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玻尔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r*g
发帖数: 3159
A***g
发帖数: 1816
2
我怎么记得类似的实验,以前已经做过了。这个就是延迟选择啊。
a***e
发帖数: 27968
3
延迟实验假设单个光子透过一个半反镜是个存概率事件,
在隐变量决定论里,这个假设可能是不成立的
这些实验证实的是量子理论目前的解释是自恰的,否定隐变量还有难度
z**n
发帖数: 22303
4
2010年6月24日
思考题
1、学习空性有什么必要?请引用中观五大因来说明,佛教中怎样抉择万法皆空?你对
此能生起定解吗?
2、为什么说现代物理学的发现,比前一代物理学家更接近空性?它又有哪些不足?这
种观点与佛教有何相似之处?这对你的认识有什么帮助?
3、为什么说佛教跟其他宗教相比,有不共的超胜之处?请从大悲、智慧两方面进行分
析。
4、如果说究竟实相中一切皆空,那我们的起心动念、佛陀的功德庄严又从何而起?怎
样才能通达这种境界?
5、学习这节课后,你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什么变化?
主持人致辞:
今天非常荣幸能请到索达吉堪布,给我们讲一讲藏传佛教的思想。
堪布这次能来北大,是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大家都知道,藏传佛教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东
西,也有它的教育思想,可是当今学术界,对此研究得还不充分,在教学上有欠缺。而
且,藏传佛教与藏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了解得也不是很多。同时,堪
布的修证境界非常高,若能从另一个层面上介绍佛学,跟我们这些大学老师讲述佛学,
可能完全不一样。
北大历来推崇多元文化兼容并蓄,我们的学生在学术上也有一种包容和热爱,所以今天
真的很荣幸能请到堪布到北大哲...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5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这普朗克常数是计算出来的吗?
好呀。貌似玻尔兹曼斯特凡常熟sigma就可以倒着算h,还有精细结构也可以倒算h。
g****t
发帖数: 31659
6
来自主题: Programming版 - 我出的面试题是不是太难了
你们不要质疑楼主的水平。他这题看的是你有没有实际处理过真实的数据问题或者噪声
问题。(包括物理实验,电子实验等等)不是看书背的如何。
这题目不是抠字眼的问题。也跟正态分布什么无关。
你查查Chebyshev不等式,萨缪尔森不等式啥的。
再查查测花粉什么的算玻尔兹曼常数。具体的成功应用
统计的例子里,无数sqrt(N)。无数数学家各种估计的文章
都围绕这个做文章。
撒骰子60个一起撒,和2个撒。中间聚集的
密度和6/2=3之间的规律是什么?凡是有这种互相抵消物理过程的,首先猜sqrt(n)
有这功夫,不如去算算股票周波动率和日波动率的比例
是不是根号5


: 对。这个我也注意到了。标准差为10对于一个(0,100)取值的评价分数的
random

: variable来说比较正常。但是如果说它是sample mean的标准差,那绝对
太大了
。所以

: 题出的确实欠考虑。

: standard

: ,


发帖数: 1
7
我尝试用最通俗的语言的谈一谈。
“上帝不会掷骰子”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也是他的一个观点的浓缩。二十世纪上半
期爱因斯坦曾经是量子力学的催生者之一,但是他不满意量子力学的后续发展,也就是
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诠释,这一套诠释表明自然法则中存在着一种根本的随机性,于
是量子力学建立了“非决定论”在微观世界之发展基础。爱因斯坦与其他科学家提出一
个“EPR悖论”来反驳哥本哈根的解释,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上帝永远不会掷骰
子”,他还有另一个名言“月亮是否只在你看着它的时候才存在?”。爱因斯坦恪守“
因果律”,他实在是最后一位经典物理学家。
上帝不掷骰子,就是是指的这个世界是确定的,受“因果律”的支配。
在宏观世界,比如我桌子上水杯,我看不看它,它就那儿,我想喝水就喝水。根本不可
能是绝对意义上的随机存在的。
可是后来,事实以及无可辩驳的数理逻辑都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而我们的宏观世界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他们不遵从爱因斯坦的判断。
记住我们上哲学时候学过的一句话: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也是爱因斯坦的哲学观,他认为有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的客观实...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994
8
艺术概念图,一个新发现的黑洞潜伏在一个年轻且拥有大量恒星的星系中部。
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3月1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日报道,根据美国天文学
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一对新发现的远古特大质量黑洞可能帮助科学家揭开恒星及星系
如何形成的神秘面纱。原因在于:这两个黑洞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就是所说的类星
体。由于周围没有被尘埃环绕,天文学家将它们称之为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批“一尘不
染”的类星体。
类星体位于星系心脏地带,质量是巨恒星死亡后形成的黑洞的数千到数百万倍。此
外,类星体能够放射出数量庞大的光线,即使从可观测宇宙边缘也能探测到它们的身影
。由于光线从可视宇宙边缘抵达地球需要数十亿年,所获取的有关这些区域的数据允许
科学家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
美国科罗拉多州玻尔得太空科学研究所天文学家、研究论文联合执笔人迪安·海因
斯表示,但绝大多数类星体——大爆炸后不到10亿年形成——被甜甜圈形的尘埃和气体
云环绕,给观测带来难度。
科学家此前就曾预言J0005-0006和J0303-0019这两个类星体的存在,但直到最近,
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才发现这两个黑洞的踪影。海因斯说,根据星
l**********1
发帖数: 5204
9
那是赶在其它组 之前 投稿Physical Review
尽量缩短到被接收发表的时间的缘故 吧
要是晚了 这消息被内奸 泄露给了其它组 当时已经有无线电报了
