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发帖数: 3875 | 1 就别提这溫病條辨了,中医就是在温病派独大的这百年沦落到只能养生不能治病的境地。
就顶楼的文字而言,基本上是事实陈述。更没有吹嘘个人的内容。 |
|
L*D 发帖数: 3966 | 2 这个大包派和小包派的说法还是很有喜感的。
寒之争。 有感于此贴, 说一说个人切身感受。
在北方)。 老妈说她小时候生病, 医生都是几味药, 非常便宜, 一两副准好。 现
在可到好, 一大包连药锅都装不下。这也罢了, 可吃一星期啥用也不管。 老妈说听
人说中医有大包派和小包派,现在好象都是大包派。 现在想来似乎指的就是温病和伤
寒吧。 印象中,直到我上高中的时候偶尔还能碰到很老的中医开几味药的方子,然后
一副就好。 再后来对我来说中药似乎吃与不吃就没啥区别了。只有针灸还时常给我惊
喜。 |
|
f*******e 发帖数: 5594 | 3 黄煌经方言论 整理版 十分实用
1 舌苔不必过于在意。在杂病中,舌质比舌苔重要;体型体貌比脉象重要;精神状态比
主诉重要。
2 本人研究经方的着眼点,可能更重视整体,重视‘人’的感受.
3 经方是中医学的一支流派,是一支重实证、重实效、重临床、具有鲜明学术个性的流
派。
4 中医非常重视保护和利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抗病的趋向
,或汗,或吐,或下,或进食,或睡眠,等等。如果压制或替代机体的抗病能力,逆向
而治,就是误治。
5 光读书不实践,光临床而不观察总结,对中医均无济于事。学中医的过程,是研究
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要有科研的头脑,每个案例都是科研课题。
6 学真正的中医其实不难,难在选择,难在鉴别。换句话说,学中医关键是学眼光,
学思路,学方法。没有挑剔的目光,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学不到
真正的中医的。用学文的方法,用信教的态度,用经商的手段,用理政的标准,均不能
得到实实在在的能看病的中医。
7 古方助我此病安康度晚年 钱汝益 (孤立肾病案)
面容清癯,比较消瘦,脸色黄暗,皮肤也很干燥,腰腿痛,步履乏力,就判... 阅读全帖 |
|
q****i 发帖数: 6923 | 4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脾、肠、胃 http://f1.net4p.com/gate/gb/www.relativehumanity.com.tw/cm/zhangbutao/prescription/other9.htm
中医世界│首页
作者:张步桃
肠胃系统就像联勤总部,供应所有营养,是营养物质的供应站,这里面涵盖运褕。运输
包括所有消化吸收的营养,全都交给脾脏统筹分配。因此血液里面的血红素、血小板,
太高、太低都不行,白血球也是如此,如果量太高太多,脾脏就会把它吞噬掉。
脾主运化
什么叫“运化”?就是包括营养的消化、吸收还负责运送,所有血液都是由脾统筹分配
。脾脏统筹分配血液,如果临床上常常出现异常出血的现象,尤其是女性,在非生理周
期出现功能失调异常出血的现象,用归脾汤给她吃,就会改善了,那是因为“血不归经
”,不归到正常的血管,乱跑了,才会出现异常出血的现象。
引血归脾就用归脾汤,里面有当归、黄耆用来补血,也用四君子汤来补脾胃。所以有些
睡眠不好的病患,吃了归脾汤后就会睡得很好。又有一说“思虑伤心脾”,因为脾主忧
思,也就是思考,如果没有营养供应,大脑的脑细胞就会缺氧。除非是天生智能很高,
否则一定要有足够的营...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1464 | 5 先声明一下,我本人根本不是个中医,只是一个中医爱好者。给出的这个流程是根据我
本人的亲身经历给出的一个困难比较小的顺序。
第一步,看一本《我的医学故事》的书。这是一本很好的故事书,能够帮助你提高对中
医的兴趣并且树立一些基本的观念。
第二步,看一本叫做《医间道》的书,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正确的中医哲学观念。不过我
的看法是能读懂多少就读懂多少。来回多读几遍,才可以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第三步,就是来回听郝万山的伤寒论讲座。网上的中医讲座很多,但这个讲的是最好的
。其他的比如金贵要略的讲座需要一些耐心才能听完。郝万山的理论和临床经验都有太
多的宝贝可以挖掘。
第四步,听国学堂梁冬,徐文兵的关于黄帝内经的讨论,本来内经是中医的基础生理学
部分,应该是最先学的,但是网上关于黄帝内经的讲座有些枯燥,但是徐文兵讲的又有
些玄乎(不是说不对,而是没有落在实处),如果没有一些基础很容易走火入魔,所以
我把它放在第四步。
第五步,背歌诀,问诊,汤头,濒湖脉诀。。。
第六步,第七步。。。内经,伤寒,温病,系统的进行学习。
第八步:看一个叫做天下无癌网www.nocancer.com.cn的网站,看看一个奇人无...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1464 | 6 多谢你这次终于肯奉献点干货了。
说了这么多,除了那个让人吃痰的,还是没有见到你所说的“骗子”。 你既然是学中
医的,应该对汉字的意思有所了解吧。
每个医生都是人,个人有个人的个性。也许你并不赞同他们的某些做法,甚至对这些做
法有道德评价。这些都再正常不过了。比如我就对阁下也有一个道德评价,觉得你就是
个靠踩别人找到一些优越感,甚至靠这个出名的骗子。或者是一个看别人挣钱,自己坐冷板凳,
而怀恨在心的嫉妒狂。我有这个权利吧?但是你对他们的医术了解么?有评价么?我还是没有看见。
艾宁在《问中医几度秋凉》里面谈到过她母亲的几个师傅,大部分都不在乎钱。但是也
有一个很在乎钱的,钱是赚了不少,结果孩子因为吸毒死了。你能说这个爱钱的师傅是
个骗子么?你是不是觉得每个赚钱多的中医都应该是孩子吸毒死的结果?徐文兵的诊费
一次400,够贵了吧?可是他的说法,中医看病收钱天经地义。你也许不赞同他这么做
,可以骂他在敛财,可是他的医术是要放在病人身上经受考验的。是不是骗子应该是病
人说了算,不是你这样的道德卫道士说了算。
还有倪海夏骂人是狠,特别是他对温病派的无情批评我非常反感。不过他是不是骗子我
觉得暂时我...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216 | 7 "内寒湿重" 的结论是怎么得到的。中医最重要的是辨寒热虚实。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伤寒论固然要学,但理解伤寒论很难。建议综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块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民国彭子遗书,很多中医人士包括李可推荐。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比远古书通俗好懂。一大部分是归纳伤寒论方药后面人体气机升
降理论,化繁为简。难能可贵是专门讨论小孩用药,食疗,还谈到温病派一些用方.其人
用药谨慎,反复论证,初学中医看这本书不容易学偏.值得反复研读.
