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王稼祥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a
发帖数: 6723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央党校专家解答周恩来之谜
2016-02-11 吴洪森 O2O营销策划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想想分享给大家,文章很长,看完需要耐心,当然,最重要
的是观点和一些新的素材。
作者:中央党校 吴洪森
对周恩来的评价,综观各种见解,可归为三类:一是以中国官方为代表,努力塑造
周恩来光辉形象;其次是民间犹爱周恩来的某些人,认为周恩来有人情味。三是把周骂
得一钱不值,指他卑鄙无耻、毫无人性,在毛泽东面前摇尾乞怜,为虎作伥。曾任毛私
人医生多年的李志绥就说周在毛面前低声下气,是个人格低下的人。这三种评价都可以
用到周恩来头上,各自都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来印证,但都不能对矛盾现象自圆其说。笔
者经过近二十年的怀疑思考和材料收集,觉得可以对周恩来的矛盾现象,做出综合解释
了。为着行文方便,将基本上依照历史本身的行程,进行分析。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谜】
一九二四年,周恩来从法国途经莫斯科回国抵达广州。他一到广州,就被任命为刚成立
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代理主任(不久便是正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军衔
为中将。周时年二十六岁,可谓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他到底何德何能,出国所谓留学
数年,归来便获如此重任?
其实一切...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7299
2
来自主题: Joke版 - 张作霖同志!
史海:高岗当刘少奇面向斯大林建议东北加入苏联(图) 人民网
[导读]毛泽东告诉沈阳市委书记:我的专列不给高岗挂车皮,把高岗送给斯大林的礼物
还给高岗。毛泽东还说了这样的话:“你告诉高岗,东北是中国的一部分。”毛泽东的
话意味深长。可惜高岗没有听懂。
高岗当刘少奇面向斯大林建议东北加入苏联
1949年6月,刘少奇(中)同高岗(左三)、王稼祥(左一)在莫斯科合影
原载《世纪风采》

高岗是陕北红军和根据地创建者之一,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了不小的功绩,被视
为陕北革命代表人物。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重要领袖人物。但是,二人之间却有很深的
矛盾。
1949年5月新中国建立前夕,刘少奇到天津指导工作。在天津,刘少奇根据中共七
届二中全会的精神和毛泽东一再强调的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发表了一些讲话。对
东北局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批评。对刘少奇的这次批评,高岗表示了强
烈不满。
毛泽东对刘少奇和高岗都十分器重。他把二人之间的矛盾,看作一般的党内意见分
歧,希望今后通过一定时机解决。毛泽东更希望刘、高二人团结起来,共同为党工作。
出于这一考虑,1949年5月毛泽东在确定代表中国...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bigtwo(大二), 信区: Mod_CHN_Hist
标题: 开国前夕毛主席等人议建都何处:为何南京西安落选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Sep 4 11:15:19 2017,GMT)
历史上历朝历代,开国之初第一件大事,即是建都问题。汉朝、唐朝均建都于长安,宋
朝建都于开封,元朝建都于北京。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开始定都在南京,到朱棣时,又
迁往北京,清朝皇帝入关后,也一直把北京做为首都。在中华民国时期,孙中山和蒋介
石均建都于南京。
一九四八年,国共争战已初见分晓,中共胜利在望,毛泽东开始考虑建立新中国的问题
了。那年三月,他率领中央机关从延安向河北进发,途经山西五台山时,传说曾在塔院
借宿,并与寺内僧人谈古算命,但也无准确考证。到达平山西柏坡后,他在简朴的茅屋
里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从而把战争的胜利紧紧握在自己手中。一九四九年元旦
,毛泽东在小土屋里会见了曾任中央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成员之一、时任东北局城工部长
的老朋友王稼祥。他说:“今天有一件大事向你请教。”文质彬彬的王稼祥一听,赶紧
笑着说:“不敢当,不知主席要谈什么事?”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历史上的...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49
4
核心提要:中共执政之初虽资金捉襟见肘,仍慷慨外援,援助最多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
,大饥荒的1961年,援外支出接近偿还外债的支出,1962年以后援外更超过了偿债。“
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共产党新闻网曾发过“建国初我国超出国力的对外援助”一文
,节录如下:
“建国”不到一年,在国内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援助。根据解密的外
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天朝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
经济援助……
“建国”初对蒙、朝、越的援助力度有多大
“建国”后最早的对外援助是在1950年7月,我国首任驻蒙古大使吉雅泰刚到任,蒙古
总理乔巴山就提出急需劳动力。这时“新中国”刚成立不到一年,国内战争还没有结束
,动员工人出国有困难,但中国并没有拒绝,答应日后考虑。1954年11月,副总理乌兰
夫率中共代表团访问蒙古,周恩来指示外交部了解蒙方的困难以及我国可能给予的帮助
。蒙古毫不客气地提交了包括木匠、泥瓦匠、家具制造、厨师、裁缝、制靴、印染等近
40个工种12250名工人的清单。当年中国派出8200名工人,帮助蒙古建学校、医院、疗
养院、专家招待所、热电站、玻璃厂、造纸厂...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5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中国秘密战-1
第一章 特务 特科 特区中国最早的“特务”组织(1)
谈起情报和保卫系统,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惊呼:“特务!”搞情报的人是特务,搞保卫
的人要抓特务,反正离不开那令人发指的“特务”。解放前,共产党谴责国民党搞“特
务统治”;建国后,“抓特务”又是防止国民党破坏的重要任务:“特务”,似乎成了
贬义词。定义总是形式的,实体才是实在的。作者决心找到中国最早称为“特务”的组
织机构。
找来找去,没有找到国民党那儿,倒找到共产党这儿了。
据作者考证,在中国的情报、保卫界,最早出现“特务”一词与最早称为“特务”的组
织,都来自1927年5月的中共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
1927年国共分裂,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缺乏自卫意识的共产党人惨遭屠
杀。合法地位变成非法地位,中共中央机关被迫从上海迁往武汉。出于保卫自身安全的
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央军委之下设立一个“特务工作处”。
这个“特务工作处”隶属于中央军委。当时的中央军委机构精干,书记周恩来、秘书长
王一飞、参谋长聂荣臻;机关驻地汉口余积里12号,三楼三底两厢的石库门式房子,组
织科在楼下西厢,秘书处在楼上西厢,周恩来在楼上客堂办公,特务...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6
是,建议你看一篇中央党校专家文:
中央党校专家解答周恩来之谜
中央党校/吴洪森
对周恩来的评价,综观各种见解,可归为三类:一是以中国官方为代表,努力塑造
周恩来光辉形像;其次是民间犹爱周恩来的某些人,认为周恩来有人情味。三是把周骂
得一钱不值,指他卑鄙无耻、毫无人性,在毛泽东面前摇尾乞怜,为虎作伥。曾任毛私
人医生多年的李志绥就说周在毛面前低声下气,是个人格低下的人。这三种评价都可以
用到周恩来头上,各自都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来印证,但都不能对矛盾现象自圆其说。
笔者经过近二十年的怀疑思考和材料收集,觉得可以对周恩来的矛盾现象,作出综
合解释了。为着行文方便,将基本上依照历史本身的行程,进行分析。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谜
一九二四年,周恩来从法国途经莫斯科回国抵达广州。他一到广州,就被任命为刚
成立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代理主任(不久便是正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军衔为中将。周时年二十六岁,可谓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他到底何德何能,出国所谓
留学数年,归来便获如此重任?
其实一切的关键在于周恩来归国途中,怀里揣着一封推荐信。写信人是第三国际执
委书记、斯大林密友、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7
皖南事变的发生、善后及结果
杨奎松
提要:蒋介石国民党并未有过一个明确的旨在处心积虑消灭皖南新四军军部的蓄谋。皖
南事变的发生存在着某种必然性,这是因为,它与国民党坚持限制中共军队发展,要求
其限期离开长江两岸北移冀察的强硬态度有关,且与中共中央必欲独立自主,坚持大力
发展经营华中地区的政策有关。但它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因为它也与中共方面出
于对国民党的高度戒备心理,拖延北移时间且必欲选择一条出乎国民党人意料的北移路
线,和国民党恰好在皖南新四军逾期南下之日,完成了围堵部署,封住了新四军南进东
去之路的巧合有关。同样,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也不曾有过要在更大范围内对中共动武
的计划。换言之,并不存在着美苏及国际舆论的反对和日本人的突然进攻,打乱了国民
党人发动更大规模的剿共战争的阴谋的情况。而就中共中央来说,受到莫斯科态度的影
响,它这段时间里对国民党的政策估计和对事变的应对态度,也曾有过一个颇为复杂的
变化过程。
关键词:皖南事变 蒋介石 毛泽东 新四军
抗战期间,国共关系颇多风雨,但两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却是1941年初的事。在此之
前,两党纵有磨擦冲突,仍属局部问题。而19...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8
杨奎松: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共红军的一次尝试
——有关中国红军“打通国际路线”的经过
中共革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得益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这或许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共产国际和苏联究竟给了中国革命,特别是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哪
些具体的帮助,这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从已经发现的各种文献记载看,过去
流传的关于遵义会议以后,特别是抗战以后,苏联和共产国际已经不再信任中共,不再
援助中共的说法,是过于简单化了。事实上,自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决定撤出江西
中央苏区之日起,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军事及情报机关内部,就迅速开始提出和酝酿着一
个用于直接援助中国红军的跨国界的行动计划了。这个计划最后尽管因种种原因而未能
完全实现,但它的存在及其实施经过,足以说明苏联和共产国际至少这时并没有放弃大
力援助中共革命的想法。
同样的情况,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得出中共中央自从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成立
了新的中央领导机关以后,就不再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一意坚持独立自主,一
切自力更生了。中国和苏联有着上千公里的共同边界线,几乎任何稍有头脑的政治家都
能够看出,苏联强大军事力...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612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keystone0504 (金牛),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毛泽东爱游泳,尤喜与女同志同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7 18:32:53 2015, 美东)
江青不会游泳,于是满朝文武的官太太,凡是善泳、长得不错又被毛泽东看中的,陪主
席游泳是一项任务,她们也引以为荣,毛主席随召随到。
陪毛游泳。江青在这个问题上很苦恼,周恩来则不断吹捧江青,使江靑在政治上得到满
足。在中共九大、十大期间,江青的权势不断扩张,都是经由毛泽东暗示,周恩来正式
提名的。
陪过毛泽东在浴池旁的高官夫人,有的不一定会游泳,不过毛泽东有这么个习惯,他穿
着泳衣,高官的夫人围着他,其中我随便举几个人。
曾志是毛的泳池伴侣,她是文革期间一度成为第四号人物陶铸的夫人,曾志和毛泽东早
于北伐前在广州就已认识,算是老朋友,所以陶铸虽被打倒,曾志没有,后来一度还当
过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曾志的回忆录写到,在江西时代她曾与毛泽东、贺子珍三人同床
。贺子珍曾对曾志说:“毛委员喜欢你比我多啊!”
朱仲丽也是毛的泳池伴侣,她是...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0
中共历史的见证—司马璐回忆录 (2016-02-07 12:47:38)
毛泽东周恩来早年惊人情史

