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生活舱
1 (共1页)
b*****d
发帖数: 61690
1
新华社深圳1月12日电(记者林红梅、樊曦)1月12日,北纬20度18分、东经115度09分的
南中国海海域。5时零9分,搭载着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胡建、管猛、董猛3名潜水员
的潜水钟,从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完成与生活舱的对接,3名潜水
员返回到生活舱里休息。现场总指挥郭杰宣布,3名潜水员圆满完成我国首次300米饱和
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巡回深度达到313.5米。这是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来了中国人
的身姿,中国由此具备了人工潜入300米深的海底“龙宫”探宝的能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悬浮在海面上,船甲板上安放着用于潜
水员加压、减压的生活舱和运送潜水员到海里的潜水钟。1月9日13时,6名饱和潜水员
进入到生活舱里开始加压。1月11日24时,搭载着3名潜水员的潜水钟,开始被下放到海
里。1时40分、2时22分,3时33分,胡建、管猛、董猛3名潜水员相继从潜水钟里钻出,
游到海里进行探摸。4点29分,3人完成探摸巡潜,相继回到潜水钟。5点零9分,3人乘
坐潜水钟“电梯”,安全返回到甲板上的生活舱里。
据现场总指挥、上海打捞局工程队副队长郭杰介绍,深... 阅读全帖
r****z
发帖数: 12020
2
来自主题: Joke版 - 移民火星
zz
原标题:小伙欲移民火星 妻: 别离开地球 去哪都行
文章来源: 燕赵都市网 于 2015-04-05 14:20:03
大鹏母亲说两年前就知道儿子有去火星的想法,当时认为他“说梦话”。李大鹏告
诉记者,妈妈和爱人一直都是投反对票的,她们说了:只要不离开地球,你去哪都行!
邯郸小伙儿李大鹏火了,因为他要去火星!2015年2月16日,中国的春节前夕,荷兰公
司“火星一号”宣布,由他们公司在全世界范围招募的移民火星计划有了进展,100人
入围候选者名单,其中两名中国人,来自河北邯郸市林业局的李大鹏是其中之一。这一
消息经央视于2月21日,也就是大年初三报道后,还在过大年状态中的李大鹏火了。
2013 年2月,荷兰公司“火星一号”宣布面向全球招募4名志愿者,作为第一批地球移
民前往火星,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移民地。据悉,这是一次只去不回的单程之旅,一
旦触发就不再返回地球。这似乎是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因为目前人类的足迹最远只抵达
月球,多数人认为这是个“国际玩笑”,但李大鹏不这么看,他报名了,而且入围了。
“这一个月可忙了”
4月3日下午,李大鹏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截至彼时,这个从大年初...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203
3
1月25日9时,靠泊在深圳赤湾码头的中国首艘饱和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上,在
生活舱里生活了380小时的6名饱和潜水员完成减压依序出舱,安全返回正常生活,潜水
员身体状况良好。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在此间宣布: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
水首次作业画上圆满句号。
1月12日凌晨,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胡建、管猛、董猛、谭辉、罗小明、李洪健6
名饱和潜水员在南中国海海域,完成在海底出钟巡回潜水作业,潜水作业深度达到313.
