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相与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N**********e
发帖数: 32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家读史的心态
百度一下"汉书下酒", 这才是读史的正确读法.
苏舜钦字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饮一斗为率。公使人
密觇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徂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
:“惜乎!不中!”遂满引一大杯。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
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与,其难如此。”复举一大杯。公闻之大笑曰:“有
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
【解说】
苏舜钦(1008~1048年),字子美。原籍梓州铜山(今属四川),生于开
封。宋代文人、词家。早年与其兄舜元等提倡古文。27岁中进士,历任大理评事、集
贤校理等职。后罢职,居苏州,作沧浪亭以自适。有《苏学士集》。传见《宋史》卷4
42。
以书佐饮,既是古人饮酒不忘学习的风雅表现,又是古人饮酒不肆铺张的直率纯朴
之风的反映。苏舜钦以书佐饮,为后人传为佳话,对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陆游也曾
以书佐饮,他的诗《雁翅峡口小酌》中写到:“欢言酌请醥,侑以案上书。虽云泊江渚
,何异归林庐。”清代文人屈大均《吊雪庵和尚》一诗中亦有“一叶《离骚》酒一杯”
之句。清代后期曾做过礼部侍郎的宝廷也有诗云:“《离骚》
b*******m
发帖数: 5492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找到这么一篇:日本男色文化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欢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m*******e
发帖数: 639
3
所以难写且有搞头啊,
对手是花帅这种老谋深算之辈,
中间的华运城和汪大内也不是好相与的,
更何况自己社团内部整合也不易,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嘛。
s*****j
发帖数: 6435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太祖其实用细作如神
道不同, 不相与谋.
y*****n
发帖数: 11251
5
道不同,不相与谋。看看讨粤匪檄就明白了。
b******y
发帖数: 2729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重说北京大学女生沈崇强奸案
1946年12月24日圣诞夜八时左右,北京大学先修班女生沈崇离开八面槽她表姐的家
,准备到平安影院去看电影。当她由王府井走到东长安街时,突然被两个美国兵架住。
这两个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伍长威廉斯·皮尔逊和下士普利查德,他们把沈崇架到东单
广场,就在那里,沈崇遭到皮尔逊强奸。沈崇拼命抗争,大声呼救,路过此地的工人孟
昭杰发现后,两次救助未成,便向国民党北平警察局内七分局报告,当警察到出事地点
查看时,普利查德已逃走,警察遂将皮尔逊和沈崇带回警察局询问。
当时北平民营亚光通讯社获悉这一消息后,就在12月25日发出新闻,披露事情真象
。北平市警察局局长汤永咸曾给国民党的中央社打电话,让中央社通知各报不要刊登这
一消息。中央社当即以警察局的名义给各报发了一个启事,声称:"关于今日亚光社所

某大学女生被美兵酗酒奸污稿,希望能予缓登。据谓此事已由警局与美方交涉,必有结
果。事主方面因颜面关系,要求不予发表,以免该女生自杀心理更形加强。容有结果后
,警察局当更发专稿。"1为了阻挡发表这一消息,汤永咸还将亚光总编辑王柱宇和一些
报社记者接到市警察局,叫他们具结,保证不发表此消息。可是,26日北平《...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7
南北战争当然不是和黑奴无关,但肯定也不是只和解放黑奴有关。本质上还是南北的政
治经济差距和州权。现在有不少学者都认为,战争的直接催化剂确实和黑人公民权有关
,即斯科特案。“最高大法官坦尼的理由是:美国原本是由各州组成的联合体,在联邦
诞生前,只有州公民一说。宪法通过后,美国成为了一个联邦国家,州公民才自动上升
为美国公民。然而在美国宪法诞生时,黑人连州公民都不是,自然就不是美国公民了。
这个在法理上能说通的判决,却缺乏对现实政治的周密权衡和对历史的高瞻远瞩,它将
南北双方的矛盾迅速激化。”反奴者认为这是历史的倒退,合着黑人现在连公民都不是
了。而南方各州也忍不下去了,咱们道不同不相与谋,要用州权谋求独立,和北方分道
扬镳。
林肯正式就任总统时,美国已陷入分裂的倾向之中。联邦不能统一是林肯无法接受的。
这场内战之所以爆发,首要因素就是因为南方州要分离出去,而作为合众国总统的林肯
必须站在绝对维护联邦统一的立场上,并不惜一战。林肯的立场在Letter to Horace
Greeley里面就很明确了:
I would save the Union. I would save it the ...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僧侣与科学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僧侣与科学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7 21:42:56 2011, 美东)
僧侣与科学家
——宇宙与人生的对谈
L’infini dans la paume de la main
作者:马修"李卡德 (Matthieu Ricard)
郑春淳 (Trinh Xuan Thuan)
译者:杜默
出版:先觉(台湾)
校对:黄威仁 张嘉芳
初版1刷:2003年2月
初版7刷:2005年7月
定价:$NT 290
Copyright‐\nNiL Editions, Paris, 2000
引言
马修"李卡德
我该怎么样过我的人生?我该如何在社会上生活?什么是可知的?这三个问题困恼
人类多时。理想的情况是,人生带给我们圆满之感,大限来时了无遗憾;社会生活启发
我们普世现任感;知识教导我们周遭世界和我们自己心性的本质。
这些问题也横亘于科学、哲学、政治、艺术、社会工作和性灵履践中。我们若囿于
社会固习,把这些活动加以人...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924
9
王道士,湖北麻城人。一说是陕西人,可能有误。本名圆箓,又作圆禄。大约出生于清
道光三十年(1850),死于民国二十年(1931)农历四月十八日,八十多岁,可谓高寿
。从他后来的经历可以表明他大概出身于农家,家境也不会太好,小的时侯读过几年书
。以后家乡连年闹灾荒,据《麻城县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因为夏季闹干旱,庄
稼几无收成,米价飞涨,饿死人之事极为普遍。因此可见王道士的童年生活并不会太美
好,从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斯坦因给他照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王道士身体矮小,也不结
实,正是他从小就营养不良的反映。后来他又因为天灾人祸而逃出家乡,来到西北的河
西走廊的酒泉一带。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退伍之后,或无家可归,或想到
自己的童年与逃难经历而不想回家,也没有合适的事情可做,在那个年月象他这样的人
连吃饱肚子都成问题。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在当地出家受戒为道土,师傅是
一个名为盛道的当地道士,给王道士给了个道号,叫法真。
出家当了道士,本该安静地过下去,可是后来他又不满足于现状,也是因为他自己
习惯了流浪生活,离开酒泉,向西云游,来到敦煌莫高窟,时间大约在清光绪二十三年
(...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6673
10
当年派不派军队入朝,是对新中国的考验,也是对老毛的一个巨大考验。
不派吧,要是美国占领了整个朝鲜,那中国的东北将会是美苏对峙的一个前线阵地,那
么东北的资源就不能最大程度开发。最重要的是,就不可能从苏联得到令中国脱胎换骨
的技术援助。至于共产党国家的兄弟情也是一个因素。
但面对的敌人实在太凶恶了,在解放战争时,面对美式训练和武装的国民党军队,
解放军打得也很吃力,更不用说遇到了装备更好,训练更好,战争经验更丰富的美军了
。而且老毛还考虑到美国可能会重新武装日军,在朝鲜战场上再次遇到日军,可不是好
相与。
不管怎么样,也不管老毛考虑了几天几夜,中国还还出兵了,虽然名义上是志愿军。
现在是知道了抗美援朝胜利了,虽然自身的牺牲也很大,但是如果失败了呢?
失败的后果是什么呢?
美国会控制整个朝鲜半岛,东亚的形势会发生巨变。美苏隔着东北对峙,鬼缩到岛上的
蒋介石会更加蠢蠢欲动。。。
这都是国际上的后果,国内呢?
有那么多人反对或不支持出兵朝鲜,真失败了的话,他们会不会起来造老毛的反?
c*c
发帖数: 2397
11
我引用曾子的那句话,不主要是针对你,是因为版面上充斥了互相谩骂攻击的帖子,对
古人包括民国时期/文革时期或者更近时期的人物,包括政治的人物,学术的人物, 也
包括普通的士兵和老百姓,他们很多人死于战场,也有些死于非命,不管怎样,很多都
是值得纪念的。民国时期的学术,因为个人喜好有争论也是正常的,钱穆先生说中国每
800年应该出一个圣人(周公-孔子-朱子),期待中国再出一个类似的圣人。也许民国
时期的人物学术还不曾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包括钱穆本人的学术
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
转了陈寅恪先生的这篇文章,你有兴趣就看看吧。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881727/
义宁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⑵。王国维死后,学
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⑶。在当
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
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
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亡的太可惜了

。但给钱了?
