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 发帖数: 22064 | 1 http://hubao.an.blog.163.com/blog/static/4188684320152354328272/
2015-03-03 17:43:28|分类:军事历史|举报|字号订阅
本文作者简介:葛元仁,首师大附中1966届高中毕业生,1968年到山西夏县禹王公社插
队,曾担任民办教师,大队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抽调到太原铁路分局工作,曾担任团
委书记;1977年考入山西矿院,曾担任全校学生会主席。现为黑河知青博物馆名誉馆长
。高级工程师。已退休。
聂新元,人大附中1968届高中毕业生,1969年到陕西延安地区宜川县云岩河公社插队,
1971年初选拔担任公社和县委干部,曾担任宜川县公社团干、团委副书记。1978年底调
入原机械工业部科研事业单位工作,曾在多部门任职,高级经济师。已退休。
目前社会上对知青上山下乡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方兴未艾,评价五花八门,不少议论是以
知青的感受谈知青问题,或就知青上山下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说知青问题,甚至从一
个概念来推导另一个概念,并且以此为依据对持续几十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进行评价
。这样的研究方法是主观、片面、形而上学的。对知青...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敢于斗争的青年人——记辽宁省下乡知识青年张铁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6 00:13:14 2017, 美东)
人民日报1973年09月10日第2版
专栏:
在辽宁省最近召开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上,一个面颊黑红,身体结实,生气勃
勃的青年人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大家说:“他真是个敢于斗争的青年人!”这
个青年人,名叫张铁生,是出席这次会议的特邀代表,兴城县的下乡知识青年。他敢想
、敢说、敢干的事迹,是很多的。
一
张铁生从兴城中学初中毕业以后,一九六八年十月,满怀革命豪情,到本县望海公社厂
子沟大队插队落户。刚下乡时,有个“好心人”对张铁生说:“到农村,多栽花,少挑
刺,好好劳动,就能早走。”听了这话,小张当即给顶了回去:“我到农村不是来镀金
,而是来革命。人活着不能为了个人私利,革命者的一生应该是斗争的一生!”厂子沟
大队有个家伙,经常为非作歹,破坏集体经济。有一次,他故意捣乱,不服从队里分配
给他的活计。张铁...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38bd070100wbfz.html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周启博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已经过去70余年,当年的知识青年多已凋零。但是一二九以
后北平大学生中争论的是非并没搞清,值得再次审视。
中共执政以来,中国大陆历史课本一面倒地声称由于国民政府媚日卖国,爱国学
生才上街游行抗议,一二九事件因此酿成。游行之后有些学生认为学生已尽了言
责,应该重回书斋求学,而且抗日应由国民政府领导。因此,这“另一类”一二
九知识青年被中共及其控制的学生组织目为“右倾”“逃兵”和“叛徒”而大加
挞伐。中共执政后他们更横遭迫害,并祸及子女,这些苦难都肇因于一二九之后
他们与中共的不同意见。
1930年代年的中国积弱,军事上完全不是日本的对手,如与日本全面开战则必败
无疑。有鉴于此,国民政府忍辱负重,对日交涉多作让步,以换取时间提升军
力,同时也期待美国放弃中立出面干预日本对华扩张。而日本则步步紧逼,一再
挑衅,力争尽快开战。中国有识之士都体谅国民政府的苦衷,傅斯年先生就说过
主张速战的人是“逼政府自杀”。中共高层的毛泽东等即属...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 人民日报1973年09月10日第2版
专栏:
在辽宁省最近召开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上,一个面颊黑红,身体结实,生气勃
勃的青年人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大家说:“他真是个敢于斗争的青年人!”这
个青年人,名叫张铁生,是出席这次会议的特邀代表,兴城县的下乡知识青年。他敢想
、敢说、敢干的事迹,是很多的。
一
张铁生从兴城中学初中毕业以后,一九六八年十月,满怀革命豪情,到本县望海公社厂
子沟大队插队落户。刚下乡时,有个“好心人”对张铁生说:“到农村,多栽花,少挑
刺,好好劳动,就能早走。”听了这话,小张当即给顶了回去:“我到农村不是来镀金
,而是来革命。人活着不能为了个人私利,革命者的一生应该是斗争的一生!”厂子沟
大队有个家伙,经常为非作歹,破坏集体经济。有一次,他故意捣乱,不服从队里分配
给他的活计。张铁生觉得有责任维护社会主义劳动纪律,便当场同他进行了面对面的斗
争。事后,这个家伙怀恨在心,装疯卖傻,对小张进行威胁恫吓。张铁生识破了他的花
招,继续进行斗争。在大队党组织的领导下,小张到群众中调查了解,掌握了这个家伙
偷窃公家食盐等犯罪行为,和群众一起对他进行了批判。不久,这个...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5654 | 5 i support: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if i had had power as Lao Mao did, i would have asked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too
just too many nerds among 知识青年, we need to:
yie man ji jing gu, wen ming ji jing sheng |
|
s*******n 发帖数: 10426 | 6 毛主席大手一挥:知识青年下乡去!
小平大手一挥:知识青年出国去! |
|
t**********8 发帖数: 1683 | 7 印度知识青年为什么背叛“民主”?
