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现生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m****m
发帖数: 25
1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真诚的告诉我
真诚的告诉我
夏天的午后,虽然有点余热但是有风轻轻伴着走在树荫的小路上还是很惬意的。何况旁
边还有自己喜欢的人啦!
我不经意间问他'我们会一直这样走下去吗?'他说'下辈子也这样走下去'我说'你上
辈子也是这么说的?'他脚步突然停了,看着我捂了一下他的胸口。我觉得他是爱我的
不是吗?
两年后,我们发生争执我电话拨过去问'你还爱我吗?你都没有热情了?'他沉默好久
了说'你什么意思?'我们剩下的只有沉默或是咆哮。
为什么?当我们问出为什么的时候,那就已经表露出我们的挫败感。为什么不是变成
自己想象的那样的?事情原本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现生活中,人与人之的感情不再有'
仰望同一轮明月,带走自己对彼此的思念'有的只是'互联网承载着我们,送去我们对彼
此群发的祝福'
我觉得,我每天看到很多心灵鸡汤的文章,看到很多正能量催人奋进的视频我也好像
过得很精彩,很开心。可是又觉得我每天过得很疲惫,很空虚。我好想去撒哈拉看看血
色残阳,落地繁星。我很茫然,生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谁能告诉我?
l*****a
发帖数: 38403
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和演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chrr (lactose), 信区: Belief
标 题: 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和演化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Jul 4 02:25:42 2002) WWW-POST
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都强,能够认识
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和演化
邱骥(bird)
高等灵长类即类人猿亚目(Anthropoidea)包括新大陆的阔鼻
下目Platyrhini(新大陆猴), 旧大陆的狭鼻下目(Catarrhini,旧
大陆猴、猿和人)和亚非一些未定下目的早期种类。高等灵长类
的起源和演化有不少争议,并经过了很大的变动。
http://www.oursci.org/magazine/200110/08-02.jpg
中华曙猿复原图
中国发现的始新世(Eocene)中期的曙猿(Eosimias) 是已
知年代最早,最原始的高等灵长类,也是争议很大的一类。曙猿
的一些特征和非洲的早期高等灵长类有很大区别,而和属于低等
灵长类的非洲眼镜猴(Afr...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
是的业力和罪性有类似的地方,把轮回中的今生和来世截取出来也很类似基督教的说法
啊。今生下世不能解脱可轮回并没有终点,而且只要努力集聚功德就会往上走,释迦
牟尼佛也不是一世成就的,他也有过地狱道受苦的经历。
太阳银河系都是因缘聚合的,当然有坏灭的一天。可是我们的人身坏灭要快得多,所以
把握当下好好修行累积功德最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能解脱。
佛说箭喻经中就对弟子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的起源的问题是这样说的,假如一个人中箭
了,他是应该找医生拔箭疗伤呢,还是去探求谁射的箭,箭和弓的材料质地以及其他的
问题?至于人的起源阿含经中有述,不过佛法在这方面所述不多,因为过多的纠缠对解
脱用处不大。
因果律是自然规律,人的业力是来自对自身对世界的迷惑后的造作,然后感知随后的痛
苦,所以才要行善,要持戒,要修行。
净慧法师:人生的三大缺陷
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的种种缺陷。人生的缺陷有三
种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惑、业、苦,这是我们一切凡夫所无法避免的三种缺陷。
(一)惑
什么是惑呢?顾名思义,惑就是迷惑、迷妄,就是无明、烦恼,它是我们流转生死、造
诸恶业的推动力。惑主...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
是的业力和罪性有类似的地方,把轮回中的今生和来世截取出来也很类似基督教的说法
啊。今生下世不能解脱可轮回并没有终点,而且只要努力集聚功德就会往上走,释迦
牟尼佛也不是一世成就的,他也有过地狱道受苦的经历。
太阳银河系都是因缘聚合的,当然有坏灭的一天。可是我们的人身坏灭要快得多,所以
把握当下好好修行累积功德最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能解脱。
佛说箭喻经中就对弟子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的起源的问题是这样说的,假如一个人中箭
了,他是应该找医生拔箭疗伤呢,还是去探求谁射的箭,箭和弓的材料质地以及其他的
问题?至于人的起源阿含经中有述,不过佛法在这方面所述不多,因为过多的纠缠对解
脱用处不大。
因果律是自然规律,人的业力是来自对自身对世界的迷惑后的造作,然后感知随后的痛
苦,所以才要行善,要持戒,要修行。
净慧法师:人生的三大缺陷
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的种种缺陷。人生的缺陷有三
种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惑、业、苦,这是我们一切凡夫所无法避免的三种缺陷。
(一)惑
什么是惑呢?顾名思义,惑就是迷惑、迷妄,就是无明、烦恼,它是我们流转生死、造
诸恶业的推动力。惑主...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19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宗 元音老人
净土一宗, 法门深广, 普被三根, 圆该八教。盖心即土、土
即心, 心外无土、土外无心, 故经云: 欲净其土, 先净其心; 随
其心净, 即佛土净。土即是心, 而心又是宇宙间最大的能量, 大
而无外, 小而无内的, 无有一物超越心量之外, 故也无有一宗能
超乎净土之外了。所以净土能高能下, 可深可浅。
如就净土的本义说来, 修行人的心清净了, 则一切土、一切
处无不清净、无不自在, 十方世界无不同时化为净土。心如不净,
即在庄严佛土, 亦复颠倒烦恼。古德云: 心净阿鼻即为净土, 心
秽净土即为阿鼻。至于西方乃表日升于东落于西, 结果圆成之意,
故普贤大士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净土, 以圆成佛果也。
真修净土者, 时时观照心念——或用念佛观, 或用净土庄严
和阿弥陀佛圣像作观, 或观自身即弥陀等, 不令攀缘住著。才有
念起, 即凛觉转空, 或提起佛念, 化去妄念, 不使相续。久久专
注, 努力用功, 时节因缘到来, 忽然能观与所观、能念所念, 顿
时脱落, 弥陀真性, 灼然现前, 亲见法身, 即当下现生净土。这
在禅宗谓之明心见性, 在净宗谓之“花开见佛悟无生”, 语虽异
而义则一, 故禅净
k*****n
发帖数: 40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清莲飘香>>
清莲飘香
道证法师主讲
莲乡竭诚敬记
前言
摄影见闻记
愿同享出污之美
前言
‘清莲飘香’乃道证法师入山修行后,首次之录影说法,其摄制过程之艰辛,由道祥法师
所述之‘摄影见闻记’即可见一斑。
道证法师出家前,以郭惠珍医师之身份,演说了‘学医与学佛’、‘倾听恒河的歌唱’、
‘朝圣之旅’等一系列感人至深之佛法,近年来由《明伦月刊》陆续连载、出书,获得海
内外读者极大之回响。而‘清莲飘香’乃其出家后另一番心路历程,由其长年病中念佛之
亲身体验,更明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之理,阅后思之,实足发人深省。
普愿见闻者‘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同皆老实念佛,现生得安乐
,报尽生净土,乘愿再来,普利群萌,阿弥陀佛。
编者谨识
摄影见闻记
道祥法师
忏公慈谕道证法师(郭惠珍医师)拍个录影带或录音带,与斋戒学长勉励,道证师感念地
说:‘忏公师父长期护念青年学子的热忱,令人敬佩,我们都曾受过忏公斋戒学会的恩泽
,自己也曾在佛前燃臂发愿,年年护持斋戒学会,只要能使这世界更好一点,纵然只剩最
后一卡力,也要尽力而为!’
