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民国日报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t
发帖数: 8967
1
1931年7月6日的上海《民国日报》登出的《一般女士征求如意郎君的标准》:
一、面貌俊秀,中段身材,望之若庄严,亲之甚和蔼;
二、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
三、高尚的人格;
四、风姿潇洒,身体壮健。精神饱满,服饰洁朴;
五、对于女子的情爱,专而不滥。诚而不欺;
六、经济有相当的独立;
七、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
八、有创造的精神,有保守的能力。
同一天的上海《民国时报》青年男子征婚:
我所希望于女子者,约有十项:
一,要有清洁的嗜好和能力;
二,要有概括地眼光以及学识;
三,要有缜密而周到的心思;
四,要有充量而素养的情感;
五,要有治家的兴趣和能力;
六,不要眼光势力;
七,不要自我太强;
八,不要太无意见;
九,不要见人羞怯;
十,不要态度虚浮。
M******8
发帖数: 10589
2
刘典
在古代,辱骂皇帝可不是罚款就能打发的小事。老百姓经常挂在口头的“十恶不赦
”,也就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重罪十条”,其中有一条叫做“大不敬”,指的就是严
重侵害皇帝个人尊严的行为,不但自己掉脑袋,九族还要受到株连。
而在民国,却有一家报社,戏称当时的大总统为日本子孙的“私生子”,一时名扬
四海,最后也只是罚款两百大洋了事,这起轰动民国的诽谤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亲日的安福系军阀
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府,1918年3月,段祺瑞指使亲信
徐树铮、曾毓隽、王揖唐等,在北京安福胡同组织安福俱乐部,由此形成了一个民国初
年影响力颇深的政治团体——安福系,而这个派系也正是因为其成立及活动地点在北京
宣武门内安福胡同而得名。
从成立到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失败止,该系作为皖系军阀左右北方政局的政治力量
在政界颇为活跃,甚至一度包办了民国政府的选举,于1918年8月间成立新国会,推徐
世昌为大总统。因国会中以安福系马首是瞻,故而这届国会又称“安福国会”或“安福
政府”。
段祺瑞控制的安福政府,通过出卖铁路、矿山、森林等权益,换取日本巨额贷款扩
充军力,推行武力统一政策,激起举...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报社戏弄大总统——轰动民国的诽谤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5 11:54:29 2013, 美东)
刘典
在古代,辱骂皇帝可不是罚款就能打发的小事。老百姓经常挂在口头的“十恶不赦
”,也就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重罪十条”,其中有一条叫做“大不敬”,指的就是严
重侵害皇帝个人尊严的行为,不但自己掉脑袋,九族还要受到株连。
而在民国,却有一家报社,戏称当时的大总统为日本子孙的“私生子”,一时名扬
四海,最后也只是罚款两百大洋了事,这起轰动民国的诽谤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亲日的安福系军阀
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府,1918年3月,段祺瑞指使亲信
徐树铮、曾毓隽、王揖唐等,在北京安福胡同组织安福俱乐部,由此形成了一个民国初
年影响力颇深的政治团体——安福系,而这个派系也正是因为其成立及活动地点在北京
宣武门内安福胡同而得名。
从成立到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失败止,该系作为皖系军阀左右北方政局的政治力量
在政界颇为活跃,甚至一度...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4
民国时期反对日本对华“支那”蔑称交涉始末
收藏到手机 转发 评论
2012-04-05 09:53
“支那”一词本系“秦”之朝名或“瓷器”等物名的译音,古时印度等曾用以指
称中国,江户时代(1603-1867年)中期兰学兴起后,日本也有人自西语转译使用。至
19世纪末,日本人用此称呼中国,与用“唐国”、“清国”等尚无本质差别。但至中国
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千百年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因获胜而陶醉,上街庆
祝“日本胜利!支那败北!”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就有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蔑
意,并由中性词变成了贬义词。最早感到“支那”之词义变化的海外华侨和留学生曾投
书日本报纸,要求日本人弃用“支那”,改称中国,并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国号称谓的
争论。
辛亥革命爆发、乃至中华民国成立后,日本一直图谋至少在中国搞一个君主立宪政
体,并勾结俄、英等拖延对华承认。1913年春,美国数度表示将承认中国新政府,这使
日本政府倍感压力——既害怕其他列强追随美国而使其陷于孤立,又担心日本国民终究
不能容忍中日两国长期处于无正式邦交的状态,故打算择机尽快予以承认。然一旦承认
后再称“清国”显不合适...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5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0/200609/9957.html
一、前言
传统中国县以下的基层权力结构,始终是中外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
。费孝通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即巳注意到“从县衙门到每家大门之间的一般情形”
“是有趣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中国传统中央集权的专
制体制和地方自治的民主体制打交涉的关键。如果不弄明白这个关键,中国传统政治是
无法理解的” 。在中国二千年来的地方政府层级变迁过程中,县级政区是最稳定的一
级基层政区。皇帝任命的地方官员到县级为止。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而认为县衙以下处
于一种 “权力真空”状态。事实上,在县衙以下的基层社会,实际存在着三个非正式
的权力系统在运作:其一,是附属于县衙的职业化吏役群体。如清代州县吏役人数,大
县逾千,小县亦多至数百名 。其二,是里甲、保甲等乡级准政权组织中的乡约地保群
体。这一群体每县亦有数十至数百人不等 。其三,是由具有生员以上功名及退休官吏
组成的乡绅群体。据张仲礼研究,19世纪前半期中国士绅总数巳达到100余万 ,平均每
县有六七百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China版 - 《民国名人张璧评传》第3章
三、青年时代投身革命的张璧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宣统皇帝溥仪下诏退位。清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下诏
袁世凯组建中华民国。
3月,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第一届内阁政府。同盟会会员唐绍仪出
任内阁总理,赵秉钧任内务总长,陆征祥任外交总长。内阁部长们中半数以上也是同盟
会会员。与此同时,袁世凯正式邀请孙中山、黄兴赴京,共商国计。
这时候的张璧,依然领兵驻扎在山东军中。
8月24日,孙中山到达北京,袁世凯以国家元首的规格隆重接待。在欢迎孙中山举行的
盛大宴会上,袁世凯盛赞孙中山说:
……今见孙先生来京,与我谈者极其诚恳,可见前此谣传尽属误会,民国由此益加巩固
,此最可欢迎之事。
当时,袁世凯任命孙中山为全国铁路督办、授予黄兴陆军上将军衔。
6月初,直隶省议会选举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但是袁世凯对选举结果不予承认,并另行
任命他人。唐绍仪见《临时约法》已遭到破坏,彻悟袁世凯之独裁行为后,于6月15日
愤而辞职。而继任的陆征祥,很快又遭到议院弹劾而辞职。
于是,赵秉钧在当年8月当上了袁世凯政府的第3任国务总理。8月5日至11日,同盟会改
组成为国民党。8月25日,孙中山当选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民国名人张璧评传》第3章
三、青年时代投身革命的张璧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宣统皇帝溥仪下诏退位。清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下诏
袁世凯组建中华民国。