惊爆周恩来养女惨遭毛泽东强暴等等
1950年2月,毛泽东结束访问苏联回国途径海拉尔车站下车散步,左起:孙维世、
毛泽东、高岗、欧阳钦、叶子龙、周恩来、滕代远

惊爆周恩来养女惨遭毛泽东强暴等等
惊爆周恩来养女惨遭毛泽东强暴等等
政治、文学,和女人的世界往往有关联,很多政治上有魅力的人,在女人心目中也
一样有魅力,有些女人常把政冶狂热的人物看作性感的动物。毛泽东一生中,多数的时
间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女人。在中共资料中,有的女人自称为“毛泽东的保卫员”,有
的女人自称为毛的“忠实的学生”,有的女人自称为毛的“亲密的战友”。至于周恩来
,对于女人的吸引力更在毛泽东之上。著名的左翼作家韩素音说过,她第一次见到周恩
来,就像触了电似的,如果周恩来命令她去死,她一定会服从。

情欲与政治之间

共产党人既然有七情六欲,当然也有男女之间嫉忌、争夺的男女私人情结,在中共
党人的斗争中,其中有真正坚持自己政治立场的,这种斗争还是比较...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11
我党成立80多年来,中央机构几经变化。最初,中央只设由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后来设
立了中央政治局。到上世纪30年代,中央设立了书记处,1966年8月停止工作。1980年
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又恢复了中央书记处。那么中央书记处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它与中
央政治局是什么关系?这要先了解我党中央机构的变化,这个变化与党的发展紧密相关。
书记处的设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我党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一大时,全国党员少,在
机构上中央只设了由三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书记"。图为20世纪30年代中央书记
处给刘少奇发的指示。
以古时职级很低的"书记"作为党中央最高领导的称谓
1921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
中央只设由三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为"书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 《中国
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87页)"书记"在古时指官府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职级很低。
党的二大、三大、四大,虽然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但中央机构仍是中央局,负责人
称委员长,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委员长或总书记"总理各级党务",既是决策机关,也
负责日常工作。
党的五大首次将决策...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3
12
《北京日报》:总书记不能凌驾中央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2-04-02 20:00:2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
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791 次)
《北京日报》:总书记不能凌驾中央 综合新闻


“总书记”虽是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并非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党章明确
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因此,“
总书记”并非凌驾于党的中央组织之上的最高机构。 ——3月31日,《北京日报》
“迎接十八大文萃”专栏开篇之作

“总书记”即“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负责人,
也称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从党的组织制度发展史来看,党内最高领导人的职务并非
一开始就称“总书记”,而且,“总书记”也并非党的最高领导人的专称。“总书
记”最终确立为党内最高领导人的职务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陈独秀是“一大”到“五大”时期的党内最高领导人,但他在“一大”上被选举
担任最高领导人时的职务并不是“总书记”