经过数日忙碌的摄影工作后,学长们要末学记录摄影的幕后过程,大家很关怀这看
r*****e
发帖数: 1196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waichi
☆─────────────────────────────────────☆
puppeteer (舟云) 于 (Sun Nov 18 23:50:52 2007) 提到:
我来请教个初级一些的问题。关于根的。
我今天打坐体会到, 六根互用是因为根本没根。 这些功能是不需要根的。我是观察到
在转根去别的根之前, 其实已经观察到另外那个东西了, 这时候还没有动用那个根。
还有个体会,如果没有根, 就没有相。能明显发现生起动相前其实根已经动了。而且
我也比较肯定的知道了, 我以前看到的, 其实是静相。 静相比动相要隐蔽, 让你都
不容易知道你是堕到静相里。但和静相对的根还不能清楚观到。
请问这种体会对吗?但我就很疑惑,根,除了骗你, 到底有什么用?
☆─────────────────────────────────────☆
WaiChi (WaiChi) 于 (Mon Nov 19 00:38:43 2007) 提到:

这个并不初级. 呵呵.
修根本来就是指没有根, 有了根的行为才妄化为六.
完全正确.
正确.
有度众转业之用. 也有创现物相之用.
虽说一切唯心
n****f
发帖数: 90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以恶心感之。亦以恶心应
真法无性。染净从缘。一真既举体成十界。则十界全体即一真。是故善谈心性者。必不
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吾人现前一念能念之
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无名
。以名召德。名外无德。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不
二。生佛宛然。本离四句。本绝百非。本遍一切。本含一切。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莲
宗行者。当从者里信入。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造重业。纵杀心。结深怨。
感苦果。皆由一杀所致。是以杀心渐猛。杀业渐深。渐以杀人。以及杀其六亲。甚而积
为刀兵大劫。可悲也矣。盖皆由不知戒杀之所致。茍知戒杀。牲且不忍杀。况杀人乎。
况杀六亲乎。牲不忍杀。刀兵大劫。何所从来。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
。人亦杀其兄。知人之父兄不可杀。亦戒杀之渐。但不知杀父兄者。由于不戒杀始也。
人之所以不戒杀者。由于不达因果之理。因果者。感应也。我以恶心感之。人亦以恶心
应。我以善心感之。人亦以善心应。人但知感应见于现生。而不知感应通于三世也。人
但知感应见于人道。而不知感应通于六道也。
r******6
发帖数: 46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灭苦之道-苦圣谛(一)
苦 圣 谛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发显示。此等诸法,法住、法定(定本作空依印顺导师之研究改)、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契经 杂因诵】
人类有一项超越其它动物的特质,也是人类藉以自高于其它生命的特殊能力,那便是寻找生命意义的天赋。人,因为有苦痛、有感情、有思想,所以需要为自己的生命寻求意义和价值,需要继续存活的理由、理想与目标,所有的人都设定一套自己赖以为生的人生哲学,纵使是一生中从未思考‘生命意义何在’这类高远哲学议题的凡夫俗子,也绝无例外地设定其哲学性的生活指标,并且毫无怨尤地为它付出生命的光和热,以作为实现自我价值、意义的寄托,如:一展所长、热心公益、虔诚信仰、累积财富、耽溺享乐、自私自利等,即使是最平庸、没有见识的家庭主妇,也会将她最起码的精神满足寄望在亲人身上,以作为生命价值之所在。这一切都是人们依自订的哲学信念而发展的行为。
而且不仅现生渴望各项自我信念的达成,人们甚至期待身死之后让自己的生命意义能永恒存续,不因死亡而随之幻
o*****s
发帖数: 193
10

药师佛
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佛、大医王佛等。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喩国土清静无染。
药师佛与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为“三宝佛”,亦称横三世佛。在佛教内,东方药师佛与西方阿弥陀佛被视为解决众生生死问题之两大并行佛陀,中央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法门除同样鼓励命终往生净土外,还着重强调可蒙药师佛愿力加被,以求现生即得安乐利益,增福延寿,消灾免难,清除修行路上重重障碍。
净琉璃世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说:“东方过娑婆世界十恒河沙佛土之外,有佛土名为净琉璃,其佛号为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清净琉璃光明炽燃,成就世间光明与出世间光明,其清净世界是由净琉璃光组成的世界。
[编辑] 胁侍菩萨
药师佛以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为左右二大胁侍,共同组成药师三尊,他们化导救济有情众生,使之得到究竟安乐利益。 东方净琉璃光世界的众多菩萨由此二位大菩萨领导。他们两位将于药师佛涅槃后,依次递补佛的位置。递补后的名号仍然称药师琉璃光如来。亦有以观音、势至二菩萨为其胁侍者,表示东西净土无二无别。此外,或以文殊师利、观音、势至、宝坛华、无尽意、药王
g**r
发帖数: 42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UNSUN,我也来说两句吧
今天转上来,很吃惊一下的,原来你要决定离世了。而且这个问题大家讨论的这么热闹
,也是让人吃惊的。
网上的因缘也怪,网上和你相识算了也八九十来年了。谈不上什么深的交情,也没什么
大的过节。彼此算是认识,但算不上怎么了解吧。
不过看到你决定要离世,还是很意外的。我没有仔细的翻看所有的帖子,所以也并不明
白你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或许,这个也并不重要。凡事都是有个因缘的。怎么是因,
什么是助缘,也并非我能看的清楚,说的明白的。索性我也就不去搞明白。
很多人都在劝你放弃这个念头,这些也是助缘吧,不知道这个助缘是留下你的助缘,还
是送你走的助缘。谁也不知道,很多事情,有时候是得个适得其反的结果;我想,在劝
你的这些人,实际也是有一点点私心在里面的--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日后回想起来,
他们也就会想,我尽力了,所以也就心安一些吧。
死是什么?对学佛人,死是轮回,对阿罗汉,死是寂灭;对基督徒,死是天堂;对唯物
主义者,死是灰飞烟灭;对信点神神道道但又搞不太清楚的人,死是影影绰绰的鬼魂。
说白了,死是未知。
人对于未知,是有恐惧的。当现生的苦痛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有人就会选择自杀。这
个就是逃避。而这个
S**U
发帖数: 7025
12
「抛开了轮回」,如果是指「否定轮回」∶
大部分的经论都要被修正。
佛陀的智慧是否完全正确会被质疑,至少佛经的可信度会被质疑,不再是圣言量。
大乘佛教的多生修行成佛自然不能成立,所以佛陀胜过阿罗汉要另寻原因(例如佛陀有
成佛的基因,弟子没有)。大乘佛教基本可以取消。
三明中的宿命明、天眼明不能成立。
用十二支讲缘起不是最恰当;三支、五支或七支缘起(杂阿含都有)解释一世缘起更恰
当。
业报只能讲现世报,对人间的不公平不能说报在来生,只能说 "Life is unfair. This
is the first noble truth. Get on with life."
