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歌谣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j
发帖数: 558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城邦到帝国 - 1 引子
在公元前4世纪,西方文明的政治版图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在当时的人们眼
中也许并没有任何可预见的方向,一切事务似乎还都在动态发生发展,Caerus(注1)在
漫不经心的消磨他的时间。然而从后世的人们眼中看来,历史潮流正在按既定轨道运行
。随着希腊文明向地中海沿岸传播,发展并繁荣着,文明的母国希腊则和意大利在政治
形势上像是跑在复线上相对行驶的火车:希腊诸城邦陷入政治上的分裂而意大利则向着
政治上的统一前进。希腊人连他们在意大利南部和Sicily的诸殖民城市都无法结成一个
稳固的联盟,而拉丁诸部落则逐渐结成稳固的政治上的统一。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时代
,罗马将在未来成为希腊文明的政治中心和决定性力量。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个
过程,一个问题就会自然而然的跳出来:为什么在意大利的土地上会产生一个拥有强大
军队和丰富物质财富的强权国家,而拥有众多天才头脑的希腊诸城邦,虽然也有着相同
的目标却经历不断的失败? 或者说,为什么与Athen和Sparta同为城邦国家的罗马就能
解决那些困扰Athen,Sparta以及Alexandra后建立在军事强权上的各希腊君主国的问题
,从而在希腊文明圈...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城邦到帝国 - 1 引子
沙发

在公元前4世纪,西方文明的政治版图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在当时的人们眼
中也许并没有任何可预见的方向,一切事务似乎还都在动态发生发展,Caerus(注1)在
漫不经心的消磨他的时间。然而从后世的人们眼中看来,历史潮流正在按既定轨道运行
。随着希腊文明向地中海沿岸传播,发展并繁荣着,文明的母国希腊则和意大利在政治
形势上像是跑在复线上相对行驶的火车:希腊诸城邦陷入政治上的分裂而意大利则向着
政治上的统一前进。希腊人连他们在意大利南部和Sicily的诸殖民城市都无法结成一个
稳固的联盟,而拉丁诸部落则逐渐结成稳固的政治上的统一。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时代
,罗马将在未来成为希腊文明的政治中心和决定性力量。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个
过程,一个问题就会自然而然的跳出来:为什么在意大利的土地上会产生一个拥有强大
军队和丰富物质财富的强权国家,而拥有众多天才头脑的希腊诸城邦,虽然也有着相同
的目标却经历不断的失败? 或者说,为什么与Athen和Sparta同为城邦国家的罗马就能
解决那些困扰Athen,Sparta以及Alexandra后建立在军事强权上的各希腊君主国的问题
,从而在希...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3
尹隆河大战:清朝最诡异的决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19:45:36 2012, 美东)
1866年(清同治五年)10月21日,新捻军为打破曾国藩“以静制动,重点防河”的平捻
计划,联络各路反清义军,实施经略根本的决策。于河南中牟兵分两路,梁王张宗禹率
领所部(西捻军)西入陕西,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等率部(东捻军)东向山东,前
往运河以东地区,以便筹粮扩军。至12月2日,历经数十战,无法攻破清军的运河防线
,只得转趋河南。12月3日攻打归德府不成,旋即南下,一路转战,突破曾国藩原设的
贾鲁河——沙河防线,12月22日到达湖北麻城地区做修整补充。这时,东捻军的战略企
图是以主力循荆州、宜昌挺进四川,以一部屯驻湖北为声援,另一部攻占豫、陕交界之
荆子关,联络西捻军,然后以图川蜀之地为根基,可北出汉中、东向湖湘、西入云贵,
逐步扩展力量,重建太平天国;若各部皆不得手,则入荆子关以趋陕西,结合西捻军和
回民军在陕西建立基地。
清廷鉴于曾国藩劳师无功,已于12月7日将曾撤回两江总督原任,另委李鸿章为钦差大
臣,节制湘淮军,专办剿捻军务。李鸿章上任轶始,仍遵照曾国...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084
4
过去人的那些东西,今天看来也就是中学生的水平,当然,在很多文科傻妞眼里那是"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其实,封建社会贡献最大的是周公那些决策层的人,孔丘原创的东西并不多。中国人的
文字太繁杂,还没有标点,而且没有严格的逻辑体系和抽象表达方式,所以著作里充满
了各种原始的比拟,就象西南少数民族山民的歌谣,只是文字晦涩些。譬如贾谊的过秦
论,这么重要的一篇总结历史教训并收录到官史里的文章,气势磅礴地开篇,流血飘橹
这么形象,具体看看等到最后一篇也没看出具体逻辑关系来。把那些文字翻译成白话,
其实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古书形式极其复杂,内容极其肤浅。所以,真正摧毁孔家店的是
白话运动。这么说,我想起一个人来,张春桥应该算中国最后一个大儒,过两千年他的
文字后人看起来也应该很晦涩。看看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洋奴哲学之类的,其实丫革命
一辈子还是一个大明摸着宫门为皇帝担忧的书生。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源在孔子那里 ---
空洞。
日本比较早认识到这个问题,夏目漱石的猫里,写到乡下的先生,那种传统儒生在19世
纪的日本就已经不合时宜了。天朝到今天还有人在折腾。
这也难怪阿三的宗教能在中国传播,毕竟,佛经里还有...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084
5
过去人的那些东西,今天看来也就是中学生的水平,当然,在很多文科傻妞眼里那是"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其实,封建社会贡献最大的是周公那些决策层的人,孔丘原创的东西并不多。中国人的
文字太繁杂,还没有标点,而且没有严格的逻辑体系和抽象表达方式,所以著作里充满
了各种原始的比拟,就象西南少数民族山民的歌谣,只是文字晦涩些。譬如贾谊的过秦
论,这么重要的一篇总结历史教训并收录到官史里的文章,气势磅礴地开篇,流血飘橹
这么形象,具体看看等到最后一篇也没看出具体逻辑关系来。把那些文字翻译成白话,
其实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古书形式极其复杂,内容极其肤浅。所以,真正摧毁孔家店的是
白话运动。这么说,我想起一个人来,张春桥应该算中国最后一个大儒,过两千年他的
文字后人看起来也应该很晦涩。看看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洋奴哲学之类的,其实丫革命
一辈子还是一个大明摸着宫门为皇帝担忧的书生。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源在孔子那里 ---
空洞。
日本比较早认识到这个问题,夏目漱石的猫里,写到乡下的先生,那种传统儒生在19世
