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禹陵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i*e
发帖数: 859
1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禹陵碑亭
禹临死留遗嘱:吾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衣裘三领,铜棺
三寸,穿圹七尺,下无及泉,坟高三尺,薄土阶三等葬之,勿
伤田亩。由于大禹体恤民力,丧事从简,所以如今的禹陵并无
封土耸丘,只四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时有清风。
禹陵位于会稽山麓,远远可见青石牌坊一座,入内为石板甬道,
尽处便是禹陵碑亭,内竖明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大禹陵”三
字石碑。
http://www.pbase.com/image/17034023
南大吉字很不错的。我的铅笔太粗,字有变形。
j****c
发帖数: 19908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家谱有140代的只有禹陵村守陵的
禹陵村在浙江
g****t
发帖数: 4493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姒姓守陵四千年
四千年守陵
在绍兴会稽山下大禹陵旁,有一个四千年不易其址的姒氏村落,村民
们祖祖辈辈看护着祖先大禹的陵墓。

离绍兴市区东南6公里处,有座气势巍峨的禹陵。禹陵旁有个村子叫
禹陵村,村里住着大禹的后代姒氏家族。这个村可谓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村落,至今已
有四千多年历史,村里的姒氏家族世世代代看护着自己的祖先大禹的陵墓。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曾对该村姒姓男子
抽取血样分析,发现该村男性村民拥有相同Y染色体基因类型,这种基因类型很少集中
在东南沿海。据悉,在人类基因组中,男性特有的一段Y染色体是世代相传千年不变的
,而且各地的类型不同。所以看男性这段基因,便可以知道他的祖先是什么人,从何方
来。
该村目前有姒姓100来户,近300人,最小的是大禹145代孙,但《姒
氏世谱》排辈分的“字号”只排到143代“成”字辈(村民取名爱将“成”写成“承”
)。据了解,目前姒姓人氏全国只有千人左右,该村是姒姓人最多的地方。
记者拜访了村里姒氏家族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姒绍品。他是大禹
141代孙,今年84岁。他说:“姒绍品是奶名,真名应该是姒振品,我是姒氏家族的‘
振’字辈。”他告诉... 阅读全帖
X******2
发帖数: 5859
4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姒姓守陵四千年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ambit (flathead),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姒姓守陵四千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3 08:40:14 2015, 美东)
四千年守陵
在绍兴会稽山下大禹陵旁,有一个四千年不易其址的姒氏村落,村民
们祖祖辈辈看护着祖先大禹的陵墓。

离绍兴市区东南6公里处,有座气势巍峨的禹陵。禹陵旁有个村子叫
禹陵村,村里住着大禹的后代姒氏家族。这个村可谓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村落,至今已
有四千多年历史,村里的姒氏家族世世代代看护着自己的祖先大禹的陵墓。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曾对该村姒姓男子
抽取血样分析,发现该村男性村民拥有相同Y染色体基因类型,这种基因类型很少集中
在东南沿海。据悉,在人类基因组中,男性特有的一段Y染色体是世代相传千年不变的
,而且各地的类型不同。所以看男性这段基因,便可以知道他的祖先是什么人,从何方
来。
该村目前有姒姓100来户,近300人,最小的是大禹145代孙,但《姒
氏世谱》排辈分的“字号”只排到143代“成”字辈(村民取名爱将“成”...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禹陵的窆石 (转载)
禹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准确地理位置可考的帝王陵墓。话之所以这样说,不只是因
为它见于《史记》的记载,同时还鉴于下举两项因素:
其一是在禹之前的帝王陵墓,虽有史书记载,但所记仅是相对方位,且多有矛盾。如黄
帝陵,《史记》所记为:“黄帝崩,葬桥山。”[2]而据《史记正义》:“黄帝陵在宁
州罗川县东子午山。”关于尧帝陵,《史记》未记方位,汉刘向认为:“尧葬济阴,丘
垅皆小。”[3]《吕氏春秋》认为:“尧葬穀林。”《括地志》认为:“尧陵在濮州雷
泽县西三里。”[4]关于舜帝陵,《史记》所记为: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
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5]而据《礼记》所记:“舜葬苍梧,二妃
不从。”而《山海经》则指出:“苍梧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6]