3月,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第一届内阁政府。同盟会会员唐绍仪出
任内阁总理,赵秉钧任内务总长,陆征祥任外交总长。内阁部长们中半数以上也是同盟
会会员。与此同时,袁世凯正式邀请孙中山、黄兴赴京,共商国计。
这时候的张璧,依然领兵驻扎在山东军中。
8月24日,孙中山到达北京,袁世凯以国家元首的规格隆重接待。在欢迎孙中山举行的
盛大宴会上,袁世凯盛赞孙中山说:
……今见孙先生来京,与我谈者极其诚恳,可见前此谣传尽属误会,民国由此益加巩固
,此最可欢迎之事。
当时,袁世凯任命孙中山为全国铁路督办、授予黄兴陆军上将军衔。
6月初,直隶省议会选举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但是袁世凯对选举结果不予承认,并另行
任命他人。唐绍仪见《临时约法》已遭到破坏,彻悟袁世凯之独裁行为后,于6月15日
愤而辞职。而继任的陆征祥,很快又遭到议院弹劾而辞职。
于是,赵秉钧在当年8月当上了袁世凯政府的第3任国务总理。8月5日至11日,同盟会改
组成为国民党。8月25日,孙中山当选为...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也谈《清室优待条件》问题(zz)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京)2000年02期,第50~57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北大学历史系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喻大华先生《〈清室优待条件〉新论
》一文中所及《清室优待条件》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溥仪叛国原
因诸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作者指出,《清室优待条件》无积极意义可言,冯玉祥将
其修正并驱逐溥仪出宫也无可非议;而溥仪叛国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更是其一心想恢复
“大清江山”的阶级本性决定的,我们不应该以任何理由为其出卖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失
节行为辩解。
《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 期刊载了喻大华先生《〈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
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以下简称《新论》)的文章。该文对《清室优待条件》、冯
玉祥驱逐溥仪出宫和溥仪叛国原因等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拜读之后,笔者认为该文不
仅观点陈旧,而且在一些问题的论述上、尤其是关于溥仪充当日本帝国主义工具原因的
看法,涉及到一个十分严肃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即如何评价某些对国家、民族犯有严重
罪行历史人物的犯罪原因。为此笔者也试就该文所涉及的上述三个问题略陈管见,与喻
先生商...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969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金一南讲座:苦难辉煌
杨奎松评《苦难辉煌》:怎么会有人这样写历史
从没有想过会读金一南的书,因为我们的专业原本差别很大。他在国防大学战略教
研部任职,从发表的文章看,主要做的是时政评论性质的工作;我则做的是实证的历史
研究。两项工作性质和方法差距很大,原本有点风马牛不相干。知道金出版有《苦难辉
煌》一书,[1]书店里简单翻过,因为发现是纪实文学体,文字、史实随性发挥,观点
及资料引证又全无出处注释说明,因此也没有动过去读的念头。
所以会想到必须要读一下金书,是因为今年纪念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许多报刊杂
志和电视台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纪念文字或片子,一些编辑记者把他们写好的稿
本发来请我帮忙在史实上“把把关”,意外发现其中许多错误如出一辄,十分雷同。细
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们这些出错的文字,大都是从金书中抄来的。为此我不得不上网
把金书相关章节找出来看了一遍,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怎么会有人这样写历史!
我最初看到金书是在书店小说散文一类文学书里面,想来作者出版这本书时应该也
没有想要当历史书来出。既然是文学书,自然也就像“××演义”一样,不应当被人们
当成历史书来读。奇怪的是,今年网上...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3045
10
有关顾顺章的案子,这个资料更翔实。链接里有地图等珍贵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8958ce010104j8.html
周恩来:腥风血雨的卅年代和动乱的文革年代-----关于1931年顾顺章家属等16人
在上海被秘密处决掩埋,即“爱棠村掘尸案”地点和死者名单的首次详细考证【撰稿人
原著 后附历史资料照片(增补)】
(一):回首,四十年前那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
1967年5月文革进入了高潮,北京红卫兵和造反派对周恩来发难,抛出当年国民
党时期报刊关于"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并准备楸叛徒来打倒周恩来(周恩来卅年代笔
名之一为伍豪),而这份"启事"实际上是国民党捏造的声明,实际为了报复周恩来而做
的一个举动,因为在此前周恩来已对叛徒顾顺章的家属进行了秘密处决,虽然在1932年
3月党中央已经证实这个"启事"是国民党用来诬陷周恩来并瓦解中共的一个阴谋,并且党
中央也曾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名义发布告澄清了事实,但是此时周
恩来心中还是不平静,调阅了卅年代年上海的旧报,把1931年到1932年报刊有关伍豪事
件...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1
摘要:革命史观的核心内容是制造革命对象,神化革命力量,遗忘革命变革的根本目的
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人际关系,从而为国家、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牢固的制度保
障。这种思潮在思想文化领域流毒很广。
辛亥百年,那么多人,说了那么多话,就中国大陆而言,可谓盛况空前!但有些问
题,总觉得没有说透。
20世纪中国,在辉煌或屈辱背后,包括胜利和失败的后果,是一亿多中国人成了非
正常死亡的冤魂!关节点之一是辛亥革命。
任何国家,每次大革命都会产生重要的思想和学术成果。20世纪中国连绵不断的革
命,至今没有得到彻底反思,仍然在等待巨著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中国史学家冲破意识形态枷锁,写出不少杰出的论著。应该以
辛亥百年为契机,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面对这次革命的成败得失,史学家应该写一部悲怆的命运交响乐,让中国和世界各
国的公民永远记住前车之鉴!
愚意以为,妨碍我们如实认识百年历史的,是中国人尚未彻底摆脱革命史观或党派
史观。这是一个伪装得很好的陷阱。
近代中国歪曲历史为现实政治服务,孙中山是始作俑者之一。1904年,他为刘成禺
的《太平天国战史》作序说:“汉公(刘成禺)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俾读...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3693
12
"民国时期可以自由办报,所以才有了当时极力鼓吹美国民主自由、反对本国合法政府
、宣扬血腥暴力、号召武装保卫他国的新华日报,直至民国转进"
呵呵,胡说八道移花接木。新华日报1938年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背景下才创刊。"武
装保卫苏联"是1929年的口号.新华日报1947年2月28日中华民国政府全面进攻解放区失
败之后被勒令停刊.你来举两个新华日报没被国民政府取缔之前“反对本国合法政府、
宣扬血腥暴力”的例子来看看,而不是扣帽子
"至于屠杀学生,民国政府的官员公开宣称一辈子吃素悔过,本朝是加紧悄悄将老婆孩
子移民敌国来表示忏悔。"
屠杀学生公开宣称一辈子吃素悔过的那个人好像1925抵制孙中山主张召开的国民会议,
是被民国执政党国民党痛骂的北洋军阀。现在谈民国范忽然认爹认到他,你问问先总裁
干不干先?
再说你如果把北洋军阀也算民国的一部分,那么这个人签订的西原借款,《中日陆军共
同防敌军事协定》,《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这些个卖国条约是不是也是民国范?
