此被打上的烙印,恐怕终生也难以抹去。
不过,随着历史真相的被披露,人们重新认识了3.18惨案和李闻惨案,更对教科书中的
“施暴者”段祺瑞和蒋介石肃然起敬。
不可否认...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10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共分为三个组:数理组、
生物组、人文组。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
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
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陈
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
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分子。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包括郭沫若在内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
凌鸿勋、林可胜、傅斯年、董作宾、李济、王世杰、吴稚晖、朱家骅、...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361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anghai (沧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真正的国学大师只有清华国学四导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3 03:25:45 2009, 美东)
其他的都是尸位素餐,名不副实。尤其陈寅恪,学术最强,也最有风骨,敢于公开反对
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学术研究,提倡”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清华大学
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当年,清
华国学研究院正是由于拥有他们,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于它创立的同类学校
,并且,清华国学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梁启超 (1873─1929)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举人出身。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
,人称“康梁”。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在清化学
校讲学。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
|
e***t 发帖数: 687 | 12 ☆─────────────────────────────────────☆
FWD (机器人) 于 (Mon Jul 13 03:30:57 2009,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canghai (沧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真正的国学大师只有清华国学四导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3 03:25:45 2009, 美东)
其他的都是尸位素餐,名不副实。尤其陈寅恪,学术最强,也最有风骨,敢于公开反对
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学术研究,提倡”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清华大学
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当年,清
华国学研究院正是由于拥有他们,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于它创立的同类学校
,并且,清华国学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梁启超 (1873─1929)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举人出身。和其师康有为一起 |
|
c***s 发帖数: 70028 | 13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26日表示,11年来北大校友中诞生了79位亿万富豪,富豪数量连续三年高居内地高校首位。”周校长的话音未落,立即就引来大众与媒体的围观和质疑。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北大应不应该以富豪校友来提升学校?其二、大学要衡量与培养的应该是大师还是大款?其三、79位亿万富豪能否让北大成为世界一流?
北大应不应该以富豪校友来提升学校?有人认为,如果北大是以造富为目的,那么不但谈不上什么傲人的成绩,而且还要知耻和羞愧。因为在榆林及鄂尔多斯,就算保守估计,这两个地区资产过亿的富豪人数都已超过6000人,而且这里没有文化的富豪要比受过北大教育的总数还要多得多。但是,北大校长是在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说这番话的。在这种场合说这样的话,如果大家不加以过分解读也没什么不妥,不是吗?。再说,站在校方的角度,这确实也是值得自豪的成绩之一。当然大家非要讲它是不务正业的“炫耀”,甚至担心会因此形成中国大学整体攀比造富的本事这一“恶习”而感到悲哀和担忧的话,那就只能见仁见智了。
大学要标榜与培养的应该是大师还是大款?从治学的角度讲,大学要以培养各式大师为己任。正如清华原校长梅贻琦先生...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14 昨天,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杰出校友黄怒波向北京大学捐赠价值9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这笔资产将注入“北京大学中坤教育基金”,以进一步推动北京大学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发展。
昨天的捐赠仪式上,黄怒波与北大校长周其凤共同签署了捐赠协议,周其凤代表学校特将一份精心准备的肖像木雕赠与黄怒波校友,并在木雕背后亲笔题写了“黄怒波学长,铁骨仁心”。
作为北大校友,黄怒波曾说,“如果能做百年以来回报母校捐赠最多的校友,那是人生最大的快事。”从百年校庆起,黄怒波捐资支持了北大的国学研究和诗歌研究、设立“胡适人文讲座”、中坤教育基金等,2008年还向北京大学捐赠价值1亿元的地产,这是北大收到的第一笔地产捐赠,也是中国高校中的首笔校友地产捐赠。
此次黄怒波再度捐赠9亿元资产,使得他对北大的捐赠将超过10亿元。对此,黄怒波认为,企业家创造的财富就是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返还社会,回报社会。
新闻链接
教育时评:北京大学应该以富豪还是以大师为荣
10多年来,北大校友中诞生了79位亿万富豪。昨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说,北大校友中的亿万富豪数量,已经连续三年居内地高校首位。(6月27...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5 6月21日下午,在北京一家书店的二楼,杨振宁接受了《凤凰周刊》记者的专访。
前一天,在天津南开大学,众多物理界学者和南开的师生为杨振宁准备了一人多高的大蛋糕,庆祝他89岁生日。杨振宁与侍伴一旁的翁帆手牵手,共同切下了第一刀。他们相差54岁的忘年恋,曾为一时之谈。
新近始在大陆出版发行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特别加了这段情事的章节。为这段文字,来自台湾的作者江才健曾颇费苦心。这本书9年前已有繁体字版,不过因为政府对于书中提及杨振宁和同获诺贝尔奖的合作者李政道的争执有所避讳,未准允出版。
与李政道交恶始末
即使现在,与李政道交恶也是杨振宁不愿深谈的话题,只有少数亲友听他当面谈起过。
杨振宁从1946年和李政道见面认识,1957年因共同缔造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同获诺贝尔物理奖。不过,他们的友谊随着分享荣誉份额大小开始出现裂痕,表现之一是论文的署名究竟应该是“杨和李”还是“李和杨”,分歧越来越多。