讲禹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准确地理位置可考的帝王陵墓,原因之二则是自为禹立陵
以降,在陵区右侧设有禹庙,供祭奠之用;在陵区左侧设有禹祠,供守陵之用;而守陵
人则居于陵前。这样便基本框架住了禹陵位置的不移。
关于禹庙之设,据传起于夏启和少康。《史记正义》有注:“越州会稽山上有夏禹穴及
庙。”[7]如果参《史记》“三十七年(前...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禹陵的窆石
禹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准确地理位置可考的帝王陵墓。话之所以这样说,不只是因
为它见于《史记》的记载,同时还鉴于下举两项因素:
其一是在禹之前的帝王陵墓,虽有史书记载,但所记仅是相对方位,且多有矛盾。如黄
帝陵,《史记》所记为:“黄帝崩,葬桥山。”[2]而据《史记正义》:“黄帝陵在宁
州罗川县东子午山。”关于尧帝陵,《史记》未记方位,汉刘向认为:“尧葬济阴,丘
垅皆小。”[3]《吕氏春秋》认为:“尧葬穀林。”《括地志》认为:“尧陵在濮州雷
泽县西三里。”[4]关于舜帝陵,《史记》所记为: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
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5]而据《礼记》所记:“舜葬苍梧,二妃
不从。”而《山海经》则指出:“苍梧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6]
讲禹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准确地理位置可考的帝王陵墓,原因之二则是自为禹立陵
以降,在陵区右侧设有禹庙,供祭奠之用;在陵区左侧设有禹祠,供守陵之用;而守陵
人则居于陵前。这样便基本框架住了禹陵位置的不移。
关于禹庙之设,据传起于夏启和少康。《史记正义》有注:“越州会稽山上有夏禹穴及
庙。”[7]如果参《史记》“三十七年(前...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禹陵的窆石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wde (长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大禹陵的窆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4 00:04:27 2015, 美东)
《辞源》释“窆石”曰:“窆石,古用以引棺下隧之石”。又引《嘉庆一统志》云:“
浙江绍兴禹陵有窆石,形长椭圆,上有穿孔,传为禹葬会稽时所遗。”《周礼注疏》:
“执斧以莅匠师。”注曰:“窆,谓葬下棺也。”《嘉泰会稽志》卷六更具体述说了窆
石的含义:
大禹陵...是山(指会稽山)之东,有陇隐若剑脊,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
处,疑未敢信。然《檀弓》注:‘天子六繂四碑,所以下棺。’则窆石者,固碑之制度
。...窆石之左,是为禹庙...固有依丘陇而立者。
可见,窆石是下葬时的工具。这从形体上也可得到证明:禹陵的窆石,长椭圆形,上有
穿孔,作绳索穿孔之用。或谓窆石为棺木下葬后,堆土打夯之用,使之“土地之深,下
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田,则止矣。”《墨子·节葬下》
的这段话,为窆石的用处作了注释,“收余壤其上”即为夯土之工具。孔灵符《会稽记
》:“...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禹陵的窆石
《辞源》释“窆石”曰:“窆石,古用以引棺下隧之石”。又引《嘉庆一统志》云:“
浙江绍兴禹陵有窆石,形长椭圆,上有穿孔,传为禹葬会稽时所遗。”《周礼注疏》:
“执斧以莅匠师。”注曰:“窆,谓葬下棺也。”《嘉泰会稽志》卷六更具体述说了窆
石的含义:
大禹陵...是山(指会稽山)之东,有陇隐若剑脊,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
处,疑未敢信。然《檀弓》注:‘天子六繂四碑,所以下棺。’则窆石者,固碑之制度
。...窆石之左,是为禹庙...固有依丘陇而立者。
可见,窆石是下葬时的工具。这从形体上也可得到证明:禹陵的窆石,长椭圆形,上有
穿孔,作绳索穿孔之用。或谓窆石为棺木下葬后,堆土打夯之用,使之“土地之深,下
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田,则止矣。”《墨子·节葬下》
的这段话,为窆石的用处作了注释,“收余壤其上”即为夯土之工具。孔灵符《会稽记
》:“千人坛:禹葬茅山有聚土平坛,人功所作,故谓之千人坛。”窆石则为“聚土平
坛”所用,为“人功所作”的一种凭借。
用窆石下葬后,再以夯土,符合古代帝王墓葬风俗。王充《论衡·虚务篇》云:“贤圣
家天下,故因葬焉。”以天下为家,葬在何...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102
9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姒姓守陵四千年 (转载)
呵呵,开发搞旅游的节奏吧

绍兴会稽山下大禹陵旁,有一个四千年不易其址的姒氏村落,村民
绍兴市区东南6公里处,有座气势巍峨的禹陵。禹陵旁有个村子叫
r*******g
发帖数: 32828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家谱有140代的只有禹陵村守陵的
守舜陵的了?