这本书当当有卖,mitbbs 中医俱乐部资源共享可download.
另外三七养生网的凤仪阁有很多妈妈讨论中医育儿,养生。版主庄严是黄煌的学生,副
主任医师。庄严除了看病,还帮助妈妈们树立正确育儿观:孩子身上的病有时跟家庭环
境,父母,尤其是妈妈的心理素质,育儿方式很有关。小孩很敏感,有时候不需要吃药
,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小孩的病就自愈了。
http://www.37ct.com/forumdisplay.php?fid=39 |
|
t*n 发帖数: 14458 | 8 俺看了半天还是没明白升降
//blush
"内寒湿重" 的结论是怎么得到的。中医最重要的是辨寒热虚实。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伤寒论固然要学,但理解伤寒论很难。建议综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块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民国彭子遗书,很多中医人士包括李可推荐。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比远古书通俗好懂。一大部分是归纳伤寒论方药后面人体气机升
降理论,化繁为简。难能可贵是专门讨论小孩用药,食疗,还谈到温病派一些用方.其人
用药谨慎,反复论证,初学中医看这本书不容易学偏.值得反复研读.
这本书当当有卖,mitbbs 中医俱乐部资源共享可download.
另外三七养生网的凤仪阁有很多妈妈讨论中医育儿,养生。版主庄严是黄煌的学生,副
主任医师。庄严除了看病,还帮助妈妈们树立正确育儿观:孩子身上的病有时跟家庭环
境,父母,尤其是妈妈的心理素质,育儿方式很有关。小孩很敏感,有时候不需要吃药
,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小孩的病就自愈了。
http://www.37ct.com/forumdisplay.php?fid=39 |
|
a******r 发帖数: 1464 | 9 [quote]原帖由 fkhq2004 于 2007/7/5 11:59 发表
前两天发的贴子老师可能没看见,今天把我有情况再发一次,请老师务必给看一看:
看了无意子老师的帖子,甚是佩服,把自己的病证发上来,请老师给点见议!
作为闲聊,我谈谈看法:
从中医病因病机分柝,你是肝胆郁滞,胃气不畅,则清阳
不能畅升,浊阴不能畅降,故生出各种乱象。气胀则六神不安,脾胃缺少生化,肾阴肾
阳缺少精微物质滋养,肾关不固,肾水不足,肾的丈夫心不宁,肾的儿子--肝火旺……
,因此,睡眠、闷热、多梦、流口水、有异味、尿黄、尿频、早泄等等表症频现。
如果再用藏腑理论、经络理论,之乎者也,摇头晃脑地分
柝起来,那就成了疑难杂症了,说不定看十个名老中医也不一定见效!!
中医分析病,应该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但中医治病,则应
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因为,把需要读5、6年书才弄个一知半解的复杂理论讲给病人听
(而且你讲的不一定正确),那是害人。
实际上,此症按古医书所述,乃“中宫阻滞”。从中国古
代和现代西方的人体解剖的结构分析,应该是“十字路口交通不顺畅”,... 阅读全帖 |
|
a*******7 发帖数: 113 | 10 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倪海厦,特别是对待伤寒派和温病派问题上的偏激态度很反感。但
是我认同他在推广中医和宣传正确的中医观念上所做的努力。学习中医几年来,我也一
直在向周围的朋友介绍中医的好处,有人开始相信中医的疗效,有人将信将疑,也有人
仍旧不接收。把这些人做个分类,好像还正好符合倪海厦贴的这十四条。
我觉得第七、八和十三写的最好。再重贴一次:
*****************
第七 : 你去西醫院做檢查後心生害怕,於是你很緊張的拿著檢驗報告來找中醫詢問,
你必將被我趕出門去,因為那是西醫造成你很害怕,關我何事,又不是我讓你害怕的,
請去詢問讓你害怕的西醫師吧。我看病可能只要花費一兩分鐘,做這種無謂的解釋,卻
可能浪費我幾個小時,就算解釋完後,你還是照樣害怕,何苦呢。
第八 : 任何病人只要你講話讓我感覺到你是相信西醫的,請不要來此,相信西醫學就
該繼續給西醫治療,不要來找碴。
第十三 : 如果你的態度是要求中醫先將你的病治好,才會相信中醫,這種人就是我最
痛恨的人,你信不信中醫學干我何事,這是你個人智商的問題,你也沒有如此重要到可
以對中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種人必將被我趕出門去,一律...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3966 | 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e2b650100gnd6.html
<鼻炎的中医治疗 之二>
医者佛 董洪涛
一、鼻炎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已经清楚,鼻炎是外邪内伏为因,而正气不足为本。所以其治疗思路非常简单,就
用六经辨证。扶三阴之阳气,祛内伏之邪气。
急性鼻炎其实就伴随在感冒症状里,因此,就当成感冒来治即可。我已经写过数篇相关
的文章,其所用之方多属经方,疗效确切,一两剂即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细细地参看
一下。
大凡久患鼻炎,必是三阴体质。阳气素虚,无力祛邪。所以,治本之道在于要先扶三阴
之阳气。在扶阳的基础上,配合开表、通窍、温通诸药即可。
太阴体质者,中焦阳气不运,清阳不升,其表现为面色青白,腹胖易泻,消化不良,体
质比较弱。其舌质多淡胖而大,见齿印,其脉右关无力。当温补脾土以养肺,临床我习
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苓姜术甘汤,补中益气汤等等。这种体质的人往往吃寒凉的食