「抛开了轮回」,如果是指「对轮回抱持可有可无或不可知的态度」∶
现生熄灭烦恼、苦一样有价值;
大乘佛教就有些 shaky
b*****l
发帖数: 3821
13
如果对轮回抱持可有可无或不可知的态度,这样可以算是正见么。
至少南传或者小乘是不太怀疑圣言量的。
如果八正道缺了正见,可不可能现生熄灭烦恼、苦?
如果不能,这个价值在哪里?
佛弟子在证量未道之前应该也不允许所谓的“方便说”的,
南传或者小乘对此这种“方便说”基本上是排斥的。

This
r****n
发帖数: 8253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从佛陀的言教谈依法不依人
佛陀在《大般涅槃经》(南传)中,对诸比丘说:“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
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明灯”。又对阿难说:“汝等中若有人,作
如是思维;导师的教言已毕,我们无复有导师,……不应作如是观。阿难,我为汝等所
建立的法与戒,于我去世后,应为汝等导师”。同样教导,也见于汉传佛教之《杂阿含
经》(卷24)“阿难,当知如来不久亦当过去。是故阿难,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
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怎样才能做到依法为师呢?要中之要当是闻法。《听闻集》)云:“多闻能知法,多闻
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此颂谓依于闻法,如其次第,能知取舍处。知已
,乃持止恶之戒,以遮止无益已,则心安住于善所缘,自能发生定也。
又云:“闻后以修为心要,少功即脱生死城。”
但我辈凡夫,根劣慧浅,障难深重,即便是学习经教,尚存见难思退之心,更何谈实修
彻证?自己不明教理,怎么能依据佛陀的教导来甄别善恶?人云亦云、顺势逐流,花费
宝贵时光去听人家的如珠妙语,而对其说法是否契于佛理却不思不究,这已经违背了修
行佛法的正途。佛教的智慧来自于“闻思修”,见性智慧和解脱是现生就能够证得的。
r****n
发帖数: 8253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涅槃zt
佛言:
“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
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
因集故苦集,因灭故苦灭,断诸迳路,灭于相续,相续灭,灭是名苦边。比丘,彼何所
灭?谓有余苦。彼若灭止、清凉、息没,所谓一切取灭、爱尽、无欲、寂灭、涅槃。”
——《杂阿含二九三经》
“若复彼苦无余断,吐尽、离欲、灭、息没,余苦更不相续,不出生,是则寂灭,
是则胜妙,所谓舍一切有余、一切爱尽、无欲、灭尽、涅槃。”——《杂阿含三○六经

心得体会:
从佛陀的教导大致的了解到,涅槃是众生于五蕴身心活着的当下,从一切无明、贪
爱、执取、烦恼、痛苦的束缚中究竟解脱出来。它既不是找到了今生不死秘方,也不是
未来永生的良药。他只是于现生无常痛苦烦恼的逼迫束缚中解脱出来,用不在受此苦的
逼迫束缚就叫涅槃。
涅槃不是将无常、苦的世间变为恒常、快乐的世间,也不是找到了使永远不死的神
药。而是如实地认知无常、苦这个世间的事实真相,从而远离、断除对世间的一切执取
、贪爱。
涅槃也不是在某个根本不存在的
S**U
发帖数: 7025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正法的敌人
观其戒行,当用智慧,经诸苦难,真伪则分。
外道以邪见、邪思惟,宣说非法为法,法为非法,努力于非自利利他之法,即使得定,
所见颠倒。
过去有提婆达多,现在有卢胜彦、GYFM,以伪佛法欺诳世人。
佛弟子行八正道,现生证果,则伪佛法势力消减。
S**U
发帖数: 7025
17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儒家说治国平天下,如果不作官,如何治国平天下?孔子官不作了,教教学生,当时天
下太平了吗?
中国过去百年以上的盛世,有哪一个纯粹是儒家的功劳,被史学家承认的?
两千多年的时间,儒家有很多机会证明他们有没有治国平天下的能力。结果是很清楚的
,没有。再多的理由,不能掩盖儒家治国的失败,只能说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不切
实际。管理学重视的是有没有实效,不是幻想一个乌托邦,死命坚持,让自我感觉良好。
现代政治思想、管理学早就比儒家的政治思想进步N年,儒家在政治上还是藏拙吧。
儒家是世间法里的善法,但是缺乏三世因果、来生的观念,所以遇到逆境很难淡然处之
,中国传统读书人很多发达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对不见于现生的善恶果报,只能
寄望于报在子孙。面对死亡,儒者一无所知,大致来说,也不如基督徒或佛弟子知有来
生的坦然。
p*******y
发帖数: 782
18
夫子何时说不要做官,论语里夫子说 不仕无义。
不过夫子 更认为做官是为了弘道,如果不是为弘道,做官只会使
百姓遭殃。
早期儒家有因果思想,已经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
必有余殃,是后期朱熹等人排斥因果之说的。可参见印光大师文
集。
我觉得你对儒家存在很多断章取义的地方,我也不打算继续和你争
辩下去。到此为止。
阿弥陀佛!