"民国,是成功带领中华民族赢得廿世纪的二次大战,并跻身联合国五常的时代。"
租界由德国转给日本,此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当然这里也有民国...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北大历史系教授尚小明最新论文:陈其美主谋杀宋谬说之流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6 08:58:57 2016, 美东)
http://t.cn/RU5Dbj5
2015年10月29日15:31阅读16294
陈其美主谋杀宋说系“刺宋案”发生后,在国民党人与袁世凯政府激烈斗争过程中,由
袁世凯一方、应夔丞及其党徒,以及支持政府的《国报》等共同罗织、构陷而成,而后
又经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于《辛丙秘苑》中杜撰情节,从而为一些不明内情者所信。袁世
凯一方构陷陈其美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刺宋案”发生后国民党对政府的攻击;应夔丞
及其党徒陷害陈其美的目的,是为了讨好政府,从而寻找机会脱罪;袁克文杜撰情节的
目的,则是为了证明其父并非杀宋幕后主使。由于各方动机不纯,各种所谓陈其美杀宋
的“证据”,极尽猜测、虚构之能事,完全与事实不符。
从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沪宁车站被刺后不久起,就开始流传一种说法,称
宋教仁被...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4
http://t.cn/RU5Dbj5
2015年10月29日15:31阅读16294
陈其美主谋杀宋说系“刺宋案”发生后,在国民党人与袁世凯政府激烈斗争过程中,由
袁世凯一方、应夔丞及其党徒,以及支持政府的《国报》等共同罗织、构陷而成,而后
又经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于《辛丙秘苑》中杜撰情节,从而为一些不明内情者所信。袁世
凯一方构陷陈其美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刺宋案”发生后国民党对政府的攻击;应夔丞
及其党徒陷害陈其美的目的,是为了讨好政府,从而寻找机会脱罪;袁克文杜撰情节的
目的,则是为了证明其父并非杀宋幕后主使。由于各方动机不纯,各种所谓陈其美杀宋
的“证据”,极尽猜测、虚构之能事,完全与事实不符。
从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沪宁车站被刺后不久起,就开始流传一种说法,称
宋教仁被刺是前沪军都督陈其美指使曾在其手下任谍报科长的应夔丞所为。随着国民党
和袁世凯之间围绕“刺宋案”发生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有关陈其美主谋杀宋的说法也越
来越多,并将黄兴牵连进来,认为宋教仁被刺乃国民党不同派系间内讧所致。即使在“
宋案”发生百年之后,仍有一些人怀疑陈其美为幕后主使,甚至言之凿凿,认为是事实
...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5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057
娄红乐:杨开慧临终手稿
囿于“毛泽东革命伴侣”的形象和资料的欠缺,杨开慧的故事虽为人津津乐道,但她在
现实中经历的波折与苦楚却很少有人谈及。本专题整理了杨开慧在她去世前三年(1928
-1930年)留下的八篇手稿,尝试呈现杨开慧真实的生活。
这八篇手稿是1982年和1990年修缮杨开慧故居时从其卧室屋檐下及后墙砖缝中发现
的,也就是说,毛泽东在去世前从未见过这批手稿。我们将参照现有的资料考证这些手
稿的原文内容,将其分类并呈现如下。
【一】对毛泽东:从疯狂思念到怀疑自己被“丢弃”
从这八篇手稿的内容来看,主要还是记述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牵挂、思念、等待和失
望。这三年中两个人几乎失去了一切联系,所以虽然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爱情一直没有改
变,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她心中的哀怨之情也在淤积。她开始逐渐表现出对毛泽东的失
望,甚至怀疑毛泽东是否已经将自己“丢弃”。手稿中有关毛泽东的内容有如下几篇:
一、《偶感》和《寄一弟》:在对毛泽东的思念和等待中苦苦煎熬。
按照时间推算,杨...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2 (共産豬2),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你们说,那些“新发现的”和“新近解密的”“历史文献”会不会是当代人伪造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5 10:43:17 2012,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057
娄红乐:杨开慧临终手稿
囿于“毛泽东革命伴侣”的形象和资料的欠缺,杨开慧的故事虽为人津津乐道,但她在
现实中经历的波折与苦楚却很少有人谈及。本专题整理了杨开慧在她去世前三年(1928
-1930年)留下的八篇手稿,尝试呈现杨开慧真实的生活。
这八篇手稿是1982年和1990年修缮杨开慧故居时从其卧室屋檐下及后墙砖缝中发现
的,也就是说,毛泽东在去世前从未见过这批手稿。我们将参照现有的资料考证这些手
稿的原文内容,将其分类并呈现如下。
【一】对毛泽东:从疯狂思念到怀疑自己被“丢弃”
从这八篇手稿的内容来看,主要还是记述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牵挂、思念、等待和失
望。这三年...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17
刘德伟
周恩来:腥风血雨的卅年代和动乱的文革年代-----关于1931年顾顺章家属等16人在上
海被秘密处决掩埋,即“爱棠村掘尸案”地点和死者名单的首次详细考证【撰稿人原著
后附历史资料照片(增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6a2630101l0uz.html
(一)回首,四十年前那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
1967年5月文革进入了高潮,北京红卫兵和造反派对周恩来发难,抛出当年国民党
时期报刊关于《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并准备楸叛徒来打倒周恩来(周恩来卅年代笔
名之一为伍豪),而这份《启事》实际上是国民党捏造的声明,实际为了报复周恩来而
做的一个举动,因为在此前周恩来已对叛徒顾顺章的家属进行了秘密处决,虽然在1932
年3月党中央已经证实这个《启事》是国民党用来诬陷周恩来并瓦解中共的一个阴谋,
并且党中央也曾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名义发布告澄清了事实,
但是此时周恩来心中还是不平静,调阅了卅年代年上海的旧报,把1931年到1932年报刊
有关伍豪事件等内容编为《大事记》连同一封信呈交给毛泽东,再次阐述了所谓伍豪叛
变... 阅读全帖
M******2
发帖数: 952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visBickle (Travi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931年周恩来灭门顾顺章事件的首次详细考证(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5 09:51:27 2013, 美东)
刘德伟
周恩来:腥风血雨的卅年代和动乱的文革年代-----关于1931年顾顺章家属等16人在上
海被秘密处决掩埋,即“爱棠村掘尸案”地点和死者名单的首次详细考证【撰稿人原著
后附历史资料照片(增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6a2630101l0uz.html
(一)回首,四十年前那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
1967年5月文革进入了高潮,北京红卫兵和造反派对周恩来发难,抛出当年国民党
时期报刊关于《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并准备楸叛徒来打倒周恩来(周恩来卅年代笔
名之一为伍豪),而这份《启事》实际上是国民党捏造的声明,实际为了报复周恩来而
做的一个举动,因为在此前周恩来已对叛徒顾顺章的家属进行了秘密处决,虽然在1932
年3月党中央已经证实这个《启事》是...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visBickle (Travi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931年周恩来灭门顾顺章事件的首次详细考证(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5 09:51:27 2013, 美东)
刘德伟
周恩来:腥风血雨的卅年代和动乱的文革年代-----关于1931年顾顺章家属等16人在上
海被秘密处决掩埋,即“爱棠村掘尸案”地点和死者名单的首次详细考证【撰稿人原著
后附历史资料照片(增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6a2630101l0uz.html
(一)回首,四十年前那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
1967年5月文革进入了高潮,北京红卫兵和造反派对周恩来发难,抛出当年国民党
时期报刊关于《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并准备楸叛徒来打倒周恩来(周恩来卅年代笔
名之一为伍豪),而这份《启事》实际上是国民党捏造的声明,实际为了报复周恩来而
做的一个举动,因为在此前周恩来已对叛徒顾顺章的家属进行了秘密处决,虽然在1932