5米。沈灏回顾这次试验过程如下:
1月9日13时,6名饱和潜水员进入300米饱和潜水设备生活舱开始加压;1月10日18
时,“深潜号”载着6名深潜勇士和我国饱和潜水研发作业团队出征深海;1月12日零点
,潜水钟载着胡建、管猛、董猛3人组成的第一钟与饱和舱分离向深海下潜;零点50分
,胡建第一个出潜,300米深海处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3点30分,董猛出潜,下
潜巡回深度313.5米;10点54分,第二钟李洪健出潜,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入了313.5米
的海底。
沈灏介绍,在世界饱和潜水史上,下潜深海300米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目前只
有少数国家掌握并进行技术封锁。...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3417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wamgjames (胡志明胡志明互助),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震惊了:瓦良格圆航母梦 中国军事大转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9 12:51:43 2011, 美东)
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接近交舰阶段。瓦良格虽为改装舰,但作为中国军力迅猛
发展过程中的单项“第一”仍然抢占里程碑位置,被视为中国军队全面推进军事现代化
进程的重大转折点。
*复原工程浩大 圆70年一梦*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日前在网站刊登标题为“巨舰即将出航,圆70年中国
人航母梦”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报导。官方的新华网也对报导的图文进行了转载。
这篇报导说,改建“瓦良格”号航母的工程进入尾声;涂装成标准的中国海军淡灰蓝色
的这艘大型舰桥“除了主动相控阵雷达之外已接近完工”。
位于加拿大的中、英、日三文版《汉和防务评论》杂志说,改建后的“瓦良格”号航空
母舰将进入海上试航阶段,这标志着中国拥有航母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该杂志还说,
“复原瓦良格号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其复杂程度完全无异于建造一艘崭新的航母...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5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三体3:好书必须看
《三体III:死神永生》
作者:刘慈欣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写在"基石"之前
姚海军
"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
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
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
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6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值不值?给中国载人航天算笔账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载人航天花费几何?所得几何?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获突破的关口,让我们一起算一算经济账。
发展适度:中国载人航天20年花费不及美国一年投入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已花费约350亿元人民币。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数字表明,从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2005年完成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即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时,工程总花费约200亿元人民币;从2005年载人航天第二步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工程花费约150亿元人民币。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採访时说,中国载人航天20年的花费「不及美国一年的投入」。近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每年的预算大概在170亿到180亿美元,俄罗斯不断加大投入,欧洲和日本也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我们这些年发展的确很快,但这是相对于过去规模小、发展慢而言的。」周建平说,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居全球第二,「如果把航天看成一个工业体系,与国家经济同步发展也是正常的」。
中国特色:少花钱,多办事
白手起家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向来遵从「少花钱、多办事」的塬则,这,也是中国航天的重要特点之一。
以神舟飞船为例,据中...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7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在火星种土豆的马特·达蒙
据说是“本月最值得期待的大片”《火星救援》。这部片子上个月就在北美公映,所谓的“零差评”其实有些夸张,根据大数据分析它的口碑介乎《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之间:前者用现代电影技术展现出令人震撼的外太空,而后者则结合虫洞理论将太空片拍出了新高度。
论震撼,论创意,最晚问世的《火星救援》都无法获胜,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连月来最受热议的太空片。因为它有个“神助攻”: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它的帮助下,走硬科幻路线的《火星救援》被拍成了一部人类火星计划宣传片。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看完《火星救援》就能了解地球人在征服火星的旅程中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先睹为快
逗比大叔火星种土豆
作为《异形》、《银翼杀手》和《普罗米修斯》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过去并不以讨好观众著称。但在《火星救援》中,这位科幻片大导演牺牲了个人风格,改用爆米花方式,将原本很沉重的“太空版荒岛余生”拍成了一部“逗比大叔火星种土豆”的搞笑故事。