再给你看看史兵部的策略,不就是借虏平寇么
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
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谊于草莽也,诚以大夫
无私交,《春秋》之义。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琰之章,真不啻从天而降也。讽读再三,
殷殷致意。若以逆成尚稽天讨,为贵国忧,法且感且愧。惧左右不察,谓南中臣民偷安
江左,竟忘君父之仇,敬惟殿下一详陈之。
我大行皇帝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真尧舜之主也。以庸臣误国,致有三月十九日之变。
法待罪南枢,救援无及,师次淮上,凶闻遂来,地坼天崩,川枯海竭。嗟乎,人孰无君
,虽肆法于市朝,以为泄泄者之戒,亦奚足谢先帝于地下哉!
尔时,南中臣民哀痛,如丧考妣,无不抚膺切齿,欲悉东南之甲,立剪凶仇。而二三老
臣,谓国破君亡,宗社为重,相与迎立今上,以系中外之心。今上非他,即神宗之孙、
光宗犹子,而大行皇帝之兄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五月朔日,驾临南都,万姓夹道
欢呼,声闻数里。群臣劝进,今上悲不自胜,让再让三,仅允监国。迨臣民伏阙屡请,
始于十五日正位南都。从前凤集河清,瑞应非一。即告庙之日,紫云如盖,祝文升霄,
...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41892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同盟国为什么会输掉一战?
一战战前德奥意三国同盟啊,
但是战争一开始,意大利决定不参战,而是观望,
然后看协约国有前途,就反水投奔协约国。
当然协约国也不是好相与的,对这种墙头草就是最后分赃基本没它的份儿。
导致意大利满怀怨气,然后二战又跟德国同盟了
c*c
发帖数: 2397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15
你读下老毛这篇文章,就是搞农民伟大,地主邪恶吗, 好好学习一下。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一九二七年三月)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我这回到湖南,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情况。从一月
四日起至二月五日止,共三十二天,在乡下,在县城,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
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所得材料不少。许多农民运动的道理,和在汉口、长
沙从绅士阶级那里听得的道理,完全相反。许多奇事,则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我想这
些情形,很多地方都有。所有各种反对农民运动的议论,都必须迅速矫正。革命当局对
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必须迅速变更。这样,才于革命前途有所补益。因为目前农
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
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
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
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16
<历史的审批>啊
林彪案件的检察官黄火青写的.书中说是林立果的窃听记录.
《黄、叶通话记录》
时间:一九七O年十月七日晚.
地点:毛家湾叶群卫生间。
通话时间:157分钟.
通话内容;
叶:黄总长吗,你现在干什么?
黄:没多少事.
叶:你想我吗?
黄;怎么不想呢!
叶:我猜你也会想的.说真话,我可想你了.你知道我
现在在什么地方给你打电话吗?
黄;不知道。
叶:在我卫生间的浴池里,我正在洗澡.我一洗澡就想
起咱俩在你卫生间那次,真醉人哪!我一想你,就躺在浴池
里,闭上眼睛,回味那醉人的时刻。
黄:你对我太好了。
叶: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朋友,也没有做到对
你这样的狂热。我心中有一股对你爱慕的热流,觉得青春虽
然没有再来的时候,但感情的花怒放了。第一次对你的爱慕
是珍宝岛的讲话,我觉得,哎呀!太晚了,认识的太晚了,时
间流逝的太多了。对你,在广东是有机会认识的,为什么失
之交臂呀!
黄;嗯!是啊。
叶;到面前的人都错过了,一过就是一、二十年.当时
就觉得,我... 阅读全帖
w***a
发帖数: 1053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密败得太快
我怎么记得是李密投翟让,不受待见,然后出走,联合了一帮强盗做大,然后翟让再加入的.
李密最大失误是不该和王世充硬拼,结果弄得去投唐.李唐开国父子都不是好相与的.
此人能力虽不如李渊李世民,但是当时要强于王世充,其他窦建德,宇文之流更是没法比.
