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 发帖数: 9656 | 1 送交者: 睡觉不打呼噜 2011年04月07日11:24:42于[史地人物]发送悄悄话
高饶问题其实是毛刘问题——读《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岗在北京》笔记
余汝信
《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岗在北京》,赵家梁、张晓霁著,香港:大风出版社,2008年
7月第一版(本文所引该书文字皆出自此版,只注明页数)。
这是近两年来最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高饶事件”,是建国以后党内斗争的首要大事,至今没有得到公正评价。本书在披露
这一被重重帷幕遮盖着的事件内情的同时,向人们提供了作者自身的思考。
赵家梁(1920-2007年),1952年任高岗秘书,1954年任高岗管教组组长,直至高岗自
杀身亡。他从组织上派遣的管教、监视者转变为高岗的同情者、“高饶事件”的怀疑者
,这一转变为本书提供了客观性。
本书涉及史实是多方面的。本文摘录的是书中描述的自建国以后毛泽东关于接班人问题
的考量、对刘少奇态度的演变以及高岗在此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一、事件演变梗概
本书认为,“高饶事件”实质上折射的是毛泽东的接班人问题,是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关
系问题。
本书浓缩概括后的事件梗概如下:
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与刘少奇关于建国方略的...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2 何新读史札记:毛泽东与刘少奇最后会面,要刘读三本怪书
据王光美等的回忆:
“1967年1月13日夜,毛泽东派秘书把当时已靠边站的刘少奇接到人民大会堂118厅。
会面中,毛几乎只字未提眼前的文革。刘少奇主动承认自己在运动中犯了严重的路线错
误,并向毛泽东提出两点要求:
1、这次路线错误责任在我,广大干部是好的,特别是许多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
希望把广大干部解放出来,使党少受损失。
2、自己要求辞去国家主席、政治局常委和《毛泽东选集》编委会主任工作,带妻子儿
女去延安或回湖南老家种地,做个农民,以便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少受损失。
但是,毛泽东未做回应,只是顾左右而言他。谈话间,毛泽东建议刘少奇回去认真读一
些书。毛泽东向他推荐了三本书:
1、海格尔的《宇宙论》
2、狄德罗的《机器人》
3、淮南子 ”
毛泽东还特别对刘少奇提到,那两本洋书是机械唯物论的名著。
此次见面后临别,毛泽东把刘少奇送到门口,叮嘱他“好好学习,保重身体”。这次深
夜会面,是毛、刘这两位非凡历史人物生前的最后一次会面和交谈。
刘少奇回去后,立即让秘书去找书。结果,除《淮南子》找到外,其他两本... 阅读全帖 |
|
b******3 发帖数: 4385 | 3 当今的中国很多人对历史、对历史人物的判断,通常是由自己接触的小圈子决定:自己
的朋友,同学,甚至个人家庭境遇(文革是最典型的例子), 稍微好点的,读了一两
篇道听途说的野史,如获至宝,顿时可以对别人恨的咬牙切齿。一直以来不知道这些是
不是我们中国人思维方式或者我们教育模式中缺乏思辨性,导致了很大部分国民通常喜
欢用一种懒惰快捷的方式来解读历史。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曾经的我也是其中的一位
,上大学那会课余打发时间上网看了很多帖子,也不知道从哪一天起,脑子里就行成了
对毛的一个极其负面的态度。07年去北京,站在毛主席纪念堂门口,考虑了一下,还是
决定不排队浪费这个时间去瞻仰一个“暴君”。出国后,过好精打细算的wsn生活之余
, 还不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有时间就会找些欧美作者写的中国近代史来读一读
,可以说几年下来,在国内的很多想法被完全颠覆了,对毛这个人的认识也是完全颠覆
了。 到今天我不觉得他是个十全十美的人,但是可以说是值得中国人在天安门建这个
纪念堂。 如果要具体说毛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美国人评价人的标准,老毛其实应
该算是地道的美国伟人形象啊,从这个角度看美国总统能比上毛的也... 阅读全帖 |
|
t*c 发帖数: 6929 | 4 中共一向对毛泽东维护有加。
当初,“毛泽东和他的私人医生”一书在海外出版,
中共大为紧张,海关收缴不遗余力。而后,李医生突然去世,
中共马上组织人马写“历史的真相”一书反驳,然国内有
人想出版“历史的真相"中共自己写的书, 居然也遭禁,正反两本书同时遭禁,
可谓稀奇。 为何? 怕人民知道,更怕人民自己去判断真伪.
如今,社科院突然发文猛批“晚年周恩来”中“污蔑”毛泽东的情节,
而文中之春秋笔法,让人一看就明白。 而本来该书国内知道的人不多,
如今,已成为地下网络书市之热门。
有人说毛之所以还有很多人支持,就是因为中共为了维护统治的正义性,
一直在美化和粉色毛,刻意掩盖歪曲历史。下面是社科院的文章,大家
不妨自己判断。
近些年,有人借“反思”之名任情曲解“文革”,实在不应该。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
恩来》一书,多处罔顾历史事实,用个人想象代替客观描述,用断章取义代替理性分析
,用成见和情绪化看法代替公允的结论,这样的“反思”,究竟有何价值和意义?这里
我们仅就此书中涉及毛泽东的一些问题,稍加分析,相信读者从中可一斑窥豹,明辨是
非。
此书是以一则关于毛泽东放鞭炮的小“故事”开始的。故事发生...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5 汉字都差一点被这些马列主义外发犯给废除了
1951年毛泽东谈汉字改革:必须改革 要走拼音方向
文章摘自《党的文献》2010年第3期 作者:王爱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编审) 原
题为《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字改革问题。毛泽东自青年时代
起,就对文字改革萌生了兴趣并给予持续关注。抗战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文字改革的
主张,并对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给予了大力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毛
泽东对文字改革更是悉心指导,无论是确定文字改革的方向,还是制订文字改革的方案
,毛泽东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全面梳理毛泽东关于文字改革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正确评
价毛泽东在文字改革中的作用乃至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都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毛泽东曾经十分关注文字改革。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对于新民
主主义文化的认识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创立拉丁化新文字的主张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所
以毛泽东对拉丁化新文字给予了大力支持,使之得以在根据地试验推广。
(一)关注文字改革
文字改革的思潮,在中国由来已久。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阅读全帖 |
|
u*****a 发帖数: 9489 | 6 大概意思就是,中国被日本虐的那么惨,还“好JB意思提抗战胜利”(引号部分是某人
原话)。国军抗战就是笑话,日本完全是被美国苏联打败的,中国其实没胜利。
可是你们的毛主席是怎么说的?著名的论持久战读过没有?贵先主席口口声声说什么“
中国是大国,人多物多,日本是小国,人少物少,中日之战眼光要长远,日本最终不是
中国的对手,中国必胜,日本必败”云云。
可是你们非要说中国没胜利,这不是啪啪啪打贵先主席的脸吗?老毛说中国必胜,岂不
是在放狗屁?