马特·达蒙扮演的宇航员因为一次风暴意外被队友抛下,整个火星只余他一人。因为火星和地球距离太远,马特·达蒙最快获救也要在四年后,而他的口粮却只能维持一个月……这样的故事通常很容易被拍得悲壮...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3417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wamgjames (胡志明胡志明互助),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震惊了:瓦良格圆航母梦 中国军事大转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9 12:51:43 2011, 美东)
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接近交舰阶段。瓦良格虽为改装舰,但作为中国军力迅猛
发展过程中的单项“第一”仍然抢占里程碑位置,被视为中国军队全面推进军事现代化
进程的重大转折点。
*复原工程浩大 圆70年一梦*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日前在网站刊登标题为“巨舰即将出航,圆70年中国
人航母梦”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报导。官方的新华网也对报导的图文进行了转载。
这篇报导说,改建“瓦良格”号航母的工程进入尾声;涂装成标准的中国海军淡灰蓝色
的这艘大型舰桥“除了主动相控阵雷达之外已接近完工”。
位于加拿大的中、英、日三文版《汉和防务评论》杂志说,改建后的“瓦良格”号航空
母舰将进入海上试航阶段,这标志着中国拥有航母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该杂志还说,
“复原瓦良格号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其复杂程度完全无异于建造一艘崭新的航母...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9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science/2011/11/111104_mars_
站在中国志愿者王跃身后的是俄国志愿者科莫洛夫
来自不同国家的6名志愿者星期五(11月4日)结束一项历时520天的往返火星太空飞行
试验,走出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个研究所的模拟飞船。
去年6月3日进入模拟飞船的这6名志愿者都是男性,其中包括俄罗斯人西乔夫、科莫洛
夫、斯莫列耶夫斯基,法国人查尔斯,意大利-哥伦比亚人乌尔维纳和中国人王跃。
在现场的记者说,6个人在走出没有窗子的封闭模拟飞船并小心走下一个铁梯时,看上
去有些苍白,但是面带笑容。
心理压力超过真实飞行
心理学家认为,长期没有阳光和新鲜空气的封闭生活会让实验小组成员感到严重的压力
,其心理状况甚至比真正的飞行还要差,因为机组人员享受不到真实太空飞行的喜悦和
危险。
尽管如此,6名志愿人员同等候的官员和记者见面时没有表现出受到压力的迹象。
飞行指令长西乔夫向俄罗斯航天官员报告说,“机组完成了试验任务,目标已经达到。
全体机组人员身体健康,等候新的任务。”
法国志愿者查尔斯对记者们说,“我们希望自己能够为...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31686
10
CCTV《面对面》:专访“辽宁舰”舰长张峥政委梅文
演播室: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走进《面对面》。9月27日,本周四。国防部9月
例行记者会。12个记者提问,有8个人的问题,都和我身后的这艘航空母舰相关。足见它
受瞩目程度之高。它就是9月25日正式服役的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今天,我
们的节目就近距离的走进它,走近这艘航空母舰的舰长张铮和政委梅文。
倪宁:这里是大连造船厂的三号泊运码头,那么在我身后停靠的呢,就是刚刚交装
入列的“辽宁号”航空母舰,那么这也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今天呢,对于“辽宁舰
”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就像新兵入伍第一天,整个“辽宁舰”是焕然一新,所有舰
员在甲板上分区列队,航空母舰也是第一次悬挂了满旗,那么挂满旗是海军的特殊礼仪
,只有在重大庆典或节日,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人来访以及舰艇首航时,才实施这种礼
仪。从现在开始,在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中,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员。
解说:2012年9月25日,大连港。停泊在码头的“辽宁舰”悬挂满旗,舰上官兵分区
列队。十时许,交接入列仪式在国歌声中开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海军接舰部队授予军旗... 阅读全帖
t**d
发帖数: 6474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载人登月可以这么搞
载人登月的最大难点是火箭发动机的推力限制。我觉得搞土星5那么大的,费时费力安
全性也不够好。其实可以多次往月球运送发射装备,比如发射架,返回火箭,驻月生活
舱等等。如果有能力研发机器人组装,可以用机器人组装,如果没有机器人,最后上去
的宇航员可以帮助组装。因为有预先发射上去的驻月生活舱,宇航员可以有时间慢慢组
装。组装好的发射架,可以多次使用,这样以后地月往返就简单了,跟空间站类似。
d*********o
发帖数: 6388
12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N0001/41972.html#p=9IDAAJR600A
1月12日5时零9分,搭载着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胡建、管猛、董猛3名潜水员的潜水钟
,从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完成与生活舱的对接,3名潜水员返回生
活舱里,标志着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取得成功,下潜实际深度达到313.5米。
b*****v
发帖数: 245
13
吃水线以上排除升降机所在的机库层基本没多少高度了,生活舱在吃水线附近?
q*******n
发帖数: 20306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个版上大部分人不生活在国外
你再卖力地百度资料, 你也掩盖不了你不生活在纽约市的事实。
常年生活在廊坊的人, 发帖必会经常提到廊坊。
而版上的几个男同性恋者五毛, 发帖从来拒绝提及自己生活的地理位置。 这恰恰说明
他们生活在廊坊, 为了藏匿自己的生活位置, 连续发了上万个帖子, 都从来不提及自己
到底住在哪里。
你如果生活在火星上发帖, 你的帖子里必然经常提到火星, 生活舱里的各种人和事, 舱
外的火星地貌。 你不可能每天发500个灌水贴, 连续发了十年, 在你发的所有的帖子中
, 对火星只字不提。


: 哈哈,考你俩技术性问题

: 1 为啥曼哈顿地铁老堵车,北京地铁就没事?