年3月党中央已经证实这个《启事》是...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2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袁伟时:我看到的家乡民国县乡政府
人类共同体的事物需要有人管理,逐步生长出政府机构。我在民国政府统治下生活了18
年,对县乡政府有些零碎印象。
简陋的政府机关
我的家乡:广东省兴宁县罗岗区。1941年实行新县制,区以下分几个乡,我家在靠近罗
岗圩的蕉坑村,属于罗中乡。省到乡共四级,省县之间有个兴梅专区,有专员公署,是
省的派出机构。这些政府机关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简陋。以罗岗区政府来说吧,设在
圩上原来的一个破庙中,两进的平房。区政府和警察派出所都在其中办公。区政府官员
十来个人,警察也是十个八个。我没有找到罗岗区政府的档案,兴宁其他区的工薪册,
和我估计的差不多。
1941年推行的所谓新县制的最大特点是区以下设乡,乡下面有保甲。
乡政府更简单:一个乡长,一个文书,一个杂役。罗中乡政府在圩场旁边,乡长袁国泰
,原来是罗岗中心小学校长;没有人回到乡政府办什么事情,主要作用是赴圩的乡邻到
那里去喝茶聊天。乡长的薪金是每年十担谷(每担等于现在120市斤)。
县政府在兴宁县城府前街。是较大的平房。我没有进去看过。大门上一边一块大招牌:
兴梅专区专员公署,兴宁县政府。官员准确人数不知道,印象是出入的人从不拥挤。隔
一个只有几百平... 阅读全帖
c*****4
发帖数: 1777
21
“华胄遥遥不可踪,督师威望溯辽东。糊涂最是张沧海,乱替人家认祖宗。”这首诗是
民初濮伯欣所作《新华打油诗》(袁世凯踞新华宫称帝)之一,说的是张伯桢为袁世凯认
了个广东祖宗袁崇焕的故事。
御用报纸传袁世凯为袁崇焕后裔消息
袁崇焕,明代著名爱国将领,屡建战功。后来明崇祯帝中敌反间计,下袁崇焕于狱,崇
祯三年(1630)磔于市。袁崇焕故乡为何处,诸贤意见不一。考袁崇焕《游雁洲》诗序云
:“平南县治前河中常有雁,邑人以雁多少为科名征。”袁崇焕之弟袁崇灿后裔袁骥绍
所藏《袁氏家谱》记:“始祖字西堂,公祖籍广东省东莞县水南圩茶园村,于明正德元
年,自粤东贸易广西梧州府苍梧县绒(戎)圩,居处数年,迁居藤县五都白马汛,受业建
籍,立袁最贤户。”袁崇灿另一后裔袁骥永所藏《袁氏家谱》所记略同。道光《平南县
志》载平南人袁珏《前明蓟辽督师袁元素先生》七律十六首,作者自注云:“先生东莞
人,今庐墓遗址与后人俱在平南。”
由此可知,东莞为袁崇焕出生的故乡,当然毫无疑义;而藤县、平南均视袁崇焕为其乡
贤,亦各自有其不能抹杀的理由。
袁崇焕无子。兄弟三人,崇焕居长;次崇灿,先于崇焕病死;季崇煜。据余大成《剖肝
录》... 阅读全帖
h*******u
发帖数: 15326
2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124/19/421828_14301643.shtml
不容轻视的“民国黄金十年”
(转自星岛环球网)
孙中山的建国大业
编者按:1919年,对于孙中山来说,是一段充满崎岖和挫折的时光。在这段赋闲岁
月,孙中山撰写出了《建国方略——物质建设》这部架构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向的纲领性
巨作。在这部洋洋10余万言的建设计划中,孙中山为中国未来的工业发展设想了一个包
罗万象的宏伟大纲:10万英里的铁路和100万英里的公路,疏浚现有运河和开挖新的运
河,一个规模庞大的治水和水土保持工程,开辟全新的北方、东方、南方三大商用港口
,从这些港口出发的铁路将远抵西藏、新疆、蒙古和满洲。发展新的钢铁冶炼、矿业与
企业,在中北部造林以及移民于东三省,屯垦新疆与西藏。
但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孙中山《建国方略——物质建设》的前瞻性与宏大气魄只能
被扣上不合时宜的帽子。澳大利亚记者瑞纳这样描述关于孙中山首次展示他的宏伟...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707
23
美联社一下把沈崇定义为“站街女”,还曾和美军士兵为了一晚上多少钱讨价还价
二战中,美英为中国牵制日本,同意了民国政府一直争取的有关取消领事裁判权的请求
,1943年1月11日,中美签订《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
,所谓“领事裁判权”自此废除,就是说:“任何外国人在中国犯罪,应该在中国法庭
受审,按中国法律治罪。”
但事实上,这种治外法权依然在当时的社会中实质存在,只是适用的群体没有像过去一
样那么普遍,而涉及到外国人的判决,往往也需要看该国政府的眼色。
以民国政府同年十月一日与美国签订的《处理在华美军人员刑事案件条例》为例,其中
明确规定:“对于美军人员在中国境内所犯之刑事案件,归美军事法庭及军事当局裁判
”。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民国政府争取废除领事裁判权,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的数年间,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后治外法权时代”。何为后治外法权时代呢?即领
事裁判权虽然从名义上已经废除,但是因为国力衰弱,洋人欺压国人却依然逍遥法外的
案例依然广泛存在,其中1946年发生的沈崇案以及1948年发生的景明大楼案就是两例引
起当时社会巨大反响的典型。
从沈...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4
女子的征婚广告
从良妓女的征婚广告
1922年2月19日上海《民国日报》载文《堕坑妓女登报征夫》,内提一位黄氏名雪花的香港妓女,年方廿一,才貌双全,厌弃烟花生涯,生出从良意愿,特刊广告如下:
自维陋质,少堕烟花。柳絮萍轻,长途浪遥。
茫茫恨海,谁是知音?黯黯情天,未逢侠士。孽缘已满,夙债堪偿。
无奈未遇知音,难奏求凤之曲。每念红粉飘零之苦,同抱天涯落拓之悲。
好景无多,名花易谢。雅不欲托报章而择配,登告白以求凰。
翻觉红粉颜羞,难免文人讥讽;奈何东皇力薄。可恨护花无方。
章台作客,大半征逐风尘;惜玉怜香,总之花丛稀见。
叹年华之逝水,付夙恨以何如?
若蒙君子如司马之多情,小妹具文君之慧眼,不弃花丛贱质,请速惠临。
被招者,以二十二至四十三岁为合格,身价(赎身费)二百二十元,条件面订。
(上世纪20年代,大城市物价逐趋平稳,一圆银元换算成今日的购买力,约在90~110元之间。当时普通工人月工资一般为15~20元,实习生临时工10元左右,月收入超过50元,就已达到小康水平,100元以上,则进入中产阶层。像20年代初陈独秀任北大文科长,月薪400银圆,实际购买力相当于今日40000元左右,毛...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59
25
http://sq.k12.com.cn/discuz/viewthread.php?
tid=458581&page=1&authorid=1223695
周恩来:腥风血雨的卅年代和动乱的文革年代【撰稿人原著,后附历史资料照片】
一):回首,四十年前那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
1967年5月文革进入了高潮,北京红卫兵和造反派对周恩来发难,抛出当年国民党时期
报刊关于"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并准备楸 叛徒来打倒周恩来(周恩来卅年代笔名之一为伍豪),而这
份"启事"实际上是国民党捏造的声明,实际为了报复周恩来而做的一个举动 ,因为在此前周恩来已
对叛徒顾顺章的家属进行了秘密处决,虽然在1932年3月党中央已经证实这个"启事"是国民党用来诬
陷周恩 来并瓦解中共的一个阴谋,并且党中央也曾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ZF主席毛泽东的名义发布布
告澄清了事实,但是此时周恩来心中还 是不平静,调阅了卅年代年上海的旧报,把1931年到1932年报
刊有关伍豪事件等内容编为 [大事记]连同一封信呈交给毛泽东,再次阐述了所谓伍豪叛变事件的全部
过程,在这份呈交给毛泽东的信中附上的[大事记]中周恩来如下写道:"1...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861
26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杭高学生眼中的四位校长[zt]
再来一篇上面的房宇园回忆许绍棣的文章
我所知道的许绍棣
房 宇 园

许绍棣是浙江临海张家渡人,生于1901年,幼年丧母,后母待他不好,从小养成孤僻的
性格。平日深沉寡言,孤高自傲。
中学时在临海省立六中读书,毕业的那年,校内发生学潮,他和几个同学跳进窗去殴打
一个教师,没有毕业便被开除。父母不许他回家,只身到了上海,生活穷困,由同乡介
绍在一广东人家里当家庭教师。以后考进了复旦大学,边教边读,勉强修满了复旦商科
的学程。他希望在工商界找一理想的职业,由此发财致富,扬眉吐气。
大革命的风暴冲破了他的美梦。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不久,许绍棣在上海加入了国民党。
1925年由邵力子介绍在国民党的机关报——上海《民国日报》当副刊编辑,并在上海大
学的预科和附中教英语。上海大学和《民国日报》都是传播革命火种的洪炉,但也有不
少右派分子,许有一个不长的时期徬徨在国民党左、右派的十字街头。他一度和右派陈
德征等搞得火热,以后虽和陈闹翻了,但没有向左走的决心。五卅运动以后,上海大学
和《民国日报》社连遭巡捕房和军阀当局的警告、搜查。许离开上海去广东。
许绍棣之去广州,是邵力子的关系。到了广东后,初想走张
M******8
发帖数: 10589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那些留下来的民国教授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8368
和谈
1
刚刚看完大陆两年前出版的《民国的底气》,书里介绍了12位民国时期蜚声中外的北大
、清华教授,其中有几位我从前根本没有留意过,很有收获。书中提到了北大校史展览
馆里有当年教职员工的工资表原件:像李大钊月薪300元;胡适100,鲁迅60,而排在第
五名的是刘文典,每月160元。毛泽东告诉斯诺他在北大图书馆也做过,《红星照耀中
国》里面有这样的内容:(毛泽东说,)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把我介
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李大钊给了我图书助理员的工作,工资不低,每月有
八块钱。刘文典何许人也,他教30天课,毛泽东要在图书馆里干20个月?