让其它组 抢了先 投稿
WU还混这一领域那
BTW:
“杨振宁传”
1957 1月9日凌晨2点,吴健雄小组的查证实验结束,小组的五个人用上好的法国葡萄酒为他们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而
干杯。1月15日,吴健雄等人的实验报告论文完成,寄给了《物理评论》(2月15日论文正式刊出)。
钴60的核在β衰变时,它里面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把钴60的核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
由于这时热振动基本消除,再用一个磁场使这束原子核按照同一个方向自旋。如果宇称是守恒的,电子就会以相同的数
量向两个方向飞出;如果宇称不守恒,那么一个方向上飞出的电子将会比另一个方向飞出的电子多一些。这样,对称性
就破坏了。由于哥伦比亚大学没有合适的低温设备,吴健雄只能与华盛顿美国国家标准局的四位物理学家安布勒
(E.Ambler)、海沃德(R.H.Hayward)、霍普斯(D.D.Hoppes)和赫德逊(R.P.Hudson)一起合作,完成β衰... 阅读全帖
a*****x
发帖数: 901
10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人体能量守恒吗?? (转载)
能量流动和熵流动完全是两个概念。能量总是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而熵总是增大
(大于绝对零度时,热力学第二定律)。后者是信息流,熵的微观公式(玻尔兹曼)更
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太阳通过核聚变消耗自己的熵,一部分负熵通过植物传递给动物和人,这个能量的传递
不是一回事。就像你烧开水传递给水了能量,但是水的熵是增加,而非减少。
低熵 is higher internal energy实在太荒谬了。希望你搞清楚公式。
k*****1
发帖数: 454
11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科研对象的层次
"传统的理科的思路都是把个体层次等弄清楚以后再去弄清之间的关联的高层次。"
你把理科思维搞反了。理科思维是对个体层次不了解的情况下,先把个体之间的联系找
出来。想想玻尔兹曼定律,哈哈
k*****1
发帖数: 454
12
前面很多人都聊到数学/物理在生物当中的应用,我个人觉得唯一一个完美的能够被实
验证明的数学模型就是离子通道的Hodgkin–Huxley model。不知道是否有人阅读过
1952年Hodgkin 和 Huxley 的那篇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在当时仪器非常简陋,
人们对ion channel 是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Hodgkin 和 Huxley 居然凭借着天才般
的想象力,推导出了Hodgkin–Huxley model,这中间的美妙过程,几乎可以类比牛顿
从苹果落地得出万有引力的典故。在下面的篇幅,我略去绝大部分细节,只描述其中最
美妙的一步。
1952年的时候,人们对ion channel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一个非常肤浅的基础上:有离子
通过,类似与电容放电;但是电压与电流之间并非直线关系。所以Hodgkin 和Huxley
意识到 ion channel 应该是动态的和稳态并存。如何描绘这种复杂的动力过程呢?
Hodgkin 和Huxley 的天才之处就是借鉴了热力学的原理:(1) 他们首先假设一个离
子通道的电导率(conductance)取决于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2)...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204
13
先说一下,我不是做生物的,纯粹是逛到这个地方。但是HH的用的基本原理也是很多学
科的基本原理。所以想说点我的看法。
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原则上都只能是对可以被实验的参数空间的拟合。所以数据越多,可
控姓就越好。但是这样的理论是不具有预报性的。复杂系统的一些共有的规律,例如分
形,power law, avalanche什么的,都是现象性的。对这些共同规律的有影响力的研究
,大多不是对复杂度的刻画,而是一个个简单到忽略大部分的细节数学模型。
能够具有预报性的规律,常常是奠基于简单性假设。例如玻尔兹曼原理的基本假设是均
分原理。更基本的是Laplace的简单性假设:即,如果你认为一个系统是未知的,那么
你不应该有任何理由把它想成是复杂的,有倾向性的。这样的假设构成统计物理的基础。
所以,我个人认为,一开始就把生物系统想象成是复杂系统,对于科学研究是有害的。
自然的多样性,应该是源于简单的规律。
k*****1
发帖数: 454
14
我说点个人的感受:
生物学上有很多结果是不可重复的,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不可重复性”,
i.e.结果的差异性,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模型呢? H-H 模型的建立就是用来解释
离子通道测量数据的差异性,量化这种差异性,最后方便比较结果。
比如说,你可以找到很多测量 离子通道 的 文章。如果没有数学模型,仅仅靠直观去
感觉那些离子电流,你会感觉对于同样一个离子通道即使采用同样的测量方法,每一篇
文章的结果都不一样。因为你没办法解释现象的差异性。但是如果用HH模型去描绘,每
个离子通道只需要测量4类参数:一类是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还有一类是稳态
函数。稳态函数用玻尔兹曼曲线去拟合(我前文提到的),时间常数用指数函数去拟合。
当模型建立起来后,你就会发现再去比较不同的实验结果,几乎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
:比如说,有些测量结果明显是时间常数偏小,这就意味着温度控制上可能出了点问题。
所以数学模型可能不是完美的,但是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可以极其方便的去解释实验结
果的差异性。而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永远都是整个生物领域内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
k*****1
发帖数: 454
15
"既然电导率和离子浓度有关,那么离子的分布就应该遵循热力学当中的玻尔兹曼原理
(Boltzmann's principle)。根据Boltzmann's principle,任何一个离子在细胞内/
外的概率之比:P1/P2=exp(函数); 既然是同一个离子的概率,那么P1 P2 =1, 从
而得出P1=1/(1 exp(函数))。 这个P1的表达式就是离子通道的稳态模型。"
这是我的原句,拜托你在做喷子之前先不要乱改我的话好吗?