湖南有个舜陵县
j****c
发帖数: 19908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家谱有140代的只有禹陵村守陵的
给舜守陵的不就是他俩老婆吗?
t********a
发帖数: 946
12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姒姓守陵四千年 (转载)
前两年带同学玩的时候去过,这篇文章是2002年的,禹陵村在那之后重新修建过。
t*******y
发帖数: 21396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革期间文物被毁清单(部分)
驳谣言文:文革期间文物被毁清单
文革中属于国家管理的重要书籍、文物是被严格保护的,如故宫、各大学图书馆等。
大部分红卫兵很理智,并且主动保护文物,日本和光大学美术史教授宫川寅雄1966年11
月于《东京朝日新闻》发表的一篇题为《红卫兵赞》的文章可证实。
1967年5月14日,中共中央统一下发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文物图书的几
点意见》,要求各地进行文物保护及其宣传教育工作,此文件的执行效果很好,不仅破
坏文物马上刹住了,而且很多已经被破坏的文物得到了及时的补救。
长沙马王堆、银雀山竹简、金缕玉衣和西安兵马俑这些重大考古发现都是文革中的成就
。文革结束后国家文物局对全国文物受损情况进行清点,国务院已经公布的180余处全
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除了西藏有一处被破坏外,其他都得到了保护。
网上有一篇流传甚广的帖文《文革时期文物损毁纪实》,其中许多例子实乃造谣。下面
就一些谣言予以澄清:
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
这个显然是造谣。炎帝陵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可能有人敢跑去焚烧炎
帝陵。
事实上炎帝陵被焚不是什么文革时期。而是发生在1954年除夕,因香客祭祀焚香
烛...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驳谣言:文革时期文物损毁纪实
标签: 文革,文物破坏
文革中属于国家管理的重要书籍、文物是被严格保护的,如故宫、各大学图书馆等。
大部分红卫兵很理智,并且主动保护文物,日本和光大学美术史教授宫川寅雄1966年11
月于《东京朝日新闻》发表的一篇题为《红卫兵赞》的文章可证实。
1967年5月14日,中共中央统一下发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文物图书的几
点意见》,要求各地进行文物保护及其宣传教育工作,此文件的执行效果很好,不仅破
坏文物马上刹住了,而且很多已经被破坏的文物得到了及时的补救。
长沙马王堆、银雀山竹简、金缕玉衣和西安兵马俑这些重大考古发现都是文革中的成就
。文革结束后国家文物局对全国文物受损情况进行清点,国务院已经公布的180余处全
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除了西藏有一处被破坏外,其他都得到了保护。
网上有一篇流传甚广的帖文《文革时期文物损毁纪实》,其中许多例子实乃造谣。下面
就一些谣言予以澄清:
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
这个显然是造谣。炎帝陵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可能有人敢跑去焚烧炎
帝陵。
事实上炎帝陵被焚不是什么文革时期。而是发生在1954年除夕,因香客祭祀焚香
烛,引...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15
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
板车上游街示众。
----------------------------
大禹庙的建立和修缮有档案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
http://www.jxwh.gov.cn/xz/%E5%8F%A4%E5%A2%93%E8%91%AC%E7%A4%BA%
其中提到,绍兴禹庙历代多有修葺,累圮累修,计有"梁时修庙",唐六和元年(
公元808年)修葺,宋建隆二年(961)修葺,宋淳熙八年(1181)重 建,元至大四年
(1311)重修,明天顺五年(1461)重建窆石亭,嘉靖十九年(1540)立"大禹陵"碑并
大修,清嘉庆八年(1803)重修,道光十 一年(1831)和二十年两次整修,光绪三年
(1877)和二十六年两次重修,以及民国二十一年(1932)重建大殿。这些修缮或重建
的时间间隔,从 200年到10年不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禹庙和禹陵已相当破败;"
1956年大台风,吹毁禹陵、禹庙多处建筑。......秋,绍兴县维修禹陵和禹庙,加筑禹
陵围墙并整修禹庙围墙。"
大禹陵在文革前只是县级文物保...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4493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版上有没有姓姒的?
