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神灭论
1 (共1页)
s******g
发帖数: 5074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serawang (皇叔郎), 信区: Belief
标 题: 《神灭论》中对灵魂的解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1 04:30:57 2009)
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
“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C*******r
发帖数: 10345
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胡适的无神论思想及其人生观
黄金生
胡适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曾在大陆受到批判,他虽在许多方
面反对马克思主义,但在秉持无神论方面却与马克思主义相一致。他虽曾一度成为“耶
教信徒”,但终究与其强烈的理性和怀疑精神相悖。他在吸取西方文明的同时,却剔除
了其中的基督教神学,成为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并提出自己独特的人生观。

胡适的父亲崇信宋明理学,不相信迷信,他家大门曾贴着“僧道无缘”的大红纸条
。但在父亲去世后,胡适小时候因受其母亲影响,也曾懵懵懂懂的有过信神拜佛的经历
。他的思想的转变从他开始看朱熹的《小学》开始。在《四十自述·从拜神到无神》中
,胡适写道:
有一天,我正在温习朱子的《小学》,念到了司马温公的家训,其中有论地狱的话
,说:“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烧舂磨,亦无所施。……”我重读了这几句话,忽
然高兴的直跳起来。《目连救母》、《玉历钞传》等书里的地狱惨状,都呈现在我眼前
,但我觉得都不怕了。放焰口的和尚陈设在祭坛上的十殿阎王的画像,和十八层地狱的
种种牛头马面用钢叉把罪人叉上刀山,叉下油锅,抛下奈何桥下去喂饿狗毒蛇,——这
种种惨状也都呈现在我眼前,但我现在觉得...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ZZ)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 (ZZ)
提起佛教,一般人认为住在寺院里穿着僧服剃着光头的出家人所讲的就是佛教了;
提起佛经,一般人认为寺院里的出家人免费赠送给在家信徒的佛经就是佛经了.其实不
然,佛教和商品一样有真有假,除了高智商人群,专家和学者阶层或象佛陀这样的大修行
者,一般人难以辨别。
当今世界佛教可分两大派系:一派以斯里兰卡为核心,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泰
国等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云南的傣族地区)以及美国等欧美地区.这一派系是原始正
教或真佛教。这一区域的沙门继承佛陀亲口所说的经典和修行方法,严守戒律,过着日
中一食、持金钱戒,甚至托钵乞食、树下一夜的生活;另一派系以中国为核心,分布于
中国、日本、新迦坡、蒙古、尼泊尔等东亚地区和美国德国等欧美澳地区.这一派系是
大乘邪教或伪佛教,实为古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和中国道教巫术诸外道之改头换面,是妄
图毁灭佛教的邪教。这一区域的沙门将原始正教贬低为小乘佛教,自称大乘佛教。他们
将真佛经(四部阿含经,尤其前三部)弃置一边,不屑一顾,借着从古印度取回和送来
的一部分伪造的佛经(大藏经大部分伪佛经是古代中国人伪造),大肆宣传,不择手段
拉拢信徒,挂羊...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4
嗯,陈寅恪这句话倒是很能体现作为思想文化大家的忧患意识和长远眼光。。。只可惜
很多一知半解的后人,提起陈寅恪,首先想到的便是“李唐皇室出自突厥”(其实这根
本就是无知却又总想吸引眼球的引用者的断章取义信口雌黄),“孙悟空的原型是印度
神猴哈奴曼”,等等陈词滥调。。。可发一叹啊,呵呵。
佛教早已本土化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历史上本土文化同完全本土化之前的佛教的
激烈斗争,也是无法抹杀的。非暴力的,例如范缜的神灭论,傅弈的上疏,韩愈的一系
列文字,等等;极端的暴力形式当属三武一宗灭佛。佛教本土化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
这些强烈的反弹的所造成的压力,以及由这些压力所导致的佛教界内部的有识之士的主