毛轮搞新时代的两个凡是,凡是与老毛为敌的,都部分是非一律反对抹黑。因为蒋介石
国民党与老毛为敌,就连抗战都要歪曲抹黑。自以为聪明,实际上到头来是打自己的脸
,把自己都绕进去了。 |
|
l****z 发帖数: 29846 | 7 2011-09-30 18:14:56
迄今为止,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西班牙内战缘于以佛朗哥为首的军人政变推翻
了民主选举的第二共和国。在这一论点持续了七十年后的今天,西班牙史学界出现了一
个新派系,这个派系政治上属右派,学术上被称为“修正派历史观”,其代表人物叫毕
欧-莫阿(Pio Moa)。他们的观点是,西班牙左派是挑起1936年至1939年内战的责任者,
而佛朗哥是为西班牙带来和平并奠定民主基础的伟人。这些论点对占统治地位的左派传
统观点发起公然挑战,引起西班牙内外史学界的巨大争议,形成莫阿热。除了学术观点
,对莫阿的热议还有另一个原因,即这个不断写书发表“右派言论”的史学家,曾经参
与西班牙重组共产党的创办,还是毛主义的信奉者。
1948年莫阿出生在一个银行职员家庭。他十五岁那年先进了英国一家糖业工厂,又从英
国到荷兰做工。据他回忆,“在隆隆巨响的机器面前一天站八小时”毫不令他愉快,他
尤其对签约和解雇都由老板说了算不满,觉得自己的“汗水的果实被老板拿走”,此外
还“为了给他们创造利润而失去了部分生命的时光”。因身无分文荷兰工厂开除了他,
把他送回“英王陛下的吸血鬼的英... 阅读全帖 |
|
U***5 发帖数: 2796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wlch (cw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为何说在历史大方向上蒋比毛高明不知多少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3 21:22:52 2013, 美东)
为何说在历史大方向上蒋比毛高明不知多少倍!
我认为蒋和毛相比,蒋主要是输在性格上。蒋的性格有很多方面注定了他无法夺得天下
。毛是典型的农民起义领导者和封建皇帝坯子,得天下并不稀奇。但如果要比二人对人
类社会大趋势和历史发展大方向方面的见识,那么蒋比毛真的不知要高明多少倍。我们
不妨来看一些史料说明问题。
以下文字分别引自《杨天石:蒋介石日记与蒋介石其人》http://view.news.qq.com/a/20091006/000001_1.htm
《国民党失掉大陆与蒋介石是基督徒有关吗?》http://cul.qq.com/a/20130502/000079.htm
蒋介石早年想改造中国,特别是他20年代下功夫读过马的书籍,也读过列宁的书籍。孙
中山去世之后,蒋介石的改良主义思想发展了、形成了。耕者有其田,这本来是孙中山
的主张,...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5739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毛主席的几段婚姻:他只是个渴望爱的凡人(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6 21:10:36 2014, 美东)
毛泽东,历史展示给我们的是他的勇敢、机智、坚强,他以神的形象印在人民心中。但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有七情六欲,他有爱恨情仇,在他刚毅的外表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婚姻充满了悲欢离合,历尽了酸甜苦辣,他既品尝到了人世间爱的醇美,也体验到了生活中夫妻间的琐碎。
对原配罗氏的拒不承认
毛泽东十四岁时,父母给他娶了个二十岁的女子——罗氏,毛泽东认为是包办婚姻,二人没有感情基础,拒绝同罗氏一起生活。罗氏作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在毛家三年于1910年2月患病逝世,虽然他们没有夫妻之实,后来毛泽东还是念及夫妻名分,曾关怀过罗氏的亲属并送去钱物。
从毛泽东的第一次婚姻来看,那时的毛泽东对封建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出了挑战,他痛恨这种旧的婚姻制度,推崇恋爱自由,但他本身并不是个冷冰冰的无情之人,罗氏的寂寞死去,也给了毛泽东很...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10 如何看毛泽东时代
黎 阳 著
目 录
一、准战争年代
二、用民族利益衡量一切
三、冷战时期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四、毛泽东时代的序幕
五、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斗争方式
六、历史性分水岭
七、咬定青山不放松
八、最伟大的阳谋
九、高手过招
十、阳谋的副产品
十一、今天来自昨天
十二、驳对毛泽东的三大诽谤
十三、一场空前的民族危机
十四、毛泽东的旗帜永远飘扬
附录:
关于“亩产万斤”评价一下思闻和天父的材料
毛、刘大跃进前后言论对比录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
一、准战争年代
所谓“毛泽东时代”,是指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毛泽东逝世的1976年这27年。
这27年是个“准战争年代”——从头至尾不是打仗就是准备打仗。主要包括:
(一)不流血的大战
1、冷战(1945~1990)——贯穿整个毛泽东时代(1949~1976)。
2、反封锁、禁运、颠覆、包围的“超限战”——贯穿整个毛泽东时代(1949~1976)。
(二)流血的小战(局部战争)
1、反台湾国民党军队对大陆沿海的封锁破坏(1949~),其高峰时段为1949~1955,
比较著名的有:
——舟山群岛之战(1949.8~1950.5... 阅读全帖 |
|
d*********t 发帖数: 4393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wwfish (研究会),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闲话67 :自带干粮的五毛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 06:11:21 2011, 美东)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kyinwell
看历史,是要看大势。
这种大势,是可以奠定几十年局面的。
读者会问,那么怎么不能奠定几千年局面呢?
