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气候灾害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a
发帖数: 4400
1
这样back-to-back不消停的灾害也是正常的?
当然,你也可以定义这是正常的,因为以后就是这样,隔三差五就会有气候灾害, if
that suits you better
f****i
发帖数: 9419
2
你就不懂在那里胡说,继续。扯什么的淡呢?唐朝贞观元年到贞观四年还连续四年大旱
呢,为什么就说丁戊奇荒是有名的大灾,贞观元年那次没算?你知道灾荒旱灾水灾蝗灾
等都不一样,如果轮番上阵更不一样,在什么地区不一样,是不是在同样地区连续受灾
也不一样?你知道91年到95年的所谓连续受灾是什么情况?你就不能查查资料去?张嘴
就凭着你的立场和屁股位置胡说?
还老天爷很明白,这三年不算什么?真是啥都当游戏数字看了。另外告诉你,这篇文章
后面还有,只是我选了灾情部分,后面讨论的是人祸部分,最终人家定性的是有人祸,
有天灾。这么大的灾荒不算什么,搞笑了。再给你转一个文章,里面也是各种应用数据
都是表明了出处的,你不相信就去查原始资料。
1959-1961年全国干旱灾害探讨述评
一、灾害状况与灾情概述
1.灾害状况
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全国性旱灾,从气象、水文、农业、民政和统计
部门记录的原始资料文献看,这是建国以来第一场连续多年的干旱灾害。按照国家气象
局分析发布和出版的权威性资料文献[1],水利部统计归纳的资料和研究出版的专著[2]
,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汇编的《中国灾情报告》[3],概...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69
3
极端天气似乎让整个世界都“不好过”。
今年入汛以来,降雨天气似乎成了北京的“常客”。和中国相反,美国却盼望降雨
,持续的超高温天气笼罩美国中东部,许多城市温度达到40摄氏度。国家气候中心气候
变化适应室副主任周波涛介绍,在人烟罕至的极地,也难逃极端天气的影响。格陵兰和
南极西部冰盖的一些重要沿海地区以及南极半岛的冰川正在变薄,造成海平面上升。北
极的海冰,在各个季节都出现退缩,夏季退缩得更明显。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极端天气频现?未来一段时期全球气候会怎样变化?我们又该如
何应对?
全球变暖加剧极端天气?
科学家们认为,虽然恶劣天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全球气温变暖才是极
端天气的真正幕后黑手。
周波涛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后,大气中能量分布会发生变化,比如蒸发加大、水循
环速率加快等,从而造成极端事件偏多。以干旱和洪涝为例,气候变暖后,陆地和海洋
表面的气温都会增加,更容易发生蒸发和蒸腾,大气中水汽含量就会增加,可容纳的水
分就会增多。这意味着要达到降水条件,就需要更多的水汽。如果大气达不到饱和状态
,大气就会不断吸收水分,使得陆地更加干燥,形成干旱。而一旦大气达到饱和状态,
...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
“北京为什么不下雪?”2011年初,即有网友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并以戏谑的方式给出四个选项:A、没有北京户口,下不来; B、北京房租太贵,下不起; C、遇到领导出行,交通管制,不敢下; D、没交够五年的税和五年的养老保险,摇不上号。
2011,辛卯,兔年。
非正常的天气状况陪伴人们度过新春---
南方:持续低温,雨雪霏霏;
华北:大旱,在作为中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的山东,干旱程度更是达到了
60年一遇标准;北京则至今未见下雪,60年来初雪最晚的纪录有可能被打破;
东北:严重低温,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的一些地方,最低气温一度降至零下47.4℃??
按照气象专家的判断,包括暴雪、暴雨、大旱、热浪天气和热带风暴在内的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范围已变得更为普遍,而中国也正经历着“旱冻”迎兔春的极端天气。
从“千年极寒”到“兔年冷春”
在更多气象学家谨慎着不愿对2010年冬天的气候下定论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布和朝鲁肯定地对本刊记者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个冬天是冷冬。”
大雪、冻雨、干旱、洪水;又是大雪,又是冻雨,又是干旱??
刚刚告别气候灾难频发的2010年,2011年初的“南冻北...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5
新京报讯 本月2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多哈会议即将召开,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布《中
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2年度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为减缓、适应气候变化
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
昨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对于即将召开的
多哈会议,中国希望能得到全面平衡的结果。对于2020年之后新的国际谈判,他表示,
中国持开放态度。
2020年后气候谈判中国持开放态度
明年年初,京都议定书第一期将结束,但很多国家尚未实现《巴厘路线图》的承诺
,去年举行的德班会议上,各国普遍认可将启动“德班平台”为唯一谈判途径,要求各
国在完成公约议定书关于2020年之前所有谈判基础之上,开启2020年之后适用于所有国
家的新的谈判。
解振华表示,多哈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的会议,除了完成好巴厘路线图的谈判之外
,还将就2020年后,在德班平台谈判进程与巴厘路线图谈判的衔接上,为下一步谈判奠
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对于2020年后的谈判,解振华说,中国的态度是“积极的、开放的”,“我们愿意
在完成了2020年之前的谈判之后,和大家一起积极地参与2020年之后的谈判,最后大家
谈成什么,我们...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6
我国农业遭异常气候考验 南方雨雪北方干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4日18:4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24日电(记者张辛欣)新年伊始,接踵而至的暴雪和冻雨将我国西
南化为银装素裹的世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华北、黄淮等粮食主产区正陷入干旱缺水的局面。
异常天气引发的冰火两重天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农业生产敲响警钟:如何采取
得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场抗灾保丰收的战役正在打响。
南方雨雪北方干旱 异常气候考验中国
近日,贵州再次遭遇雨雪冰冻灾害,不少路面都结上了一层冰。和天气一同坠入冰
点的,还有人们的心情。“6个大棚严重损毁,10多亩蔬菜70%受灾。里外损失超过3万
元。”看着一夜“冻僵”的蔬菜,铜仁地区万山特区龙江村村民刘洪水忧心忡忡。大范
围的低温冻雨天气盘踞西南地区。本应山花烂漫的地方,如今风雨飘摇。截至目前,今
年以来我国南方降水日数普遍在8-10天,其中贵州西部、重庆西部、湖南东南部等地
有10-12天。
就在南方白雪皑皑之际,北方的初雪已经“迟到”了...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7
被无视的反对声