那些人都有地盘,而李密后期几乎是白手起家,对王世充对宇文,都是以少胜多,最后一战
意气用事不听劝告,结果惨胜.
a****5
发帖数: 10854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始皇帝“坑儒”的疑问
明显是两个大忽悠怕行骗败露,出逃未果,始皇帝怒,追查,于是一群江湖骗子相互攀
咬,被始皇帝坑了460几个。估计难免有些许小忽悠跟儒家有瓜葛,但明显始皇帝的这
次严打不是冲着儒生来的。
是谁第一个把这“坑儒”的屎盆子扣在始皇帝头上的?
史记 始皇帝本纪: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
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於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
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原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
药殆可得也。”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
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锺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
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
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
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始皇帝“坑儒”的疑问
坑的还是儒生没错
不过你说的对不是冲着儒家来的

明显是两个大忽悠怕行骗败露,出逃未果,始皇帝怒,追查,于是一群江湖骗子相互攀
咬,被始皇帝坑了460几个。估计难免有些许小忽悠跟儒家有瓜葛,但明显始皇帝的这
次严打不是冲着儒生来的。
是谁第一个把这“坑儒”的屎盆子扣在始皇帝头上的?
史记 始皇帝本纪: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
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於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
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原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
药殆可得也。”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
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锺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
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
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始皇帝“坑儒”的疑问
这年头,标新立异的总是大有人在。其实坑儒仅是一方面,背后还包含有对知识分子的
大规模迫害。
秦始皇坑儒的时候,这些儒生已经是剩下的肯和秦合作的一批了。司马迁专门记述了为
首的两个侯生卢生的话,大意是秦始皇刚愎自用,不愿意听真话和批评,动不动就刑杀
立威: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
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
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
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
也就是说,秦始皇招来这些儒生不是为了让他们施展自己的特长的,而是作为摆设,然
后给他们一个mission impossible,求仙。大家都知道这个求仙是不可能的,但是没人
敢提出反对意见,否则的话就可能被酷刑诛死。不能说不行,而秦朝的酷法,如果偏方
无效就要被杀死。拿不出可行的东东,侯生卢生就采取各种手段应付,尽量加大难度,
能打消秦始皇的念头最好。但最后还是不成,就遁了。这被坑的460余人还是"诸生传相
告引"牵扯进来的,其实就是红...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63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天津保卫战(国军版)
失败之始末
天津处于渤海之滨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重要,为华北重镇。对日抗战胜利后,为防止
共军进犯,驻防于此的国军将士不断地加强城防工事。国共内战期间,为抵御林彪部队
的攻击,国军尽管奋战不懈,然终因后援不济而告弃守…
天津,位于河北省境内,它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大清、子牙、永定、南运、北
运五条河流在天津汇聚成海河,经塘沽入渤海)贯穿市区。
华北工商金融重镇
天津距北平仅一百二十公里,是北平最近的出海口,也是京畿重要屏障。它是津浦铁路
的起点,北宁铁路中枢站;设备完善的大沽码头,轮船可通往国内外各商港;张贵庄国
际机场,有定期班机飞往世界各地。天津的陆、海、空交通,可谓四通八达,便捷顺畅

天津的工商业有近三百余年悠久历史,基础良好,发展快速的链钢、造船、采矿、制车
、化学、军火、水泥、纺织、造纸、面粉等轻重工业;南来北往繁荣的货物集散商业,
促成天津为北方工业和金融中心。在繁华的往日,天津与上丅海并列为中国两大商埠,
当时人们都称天津为「大天津」,上丅海叫「大上丅海」。
政丅府在大陆时期,天津是我国十二个院辖市之一。从清末民初至抗丅日胜利之前,因
为我国曾惨遭帝国主义的侵略...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6727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常粉过来鉴定一下真伪
我跟这个帖子不是回普世教徒的,是跟那些跟我有类似观点的说的,研究点具体问题岂
不乐哉,别这跟教徒扯蛋了。道不同不相与谋...

I
w****2
发帖数: 12072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龙应台集“后蒋时代”错误思想的大成,似正而妖,言伪而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01:25:41 2012, 美东)
■“李敖秘密谈话录”,要出多少本呢?