了,教教学生,当时天
家承认的?
能力。结果是很清楚的
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不切
坚持,让自我感觉良好。
政治上还是藏拙吧。
遇到逆境很难淡然处之
现生的善恶果报,只能
h*********0
发帖数: 3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五经》重刊序---印光
《净土五经》重刊序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
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
无不还归此法界。若论大机所见,肇始实在《华严》。以善财遍参知识,末后于普贤座
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证者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以十大愿王,
劝进善财,及与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
而为《华严》一经归宗结顶之法。然则《华严》明一生成佛之法,而归宗于求生净土。
是知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无上大法也。
此殆大机所见,二乘尚不见闻,况具缚凡夫乎?迨至方等会上,特为专说净土三经,俾
一切若凡若圣,同事修持,以期现生出此五浊,登彼九莲也。
  佛在摩竭提国灵鹫山中,说阿弥陀佛最初因地,弃国出家,发四十八愿。
又复久经长劫,依愿修行。迨至福慧圆满,得成佛道。所感之世界庄严,妙莫能名。十
方诸佛咸赞叹,十方菩萨与回小向大之二乘、具足惑业之凡夫,咸得往生,等蒙摄受。
是为《无量寿经》。
S**U
发帖数: 702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死到来时,您有把握吗?
现观四圣谛证初果的,决定不入三恶道。
破坏五戒十善是三恶道的因。如果现生及过去都持五戒十善,也不会入三恶道。不过没证果的人,在轮回中就可能因为破坏五戒十善成为三恶道的因,不是绝对安全。
只有证果是绝对安全的。
南传的说法,将死者会见到三种相中的一种∶
1. 业。如见到自己过去布施的行为,引导生善趣。
2. 业相。如见到自己过去供佛的花,引导生善趣。
3. 趣相。见到自己将生的六趣,天堂光明宫殿,地狱火,畜生山林相。
没成就的将死者如果能忆念过去的善行,念佛念法,都很好。修定有成就的,可以忆念
禅相,生于禅天。
将死者切忌挂念亲人,财产,仇敌。这些有可能引发贪瞠,而使将死者恶业成熟。亲属
不要哭哭啼啼。助念。
d**********l
发帖数: 647
21
问:有谓弥陀法门,专属送死之教,若药师法门,生能消灾延寿,死则往生东方净刹,
岂不更善?
答:弥陀法门,于现生何尝无有利益,具如经论广明,今且述余所亲闻事实四则证之,
以息其疑。一、瞽目重明。嘉兴范古农友人戴君,曾卒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忽尔双目失
明,忧郁不乐。古农乃劝彼念阿弥陀佛,并介绍居住平湖报本寺,日夜一心专念。如是
年余,双目重明如故。此事古农为余言者。二、沈屙顿愈。海盐徐蔚如旅居京师,屡患
痔疾,经久不愈。曾因事远出,乘人力车磨擦颠簸,归寓之后,痔乃大发,痛彻心髓,
经七昼夜不能睡眠,病已垂危。因忆华严十回向品代众生受苦文,依之发愿。后即一心
专念阿弥陀佛,不久遂能安眠,醒后痔疾顿愈,迄今已十数年,未曾再发。此事蔚如尝
与印光法师言之。余复致书询问,彼言确有其事也。三、冤鬼不侵。四川释显真,又字
西归。在家时历任县长,杀戮土匪甚多。出家不久,即住宁波慈溪五磊寺,每夜梦见土
匪多人,血肉狼藉,凶暴愤怒,执持枪械,向其索命。遂大恐惧,发勇猛心,专念阿弥
陀佛,日夜不息,乃至梦中亦能持念。梦见土匪,即念佛号以劝化之。自是梦中土匪渐
能和驯,数月以后,不复见矣。余与显真同住最久,常为余...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系列 8 净土修行
持名念佛是正修,净土是大乘佛法,发菩提心很重要,行普贤行,住菩萨道。
以下是弘一大师对此的开示:
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
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 由是观之,唯求自利者
,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相应,佛以大悲心为体故。常人谓净土宗唯是送死法门(临终
乃有用)。岂知净土宗以大菩提心为主。常应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众生之宏愿。
修净土宗者,应常常发代众生受苦心。愿以一肩负担一切众生,代其受苦。所谓一切众
生者,非限一县一省,乃至全世界。若依佛经说,如此世界之形,更有不可说不可说许
多之世界,有如此之多故。凡此一切世界之众生,所造种种恶业,应受种种之苦,我愿
以一人一肩之力完全负担。决不畏其多苦,请旁人分任。因最初发誓愿,决定愿以一人
之力救护一切故。譬如日,不以世界多故,多日出现。但一日出,悉能普照一切众生。
今以一人之力,负担一切众生,亦如是。
以上但云以一人能救一切,是横说。若就竖说,所经之时间,非一日、数日、数月、
数年。乃经不可说不可说久远年代,尽于未来,决不厌倦。因我愿于三恶道中,以身为
抵押品,赎...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23
净土十疑论节选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第一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
。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
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
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
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
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
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
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
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
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
船者。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24
六祖慧能大师说《坛经》,并不是要批判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坛经》是一本禅经,它
讲的是心法,心法哪有什么东西方呢?所谓十万八千里,讲的是我们要修十善业、要去
除八不正道,你就到西方了,这是从真理的角度讲的。但实际上,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
存在,但是《坛经》是讲空性的,它不讲有没有这个事情存在,所以不能拿《坛经》来
批判西方极乐世界。---海涛法师
净土决疑论---印光大师
问,博地凡夫,岂敢自任。诸祖诚言,断可依凭。六祖谓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又云,老僧念佛一声,漱
口三日。禅宗诸师,多有此等言句,则又何说。
答,六祖直指向上,令人识取自心。汝当作训文释义,辨论修持法门。所谓认驴鞍桥作
阿爷下颔,几许误哉。汝须知西方之人,见思净尽,进破尘沙,及与无明。只有进修,
绝无造罪之事。谓彼求生何国者,若在此间,未断见思,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人,则
生凡圣同居净土。一生彼土,则见思二惑彻底消灭。喻如洪炉片雪,未至而化。德人觌
面,鄙念全消。若是见思净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分破无明,则生实报无障碍净土。
无明净尽,福慧圆满,则生常寂光净土。在...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佛现世利益
念佛实用问答
第一部分 有关现世利益
1、问:求往生,念阿弥陀佛;求平安免难、消灾延寿等现世利益,分别念有关佛、菩
萨、经、咒。这种观念正确吗?