2006年春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西安交
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高铁,一定不要建……高铁,
一定不要建……”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上高铁,至少一定要用有碴
道床。”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张拾迈教授。在中国的高铁大潮面前,张拾
迈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得出“中 国的地
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认为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导致严
重的斯蒂芬金效应,引起群发性的地质灾害。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一 直致力于阻止
高速铁路的盲目上马,他曾多次向铁道部和国务院写信表明自己的担忧,却屡屡遭到无
视。而现在,随着这一批高铁线路的陆续通车,张拾迈教授的警 告正在渐渐地不幸变
为现实。
揭密高铁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患
“夏尔谢夫力”,是科里奥利力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由俄国铁路工程师夏尔谢夫于
1903年发现并引起重视。由于地球的自转,任何移动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侧 向的作用
力,在北半球向右,在南半球向左。火车当然也不例外,在北半球会...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8
被无视的反对声
2006年春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西安交
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歼十,一定不要建……歼十,
一定不要建……”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上歼十,至少一定要用活塞
发动机。”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张玖迈教授。在中国的强军大潮面前,张玖
迈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得出“中国的地质
不适合建歼十”的结论。认为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歼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导致严重
的斯蒂芬金效应,引起群发性的地质灾害。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一直致力于阻止歼十
战机的盲目上马,他曾多次向国防部和国务院写信表明自己的担忧,却屡屡遭到无视。
而现在,随着这一批歼十战机的陆续服役,张玖迈教授的警告正在渐渐地不幸变为现实。
揭密歼十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患
“夏尔谢夫力”,是科里奥利力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由俄国铁路工程师夏尔谢夫于
1903年发现并引起重视。由于地球的自转,任何移动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侧向的作用力
,在北半球向右,在南半球向左。飞机当然也不例外,在北半球会受到向右... 阅读全帖
h***e
发帖数: 20195
9
被无视的反对声
2006年春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西安交
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高铁,一定不要建……高铁,
一定不要建……”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上高铁,至少一定要用有碴
道床。”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张拾迈教授。在中国的高铁大潮面前,张拾
迈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得出“中国的地质
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认为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导致严重
的斯蒂芬金效应,引起群发性的地质灾害。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一直致力于阻止高速
铁路的盲目上马,他曾多次向铁道部和国务院写信表明自己的担忧,却屡屡遭到无视。
而现在,随着这一批高铁线路的陆续通车,张拾迈教授的警告正在渐渐地不幸变为现实。
揭密高铁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患
“夏尔谢夫力”,是科里奥利力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由俄国铁路工程师夏尔谢夫于
1903年发现并引起重视。由于地球的自转,任何移动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侧向的作用力
,在北半球向右,在南半球向左。火车当然也不例外,在北半球会受到向右的...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1863
10
被无视的反对声
2006年春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西安交
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高铁,一定不要建……高铁,
一定不要建……”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上高铁,至少一定要用有碴
道床。”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张拾迈教授。在中国的高铁大潮面前,张拾
迈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得出“中 国的地
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认为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导致严
重的斯蒂芬金效应,引起群发性的地质灾害。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一 直致力于阻止
高速铁路的盲目上马,他曾多次向铁道部和国务院写信表明自己的担忧,却屡屡遭到无
视。而现在,随着这一批高铁线路的陆续通车,张拾迈教授的警 告正在渐渐地不幸变
为现实。
揭密高铁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患
“夏尔谢夫力”,是科里奥利力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由俄国铁路工程师夏尔谢夫于
1903年发现并引起重视。由于地球的自转,任何移动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侧 向的作用
力,在北半球向右,在南半球向左。火车当然也不例外,在北半球会...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郑义:中国之毁灭(3)
常有读者或观众(特别是外国人)问我:老井村那种没水喝的地方,为什麽不乾脆搬走?
这也是我最初提出的问题。那一天,看过许多井後,我们扛上自行车翻了两架大山,抄
近路
来到他出生的小山村。黄昏时分,我和他年迈的父亲坐在小院子里聊天,就曾提出过这
个问
题。老人叹口气,说∶"这里没水,可有地呀,有地就有粮食呀。太行山上这些村村,
尽是逃
荒从河北过来的。没水吃半天一天总可以担回来,没粮吃可咋活?"