——评印度2012年革命电影《无法避免的战争》
字号:小中大2013-07-16 08:27:27
更多
224
关键字 >> 印度印度电影无法避免的战争印度民主印度青年印度知识青年中国革命毛派
国家机器
一队全副武装的军警驾车闯进了一个小山村,他们已经得到情报,村子里藏有游击队员
,但由于担心受到袭击,军警不敢挨家挨户地搜查,于是便抓了两个妇女和儿童作为人
质,大声威胁说如果游击队员不肯出来自首,就要把她们当场杀死。几位游击队员在藏
身处焦灼地注视着这一幕。最终,他们的指挥员——一个美丽坚强的女游击队员,决定
牺牲自己保护村民,她把武器交给身边在战友,大义凛然地迎着军警的枪口走了出去……
猜猜看,这是什么电影中的情节?《平原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
?全都不对。这是印度电影《无法避免的战争》中的一个情节。这部由Prakash Jha执
导,2012年上映的影片,是印度电影中的一个另类,大大改变了笔者对印度电影的刻板
印象。这部片子和宝莱坞量产的印度片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假欢乐、假幸福的气氛,而
很像是传统的中国革命电影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8 上山下乡有双重战略目的,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备战。这两个目标一直相伴相生,但是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
64年之前。规模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实验,看看农村能不能承受人口突然增加带来的物
资/文化沟通等困难。
但是64年之后,战备需求逐步开始加强。这也是因为苏美加紧对中国军事威胁的原因。
64年5月份之后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口号。首先是迁移工业到三线,把容易
受到军事威胁和打击的一线(华东)和二线(华中)的经济目标搬到西部。
这时不能不提中苏关系。中苏关系恶化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试图搞掉老毛
,这让毛泽东十分警惕苏修势力对中国的影响,提出党内可能有赫鲁晓夫。为了彻底打
倒官僚阶层清算走资派修正主义,66年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文革的目的就是发
动群众依靠群众,也就是大民主。
文革的矛头直指修正主义,直指苏修,所以苏联和中国关系进一步急剧恶化。苏联在中
国边境摆上重兵,并且在边境制造事端。为了备战,就不得不考虑防备对方对中国进行
核打击。随着边境形势日益紧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规模在68年突然放大。与此同时,
中苏边境也不断有事,以至于次年就爆发了珍宝岛冲突。
可以说,毛泽东...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14887 | 9 尼玛,广东的跑香港,新疆的跑苏联。
再封闭下去,知识青年也会造反的。 |
|
v**o 发帖数: 4956 | 10 林立果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失业
571工程既要没读过么?他就是说皇帝没穿衣的那个人 |
|
|
h*d 发帖数: 19309 | 12 转贴几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探析
2009年01月21日 15:20《党史文苑》【大 中 小】 【打印】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伴随着共和国坎坷的步伐,走过了它
兴衰跌宕的历程。至70年代末结束时,已有近1800万城镇知青被下放到农村。它不仅改
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它虽“随着‘文化大革
命’的结束而趋于沉寂。但是,它留下的历史震荡还没有完全消失”①。那么发动这场
运动的缘由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特有的历史现象,是多
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解决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中国政府对旧有的教育体制、机构等实行了
改革,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教育事业的发展缺乏
计划性,盲目性很大,原来各级学校不合理的比例尚未能基本改造过来,小学发展过多
,高等及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较少”②,1953年对中小学进行了整顿和巩固,压缩了初中
小学的招生人数,结果,是年未能升学的总数由1952年-10.2万人上升到1953年的213
.4万人。... 阅读全帖 |
|
l*****8 发帖数: 202 | 13 长沙知青大逃亡
陈秉安
2015年第1期 炎黄春秋杂志
1964年,湖南省组织了数万未被高校录取的城市学生和闲散青年奔赴人口少、耕地
相对宽裕的湘南、湘西农村。仅零陵地区的江永县一个县就下放了6000多名长沙知青。
这6000多人绝大多数都出身于资本家、地主、右派、国民党军官……的家庭,其中
颇有一些三湘名人,如两江总督陶澍、军机大臣左宗棠、湖南都督焦达峰、国民党将领
廖耀湘等的后人。有些公社(比如白水公社)的下乡知青中,"黑五类"子弟比例高达95
%以上。以至于有些知青点要成立一个团支部,会"很困难"。(江永县档案:《桃川农
场关于努力发展共青团组织的汇报》语)。这为后来当地屠杀"地富反坏右"风潮时,屠
杀到长沙知青留下了恶根。
但这批知识青年长期受到党的"革命理想"的灌输,老实、听话,一般都乐于"改造"
自己,甚至有一部分知青抱有"赎罪"的心理。在最初的两年里,这些年轻人积极劳动,
办夜校、组织农民学文化;有知青为病重的农民献血,白天在烈日下劳动,晚上,还打
着手电筒在被窝里面写歌颂党和毛主席的诗歌。
下面是一首我们将提到的一个人物王伯明的小诗《新农民之歌》:
扶着犁,扬起鞭
赶着... 阅读全帖 |
|
o****y 发帖数: 26355 | 14 知识青年
百科名片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
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
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目录
历史背景
年代划分
1. 早期知青
2. 前老三届
3. 其他
历史背景
年代划分
1. 早期知青
2. 前老三届
3. 其他
展开
编辑本段
历史背景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
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
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 1953年人民日报就
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
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 阅读全帖 |
|
v********d 发帖数: 618 | 15 这一个是我看到的比较权威的。
上海女知青徐玲先的死引发上山下乡运动结束
摘自《中国知青梦》,邓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回家是每一个人的心结!
更是每一个不明不白飘流异乡的知青的心结!
可是却有为数不少的知青至今还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回家!
为这些飘流在他乡一辈子的知青们祈祷!!!