在党的早期历史上,陈独秀无疑是第一位党内最高领导人,而且是“一大”到“五
大”时期的党内最高...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985
13
江三吭气了?:zt总书记不能凌驾于党中央之上
作者: 国史大纲(梁.岭.赏.槐) [198068:8686], 05:59:12 04/03/2012: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解密:我党最高领导人从何时称"总书记"的
《北京日报》3月31日
开栏的话
  今年下半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刊从即
日起开设“迎接十八大文萃”专栏,主要刊发党的理论、党的组织、党代会、党的历史
等方面内容的文章,注重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展现党代会发展变化的具体脉络,
旨在充分认识党代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为召开十八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稿件
长短不拘,但要有新意和可读性,且具一定史料价值。欢迎投稿!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总书记”虽是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并非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党章明
确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因此,“总
书记”并非凌驾于党的中央组...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481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日军战俘在延安——上学
日军战俘在延安——上学 [ 黄河故人 ] 于:2012-07-16 11:08:47 主题帖
这个话题吸引到我的首先是这些日军战俘的待遇。 延安实行供给制,除了一般的生活
必需品之外,发给一些津贴。这些工农学校的学员津贴起初是一个月5块,和延安的师
级干部相同。
????延安的师级干部?八路一共就三个师,师级干部也就是林彪、罗荣桓、刘伯承
、徐向前、张浩、邓小平、贺龙、肖克、关向应、任弼时(八路政治部主任,即政委)
、王稼祥、叶剑英(八路参谋长)十几个人,再加上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两个
。合着这些工农学校的日军战俘们享受的是元帅的待遇。
和他们一比,联合国军的战俘们的待遇就差多了,而且这些日军战俘门还不用住战俘营。
延安的日军俘虏抓的不算少,1940年以前的有很多就直接转到反战同盟、敌工部之类的
地方去了,前田光繁、小林武夫、冈田义雄都不在这个学校的学员之列。1940年,冈野
进——也就是那个一百岁被开除出党的野阪参三——到了延安,承担了八路军总政治部
日本问题研究室的工作。也就是在这一年,冈野进向王稼祥提出了将前线俘虏的日军经
过挑选后送往延安,建立日本战俘学校的想法,王稼祥支... 阅读全帖
u**c
发帖数: 17972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eattle 讨论区 】
发信人: uiuc (又爱又喜), 信区: Seattle
标 题: 解密外交部档案:建国初有多少超国力外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 22:42:33 2013, 美东)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288678&r=0&v=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到一年,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援助。根据解
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中国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
供过经济援助,1973年以后这种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才逐步得到纠正。
建国初对蒙、朝、越的援助力度有多大?
建国后最早的对外援助是在1950年7月,中国首任驻蒙古大使吉雅泰刚到任,蒙古总理乔
巴山就提出急需劳动力。这时新中国刚成立不到一年,国内战争还没有结束,动员工人
出国有困难,但中国并没有拒绝,答应日后考虑。1954年11月,副总理乌兰夫率中共代
表团访问蒙古,周恩来指示外交部了解蒙方的困难以及中国可能给予的帮助。蒙古毫不
客气地提交了包括木匠、泥... 阅读全帖
L*********2
发帖数: 10195
16
毛 泽 东、朱德、王稼祥关于新四军西进不宜过猛致刘shao奇、陈毅电
(1941年2月7日)
胡、陈:
日前中央军与日寇正在展开战斗,八路不宜南下,新四西进亦不宜过猛。
毛,朱、王
刘shao奇、陈毅关于抓紧时机在平汉路东、新黄河西建立根据地致彭雪枫等电
(1941年2月5日)
雪枫、子久(1):
一、在河南豫西及陕南建立根据地,也是你们及李先念的任务,必要时克诚(2
)再加上来,华北亦可能增兵来。但必须你们首先到新黄河以西去建立一根据地,为我
华中、华北部队打开一条西进出路。此着如成功,则为我在战略上之极大胜利,望勿等
闲忽视之。陕北部队将另有任务,不能出陕南。
二、望你们利用这次敌人向汤恩伯“扫荡”,向西发展,并寻一切可能令三四四
旅用新四军番号(即带新四军臂章)渡过新黄河,在平汉路以东,新黄河以西活动,建立
根据地。
三、如敌再“扫荡”大别山,四、五支队即移其主要发展方向到皖西,李先念部
向豫西、鄂西以至陕南发展,因此你们的目光应向着河南注视。
四、...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885
17
http://zhenxiang.wordpress.com/2011/06/04/%E8%8B%8F%E8%81%94%E2
A9%E5%91%BD%E8%8A%AD%E8%95%BE%E8%88%9E%E5%89%A7%E2%80%9D%E3%80%8A%E7%BA%A2%E
7%BD%82%E7%B2%9F%E8%8A%B1%E3%80%8B-%E5%AF%B9%E6%96%B0%E4%B8%AD%E5%9B%BD%E7%9
A%84%E7%8C%AE/
莫斯科大剧院于1949年12月30日把《红罂粟》重新上演,作为对新中国的献礼,並用以
象征“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1949年末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在
苏期间,适逢莫斯科大剧院新排三幕五场芭蕾舞剧《红罂粟花》。彩排时请大使馆人员
出席观看。
据《难以忘却的昨天—王稼祥小传》(王稼祥遗孀朱仲丽著)描述,舞台布景为中国特
色,繁华的黄浦江边,高楼耸立,霓虹灯闪亮,一个穿戴着红色大襟短衣,宽腿大绿裤
,一条长辫子,手中捧着一枝红色罂粟花的中国妓女。一艘苏联货船在江边码头卸货物
,一个年青的水手下船嫖妓。一夜情后,苏联水...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18
曹甸战役: 黄桥战役后新四军八路军联合发动的又一次大规模内战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曹甸,这座不起眼的小镇,在史学界蒙着一层浓浓的迷雾。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曾在此
痛击国民党韩德勤部。究竟应不应该打、如何打?在当时和后来一度掀起争论的波澜。
本文将为你揭开其中的谜团。
武力解决韩德勤与统一华中军事指挥,是刘少奇抵达苏北后并重思考与亟待解决的两大
问题
1940年10月的苏北平原,轻风拂面,秋高气爽。
正 是在深秋的季节,从华北南下的黄克诚率八路军五纵队抵达苏北盐城,与陈毅率领
的新四军东进北上部队会师。这次会师标志着八路军、新四军协同开辟苏北根据地 的
战略任务已经完成。为此,黄克诚给时在皖东的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发电报,请他率中原
局机关移驻苏北,以便统筹华中全局。
几乎在接到黄克诚电报的同时,刘少奇也接到中共中央电令“去苏北与陈会合,布置一
切”。刘少奇随即率中原局机关等一行千人,风尘仆仆赶往苏北。10月31日,在阜宁东
沟八路军五纵队司令部驻地,刘少奇与黄克诚的手紧紧地握到了一起。
踏 上苏北大地的刘少奇,心情颇为兴奋。他来到一处田埂上,眺望四周,河汊纵横,
田地阡陌,秋色喜人。这...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6442
19
1962年1月13日,中国政府和老挝王国政府在老挝临时首都康开签订航空运输和修建公
路协定,中国负责修建云南孟腊至老挝丰沙里的公路。至1978年5月底,中国先后派出
18个工程大队,3个民工总队共7万余人,投入各种施工机械2250多台。如果将路基作业
完成的3100多万石,筑成两米宽、三米高石墙,可以环绕老挝一周。平均每公里公路造
价为人民币31万余元,所有的修建费用都算作中国政府给予老挝王国政府无偿的、不附
带任何条件的经济援助。中国同时派出2.1万人的高炮部队担负老挝的防空任务。
1962年初,中国承诺对外援助69亿多元人民币,主要是越南、朝鲜、蒙古、阿
尔巴尼亚,其次是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泊尔、埃及、马里、叙利亚、索马里等亚非拉
国家。12月周恩来访问马里时,提出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8项原则,主要内容是:中国
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从来不看作是单方面的恩赐,而认为援助
是双方的。中国政府在提供对外援助时,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决不附带任何条件,
决不要求任何特权。提供外援的目的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经济独立发展的
道路。