答:不正确。一般初机学佛的人,信仰还比较浅,往往会抱有这种观念,但随着信仰的
深入,他就会明白:一个愿生净土的人,不论是为往生,还是求世间利益,都应当专念
阿弥陀佛,而不必改念其他。理由有两点:
一、经中说: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中的王,阿弥陀佛名号包含一切佛、菩萨、经、咒功
德,专念阿弥陀佛一佛,等于总念一切佛菩萨经咒。凡是念诸佛菩萨经咒能够得到的利
益,念阿弥陀佛都能得到;反过来,念阿弥陀佛能够得到的利益,念其他佛菩萨、诵其
他经咒则未必都能得到。好像百官大臣能为老百姓办的事,国王当然都能办到;而国王
能做到的事,百官大臣未必能做到。
二、专念阿弥陀佛,既能决定往生,也能得到种种世间利益,可说双丰收。杂念诸佛菩
萨经咒等,往生不定,世间利益也轻微。
2、问:念阿弥陀佛不是只管往生、不管现世种种利益吗?
答:不是的。念阿弥陀佛,是现世利益、来生利益都包含在内的,这在净土宗称为「现
当二益」。「当」是当来,当来的利益,就是往生成佛;「现」是现世,...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我以前引过龙树的大毗婆沙论,龙树是赞叹难行道的菩萨,佛陀就是难行道的菩萨榜样。
如果喜欢易行的净土,个人根性如此,我也随喜。
这个问题还是如来藏思想好,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免惊,哈哈。
相信自己是三因生,可以现生证果的,就努力修止观证果。我引过瑜伽师地论如何用现象判断自己程度是种性地、趣入地、出离地,还是都不是。
你看,是不是还是由相信某个见解,而决定要怎么做?
J******s
发帖数: 7538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善知识十相-zz
善知识十相及弟子相
——浅谈师生关系
妙音
先谈善知识十相:
一、调伏:即指戒律。戒又名解脱,谓能持净戒即能得到解脱。然而,现今有许多
“持戒”者,只是拼命把持戒条,只注重表面形式,不去了解佛陀制戒的精神所在,结
果是越持越烦恼,甚或与佛陀制戒的意图相违。经中常说:戒为三学之首,由戒才能生
定,由定才能发慧。所以作为法师,学戒、持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懂得戒的开遮
持犯,懂得戒的精神,才能教导好学僧,并使其得到解脱。然今有类法师,自己寮房中
常有异性的谈笑声,甚至作无义的服务,却用种种借口来为自己辩护,告诉学生说:“
你们学的是佛,不是学某法师。”真是令人费解。常言说:“身教胜于言教”,故为人
师者,当重身行。试想如此之人,若单方面地要求学生,而不知检点自己,如何使学生
对佛法产生信心而得受用?谈到这里,使我不觉想起二则持戒精严且非常感人的故事。
一则是,某佛学院有位法师,因同修带了一位异性客人到其僧寮倒开水,事后此法师硬
要那位同修念大悲咒水,给其房间洒净。另一则是某期《法音》刊登一篇文章介绍说:
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和尚,有一天,一位三十几岁的妇女来向他请问佛法,老和尚把门打
得开开...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死后去哪里重要吗?
龙树菩萨说∶先增上生法,决定胜后起。意思是先确保生于人天,可以累积波罗密,再
进而求解脱。
在阿含经中,佛陀对解脱因缘不成熟的人,也是说如何得现生乐,与后世得人天殊胜的
方法。以布施、持戒、修定、四摄法为主。
持五戒十善,是生于人间的因。像印顺法师这样的人,波罗蜜深厚,自然善业先成熟,
无须担心生于何处。
S**U
发帖数: 7025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法门中的抑止门、摄取门
杂阿含说,缘起法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住、法界。就是说缘起法是本身如此,一直如此,普遍没有例外,佛力也不能违反。
须深经说的法住智,就是(初果向)由现观集谛肯定这一点。详见清净道论,度疑清净。
认为佛是能违反缘起的超级大神,原始佛法会认为是倒见。自己希望能主宰未来,但又知道自己没能力,就将希望投射到佛身上。这是我见的一种。
阿含经中被佛记说证果的,没有哪个修净土法门。你引阿含经看看,哪个证果以后修净土?
我赞成某些人修净土,但宣扬净土时不要有违反因果的错误见解。无著菩萨<摄大乘论>就说∶
复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一切佛言应随决了。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谓如说言∶我昔曾于彼时彼分,即名胜观正等觉者。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5/yinshun15-14.html
无著菩萨说往生极乐世界是别时意趣,现生发愿,未来(不一定是下一生)往生。这是符合缘起的。
S**U
发帖数: 7025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人能自由选择么?