要奠定几千年局面,是非常难的事情。在中国这样几千年历史的国家,也没有出现几件。
俺搬开指头数了一下,其中第一件,应该是起源于周朝的民族,以文化而非血缘而定。
这个观念,引申下去,就成了华夷之辩,教化而定。
因此早先的各族,还要拐弯抹角地扯到炎黄的血缘,后来就彻底以文化而定了。
第二件,当然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书同文(但不同音),车同轨等专业化标准。然
后在这个标准下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当然彻底实现了这套制度,是要到汉朝。这个时候,
天下的概念,才真正变成了现实。
第三件,就是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奠定了中国社会人才竞争,而防止了阶层固化的问
题。
第四件,就...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31686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ver (我操心的事情比你想的深远多了),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宋永毅:比文革更为空前的民族浩劫──读冯客的《毛泽东的大饥br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15:50:42 2012, 美东)
给数千万亡灵一个慰藉和公正
冯客教授的《毛泽东的大饥荒》英文版刚出版不到一年,该书的中文版便由新世纪出版
社以惊人的速度和质量翻译出版,对想要了解中国当代史真相的读者们来说,真是一件
幸事。书的作者在副标题中把一九五八──一九六二的大跃进/大饥荒称为“中国浩劫
史”,该书的译者在中文版的“出版前言”里更开宗明义地指出:相比较一般人都认同
的“空前的”文革浩劫,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的大跃进/大饥荒才是真正空前的民
族浩劫──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作、译者的史识和学力。我想要补充的是:一般的读者之
所以把文革认同为空前的民族浩劫而忽视了大跃进和大饥荒的灾难更为深重,和这两场
浩劫中的主要受害人群体的不同有关.文革中的受害者,包括了绝大部分的中国精英阶层
,如干部、艺术家、中国知识分子等等。文革...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13 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
--上海市的调查报告
前言
“赤脚医生”是上海郊区贫下中农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热的称呼。
一九五八年,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上海郊区广大贫下中农高举毛
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毛主席《送瘟神》两首诗的发表,极大地激励了他们防病
灭病的革命热情。上海医务界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组织万人大军下乡,配合各人民
公社卫生院,短期培训和带教了大批不脱产的卫生员。据一九六○年六月统计,全市十
个县二千五百多个生产大队,共有卫生员三千九百多名。他们大力进行医疗、预防、宣
传工作,为改变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做出了显着的成绩。
一九六一年八月,中国赫鲁雪夫在上海卫生战线的代理人,肆无忌惮他推行反革命
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拋出了一份恶毒污蔑大队卫生员的黑报告,强令卫生员丢下药
包。大跃进时代诞生的这支新型的农村卫生队伍被整垮了,三千九百多人只留下了三百
多人。
一九六三、六四年,在伟大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上海郊区又逐步重建和恢
复保健网。大队卫生员从三百多人增加到二千三百多人。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六日,毛
主席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4 毛泽东,历史展示给我们的是他的勇敢、机智、坚强,他以神的形象印在人民心中。但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有七情六欲,他有爱恨情仇,在他刚毅的外表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婚姻充满了悲欢离合,历尽了酸甜苦辣,他既品尝到了人世间爱的醇美,也体验到了生活中夫妻间的琐碎。
对原配罗氏的拒不承认
毛泽东十四岁时,父母给他娶了个二十岁的女子——罗氏,毛泽东认为是包办婚姻,二人没有感情基础,拒绝同罗氏一起生活。罗氏作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在毛家三年于1910年2月患病逝世,虽然他们没有夫妻之实,后来毛泽东还是念及夫妻名分,曾关怀过罗氏的亲属并送去钱物。
从毛泽东的第一次婚姻来看,那时的毛泽东对封建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出了挑战,他痛恨这种旧的婚姻制度,推崇恋爱自由,但他本身并不是个冷冰冰的无情之人,罗氏的寂寞死去,也给了毛泽东很大震动,以后的日子里他善待着罗氏的亲属,弥补封建制度造成的悲剧。
与杨开慧青年时代的纯真缠绵
1914年春,毛泽东到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深得讲授伦理学的杨昌济教授赏识。杨经常将一批有才华的学生邀往家中聚会讨论,就是在这里毛泽东认识了小他八岁的杨教授之女杨开慧,杨开慧那时年龄还小...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orthsnow (北雪飘),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把毛泽东还原成人----读《红太阳的陨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8 11:17:55 2010, 美东)
信源:茅于轼博客|编辑:2010-11-07|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服务使用须
知]【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毛泽东原来是一座神,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料的揭露,慢慢地还原为一个人,一个有
血有肉的人。大家能看到他控制不住自己而流口水,他跨不上汽车而不得不请人把他抬
上去,他长期卧床而腿肚子又细又弱。现在大家从了解一般人的角度来看毛泽东,得到
了许多新的印象。他无非是一个人,虽然他的智力过人,但是免不了陷入每一个人都会
碰到的规律。他不能突破规...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16 转载
分类: 名人故事
陈伯达回忆录基本读完了,今天选了几则有意思的放到了博客上。
读回忆录最当注意处是回忆者对时人之评价。因为回忆录中所述历史事件往往经过回忆
者记忆的过滤,作了一通加减法后才写到纸上,只有为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才会以回
忆录为确定史实之依据。而对人之评价则正好相反,参看各种互相抵牾的评价正好可以
使人物丰满。陈伯达的回忆录中涉及到许多高层人物。其中对薄一波、邓小平、陆定一
、田家英、胡乔木等人都颇有微辞,但对周恩来基本上没有负面评价,而且有几处是含
有感激的意思的。周的为人就是这样,在别人失意时往往表示温情,虽然这些在旁者看
来可能是廉价的甚至做作、恶意的,因为这对失意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在残酷的
政治斗争中落败的失意者,仍能感受到温暖,对于陈伯达这样文人气质甚浓的人来说尤
其如此。这应该也是周能聚拢一大批知识分子的原因之一。陈述及的高层人物之间恩怨
关系对于理解国史极为有益。
介绍吴承仕入党。陈伯达晚年接待了来家中访问的北师大几位现代史研究者,应他们要
求,讲述了介绍吴承仕入党的经过。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说陈伯达是吴承仕的学生,这
次看其回忆录,原来是介于师友之...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18592 | 17 作者: 何晴荪 (2013-07-05 17:35:03)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毛澤東被捕考 作者: 何晴荪作者:莫若古
关于毛泽东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被捕的事,过去很少有人怀疑,更少人甚至不见有人提
出过“异议”,其原因可能是欧美政党出入十分自由,政治人物脱党并不认为是名节大
事,也可能是因为没有资料引起人们对毛泽东被捕一事的怀疑,只能按毛泽东自己的交
代去相信。何况这一交代被中共一致肯定,也无人敢去议论,党外和国外人士只好承认
毛“被捕”后“急智脱逃”的结论,连中华民国副总统陈诚签署王健民著的《中国共产
党史稿》亦照例引用。
流传于世的毛泽东“被捕”又“急智逃脱”的记载,出于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
,现将该书有关章节的文句摘要抄录,斯诺记下毛泽东的谈话是这样:
“当我从事组织军队,奔走于衡阳矿工和农军之间的时候,我被国民党属下的一些民团
抓到了。那时候,国民党搞的恐怖正达到顶点,许多国民党的嫌疑犯正被枪杀。当时,
我被送到民团总部去,到了那里将要被杀害。但我从一位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
贿赂押送者放我。普通士兵都是被雇佣的,看着我被杀,对他们没...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9102 | 18 1968年,辽宁省委宣传部将张志新和3万多工作人员送到盘锦的干校学习改造,张志
新被专案组以“反对文化大革命”罪名特别提审。次年9月18日,张志新因“现行反革
命”罪名被捕,一度羁押6年。张志新在监狱中受到非人折磨,1975年4月4日,张志新
在沈阳市东陵区大洼刑场被执行死刑,时年45岁。张志新临终前甚至被割破喉管,而这
一命令正是出自毛泽东侄子、时任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毛远新之手。作家周秋鹏撰文《
盯住那个割破张志新喉管的人》指出,张志新冤案在当时是逐步展露的,一些极其残忍
的法西斯细节,也是逐步由含糊到明确,慢慢披露的。张志新并不是第一例行刑前被割
喉管的“罪犯”,而是第三十多例。
张志新的两位胞妹二妹张志慧(右二)和三妹张志勤(左四)等亲属在徐唯辛所绘张志新
画像前留影
在我搜集的大量人类暴力行为的资料中,对我的心灵震撼最深的,当然是那个被割断喉
管后再被枪杀的张志新了。张志新的事情,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听说了,当时只知道她
是辽宁省委宣传部的一个工作人员,在“文革” 期间,她因为在思想和言论方面坚持
自己的观点,被打成“反革命”,先是坐牢,在坐牢期间又被逼疯,但她疯了还是坚持
自己... 阅读全帖 |
|
Z******i 发帖数: 106 | 19 “江山靠谁守?”读毛泽东绝笔诗词。看南海事件,眼泪哗哗的,不多说了。
“当年忠贞为国筹,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竟,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这首诗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岁时写给周总理的。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疾病
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经预感到,革命将发生曲折,他和周
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愿将要“付与东流”。他问自己,也问周总理,社会主
义的红色江山究竟“靠谁守”?这首词,字数虽然不多,但情感真挚,读来沧桑心碎,
令人潸然泪下。
Read more: 江山靠谁守?读毛泽东绝笔诗词。看南海,眼泪哗哗的 - 史海钩沉 - 贝
壳村 - |
|
d*********t 发帖数: 4393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wwfish (研究会),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闲话67 :自带干粮的五毛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 06:11:21 2011, 美东)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kyinwell
看历史,是要看大势。
这种大势,是可以奠定几十年局面的。
读者会问,那么怎么不能奠定几千年局面呢?