後来,我便拿这句话去回答人们的疑问。多年过去,当我研究中国的生态环境之际终於
明白:老人的那句话及那话背後的无数悲剧,所指的是中国日益紧缩的生存空间。
基本国情与数字(略)
水危机:生命支援系统动摇
新闻控制等於拆除了民族的预警装置,水资源危机似乎是在一个早晨突然降临的。只有
在城里人拧开自来水龙头没水流出来的时候,水才开始成为一个问题。
按照一般的说法,危机是从八十年代才开始感觉到的。首先是华北地区,天津、北京、
太原等城市缺水,继而是大连、秦皇岛、烟台、宁波、厦门等沿海城市,然後是西安、
重庆
等内陆城市。这里有一个值得思索的现象:在谈论水资源危机时,西北及北部是被忽略
不计
的。这不仅证明了...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2
国家气象中心报告称三峡工程未导致气候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2日03:54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 郭少峰)昨天,国家气象中心、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
合发布《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1)》。其中收录了由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和国家气象
中心主任宋连春等五人联合完成的《三峡水利工程气候效应分析与评估》报告。
这是国内权威机构首次针对三峡工程的气候效应做出的分析评估报告。报告认为,
三峡工程并未导致气候变化,其对气候的影响范围不超过20公里。
近年来长江流域连发干旱
2009-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近60年最严重
的冬春持续干旱后,6月连续遭受4轮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旱涝急转。
近些年来长江上游地区发生了极端气候现象,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引发了社会对三峡
工程的气候效应的关注,也由此产生了三峡大坝诱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说法。
旱灾与旱涝转换规律有关
郑国光等完成的报告认为,长江流域的旱灾与我国大尺度的旱涝转换规律和降水演
变特征有关。近十几年来,长江流域年降水量减少了10%-12%,长江流域的干旱是... 阅读全帖
B*V
发帖数: 3365
13
国家气象中心报告称三峡工程未导致气候变化
http://www.sina.com.cn
本报讯 (记者 郭少峰)昨天,国家气象中心、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
合发布《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1)》。其中收录了由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和国家气象
中心主任宋连春等五人联合完成的《三峡水利工程气候效应分析与评估》报告。
这是国内权威机构首次针对三峡工程的气候效应做出的分析评估报告。报告认为,
三峡工程并未导致气候变化,其对气候的影响范围不超过20公里。
近年来长江流域连发干旱
2009-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近60年最严重
的冬春持续干旱后,6月连续遭受4轮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旱涝急转。
近些年来长江上游地区发生了极端气候现象,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引发了社会对三峡
工程的气候效应的关注,也由此产生了三峡大坝诱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说法。
旱灾与旱涝转换规律有关
郑国光等完成的报告认为,长江流域的旱灾与我国大尺度的旱涝转换规律和降水演
变特征有关。近十几年来,长江流域年降水量减少了10%-12%,长江流域的干旱是在这
种大的少雨气候背景下发生的。
他们认为,...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郑义:中国之毁灭(1)
中国之毁灭
郑义著
现在的这个还不是全本,有部分节略。
刑天2007年2月24日
【编者按】编者是含着热泪读完全书的。书中披露的真实国情不能不让人思考,令人扼
腕。
感叹之余我们不免要问,是谁剥夺了人民的知情权?是谁在以虚幻的莺歌燕舞粉饰中华
民族的
危机?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谁仍在大肆吹捧其“丰功伟绩”?尤其是
最近
十年不计后果,只求高速增长,对有限生存资源掠夺式的开发...我头脑中只剩下一句
话:“焚
林而猎,涸泽而鱼”。当世界各国都在讲可持续性发展----即在发展的同时,对有限的
生存资源
合理利用,以便子孙后代不致于面临没有生存资源的绝境,而我们呢?----是谁在领导
中国
走向毁灭?!我不知道,也许,现在让每个国人都从莺歌燕舞的美梦中惊醒还为时不晚
...
总比坐以待毙好点吧...?
目录
第一章森林之砍尽伐绝····························
·········第3页
第二章水土流失的怪圈····························
········第11页
第三章荒漠化势不可当·······················...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36289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urpleracoon (小浣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7 13:28:28 2015, 美东)
2006年春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西安交
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高铁,一定不要建……高铁,
一定不要建……”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上高铁,至少一定要用有碴
道床。”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张拾迈教授。在中国的高铁大潮面前,张拾
迈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
。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得出“中国的地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认为
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导致严重的斯蒂芬金效应,引起群发性
的地质灾害。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一直致力于阻止高速铁路的盲目上马,他曾多
次向铁匴道匴部和国匴务匴院写信表明自己的担忧,却屡屡遭到无视。而现在,随着这
一批高铁线路的陆续通车,张拾迈教授的警告正在渐渐地不幸变为现...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750
16
2006年春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西安交
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高铁,一定不要建……高铁,
一定不要建……”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上高铁,至少一定要用有碴
道床。”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张拾迈教授。在中国的高铁大潮面前,张拾
迈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
。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得出“中国的地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认为
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导致严重的斯蒂芬金效应,引起群发性
的地质灾害。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一直致力于阻止高速铁路的盲目上马,他曾多
次向铁匴道匴部和国匴务匴院写信表明自己的担忧,却屡屡遭到无视。而现在,随着这
一批高铁线路的陆续通车,张拾迈教授的警告正在渐渐地不幸变为现实。
揭密高铁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患
“夏尔谢夫力”,是科里奥利力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由俄国铁路工程师夏尔谢夫于
1903年发现并引起重视。由于地球的自转,任何移动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侧向
的作用力,在北半球向右,在南半球向左。火车当然也不例外,在北半球会受到向右的
力,...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888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年自然灾害的照片
丁抒:从“大跃进”到大饥荒
来源 :博讯网
一、 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祸
一九八四年,有几位学者在英文《人口与发展通讯》上著文指出:“一九五八年至
一九六一年中国的大饥馑是人类历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1)对这一点,当代严肃
的学者、历史学家都已予以肯定。问题是,它的来龙去脉如何?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大跃进期间中国饿死了多少人?