动自我改造。当今中华佛教的主流的的确确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然而如同当
今国内社会一样,佛教内部的阴暗之处也时常被曝光。。。此外,境外的佛教组织,或
者打着佛教旗号的团体,也在向国内积极渗透,其中颇有一些是被正统中华佛家弟子称
为“附佛外道”的。。。这些问题,同基督教在中国的迅速膨胀相比,也许是不太显眼
的,但无疑都对汉传佛教产生着影响。
E******u
发帖数: 3920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齐纪一
太祖高皇帝 建元元年(479年):三月,萧道成封齐公。四月,萧道成代宋,宋顺帝退
位,南宋亡。五月,宋顺帝(汝阴王)被杀,齐太祖灭宋宗室。魏诏高允议定律令。
二年(480年):魏大举寇齐寿阳、钟离、胊山等,不利,皆退。荆、湘、雍、郢、司
五州群蛮为乱。
三年(481年):魏人寇淮阳,李安民、桓康等破魏师。魏沙门法秀作乱于平城,伏诛
,事连兰台御史张求等百人,皆死。高昌王阚伯周卒,内乱,马儒即王位。
四年(482年):三月,齐太祖殂,太子颐即皇帝位。齐司徒储渊卒。氐王杨文弘卒,
兄子杨后起为嗣。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永明元年(483年):宋世祖杀荀伯玉、垣崇祖、张敬儿、谢超宗等
人。
齐纪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 永明二年(484年):竟陵王子良“八友”。范缜《神灭论》。魏始
班俸禄。魏设北六镇。
三年(485年):魏冯太后班《皇诰》。齐“总明观”国子祭酒王俭自比谢安。柔然犯
魏边。魏从李安世之言,颁均田令。
四年(486年):齐唐(宝盖头禹)之为乱,称帝于钱唐,兵败而死。魏帝服兖冕,制
五等公服。魏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口。氐王杨后起卒,杨集始即武都王。
五年(487年):齐桓天...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齐纪一
太祖高皇帝 建元元年(479年):三月,萧道成封齐公。四月,萧道成代宋,宋顺帝退
位,南宋亡。五月,宋顺帝(汝阴王)被杀,齐太祖灭宋宗室。魏诏高允议定律令。
二年(480年):魏大举寇齐寿阳、钟离、胊山等,不利,皆退。荆、湘、雍、郢、司
五州群蛮为乱。
三年(481年):魏人寇淮阳,李安民、桓康等破魏师。魏沙门法秀作乱于平城,伏诛
,事连兰台御史张求等百人,皆死。高昌王阚伯周卒,内乱,马儒即王位。
四年(482年):三月,齐太祖殂,太子颐即皇帝位。齐司徒储渊卒。氐王杨文弘卒,
兄子杨后起为嗣。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永明元年(483年):宋世祖杀荀伯玉、垣崇祖、张敬儿、谢超宗等
人。
齐纪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 永明二年(484年):竟陵王子良“八友”。范缜《神灭论》。魏始
班俸禄。魏设北六镇。
三年(485年):魏冯太后班《皇诰》。齐“总明观”国子祭酒王俭自比谢安。柔然犯
魏边。魏从李安世之言,颁均田令。
四年(486年):齐唐(宝盖头禹)之为乱,称帝于钱唐,兵败而死。魏帝服兖冕,制
五等公服。魏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口。氐王杨后起卒,杨集始即武都王。
五年(487年):齐桓天...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7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Mon Sep 24 23:20:41 2012, 美东) 提到:
为避免贴子过长,新开一贴继续贴自己的《通鉴》笔记,从晋朝开始。
晋纪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泰始元年(265年):八月,司马昭卒,昭长子炎为晋王。吴主迁都
武昌,丁固、诸葛靓守建业。十二月,魏帝禅位于晋,降为陈留王,居邺。晋王即皇帝
位,尊封族亲诸王。帝承魏氏奢侈浮华,矫以仁俭。
二年(266年):永安山贼施但作乱,北至建业;丁固、诸葛靓平之。十二月,吴主还
都建业。
三年(267年):春正月,立司马衷为皇太子。夏六月,吴主作昭明宫。
四年(268年):正月,贾充等修律令。吴施绩寇江夏,万彧寇襄阳;刘俊等三攻交趾
;丁奉、诸葛靓攻合肥,皆败师。
五年(269年):帝有吞吴之志,使羊祜都督荆州,卫瓘都督青州,司马佃都督徐州。
安置西蜀人才(诸葛亮之孙京等)。吴主遣虞翻、李勖等会于合浦,以击交趾。
六年(270年):吴左大司马施绩卒,陆抗统军;何定权盛。胡烈讨鲜卑不克。南匈奴
五部居并州诸郡,改姓刘氏...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8
《神灭论》就问了:
“说人死为鬼,衣服复有鬼乎?”
