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油印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5
发帖数: 1741
1
历史想起就是一段(二)
沈听雪

101、文革中的哈尔滨出了一份叫《向北方》的油印小报,其中在毛主席语录“领导我
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下面加
了一句“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任何人不许篡改和代替”。结果被当权者认为“篡改毛
主席语录”“打着红旗反红旗,恶毒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谓《向北方》就是“向
往北方的苏修”。于是小报的两名作者哈尔滨青年工人巫炳源、王永增被定为"6811现
行反革命集团主犯"。1968年4月5日,他们在公判大会上被宣判“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当巫炳源听到死刑判决时,仰天长叹,大喊一声:"这个世道太黑暗了!"此后直到
被架入刑场枪毙,巫炳源至死没有睁眼。
102、1948年苏联和南斯拉夫决裂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南斯拉夫政府和军队中有相当
数量的人选择了支持苏联,拥护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开除南共的决议。如在二战中功
绩卓著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约瓦诺维奇上将就试图投奔苏联,结果在偷越边
境到罗马尼亚时被南斯拉夫边防军打死。以铁托为首的南共集团不得不在国内进行了清
洗,据统计当时有1.6万多名支持情报局的南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大右派沈元四十年祭
在被虐杀整整四十年后,沈元——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仍是个陌生的名字,网上关于他
的信息也稀稀落落,有点儿冷清。即使在他的母校北大,大多数学子连林昭尚且不知道
,更不要说沈元了。这个流血太多、至今还将许多流血者的名字视为禁忌的民族,经历
了太多的非正常死亡,太多的暴戾和虐杀,对流血、杀人彷佛早已麻木,沈元只是这个
被杀者名单中的一个,在王友琴《文革受难者》名录中,他能拥有一席之地,几百字的
介绍,似乎已属万幸,因为更多的人连姓名都已被湮没了。
郭罗基回忆沈元当右派经过
我读过沈元同学郭罗基的长文〈一个人才,生逢毁灭人才的时代!——北京大学反右运
动回忆录〉,对他的生平和遭难才有了一点了解。沈元以“叛国投敌”的反革命罪被夺
去三十二岁的年轻生命是在一九七〇年“一打三反”运动中,种下祸根却是在更年轻的
一九五七年,甚至更早的一九五六年。那时他在北大历史系求学,满脑子的雄心壮志,
要成为“未来的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他也确实有“狂妄”的理由,在史学上有
过人的天分,也坐得住冷板凳,他生前不仅深得黎澍、丁守和等学者的赏识,凭一篇〈
急就篇研究〉就得到了郭沫若、范文澜的好评。
一九五六年,他从英...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18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醒狮》读中随感
·关于作者
作者weihua,应该是宝钢(紫光输入法里有这个词,比“紫光”
popular一点)集团的,据说首发在宝钢的内部网上,被好事者转到
了鼎盛的军事书屋。初一露面就吓人一跳,到现在四大章近百万字,
才刚刚要把印度阿三扫荡光,估计全书能够写完的话,要两百万字左
右吧。
联想到从前的《从春秋到战国》,也是从内网上流传出来的。不
禁令人感慨,现在的文学青年多么幸福啊。在张晓波、曹明华的时代
,先要到团委去骗钱,才能油印出千把册作品,送人都送不掉;当今
现在眼目下,好事者哗哗帖来,N多人拜读大作,成就感多乎哉?美
中不足的是,网上没有版权,毫无经济收益可言。不过回头想来,这
种政治上不正确的作品哪家出版社也不敢出,网络必然成为它唯一的
载体。
·主人公
《醒狮》里的元首叫王刚,和《黄祸》里的元首差不多;也是太
子党,幸而不必动用××功,甚为有趣。希望不要看到丁大海。
·技术层面
人人都会犯职业病,CS的说计算机救国,搞网络的鼓吹新经济,
读完MBA隆重归国的就要说“兄弟在美国的时候”。基于行业背景,
作者把材料科学摆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匡迪兄、刘吉弟如能阅此煌
煌巨著,不亦快哉?同志们
d******h
发帖数: 39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老山第一“杀手”---向小平
傅剑仁
我采访向小平是没带任何模式的。希望读我这篇采访报告的人,也不带什么框框。
------采写题记
他是“枪神”,但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每一枪都打死了敌人
在冥冥太空,我国南部边疆某部通信兵捕捉到越军发出的这样一条信息:老山战区某战场
,本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有三十多名官兵阵亡。子弹都是从这些阵亡的官兵的善或
胸部穿过,估计可能是出自一人之手……
我被越军用阿拉伯数字隐藏的秘密吸引了,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到处打听情况,验
证这一信息。在战区一张油印小报上,我找到了:某部八连7号哨位哨长向小平,用一杆
狙击步枪,发射三十一发子弹,毙敌三十名,伤敌一名。
嗬!好一个杀手!神枪!枪神!
我匆匆赶到某阵地指挥所采访向小平。可眼前这个“枪神”哪有我所想象的英雄气概呀!
他单单瘦瘦,显得很高,象一个营养不良的中学生。头发齐到他的脖子,盖住了耳朵。在
两肋垂脖的头发中间,夹着一张白白的黄黄的似乎还有点菜色的脸,让人一见就觉得可怜

他坐在我的面前,双手伸直放在膝盖上,象营房里的新兵集合听课,眼睛看着自己的手,
不敢正眼看我,偶尔碰到我的视线,便矗忙避开。
这就是那个弹无虚发的“枪神”吗?