刘文典出生在1889年,安徽人,17岁时进芜湖公学念书。读书期间受陈独秀、刘师培的
赏识和影响加入了同盟会。1909年他到日本留学,期间应章太炎之邀,参加同盟会机关
报《民报》的编辑工作。辛亥革命胜利后回国,在宋教仁办的《民立报》担任翻译和记
者。1913年宋在上海火车站遇刺,刘文典手臂也中了枪弹。再次到日本后...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9589
28
8没觉得。至少你说的中文都是旧的东西,古文就不说了,白话文可是从民国传来的。仅
仅从这一点看来,本朝就是垃圾。
不到近百年间,前后的对比可能比较清晰连贯一些。简单举几个例子。
民国时期可以自由办报,所以才有了当时极力鼓吹美国民主自由、反对本国合法政府、
宣扬血腥暴力、号召武装保卫他国的新华日报,直至民国转进,75年后的今天,你们
回国办份类似的报纸网站试试?
鲁迅,著名的反政府愤青,不仅没进过监狱,连中统军统都没请他喝过咖啡他,他的文
字不仅没有变成敏感词***,更可以公开发表。 他的言论曾经鼓噪了多少年少无知的人
加入了反政府武装,现如今倒是被曾经利用过他的言论的人将他的言论给禁了。
至于屠杀学生,民国政府的官员公开宣称一辈子吃素悔过,本朝是加紧悄悄将老婆孩子
移民敌国来表示忏悔。
民国,是成功带领中华民族赢得廿世纪的二次大战,并跻身联合国五常的时代。有人会
说联合国是花瓶,就那么回事,可无利不起早的某党派楞是鸠占鹊巢,叔也搞不清到底
是为什么。
民国没有工程师,不假,那是因为从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到1949年民国转进, 除
去15年的清政府时期, 即使算上战乱,满打满算也不过38...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那些留下来的民国教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那些留下来的民国教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8 07:14:59 2013,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8368
和谈
1
刚刚看完大陆两年前出版的《民国的底气》,书里介绍了12位民国时期蜚声中外的北大
、清华教授,其中有几位我从前根本没有留意过,很有收获。书中提到了北大校史展览
馆里有当年教职员工的工资表原件:像李大钊月薪300元;胡适100,鲁迅60,而排在第
五名的是刘文典,每月160元。毛泽东告诉斯诺他在北大图书馆也做过,《红星照耀中
国》里面有这样的内容:(毛泽东说,)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把我介
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李大钊给了我图书助理员的工作,工资不低,每月有
八块钱。刘文典何许人也,他教30天课,毛泽东要在图书馆里干20个月?
刘文典出生在1889年,安徽人,17岁时进芜湖公学念书。读书期间受陈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的民国政府被西洋鬼子忽悠继续给东洋鬼子付钱
点击:210 作者:成都双爷 来源: 双石茶社 发布时间:2018-01-02 07:27:41
1.jpg

这个故事的由来是这个样子的。
庚子年间,大清与洋人开战,败了,被判定赔付列强白银4亿5千万两,这就是所谓的庚
子赔款。后来耶,民国替代了大清,民国接的是大清的烂摊子,穷得要死,只好找列强
借钱。列强说可以借啊,但你得替大清担戴债务,接着还庚款,这就是所谓“先认赔款
,再说借款”,于是天朝又被迫套了双重债务:庚子赔款——简称“庚款”或“赔款”
;善后借款——简称“债款”。
再后来,这按年按月付的债、赔二款已然填不了东洋倭国太君的胃口,太君们直接就想
囫囵把天朝吞下肚去。
于是两国开战,打得是血肉模糊!
然后,互为敌国的两国之间,就有了一段送钱送钱的“佳话”……
这可是凯申物流的活雷锋故事啊!
一、抗战时期对日赔付庚、借二款的背景和梗概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当时由于中国海关由英国控制,英国出于自身利益计
坚持对日绥靖政策,海关总税务司梅乐和以所谓“保持海关完整,维护税收”为名,竭
力主张中国照...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民易代时旗人状况
“濒临绝境的他们,忍受着别人的讥笑、指责,更看不懂书上的批评和辱骂。”
电影《一步之遥》让民初上海热议一时的“阎瑞生案”重又嚣闹了一回。被阎
瑞生谋杀的黄莲英,并不是电影中的贵胄后人,而是杭州驻防旗营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
。辛亥光复后,军政府没收旗营土地,驱逐了所有的旗兵及家眷,莲英一家无处可去,
父亲不久死了,母亲改嫁,将莲英送与饮马井巷一个地保做女儿,这个地保叫黄咬脐,
年老妻亡。后来养父也死了,莲英流落到上海。时装戏“枪毙阎瑞生”当时妇孺皆知,
但时人并未注意,黄莲英是旗人的女儿。
这个故事,联系到“马走日”“覃赛男”在电影中的角色设定,他们是亡清后
依旧维持上层身份的前朝旗人贵胄。但回到真实的历史,一场革命,流亡者并未归来,
绝大多数的“马走日”“覃赛男”四处逃散、隐姓埋名,和真实的黄莲英一样,隐没得
无声无息。这段历史,可构成一部族群与政治建构意义上的“遗民史”。
清、民易代,除去造就了一群政治遗民和文化遗民,这是我们熟知的“清遗民
”,还包括,将一个民族整体性地变成“遗民”。所不同的是,前者的诗酒惆怅、黍离...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清民易代时旗人状况
“濒临绝境的他们,忍受着别人的讥笑、指责,更看不懂书上的批评和辱骂。”
电影《一步之遥》让民初上海热议一时的“阎瑞生案”重又嚣闹了一回。被阎
瑞生谋杀的黄莲英,并不是电影中的贵胄后人,而是杭州驻防旗营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
。辛亥光复后,军政府没收旗营土地,驱逐了所有的旗兵及家眷,莲英一家无处可去,
父亲不久死了,母亲改嫁,将莲英送与饮马井巷一个地保做女儿,这个地保叫黄咬脐,
年老妻亡。后来养父也死了,莲英流落到上海。时装戏“枪毙阎瑞生”当时妇孺皆知,
但时人并未注意,黄莲英是旗人的女儿。
这个故事,联系到“马走日”“覃赛男”在电影中的角色设定,他们是亡清后
依旧维持上层身份的前朝旗人贵胄。但回到真实的历史,一场革命,流亡者并未归来,
绝大多数的“马走日”“覃赛男”四处逃散、隐姓埋名,和真实的黄莲英一样,隐没得
无声无息。这段历史,可构成一部族群与政治建构意义上的“遗民史”。
清、民易代,除去造就了一群政治遗民和文化遗民,这是我们熟知的“清遗民
”,还包括,将一个民族整体性地变成“遗民”。所不同的是,前者的诗酒惆怅、黍离...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清民易代时旗人状况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wde (长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清民易代时旗人状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5 02:15:08 2015, 美东)
“濒临绝境的他们,忍受着别人的讥笑、指责,更看不懂书上的批评和辱骂。”
电影《一步之遥》让民初上海热议一时的“阎瑞生案”重又嚣闹了一回。被阎
瑞生谋杀的黄莲英,并不是电影中的贵胄后人,而是杭州驻防旗营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
。辛亥光复后,军政府没收旗营土地,驱逐了所有的旗兵及家眷,莲英一家无处可去,
父亲不久死了,母亲改嫁,将莲英送与饮马井巷一个地保做女儿,这个地保叫黄咬脐,
年老妻亡。后来养父也死了,莲英流落到上海。时装戏“枪毙阎瑞生”当时妇孺皆知,
但时人并未注意,黄莲英是旗人的女儿。
这个故事,联系到“马走日”“覃赛男”在电影中的角色设定,他们是亡清后
依旧维持上层身份的前朝旗人贵胄。但回到真实的历史,一场革命,流亡者并未归来,
绝大多数的“马走日”“覃赛男”四处逃散、隐姓埋名,和真实的黄莲英一样,隐没得
无声无息。这...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34
话说红一方面军正在整编之时,毛泽东忽然接到中共中央负责人李立三的命令,要毛泽