  毛泽东在世时,一直嫁祸于老天爷,将那场深重的灾难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
”。如今,当年的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终于说出了真话:“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
一九五九年‘反右倾’后的继续‘跃进’,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的。”
(2)前《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也说:“国家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象完全是我们
党造成的。”(3)另一位中共党内有识之士、一九五九年时任毛泽东兼职秘书的李锐
则评述道:“高举‘三面红旗’,高指标,瞎指挥,一平二调,造成国民经济大破坏,
饿死成千万人,这是中外古今历史上承平之世绝无仅有之事。”(4)
  由于毛泽东在世时,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4960
18
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的美国
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围绕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 区和全
球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和建设性交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据外交部官员介绍
,双方在会晤中达成的主要共识和成果如下:
1、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双方积极评价自2013年6月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以来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同意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继续共同努力构
建这一关系。双 方将保持密切高层沟通和机制性对话,不断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在双
边、地区、全球层面的协调与合作,同时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中美
关系持续 健康稳定发展。
2、宏观经济: 中美双方认识到,中美两国经济紧密交融,本国的经济发展与对方
国家的繁荣高度相关。为两国经济奠定强劲和可持续增长基础的政策对提高中美两国人
民的生活水平至关重要,对世界也有着积极影响。为此:
(1) 中美双方承诺采取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工具提振信
心和促进增长。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活动和确保价格稳定,并与央行的授权相一致
,但仅靠货币政策...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8600
19
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的美国
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围绕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和全球
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和建设性交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据外交部官员介绍,
双方在会晤中达成的主要共识和成果如下:
1、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双方积极评价自2013年6月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以来中美
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同意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继续共同努力构建这
一关系。双方将保持密切高层沟通和机制性对话,不断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在双边、地
区、全球层面的协调与合作,同时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中美关系持
续健康稳定发展。
2、宏观经济: 中美双方认识到,中美两国经济紧密交融,本国的经济发展与对方国家
的繁荣高度相关。为两国经济奠定强劲和可持续增长基础的政策对提高中美两国人民的
生活水平至关重要,对世界也有着积极影响。为此:
(1)中美双方承诺采取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工具提振信心和
促进增长。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活动和确保价格稳定,并与央行的授权相一致,但
仅靠货币政策无法实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的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围绕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和
全球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和建设性交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
据外交部官员介绍,双方在会晤中达成的主要共识和成果如下:
1、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双方积极评价自2013年6月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以来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同意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继续共同努力构
建这一关系。双方将保持密切高层沟通和机制性对话,不断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在双边
、地区、全球层面的协调与合作,同时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中美关
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宏观经济: 中美双方认识到,中美两国经济紧密交融,本国的经济发展与对方
国家的繁荣高度相关。为两国经济奠定强劲和可持续增长基础的政策对提高中美两国人
民的生活水平至关重要,对世界也有着积极影响。为此:
(1)中美双方承诺采取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工具提振信
心和促进增长。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活动和确保价格稳定,并与央行的授权相一致
,但仅靠货币政策无法实现...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2153
21
看这两新闻,你想到了一举两得的办法了吗?
=====
美国性学家嘉雅与自己的两名男友——伊恩弗格森(左)以及乔恩哈诺尔(右)共同组
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并与伊恩生育了儿子埃蒙
随着人们婚恋观念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家庭模式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据英国《每日
邮报》12月6日报道,美国性学家嘉雅·马与两名男友共同组建了一个家庭,并与其中
一名男友生育了一个儿子。这样的家庭结构违背了传统,不过三人都认可这种开放的“
多角恋爱关系”,并称家庭分工明确,生活十分和谐美满。
嘉雅和现任男友之一乔恩·哈诺尔是在2000年的一次瑜伽课程上相识的,一年后两人坠
入了情网。当时,嘉雅已与一名叫托尼的男子订婚,但托尼并不理解她向往“多角恋爱
关系”的行为,最终离开了她。随后,嘉雅与乔恩便正式开始一同生活和工作。他们为
性生活不和谐的夫妇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以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还特意针
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合著过一本婚恋指导书籍。
“我和乔恩都很认同多角恋爱关系的观念。因此,只要双方都秉承坦诚相待的态度,我
们并不介意彼此和其他异性发展另一段感情生活。”嘉雅说。
2007年,嘉雅遇到了某个年轻男子,并在乔...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22
[摘 要]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关于其主要成因,1978
年前一直错误地完全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但近年来国内外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认为
这三年“风调兩顺”,根本没有自然灾害,“人祸”即决策错误是唯一的原因。本文根
据对灾情、受灾面积等资料图表的分析,证实这三年发生了持续的严重自然灾害; 同
时分析了各种决策错误带来的不同影响,重点把粮食作为决定国家经济兴衰的生命线和
因果关系链的比较指数,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
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本文的结论是:从农业粮食减产因素看,自然灾害
略大于决策错误;从农村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情况因素看,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
害,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关键词]灾害经济学 三年困难时期 自然灾害 决策错误
1998年中国发生特大洪水以后,一门新兴的经济研究学科一一灾害经济学得到了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校开设了专门课程,并有相关专著问世。
2003年出现SARS疫情以后,这门学科成为热点。关于灾害经济学的定义,有人认为:“