H****g
发帖数: 14447
5
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宣部很傻x。本来宣传是TG最擅长的,当年蒋介石掌握着所有
的国家舆论机器,TG也就是弄点油印小报,发个传单,被人共匪共妻的骂得狗血喷头,
就这样,一帮土老冒愣是能把一批批大城市的青年迷的神魂颠倒,美国记者也是去一个
迷一个,都成了他妈的共匪。今天呢,中宣部守着这么多舆论资源,却不去好好利用,
反而搞什么GFW啊,关键词的,真是把老一代共产党人的脸都丢完了。
那么如今全世界宣传做的好的是哪个国家?当然是美宣部了,也就是好莱坞了。你看那
个斯皮尔伯格啊,汤姆汉克斯啊,净搞点主流片,售卖自己的私货。但是全世界还乐巅
巅的自己出钱接受洗脑。看看如今国内追美剧的人就知道了。所以说,从中也可以得出
,想搞好宣传,那还得让导演来搞。我看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就是美宣部的部长。
那么回到正题呢?我觉得建国后,中国最有好莱坞导演素质,自然就是江青了。别人都
不行。江青一个人就搞了八个大片,至今还脍炙人口,谁不会来一句“今日痛饮庆功酒
?”谁不知道“天王盖地虎”?中国建国后到现在,可以说,最主要的文化遗产就是这
八台样板戏。你别听那些文人唧唧歪歪的,谁的作品能拿出来跟这八台戏比?
不过呢
c*********d
发帖数: 9770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知识份子,并非仅有一个林昭—《星火》反革命集团案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17 10:54:10 2010, 美东)
裴毅然
众所周知,北大烈女林昭之所以被捕并判刑二十年,案底并不在右派身份,而在于一份
秘密刊物《星火》。那么《星火》姿容如何?有何“反动性”?全案实况如何?一直深
藏历史皱褶,雾罩尘封,未得展世。
一九六0年元月,《星火》第一期在甘肃武山县油印三十余份(十六开本),第二期已
组稿,但未及印出。六0年九月,该案因三位告密者发于天水,列为全国“第四大案”
,定性“反革命集团案”,四十三人被捕,其中大学教师二人、研究生一人、大学生十
二人(其中兰大八名)、干部三人、农民二十五人;判刑二十五人,刑期从无期至三年
,另有三位农民管制,两位戴帽处理,十三人释放。六八年林昭遇害;七0年兰大学生
右派张春元、武山县委书记杜映华同时殉难。
八0、八一年,《星火》全案艰难平反,但不可查阅档案,“案犯”无法获得判决自己
的依据
k**0
发帖数: 19737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好,我来转个关于土共种鸦片的
不好意思啊,如果是从www.huanghuagang.org转来的可信度不高啊, 这种网站和大鸡
园一样。
上油印原件吧?
k**0
发帖数: 19737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好,我来转个关于土共种鸦片的
我要的是他转的“录自中共印发之油印原件”
a****s
发帖数: 559
9
王储之路历二十五年之久--近距离观察习近平(图)

文章来源: 《开放》杂志 于 2010-10-18 09:19:31

摘选自香港《开放》杂志中《近距离观察习近平﹕他的王储之路》一文。金钟/撰文
七年下乡当知青的表现
研究习近平的履历,不难看出一些他在太子党群体中脱颖而出的特征,这对于考察
中共接班制的现状是必要的。
一、下乡的表现——由于毛专政的暴虐,尤其文革,老干部受迫害,子女受牵连相
当普遍,似习近平十六岁下乡当知青者,也不在少数。多数青年学生对于下乡接受农民
「再教育」这项被林彪五七一工程纪要称为「变相劳改」的安排,都采取消极反抗的态
度,无心务农,巴望早日回到城市。享有特权的子女,则以参军,当工人等逃避下乡。
习近平下放到陕北延川县,那穷乡僻壤之苦,可以从习近平吃生猪肉的故事可见一斑。
几个月吃不到一顿肉,有一次生产队分到几斤肉,他竟不等烹炒,割下一块就送进嘴里
,边吃边叫「真香」。他也曾逃回北京,被当作倒流人口,关了几个月。走投无路,重
回延川乡下,决心好好干,终于入了党,当上村的党支部书记,并被保送进清华大学成
为第一批「工农兵学员」。
这段青春的红色经历...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1238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缴纳岁币,必然亡国灭种
现在是米油印钱, 玩货币战争。
C********g
发帖数: 9656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陈毅朱德刘伯承等元帅揭发林彪
一、陈毅给毛主席信表态声讨林彪
主席:
我坚决拥护主席和党中央,对大叛徒、大卖国贼、大汉奸,大野心家林彪及其死党所采
取的一系列的正确措施。林贼妄图谋害主席,叛党叛国的阴谋未逞。仓惶出逃,坠机自
取灭亡。这是卖国贼的必然下场。这是党的又一次最伟大的胜利。
在党的五十年斗争史中,主席总是事先洞察一切,及时抓着阶级斗争的动向,彻底加以
揭露,使任何反党野心家都逃脱不了覆灭的下场。
在主席正确领导下,中国革命每一个紧急关头,都能顺利扭转局势转危为安。这次林、
陈反党集团的被粉碎,更是履险若夷,迅速平乱,使我党我国我军更加团结更加巩固。
今后的胜利会更大。特此祝贺!
我患病将近一年,仍在继续治疗。我感谢主席和党中央对我的关怀。我揭露林贼罪行的
录音稿太长,难于看。
兹先整理一份摘要材料,先送呈,请审阅。
敬祝
主席万寿无疆!
