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玉门关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f*r
发帖数: 3968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北方民族
乌丸与鲜卑同出东胡
冒顿攻灭东胡帝国后,东胡残部四散奔逃,其中一支逃到乌丸山,一支逃到鲜卑山
此即乌丸与鲜卑的来历
东汉前期匈奴帝国崩溃后,乌丸鲜卑俱复起,尽有匈奴故地
乌丸最强大
东汉中后期乌丸屡次侵扰上谷渔阳,威胁很大,交战无数
曹操灭袁绍后,虽急于南下,但乌丸的威胁如芒刺在后
遂冒险远征乌丸,一举击破
乌丸自此衰落,鲜卑代起
另:没有北方威胁的时代是极少的
中原的农业文明和北方的游牧文明的对立
中原的富庶对北方民族有着强大而持久的吸引力
而中原文明的安定与北方文明的游荡也形成了对比
中原人口远多于北方
可是游牧民族的特点,平时战时差别不大,上马为兵下马为民
四海可以为家,战争后勤负担很轻
兵民比例可以达到1:2或更高
反观中原,农业文明的特点,兵民比例达到1:10 经济负担就很沉重了,几乎就是极限
诸葛亮治蜀,兵民比达到1:5 ,绝对是奇迹
再中原文明讲究故土难离叶落归根,人们都不愿远去异域
班超治西域数十年,几乎没有汉军为后盾
最终还是老病之时生入玉门关
游牧民族却可以铁骑到处便建立帝国
东汉后期直到西晋,由于战乱连年,中原人口大量减少,异族大规模迁入
所谓五胡乱华,西晋初年关
T****u
发帖数: 85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佛教传入汉地
佛教在西域传播之时,又由古代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当时由贵霜王
国通往西域到敦煌
有两条路线(亦称官道)棗一条是:越过葱岭,沿着塔克
拉玛干沙漠南缘行进,经过莎
车、于阗(今和田)、尼雅(民丰)、且末、鄯善(若羌
)和楼兰,然后过玉门关到敦
煌;另一条是:越过葱岭,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关进,
经过疏勒(今喀什)、姑墨(阿
克苏)、龟兹(库车)、焉耆、高昌(吐鲁番)和伊吾(
哈密),然后到达敦煌。还有一
条小道,由克什米尔入红其拉甫山口,经子合、皮山到于
阗。这3条路线均勾通了塔里木
与中亚和印度的联系,把东方与西方连结起来。随着佛教
思想的传入,贵霜王国的佛教艺
术也进入了西域地区,在塔克拉玛干南北两条路线上都发
现过早期佛教艺术遗存。其中,
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遗迹是1959年在民丰县发掘的一座
公元2世纪的墓葬,出土的一

件棉织布上,印有腊染的供养菩萨和残缺的佛像;另外,20世纪初,
英国人斯坦固若羌
发掘了一
n******l
发帖数: 26
3
标 题:粟裕和楚青的诗词(图:将军夫妇合影——很相像)
消息源:【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图:将军夫妇合影——很相像 【八阕:PopYard.Org】
粟裕自1958年蒙冤,任闲职,使其身心受到极大痛苦。由于党内民主生活长期不正常
,故一直克制自己,他曾写过三首诗抒发情怀,他将这三首诗均题名《老兵乐》。第一首
诗定稿于1964年,初稿如下:
半世生涯戎马间,
征骑倥偬未下鞍。
爆炸轰鸣如击鼓,
枪弹呼啸若琴弹。
疆场纵横任驰骋,
歼敌何计百万千。
遍体伤疤堪自勉,
此生聊可慰诸先。
后有蒋军窜犯大陆及军委领导同他谈话诸背景,他心情振奋,将末两句改为:
“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 1974年,时间又过去十年了,他冤案未平
,任闲职依旧,自己在致力研究探讨未来战争,写了第二首。此诗未发表过。原诗如下:
半世生涯戎马间,
平生志气在元元。
得从战争学战争,
江淮河汉往复返。
同辈万千多作古,
幸存今日何所憾。
感时不必频对镜,
将军难得老来闲。
诗成后感叹:“将军只合裹尸还,何期生入玉门关”。 经夫人劝慰后, 将军将上诗末两
句改为:“感时不必频对镜
h*t
发帖数: 187
4
···原创,原创,版主请发钱···
引子:在俺家漂洋过海第二代八刀还在娘胎的时候,就想着写点什么来纪念这个小崽子
来到花花世界,便开始构思这篇文章了。其后一直瞎忙,一边在尿布和奶瓶之间打转,
一边在GEE,GLMM,Cox- model的世界里扑腾,直到今日,八刀要迎来他的第一个圣诞节
之日,才抽出时间把它写完。
翻看祖国历史,几十度的兴衰罔替,数千年的云起云散,各路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台,有
人落得荣华梦一场,有人得到功名纸半张。有人二十年尘土征衫,却叹韩彭未央;有人
不让胡马度阴山,临终前也只“但愿生入玉门关”;又有人“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也有人年轻时为功名走遍天下路,年老后却“长恨此身非吾有”,只要“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整个一东邪黄药师的情怀。
罗贯中觉得他看透了历史,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是辩证唯物
主义者的眼里,历史当然不是虚空。几百年后,老毛又在琢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是啊,谁主沉浮?在猴霸天的中学《社会发展简史》课本上写着“人民,只有人民,
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可是霸天当年一直纳闷,人民数目庞大,众口难调,又据说素质
不高,还不能投票搞民
T****r
发帖数: 22092
5
函谷关过去应该是秦地吧,应该也是有人烟的吧,怎么老子出关之后立刻杳无声息
了呢?
