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磨子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c*********d
发帖数: 9770
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李锐:我在虎林的日子里
http://hx.cnd.org/?p=105658
李锐:我在虎林的日子里
一.开除党籍流放北大荒
一九五九年我从庐山一下来,水电部开了上千人的大会批斗我,前前后后三个月,最后
被开除党籍。那时候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和周小舟都只是受到撤职处分,没有被开
除党籍,还有工作可做,只有我一人是被一撸到底,随后送往北大荒劳改。那时候很多
右派都在北大荒850农场,由部队直接管,我的性质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因此没
有和右派们在一起,而是住在农场附近的兴华村,和村里的一个单身老头同住,跟他睡
在一个炕上,比右派自由,没有人看管。
我是一九六○年五月到的北大荒,在兴华村待到一九六一年秋天,有一年多的时间。到
了兴华村半个月以后,从中央组织部来了一个处长,让我重新谈自己的历史。安子文当
时是组织部副部长,他参加了庐山会议,可能对开除我的党籍有不同看法。庐山会议最
后的大会上,周小舟说出田家英对毛泽东的那三条:能治天下,不能治左右;不要百年
以后有人议论(被人当作斯大林);听不得批评,别人很难进言。当时田家英、胡乔木
坐在会场内,面无人色,全场紧张得不得了。那天的会议是刘少奇主持的,他立即问我...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77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载] 将军生死录(3-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duanjian 所发表 】
十七
青风岭是高山,磨子潭是大河。
雄关、隘道、高山、大河,都要试一试皮旅这股铁流潜在的能量,都要试一试皮定均
所能承受的压力。
跨过磨子潭,便是皖中平原了。
可是就像必须经过青风岭一样,必须经过它。
如今,磨子潭不再是一条河,磨子潭镇也不再是一个镇子,半个世纪,沧海桑田,这
里成了一片泽国--一个大水库。它的下面相距二十里,又是一个大水库--佛子岭水库。即
使经过磨子潭那一仗的当年皮旅工作队队长、如今的安徽省政府秘书长宁之祥,乍到这里
也一下子辨别不出它的方位。他寻找着战时的遗迹。只有对面挨着大堤的三个山头,还是
原来的样子。那是皮定均指挥部队向敌人反击的地方。放大了的毛泽东的手书"一定要把淮
河修好"镶嵌在大堤上,衬托着三个山头。宁之祥只能概略地向笔者指出哪里是敌人用机枪
封锁的小路,哪里是搭浮桥的地方--所有这些地方全都沉入水底了。千顷碧波中留下一代
风流的昭昭业绩。
如果把皮旅比做游鱼,那么,当这条游鱼一个打挺跃过大牛山,在吴家店这个洄水湾里
M******a
发帖数: 6723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南央:爸爸李锐
私享萌妹 2018-08-08
文 | 李南央
父亲现在也算是名人了。一位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官员说,他知道的第一个中国当代知
识分子就是李锐,读的第一本中文书就是《庐山会议实录》。
父亲是作为一个有独立见解的、有骨气的知识分子而成名的。他的那些在共产党里的经
历,做过高岗、陈云,毛泽东的秘书;做过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只不过使他这个人更具传奇色彩,使
他的知识更特殊。没有多少人看重李锐,谈及李锐,是因为他曾经当过共产党多大的官
。人们谈及的是李锐其人。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自豪。
李南央与父亲李锐
我这辈子活到现在,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候少得可怜。小时候2岁进幼儿园,7岁进小学,
都是住校,两个星期回家一次。父亲很少在家,因此对父亲的印象极其淡薄。他1959年
出事,我连他当毛主席秘书这回事都不知道。爸爸、妈妈带我去中南海小礼堂看京剧,
见到毛主席和赫鲁晓夫,我也不知道那是因为爸爸的工作,我们才有此殊荣。以为戏票
是爸爸买的,正巧赶上毛主席和苏联朋友也来看戏,我的幸福完全是偶然的幸运。
我9岁时,爸爸被发配去了北大荒劳改。后来...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8600
4
李南央:爸爸李锐究竟是怎样的人?
二月 16, 2019 editors 书人书话
分享到維特! 分享到臉書! Share on Google+
父亲现在也算是名人了。一位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官员说,他知道的第一个中国当代知
识分子就是李锐,读的第一本中文书就是《庐山会议实录》。
父亲是作为一个有独立见解的、有骨气的知识分子而成名的。他的那些在共产党里的经
历,做过高岗、陈云,毛泽东的秘书;做过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只不过使他这个人更具传奇色彩,使
他的知识更特殊。没有多少人看重李锐,谈及李锐,是因为他曾经当过共产党多大的官
。人们谈及的是李锐其人。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自豪。
我这辈子活到现在,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候少得可怜。小时候2岁进幼儿园,7岁进小学,
都是住校,两个星期回家一次。父亲很少在家,因此对父亲的印象极其淡薄。他1959年
出事,我连他当毛主席秘书这回事都不知道。爸爸、妈妈带我去中南海小礼堂看京剧,
见到毛主席和赫鲁晓夫,我也不知道那是因为爸爸的工作,我们才有此殊荣。以为戏票
是爸爸买的,正巧赶上毛主席和苏联朋...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3249
5
驴是没有目标的,很多驴的眼睛是蒙上的。从四头肌收缩次数,ATP消耗上,驴和千里
马是相等的,甚至远远超过千里马。但是千里马的视野,让千里马飞跃了高山和草地,
经历了鲜花和礼遇。
驴只有一个小黑屋,经历了皮鞭和孤独。
驴只做一个晶体,跑几个电泳,最可笑的是,很多驴在磨子上没有什么东西的时候,它
也在拉,赚影响因子。驴是不能控制磨子上是什么东西的。而且驴始终把往磨子上加东
西的人,当成衣食父母。
这不美国爹向磨子上倒了一堆“精准医学”的料,我国的百万驴子涕泪交加,我们驴子
的工作机会全靠美国爹了。
千老驴,码工驴,全是美国爹的赚钱机器,不过好象“精准医学”这个事情,美国爹需
要杀掉千老驴,换码工驴。千老驴的现状是,已经有测序仪器代替,有机器驴代替。
码工驴被机器驴代替,也是迟早的,凡是人力成本太高的,肯定会被机器代替。美国爹
特别擅长这个。
s*******w
发帖数: 2257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锐畅谈长寿之道
李锐畅谈长寿之道 (2015-04-14 05:27:34)
盛禹九:李锐畅谈长寿之道
April 7, 2015
今年4月13日,是李锐同志九九寿辰。不久前,笔者向他请教健康长寿之道。这位老人
神采奕奕,侃侃而谈,不知疲倦,其谈话内容丰富,别具一格,已远远超出一般“养生
”的范畴。现将谈话记录整理如下:
李锐(左)接受本文作者采访. ——薛京摄
盛禹九(以下简称盛):您老今年九十九,即将步入“白寿”之年。和您同一年龄段、“
一二九时代”的许多老友,如于光远、李昌、胡绩伟、黎澍、李普等人,虽然都活到高
龄,仍一个个先您而去,唯有您老人家“一枝独秀”,至今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笔耕不
辍,还能游泳,常下围棋。这究竟是源自何处?能谈谈您的健康长寿之道吗?
