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发帖数: 10682 | 1 能让人觉得妙,生动,美。。。视角也很好,让人感觉现场感强,好像自己在街角亲自
看到的。。。 |
|
y****i 发帖数: 5690 | 2 en。。。。现场感很强。。。明白一点了。如同亲临,确实要好照片,抓住了最强有力
的瞬间,才能做到吧。 |
|
g********r 发帖数: 8017 | 3 哇.我一直以为LX3这种条件不行呢.很有现场感.不过看起来55mm还是短点.
100
现狂热的气氛,一定虚心听取。
share |
|
|
o*******6 发帖数: 6113 | 5 男生一般都追求一些激情四射的东西吧,体现在照片中就比说戏剧性的光比、宽广的视
野、强烈的动感和现场感、大块的对比色、张力十足的构图等等。
女生往往喜欢描述小景,细致的描述,唯美的视角,等等... |
|
b***e 发帖数: 15201 | 6 多帖两张
1这张有个同拍照的人说最好把背景纸的波纹去掉,我觉得留着会有点现场感,要不就
是一片纯白没啥意思,你们觉得呢?
2 |
|
L*********x 发帖数: 2191 | 7 第二张是50mm镜头离模特很近高度与脸平行拍的么?
镜头的边角张力让脸非常有现场感,还是因为这个小伙子本来就有气场?
很赞。 |
|
a*f 发帖数: 5682 | 8 来自主题: PhotoForum版 - 白平衡问题 这个恐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张照片对于每一位观者来说都不一样。
所谓调节白平衡就是让物体的颜色看起来接近大白天光照的颜色,而避免受光线色温的
影响。
但很多常见暖光源比如白炽灯,黄昏的光线等,因为很平常所以看起来也很自然,而且
带来温暖的感觉(比如大部分人喜欢稍稍偏暖的肤色)。尤其是当你的照片里体现的环
境就让人expect暖光源,比如家庭室内,调成标准白平衡会失去了部分“现场感”,但
可能看起来更“专业”。所以关键看你想表现什么样的效果了。 |
|
Q**a 发帖数: 406 | 9 来自主题: PhotoForum版 - 白平衡问题 这么说好像确实是这样,抬头看了一眼白板,果然是暖色而不是白色,而标准白平衡经
常是拿白板调的,自然就没有现场感了。以前总觉得照片偏暖看起来好别扭,但用这种
眼光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环境本来就很别扭,只不过平时习惯了没发现其实自己是在暖色
的环境中。 |
|
|
a*f 发帖数: 5682 | 11 btw这组最好用chrome大图插件来看,我觉得宽幅缩小了现场感大打折扣。。 |
|
e********b 发帖数: 223 | 12 确为摇头机所为,xpan几分之一的价格吧,大家快上
曝光就阳光16,用负片,只要不欠曝,过个一档半档扫描时一自动就都救回来了
构图的体会一是近,二是满,现场感就出来了。镜头是28的,谁能算算相当于xpan的什
么焦段? |
|
|
l***a 发帖数: 5114 | 14 欢迎伪菜鸟!:D
我最喜欢 36 10 11。色彩很好,现场感也挺强滴。。。
8 2 好像还有挺高空间,如果能找到更好的角度和距离去拍。上次参加比赛忽然悟到
,单单拍卖艺者意思不很大,像3 那样带点观者的角度就好很多。其他的。。。 |
|
l***a 发帖数: 5114 | 15 挺好的,一大套看起来很有现场感。赞。
喜欢:2,8,12,19 |
|
i***f 发帖数: 10682 | 16 看了几本,发现他用的很有可能是RVP,扫街简直是色彩浓郁的不行,特别有冲击力,
很有现场感。那种鲜艳的色调在数码里很难看到。喜欢重口味的可以把他的书都借来看
看。 |
|
|
b***e 发帖数: 15201 | 18 真正的大师拍任何主题都可以出好作品。我不是大师,只能捡我有兴趣有能力拍出彩的
主题,所以我选择了人像。一年的时光过得很快,我就偷懒按时间说说我这一年的经历
吧。
1