陈毅一九七一年十月十日
陈毅揭发林彪早年反党错误和罪行
一、大叛徒林彪是一个逃跑分子。我记得一九二七年南昌起义部队由广东转移到江西大
庾时,林贼当时担任第七十三团第二营第七连连长,曾经自由离队开小差向梅关方向逃
跑,后来又中途折回,表示愿留在部队不走了。并向我说,沿途老百...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吴新潮回忆父亲吴法宪
·纪 彭·
吴法宪,前空军司令,开国中将。在通常人眼中,他是林彪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
对文化大革命负有责任,甚至纵容林立果在空军为所欲为,间接造成了林立果有机会进
行谋害毛主席的阴谋。说实话,从前我对“黄吴李邱”也是这个看法。在和吴法宪的大
儿子吴新潮约定了采访时间后,我仔细阅读了由香港北星出版社出版的《吴法宪回忆录
》对吴法宪多少有了一些不同的认识。
2010年9月的一个下午,吴新潮在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的咖啡厅里接受了本人专访
。他的身材和他父亲一样都是有些发胖,因此也就显得很随和。对于这次采访,吴新潮
多少有些顾虑。
“父亲是一个历史人物,作为一般历史人物的子女,很难客观地公正的评价父亲。
因为在子女的眼中,父亲都是完美的。实际上,大多父亲都并不完美。我的父亲也是如
此。但是世间应该说对他有太多的误解。这些误解反而给我们一些比较容易澄清的机会
。”
◇ 关于“草包司令”
我的父亲吴法宪是开国将领,但是与其他开国将领不同的是,父亲头上戴了两顶帽
子,一个是林彪反党集团的帽子。这不是我们评价的范畴。今天我想说到的是另一顶帽
子,也就是公众所传说的“草包司令”,甚至说父亲和戏剧里的胡传魁...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131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个小将的自述 [zt]
蒯显然是避重就轻,决口不提自己的大奸大恶
蒯后来被刘家整的很惨,开始在北京做生意的,被逼得没有落脚的地方才远走深圳的.
蒯大富口述岁月流沙
采写:米鹤都张琦
【蒯大富】1945年9月13日生于江苏省滨海县。1966年,他在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3年级
读书,6月初因率先发表反对工作组的大字报被打成反革命,被开除团籍并关押,在毛
泽东回到北京批评了派工作组的做法后被释放。周恩来曾代表毛泽东亲自到清华了解情
况,为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提供相关材料,随后亲自为蒯大富平反。从此,蒯大富创建
清华井冈山兵团,成为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三司)的主要负责
人,也是中国造反派的标志性人物,与聂元梓、韩爱晶、谭厚兰和王大宾并称“五大学
生领袖”。1967年4月,蒯大富当上了上北京市革委会常委,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
大会核心组副组长。蒯在文革中参与并指挥了众多批斗刘邓和老干部的活动,挑起了清
华大学的大规模武斗,并与工人宣传队发生激烈冲突,造成多人死亡的不良后果。1968
年7月毛泽东召见并批评了“五大学生领袖”,蒯大富从此基本退出了文革的舞台。
1968 年12月蒯被分配到宁夏青铜峡铝厂(...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4
送交者:LuZhiShen2011年03月02日10:38:41于[史地人物]
在30年代初期,全国各个红色根据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肃反。赣西南苏区肃清AB团时,
屠杀7万多红军。红20军被中央红军大部队包围聚歼,副排长以上的700多名干部被集体
杀戮。闽西苏区肃清社会民主党时杀人如麻,使苏区的30个区委中,只有一个还能勉强
维持工作。鄂豫皖苏区进行的肃反使有些地方的村苏维埃主席换一任杀一任,一年内换
了四、五任。红25军原有1万2千人,43天的肃反过后仅剩下了6千人,而红4军排以上的
干部基本被杀光。湘鄂西苏区的肃反使5万多红军减员为4千人,杀得只剩下5个党员,
没有士兵愿意提干当班长,更不敢入党。曾中生、邝继勋、刘铁超、肖大鹏、曾炳春、
李明瑞、段德昌、万涛、许继慎、朱勉之、季振同、刘士奇、刘志丹等等,这些军级以
上的高级将领自三十年代初就永远的从中共党史上消失了。他们不是死在国民党的手里
,而是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下。可以说,国民党杀害的共产党高级干部,远没有共产党自
己杀的多。
【毛泽东的中央苏区肃反】
据萧克将军回忆录记载,中央苏区肃反累计屠杀了10万红军。国民党在中央红军长征前
...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5
委员曝部分单位包装院士候选人 公关费需几百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9日03:58 中国青年报
7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委员总听人说,如今有的人评院士“要花钱了”。虽
然他没有亲眼目睹“送钱”,但他发现:快到评院士的时候,一些院士候选人就以邀请
开会等名目与拥有投票权的院士接触,好吃好喝好招待。
“你能感觉到他是在扩大影响——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增加他的印象分。”陈运泰
说。
对于这类院士候选人,只要对方“不太露骨”,陈运泰也就不说穿。可他发现,除
了“活动”之外,有的单位或个人还很会“包装”。“为了包装‘大成果’,就把很多
人的成果集中到一个人头上。这种事科技界太多了。”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发感慨。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原院长邵国培委员在教育界别的小组会上给与会的委员讲了一
个故事。在一次院士增选中,一位院士候选人提交的材料,令很多老院士“瞠目结舌”
:此人6年之内,获得了5项国家大奖。他的水平有这么高吗?在过去,一个人一生获一
两项国家奖,就很了不起了。
“这个产量是不是太高了?是不是造假了?”邵国培表示怀疑。
后来,那位“丰产”院士候选...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董存瑞炸雕堡的详细图解 (转载)
口述:程抟九 记述:文 存
董存瑞牺牲地点。这座复制的桥型碉堡上的国民党军徽当时是没有的。30米宽的河床由于城区建设挤压,河床只留有桥下狭窄的几米,两端竖直。难怪在董存瑞风波中,一些人据此听信了郭维的猜测,说董存瑞在桥下是这么个死角,没人能看到他怎么炸的碉堡。
1948年5月17日,董存瑞所在的二营六连进驻隆化县城东山山坡上的土窑子村作战前准
备。这个村距离敌人很近,偏西南三、四里是隆化中学;中学北涝洼子村一带是敌人防
御阵地,涝洼子村到这里一里余,就在我们山脚下。下山往南约五里是县城。我也正是
这天下派到六连参加战斗和帮助工作的,这也是部队的传统,一有战斗,师政治部机关
除几人留守外,都下到一线连队。这时六连的的代连长白富贵比我早来不几天,他原来