李锐(以下简称李):可以。我的老家在湖南平江长寿街,著名的汨罗江在那里流过。那
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盛产茶油,听说经常食用这种油脂,可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
疾病,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据传南宋理宗时,此地有3个老人均在100岁以
上,县令申请以国典赐宴,故名“长寿街”。
长寿街多长寿人。这个乡镇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们这样活下来
马全心和母亲、妹妹
受访者:马全心,女,71岁,甘肃省秦安县魏店镇人。
采访形式:微信视频
时间:2017年1月25日
采访时间:69分钟
我做大饥荒调研有多年,也采访了近三百人,以为自己已经知道得很多了。但是每当和
一位幸存者交谈的时候,总能听到很多生动的、悲惨的、从来没有听闻过的细节。比如
这位马全心老人,她是我的亲戚,是我外婆的妹妹的女儿,我母亲的表妹,我的表姨。
以前生活紧张,亲戚们也疏于来往,这些年随着老一辈的过世,下一辈寻找亲人来往起
来。我们这一代也知道了我们还有他们这些亲人。
表姨马全心比我母亲年纪小三岁,也七十出头了。她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姨婆,我有见
过一面,那是七一年吧,她迈着小脚来陕西看望逃荒落户在陕的姊姊,也就是我的外婆
。她们说过什么话,我是一点都不记得了,但是记得她们俩姊妹长得极像。她们的最小
的妹妹刘环琴在大饥荒年月带领着两个孩子出门逃荒,从此“失踪”,也是我想极力想
询问和记录的。
因为是亲人,完全信任,马全心表姨在微信视频里滔滔不绝:“过去的事情,三天三夜
也说不完。”
依:姨,给我说一说你经历下的事情。
马:那说起来多得说不完。那时间我还小,那时候天...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4910
8
我妈说,以前的豆浆机不好洗,
这个呢,不就和打汁机一样?
还打不碎。
原来我妈有个朋友
有个小磨子之类的东西,每天早上自己磨豆浆喝,
貌似特别好用。
我妈就一直惦记着那个小磨子,
小磨子,伤不起啊!!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t***o
发帖数: 19256
9
福祸皆因诤言生
1952年,经过三年休养生息的新中国将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要调大批专业
知识干部“归口”,时任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的李锐见机会来了,以自己在大学学习机
械为由,要求到工业战线工作。1952年9月,黄克诚由湖南省委书记调任中央军委总参
谋长,李锐被黄老邀请同车上京。10月10日,李锐任燃料工业部水电工程局局长,从此
他成为我国水电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1958年1月18日,一架专机把李锐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接到南宁,讨论三
峡工程建设问题。
毛泽东要在长江上大展宏图由来已久。1953年视察长江时他就对上三峡工程表示赞
许。1956年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实际上三峡工程已在开始实施中。毛泽东做的都是惊
天动地的大事,“高峡出平湖”就是一件。当时林一山就催中央赶快上马,而李锐却有
不同意见。他写文章秉笔直书,认为三峡工程急于上马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随
意性,不要说七八年修不好,十年内也办不成。这次二人决定在毛泽东面前辩论。林一
山学识丰富,口才出众,先讲了两个多小时,谈古论今,尽述建三峡工程好处多多,远
景美好。李锐简洁扼要,针锋相对,列举国力、技术、国...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基辅?莫斯科?
☆─────────────────────────────────────☆
stoppingtime (李将军又打鸡血了) 于 (Wed Nov 16 12:44:27 2011, 美东) 提到:
前一段时间大家讨论基辅战役的得失,非常热烈。最近读了点文章,也写写自己一点鸡
零狗碎的看法。
首先,德国人的首要目标是什么?希特勒的想法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消灭红军主力,而
不是攻克莫斯科 (D. Glantz, The Battle for Leningrad, Kansas Univ. Press, pp.
26)。这个逻辑很自然:如果只是攻克莫斯科,俄国人仍然可以抵抗,从历史上看,俄
国人被拿破仑占领了莫斯科,而俄国人笑到了最后;从现实看,俄国人在列宁格勒有工
业,乌克兰有农业,高加索有石油,顿巴斯有工业,莫斯科的工业可以迁到乌拉尔继续
生产,攻克莫斯科并不意味着俄国就会投降,而如果消灭了红军的主力,俄国人想不投
降也没有办法(说到这里,希特勒向毛泽东抛个媚眼:俺们德国人也是要以消灭敌人有
生力量为主地)。
所以,当战争进行到8月底,中央集团军群在西方面军的顽强抵抗下裹足不...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1
99岁中共元老李锐谈养生:不要停止思考
大中小2015-05-06 20:38:31
多维历史
李锐在秦城关了一年后,从墙上高窗户看到,外面的“大老吊”还在盖房子,预感到自
己坐牢要作长期打算了。从王若飞和他自己在秦城的见闻中得到启示:除了锻炼身体外
,还要注意保护好脑子。怎么保护好自己的脑子?那就是:不停止思考,让脑子动起来
,经常想问题,并寻求答案。于是就不断吟诗,绝句和律诗,还有少数词,首首牢记住
了。本文摘自2015年4月7日《文汇读书周报》,作者盛禹九,原题为《李锐畅谈长寿之
道》。
李锐
今年4月13日,是李锐同志九九寿辰。不久前,笔者向他请教健康长寿之道。这位老人
神采奕奕,侃侃而谈,不知疲倦,其谈话内容丰富,别具一格,已远远超出一般“养生
”的范畴。现将谈话记录整理如下:盛禹九(以下简称“盛”):您老今年九十九,即
将步入“白寿”之年。和您同一年龄段、“一二九时代”的许多老友,如于光远、李昌
、胡绩伟、黎澍、李普等人,虽然都活到高龄,仍一个个先您而去,唯有您老人家“一
枝独秀”,至今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笔耕不辍,还能游泳,常下围棋。这究竟是源自
何处?能谈谈您的健康长寿...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2015-08-28 11:57:10
几十年来,1959年庐山会议史料文献浩如烟海,各界公认李锐著《庐山会议实录》贡献
最巨。湖南教育出版社在1989年那个特殊而敏感的年代推出李锐所著《庐山会议实录》