m***n
发帖数: 12188
9
而三国,又是一个科技和政治的大爆发时代,可惜太短。很快结束,如果能再对立持续
200年,就很有意思了。
比如东吴的航海业大发展,冶金学的极大进步,蜀国魏国的炼钢,还有东吴墓葬里面发
现了铝合金工具(后来又失传了)。
农业和军事技术都有长足进步。农业成为农学,出现农业专著。中医学在这个时代成型
,成为一个正式的体系。 天文学也是大爆发的时代。岁差和恒星运动的发现,日心说
的提出。在政治思想上也很活跃。虽然士族还是统治地位,但是在思想上已经挖了坟墓
。 对外来文明的极大兴趣,佛教,还有论衡到神灭论。同样也有人口的爆发,所以后
来虽然有五胡时代的多次大屠杀,汉人依然能坚持下来。 而罗马就挺不下来。 所以三
国似乎是汉民族的一次预防针。 罗马没打这个预防针,就挺不下来。
在宗教上,这个时代是道教产生的时代,也是佛教在中国真正扎根,思想上全面和本土
文明对话的时代。儒学也开始摆脱原始文本桎梏,开始从“我注六经”,朝“六经注我
”发展。
而五代则是“天地闭,贤人隐”(钱穆原话)。这样的时代再持续200年,就根本没有
文明了。幸好有郭-柴-赵几个,前后协力结束了这个黑暗时代。
m***n
发帖数: 12188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穷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蠢
我觉得还是《神灭论》的比喻最好
都是柳絮,都从生命树上落下,
有的被风吹到香喷喷的被窝上,这就是富人
有的落到粪坑里,这就是穷人
楼主说:过程平等。
对,过程确实平等,但是结果不平等。
楼主说:落到粪坑里面的是因为蠢
不对。
m***n
发帖数: 12188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穷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蠢
我觉得还是《神灭论》的比喻最好
都是柳絮,都从生命树上落下,
有的被风吹到香喷喷的被窝上,这就是富人
有的落到粪坑里,这就是穷人
楼主说:过程平等。
对,过程确实平等,但是结果不平等。
楼主说:落到粪坑里面的是因为蠢
不对。
z*y
发帖数: 367
12
 
李洪志在《转法轮》的《论语》开头就说,“佛法”也即“法轮功”是“玄奥、超
常的科学”。回顾《转法轮》,真是处处“玄奥、超常”,使痴迷者越陷越深。且看大
骗子李洪志是如何使用伪科学的手法来描绘他的“升天图”引诱群众的。 
(一)所谓“修炼成功就没有那一辈子了”。这是针对人们希望健康长寿的心理而
发出的邪说,而这正是李洪志抓住我们这些虔诚的痴迷者思想的关键东西。其实,关于
人的生死,民间常说“人死如灯灭”;古人也曾有过很贴切的比喻:人的肉体和精神好
像刀和刀刃,刀一毁坏,刃也就不存在了。又如:范缜《神灭论》中所说,“形存则神
存,行毁则神灭”。这些都说明了人和动、植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到死亡的必
然过程,这是自然规律。历史上许多帝王倾全国之力去求“不老方”、“不死药”,都
没能逃脱生老病死的规律,如今的人又怎能通过修炼“法轮功”而长生不死呢?佛教、
道教又有谁长生不老了?“修炼”说在中国大约也有5000年了,历史有过“升天”的记
载吗?所以“修炼成功就没有那辈子了”,只是蛊惑人心的邪魔说,是反自然规律,反
人体科学的歪理,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一种玷污。 ...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3176
13
四 言为心声
课堂作文,假定教师的评定是正确的,有好坏;好的分数高,比如***十以上,坏
的分数低,比如五六十以下。课堂之外的大著作也是如此,有高有低。分高低,主要看
两个方面:(1)内容,也就是所表达的是什么事实、什么知识、什么思想感情等;(2
)怎么表达的,也就是用什么体裁,行文能不能确切、简练、优美、有条理等。内容和
表达可以协调,也可以不协调。以古代子书为例:《孟子》协调,思想成一家之言,文
笔雄伟畅达,如江河一贯而下,欲罢不能;《韩非子》和《论衡》不怎么协调,前者有
些篇为专治君主集权策画,思想差些,可是文章写得好,出言锋利,头头是道;后者思
想高超,可是文字差些,既不简明,又不流利。评论文章高低,主要看内容呢还是看表
达?内容当然是首要的,但过分强调,至少就谈论作文说,也许会产生轻视表达的偏向
,所以不如用个不左右袒的圆通说法,二者不可偏废。
这里先谈内容。题目用“言为心声”,这是随手抓来一个常用的成语,表示作文应
该做到写心;如果按字眼抠,那就不如用扬雄《法言•问神》篇所说“言,心声