矛盾不断累积,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有一次长谈,积累的情绪得到集中宣泄,两个人都哭了。几个月后,他们正式决裂,不再来往。
杨振宁上世纪70年代一次回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设宴招待。席间,周恩...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6 2月20日,中组部副部长宣布,免去顾秉林清华大学校长职务,任命陈吉宁为校长。陈吉宁2007年12月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秘书长。2011年12月任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主要从事环境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估、环境工程与环境政策等领域的研究。
今日下午三点,清华大学在主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清华大学校长职务任免的决定。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智勇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清华大学校长任免的决定:任命陈吉宁同志为清华大学校长,免去顾秉林同志校长职务。
陈吉宁简历
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吉林梨树人,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
1981年9月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学习,1986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9月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10月赴英国布鲁耐尔大学生物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7月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土木系攻读博士学位, 1993年获博士学位。1992年12月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博士后,1994年12月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助理研究员。1998年3月回清华大学任教,任环境工程系副主任。1999年7月任环境工程系...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17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杨振宁深情地说:“我是拿到庚子赔款这个奖金出国的,我深深知道我是一个东方文化跟西方文化的共同的产物。”
有人说,杨振宁具有一个中国成功男性的所有符号—生于学术世家,3 5岁就得了诺贝尔奖,自此成为一代宗师;政治上,地位超然,历代领导人都奉为上宾;家庭上,子女满堂,一生先后有两位传奇女子相陪。
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杨振宁生长于一个有着浓郁家国情怀的家庭,他的父亲是第一个获得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而杨振宁本人也踏上了父辈的求学之路,在留学芝加哥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以后,杨振宁来到了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成为那里的第一位华人教授。在普林斯顿,杨振宁邂逅了著名军事将领杜聿明的长女杜致礼,两人走过浪漫的恋爱时光后步入美满的婚姻。这一时期也成为杨振宁最为黄金的时期。1956年,他与李政道合作,摘取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典礼上,杨振宁深情地说:“我是拿到庚子赔款这个奖金出国的,我深深知道我是一个东方文化跟西方文化的共同的产物。”
和将领之女谈恋爱,盘桓普林斯顿大学17年
19 4 5年抗战结束后,杨振宁乘很小的DC3飞机飞到加尔各答。等了几个月的船位,同年...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8 关于“中国第一姓名”,一直以来,都是一桩疑案。2005年的时候,博客中国的副总裁卢亮编了个小程序,用于统计自家网站的重名重姓数量,认为排名第一的为“刘波”。卢亮将程序放到自己的博客上,每天30万的点击率让他彻底惊呆。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才意识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有多关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位对此事感兴趣的教授王大良提出反对意见,在他看来,重复最多的名字应该是“王涛”,大约有10万余人。随后又有一个名为“中国姓氏权威”的博客加入战团,抖出“中国重名最多的50个姓名”,表示 “张伟”才是真正的“中国一哥”。根据我掌握的覆盖中国人口超过90%的数据显示,中国重名最多的10个姓名应该是:
张伟 29.9万人
王伟 29.1万人
王芳 27.7万人
李伟 26.9万人
李娜 25.8万人
张敏 24.5万人
李静 24.3万人
王静 24.3万人
刘伟 24.2万人
王秀英24.1万人
你家宝贝的大名:“轩”还是“怡”?
“遇上今年第15个子涵!中国文字都灭绝了?”西安一位好友跟我吐槽。
我也曾在微博上贴过几个时下流行的“菜市场名”(台湾舶来词儿,意指到菜市场去叫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回头),瞬间收到...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2792 | 19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
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
,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
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
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
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
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
开始上课。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
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
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
范学院。二十九年,设分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
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
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 |
|
b******y 发帖数: 2729 | 20 1946年12月24日圣诞夜八时左右,北京大学先修班女生沈崇离开八面槽她表姐的家
,准备到平安影院去看电影。当她由王府井走到东长安街时,突然被两个美国兵架住。
这两个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伍长威廉斯·皮尔逊和下士普利查德,他们把沈崇架到东单
广场,就在那里,沈崇遭到皮尔逊强奸。沈崇拼命抗争,大声呼救,路过此地的工人孟
昭杰发现后,两次救助未成,便向国民党北平警察局内七分局报告,当警察到出事地点
查看时,普利查德已逃走,警察遂将皮尔逊和沈崇带回警察局询问。
当时北平民营亚光通讯社获悉这一消息后,就在12月25日发出新闻,披露事情真象
。北平市警察局局长汤永咸曾给国民党的中央社打电话,让中央社通知各报不要刊登这
一消息。中央社当即以警察局的名义给各报发了一个启事,声称:"关于今日亚光社所
发
某大学女生被美兵酗酒奸污稿,希望能予缓登。据谓此事已由警局与美方交涉,必有结