□不知道。第一,要看我活多久;第二,要看我兴之所至,拾遗到什么地步。
■为什么第一本谈话录就好像锁定龙应台呢?
□因为她“横亙”在我眼前。
■你用“亙”字,多么老去的一个字,它的意思是从这端到那端,横在你眼前。亙是什么?拦路虎吗?
□不是拦路虎,拦路虎是国民党;也不是过街鼠,过街鼠是民进党。龙应台只是一块木头、“残山剩水”中横亙的一块木头。
■你的意思是她也拦过路、也过了街?
□她的问题是正在拦路、正在过街。她是现在进行式,是代表头脑不清中国人的“文化现行犯”。并且这种“文化”,也是卧虎藏鼠的,洋溢著鼠疫。
龙应台提议与我拥抱
■我还是有点纳闷,纳闷你出这本书。你在“九一一”第九周年,写了一部“大书”──“阳痿美国”,明显把你的写作方向,指向全世界了,为什么又有回头的跡象,出这本“...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10093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墨门片光
墨子学过儒学,结果却是“揭竿而起”,专门造孔老二的反
孔子主张吃好的、喝好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墨子则是崇尚粗茶淡饭、吃饱
就好,““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孔子主张厚葬,高度重视祭祀、礼乐的教化;墨子则专门“节用,节葬,非乐”。。。
。。。
对比儒家和墨家,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孔子之后,下一个主要的哲学家是墨子。他姓墨名翟。《史记》上没有说他是哪国
人,关于他的生平也说的很少,实际上等于没有说。因而关于墨子是哪国人历来有意见
分歧。有些学者说他是宋(今豫东鲁西)人,另一些学者说他是鲁人。他的生卒也不能肯
定是哪年,大概是在公元前479一前381年以内。研究墨子思想。主要资料是《墨子》一
书,共五十三篇,是墨子本人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
墨子创立的学派名为墨家。在古代,墨子与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墨学的影响也不亚于
孔学。把这两个人进行对比,是很有趣的。孔子对于西周的传统制度、礼乐文献,怀有
同情的了解,力求以伦理的...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周到秦朝时的华夷之争
要搞清秦朝焚书这个事情,需要知道如下几点:
第一,目的为何?
第二,执行力度如何?
第三,结果如何?
第一,焚书的目的。关键在于李斯的话
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
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
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
,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
,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
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
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
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大家需要了解一点背景知识,即春秋战国一直蔓延到秦朝时的华夷之争。这一点如果仔
细读史纪的话是可以深刻体会出来的。当时的几个强国,秦楚都是...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8486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电影《路漫漫》(1981年)
“1933年5月1日,年仅29岁的段德昌在苏区“左”倾错误的“肃反”中被错杀于湖北巴
东金果坪。他在被关押的石洞壁上书写了于谦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
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当知道自己将被处死时,他提出了一个
要求:“如今红3军子弹极缺,杀我时不要用子弹,子弹留给敌人,对我,刀砍、火烧
都可以。”
“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在人生道路的转折点上幸遇段德昌,两人共同谱写了一段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民政部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在序号为“
壹”的那一张上,毛泽东主席神情凝重地签下了“段德昌”3个字。从此,段德昌被称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号烈士,受到党和人民的深情褒奖。
段德昌,字裕后,号魂,1904年生,湖南南县人,黄埔四期生。1926年6月从中央
政治讲习班毕业后就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1师政治部秘书长,在部队中宣传革命思想,