是,我不是做离子通道的。向你这种,既不看原文,还特别喜欢歪曲别人的意思,你不
去搞传销真是太委屈了!
k*****1
发帖数: 454
16
1)你可以无中生有乱编我的话,你这么做,早把你自己的档次拉低了。没看清别人的
观点就挑出来反驳,是很没有教养的行为。你要是在任何seminar上面这么做,绝对是
被耻笑的。不管你觉得你自己来头有多大,请首先学会先认真看清楚别人的观点,尤其
不要捏造!
2)玻尔滋曼原理说说你的高见?
a*****x
发帖数: 901
17
zt:
1952年的时候,人们对ion channel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一个非常肤浅的基础上:有离子
通过,类似与电容放电;
remark: 离子通道不是电容放电!电容是细胞膜,和ion channel是并联关系。离子通
道是电导,符合欧姆定律,只是由于gating和膜内外离子浓度的区别,它的
conductance会变,所以I-V curve不是直线。
但是电压与电流之间并非直线关系。所以Hodgkin 和Huxley
意识到 ion channel 应该是动态的和稳态并存。如何描绘这种复杂的动力过程呢?
Hodgkin 和Huxley 的天才之处就是借鉴了热力学的原理:(1) 他们首先假设一个离
子通道的电导率(conductance)取决于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
remark:这不是假设,是Goldman等人通过扩散定律解出来的。其次也不是取决于浓度
差,而是取决于膜内外浓度,见GHK flux equantion和the principle of
independence。假设的是扩散,以及各种离子自由通过(也就是不适用于transporter)。
(2)既然电导率和离子浓
度有关... 阅读全帖
k*****1
发帖数: 454
18
你对Boltzman's principle的理解完全错误的。Boltzman's principle 只能用来描述
类似于 气体分子/离子 这样的微观分子,而voltage sensor简直是不知所云。
(1)在原文当中,已经很明确的写了,“From Boltzmann's principle the
proportion Pi of the molecules on the inside of the membrane is related to
the proportion on the outside, PO, by Pi/PO==exp[(w + zeE)/kT]," 这是非常经
典的热力学上描述分子在某个能量状态下的概率。比如说 “Pi” 就是 某(带电)分
子位于细胞膜内部的概率(看原文!!) 对了,很好奇的问一下你的本科背景是什么
?你学过统计物理或是热力学吗?
(2)你一直强调的那个voltage sensor 和 6个电荷是怎么来的呢? 原文当中也解释的
很清楚:
由上面的方程组可以得出: Pi =constant x exp[zeE/kT]. 记住,在这里 Pi是... 阅读全帖
k*****1
发帖数: 454
19
你这样心平气和的写作风格不错,比前面一上来就扬言别人根本什么都不懂的风格好多
了。
(1)在<也聊聊生物学里面唯一一个完美的数学/物理模型>一文里面,为了尽可能的把
重点集中在我想表达的关键点上同时符合科学原理,我明确写到“...我略去绝大部分
细节,只描述其中最美妙的一步。“ 这关键的一步就是:H-H 把离子电流当成跨膜的
分子运动来处理,并且明确定义了分子在胞内和胞外的概率(Pi/PO)需要满足玻尔兹
曼分布。
(2)在处理跨膜分子模型的时候,H-H显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原文当中,H-H 假设
钾离子binding到另外一个带电荷的载体上,在这个带电荷的帮助下进行跨膜运动--注
意,在一开始的假设当中,H-H 设想 这个带电荷的载体是要能运动到膜外的,所以才
定义了在膜外的出现的概率PO。这种电荷载体究竟是什么?H-H 提出了三种假设,并且
在文章当中承认这些假设可能不能准确。为什么H-H 定义了一个抽象的甚至可能是不存
在的带电荷载体能够取得成功?这就是因为他们选择的是统计物理模型--这是我认为最
美妙的地方--统计物理模型是一个“黑箱子模型”,只需要你知道“初始状态”和“结... 阅读全帖
k*****1
发帖数: 454
20
(继续)
(4)统计物理的“魔术”。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认为统计物理的思维方式就像魔术一样:1)用“概率”来描
述某个事件的存在,2)只关心某个事件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而不关心中间状态的
细节。举个例子,假设某个分子在初始位置A的概率为P0,如果该分子遵循玻尔兹曼分
布,那么该分子在另外一个位置B的概率就是
P0*exp(函数);至于该分子是如何从位置A“跳到”位置B的,这并不重要。正是统计
物理模型的这个特点,回过头来体会推导H-H模型的思路,才能明白为什么H-H模型在中
间状态假设出现错误的情况下也能完美的反映出事物的本质。
而现实当中的离子电流是这样的:1,voltage-sensor 感应细胞膜的电荷被charge->2
,voltage-sensor形变->3,离子通道形变,能够让离子通过的pore打开->4,自由离子
移动。
所以从统计物理的角度上,同时又最贴近实际情况来理解 H-H 模型,就是 首先确定了
钠离子在细胞内部的概率为P1,细胞外的概率为P0,其中P1+P0=1 并且 P1/P0=exp(函
数);而至于钠离子是怎么进行跨膜运动的? H-H做出的假设有带...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5204