,不仅填补了再现庐山会议这段真实历史的空白,还让世人见识了湖南出版人敢为人先
的胆略。此书发行以后被抢购一空,随即被禁。
查了一下好像回首论坛还没有这个资料,网络上也没有在线阅读版本。把我的PDF转成
文字,换行没有换好,大家将就着看吧:)
前言
1959年的庐山会议,已经过去
30多年了。
庐山之变影响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至深且巨,阶级斗争的理论与实
践从此升级,引入党内,直到中央领导层,终于导致十年动乱的到来。
1980年秋,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时,
关于庐山会议,我曾作过一个较长的发言(《简报》刊出两万余字)。当时
就有中央领导同志催我,将这段史实尽快详细写出,否则,许多真相后代
难以弄清。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者,自己也觉得义不容辞。但由于工作繁忙
及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动笔。现在利用在青岛消夏的时间,将已经收集和
整理过的资料编写出来。...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
13
来自主题: Overseas版 - 与牙医诊所纠纷求助
两年多前开始去一家诊所看牙,是一个中国女的和一个美国男的和开的,
两人是partner,但是名义上诊所是这个美国人的,因为他是牙医,那个中国女的原来是
中美之间跑贸易的。这个女的负责找客人及其各类治疗的价钱。我去她那里是因为里家
和公司近。 而且她那是刚开张,需要病人,她说她收得便宜,我的保险好,我不用付钱。
我当时觉得这样很不错。
第一年在她那里做的项目有:拔了一颗牙,补了一颗牙(不记得有没有再补一颗),
deep cleanning,一次regular cleaning.补牙也可能是第二年的,记不清了, 先算做
第一年的吧。结果把我的保险全部CHARGE了,总共1500
第二年作了一次regular cleaning.。我的牙比较好,没什么问题,第二年她开始不停
的劝我整牙,我一直不答应。后来又一次去她那里帮忙,她又开始磨,让我咬磨子(整
牙用的),说反正不用你付钱,你就咬一个吧,我被磨得没办法了,想就当是帮她点忙
吧,于是就答应要磨子,不过没有答应整牙。谁知她接下来不停的给我打电话叫我去整
,我一直不答应,问了价钱,说要3000美元,我不想整。后来她就发脾气,说话很难听
,说是被
t****a
发帖数: 593
14
发信人: dancingsnow (雪舞), 信区: Prose
标 题: 请你喝一杯香浓的CAPPUCOINO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Dec 18 04:47:47 1999) WWW-POST
那天,朋友请我,到她家里,喝一杯她亲手煮的咖啡.冬,下午的风很大,凛冽地
呜呜地吹着,脸,被刮得生痛生痛的.

到达时,光滑圆滚的咖啡豆已经烘焙好了.朋友正用那小小的磨子细细地磨着.
一颗颗光洁的豆子放进去,从磨盘下方那小小的缺口处,流出一股褐色的粉柱,落
在洁净的筛子上面,时时腾起的粉尘,也是褐色的.室内,漂浮着如同可可一般的香
味----我认为已是咖啡的味道了,朋友却说还不是----让人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
气.我把下巴搁在桌上,不时地放一颗豆子进小磨子,注视着咖啡豆得粉末像流沙
一样汇聚起来,竟有一种梦幻的感觉.豆子磨完了,朋友打开小磨,用小刷子轻轻地
扫着缝隙中的粉末,然后,左右缓缓地抖动着筛子.细细的咖啡粉纷纷扬扬地飘落在
白净的纸上.我突发奇想地认为,撒哈拉沙漠说不定就是上帝如此这般造就的,同样
的均匀,细腻.筛子里留下的残渣,有的
b*********s
发帖数: 5382
15
☆─────────────────────────────────────☆
fondlelotus (带电的容若) 于 (Wed Jan 5 19:55:16 2011, 美东) 提到:
从16岁就开始喝咖啡,那个时候中国最好的咖啡应该是来自海南或者云南的,每次都会和初恋的男友一起煮咖啡喝,他有
先天性心脏病,不能喝来着,于是更多的时候都是一帮留学生蹭白喝的。后来出国,到了瑞士,看见了很多的咖啡店,这里
的人的早餐一般都是咖啡加一个可颂,晚餐很多时候也是咖啡加面包的很简单。这里对咖啡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kaffe
creme,也就是一般的咖啡了,端上来的时候都会有一块糖,一小盒子的奶,奢侈一点的还会有一个巧克力糖,或者是一块
饼干。
你在瑞士点咖啡,一定要会说kaffe creme,这是典型的瑞士咖啡,只有瑞士才有,别的地方比如意大利或者是法国就很少
有,有的也是milk kaffe。如果你在瑞士的咖啡馆里点kaffe creme,那样你算是老瑞士了,哈哈。咖啡管里都是用很大的
机器,每个机器上都会倒插着几个装着咖啡豆的斗,一般有三种,light,middle,stro... 阅读全帖
y****2
发帖数: 11909
16
来自主题: gardening版 - 【BSSD】农闲时节(7)--爆米花
是呀!也让俺想起小时候家里做年糕片的情景。
小时候每到过年前一两个月,家家户户就准备开始磨糯米粉做年糕了。磨米用的大石磨
子是借来的,这玩意儿就是两块修得园园的磨合得很好的大石头,太沉了,无法想像的
沉,通常是要两个大人同时搬,才能挪到凳子上。糯米是头一天就开始泡水,磨之前,
米粒已经涨得大大的,一捏就碎。通常俺爸俺哥转磨子,俺就往磨子上的小口口里加米
和水,随着米粒往下沉,洁白的米浆从两块磨石缝中被挤了出来,出口那有一个米布袋
接着。全部米都磨完了以后,米袋的口子就被扎得紧紧的。米浆里因为有水,整个米袋
就像一个充了气的皮球,胀胀的,被稳稳地压在了两块磨石中间,水于是慢慢地从米袋
上渗了出来。通常要过一夜,全部的水才会渗干净。
自家做年糕很简单,把磨好的米浆搂成一个个长条条,蒸熟后,切薄片晒干,就成了年
糕片了。有了年糕片,就意味着脆脆香香的爆年糕片有了。
l*****l
发帖数: 4170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李锐的新诗
第一首诗写在1964年的10月14日,那时的父亲已经在水利部管辖的大别山中的磨子潭水
电站当了一年半的文化教员。
一见钟情,
我的知己。
我没有注意你的美丽多姿,
只是关心你是否坚贞无比。
数不完的约会,
记不清的流连,
直到钻进你的心(里)底。
新安江你说话呀,
我怎么能忘记你。
我噙着泪写这些小诗,
是欢乐,还是痛苦?
是迷恋,还是无可奈何?
只有你们知音。
呵,永不疲倦的歌手,
创造美好生活的尖兵,
我剩下的一些感情,
全部交给你们。
你们都说话呀,
讲讲我对你们的忠诚。
另一首诗写在父亲在磨子潭流放了两年又零两个月时(1965年6月27日),他独自坐在
陋室中,听到隔壁房间飘来了一首乐曲。
听歌
我不是诗人,
写不出胸中的海潮;
我不会音乐,
谱不出心底的江涛。
然而我能领会,我喜倾听,
那些发人至情的诗篇,
那些扣人心弦的歌谣。
山中夏夜如此深沉寂静,
忽然传来邻居收听的一支歌曲,
它像月夜江水的鳞光颤颤,
它像山谷险道的白杨萧萧。
是一段回忆,还是一腔向往?