国家如果对姒姓还计划生育,这个最古老和高贵的姓就快要灭绝了。谁能保证现在姓姒
的男子
一直都生男孩?
绍兴市禹陵乡禹陵村大禹142世孙姒元谋:从大禹到现在已经四千多年了,传到我这一
辈已是142代了。禹陵村姓姒的人家有100多户,人口有300多人,其中最小的辈分是145
代。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据说,现在全国姓姒的,总数不过2000人,而这2000
多人,又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陕西、云南等地,台湾也
有姒姓的子孙。
g****t
发帖数: 4493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姒姓算不算夏朝存在的依据?
绍兴郊区有个大禹陵,旁边有大禹陵村。禹陵与禹陵村大概是明朝所建,村中最年轻的
是145代姒姓。姒姓算不算夏朝存在的活化石?145代可能有三千多年,不到四千年。
g****t
发帖数: 4493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还真有大禹这人?
公元前2198年,大禹在会稽与诸侯会盟封功,会后病死葬于此地。《史记》记载后有夏
帝少康庶子封于会稽,乃越国始祖。绍兴郊区的大禹陵边的禹陵村里的姒姓已有四千多
年历史了。禹陵村里的姒姓应该是大禹后裔吧?
S******8
发帖数: 24594
19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8公里禹陵乡禹陵村,墓在会稽山下,坐东朝西
j*j
发帖数: 5564
20
上古时代的浙江历史(确切地说,也许是传说)一直让我很迷惑。
尧舜禹这三位上古时代的贤主,据记载都是黄河流域一些部落的首领。但其中有两位,
居然有两位,舜和禹,千里迢迢地来到当时的偏远荒蛮之地浙江,留下了他们的踪迹。
据一些古典的记载,因为有舜的子庶受封于余姚,上虞等地,所以才有了这些地名的起
源;所以现在上虞动辄以舜虞文化来宣传自己。
大禹就更不用说,据记载他治水成功后来到浙江,在会稽山召集诸侯,死后又葬于绍兴
,于是留下了诸暨("诸侯集合"之意)和绍兴禹陵等地名。
我一直想不通,一个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遇到了洪涝灾害,再怎么治理,也不会一直
治理到浙江为止。难道这个上古的治水工程,规模比得上现在的南水北调工程?
从舜禹的足迹来看,浙江(至少浙北钱塘江流域一带)在上古已经很热闹,应该不算太
荒蛮。可是,等到禹的儿子创立夏朝之后,安葬了他老爸的这块土地似乎一下子又成了
块跟他不相干的蛮夷之地,中国历史也似乎又萎缩回到中原黄河流域的那片小小的空间
。到了后来的商,也是如此。
有一些记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说越国久远,历夏商周三代,亡而复立云云。
直到后来的周朝,诸侯中有勾践的强大越国,浙江才
j****c
发帖数: 19908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先周时代狂想曲
他还在会稽那里着急诸侯开party,估计是挖沟治水的时候到过那里,然后不知什么原
因看上那块地了
给大禹守陵的是他的小儿子,然后这一支就一直世世代代居住在那里,好像村子名字还
叫禹陵村,也是姓姒。不知道这村里人的身世可信不,那啥复旦那个DNA工程有没有找
他们测DNA,如果真是大禹的子孙那可就测到黄帝的Y染色体了。大禹是高阳的孙子,高
阳是黄帝的孙子
j****c
发帖数: 19908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禹真的葬在浙江会稽吗?