东率红一军团进攻南昌,彭德怀率红三军团进攻长沙,夺取两市后,两个军团会师武汉
。接到命令后,毛泽东暗暗叫苦,瞎指挥又来了。前年湖南省委派杨开明、杜修经来瞎
指挥,导致红四军湘南八月失败。经一年多的努力,好不容易弄出这样一个局面出来,
李立三又来瞎指挥,要红军进攻南昌和长沙。南昌和长沙是赣湘两省省会,是敌人重点
设防的城市,以红军现有的装备和兵力攻击这两个城市,无异于使红军毁灭在坚城之下
。但这是李立三的命令,不去,就是违抗上级命令,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铁的纪律绝对不
容许的。特别使毛泽东感到为难的是,李立三还专门派了特使来江西兴国督战。
对于李立三,毛泽东并不陌生。五四前夕,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毛泽东受《新青年》
杂志的影响,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起草了征友广告,张贴在长沙各大中学校的门口
,准备组建新民学会。广告贴出后,第一个跑来响应的就是李立三。风云际会,没想到
时代的浪潮把他推到了中央负责人的高位上。由于瞿秋白、周恩来这时均已奉令去了莫
斯科,李立三实际上成了中央最高负责人。
第二天,也就是19...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35
清末民初乃至到其后的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虽然也曾“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
登台,有割据,有战乱,有复辟,有苦难,有日寇的入侵,有阴谋家、野心家、山大王
的各色表演,有比谁更流氓的政治角逐,但多难兴邦的历史逻辑对中国人也并不吝啬。
中华民族出现了自秦以降政治上最为松动的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一时
颇有些气象。
“历史的进步和倒退,一个首要的衡量指标,便是人文环境的自由与否”(李劼)判断
文人环境的自由与否,关键在,让不让他们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让不让他们成
为“思想和精神的探索者,真理和良知的传播者,进步和正义的坚守者,权力和邪恶的
囚禁者”和社会问题的预警者和啄木鸟,一句话,允许不允许文人论政,文章报国。文
化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百家争鸣只能出现在先秦,张择端描绘的《清明上河图》胜景
,与朝廷坚守不杀士大夫的底线不无关系。《苏报案》草草收场是因为王纲解纽,清朝
气数已尽。蔡元培能出任北大校长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校训,毫无障碍地
贯彻落实下去,是因为已经到了被称为北洋政府的民国时代。
说到北洋政府时代,这真是一个被我们严重误读了的时代。我们按照教科书给这个...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用半辈子来骂鲁迅的民国才女
用半辈子来骂鲁迅的民国才女
送交者: 哆哆2013年04月22日23:47:13于[史地人物]
鲁迅无疑是中国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其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笔犀利,擅长“
骂人”,尤以短篇杂文为长。近代不少同鲁迅有过笔墨官司的文人,大多都没落下什么
好。可鲁迅所处的时代是民国,既然是在民国,那么什么样的事情就都有可能发生。就
在鲁迅去世还不到一个月,民国的文坛出来一位女作家,对鲁迅口诛笔伐,无所不用其
极。这一骂开始之后,连续就是几十年,对鲁迅之斥骂,尚无可出其右者。她就是民国
著名的美女作家苏雪林。
苏雪林,名梅,字雪林,笔名绿漪。安徽太平人,1899年生于浙江瑞安。苏雪林的
祖父在清朝末年当过县令,父亲受过高等教育,母亲出身于士宦之家,素以贤慧著称,
给苏雪林以较大影响。她在幼年时候,就极其的好动,男孩的性格很明显,凡事男孩喜
欢的东西,她几乎都非常的上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野丫头”。
她打小由祖母看管长大,由于祖母一直奉行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苏雪林不能像
男孩子一样去读书。直到她七岁时,才开始跟着叔叔及兄弟们“名不正、言不顺”地在
祖父衙署开设的私塾里跟读,囫囵吞枣地背诵了《三字...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37
根据真实的党史,而不是戏说和野史,毛泽东一生最怕的是想甩老婆时甩不掉。毛第一
任妻子是家里包办的,几乎没有人知道,且不说。第二任妻子是杨开慧、第三任妻子是
贺子珍、第四任妻子是江青。毛最失败的是临死前想与江青离婚,但终未成。
● 弃妇杨开慧是因毛而被处决的
1928年5月毛在井岗山与贺子珍「同居」时,杨开慧带着毛的三个亲骨肉在苦苦等待着
他。
毛围攻长沙时,开慧和三个孩子的家就在毛去长沙的路上,而且毛在长沙城外待了整整
三个星期,也没有给日夜思念他的妻子写一个字或带一句话,更没做任何努力把她和孩
子们送到一个安全地带,或者退一万步讲只是提醒提醒她,这其实很容易办到,只需举
手之劳,但毛也没有去做。女人对他不过是个玩偶,玩腻了就扔掉。
1929年6月3日,不到20岁的贺子珍生下一个女孩,1930年11月14日,29岁的弃妇杨开慧
因是「毛匪首之妻」走上刑场。
杨和毛是自由恋爱的,先同居后结婚。那个年代,同居是令人不齿的事,只有撒旦教马
克思的子孙才干这种事。真正的中国人是要三拜九叩的,首先要得到天地、父母的承认
。杨开慧是在毛泽东反复诱惑下才答应同居的。结婚之后,毛勾引的女人中竟然还有杨...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8
作者:韩福东
我去安庆陈独秀墓地凭吊。是周末,前来瞻仰者络绎于途,据卖门票的大爷说,每日购
票(20元)入陵园的人总有几十个。我看到几个人在墓前跪拜——这些人大抵知道他是
中共创始人,而不知其晚年被开除党籍吧。国人素有神化死者的传统。墓地正对面的浮
雕中,在五四运动的标语口号丛林中振臂高呼的陈独秀,个子高出其他学生不止一头—
—其实他无论如何不能算高,从1917年1月27日北大同仁合影可知,与鲁迅相当。
1919年陈独秀的表现究竟如何?托玛斯·科在《陈独秀年表》中称,该年3月,“在北
京政府的压迫下,陈辞去了他的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职位……5月4日,陈积极地从事
五四运动,在街上散发反政府的传单等等。6月11日,陈被北京政府关起来了,但是83
天以后释放了……因为考虑到来自北京警察的压迫,年底前他离开北京到上海去。”这
个年表谬误甚多,且充满先定立场的偏见。
事实是,虽然被毛泽东封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但1919年5月4日这一天,陈独
秀并无积极表现,而且可能并没有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彼时,他正陷入人生中一次事业
低谷,媒体关于他“因争风抓伤某妓下部”的舆论也正流行。胡适甚至认为,...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民国留给“新中国”的是怎样的一穷二白?读来汗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1 09:46:00 2019, 美东)
丹青说史 丹青说史 微信号 danqingSay
功能介绍
全面展现历史文化风貌,趣味解读世界各地历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上古神话到当
今各国八卦,丹青说史为您一一讲述!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科书说“旧中国一穷二白,只能用洋火、洋钉”。这是天大的假话
。高考制度使教科书成了中国孩子们的“圣经”,但如果有一天,当他们发现事实并不
是如书中所写的那样,会有怎样的困惑?事实上,在中小学课本上,我们就曾读到这样
的内容:旧中国一穷二白,工业落后,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国外进口。那么,旧中国数
以百万计的工人阶级究竟在做什么?