中苏翻脸后,中国更加扩大了对外援助...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红朝的那些事情(三一二)
红朝的那些事情(三一二)
送交者: 红朝笑笑生[大司徒★★★★☆] 于 2015-10-24 12:18 已读 1513 次 大字阅
读 扫描果酱二维码
关注楼主新动态
张闻天和王稼祥的经历都很简单,毛泽东就比较复杂了。总地来说,毛泽东是不受莫斯
科海归派喜欢的人,后来还也经常为此满腹牢骚,认为共产国际打压了他。但事实上情
况相当复杂,甚至可以说毛泽东根本不该报怨共产国际,反而应该心存感激之心才对。
因为没有共产国际,毛泽东根本就到不了今天。
早在二七年春天的时候,毛泽东写过一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获得莫斯科的
大加赞赏,马上被翻为俄文、英文版,连同中文版一同登上《共产国际》和《革命东方
》等杂志。中国人能在共产国际机关刊物上如此出彩,甚至被共产国际主席布哈林在大
会上表扬,毛泽东要算是第一个。当然原因不完全是毛泽东文章写得好,也是因为共产
国际正在大力推进工农革命,毛泽东的报告时间非常恰当,正好迎合了最高领袖的政治
需要。
靠着一篇报告出名之后,毛泽东就成了莫斯科报纸的政治明星。由于共产国际发现中国
各地的工作都一塌糊涂,只有毛泽东的根据地存活下来,而...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5435
21
http://history.sohu.com/20141210/n406837670.shtml
1949年,刘少奇(中)同高岗(右一)、王稼祥(左一)在莫斯科合影。
高岗是陕北红军和根据地创建者之一,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了不小的功绩,被视
为陕北革命代表人物。刘少奇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的中国共产党重要领袖人物。但
是,二人之间却在建国不久产生了很深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二人同访莫斯科期间曾经表
现出来。
在国家主权问题上高刘分歧严重
派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访问苏联,是毛泽东于1949年5月上旬确定的。毛泽东确定,
代表团长是刘少奇。代表团成员,有高岗、王稼祥、邓力群、戈宝权、师哲、徐介藩。
主要成员是刘少奇、高岗、王稼祥。
在莫斯科,中共代表团在苏联开展了多方面活动,中苏双方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
进行了六七次会谈。会谈中,刘少奇作了关于中国革命形势的报告。这个报告分四个方
面:一是中国目前的形势,二是即将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与即将成立的中央政府,三
是关于新中国的外交问题,四是关于中苏关系问题。对于刘少奇报告的前三部分,高岗
没有表示不同意见,但对于刘少奇报告中第四个部分,高岗则有不同看...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5435
22
倭杂主要是因为百团大战把其日本爹打疼了,就拿自己的龌龊心理来揣摩彭大将军说什
么讨好斯大林的屁话。
本文经《湘潮》杂志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一说1940年12月5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一次百
团大战。百团大战给研究者留下了不少难以解开的谜。
谜之一八路军为什么会进行大兵团作战
百团大战之前,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一直以小规模的游击战著称。为什么到1940年八路军
会发动大兵团作战的百团大战呢?
首先,是为了遏制险恶的妥协投降与分裂逆流。
1940年,日本急于将侵华战争告一阶段,以集结更多的兵力南下,夺取英法在东南亚和
南亚的殖民地。为此,日军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拉拢蒋介石、汪精卫政权。一方面扶植
汪精卫伪政权,加紧与蒋介石政权“和谈”;另一方面在桂南、粤北、河套、鄂北、鄂
西发动新的攻势,对重庆进行持续半年多的大轰炸,并扬言要攻打重庆、昆明、西安……
中共极其担忧蒋、汪“统一投降、统一反共(毛泽东1940年7月6日语)”、“中日联合
‘剿共’(毛泽东1940年11月9日语)”,希望通过八路军的英勇抗战事迹激励全国军
民的抗战热情,减少蒋介石...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3
2016-10-06 高华 学人说史
【编者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杨尚昆日记》都可被视为2001年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
,甚至可被视为20世纪中国政治人物最重要的日记之一。
杨尚昆
中国人写日记的传统源远流长,宋明以降,已渐成风气,至晚清更蔚为大观,文人学者
,政宦显要,多以日记记事述怀,其珍贵之处一为皆亲闻亲历,二为私人书写,较少虚
饰,是故,这类日记往往可弥补官修正史的偏缺,而为后人了解历史的多重面像提供珍
贵的史料。及至今日,治近代史的学者,不仅需读官编的《清史》,也要读《翁文恭公
日记》和《越漫堂日记》;而治中外关系史的学者,不能只看《筹办夷务始末》,而放
过《英轺日记》和《出使英法意比日记》,这对史学工作者来说,已是常识。
进入民国以来,许多政界人物沿袭了写日记的传统,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近年出版了曾任北洋总统的徐世昌日记12本,起讫时间为1917-1948年。“中研院”近
史所还出版了曾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的王世杰日记10本。蒋介石生前也有每日记事的
习惯,其所写日记现收藏于台北“国史馆”蒋氏之“大溪档案”中。
相比于国民党政治人物,中共高级领导人生前和生后都较...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主席和约大叔的碰面
王稼祥急个啥?呵呵,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为啥人家是王稼祥,普通人当不了王稼祥
了。唐僧早就知道那些妖精根本不会吃他,都是安排好的,为啥每次都要吓的面如土色
屁滚尿流?
u**c
发帖数: 17972
25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288678&r=0&v=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到一年,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援助。根据解
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中国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
供过经济援助,1973年以后这种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才逐步得到纠正。
建国初对蒙、朝、越的援助力度有多大?
建国后最早的对外援助是在1950年7月,中国首任驻蒙古大使吉雅泰刚到任,蒙古总理乔
巴山就提出急需劳动力。这时新中国刚成立不到一年,国内战争还没有结束,动员工人
出国有困难,但中国并没有拒绝,答应日后考虑。1954年11月,副总理乌兰夫率中共代
表团访问蒙古,周恩来指示外交部了解蒙方的困难以及中国可能给予的帮助。蒙古毫不
客气地提交了包括木匠、泥瓦匠、家具制造、厨师、裁缝、制靴、印染等近40个工种12
250名工人的清单。当年中国派出8200名工人,帮助蒙古建学校、医院、疗养院、专家招
待所、热电站、玻璃厂、造纸厂、养鸡场等,甚至修复古庙。中国不能制造蒙古提出的
纺织厂设备,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 阅读全帖
k**********4
发帖数: 16092
2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毛泽东爱游泳,尤喜与女同志同泳
江青不会游泳,于是满朝文武的官太太,凡是善泳、长得不错又被毛泽东看中的,陪主
席游泳是一项任务,她们也引以为荣,毛主席随召随到。
陪毛游泳。江青在这个问题上很苦恼,周恩来则不断吹捧江青,使江靑在政治上得到满
足。在中共九大、十大期间,江青的权势不断扩张,都是经由毛泽东暗示,周恩来正式
提名的。
陪过毛泽东在浴池旁的高官夫人,有的不一定会游泳,不过毛泽东有这么个习惯,他穿
着泳衣,高官的夫人围着他,其中我随便举几个人。
曾志是毛的泳池伴侣,她是文革期间一度成为第四号人物陶铸的夫人,曾志和毛泽东早
于北伐前在广州就已认识,算是老朋友,所以陶铸虽被打倒,曾志没有,后来一度还当
过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曾志的回忆录写到,在江西时代她曾与毛泽东、贺子珍三人同床
。贺子珍曾对曾志说:“毛委员喜欢你比我多啊!”
朱仲丽也是毛的泳池伴侣,她是王稼祥的夫人。我初见朱仲丽时,她还没有和王稼祥结
婚。当时我有个朋友叫林萍,一度是边区医院的化验师。有一天她指着一位娇小玲珑的
大夫对我说:“她叫朱慧,蓝苹的好朋友。”蓝苹就是日后的江青,朱慧就是日后的朱
仲丽。朱仲丽常对人说“仲丽”二字是毛泽东替她起的。毛说:“仲丽...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llsun (Bil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北京日报》:总书记不能凌驾中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2 23:14:48 2012, 美东)
《北京日报》:总书记不能凌驾中央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2-04-02 20:00:2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
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791 次)
《北京日报》:总书记不能凌驾中央 综合新闻