: 2 做渡轮能看见自由女神像的时候,statue 在ferry的东边还是西边?

w*******s
发帖数: 3417
15
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接近交舰阶段。瓦良格虽为改装舰,但作为中国军力迅猛
发展过程中的单项“第一”仍然抢占里程碑位置,被视为中国军队全面推进军事现代化
进程的重大转折点。
*复原工程浩大 圆70年一梦*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日前在网站刊登标题为“巨舰即将出航,圆70年中国
人航母梦”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报导。官方的新华网也对报导的图文进行了转载。
这篇报导说,改建“瓦良格”号航母的工程进入尾声;涂装成标准的中国海军淡灰蓝色
的这艘大型舰桥“除了主动相控阵雷达之外已接近完工”。
位于加拿大的中、英、日三文版《汉和防务评论》杂志说,改建后的“瓦良格”号航空
母舰将进入海上试航阶段,这标志着中国拥有航母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该杂志还说,
“复原瓦良格号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其复杂程度完全无异于建造一艘崭新的航母。”
*航母登台 讽刺威胁兼有之*
《纽约邮报》说,中国官方宣布这一消息的举动结束了北京政府多年来否认开发航母兴
趣的做法,“对那些否认中国海军崛起的专家来说具有讽刺意味”。
台湾“中央社”引述台湾前海军情报署长兰宁利的话说,“大陆首艘航母可能投入南海
舰队,对台湾有一定威胁...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7667
16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我国第一艘具有300米饱和潜水作业能力的深潜水母船
“深潜号”正式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海上大深度潜水、抢险救援打捞能力显着提升。
“深潜号”船长125.7米,满载排水量为15864吨。配有现代化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可航
行作业于无限航区,能在复杂海况下不用锚泊自动将船定位在指定水面,其定位精度达
到30厘米。
“深潜号”的最大亮点是配置了一套300米饱和潜水系统,最大工作深度可达水下300米
,集生活舱、过渡舱、逃生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于一身。拥有12人居住舱,3人
潜水钟可供3名潜水员同时进行潜水作业。这是目前我国工作深度最深,容纳潜水员人
数最多,设计理念和配置最为先进的一套饱和潜水系统。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徐祖远:深潜号工作母船的投入使用,我想我们填补了两个国内的
空白,第一填补了我国在深海的应急救助能力上,在装备上空白;第二个对我们开发海
洋经济在深海作业的生产能力上装备支撑是一个空白的填补.