当前一念心的选择有限,不是完全没选择,也不是可以任易选择。就是Iris 说的「果
报已定,速行可改。」
例如犯五无间业的阿闍世王,虽然修观(起善的速行心),也无法现生证果,而要他生
证果。
从阿含说,这一生的识到受,都是果报,爱取有是速行范围。

缘非一定
a***n
发帖数: 1993
31
第8章 临济法门(三)——杨歧宗的建立
一、杨歧宗的创立
杨歧方会(992-1049),袁州宜春(江西宜春)人,俗姓冷。二十岁在
筠州(江西高安)九峰山出家,曾到潭州(湖南长沙)随石霜楚圆习禅,后到袁州杨歧
山和潭州云盖山开辟道场,禅林称为杨歧方会禅师。古德评之曰:“杨歧天纵神悟,善
入游戏三昧,喜勘验衲子,有古尊宿之风。”方会本人也以担荷如来大法,赓续临济正
脉自任。楚圆迁化,方会将先师遗像挂在禅堂,集众举哀。方会指着遗像谓众曰:“我
昔日行脚时,被这老和尚将一百二十斤担子放在我身上,如今且得天下太平。”是说临
济宗风到他这里,纔传扬开来,取得一统天下的态势,从禅宗整个发展史看,正是从杨
歧方会开始,临济宗的影响和地位超过云门、曹洞,成为禅宗主流。
(一)心法双忘性即真
方会上堂法语有云:“百千诸佛,天下老和尚出世,皆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
向这里明得去,尽与百千诸佛同参;若向这里未能明得,杨歧未免惹带口业。”是说方
会也别无伎俩,只是如历代祖师一般让人明心见性。真正的大禅师必然是对“心”、“
性”深有体悟,纔会以种种方便指导学人...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2

你这个同一,不就是本体了么。如来藏就是这个同一。
如来藏有寂灭态和生灭态。不是寂灭态去化现生灭态。是如来藏化现这两态。
S**U
发帖数: 702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可见-正法的特性之一
有生得慧的人,以正确的方法修行(加行慧),就可当下少分现见。
没有生得慧,或是错误的修,就不见。
上座部不论是有部或分别说部,都主张有生得慧的人,现生才可能证果。没有生得慧的
人,只可能来生证果。
b*****l
发帖数: 3821
34
不管声闻还是初发心菩萨,看看可能犯的错误加以避免,
已经犯的,“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除如上诸重罪业”。
《虚空藏菩萨经》
初发心菩萨趣向大乘。有八根本罪犯波罗夷。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
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亦失大乘境界之乐。久在生死离善知识。
何等为八。谓彼菩萨宿业因缘生五浊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识。归趣甚深大乘之法。
发无上心智慧微浅。是初发心菩萨。又从他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
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余人闻已惊疑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生退没乐声闻乘。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一根本重罪。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
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及以大乘境界之乐。坏菩提心。
是故菩萨。宜应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如入大海渐渐至深。
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应以种种形现生其土。而为说法令生惭愧。于所
犯罪发露忏悔。不堕恶趣增进善根。长养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
。。。
复次善男子。初发心菩萨语余人言。汝今不能乐于大乘。亦不能行六波罗蜜。
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早发声闻辟支佛心。速尽生死入般涅槃。
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二根本重罪。
复次善男...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35
《虚空藏菩萨经》
声闻亦有五根本罪犯波罗夷。若有犯者。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
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
何等为五。谓杀生偷盗淫泆妄语出佛身血。
善男子。是名声闻五根本罪。若犯一者。此则名为犯波罗夷。
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离安隐处失人天乐堕于恶趣。
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为此人故起大慈悲现生边地。随所应见现种种形。
或沙门像婆罗门像。刹利长者居士等像。而为其说一切种智甚深大乘未曾有法
诸陀罗尼及忍辱地。以如是等种种妙法。而引导之。时彼声闻既闻法已。
心生惭愧极怀恐怖。向说法者发露忏悔。先所犯罪誓不更作。
安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勤修慈悲。生人天乐般涅槃乐
S**U
发帖数: 7025
36
<长老尼偈>是佛陀女弟子七十余人的生平、修行、证果的偈语及动人故事。收录在南传<小部>。
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1/bj112020.pdf
大乘传说,<维摩诘经>的天女散花教训罗汉,<法华经>的龙女现生成佛,密宗的度母、空行母等更多。
欲界天的天女很多,有说∶无著的弟弟狮子贤往生兜率天,还被天女所迷,忘了去见弥勒。嘻嘻。
d**********l
发帖数: 647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佛性德虽同 修德各别
性德虽同 修德各别
真如佛性,生佛体同,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但以性德虽同,修德各别,故致生佛迥异
,苦乐悬殊。诸佛以顺性而修,因兹返妄归真,背尘合觉,断尽烦惑,彻证此即心本具
之真如佛性。故得安住寂光,永享涅槃常住之法乐。众生以逆性而修,由是迷真逐妄,
背觉合尘,起惑造业,全迷此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故致常住娑婆,恒受六道轮回之幻
苦。诸佛以众生心体同而心相异故,不胜怜悯,不惜劳苦,发宏誓愿,度脱众生,以视
一切众生皆是佛故。故《梵网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云:「汝是当成佛
,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以若信自己是未成之佛,决定不肯随顺凡
情,造生死业。决定直下信受佛教,修菩提道。其有迷之浅而宿根深者,一闻佛教,即
得了悟,信受奉行。若迷之深而宿根浅者,一闻佛教,反生诽谤,或至毁灭,令尽无余
,以视佛为众生故。以己之众生贪嗔痴心,测度佛心,谓其所说,皆为诓骗愚夫愚妇奉
彼教之妄语,绝无真实,不可依从。若一依从,则永入迷途,莫由而出。诸佛于此种众
生,了无一念弃舍之心,倍生怜悯爱惜之念。如人病狂,挞骂父母。父母不以罪治,更
增怜悯之心,知其失本心故。狂病若愈,自无此...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龙树菩萨想另立大乘菩萨僧团
真的不客气。看经书是必要的,因为只有看经论才能了解净土往生的原理,才能真正具
备信愿, 现在念佛人很多人不能往生,或者中途专修他门,主要是因为信愿不具足。
我是读了净土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以及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
金刚经,六祖坛经等大乘经典,才决定今生一定往生,绝不退转它门的。历代很多高僧
大德都最后转归净土,而大乘经典也认为末法时期只有净土法门可以成就。
念佛不在数量多少,在于调心,心发,口念,耳听,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每个字发的
清清楚楚,听得真真切切,除佛号外没有别的念头,就很好了。愣严经里说,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声音不必大,也可以默念。可以定课念,更可以没事就念,让一句佛号绵
绵粘粘。可以坐念,也可以经行中念。
念佛自有利益,不论现生,还是往生。不过刚开始会觉得有些枯燥,那是我们的心还太
浮躁的缘故。最好多看经论,多了解念佛,极乐世界的舒胜,到时自然就想念佛,欲罢
不能。我自己的最大感受就是没有了恐惧,因为念佛往生是正定之业,是一定能够成就
的。
祝您吉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q****n
发帖数: 4574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佛法爱好者的一点经历
前有版主的大乘佛法与人生的帖子, 后有人对我的学佛修行有点好奇,我就随便谈谈自
己的事情.随意而谈,扯到哪算哪.
我没有多少修行, 算个佛学爱好者, 但不怕献丑. 一个人的经历, 不论好坏,对有的人
或者也有点益处. 为何? 好的东西,别人也许有启发,坏的东西,别人也可从中知道教训
和警惕.
我的学佛过程, 从最开始到现在的状况, 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期间有过两次主要的
思想转变.
1. 接触佛法和起步阶段
在大陆, 过去学佛的人不多的, 现在好像多些了. 我们受无神论的教育多年. 小时候,
看《西游记》,或者算是最早因缘吧. 那是也不是信, 只是喜欢这故事. 到了大学, 在
学校图书馆有佛教经典,于是自己看了几本,觉得不错,感觉有道理啊,喜欢. 当然这佛经
,是汉传大经典了. 那时,根本没有想什么修行, 书看完就完了, 就算知道些道理, 如选
修了一两门文化课. 那时, 我也会去逛寺庙, 感觉不错, 或者自己对古文化比较感兴趣.