春晚拍了几年了,心得就是,想拍得好需要两点,1器材,2位置。我不喜欢与人挤前排
,只好站到最后,靠长焦来打鸟。那么高ISO品质,防抖+对焦速度就成了出片的关键。
5D2的画质不错,不过对焦方面实在是差强人意。这一张我还算满意,抓住了演员优美
的一个瞬间。如果需要改进的话,我觉得可以降低快门,让裙子有动感,把右侧的绿色
避免掉。
2
这是一次晚间活动上抓拍到的,我喜欢她侧视的目光和手自然收拢的神态。可惜无法躲
避左边的杂物,用lightroom出片,也没有PS掉杂物。
3
这是一个表情非常丰富,可爱的女孩。这是一个我想抓到的瞬间,如果可以改进,我想
她的左肩可以与右肩持平,左侧头发可以更整齐些,漏出左手。
4
邻居天气暖和的时候出来拍院子里面的花,我顺手捏了一张。色彩是照小清新模式调的
。想用正方形构图,感觉人物有些偏中间了,可能应该再靠左一些。
5
这是我能抓到她面部表情比较柔和的一瞬间,好像还不够自然,另外,应该在摆拍前...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923 | 19 第一张很赞,很有现场感和沧桑感。可以在新闻周刊或是时代周刊上的媲美了。题目就
叫“The life of exile”。 |
|
l***a 发帖数: 5114 | 20 无论如何,第一眼看上去,画质刚刚的,催人泪下。。。
下面都是乱讲讲的。。。最好有包子。
第一组,老喜欢了,看了好几遍。最喜欢4、5,感觉有节奏感。但是完全没有LZ自己
说的古典风景的感觉,好吧2、4略古典。别的好象都比较现代也。。。1比较象那个
天价的Andreas Gursky's Rhine II。3最不怎么喜欢。
第二组,挺好玩的,从记录的角度比较有趣。光线都很美1、5一看就wow,2、4最
不wow。
第三组,很喜欢很耐看。确实唯一的感觉就是气势大,大气啊,LZ的目的达到了。
第四组,前半部颜色和光线太好看了。很太多的有趣细节和结构。但是有点游离在外的
味道,让我有点好像一种看微模的感受。后半部我特喜欢,让我看到淡然超脱,大隐隐
于市,有遐想的空间。
第五组,喜欢156,别的几张除了强烈的现场感,我没感到更多--- 没能让我遐想太
多,不象第4组(2)。 |
|
l***a 发帖数: 5114 | 21 5:线条挺有意思,可能稍微刻意了点点? 8分
6,7: 都有现场感,喜欢过爆和糊。炽热的夏天,思维都停顿的感觉。9分
8,12: 很闷,线条有种压迫感。有感觉都是好的,虽然真的好闷。8.5分吧。
9,10: 布局上很清新。10更有趣。8分\9.5分
11:细节线条都满巧妙的,能感到焦躁的心态(扭头男),7.5分吧。
13。。。
总的感觉这组挺超脱-- 既不拍楼,又不拍人,拍的是场景。有点像solo和symphony的
差别。坦白说超越我目前的认识范围。不过音乐上讲,symphony很容易弄不好啊。LZ保
重。
不要关小黑屋。 |
|
l***a 发帖数: 5114 | 22 哇~~~好有现场感!很赞啊,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很棒。你是怎么做到凑那么近的啊!另
外你很多都打了闪光吗? |
|
l***a 发帖数: 5114 | 23 哇~~~好有现场感!很赞啊,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很棒。你是怎么做到凑那么近的啊!另
外你很多都打了闪光吗? |
|
z***i 发帖数: 1122 | 24 来自主题: PhotoForum版 - 窗边的小猫 如果用窗外透过来的光,加反光板,会不会更有现场感? |
|
N**Y 发帖数: 871 | 25 来自主题: PhotoForum版 - 纽约的黑白 挺立体,挺不错的, 现场感还是不够强。 |
|
l***a 发帖数: 5114 | 26 又是匿名。。匿名滴哦.... ^_^
这一组现场感十足,观者能100%体会到疯狂和微微神经质的气氛。。。
另外作者的编排也很用心,可能是为了凸显游行的欢乐和幕后相对安静的一种对比,造