当年读到老子骑青牛出关,感觉就好像是出了玉门关,进入大沙漠,从此杳无音信
的感觉了。照理说不应该啊。
g****t
发帖数: 31659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武帝用兵
下面是网上找到的吕思勉中国通史中的一段话,
他的秦汉史,还有《武帝用将》专文没找到。
汉武帝的用兵,是很不得法的,他不用功臣宿将,而专用卫青、霍去病等椒房之亲。纪律既不严明,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死伤很多,物质亦极浪费。如霍去病,《史记》称其少而传中,贵不省士。其用兵,“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城蹋鞠,事多类此。”卫青、霍去病大出塞的一役,汉马死者至十余万匹,从此以马少则不能大举兵事。李广利再征大宛时,兵出敦煌的6万人,私人自愿从军的还不在其内,马3万匹,回来时,进玉门关的只有1万多人,马1千多匹。史家说这一次并不乏食,战死的也不多,所以死亡如此,全由将吏不爱士卒之故。可见用人不守成法之害。只因中国和匈奴,国力相去悬绝,所以终能得到胜利。然此乃国力的胜利,并非战略的胜利。
t****u
发帖数: 8614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武帝用兵
一家之言。

纪律既不严明,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死伤很多,物质亦极浪费。如霍去病,
《史记》称其少而传中,贵不省士。其用兵,“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在
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城蹋鞠,事多类此。”卫青、霍去病大出塞的
一役,汉马死者至十余万匹,从此以马少则不能大举兵事。李广利再征大宛时,兵出敦
煌的6万人,私人自愿从军的还不在其内,马3万匹,回来时,进玉门关的只有1万多人
,马1千多匹。史家说这一次并不乏食,战死的也不: 啵运劳鋈绱耍山舨
话孔渲省?杉萌瞬皇爻煞ㄖΑV灰蛑泄托倥ο嗳バ灾漳艿玫
绞だH淮四斯Φ氖だ⒎钦铰缘氖だ
v*****s
发帖数: 20290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武帝用兵
他得首先证明中国和匈奴,国力相去甚远。这一点光靠蒙恬李牧,肯定不够。

纪律既不严明,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死伤很多,物质亦极浪费。如霍去病,
《史记》称其少而传中,贵不省士。其用兵,“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在
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城蹋鞠,事多类此。”卫青、霍去病大出塞的
一役,汉马死者至十余万匹,从此以马少则不能大举兵事。李广利再征大宛时,兵出敦
煌的6万人,私人自愿从军的还不在其内,马3万匹,回来时,进玉门关的只有1万多人
,马1千多匹。史家说这一次并不乏食,战死的也不? 啵运劳鋈绱耍山舨话
孔渲省?杉萌瞬皇爻煞ㄖΑV灰蛑泄托倥ο嗳バ灾漳艿玫绞
だH淮四斯Φ氖だ⒎钦铰缘氖だ?
w****j
发帖数: 5581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武帝用兵
卫霍作为将军,有什么不如功臣宿将的?高祖白登被围,樊哙带了10万人救援,根本连
门都摸不着。以致后来匈奴给高后去信的那次,樊哙还激愤了一把,号称要带10万兵扫
平匈奴,立刻就被人当面揭了短。搞匈奴,没哪个将军比卫霍干得更好的了。霍去病的
特点就是给敌极大打击的同时,自己的损失也大。这个先不说。卫青又怎么了?另外,
你的这个纪律不严明是什么意思?批判李广的话怎么用在卫霍身上了?