21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工作快1年了,写点感想

btw,
皮埃尔 居里先生 也看走眼过一回 在 18世纪的巴黎的非诚勿扰舞台里 吧
他过去后 那位Maria 居里 死缠 朗之万
差点被朗夫人 以破坏她人家庭的issue 告上法庭
pls refer
全球最具智慧的一张照片!
已有 2412 次阅读
2010-8-31
1927年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参与者,摄于国际索尔维物理研究所
第三排:奥古斯特·皮卡尔德、E. Henriot、保罗·埃伦费斯特、Ed. Herzen、Thé
ophile de Donder、欧文·薛定谔、E. Verschaffelt、沃尔夫冈·泡利、沃纳·海森
堡、R.H.福勒、里昂·布里渊
第二排:彼得·德拜、马丁·努森、威廉·劳伦斯·布拉格、Hendrik Anthony
Kramers、保罗·狄拉克、亚瑟·康普顿、路易·德布罗意、马克斯·波恩、尼尔斯·
玻尔
第一排:欧文·朗缪尔、马克斯·普朗克、玛丽·居里、亨得里克·洛仑兹、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保罗·朗之万、Ch. E. Guye、C.T.R.威尔逊、O.W.里查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0640-3579... 阅读全帖
L*m
发帖数: 235
22
生命科学不会有大师,那么多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有哪个很知名?因为生物就是一
个靠体力民工的学科,和数学以及理论物理有着本质不一样,实验物理、化学、生物都
算是密集劳动性学科。而数学和理论物理才是真正的进入门槛就很高。一有突破就是世
界级的。
物理的大师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普朗克,薛定谔,玻尔兹曼、费曼、
普朗克这些,太多太多,说不完
数学的大师,牛顿,高斯,阿基米德,欧拉,庞加莱,黎曼,拉格朗日,欧几里得、希
尔伯特、莱布尼茨,费马、格罗腾迪克、笛卡尔,也是说不完
而生物和化学的大师,真正意义上的只有一个两个而已,生物的达尔文算一个,其他都
不算
L*m
发帖数: 235
2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我认为科学家分两类
生物不像数学或者理论物理,是人们传统认识中的学霸或者精英才能做
我认为科学家分两类,一类是搞理论物理或者纯数学的,这种人是百万人中挑一个,必
须具有极高的天赋智商才能做,是人们传统意义上认知的科学家。就像菲尔兹奖获得者
,一半以上都是拿过当年国际奥赛奖牌的,从小就必须具有过人的天赋,没有过人的天
赋根本混不转。
第二类就是类似搞生物、化学的这种科学家,主要是实验,靠大量的体力以及少量脑力
智商(普通大多数人都具有的)来做科研。不否认有一些实验设计,但是用不了多少时
间,也很少涉及到复杂的逻辑思考。
以前科学家是精英化的,多数是指高斯、庞加莱、牛顿、欧拉、欧几里得、阿基米德这
种数学家或者爱因斯坦、麦克斯韦、伽利略、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普朗克、费曼
、朗道、玻尔、泡利、这些理论物理学家
自从美国成为世界科研的中心之后,大力发展生物这种劳动技术为主的学科,把科学家
发展成为了一种职业,再也不是精英才能从事的了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生物学更接近"一窥神迹"
无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很牛逼,玻尔的量子力学也很牛逼,现在的超弦理论和弦网都
很牛逼。他们改变着人们对这个物理世界看法,或者说都是革命性的。
但是物理学的牛逼距离生命意识还很远很远。而生物学却在近距离地窥探着生命意识的
奥秘,就这点来说,就远超物理学,更接近"一窥神迹"。
我一直对生物学大牛心存敬仰,虽然距离我自己的领域甚远。我真心希望看到生物学中
革命性突破,使得我们能够很好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意识起源。
:-)
s*********y
发帖数: 579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haolin (我想QJ社会,却被社会整YW了), 信区: Faculty
标 题: 美国终身教授的海归全记录(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7 02:40:28 2017, 美东)
事业与家庭,前途与发展,环境和空气......到底是留在海外,还是回国发展?让我们
共同领略一位美国终身教授的心路历程(一)。
弗吉尼亚理工机械系系馆里悬挂的劳斯莱斯喷气发动机 Trent 1000,两个这样的发动
机驱动波音787 Dreamliner
第一回
大过年的,辞个职吧
我如约来到系主任办公室外间时,他的秘书白兰地正站在高脚桌电脑双屏幕后
面。系里从去年兴起一个潮流,不少老师加高了桌子撤掉了椅子,直接站着办公。白兰
地见我微笑道:”来啦?”,我点头还笑,她敲了敲套间的门探头进去说:”巍巍到了
。”
两周前就和白兰地约见系头的时间,她把我们的可选时间一对,最早的重叠是
美东时间1月26日11点,恰逢中国农历年三十的凌晨。进屋之后,见系头也站着在高脚