要奠定几千年局面,是非常难的事情。在中国这样几千年历史的国家,也没有出现几件。
俺搬开指头数了一下,其中第一件,应该是起源于周朝的民族,以文化而非血缘而定。
这个观念,引申下去,就成了华夷之辩,教化而定。
因此早先的各族,还要拐弯抹角地扯到炎黄的血缘,后来就彻底以文化而定了。
第二件,当然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书同文(但不同音),车同轨等专业化标准。然
后在这个标准下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当然彻底实现了这套制度,是要到汉朝。这个时候,
天下的概念,才真正变成了现实。
第三件,就是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奠定了中国社会人才竞争,而防止了阶层固化的问
题。
第四件,就...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160 | 21 本来我是饶有兴致的看这本书--Riding The Iron Rooster。作者保罗索鲁是著名的
旅行文学作家,游历世界,写下的旅行文学就有十八本。《骑乘铁公鸡》是索鲁1986-
1987年在中国旅行后出版的畅销书。最近这几年,我非常喜欢看老外写的中国经历。印
象特别深刻的有Peter Hessler写的《Country Driving》(他所有写中国的书里我最喜
欢这一本),Heinrich Harrer 写的《Seven Years in Tibet》,再就是这本《Riding
The Iron Rooster》。
刚开始读,我的确是“饶有兴致”的打开这本书来看。书里描述了一个我既熟悉,又
陌生的地方。由于学习,认知的环境和生活的惯性,人们经常会忽略掉很多我们熟悉环
境里所非常特别的东西。这里面最为特殊的就是我们出生,然后在其中慢慢长大的家乡
。家乡的一切都习以为常。在看到外面世界之前,就好像觉得世界上的东西都应该是如
此。所以我爱看老外写中国。经常颇有不识庐山的感觉。
比方说--很多佛像是没头的--这个我看了就笑了。真的是,我开始旅行后,大大
小小的寺庙,石窟我也去过不少。除了...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5141 | 22 与台湾人有过接触,或者看过台湾电视新闻或者电视剧的大陆人,无不惊疑地注意到台
湾人在用到连词“和”的时候,发音是hàn(四声,音“汗”)。连那位大师李敖在凤
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的节目中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发“汗”。发音为“汗”的“和”
字几乎成了台湾人和台湾腔国语的标志。一位大陆网友这样评论道:“每次听到台湾朋
友把‘和’读成hàn时,我总感到浑身上下都不自在,不知怎么回事,好象有一只毛毛
虫爬到了自己身上。我真想克服这个心理障碍。”
说来也奇怪,大陆人要是问为什么把“和”字念成“汗”的时候,比较年长或者有
点学问的台湾人会反问你:“这不是大陆来的标准国语吗?”
在大陆的标准普通话中,“和”字有5种发音(参见《新华字典》):(1)hé(
二声,音“河”),比如说“你和我”;(2)hè(四声,音“贺”),比如说“和诗
”;(3)huó(二声,音“活”),比如说“和面”;(4)huò(四声,音“货”)
,比如说“和药”;(5)hú(二声,音“胡”),比如说打麻将“和了”。记得90年
代初北京地区的语文高考题还考过“和”字有几种发音。我当时就说,要是在台湾还得
加上一个“汗”的发音。
宋初的... 阅读全帖 |
|
d*********t 发帖数: 4393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wwfish (研究会),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闲话67 :自带干粮的五毛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 06:11:21 2011, 美东)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kyinwell
看历史,是要看大势。
这种大势,是可以奠定几十年局面的。
读者会问,那么怎么不能奠定几千年局面呢?