一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日上午十一时,也就是北京那个庄严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进入意义重大的主题报告的时候,在云南边陲一个地图上无法查到的叫做橄榄坝的偏
僻地方,一个名叫徐玲先的上海女知青腆着无比沉重的大肚子,困难地行走在凹凸不平
的山间小路上。没有人声喧哗,没有尘土飞扬,只有一缕深秋的太阳寂寞地穿过树林,
将破碎的光斑洒落在这个即将成为母亲的气喘吁吁的年轻孕妇身上。女知青不时直起腰
来,抹一抹额上的汗珠,或者扶住路边的树干歇一歇。她当然不可能知道此刻正在遥远
的北京所发生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与她和知青未来命运的关系,眼下她只有一个比任
何时候更加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快快赶完这段不算太短的路程,把孩...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7455 | 16 上午6:56(3 小时前)被社会忘却了的故事,被强奸女知青人数超过南京大屠杀从 人
人都是艺术家 作者:梁萧一个女知青麻木地推开生产队长家的门,一步一步、沉重万
分地走了进去。
生产队长的桌上摆着半瓶二锅头和一小盘花生米,还有一张招工表格和生产队革委会的
大樱
女知青站住了,双目无神,象一个被送上祭台的羔羊。
生产队长甚至连门都不关,闪闪烁烁的油灯都不吹,就粗鲁地笑着,一把扯开女知青的
衣衫,无耻地揉摸那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乳房,然后把她推倒在充满汗味和臊味的木板
床上。
女知青没有喊叫,怕人听到,只是心和下体一同疼痛着。
当女知青从床上站起来,滞重地穿着衣服时,生产队长将血红的大印盖在了招工表上。
和那大印一样鲜红的还有床单上几块处女的血痕。
假如这仅仅是故事,是小说,那么,本文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
一九七二年,安徽某县首次由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全县数万知青展开大规模竞争,最
终有七十余人获得这天大的幸运。在进行上学前体检时,妇科检查的医生惊讶地发现,
七名女知青没有一名是处女,而且几乎全都不是陈腐性裂痕。她们都是在招生通知发下
以后失去贞操的。
女知青们是以肉体为代价换得一...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1141 | 17 1968年,毛泽东一声号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导致大约1600多万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被派往中国农村地区。这场上山下乡运动,历时
十多年,影响到的知青占当时中国城镇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波及当时中国城镇大约一
半的家庭。
知青们在艰苦落后的农村地区耽误了学业和事业,浪费了青春,失去了最佳年华。在云
南和北大荒等地区,知青被迫害甚至强奸的事件不断发生。与此同时,中国在二十世纪
后期曾经出现科技和学术人员断代,也是知青上山下乡的恶果之一。最后,百分之九十
九以上的知青都返回了城市,用行动否定了这场运动。
就是这样一场影响无数人命运的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却只占了一页
的篇幅。该书指出:“上千万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经受了锻练,接触了生产实践
,增长了才干,为开发、振兴祖国的不发达地区做出了贡献。”不过该书也承认:“在
青春年华失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材生成的断层,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长
远的危害。”
*上山下乡运动目的何在?*
毛泽东为何发动上山下乡运动?有人说,毛泽东在1968年要稳定局势,所以要把造反的
红卫兵赶出城市。也有人说,... 阅读全帖 |
|
o****y 发帖数: 26355 | 18 中国知青史
目录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目录
序言
文摘
后记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作者:定宜庄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87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01707840
装帧:平装
开本:16
语种:中文
定价:102.00
编辑本段
内容简介
《中国知青史(套装共2册)》是《中国知青史》的前半部分,迄止时间为1953年到
1968年。根据官方文献档案与当时的公开出版物,分析和叙述了“文革”前知青上山下
乡作为一项正式的国家安置政策出台、演变和形成的过程。作者明确指出了以下三点:
第一,知青上山下乡政策的出台,不仅出于政治与意识形态层面的考虑,而且与建国后
几乎每一项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紧密相关,是各种政策施行造成的结果。不能脱离特
定的历史背景,尤其是计划经济的背景来看待知青上山下乡的问题。
第二,“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国家劳动力调配工作的重要一环.旨在为无法
在城市升学就业的青年开辟新的就业道路。但无论作为一项安置工作,还是以后发展成
为一场运动,从指导思想和...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9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article-20110707-scam-up-to-m
“疯狂年代”的“广阔天地炼红心”等宣传画2006年在北京自由市场上卖。
1968年,毛泽东一声号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导致大约1600多万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被派往中国农村地区。这场上山下乡运动,历时
十多年,影响到的知青占当时中国城镇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波及当时中国城镇大约一
半的家庭。
知青们在艰苦落后的农村地区耽误了学业和事业,浪费了青春,失去了最佳年华。在云
南和北大荒等地区,知青被迫害甚至强奸的事件不断发生。与此同时,中国在二十世纪
后期曾经出现科技和学术人员断代,也是知青上山下乡的恶果之一。最后,百分之九十
九以上的知青都返回了城市,用行动否定了这场运动。