灾害经济学...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23
[摘 要]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关于其主要成因,1978
年前一直错误地完全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但近年来国内外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认为
这三年“风调兩顺”,根本没有自然灾害,“人祸”即决策错误是唯一的原因。本文根
据对灾情、受灾面积等资料图表的分析,证实这三年发生了持续的严重自然灾害; 同
时分析了各种决策错误带来的不同影响,重点把粮食作为决定国家经济兴衰的生命线和
因果关系链的比较指数,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
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本文的结论是:从农业粮食减产因素看,自然灾害
略大于决策错误;从农村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情况因素看,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
害,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关键词]灾害经济学 三年困难时期 自然灾害 决策错误
1998年中国发生特大洪水以后,一门新兴的经济研究学科一一灾害经济学得到了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校开设了专门课程,并有相关专著问世。
2003年出现SARS疫情以后,这门学科成为热点。关于灾害经济学的定义,有人认为:“
灾害经济学...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ex 讨论区 】
发信人: rove11 (狄丹奇钟爱的黄瓜), 信区: Sex
标 题: A片——悄悄开启亡国灭种灾害的魔盒[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 16:23:47 2010, 美东)
发信人: wanghuadvd (toNi),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A片——悄悄开启亡国灭种灾害的魔盒[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 14:08:31 2010, 美东)
发信人: May413 (杜皮杜宝), 信区: Joke
标 题: A片——悄悄开启亡国灭种灾害的魔盒[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Oct 3 18:00:08 2010), 站内
被无视的反对声
2010年情人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性福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
西安交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A片,一定不要看……A
片,一定不要看……”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看A片,至少一定要看
有码的。”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西安地球人体健康研究所的王...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7628
25
记者调查高铁开启地质灾害魔盒
2010/10/31 03:42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王薇
本报讯 记者昨日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就一则
名为《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的网帖发表声明称,这篇被广大网民
大量转载、传播的网帖中提到的“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张拾迈教授至死不忘提
醒相关部门停止修建高铁”一事并非事实,经调查,该所的“张拾迈教授”查无此人。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9月初开始,网络上的一则与高铁有关的文章开始被热传,帖
子的大概意思为,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张拾迈教授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得出
了“中国的地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
他认为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连锁导致严重的“斯蒂
芬金效应”,从而引起群发性的地质灾害。他在临终前强烈建议,如果一定要建高铁,
希望高铁建设至少保证使用有砟道床。
根据张拾迈的理论,“夏尔谢夫力”是科氏力(地转偏向力)的一种表现形式。由
于地球的自转,任何移动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侧向的作用力,在北半球向右,在南半球
向左。火车当然也不例外,在北半球会...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6038
26
发信人: wanghuadvd (toNi),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A片——悄悄开启亡国灭种灾害的魔盒[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 14:08:31 2010,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413 (杜皮杜宝), 信区: Joke
标 题: A片——悄悄开启亡国灭种灾害的魔盒[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Oct 3 18:00:08 2010), 站内
被无视的反对声
2010年情人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性福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
西安交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A片,一定不要看……A
片,一定不要看……”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看A片,至少一定要看
有码的。”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西安地球人体健康研究所的王隐疾教授。在中国的看A片大潮面前
,王隐疾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得出 “中
国目前社会体制下中国人不适合建看A片”的结论。认为在中国体制问题下,看A片打飞
机产生的阿道夫活性因子将导致... 阅读全帖
p******g
发帖数: 128
27
论刘翔夺冠对长江中下游灾害负责:
把“三峡对长江中下游干旱负责”的逻辑原封不动地套用在这里就可以了。所有现在用
来指责三峡气候负作用的中国自然灾害,什么雪灾啊,西南五省干旱啊,长江中下游干
旱啊(哦对了还有汶川地震,虽不是气候灾害),都是刘翔成名以后才发生的。所以事
实雄!!!辩!!!地!!!证!!!明!!!! 刘翔就是这些灾害的罪魁祸首! 炸
掉刘翔!
全文如下:
黄万里先生临终前还在念念不忘刘翔:如果不能炸掉刘翔,起码起码不要让他跨拦,再
起码,不要参加奥运就行了。否则不仅灾害频发,刘翔也会受伤
黄万里晚年病重昏迷中仍喃喃呼出:“奥运,刘翔!刘翔千万不能上!”2001年8月27
日,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从此反对刘翔上奥运的声音就此灭绝。
而现在,黄先生的预言都在一步一步地实现:雪灾了,西南干旱了,长江中下游干旱了
,地震了,而刘翔也早在2008年地震后不久就受伤退赛了。造成这种后果的,就是当时
的体育总局领导和tg中央。他们不听黄万里的忠言,只器重那个紧跟中央,只懂业务,
却不懂普世,不与戴晴等普世牛人有瓜葛的御用教练,任其为所欲为,以致百姓受灾,
刘翔折翅!
天灭XX,...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2486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nghuadvd (toNi),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A片——悄悄开启亡国灭种灾害的魔盒[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 14:08:31 2010, 美东)
发信人: May413 (杜皮杜宝), 信区: Joke
标 题: A片——悄悄开启亡国灭种灾害的魔盒[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Oct 3 18:00:08 2010), 站内
被无视的反对声
2010年情人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性福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
西安交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A片,一定不要看……A
片,一定不要看……”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看A片,至少一定要看
有码的。”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西安地球人体健康研究所的王隐疾教授。在中国的看A片大潮面前
,王隐疾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得出 “中
国目前社会体制下中国人不适合建看A片”的结论。认为在中国体制问题下,看A片打飞
机产生的阿道夫活性因... 阅读全帖
p******g
发帖数: 128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igliugg (pigliug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三峡无罪,给你们普及一下气象学常识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6 15:10:44 2011, 美东)
论刘翔夺冠对长江中下游灾害负责:
把“三峡对长江中下游干旱负责”的逻辑原封不动地套用在这里就可以了。所有现在用
来指责三峡气候负作用的中国自然灾害,什么雪灾啊,西南五省干旱啊,长江中下游干
旱啊(哦对了还有汶川地震,虽不是气候灾害),都是刘翔成名以后才发生的。所以事
实雄!!!辩!!!地!!!证!!!明!!!! 刘翔就是这些灾害的罪魁祸首! 炸
掉刘翔!