那里还有个禹陵村,说是夏王少康派儿子来这里给大禹守陵,然后就在这里繁衍下来,
那里也有姓姒的。
但大禹那时候浙江这块不是中原啊,大禹跑来这里干嘛?还有另外一个地方叫会稽吗?
j*y
发帖数: 320
23
看看后面党项族西夏的历史,我觉得“禹兴于西羌”有游牧民族的特点是很正常的。
有意思的是匈奴有个部落叫勾践,春秋时代浙江这块有个诸侯王也叫勾践,都是自称是
夏的后代。
另外绍兴有禹陵,不知道是不是大禹的衣冠冢。
j****c
发帖数: 19908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家谱有140代的只有禹陵村守陵的
可信不可信且不论,但人家就是有追溯到夏朝的家谱
G*******r
发帖数: 657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家谱有140代的只有禹陵村守陵的
上海老姜要改口姓姒了。
c***s
发帖数: 70028
26
经百年而不衰,英豪俊杰辈出不穷,政界、军界、学界、商界全盘打通,家族成员横跨国民党、共产党、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这样的家族惟有绍兴俞家。
俞家三少爷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等等。毛泽东曾有感地赞叹: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二十世纪中国最显赫的家族是哪一家?蒋家?宋家?毛家?邓家?江家?都不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显赫的家族是绍兴俞家。历经百年而不衰,英豪俊杰辈出不穷,政界、军界、学界、商界全盘打通,家族成员横跨国民党、共产党、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这样的家族惟有绍兴俞家。
俞家是浙江绍兴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说起来还和曾国藩有关,曾国藩的孙女,嫁给浙人俞明震,俞明震何许人也?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号孤庵,浙江...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禹真的葬在浙江会稽吗?
如果这样的话,这个禹陵村和这些姒姓家族就是后来附会的了?
j****c
发帖数: 19908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禹墓里有什么?
说禹陵村那些少康后代都是后来越国附会的
大禹那时候的会稽不在浙江
j****c
发帖数: 19908
29
不是说会稽是在安徽或者徐州吗?浙江那个禹陵村是越国的人附会的,越国号称是大禹
的后代
n*******w
发帖数: 6708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林党人的舌头与骨头
大明朝之亡,除了惯常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之外,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亡于一
个字,便是那个正人君子的“正”字。
自明成祖作序颁布理学之《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起,大明朝开始
“家孔孟而户程朱”,“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学亡”。到明中叶和明季,
一群腐儒更是走火入魔,不断地推波助澜,几乎完全屏弃了中国自秦汉以来“内圣外王
”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体用不分,纯以道德文章为唯一衡量标准,只重节操不重才干,
造就了一大批只会与“异己”分子划清界限、天天猛搞批评与自我批评,余则一窍不通
的道德宪兵,以至大明江山之状况江河日下。
崇祯帝缢死煤山,未始不是因了这个“正”字。
在明清之季的党争中,东林党人就一直孜孜于这个“正”字,并以为这是天下之本。
话是没错。
可惜的是,这“正”也得看怎么个“正”法,譬如素有清名的东林一脉,就未必个个身
上干净有骨气;而阉党中人、贪官污吏,却又未必一定无气节。这个“正”字如何用法
,如何解法,实在很是耐人寻味。
好比东林魁首钱谦益、黄宗羲,还有历来臭名昭著的弘光朝“奸臣”马士英、阮大铖,
乃至著名的南明死节忠臣史可法等人的事迹,就都有着极强烈的...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695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姒姓守陵四千年
似乎文中说的是分封了一个庶子到绍兴?那很南边了啊,说明当时夏朝控制的区域已经
挺大的,说是王朝应该没有问题了。
今文尚书里两篇夏书,第一篇是《禹贡》,也就是九州的划分,这种规模的地理划分,
不是个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国家根本无法完成。而且今文尚书一般被认为是信史。
y*******y
发帖数: 357
32
http://www.creaders.net 2012-03-11 13:09:23 人民网
导读:历经百年而不衰,英豪俊杰辈出不穷,政界、军界、学界、商界全盘打通,家族
成员横跨国民党、共产党、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这样的家族惟有绍兴俞家。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相传4000
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
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
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绍兴
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着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
等等。毛泽东曾有感地赞叹: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二十世纪中国最显赫的家族是哪一家?蒋家?宋家?毛家?邓家?江家?都不是。二十