就是这样一场影响无数人命运的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却只占了一页
的篇幅。该书指出:“上千万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经受了锻炼,接触了生产实践
,增长了才干,为开发、振兴祖国的不发达地区做出了贡献。”不过该书也承认:“在
青春年华失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机...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有图有真相:毛年代的中国女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9 18:39:04 2012, 美东)
水利工地上的公社女社员
摄于1958年
偃师岳滩生产队食堂把饭菜运往田间
摄于1959年6月
扶沟公社社员在集市上出售农产品
摄于1960年
黄川公社民办小学教师为社员子女教课
摄于1961年
黄川公社民办小学教师为社员子女教课
摄于1961年
吉林省知识青年去村外拾肥
摄于1964年
下乡知识青年高兴地做了赶马车的车老板
吉林,1967年摄
项城县公社社员们
摄于1969年4月
知识青年十姑娘采棉队
摄于1969年
知青在西华
摄于1970年6月
下乡知识青年向党表决,札根农村一辈子
吉林,1970年摄
公社食堂
摄于1970年
水库工地上的石姑娘
摄于1970年
社员夜校学文化
摄于1970年
下乡知识青年在田头、地头演出革命样板戏《红灯记》
吉林,1972年摄
北京知识青年赤脚医生来到牧民家送医送药
内蒙古,1972年摄...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8422 | 21 知青走上政治舞台:46名省级正职官员曾是知青
文章来源: 华商报 于 2012-03-29
自去年10月起,全国各地省级党代会及“两会”陆续召开。目前,14个省、自治区的党
代会已闭幕,其他省级党代会将要召开,全国31个省级“两会”已全都闭幕,省级党委
、人大、政府和政协四大班子已基本调整到位。在124个省级正职岗位中,有24人身兼
党委书记和人大主任两职,目前省级正职官员实际为整整100人。
这100名省级官员目前公布的履历显示,有46人曾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下乡插队当知
青,或是有过工农兵大学生的经历——这成为当前省级正职官员中多数人的一个显著特
征。
“知青”——履历中的时代色彩
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也就是受过一定教育的年轻人。在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期这段特定的历史时期,知青是指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
放到农村做农民的青年,这些青年大多数只接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在农村的“广阔天
地”度过了难忘的“青葱岁月”——“知青”二字,成为这一代人人生档案的关键词。
在这些省级正职官员的履历中,对于这段经历的表述各有不同,多为“农民”、“下乡
”、“插队”、“...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22 水利工地上的公社女社员
摄于1958年
偃师岳滩生产队食堂把饭菜运往田间
摄于1959年6月
扶沟公社社员在集市上出售农产品
摄于1960年
黄川公社民办小学教师为社员子女教课
摄于1961年
黄川公社民办小学教师为社员子女教课
摄于1961年
吉林省知识青年去村外拾肥
摄于1964年
下乡知识青年高兴地做了赶马车的车老板
吉林,1967年摄
项城县公社社员们
摄于1969年4月
知识青年十姑娘采棉队
摄于1969年
知青在西华
摄于1970年6月
下乡知识青年向党表决,札根农村一辈子
吉林,1970年摄
公社食堂
摄于1970年
水库工地上的石姑娘
摄于1970年
社员夜校学文化
摄于1970年
下乡知识青年在田头、地头演出革命样板戏《红灯记》
吉林,1972年摄
北京知识青年赤脚医生来到牧民家送医送药
内蒙古,1972年摄
1973年1月,海南岛广州生产建设部队某团知青插秧种早稻。
1973年1月,海南岛广州生产建设部队某团业余文艺宣传队的知青们,经常自编自演文
艺节目,活跃部队文化生活。这是他们深入黎寨,为黎族群众演出。
1973年1月,海南岛广州生产建设部队某部知识青年电影放映...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有图有真相:毛年代的中国女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9 18:39:04 2012, 美东)
水利工地上的公社女社员
摄于1958年
偃师岳滩生产队食堂把饭菜运往田间
摄于1959年6月
扶沟公社社员在集市上出售农产品
摄于1960年
黄川公社民办小学教师为社员子女教课
摄于1961年
黄川公社民办小学教师为社员子女教课
摄于1961年
吉林省知识青年去村外拾肥
摄于1964年
下乡知识青年高兴地做了赶马车的车老板
吉林,1967年摄
项城县公社社员们
摄于1969年4月
知识青年十姑娘采棉队
摄于1969年
知青在西华
摄于1970年6月
下乡知识青年向党表决,札根农村一辈子
吉林,1970年摄
公社食堂
摄于1970年
水库工地上的石姑娘
摄于1970年
社员夜校学文化
摄于1970年
下乡知识青年在田头、地头演出革命样板戏《红灯记》
吉林,1972年摄
北京知识青年赤脚医生来到牧民家送医送药
内蒙古,1972年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4 2017-11-27 00:10
“毛泽东时代没有失业工人”,这也是毛左人士经常引以为豪的话题。事情果真如此吗
?诚然,从表面上看,毛时代确实是没有失业工人——从一九六八年开始,陆续有几千
万所谓的“知识青年”被驱赶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这些人难道不是
失业人员吗?
有些的毛粉人士却这样解释:这正是毛主席的伟大——让“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思想
改造,以使他们更健康成长……”事情果真如此吗?幸好我们这些历史见证人仍在,否
则,后人真会被毛粉们这些言论所迷惑和欺骗——这些所谓的“知识青年”,其实最高
文凭的只有高中毕业,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的学生。有许多人年纪只有十六七岁,他们
是最须要接受知识教育的年龄,然而,由于城市无法安置这些人。所以,便被一个极冠
冕堂皇的借口“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名义驱赶到农村!除了有权有关系者之
外,绝大多数“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少刚三五年,多则十年,长期在农村接受
“贫下中农再教育”!