桌双屏幕后,他脚下还有一个像传...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26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千老是当代物理的祖宗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86 (xiao86),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千老是当代物理的祖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6 16:25:44 2017, 美东)
哥这两天翻了一下普里戈津的The end of certainty,发现原来是达尔文在生物种群
--而不是个体--的层次思考生命演化启发了玻尔兹曼通过关注分子群体来理解物质的属
性(气体的温度压强等)。进而对热力学第二定理提出了统计诠释,并开创了统
计力学。
还没完,波尔兹曼基于统计力学的考虑,提出分子的能级是离散而不是连续,成为量子
力学奠基的重要组分。
那么,从文脉传承上来看,当代物理两大重要分支,统计和量子力学,受到生物学深刻
影响,没异议吧?
如果再往深里挖,达尔文的进化论受到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启发。那么:
文科经济学是爷爷,生物学是爸爸,当代物理学是儿子。
G****e
发帖数: 11198
27
p大化学的:
我就是来找喷的——⑨评化学:自然科学里最垃圾的学科之一
公开 2014-05-12 18:03 | (分类:默认分类)
http://blog.renren.com/blog/378271802/927348786?bfrom=010206501
范昌瑞 xbower
一、化学的地位:充其量不过是二级学科,却鼓吹自己跟数学物理生物一样是自然科学
基础。
数学研究皮亚诺五公理、斯托克斯公式、富顿猜想的广阔领域,生活中小到算账大到金
融经济都要用数学。
物理研究光子、湍流、量子电动力学、天体运动的广阔领域,生活中小到电灯大到机械
建筑都要用物理。
生物的发展最晚,规律性也最低,但生物研究从细胞到生物圈的广泛内容,涉及到粮食
产量、人类健康与寿命、生命的本质等问题,有根本性的现实意义。
化学呢?不管拥趸怎么吹捧,化学的研究范围是固定的:尺度上超出不了分子原子,作
用力上仅有电磁相互作用;这个范围连发展尚不健全的生物学都比不上,生物好歹还研
究从大分子到生物圈的广阔领域;更遑论数学和物理。
能量守恒定律提出的时候,焦耳、迈尔、亥姆霍兹等人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适用于机
械现象、电现...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28
他学的好象是非常纯的数学,很变态很恐怖那种.
做到他这个程度,多半本科电路都忘完了:-)
他师祖Zames好像当年还跟玻尔什么的辩论过?
就是他把泛函分析弄到自控里头来的.
这玩意最后完全脱离实际了.
w********h
发帖数: 12367
29
来自主题: Macromolecules版 - 神奇的量子信息技术 (z)
神奇的量子信息技术
量子计算机原理
●量子特性在提高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和提高检测精度等方面可
能突破现有经典信息系统的极限●一个250量子比特(由250个原子构成)的存储器,可能
存储的数达2250,比现有已知的宇宙中全部原子数目还要多●用量子搜寻算法攻击现有密
码体系,经典计算需要1000年的运算量,量子计算机只需小于4分钟的时间●量子密钥体
系采用量子态作为信息载体,其安全性由量子力学原理所保证●基于量子隐形传态过程,
可以实现多端分布运算,构成量子因特网●薛定谔“猫”和 E PR佯谬
量子力学的诞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在20世纪推动了社会发展的核能、激光、半
导体等高科技,都是源于量子力学。然后,自然界是否确实按照量子理论的规律运行?以
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方始终认定量子力学不是完备的理论,“上帝是不会玩骰子的”,而
以哥本哈根学派领袖玻尔为代表的另一方则坚信量子理论的正确性。
量子客体的波粒两象性迫使人们不得不引入波函数(量子态)来描述量子客体的状态
,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指出:量子力学的精妙之处在于引入几率幅(即量子态)的概念。
事实上,量子世界的千奇百
h****8
发帖数: 49
30
为何新中国建国50年内没能获得诺贝尔奖(转贴)
附录:
①丹麦物理学家、公元第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尔,在青年时期,就在首都哥
本哈根联络一批年轻人,整天对当时物理学中出现的、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怪现象进行
争论。他们允许任何人参加,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不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不
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大家可以吵得面红耳赤,但是不能伤害感情,
为了发现新的真理这一共同目标而奋斗。结果吵出了一批科学家,建立起多套新理论,
创造了科学界崇尚的哥本哈根精神。
②来中国讲学的美国经济学家、公元第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克曼教授,在回
答“为何新中国建国50年内没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提问时说:“中国学术界有些沉闷,