纪律既不严明,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死伤很多,物质亦极浪费。如霍去病,
《史记》称其少而传中,贵不省士。其用兵,“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在
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城蹋鞠,事多类此。”卫青、霍去病大出塞的
一役,汉马死者至十余万匹,从此以马少则不能大举兵事。李广利再征大宛时,兵出敦
煌的6万人,私人自愿从军的还不在其内,马3万匹,回来时,进玉门关的只有1万多人
,马1千多匹。史家说这一次并不乏食,战死的也不: 啵运劳鋈绱耍山舨
话孔渲省?杉萌瞬皇爻煞ㄖΑV灰蛑泄托倥ο嗳バ灾漳艿玫
绞だH淮四斯Φ氖だ⒎钦铰缘氖だ
a******k
发帖数: 1190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武帝用兵
这人对汉武有偏见

纪律既不严明,
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死伤很多,物质亦极浪费。如霍去病,《史记》称其少
而传中,贵不省
士。其用兵,“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
去病尚穿城蹋
鞠,事多类此。”卫青、霍去病大出塞的一役,汉马死者至十余万匹,从此以马少则不
能大举兵事。李
广利再征大宛时,兵出敦煌的6万人,私人自愿从军的还不在其内,马3万匹,回来时,
进玉门关的只有
1万多人,马1千多匹。史家说这一次并不乏食,战死的也不�: 啵运劳鋈绱
耍山舨话孔渲省?
杉萌瞬皇爻煞ㄖΑV灰蛑泄托倥ο嗳バ灾漳艿玫绞だH淮四斯
Φ氖だ⒎钦铰缘氖だ�
g****t
发帖数: 31659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武帝用兵
改成:一专家之言

一家之言。
纪律既不严明,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死伤很多,物质亦极浪费。如霍去病,
《史记》称其少而传中,贵不省士。其用兵,“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在
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城蹋鞠,事多类此。”卫青、霍去病大出塞的
一役,汉马死者至十余万匹,从此以马少则不能大举兵事。李广利再征大宛时,兵出敦
煌的6万人,私人自愿从军的还不在其内,马3万匹,回来时,进玉门关的只有1万多人
,马1千多匹。史家说这一次并不乏食,战死的也不 啵运劳鋈绱耍山舨
话孔渲省?杉萌瞬皇爻煞ㄖΑV灰蛑泄托倥ο嗳バ灾漳艿玫
绞だH淮四斯Φ氖だ⒎钦铰缘氖
m******r
发帖数: 4351
12
我也是随便看了点书,瞎说一番
西夏的地盘,到北宋中后期的时候,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河西走廊(从玉门关到兰州北
的皋兰山),灵州地区(宁夏北部),夏州地区(陕西北部的北部,横山山脉以北、长城以
北的那一小条)。中间相隔的和其他的地方就是除了沙漠就是沙漠(包括包头以西的一块
牧场)
西夏的国土,可以说要想支持长期性的作战在经济上是有困难的。这个先放在一边。
第一点,并不是党项人所在都是西夏,比如麟府二州的折氏党项人就不是。一开始西夏
只有夏州这一块地方(5州之地),即拓跋氏党项人。只是后来随着因为北宋的错误政策
,拓跋氏占有了灵州和河西。
李继迁的几次失败:984年,被曹光实偷袭,老婆老妈都被捉住,本人和弟弟逃脱。985
年5月,被王侁(shen1)在浊轮川打得大败,死伤五千余,部下将领或死或俘或降,银州都
不敢回。于是李继迁投靠辽国,重振声势,多次袭击宋朝边境。宋朝则派回李继捧以夷
制夷,991年9月,李继迁被李继捧夜袭,败逃途中又遭族兵重创,再次逃入地斤泽。李
继迁伙同契丹招诱李继捧。
994年3月,李继迁与李继捧火并,李继捧因之前与辽互通款曲被宋朝囚禁,李继迁弃银
州逃走。于是宋朝毁夏
m******r
发帖数: 4351
13
锻炼这个说法有点搞笑了。是不是常凯申之所以没有搞过小日本和TG,是因为把红军打
得太狠的缘故啊。结果红军长征去了,常凯申的部队捞不到锻炼机会也。
回鹘(西州)和吐蕃(六谷部)都比较弱,要不然不会站到宋这一边。对他们来说西夏的威
胁最大。其实宋对六谷部还是做了一定程度的支持的,只是力度不够强。
宋和西夏讲和的初衷只是为了省些钱而已。但是事与愿违,西夏反过来杀伤了那么多宋
军士兵,还有宋朝消耗的军费,西夏反过来侵占边境的横山等诸山脉,为了争夺这些地
区,而修筑的一个个城堡,这么多年下来,恐怕已经百倍于当初节约的那点钱了。
当年北匈奴肆虐西域,东汉内部几乎一致同意要闭玉门关,绝西域。班勇通过比较眼前
能得到的利益和长远的巨大损失,把群臣一一说服。"今通西域则虏势必弱,虏势弱则
为患微矣;孰与归其府藏,续其断臂哉?"