成了某种节奏感,值得学习。
不过,这组略有些良莠不齐,作者也许为了保证完整性和面面俱到,有些比较一般的片
子(14-17)也放了进来。可以看出,这种游行确实很难拍啊。。。太难滤掉杂音了(
11、13等) 。。。
另外可以看粗作者很老道的、习惯性的用光影、距离、还有门窗广告等造成空间上的某
种分离(如,1、2、3、4、9、10、12、17、18、19 等)。这种做法可是双刃剑啊,弄
的好,比如“55张”里的这张,各组元素相互之间有某种联系,好似Bach的曲子那样:
各声部各唱各的,貌似独立,却又相互对位模仿,强弱交错。。。当然搞不好的话,就
会弄成分崩离析或者略显做作。。。 |
|
l***a 发帖数: 5114 | 27 这一组的话,能感受到作者正在积极摸索,而且尝试了很多思路。开始在形式,色彩和
情调
上都有了一定的企图心。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观感,我好像是负责bad cop 来着,毒舌难免哈。如有胡说,请无
视。。。
6,7,12 看上去是围绕核心兴趣点的,有一定的故事性。6相对来说,在视角的选择上
(构图)有些缺陷,比如小夫妇的头和后面深色的山包重叠,没有在色彩和距离(考虑
下大光圈?)上隔离。此外留的space位置好像可以商榷,现在整个图重心偏左了。7和
12都有可爱的元素的,而且挺有现场感的。这两张放在一起看会有某种呼应。。9和11
都有一点诙谐的味道,11 榨汁机看起来很像个人脸呢,不过好像背景上干扰有点多比
如那个炉子什么的。。。这两张其实有点让我联想起eggleston。 不过,他老人家拍的
照片总让我觉得很纯真很直很爽。说起这个,总觉得仿胶片偏色其实没有太大意思,你
看真正大师们的作品,颜色大都还是很正的。
10的话,在色彩上(蓝+红)有某种兴趣点,不过作者有点怕怕大家不懂,故意用偏色和
后期来压掉环境色来加强和提示。。。这个没有必要哈。。。不过从侧面说明作者其实
很明白这张的缺陷。。...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5114 | 28 现在看不变形的比较习惯了, 发现有点广角变形就有点强迫症一样想拉拉直。。。。
另外,我就比较喜欢两种类型的,一种是第一眼看着构图/光线/色彩 舒服的,比如 23
28 29.另一种是有现场感的。。。有几张抓的瞬间很赞, 有种时间凝固感。比方14,
我有种被躲在灌木丛里的小娃吓一跳的感觉。 15也是,能感到人狗纷纷避让的感觉。
。。。 |
|
k*****e 发帖数: 22013 | 29 好漂亮。
3非常能体会你说的拍不出现场感的感觉。
人眼经过大脑处理的感受,和相机的忠实记录,差别很大。
这里这个情况,用广角,近处的雪占很大画幅,pattern被稀释,
远处的雪的pattern又被挤压成一团,看不出线条来。
也许站高视角,用长点的焦距,可以缓解这个矛盾。 |
|
|
|
g*******x 发帖数: 2158 | 32 http://www.xitek.com/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329892
第一感是大家比较容易专注分析的,但我经验:第一感特别好的镜头千万要小心,因为
它会引导人们忘记镜头还有非常重要的“第二感”,而且第一感好的镜头往往第二感就
弱。
笼统地一句话:现代镜头的第一感特别好,CANON和NINKON的FANS就是被第一感冲击,
忘记还有第二感。
换言之,很多人用了很久的器材,拍了好久图片,都从来没有机会了解第二感,感受过
第二感的魅力,或者说真正镜头的感染力。
停留在指标,MTF的比较,停留在简单的色彩,锐利,层次。
而第一感不最好的,可能就是第二感最好的。
我宁愿要第二感,不要第一感。
LEICA的老头就是第二感好的镜头,它可能明知要取悦人们,就要做好第一感,但它更
清楚,要严肃,要负责地真正成为好镜头,第二感更重要。
由于LEICA有丰富的第二感,使我们在LEICA面前懂得什么才是好镜头,明白真正的影像
魅力的核心在哪?