要奠定几千年局面,是非常难的事情。在中国这样几千年历史的国家,也没有出现几件。
俺搬开指头数了一下,其中第一件,应该是起源于周朝的民族,以文化而非血缘而定。
这个观念,引申下去,就成了华夷之辩,教化而定。
因此早先的各族,还要拐弯抹角地扯到炎黄的血缘,后来就彻底以文化而定了。
第二件,当然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书同文(但不同音),车同轨等专业化标准。然
后在这个标准下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当然彻底实现了这套制度,是要到汉朝。这个时候,
天下的概念,才真正变成了现实。
第三件,就是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奠定了中国社会人才竞争,而防止了阶层固化的问
题。
第四件,就...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31686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ver (我操心的事情比你想的深远多了),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宋永毅:比文革更为空前的民族浩劫──读冯客的《毛泽东的大饥br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15:50:42 2012, 美东)
给数千万亡灵一个慰藉和公正
冯客教授的《毛泽东的大饥荒》英文版刚出版不到一年,该书的中文版便由新世纪出版
社以惊人的速度和质量翻译出版,对想要了解中国当代史真相的读者们来说,真是一件
幸事。书的作者在副标题中把一九五八──一九六二的大跃进/大饥荒称为“中国浩劫
史”,该书的译者在中文版的“出版前言”里更开宗明义地指出:相比较一般人都认同
的“空前的”文革浩劫,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的大跃进/大饥荒才是真正空前的民
族浩劫──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作、译者的史识和学力。我想要补充的是:一般的读者之
所以把文革认同为空前的民族浩劫而忽视了大跃进和大饥荒的灾难更为深重,和这两场
浩劫中的主要受害人群体的不同有关.文革中的受害者,包括了绝大部分的中国精英阶层
,如干部、艺术家、中国知识分子等等。文革... 阅读全帖 |
|
n*****m 发帖数: 869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ver (我操心的事情比你想的深远多了),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宋永毅:比文革更为空前的民族浩劫──读冯客的《毛泽东的大饥br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15:50:42 2012, 美东)
给数千万亡灵一个慰藉和公正
冯客教授的《毛泽东的大饥荒》英文版刚出版不到一年,该书的中文版便由新世纪出版
社以惊人的速度和质量翻译出版,对想要了解中国当代史真相的读者们来说,真是一件
幸事。书的作者在副标题中把一九五八──一九六二的大跃进/大饥荒称为“中国浩劫
史”,该书的译者在中文版的“出版前言”里更开宗明义地指出:相比较一般人都认同
的“空前的”文革浩劫,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的大跃进/大饥荒才是真正空前的民
族浩劫──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作、译者的史识和学力。我想要补充的是:一般的读者之
所以把文革认同为空前的民族浩劫而忽视了大跃进和大饥荒的灾难更为深重,和这两场
浩劫中的主要受害人群体的不同有关.文革中的受害者,包括了绝大部分的中国精英阶层
,如干部、艺术家、中国知识分子等等。文革...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6 观音灵感录续编
菩萨戒弟子惕园毛凌云敬述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救刀兵劫
第三章 救灾祸难
第四章 救疾病苦
第五章 救产婴苦
第六章 善恶劝惩
第七章 示现接引
第八章 结劝流通
第九章 礼念方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略叙圣迹
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在无量劫前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故称观音古佛。但以度
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倒驾慈航,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左辅,又为娑婆
世界释迦世尊之良弼,遍十方微尘国土,度二乘六道众生,共生极乐。应以何身得度者
,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虽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修罗、畜
生、饿鬼、地狱等九法界身;即山河道路,桥梁船筏,药草树木,楼台房舍,墙壁村落
等,亦随机化现,以施无畏,而垂济度。世人据迹而论,只云菩萨或大士而已。尤对我
等娑婆世界,因缘甚深,昼夜六时,常以大悲眼,观照世间一切众生,求救苦难、或求
赐福利、而称名之音声,即施护祐,拔苦与乐,故名观世音,简称观音。又名观自在,
谓自利利人皆能得大自在也。菩萨、简称也,音译具名为菩提萨埵;义译旧为大道心众
生,新译曰觉有情,又译大士。释为:菩者、觉也、度也,萨者、有情... 阅读全帖 |
|
t*****k 发帖数: 2547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enbank (pin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在彭没回北京前中共高层主张出兵只有毛一人,其他说法都各有目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0 18:59:44 2010, 美东)
为祖国而战 三联周刊 这文章不错,有些地方以前没想到过
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为祖国而战
◎ 李鸿谷 2010-09-14
朝鲜战争的中国价值
周恩来经过再三解释与争取,仍未如愿,斯大林坚持苏联空军至少还需要两个至两个半
月才可能准备就绪……这是一个有直接关联的因果:如果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中国志
愿军进入朝鲜无任何胜算的把握。苏联空军既无可能就位,那么,中国还能出兵朝鲜吗?
1950年10月11日,斯大林与周恩来联名电报通知北京和平壤,告之他们的决定:准备放
弃北朝鲜,让金日成及其政权和军队暂时退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去……
这是朝鲜战争最为传奇的一刻。在收到电报的第二天,毛泽东即复电表示同意他们的意
见。如果说中国放弃出兵,这是最有可能的时刻。但是,第三天,毛泽东做出了决定,
在给周恩来的连续三份电报里,均明...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8 http://mzd.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1006/3019.html
毛泽东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
作者:一清 文章来源:乌有之乡
毛泽东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是个有些传奇的人物,自1953年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到
1974年底因病倒后离开,她在毛泽东身边整整工作了长达21年。在这长达21年中,她克
尽职守,兢兢业业,日夜坚守在护理毛泽东的第一线,同时,她也留下了许许多多耐人
寻味的动人故事。如今的她,现已退休。老人家个子不高却透着精干利索,满头银发却
精神焕发,现在的人们很难把吴老和当年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中毛泽东接见时,伟人身
边的那个精干灵巧的解放军女护士联系在一起。
原毛泽东的保健护士长、解放军三零五医院原副院长吴旭君
吴旭君像教导学生似的告诉毛泽东:“主席,要记住,不能写您收,要写我收。”伟大
领袖在年轻的护士长面前,乖乖地点着头。
1961年8月,江南大地仍然酷热似火,庐山却是一片清凉世界。8月23日起,中共中央在
这里召开工作会议。晚上9点,“芦林一号”别墅已沉睡在九奇峰的怀抱中,但屋内却
灯火通明。踏着华尔兹的节奏,首长们和各自的舞伴...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1049 | 29 我一直很好奇毛主义的QQ群是什么样的,因此伪装一下,改了QQ的网名,混了进去。
群里,我一直竭力将自己伪装成毛主义者,动辄使用“毛主席语录”,并且句句不离最高指示,但是不到两天就被赶了出去。(至于我为什么知道这么多“最高指示”,下文已经说明)
赶出去的原因是我支持乌有之乡引用的茅于轼说的:“反对政府不等于反对人民”。我说,茅于轼说的对,伟大领袖反对国民党政府,难道能说他反对人民吗?群主大怒,说让我走,我不走他就用脚。我回复,意见不一致就封口,不符合主席的双百方针。 他说双百方针是有政治底线的。我说底线是主观的,你的底线不一定是别人的底线。 他说:收了美国人的钱替美国人说话就是卖国者。说完就把我踢出去了。
我的体会是:这个群让我想起了文革时代。这个群里只有群主和一个用户不断转来自乌有之乡的帖子,别人都不说话。不敢说话还是没空说话我不知道,但是文革时期,老百姓那种麻木冷漠的眼神和共产党的活跃宣传,在这个群里又重新浮现出来。
我原本认为毛主义的群里面很活跃,大家争先恐后骂人。实际上,骂人的只有群主,别人都不说话。
联想到北朝鲜的街头大喇叭和默默行走的人群。我不禁一阵寒颤。其实专制国家都很一致...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4394 | 30 我不觉得老毛真的读通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谁能证明,考过试吗,写过像样的文章
吗?什么老毛的字,老毛的诗,都是吹出来的,没有任何真正的书法家,诗人承认毛。
要是真读通了,不会把最糟粕的东西都集于一身,历史上比毛做的好的皇帝多的是。 |
|
w*****h 发帖数: 2120 | 31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kyinwell
看历史,是要看大势。
这种大势,是可以奠定几十年局面的。
读者会问,那么怎么不能奠定几千年局面呢?