是团司令部的管理员,因几天前的5月12日在平泉县二沟阻击战中,原连长李登重伤,
六连无军事干部,他来接任的。
到六连,指导员郭成华给我介绍情况时,对六班长董存瑞赞不绝口。董存瑞14岁当儿童
团长,16岁参加八路军,立过3次大功、4次小功,荣立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
。虽未谋面,这名19岁的班长已经让我由衷敬佩。真正见面是在第二天的班排...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2296
17
这是北岛02年在读书杂志里写艾未未:
'我们到东村去找W。当年我头一本油印诗集就是他手绘的封面,我和邵飞也是通过他
认识的。他八十年代初到美国,在纽约一住七八年,黑了下来。这黑和黑还不一样,有
的如履薄冰,有的如鱼得水。要说纽约可比哪儿都改造人。这个当年电影学院动画专业
二年级的好学生,整个变了个人:他眼神阴郁,肥头大耳,一身短打扮,满口纽约土话
。他走在街上,三教九流都过来打招呼,满脸崇敬。那时东村是流浪汉、酒鬼、毒贩子
和艾滋病患者的天下。他哼哈应声,话不多,拍拍这个肩膀,摸摸那个秃顶,奇迹一般
,那些狂暴的灵魂顿时平静下来。
他告诉我们,两天后的晚上,穷苦兄弟们要在华盛顿广场示威,反对市政当局驱赶
流浪汉的决定,警察肯定会镇压。他为此花高价买了台可连拍的闪光灯。当马队冲进示
威队伍警察抡起警棍那一瞬间,他连续按动快门。照片发在本地报纸上,电视新闻也报
道了示威场面,作为目击者他讲述了警察的暴行。尽管头部镜头被遮挡,还是为他捏了
把汗,他非法居留,一旦被警察发现肯定会报复。可他满不在乎。
问他以何维生,答街头画像。说罢他取上画画工具,拦了辆出租车,拉我们到西四
街的繁华地段,那儿已...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400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广岛有个当时被气化的人的遗址
这个跟火烧后留下的油印类似吧?
v******a
发帖数: 45075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广岛有个当时被气化的人的遗址
nod nod 油印这个词形象,MD 猪油的,哈哈
w****2
发帖数: 12072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教导总队在南京保卫战中
12月12日日军5个师团对南京复廓阵地及城垣发动猛攻。中午前后,在日军猛烈炮
火轰击下,日军攻破中华门,防守此处的第88师遂即撤走,南京失陷已成定局。当时大
批逃难居民与溃退的散兵拥挤在街道上,城中秩序开始陷于混乱。南京守军已开始呈动
摇态势。唐生智等决定改在当夜撤退。12月12日17时,卫戍司令部召集南京守军中师以
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唐生智首先简要地说明当前战况,询问大家是否还能继续
坚守。与会将领无一人发言。唐生智遂出示蒋介石命守军相机撤退的电令(蒋介石曾在
12月11日致电守军司令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即由参谋长
周斓分发了参谋处已油印好的撤退命令及突围计划。
卫戍司令部突围计划的基本精神是大部由正面突围,一部随司令部由下关渡江。但在书
面命令分发后,唐生智又下达了口头指示,规定第87师、第88师、第74军及教导总队(
南京守军中的中央嫡系部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向滁州集结”。这
就大大降低了命令的严肃性,也为不执行命令制造了借口,以致计划中规定的由正面突
围的部队,除广东部队第66军及第83军之大部按命令实施突围外,其余各军、师均...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21
打辽阳
——关于解放战争中一组老照片的回忆
楚氾,原名孔繁苓,1928年出生于营口,1947年参加革命,曾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4纵
队《战斗》小报记者、新华支社记者,参加过三保本溪、鞍海、新开岭、四保临江、梅
河口、辽阳、鞍山、塔山阻击战等战役,离休前任解放军报社副总编,1988年被授予少
将军衔。这篇回忆文章发表在《军事记者》 2006年第9期上,为纪念辽阳解放60周年特
此转载。
解放战争中,我在东北4纵(41军)的《战斗》小报当记者。一个刚刚脱下学生服的中
学生,本不懂什么叫军事新闻摄影,甚至连照相机也不曾使用过。然而那年打辽阳,我
竟然拍下了一套10张图像,虽不高明,却是独一无二的“历史瞬间”。
打辽阳,属于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东北我军冬季攻势的一次战役。这年东北奇寒,沈阳
一线到了零下30摄氏度;辽河大雪,千里平原不见一片黄土。东北全军主力先是集结于
沈阳西北,在彰武、公主屯、新立屯连打了几个大仗,眼看就要过大年了。1948年1月
30日,东北总部来了紧急命令:立即乘胜开始第二阶段的南满作战。目标是中长路(沈
大线)上的辽阳、鞍山和营口三城中的敌三个多师。4纵在雪地里强行... 阅读全帖
xt
发帖数: 17532
22
中国过渡政府也可以发,听说还是油印版的。请跟伍总统联系。
w**********g
发帖数: 1985
23
曹征路最新长篇:《民主课》
曹征路,《那儿》及《问苍茫》的作者
第一章
1
六十支蜡烛,六十个举着火把的精灵。它们在舞蹈,在歌唱,雀跃……它们欢呼并咏
叹我即将安全降落的那一刻辉煌。
一时失措,无言。
不知是谁的提议,同事们下班后都留了下来,总之大家都认为这还有点意思,挺好玩的
。老曹人不错,他们说。
只是他们没料到我的反应会这么迟钝。
屋里黑着,屏住呼吸,我们的身影陡然高大起来,在墙壁上扭着晃着。这好比是阿尔卑
斯山的众神,在观赏特洛依城里的杀戮,等待最后的那一刻,然后才慢条斯理地宣布先
知们早已做好的决定。
我在琢磨这隐喻生命刻度的辉煌。它们舞着唱着,欢呼着,间或还唱出噼剥的花腔
。我看见烛泪是那样晶莹地溢出,慢慢膨胀,变圆,拉长,然后,顺着罗纹烛身扑嗒一
声落下。火苗抖动着抽搐着,似乎很伤心地扭了扭身体,又好像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谁都没吭声。大家在等待。等我开口许个愿,说句话,或者吹一口气。然后就可以
开灯欢呼切蛋糕了。可我嘴角抽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得体的吉庆...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16989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benchmark (maine),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归国留美博士“右派”董时光之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1 14:28:32 2012, 美东)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008509&r=0&v=0
一个留美博士,满怀爱国之情回到祖国,在整凤运动中给学校党委提了点意见,被作为
极右分子处理,送去劳改。由于常年饥饿,只好捡马粪中的胡豆充饥,结果被诬为偷吃
马粮,毒打致死。这是知识分子悲惨遭遇的又一案例,但只是千万个被迫害致死的知识