是逝去的欢乐,还是盼望的来朝?
将我的感情蓦地燃烧。
g********n
发帖数: 2314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toldo (托耳朵),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毛泽东秘书李锐:我们现在是专制权贵政权(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2 13:22:42 2010, 美东)
福祸皆因诤言生
1952年,经过三年休养生息的新中国将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要调大批专业
知识干部“归口”,时任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的李锐见机会来了,以自己在大学学习机
械为由,要求到工业战线工作。1952年9月,黄克诚由湖南省委书记调任中央军委总参
谋长,李锐被黄老邀请同车上京。10月10日,李锐任燃料工业部水电工程局局长,从此
他成为我国水电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1958年1月18日,一架专机把李锐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接到南宁,讨论三
峡工程建设问题。
毛泽东要在长江上大展宏图由来已久。1953年视察长江时他就对上三峡工程表示赞
许。1956年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实际上三峡工程已在开始实施中。毛泽东做的都是惊
天动地的大事,“高峡出平湖”就是一件。当时林一山就催中央赶快上马,而李锐却有
不同意见。他写文...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58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PF (清七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南朝鲜是下一个日本军国主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8 22:50:11 2010, 美东)
学的太象了,简直是一个磨子到出来的,无耻样没人能比,三块大球金牌,个个都说是
裁判帮中
国的忙,想想滑冰比赛,南朝鲜为了拿第一,故意派没希望的选手去撞击中国选手,保
证其他队
员拿金牌,这个无耻一个正常人是想不到的。
b*****t
发帖数: 9671
20
上午1:09(16 小时前)中国茉莉花革命2011年3月27日继续散步公告从 牛博山寨 编辑
推荐 作者:
中国茉莉花革命有人说茉莉花已经枯萎,茉莉花革命已经无疾而终。我们却要明确的说
:茉莉花革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茉莉花正含苞欲放!茉莉花革命正蓄势待发!
我们看到:非常独特的,有趣的中国民主转型的巨大工程(中国的茉莉花革命)已经启
动,并且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微笑改变中国!散步改变中国!围观改变中国!这种前无
古人的创举!必将让世界刮目相看!
在第五波茉莉花革命时间段里,我们看到在绝大部分散步点,警力继续加强,方式有所
改变,拿北京和上海来说,散步点的警戒看上去稍有松弛,但大批警车,警察和便衣在
稍远的外围派出所等地方整装待发。不惜工本在散步点周围一个相当大的范围里安装大
量监视器材。在学校、企业,街道采取地毯式的排查方式,捕捉任何可疑的信息和人物
。对于嫌疑对象在那个时间段出门,明火执仗的非法阻止,甚至谩骂殴打,无所不用其
极。同时也继续安抚、恐吓、软禁和拘捕可疑人员。
我们也注意到了各地的差异,有些地方的失踪者已经全部回家,有些地方却在继续增加
失踪者。
我们要再次告诫各地方当...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21
看毛泽东秘书们的命运和他们对毛的评价
现在,仍有不少人在谈论毛泽东,对之山呼万岁或进行否定。其实,谈论毛泽东,最有
资格的不是你我,而是几十年跟随他的人,尤其是他身边的人。我选择他的秘书们,利
用现有公开资料,删繁就简,集中展示,希望通过他们的命运,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这
个人——毕竟,老人家的许多“光辉著作”是出于他们的手笔啊。
毛泽东的秘书主要有:叶子龙、周小舟、陈伯达、李锐、胡乔木、田家英、江青以及张
玉凤等,叶子龙同时又是中央军委机要室主任。
1.叶子龙:被监护审查了七年之久
叶子龙, 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9岁起一直到
1962年,叶子龙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间长达27年。作为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
人,几十年春风秋雨,叶子龙一直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包括跟随毛转战陕北,陪同毛
两次访问苏联,护送毛进京,从延安的枣园,河北的西柏坡,到北京的丰泽园,这期间
凡是毛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冒着很多常人所无法想象的风险,这就是
所谓的“窃听器事件”。情况大致是这样:
1961...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22
我是忠县城里“春华秋实”的人。“春华秋实”是我家大门上石刻的四个大字,因此人
们都这样叫。我家是书香世家,民国时父亲当过开县等县的县长,主编过《忠县志》,
在地方上很有声誉。父母做主,很早就将我许配给了天堑乡陶大老爷的儿子陶奎。陶大
老爷叫陶华轩,是有名的乡绅,他有三个弟弟:陶吉轩、陶馥轩、陶南轩,都是满腹文
章的人,陶吉轩还当过四川省参议员。当时陶奎刚从朝阳大学毕业不久,在磨子乡完小
当校长,人很不错。
我的婚期定在1950年正月十二,这之前两个月,国民党政府垮台,形势急转直下,地主
的日子已经开始难过了。我在重庆读书的懋新弟弟在外面知道了很多新东西,多次写信
回来说我的婚事不能办,明明已经解放了,还去嫁给一个地主做啥子。但是我父亲坚决
要履行婚约,说君子不能悔言。我是个孝顺女,就听从父亲的话,在正月十二出嫁,到
了天堑乡陶家,那年我23岁。
新婚之初,我父亲到陶家来做客,天天和我公公陶华轩在亭子楼上把酒谈诗论文,非常
投机,晚上要在灯下畅谈到深夜。两亲家都很高兴。但是,这种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因
为土改开始了。
唉,说起土改就伤心。几十年来,我想都不敢想,那是过的什么日子啊,造孽呀…...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897
23
(作者:张六和)
我六岁就没了娘,叫日本人炸死的。爹弟兄三个,我弟兄两个。弟弟过继给三叔,我们
父子俩过活。父亲主要做纸札,给死人剃头,油棺材,我跟他学这门手艺。家里没有地
,住的是上辈留下的房子。土改时我还小,十二三岁。我三叔当时是农会成员,与我爹
商量让我入少先队,跟他闹土改。我爹刚开始不同意,三叔怪爹觉悟低,就教训他:“
你说你半路打光棍,收拾不下个老婆,这是为什么?是地主封建剥削的呀!”“你说你
这每天辛辛苦苦做纸札做些下三滥营生,还得给人低声下气,和死人打交道,这是为什
么?是地主封建剥削的呀!”“这一回轮到咱们出头出气了,穷人要翻身!”不知是爹
的觉悟一下提高了,还是爹给吓住了,反正最后同意了。
那时候给公家干事没报酬,三叔说,革命成功后一并给。爹问:“如果革命成不了
功该咋办?”三叔说:“休说这些破楔子话!”
