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 发帖数: 141625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aquarius923 (aquarius0205),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名单及获奖理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0 14:53:55 2012, 美东)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
《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
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
》、《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 我在诺贝尔官网上没找到完整的颁奖词,每个得奖人只摘了一句介绍。百度上有这么一
句不知道是否对:
“授奖一般是因为某一作家在整个创作方面的成就,有时也因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如
法国作家马·杜·加尔因长篇小说《蒂博一家》,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因长篇小说《布登
勃洛克一家》,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因长篇小说《福赛特家史》,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
奇因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而获奖。”
我没觉得高行健的灵山很好看,现在记不清详细了,好像整体调子不感冒。你喜欢它的
什么?他编剧出身,我看了点他的话剧和儿童文学作品,挺摇头的。我喜欢余华比莫言
多一点。鲁迅我觉得短篇好,野草杂文很不纯粹,受日本化的西方文化的影响,模仿痕
迹重,不太融会贯通,哈哈。他们不是只要民族特色吧,是西方能够理解的民族特色,
比如和福克纳马尔克斯卡夫卡搭得上边的。你看过丘吉尔什么书?他短短的说话和宣言
什么的还挺有文学灵气,哈哈。 |
|
j******n 发帖数: 21641 | 4 估计余华得奖的话所有人都满意
--------------------------------
杰出的中国持不同政见者魏京生批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被官方所容忍的作家莫言,并称
此举是为了讨好北京。
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民主运动之父的魏先生,称赞莫言作为一个作家的文学水平,但
质疑他的行为,其中包括为一本纪念册手抄已故领导人毛泽东的讲话。
魏先生指出,中国也有其他有才华的作家。他指出,诺贝尔委员会选择了莫言,是因为
这个选择“更能为中共政权所容忍。”
现流亡在华盛顿的魏先生说:“因此,这个奖不是真的文学水平的衡量,而是大企业意
志的表现。”
他说:“从中共在这次宣布得奖之前和之后的兴高采烈的炒作来看,这次得奖不过是讨
好中共而已,不值得重视。”
在公布第一个授予中国公民的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学院说,这是因为莫言使用“幻想
与现实,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创造的、让人想起威廉·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世界。
这次的奖获得了中国国家控制的媒体的广泛赞誉。这些媒体在两年前挪威诺贝尔委员会
将著名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持不同政见作家刘晓波时完全无声。
与莫言不同,刘与中国的制度相抵触。在他撰写了被称为“08宪章...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31659 | 5 今天看了几眼这个剧.感觉格调上很像阿.
一个小镇,深挖各种东西. |
|
j******n 发帖数: 21641 | 6 金羊网11月25日讯 记者 胡坤报道:昨晚,著名油画家、作家陈丹青在广州方所书店举
办了一场题为“文学与读书”的讲座。慕名而来的听众将书店挤了个水泄不通。
听众爆满
陈丹青的讲座定在晚上7点30分开始,但是听众在两个小时之前就把内场坐满了。其他
人只能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内场四周,将规模并不算小的方所书店挤得爆满。站在后面
的人根本无法看见陈丹青,只能用耳朵聆听。书店内的温度也比室外飙升了快10度,挤
在人堆里的听众,个个汗流浃背。
怀念木心先生
陈丹青还是一如既往带着的调侃与自嘲的风格开始他的演讲,笑称自己年轻时候最讨厌
的就是听人讲座。因“文学与读书”这个话题,他提到了自己的恩师,已故诗人、文学
家、画家木心先生。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1982年移居纽约,2011年逝世于乌镇
。一生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他的画成为20世纪中国画中第一位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作
品;他的散文,作为惟一的中国人作品,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起被编选入美国大
学文学史课程范文读物。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