纪的日本就已经不合时宜了。天朝到今天还有人在折腾。
这也难怪阿三的宗教能在中国传播,毕竟,佛经里还有...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6
孝文帝病逝于南征的军中后,十六岁岁的太子元恪继位, 这就是北魏世宗宣武帝。这
个登基的年龄相对于北魏前面的几位皇帝, 比如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浚,已经不
算小了。但是我前面说到过,他的皇位来自于元恂被守旧派利用而被废了太子位。元恪
作为皇次子十四岁才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登基。不管从政治经验,还是朝中的威望上
看,这都是很有疑问的。
出于这个考虑,孝文帝临终指定了六个托孤大臣。咸阳王元禧,北海王元详,任城王元
澄,广阳王元嘉,尚书令王肃,吏部尚书宋弁。我估计这个安排大概是为了平衡各方的
势力:元禧,元祥作为孝文帝的弟弟,是宗室近支;元澄,元嘉则属于威望较高的宗室
元老,分别是孝文帝的堂叔和叔祖;宋弁的背景是久居北方的汉人世族大户,王肃则是
南边投降过来的, 从代表先进文化上说比较对孝文帝的胃口。
不料宋弁不久后也病逝了,剩下的五个人也是勾心斗角,内部矛盾重重。元澄就很看不
起王肃,绕着弯子说:“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阳(指元嘉),宗室尊宿,历
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后来有人向元澄报告说王肃暗中和南齐裴叔业来往
打算谋反,元澄想都不想就把王肃给抓了起来。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秀成:天国兴亡的见证人
谈到反腐败,已是近年来社会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前些时候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
型历史连续剧《太平天国》后,又引发了不少关心千古兴亡者对这一问题的思索。太平
天国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其兴也勃,其亡也速,使百年来的一代代革
命家为之扼腕叹息。孙中山曾以洪秀全的后继者自命来反对清朝,同时又认为太平天国
败于内部争权。毛泽东对太平天国的兴亡也曾很有兴趣,曾于1944年11月致信郭沫若,
希望他继总结李自成起义失败教训的《甲申三百年祭》后,“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
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可惜种种原因限制,特别是解放后长期人为地给洪秀全等
加上一层美化的光环,直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史学界才开始了科学的总结这场农民
战争的经验教训。前车之覆,如果不能成为后车之鉴,那场据容闳估计有2500万人死亡
的起义,就白白流淌了鲜血。
起义得到天下响应源于清廷腐败
进入19世纪50年代时,中国大地上刚经历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却仍是一
片表面上歌舞升平的景象。1851年1月间,却突然霹雳突发,原来并不为多少人所知道
的“拜上帝会”在广西的偏僻金田村一呼崛起,一两年内便有上百万人闻风响应,兵...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2895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密为什么突然就衰败了?
奇怪到现在这个帖子里还没出现“桃李子”歌谣。没有这个谶语不会有那么多人押宝在
他身上,所以群雄劝李密称帝不能反证他有多牛逼。
f*******l
发帖数: 8811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密为什么突然就衰败了?
这种歌谣哪次起义都会炮制出一大堆吧.
b**********u
发帖数: 2817
10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二月,李自成趁明官军征剿张献忠之际,打出商洛山,转战
湖北、四川,又北上一路打到洛阳,旋又包围开封,虽未打下开封,但有力震动了明王
朝的大厦。后又经郊县之战、潼关之战,明王朝的帝国大厦终于倒塌。崇祯自缢煤山,
固若金汤的明王朝彻底崩溃。
一、官逼民反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地主、豪强欺压百姓,农民赖以生
存的土地,多被官府、豪强、地主、强占、兼并,生活没有出路,尤其天启、崇祯年代
,阉宦当权,魏忠贤把持朝廷,朝政昏暗。这时边患也十分严重,后金(清初称后金)
常年与明军在辽、蓟地区作战,战争开支庞大,朝延为应付巨大的战争经费,在农民十
分沉重的赋税负担上,又加派“辽饷”,随后又增加了“剿饷”、“练饷”,谓之“三
饷”。“三饷”如同三座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各行业各业也都负担沉重,难以支
撑。天下人心惶惶,深感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水、旱天灾不断,尤其陕北地方数年
不雨,赤地千里。天灾人祸,造成遍地饥荒,原本就少地或根本无地的农民更加无法度
日,濒临绝路。又加官府讨饷横征,虎狼般地痛叱、催逼、打、抓、坐牢、杀害,种种
摧残之下,致使无数成...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日本人民在侵略战争中的作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15 00:03:46 2013, 美东)
周建高(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
在中国人编撰的日本史著作和教科书中,常把日本人民同所谓“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区
分开,把日本人民也描绘成侵略战争的受害者,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日本人民一贯与政府
对立、反对日本对外扩张侵略。以此为制造“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舆论奠定基础
。然而历史并不如此简单。
一八九四年日本和中国开战后,三井、岩崎、涉泽等实业家组成了报国会,积极筹集军
费。妇女们则从事恤兵运动。与政府严重对立的议会,在开战后也通过了巨额预算,作
出了协助战争的决议。原计划募集三千万元的公债,实际募集到七千七百万元。佛教各
宗和***随军布教,慰问军队。《雪的进军l《妇人从军歌》等军歌在国民中广为流传,
使军队斗志昂扬。《国民之友》杂志和《国民新闻》报的主编德富苏峰,把日本挑起的
侵略战争说成是日本开国以来“所淤积的磅礴活力的发泄”,...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13
12
汉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弟兄。二弟王曼的次子叫王莽。有些大臣吹王莽好
,汉成帝就封他为新都侯,后来又拜他为大司马,让他掌握朝廷大权。王莽用心搜罗天
下人才,远远近近一些知名之士都来投奔他。
汉成帝死后,新君即位,就是汉哀帝。汉哀帝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汉哀帝即位六年也