LEICA不最是锐利的时候,就是它控制了锐利,为以后的耐看,从耐看里感受空气感,
现场感,丰富的层次,画像艺术表现的多样化 |
|
b***e 发帖数: 15201 | 33 可是,这种抓拍,没有办法做到画面没有干扰,如果ps掉也可以,可是就少现场感,我觉得 |
|
i***f 发帖数: 10682 | 34 以我粗浅的理解,最重要的是3D制作的Depth的控制完美性来达到现场感,同时7.1声音
的配合会锦上添花。高科技真的给人民带来了幸福。。。 |
|
|
|
S***J 发帖数: 657 | 37 第一家现场感强一些,第二家艺术感更强一些。
各有特色,看你喜欢哪一家了。
当然比蛋大师还是差一截。 |
|
|
c********y 发帖数: 30813 | 39 ☆─────────────────────────────────────☆
blueashes (德叔) 于 (Tue Mar 22 13:06:58 2011, 美东) 提到:
被王神医放毒,试用了一下,发现Xpan的画质非常细腻,Push了两档的效果比135的P&S
强很多。而且机身很稳,全部是手持,即使快门不高也很少有糊的。还有发现旁轴对焦
不麻烦,习惯了以后比AF还准,因为AF可能会跑,这个对上了就是对上了而且有DOF辅
助。出来的片子比普通135 现场感强很多。Xpan不错,建议人手一只。
大图看着舒服,
http://www.flickriver.com/photos/ifdef/sets/72157626199409151/
☆─────────────────────────────────────☆
GlennGould (古尔德) 于 (Tue Mar 22 13:12:00 2011, 美东) 提到:
这么好的贴没人顶啊
&S
☆─────────────────────────────────────☆
trna (trna) 于... 阅读全帖 |
|
m**i 发帖数: 9848 | 40 没有浪费,拍的挺好的啊,模糊的照片很有现场感。 |
|
n**b 发帖数: 13203 | 41 数码的一般出来的都跟看到的差不多。胶片就会跟实际有很大差异,很多时候像是轻微
PS过。清晰度上啊质感上啊数码也比胶片的真实现场感强。要是拍胶片出来后和实际差
得远,难道这就跟PS一样自欺欺人? |
|
Q*T 发帖数: 263 | 42 National Geography,不是National Photography
主要目的还是传达信息,记录真实
所以照片不一定让人看了舒服,更不需要有共鸣
具体到这张,我觉得就是现场感很好,里面所有人的表情都值得玩味 |
|
d*********u 发帖数: 8521 | 43 降噪?声场?低频下潜?高频延伸?声音还原?保真?现场感?材质?做工?金属涂层
?外观设计?牌子LOGO?价格! |
|
b****r 发帖数: 17995 | 44 这个背景确实缺乏现场感。可能还不如搞得模糊梦幻点 |
|
m*z 发帖数: 3102 | 45
德味?