“总书记”虽是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并非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党章明确
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因此,“
总书记”并非凌驾于党的中央组织之上的最高机构。 ——3月31日,《北京日报》
“迎接十八大文萃”专栏开篇之作

“总书记”即“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负责人,
也称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从党的组织制度发展史来看,党内最高领导人的职务并非
一开始就称“总书记”,而且,“总书记”也并非党的最高领导人的专称。“总书
记”最终确立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8
中共党史上,曾有过一个特殊的团体,名字叫“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这是一个由
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一些中国留学生组成的松散团体。那么,这团体是怎么来
的,为什么有这么一个称呼?
从“东大”到“中大”
十月革命后,为不让“帝国主义将新生的苏维埃扼杀在摇篮里”,也为了“世界革
命”,赤俄政府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成立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大”),
斯大林为名誉校长,为东方各国培养革命干部。1921年10月21日,“东大”正式开学,
共产国际派代表参加管理,学制初定七个月,后改三年。专业均为政治类:党的工作和
政治教育、工会运动、行政法律、经济。1925年,“东大”学生近千,涵盖七十多个民
族,除了中国学生,还有蒙古生、土耳其生、朝鲜生……
1925年秋,为纪念孙中山,苏联再办莫斯科中山大学,东方大学部分中国师生转入
“中大”。中大1926年正式成立,建校初衷是为国民党培养干部,进入中大的国民党系
学生有:蒋经国、郑介民、戴笠、谷正纲、谷正鼎、屈武、邓文仪、刘咏尧、张秀兰、
吴家钰、何重汉、卜涛明、王崇武等。是年,赴俄生费用明确由苏联政府负担。据不完
全统计,1921~1930年...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王明:红色政坛的黑色流星
——《王明年谱》寻找失意者的历史
“王明是一个漂亮的中共人物,讲话煽动有力,人极机警灵敏,他说话的时候,全
场自始至终,掌声不绝。康生当时领导我们高呼:‘我们党的天才的领袖王明同志万岁
。’”
这是曾经的延安知识青年司马璐的回忆,被党史学者郭德宏收录在他最新出版的《
王明年谱》中。那是1938年春天,王明34岁,刚刚结束在共产国际六年的工作回到中共
大本营。毛泽东在机场迎接他时,把他比作“昆仑山上下来的‘神仙’”。他熟读马列
经典,帅气聪明,口才卓越,浑身散发着苏联的金光,在“土八路”领导人中鹤立鸡群
。郭德宏说:“在当时的延安,毛泽东是政治权威,王明是理论权威,周恩来是美男子
,这三个人在青年中是很受敬仰、很有魅力的人物。”
这也许和现在人们心中的王明形象有很大不同。王明,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大多数
人知道这个名字,知道他犯过左倾和右倾错误,但他的面孔,如同《王明年谱》的封面
,只是黑暗迷雾中一个隐隐约约的轮廓。1949年之后,甚至1942年延安整风之后,他就
从历史舞台消失了,曾红极一时,如流星般耀眼而迅速寂灭于时空深处。
失误和贡献都是党史的一部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正值学术研究盛...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49
30
2011-05-29   作者: 钱亚平
到1973年,中国对外援助数额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最高时占国家财政支出的6%—7%
”。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综述了中国1950-2009年
对外援助的情况,这也是国新办首次就中国对外援助发表白皮书,此前,中国官方从未
就此发布过正式报告。
白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其中无
偿援助1062亿元,无息贷款765.4亿元,优惠贷款735.5亿元。
“要求中国提供”、“请求中国援助”
早在1948年,越共主席胡志明就派特使李碧山、阮德瑞到中国,并带来了他写给周恩来
的亲笔求援信。这封信以亲友间做生意的暗语请求中国援南抗法:“敝店年来生意颇好
,兹欲争取时机,打胜对方,谨派亲信伙计两人赶紧求你们帮助。”
1950年1月18日,中国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当月底,胡志明亲自到
北京向中国求援,尽管中国自己百废待兴,但仍“对他们的要求均给以满意的答复”。
这是中国最早的对外援助之一,从此中国对外援助的兴头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的对外援助,也是中国支持原殖民...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16989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arvestt (he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 很全面的名单:中共领导层、太子党关系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2 23:32:53 2012, 美东)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609821.html
习近平――国家副主席(副总理习仲勋之子)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毛泽东之妻贺子珍侄子)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江泽民外甥女婿)


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之子)


王岐山――副总理(副总理姚依林女婿)


回良玉――副总理(江泽民儿女亲家)


李源潮――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成之子)


戴秉国――国务委员(文化部部长黄镇女婿)


刘延东――国务委员(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瑞龙之女)