分子中的一个而已。正如另一位留美归国的教授、翻译家巫宁坤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所写
的:这只是血泪大海中的一滴。
原西南师范学院的老师董时光,是留美教育学博士。因大量发表反对美国出兵朝鲜,支
持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激烈言论,被美国联邦调查局作为亲共危险人物,1955年被强制驱
逐出境,返回中国。回国时,周恩来总理亲自迎接他。他是四川垫江人,一门三兄弟都
是国内外着名学者专家。当时几所着...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804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革中, 全民打鸡血
发信人: lzlzlzlz (lzlz),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文革中, 全民打鸡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23 13:12:16 2012, 美东)
“打鸡血秘方”书中竟有记载
最早将“打鸡血”作为条目收集到书籍中去,还是在“文革”后期。下面的这段文字显
然较具代表性——
鸡血注射在皮下肌肉(而非静脉注射)里,液体蛋白进入人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对某
些特殊疾病可能有一定疗效。在一部分医药、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贫下中农
们用它来替代某种免疫性药物。它的疗效和适用范围,据一些革命的患者同志们介绍,
鲜鸡血对脑中风、妇科病、不孕症、脱肛、痔疮、咳嗽等都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但也有
一些医疗科学工作者认为,由于鸡感染的疾病较多,鸡血的质量情况也不明确,带来副
作用的可能性不易控制,也曾经发生过一些患者在注射后突然亡故的事件。但无论如何
,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新生的医疗成果,鸡血疗法本身的科学性已得到了人民群众
的一致肯定……
——摘自《赤脚医生培训教材(供南方地区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年版
如此莫衷一是的所谓“教材内容”,在今天看...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26
抗日那年月,我是武工队队长(图)
肖秋生
口述实录
时间:2012年7月2日
地点:河西区教师村居民小区
讲述:抗日老战士徐银秀
我的老家,过去叫晋察冀边区第八区大杨庄村,属于定北县,现在叫定州市。
我爸爸是村里的教育主任,管小学的村干部,也管收公粮,其中包括帮着八路军收
公粮。我们村不算大,200来户。自己家8亩,租地主8亩,一共16亩地。
家里就我一个闺女,还有哥哥和弟弟。我爸爸管小学呀,我想上,他就让我上了。
那个年头,妇女地位很低,上学的都是男孩子。学什么?桌子上摆着《百家姓》,赵钱
孙李周吴郑王……怕日本人突然去了,摆样子。口袋里掖着个小本子,棉纸油印的,上
面写着“你我他,都是中国人。中国人,爱中国。中国人,打日本……”我们念这个。
唱歌也是,我们唱:“儿童,我来打仗,我来打仗,儿童和大人一样。我来打仗,我来
打仗,中国的儿童绝不投降……”
我有个叔伯哥哥,在阜平那一带干印刷,印人民币,那会儿,叫晋察冀边区币。他
比我大六七岁,他回家来说那边的事,我特别好奇,最多也就十三岁吧。我说,哥我跟
你去看看。他说,行。这事不能让爹娘知道,知道肯定走不了。我就偷偷跟着他走了…
…把爹...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太祖做人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就是从来不抱怨,不管有多困难。
当年只身一人编湘江评论,经常是撰稿编辑油印到上街叫卖都一个人搞定。到了延安以
后,穷乡僻壤的搞大生产运动,战士们脸上的血色甚至比国军士兵还好。 建国以后,
明明是我们被世界封锁,太祖却主动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赤脚医生农民专家穿着
粗布衣服,却洋溢着战天斗地的热情。
不像现在的总经理,鸟大的事情也天天无病呻吟,年年说今年是困难年,大家过苦日子
n*****1
发帖数: 1329
28
【关于“汉奸”】
1937年末至1938年初,王明、康生在共产党的机关报--巴黎的《救国时报》、武汉
的《解放》和《新华日报》上诬陷陈独秀是每月向日本侦探机关领取300元津贴的汉奸
,当时就引起舆论大哗,纷纷要求拿出证据来。陈独秀也发表声明予以批驳,并准备付
诸法庭。后来由于周恩来做了许多工作,并由徐特立出面调解,再加上战事吃紧,武汉
很快失守,此事被搁置下来。但是陈独秀头上“汉奸”这顶帽子,一直到死也没有摘掉
。1951年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有一条注释还完全重复30年代王明、康生对陈独秀的
诬陷:“在1927年中国革命遭受失败之后,中国也出现了少数的托洛茨基分子,他们与
陈独秀等叛徒相结合,于1929年形成一个反革命的小组织……在九一八事变后,他们接
受托洛茨基匪贼的‘不阻碍日本帝国占领中国'的指令,与日本特务机关合作,领取日
寇的津贴,从事各种有利于日本侵略者的活动。”
1979年、1980年,学术界在首先为陈独秀五四和建党问题上正名的同时也对“汉奸
”论提出质疑。中国革命博物馆研究员夏立平首先在该馆主办的《党史资料研究》上发
表《陈独秀被开除出党以后》一文,提出... 阅读全帖
n*****1
发帖数: 1329
29
关于“中国的托洛茨基分子公开参加国民党的特务机关”;有些托派分子被捕后,经不
起考验叛变投敌的事是有的,正如共产党的张国焘、顾顺章叛变后一样。但不能因此说
整个组织变成了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反革命,这是常识。
正是苏联当局为苏联托派平反的1988这一年,笔者应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
共党史研究》主编郑惠所约,在一年前已经完成了的24万字的《中国托派史》初稿的基
础上,缩写了约1万字的论文《简论中国托派》,刊登在《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
上。文章引用中国托派当年发表的文件、机关报、传单、小册子(绝大部分是油印的),
介绍了中国托派的具体历史,实际上否定了以上所有的不实之词,指出不仅陈独秀任托
派中央书记时的托派是“反日反国民党”的,而且在陈独秀1931年10月被捕后,直到
1949年国民党垮台前,中国托派也是反帝反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他们与中共的分歧也是
革命阵营内部的路线分歧(虽然他们的路线是错误的),不是反革命。
此文发表后,又引起广泛的关注。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成
员还来向笔者了解有关情况。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对于毛泽东... 阅读全帖