人物。1989年,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 阅读全帖 |
|
d******0 发帖数: 1598 | 7 依据封在橱窗里的那张泛黄的village record,cc住的那栋木房子总该有一百多年了。
cc给了我这栋房子的钥匙。好多个周末他都要在实验室加班,我就在这栋房子里用笨拙
而无序的英文,去翻译豆瓣上的某篇置顶书评,去应付那个张嘴卡夫卡闭嘴福克纳的黑
姐儿们。
翻累的时候,我喜欢煮壶咖啡,对着那张泛黄的village record发呆。透过咖啡的热气
,我能够看到橱窗里那一百年的光阴,被八个不同的名氏逐段瓜分。有的名氏占了三十
多年,有的则只有两三年。cc说,每次易主,要么有人结婚,要么有人离婚,要么有人
降生,要么有人死掉,要么是升迁,要么是破产,要么就是干脆拿这栋百十来年的房子
来赚点块钱。一栋房子,哪怕只是木头造的,也能在这个世界挺立个一百多年,人却不
能。哪有什么海枯石烂,有的只是穷折腾罢了。嗯,cc常挂在嘴边的国破山河在,说的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如今这栋百年的木房子,却住满了异乡人。木房子法律上的主人Jim,虽说是香槟人,
却被john deer派到德国法兰克福,都到了小老头的年纪,却也成了独在异乡的异客。
Jim每次从法兰克福回来,先要在他乡下的女友家里住上一段,再回香槟...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8 我和海明威相反,用啰嗦的语言描写一个简单的感觉……主要是喜欢we bought a zoo
这个idea。看完弟弟担心地说:不要给我买动物园啊,怕狮子……
对,都有点怪异。weiweiya说起马克吐温,他的小说我也把握不好。还有福克纳、
capote等等。说到底就是现代主义把握不好。大学里没经验,毕业以后好像没再碰过。
对了又想起一个怪异的电影: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前两年看完the
hours之后特意找出来再看,还是不明白和virginia woolf有什么关系? |
|
m*****n 发帖数: 7450 | 9 那你觉得啥把握地好呢?狄更斯那种?对了英式幽默你认同吗?
俄就最喜欢福克纳,hiahiahia
zoo |
|
m*****n 发帖数: 7450 | 10 同看不懂英式幽默。 rose for emily我都不记得了,sophie's choice肯定没看过书,
电影也不记得了,看来我的爱是混乱的真爱,正符合福克纳的风格。。。是你把,你喜
欢冷山的吧,哈哈。 |
|
|
m**e 发帖数: 27062 | 12 嗯,回想我中学时候把福克纳几本都看了,看得晕头转向但是觉得好看
列入“需要再借再看”的行列 |
|
m*****n 发帖数: 7450 | 13 戈麦看过啊,但是印象不深。他也是自杀的那一代里面的一个。
哈哈,我对福克纳感情很深,啥时候我想清楚了来回你。
不过,你说说,你读henry james, edith wharton这些,会有什么想法嘛?是不是感
觉他们是新英格兰移民文化的代表,哈哈?那天有人提到林语堂还有些不屑,可是林语
堂对美国文化的理解可是非常强大的。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4 是啊,我一个中文系朋友毕业论文写他,得了个A。我问他借来看,他扔给我说不用还
了。害我一直没看。那个朋友自己也写诗,好潇洒,不敝帚自珍。
好呀,期待。我最好去读一点福克纳的长篇,就是心理很畏惧。henry james读得不多
,edith wharton我觉得很小资,一边鄙视新贵一边陶醉于金银绫罗的光彩之中。林语
堂的英语真好,不过没读过他写美国文化,有什么书?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5 高三还有空看福克纳,很有心啊。再看的感觉还是模模糊糊吗? |
|
b*s 发帖数: 82482 | 16 英国人是否能真正理解爱尔兰文学?苏格兰文学?
北佬能否真正理解福克纳?
广东人能否真正看懂王朔?
老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老婆?
明天的你是否懂得今天的你?
这个主题好。
有没有懂俄语的人来讲讲<日瓦戈医生>?-------我对翻译这事一直心存怀疑。读书
时,俱乐部的人就讨论说:很怀疑美国人是否能真正理解英国文学, or have they
remained to the end of their days foreigners?---------这还属于用同一种语
言。用不同的语言,误解更是成倍增长吧。
能说说这个一心想做诗人的作家,和普希金之间的文化传承和关联吗? 先谢过。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7 我觉得精神还是一致的,哈哈,就是把人推到极端境地,不屈不挠。后期的语言像皮肤
一样松弛下来。福克纳、波德莱尔都非常象征,方方特别写实,所以用前两者比后者我
觉得有个具体的范围更合适,比如手法、主题以及情绪,哈哈。
祖父在父亲心中这个选集我也从网上下载看过,是不是很多缺页?而且常是爱情进入高
潮时缺页,还没看床戏就直接分手离婚了,看得满腔热血无处发泄,哈哈。她的确尝试
各种
风格,写方言的《闲聊宦子榻》据说是王安忆的小鲍庄成名后方方仿写的乡土题材,但
反响平平,她很失望。我很喜欢,不大喜欢小鲍庄,哈哈。压抑知识分子是她初期的一
贯题材,她的许多短篇都写知识分子怎样从文革前的恃才自傲变为文革后的扭曲压抑,
那些恃才自傲总让我想起波哥,哈哈。刑警那篇我也很喜欢。不大喜欢现代派的《白驹
》,王小男、春夏秋冬说话油腔滑调自作聪明,看第一遍觉得好玩,第二遍就觉得无聊
,之后决不想再看,即便主调还很充满真善美,哈哈。我看韩寒的小说也有同感,耍小
聪明小幽默的文字浅薄,容易wear out。
她写中篇是因为无力写长篇吧,气势不够。她写过长篇,水在时间之下据说不好,更早
的乌泥湖年谱据说不错,我都没看过... 阅读全帖 |
|
i***h 发帖数: 12655 |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一般小说
能指望什么?