果。事主方面因颜面关系,要求不予发表,以免该女生自杀心理更形加强。容有结果后
,警察局当更发专稿。"1为了阻挡发表这一消息,汤永咸还将亚光总编辑王柱宇和一些
报社记者接到市警察局,叫他们具结,保证不发表此消息。可是,26日北平《...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26 | 21 湖北襄阳办孔明学院设立诸葛亮班引发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4日11:13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4月14日电(记者廖君、田建军)从千人中遴选80人单独成班,实行书
院式管理,特聘首席导师,4至6年弹性学制……湖北襄樊学院于今年3月初开办“孔明
学院”,设立诸葛亮班,尝试一种培养“通才”的本科教育改革。
这种办学方式打破原有本科院校专业教育传统,究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还是
校方借孔明之名的哗众取宠之举?近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淡化专业 弹性学制
去年12月,襄樊学院发布成立孔明学院的消息,同时在2010级本科生中展开选拔。
当时有千余名学生报名,按照1:5的比例,最终选出80人,按照文、理划分,分别进入
诸葛亮1班、2班。
在襄樊学院提供的一份《关于遴选2010级本科学生进入孔明学院“诸葛亮班”学习
》通知上,记者看到,孔明学院以钱学森的“必集大成,才能得大智慧”和梅贻琦的“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强化基础、突
出能力、因材施教、特长培养”的办学方针,培养德能兼备、基础扎实、潜力丰富、特
长鲜明的... 阅读全帖 |
|
O*********r 发帖数: 1835 | 22 还是梅贻琦,傅斯年有 deep insight,四九年满眼是国民党的腐败,又面对大家对共
产党的无限期待,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民主对国民党是可大可小,对共产党是可有可无
。 |
|
C********g 发帖数: 9656 | 23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241
铁流
当今中国号称世界“经济大国”,但在学术与科研领域却一片苍白,无一人称得上大师
级的人物。虽然一些国家部门推出、评出不少“大师”,可是这些“大师”不是紧跟政
治态势的尤物,便是拾人牙慧或抄袭的“劳种”,少有真才实学让人佩服。故“伟大、
光荣、正确”的中共治下的大陆,六十多年来无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虽有李政道、杨振
宁两位博士登堂入室,可他们是美籍华人与中共无关。去年出了个刘晓波,至今关在监
狱里留下一把 “空椅子”,传为国际笑料。
十三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50华诞之际,中共在北京隆重表彰并授予功勋奖章研制“两弹
一星”的23位元勋,皆师出西南联大叶企荪教授门下。而这位元勋之父、之祖的物理奠
基人,竟然在“十年文革”中被毛泽东定罪为“汉奸”,受尽“红卫兵”的凌辱迫害,
后来变成一个瘋子。没住房,没工作,衣食无着,瞎眼跋脚,成日拖着病残之躯,乞讨
于清华、北大之门。凄凄惨惨饿毙街头。试问:这样践踏人才的国家,能出大师吗?這
样卑视知识精的政党,能有世界级的奖主?天...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4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049
一直想写这个题目,但不知如何下笔,另外也担心我的头盖骨不够坚硬,四面八方的板
砖砸下来怕是要当头开花的。
算了,豁出去了,拿个锅盖顶上,先从两个侧面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吧。
长期以来,许多人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归罪于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掠夺,不错,帝国主义
和殖民者们三番五次地用坚船利炮砸开中国大门,搜刮财富,使中国受尽了浩劫,我们
这个国家再富饶,最终还不一贫如洗?
慢着!我想假设一下,如果没有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中国会走上一条什么道路,国可
富,民可强?
坚船利炮砸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八国联军和鸦片战争,矫情一点说是耻辱,其实那
主要是皇帝老爷的耻辱,那老佛爷被赶得四处流窜,连平日里不屑一顾的窝窝头都成了
美食,能不屈辱吗?后来割地赔款更是屈辱。可老百姓的日子一样过呀,至少香港同胞
比天朝子民们生活的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可我们想过没有?人家为什么要来砸门?咱们天朝为何又如此不堪一击?我就不给结论
了,否则俺就此牺牲了这文章怎么写的下去?还是您自个儿找历史书看吧...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10016 | 25 1949:和历史约会
陈晋
大变局的神韵
1949年的第一天,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你属于什么阶层,都会明显地意识到:九州
大地改换人间已成定局。
这一天,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告全国军民同胞书》,署名为
蒋介石。这个掌握中国最高权力已经22年的国民政府总统,在这篇元旦文告里不得不承
认和哀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所谓“戡乱”已经失败;说自己愿意向已经解放北方大片领
土的中国共产党“求和”,但条件是要保存现行的宪法、保存中华民国的法统、保存国
民党的军队,否则国民政府就要和共产党“周旋到底”。
同一天,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也发表了一篇新年献辞,题目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在这篇文告里很有信心地宣布:迎面而来的1949年,将是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
,人民的解放战争将在这一年获得最后胜利,并且将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人民民主
专政的共和国。毛泽东还说,甚至连共产党的敌人也不怀疑共产党能够完成这个目标。
果然,元月还没有结束,故都北平就变换了旗帜。国民政府华北“剿匪”司令部总司令
傅作义将军,率几十万部队接受共产党的和平改编。2月3日是中国旧历的大年初六,在
春节的喜庆日...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6 季羡林六四事件投案自首始末 称“不想活了”(图)
文章来源: 史海钩沉 于 2014-05-08 20:30:0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13677 次)
2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六四事件”专题页面
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78岁的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两度前往天安门探望绝食学子。季羡
林门生、作家张曼菱在《季羡林——追念与思考》一文中披露,季羡林坐在三轮车上,
高扬“一级教授季羡林”白幅,学生蹬车前行。另外,他还与荣毅仁联手为广场学子滋
补身体。当局开枪镇压后,季羡林不改其道。任何会议不发言,一发言就是:“别问我
,问我就是爱国民主运动。”某日,季只身坐上出租车到海淀公安局去投案自首。他说
,“我是北大教授季羡林,我两到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是受我指使。把我和他们关到
一起吧,我已经七十多岁,也不想活了。”公安局不知就里,打电话到北大。北大去人
把他硬接了回来。
晚年季羡林在寓所留影
每一位逝者的位置,由岁月和人格构成。
人走了,历史的本质会渐显露出,世态炎凉左右不了。
季羡林是值得追思的。
像《浮生六记》
2007年7月,秋凉初透...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7 今天刚从波士顿图书馆借来 《吴宓日记续编》,说老实话我听说过这个人,但所知寥
寥,而且不会念这个字:宓。
google 了一下,果然是个大人物!