由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中国首艘深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在青岛交付。
至此,中国深水抢险打捞和海洋深水工程作业进入全新深度:从水下200米深入到3... 阅读全帖
p****8
发帖数: 4158
17
太空食品
随着载人航天经验的逐渐增加,太空食品经过不断的改进,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复水食
品出现,告别了牙膏式食品时代。也叫做航天食品。
太空中所有的物品都失去了重量,变得可以随处飞扬,好像空气一样。这样,宇航员就
不能像地球上那样可以随时取食,轻松地嚼咽,不然就会因食物不能下咽而卡在食道中
间,危及生命。因此,科学家在研制宇宙飞船的同时,也研究制造太空食品。   经
过许多次的太空实践,科学家发现,太空食品要求营养丰富、卫生、进食方便。
现在供宇航员食用的食品,种类繁多,不仅有新鲜的面包、水果、巧克力,也有装在太
空食品盒里的炒菜、肉丸等,还有番茄酱等调味品。这些食品大多是高度浓缩的、流质
状的。所以,宇航员的进食方式与在地球上的不同。吃饭时,只要“飘游”到厨房内,
向食品盒注入一定的水,进行加热,然后就可以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美餐一顿
。当然,如果要吃花生米类硬颗粒状食物,那就不能直接往嘴里送,否则会塞到鼻孔里
。比较稳妥的办法是让花生米在空中漂着,然后张大嘴去捕捉。   因为太空食品具
有进食量少、发热量高、营养极其丰富的特点,所以日本首先研制了这种常用太空食品
,供地球上使...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16
18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新太空迷航--(1) 挣脱引力 (下)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hrr (lactose), 信区: Prose
标 题: 新太空迷航--(1) 挣脱引力 (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1 22:45:28 2005)
这是星光么?不象,这个星球的大气很厚重,地平线附近不可能呈现如此强度的星
光。土著居民的篝火?算了吧,早先的光谱数据并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显示,再说,
就算有,李奇也不想见到它们,依小鹰号现在的窘况,任何居心不良的智慧生物,
恐怕都不是他二人所能对付的。目前的燃料,恐怕还不够在这颗行星表面作一次近
地巡航,更不用说飞离这个该死的星球了。。。咳,还是再把发射所需的能量算一
遍吧。尽管李奇知道,生活舱的每一个开机的电脑,都会算得比他更快更准(而且早
已算出来了),但他还是想作这种无用功,至少,这样作或许能诱发自己的困意。
终于到了半梦半醒的状态,李奇索性扔掉笔,趴在草稿纸上,迎接睡神的到来。。。
似乎是小时候过年的光景,寒假作业,数学题算不出来,母亲大怒,“算不出来就
不许去院子里放花!”。。。且慢,放花。。。窗外那闪烁的光点,难道不是很象
小时候玩儿的
A*****a
发帖数: 485
19
COE还有将近7年,里程上次看错了,只有80k+,转让原因是公司重组,这是一些“没人
要”的资产,游艇的情况实质上也是公司资产,估计也没人要了,汗!
船有一个生活舱,里面附带卫生间和厨台、冰箱,上面是开放式的驾驶舱,外面是一个
小露台,下面是机舱和一个小储藏室等,可以住人,两个人还蛮宽敞的,不过要是买来
当房子住恐怕不太合适吧?
A*****a
发帖数: 485
20
COE还有将近7年,里程上次看错了,只有80k+,转让原因是公司重组,这是一些“没人
要”的资产,游艇的情况实质上也是公司资产,估计也没人要了,汗!
船有一个生活舱,里面附带卫生间和厨台、冰箱,上面是开放式的驾驶舱,外面是一个
小露台,下面是机舱和一个小储藏室等,可以住人,两个人还蛮宽敞的,不过要是买来
当房子住恐怕不太合适吧?
l****c
发帖数: 2223
21
来自主题: Movie版 - Gravity 的疑问
头盔不是带上去的,她穿着俄国的宇航服,然后进入天宫,脱宇航服,进入生活舱,起
火逃去返回舱,随手套了个头盔带上。
c****q
发帖数: 26
22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称,中国首艘航母的修复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汉和称
,“瓦良格”号航母的修复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目前,针对生活舱、工作舱、发动机、
导航系统和发电设备的修复工作已经完成。但电梯和飞行甲板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 www.6park.com