要奠定几千年局面,是非常难的事情。在中国这样几千年历史的国家,也没有出现几件。
俺搬开指头数了一下,其中第一件,应该是起源于周朝的民族,以文化而非血缘而定。
这个观念,引申下去,就成了华夷之辩,教化而定。
因此早先的各族,还要拐弯抹角地扯到炎黄的血缘,后来就彻底以文化而定了。
第二件,当然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书同文(但不同音),车同轨等专业化标准。然
后在这个标准下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当然彻底实现了这套制度,是要到汉朝。这个时候,
天下的概念,才真正变成了现实。
第三件,就是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奠定了中国社会人才竞争,而防止了阶层固化的问
题。
第四件,就是推翻帝制,确立了现代国家的概念和制度,从而奠定了中国今天这样的一
个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情况。
那么影响几十年局面的事情,就可以谈很多了。这两天,看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
间的一段,就是在中苏关系极度恶化的时候,硕果仅存的几个老元帅碰头讨论国际大势,
得出...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2 为何说在历史大方向上蒋比毛高明不知多少倍!
我认为蒋和毛相比,蒋主要是输在性格上。蒋的性格有很多方面注定了他无法夺得天下
。毛是典型的农民起义领导者和封建皇帝坯子,得天下并不稀奇。但如果要比二人对人
类社会大趋势和历史发展大方向方面的见识,那么蒋比毛真的不知要高明多少倍。我们
不妨来看一些史料说明问题。
以下文字分别引自《杨天石:蒋介石日记与蒋介石其人》http://view.news.qq.com/a/20091006/000001_1.htm
《国民党失掉大陆与蒋介石是基督徒有关吗?》http://cul.qq.com/a/20130502/000079.htm
蒋介石早年想改造中国,特别是他20年代下功夫读过马的书籍,也读过列宁的书籍。孙
中山去世之后,蒋介石的改良主义思想发展了、形成了。耕者有其田,这本来是孙中山
的主张,但是怎么样让农民得到土地,孙中山主张和平土改、双赢土改,就是让农民得
到土地,让地主也不吃亏。蒋介石继承了孙中山的这一思想。
在资本问题上,蒋介石日记里曾经写过,他要沿着社会主义的路线,搞社会资本主义。
第一条,他认为解决民生问题,要生产为主、平均分配。第二是...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33 就秦火火、薄熙来两案说几句(上)
金唢呐
最近,国内秦火火、薄熙来这两个案子闹得沸沸扬扬,也忍不住想说几句。
秦火火是干什么的,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也从未在网上读过他的文章。央视说他本事如
何了得,粉丝一呼百应,网上呼风唤雨,是很多大V的幕后推手等等,完全是胡说八道
。不过从今以后,秦火火倒是真的火了,央这个幕前推手,生生把这么个生瓜蛋子炒作
成了互联网英雄。
其实党中央大张旗鼓地拿掉秦火火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杀一儆百,在这种关键时刻谁也
别胡说八道,否则看老子不收拾你;更重要的是左右两边找个平衡,“民主派开心之日
,就是毛左难受之时”,党和政府审判毛左精神领袖薄熙来,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民主派也别太得意,左派们也不用太伤心,这不,民主派这边我也打击了一下。所以,
消息一出,左派阵营如司马南、罗援等纷纷表态,“大快人心事,揪出秦火火”,并警
告这些民主派,这仇是迟早要报的,“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时机一到,全部都报
”。
令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是,当局手段竟然如此下作,水平竟然如此低劣。据说央视播
出这条新闻时用的视频是从毛左网站“红歌会”下载的。譬如秦火火“谣翻中国”中罪
名有一条...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zt:其实我们从小就被洗脑了—我是怎么从毛黑变毛粉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7 00:57:24 2014, 美东)
八十年前,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现在,网民在高喊自由和民主的口号前,弄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
也是喊民主口号前的首要问题。
弄不清楚这个问题,结果就是象二十年前的苏联同志,最近乌克兰的二货们,喊了半天
,把自己卖了还帮人数钱。
近日重读毛主席当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感慨万分。一篇不过数千字的文章
,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那个时代中国革命的关键:一切革命问题都是“屁股”问题,利
益问题。
即使过了近百年,这篇文章放到现在来看,也依然没有过时。仔细重读多次后,愈来愈
感觉主席他老人家的伟大。
几年前,也正是读懂了这篇文章,硬生生地把我从最初的带路党一步步地向美分,右派
到今天这个叶公好龙的毛粉和伪毛左转变。
十几年来,和港台地区的笔友作者多有联系。
十年前刚... 阅读全帖 |
|
u*****a 发帖数: 9489 | 35 对毛轮来说,
一来:知识越多越反动,没文化才光荣,红卫兵文革小将,无知无畏嘛
二来:什么鸡巴孟子,都是鸡巴封建迷信,都是鸡巴四旧,鸡巴毛主席早就给他砸烂鸡
巴狗头了,这种鸡巴书,鸡巴让老子读,老子鸡巴都不稀罕读!
凡是为这事感到丢人的,都不是真毛轮,都不是毛主席的好学生 |
|
d*z 发帖数: 172 | 36 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习包的水平,摘点有意思的:
· 读小人书(这都拿出来讲。。。。)
· 读三言——"很多警句我都能背下来"(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的“鸡头肉”吗。。。)
· 《浮士德》都看不太明白也拿出来讲——“我跟默克尔总理说,也跟德国汉学家说,
我当时看《浮士德》看不太明白。他们说,不要说你们了,我们德国人也不是都能看明
白。我说,那看来不是因为我太笨。”其实默克尔和德国汉学家可能心里想的是别的,
· “我为什么对列宾印象很深刻呢?当时,在农村还能够发现一批美术杂志,那是非
常宝贵的资料,我就一本一本地看,其中,有一篇专门介绍列宾的油画《意外归来》,
讲一个流放的革命志士突然回家的场景,那幅画给我深刻印象,那篇文章也写得不错。”
· “《竞选州长》里的那个小片段给人印象深刻”,这不是中学课本中的内容吗?
. “贾大山和贾平凹是同时出名的”,大家有谁对贾大山有印象吗?