物即容易发作鼻炎,这时可以用麻黄理中汤,开太阳扶太阴,标本皆治。《黄帝内经》
有谓:“形寒饮冷则伤肺”,说的就是太阴之证。这时可以用小青龙汤来开太阳,去形
之寒;用附子理中汤...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5462 | 12 胡希恕先生的经方造诣本人认为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先生的为人是朴实、真挚
,有道家的仙风。
对于经方,历来是一部枯涩难懂的书。习医者,没有十年八年的修行是很难理解里面的
精神实质。或者换句话来说,有些人哪怕读了一辈子,到了晚年才发觉自己读错了而贻
害后世。因此,历来是名医少、庸医多。
先生生活的年代是十分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当时的政府一方面是要废除中医,另一方面
是西医的渗透开始规模化。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医如果没有了疗效,再多的空洞的理论
也只能是无济于事。因此,在当时的环境下出现了中西医汇通的一派人物,最有代表性
的是张锡纯先生。但也是从张先生开始,似乎打开了这一段时间中医的大概思想情怀:
企图用中医的疗效来延迟中医的衰退。因此,在延迟衰退之前,要做的是要汇通。起码
你了解了西医,才能了解中医的长处,才能确定其疗效。观察胡先生一生的学术观点,
我觉得先生这方面是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应该是划时代的。
第一, 先生把一部枯涩难懂的伤寒读成清澈见底,易于把握;
第二, 先生把临床疗效作为读伤寒、解伤寒的依据;
第三, 先生敢于接受西医的检验,而不是故步自封;
对于第一点,许多人会提出,胡先生...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4910 | 13 其实在找吕医师之前,问了很多人,有人说她没效果,
也有人说她的药一定要吃三个月才有效
三个月前四肢无力,体型严重发胖,我便找到了她
下面是我对她的总结评价
1。她性格表面很温柔,对客人态度非常好,但不问病情只聊天,
骨子里非常固执,怎么说呢,她非常坚信自己的把脉,跟据自己的判断来给药,
会把病人的症状一一讲出,既使复诊也是依据自己的判断,而且她的判断有些超前,比
如大便变好了,我过了二三星期才感觉到,又比如说手脚变暖了,我也是过了很久才感
觉到内脏比以前暖多了
2用药看似平缓,其实药效很强,看似没有经方家历害,但某些效果决不差于经方家,
而且她的药更倾向保养。开始一个月,虽然体力好了很多,但一直拉肚子,人也更胖了
,似乎更坏了,幸亏我懂得一些中医,知道这只是一个过程,加上药的感觉是越来越好
喝,我知道,我应该继续找她。我上次看的中医,头三天药味很好,后三天就觉得酸了
,需要换药,但她的药,喝一个月还是很好喝
3。收费情况,头诊六十,以后三十,药比较贵,两瓶药粉,一个月剂量,二百块(其
实她这种定价很合理,在单位时间里,她赚的更多,也不用很忙,病人也只需一个月来
一次,一般中药,一个月去...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14 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转载)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学说,是结合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科学。即将五运(金木
水火土五行)六气(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 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
)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配合起来,
按干支纪年的顺序和阴阳盛衰、五行 生克的关系推断某年的太过、不及,来预测气候的
变化、疾病的发生与预后。
关于运气学说的系统记载,首见于唐王冰补入《素问》的七篇大论,即《天元纪》、《
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 要》。唐以
前的医学著作除《中藏(注:读cang) 场经》和《褚氏遗书》中有所提及外,尚未见到
这种学说的记载。至宋嘉礻右由庞安时、沈括、杨子建等人大力提倡,元符2年刘温舒著
《素问论奥》上之于朝,此 后这种学说才被重视起来。王安石变法以后,更把运气学说
作为太医局考试学生科目之一,甚至有"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的说法。
一、 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的配合
1.天干、地支和阴阳的配合
(1)天干的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2)地支的阴阳:子寅辰午申戍为阳,...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15 这东西很玄妙。国运据说也跟它有关系,人体疾病也受它影响。好像经方派失灵,温病
学兴起也是因为这种循环 |
|
n********n 发帖数: 2248 | 16 在某论坛看到此医生写的医案,转过来与大家分享:
执成方以治病,如拆旧以建新,不经巧匠之手,如何能得宜。人之成病变化万端,禀赋
所异,三因听别。以一人之病而例,有五运六气之变,有中表传里之异,或太阳丶太阴
不一其经,或内伤丶外感不一其原,或阴极似阳,阳极似阴各或其状,有脉症相符不符
之推敲。非精心辨证,因病制方,断不能易危就安,应手而愈。
百年以降,西学东渐。中医已成陪衬,千年仁术,后继为艰。更有取缔之说甚嚣尘上,
与斯人笔战于网上,不如勤耕于杏坛。所幸病之也者,不论何医下药,疗效为大。
今郎中不谦已之鄙薄,举十载之心得,数例病案,投于天涯,受教于方家,为医林尽一
微薄。能为有缘之网友解一时之疾苦,则郎中之幸也!