我始终没搞明白美國人为啥这么捧它
明显和海明威福克纳不是一个级别的嘛 |
|
b*s 发帖数: 82482 | 19 跟红楼梦一样。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捧红楼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一般小说
能指望什么?
我始终没搞明白美國人为啥这么捧它
明显和海明威福克纳不是一个级别的嘛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0 (评论很长,每段的标题很提纲挈领。)
在语言暴力的乌托邦中迷失
——从莫言《檀香刑》看中国当代文学的缺失
余杰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上个世纪之交德国人在山东修建
胶济铁路、民间爆发义和团运动、袁世凯进行残酷镇压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
密县东北乡”的一场血腥的斗争、一种可怕的刑罚以及一段疯狂的爱情。《檀香刑》既
是一部具有史诗般辉煌气质的小说,也是一本社会史和文化史的鲜活素材。它的目光指
向一百年以前的历史书页里,它的尾巴却遗留在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之中;它是虚构,
也是纪实,因为它表达了当代文化人对百年历史的记忆、追溯乃至重构。
《檀香刑》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莫言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才华。在当代小说家中,他无疑可
以列入最优秀者的行列。《檀香刑》也大气磅礴地显示出莫言在民间文学上的自觉求索
。在当代小说家中,他是少数有向土地沉潜倾向的作者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檀香刑》也凸现了包括莫言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当代作家在思想能力上的缺陷和在精神
向度上的偏差。作家对历史的反思迷失在他本人充沛的激情之中,作家对现实的关照消
解在他本人灿烂的文字之中。莫言没有走出他自...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7450 | 21 这条线我推荐的是福克纳的熊,the bear, 然后是 moby dick, 然后是 blood
meridian. |
|
b*s 发帖数: 82482 | 22 moby-dick
hyphen不可少!
这条线我推荐的是福克纳的熊,the bear, 然后是 moby dick, 然后是 blood
meridian. |
|
a******e 发帖数: 6689 | 23 我对勇气的看法倒是觉得正因为人生注定失败/悲剧,所以过程里才必须给自己圆一个
大大的谎,才好度过那么艰难的长长的一生。海明威最后自杀,一点也不削弱他文字的
硬度。相反,他本人要真是灵魂坚硬的话,那我觉得反而写不出那么硬的作品。就好象
海子,写劈柴喂马,春暖花开,但内心深处却蕴含了深深的悲伤。我觉得好作家其实都
是这样的,写不是为了证明什么或炫耀什么,而是一种生理需要,是对抗灵魂里暗黑死
角的手段。往往文字里越光明的,其实内心是越懂得黑暗的。
说到了南方作家,想起来黎戈这篇。
×××××××××××××××××××
南方很疼
黎戈
我最热爱的作家,都隶属于南方作家群。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美国的那个从地理
上定位,应该是密西西比一带,新奥尔良。我是个地理盲,所得信息无非是小说里的只
言片语。南方作家群是继犹太作家群后兴起的吧,米切尔,凯安波特,福克纳,奥康纳
,麦卡勒斯,卡波特,安德森。中国这个应该是江浙,具体的人是苏童,格非,余华,