这些“知识青年”在农村能接受什么“教育”?没有文化,思想觉悟极低的“贫下中农
”,能传授给这些城里的孩子们什么“知识”?而这些城里孩子在贫困愚昧落后的...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2036 | 25 春华秋实:为毛泽东时代正名
为毛泽东时代正名
——纪念毛主席诞辰118周年
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日。在主席健在的岁月,中国老百姓会吃寿面,以表祝福。在主
席逝世后的一段时间,街头出现了出售主席像的摊位。笔者亲见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买
了主席像,小孩要拿,她连忙护住,说别搞坏了。由此可见人民对主席的深厚感情。再
往后数年,在主流媒体上,毛泽东思想渐渐式微了,代之以所谓的“反思”。诸如“贫
穷落后”;二元结构“欺负农民”;上山下乡是“劳命伤财”;热衷阶级斗争,不搞生
产;不顾人民生活;毛泽东犯了“晚年错误”,文革是“十年浩劫”等等谬论,把毛泽
东时代描绘的一无是处。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对比,这些污蔑渐失市场,证明
毛泽东时代是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社会,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阶级斗争、生产
斗争、科学实验及文化革命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国家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取得辉
煌成就。以下就几个方面逐一论述。
一、毛泽东时代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努力卓有成效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社会化大生产的城市经济和小生产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这是
农业国的特征,在我国,这一特征反映到户籍上,便有“农... 阅读全帖 |
|
R******k 发帖数: 4756 | 26 正文揭秘:
1978年云南知青 集体大返城事件爆发前后
2010年08月30日
核心提示:由于兵团知青大多是1969年前后从京津沪及部分省会城市来到边疆的,年数
长达七八年以上,常年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基层连队,看不到前途,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他们要求返城的愿望比插队的知青更迫切,更强烈。然而,粉碎“四人帮”两年
过去了,国家的整体情况在好转,唯独知青的生存状态未得到根本改善,这就必然导致
他们对有关政策强烈不满。一些了解知青尤其是兵团知青内情的人不无忧虑地说:“知
青状况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我看迟早要出乱子!”果然,就在1978年的年底,震
撼全国的云南知青大返城运动爆发了。
本文摘自:
《世纪风采》2010年第8期,
作者:王心文,
原题:云南知青大返城事件爆发的前前后后
1968年12月,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
示的发表,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发展为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大运动。其时,上山
下乡“一片红”成了“文革”的一个“战略部署”,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运动推向
极端,从而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面貌。1978年云南知青的集体抗争事件拉开...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27 回复 时政讨论区
[国内时政] 《六十五年“扩招”史 三代百姓中国梦 》 5月24日西安演讲 只看楼主
楼主 马前卒
收藏 9 小时前
本帖最后由 马前卒 于 2014-5-25 14:41 编辑
1只谈寻常事
晚上好,大家看我今年像多大?看我脱发也不用猜的太过分,我是1998年上大学的,和
各位的年龄差距最多也就是15年左右。15年前,我也喜欢听讲座,还要拿上小本子边听
边记。不过我今天并不希望你们都拿本子记我的发言。这倒不是因为我谦虚,只是因为
过了这15年,大学生听演讲的目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那时候听讲座,台上很少有我这种还算青年的人。那时候典型的演讲者是一个来自
北京的中年人。
为什么是来自北京呢?因为那时互联网在中国还是个刚刚兴起的东西,上网八块钱一小
时,可以换4份油炸猪排,而且网上没什么东西,有价值的资料连现在的百分之一都没
有;大家获取时政信息只能靠图书馆,靠媒体,或者是靠权威人物的独家消息。人与人
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还是最主要的交换信息方式,要想全面了解校园之外的社会,要想看
公开媒体之外的深入分析,学生只能是听那些消息灵通的人物开讲座,这样的人物往往
...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6798 | 28 当代中国逆城市化研究(1949—1978)
邱国盛
作者简介:邱国盛(1969—),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博士,
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区域城市发展研究。成都610064
内容提要:工业化快速推进而城市人口却频繁向乡村迁移,这是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较
为独特的现象。当代中国的逆城市化是人口众多的新中国在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之
下所选择的以计划经济为主要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必然产物。大量人口由城市
向农村的持续迁移不仅对城市,而且对农村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当代/城市逆城市化
一、当代中国逆城市化的历史回顾
从1949年到1978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工业化虽然取得较大突破,但城市化进程
却相对滞后。据统计,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不足10%增加
到48.64%,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却仅由10.6%发展到17.9%。[1]有学者认为,与中国
工业化进程的正常要求相比,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了至少约17%。[2]当代中国城市化
与工业化的脱节和城市化进程长期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通过户籍制度、粮油供
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一系列... 阅读全帖 |
|
s******8 发帖数: 7105 | 29 不少人认为下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的产物,但是事实上中共早有下岗的传统。根据
我跟一些长辈的了解,在毛时代就有三次下岗高潮。
第一次大下岗就解放一两年后。这次大下岗主要对象是前国民党工作人员、城市的
失业人员以及转业军人。 由于重所周知的原因,中共对前国民党工作人员很不信任,
所以在接管政府完成以后就逐渐把前国民党的工作人员替换,高级工作换成低级工作,
低级工作直接解雇,变成失业人员。另外由于朝鲜战结束,不再需要大量军队,所以这
些军人也没事干了。除了这两类人之外,城市还有因为战乱、社会变更产生的大量无业
人员,所以中共无法安置这些人,只好把他们送到农村。我有两个亲戚,一个是军人,
另一个是失业人员都是此时送会农村种地的。
第二次就是大跃进结束后,中共经济、粮食都很紧张,所以就大规模裁剪人员。
第三次就是知青下乡,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
这三次下岗的原因都因为经济不好或者是政治原因,其特点就是把大量城市人员送
到农村,给点安置费就不管了。至于这些人是否有农业技能、家族的支持帮助就不是中
共政府考虑的了。这些“下岗”人员总数多达几千万(见附件 《当代中国逆城市...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4019 | 30 1968年12月,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
示的发表,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发展为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大运动。1978年云南
知青的集体抗争事件拉开了全国知青大返城的序幕。
一、到1978年年底,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进入第十个年头,全国下乡与支边的知青总
数已高达2000万人,实际尚在农村或边疆接受“再教育”的还有1000万。
全国的知青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插队落户,如遇机会,可以被抽调回城。另一类便是
支边的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他们名义上是兵团战士,享受微薄的工资,但不能招工回
城,也不能招干,这样的知青有200万人,占全国知青的五分之一。
由于兵团知青大多是1969年前后从京津沪及部分省会城市来到边疆的,常年生活在条件
艰苦的基层连队,看不到前途,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要求返城的愿望更迫切。一
些了解知青尤其是兵团知青内情的人不无忧虑地说:“知青状况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解
决,我看迟早要出乱子!”