n*****1
发帖数: 1329
30
关于“中国的托洛茨基分子公开参加国民党的特务机关”;有些托派分子被捕后,经不
起考验叛变投敌的事是有的,正如共产党的张国焘、顾顺章叛变后一样。但不能因此说
整个组织变成了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反革命,这是常识。
正是苏联当局为苏联托派平反的1988这一年,笔者应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
共党史研究》主编郑惠所约,在一年前已经完成了的24万字的《中国托派史》初稿的基
础上,缩写了约1万字的论文《简论中国托派》,刊登在《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
上。文章引用中国托派当年发表的文件、机关报、传单、小册子(绝大部分是油印的),
介绍了中国托派的具体历史,实际上否定了以上所有的不实之词,指出不仅陈独秀任托
派中央书记时的托派是“反日反国民党”的,而且在陈独秀1931年10月被捕后,直到
1949年国民党垮台前,中国托派也是反帝反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他们与中共的分歧也是
革命阵营内部的路线分歧(虽然他们的路线是错误的),不是反革命。
此文发表后,又引起广泛的关注。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成
员还来向笔者了解有关情况。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对于毛泽东...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31
人民网9月15日电(记者 杨雪梅)首部由中国学者编成的流入日本的中国文物目录《中国
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15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首发。这是该目录编成66年后首
度公开出版。该目录收录了甲午以后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劫夺的中国甲骨、石
器、铜器、刻石、陶瓷、古玉、丝绣、书画、写经、拓本、杂物、古籍等类中国文物
15245件,大部分器物标出了高度、重量、口径尺寸、藏处以及所依据图谱的书名简称
、页码等资料,是追寻海外流散文物的一项扎实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献
价值和现实意义。
由中西书局出版的《目录》为十六开本,煌煌九卷三大册,最初是在抗日战争胜利
后为向日本追讨自甲午以来被劫夺珍稀文物和要求战争赔偿,于1946年由国民政府教育
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京沪区办事处组织编制的。据中西书局常务副总编辑徐
忠良介绍,这部流散文物目录自编成以后,直到1981年才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写刻蜡板,
油印100部,分送国内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和设有文博专业的大学。中西书局听说有这
样一部珍贵书稿油印本存世后,立即拜访当年的实际编纂者谢辰生先生,并在谢老帮助
下,让这部被冷落66年的...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529
32
原标题:中国甲午后流入日本文物曝光 曾被掠夺15245件
人民网9月15日电(记者 杨雪梅)首部由中国学者编成的流入日本的中国文物目录《
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15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首发。这是该目录编成66年
后首度公开出版。该目录收录了甲午以后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劫夺的中国甲骨
、石器、铜器、刻石、陶瓷、古玉、丝绣、书画、写经、拓本、杂物、古籍等类中国文
物15245件,大部分器物标出了高度、重量、口径尺寸、藏处以及所依据图谱的书名简
称、页码等资料,是追寻海外流散文物的一项扎实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文
献价值和现实意义。
由中西书局出版的《目录》为十六开本,煌煌九卷三大册,最初是在抗日战争胜利
后为向日本追讨自甲午以来被劫夺珍稀文物和要求战争赔偿,于1946年由国民政府教育
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京沪区办事处组织编制的。据中西书局常务副总编辑徐
忠良介绍,这部流散文物目录自编成以后,直到1981年才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写刻蜡板,
油印100部,分送国内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和设有文博专业的大学。中西书局听说有这
样一部珍贵书稿油印本存世后,立即拜访当年的实...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1177
33
曾写出洋洋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为我们理想的生活而讴歌、呐喊的作家路遥,已轻轻
地离开我们20年了,尽管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不愿相信这一点。
这位黄土地生养的作家,似乎又化作了一把黄土,飘落在每座山巅之上,也似乎化
作了缕缕炊烟,弥漫在每一孔窑洞里,给我们活着的人,留下无限的思念和财富。
1949年冬天,在陕北清涧县一个很偏僻的荒山沟里,诞生了一个男孩,那位大字不
识一个的农民父亲,绝没料到他的儿子日后会成为震惊中国文坛的著名作家。
当路遥降生到这人间时,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生存环境,并没有给他呈现出玫瑰
一样艳丽的色彩。他的家里十分贫穷,十来口人只有一床被子,缺吃,少穿,越来越多
的孩子成了这个家庭的主要负担。
童年的路遥,特别聪明和懂事。他的母亲曾说:“我家路遥从小就是个精,就是个
脑子利(清涧方言,即脑子聪明),从来没让我急过肚子。他七八岁就会砍柴了,他把
砍的柴捆成一捆一捆,摞在碱畔上,摞下美美一摞,俊得让人舍不得烧。”
路遥在王家堡上完一年级后,这个贫穷的家再也没办法维持生计了,于是,父母决
定把他们的第一个儿子路遥,过继给远在百里之外——延川县郭家沟的哥哥。
那是一个秋天的早晨...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932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3d打印,下一个电动汽车。。。
打印机刚发明的时候,打印一页纸也比油印要贵。第一台个人电脑售价好几万美元,远
比算盘贵。
F*****t
发帖数: 2580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你们抽过这种烟吗?