死了,王莽就立了一个只有九岁的汉平帝,让太皇太后王政君替他临朝,国家大事全由
王莽作主。
王莽掌了大权,他手下的人又请太皇太后加封他为安汉公。王莽不肯接受封号和封地,
还告了病假,躺在床上不肯起来。太皇太后又封王莽为太傅,尊为安汉公,加封两万八
千户。王莽接受了封号,把封地退还了。
公元2年,中原发生了旱灾和蝗灾,朝廷要粮要税还是逼得很紧,全国又骚动起来了。
为了缓和老百姓对朝廷和官吏的愤恨,王莽向太皇太后建议节约粮食和布帛。王莽自己
一家先吃起素来,还拿出一百万钱,三十顷地,当作救济灾民的费用。他一带头,有些
贵族、大臣也只好拿出一些土地和房子来。这么一来,王莽的名声更大了。
第二年,汉平帝才十二岁,王莽就请太皇太后给汉平帝定亲。太皇太后选定了王莽的女
儿,准备明年给汉平帝完婚。王莽推让一番后,就同意了。王莽掌握...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的兰陵王还真是挺牛x
最近看了几集《兰陵王》的电视剧,拍得不错, 仔细查了一下,历史上的兰陵王还真
是够牛,历史上专门为一个人编曲子做歌,《兰陵王入阵曲》应该是第一个, 比《东
方红》《春天的故事》和《博西来之歌 》早了1400多年啊
高长恭(541-573年),名肃,一名孝瓘,字长恭,以字行,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
;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三子,母亲姓氏不详。因曾受封兰陵郡王
,世称兰陵王。据传高长恭相貌柔美,为在战场上威吓敌人,而戴面具上阵。
行第:
北齐书》和《北史》的高长恭本传中,都称他是高澄第四子[1][2]。然而高长恭的墓碑
碑文中却称他是高澄第三子,这与《北齐书》、《北史》中高长恭受封兰陵王时记载的
行第一致[3][4],马忠理据此推断高长恭实际是高澄的第三子[5]。关于高长恭行第存
在矛盾的情况,马忠理指出齐武成帝高湛的长子和次子同日而生,弘德李夫人所生高绰
比胡皇后所生高纬早两个时辰,但高湛以高绰之母不是嫡妻为由,将高绰贬为次子。高
澄第五子高延宗之母陈氏身为广阳王家妓都被史书记载,高长恭之母却没有记载姓氏,
高长恭之母肯定比李夫人甚至广阳王妓地位还低下,而生高孝琬的却是高...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的大吃一惊系列
关于清编《明史》的可信性
新浪历史论坛
个人对于清朝的印象一般来说是“闭关锁国”——表现为全面禁海。“有窥天下之心而
恨天下之人”——已经是天下之主了,却还怀抱着“满汉之分”死也不放,“ 宁与洋
夷,不予家奴”。还有最重要的是“文字狱”。——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于清朝
乾隆年间才在张廷玉主导下完成《明史》抱有最大程度的质疑。
以下的文字都是从百度百科找到的,小子无礼,权窃一方之言,自己没有太多的历
史功底,也很遗憾,所以提出质疑,希望能有达人斧正。看到了“文字狱”才知道我们
国家的历史是如何出现的巨大断层,连宋朝的文字都不放过,这样的书籍,居然也能够
成为我们历史学习的主要读本。我们的历史早就被篡改完了!
对于明历史,明朝末年的人也有写的,结果如下:(转自百度百科)
康熙年间的:
【明史案
从庄廷鑨明史案说起,却说明熹宗天启朝内阁首辅朱国祯受魏忠贤排挤,告病回到
老家浙江乌程,编了一本《皇明史概》并刊行,未刊的稿本有《列朝诸臣传》。明亡后
,浙江湖州有个叫庄廷鑨的富户,他是个盲人,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鼓舞,也
想搞一部传世史作。但他自己并不通晓史事,于是出钱从朱国祯后人处买了...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15
关于清编《明史》的可信性
新浪历史论坛
个人对于清朝的印象一般来说是“闭关锁国”——表现为全面禁海。“有窥天下之心而
恨天下之人”——已经是天下之主了,却还怀抱着“满汉之分”死也不放,“ 宁与洋
夷,不予家奴”。还有最重要的是“文字狱”。——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于清朝
乾隆年间才在张廷玉主导下完成《明史》抱有最大程度的质疑。
以下的文字都是从百度百科找到的,小子无礼,权窃一方之言,自己没有太多的历
史功底,也很遗憾,所以提出质疑,希望能有达人斧正。看到了“文字狱”才知道我们
国家的历史是如何出现的巨大断层,连宋朝的文字都不放过,这样的书籍,居然也能够
成为我们历史学习的主要读本。我们的历史早就被篡改完了!
对于明历史,明朝末年的人也有写的,结果如下:(转自百度百科)
康熙年间的:
【明史案
从庄廷鑨明史案说起,却说明熹宗天启朝内阁首辅朱国祯受魏忠贤排挤,告病回到
老家浙江乌程,编了一本《皇明史概》并刊行,未刊的稿本有《列朝诸臣传》。明亡后
,浙江湖州有个叫庄廷鑨的富户,他是个盲人,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鼓舞,也
想搞一部传世史作。但他自己并不通晓史事,于是出钱从朱国祯后人处买了... 阅读全帖
p*3
发帖数: 197
16
毕竟毛当年成功了 所以他的中早期战略是值得学习的
土工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对国民党的内战
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 其实和当年的土工很像
所以当年的经验可以拿来直接用的
而当年最值得学习的战略就是宣传 控制舆论媒体 团结凝聚民众的力量
所以对于国家战略来说 比投资国债更有价值的 其实还有投资全世界的媒体
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媒体 效果或许比送钱还好
某岛国的动画片在美国就达到了类似的效果
因此相比当年 近些年宣传部的作为还是有些失职的
除了被动地控制国内媒体和封锁国外媒体外
其实还可以主动地影响世界各地的媒体
至于宣传倡导的内容 就像当年一样 只要把国民dang改成要对付的国家即可
至于宣传的形式 也像当年一样 全方位的 可以是影视 歌谣 广播等
z******4
发帖数: 4716
17
我承认,我太八卦了
-----------------------------------------------
http://s.image.hnol.net/x/280x0/auto/http://y3.ifengimg.com/a/2
本文摘自《古代贤人的风采写照:魏晋名士的风流》, 作者:司马放,出版社:湖北崇文
初,坚①之灭燕,冲②姊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后庭。冲年
十二,亦有龙阳③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长安歌之曰:“一雌复一雄
,双飞入紫宫。”咸惧为乱。王猛④切谏,坚乃出冲。长安又谣曰:“凤皇凤皇止阿房
。”坚以凤皇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冲小字凤
皇,至是,终为坚贼,入止阿房城焉。——《晋载记第十四》
喜欢金庸小说的朋友一定都对慕容复这个形象不会陌生。小说里,风流倜傥、文武
全才,又受青梅竹马、美若天仙表妹垂爱的慕容复,为了复国,不惜机关算尽,甚至人
格扭曲。但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落得个一无所有。可以说,不仅王语嫣为他的这位表
哥痛心,许多读者也为慕容复感到可惜。然而,在充满悲剧色彩的鲜卑慕容家族中,慕
容...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18
“瑶族记载的历史至少有15代人,老挝有文字是最近的事情。”
8分52秒 “奉道正一....”