============================================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1949年,经历了晚清和
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吴宓,在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嬗变之际,选择了留在祖国大陆,
理由很简单,他不能离开这块对他来说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中国文化根植所在的土地。
吴宓先生于解放前两周西飞四川,此后在西南二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他的际遇跌宕起
伏,暨得到当局的礼遇,也备受运动的摧残,他忠实地记录了自己每日所思所行所见所
闻,直至因“宁肯杀头,也不批孔”而被打成“反革命”,最后含恨而终。
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个人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
《吴宓日记续编》共十册,记录了1949-1974年的个人生命历程,由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于2006年3月出版(内部发行)。
作者简介 · · · · · ·
吴宓,著名西洋文学家,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8 今天刚从波士顿图书馆借来 《吴宓日记续编》,说老实话我听说过这个人,但所知寥
寥,而且不会念这个字:宓。
google 了一下,果然是个大人物!
============================================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1949年,经历了晚清和
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吴宓,在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嬗变之际,选择了留在祖国大陆,
理由很简单,他不能离开这块对他来说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中国文化根植所在的土地。
吴宓先生于解放前两周西飞四川,此后在西南二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他的际遇跌宕起
伏,暨得到当局的礼遇,也备受运动的摧残,他忠实地记录了自己每日所思所行所见所
闻,直至因“宁肯杀头,也不批孔”而被打成“反革命”,最后含恨而终。
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个人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
《吴宓日记续编》共十册,记录了1949-1974年的个人生命历程,由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于2006年3月出版(内部发行)。
作者简介 · · · · · ·
吴宓,著名西洋文学家,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9 大江东去我西来(南开中学)
“盼到蜀中寻乐土, 为酬素志育英才。” 张伯苓
在一场有关两岸大学教育的研讨会上,一位讲者向在场的出席者提问说:「近代中国,
那一所高等院校替中国培养了最多的领导人才?」在场的人一时还没有会意过来。讲者
又说:「不是北大、不是清华。------是南开中学。」现场顿时传出一阵笑声。讲者又
继续说:”前有周恩来,后有温家宝,两位总理都是南开中学出来的。还有曹禺、朱光
亚、周光召,再加上许多中科院院士。后来到台湾的叶公超、梅贻琦、吴大猷。现在还
在台湾的张忠谋、齐邦媛。从天津到重庆,南开中学成就了许多大学也没有能够做到的
事情。陈省身就读南开大学时,数学系的教师只有姜立夫一个人。就这样一个人的数学
系,却培养陈省身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吴敬琏,中国知名的财经学者兼政府智囊,常来台湾做研讨报告。在一个场合,台积电
的董事长张忠谋说:“我认识他,他是我南开中学的学长。”在场人士才发现,这两位
当时年近八十,海峡两岸的重量级人物有一个交集:六十多年前抗战时期都曾就读重庆
的南开中学。
南开中学、南开大学都是由张伯苓(1876 ~1951)所创办。张伯...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0 关于"庚款留学生"。
来源: 继开 于 2010-08-14 17:51:04
近代史上,中国政府第二次有计划地大规模向海外派出留学生,是本世纪初的庚款留美
学生的派遣。
1900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六年,北京爆发了“庚子之乱”。当时,几十万号称“刀枪不
入”的义和团入京围攻各国使馆。不久,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弃都而逃。
1901年,李鸿章被迫与各国签订耻辱的“辛丑条约”,同意向十四国赔偿白银四亿伍千
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庚子赔款”。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
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
堂,并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
来。
1909年、 1910年和1911年,在北京三次从全国招考庚款留学生。当时对考生的要求除
了通晓国文、英文外,还须“身体强健,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
第一次招考是1909年8月举行的, 630人应考。先是初试,考国文、英文和本国史地,
取68人;再复试,分别考物理、化学、...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1 季羡林六四事件投案自首始末 称“不想活了”
文章来源:史海钩沉/2014.5.8.