寒热
----------------------
1.日晡潮热 李某 男 36岁一向体健,在深圳务工,因六月农忙,回家割禾,汗后凉水
淋浴,当晚又触房室。早上起来,感到浑身乏力,自汗,恶风,身痛。上午并无发热,
而到了下午3点开始发热,到4点达到39.5度并呕吐。其父即召医诊治,通过打针输液后
当晩身热己退。上午其病如失,到下午3点又开始发热,再请医打针输液。如是三日,
都是...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2248 | 17 11. 有魏氏妇,年五十,有十五年结核病史。经抗痨治疗后,病情稳定。于今年六月,
染时疫,先憎寒头痛,后发高热,咽痛,咳喘。经住院治疗后,其他症状好转,只是热
退不尽。慕郎中之名来求治。
证见:午后发热(38.0度),两歡潮红,乏力疲倦,夜寐盗汗,纳差,手足心热,舌
红瘦,脉细数。乃投之清阴分之风热,滋阴血,透伏邪之秦艽鳖甲散:秦艽15克 鳖甲20
克 地骨皮15克 银柴胡12克 知母10克 当归15克 青蒿8克 白芍10克 乌梅2枚。服八帖
后热退,仍有盗汗乏力,原方加北芪20,牡蛎25克再服六帖后盗汗除。由于结核病史长
,体质较弱。再加20帖八珍汤善后。
* 按 邪热外袭,入里则伤阴,阴伤则难于制火,故骨蒸发焉。此症虽风火炎炽,但一
有阴血素虚之体,二有入里内闭之热。故强攻峻补并不宜之,用槁苖引水之溉滋其阴,
汤沸揭益之法透其热,阴血既滋,内热渐退,伏邪既透,其病自除。
12.暑热 曾姓男孩,12岁。7月间,因暑期无课,日日与小伙伴嬉闹玩耍。某日下午踢
球后,一身大汗又到井边汲凉水冲凉。当晚即高热(40.0度)畏冷,头痛,胸闷,烦躁,
口渴引饮,小便短赤。即求诊,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2248 | 18 81.李某 12岁 上课时忽然发病,左边偏正头痛,伴恶心头痛。送到医院诊为血管神经
性头痛,治疗10天反而加重,只好寻求中医治疗。症见左边搏动性头痛,烦闷欲吐,纳
差,小便黄,大便7天未解,舌红苔黄,脉数而实。症属风邪上扰,里热搏结。予通腑
散结,清泄里热,用防风通圣散化裁,因无表证故去麻黄,因偏左痛故加柴胡。
防风8克 荆芥6克 大黄10克 栀子6克 黄芩8克 柴胡8克 连翘12克 石膏20克 扑硝8
克 菊花6克 川芎10克 。
二剂后便通,烦恶除,头痛明显减轻。脉变为弦,原方去大黄扑硝,加芦荟10克,
再服8剂而愈。
82.曾某,女,15岁。因经期起居不慎,头两边跳痛甚剧,微恶风寒,心中烦恶,愠愠
欲吐,口干引饮。打针吃药两天无效,遂求治,诊见脉弦数,苔薄白。
诊为大少合病,予解表和中。
柴胡10克 桂枝8克 黄芩10克 白芍10克 半夏10克 人参10克 荊芥5克 炙甘10克 大
枣5枚 生姜3片。
三剂而愈。
83.周氏,84岁,(为郎中二哥之岳母),一向体健,去年十一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
两边搏痛,合并耳鸣,肢体麻木,右边手脚无力。到医院做CT未发觋脑血管病变,按脑
动脉...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1423 | 19 亦明批驳方舟子:青蒿素真与中医无关吗?(组图)
在中医的发展历史上,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最为辉煌的时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医
研究人员根据晋代医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浸液能够治疟这个线索,
从青蒿中分离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至今,青蒿素挽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Miller
LH, Su X. 2011. Artemisinin: discovery from the Chinese herbal garden. Cell
146:855-858.)
对于这项成就,方舟子的态度十分古怪。2002年3月14日,美国《远东经济评论》
发表题为《中国革命性的医学发现:青蒿素攻克疟疾》的文章,介绍 “中国的中医研
究人员以古代医学文献为依据,重新发现了艾属植物治疗疟疾的功能 。”这篇文章还
多次引用香港科技大学理查德•海恩斯教授的话,高度评价这个发现:“中国的
研究人员在‘再度发现’甜艾蒿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对分离艾蒿物质,
针对疟疾进行研究,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国际社会却没有给予中国医药工作者
们相应的认可。”“ (中国的艾蒿研究者们)应该因此被授予...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4910 | 20 还是我来说说吧。
我在他哪里看过半年,好几个朋友也在他哪里看过。
所以得到的反馈比较多
来说说对他的印象吧:
觉得他对经方的了解不错,
凡是较重的病,经他治疗,都会得到缓解。
但到后来呢,你就会发现他怎么总也不能完全治好。
因为他有个严重的缺点,就是对下药尺度掌握的不好,
每次开药或左或右。
(这点在我看了一个不错的温病派医生后,对比特别明显)
换句话说吧,
张仲景的那些经典方,他掌握的不错,
但对于调养调身体来说,他的欠缺很大。
怎么说呢,我觉得他的中医基础不够扎实,比较浮。
其实他一直是中医,一点都不出名,
后来拜了倪师为师,被炒红了。
反正我以后调养不会再找他了。
just my 2 cents
然存在,特别是
也有所恢复,但
情还是有起伏
遗精(也不知道
晨勃也没啥变
遗精是恢复的关
在想要不要找其 |
|
Q****g 发帖数: 957 | 21 中医如果医生处方对症,绝对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现在中医的名声都被那些慢郎中给
祸害了,李可老医生就是用自己抢救肺心衰竭的经历在扭转这个缓慢的观念。你想想张
仲景的方子都是在瘟疫死人无数的情况下摸索出来的,怎么能慢?慢了,人就没了。另
外,现在的慢郎中多数都是温病派。 |
|
Q****g 发帖数: 957 | 22 其实中医方剂如何摸索出来,今天已经不清楚了,但是通过阴阳五行和经络的理论可以
窥见当初的摸索未必是象你所说的那样。比如半夏专降胃气,那么遇到胃气不降的病人
就投以半夏自然降胃气。杏仁专降肺气,肺气不降就投以杏仁。等等,并不需要反复去
试。至于如果知道这些药物的经络走向,现在往往推测是由练了气功经络敏感的人之后
体会出来的,这个就不知道了,但是今天往往也有经络敏感的人反应服用薄荷后能觉得
体内有气循行某通路,经对比该通路即为某经,所以这个说法比较可信。
但是最重要的是,大家发现张仲景的方子,只要对症,往往是几副药药就能把病治好。
所以张仲景能成为医圣。
现在的中医无法治病,一个是辨症不清,一个是受温病派影响不敢用经方。李可老医生
呼吁大家重新学习经方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张仲景的著作由于当时是刻在竹简上十分不
便所以用词过于精简,后人学习往往有误解,所以也造成很多中医无法准确使用,经方
峻猛,经方用错了,往往会杀人,所以医家为求稳妥,当起了慢郎中。
最后,所谓是药三分毒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用这个去解释吃中药产生的不良问题是非
常不恰当的。举凡中药都是偏性而已,偏多偏少而已,人病之后也是偏性,... 阅读全帖 |
|
d*x 发帖数: 125 | 23 最近忙着找工作,没有发文,今天一看版上一片繁荣,好生欣慰。
今天进入内经第四篇,金匮真言。望大家支持,多谢!