果然,就在1978年的年底,震撼全国的云南知青大返城运动爆发了。
导致这次运动的一个前提原因是,这年秋天,全国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了40多天
...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21396 | 31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薛喜梅跌入了人生的低谷。1980年,当了12年“农民”的
薛喜梅回到了郑州,组织批准她到河南农业大学深造。两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河南省
农业科学院,后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信息研究所所长,2006年退休。
上世纪50年代,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因毛泽东的亲笔批示而享誉全国,后来更名为“广
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在那股波及全国的知青上山下乡的洪流中,“广阔天地大
有作为人民公社”成为中国知青运动的“圣地”。来自北京、郑州等地的知青源源不断
地涌向这里,从这里走出了全国党代表和中央候补委员卢忠阳、全国人大常委薛喜梅、
中共十大代表杜银娣、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黄法娃等风云人物。
虽然,昔日闻名全国的知青典型早已黯然谢幕,他们的生活也归于沉寂。但是,那段火
红的岁月和点燃了一代年轻人热情的知青记忆永远不会被湮没。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1954年夏天,河南郏县大李庄乡大李庄、邱庄、吴堂、杨庄四个村组织32名知识青年回
村参加农业合作社,有效地解决了合作社缺乏会计和记工员的问题。这一举动在全国开
了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农村工作的先例。随后,大李庄乡的做法引起了许昌地委领导的... 阅读全帖 |
|
k****u 发帖数: 1686 | 32 越穷越革命的年代,她却因穿得太破烂而被打成反革命
2009年11月12日 11:01凤凰网知青【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4条
有位原白沙农场的朋友向我推荐一篇知青博客,寻寻觅觅之下,我终于在海南知青网找
到了它----《陈肖容就在那里》,博客作者:国营白沙农场:白沙鸥。
博文平实,直白,全无渲染,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热泪盈眶。
想不到在四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为劫后重生而额手称庆;当我们为事业有成而洋洋自
得;当我们再度轻歌曼舞而唱颂“青春无悔”;当我们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还
有位当代“白毛仙姑”在五指山深处孤独地游荡。
陈肖容,一位广州知青,在那个不可理喻的年代,因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穿着破烂而被打
成反革命,从此疯癫,从此不愿再与自相杀戮的人群为伍,宁可躲进大山,宁可面对飞
禽走兽。这是何等的悲哀。
没人知道她夜归何地,没人能再与她侃侃而谈。她刻意地躲避人群,藏身大山深处,独
自承受四十年来的孤单和创伤。留给人们的,只有那句令人潸然泪下的呼喊:“妈妈,
飞机来啦……”
可惜父母早已魂归天国,即使飞机来了,广州也再没有她立锥之地。能够打救白毛女的
“大春哥”又在哪里呢?难道...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1828 | 33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中
国共产党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目录
[隐藏]
* 1 开始
* 2 上山下乡
* 3 回城
* 4 影响
* 5 运动目的
* 6 评价
* 7 相关文艺作品
* 8 参考资料
* 9 参见
* 10 外部链接
[编辑] 开始
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
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
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
他们的典型代表。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年。当年,河南省郏县有一批中学生回乡参加农业
合作化运动,毛泽东为此写道:
“ 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
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
作为的。 ”
毛的这段话,后来被广泛... 阅读全帖 |
|
S*******D 发帖数: 12188 | 34 共畜请看:
但是,最令知识青年心悸的,恐怕还不是生活条件的艰苦,体力劳动的繁重,而是人生
安全没有保障。仅就吉林的九台一个县,1973年前的调查就发现迫害知识青年案件73起
。其中,强奸、奸污下乡女知青案件63起,占86%。受害人83人。其中,自杀1人,自杀
未遂3人,怀孕打胎5人,生孩子6人,身心遭受摧残严重疾病的12人。1968年至1973年
初,湖北省天门县先后安置下乡知青1.3万余人,共发生奸污、迫害女知青案件203起。
女知青的受害率比九台还高。
农村基层干部多数是利用职权,借招生、招工、上学、发展党员之机,对女知青进行奸
污的。九台某生产队长齐殿发,先后强奸、奸污、猥亵妇女23名,公开宣扬“好汉霸九
妻”把女知青骗到他家住宿。1971年春,在其妻子的助力下,将女知青蔡某强奸,蔡右
眼被齐犯击伤。蔡受伤后痛不欲生,忍辱投河,被人救回。齐对蔡软硬兼施,一方面哄
骗说:“你放心,小队有我,大队有我哥哥,公社、县里我有人,将来招工一定叫你走
。”另一方面又恐吓道:“这是我们齐家的天下,你要告发,我顶多半年不当队长,我
叫你骨头渣子烂到这里,也别想走!”齐对蔡某多次奸污。
蔡某忍无可...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士林的末路:为什么民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投奔延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2 13:13:45 2017, 美东)
2016-04-03 经济观察报书评 微信号eeobook
功能介绍
经济观察报·书评版官方微信账号。一切建设,从阅读开始!