并参加了北伐战争。
在随部攻打武昌的战役中,段德昌与时任1团1营营长的彭德怀第一次相见。忠勇坦
荡,正道直行,疾恶如仇是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段德昌的性格特点;彭德怀当时虽
是湘系旧军人,...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27
某知名id的 “苏定方一千破八万”的帖子最近引起了热议。原作者认为,按照敦煌吐
蕃文文献记载,初唐名将苏定方曾以一千兵马击败依附吐蕃的吐谷浑贵族达延莽布支率
领的八万之众,这是一个较少为世人所知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战神苏定方创造的又一
个奇迹。
该作者的原贴在此:
http://www.mitbbs.com/article/History/31855677_4.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History/31855679_4.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History/31855681_4.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History/31855687_4.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History/31855685_4.html
不难发现,其实该作者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史料证据来自于《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
本)》,王尧 陈践 译注, 民族出版社,1992。相关的具体文字表述为:“达延莽布
支于乌海之东岱处与唐朝苏定方交战...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2584
28
李将军治学严谨,文脉清晰,实在是大陆中国难见的人才啊。
s**********e
发帖数: 33562
29
“毋庸讳言,“扬胜讳败”是古今中外的“人之常情”。即使承认失败,也往往要用“敌
强我弱,敌众我寡”之类的托辞岩石一番。更何况是八万大军被对方一千人打败这种众
寡悬殊很丢面子的败仗?而且,附图中列出的其他战例大都是吐蕃洋洋自得的在吹嘘自
己如何一次又一次击败唐军。因此,吐蕃文献即使偶尔可能承认自己的确被唐军击败了
,也不太可能承认自己是被对方以“一千破八万”这种形式击败的。况且,达延八万人
被苏定方一千人击败,不符合该文献记载的唐与吐蕃之间的其他战例的基本规律。”
这一段归纳起来就两个字:常理。
r*****y
发帖数: 53800
30
常理说比较符合原作者的思维方式。因此使用较易为原作者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与之沟通
商榷是合理和必要的。
发信人: tin (大猪小猪摞一盘),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苏定方一千破八万的一点点考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7 12:36:27 2012, 美东)
以上各史书均未找到苏定方的乌海战役,也没找到钦陵的书信。
所以如果能找到钦陵的书信,将会是最有力的证明。
从常理上说,敦煌文书中的记载除了这一条,涉及唐朝的,基本都能在汉文史书中找
到佐证,没理由怀疑这一条是错误的。而且记载己方战败的可信性一般会比较大。个人
倾向于这条记载为真。那么为什么汉文史料没有呢?这很可能涉及到当时的政治斗争。
先记住这几个人:许敬宗,李敬玄,李义府,刘仁轨。苏定方在政治倾向上,应该是跟
前三个一个派别的,而与刘仁轨不同。具体且听俺慢慢说来。

“敌
s***e
发帖数: 361
31
kao 贴出藏文原文让漢藏翻译打仗也比你们打口水仗好玩
r*****y
发帖数: 53800
32
的确,最好的办法是贴出藏文原文。让懂汉藏两种文字的人仔细辨析。
我希望这里贴的是准确的藏文原文。第10条应该就是有关“乌海之战”的记录。
l*****i
发帖数: 20533
33
不是专家就不必非要说什么了。这种东西外行人猜来猜去都是白给。古藏文研究领域到
底怎么个格局有几个人知道?比如‘按说藏族学者应该比王陈两位汉族学者对古藏文原
文的理解更为准确’这种‘按常理’的臆测毫无意义。单论逻辑,反例比比皆是。
s******8
发帖数: 7105
34

“敌
不服,赶紧挖点料出来写一篇。否则不好看呀, 呵呵。
q*d
发帖数: 22178
35
三国的例子举的不好,
除了蜀国没有史官外,陈寿基本是各国国志采用本国的说法,
等于被告原告的说法都有,而非一面之词,这样有矛盾的地方很正常.
旁观三国的,可以看证据.
1.以赤壁之战为例,吴书讲的很厉害,但是曹操有名有姓的将领
没有一个在此役阵亡的--相比夷陵,刘备损失了冯习,张南,
马良等部下,比较而言,中立旁观的也许认为魏书里的说法更靠谱.
2.诸葛北伐与司马懿的交手:最早说诸葛小胜的是汉晋春秋,
此书成书于东晋,一般被认为可信度很高.说司马懿大胜,
斩俘万计的晋书,成书于唐,晚了三百年不说,里面不靠谱的记载
极多.从更靠谱的三国志看,自此一役后,司马懿开始坚守不战,
中立的旁观者大概也可以判断出他肯定是吃亏了,即汉晋春秋大概是对的.
3.至于说到逍遥津,魏书说800破十万,几复获权,在孙权都几乎被抓的
情况下,吴军大概没有闲心数枪数炮,不知道来了800人不奇怪吧.