教科书不忘“洋火洋钉”
大中华美丽火柴民国商标
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教科书,在论及新中国工业起步时,总是不忘提及“一穷
二白”、“洋火洋钉”:
例一、“在旧中国,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22092
40
来自主题: Piebridge版 - 吴宓——爱的练习题(zz)
http://www.niubo.cc/blog-30209-4600.html
吴宓——爱的练习题
吴宓的第一任妻子是陈心一,吴宓的同学陈烈勋的妹妹。从这段感情开始,吴宓便
显露出了造成自己一生婚恋悲剧的性格特质——反复与犹疑。
两人订婚几个月后,吴宓就后悔了,不想结这个婚,朋友汤用彤劝他:“取消婚约
情理不容,你前面既然已经答应,陈家可能已经将此事通知了亲朋,你后来忽然取
消,人们会怀疑陈心一有什么不能容忍的、无法改变的毛病,这要一传十、十传百
,可了不得,将来陈心一背着这个‘莫须有’的黑包袱,如何能嫁得出去﹖你该为
她、为她家想想。”
吴宓还是善良的,他履行了婚约。陈心一温顺贤良,伺候得吴宓很周到。但是吴宓
还是不太确定,陈心一是不是最好的选择。他今儿个觉得陈心一“呆滞”、令自己
痛苦。明儿就觉得陈心一贤良,有她相伴此生无憾。感动着感动着,又发觉她感情
不够丰富,让自己活在婚姻的痛苦深渊里,维持这段婚姻自己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的呀。吴宓反复倒带,左右互搏,不能平衡。
虽说“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两百次离婚的念头和十
次掐死对方的想法”,可这频率也太快了,温...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9698
41
本版新闻标题导航系列报刊大洋网网站地图
放大放大缩小缩小缩小默认
“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
大洋新闻 时间: 2015-03-1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丹彤
今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纪念日,“历史的见证——孙中山先生逝世
90周年纪念展”昨天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开幕,再撩起一段当年中山纪念堂建设的故事
。原来,当年纪念堂的首次选址是在原西瓜园旧商团总所,也就是今天《广州日报》所
在地。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黄丹彤 通讯员谭静宇
选址两易地点
终选定旧总统府原址
当年亚洲最大的会堂式建筑、遭遇日本侵略战机的两次轰炸、见证华南侵华日军签
字投降……有着84年历史的广州中山纪念堂,见证着中国人民战胜黑暗、走向光明的历
程。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纪念日之际,“历史的见证——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纪
念展”首次系统公开了一批历史图片和档案资料。
展览由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处等单位
联合主办。主办方希望通过展览,再次触摸这座伟大建筑的历史积淀。
1925年3月31日,《广州民国日报》发表“倡议修筑中山纪念会堂”的社论,提出
“以伟...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2
评袁伟时捍卫军阀诬蔑孙中山
作者 刘京一
三年以前,一位香港朋友邮寄给我这本书,要我看看。开头就是作者陈炯明儿子陈
定炎的关键论点:“陈炯明先生(1878-1933) ——笔者的父亲,于二十年代与孙中
山因政见分岐而决裂。孙中山主张‘中央集权’,要以武力‘北伐’来统一中国;先父
主张‘联省自治’,企图建立与欧美民主国家相彷的联邦制,以和平妥协的手段来谋求
中国永久统一。”论题好大,于是往下翻阅,其中太多情绪性的妄语,没有证明。因其
作为陈炯明的后人,为其父辩解,只得同情。
后来在广州中山大学学报上,看见几篇为陈炯明翻案的文字,显然是此书余波,也
没有太多关注。直到最近,港台的某些杂志,连续发表了否定孙中山的文章,查其源头
,都是来自此书。其核心即是联省自治问题。
这样一来,二十年代各省军阀为了把长期割据合法化所搞的“联省自治”,在该书
中统统被抬高为民主和法制;而孙中山反对军阀割据的国家统一与护法运动,反倒被此
书称为追求独裁。这是颠倒是非,企图油漆陈炯明的军阀身份。在陈定炎的上述着作中
,还编造了不少故事来证明上述谬论,违反了基本的史德。
当时,南方六省的“联省自治”运动有两个特点,...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3
评袁伟时捍卫军阀诬蔑孙中山
作者 刘京一
三年以前,一位香港朋友邮寄给我这本书,要我看看。开头就是作者陈炯明儿子陈
定炎的关键论点:“陈炯明先生(1878-1933) ——笔者的父亲,于二十年代与孙中
山因政见分岐而决裂。孙中山主张‘中央集权’,要以武力‘北伐’来统一中国;先父
主张‘联省自治’,企图建立与欧美民主国家相彷的联邦制,以和平妥协的手段来谋求
中国永久统一。”论题好大,于是往下翻阅,其中太多情绪性的妄语,没有证明。因其
作为陈炯明的后人,为其父辩解,只得同情。
后来在广州中山大学学报上,看见几篇为陈炯明翻案的文字,显然是此书余波,也
没有太多关注。直到最近,港台的某些杂志,连续发表了否定孙中山的文章,查其源头
,都是来自此书。其核心即是联省自治问题。
这样一来,二十年代各省军阀为了把长期割据合法化所搞的“联省自治”,在该书
中统统被抬高为民主和法制;而孙中山反对军阀割据的国家统一与护法运动,反倒被此
书称为追求独裁。这是颠倒是非,企图油漆陈炯明的军阀身份。在陈定炎的上述着作中
,还编造了不少故事来证明上述谬论,违反了基本的史德。
当时,南方六省的“联省自治”运动有两个特点,...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19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陆浑戎日报
最近几天的更新
(澄清一下:我不是陆浑戎啊,只是觉得有义务让更多人来看这些好东西)
2015-03-20 世界历史地图小集 英文原版;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古代地图集;
台湾旧照片资料库;哈佛燕京学社报纸库;电讯传播资料库;中华传播学刊;政治大学
传播学院中文传播资料库
http://me.memect.com/sinology/2015-03-20.html
2015-03-19 鸿迹帖;唐代文史研究资料库;Europeana;国内古籍数字化的窘境和期待
;钦定全唐文;台湾电视资料库;战后台湾历史年表;各类辞典大全 473本;中国哲学
书电子化计划;新亚研究所典籍资料库。
http://me.memect.com/sinology/2015-03-19.html
2015-03-18 世界上最早的免费数字图书馆: Project Gutenberg; 新编西湖指南; 大中
华印艺网之词典搜索和电子书库;古籍電子書連線; 超全超强考研资料; 中文古籍書目
資料庫; 美國政府文件; 地图资源站点; 1938年厦门地图; 儿童免费数字图书馆;免费
有声书库
http://me.meme...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抵制洋节,历史没有新鲜事

现在很多人抵制洋节,“是中国人就不过洋节”,恨不得把长袍马褂又穿回身上去,而