作者=裴毅然
来源=《社会科学》
就史学拓展角度,代际知识分子研究具有宽广的综合性。尤其是将人物回忆录中的"典
型细节"及时输送给史学界,以具体的鲜活实例支撑抽象史论,既能有效还原历史,又
使史学增加生动性,更易走向社会大众。
抗战前后,至少三十万知识青年进入红色根据地,形成耀眼夺目的延安一代,对抗战以
后的国史走向影响宏巨,成为中共军政胜利最重要的组织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延
安一代全面接班,成为十分引傲的"黄金一代"。进入21世纪,一些耄耋之年的延安一代
干部,凭借历史形成的高度发挥余热,对当下仍有重大影响,个别重要人物(如李锐、
万里、杜润生、杜导正等)余热尚炽。
延安红色士林...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6 知青老照片:1968年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当年插队时的乘车证:承载着无限的回忆。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
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
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
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
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
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
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
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
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
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 阅读全帖 |
|
J*V 发帖数: 3150 | 37 http://news.sohu.com/20130826/n385102423.shtml
2013年08月26日19:05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张蕾
王岐山
2009年7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都华盛顿白宫会见正在华盛顿出席首轮中美战略
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一
行。奥巴马(右)向王岐山(中)赠送篮球
来源:台海网
原标题:弄潮儿
“文革”时他是下放延安的北京知青,改革时他是摇旗呐喊的理想青年。他的经历
是一代共和国同龄人的样本,也是不可复制的个人道路
本刊记者张蕾 发自北京、西安、延安 实习生 朱诗琪 楼婍沁 谢思楠 宋梦醒
地质学者、西北大学副校长张伯声先生曾向前来请教的学生这样讲述自己最著名学
术成果的得来:20世纪20年代,坐船赴美。旅途漫长,他坐在船头,天天看浪,看大江
大海的“涌”,突然冒出个想法:为什么这浪涌不是直上直下的?根据既往所学,他认
为,海浪这种涌动的方式,从力学上讲是最省力的,进而想到,“大自然地壳的构造,
一定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在运动。”受此灵感启发,他推导出“地壳波浪镶嵌”学说,获
得国际承认... 阅读全帖 |
|
o****y 发帖数: 26355 | 38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中国共产党组
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目录
简介
背景
发展
1. 起源
2. 起始
3. 序幕
4. 高潮
5. 回城
目的
形式
影响
意义
后果
评价
1. 正面
2. 反面
著作
1. 小说
2. 电视剧
3. 纪实
简介
背景
发展
1. 起源
2. 起始
3. 序幕
4. 高潮
5. 回城
目的
形式
影响
意义
后果
* 评价
1. 正面
2. 反面
* 著作
1. 小说
2. 电视剧
...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8210 | 39 计划经济时期上海票证档案专题目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上海市档案局 上海市档案馆
http://www.archives.sh.cn/dazn/ztml/201203/t20120313_5607.html
上海市供销合作社关于执行中央供给标准华东会审会议讨论问题的通知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供给标准按照什么发给的请示
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订定八月份经费评价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供销合作社关于转发华东财政部1950年各级政府供给标准补充规定自十一月份起
执行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财政局关于粮票期限即将届满请即来调换以便使用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接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地政局员工消费合作社委托代发职员食米票样
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接受上海市合作社联合社委托代发八月份社员重点配米应注意事项
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接受上海市店员工人消费合作社委托代发八月份社员重点配油代发
手续应注意事项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代发上海市合作社联合社八月...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40 http://news.sohu.com/20130826/n385102423.shtml
2013年08月26日19:05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张蕾
王岐山
2009年7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都华盛顿白宫会见正在华盛顿出席首轮中美战略
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一
行。奥巴马(右)向王岐山(中)赠送篮球
来源:台海网
原标题:弄潮儿
“文革”时他是下放延安的北京知青,改革时他是摇旗呐喊的理想青年。他的经历
是一代共和国同龄人的样本,也是不可复制的个人道路
本刊记者张蕾 发自北京、西安、延安 实习生 朱诗琪 楼婍沁 谢思楠 宋梦醒
地质学者、西北大学副校长张伯声先生曾向前来请教的学生这样讲述自己最著名学
术成果的得来:20世纪20年代,坐船赴美。旅途漫长,他坐在船头,天天看浪,看大江
大海的“涌”,突然冒出个想法:为什么这浪涌不是直上直下的?根据既往所学,他认
为,海浪这种涌动的方式,从力学上讲是最省力的,进而想到,“大自然地壳的构造,