俞正声――上海市委... 阅读全帖
l****2
发帖数: 688
3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北京不适合帝都 迁都势在必行
最早的时候,北京被定义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TG的心思很简单,既然是国都,就
该是最好的。花大钱改建北京城,扩建城区,鼓励金融、高科技等产业驻扎北京……这
么几十年发展下来,结果怎样?
北京城里常驻人口越来越多,已经突破两千万;北京的房价不叫房价,那叫天价;北京
的城郊不叫城郊,那是四环、五环、六环;北京的天空长期阴霾,空气质量差;北京的
公路上总是公交车、私家车排着长队;北京的地铁长期人挤人,公交车塞满了人还要继
续塞……堂堂一国之都,阴霾、拥挤、浮躁,真是可笑。
虽然经济中心向上海转移,缓解了部分城市压力,但并不能解决问题。单双号限行治标
不治本,缴纳各种税金后还要被迫缴纳拥堵税只会加重人民负担……要彻底解决这些问
题,就应该把政治中心迁出北京,让TG另立新都,重新规划。而北京,将继续作为文化
中心,负责传承交流。
当年毛泽东问王稼祥定都的事,王稼祥说:“我认为首都最理想的地点是北平。北平位
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
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同时,它靠近苏蒙,无战争之优,虽然离海近,但
渤海是中国内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忽悠几代人 “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弥天大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8 08:58:19 2016, 美东)
在《彭德怀自述》中对四渡赤水只字不提,倒是对娄山关一战记录有加;聂荣臻作为红
一军团政委,又是遵义会议的参加者,算是中央红军高层决策人之一,然而奇怪的是,
他当时不知道四渡赤水是出奇兵,过后也不知道,却在四九年后听没有参加“长征”的
陈毅说“‘四渡赤水出奇兵’是毛泽东军事指挥历史上最精彩的一笔。”(参见《聂荣
臻回忆录》)而这一说法却没有任何历史依据。由此可见,历史就像个小姑娘,被任意
打扮。
“四渡赤水”被神话
其实,当时毛泽东既不是“四渡赤水”指挥者,更不是提议人,而是坚决的反对者。毛
泽东之所以强烈的反对“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密谋
下,改组了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取消了原红军指挥机构“三人团”。顽固为自己辩护
的博古、李德坐了冷板凳。张闻天因...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4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中国秘密战-5
第五章 深入虎穴从不挂牌的“中央情报部”
国民党突然发动皖南事变,再次提醒中共必须预防突然袭击。为了预先掌握敌情,中共
中央决定成立毛泽东亲任局长的中央调查研究局,全面负责对敌我友的调查研究工作。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又决定成立中央情报部,作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统一的军政战
略情报机关。以往都是一个机构兼管情报和保卫工作,现在第一次成立专门负责战略情
报工作的机构。这标志中共情报工作的重大战略转变,开始由“防”转“攻”。
新成立的中央情报部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进行调查情报工作的统一的军政战略情报机
关。中央情报部是在原中央社会部的基础上,与军委总参谋部的一部分合并而成的,仍
由中央调查研究局领导。1942年5月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大扫荡,军委任务加重
,又把中情部中的军事部门大多分回军委总部工作。
中情部与中社部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主要任务是军政战略情报的获取与研究,也保留
较小的机构指导各根据地的保卫工作,指导情报工作用中情部的名义,指导保卫工作用
中社部的名义。
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兼任中情部部长,副部长3人: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总参谋长
叶剑英、中社部副部长李克农。部长康...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5
有人提出说:不争权的张闻天为何在1938年与毛泽东关系恶化?其实父亲跟毛泽东并没有分裂,只是父亲反对他跟江青结婚而已。
2010年10月,古城南京。
与众多开国元勋后人生活在北京不同,张闻天的独子、72岁的张虹生在这里安静地居住着。
循着张虹生提供的大钟新村住址找过去,没想到,家里没人。直到老人的外孙放学回家,才知道这是他女儿的家,他本人不住这里。我直奔张老现住处。
“你可能不相信,这是我租的房子。”看我对这个简洁的新居一脸好奇,张虹生告诉我。
采访一直持续到晚上。但是,关于张闻天的一切我们只谈到了皮毛。对于这样一个经历曲折、思想深邃的历史人物,我们需要时间。
次日,我们继续。张虹生记忆中的父亲一点点重新清晰起来。
“父亲去世后,骨灰盒上连名字都没有,而且没入殡仪馆正厅。”张虹生说,“父亲的日记交了上去,我自己也无法看了。思念起父亲,有时候想起的是伤心的往事。有时候想翻翻父亲的日记和读书笔记,但是,都已经不可触及了。”
调离外交部、调离中国社科院经济所、遣送至广东肇庆、迁居无锡……在儿子眼中,变故一次次地打击着张闻天,“官越做越小”。
张虹生很少谈父亲:“我一直没有写关于父亲的文章,因...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6
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编的《北京城市设计的演变与发展》一书中,有一部分的内容是干脆建议中央“迁出中南海”,在这片区域兴建新的办公楼办公。
总之,庞大的国家机器在北京日渐狭小的城市空间里,也体会到了“北漂”的压力。这也正是为什么庙堂与江湖之间,30年来周期性出现“迁都”提议,而且成为一个常谈常新的国家谈资——
比如,即使完全不熟悉政治的人,每一次看到有关“迁都”的新闻时,也可能会意识到,“又到了两会代表去北京开会的季节”;
陌生人之间只要观察彼此谈论“迁都”话题时的倾向,就可以清晰地划分出各自的省份,或者具体城市。因为在河南信阳、湖南岳阳、湖北襄阳……都常年流传着“迁都”到当地的说法,许多人会虔诚地想让你相信“这不是谣言”。
北京在理论上从来都不是最佳选择
无论如何,此次保定从“功能”上变成首都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也“粉碎”了在中国周期性出现的“迁都”学说。
换句话来讲,就是以往的“迁都”学说从来绝少将保定纳入观察视野。因为他们认为,从每一个数值上来看,保定,包括北京都偏离了中国的重心。
比如一项由中山大学副教授钟晓青参与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我国生态中心计算方法及定迁...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155
37
红军长征部队序列及领导人、著名将领长征时的年龄!
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及红一、三、五、八、九军团)
1、 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 博 古 27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张闻天 34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 41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 朱 德 48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 周恩来 36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 云 29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王稼祥 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刘少奇 36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邓 发 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凯 丰 28岁
红军总参谋长 刘伯乘 42岁
2、军委纵队(下辖4个梯队)
司令员 叶剑英 37岁
政 委 陈 云 29岁
第一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彭雪枫 27岁
第二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罗 彬(后为何长工)
第三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武 亭(后为李维汉)
第四梯队 司令员 陈 庚 31岁
政 委 宋任穷 25岁
2、 红一军团(下辖第1、2、15师)
军团长 林 彪 28岁
政 委 聂荣臻 35岁
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 32岁
参谋长 左 权 29岁
政治部宣传部... 阅读全帖
l*w
发帖数: 3758
38
这个里面也是错误很多啊
比如宁都回忆,他说是两派,一派是土派,一派是洋派。
洋派人物是博古、张闻天、王稼祥
如果他说的是让老毛下台的第一次宁都会议的话,主张老毛
下台的是洋派的话。
那么洋派的带头人是周恩来,任弼时、王稼祥,项英、邓发和
顾作霖。朱德因为和老毛的恩怨,也是偏向周恩来的。博古,
张闻天当时还不在苏区。
周,朱反对的是把老毛调到后方,但夺它军权是一致的。
刘伯承是周恩来要的人,这点可见他在之前发给后方的电报。
"泽东的经验和长处,还须尽量使他发展而督促他改正错误。他做
总政委其权限于指挥作战,战术方面为多。依上两次战役看,红军
战术差的很,虽高级指挥员都需帮助。玉阶不细心,有泽东负责,
可能指挥适宜。"
"前方关于战略原则和发展方针,时常引起争论,而且在动摇的
原则上变更意见,有时今天因为是的,明天是以为非,工作在
不定状况下非常难做,前方组织即不是集权于个人负责制",个人
能力又有长有短,许多事情即不能决之于个人,而且时常变更其解释
的原则,尤令人无所适从,有时争论不胜其争论。"
"前方每遇商榷之事,辄离开一定原则谈话,有时海阔天空,
不知伊于胡底,而实际情况反为搁下,即
g********n
发帖数: 2314
39
尚昆是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王明、博古(秦邦宪)、张闻天(洛甫)、王稼祥、盛忠亮、沈泽 民、陈昌浩、张琴
秋、何子述、何克全(凯丰)、前国家元首杨尚昆、夏曦、孟庆树 (绪)、王保(宝
)礼、王盛荣、王云程、朱阿根、朱自舜(子纯)、孙 济民(际明)、杜作祥、宋潘
(盘)民、陈原(源)道、李竹声、李元 杰、汪盛荻、肖特甫、殷鉴、袁家镛、徐以
(一)新。
但是到中央苏区之后,或者遵义会议前后肯定已经加入毛派了。长征协助彭德怀,抗日
协助刘少奇,协助王稼祥,彭,刘,王都是毛派。抗战后第一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大管
家一直做到文革。
文革前期因为卧室窃听案,被主席认为和少奇串通有反心,所以第一批被打倒。彭罗陆
杨。少奇舍车保帅,结果自己也折进去了。
同是毛派,杨尚昆和林彪关系好没什么不正常的,但是说杨是林彪余党恐怕证据不足。
杨尚昆的资历不比林彪差多少。