叶兆言,毕飞宇。平行比较是粗糙的,但是其中很有贯通的气质,比如“疼”。
南方作家的痛感都非常发达,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有个手艺活,就是擅长使用童稚视角
,...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24 神龙帕夫:瘾君子还是彼得·潘
·肖 毛·
一
译出上一本书以后,由于暂时没有适合翻译的新书,我开始给自己放假:每
天坐在厨房的录音机旁,边听磁带边看电子书。三天前,随便拿出一盘《美国乡
村音乐系列情歌》(The best of country & western Vol.2),A面的第一首是
节奏轻快的《神龙帕夫》(Puff, the Magic Dragon)。这首歌我不知听过多少
次了,却从没有注意过歌词的内容。于是,我拿起磁带的歌片,看了看它的歌词。
然后,我被歌词的内容迷住了——我不能完全看懂它的象征意味,这反而让它显
得更加迷人。我想,这绝不是普通的流行歌曲,一定在西方或者说美英文化生活
中留下过印记。为了求证这一点,我必须上网。
我打开电脑,连上网络,在百度百科中发现了一篇谈论《神龙帕夫》的文章:
“‘有歌评这样说:这首歌主要是谈小孩子长大的过程,及对环境的感受。
歌词中的Puff实为一虚构的奇异龙,用此来影射孩子小时侯很喜欢小玩具,长大
后就把奇异龙甩掉,因为孩子已慢慢长大,对这种虚构的东西已不再有兴趣了’。
英文puff原本应是象声词,是烟或气体喷出时的声音……歌中pu... 阅读全帖 |
|
w**m 发帖数: 4061 | 25 出处:http://t.cn/zR46OZx
“彪叔”萨拉马戈和他的《失明症漫记》
by 一叶难渡 http://www.douban.com/people/yiyedu/
里斯本街头纪念萨拉马戈的海报,“谢谢你,若泽·萨拉马戈”。(本篇关于萨拉马戈
本人的所有图片来自英文维基百科)
欲望得到满足之后,人会变得从容呆滞起来,无论男人女人,不管国人蛮夷,皆是如此
。往年的这个时候,诺贝尔这个死了多年的造炸药的老头子就会成为汉语新闻热门词,
各路门户几乎无处不谈诺贝尔,而今年温度似乎就没有那么热,因为“我们”已经得过
了。去年不是有一个长相十分凶狠的汉子捧回了诺贝尔文学奖么?据说,正是从那个时
候起,我们实现了“零的突破”。
得诺贝尔奖也许并不很难,难的是得到诺贝尔委员会和……的双重承认,前者要在全球
千千万万人中捕捞,在数百名被提名者中筛选,标准不可谓不严格,机会不可谓不渺茫
,然而,后者却要在前者得出的结果中以四比一的比例再作甄别,那可就不是严格、渺
茫能形容得了,而简直就是亘古一人,百世不遇的荣耀了。这种荣耀,落在一个患有语
言疯魔病的人身上,谁能预料得到呢?
“大鹰上腾,在高处搭窝...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6 他们可能属于现代?不知道美国现代和当代文学怎么划分。
福克纳可以先看短篇试试?我对a rose for emily很有印象。 |
|
x*****7 发帖数: 4749 | 27 啊,我也是,在美国上大学上English II Literature的时候读了好几篇福克纳的短篇
。我很喜欢那门课,而Faulkner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take away. |
|
m*******u 发帖数: 6052 | 28 最近我们学校英语系一个老教授退休,四处送书,我从他那里拿了好几本福克纳,准备
假期好好看。 |
|
F***t 发帖数: 412 | 29 好喜欢福克纳啊啊啊,他的语言真是既神经质又酣畅淋漓,太过瘾了
很遗憾上次去密西西比没时间去瞻仰他的墓 |
|
j******u 发帖数: 481 | 30 很多中国读者迷福克纳是因为李文俊译本《喧哗与骚动》的详细注释。
如果没有注释看原文,大概没几个人能做铁杆粉丝。
其实Faulkner的短片很不错,推荐A Rose to Miss Emily,不过本人觉得最好的是他的
中篇The Bear.