也;书,心画也”的后半,“书为心画”。但这太冷僻,不大众化,只好割爱,而用烂...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1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席慕容的字画
以前在俱乐部贴过的,哈哈。写的很散,乱七八糟,基本想哪扯哪
南史笔记之 竟陵八友
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尺壁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竟陵八友在诗歌文学史上地位相当重要,承汉魏之余韵,开盛唐之先声。南史竟陵郡王
萧子良传:
“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梁武帝萧衍本纪: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帝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
游焉。号曰"八友"”。
这个“西邸”,在南京鸡笼山,现在北极阁一带:
“移居鸡笼山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
这八个人里面沈约年纪最长,范云少他十岁次之,再次之萧衍,任昉,谢朓,王融年纪
相若,少范又大约十岁,然后是陆倕,最年少的是萧琛。有江东土著,也有南渡士族。
萧子良西邸之中聚集,均以文学称长,后来却不同程度参与继后的政治纷争,而命运各
异。萧衍自不必说,开南梁五十年承平基业,而沈约,范云,任昉实有襄助之功。沈约
劝说萧衍代齐,并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已经起草好了昭书,所以萧衍以为他的大业,沈
,范二人之功:
高祖召范云谓曰:"生平与沈休文群居,不觉有异人处;今日才智纵...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5074
1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神灭论》中对灵魂的解释
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
“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p*****t
发帖数: 3693
16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古代中国人到底信什么教?
这就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兼容啊,要不然为什么古中国是鲜有的没有因为宗教之间的纠
纷而引起杀戮的国家呢?举个例子说,梁武帝自己崇尚佛教,但对于写《神灭论》的范
缜,也只是号召来一大堆人跟他辩论而已,而这些人最后也承认辩不过范,“情识愚浅
,无以折其锋锐”。要换了欧洲的基督教,范缜这种人绝对是直接上BBQ的,还辩论个
啥?
l*****f
发帖数: 13466
1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通脱我的理解是参透生死;外儒内道这个我倒不记得了,等回头翻出来看下,他对陶哲
学高度记得,极其推崇。陶侃那个, 我手头刚好有中华书局出的陶渊明传,关于曾祖
孙关系有这些:宋书本传里有,想必沈约有根据,陶自己写过孟嘉传,孟嘉是他外祖父
,陶母是孟第四女,孟嘉自己又娶陶侃女儿,陶"赠长沙公"里有"同出大司马"之语
,长沙公陶延寿为陶侃五世孙,这又是旁证。所以应该蛮可信的。索性贴一下以前乱写
的一篇,关于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觉得将生死说得通透的无过于陶渊明这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魏晋
时期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生命的话题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更是诗歌文赋的永恒命题。
早一些汉代的流行挽歌薤露唱道,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人的一生果然如草叶上的露珠一般短暂,瞬息即逝。古诗十九首,则感叹生命的短暂
,故需及时行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1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通脱我的理解是参透生死;外儒内道这个我倒不记得了,等回头翻出来看下,他对陶哲