286
m******r
发帖数: 4351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延安“抢救运动”真相考zz
http://www.fyjs.cn/bbs/htm_data/247/0804/135857.html
[纪事]延安“抢救运动”真相考
作者:何方
关于抢救运动的评估、资料和一些提法问题
延安整风中的抢救运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直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
究中的一个禁区,比中央苏区抓“AB”团还要严格。因为抓“AB”团后来一般都把责任
推给尚未成立的 “左”倾中央和并不存在的王明路线 (即使按许多党史书上的说法,
也是大抓“AB团”后的四中全会上才出现所谓“王明路线”), 但抢救运动却无法可
推,只能干脆不提,因为不但毛泽东、刘少奇、彭真等人,连康生在生前也是没人敢公
开提的。例如被称为中共党史奠基作的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就根本没有提这
个作者胡乔木自己也说是搞了两三年的抢救运动。 有些文件和文章如果提到,也说成
审干运动(至今还有审干工作扩大化这种不通的提法 ),或只把中间一小段说成“抢
救运动”,而且都要强调审干运动方针的正确和取得的伟大成绩。其中最权威的,当数
195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中所作的如下评价:“
延安的审干运...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延安“抢救运动”真相考zz
二,造成抢救运动的原因
(一)肃反上一贯的极左路线
造成抢救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党在肃反问题上历来执行的就是一条极左的肃反
路线,只要是肃反或其他政治运动(实际上许多政治运动也与肃反无二,如1957年的“
右派”就和反革命并列为地富反坏右,1959年的“右倾机会主义”后来就被称为反革命
修正主义等等),没有一次不是敌情估计过高和斗争处理过头的。这从党有政权起,在
肃反和整人上造成的大量冤假错案中就可得到充分证明。只是为了维护党的一贯正确和
个人崇拜,才讳疾忌医、不作自我批评、不吸取经验教训,使这条极左路线一直延续至
今。而且由于有关档案的严格保密,加之许多事本来就无档案,所以人们也无法确切知
道历次肃反和其他政治运动究竟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特别是错杀了多少人。但是从以
下登过报和上了书的数字,已可看出这条 “左”的肃反路线前后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
。有人估算,我们党从建立根据地政权起,主要是1930年到1935年,一、四方面军和江
西、鄂豫皖、湘鄂西、闽西等地,在反“AB团”、“社会民主党”、“改组派”等名义
下(全系无中生有,根本不是党史教科书上说的“肃反扩大化”),被自己人杀掉...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2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14/c_121415162.htm
2011年05月14日 09:16:47  来源: 《北京日报》
《党史细节》,罗平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大而化之的党史似乎谁都能说上几句,但谈到细处,人们则往往语焉不详。然而,
历史是由细节串成的,只有知道了细节,才算是知道了历史。这正是人民出版社推出《
党史细节》一书的价值所在。
原有的党史存在的记忆误差
著名党史学者罗平汉教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读者展开了一幅鲜活而生动的
党史画卷。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1914年9月8日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后,也经常不去
上课,只不过他不去上课是去参加了留日学生的反袁斗争。由于他总不上课,1916年2
月2日被校方以“长期欠席”为由予以除名。另一位创始人陈独秀,为自己兼任校长的
预科大学争取到了一笔款子修建校舍,担心一旦离开广州,款子就可能泡汤,因此放弃
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陈公博倒是参加了一大,而且还带去了新婚的妻子,后旅社隔壁
房间发生了枪杀案,他竟不待大会闭幕便落荒而走……这些细微之处生动地再现了这些
党史人物的性...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6673
43
老毛一介书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如果不能夺取军权,就是有满腹的妙计,也只
能做个军师之类的。
那他就会空有凌云志,却无实施之地。
从师范毕业后,去北大做图书管理员,然后就去做社会调查。当过的官,不管是共
产党的,还是国民党的,都是文职。
当然获得军权有两种途径。一个是自己行伍出身,打出一片天来,另一个途径是能
收服一批将领。
老毛走的应该是通过第二个途径。
秋收起义应该是老毛的第一次书生带兵的军事尝试,而三湾改编则是他按照自己的
理念打造军队的起点。当然了,秋收起义失败后,老毛带队跑到了偏远的井岗山,实在
是一个明智之举。有自己改造过的军队,还收降了当地的土匪。但以后根据地稳固了,
来投靠的军事大佬就多了,朱德,彭德怀,陈毅,后来还有刘伯承等。这些人后来都是
元帅和大将之类的人,都是行伍出身,当时肯定对老毛一个书生却想抓住指挥权不满,
老毛经过了与他们的几次拉锯战。
老毛第一次失去军权是在1929年红四军召开的第七次党代会上,当时朱德和老毛对
垒,陈毅则是两边都批判,结果陈当上了前委书记,老毛被选下去,老毛愤而离开了红
四军。后来红四军去...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44
季米特洛夫的口信有力地支持了确立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1931年4月,由于出现了“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中共中央主要领导被迫
撤离上海。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提议,在上海成立了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博古担
任中共最高领导人创造了若干空前绝后的纪录:一是年纪轻,他此时年仅24岁。二是资
历浅,他既不是政治局委员,也不是中央委员,而是从一名普通党员——毛泽东称之为
“新党员”——直接成为了党的最高负责人。
尽管如此,博古等人却根本不屑于毛泽东等久经考验的同志。时任临时中央三常委之一
的张闻天对毛泽东能力也了解不够,他后来回忆说:到了苏区一年半,毛泽东“究竟他
是什么人,他有些什么主张与本领,我是不理解,也并没有想去了解过的”,当时确实
“不重视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同志再次被重视是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会议选举毛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此后
又决定以毛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但毛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则是在1938年9
月六届六中全会上确立的。在六中全会前夕,1938年9月14日至27日,中共中央召开政
治局会议,这次会议是为六中全会做准备的。
会议第一天,刚从莫斯科回来的王稼祥...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哪里有张国焘回忆录买啊?
13长征之二:躲避张国焘
1934~1935年40~41岁
十二月中,蒋介石把“长征”的红军赶往贵州。正如蒋预见的,四万红军的降临吓坏了
贵州军阀王家烈。他后来写道:蒋“早就想攫取贵州,以便控制西南各省。这次,他的
“中央军”乘尾追红军的机会,要进贵州来了,我又不可能拒绝,前思后想,心绪异常