应该是正一派的道教经典。
牛津大学图书馆藏瑶族道教经典考述
【英文标题】An Exploration of Taoist Scriptures of Yao Nationality Kept in
Oxford University
【作者简介】郭武,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瑶族的宗教信仰有多种形式,各地瑶族的信仰不尽一致,既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
先崇拜等较为原始的宗教形式,也有从汉族地区传入的道教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国内已有学者对瑶族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出版了相关调查报告
①。1949年以后,各地学者纷纷对瑶族的社会历史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于20世纪八
十年代陆续出版了相关调查成果;此后,更多国内学者发表了他们关于瑶族文化及其宗
教信仰的论著,数量颇为可观②。国外有关瑶族的研究以日本学者较早,如白鸟芳郎曾
于1969年开始对泰国北部的瑶族进行调查,并于七十年代出版了《瑶人文书》和《东南
亚山地民族志》等书③,后来竹村卓二又相继出版了《瑶族的历史与文化》...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9
罗瑞卿之女罗点点:郭沫若两个儿子惨死经过(图)
文章来源: 书摘 于 2015-02-21 20:51:09
为什么半个世纪以前,郭沫若天真烂漫,追求真理,革命的大时代使他一夜成名。半个
世纪之后,郭沫若的两个儿子郭世英、郭民英怀着同样的赤子情怀,却走上了毁灭之路
。是命运无常,还是历史善变?罗点点在《红色家族档案:罗瑞卿女儿的点点记忆》(
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一书中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本文原题为《哥哥姐姐们的故事》。
中共红二代集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他们年龄较大,经历坎坷,在我们中间是率先走人生活和社会的,所以我们中最初的人
生故事便来自他们。
刘爱琴是刘少奇的大女儿,她的母亲是被困民党杀害的烈士何宝珍。爱琴小时候当过童
养媳,后来被党组织用几十块大洋赎回来,送到莫斯科近郊的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在异
国他乡,她迎来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和第一次爱情。她和一位西班牙青年费尔南多结了婚
。这个青年是西班牙共产党领袖,绰号“热情之花”的伊巴露丽的外甥。爱琴万万没有
想到,当她回到解放的祖国,准备为祖国效力,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父亲刘
少奇却认为她的婚姻是不妥当的。费尔南多虽然也是革...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805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正月里为何不宜理发?
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在春节假期后,有一个行业是比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长很多的,
那就是美发行业。很多理发店,过了正月初十,甚至过了正月十五才开始正式上班。有
些知晓民间风俗的朋友或许早就猜出这跟我国的一项风俗有关。没错,那就是“正月里
不宜理发”。
在民间,至今流传一句禁忌歌谣:“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现在上了岁数的人
还对此身怀忌讳。前段时间,就有媒体报道说在长春,因为舅舅发现自己的外甥理发,
而闹得很不愉快。在这位舅舅看来,这个外甥“太任性”,没礼貌,正月里理发,无疑
是对他的“诅咒”。最后在亲戚的调节下才算作罢。
正月里不理发,仍然在很多地方口耳相传,尤其是有舅的孩子,有些讲究的家长则会对
其格外叮嘱,生怕孩子在正月里理发会对孩子的舅不利。当然,这也似乎有些小题大作
,牵强附会,有些迷信的成分。
“正月里不剃头”与“死舅”这两件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究其源头,源于
一种附会和误传。据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揭出了习俗的谜底:“
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
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正...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284
21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心抱(媳妇)甚艰难,早早起身都话晏(晚),眼泪未干入下间(厨房)。”这首旧时歌谣说的是封建社会已婚女人的卑微命运。在清朝后期,一些女性却尝试着去反抗这几千年来的一成不变。
清朝末期,顺德地区缫丝业发达,女工经济独立,看到出嫁的姐妹受婆家轻视,地位低微,便情愿不嫁。她们是“自梳女”的先驱。上世纪30年代,女人们结伴前往南洋打工。数十年过去,青丝变白发,她们便自行挽起发髻以示不嫁,是为“自梳女”。日前,有关“中国最后的自梳女”的报道让社会关注到了这些现在已经90岁上下的奶奶们。
她们与大多数为谋生而迁徙的华人一样,老实勤快,所以深得雇主信任,立足也快,“自梳女”欧阳焕燕甚至一手带大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小女儿。青春韶华,未来还不确定时就远离家乡,她们中不少人用全部的青春和劳动帮衬了家人的生活,也换得了自己的经济独立。
她们又与其他华工不一样,自立于社会的女人要付出打破礼法的代价。
最直接的就是终身不婚。有人拿“自梳女”和当今的“大龄剩女”做比较。两者之间或许有相似,但“自梳女”和如今的大龄单身女孩却绝不等同。“剩女”更多的是私人的选择。而“自梳女”黄月蓉老人说起自己独...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22
10、岳家军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岳家军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襄阳,世居其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犹多其子孙。岳家军只是民间的说法,并不是官方承认的。
今人对岳家军和蒙古军谁弱谁强的问题还有颇多争论,但我宁愿投岳家军一票。因为蒙古军面对已经衰亡的金军,仍然不能速战胜之,常常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然打的举步维艰。而岳家军面对鼎盛时期的金军,即使是兵力劣势,依然能战而胜之,战斗力之强大由此可见。更为重要的是,蒙古军是一群强盗,岳家军是一支为保卫家园而战的正义之师。以正义对邪恶,蒙古军又怎能不败,若成吉思汗早生百年,相信蒙古民歌里也会悲哀的歌唱: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9、卫青霍去病大汉铁军
卫青,霍去病,李广,赵充国,一连串流光异彩的名字,无不让每个中国人神往,让每个中国人自豪。匈奴人当年横行欧洲,十三国联军竟不能挡,西罗马帝国迅速灭亡。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却最终倒在了汉军的铁...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0426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余光中:现代汉语的西化。
一、《余光中: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1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
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道
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
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
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