也只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已,根本守不住。
S*******C
发帖数: 7325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武帝用兵
☆─────────────────────────────────────☆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于 (Sat Mar 13 23:56:46 2010, 美东) 提到:
下面是网上找到的吕思勉中国通史中的一段话,
他的秦汉史,还有《武帝用将》专文没找到。
汉武帝的用兵,是很不得法的,他不用功臣宿将,而专用卫青、霍去病等椒房之亲。纪律既不严明,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死伤很多,物质亦极浪费。如霍去病,《史记》称其少而传中,贵不省士。其用兵,“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
ゲ∩写┏翘>希露嗬啻恕!蔽狼唷⒒羧ゲ〈蟪鋈囊灰郏郝硭勒咧潦嗤蚱ィ哟艘月砩僭虿荒艽缶俦隆@罟憷僬鞔笸鹗保龆鼗偷万人,私人自愿从军的还不在其内,马3万匹,回来时,进玉门关的只有1万多人,马1千多匹。史家说这一次并不乏食,战死的也不多,
如此,全由将吏不爱士卒之故。可见用人不守成法之害。只因中国和匈奴,国力相去悬绝,所以终能得到胜利。然此乃国力的胜利,并非战略的胜利。
☆─────────────────────────────────────☆
tony
R*****d
发帖数: 1148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佛教的一些书籍
这个问题。。。我过去在佛教版上发过一个帖子,可能有点儿相关性。当时也是没人理
我--那时的版主是serawang。刚找出来,我又加了点儿东西,凑合着看看?
发信人: Reynold (相濡以沫),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如何比较儒释道三教之优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7 02:16:33 2009)
有人认为,佛教主要是十六国(即“五胡乱华”)和北朝时期借助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
扶植而兴盛起来的。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在西晋灭亡之前,佛教在中原就已经取得了相
当的地位,佛图澄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佛图澄弟子,土著汉人道安和尚,更可谓是汉
传佛教的奠基者。对于所谓"五胡",首先匈奴人是不信佛的,无论是南匈奴内附时期(
东汉到西晋),还是汉(前赵)国。羯人,按照官方记载,信奉的是拜火教(即源自古波斯
的琐罗亚斯德教),而后来石氏政权与佛图澄的相互利用,更象是征服者于被征服者上
层之间的合作,而非羯人将佛教从域外引入中原。氐人,作为汉化最深同时也同汉族亲
和力最强的民族,更是充分的利用了自东汉以后慢慢融入汉文化的佛教。"朕以十万之
师攻取襄阳,唯得一...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16625
16
空军司令吴法宪临终大骂毛 证明周恩来逼死林彪
来源:圣火 | 日期:2011-03-11 | 网址: http://www.aboluowang.com
李作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会作
李作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会作
在四年国共内战后,中共关押了九百二十六名国军高级将领,其中大多数人在「战犯管
理所」苟延残喘、逆来顺受。然而捱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有些人焕发出人性的光辉,在
无畏无惧之下说出了心里话。例如有个在一九四七年泰(安)蒙(阴)战役中被俘的国
军整编七十二师中将师长杨文瑔,弥留时毅然高呼「蒋委员长万岁!」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也未尝不是如此。例如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空军司令员的吴法宪,在他临死前撰写了一部《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洋
洋洒洒两巨册近千页,从头至尾都在愤怒控诉毛泽东的心狠手毒、诡计多端、口蜜腹剑
、丧心病狂。
从未想到要坐共产党自己的大牢
吴法宪在林彪的九•一一事件发生后两周被捕,一九八一年一月以「反革命集团
主犯」罪,被「十恶大审特别法庭」判刑十七年,八个月后保外就医。据看守人员反应
,吴法宪是林彪死党中态度最为谦卑... 阅读全帖
l*b
发帖数: 4369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意淫的盛唐
怛罗斯之战导致唐失西域?西域在哪儿知道不?怛罗斯之战之后西域四镇哪个丢了?