学高度记得,极其推崇。陶侃那个, 我手头刚好有中华书局出的陶渊明传,关于曾祖
孙关系有这些:宋书本传里有,想必沈约有根据,陶自己写过孟嘉传,孟嘉是他外祖父
,陶母是孟第四女,孟嘉自己又娶陶侃女儿,陶"赠长沙公"里有"同出大司马"之语
,长沙公陶延寿为陶侃五世孙,这又是旁证。所以应该蛮可信的。索性贴一下以前乱写
的一篇,关于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觉得将生死说得通透的无过于陶渊明这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魏晋
时期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生命的话题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更是诗歌文赋的永恒命题。
早一些汉代的流行挽歌薤露唱道,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人的一生果然如草叶上的露珠一般短暂,瞬息即逝。古诗十九首,则感叹生命的短暂
,故需及时行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1888
19
东元帝回到西苑的时候,还不到掌灯时分。
大赵的历代帝君,从太祖时期开始,一直到东元帝的祖父睿宗,都是把延寿宫的永安作
为起居处。但是,这个不成文的规矩被东元帝的父亲文宗皇帝破坏了。文宗皇帝旷达,
最好游冶,生平最的就是游历秀美山川和壮丽江河,只是后来当了皇帝,“惜不能再得
履高峰涉险滩”。有祖宗订下的规矩限制,又有大臣们的百般阻拦,他自然当不成大赵
的郦道元,壮志不能酬再加理想破灭,于是一发狠,罄尽历代先皇们积攒下来的那点家
当大兴土木,到处广修华堂高厦,为的就是能让自己在闲暇之时能有个勉强算是“游历
”的去处。如今遍布京畿附近各处风景秀美之地的皇家园林和皇家山庄,差不多都是他
的手笔。如今的大内第一苑大庆宫,也是他亲自设计布局又花了八年时间监督修建而成
。自大庆宫落成那天起,他就住了过去,从此就再没有离开过,直到他辞世为止。虽然
文宗皇帝在位期间大肆兴建园林,但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依旧是一位好皇帝。首先,他
修房子花的是天家内孥,花自家的钱办自家的事,谁还能指责他呢?另一个,文宗皇帝
相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不单是这样想的,而且还是这样做的。他修的那二三十
座园林和山庄,除了赐给别...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20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转一篇老文
不朽――我的宗教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0153

胡适
不朽有种种说法,但是总括看来,只有两种说法是真有区别的:一种是把“不朽”
解作灵魂不灭的意思;一种就是《春秋左传》上说的“三不朽”。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0153
(一)神不灭论
宗教家往往说灵魂不灭,死后须受末日的裁判:做好事的享受天国天堂的快乐,做
恶事的要受地狱的苦痛。这种说法,几千年来不但受了无数愚夫愚妇的迷信,居然还受
了许多学者的信仰。但是,古今来也有许多学者对于灵魂是否可离形体而存在的问题,
不能不发生疑问。最重要的如南北朝人范缜的《神灭论》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
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舍利无刀,舍刀无利。
未闻刀没有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宋朝的司马光也说:“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
有倒烧舂磨,亦无所施。”但是司马光说的“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还不免把形与神
看作两件事,不如范缜说的更透切。范缜说人的神灵即是形体的作用,形体便是神灵的
形质,正如刀子是形质,刀子的利钝是作用;
m*********g
发帖数: 11102
21
去申请个神灭论版

版更
j*******7
发帖数: 6300
22
http://blog.51.ca/u-6769/?p=6157&cp=all
中国古籍中的上帝和《圣经》中的上帝是不是同一位?