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
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
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
必越变越差,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
全非。
中文也有生态吗?当然有。措词简洁、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
常态。能顺着这样的生态,就能长保中文的健康。要是处处违拗这样的生态,久而久之
,中文就会...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97
24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
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天,英雄辈
出,充满了诗意和悲情,他就是——南北朝。
而在这个时代中,将星云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人,便是这个朝代中的一个人物——北
齐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公元?~573年),姓高,名肃,字长恭。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东魏大权
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算是皇室宗亲,用现代惯用的称呼就是王
爷。他本该被人们记住,但是却并没有,2012年台湾曾拍摄出了一个电视剧《兰陵王》
,这才使得他这样一个美丽的人儿,出现在了人们视线中。
现代的社会,有一个词叫颜值,而兰陵王在当时,乃至在整个古代都是一个颜值超高的
人,他与潘安、宋玉、卫玠同为古代四大美男,同时,兰陵王虽然没有画像,但对于他
的美貌,在史书上是有迹可循的,《北齐书》上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
书.音乐志》上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佳话》上说他长得如白得想美妇人一样…
…其实,总体来讲,兰陵王的美丽是一种阴柔的美,而并非那种崇尚武力的美。
当然,他一生的传奇,并不仅...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59
25
被称为“汉初三杰”的张良,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二代”。秦灭了韩国后,面对国亡家破的残酷现实,年轻的张良拿出全部家财在东夷招募到一位大力士,并替这个大力士做了一个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叫他在博浪沙埋伏,伺机行刺秦始皇。秦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3克,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其分量相当于今天的60斤。张良为什么做了这么重的一个大铁椎?原因很简单:秦始皇出行,随驾的护卫肯定不少,行刺必须在一定距离之外,如果铁椎不够分量,一是形成不了惯性,扔不到地方;二是即便扔到了地方,也成了强弩之末,失去了打击力量。虽然最终的结果,大力士把铁椎扔偏了,砸中的是秦始皇的副车,但从中也足以看出这个大铁椎的威力。
三国的曹操手下有一员大将典韦,非常勇武。他善于使用双戟和大刀,军中的战士们于是为他编了这么一句歌谣:“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表达了对他勇猛精神的赞美。三国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20克,那时候的八十斤相当于今天的三十五斤。公元197年,张绣反叛袭击曹操的营地,典韦挥动长戟左右冲杀,一叉下去,十几根矛当即被折断。兵器的分量和人的勇武精神,相得益彰!特别一提的是,张绣反叛前,... 阅读全帖
p********8
发帖数: 2061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同治陕甘回乱与东干人西迁zt
汉族人被屠杀两千多万,有歌谣:
同治五年三月间,杀气弥漫天。
十余万人一朝尽,问谁不心酸。
桃含愁兮柳带烟,万里黄流寒。
阖邑弟子泪潸潸,染成红杜鹃。
清歌一曲信史传,千秋寿名山。
碧血洒地白骨撑天,哭声达乌兰。
现在竟然有回回说这是描述他们被屠杀的,真是可笑。
h***i
发帖数: 89031
27
举个例子
下面一个抗日时期,八路的歌谣
鬼子就放大炮啊 八路军就拉大栓 瞄了一瞄准哎 打死个翻译官
这个打死翻译官,完全是唱歌的韵律和节奏的需要
不是描述历史准确性的需要
后来如果有人拿这首歌说明8陆军不消灭鬼子,光消灭伪军,这就是扯淡了
如果根据这个扯淡,认为这个歌不是抗战时期8路创作,那就更扯淡了
这个歌唱性,证明了这是战争时期的传唱作品
h***i
发帖数: 89031
28
其实人家有歌谣,夺我焉之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这是汉人夸耀战功的
这帮不敢否认
b**********s
发帖数: 9531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独立节读《独立宣言》zt
看了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现在和独立宣言对比一下。第一时代差别太大,所以
意识形态比较不是很合适。唐朝还是君主政体,所以在思想上和思想启蒙为背景的独立
宣言对比不太合适,但仍然可以大致比较一下。首先,这种文章的战斗力主要在于如何
号召群众,这点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不行。为什么呢? 因为“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对武则天主要攻击在于私德和得位不正,即使攻击的事实是对的,但和号召起义的人有
多少关系呢?即使按古代的思维,也需要说明武则天失德,造成天怒人怨,既有气象征
候,又有人民抱怨,这才符合有德者得天下的意识形态。
另外一个小的硬伤是职责武则天隐瞒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这是不可能的:宫女进宫都是
处女,武则天不可能隐瞒唐太宗对她宠幸的事实。
富一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的白话文译文:
那个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而且出身卑下。当初是太宗皇帝的
姬妾,曾因更衣的机会而得以奉侍左右。到后来,不顾伦常与太子(唐高宗李治)关系
暧昧。隐瞒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谋求取得在宫中专宠的地位。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
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象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终于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评《生殖崇拜和中国青铜器时代》
最近十几年来,随着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研究的深入,生殖崇拜现象作为研究中国远
古文化起源的一个视角,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们的重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亡友赵国华学兄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留下了《生殖崇拜文化论》这部遗著。
而后,又有傅道彬博士也出版了专著,继承并阐发赵氏的观点。当然,有关此类研究,
更早也许我们可以上溯到郭沫若和闻一多等人对阴阳爻符号取象于生殖器崇拜的解说。
在台湾学术界,杜而未博士和旅日台胞王孝廉博士的神话学说,也是以此视角来建构其
各自的文化起源论体系的。在日本汉学界,从老一代著名汉学家白鸟清教授、池田末利
博士,中经森安太郎教授、铁井庆纪教授,到现今的御手洗胜博士,都有专著或专文对
此问题进行研究。在俄罗斯汉学界,有李福清博士。在美国汉学界,有周策纵博士和艾
兰博士。在匈牙利汉学界,有陈国博士。在瑞典汉学界,有高罗佩博士。在法国汉学界
,有马伯乐博士和库拉耐博士……所谓“此道不孤”之说,谓为信然。