普及点历史吧:西域指的是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也就是今天新疆和甘肃西部一代。
恰恰是盛唐无与伦比的国力,能够历史上首次支撑大军两次翻越帕米尔山阶(这是亚欧
大陆的中心高地,几大山脉的交汇,比青藏高原还要难走),兵威耀于葱岭以西。一战
灭小勃律(747年),再战灭石国(750年)。这两战都是在西域以外的。
751年怛罗斯之战,唐军3万(安西都护兵员定额2万4千,加上些杂兵)vs阿拉伯军15万
。唐军后方最近的产粮区在万里之外的关中平原,阿拉伯军后方产粮区在近在咫尺的波
斯。唐军从大本营安西都护府翻越险峻的帕米尔山阶赶来,阿拉伯军从波斯大本营穿越
富饶的河中平原而来。此役唐军被击败,但失去的只是葱岭以西的羁縻诸国,唐朝有实
际控制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都没有失地。
安西、北庭都护的命门不在西,而在东。如果两府能够得到后方的有力支持,无论哪个
帝国,翻越葱岭和瀚海来袭安西、北庭大都是有去无回。安史之乱(755年)爆发后,
安西、北庭都护调精兵入卫京畿(756年),西域空虚,但阿拉伯人无力东望。反而是
吐蕃,趁唐朝国...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10469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较量
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较量
http://wenku.baidu.com/view/c2a3d6707fd5360cba1adb01.html
在谈到左李二人之前,想说一些题外的话。这几年,重新评价李鸿章的呼声很高,李鸿
章似乎已经成功地得到正名,开始以一代贤相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在这些重新评价
李鸿章的文章中,被引用得最多的,几乎被视为经典和依据的,是梁启超著名的大作《
李鸿章转》。但是,一些不经意的发现,使笔者对梁氏文章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
有一次在网页上看到了梁启超故居的词条,就顺便浏览了一下,看过之后,有点出
乎意料。梁氏故居的豪华程度,远远超过笔者的想象,即使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建筑
,也算得上一座超级豪宅了。清末民初,国家衰败,民不聊生,梁启超却在这种时候大
起閈闳,将府邸打造得如此奢华,其非同寻常的财力不禁令人乍舌。
一八九八年,梁启超被光绪赐予六品衔,这是一个比较低微的品秩,而且是个闲职
,在当年的百日维新之后他就逃亡日本,所以,在此之前,不可能拥有巨额财富。日本
时期的梁启超,生活比较拮据,连住所都是向别人借的,一九零八年,还“与觉顿在此
忍饥相对”,“从事于著述以疗... 阅读全帖
G*******9
发帖数: 4371
19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n****n
发帖数: 1
20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w****j
发帖数: 5581
21
回帖太多,俺不查了,有没有人贴过这个周润发念的啊: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哈哈
w*****2
发帖数: 17
22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y****e
发帖数: 1785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汉都干了些什么?
窦家的窦融,窦固,窦宪,东汉对匈奴的进攻是摧毁性的,后人才感叹燕然未勒归无际
班家的班超,班固,班勇,班昭,班婕妤,投笔从戎到三十六人灭鄯善,老了“力不从
心”愿“生入玉门关”
就这两家的成果基本跟西汉的对外战果相平或者超过了。。。
y****e
发帖数: 1785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汉都干了些什么?
窦家的窦融,窦固,窦宪,东汉对匈奴的进攻是摧毁性的,后人才感叹燕然未勒归无际
班家的班超,班固,班勇,班昭,班婕妤,投笔从戎到三十六人灭鄯善,老了“力不从
心”愿“生入玉门关”
就这两家的成果基本跟西汉的对外战果相平或者超过了。。。
m***n
发帖数: 12188
25
李白不是一般人。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鼓角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天上白玉京,五城十二楼。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九万里。吹过玉门关“
柳永和我们一样,都是城市里的小麻雀。 李白是天上的大鹏鸟。还是不要随便议论的
好。
p********i
发帖数: 719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的“中国”究竟有多大?
唐朝的时候,国土面积大的非常惊人,共计1240万平方公里。历史上元朝国土面积
最大,为1680万平方公里。清朝国土面积扩大成为1310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古代名列第
二。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人认为,将历史时期的古代“中国”,或中国历代王朝的疆
域说得越大就越能显示爱国主义。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如果中国真想和平崛起,就
得了解历史事实,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提起中国的和平崛起,说到世界大国的历史,自然会想到古代的中国。古代中国究
竟算不算大国,究竟有多大?这是人们了解历史和进行比较的前提。但到目前为止,人
们对此还存在不少误解。
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第一次有明确国土面积的朝代,是公元前221年的秦朝。秦
朝疆土面积360万平方公里,两汉时期国土面积增加到了890万平方公里。历经三国、西
晋、南北朝、隋朝等朝代,到了唐朝的时候,国土面积大的非常惊人,共计1240万平方
公里。宋朝国土面积仅为460万平方公里。历史上元朝国土面积最大,为1680万平方公
里,包括整个中国和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明朝国土面积大为缩水,仅
有710万平方公...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27
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因其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充分认可和赞叹。班固在《汉书》中称赞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清代的史学家赵翼也认为:“武帝驾远驭……史称雄才大略,固不虚也”。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感情上却是纯粹的花花公子,他甚至为了一个女人,付出了十万汉朝将士的生命。