全文如下:
黄万里先生临终前还在念念不忘刘翔:如果不能炸掉刘翔,起码起码不要让他跨拦,再
起码,不要参加奥运就行了。否则不仅灾害频发,刘翔也会受伤
黄万里晚年病重昏迷中仍喃喃呼出:“奥运,刘翔!刘翔千万不能上!”2001年8月27
日,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从此反对刘翔上奥运的声音就此灭绝。
而现在,黄先生的预言都在一步一步地实现:雪灾了,西南干旱了,长...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30
☆─────────────────────────────────────☆
atong (atong) 于 (Thu Aug 25 23:41:43 2011, 美东) 提到:
纪登奎儿子揭河南溃坝巨祸邓小平难逃干系
----------------------------------------------------------------------------
----
《新史录》 2011-08-25 19:34:12
说明:目前海内外中文网站上流传一则报道:“世界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竟在
中国”,指的是1975年8月8日清晨,几场特大暴雨导致河南泌阳县境内汝河上游的板桥
水库水位暴涨并崩溃,随即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了豫南地区石漫滩水库、宿鸭湖水
库等60座水库接连溃坝,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重的溃坝灾难。直接或间接导致十几
万人员死亡。
《新史录》记者石磊最近采访了当时具体负责指挥该事件的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的
儿子纪坡民。据纪坡民揭露,当时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并兼任解放军总
参谋长的邓小平是导致1975年8月8日河南板桥水库决堤的关键性人...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31
http://realtime.zaobao.com/2010/08/100814_30.shtml
(综合讯)中国国土资源部官员今天表示,今年中国重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与次数
、造成死亡失踪的人数,都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年。
“甘肃天水和陇南泥石流致30人遇难32人失踪”、“四川绵竹暴雨引发地质灾害7
人遇难”、“汶川强降雨造成多处地质灾害映秀镇32人失踪”。8月12日以来,甘肃舟
曲正在艰难抢险时,中国又接连爆发多起重大泥石流灾害。
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今年1至7月,全
国共发生10人以上死亡失踪的重大地质灾害事件14起,为近10年来最多,共造成379人
死亡失踪,已经超过2001年以来任何一年全年度的重大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
这些地质灾害主要是由降雨所诱发,灾区大多是在地形陡峭、沟谷纵横、坡度大、
岩石风化破碎的区域,且防范难度很大,大多数地区又是非监测点。
陶庆法坦言,目前中国地质灾害防治除气候、地震等因素外,社会不重视、防范意
识薄弱也是主因,很多县甚至连一个专职人员都没有。
当局将1640个山区县做为防范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但投
w********d
发帖数: 369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413 (杜皮杜宝), 信区: Joke
标 题: A片——悄悄开启亡国灭种灾害的魔盒[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Oct 3 18:00:08 2010), 站内
被无视的反对声
2010年情人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性福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
西安交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A片,一定不要看……A
片,一定不要看……”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看A片,至少一定要看
有码的。”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西安地球人体健康研究所的王隐疾教授。在中国的看A片大潮面前
,王隐疾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得出 “中
国目前社会体制下中国人不适合建看A片”的结论。认为在中国体制问题下,看A片打飞
机产生的阿道夫活性因子将导致严重的Taka Kato集群效应,引起群发性的遗传损伤
,甚至导致整个中华民族的亡国灭种。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一直致力于阻止人们下载
A片,他曾多次向教育部和国务院写信表明自己的担忧,却屡屡遭到无视。而现在,随
着一批批高...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33
社科院:三峡工程影响气候不超20公里zz
-------------------
网易网友问答
问:三峡库区面积1084平方公里,气候影响不超过20公里是怎么来的?求解……
答:是从地面向太空延伸20公里。
-------------------
核心提示:11月11日,气象局和社科院联合发布了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书中指
出,三峡工程并未导致气候变化,对气候影响范围不超过20公里,长江中下游的旱灾与
中国大尺度的旱涝转换规律和降水演变特征有关。
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社科院发布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回应三峡影响气候传闻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一时间,三峡大坝工程被认为是大旱
的“罪魁祸首”,是三峡工程导致的大旱。
11日,发布的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对三峡工程影响气候变化
这一问题做了明确回应。
这本绿皮书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
布,书中指出,三峡工程并未导致气候变化,对气候影响范围不超过20公里,旱灾的发
生与我国大尺度的旱涝转换规律和降水演变特征有关。
【问题】长江中下游大旱三峡...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34
社科院:三峡工程影响气候不超20公里zz
-------------------
网易网友问答
问:三峡库区面积1084平方公里,气候影响不超过20公里是怎么来的?求解……
答:是从地面向太空延伸20公里。
-------------------
核心提示:11月11日,气象局和社科院联合发布了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书中指
出,三峡工程并未导致气候变化,对气候影响范围不超过20公里,长江中下游的旱灾与
中国大尺度的旱涝转换规律和降水演变特征有关。
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社科院发布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回应三峡影响气候传闻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一时间,三峡大坝工程被认为是大旱
的“罪魁祸首”,是三峡工程导致的大旱。
11日,发布的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对三峡工程影响气候变化
这一问题做了明确回应。
这本绿皮书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
布,书中指出,三峡工程并未导致气候变化,对气候影响范围不超过20公里,旱灾的发
生与我国大尺度的旱涝转换规律和降水演变特征有关。
【问题】长江中下游大旱三峡...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35
社科院:三峡工程影响气候不超20公里zz
-------------------
网易网友问答
问:三峡库区面积1084平方公里,气候影响不超过20公里是怎么来的?求解……
答:是从地面向太空延伸20公里。
-------------------
核心提示:11月11日,气象局和社科院联合发布了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书中指
出,三峡工程并未导致气候变化,对气候影响范围不超过20公里,长江中下游的旱灾与
中国大尺度的旱涝转换规律和降水演变特征有关。
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社科院发布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回应三峡影响气候传闻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一时间,三峡大坝工程被认为是大旱
的“罪魁祸首”,是三峡工程导致的大旱。
11日,发布的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对三峡工程影响气候变化
这一问题做了明确回应。
这本绿皮书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
布,书中指出,三峡工程并未导致气候变化,对气候影响范围不超过20公里,旱灾的发
生与我国大尺度的旱涝转换规律和降水演变特征有关。
【问题】长江中下游大旱三峡...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79
36
http://hezuoxiu.blogchina.com/
再谈为什么在中国内陆地区不能建造核电站——补充几条理由
一、在网上读到好几位搞核电的网友举出美国、法国都在内陆地区建了很多核电站
,而且从未出事故。我曾回答说,美国曾出现过三厘岛事件,虽然这出现在海岛上,但
不能因此就说在内陆不会出现事故。2月14日15:57在科学网见到zixianlu先生点评:
zixianlu 2012-2-24 15:57,“首先完全赞同何老观点!其次,还要指出文中的一
个问题:[三喱岛事件],是1979年3月28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纳河三喱
岛核电站(Three Miles Island Nucleer Generating Station)的一次部分炉心融毁
事故。这是美国核电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虽然宾州东南临海,但三喱岛却是在萨
斯奎哈纳河的中游,相当于中国江苏临海,但核电站位于马鞍山以东的江心洲上。它不
是在海岛上!萨斯奎哈纳河是一条十分古老的河流,在大西洋产生之前,她就存在了,
可以说是美国的祖母河。”
从网上可查到三喱岛区域的简图两则:
http://use...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3140
37
内蒙古草原三十年前的相片
今天的内蒙古草原相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
这是一首流行了千百年的民歌,它所歌唱的就是阴山脚下的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天
像圆圆的大毡帐,罩住青青的大草原。蓝蓝的天空下,碧草如茵,一望无际,风儿吹过
,草儿低头,成群的牛羊就掩映在这浓密的碧草之中......