打字机打到蜡纸上,然后油印
r**********g
发帖数: 22734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你们抽过这种烟吗?
铁笔手写,蜡纸油印
r********n
发帖数: 7441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你们抽过这种烟吗?
不可能,油印质量差,而且不能套色,它这个是套色印刷,就是有多少种颜色,一条流
水线上就有多少个印刷模具,每个模具负责一块区域的一种单一颜色
C*******f
发帖数: 13152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你们抽过这种烟吗?
油印,铅印。怎么会问这种问题
z*c
发帖数: 4700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你们抽过这种烟吗?
我在中学里还帮过当老师的我爸刻过蜡纸,3毛钱一张,学校里专门刻蜡纸的那人,4到
计算题就刻一张,被大家都骂。
负责油印的人更吃香,可以漏题给混混来换香烟。
d*********2
发帖数: 48111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你们抽过这种烟吗?
小时候特单纯, 整个年级的考试卷, 派两个班的学习委员去油印。 只要两个不太
熟的互相监督以下就谁也没敢偷看, 乖乖的做纯体力。
我想当时老师让学委去做这种活目的就是因为学委偷看不偷看都是99, 100分。
不过那个世代人心真朴实, 特在乎荣誉感。
w****2
发帖数: 12072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贴一篇和当下改文风有关的文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9 17:32:54 2012, 美东)
反对党八股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于1942年2月2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
目录
   原文
   注 释
编辑本段原文
反对党八股
 反对党八股
刚才凯丰⑴同志讲了今天开会的宗旨。我现在想讲的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怎样拿党
八股⑵做它们的宣传工具,或表现形式。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如果不连党八
股也给以清算,那它们就还有一个藏身的地方,它们还可以躲起来。如果我们连党八股
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⑶,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
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
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林立果:中国摇滚第一人
ZT 文:江小鱼
如果说崔健于1986年5月9日为中国内地打开了一扇摇滚大门,林立果则是第一
个为我们开启摇滚乐窗户的人,时间是1969年。
还原一个看似并不普通的日常图景。
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最初一年的某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厚厚的窗帘却阻挡了
一切光线的进入。这间装修简单的房间里一片凌乱,烟头散落了一地,有的已经抽完,
有的只抽了半截,灰白色的烟灰在老式苏联吊顶电扇的风力下无力地飘动着。
一个叫林立果的青年坐在高级织锦缎沙发上,他以60年代先锋青年特有的颓废
,拿着刚刚掐灭的半截烟头,轻轻吹着上面的烟丝,他的目光掠过自己的屋子:房间里
到处都是喝过的玻璃杯,宽大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除了中国古代的禁书,多是西
方的诗集、名著和军事书。书架下的地上散落着一大堆唱片。红木硬茶几上摆放着他刚
鼓捣的无线电的电子配件和一些港澳刊物。靠近门边,是一个西洋式的吧台,酒架上摆
着各种各样的洋酒,再旁边是一把价格不菲的吉它和一个架子鼓。贴着漂亮壁纸的墙上
,却几乎完全被西方的电影海报和摇滚招贴画所占据。两个巨幅的吉米•亨...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古登堡活字印刷机

东西方活字技术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发展出来的。
汉字好几千,搞活字也很造孽,加上冶金技术比较矬,用陶土和木质的活字就费老劲了
。不是贬低中国传统文化,到宋朝毕升发明活字之后,中国文化再经历元和清的洗劫,
基本就停滞还倒退了,那几本古书搞来搞去怎么印都没什么区别。
Gutenberg 15世纪发明活字和油印技术,直接诱导了欧洲知识大爆炸和宗教改革,意义
深远。
R****a
发帖数: 6858
44
这种武器用来对付印度、越南、印尼、日本这样人口众多、土地稀少的国家会非常好用
的。
============================================================
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研究的先驱――王鸣岐
2006-01-01  作者:王守正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王鸣岐,植物病理、植物病毒学家。他首次发现粟黑粉菌异宗配合,并突破在人工
培养基上完成其生活史的技术。他是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研究的先驱
,对粮食作物病毒的鉴定、诊断和防治的研究上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晚年,他从事
病毒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的研究,许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对粮食安全贮
藏和粮食微生物学的研究,他也做出了一些重要贡献。
王鸣岐,又名凤岗,号济熙。1906年2月17日出生于河南省滑县一个农民家
庭里。幼年常随家人下地耕耘。1913年进邻村蚕桑小学学习,毕业后,因家庭经济
困难回家务农,并在本村就读私塾。在此期间,经常聆听老师教导:读书要有益于天下
;学习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这些话他虽然不甚理解,但在幼小心灵中却