李延年是汉武帝时造诣很高的音乐家,中山人(今河北定县一带),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他年轻时因犯法而被处腐刑,以“太监”名义在宫内管犬,其“性知音,善歌舞”,颇受武帝器重,被任为“乐府”的最高负责人。
史书上明确记载李延年:“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据说,有一回,李延年为汉武帝唱了一首歌,那首歌的确写得好:“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了这首歌,感慨地说:“好呀,只是这世上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佳人呢?”一旁的平阳公主就向汉武帝... 阅读全帖
x******5
发帖数: 189
28
党项是古羌族的一支,在宋朝的时候渐入佳境,并于1032年在大宋的眼皮底下称
帝建立西夏政权。
当时的天下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三国时代,北宋、辽国、西夏鼎足而立,相互牵
制。
从国土面积和综合实力来说,西夏最弱,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管面对辽国,
还是北宋,西夏都挺住了,而且战争结果还不错,诸如李元昊称帝后数年,元昊相继发
动了三川口、好水川、麟府丰、定川寨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还在河曲
之战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
西夏疆域,东临黄河,西界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小方盘城),南接萧关(今甘肃
环县北),北抵大漠。盛时辖地二十二州,包括今宁夏及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
东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面积不及大宋的六分之一,西夏人口最多时约有300万人,
而同一时代宋的人口是西夏的四十多倍。但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战略纵深、没有人口优势
、没有经济优势的小国却让宋朝和辽国都不能把自己怎么着,而且宋朝为了避免损耗,
还要给人家每年纳贡。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不多见。
宋神宗是个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一直想征服西夏,废掉前朝订立...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175
29
在中国历史上,英雄豪杰纵马驰骋,在马背上成就下功名伟业。良驹历来为名将渴求,而识马伯乐更是一人难求。
良驹配英雄,名将功垂千秋,良驹却极少数得以留名天下,由历代英主文字表彰或丹青造像的马,更是少之又少。中国中原地区的马属于蒙古马,蒙古马的优点是速度较快、耐疲劳,但是体形小、体力有限,所以好马多生于西域,如赤兔、汗血宝马。
关于名马的喜好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穆王最好宝马良驹,有八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野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史称“凿空”。从此,中原王朝与许多西域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揭开了新的一页。史载,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国发现汗血马,将汗血马的信息带回中原。
自此之后,围绕汗血马,在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之间展开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伴随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汗血马不断传入中原,成为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除了汗血宝马,中国历史上的名马良驹,它们的故乡几乎都是西域之地。而丝绸之路的... 阅读全帖
o**4
发帖数: 35028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同治陕甘回乱与东干人西迁zt
作者:周安斌
在今日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生活着12万黑头发、黑
眼睛,黄皮肤的“东干人”,他们曾在150年前与中国有一段血与火的见证,史称“同
治陕甘回乱”。
1862年,太平天国陈得材部进入陕西,清军急忙调集各地军队进行尾追堵截。致陕
西、甘肃(辖今甘肃、宁夏、青海三省)防务空虚,于是华州回民首先起义,点燃了“
同治陕甘回乱”十一年(1862~1873年)的大动荡,导致陕西甘肃两省近2000万人丧生。
回民为什么要起义?为什么起义会造成2000万人丧生?
一 同治陕甘回乱的根源和爆发
清军入关后,确立了“满、蒙、回、汉”的民族等级制度,汉人因为在南方和西南
抵抗了满清统治20年,所以被列为劣等族群。但在西北,相较于宗教色彩浓厚的回民,
汉人软弱可欺,且有技术有文化,更利于清朝统治,于是,汉人的地位高于回民。
清朝末年,回教已经从新疆,经甘肃,传播到陕西泾水、渭水两岸。据当时的初步
估计,甘肃三地(甘肃、宁夏、青海)有70%的是回族;在陕西,回族的比例也高达30%
以上;回族人且因善于经商,生活富足,于是希望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权益。
而太平天国军队的到来为打破...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784
31
发信人: freeguy (无),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Oct 25 10:07:54 2012), 站内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这是作者在1981年5月下旬召开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时本人做了一些修改。)

翁独健同志要我在这次会议期间在大会上讲一通。我说,我不是民族史专家,有什么好
说的?"他说:不要你讲别的,只要你讲一讲你们在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时是怎样
划定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的;也就是说,对历史上同时存在的许多国家地区和民
族,你们是如何区别中外的?哪些算中国,哪些不算,标准是什么?"