非权威不愿批判,权威不愿接受批判。在我看来,没有人向我挑战才是我最大的危险,
这就意味着我已死亡!挑战是我人生的真谛!”赫克曼先生还认为,人们应该尊重权威
,但不能盲从权威。真正的权威应该善于交流,并敢于面对挑战。他说:“我于公元第
1973年第1次来到芝加哥大学时,就敢于和著名的经济学家费瑞德曼教授进行广泛的讨
论与交流。我发现他很开放,善于交流自己
a*********3
发帖数: 660
31
弗里曼•戴森 (Freeman Dyson)1923年12月15日出生,美籍英裔数学物理学家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自然科学学院荣誉退休教授。
戴森早年在剑桥大学追随著名的数学家G.H.哈代研究数学,二战结束后来到美国康奈尔
大学,跟随汉斯•贝特教授。他证明了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发展的变分法方法和
费曼的路径积分法的等价性,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951年他任
康奈尔大学教授,1953年后一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鸟和青蛙》(Birds and Frogs)是戴森应邀为美国数学会爱因斯坦讲座所起草的一篇
演讲稿,该演讲计划于2008年10月举行,但因故被取消。这篇文章全文发表于2009年2
月出版的《美国数学会志》(NOTICES OF THE AMS, VOLUME56, Number 2)。
有些数学家是鸟,其他的则是青蛙。鸟翱翔在高高的天空,俯瞰延伸至遥远地平线的广
袤的数学远景。他们喜欢那些统一我们思想、并将不同领域的诸多问题整合起来的概念
。青蛙生活在天空下的泥地里,只看到周围生长的花儿。他们乐于探索特定问题的细节
,一次只解决一...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99
32
前面很多人都聊到数学/物理在生物当中的应用,我个人觉得唯一一个完美的能够被实
验证明的数学模型就是离子通道的Hodgkin–Huxley model。不知道是否有人阅读过
1952年Hodgkin 和 Huxley 的那篇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在当时仪器非常简陋,
人们对ion channel 是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Hodgkin 和 Huxley 居然凭借着天才般
的想象力,推导出了Hodgkin–Huxley model,这中间的美妙过程,几乎可以类比牛顿
从苹果落地得出万有引力的典故。在下面的篇幅,我略去绝大部分细节,只描述其中最
美妙的一步。
1952年的时候,人们对ion channel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一个非常肤浅的基础上:有离子
通过,类似与电容放电;但是电压与电流之间并非直线关系。所以Hodgkin 和Huxley意
识到 ion channel 应该是动态的和稳态并存。如何描绘这种复杂的动力过程呢?
Hodgkin 和Huxley 的天才之处就是借鉴了热力学的原理:(1) 他们首先假设一个离
子通道的电导率(conductance)取决于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2)...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4511
33
来自主题: Mathematics版 - 老杨真是躺着都能中枪啊
学习了。
看《量子力学史话》的时候,只感觉玻尔、玻恩、狄拉克、泡利、海森堡这些人就是天
牛级的人物了。没想到老杨竟然在天才、成就上可以和这些人并肩。
很激动。
s***y
发帖数: 198
34
来自主题: Mathematics版 - 发现老爱发过不少annals
老爱在物理和数学都被人当成民科,好可怜。被玻尔,奥本海默这些大学霸扇的死去活
来。
a***g
发帖数: 2761
35
来自主题: Mathematics版 - 发现老爱发过不少annals
玻尔他们是人多势众欺负老爱势单力孤
要单独放对的话,就像量子纠缠这样的撕逼,老爱可不势弱
s********p
发帖数: 1319
36
谢谢Pony版主夸奖,好高兴。
——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霍金这些人都喜欢打赌!!
J*******3
发帖数: 1651
37
诺贝尔物理奖还是很公平的——不必为吴健雄鸣不平
| 消息来源:科教论坛 |
如果说诺贝尔文学奖和和平奖经常有很混蛋的事(如发动战争的军事集团中的某个人由于
结束战争而获奖,就好像放火的人又救火就成了救火英雄一样荒唐),诺贝尔物理奖还是
比较公平的。有网友为吴健雄未能获诺奖而鸣不平,但在下有不同的看法,于是接着说两
句。
如果说李杨的论文中没有提到如何通过实验检验宇称不守恒,吴健雄自己想到去做实验验
证并自己设计了实验,那么不发给她诺贝尔奖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李杨的论文中已经提到
了验证的实验思想,李政道又去邀请吴健雄做实验,吴据此而做,因此,不给她诺贝尔奖
并无不妥。
这样的人不只吴健雄一人,朱经武在柏诺兹和缪勒发现高温超导体后第一个发现了高于液
氮温度的高温超导体,虽然他与赵忠贤都获得过诺奖提名,但最终没拿到诺奖,也是合理
的,因为他是沿着柏诺兹和缪勒的思路去寻找的。
另一个人是索末菲,他循着玻尔的思路并结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精细
结构,得到了理解电子云的初步图像,但因思路的原创性不够大,也拿不到诺奖。公平!