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78岁的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两度前往天安门探望绝食学子。季羡
林门生、作家张曼菱在《季羡林──追念与思考》一文中披露:季羡林坐在三轮车上,
高扬“一级教授季羡林”白幅,学生蹬车前行。另外,他还与荣毅仁联手为广场学子滋
补身体。当局开枪镇压后,季羡林不改其道。任何会议不发言,一发言就是:“别问我
,问我就是爱国民主运动。”某日,季只身坐上出租车到海淀公安局去投案自首。他说
,“我是北大教授季羡林,我两到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是受我指使。把我和他们关到
一起吧,我已经七十多岁,也不想活了。”公安局不知就里,打电话到北大。北大去人
把他硬接了回来。
每一位逝者的位置,由岁月和人格构成。人走了,历史的本质会渐显露出,世态炎凉左
右不了。季羡林是值得追思的。
像《浮生六记》
2007年7月,秋凉初透。我到301医院病房探望季羡林。他毫无龙钟之态,白衣凝神,端
坐案前。
送上一套我编撰的《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他讲了几句,说:“这事很有意义”。静
默片刻,我俩有一段对话:
季:“你有没有写《北大...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2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3 关于"庚款留学生"。
来源: 继开 于 2010-08-14 17:51:04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
阅读:1079 次 (3407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本文内容已被 [ 继开 ] 在 2010-08-15 08:15:2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
论坛管理删除.
近代史上,中国政府第二次有计划地大规模向海外派出留学生,是本世纪初的庚款留美
学生的派遣。
1900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六年,北京爆发了“庚子之乱”。当时,几十万号称“刀枪不
入”的义和团入京围攻各国使馆。不久,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弃都而逃。
1901年,李鸿章被迫与各国签订耻辱的“辛丑条约”,同意向十四国赔偿白银四亿伍千
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庚子赔款”。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
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
堂,并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4 钱伟长先生曾用激动的语调谈起了一位老人——他的老师,一位培养大师的大师。
我们只知道中国科技界有“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有“原子弹之父”王
淦昌,有“航天之父”赵九章,有“光学之父”王大珩,知道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杨振宁、李政道,却不知道他们与这位“培养大师的大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个人,就是中国当代物理科学宗师,原清华大学首任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叶企孙。
遭质疑不问政事专心教学
解放前夕,在蒋介石的迁台名单中,叶企孙也赫然在列。梅贻琦向叶企孙探询他的去留
问题,叶企孙说,清华办学本来就置身于政局变迁之外,过去这样,以后也会保持这一
传统。国民党的走与不走,与清华园无关。叶企孙回绝了国民党,决意留在清华。
1949年5月,在清华学人的一致拥戴下,叶企孙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履
行校长职责,主持新中国成立阶段清华大学校务。
1951年底,清华、北大发出通知:该学期的期末考试暂停,学生配合教师做好思想改造
运动和“三反”运动。
1952年1月16日,叶企孙在全校干部大会上作第一次检讨:“办公时间很少,每天只一
点半到两点半”,“过去对政治学、经济学一向不感兴...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8422 | 35 盘点西南联大的那些牛人
作者:佚名
在联大的师生名录里,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冯友兰、费孝通、吴大
猷、杨振宁、李政道、闻一多等人的名字赫然其中。西南联大师生中后来出了8位两弹
一星元勋(赵九章、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王希季、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
172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教师79人,学生92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
、李政道)。
在当年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战火中成立的西南联大创造了一个奇迹。下面,新闻
君就为你介绍西南联大的十大人物。
建筑学家梁思成:“无奈”设计茅草房
当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微因夫妇也到了昆明,梅贻琦决定请梁思成夫妇为
西南联大设计校舍,梁思成夫妇欣然受命。然而,设计方案很快被否定了,理由是西南
联大拿不出那么多的经费。梁思成夫妇把设计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高楼变成了矮楼、
矮楼变成了平房、砖墙变成了土墙……
半年以后,一幢幢低矮的茅草房,填满了西南联大的校园空间,人们根本无法相信
,这些低矮简陋的茅草房,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亲手设计的。
可几十年以后,正是梁大师当年亲手设计的茅草房里,走出了一群穿红泥巴草鞋的
孩子,他们登...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6 美国解密沈崇案:哪个才是事实真相?