后来国内网络开始兴起, 也常上网聊天,有佛教聊天室, 我也常与人聊天, 聊天中, 也
学到不少东西的. 也常冒充老禅师与人辩论, 那时我对出家人也不是很...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0
☆─────────────────────────────────────☆
qxdren (清虚道人) 于 (Thu Dec 8 08:52:54 2011, 美东) 提到:
前有版主的大乘佛法与人生的帖子, 后有人对我的学佛修行有点好奇,我就随便谈谈自
己的事情.随意而谈,扯到哪算哪.
我没有多少修行, 算个佛学爱好者, 但不怕献丑. 一个人的经历, 不论好坏,对有的人
或者也有点益处. 为何? 好的东西,别人也许有启发,坏的东西,别人也可从中知道教训
和警惕.
我的学佛过程, 从最开始到现在的状况, 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期间有过两次主要的
思想转变.
1. 接触佛法和起步阶段
在大陆, 过去学佛的人不多的, 现在好像多些了. 我们受无神论的教育多年. 小时候,
看《西游记》,或者算是最早因缘吧. 那是也不是信, 只是喜欢这故事. 到了大学, 在
学校图书馆有佛教经典,于是自己看了几本,觉得不错,感觉有道理啊,喜欢. 当然这佛经
,是汉传大经典了. 那时,根本没有想什么修行, 书看完就完了, 就算知道些道理, 如选
修了一两门文化课. 那时, 我也会去逛寺庙, 感...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1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
思维心力所驱使。博古观今,尤知人类之所以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
力于进化者也。夫中华悠悠古国,人文始祖,之所以为万国文明正义道德之始作俑者,
实为尘世诸国中最致力于人类自身与天地万物间精神相互养塑者也。盖神州中华,之所
以为地球文明之发祥渊源,实为诸人种之最致力于人与社会与天地间公德、良知依存共
和之道者也。古中华先贤道法自然,文武兼备,运筹天下,何等的挥洒自如,何等的英
杰伟伦。然天妒英杰,愚昧丛生,国人于邪魔强盗阴险心力渗透、攻击治下,渐渐失忆
,泱泱中华众生却败于甘愿自卑沉沦、散弱。
有德者心力难济,无德者霸拥民众所赋世权以为私势,神器私用,贪腐国贼举家
富贵,万众民脂民膏皆被劫掠。则国力日衰,国力衰则国家民族之心力衰竭,内可诱发
天灾兵祸,朝代更迭,官僚、商贾、农工、学者尽难免沉沦;外可唆引强盗侵犯,奴役
掠夺,国贼、汉奸、军民、学生均家破人亡。近年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不平等诸般
条约引狼入室,资敌来犯,实为召唤、鼓励诸多蛮夷强盗分食华夏之举。
与蛮夷通商者...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如来藏
真实如来藏



学佛以来,每见佛子随同信仰一神教之佛学研究者云:「如来藏思想非佛说」,以此
观点而推翻大乘唯识 如来藏系经典。更有甚者,身为佛教大法师及弘扬佛法之居士,
竟认同一神教徒之佛学研究结论,派遣弟子出国留学,以彼为师而研究佛学,怀疑如来
藏思想,进而否定或批判如来藏思想;乃至著书立说,鼓吹「如来藏思想非佛说」之歪
理,此类行为无异砍伐佛法大树之根本。
如来藏思想乃三乘佛法及世间一切法之根本,捨如来藏之根本,则一神教之一切法及世
间诸法,乃至三乘佛法之茎干枝叶花果,皆无所附丽,全盘瓦解,则佛法变成佛学。
佛学乃世间学问,正可归类于东方哲学之内。此则深符研究佛学之一神教徒本心。彼等
藉此成为佛学专家,可提升其在一神教徒所统治世界中之身份地位而获名闻利养;亦可
贬抑佛法之伟大深奥,争取一神教于未来一、二百年间苟延残喘之生存空间。佛子不察
,落此窠臼者不少,其中不乏一时俊彦,随外道破佛说法而起舞,斲丧佛法大树之根本
。此乃佛教之悲哀,亦是末法众生少福之证验。
佛学研究者未必是佛法之信仰者,更未必是佛法之实践者,佛子阅其著作时,务必多所
保留。以检查探讨之心态读之则可,以之修学...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如来藏
真实如来藏



学佛以来,每见佛子随同信仰一神教之佛学研究者云:「如来藏思想非佛说」,以此
观点而推翻大乘唯识 如来藏系经典。更有甚者,身为佛教大法师及弘扬佛法之居士,
竟认同一神教徒之佛学研究结论,派遣弟子出国留学,以彼为师而研究佛学,怀疑如来
藏思想,进而否定或批判如来藏思想;乃至著书立说,鼓吹「如来藏思想非佛说」之歪
理,此类行为无异砍伐佛法大树之根本。
如来藏思想乃三乘佛法及世间一切法之根本,捨如来藏之根本,则一神教之一切法及世
间诸法,乃至三乘佛法之茎干枝叶花果,皆无所附丽,全盘瓦解,则佛法变成佛学。
佛学乃世间学问,正可归类于东方哲学之内。此则深符研究佛学之一神教徒本心。彼等
藉此成为佛学专家,可提升其在一神教徒所统治世界中之身份地位而获名闻利养;亦可
贬抑佛法之伟大深奥,争取一神教于未来一、二百年间苟延残喘之生存空间。佛子不察
,落此窠臼者不少,其中不乏一时俊彦,随外道破佛说法而起舞,斲丧佛法大树之根本
。此乃佛教之悲哀,亦是末法众生少福之证验。
佛学研究者未必是佛法之信仰者,更未必是佛法之实践者,佛子阅其著作时,务必多所
保留。以检查探讨之心态读之则可,以之修学...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显如法师:分别与执著
「分别」的梵文有几个语源,它的主要意义是指对境界的认知、回忆、想像和推理判断
。就像欲望有「善法欲」和「恶法欲」,「分别」也有善分别和恶分别,如「分别善恶
、分别法义」,是好的意思。「遍一切处行大慈心,饶益众生,离诸分别心──无相故
,所得果报胜前果报」,是不好的意思。不好的意思是指认知之后所产生的歧视或执著。
修行要去掉的是「分别」所生的副作用,而不是去掉「分别」能力。「先得法住智,后
得涅盘智」,先要有认知缘起法的能力,才有可能进一步达到解脱。人类靠六根(眼、
耳、鼻、舌、身、意)、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认知情境,才
有种种判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不分别」,除非这些功能出了问题。
人之所以有烦恼,问题不在有「分别」能力,而是在「无明」──不能充分「分别
」,不能「如实知见」身心状况、苦乐、善恶等的本末因缘。例如男女相爱,往往互投
所好,避开不投机的部份,不去探究「爱」的动机,面对双方回避的问题,等到婚后才
心生懊悔,苦恼重重。「只要我喜欢,管它为什么」,是「不分别善恶」的典型心态,
也是苦恼的开端。
一般说「分别心」,多指因自己的偏见、好恶...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们的修行Zz
泉边林下
前不久,一位禅修朋友来访,他以前曾得过大病,现在对修道的用功比以前精进
很多,他开始关注密宗,但对禅宗仍着极大的热情。这次,他突然问道我,“一切法其
实是无碍的,但禅宗究竟该如何修?”这个问题从他嘴里我感到很奇怪,因为他修习禅
宗很久了,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这个问题之前,我突然想起德山禅师,那个以呵佛骂祖出名的和尚,这
好像和我的根基很不接近,但从感情的习气上,我非常喜欢他,在我的上师对境里,他
有时会做到我上师的左边,他骂人的语录很多,甚至包括喝佛骂祖。在安住见解的情况
下,他这样教育有着非常厉害的加持力,能让一些根基很高的道友瞬间袒露心性,但是
我们必须要注意,这种情况只能出现高明的师父和高明的徒弟之间,现在有很多人喜欢
模拟这种风格,这会存在极大的过失,很显然,因为没有悟道,这些人的心整天都被贪
嗔痴慢的烦恼所粘连,这些人也学喝佛骂祖,除了表现自己的一些个性之外,没有任何
利益,只会落下极重的因果。就象很多人认为禅是一种哲学思想一样,有很多把禅同佛
教割裂,很多自称修禅的人,其实根本就不是佛弟子,甚至不相信轮回和因果,那么学