他既然提了这样具体的要求,我作为《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主编,就不便推辞了。所以
今天下午我在此向诸位汇报一下我们在这套图集里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就把这个讲
话命名为《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吧!诸位听了如果认为我们的处理办法有不
合理、不妥当之处,欢迎在明天小组会上提出来大家展开讨论。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工作开始于1955年春。开始只要...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32
尼玛满洲已经很强大,于是1487年第二次开始征服察合台、Yarkland。
一切顺利时,朝鲜竟然在1488年对满洲宣战,目标是Hunchun(朝鲜有这个任务),而
且最恐怖的是拉上了大明。
Attacker:
朝鲜:2万4千人;
明朝:11万人;
西藏雇佣兵:7000人;
Defender:
满洲:2万2千人(7000步兵,15000骑兵),并且又从部落征集了5000骑兵;
科尔沁:7000人;
诺盖:8000人;
最搞笑的是诺盖,本来是临时盟友,跟乌兹别克打仗时骗来的,因为我方没有割地给他
,正在考虑撕破联盟,结果尼玛竟然帮满洲了。
惨的是,满洲常年打仗,人力只剩下了2万人左右(50%),明朝朝鲜挂机40年,人力都是
满的;
第一阶段:
于是,迅速和察合台讲和,立刻接受文艺复兴,升级军事,总算到了8,比明朝高一级
;从中亚回军耗费了好几个月,回到满洲时除了首都Girin满洲南部全部失守,最惨的
是,满洲主要经济和人力省份全在这里;
第一仗在Girin,22K海日击溃31K朝鲜明朝联军,逐渐收复了失地;
此后数战,都是大概20K左右的海日军轻松击败30K左右的明朝军;
比较惨的是西藏逐... 阅读全帖
y**d
发帖数: 65
33
在许多国人的印象中,最先修长城的是秦始皇,实际上并非如此。
长城最近又火了一把。老谋子终于又出手了,把奥运会开幕式搬到了长城上,并启用
了佳片标配的著名演员,所以片子票房老高了。但是地球人都知道,长城当然不是用来对
付怪兽饕餮的,是中原农耕民族用来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长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今天我们就把这个过程简单聊一聊。
1.最先修长城的不是秦始皇
在许多国人的印象中,最先修长城的是秦始皇,实际上并非如此。战国时,为了对抗
北方的匈奴、林胡、东胡、楼烦等少数民族入侵,秦、燕、赵等诸侯国就已经开始修筑
长城。不过战国诸国在修筑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的同时,在互相之间的边境上也修
筑了长城。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一方面将各国北方长城加以修缮,并连接成为一体;而
另一方面,则将中原诸国之间的长城加以毁坏,让地方割据势力再也无法凭借,这样才能
实现真正的国内统一。
秦始皇30年(公元前217年),派蒙恬率军30万北逐匈奴,然后“因地形,用险制塞”,
花了9年时间,耗费无数人力,建起了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因地形,用险制塞
”七个字,非常精炼地概括了设计长城线路的基本原则,因为这样...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128
34

滴滴答答会不会讲或者听粤语啊?不会的话找本唐诗三百首随便找个会粤语的人念给你
听下,自己感受一下。
随意找了些唐诗,粤语押韵而国语不押韵的简直遍地都是,以下是随手找的几首
李白的: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留-忧-楼 粤语押韵,留-楼 粤语发音完全相同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声-情 粤语押韵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间-关 国语不完全押韵,粤语完全押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闻-云 粤语押韵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游-流 粤语押韵
杜甫的: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河-罗,多-戈,昏-奔 粤语押韵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侯-丘,留-头 粤语押韵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东-风 粤语押韵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想想王震将军为解决解放军繁衍需求搞的“八千湘女上天山”,顿时觉得“最美被拐女
教师”也不算什么了
中国一部名为《八千湘女上天山》的电影,当它于今秋在全国上映时,各地的观众将会
看到一部充满苦涩的革命浪漫主义欢乐的传说。电影戏剧化地讲述了在上世纪50年代期
间,数千名年纪在13到19岁的少女,随着军队的足迹,来到中国遥远西部的穆斯林地区
定居的故事。
但在现实生活中,那是一次炼狱之旅。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该报驻远东记者谢瑞丹
的一篇题为“毛泽东时代奴隶少女新娘的隐藏痛苦”的报道。报道说,一批老年妇女出
面讲述,当年她们是如何被虚假的培训和教育承诺引诱去中国的新边疆,结果发现自己
被关在军营里,被强制与军人结婚。记者还发现,毛泽东曾批准派遣了900名原上海妓
女到军队中接受“思想改造”,数千名战争中留下的寡妇也被征召到西部大荒原,与人
民解放军指战员的新丈夫孕育后代。
在成千上万名移民西部的中国人中,很少有人的故事,像作家卢一萍所记述的这八千名
来自湖南的女孩这么的悲凉。卢一萍花了5年时间,追踪采访当年湘女中幸存者,这些
人当年大都是清纯的农村女孩,对“新中国”充满理想。“当时,在新疆有...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库尔德人
问题就有些不对。
首先,民族国家是近代欧洲的产物。然后推广全世界。开始制造民族。
另外,中东在近代之前的国家(政权),用古中国来比较。都是藩镇、军阀那样的军事
政权。包括沙特一开始都是,是本来是沙盗的沙特家族在英国支持下武装冒险,赶走了
麦加的千年地主:圣裔哈希姆家族以后建立的国家,等等。
以前是不存在民族和普通人的认同感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古中国在古代世界是很特殊的一个,她虽然是帝制,普通人居然还有
认同感,那么多的“爱国诗歌”就是证据。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但得此生能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戴叔伦
“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 袁崇焕
而以前的中东(阿拉伯人等)没有爱国诗歌。
只有圣战诗,英雄诗,爱情诗(色情诗),宗教诗,等等。
没有那个概念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城墙是比较落后的
著名的玉门关
y*******w
发帖数: 5917
38
中国和美国说实在顶多是利益上有些冲突,并没有什么你死我活的斗争,但是塔利班不
一样,他们可是喜欢把异教徒全部杀掉的。搞不好中亚伊斯兰一联合,把玉门关以西全
部搞掉都有可能。对于伊斯兰教国家,只有彻底打残才行,任何和伊斯兰教国家联合的
想法,都是非常短视的行为,苏联在这上面吃过亏,美国更是吃了大亏,中国本身就有
不少回教徒,难道中国也准备吃更大的亏?