.“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小孩子都会念
.“《智取威虎山》拍得还有点意思。。。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好的故事,可以演得非
常鲜活,也会有票房。像《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沙家浜》等,不要用“三突出”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7 各位小将人穷志不穷,脑残志不残,着实令人钦佩
标 题: 读了五毛Bifujian的悲惨陈述,我不禁潸然泪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1 21:04:20 2019, 美东)
发信人: Bifujian (哈哈儿), 信区: Biology
标 题: Re: 给学生物的一点尊严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25 21:12:19 2017, 美东)
学生物的也不全是上当受骗吧。当年选择生物时多少还是有些理想、情怀的。
我当年考大学分数过线没问题,为了稳妥家里还是托了关系找了学校,学校领导拍着胸
脯对我家人说,专业可以随便挑,国际金融、计算机、财税....,最后我报的三个专业
是生物、化学、环境科学。
如果重来一遍,我一样会选择自己挑的这几个专业,对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根本喜欢不
起来。自己也做过好多年千老,也失业过一年半在家带孩子靠老婆(千老)养着。有过
动摇,但从没放弃。现在老婆失业了,我养着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孩子养大
就是了。奔四的人了,不怕大家笑话,我现在还有着教授、院士、诺奖的梦和情结。
****************... 阅读全帖 |
|
t*****k 发帖数: 2547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enbank (pin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在彭没回北京前中共高层主张出兵只有毛一人,其他说法都各有目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0 18:59:44 2010, 美东)
为祖国而战 三联周刊 这文章不错,有些地方以前没想到过
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为祖国而战
◎ 李鸿谷 2010-09-14
朝鲜战争的中国价值
周恩来经过再三解释与争取,仍未如愿,斯大林坚持苏联空军至少还需要两个至两个半
月才可能准备就绪……这是一个有直接关联的因果:如果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中国志
愿军进入朝鲜无任何胜算的把握。苏联空军既无可能就位,那么,中国还能出兵朝鲜吗?
1950年10月11日,斯大林与周恩来联名电报通知北京和平壤,告之他们的决定:准备放
弃北朝鲜,让金日成及其政权和军队暂时退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去……
这是朝鲜战争最为传奇的一刻。在收到电报的第二天,毛泽东即复电表示同意他们的意
见。如果说中国放弃出兵,这是最有可能的时刻。但是,第三天,毛泽东做出了决定,
在给周恩来的连续三份电报里,均明... 阅读全帖 |
|
x*********h 发帖数: 2223 | 39 转:
我知道,您是伟人,可我今天不想仰视您,因为,每当我以贫民的视角探究您,才发现
您伟大的一生中却蕴藏着那么多缠绵而纠结的心绪;我知道,您是领袖,可我今天不想
敬拜您,因为,每当我以普通人的心态揣摩您,总感觉到您博大的心胸里却依然残存着
那么多无法排解的苦痛、落寞和忧伤;我知道,您是导师,可我今天不想供奉您,因为
,每当我以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衡量您,就仿佛在您浩瀚的情感世界中找到了一种心灵
的共鸣,这种心灵的共鸣,充满了人性的脆弱,荡漾着生命的悲叹,回旋着理性与智慧
也难以抵挡的咕咕柔情。就是这种柔情,成就了您光辉的一生,赢得了百姓的敬仰,也
铸就了您一生再也无法挽回的一个令我们每一个捍卫您的同志至今都痛彻心扉的悔恨!
我出生在60年代中期。就在您72岁生日那一天,一个幼小的生命降临在一个寂寞的
山沟里。或许,这个幼小的生命因为沾了您诞辰的日月灵光而始终与您心心相通?或许
,这个幼小的生命因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得以成长而始终对您怀有天然的情谊?
或许,这个幼小的生命因为接受了您思想的呵护、普照而永远不愿意放弃对您的忠诚与
捍卫?是的,在您离开这个世界35年的漫长岁月里,尽...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0 2008年12月24日 08:12:51 来源:北京日报
一篇读罢头飞雪
杨子才
人猿相揖别。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
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毛泽东这首作于1964年春的词,1978年发表后曾轰动一时。有人说,此词气压万代
,是毛氏晚年词中的“压卷之作”。不少论者,曾称它为读史词中的“千古一篇”。当
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阶级斗争观念盛行,因而诗词界对此词好评如潮,
赞誉之声高入云霄。一时间,阐释、评论、唱和诗文纷纷见诸报端。在我见过的此类作
品中,以赵朴初先生的《贺新郎》一阕《读毛主席(贺新郎·读史)词书感》写得最耐
读,词如下:
挥洒横天笔,气泱泱,笼今罩古,有谁堪匹?五十万年石头记,翻到开张第一,抖
净了破铜烂铁。留得人间恩与怨,几千年多少英雄血。长不灭,光和热。
词人心事凭谁说?甚来由,重提蹻跖,东 |
|
s*****j 发帖数: 6435 | 41 我读长征 --- 综述类 II
---------------------------------------------------------------------
<<爷爷率红军走过—毛新宇话长征>> (<<爷爷>>) 毛新宇 华文出版社 2006.
本不想谈这本书, 但由于作者的关系, 还是谈一谈吧. 我借来这本书看时, 也没指望
这会是本好书. 看完之后真是感慨万千呀(下面说为什么).
全书以”八”为尊, 分为”长征中的八次激战”, “长征中的八次会议”等等 (一般来
说, 这样来写长征故事是水平不够的表现). 整本书没有什么新鲜观点, 属于常规作品
. 太祖孙写得还是很有感情的, 虽然丰富得有点过分. 比如写泸定桥, 战斗结束后,
刘伯承在桥上视察时曾经跺过几脚, 感慨”我们胜利了”. 这个杨成武和聂容臻的回忆
录里都有记述. 到了太祖孙这, 改成了”( 刘伯承)摸着粘着勇士们的皮肉的铁索栏杆
..” , 读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当然太祖孙怀念爷爷的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
再往下读, 到了遵义会议那段, 读出问题来了. 怎么觉得文笔好... 阅读全帖 |
|
t*****k 发帖数: 2547 | 42 为祖国而战 三联周刊 这文章不错,有些地方以前没想到过
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为祖国而战
◎ 李鸿谷 2010-09-14
朝鲜战争的中国价值
周恩来经过再三解释与争取,仍未如愿,斯大林坚持苏联空军至少还需要两个至两个半
月才可能准备就绪……这是一个有直接关联的因果:如果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中国志
愿军进入朝鲜无任何胜算的把握。苏联空军既无可能就位,那么,中国还能出兵朝鲜吗?
1950年10月11日,斯大林与周恩来联名电报通知北京和平壤,告之他们的决定:准备放
弃北朝鲜,让金日成及其政权和军队暂时退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去……
这是朝鲜战争最为传奇的一刻。在收到电报的第二天,毛泽东即复电表示同意他们的意
见。如果说中国放弃出兵,这是最有可能的时刻。但是,第三天,毛泽东做出了决定,
在给周恩来的连续三份电报里,均明确表示:中国出兵!