【简介】
“金匮”是古代帝王收藏珍贵书籍的器具,“真言”是指极真切而重要的论述。
“金匮真言论”即指极重要而珍贵的论述。本篇论述的主要内容,如经脉,阴阳,
五行归类,人与四时气候的关系,发病规律的讨论以及精在人身的重要性等等,
都是中医中最基本的理论和学术上的重要问题。故曰“金匮真言论”。
【原文】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1],经有五风[2],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3],
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4],长夏胜冬,
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5],病在肝[6],俞在颈项[7];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
胸肋[8];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9];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
腰股[10];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11]。故春气[12]者病在颈,夏气者
病在藏[13],秋气者病在肩背[14],冬气者病在四支[15]。故春善病鼽(qiú)
衄(nǜ)[16],仲夏善病胸肋[17],长夏善病洞泄寒中[18],秋善病风疟... 阅读全帖 |
|
Q****g 发帖数: 957 | 24 你就去中药店买,注意,要没炒过的乌梅。药的名字就叫乌梅,你一说他们就知道。这个疹子是春天
发的温病,肝木疏泄过分,相火外泄所导致的,身上发热,脸上红红的也是这个道理。身上越热,火
都泄于外,内里越虚寒,一定不要吃和涂抹凉性的药。
你住的地方去年冬天比起往年不太冷吧?
这个药你先给孩子吃着试试,我认为应该可以治好,除非小孩过虚,你先别担心,先吃着试试,吃过
几天到这里update一下孩子的情况。
另外,吃了这个药,如果疹子下去了,但是幼儿开始咳嗽,那么就用白菜心一个,五六
十粒有机黄豆一起煎1个小时成浓汤给孩子吃下去,多吃几次,就会治好疹后咳嗽。
注意,这些药煎汤一定要用砂锅,不能用别的锅。
疹子是红色,孩子疹子能发出来,这些都是好事,孩子病尚不重。比白疹子,出疹困难好多了。 |
|
a********s 发帖数: 89 | 25 1926年,梁启超因尿血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经X光透视,医生发现右肾有一黑点,诊断为
瘤,认为必须手术割除。梁启超住院前,请萧龙友为其复诊,萧龙友劝其手术须慎重,
告诉他坚持服所开中药便可痊愈。但梁启超仍赴协和医院手术,割去了一个肾,却并不
见病情好转,仍然时轻时重地尿血,稍一劳累就会长时间尿储留。此后,梁启超多次入
协和医院治疗,但已无法医治,终于还是于1929年去逝。事后,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于
治丧时,将治疗的全过程予以披露,痛斥了庸医。
萧龙友(1870-1960),四川三台县人,他在四大名医中年龄最大,辈份最高,为四大
名医之首。萧龙友是家中的长子,自幼便受到父亲的严格受教,每天诵习诗书,熟读四
书五经,对中国的历史、文学等等,从小就耳熏目染,为日后行医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同时也练就了一笔好书法。每当家中来客,萧龙友都会在客人面前背诵诗书作为待客之
礼。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萧龙友,从小深受祖辈的喜爱。
萧龙友成年之后奔赴成都,此时博览群书的萧龙友也曾翻阅过许多中医书籍,对中国文
化了解深厚的他对中医典籍的理解也十分深入。那时,萧龙友家族里开了一家中药舖,
由于他的母亲长年有病,久... 阅读全帖 |
|
Q****g 发帖数: 957 | 26 彭子益继承了黄元御的医学,同时也融合,改正了温病学说,是个真正的经方派大家。 |
|
L*D 发帖数: 3966 | 27 ☆─────────────────────────────────────☆
lslsls (llllll) 于 (Tue Oct 11 12:23:00 2011, 美东) 提到:
再update下:
话说上次情况有好转后身体状况有了起伏又,转折点是一次遗精。遗精后发现腰酸依然存在,特别是
遗精后的一个星期,腰酸挺严重的,第二个星期又有所好转,腰酸基本没有了,晨勃也有所恢复,但
还是没达到预期的程度,看来还是体虚。如果和病前比较,貌似谈不上恢复。看来病情还是有起伏
吧。之后到现在又吃了快2周药了(给改了下药方),身体不争气,近一周内有两次遗精(也不知道
为啥会这么频繁,平时一般都是一月一次),第一次遗精后,身体腰酸不是很严重,晨勃也没啥变
化,昨天晚上遗精后直到今天腰酸又特别明显,晨勃也没有啦。哎,张医生说过,不遗精是恢复的关
键,现在看来实在是倒霉。。。
我这个虽然就是常见的肾虚,但现在被折腾的心里非常没底。。。也不知道该咋办,在想要不要找其
他医生看下啦
—————————————————————————————————————————————————————————... 阅读全帖 |
|
|
s*****o 发帖数: 65 | 29 独特个啥?倪海厦通篇都是照搬曹颖浦唐容川的观点,不明白的人还以为真是他个人独
创了什么了不起的理论了。中医几千年来,有什么东西前人没说过的?
当年王正龙老师因病去世的时候,老倪是怎么样对人家的?专门写了篇冷嘲热讽的文章
给王老师送行,大家都印象尤新。现在可好,轮到自己了。
王正龙老师也是国内鼎鼎有名的经方大家,宣传经方不遗余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倪一张大嘴四处乱射,骂西医,骂温病派,骂李时珍,还把经方派都一起骂了,就他
自己牛。 |
|
a******r 发帖数: 1464 | 30 倪海夏对中医的普及还是很有贡献的。说说我的看法吧。
首先倪医生的医术还是货真价实的,并且不遗余力的告诉大家各种西药的危害是一件有
很大功德的事情。要知道中国人均抗生素用量是世界平均量的10倍以上。对放化疗也有
过度的迷信。这些老倪要是不大声疾呼,会有很多人不明不白的收到抗生素不必要的伤
害。
对医生对自己的产品明码标价本人并不反对,比如徐文兵的挂号费就非常高。但是老倪
的收费有一点地方我一直有所疑问,就是老倪总是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似乎除了
经方派天底下没有中医了。而我老倪又是唯一能代表经方派的老大一样。用这样的大声
嚷嚷让大家对他产生过度的迷信并且趋之若鹜,若只是学术观点尚可原谅,但若以此法
聚财就太过分了。
还有就是将中医内部学术观点的差异,门派的差异公开化,扩大化,就更是一种不智的
行为。长期来说这是有害无益的。中医本无门派,内经,伤害为源,温病,时方为流,
内部的理论需要很多工作以达到自洽。认识不到这点而盲目的夸大门户之见,实在是对
中医有害无益。
不管怎样,本人对倪医生还是心怀敬意的。祝倪海夏医生一路走好。 |
|
s*****o 发帖数: 65 | 31 独特个啥?倪海厦通篇都是照搬曹颖浦唐容川的观点,不明白的人还以为真是他个人独
创了什么了不起的理论了。中医几千年来,有什么东西前人没说过的?