烦乱。在当时形势下,我决定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十二月十九日,中央军八个师进驻
省会贵阳,立即开始修机场、筑公路,照王家烈的说法是“反客为主”了。
蒋接着把红军朝四川赶。他截断了红军的其他途径,只敞开这一条大道。蒋的计划是按
贵州模式接管四川,然后再把红军北上赶到陕北去。可是在这个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
情况出现了:毛泽东死活不进四川。原因并不是他有意破坏蒋介石的计划,而是为了个
人在中共党内的权力。
毛一进贵州就积极行动要夺权。他早就在进行分化中央、争取同谋的活动,特别力争两
个他从前并不喜欢的人。一个是绰号“红色教授”的王稼祥,一个是接任他“总理”职
位的张闻天。毛跟这两个人早先都干过仗,现在他竭力拉拢他们,因为他俩都对第一把
手博古心怀不满。
这两人曾跟博古在莫斯科同学,不甘心比他们年轻的博古跨...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46
百度问答:红军长征的时候,毛泽东一直是坐着担架?很多人就是为了抬他抬死了
共党总是教育我们说要公平,为什么我从现在的史料里看到毛长征的时候,一直都是坐
着担架长征的,条件那么艰苦,为什么他不能跟他的同志同甘共苦,而搞特殊,我也知
道长征的很多高级干部都是坐着担架,而且他们的家属也是坐着担架的走的,可怜的那
些战士,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要随时准备迎战,还要抬着他们这群特权人?我不明白
,为什么在创业阶段他们就知道搞特殊,还天天给我们灌输人人平等,什么以人民开头
,我觉得它好假,好不要脸。好恶心。
只懂教科书历史的,请走开,不需要你的回答,我需要的是真实客观的回答!谢谢合作!
最佳答案
这不是搞特殊,这是特殊时期身为下属的本能
其实,坐担架长征的何止毛一人!周恩来,王稼祥等等都是如此。王稼祥在整个长征途
中都由担架抬着。不仅仅是这些人民大救星们,他们的太太们也享受着同样的特权。有
一本书曾写道当林彪看到不断有士兵为抬担架而倒毙时,非常地愤怒。
中共领导“坐轿子”是“长征”中最激起愤怒的事。一位“长征”老战士在六十多年后
说起来还气得胸脯起伏:“他们说是说平等,自己坐担架,地主作风。我们小声...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7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674
四.诬陷成风的“延安整风”
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采取一切手段逐步把权力向他一人集中,首先他直接掌控延安对
莫斯科和延安对军队的电台,垄断了全部对外联络。外部消息是发布还是扣押,由毛泽
东决定。这就切断了王明、博古、张闻天等和莫斯科的联系,政治上没有了分量。朱德
、张国焘、处于耳目失聪状态,渐渐远离了对军队的指挥权。最高军事领导的三人小组
成员周恩来、王稼祥被委以其他重任,在延安之外奔波,也就脱离了军事指挥岗位。
1938年9月,到苏联汇报工作的王稼祥带回了季米特洛夫口讯:承认以毛泽东在中共中
央的领导地位。这是毛泽东在政治上的一大胜利。毛泽东不仅紧握兵符,并开始实际操
掌党权。总书记张闻天处于“虚君”位置,遇事退避三舍。
随后毛泽东开始整顿报刊。王明、洛甫、凯丰领导的《新中华报》、《共产党人》、《
中国妇女》、《中国文化》停止出版。继续出版的只有《八路军杂志》和新创刊的《解
放日报》,这两份报纸都直接在毛泽东控制之下。
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开始了以扩张和长期稳固...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48
黄永胜和叶群的真实关系
2006-11-01 21:25
现在网上给林彪翻案的人不但把林彪给描述得一尘不染,而且把这种范围也扩大到了林
彪原来手下得四大金刚身上,比如说到黄永胜时,有些人就认为黄永胜和叶群的荒唐事
属于子虚乌有,根据就是因为黄永胜已经变成了阶下囚,而叶群也暴尸荒野。那么,我
们不禁要问一问,是不是说某人成了阶下囚或者政治上的失败者,他的某些罪名就一定
是强加给他的呢?是不是某人死掉了,他生前的某些事实就可以一风吹了呢?我们就不
妨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看一看历史上的黄永胜和叶群的实际关系吧。
关于黄永胜和叶群的事情涉及到一个当事人的问题,到底谁看见他们乱搞了呢?但是,
没有当事人的前提下,法律还承认相关的旁证。目前最为有力的旁证是叶群的亲生儿子
林立果对叶黄之间的通话进行了录音。
有人或许问这个录音会不会以后为了批判林彪、黄永胜而费尽心机制造的伪证呢?从目
前披露录音带也就是听过录音带和参观过林立果住处的当事人的回忆看,录音带不是刻
意的录音叶黄之间的另类通话的,而是包括其他人和叶群之间的通话,换言之就是说林
立果偷录叶群的电话已经是由来已久,至于林立果为什么这样做,恐怕只有...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3885
49
大家看看,派李韶九到富田,毛泽东要不要负责任?
还有,李韶九是不是毛泽东派的?
======================
1930年底,蒋介石调兵十万,以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陆海空
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组织指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进行大规模“围剿
”。敌人此次进攻中央苏区的主力部队,是张辉瓒的第十八师和谭道源的第五十师。以
张辉瓒任前敌总指挥。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针对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达了“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
之”的命令。红一、红三军团奉命于12月初退到根据地中部宁都县的黄陂、小布、麻田
一线荫蔽集结,待机歼敌,同时严密封锁消息。
敌军进入我根据地以后,耳目闭塞,对我军的行动一无所知,因而处处扑空。而我军以
逸待劳,消息灵通,对敌军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12月29日,张辉瓒率其第十八师直属
队及两个旅进至龙冈。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于是日晚8时,下达歼灭该敌的作战训令,
红一、红三军团即刻奔袭就敌。一夜之间,我军即从小布、麻田地区扑向龙冈,于翌日
上午10时许,对敌第十八师发起总攻,由红一军团担任主攻。经过激战,将该敌两个旅
一万余人全部歼灭...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1169
50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政府不久就发布了〈1971〉57号文件等一些相
关材料,对此事件加以解释,但是基本的档案至今仍未开放,而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事件抱有强烈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更有一些反思性文章问世,当年和林彪事件有涉
的一些相关人员及其家属,也以不同形式披露了若干口述材料1。这些文章和数据的共
同特点是:修正了官方对「九一三事件」的解释框架,对该事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
度,其中有些文章对林彪抱有强烈的同情。对此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当年下发的官方材
料,「四人帮」曾经参与其事,其基本结论在1979年后仍旧维持了下来,若干论断确实
有疑点。本文的看法是:历史研究强调客观公正,研究者对当年涉案人员亲属的材料要
有分析和鉴别;对林彪事件需从一个纵深的角度来观察,尤其应考察林彪事件的体制因
素,以及这个事件所反映的50年代后国家发展的方向等问题。
一 林彪出山是完全被逼的吗?
文革之初,毛选中林彪做他的「接班人」是和废黜刘少奇同步进行的。刘少奇原是毛的
接班梯队的第一号人选,1970年12月18日,毛对斯诺(Edgar Snow)说,在1965年1月
制定〈二十三条〉时...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