禅除了消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44
46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
一、精通十二缘起支的重要性
十二缘起支是佛教里一个重要的思想。十二缘起主要讲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中,欲界里的人或者其它胎生有情,经过前世来到现世再去往后世的三个过程是如何发
生的。也就是讲,我们来的时候是怎么来的,走的时候是怎么走的。
我们为什么要去了解“怎么来”“怎么走”呢?因为,十二缘起就如同不停转动着的车
轮,从不间断,我们虽然已经来了,但是将来还是会这样走的,走了以后还会重头再来
,在重新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所准备。十二缘起支里所讲的内容是每个
人都必须面临的,当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该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
题。十二缘起在《现观庄严论》里虽然是一个难题,但那些比较复杂的部分,我们在这
里暂且不谈,目前只讲一些必须学习的关键性问题。
刚才已经提到,十二缘起我们已经经历了成千上万次。虽然经历了成千上万次,但是在
这些过程当中,由于我们没有做任何准备,所以至今它仍然没有停止。没有停止的最主
要的原因就是,以前在经历十二缘起时,我们缺少了面对它的方法,以至于直到今天,
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如果今天再不准备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轮回的循环是...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篇无名氏的心经注解
正在学习心经。看到一篇注解(无名氏所做),感觉非常好, 推荐一下。
摘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BB%8F
顺便一句,前面有人对“色受想行识”中“行”的意思,有疑问。这里也是解释为“行
为”,宣化上人也是解释为“行为,去做”等等意思。
******************************************************************
心经 - 概述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
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
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
品般若》。
...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ZT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二千多
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之正法
,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
转世的授记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
二千多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
之正法,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其中的梵文”啊”即
是指法王晋美彭措。
对于法王的名字,一千二百多年前,持明大师莲花生又进一步地加以说明了。在《甚深
幻镜》中预言:“我子降魔金刚者,将于康区新龙地,潺潺缓流江河畔,巍巍三峰雪山
前,龙年降生密咒师,成为列绕朗巴尊,修持无上密乘道,开取诸多伏藏品......尔后
转世之灵童,鸡年诞生于多康,名有啊字通三藏,教法住世三千年,九百获得大成就,
随行瑜伽六千余,结缘众生有七万,大师年寿八十六。”
伏藏大师列绕朗巴本人也确切地指出了自己转世灵童的七种标记,尊者在《未来授记文
》中写道:“降魔金刚之化身,鸡年降生法源地,父亲之名为莲花,母亲名为...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弘一大师——切莫误解佛教
http://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20962
一、由于佛教教义而来的误解
二、由于佛教制度而来的误解
三、对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
四、由于佛教现况而来的误解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佛教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
的文化、习俗,影响佛教,佛教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习俗,佛教已成为我们自己的佛教。
但佛教是来于印度,印度的文化特色,有些是中国人所不易明了的,受了中国习俗的影
响,有些是不合佛教的本意的,所以佛教在中国,信佛法的与不相信佛法的人,对于佛
教,每每有些误会,不明佛教本来的意义,发生错误的见解,因此相信佛法的人,不能
正确的信仰,批评佛教的人,也不会批评到佛教本身,我觉得信仰佛教或者怀疑评论佛
教的人,对于佛教的误解应该先要除去,才能真正的认识佛教,现在先提出几种重要一
点来说,希望大家能有正确的见解。
一、由于佛教教义而来的误解
佛法的道理很深,有的人不明白深义,只懂得表面文章,随便听了几个名词,就这
么讲,那么说,结果不合佛教本来的意思。最普遍的,如:‘人生是苦’‘出世间’‘
一切皆空’等名词,这些当然是佛说的...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50
摘自索达吉堪布宣讲《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五节课
思考题
400、布施分为几种?其中财布施又有哪些分类?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401、普通布施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明白这些道理,对你有何帮助?
402、如果有钱却不愿意布施,这能让自己越来越富裕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403、凡夫人为什么不能作极大布施?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应当如何发愿?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前文已介绍过“愿菩提心”的学处,即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今天开始讲“
行菩提心”的学处。
行菩提心一旦在相续中生起,功德就会日日夜夜增上。如《入行论》第一品中云:“即
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生起行菩提心以后,从那时起,
即使在某些时刻你并未忆念利他,比如睡眠或放逸时,但善根福德仍会不断增上,其量
无有边际,犹如虚空。
学过《入行论》的人,相信都发起了愿行菩提心。而行菩提心的实践,就是实地行持六
度万行,度化众生。六度是佛陀度生的唯一方法,不单单是释迦牟...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