沈崇事件后风起云涌的学生抗议
研究结论
1、 不是所有的个人遭遇都能成为公共事件。公共事件是指能引起社会普遍关心并引发
议论以及社会波动的事实。
2、 中国现代史上有些公共事件是制造出来的。
3、 个人遭遇成为公共事件,决定于个人遭遇中包含的特殊因素与社会普遍心理之间的
暗合关系。(基于民族主义以及一般中国人具有的贞操观念)。
4、 政党在利用个人遭遇实现预期目标。
5、 媒体在个人遭遇成为公共事件中起主导作用。
6、 当个人遭遇成为公共事件时,社会不再关心个人遭遇以及相关事实真相,而关注其
它政治目的和倾向于渲泄非理性情绪。
各位好:
今天的演讲是一个关于历史事件的再认识。不过作为一个研究历史的人,我在这个演讲
中只提供材料,我的评价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中,因为摆事实就是讲道理。我先从这个事
件的发生说起。
美国解密沈崇案:哪个才是事实真相?
学生要求美军“滚”出大陆
一、事件起源
1946年12月24日圣诞夜八时左右,北京大学先修班女生沈崇离开八面槽她表姐的家,准
备到平安影院去看电影。当她由王府井走到东长安街时,突然被两个美国兵架住。这两
个人是美... 阅读全帖 |
|
|
b*****d 发帖数: 61690 | 38 清华校史馆展出胡锦涛成绩及朱镕基实验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3日02:46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昨天,清华大学校史馆和新清华学堂正式落成。在清华校史
馆里展出了清华大学百年的历史,其中有近两百件实物均属首次展出。
包括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学习工作的情况汇报,还有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校期间
与同学一起完成的实验报告等。
胡锦涛“工作成绩”亮相校史展
展览物品历时五年收集整理汇集,其中有近千幅图片。记者发现,一份由清华大学
于1965年7月递交给北京市和教育部的《关于我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情况》的报告中,
在介绍政治辅导员发挥的作用时列举了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在清华大学的工作成绩。
工作情况报告介绍:“学生文艺社团副团长、政治辅导员胡锦涛,在担负的政治工
作中努力钻研党的方针政策,群众反映和他能谈心里话。”
报告还透露,“胡锦涛学习成绩全部优秀。他还是业余文艺积极分子,参加了舞蹈
创作和演出等。”
朱镕基做实验研究发电机
清华校史展同时还展出了章希博、孙络生和朱镕基等人完成的实验报告。这份“交
流电机实验”科目的报告题目是“交流发电机的并... 阅读全帖 |
|
b*****2 发帖数: 651 | 39 胡适曾是北大校长, 你说他是北大毕业的吗? 其他的在北大教过书.看来梅贻琦跟清华也没什么关系. 你够蠢的. |
|
p*****e 发帖数: 7299 | 40 钱学森与清华大学之情缘
http://www.edu.cn 2011-04-17
今日推荐
西安交通大学成功研制高清立体显示处理芯片 第二届心血管疾病前沿国际论坛在
华中科大召开
南开大学科研成果成功用于国家经济环比数... 征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
项立项建...
钱学森与清华大学之情缘
魏宏森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100084 )
摘 要: 从清华大学档案馆相关历史卷中, 查到了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从
1934 年被清华大学选派为留美学生前后, 与清华大学校方联系的若干亲笔信件, 以及
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创办工程力学研究班和自动化进修班, 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工程力
学和自动化专业人才, 为尔后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准备了师资力量等诸多历史史实, 说明
钱学森与清华大学之情缘。
1935年暑期国际著名数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伯特?维纳(N. Wiener ) 作
为电机系和数学系的客座教授应邀来清华大学历时一年。1948年他因创立控制论而誉满
世界, 而创立控制论的思想与他在清华大学的工作有着不解的渊源关系。本文作者早在
1980 年和20...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1671 | 41 “我也有一块这样的校徽。”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魏宏森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回忆起1979年第一
次见钱学森的情形,钱学森指着他胸前佩戴的清华大学校徽如是说。“钱学森不止一次
这样说过”,魏宏森讲道。今年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也是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钱学
森和清华同庚,与清华结缘75年,也许是这段长长的情缘,刻骨铭心,让他在心中始终
感念。
考取清华赴美留学公费生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铁道工程专业的钱学森,考取了清华大学第二届留
美公费生。那一届考试,竞争激烈,与他同时考取的还有交通大学土木系的张光斗,清
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赵九章等未来科学界的大家们。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国家急需发展空军,急需航空工程人才。当时中国航
空委员会的钱昌祚委员给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写信说:“欲指派钱赴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航空专业。”
为了让钱学森在赴美留学前能了解此次留学的任务,学习一些航空工程专业的知识
,清华特意安排他到南昌面见钱昌祚,并安排他到杭州飞机制造厂、南昌第二航空修理
厂和南京第一航空修理厂等地参观实习。钱学森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实地接触了航空知识
和航空工业,为他去美国...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2108 | 42 看央视的新闻,在大会堂开会,光看图像我还以为是共产党开18大了,
仔细一看原来是清华校庆的。
一个大学居然把校庆搞成党代会还应以为荣,充满着权贵和政治的腐臭。
等于自己向外宣布自己是被政治强奸的产物,梅贻琦校长要是在天有灵,
真不知道如何感想。 |
|
d*****3 发帖数: 438 | 43 49年前后的对比充分证明了:高素质是民主的结果而不是条件!