历史无可假设,后世读史者如果失去对历史现场的深度勘探与认知,无法理解当事人决
策的曲折与艰难,当然也无法理解一场战争的价值与意义。
◎李鸿谷
和平与战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新生的共和国,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
这年底,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 阅读全帖 |
|
b****k 发帖数: 315 | 43 我这么说不是反毛,恰恰相反我挺毛。但是不合格的毛派反而是祸害,真学好毛泽东的
学问是很难的,因为毛的路很艰难,不是右派的路可以比。所以真的崇敬毛就要好好读
历史和党史,以及毛选,起码前五卷。
在真的读透读出味道前辩论只会给人以口实,把自己降低到所瞧不起的反对者的水平上。
至于困于宣传而反毛的人,由他们去吧。毛不需要所有人的崇拜和认同,因为那本来就
不可能。毛对此一直有清醒的认识。 |
|
w**********g 发帖数: 1985 | 44 “文革”中的高教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来源:毛泽东网摘 发布时间:2011-07-22 查看次数:221
斯 蓝
今天是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发表43周年的纪念日。
1968年7月21日,在全国山河一片红,全国人民喜迎党的“九大”胜利召开的新形
势下,毛主席站在社会历史的制高点上,发出了高教改革的重要指示:“大学还是要办
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从有实践
经验的工人和农民中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毛主席的这一光辉指示,如春风,似雨露,滋养和吹开了植根于社会主义土壤中的教育
革命的新芽,“七·一二”工人大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以及经过洗礼改进后的各类
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批批来自农村、厂矿、部队的工农兵学
员,迎着灿烂的阳光,肩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继续革命的新
战场,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
我生长在湖北农村一个“家大口阔”的贫困家庭,母亲早逝,父亲是生产队普通社员,
幼时辍学三年;1968年7月初中毕业回乡务农,同年年底在社员大会上被选为生产队会
计;... 阅读全帖 |
|
Z**********g 发帖数: 662 | 45 本阁按:
唯心主义为什么能培养大师?明末、民国短短几年为什么能出大师?唯物主义为什么老
是搞成那种邃密之学?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把这个教育的事情总结了一下,给唯物主义清代学界介绍了正宗明代
心学如何培养人的方式,其实也不难。我摘抄四十八回如下: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
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
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
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
、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
看到没有,一年的时间:一百首王摩诘+一二百首老杜+一二百首李青莲+陶渊明、应
玚、谢、阮、庚、鲍+极聪敏伶俐。这叫做淹没浸润的功夫。当然这个成本很大,一般
的学生就这么陪人读书给淘汰掉了。
所以才有后来的:
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这里面,黛玉的点拨也是很重要的。胡适的老师就比梁启超的老师差远了。
唯物主义的教学方式...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2570 | 46 “决心学习,至死方休”。这是毛对学英语的态度。
学好英语,等于打开了了解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往小了说,各种文献资料;往大了说,
另一种思维方式。
---------
zt:
学英语是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一个部分。我于一九五四年秋到毛泽东办公室担任他的国际
问题秘书,前后有十二个春秋。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秘书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帮助他
学习英语。从那以后,二十年过去了,但毛泽东学习英语的生动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最近我查阅了毛泽东生前阅读过的英文书刊,访问了一些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并查
阅了我当时的笔记,以便使我的回忆和叙述更真切一些。
“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中国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并主张把学习本国语言和学习外国语
言,学习现代汉语和学习古代汉语结合起来。
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多次提倡干部学习外语。一九五八年一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
》(草案)中,他建议在自愿的原则下,中央和省市的负责同志学一种外国文,争取在
五年到十年的时间内达到中等程度。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初期,他重申了这一建议。在
七十年代,他还提倡六十岁以下的同志要学习英语。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自学过英语。但是,由于...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47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散文:
您的光辉将穿过所有岁月
——致人民领袖毛主席
月照水心•王捷梅
主席:您好! 我已好长时间没写东西了,主要是近三年,我被一件“烦人事”侵扰
,实在无心缀文,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跟时代有关……
当今时代,用您的话说,是“换了人间”:文字铺天盖地,日日以海量吞吐。我常
想:写字的意义在哪儿?那些写小情趣、小感伤、小快乐、小纠结、小闲适的文字随处
可见,少几篇或多几篇有区别吗?又自知写不了格局开阔、视野宏远、情思丰沛、有正
大气象的美文,所以,一直搁笔,不写。
不写,不代表不看,不想……生活那么纷繁,时代那么复杂,只要心还在跳动,就
不能不看,不能不想:中国的未来,人类的走向……
特别是面对您过去说的“贪腐成风、廉耻扫地”以及官商勾结、污染遍地、贫富分
化、荣辱颠倒、潜规则盛行、问题食品丛生、大国小国虎视眈眈、房奴孩奴与蚁族啃老
族屡见不鲜的现实,我和很多国人一样,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您——“从人民当中生长出
来的领袖”……
早知道2013年是您诞辰120周年,一直想写篇纪念文章,但,迟迟不敢动笔……您
的功劳比山高,心智比海深,才华比天大,我,一个...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9671 | 48 薄熙来要求年轻人 把毛著作当经典学习
● 顾功垒 报道
重庆特派员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近日和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摘金夺银的重庆运动
员举行座谈时,从体育锻炼谈到推进“健康重庆”建设,数次引用中共开国领袖毛泽东
20多岁时写的《体育之研究》,更要求年轻人把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当作
“经典”来学习,显示薄熙来将延续他的唱红思路,从中共革命传统中寻找精神力量。
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昨天以全版封面,报道薄熙来上周末和获奖重庆籍运
动员、教练员的座谈情况。重庆这次派出清一色九名巾帼小健儿,在大运会上摘得七金
一铜。
薄熙来笑言,自己是特地放下繁忙公务,来感受年轻人的青春气扬,表扬他们为山
城争气。
回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最享受的莫过于上体育课,他直说喜欢游泳,认为体育锻
炼和学习是相辅相成,传承了也爱好游泳的毛泽东的“德智皆寄于体”的思想。
他强调,近年来在落实以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和健康为具体内容的“五个重庆
”建设时,重庆在不太富裕的情况下,率先把每周体育课从两节增加到四节,落实“健
康重庆”的战略任务,是因为健康事关一个城市的效率,决定其未来。科学发展观里...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6421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xiumu (朽木☀病树前头万木春),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朱永嘉:从毛泽东三读《晋书》说《炎黄春秋》的操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30 21:52:12 2010, 美东)
朱永嘉:从毛泽东三读《晋书》说《炎黄春秋》的操守
作者:朱永嘉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1233 更新时间:2009-11-16 顶 荐 ★★
★ 【字体:小 大】
http://www.wyzxsx.com
朱永嘉
林彪的座机在外蒙坠毁以后,毛泽东又重提了《诗经·大雅·荡》那句“靡不有初,鲜
克有终”的话。他告诫全党,革命者要注意保持自己的晚节。在七二年十月,毛要我们
为他标点和注释过谢安、谢玄、桓尹、刘牢之四篇《晋书》中的人物传记,其中值得注
意的是那篇《刘牢之传》,毛在我们标注的四篇传的合订本上,批了“请政治局同志一
阅”。到了七四年末,毛再一次要我们上送这四篇传,当然包括《刘牢之传》在内,到
了七五年八月,毛又一次通过姚文元布置我们标点注释《晋书》中的《王敦传》、《沈
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