当年王正龙老师因病去世的时候,老倪是怎么样对人家的?专门写了篇冷嘲热讽的文章
给王老师送行,大家都印象尤新。现在可好,轮到自己了。
王正龙老师也是国内鼎鼎有名的经方大家,宣传经方不遗余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倪一张大嘴四处乱射,骂西医,骂温病派,骂李时珍,还把经方派都一起骂了,就他
自己牛。 |
|
a******r 发帖数: 1464 | 32 倪海夏对中医的普及还是很有贡献的。说说我的看法吧。
首先倪医生的医术还是货真价实的,并且不遗余力的告诉大家各种西药的危害是一件有
很大功德的事情。要知道中国人均抗生素用量是世界平均量的10倍以上。对放化疗也有
过度的迷信。这些老倪要是不大声疾呼,会有很多人不明不白的收到抗生素不必要的伤
害。
对医生对自己的产品明码标价本人并不反对,比如徐文兵的挂号费就非常高。但是老倪
的收费有一点地方我一直有所疑问,就是老倪总是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似乎除了
经方派天底下没有中医了。而我老倪又是唯一能代表经方派的老大一样。用这样的大声
嚷嚷让大家对他产生过度的迷信并且趋之若鹜,若只是学术观点尚可原谅,但若以此法
聚财就太过分了。
还有就是将中医内部学术观点的差异,门派的差异公开化,扩大化,就更是一种不智的
行为。长期来说这是有害无益的。中医本无门派,内经,伤害为源,温病,时方为流,
内部的理论需要很多工作以达到自洽。认识不到这点而盲目的夸大门户之见,实在是对
中医有害无益。
不管怎样,本人对倪医生还是心怀敬意的。祝倪海夏医生一路走好。 |
|
a******r 发帖数: 1464 | 33 国医大师何任老先生于今早7:30(2012年2月23日)与世长辞,享年90岁
何任,浙江杭州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后随父
学中医。曾开业行医。1955年后,历任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校长,浙江中医学
院教授、副院长、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浙江分会会长。潜心于中
医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临床长于内科、妇科病的治疗。喜用“金匮方”,
对湿温急证以及胃脘痛、崩漏等疑难杂病疗效显著。对《金匮要略》的研究,颇见功力
,著述甚丰。
个人简历
1921年1月11日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0年 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 1947年 创办杭州中国医学函授社。
1950—1953年 任杭州市中医协会主任委员。 1955—1959年 任浙江中医进修学
校副校长。 1959—1979年 任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 1978—1983年 任浙江
中医学会副会长。 1979—1984年 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 浙江中医药大学老
校长、国医大师何任老先生于今早7:30(2012年2月23日)与世长辞。
人物贡献
为中医教... 阅读全帖 |
|
d******k 发帖数: 4295 | 34 好吧,徐远被你们认定是假中医了。那她的老师印会河呢。
印会河,1940年开业,1945年上海市中医师考试及格,1954年扬州地区中医进修班结业
,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1956年毕业留校任中医教研室业务
组长兼《金匮》教研室组长。1957年奉调北京中医学院。历任北京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
组长兼附院内科主任、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北京、辽宁中医学院名
誉教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国际肝病
研究协作交流中心学术委员等职。印会河为国家药管理局第一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北京
地区)
他坚决主张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使两者优势互补,并着重发挥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神
经性疾患及病后调理的特有专长。他潜心探索中西医结合的路子,走出了一条中医临床
“抓主症”的成功之道,形成一套药简易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他认为中医和西医
各有所长,各具优势,要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所谓“抓主症”的治疗方法就是源于这一
思路。借西医直观诊断之所长,弥补中医朦胧诊断之所短,抓住主症,综合调理,一矢
中的。
,扛着红旗反红 |
|
Q****g 发帖数: 957 | 35 所以我一向说明,反对中医,主张费医验药的人连基本的科学素养(尊重事实)都不具
备,这样的人没有来学中医,实乃中医之大幸,否则恐怕又是一堆顽固的温病派,涂害
病人而已。 |
|
a******r 发帖数: 1464 | 36 长叹一声,门户啊!
记得有一本《小说中医》,里面对王清任和它的《医林改错》大加鞭挞。但是实际上很
多的临床医生都提到《医林改错》里面的方子相当有效。
提个意见,以后大家还是从医案入手讨论中医吧。经方温病的架吵了一千年了还没吵完
啊。 |
|
P**********n 发帖数: 269 | 37 以六经辨证为经方派,以卫气营血及三焦辩证为温病派;
二者观测手段系统模型不同,就像血液科与神经内科一样, 互补而无矛盾。
JT的讲座里还提到过,傅青主一派用的是五脏辨证,但算法没流传下来。后人只是能
用到五脏派的一些方剂,还用得不好。 |
|
Q****g 发帖数: 957 | 38 对,“温病本不过是伤寒的一个分支”,现在差不多已经是一个中医界共识了。 |
|
D*******l 发帖数: 5462 | 39 尽管我对楼主已经失去信心,这里还要说一下一直讨论过来的帖子。
中医是一门严谨的逻辑推理判断科学。讨论是因为需要得出一个(而且只有一个)正确
的治疗方剂和方法。旁人既然有了结论,为什么把最重要的过程省了?因为这个,很多
医案根本没可读性。
说到黄元御,我也读过一下他的书籍。
我的发展情况是:
白痴----民间中医----三七生,刘文澄,倪的激进理论(3方同时进行)----郑欣安---
-黄元御----刘渡舟,胡希恕(2方同时进行)-----最终使用胡希恕的方法理论。
另外这里也回你那个麻黄贴,谢谢你的信息。你说的那个店在这里是我最先提出来的,
当时坐堂的老人(几年前是90多了,是温病学派)估计也已经故去了。老人家还给我一
本他写的传记,好像叫《游子游》。 |
|
l*t 发帖数: 1695 | 40 桂枝∶味辛微甘,性温。力善宣通,能升大气(即胸之宗气),降逆气(如冲气肝气上
冲之类),散邪气(如外感风寒之类)。仲景苓桂术甘汤用之治短气,是取其能升也;
桂枝加桂汤用之治奔豚,是取其能降也;麻黄、桂枝、大小青龙诸汤用之治外感,是取
其能散也。而《神农本草经》论牡桂(即桂枝),开端先言其主咳逆上气,似又以能降
逆气为桂枝之特长,诸家本草鲜有言其能降逆气者,是用桂枝而弃其所长也。
小青龙汤原桂枝、麻黄并用,至喘者去麻黄加杏仁而不去桂枝,诚以《神农本草经》原
谓桂枝主吐吸(吐吸即喘),去桂枝则不能定喘矣。乃医者皆知麻黄泻肺定喘,而鲜知
桂枝降气定喘,是不读《神农本草经》之过也。桂枝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又善理肝
木之郁使之条达也。为其味甘,故又善和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上升,胃气之逆者下降
,脾胃调和则留饮自除,积食自化。其宣通之力,又能导引三焦下通膀胱以利小便(小
便因热不利者禁用,然亦有用凉药利小便而少加之作向导者),惟上焦有热及恒患血证
者忌用。
桂枝非发汗之品,亦非止汗之品,其宣通表散之力,旋转于表里之间,能和营卫、暖肌
肉、活血脉,俾风寒自解,麻痹自开,因其味辛而且甘,辛者能散,甘...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458 | 41 小青龙汤原桂枝、麻黄并用,至喘者去麻黄加杏仁而不去桂枝,诚以《神农本草经》原
谓桂枝主吐吸(吐吸即喘),去桂枝则不能定喘矣。
最后这个“去桂枝则不能定喘”难以令人完全信服,因为小青龙汤里还有干姜半夏五味
子细心等,难道就全都算作桂枝的作用?