现在内蒙古草原正在消失,变成小型沙漠,慢慢扩大、彼此相连,形成沙海。内蒙古在
60年代曾有草原12.3亿亩,80年代是11.8亿亩。但如今可利用的牧场只剩下5.8亿亩。
仅30年的时间,草场惊人地萎缩了56%!现在,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察布草原、科尔沁草
原和鄂尔多斯草原因荒漠化已基本沦为沙地。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也在
步前者的后尘,每年正以140多万亩的速度沙化。
草原沙化的速度快得令人吃惊。作为中国的第三大省,内蒙古从东到西延伸1500英里(
2400公里),在某些地方由南至北超过600英里(965公里)。据中国政府机构的估计,就
在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的四分之三还是草原。内蒙古稀薄的土壤、每年15英寸(381毫
...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11265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W21 (雷田富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天朝又一壮举,再见了内蒙古大草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0 09:10:45 2013, 美东)
内蒙古草原三十年前的相片
今天的内蒙古草原相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
这是一首流行了千百年的民歌,它所歌唱的就是阴山脚下的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天
像圆圆的大毡帐,罩住青青的大草原。蓝蓝的天空下,碧草如茵,一望无际,风儿吹过
,草儿低头,成群的牛羊就掩映在这浓密的碧草之中......
现在内蒙古草原正在消失,变成小型沙漠,慢慢扩大、彼此相连,形成沙海。内蒙古在
60年代曾有草原12.3亿亩,80年代是11.8亿亩。但如今可利用的牧场只剩下5.8亿亩。
仅30年的时间,草场惊人地萎缩了56%!现在,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察布草原、科尔沁草
原和鄂尔多斯草原因荒漠化已基本沦为沙地。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也在
步前者的后尘,每年正以140多万亩的速度沙化。
草原沙化...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7788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W21 (雷田富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天朝又一壮举,再见了内蒙古大草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0 09:10:45 2013, 美东)
内蒙古草原三十年前的相片
今天的内蒙古草原相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
这是一首流行了千百年的民歌,它所歌唱的就是阴山脚下的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天
像圆圆的大毡帐,罩住青青的大草原。蓝蓝的天空下,碧草如茵,一望无际,风儿吹过
,草儿低头,成群的牛羊就掩映在这浓密的碧草之中......
现在内蒙古草原正在消失,变成小型沙漠,慢慢扩大、彼此相连,形成沙海。内蒙古在
60年代曾有草原12.3亿亩,80年代是11.8亿亩。但如今可利用的牧场只剩下5.8亿亩。
仅30年的时间,草场惊人地萎缩了56%!现在,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察布草原、科尔沁草
原和鄂尔多斯草原因荒漠化已基本沦为沙地。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也在
步前者的后尘,每年正以140多万亩的速度沙化。
草原沙化... 阅读全帖
z*********7
发帖数: 79
40
气象局副局长:今年中国气候极端异常
2010-08-23 02:06:27 来源: 重庆晚报(重庆) 跟贴 93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
气候与1998年比较相似,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
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今年气候与1998年类似,谨防秋汛及冬季低温
重庆晚报8月23日报道 极端天气正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今年的天气异常
更是让多数北半球人始料不及———
一贯凉爽的俄罗斯连续两月酷热难耐,一贯少雨的巴基斯坦竟洪水滔天。中国更是罕见
地经历“水与火”的双重考验:一场强降雨使得原本干旱的黄土高坡遭遇泥石流侵袭,
本应雨水充沛的西南地区却遭遇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
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我们究竟能精准预测多长时间内的气象灾害?面对灾害,我们该
如何防御?就有关问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了记者专访。
今年气候是极端异常
记者:您认为今年气候是否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
矫梅燕:从前期气象灾害特点看,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特别是入汛以来,极端
p****y
发帖数: 23737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Vegetarian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purity (purity), 信区: Vegetarianism
标 题: 国务院参事室:关于应对全球气候暖化的探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 10:45:12 2010, 美东)
http://www.counsellor.gov.cn/content/2008-12/15/content_1740.htm
近年来一个又一个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使人们渐渐注意到“全球气候暖化”这个
早已感觉却未深究的问题。为什么会导致气候暖化?应该怎样应对? 已成为全世界共同
面对的重大课题。
全球气候暖化的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远远超过了环境本身的消纳
能力。温室气 体原本是为了保暖地球不至于太寒冷,但是过量的排放却使地球表面的
温度越来越高,导致大气环流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如果不能有效遏制,生态失衡将会
继续扩大,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存亡。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人定胜天”的思想模式,但是无论人类科技发展到多么高的水
平,也不可能将大气中过量... 阅读全帖
D*V
发帖数: 3096
42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水利部:三峡战时溃坝不会致下游毁灭性灾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0 21:13:46 2011, 美东)
水利部:三峡战时溃坝不会致下游毁灭性灾害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于 2011-06-10 17:25:49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严重干旱是三峡水库“诱发”的吗?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
缩水”了?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发生的崩岸等河势稳定问题如何解决?……近
段时间以来,三峡工程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热点。本报记者就此十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
会主任蔡其华,详解广大读者疑问。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2003年6月进入围堰发电期,2010年10月三峡水库蓄水至设计的正常蓄水位175
米。其间,长江流域发生了强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引起了人们对三峡工程的热