世纪中国最显赫的家族是绍兴俞家。历经百年而不衰,英豪俊杰辈出不穷,政界、军界
、学界、商界全盘打通,家族成员横跨国民党、共产党、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这样
的家族惟有绍兴俞家。
俞家是浙江绍兴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说起... 阅读全帖
e**********t
发帖数: 99
33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禹陵碑亭
不错不错。
加油努力。
这个地方我熟,
我们寝室在这个亭子前排过照,至今还带着。
t**n
发帖数: 58
34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禹陵碑亭
在咸亨酒店喝了碗黄酒后,醉醺醺的骑车去那儿逛了圈。
i*e
发帖数: 859
35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禹陵碑亭
updated the folder with some other old stuff...
x*n
发帖数: 305
36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禹陵碑亭
是上山有很多台阶的那个?去绍兴的时候去过
w******n
发帖数: 692
37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禹陵碑亭
看人画画写字总是很羡慕, 偶就不能.
小学毕业考的时候,偶们要画画, 要画的是一个书架, 上面高低错落的
若干本书, 有样图, 偶素描了几次都很失败. 后来, 偶工程师的本性占了
上风, 搭了个类似的书架, 照着样子放了高低厚薄类似的书, 拿尺子描好
尺寸, 动用了坐标纸和有限的几何知识, 算是应付过去.
t**n
发帖数: 58
38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禹陵碑亭
以前欧洲的一些画家不是也是数学家,科学家的,都也是用透视等立体几何来
画画的,后来又开始搞光照等模型了,好像莫奈就是对光线的处理有名的
w******n
发帖数: 692
39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禹陵碑亭

Monet用的是什么光线跟踪算法? :P
ha
发帖数: 50
40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禹陵碑亭
ray tracing 加上photon mapping.
n*n
发帖数: 456
41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绍兴雨中行 ZZ
绍兴雨中行
杨剑龙
中秋时节,我来到绍兴,迎接我的是淅淅沥沥的秋雨,朋友觉得天公不作
美,我却感到别有情趣。我们俩打着伞、游兰亭,登府山,拾阶禹陵,荡
桨东湖,寻访秋瑾故居,观览三味书屋……雨中的绍兴显示出一种古朴幽
深的朦胧美,绍兴雨中行,尚未饮酒的我却如同酒后微醺般地陶陶然了。
步入兰亭景区,石径通幽、修竹婀娜、清溪婉转、碑亭轩昂。鹅池亭中石
碑上“鹅池”两个大字笔力雄浑遒劲,显示出这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碑
的独特神韵。亭畔鹅池的一泓碧波中,翩翩浮水的几只白鹅,在雨中似乎
更加悠然自得。步出兰亭,在绵绵秋雨中,耳畔传来《兰亭集序》的吟颂
之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令人情不自禁跟随吟之。
撑着伞我们来到东湖,跨上乌篷船,船夫手划脚踩,一叶扁舟在清丽山水
间、淅沥秋雨中轻盈前行,这正如当年陆游所绘:“轻舟八尺,低篷三扇,
占断萍洲烟雨。”在船夫的介绍中,我们细细地观赏着东湖的绮丽景色。
轻舟绕过笔架山,岩壁上镌刻的诗句映入眼帘:“……壁立千尺,路隘难
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
c*****1
发帖数: 3240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Sat Sep 1 16:36:02 2012, 美东) 提到:
已经读到王莽了。做一些读书笔记备忘。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 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的评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
-- 魏斯(魏文侯)
-- 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家灭智,张孟谈说二子
-- 豫让刺赵襄子
-- 魏文侯,魏桓子之孙。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
--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
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 吴起杀妻,残忍薄行之人。
慎靓王二年(前319年)
三年(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伐秦,秦败五国之师。
四年(前317年):苏秦被刺杀。张仪说魏襄王事秦。
五年(前316年):秦司马错伐蜀,蜀属秦。
周赧王元年(前314):燕国内乱,齐伐燕,杀子之与燕王哙。
二年(前313年):楚王中张仪之计,绝齐而六百里地不得。
三年(前312年):秦大败楚师,取汉中地。燕昭...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43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草清
书吏们也纷纷攘攘吵着,这时候就听外面一阵板子chōuròu声,还夹杂着凌luàn的惨呼。
“来了来了……可算是来了。”
书吏们抹着额头的汗,庆幸不已,这是他们手下的巡役赶过来救主了。
mén外几十号巡役挥着木棍,打得人群如cháo水倒卷,眼见围拥之人就要溃散,又一拨套着“巡”字号衣的人马出现了。
“干什么干什么?人家只是在说话,你们怎么就动手了?当自己是官差呢?”