有一天,和我父亲成天打交道的吕品贤哭丧着脸来我家,一进门就哭喊:“叔呀,
不能活了,我现在是地主成分!”我爹一看他那副样子,呼哧一下笑起来,说:“你要
是地主,我就是豪绅。”这吕品贤也是成天在死人摊子上混饭吃的,一个吹鼓手。他家
祖上本有好几家商号,... 阅读全帖
a*****9
发帖数: 48
2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文学奖和平奖都姓"诺"
中国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且是在大陆的中国人,盘古开天地以来的头一遭啊,
由政府掌控的舆论界,一片喝彩,举国欢腾,像当年通报国产卫星在天空奏响《东方红
》音乐,争先恐后传诵一个也没有拉下。主管宣传口子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第一时间给
莫言发去贺电,接下来的庆贺场面,肯定不是不卑不亢应付西方势力的老一套,热热闹
闹、轰轰烈烈的庆祝是铁定的了,这与两年前中国人得和平奖被封杀反应,截然不同。
在莫言斩获诺奖的10月11日之前茫茫岁月里,专制政府对诺奖充满敌意的司马昭之
心,世人皆知,言辞上一向痛加诋毁,维稳上认准谁获奖谁就是站到了党和人民的对立
面。身为党的检查官员莫言,这回额骨头硬是碰到了天花板,活活被诺奖打中,按党对
敌斗争的经验,姓“诺”的决不是什么好鸟,一度扮演了西方反华势力的推手,与它桥
归桥,路归路,断然划清界线,是党率领13亿人民战胜国际上反动派的一贯方针。今天
的大陆死活迈不出政改的步子,可对待诺奖的方针怎么会一下子来了个兜底翻,突然定
格为香饽饽了,谁敢消化得了呢。党无缘无故地放弃原则,崇尚实际了,送上来的香饽
饽不吃白不吃。问题是张开双臂接受了这个奖,为何对上次... 阅读全帖
z********r
发帖数: 5804
25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贵河
说话的方式跟二欢好像一个磨子刻出来
d******a
发帖数: 32122
26
你这篇文章有个缺陷: 十个女星,都是一个磨子刻出来的
全都是半推半就,得了便宜还卖乖
c***s
发帖数: 70028
27
1952年10月的朝鲜战场,上甘岭“绞肉机”战斗,中美两国的军人,在钢铁的呼啸声中浴血厮杀。
第一次穿上防弹背心,拥有庞大火力支援的山姆大兵,在40多天反复的绞杀战斗后,黯然撤出战场。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将军叫这场战役“朝鲜战场的凡尔登”。和国民党鏖战多年,见惯尸山血海的中国名将林彪,也动容地把上甘岭之战称为“肉磨子”。
地狱般的战斗过后,中美两方在朝鲜再也没有展开过大规模战斗,之后双方议和的战线也没有大变动过。
不打不相识。
一个刚刚从内战硝烟中建国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军人的意志力和勇敢牺牲精神,和二战后的全球唯一超强角力,在血肉横飞中打成胶着。要清楚掂量一个国家分量的办法,莫过于战争的钢雨中刺刀见红。
韩战让中国掂出了美国这个“民主国家兵工厂”的强悍火力和无敌后勤能力;美国也掂量出了新生中国的彪悍善战,是个可敬的角力对手。朝鲜和谈的格局,由实力确定下来。
韩战59年后,纪念上甘岭战役的电影主题曲《我的祖国》,在中国年轻钢琴家朗朗的指缝中流出,飘扬在美国白宫的大厅里。中美两国的最高领导人,坐在下面聆听。
几度夕阳红之后,中美依旧角力,但时移世易。角力的武器已经从单纯的钢铁,加入了钢琴。
...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8
东方网12月21日消息:本月9日,永川区仙龙派出所民警在检查车辆安全时接到举报:该镇大磨子村村民刘世全(化名)家里,常常有摩托车、小轿车、微型汽车成群结队地往他家里赶,疑似在买卖汽油!
随后,民警会同镇政府综治办和工商部门对刘世全家进行了突击搜查,大家都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
这是一栋3层楼的老砖瓦房,刘世全住在底楼,楼上两层则住着3户人家十余口人。在他居住的底楼最里间,没有家具电器,只有一张床铺和5个油迹斑斑的大型铁皮桶,每桶容量在300升以上,里面分别装满了“90”、“93”汽油,有的还连接着胶皮管道,地面上有油迹渗漏,整个房间弥漫着浓浓的汽油味。
据粗略估量,5个铁皮桶盛装的汽油在1吨以上。刘世全承认,他在家囤积并倒卖汽油,已有一年多时间。
汽油桶与厨房仅有几米
“我们居然在‘炸药堆’上住了一年多了。”亲眼目睹汽油桶被逐个转移、得知楼下邻居刘世全向民警的交代后,楼上住户无不惊魂失色。
楼上住户之前为何浑然不觉呢?