那本很牛的Absalom, Absalom把一个好题材写坏了。一句话一页纸,和晚年Henry
James一样走火入魔了。
我虽然不是文学专业,但是一直和文学搭边。还修过《洛杉矶时报》书评版主编Steve
Wasserman的课程。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读了很多经典,因为外语学院的图书馆只有经
典看。但是现在新书层出不穷,非常好看,我就没有动力去读经典了。
至于推荐Gone with the Wind和Godfather的,应该另开个通俗小说的贴。 |
|
e**5 发帖数: 645 | 31 刘震云挺好
还有工人王朔,看似贫嘴,读着读着就想到茨威格福克纳什么的
他们写的东西最反映当下中国的真实状态 |
|
l*****l 发帖数: 5909 | 32 很久前有这篇小说的一个doc文档,后来找不到了。忘了是下载的还是别人发给我的。
就记得很神秘,还带密码的。
记得当时看了前两段,觉得可能是那种神叨意识流的就放下没看。前两天突然想起来,
就看了一遍,其实很通俗,就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搜了一下,作者蒋峰是80后,写这个
时候据说才20岁。相对来讲应该说是非常牛逼了。他也是新概念作文一等奖,现在好像
是职业作家。像韩寒郭敬明我看过的不多,但是结合我看过的,以及看到的评价,我觉
得起码同在20岁左右时,这俩人跟同年龄的蒋峰没法比,甚至可以说都不算作家。
这个小说基本算是侦探悬疑类。小说不算长,而且分成四个围绕同一主题相对独立的中
篇,我觉得算是好读好懂的。娱乐性也很强。尽量不剧透,所以情节设计我就不说了。
总之不错,戏稍微有点过。人物刻画一般,但是数量也不少了。个人意见,水平是按篇
目顺序越来越低。第四篇基本就是很乏味的挖坑填坑。
作者明显看过很多外国小说,运用了各种结构和叙述上的写作技巧,而且喜欢在作品里
布道自己的写作理念。最明显的就是把几件事(同时的、不同时的)掺在一起写,和叙
事人称视角的转换。我觉得没啥意思,很无聊。按作者的暗示和其他... 阅读全帖 |
|
x*****7 发帖数: 4749 | 33 赞!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小镇风情,青灰泛黄的色调,深邃动听的音乐,美到令人不寒而栗
的画面,暗黑到绝望的故事情节”
lz介绍得太吸引人了, 这些都是我喜欢的元素。
我也想看这部,不过netflix现在只出了第一个disk, 还有两个没出,打算等都出来了
一起看。 |
|
x*******a 发帖数: 11067 | 34 偶也一直觉得余华挺象鲁迅,那里有卡夫卡和川端康成?
“顺德罗浮宫家具城”,这是个怎样的地方? |
|
e***d 发帖数: 8248 | 35 对鲁迅的认识,一般人都会经历好几次反复,的确跟个人的阅历有关。
尤其有趣的是,青春期的人会在对鲁迅的认识上走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6 他出道的时候说他只看过一本卡夫卡文集。回头我写个八卦……
广东顺德的家具城?我第一眼也觉得别扭,哈哈。 |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8 我听来的八卦也是说这篇,你觉得这篇哪里卡夫卡? |
|
c*****d 发帖数: 7143 | 39 从前觉得余华文字比较平实自然,原来其源有自。。。 |
|
L******h 发帖数: 4361 | 40 建议选择性阅读,屏蔽掉前前后后,只留“卢浮宫”三个字就好。
偶也一直觉得余华挺象鲁迅,那里有卡夫卡和川端康成?“顺德罗浮宫家具城”,这是
个怎样的地方? |
|
|
M********c 发帖数: 11672 | 42 以前读过,具体文字已经记不清了,但是觉得余华是个挺有灵性的作家。原来他早期也
挺狂妄的。鲁迅的作品很喜欢。有种深入人心的力量。 |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4 80年代的先锋作品大都暴力。我旁听的当代中国文学课,到现在读了苏童的妻妾成群(
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余华的活着、刘恒的伏羲伏羲(改编成电影《菊豆》)
,都是性和暴力(活着的性少一点),而且改编的电影都是巩俐主演。 |
|
w**********t 发帖数: 334 | 45 那个时候大家都刚刚甩开腰带,可以敞开来吃?
要说电影里的暴力,我倒是很期待中国的Quentin Tarantino...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6 嗯,因为之前政治挂帅的假大空真善美文学恶心透了,于是不约而同用丑恶暴力来反抗
。以前对性也噤若寒蝉,像女人裹小脚一样紧紧裹压性欲;开禁以后就兴奋地乱性了,
咳咳。
你口味重!…… |
|
w**********t 发帖数: 334 | 47 文豪心底善良,一定是不耻于我这样邪恶的,嘻嘻。
要是还心存好奇的话,先从《Reservoir Dogs》开始吧?小平同志说过,凡事“要从娃
娃抓起”。。。哈哈。 |
|
M********c 发帖数: 11672 | 48 所以我喜欢活着。记得是苏童的哪部小说拍成《茉莉花开》(名字没错吧?)。讲三代
女人的故事。 |
|
L******h 发帖数: 4361 | 49 就看过他的Kill Bill,非常不喜欢, 看的时候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到现在还能感
觉到。顺带脚也不喜欢Uma Thurman。
看来我的inner peace 已经被这部电影给永久地破坏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