美国国防部曾表示,预计“瓦良格”号航母随时可以作为训练飞行员的平台——这
是军队广泛现代化建设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报道称,中国于1998年买入乌克兰报废航母,并将其拖曳至大连东北港口进行完整
分解改装;其内部系统的复原工作耗时约4年。
根据该报道,复原工作是为了使该航母恢复完整的各项功能,并且培训未来建造中
国国产航母的技术人员。汉和引述大连军工业一位不具名人士的话说:“这是一个巨大
的项目,其复杂程度几乎如同建设一个全新的航母。”
“瓦良格”号航母排水量约为5万5千吨,远小于部署在日本的10万吨级美军航母“
乔治-华盛顿”号。早前还有报道称,中国首艘航母将部署在南海地区。
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将购买俄罗斯制苏-33舰载战斗机,同时调试自己的歼-11战机
作为舰载机。
虽然目前还没有其他报道以证实汉和的上述言论,但它一直被... 阅读全帖
M*P
发帖数: 6456
23
一男两女三名志愿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密闭人工舱系统“月宫一号”内生活了105天
,证明宇航员执行长期太空任务时,可进食蠕虫以摄取足够蛋白质。2009年,中国科学
家首次提出用蠕虫作为宇航员的主食之一,但这一建议随即遭到西方反对。批评人士认
为,虽然蠕虫含有高蛋白,但外表令人恶心,会影响宇航员士气。一位参与此次试验的
科学家表示,三名志愿者在舱中食用蠕虫三个月后,并未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中
国航天部门设计和筹划今后的载人航天任务时,将把此次试验结果纳入考虑因素。月宫
一号是中国最大、最先进的密闭舱系统,用于进行太空生命保障系统的研究。舱内面积
为160平方米,由三个舱室组成,其中一个是生活舱,另外两个用来种植植物。志愿者
用植物叶茎饲养黄粉虫。黄粉虫的蛋白质含量达76%以上,大约一个月就能长到手指大
小。研究人员说,黄粉虫可能看起来恶心,但实际上是最干净、最健康的食物。
c**r
发帖数: 2019
24
这是星光么?不象,这个星球的大气很厚重,地平线附近不可能呈现如此强度的星
光。土著居民的篝火?算了吧,早先的光谱数据并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显示,再说,
就算有,李奇也不想见到它们,依小鹰号现在的窘况,任何居心不良的智慧生物,
恐怕都不是他二人所能对付的。目前的燃料,恐怕还不够在这颗行星表面作一次近
地巡航,更不用说飞离这个该死的星球了。。。咳,还是再把发射所需的能量算一
遍吧。尽管李奇知道,生活舱的每一个开机的电脑,都会算得比他更快更准(而且早
已算出来了),但他还是想作这种无用功,至少,这样作或许能诱发自己的困意。
终于到了半梦半醒的状态,李奇索性扔掉笔,趴在草稿纸上,迎接睡神的到来。。。
似乎是小时候过年的光景,寒假作业,数学题算不出来,母亲大怒,“算不出来就
不许去院子里放花!”。。。且慢,放花。。。窗外那闪烁的光点,难道不是很象
小时候玩儿的那种,放在地上喷射火焰的烟花么?这个念头跳了出来,李奇从草稿
纸上一跃而起,冲到智能望远镜前,命令其立即将远方的光点精确放大数百倍,并
进行适当的光度和颜色处理。
一幅完美的火山喷发图被智能望远镜投射到了白色的屏幕上--严格地说,应该是
“多
p****8
发帖数: 4158
25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宇航员吃什么?
太空食品
随着载人航天经验的逐渐增加,太空食品经过不断的改进,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复水食
品出现,告别了牙膏式食品时代。也叫做航天食品。
太空中所有的物品都失去了重量,变得可以随处飞扬,好像空气一样。这样,宇航员就
不能像地球上那样可以随时取食,轻松地嚼咽,不然就会因食物不能下咽而卡在食道中
间,危及生命。因此,科学家在研制宇宙飞船的同时,也研究制造太空食品。   经
过许多次的太空实践,科学家发现,太空食品要求营养丰富、卫生、进食方便。
现在供宇航员食用的食品,种类繁多,不仅有新鲜的面包、水果、巧克力,也有装在太
空食品盒里的炒菜、肉丸等,还有番茄酱等调味品。这些食品大多是高度浓缩的、流质
状的。所以,宇航员的进食方式与在地球上的不同。吃饭时,只要“飘游”到厨房内,
向食品盒注入一定的水,进行加热,然后就可以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美餐一顿
。当然,如果要吃花生米类硬颗粒状食物,那就不能直接往嘴里送,否则会塞到鼻孔里
。比较稳妥的办法是让花生米在空中漂着,然后张大嘴去捕捉。   因为太空食品具
有进食量少、发热量高、营养极其丰富的特点,所以日本首先研制了这种常用太空食品
,供地球上使... 阅读全帖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