原来,这得益于刘世全对住房的悄然改造。起初,他装汽油的瓶罐,顶多是10升、20升的塑料桶,但随着业务扩大,他引进了300升的大型铁皮桶。而他的住房原本是一个大通间,为掩人...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9
洋县一青年因恋情不顺,绑架了一个2岁的幼童。他自称,绑架不是为了赎金,而是为了进监狱。
据洋县警方介绍,32岁的唐某是洋县磨子桥镇人,16岁外出务工。唐某有一青梅竹马的相好吴某,吴某曾多次帮过唐某,唐某非常感激。但阴差阳错,两人并没有走到一起。2004年,吴某远嫁四川。2005年唐某与一河南女子同居并有一子。因唐某心里一直惦记吴某,河南女子出走不归。2012年,吴某因感情不和,回洋县与唐某同居。其间,两人为吴某回四川看女儿问题常常争吵。今年5月,唐某陪吴某又去了四川一趟,但吴某没回来。吴某说,为了与他在一起,自己同父母、丈夫闹翻,女儿也不能带在身边照顾,非常痛苦。
6月2日回到洋县后,唐某想到好友段某的母亲,曾当着吴某的面羞辱自己借钱不还,顿生邪念。6月6日凌晨,唐某翻入段某家,呆在漆黑的房间一直不敢下手。段某的母亲半夜起来开灯发现有人,大叫不已,唐某与其撕扯,将其划伤后抢走了段某2岁的儿子。事后,唐某打电话给远在广东工作的段某索要35万元赎金,并将孩子手脚缠住,藏于一公路下涵洞。6日下午3点多,洋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将唐某抓获,并将孩子解救,目前小孩身体无恙。
事后,唐某哭着表示,她...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0
萍萍凭借勇气逃出梦魇,希望阳光能照进她的未来。
这个故事要从前不久发生在六安街头的一起离奇交通事故说起。事故发生在8月17日,市民高先生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行至佛子岭路与磨子潭路交口时,为了避让一辆轿车,与一辆电动车发生了刮擦。由于刮擦非常轻微,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事故。骑出几十米后,他被一辆轿车追上,驾驶员“热心”地提醒他撞伤人了。
高先生掉头回到事故现场,果真看到一辆电动车倒在路上,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坐在路边,女孩子托着右手,神情痛苦。意识到有人受伤,高先生慌忙报了警。当时处理事故的六安交警二大队民警告诉记者,他们赶到现场进行了勘查,采集了高先生和两名“被撞”年轻人的个人信息,随后就喊来救护车,将事故中受伤的女孩子接走了。高先生得知女孩的手指被“撞”骨折后,做好了赔偿的准备。
然而,就在这时,事情出现了急转弯,受伤女孩摆脱了同行的男子,悄悄走进了刑警队,从而揭开了一个碰瓷团伙的内幕。
离开家乡逆转人生
“我是2000年出生的,老家在贵州铜仁山区。我都辍学两年半了,对老家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干活很累,很少有人喜欢我。”略带贵州口音、皮肤黝黑、瘦弱,看起来比同龄人要成熟许多的萍萍声调轻缓...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1
向义英(右)拿着交警部门新下达的她无责任的认定书,一脸无奈,母亲在一边忍不住哭了华商报记者曾春摄
对17岁的洋县女孩向义英来说,或许她已经后悔去年那场交通事故后,为男友顶罪的做法。这为她换来了10个月的刑期和44万的对外赔偿。出狱后,她开始为自己申冤。如今,男友因涉嫌交通肇事已被刑拘。
入狱
女孩被判10个月赔44万
生于1997年的向义英,是洋县磨子桥镇人。她的男友叶红利,是生于1995年的洋县槐树关镇人。叶红利的父亲是槐树关镇双庙村村主任。
2013年10月23日晚,时年16岁的向义英和时年18岁的叶红利骑着电动车在洋县县城文明西路向西行驶到西关转盘附近,撞倒时年50岁的女子唐某,两天后,唐某死亡。
2013年10月26日,向义英因涉嫌交通肇事被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刑拘。17天后,她被依法逮捕,羁押在汉中市汉台区看守所。2014年4月21日,洋县人民法院判决向义英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向死者家人赔付共计441645.02元。
出狱
“出事时,男友还在缓刑期”
看似简单的交通肇事案,在今年8月15日向义英出狱后变得复杂,她向交警队、法院申诉:出事时,骑车的不是她,而是叶...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2
目前,真正能做正宗阿六汤团的,只有创始人张六初的孙女张品华和张六初的徒孙张永泉(右),两名传承人都已年过七旬。
“皮薄,馅多,一包汤”,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一家创始于上世纪初的阿六汤圆店曾是不少老年人童年时的回忆,曾在泗泾居住的著名报人史量才就一直对“阿六汤圆”的味道念念不忘。如今,这种泗泾特色的手工肉馅汤圆再也无法买到了,而会做正宗阿六汤圆的也只剩下两名70多岁的老人。“做汤团的人老了,吃汤团的人也老了。”阿六汤团的嫡派传人,创始人张六初的孙女张品华很无奈。
十年前就没人做了
在松江泗泾镇的历史资料里,“阿六汤圆”始创于清光绪年间,是泗泾当地的品牌点心。有一句打油诗描述了当时泗泾美食的“有滋有味”:“阿六汤圆广利粽,洪喜摊粉味不同,腐干出自三星斋,洪兴美酒酱同丰。”其中的张协兴汤圆店初创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店主张六初,小名“阿六”,所以他包的汤圆得名“阿六汤圆”。
相传,上世纪初曾担任《申报》总经理的史量才曾在泗泾镇上居住,他很爱吃“阿六汤圆”,到申报馆后还对这道美食念念不忘,不但每次回泗泾都要吃“阿六汤圆”,还曾多次托人捎生汤圆给他,自己煮着吃。
如今,在史量才故居附...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011
33
俺是彻底的“反乾隆”者,呵呵。可惜这里有一大批的乾隆粉丝。
他儿子和孙子,至少改掉了他铺张浪费的毛病,异常节俭。至于其他的大概也和他都差
不多。他儿子和他在对待英国使团的态度上,简直一个磨子刻出来的。
g******t
发帖数: 1815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甘岭和硫磺岛

目标价值,战略重要性不同
硫磺岛北距东京650 海里,南距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630海里,几乎正处在两地的中
间,岛上的日军不仅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起飞战斗机进行拦截,甚至还
不断出动飞机攻击美军在塞班岛等地的机场,更是大大降低了美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
的作用。硫磺岛对美军而言,简直是如鲠在喉。如果美军占领硫磺岛,那所有的不利都
转化为有利,从硫磺岛起飞B—29航程减少一半,载弹量则可增加一倍;战斗机如从硫
磺岛起飞,可以为B—29提供全程伴随护航;甚至连B—24这样的中型轰炸机也能从硫磺
岛起飞空袭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岛还可作为B—29的备降机场,供受伤的B—29紧
急降落或加油。因此美军对硫磺岛是势在必得,不计伤亡要拿下
上甘岭战役的时候已经开始和谈了,美军想战场上捞点便宜,做谈判桌上的筹码。中方
认为“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二百公里无险可守”,后来打成了“肉磨子”,美方不
耐受那么大的伤亡,国内政治压力太大,就算了
x*****7
发帖数: 7326
35
但巨大的变化中仍然有不变的东西。
古代原始人切割石头(cut stone)成为工具,所以直到今天,汉语和英语在这方面还相
似:
早期农夫用石头磨子磨小米(mill millet),所以直到今天,汉语和英语在这方面还相
似。
x*********g
发帖数: 11508
36
延安失守 毛泽东撤退眼圈发红(图)
星岛环球网 2009-07-31
核心提示:胡宗南笑逐颜开,却急坏了彭德怀。因为毛泽东还没走。彭德怀把所有
的警卫人员集合起来,作了一次保证毛主席安全的动员。他说:“现在全党、全军都在
关心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敌人隔我们只有十多里了,枪炮声都能够听见。你们一定
要保证毛主席的安全,必要时,抬也要把毛主席抬走!”(文章摘自《一野战事珍闻全
记录》 作者:孙文广 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1947年3月起,毛泽东转战陕北,指挥全国人民解放战争。这是转战陕北前夕的毛泽东。
1947年3月起,毛泽东转战陕北,指挥全国人民解放战争。这是转战陕北前夕的毛
泽东。
毛泽东从容撤出
胡宗南已经没有耐心了。1947年3月13日,他命令所有部队于当日18时完成一切战
斗准备,第二天拂晓开始行动,17日占领延安。
3天占领延安是胡宗南在南京向蒋介石当面承诺的。如今,它已成了一道命令传遍
胡宗南的所有部队。
但他的前方将领感到3天占领延安恐有难度。部队从宜川、洛川一线出发,就是整
齐行进,翻山过坎也得两天时间到延安。何况这不是整齐行进,而是打仗,一路上有许
多解放...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上甘岭和硫磺岛
☆─────────────────────────────────────☆
genghishan (大汉) 于 (Wed Apr 7 10:26:48 2010, 美东) 提到:
哪只军队面对绝对火力优势的美军的战斗意志更加坚强?个人认为,这两个战役都反映
了东方民族的舍身取义的精神,对于各自的民族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欢迎各位大
侠评论。
对了,好奇的问一下,共军有没有战败以后指挥官引咎自裁的传统?