另一个大家是德拜,瑞利搞出了瑞利散射,解释了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v**g
发帖数: 20
38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现在还有人搞复杂系统么?
低维非线性系统基本没搞头了,很多以前搞这个的人最近几年兴趣转移到一个叫
complex networks的东西上去了。
作为统计物理的分支,非线性方面的研究近十几年最拿的出手的工作就是fluctuation
theorem(s)了(不是fluctuation-dissipation theorem),很看好在几年以内新版的
热统书里出现。最早在非平衡定态证明该定理的Gallavotti和Cohen已经分别得到玻尔
兹曼奖了。
L***6
发帖数: 8307
39
还有想海森堡 爱因斯坦 这些牛人当年都是25以下开始发飙 爱因斯坦纯粹自己自学
成才 在专利局混的时候自己想的 没什么老师 海森堡是跟对老师了 跟了波尔混
因为他爸也是慕尼黑大学的教授 所以他当年才能在LMU遇到玻尔 后来去丹麦混得不
错 搞出点东西 测不准原理也是他在30以前做出来的吧
我在德国一个同学 父母都是医学博士 也是巴伐利亚的 维尔茨堡人 跟海森堡老乡
父亲还是医学教授 父母年轻的时候在duke的医学研究所呆过 还在美国给他生了一
个弟弟 感觉这种牛人的后代 不管事因为遗传 还是家庭教育 反正很牛 考试基本
都是1.0 就是A+ 他本来想学医学的 后来还是学物理了 妈的感觉这帮人 要说聪
明也就那么回事 关键他们前人做出了很好的工作 有很多认真的教授 用他们的母语
跟他们做相当好的传授 但我们外国人学起来 就困难的多了 这个语言确实还是个问
题 他们西方前人做的太好了 太认真了 一个传统下来 他们再去继承就轻松多了
中国教授就不说了 写的像样的书都很少 太少了 不像日本的翻译业很发达 日本人
x***u
发帖数: 6421
40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发现老杨是一炒作高手
19世纪有个很有名的物理学家,搞原子模型的,名气应该盖过玻尔兹曼,俺一次偶然看
物理学史才知道的,现在名字都不记得了。
其实不要说这些被淘汰的,还有提出相对论长度变换公式的Fitzgerald,又有几个人知
道?论成就不比杨振宁小,都是错误物理基础上的正确数学结果。
老杨名气大,还是因为公式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凝聚态里面有个很著名的approximation,
前不久才知道是俺前老板和人一起提出的,他们当时就起了这个名字。老板说:要是不起
名字就好了,现在包不准就会用他和那人的名字命名,就像Born近似一样。
s***e
发帖数: 7166
41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熵的单位是什么 ?
跟玻尔兹曼常数一个量纲……
r****n
发帖数: 8253
42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电子是抽象空间的算符?
谢谢,基本明白,好像和玻尔的观点类似。实证主义
wiki关于波函数的解释
l*****1
发帖数: 137
43
有人告诉我用这个公式 kx = ky = sqrt(e me* 3/2 kB T),不知道对不对?
e是电子电量
me*是电子有效质量
kB是玻尔兹曼常数
T是温度
l********k
发帖数: 14844
44
量子力学之困惑
欧阳厚成
摘要
本文从量子力学的最基本概念,量子能量与宇宙内的事物联系,得到了量子学说
无法面对自然界的物理事实几方面的困惑。在此基础上,可以说,从对接收到的星体最
小能量感知数量级上,则我们看到的实际宇宙空间比我们现在已经通过各种媒体使世人
知晓的宇宙空间小得多。所谓宇宙大爆炸的二个最重要的证据:背景辐射和哈勃定律是
需要重新认识。薛定锷方程是量子力学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基础。而德布罗意波是否存
在,则决定着薛定锷方程能否进行的最重要的理由,需要重新设计,进行更仔细的试验
来验证德布罗意波来是否存在,才能认可薛定锷方程是否有存在的理由。
关键词 光量子 频率 背景辐射 德布罗意波
我们已知量子力学的最基本概念之一是:
1900年德国科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这一假说认为物体发射或吸
收的能量(即光波能)是不连续的,存在着能量的最小单元。他把这种最小单元的能量
叫做量子.一个光量子的能量大小取决于光的频率ν(即颜色)且与一个物理量成正比
,即E=hν,物体发射或吸收的能量必须是这个能量的整数倍,而且是一份一份按不连
续的方式进行的...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43
45
transition rate theory, 可以理解成键跟断键是一个势垒阻隔,热运动(与温度相关
)会造成一定概率在势垒之间穿越。 这个概率符合玻尔兹曼分布, 可以通过
transition rate theory计算出prefactor, 经典文章可以查看:
Reaction-rate theory: fifty years after Kramers
w*******U
发帖数: 256
46
其实也没有全部下放到工程科学。流体有很多工程应用,热工,化工,机械工程,还有航天航空,都要用到流体。但是,很多研究流体的都在数学系或者物理系。流体的很多基本问题既可以说是数学,也可以说是物理,起码是可以做实验的,比方烧开水的热对流,这个问题现在也没彻底搞明白,你说烧开水算不算物理过程呢?关于热对流在 prl 上发过好多篇文章,甚至上过封面。
至于新问题新技术,就拿现在流行的微尺度来说,很多地方也要用到流体,不过不是连续介质假设,而是直接从玻尔兹曼方程入手,这个也有很多物理学家在做。还有生物流动,比方说血液流动关乎医学, 鸟和昆虫的飞行关乎新一代飞机,前者要用到非牛顿流,后者要用到涡动力学,都有非常复杂的数学。