张说小青龙他用了几十年都加石膏,依据郁热的多少而临时定夺。
温病条辨第一条就是桂枝汤。应该是张对。
中药不猛于虎怎么能起重症? |
|
l****z 发帖数: 29846 | 42 张镜人
张镜人教授,名存鉴,1923年6月生于【上海市】。张氏家世业医,以擅治热病而
称着于【江南】,由明末相传至今。张镜人教授为第12代传人。深研灵素经文,探索仲
景奥秘,遍览历代名著,集思广益。学识日进。治热病服膺叶、吴二氏,于染病颇崇景
岳、东垣。尝谓治学当厚古而不薄今,师法而不拘方。变化在我,讲究实效。擅长治疗
外感热病、慢性胃炎、慢性肾炎、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他主张
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对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曾获国家级科研进步奖。曾发表论文数十篇,
并参加《辞海?中医学科》《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书的编
写工作。
现任【上海市?卫生局】顾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
学】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长、七届全国政协委
员等职。
【安中汤】
﹝组成﹞:(1)柴胡6克 (2)炒黄芩9克 (3)炒白朮9克 (4)香扁豆9克 (5)炒白芍9克(6)
炙甘草3克 (7)苏梗6克 (8)制香附9克 (9)炙延胡9克 (10)八月札15克(11)炒六曲6克 (
12)香谷芽12克。
﹝主治﹞:脘部涨满... 阅读全帖 |
|
q****i 发帖数: 6923 | 43 仅供参考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儿病本气篇
大小便病
小儿小便忽然短少,即系脾土湿中气虚,须燥湿补土补中,山药扁豆最好,不可重用白
术横烈之品。因小儿经脉脆薄,不能任横烈之药。山药又能补肺金以收水气,故为小儿
燥湿补土补中妙品。小儿小便短少,如误服发散消食败火之药,即出大祸。若尿少又发
热,其祸更大。凡治小儿百病,总要先问小便长短,若小便短少,大便即泻,便成危险
之候。无论何病,小便短大便泻而发热,是为脾虚。用山药扁豆各一二钱以补中补土,
利尿燥湿。泻止尿利,发热自退。如时行温燥病起之时,加黄豆二三十粒,以清温燥便
妥。倘小便短少大便又泻,发热昏迷,误服散药凉药无不热加泻加,风动而死。因根本
已虚,又遭攻伐,则根本坏也。凡小儿病无不由根本虚者,根本不虚,虽时行病起,亦
不病也。尿少便泻发热,虽咳嗽不可加降肺药。尿少便泻为中下虚陷,降肺则中下更虚
更陷。倘因而加喘,则下陷又加上逆中败而亡。只须热退泻止,咳即自愈。服山药扁豆
之脉,必浮虚也。如脉沉实,便非虚证,黄豆亦不可服。脉实发热,必有停食内热。
小儿大便绿色,一日数次,日久不愈,即土败风起。风者,肝木之病气也。肉桂阿胶即
效,或白...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2896 | 44 急发性颈痈——岳母娘的再度考验(续)
结果,我担心的情况没有出现,岳母吃药后的效果又是出人意料的好,第二天早上
又好了一大半,不怎么痛了,我叫她继续吃。岳父也没再说什么了,中午,舅子又去照
方抓了两付药。这样安然过了三天,正当我认为岳母的病会这样一直到好的时候,6月1
日,岳母又打电话给我,告诉我说,从昨天开始,颈子和喉咙又开始痛了,本认为只痛
会儿,继续吃药就会好,结果今天不但没好,还更痛了。我问颈下的肿消了没有。她说
没怎么消,里面的硬节稍按即痛,又扯倒耳心痛了。
我知道事情不简单,这个颈下肿,现代医学叫早状腺肿大或淋巴肿大,因没有去医
院检查,不知是早状腺还是淋巴。中医叫痈疽,右为疽,左为痈,是痰湿热毒瘀的集合
。结合细菌学来说,它是病原菌的后方和堡垒,不解决它,岳母的病就会再反复发作。
我很怀疑这是岳母去年得甲流后留下的后遗症,因为当时岳母在我家治疗时,由于急着
回去,并没有断根就回去了,让病菌潜伏了下来,势力慢慢增强后,在人体受外邪而正
虚之时激发,这也就是中医所谓的外感引伏邪吧!甲流本是温病,故此病的表现一直是
毒热很盛。
依然是当晚下班后到岳母娘家...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45 中草药古称本草,是我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种类多,分布广
,是人们通过长期临床验证和反得实践流传下来的瑰宝。很多中草药,除了在 治病健身
方面有显著效果外,并都有一个或数个神话般的传奇故事,如:天下第一家、姑娘杖打
老翁、会飞的女佣人……等,数千年来广为流传于民间。
二 十一世纪,科学家们预测是生物学世纪,绿色无污染的中药学的研究将是跨世纪的热
点,我国中草药这一巨大的医学遗产也将在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划时代发展中展 现异彩
。欧美等西方国家走了很长合成药的道路,现在又回到重视天然植物药的研究开发、提
取单味药有效成分的道路上来,更加说明中草药也是世界医药学宝库的 重要财富。
1、 强腰除痹丁公藤
明朝时,雁门有个叫解叔谦的人,事母至孝,母患瘫痪多年,精心施治,久不嫌烦。但
经多医,母病无起色。