一叶知秋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中国人曾经信仰“上帝”,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中国古文
献中的“上帝”和基督教《圣经》中的上帝没有任何关系,所谓上帝,只能是基督教的
上帝,而中国人对“上帝”或者“天”的崇拜是出自于对自然力量,比如风雨雷电的敬
畏;也有人说中国人对天的崇拜是源自祖先崇拜。
我并不想把中西文化作庸俗的比附,但也不想忽略文明之间明显的共同性。我认为,过
分强调某种文化的独特性对这种文化的发展并没有任何好处。虽然不同 民族的文化千
差万别,但是仍然存在某种共同之处。尤其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灵性和道德观存在惊
人的一致性。哲学家康德墓志铭上镌刻有几句话,“有两种事 物,我们越是经常、持
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惊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
: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仰望星空人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和有限,
而人内心的道德法则也叫做“良心”,这是全人类共通的。《圣经》更清楚地指出:“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胡适:信仰印度化是中国之大不幸
何建明:胡适的佛教文化观及其学术史意义
来源:无 2011年11月23日 网友评论:0条 点击:1252
胡适的禅学史研究及其与日本学者的禅学论争向来为学界所关注,但是,人们多注意其
研究方法的得失而忽视其佛教文化价值立场的重要影响。本文着眼于人们不太注意的胡
适有关佛教文化观念的资料与当时佛教界的回应,分析胡适佛教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性
特征及对其禅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并与陈寅恪、汤用彤等同时代佛教史学者进行比较,
说明胡适禅学史研究主要受制于其文化价值明念。
关键词:胡适 佛教 禅宗史 文化价值观 现代性 研究方法
作 者:何建明,1965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及哲学院教授。
人文学术研究不仅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合理的文化价值立场。文化价值观
念不仅影响着科学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更直接影响学术研究成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作为中国现代人文学术研究“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代表人物胡适,从自由主义和科学主
义的现代性立场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许多批判性研究,其中对佛教禅宗史的研
究,是其学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佛教界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无...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192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玄奘法师西行的故事
唐僧,俗名陈袆,法名玄奘,通称三藏法师或唐三藏,意思是他精于经、律、论三藏,
熟知所有佛教圣典。而唐僧是他的俗称。
玄奘出生在读书人家,幼年受父亲教导,学习经书,对儒学略知一二。11岁在洛阳净土
寺出家当和尚。年轻时他四处学佛法,感到各家对佛教宗旨,或者说得不明不白,或者
说法不一。为了寻根究底,就想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拜访名师,寻求经典。
唐朝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玄奘打定主意西行取经。他发下宏愿:“为求佛法发趣西
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并一直践行着这个誓愿。一次在
穿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八百里荒漠时,刚走出100里,他就迷了路
且没了水,犹豫着要折返时,想起自己的誓愿,又再坚定起来。途中五天四夜滴水未进
,在昏迷之际,是马把他驮到了水源边。正是要求得真法的坚定信念,让他战胜了无数
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其间神佛的护佑和点化一次次激励着他。
有一天他来到了高昌国,国王麴文泰虔信佛法,见法师智慧风采,想到西行前途艰难,
强力邀请他留在国中担任国师弘扬佛法。玄奘法师明白自己求法取经的意义,于是婉谢
,甚至绝食明志,最终生命垂危而志向不改。国王...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神论的合理性
如果这个神是指超越人们日常感觉的存在,
中国古代的无神论是很多的,诸如范缜的《神灭论》和王充的《论衡》。
a*****y
发帖数: 33185
26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问题
张岱年
心物问题,亦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西方近代哲学
中,关于精神与物质的问题讨论较多。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对于心物问题已有所讨论。
到中国近古时代 (宋元明清时代),许多哲学家更对于心物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所以,应该承认,心物问题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心亦即主体,物亦即客体。但是主体客体的名称是古代所未用的。在古代哲学中,
与主体相当的名词是“己”,与客体相当的名词是“物”。《中庸》云:“诚者非自成
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己与物即主体与客体,亦称为内外,《中庸》又说:“合外
内之道也”。外即客体,内即主体。近几年来,有些论者认为,中国哲学专讲“天人合
一”,而忽视“主客”之别,其实并不符合事实。中国哲学确实强调“内外”的统一,
但也承认内外的区别。
在西方哲学中,哲学史家常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与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来
讲,或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归并到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西方哲学中所谓“理
念”或“观念”往往是与思维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哲学史家将关于“理念”的问题归结
为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无神论的合理性
☆─────────────────────────────────────☆
danalake (从头开始) 于 (Mon Jan 30 10:12:06 2012, 美东) 提到:
无神论也是合理的,当没看到神的时候,是完全可以否定神
的存在的,这种否定如果不是绝对的,那么就是合理的.
如果这种否定是绝对的,反对神的任何存在的可能性的,
那么无神论就是不合理的.
怎么区别绝对的无神论和相对的无神论呢?
这是有哲学意义的.
任何在无神存在的物质空间中的人,更倾向于无神,因为他感觉不到.
而在有神存在的物质空间中的人,更倾向于有神,因为他确实感觉到神了.
哲学的思辩可以有助于理解无神和有神产生的原因.