相反,吴书的记载没有任何与魏书的矛盾的地方:
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
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扞权,权乘骏马越津桥得去。
以上记载几乎证实了张辽袭击孙权差点把丫抓了的事实,
只是没说对方兵力而已.似乎旁观的不...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36
三国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本方史书一般都是扬胜讳败。即使承认本方战败,如曹操败于赤
壁,孙权败于合肥,也不太可能由败方自己主动承认自己8万被对方1千击败,而是像曹
操传孙权传那样模糊双方参战兵力。
翻译是非此即彼,要么是人口从8万减至1千,要么是达延以一千人击败唐军8万。两个
选项不可能同时成立,所以不存在你说的达延战胜,但是人口从8万减至1千的问题。
再说,人口减少并不一定都是死亡,逃亡也很有可能。有可能是达延死了,其部众四散
。类似于铁木真的父亲死了,其部众四散。
c*****t
发帖数: 520
37
在承认“达延卒”,但对“八万......一千”句中其他文字不解其意的前提下,我们可
以有若干种猜测。例如:
“八万(吐蕃军)减员一千。”
“八万(吐蕃军)斩获一千(唐军)。”
“八万(吐蕃军)击退一千(唐军)。”
“八万(唐军)减员一千。”
“八万(唐军)斩获一千(吐蕃军)。”
“八万(唐军)击退一千(吐蕃军)。”
等等等等。
当然我们也可以猜:“八万(唐军)败于一千(吐蕃军)。”但是这种猜测未必比以上
的其他说法更合理。
r*****y
发帖数: 53800
38
首先这句话应该是省略了主语。其次有藏族学者认为是翻译错误,此战实际是达延赢了
。尽管达严本人战死。
所以“八万......一千”的......应该有表示胜败关系的意思。
如果省略的主语是唐军,则是:唐军8万败于吐蕃军一千。
如果省略的主语是吐蕃,则是:吐蕃军8万败于唐军一千。
从人的习惯心理来说,即使承认自己战败,也不太会承认自己是在8万对一千的情况下
战败的,因此我认为第二种的可能性小于第一种。
q*d
发帖数: 22178
39
一般民族的书面语言语法,一句话就一个主语吧.
无论哪个翻译看,那句话的主语就是达延吧.
q*d
发帖数: 22178
40
李奇微啥时候改名叫叫陶渊明了?
v*****s
发帖数: 20290
41
看不懂。。。
五柳先生的女朋友是谁?
a***e
发帖数: 27968
42
你这个唐军主语省略不符合省略主语的常识
达延就是整个记录的主语
r*****y
发帖数: 53800
43
你咋知道古藏语肯定如此?
D*****i
发帖数: 8922
44
这个事情没那么复杂,两个白纸黑字的翻译都是说吐谷浑败给唐军。一个版本说吐谷浑
八万败给唐军一千,一个版本说吐谷浑结局是首领死,部众从八万减少到一千。
所谓第三种说法,即所谓藏族学者认为的吐蕃获胜,在看到他们白纸黑字的说明前,我
只能将其认定为网上的嘴炮。
f**********4
发帖数: 2617
45
你好像把吐谷浑和吐蕃搞混了吧?
D*****i
发帖数: 8922
46
我只是照本宣科。翻译的文字上是吐谷浑。
从这个thread中提供的信息来看,是吐谷浑跟吐蕃是一方,唐军是另一方。
f**********4
发帖数: 2617
47
两个翻译版本都是达延莽布支出战唐军,只是在八万对一千上有区别,而达延莽布支据
tin原帖考证是吐蕃要人,统领的自然是吐蕃军。之前讨论中亦指出吐谷浑是唐的盟国
,吐蕃当时攻略吐谷浑,吐谷浑怎会和唐军交战?
o**4
发帖数: 35028
48
不能google translate么?
D*****i
发帖数: 8922
49
我说了,我只是照本宣科。你的这些问题不应该问我,而要去问LZ等人。
你可以以下面这些词语为关键字搜索顶楼文章,这些可不是我的原话。有问题问LZ。
吐谷浑贵族达延莽布支率领的八万之众
阿柴[即吐谷浑]人口
吐蕃文献即使偶尔可能承认自己的确被唐军击败
f**********4
发帖数: 2617
50
啊,是我不仔细。tin的考证贴的结论是达延是吐谷浑的带路党,领着吐蕃军攻打自己
的国家。这里还是应当是吐蕃军而不是吐谷浑军。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