除开早逝的鲁迅、皈依佛门的弘一法师和滞留南洋的郁达夫外...在以重庆为中心的抗
战大后方,在民族血脉的创痛和勃动中,垒筑起中国战时文艺复兴式的高岗。
在文学、艺术、诗歌、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和哲学、史学、法学、教育、出版
、新闻、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数学、物理、化学、
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农林、考古、工程、建筑等人文、自然、社会诸领域,学派
林立,大师辈出。郭沫若、老舍、林语堂、茅盾、曹禺、梁实秋、谢冰心、田汉、胡风
、巴金、夏衍、柳亚子、孙伏园、阳翰生、张恨水、骆宾基、萧军、萧红、安娥、孙师
毅、曹靖华、朱生豪、伍蠡甫、梁宗岱、柳无忌、陈纪滢、赵清阁、陶百川、潘公展、
肖同兹、邵力子、胡小石、卢翼野、陈望道、楼光来、张士一、臧克家、艾青、邹荻帆
、史东山、郑君里、于伶、陈鲤庭、陈白尘、洪深、金山、赵丹、项堃、舒绣文、白杨
、张瑞芳、秦怡、魏鹤龄、宋之的、司徒慧敏、吴祖光、黄宗江、凤子、徐悲鸿、张大
千、张书旃、王临乙、傅抱石、潘天寿、关山月、李可染、陈之佛、吕凤子、丰子恺、
林凤眠... 阅读全帖 |
|
p*****c 发帖数: 20445 | 44 杨振宁:翁帆不宜为我生子 不反对她再婚
凤凰周刊 2011-07-17 20:40:10
6月21日下午,在北京一家书店的二楼,杨振宁接受了《凤凰周刊》记者的专访。
前一天,在天津南开大学,众多物理界学者和南开的师生为杨振宁准备了一人多高
的大蛋糕,庆祝他89岁生日。杨振宁与侍伴一旁的翁帆手牵手,共同切下了第一刀。他
们相差54岁的忘年恋,曾为一时之谈。
新近始在大陆出版发行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特别加了这段情事的章节
。为这段文字,来自台湾的作者江才健曾颇费苦心。这本书9年前已有繁体字版,不过
因为政府对于书中提及杨振宁和同获诺贝尔奖的合作者李政道的争执有所避讳,未准允
出版。
与李政道交恶始末
即使现在,与李政道交恶也是杨振宁不愿深谈的话题,只有少数亲友听他当面谈起
过。
杨振宁从1946年和李政道见面认识,1957年因共同缔造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同获
诺贝尔物理奖。不过,他们的友谊随着分享荣誉份额大小开始出现裂痕,表现之一是论
文的署名究竟应该是“杨和李”还是“李和杨”,分歧越来越多。
矛盾不断累积,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有一次长谈,积累的情绪得到集中宣泄,
两...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280 | 45 (2001年6月5日)
我今天非常激动,在美国白宫南草坪讲话也没这么激动,对外国人我一点不害怕,
但是面对同学们我很紧张,也许是因为“后生可畏”吧!
校长、校党委书记要求我跟同学们讲几句话。我希望我的讲话对同学们有些好处,
毕竟这是我的经验之谈,但是不是真的有好处,请你们评论。我讲得对的,你们觉得有
道理的,可以研究、可以讨论;觉得我讲得不对的,请你们原谅我,因为我一天要看的
文件、要开的会、要讲的话实在太多了,要求我百分之一百不“走火”,实在太难了。
1984年清华大学成立经济管理学院的时候,刘达(1)同志让我来当这个院长。我
那时担任国家经委的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当时我也不知深浅,实际上我没有学过
经济管理,但对经济管理很感兴趣,就答应来当了。我越当就越感到自己不足、不够格
,同时,自己工作也很忙,对于经济管理学院确实没有做很多事情,感到很惭愧。我几
次提出来,说我不能当了,但是他们老是说服我:“还是很起作用的”。最近,我又向
王大中(2)同志、贺美英(3)同志谈这件事,说我无论如
何不能再当院长了。他们考虑后终于同意我辞去经管学院院长的职务,但是他们要
求我担任荣誉院长,我觉...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4612 | 46 1948年7月底,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八十一人名单在报纸上发布,时为中研院植物所研
究员的李先闻当选农学科院士。“当时我在上海,在床上看报纸,偶然看见我的名字。
我以为我的眼光模糊不清,用手巾擦了几次后,的确我的名字是在报上。”二十余年后
,李先闻听从胡适的建议,在台湾《传记文学》连载他的自述,回忆获知当选院士的情
景,最感慨的是社会以“国士”待他(第198页)。
确实,李先闻应该“感慨”。从一名农家子弟到被国人待以“国士”,其间个人的
积苦积劳,艰辛异常。他不仅亲身经历了中国人在科学方面“迎头赶上”的世路历程与
心路历程,而且适逢民族危亡的八年抗战和此后的三年内战,侷处于各式各样的派别斗
争之中,并因之而处处品尝科学探索中理论研究与应用研发的辛酸苦辣。当十三岁首次
出川赴清华园求学之日,李先闻不仅是四川江津李家的“千里驹”,更是千万川人的“
好儿郎”。而彼时清华学校授业的同时又在淘汰,与李先闻一同进校的同学有一百三十
多人,到毕业时仅剩三十来人,其比例近乎严酷。然而在这种严酷淘汰下幸存下来的李
先闻,受益却似乎不算太完满。所以他后来追述说“以我个人而论,我学农科,但基本
科学,都没有学...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47
要比烂,土共的教育显然是完胜啊,人在战争期间,仅仅历时8年,一所大学培养的人
才,超过土共和平时期60多年,经历四代核心,上千所大专院校培养的人才的总和: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满9年,就读学生不过八千,而且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但
却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三位国家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邓稼先、王希季,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院士。在科学、教育、新闻、出版、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不少西南联大