☆─────────────────────────────────────☆
Eloihim (真神) 于 (Mon Jan 30 10:49:57 2012, 美东) 提到:
一般說的無神論 (atheism) 有歧義,
廣義的是 lack of theistic belief (lack of the belief of god),
狹義的是 believe t...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8
这种坑你挖不起来,不符合你的身份,得几位大师和大师范们才行。
你还不如挖“神灭论”,“物质决定意识”什么的坑,
这对那些拿“科学理性”什么的来自我崇高的原教旨信徒们比较管用。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史学的儒教化与人间佛教
完整的历史主体应该是函盖十法界有情。其中,六道众生是在业道中不断轮转生死
的无明众生;四种圣人57 是已证无生的有情,是在法道中破除无明58 的贤圣有情。
历史主体应该具足贤圣有情与无明众生等十法界有情,而十法界有情所造作的所有 业
行皆是历史,史籍的记载也应该具足十法界有情所共同创造的历史。然而,一般 的史
学家皆是无明凡夫,对于如何是判断历史主体的标准尚且无知,于是基于名色 二法的
关联,而只将人类视为历史主体,遗漏了其余九法界有情作为历史主体的事实。因此,
从史学史发展的事实显示,新史学家在十法界中只将其中一法界视为历 史主体,忽视
其他九法界而有隧道视野(tunnel vision)59 的结果,并且有逐渐迈向 儒教化的情
况。
什么是“儒教化”呢?因为中国区域佛、道、儒、耶、回等五大宗教中,佛、 道
、耶、回皆信有天界、地狱存在,姑不论其中的差异与正讹,皆信行善升天,作 恶堕
地狱。五大宗教中唯独儒教漠视鬼神、天界与地狱的存在,反对有来世报偿因 果的事
实。儒教的思想是“未知生,焉知死” ,60 不管生前死后之事;后来的儒家 则是唯
见人间,极力排斥其他业道的存在及重...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58
30
来自主题: PKU版 - 影响中国变化的100个事件
1 大禹治水 2 商汤灭夏 3 封疆建国以藩屏周
4 诸侯争霸 5 三家分晋 6 百家争鸣
7 七国称雄 8 商鞅变法 9 秦始皇统一中国
10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 11 焚书坑儒 12 修筑万里长城
13 陈胜、吴广起义 14 楚汉之争 15 汉初和亲
16 文景之治 17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18 汉武帝抗击匈奴
19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 “丝绸之路”的开辟 21 盐铁之议
22 王莽改制 23 赤眉绿林起义 24 白虎观会议
25 东汉外戚宦官专政 26 东汉党锢之祸 27 黄巾起义
28 三国鼎立 29 三分归晋 30 八王之乱
31 五胡十六国的分裂 32 北魏统一北方 33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34 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 35 周武帝灭佛 36 南朝“神不灭”与“神灭论”大论战
37 隋文帝统一南北 38 隋文帝改革 39 大运河的开凿
40 隋末农民起义 41 贞观之治 42 开元之治
43 安史之乱 44 藩镇割据 45 永贞革新
46 会昌灭佛 47 黄巢起义 48 五代十国的分裂
49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50 陈桥兵变与北宋统一 51 杯酒释兵权
52 杨家将抗辽
J*******3
发帖数: 1651
31
南京为什么是中国最亲日的城市之一?

近两千年来,南京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中心。中国佛教界一直用佛教的布施、忍辱和无我
精神来应对日本的侵略和屠杀。
佛教界涌现出了大量的汉奸:如宣化上人,本焕长老,净空法师,以及《无量寿经》汇
集本的作者:夏莲居佛教学者等等……
近来,南京又有惊人之举动:
《去年买了个表!南京将大规模用日系车作出租车!》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915079-1.shtml
============================================================================
===
宣化上人曾经是汉奸?
心情随笔
在日本侵略东北三省的时候,宣化上人是万国道德会的一个科长,查查历史就知道万国
道德会只不过是日伪控制的汉奸组织,那么宣化上人会不会是汉奸?希望有一天能够真
相大白。
附上资料:
我就到拉林鎮去賒棺材。因為我參加道德會,在家的時候就在道德會做總科長,我認識
街上的一些人;就到棺材舖姓田那兒,這人叫田老埠。怎麼叫老埠呢?他的嘴很黑,好
罵人,是個跑江湖的...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32
南京为什么是中国最亲日的城市之一?