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92...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6009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铲之农民运动(5) --马日事变
“马日事变”为何发生:农会侵占军官与士兵财产2012年03月18日 10:08
杨奎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核心提示:逐渐地,如果不动军官家属,就很少有可没收的对象;如果不截扣士兵的汇
款,农会就无从获得足够的活动经费。因此,进入1927年春天前后,侵犯军官士兵个人
财产的情况也就愈发多了起来,并且一发而不可遏止。
-------------------
本文摘自《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作者:杨奎松
马日事变,是湖南军队与农民运动矛盾冲突激化的结果。湖南的军队基本上还是旧军队
的那一套。士兵是就地招募、抽丁或雇佣来的,大多数人当兵就是为了找一个吃饭的地
方,并勉强养家口。因此,士兵们发了饷,多半都是把钱寄回家去,供养家中老小。而
军官们,尤其是团长以上的军官,则都是军官学校毕业,或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或毕
业于北京陆军大学,或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
因为报考军校,均需经过相当程度的文化考试,故凡能考入军校者,大都家境较好,读
过私塾或上过学堂。而大凡军官学校毕业的学生,做军官多年之后,更是小有积蓄,不
仅买地造房,而且多数雇人耕种,成为地...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24887
46
【周口市长祖坟被自卫反击战老兵“反撅”】他叫齐明利,河南周口籍,今年知天命。
1985年北京军区轮战部队服役期间,参加第二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前线手刻油印战地
报纸、一线战地记者,荣立三等功。2012年英雄老家祖坟被河南官员平刨。盛怒下,齐
明利昨夜今晨赶往周口市长岳文海老家,将其祖坟反撅。
s*****j
发帖数: 6435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伍豪的意思是五毛么?
看郑超麟回忆录. 小八卦真不少. 随便说说当年法国少年共产党里起笔名的事, 早期
的共产党人真是很可爱.
1922年, 旅欧少年共产党成立, 总机关设在赵世炎的旅馆里. 油印通讯"少年", 要保
密要求大家起笔名. 大家就都换了名.
流传下来的:
周恩来 "伍豪". 周是天津秘密学生团体第五号成员, 这个大家都知道.
李维汉 "罗迈" 据说与浪漫主义有关. (romantic)
不当回事的:
有人起名 "R.3". 因为做工时随手拿起两个铅字, 一个"R", 一个"3".
陈延年要找划笔少的, 叫"林木"
陈乔年 "罗热" (Roger)
张崧年 "R" 表示自己现实主义 Realistic

搞笑的有两个.

汪泽楷 "裸体" 自己受了很多委屈, 要表明自己是清白无瑕的.
李慰农 "锄斧", 李想了好几天, 想不出好名字. 最后看到"少年"封面的印章,
决定当"锄斧". 李这个从不劳动的文化人, 其实那印章里是镰刀,...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48
在中国的老工业城市,尤其是北方老工业城市,他们甚至已成为固定一景:广场或公园
的某个角落,一群上了年纪的他们,或在红歌声中手持红宝书念念有词、大跳忠字舞,
或站在红色横幅下,集体聆听激情澎湃的演讲。在反日保钓之类的游行中,偶尔也会见
到高举的毛泽东像下的他们。
他们与时代的强烈脱节感和容易引人注目的言行,在“唱红”大潮的背景下,很容易被
观察者纳入“文革”思想在中国大陆回潮的典型症候。同时会引发警惕“文革”以及对
“文革”罪恶缺乏彻底检讨反思的议程。
然而,以社会学的田野调查视角看,他们整体上是“50后”为主,他们并非对“文革”
真相隔膜,恰恰是“文革”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这是一个可以被称为“文革遗民”的群体。
他们并非在媒体和学术圈频频发声的左翼知识分子。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有相似的家
庭和人生境况:工人出身,文化水平有限,在九十年代下岗,所依附的国企破产,个人
陷入贫困,靠养老金度日。
在新时代的集体失落感,会让他们本能的追忆毛时代“激情燃烧”的青春,以及工人阶
级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哪怕只是一种自我想象。
他们易引人注意的政治主张背后,更有某种怀旧心理作为支撑。如果将今天的中国视为...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9
这种钱币在大陆正常流通啊,大家对上面的文字视而不见。
当年抗大的教材,都是在国民党宣传品的背面油印的,正面就是反共内容,人家还给每
个学员发呢。
这就是自信的表现。
s*****V
发帖数: 21731
50
在安徽文史馆大院的儿时生活
在合肥八中的5年青春
在安徽凤阳大庙的知青岁月
在北京大学77级法律系的时光
在南京某区法院的实习
在北大团委的政坛起步
同伴、同学、老师、校友眼中的李克强
文史馆大院
“看,他跟你爷爷是一起长大的。”62岁的李皋兰兴起时,会站起来,指着中央电
视台《新闻联播》画面里的一个人对只有几岁的孙子这样说。
李皋兰指的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那些画面总能把李皋兰的思绪带回他们曾一起玩耍的那个大院安徽文史馆大院。如
今,这里被另一个地名所代替合肥市红星路80号。
这是一栋三层楼房。二楼以上为居住房,一楼为4个铺面。李皋兰说,这4个铺面,
原是李克强一家住的平房。
1997年5月17日,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在《安徽日报》上发表
题为《追忆李诚先生》的文章,提到了这所大院: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所院落的惟一
神圣之处是拥有一座图书室,藏有近万册书。李先生便是这图书室惟一的管理人员,兼
做出纳与采编。
“李先生”是李皋兰的父亲李诚。1953年,李来到文史馆上班。同一年,李奉三也
来到合肥,入住文史馆大院。第二年,李奉三与曹氏生下李克强。彼时...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