但是,这并不能减少我对这类研究的一点疑虑和担心:勿庸置疑,对远古文化起源问题
的泛生殖崇拜论倾向的研究,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原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第三,民俗资料
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一书中首先主张:
文献不足则取决于考古材料,再不足则取决于民族学方面的研究。过去,研究中国古代
史讲双重证据,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鉴于中国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学的材料
,更可以补文献考古之不足,所以古史研究中三重证据代替了过去的双重证据。
按照叶舒宪的解释,即:
三重证据指传世和出土文献以外的各种文化参照,包括民间地方的口传叙事和仪式礼俗
,以及少数民族乃至域外民族的材料。希望凭借“礼失而求诸野”和“此失而求诸彼”
的认识方略,改进和拓展传统的训诂考据之学。
可是,民俗材料作为第三重证据,曾几何时遭到了日本学术界的反对。当Marcel
Granet博士的法国社会学派的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国际汉学界和中国学术
界流行之时,居然遭到了内藤湖南的弟子、京都帝国大学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小岛祐马的
嘲讽和轻视。这就是当时反对的一个证明。今天,日本研究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核心基地
是国立民俗学博物馆、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在日本汉学界进行这一研究的学
者,早年有白鸟清、小川琢治、三原一雄、森安太郎、铁井庆纪、古贺澄、池田末利、
御手洗...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楼梦和僧格林沁之死
僧格林沁和孔有德都是那种牺牲在解放前夕的倒霉蛋,大风大浪都走过,小阴沟里翻了
船。 叹。
红楼梦里面,宝二爷有首诗,每次读到都令人立刻想起僧王之死。
摘录如下,只改一个字:
明年流寇走山东,强吞虎豹势如蜂。
王率天兵思剿灭,一战再战不成功。
腥风吹折陇头麦,日照旌旗虎帐空。
青山寂寂水澌澌,正是僧王战死时。
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
怡红公子真是神预言啊。
红楼里面还有一首,在我看来是对红歌书记的神预言。红楼梦,我的最爱。
以下拷贝:
-------------------
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就是勃尔之今),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二十
六代孙。
因剿灭太平天国的北伐军,从郡王变成铁帽子王,俸银加倍(原年俸两千五百两)。
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65年5月18日),曾格林沁率一万一千余兵力追击东路捻军赖
文光、张崇禹部,追至山东曹洲菏泽县高楼寨,陷入捻军伏击圈,僧格林沁被一少年所
杀,终年55岁,一代将星陨落。
同治四年(1865)春,他率领蒙古骑兵剿捻,穷追不舍,从河南追入山东,日行数百里
,行程几千余里。部下被拖得精疲力竭,军中多有怨言。连续的奔袭,僧格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从反蒋英雄到毛的叭儿狗
——关于文化班头郭沫若的若干问题透视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与宋代文豪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老家眉山相距不远,可
算大同乡。四川自古人才辈出,特别是文人,以李白、苏轼为代表可谓名冠千古。“蜀
江水碧峨眉秀,幻出文君与相如”,也许这与四川的山水灵气有关。应该说郭沫若也沾
了一点山水灵气,他有点才,可总体看来,更多地则是“缺德”,这就让他的才黯然失
色了。关于郭沫若的人品,鲁迅曾以“流氓才子”概括之,那主要是指其生活品性方面
的问题。但那时郭政治上的品性、投机小丑和流氓本质尚未充分暴露,所以我们在此主
要展示一下他后来、主要是在毛统治下这些方面的表现。
本来郭沫若确也可算当时中国一个文化方面的人才,中共就封给他诗人、剧作家、翻译
家、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书法家以及“社会活动家”等一大堆头衔和官衔。他的
官衔一般人不大清楚,只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头衔:中国文联主席和中国科学院院长,
人尽皆知。通俗地说,他是当时官、民双方都认可的毛政权下的“文化班头”。
郭这个文化班头在毛泽东当政时代可谓中国文化界的不倒翁。这一现象是很奇特的,因
为在毛统治下的中国,文化精英几乎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这就是铲逼做的好事,
毛畜,周阉,刘贼,邓艾,四人帮,林秃等人干的好事
-----------------------
来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熟悉周恩来的人都知道,周恩来是个爽朗爱笑的人。可是,当人民群众遇到灾苦的时候
,作为总理的周恩来却忍不住洒泪自责和歉疚。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70年3月,周恩来把陕西省和延安的领导同志叫来北京开会,
参加会议的还有北京市的领导。总理要求陕西省要关心延安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要求北
京市支援延安地区,派科技人员,帮助延安发展5小工业。总理心情沉重地说:“延安
老区,对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我们进城了,延安还那么苦,我还是从我身边一个
同志的小孩子口里知道这个事……”
原来,这个孩子15岁就下乡去延安地区插队劳动。非常喜欢孩子的周恩来和邓颖超听说
孩子下乡回来,特意把她接到家里来吃饭。其间,周恩来特意询问了孩子延安地区群众
的生活状态。孩子说了实话。
当说到延安人民群众的一些穷困现状时,周恩来听着听着,停住了吃饭,放下了筷子,
难过地垂下头,默不作声,但见几滴泪水缓缓地流出他的眼角。周恩来长长地叹息一声
,带着哭音说:“看,我这个总理没当好呵……”...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17713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上的童谣
掌神器的十八子,歌谣最多了。

发帖数: 1
36
李卫公在洛阳城里有一座祖宅,是用搀了砂子的土筑的。经过了很多年以后,四堵墙逐
渐分开,出现了很大的缝,阴面长满了青苔,房顶上的草也逐渐稀疏。很显然,这房子
逐渐趋向于塌倒*李靖很想为它干点什么,但是又不知从何下手。要知道李卫公虽然多
才多艺,却不会做泥水匠,虽然掘土合泥的活计人从出世就会,但是他早把那些先天的
良知良能忘掉了。现在他能干的事,除了装流氓唬人,画春宫,做出各种荒唐发明,就
剩下一脑子的数学和几何学。首先,他证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为此他挨了一顿板子;
然后他又证出了费尔马定理,为此他又在洛阳城里呆不住,不得不逃了出去。要说明后
一件事,我感到头绪繁多,不知从何说起。首先应该说说费尔马定理应该是什么——用
费尔马本人的话来说,是这样的:假设有x,y,z,各代表一个未知数,另有一个已知
的实数N,设z的N次方等于x、y之N次方之和,当N大干2时,x,y,z不得均为整数。但
是李卫公绝不会这样表达——首先,说有x,y,z就太简单了,古人绝不会这样讲,最
直截了当的说法也是“二友对弈,一人观局”。但这不是说真有张三李四在下棋,另有
个王二麻子在看;而是以两个下棋者加一个观棋者代表x...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2016 (WS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如果匈奴人不西迁,日耳曼人就要东迁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7 11:11:06 2017, 美东)
如果匈奴人不西迁,对后世的世界历史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美国汉学家麦高文对“如
果匈奴人不西迁”作了详细研究,也提供了一个答案,答案很简单,但却让人吓一跳:
如果匈奴人不西迁,日耳曼人就要东迁!