http://blog.zol.com.cn/1742/article_1741636.html
-------------------
德味”是什么意思
A:德味就是当你花20000买了一个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和4000的对比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很大的区别。那么20000和4000总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在“德味”
譬如说,Nikon的28/1.4,10000多的时候,很少有人说它有德味的,涨到18000以后,德味就越来越浓了。
B:最大特征——浓烈泛黄,但不是亮黄,颇似陈黄,很有中世纪的色彩!仔细瞅瞅之下,却不似黄,而是由一层层绵延不绝的中间色彩集合而成,层次的过渡致密无间,远看泛黄,近看或者放大就不觉得了。
再就是浓郁之中的通透,所谓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绝非那种死黑死白。
C:
焦内锐但不是太锐
焦外柔但不是太柔
亮部泛黄介乎明黄与土黄之间
暗部泛紫比酱紫轻点的紫
由于亮部... 阅读全帖 |
|
r******5 发帖数: 697 | 46 是,其实这棵树不大好拍,我也琢磨了很久怎么把震撼的效果拍出来。不过场地限制比
较多,很多想法只好放弃了。选这两张主要想突出一下现场感。当然还是没有现场震撼。
还有一些特写的片子在相册里,没有传上来。树身的各种动物雕塑让这棵树显的很诡异。 |
|
|
p***e 发帖数: 29053 | 48 晕,啥是现场感
◆ Sent from OneTap MITBBS Reader for Windows Phone
[发表自未名空间手机版 - m.mitbbs.com] |
|
w*********g 发帖数: 10097 | 49 搬运来的说法:
啥是德味儿?
A:德味就是当你花20000买了一个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和4000的对比的时候,也看不
出什么很大的区别。那么20000和4000总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在“德味”
譬如说,Nikon的28/1.4,10000多的时候,很少有人说它有德味的,涨到18000以后,
德味就越来越浓了。
B:最大特征——浓烈泛黄,但不是亮黄,颇似陈黄,很有中世纪的色彩!仔细瞅瞅之下
,却不似黄,而是由一层层绵延不绝的中间色彩集合而成,层次的过渡致密无间,远看
泛黄,近看或者放大就不觉得了。
再就是浓郁之中的通透,所谓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绝非那种死黑死白。
C:
焦内锐但不是太锐
焦外柔但不是太柔
亮部泛黄介乎明黄与土黄之间
暗部泛紫比酱紫轻点的紫
由于亮部和暗部存在对比色的偏色情况
所以有一种像油画绘画技法的感觉
现场感强
D:拍彩色时:色彩有种克制的感觉。不过火,不张扬。成像细致。反差适中。
说到 油润。我想是成像细腻和明暗中的对比造成的。是对比度。不是反差。
成像耐看,厚重.
E:
色彩和层次过镀自然,锐中有柔,柔中带锐,平衡感好,绝对不是傻锐和夸张的色彩表
现。 |
|
l*******y 发帖数: 4006 | 50 网上看到的, 我赞同ACEG, 还有这句 亮部泛黄介乎明黄与土黄之间,暗部泛紫比酱
紫轻点的紫。G在廉价头summicron 50上充分体现。 你说不锐吧,什么细节都看的清,
你说锐吧, 没有那么强的轮廓感。
+1 A:德味就是当你花20000买了一个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和4000的对比的时候,也看
不出什么很大的区别。那么20000和4000总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在“德味”
譬如说,Nikon的28/1.4,10000多的时候,很少有人说它有德味的,涨到18000以后,
德味就越来越浓了。
-1 B:最大特征——浓烈泛黄,但不是亮黄,颇似陈黄,很有中世纪的色彩!欢迎看我
前一篇日志的图片《花和上海》。仔细瞅瞅之下,却不似黄,而是由一层层绵延不绝的
中间色彩集合而成,层次的过渡致密无间,远看泛黄,近看或者放大就不觉得了。先说
“浓烈泛黄”乍看确实里面有黄色的东西,但细看似乎又无。色彩层次过度相当细密。
(越看越好看,非常耐看。
+1 C:再就是浓郁之中的通透,所谓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绝非那种死黑死白。
-1 D:焦内锐但不是太锐,焦外柔但不是太柔,亮部泛黄介乎明黄与土黄之间,暗...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