校友成为业务和政治骨干。在台湾和海外,有重大成就的联大校友,也不乏其人。
西南联大不仅大师云集,在教学和科研上成绩卓著,蔚为学术重镇、人才摇篮,而
且是当时“倒孔(祥熙)”运动和“一二·一”运动的发起者和策源地,在爱国民主运动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民主堡垒”。有不少校友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各级领导干
部,有的已进入国家领导人的行列,并有近30位校友在抗日战争和革命斗争中牺牲,成
为烈士。西南联大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而且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都留下...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10016 | 48 在安排政治和经济后路时,蒋介石还在南京的宋子文公馆里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宴会,邀
请大部分刚刚由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评选出来的院士,劝说他们一起到台湾去。——谁
都知道,比黄金更值钱的是人才!但是,人心可不像黄金那样容易被默然搬走。当时的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士、数学家苏步青后来回忆说:“虽然对共产党没什么认识,对
国民党是看透了的,再加上我有几个学生是地下党员,在他们的帮助下面,我当然不会
到台湾去。”结果,81名院士中,除了一些人选择了海外,只有9位去了台湾,留在大
陆的有60人。
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知识分子当然不只院士。在此之前,蒋介石还指示国民政府中央研
究院院长傅斯年把北平的一批名教授接到南京来,结果,除了北大校长胡适、清华校长
梅贻琦、北师大校长袁同礼、北平研究院院长李书华等极少数人外,国民党“抢救”名
单中的绝大部分教授都留在了北平。
虽然大势已去,国民党仍然不放弃争取人心的最后努力。1949年7月26日,国民政府代
总统李宗仁趋赴福州,代表蒋介石劝说一位92岁的老人去台湾。这位老人叫萨镇冰,早
年投身洋务运动,38岁时以北洋水师副将的身份参加了甲午海战,亲历了北洋水师全军
覆...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10016 | 49 1949:和历史约会
陈晋
大变局的神韵
1949年的第一天,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你属于什么阶层,都会明显地意识到:九州
大地改换人间已成定局。
这一天,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告全国军民同胞书》,署名为
蒋介石。这个掌握中国最高权力已经22年的国民政府总统,在这篇元旦文告里不得不承
认和哀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所谓“戡乱”已经失败;说自己愿意向已经解放北方大片领
土的中国共产党“求和”,但条件是要保存现行的宪法、保存中华民国的法统、保存国
民党的军队,否则国民政府就要和共产党“周旋到底”。
同一天,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也发表了一篇新年献辞,题目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在这篇文告里很有信心地宣布:迎面而来的1949年,将是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
,人民的解放战争将在这一年获得最后胜利,并且将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人民民主
专政的共和国。毛泽东还说,甚至连共产党的敌人也不怀疑共产党能够完成这个目标。
果然,元月还没有结束,故都北平就变换了旗帜。国民政府华北“剿匪”司令部总司令
傅作义将军,率几十万部队接受共产党的和平改编。2月3日是中国旧历的大年初六,在
春节的喜庆日...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10016 | 50 在安排政治和经济后路时,蒋介石还在南京的宋子文公馆里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宴会,邀
请大部分刚刚由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评选出来的院士,劝说他们一起到台湾去。——谁
都知道,比黄金更值钱的是人才!但是,人心可不像黄金那样容易被默然搬走。当时的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士、数学家苏步青后来回忆说:“虽然对共产党没什么认识,对
国民党是看透了的,再加上我有几个学生是地下党员,在他们的帮助下面,我当然不会
到台湾去。”结果,81名院士中,除了一些人选择了海外,只有9位去了台湾,留在大
陆的有60人。
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知识分子当然不只院士。在此之前,蒋介石还指示国民政府中央研
究院院长傅斯年把北平的一批名教授接到南京来,结果,除了北大校长胡适、清华校长
梅贻琦、北师大校长袁同礼、北平研究院院长李书华等极少数人外,国民党“抢救”名
单中的绝大部分教授都留在了北平。
虽然大势已去,国民党仍然不放弃争取人心的最后努力。1949年7月26日,国民政府代
总统李宗仁趋赴福州,代表蒋介石劝说一位92岁的老人去台湾。这位老人叫萨镇冰,早
年投身洋务运动,38岁时以北洋水师副将的身份参加了甲午海战,亲历了北洋水师全军
覆...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