这些东西都是新技术驱动的流体力学的新应用,不过说到底,流体的本质是剪切,能够引起湍流,湍流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很多领域的学者遇到湍流都是试图绕过去,实在不行就拿个模型试图封闭一下,都不能解决问题。流体力学这个圈子里头,至少一半的人都在研究或者关注湍流,这个所谓的终极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实在太难太难,让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们都碰壁的问题。我自己不研究这个,其实是不敢。我的博士导师...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256
47
其实也没有全部下放到工程科学。流体有很多工程应用,热工,化工,机械工程,还有航天航空,都要用到流体。但是,很多研究流体的都在数学系或者物理系。流体的很多基本问题既可以说是数学,也可以说是物理,起码是可以做实验的,比方烧开水的热对流,这个问题现在也没彻底搞明白,你说烧开水算不算物理过程呢?关于热对流在 prl 上发过好多篇文章,甚至上过封面。
至于新问题新技术,就拿现在流行的微尺度来说,很多地方也要用到流体,不过不是连续介质假设,而是直接从玻尔兹曼方程入手,这个也有很多物理学家在做。还有生物流动,比方说血液流动关乎医学, 鸟和昆虫的飞行关乎新一代飞机,前者要用到非牛顿流,后者要用到涡动力学,都有非常复杂的数学。
这些东西都是新技术驱动的流体力学的新应用,不过说到底,流体的本质是剪切,能够引起湍流,湍流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很多领域的学者遇到湍流都是试图绕过去,实在不行就拿个模型试图封闭一下,都不能解决问题。流体力学这个圈子里头,至少一半的人都在研究或者关注湍流,这个所谓的终极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实在太难太难,让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们都碰壁的问题。我自己不研究这个,其实是不敢。我的博士导师...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kdfox11 (狂奔的蜗牛), 信区: Biology
标 题: 也聊聊生物学里面唯一一个完美的数学/物理模型:Hodgkin–Huxley model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29 17:04:47 2012, 美东)
前面很多人都聊到数学/物理在生物当中的应用,我个人觉得唯一一个完美的能够被实
验证明的数学模型就是离子通道的Hodgkin–Huxley model。不知道是否有人阅读过
1952年Hodgkin 和 Huxley 的那篇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在当时仪器非常简陋,
人们对ion channel 是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Hodgkin 和 Huxley 居然凭借着天才般
的想象力,推导出了Hodgkin–Huxley model,这中间的美妙过程,几乎可以类比牛顿
从苹果落地得出万有引力的典故。在下面的篇幅,我略去绝大部分细节,只描述其中最
美妙的一步。
1952年的时候,人们对ion channel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一个非常肤浅的基础上:有离子
通过,类似与电容放电;但是电压与电流...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6361
49
孕育着量子论和相对论,在街上随便揪住个卖糖葫芦的都能如数家珍地跟你科普爱因斯
坦普朗克玻尔德布罗意的故事。100年后的今天,我一个工科男,你让我说说近10年来
涌现出的物理明星,我一个都不知道。
J*******3
发帖数: 1651
50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爱因斯坦的科研方法
爱因斯坦的科研方法
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罕见的卓越的科学家。他所创建的相对论,不仅使物理学获得了
革命性的进展,而且刷新了人们对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的认识;他在光量子论、布朗
运动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此外,他还在宇宙、统一场论等方面做了开拓性的
工作。
面对这样一位科学巨人,人们不禁要问:他是怎样取得这许多成就的?
拉普拉斯说:“认识一位巨人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经发现本身
更少用处。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每一位富于创造、勇了革新的人
,总有他自己的特点,他自己的“音调”。那么,爱因斯坦的工作方法,又有什么特点
呢?有什么可供我们借鉴的呢?爱因斯坦曾多次谈到,需要建立新的思想体系。建立新的
思想体系,这正是他自己的工作非常突出之处。
拉普拉斯说:“认识一位巨人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人们要研究某个问题,
总得先收集有关资料,尽量吸取前人的成果、方法、经验和教育,这样才能站在“ 人
的肩上”(牛顿语)。但为了比前人看得更远,光站在肩上还不够,还需要通过新的观察
或试验,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新资料,并运用辩证思维,对它们进行分析整理,以获得
新的认识。至此...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