本文摘自:《书屋》杂志 作者:林子明
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军大破匈奴,河西走廊一带尽为汉朝所得。史载:“
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匈奴歌谣并有“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之词。从那以后,强盛的匈奴走了下坡路,与汉朝的战
争败多胜少,屡次求和不成功,内部纷争不断,结果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退缩天山
一带。公元73年至155年,匈奴连遭东汉与鲜卑的重大打击,直至最后的居住地被鲜卑
夺去,无奈之下,北匈奴开始整族西迁。整整两百年的时间里,他们仿佛从历史长河中
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走过...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春秋时期的语言体系
没那么简单。
第一,变法的结果需要时间,一两代人都算快的。
一两年就立杆见影的,那是穿越小说:主角一年穿越,二年种田,三年造炮,四年成军
,五年席卷天下。
第二, 如果这么简单,其它六国怎么不模仿? 或者你说六国国情不同,模仿不了,
那至少已经说明秦国还有个特殊国情,不是仅仅变法那么简单。
这个国情就是秦国的“耕战传统”。 其实以前央视有个讲秦国的记录片,就是这么说
的,犬戎灭西周,秦国因护卫王室有功,得封诸侯,郑国虢国等都跟着周天子东逃河南
了,从此周朝的起家之地,潼关以西就只有秦国一个诸侯了,也是唯一的一个农业国,
处在游牧民的包围之中。 20代秦君有十几个都是死于沙场,所有人都是耕战一体。 随
时待命。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就是这段早期历
史的产物。
(注意,后来儒家注释,说此诗是讽刺君主穷兵黩武,这就和说关鴡是“歌颂后妃不妒
之德”一样,纯是胡扯)。
类似的,赵国的胡服骑射,因为故事性强,被吹得厉害(人类大脑的特点,对于故事的
记忆最好)。同时代的秦国根本不想模仿,秦国既没有胡服,也不骑射。一样灭赵。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起居,猃狁之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明劫:1644重庆之围
01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风云激荡、云诡波谲的一年。
这既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年“崇祯十七年”,又是清朝“顺治元年”,同时也是李
自成大顺政权“永昌元年”,中国大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天灾、兵燹、生存、毁灭时
刻上演,历史舞台上眼花缭乱,今天的成王转瞬变败寇。
“天崩地裂,山河巨变。”当时的人们如此形容激烈动荡的甲申之变,认为大明劫
数天注定。
后世的各种记载都称,当时异象频出,天象示警。《明季北略》记载,“正月初一
庚寅,大风霾,震屋扬沙,咫尺不见。占曰:风从干起,主暴兵至城破。”
现在看来也许只是北京遇到了强沙尘暴,但大家内心都觉得“快完了”。
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崇祯皇帝扶乩求神,欲求真仙指点迷津,得到的偈语竟然是“干
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京师千里之外的四川,史书中记载的则满是各种“血光之灾”不祥之兆。
比如,“春正月,日赤。日中有赤气数道,下宽上锐,自东指西。又日月无光,赤
如血。仰视北斗,皆不复见。”
换句话说,煞星已扣门。
02
差不多同时,38岁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孔子为什么被人叫做孔老二
http://m.kdnet.net/share-1771529.html
ytytt
孔老二是文革时期对先秦思想家孔子的代称。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武力绝伦。元配生
有九个女儿,无子。妾虽生了一个儿子,可惜是个残障儿。于是在六十四岁时,又娶了
颜氏,才生下了孔子。所以孔子是家里第二个男子,字亦为“仲尼”,“仲”,是第二
的意思。 因在孔父叔梁纥家的男孩里,孔子排行老二(注1)。始自1967年以学术权威、
牛鬼蛇神为打击目标的批孔,流行于1974年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结束于1978年夏季以
后对把四人帮与孔子联系起来(《评“四人帮”的假批孔》论定“四人帮”是“按着孔
丘的钟鼓,跳着林彪的舞步”)的反思。
用前缀“老”加于数词“一、二、三……”前作排行次序来称呼人,在家族内部长辈对
晚辈或同辈之间使用这样简化指称方法,有亲切感。但用于一般性称呼,含有轻慢意味
。尤其与历来称“夫子”、“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礼数惟恐不周相比,直呼
其名、字“孔丘”、“孔仲尼”,已经是不敬;称“孔老二”当然更加是带有强烈贬低
、讥讽和否定色彩的侮蔑性称谓了。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以后,孔子地位虽不复至...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延安时期的“芳华”
作者: 裴毅然
12 月16 日,《芳华》终于上映。经历过国庆换档风波,让这部电影反而更加勾起来观
众去影院一探究竟的欲望。任何一部电影都必然遭遇褒贬不一的境遇,冯小刚今年的作
品尤其如此。有些人说他们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他们都曾经从那个时代中过来,怀念《
雪绒花》的美好旋律和那熟悉的军号嘹亮。也有人说冯小刚的社会批判似乎总陷入这样
不战自降的境地,看起来很硬,其实很软,批判的尝试最终都成了虚晃一枪的姿态,悲
剧甚至没有他早年间喜剧的力量足。我们相信未来这段时间,我们将被《芳华》的各种
影评和分析类文章所湮没,然后过了这段时间,我们又陷入对现实的妥协中,作鸟兽散
。正如,那些我们已经忘记了的,在延安时期的一群“芳华”少女,他们在那时被称为
“红色爱情之都”的延安里,自己的婚姻却是由组织出面介绍,而且还有着严格的规定
。恋爱结婚的条件有“二五八团”和“三五八团”之说。前者为:25岁,8年军(干)
龄,团级干部,后者为:男女双方必须有一方是八路军的团职干部,双方男女必须是党
员、且有3年党龄,双方年龄之和为50岁,这听上去有些可笑的条件,却真实的在那个
时代发生了。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
南...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6425
42
出处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
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
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
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hè 第四声 附和,应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
皆泣,莫能仰视。
翻译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快吃完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
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在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
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
,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
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
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该把你怎么安排!”唱了一遍又一
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满面,
n*******n
发帖数: 7628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有没有人记得赖宁???