且还波及小朋友。
我看到一个叫“实小二一班主题班会”的视频,就让小朋友们宣誓拒绝洋节。
还有一所学校,“潼关县四知学校”,开展“做中国人、过中国节——全面抵制洋节”
思想教育活动,要求孩子不准过洋节。
活动是“早上7点40,寒风凛冽”——虽然寒风凛冽,但为了“防止学生崇洋媚外”,
大家还是要在操场上列队,听“王主任”的思想教育和爱国教育,“做不过洋节的好学
生”。
这当然很好、很战斗,顺便也让学生们练习了抗冻。
但其实,和近一百年前的民国政府比,战斗精神仍然不知道弱到哪里去了。
说到抵制洋节,凸显我们的自信,当年的民国政府是搞过一番大动作的,你不要看蒋介
石后来信基督了一家都过圣诞,但当时,政府专门包装了一批“土圣诞”让大家来过。
这里面包括孔诞、总理诞、“蒋介石诞”(民族复兴节)等等,特别是孔诞,曾经和洋
圣诞持续尬斗多年。中国一度出现了官方推动的“土圣诞”大战民间的“洋圣诞”的场
面。

上世纪20年代,随着北伐胜利,国民党建立了南京政府,一以贯之地继续推行民族主义
。爱国人士“抵制洋节”的呼声也大...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6
评袁伟时捍卫军阀诬蔑孙中山
作者 刘京一
三年以前,一位香港朋友邮寄给我这本书,要我看看。开头就是作者陈炯明儿子陈
定炎的关键论点:“陈炯明先生(1878-1933) ——笔者的父亲,于二十年代与孙中
山因政见分岐而决裂。孙中山主张‘中央集权’,要以武力‘北伐’来统一中国;先父
主张‘联省自治’,企图建立与欧美民主国家相彷的联邦制,以和平妥协的手段来谋求
中国永久统一。”论题好大,于是往下翻阅,其中太多情绪性的妄语,没有证明。因其
作为陈炯明的后人,为其父辩解,只得同情。
后来在广州中山大学学报上,看见几篇为陈炯明翻案的文字,显然是此书余波,也
没有太多关注。直到最近,港台的某些杂志,连续发表了否定孙中山的文章,查其源头
,都是来自此书。其核心即是联省自治问题。
这样一来,二十年代各省军阀为了把长期割据合法化所搞的“联省自治”,在该书
中统统被抬高为民主和法制;而孙中山反对军阀割据的国家统一与护法运动,反倒被此
书称为追求独裁。这是颠倒是非,企图油漆陈炯明的军阀身份。在陈定炎的上述着作中
,还编造了不少故事来证明上述谬论,违反了基本的史德。
当时,南方六省的“联省自治”运动有两个特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民国女作家 丁玲 追求个性解放的 集邮情史
稗官野记 原创 2016-10-12 21:03:18 举报 阅读数:38万+
稗官野记
丁玲,1904年10月12日生于湖南临澧县 佘市镇高丰村,父亲是清末秀才,在丁玲4岁时
去世。
丁玲丁玲
丁玲14岁考入桃源县的湖南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与王剑虹同学,两人成为闺蜜。
四运动爆发后,丁玲和王剑虹一起上街游行,自由和解放的精神深深融入了她的灵魂。
丁玲曾回忆 闺蜜王剑虹:
“ 我们每天都可以在走廊上相见。她好像非常严肃,昂首出入,目不旁视。我呢,也
是一个不喜欢在显得有傲见的人的面前笑脸相迎的,所以我们都不打招呼。但她有一双
智慧、犀锐、坚定的眼睛,常常引得我悄悄注意她,觉得她大概是一个比较不庸俗、有
思想的同学吧。”
18岁的暑假, 丁玲的闺蜜王剑虹从上海回到湖南老家,给她说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事
情。 丁玲毅然解除了与表哥的婚约,和王剑虹前往上海, 在上海大学做旁听生,开始
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爱情。
在校期间,丁玲和闺蜜王剑虹两人同时爱上老师瞿秋白, 有传闻丁玲与瞿秋白一个弟
弟过往甚密,流言四起。他们不知道丁玲喜欢的是老师瞿秋白。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现在很多人抵制洋节

现在很多人抵制洋节,“是中国人就不过洋节”,恨不得把长袍马褂又穿回身上去,而
且还波及小朋友。
我看到一个叫“实小二一班主题班会”的视频,就让小朋友们宣誓拒绝洋节。
还有一所学校,“潼关县四知学校”,开展“做中国人、过中国节——全面抵制洋节”
思想教育活动,要求孩子不准过洋节。
活动是“早上7点40,寒风凛冽”——虽然寒风凛冽,但为了“防止学生崇洋媚外”,
大家还是要在操场上列队,听“王主任”的思想教育和爱国教育,“做不过洋节的好学
生”。
这当然很好、很战斗,顺便也让学生们练习了抗冻。
但其实,和近一百年前的民国政府比,战斗精神仍然不知道弱到哪里去了。
说到抵制洋节,凸显我们的自信,当年的民国政府是搞过一番大动作的,你不要看蒋介
石后来信基督了一家都过圣诞,但当时,政府专门包装了一批“土圣诞”让大家来过。
这里面包括孔诞、总理诞、“蒋介石诞”(民族复兴节)等等,特别是孔诞,曾经和洋
圣诞持续尬斗多年。中国一度出现了官方推动的“土圣诞”大战民间的“洋圣诞”的场
面。

上世纪20年代,随着北伐胜利,国民党建立了南京政府,一以贯之地继续推行民族主义
。爱国人士“抵制洋节”的呼声也大...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9
评袁伟时捍卫军阀诬蔑孙中山
作者 刘京一
三年以前,一位香港朋友邮寄给我这本书,要我看看。开头就是作者陈炯明儿子陈
定炎的关键论点:“陈炯明先生(1878-1933) ——笔者的父亲,于二十年代与孙中
山因政见分岐而决裂。孙中山主张‘中央集权’,要以武力‘北伐’来统一中国;先父
主张‘联省自治’,企图建立与欧美民主国家相彷的联邦制,以和平妥协的手段来谋求
中国永久统一。”论题好大,于是往下翻阅,其中太多情绪性的妄语,没有证明。因其
作为陈炯明的后人,为其父辩解,只得同情。
后来在广州中山大学学报上,看见几篇为陈炯明翻案的文字,显然是此书余波,也
没有太多关注。直到最近,港台的某些杂志,连续发表了否定孙中山的文章,查其源头
,都是来自此书。其核心即是联省自治问题。
这样一来,二十年代各省军阀为了把长期割据合法化所搞的“联省自治”,在该书
中统统被抬高为民主和法制;而孙中山反对军阀割据的国家统一与护法运动,反倒被此
书称为追求独裁。这是颠倒是非,企图油漆陈炯明的军阀身份。在陈定炎的上述着作中
,还编造了不少故事来证明上述谬论,违反了基本的史德。
当时,南方六省的“联省自治”运动有两个特点,...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50
不久前在网上看到,2011年2月9日的大陆《南方都市报》A11版的《红色记忆》栏目,
介绍了中共前领导人方志敏,介绍人是其孙子、现任南昌纪委副书记的方华清,内中第
一部份是《下令处死地主五叔》。真真是出人意料!
方志敏这个名字,对于几代中国人都并不陌生,他在狱中所写的《清贫》、《可爱的中
国》曾被选入课本,让无数懵懂少年为之感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中共赞誉为“铮
铮铁骨”的革命者,却背负着下令处死自己的亲叔叔方雨田以及杀害美国传教士夫妇的
罪孽。而正是后一罪行,导致了其被民国政府处决。
1899 年8月,方志敏出身于江西一个自耕农家庭,7岁入私塾,1919年夏考入江西省立
甲种工业学校预科班,次年升入应用机械科,为该校学生自治会负责人。 1921年春被
校方开除,之后考入教会学校九江南伟烈中学。次年7月方志敏赴上海,任《民国日报
》校对,并在上海大学旁听。不久,加入中共青年团,并与他人共同创建青年团南昌支
部。
1924年3月,方志敏加入中共,并于次年在弋阳建立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运动。他的五
叔方雨田是地主,带头反抗农民运动,方志敏遂带领全村贫雇农,手拿铁叉、锄头,包
围了他的大院,...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