近两千年来,南京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中心。中国佛教界一直用佛教的布施、忍辱和无我
精神来应对日本的侵略和屠杀。
佛教界涌现出了大量的汉奸:如宣化上人,本焕长老,净空法师,以及《无量寿经》汇
集本的作者:夏莲居佛教学者等等……
近来,南京又有惊人之举动:
《去年买了个表!南京将大规模用日系车作出租车!》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915079-1.shtml
============================================================================
===
宣化上人曾经是汉奸?
心情随笔
在日本侵略东北三省的时候,宣化上人是万国道德会的一个科长,查查历史就知道万国
道德会只不过是日伪控制的汉奸组织,那么宣化上人会不会是汉奸?希望有一天能够真
相大白。
附上资料:
我就到拉林鎮去賒棺材。因為我參加道德會,在家的時候就在道德會做總科長,我認識
街上的一些人;就到棺材舖姓田那兒,這人叫田老埠。怎麼叫老埠呢?他的嘴很黑,好
罵人,是個跑江湖的...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6352
33
来自主题: Apple版 - 哥在威锋发了本书: 东游记
不是那个什么上八洞仙下八洞仙那个, 是个1988年的科幻小说. 有神马美洲探险,
天外飞仙, 长毛野人等等 (我重口味啊). 扫描版的, 质量一般. 但是要的是那个
感觉不是.
有看过这本牛书的同鞋么. 一晃快30年的事情了.
话说年初蛋疼, 想回忆童年一下, 结果到处找不到, 马了隔壁的UCB, STANFORD亚洲藏
书馆倒有, 但是我又不认识那里的女研究僧, 女破丝刀什么的. 自己办证的话至少100刀
起步, 索性花近20刀从国内代购的, 原价只要5人民币啊. 看的时候很小心, 都是轻
拿轻放, 国内老书质量潮点, 我翻页的时候就只用指尖, 生怕我的大汗手腐蚀了纸张.
靠. 老子看PB也没这么多讲究.
今天突然找到了电子版. 顿时内牛满面......一是一个心愿了了, 早想扫描我手里那本
永久保存, 但是有舍不得撕书. 二是真的泥马心疼我那20刀. 放小时候, 那得多少套
煎饼果子啊....
一起享用吧.
联接在此:
http://bbs.weiphone.com/read-htm-tid-5608480.html
这里是豆瓣上抄来的内容简介:
这本书可以说是本历史小说,可是也可...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觉得将生死说得通透的无过于陶渊明这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魏晋
时期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生命的话题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更是诗歌文赋的永恒命题。
早一些汉代的流行挽歌薤露唱道,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人的一生果然如草叶上的露珠一般短暂,瞬息即逝。古诗十九首,则感叹生命的短暂
,故需及时行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而在庄子看来,”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这是庄
子的超脱,超脱于生死,是“自不变者而观之”。王羲之也说死生亦大矣,却与庄子不
同,死固不同于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所以作为生命的个体: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是从变者而观之,故死生
有异。庄子以为生死是自然之理...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5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南史笔记续
之八 竟陵八友
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尺壁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竟陵八友在诗歌文学史上地位相当重要,承汉魏之余韵,开盛唐之先声。南史竟陵郡王
萧子良传:
“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梁武帝萧衍本纪: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帝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
游焉。号曰"八友"”。
这个“西邸”,在南京鸡笼山,现在北极阁一带:
“移居鸡笼山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
这八个人里面沈约年纪最长,范云少他十岁次之,再次之萧衍,任昉,谢朓,王融年纪
相若,少范又大约十岁,然后是陆倕,最年少的是萧琛。有江东土著,也有南渡士族。
萧子良西邸之中聚集,均以文学称长,后来却不同程度参与继后的政治纷争,而命运各
异。萧衍自不必说,开南梁五十年承平基业,而沈约,范云,任昉实有襄助之功。沈约
劝说萧衍代齐,并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已经起草好了昭书,所以萧衍以为他的大业,沈
,范二人之功:
高祖召范云谓曰:"生平与沈休文群居,不觉有异人处;今日才智纵横,可谓明识。"云
曰:"公今知约,不异约今知公。"高祖曰:"我起... 阅读全帖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