议,有人甚至质疑这些灾害是“三峡工程惹的祸”。为此,记者日前专访水利部长江水
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
...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Vegetarian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purity (purity), 信区: Vegetarianism
标 题: 国务院参事室:关于应对全球气候暖化的探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 10:45:12 2010, 美东)
http://www.counsellor.gov.cn/content/2008-12/15/content_1740.ht
近年来一个又一个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使人们渐渐注意到“全球气候暖化”这个
早已感觉却未深究的问题。为什么会导致气候暖化?应该怎样应对? 已成为全世界共同
面对的重大课题。
全球气候暖化的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远远超过了环境本身的消纳
能力。温室气 体原本是为了保暖地球不至于太寒冷,但是过量的排放却使地球表面的
温度越来越高,导致大气环流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如果不能有效遏制,生态失衡将会
继续扩大,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存亡。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人定胜天”的思想模式,但是无论人类科技发展到多么高的水
平,也不可能将大气中过量的...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44
http://www.counsellor.gov.cn/content/2008-12/15/content_1740.htm
近年来一个又一个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使人们渐渐注意到“全球气候暖化”这个
早已感觉却未深究的问题。为什么会导致气候暖化?应该怎样应对? 已成为全世界共同
面对的重大课题。
全球气候暖化的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远远超过了环境本身的消纳
能力。温室气 体原本是为了保暖地球不至于太寒冷,但是过量的排放却使地球表面的
温度越来越高,导致大气环流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如果不能有效遏制,生态失衡将会
继续扩大,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存亡。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人定胜天”的思想模式,但是无论人类科技发展到多么高的水
平,也不可能将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消除。也许人们可以将其吸收在某种溶液里或者
压缩成液体或固体储存在某个地方,但它的作用只是局部的、有限的,而且在操作中一
定要使用和消耗大量的能量、设备、土地和化学药品,同时还会产生另外一些更难处理
的废弃物,成为地球的负担。而大自然,也只有大自然可以做到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转换...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94654
45
当北京频频遭遇雾霾已不是新闻的时候,“等风来”,已经成为饱受雾霾之苦的首都人
民的热切呼唤。APEC会议召开期间,北京的天气更是万众瞩目,连习近平主席都坦言:
“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可见解决北京的雾霾
问题确实已经迫在眉睫。
好在“人努力,天帮忙”,APEC会议期间,北京终于出现了久违的“APEC蓝”。而“
APEC蓝”要保持下去,除了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之外,最重要的还要看北京的“风情”是
否给力。可是近年来,北京的雾霾可谓“八风吹不动”,究竟是谁“偷走”了北京的风
呢?
令人惊诧的巧合
随着冬天的到来,大规模的雾霾又将笼罩京津冀地区。人们不断地探索消除雾霾的有效
方式,但目前为止,效果最立竿见影的似乎就是等来一场呼啸而至的大风。而事与愿违
的是,近年来北方的风总是非常不给力。人们一边在雾霾中自强不“吸”,一边苦苦思
索着大风减弱的缘由。
京津冀地区冬季多刮偏北风,然而从2008年以来,在中国北方的“大风口”内蒙古地区
,正发生着另外一场能源巨变。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内蒙古地区倾力打造“风电三峡”
,装机容量从2007年底的58万千瓦,发展到目前的184...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46
媒体:中国天气网
(博讯 boxun.com)
近十多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不断增多。东西南北中,旱涝灾害不断,而且愈演愈烈
,原因何在?

专家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除受异常大气环流和洋流(如厄尔尼诺、
拉尼娜现象)等诸多因素影响外,也与我国湿地面积大幅减少、环境自身调节能力减弱
不无关系。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维护生态平衡、调节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却不断占用湿地,采挖矿产、种植水稻、养殖鱼虾、开发房产,
在获取丰厚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受到大自然一轮比一轮更为严厉的惩罚。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些湿地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的压力下,湿地保护的脆弱性令人担忧:是把湿地当成“摇钱树”,还是还其环境“调
节器”的原有功能?如何找到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

深秋时节,记者随“2010沿海湿地万里行”采访团,沿C字形的渤海湾沿岸走进辽
宁、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的湿地。

湿地之美,美在生物多样性

保护湿地,不仅仅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7
目前西南大旱,连续3个月多没有降雨!本人也是贵州当地人,在为家乡遭受旱灾痛心的同时,不经意在网上发现:“中国南部的气候灾害,其实早在2004年美国就有机构预测到了”。预言不幸被证实,让人震惊。 目前西南大旱,连续3个月多没有降雨!当地老百姓苦不堪言。本人也是贵州当地人,目前本地乡、镇、村普遍饮水困难。很多地方只有靠消防车拉水暂时缓解。在为家乡遭受旱灾痛心的同时,不经意在网上发现:中国南部的气候灾害,其实早在2004年美国就有机构预测到了。“2010年前后,中国南方将发生持续10年的特大干旱”同时,“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
预言不幸被证实,让人震惊。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了!
某网站2004年曾经转载过这条消息,绝非虚言。
为怕网址丢失,特发图留证。以下是截图,请注意红圈划定的部分。
c*****1
发帖数: 3240
48
ft,谁当政就要为一切事情负责啊?这都什么思维啊。
历史不只是政治史,还有科技史,环境史等等,除了帝王谋略宫闱密闻,还有很多东西
更适合以新角度来观察思索。现在识字的人不必只货与帝王家。有这个基础就不会非毛
即邓,即不会避讳那些大人物,也不会事事都往政治上扯。就7503台风灾害这事,三点
因素
1,罕见的台风灾害,你们谁听说过台风会到河南?而且就停在河南南部一带了,所以
降雨是超过预计,从中央到地方也没有任何一个气象台给出预测来。没办法,中国大部
分气象台是50年代建立的,根本没啥资料储备,如果这预报出来了那是小概率事件。即
使现在因为深入内陆的台风非常罕见,国内做气象模型的还在做7503,直到现在也还有
文章发表,从另一方面也意味这就是现在再来一场也可能预报不准。那既然没多少气象
水文资料怎么建大坝呢,这就牵扯到大坝建设了
2,盲目的水利建设,首先板桥水库自身是没有质量问题的,顶多是行洪流量设计不足
,前面提到的缺乏水文气象资料,那水坝的设计标准就存在问题,从有限的资料推出的
所谓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标准就靠不住了。还有质量跟它是土石坝还是混凝土坝也没关
系,这类坝叫重力坝,土石和混凝...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