J********a
发帖数: 5208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觉得最牛逼的人还是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
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
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
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
:“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
免官。主
鸹饕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
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惧使西域。古
褚獗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
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待胡诈之曰
:“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
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
使到裁...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23939
40
兰州军区那么偏远,所谓春风不渡玉门关,去趟香港容易么?
大家就不能对戍边将士宽容一点吗?
t******t
发帖数: 15246
41
在经过十年文革的折磨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那年冬天,在邓小平亲自
过问和布置下,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打开。于是,1977年便成了中国才子
们的狂欢年。
招生改革计划搁浅
1966年,文革爆发。
在那个“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狂热年代里,高考制度也没能幸免。那一年的6
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出通知,声称以往的招生考试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资
产阶级的框框”,必须“彻底改革”。5天后,《人民日报》又发表社论,开始以更激
烈的言辞来抨击高考制度,宣布要将它“扔进垃圾堆里去”。高考终于成了被打倒的对
象,全国高校停止招生。
1972年,招生工作恢复,但这一次只“选拔具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
学”,取消文化考试,从此,没有任何文化考试的推荐选拔制度开始正式实行,这种制
度招来的工农兵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有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大学教育面临
危机。
1975年1月,文革初被打倒的邓小平恢复工作,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开始着手对各
方面的整顿。9月26日,邓与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同志进行了一次谈话,表达了对当时招
生办法的忧虑,他说:“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 阅读全帖
f**k
发帖数: 15238
42
刚通过效忠信上台不到2个月的副总理
拍板恢复了高考,哈哈哈哈哈.
邓轮不但会伤痕,还会速成.

6
t******t
发帖数: 15246
43
你能否认小平当时是负责教育的副总理?
h******k
发帖数: 13418
44
你能否认当时华国锋是国家主席?
n****o
发帖数: 879
45
发信人: nanwao (念奴娇),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邓轮讲一讲,为啥是总师恢复的高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9 15:15:04 2011, 美东)
http://blog.51.ca/u-68576/?p=237
留的清白在人间–纪念华国锋
。。。。。。
恢复高考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极大。说到这里,请大家先不要慌不迭地将奖杯放到老
邓那里。经历过的人应当记得,1977年的4月下旬,各单位传达过一份中央文件,其中
包括邓小平写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华主席的信。信中邓小平反复说自己身体很好,望再
出来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紧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永不翻(文革的)案,恳切地希望
党中央再给他一个机会。实际上就在那个时期,中央已经决定要恢复高考了。我们知青
组的好多人都是在1977年的麦收前得到确切消息,并开始寻找资料准备复习参加高考的
。可当时邓小平还在台下“卧薪尝胆”,并向华国锋写信献媚,7月中旬才出来担任副
总理,怎么今天一说到恢复高考,就要大家感谢邓小平呢?恢复高考也不过才三十几年
,当初的你我这一代,应当为历史作证。
话说回来,... 阅读全帖
f**k
发帖数: 15238
46
那要看你否认不否认这张照片了:)
当时是不是他主管经济?
呵呵
h******k
发帖数: 13418
47
华的人品比矬子不知道要好多少。两个放一块,你更信谁啊?
g********e
发帖数: 6425
48
那要看你是不是否认矮贼是三年自然灾害负责征订粮食的总书记了。
t******t
发帖数: 15246
49
国家主席不能事事躬亲,当然我相信这种大事华肯定也是批示的了,当时其中起主导推
动作用的肯定是老邓。就好比说林彪打赢了辽沈战役,老毛有领导贡献,当时主要还是
彪哥打得。
f**k
发帖数: 15238
50
你凭什么认为他主导啊
他一个执行人员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