一天深夜,他沐浴焚香,跪于庭院,求神赐方。忽夜空中飞过一鸟,叫着:“丁公藤,
丁公藤。”解叔谦喜出其望外,次日,便去药肆求购,无公藤可售,又遍访民医药叟,
皆不识此药。一位老人告诉他,去宜都山寻找,或许可得。
解叔谦携带干粮,远上宜都山寻觅,三日无获,第四日,在山中遇一老翁伐...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46 81、和胃止呕用黄土
宋 代,山东郓州有位名医叫钱仲阳,又名钱乙,是我国儿科鼻祖。在钱乙50岁时,神宗
姐姐长公主的女儿患病,太医诊治无效,长公主闻钱乙之名,便请他来京为女 儿治病。
钱乙看罢患儿,诊知病为泄泻,前医用药尚确,只是阳气将复示复,尚无大碍,只因长
公主与附马疼女心切,无理催逼,使太医们不敢放手用药,才致病情 迁延。钱乙开了一
帖药嘱其煎服,患儿两天后痊愈。长公主欣喜至极,奏请神宗授钱乙翰林医学之职。
次年,宋神宗第九子仪国公患瘛疭症(即手 足痉挛),众太医束手无策,神宗十分焦急
。这时,长公主向神宗推荐钱乙。钱细察病情,进以“黄土汤”10余剂,皇子乃愈。天
子大悦,如见钱乙,神宗不解黄 土为何能治病。钱乙奏道:“黄土乃灶心之土,以土胜
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耳。况且经前面许多太医治疗,病已快好了,臣正好碰上痊愈
之时。神宗对玄妙的医 理似懂非懂,但后面的话听得很清楚,钱乙一面自谦,一面又巧
妙地为太医们开脱了责任,足见其医术不凡,人品更高,真乃仁厚君子。便提升他为太
医丞,赐紫色 官服与金鱼袋,荣耀非同一般。
黄土,又名伏龙肝、灶心土,为烧柴草的土灶炉膛四周的黄土,久经火... 阅读全帖 |
|
z*********a 发帖数: 71 | 47 伤寒论治鼻炎的理法方药|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27018
鼻炎是外邪内伏为因,而正气不足为本。所以其治疗思路非常简单,就用六经辨证。扶
三阴之阳气,祛内伏之邪气。
急性鼻炎其实就伴随在感冒症状里,因此,就当成感冒来治即可。我已经写过数篇相关
的文章,其所用之方多属经方,疗效确切,一两剂即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细细地参看
一下。
大凡久患鼻炎,必是三阴体质。阳气素虚,无力祛邪。所以,治本之道在于要先扶三阴
之阳气。在扶阳的基础上,配合开表、通窍、温通诸药即可。
太阴体质者,中焦阳气不运,清阳不升,其表现为面色青白,腹胖易泻,消化不良,体
质比较弱。其舌质多淡胖而大,见齿印,其脉右关无力。当温补脾土以养肺,临床我习
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苓姜术甘汤,补中益气汤等等。这种体质的人往往吃寒凉的食
物即容易发作鼻炎,这时可以用麻黄理中汤,开太阳扶太阴,标本皆治。《黄帝内经》
有谓:“形寒饮冷则伤肺”,说的就是太阴之证。这时可以用小青龙汤来开太阳,去形
之寒;用附子理中汤以扶太阴,解饮之冷,则数剂必效。
少阴体质者,肾阳不足,其表现为面暗色...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489 | 48 引子
早有心思写这个题目,除了缅怀,亦有感于中医界的现状。
然而几次提笔又放下,总觉得这题目太过沉重。较之于老师的盛名,较之这个社会功利
化的标准,较之一个个如今已经成为“博导”的他的学生们,我觉得我没有给老师争光
添彩,也无缘什么显赫的社会兼职、学术头衔。我所做的,只是按照传统的家传、师承
,加上为拿文凭而系统接受的学院派教育;按照传统的读书——临证——再读书——再
临证,这样的模式走了三十余年。
一
我是1980年春节正式拜刘渡舟老为师的。
记得大年初三那天,我拿着父亲的亲笔信和一篮盖着过年红纸的水果,来到中医学院宿
舍的筒子楼二楼(不久刘老一家便迁进学院新建的教授楼四室一厅的新居)。表明来意
后,刘老先考查了我的中医基本功(这之前我已随父亲学医二年),然后点点头说:嗯
,不愧是将门虎子。还说:放在过去,这一拜师,这辈子饭碗是不愁了。不过学医不能
使人富,如果以发家致富为目的,就不要学医。我点点头。
后来老师告诉我,我是他“私人带徒的第四位弟子”。就这样,从1980年2月到1983年
10月,整整三年零八个月,跟随老先生攻读中医经典...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49 这几个方剂虽然都是侧重寒咳,但不是出自一个系统里的,有的是伤寒论,有的是温病
条辨等,思路是不一样的,很难进行细节上的鉴别比较。 |
|
c*******g 发帖数: 2472 | 50 我重复一下孩子的情况吧
6.16 突然无名高烧,用周尔普按摩,才发现其实按摩挺累人的,孩子如果已经6岁了
,不是很见效,但是有作用,按一会儿温度会退1-2华氏度,烧高了,还是要用西药
退烧,用了2-3次,2-3天后孩子好了
6.22 孩子去上课,空调稍微有点凉,去接他时发现他手很凉,然后回家路上他就又发
烧了,同样办法,按摩加西药,2-3天后好了
6.28 晚上孩子说饿,有碗米饭不太凉,室温的,但是没有热,他吃了,然后半小时之
后又发烧咳嗽
每次病,他舌苔都比较白腻
给一个中医打电话,他建议吃杏苏散,或者参苏散
6.29看孩子还在发烧,就去看了一个温病调养的中医,她摸摸了孩子的肚子,说比较硬
,她认为是急性慢性阑尾炎,说我们应该马上去急诊室看西医,照片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