☆─────────────────────────────────────☆
ridgway (ridgway) 于 (Wed Apr 7 11:12:18 2010, 美东) 提到:
上甘岭主要是韩军打得,共军自称歼敌2.5万人中美军只有5000,联合国军自称伤亡9000
中韩军占了7000。硫磺岛日军是完全被包围得不到任何外援。上甘岭志愿军至少有一条
完整战线,不时能得到人员和物资补充。伤亡方面硫磺岛日军伤亡小于美军,上甘岭共
军伤亡大于联合国军。

☆─────────────────────────────────────☆
genghish...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英舰炮击万县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英舰炮击万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4 23:43:41 2011, 美东)
长江三峡前,英舰炮击万县 [ ★CaoMeng ] 于:2011-11-03 01:09:03 主题帖
事件的大背景是广东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不断向长江流域推进。此时英国支持的还
是吴佩孚童鞋,而对充满革命热情和民族主义精神的“激进分子”是保持怀疑和敌对态
度的。割据川东的杨森童鞋通过“老朋友”朱德动员,接受广东国民政府任命的国民革
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兼川鄂边防总司令之职;要响应北伐军率师反吴,以朱德为他的党
代表;同时不忘脚踏两只船的他,担任吴佩孚任命的“讨贼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四川
省长。
二十年代震惊中外的“万县惨案”,分前因和后因。都是由英国太古洋行(草蜢注:现
在的Swire Pacific Limited的前身)的《万流》轮船引发的。
1924年6月19日,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存放英商安利英洋行准备起运的桐油
952篓。这批桐油,原先已确...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基辅?莫斯科?
最后,德国人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会战里,集结了前所未有的兵力。在8月底他们能集
结起那么多人吗?没有那么优势的兵力,德国人能打出教科书式的战役吗?如果不能,
被红军抵抗于莫斯科的接近地打成肉磨子,而几百英里的侧翼上红军西南方面军进行反
击(不要告诉我红军的反击没有用,斯莫棱斯克会战里红军的侧翼反击让德国人最近有
点烦,有点烦),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还能在莫斯科城下放心大胆地进攻吗?
t*n
发帖数: 14458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基辅?莫斯科?
同意
一帖分三个,有灌水嫌疑

最后,德国人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会战里,集结了前所未有的兵力。在8月底他们能集
结起那么多人吗?没有那么优势的兵力,德国人能打出教科书式的战役吗?如果不能,
被红军抵抗于莫斯科的接近地打成肉磨子,而几百英里的侧翼上红军西南方面军进行反
击(不要告诉我红军的反击没有用,斯莫棱斯克会战里红军的侧翼反击让德国人最近有
点烦,有点烦),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还能在莫斯科城下放心大胆地进攻吗?
s**********e
发帖数: 33562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斯大林格勒和上甘岭
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打成了肉磨子,都是狭小地域拼死争夺,伤亡都很重。当然也有很
多不一样的地方:一个是巷战一个是山头争夺,一个是反复争夺攻守互易一个是一方进
攻一方苦苦支撑。从战果看,志愿军的交换比貌似要好看得多(例如10月13日对拖拉机
厂的进攻德军伤亡500多人而红军当晚就运了3000多伤员到伏尔加河左岸)。红军跟志
愿军相比,一个大问题就是新兵太多,好多部队都是之前在德军“蓝色”攻势里损失殆
尽然后重新建立起来的,新兵上战场死得就很块了。相比起来,志愿军的15军和12军都
没有遭到过歼灭性打击,有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士兵和基层军官,所以在面对敌人优势
炮火和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打出将近4:3的交换比,难能可贵。
a*******e
发帖数: 3897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anchorage (fallout),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转帖】那些年,我们整死过的地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2 17:43:52 2012, 美东)
(作者:张六和)
我六岁就没了娘,叫日本人炸死的。爹弟兄三个,我弟兄两个。弟弟过继给三叔,我们
父子俩过活。父亲主要做纸札,给死人剃头,油棺材,我跟他学这门手艺。家里没有地
,住的是上辈留下的房子。土改时我还小,十二三岁。我三叔当时是农会成员,与我爹
商量让我入少先队,跟他闹土改。我爹刚开始不同意,三叔怪爹觉悟低,就教训他:“
你说你半路打光棍,收拾不下个老婆,这是为什么?是地主封建剥削的呀!”“你说你
这每天辛辛苦苦做纸札做些下三滥营生,还得给人低声下气,和死人打交道,这是为什
么?是地主封建剥削的呀!”“这一回轮到咱们出头出气了,穷人要翻身!”不知是爹
的觉悟一下提高了,还是爹给吓住了,反正最后同意了。
那时候给公家干事没报酬,三叔说,革命成功后一并给。爹问:“如果革命成不了
功该咋办?”三叔说:“休说这些破...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8486
43
第一阶段1946年6月26日至8月中原局、中原军区分路突围主要情况如下:

一、北路军:由李先念(中原军区司令)、王震(中原军区副司令)率领中原局、
中原军区机关及第二纵队13旅、第15旅之45团、第359旅、干部旅,共约一万人。
1946年7月11日,鉴于国军追堵日急,为分散国军追堵兵力,北路军兵分为左右
两翼行动。
(一)左翼:
李先念、郑位三(中原军区政委)率领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第二纵队13
旅、第15旅之45团、中原军区警卫团。
8月2日到达陕南,与陕南游击队会合,郑位三和陈少敏(中原局组织部部长
)等化装离队,李先念率领部队开辟豫鄂陕根据地。
担负后卫的第13旅39团在7月下旬与主力失散,后39团团长赵炳伦率1营与主
力会合,旅政委杨焕民率3营于9月12日到达陕甘宁边区。
(一)右翼:
王震率领率领第359旅和干部旅(对外称第14旅)。
7月27日,鉴于敌情严重,干部旅分散,一部随部队行动,一部化装转移,
一部就地坚持。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4
“统购统销”,解放后毛泽东砍向农民的第一刀
提示:共产党以“耕者有其田”为口号发动所谓的“土地革命战争”。然而,今天的中
国,唯有在台湾,农民才耕者有其田。这样的结局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
更要命的是那个“统购”任务之高,以我的家乡成都市附近农村为例,农民平均每亩田
就要卖“余粮”上等黄谷350市斤左右。而当时根本没有今天的什么高产良种稻,一亩
田的产量也不过500来斤,卖了一半以上的“余粮”还有公粮任务必须上交,你说这农
民不闹粮荒能行吗?