一定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在运动。”受此灵感启发,他推导出“地壳波浪镶嵌”学说,获
得国际承认...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41 http://news.sohu.com/20130826/n385102423.shtml
2013年08月26日19:05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张蕾
王岐山
2009年7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都华盛顿白宫会见正在华盛顿出席首轮中美战略
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一
行。奥巴马(右)向王岐山(中)赠送篮球
来源:台海网
原标题:弄潮儿
“文革”时他是下放延安的北京知青,改革时他是摇旗呐喊的理想青年。他的经历
是一代共和国同龄人的样本,也是不可复制的个人道路
本刊记者张蕾 发自北京、西安、延安 实习生 朱诗琪 楼婍沁 谢思楠 宋梦醒
地质学者、西北大学副校长张伯声先生曾向前来请教的学生这样讲述自己最著名学
术成果的得来:20世纪20年代,坐船赴美。旅途漫长,他坐在船头,天天看浪,看大江
大海的“涌”,突然冒出个想法:为什么这浪涌不是直上直下的?根据既往所学,他认
为,海浪这种涌动的方式,从力学上讲是最省力的,进而想到,“大自然地壳的构造,
一定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在运动。”受此灵感启发,他推导出“地壳波浪镶嵌”学说,获
得国际承认...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42 http://cul.china.com.cn/lishi/2015-02/26/content_7706036.htm
原标题:弄潮儿
“文革”时他是下放延安的北京知青,改革时他是摇旗呐喊的理想青年。他的经历
是一代共和国同龄人的样本,也是不可复制的个人道路
本刊记者张蕾 发自北京、西安、延安 实习生 朱诗琪 楼婍沁 谢思楠 宋梦醒
地质学者、西北大学副校长张伯声先生曾向前来请教的学生这样讲述自己最著名学
术成果的得来:20世纪20年代,坐船赴美。旅途漫长,他坐在船头,天天看浪,看大江
大海的“涌”,突然冒出个想法:为什么这浪涌不是直上直下的?根据既往所学,他认
为,海浪这种涌动的方式,从力学上讲是最省力的,进而想到,“大自然地壳的构造,
一定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在运动。”受此灵感启发,他推导出“地壳波浪镶嵌”学说,获
得国际承认。
向张先生请教的学生中,一名历史系学生事后回忆说,老校长的讲述,“让我感受
到历史的潮流。人类历史的潮流与大自然实际上有一样的属性。那就是:顺历史潮流者
昌,或者叫赢;逆历史潮流者亡,或者叫败。因此,要顺潮流而动。”
这位善于吸纳和推演的学生,叫王岐山。197... 阅读全帖 |
|
J*V 发帖数: 3150 | 43 http://news.sohu.com/20130826/n385102423.shtml
2013年08月26日19:05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张蕾
王岐山
2009年7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都华盛顿白宫会见正在华盛顿出席首轮中美战略
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一
行。奥巴马(右)向王岐山(中)赠送篮球
来源:台海网
原标题:弄潮儿
“文革”时他是下放延安的北京知青,改革时他是摇旗呐喊的理想青年。他的经历
是一代共和国同龄人的样本,也是不可复制的个人道路
本刊记者张蕾 发自北京、西安、延安 实习生 朱诗琪 楼婍沁 谢思楠 宋梦醒
地质学者、西北大学副校长张伯声先生曾向前来请教的学生这样讲述自己最著名学
术成果的得来:20世纪20年代,坐船赴美。旅途漫长,他坐在船头,天天看浪,看大江
大海的“涌”,突然冒出个想法:为什么这浪涌不是直上直下的?根据既往所学,他认
为,海浪这种涌动的方式,从力学上讲是最省力的,进而想到,“大自然地壳的构造,
一定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在运动。”受此灵感启发,他推导出“地壳波浪镶嵌”学说,获
得国际承认... 阅读全帖 |
|
F*V 发帖数: 3978 | 44 计划经济时期上海票证档案专题目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上海市档案局 上海市档案馆
http://www.archives.sh.cn/dazn/ztml/201203/t20120313_5607.html
上海市供销合作社关于执行中央供给标准华东会审会议讨论问题的通知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供给标准按照什么发给的请示
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订定八月份经费评价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供销合作社关于转发华东财政部1950年各级政府供给标准补充规定自十一月份起
执行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财政局关于粮票期限即将届满请即来调换以便使用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接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地政局员工消费合作社委托代发职员食米票样
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接受上海市合作社联合社委托代发八月份社员重点配米应注意事项
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接受上海市店员工人消费合作社委托代发八月份社员重点配油代发
手续应注意事项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代发上海市合作社联合社八月份重...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5 2015年5月14日,我在一个知青微信群里看见了朱克家先生的一段留言——
“当年我也算是一个知青典型,这几年也参加了一些活动,其中有邢燕子,侯隽,
董加耕,薛喜梅等当年著名人物,他们中不少人都对知青运动持肯定态度。有些人会问
我,我不会口是心非,虽然我是自愿的,但对69年之后的知青运动是否定的。其实不用
多深的道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包括更左的朝鲜,将正在上学读书的学生,停
课搞运动,然后无奈地将学生送去边疆,农场,农村。69届只是小学刚毕业,53年出生
只有16岁,一片红,意味着没有选择,真正有点知识的是高中66,67届,比例很少。我
所在的傣族与僾伲村寨,另外,李建伟在的地方更原始,到公社需爬7个小时山路,无
论再苦,我们并无怨言。但是,错就是错,因为不是几个人,而是近二千万人,不少国
家都没有这么多人。”
不仅是我,一些知青朋友对这段留言都认为作为当年一个被捧红的“知青典型”,
到了今天能够说出这番话,值得肯定!
一、无法原谅的昨天
1、无法原谅的难度在于敢不敢自我否定
朱克家,这三个字对于当今的年青人是陌生的,但对于经历了“文革”期间上山下
乡的知青们是熟悉的。
朱克家,...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