为保卫集体利益而牺牲的少年英雄

“渠江水长又长,一个红星闪闪亮,少年英雄刘文学……”这首曾经被传唱的歌谣说的
就是新中国第一个少年英雄刘文学。
刘文学(1945—1959年)1945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今属重庆市)渠嘉乡双
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受地主老财欺压,直到解放,他们全家才过上好生活。
1952年9月刘文学入双江村小学(1964年改为双江村完小)学习,1957年秋,光荣加入
中国少年先锋队,1959年11月18日晚,为维护集体利益,年仅14岁的刘文学被害。
1959年11月18日晚,刘文学帮助队里干活回来,发现地主王荣学偷摘集体的海椒,
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阻止,王荣学的收买和威胁,丝毫没有动摇刘文学保护集体利益
的决心,刘文学不顾个人安危,与坏人展开了搏斗,终因年幼力薄,被王活活掐死,牺
牲时年仅14岁。
凶手王荣学作案后,曾制造假象,企图逃避打击,他将刘文学的尸体扔到土沟中之
后,王觉得不安全,又将刘的尸体抛到50米外的一堰塘,制造出刘落水被淹死的假象。
案发后不久,凶手王荣学便落入法网,1959年11月21日,王亲笔写下了坦白书;11
月22日,合川县公安局... 阅读全帖
u****n
发帖数: 7521
44
■业内点评
妙文佳作让我爱不释手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教材》主编 徐根荣
这套老课本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一篇篇地翻阅下去,精彩的篇目令我目不暇
接。有些课文我品味再三,不愿意翻过,真有点爱不释手……在课本中还有一些寓言、
笑话、自然故事、生活趣闻、历史传说和儿童歌谣,好多课文都是适合儿童学习心理,
符合儿童阅读口味的妙文佳作。
当然,老课本文白交加的语言和一些久远的生活内容,可能会让今天的学生感到陌
生,但它丰富的取材、有趣的内容、活泼的文体、规范的语言和精美的插图,一定能引
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c**i
发帖数: 13113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也说一说,我也是乡下长大的
我家住在一个沿海地区的乡下
在乡下度过的童年时光比城市美好多了
台风过境的温馨
还有淳朴的民情
不算富裕但是精神非常富足的时光。
每每回想起来都很有怀旧歌谣的味道。
现在我家乡下都不同往日了,大家都很有钱,有很多别墅建筑。
还有很多拆迁补钱的情况,我爹很希望我回家去守着,有很严重的父业子承的思想。不
过说真的我不想回去了。不是物质问题,家里比我有钱多了,主要是思想观念问题,很
难融合。我算保守的了,但我爹的思想更保守。在城市中接受各种的思想的撞击,已经
不太可能和乡下的思想相融合。而且我小时候家里相当重男轻女,所以我从小就有女儿
当自强这样的思想。
反正是个id,大家八辈子打不着,也不怕你们说我暴露隐私了,嘿嘿。
C********g
发帖数: 9656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六四, 看图说话
这跟“浏阳河”一样,都是共狗编造的假民谣。
万里在安徽,紫阳在四川,哪里的农民会把他们编在一个歌谣里?
陈锡联在东北被称为“陈三两”倒是千真万确的——在大豆高粱曾经漫山遍野的地方,
他治理的时代每人每月3两豆油。东北人看见关里人用整锅的油炸油条,大惊失色,比
看见用钞票擦屁股都惊奇。
w*********g
发帖数: 30882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刘晓波为何这么缺乏人格?
刘晓波为何这么缺乏人格?
岳东晓 2010/12/14
在人类历史上,一个被侵犯的文明对侵略者的惩罚往往是在几十、上百年之后进行。迦
太基曾经在意大利半岛对罗马进行了多年的侵略战争,罗马人死伤惨重,家园遭受很大
的破坏,只能靠持久战支撑。经过100多年,终于在第三次PUNIC战争中,罗马一举消灭
了迦太基,后者从此成为考古遗迹。灭亡迦太基为罗马文明后来伟大的发展奠定了安全
基础。电影《角斗士》讲的是迦太基被灭约400年之后的事情,里面安排的一场角斗就
是模拟罗马军团与迦太基“蛮子”的战斗。可见,一个伟大的文明不会忘记过去。
1931年918事变之后,日本人在东北坏事干绝,不但掠夺东北的煤矿、粮食,光在各大
煤矿就制造了上百个万人坑,无数东北人被强抓到日本作为劳力,大量死亡,还把东北
人作为731部队的细菌试验品,抓去给关东军修筑工事的东北人,大部被杀害(注〇).
..所以,东北人应该对日本的罪恶是很仇恨的。
但刘晓波这个东北人不但不提日本人的掠夺与罪恶,反而感谢日本人。2006年4月,刘
晓波在《樱花的中国劫难》一文中情意绵绵地写道:“仅就我生长的东北而言,最初的
大连市是日本人建起来... 阅读全帖
E*V
发帖数: 17544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onat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fangfang (fangfang), 信区: Donation
标 题: 中国滋根11月活动简报(2010.12.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9 14:48:56 2010, 美东)
中国滋根11月活动简报(2010.12.1)
一、 各地项目及活动情况
滋根北京高校行
10月-11月,滋根受邀在北京5所高校举行了“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主题讲
座。滋根理事杨贵平老师向高校师生介绍了撤点并校政策给农村教育带来的新挑战,以
及滋根20年在偏远乡村的工作经验。200多名听讲座的师生留下联系方式,希望收到滋
根短讯,关注滋根的发展。
这5所高校和主办单位分别是:10月17日,北航校研究生会学术部;11月2日,农大
学工部;11月5日,北师大农民之子学社;11月11日,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分党委;11月
13日,清华大学求是学社。
北京 高琳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东方红学校图书馆开馆
9、10月,志愿者完成了对图书进行整理、分类、编排、录入等准备工作。11月10
日东方红学校图书馆第一次正式开馆。孩子...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9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2日 03:17 《求是》杂志
资料图:毛泽东与毛岸英
1976年9月9日,毛新宇与毛岸青在西山家中为毛主席设的灵堂前守灵。
永远的怀念
——从电视剧《毛岸英》说开去
1950年11月25日,我的伯父毛岸英壮烈牺牲于朝鲜平壤会昌郡志愿军司令部,年仅
28岁。前段时间,电视剧《毛岸英》将伯父伟大短暂的人生搬上屏幕,受到观众的普遍
欢迎。观看这部电视剧,每看一集我都流泪,伯父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程,折射出中国革
命的光辉历史。伯父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也是伟大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
在伯父和父亲的童年记忆中,总是跟随着爷爷奶奶到处奔波,开展轰轰烈烈的工农
运动,爷爷奶奶的革命经历对他们兄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奶奶杨开慧,不仅教
授伯父文化知识,还教育他树立革命的人生信仰,树立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远
大理想。奶奶为革命而牺牲的壮举,本身就是伯父的光辉典范。奶奶牺牲后,伯父兄弟
三人被送到上海。由于叛徒的出卖,上海党组织遭到破坏,伯父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过
着暗无天日的流浪生活,叔叔毛岸龙不幸得病夭折了。伯父和父亲相依... 阅读全帖
e**s
发帖数: 4638
50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静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哎嗨!嗨!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