-----------------------------------------------------------------------
今天,四十岁以下的人,说起“统购统销”可能已感到有些陌生,甚至不知为何物。而
当年它确是悬在亿万农民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一条缠在亿万农民颈上的绳索。也
是毛泽东开始把亿万农民“农奴化”的第一步措施。更可悲的是此“绳索”在农民身上
一套就是半个世纪。“套”得农民有苦...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wlch (cw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世界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被刻意隐瞒数十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27 22:15:57 2014, 美东)
“世界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被刻意隐瞒数十年
2005年5月28日,美国《Discovery》栏目播放一期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
的灾害TOP 10》的专题节目。它们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化工厂
泄毒事件等。而TOP.1,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居然就是中国河南省驻马
店板桥水库溃堤。
据《Discovery》节目报导:1975年8月,河南板桥水库因暴雨发生垮坝,9县1镇东西
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现场打捞起尸体10万多具,后期因缺粮、感染
、瘟疫又致14万人死亡。24万余的死亡人数直逼次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
当然,这个24万的死亡人数,包括垮坝当晚熟睡中的直接受难者,也包括几天后爆破泄
洪、分洪的受难者,以及灾后瘟疫、饥饿等致死者。
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的由来
为什...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toppingtime (停时),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列宁格勒保卫战(原创,未完)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4 13:11:43 2016, 美东)
发信人: stoppingtime (停时),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列宁格勒保卫战(原创,未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4 12:25:47 2016, 美东)
第八章 在西北战场上
在莫斯科正面战场和南方战场打得惊天动地时,苏联的西北方向也爆发了激烈的战争。
在这个方向上,因为地形的限制和资源的缺乏,双方都吧这个方向看成了重要性低于莫
斯科方向和乌克兰方向的次要战场。但是这里的战争,却好像这里的冬天一样,残酷而
惨烈。
德军部署在这个地段上的是16集团军和18集团军,它们归属北方集团军群统一指挥,司
令官是勒布元帅指挥。这位元帅曾经在对法国的战争里,一举突破著名的马其诺防线,
着实算是骁勇善战,所以在1940年晋升为元帅军衔。同时,中央集团军群的第3装甲集
群也投入了西北战...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今天,四十岁以下的人,说起“统购统销”可能已感到有些陌生,甚至不知为何物。而
当年它确是悬在亿万农民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一条缠在亿万农民颈上的绳索。也
是毛泽东开始把亿万农民“农奴化”的第一步措施。更可悲的是此“绳索”在农民身上
一套就是半个世纪。“套”得农民有苦难言,欲哭无泪。直到十年前,在农村的“群体
性事件”已成燎原之势时,官方才终于将此“绳”从农民身上解了下来。
1953年4、5月间的一天中午放学走出校门,准备去买点吃的东西。由于当时我们这些所
谓“剥削阶级”的家庭,已被伟大的党“清算”得一贫如洗了,而学校离我家又较远,
所以中午只能在街上去买点锅魁一类的便宜食品来充饥。“锅魁”是一种用面粉烘烤而
成的饼状食物。价廉物美,充饥很实在,颇受低层劳动者的青睐。而且我的家乡成都市
卖锅魁的店铺又很多,所以购买也很方面。可是那天不知怎么的,我一连走了几家,平
日并不热闹的锅魁店,那天却“购销两旺”围了一大堆人要争着买。我急了,便拚命往
里挤,看见他刚出炉的锅魁,顾不得烫手,便用手帕包着去抓了两个。旁边的人见了便
大声责备我“这娃娃怎么不讲理,不守次序,你还是个学生呢”!我边抓着锅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1929年陕西食人录
时间:1929年
地点:陕西全省
灾种:干旱
灾情:死25万人,出逃40万人,被卖妇女30万人,为20世纪世界十大灾害之一空前劫难
持续3年,陕西全省无县不旱;殷实之家,举室啼哭,中下各户,延颈待毙晋豫人贩蜂
涌而至,妇孺身价不及斗米的三分之一,《申报》惊呼:'救命!'
食人惨剧确有其事:两位老人的目击证言,令人毛骨悚然 狼的故事骇人听闻。老人说
:'收生哩,老天爷派狼来收生哩……!'
1929年的陕西大旱灾,是本世纪中国饥荒史上最惨烈的一场灾难。《西行漫记》一书的
作者、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先生,曾对这场灾难作过如下描述: '在那里,我看
到成千的儿童由于饥饿而奄奄待毙,这场饥荒最后夺去了500多万人的生命!那是我一
生中觉醒的转折点;我后来经历了许多战争、贫穷、暴力和革命,但这一直是最使我震
惊的经历,直到15年后我看到纳粹的焚尸炉和毒气室为止。'
天色大变
陕西省地处中国北部黄土高原,是中国干旱多灾的省份之一,历史上旱灾频仍。据陕西
省自然灾害资料记载,自公元前780年至1947年,全省共发生旱灾316次,其中大旱103
次,特大干旱42次,民间向有10...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77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载] 将军生死录(3-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duanjian 所发表 】
十六
一九四六年七月九日夜,皮定均写了他在中原突围途中最后一篇日记。以后处于旋风
般的行军当中,再也无暇提笔。一直到八月十日,中间隔了一个月零八天。七月九日的日
记是写在激烈的青风岭战斗胜利之后,在青风岭前面大山脚下的一个乡政府所在地写的。
一天行军百里,中间又经过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已经十分疲劳,但他还是写下了这一天
的感受,记下了印象最深的大别山里的一景千笠寺。对突围途中最为激烈的青风岭战斗他
只是轻轻提上一笔,那大约是因为战斗对于他来说太频繁了,并不当一回事情,倒是那千
笠寺别开生面。日记留下了他当年的观感,但写日记的那支钢笔,在接下而来的磨子潭战
斗中丢失了。警卫员说,笔是过了河以后遗失的,他找了很久。在日记中,他对千笠寺有
如下描述:
翻过西阳山到千笠寺。我们没有到这之前,以为是很大的寺庙。山门上写了一副对联
:"温水飘来千笠寺,青风吹去万人愁。"
山中古刹千笠寺,连同庙门上清雅的对联,如今已经不复存在。而当年,这里是一大
景观,几百里以外的和尚都到这里进香和膜拜
o****h
发帖数: 721
50
那时候号称几亿人民几亿兵,村村都有民兵,都有枪。我们那边似乎有的村子都有小高
炮,特别是中苏关系紧张那时候,民间枪支很多阿。人民群众也很温和阿,也没见什么
中国人一怒就拔枪相向的阿。倒是许多人磨子弹把自己给炸了的。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