刘兴纯lù面了,他带的可是巡检司的正经巡丁,这么一喊,那帮巡役人一愣手一软,顿时被人群又倒推回去。
“出来说话”
“别躲耗子了平日在咱们船上那些神气呢”
人群又吵嚷起来。
嘎吱一声,mén开了,终于有个书吏脸sè发白,xiǎo心翼翼地探出脑袋,背后好几双手赶紧把他推了出来。
“那个……大家别闹,过年嘛,和气生财,jiāo了钱就走。”
那书吏指着远处江面木mén说着,那里停的都是jiāo了钱的船只,只等第二天开关就放行。
回应他的是一堆杂物,甚至还有唾沫...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44
《古本竹书纪年》全文 (2011-05-25 13:01:05)
标签: 文化 分类: 上古三代史
《古本竹书纪年》简介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据《晋书卷
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
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
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
各种版本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 竹
书纪年,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
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
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版本争议
《竹书纪年》原简可能在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直
到唐玄宗开元以前此书仍旧存在。宋《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已不加著录﹐可能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也逐渐散佚。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
出现的《竹书纪年》刻本﹐春秋战国部分均以周... 阅读全帖
r*******s
发帖数: 308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禹墓里有什么?
baidu 过来的,会稽应该在河洛附近.
禹葬会稽,从历代的文献资料看,可能是不争的事实。但大禹葬于浙江绍兴会稽山,还
是豫西会稽山?至今仍是一个谜。
关于禹葬会稽的传说,史书有许多记载。《墨子·节葬下》云:“禹东教乎九夷
,道死,葬会稽山。”《史记·夏本纪》云:“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吕
氏春秋》、《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等都有禹葬会稽的记载。从历代史料和传
说情况看,会稽山的位置有两种说法:一是位于浙江绍兴钱塘江畔,二是位于豫西河洛
地区。因此,大禹的真正埋葬之地也存在两种可能。
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市有大禹陵庙。该陵位于绍兴城东南6公里的会稽山麓,面临禹
池,背负稽山,左右青山环绕。墓地有大禹陵碑亭一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亭内立一
石碑,上刻“大禹陵”三个字,为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千百年来,大禹陵一直是
浙东最负盛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相传,秦始皇就曾登上会稽山,并留有“上会稽,祭大
禹”的记载。李白、元稹、苏东坡、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到此凭吊这位治水英雄,
并留有不朽的诗篇。大禹陵左侧有禹庙,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供奉着
这位传奇圣人。
根据文献记载...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939
46
☆─────────────────────────────────────☆
whoknowsme (萌面上网) 于 (Sat Oct 19 20:01:12 2013, 美东) 提到:
诸位有什么想法?我发了个言,被人骂回来,说是中国人就是活该。
☆─────────────────────────────────────☆
Zildjian (信仰在空中飘扬) 于 (Sat Oct 19 20:22:56 2013, 美东) 提到:
让城管上, 几个孩子一脚一个
☆─────────────────────────────────────☆
P235 (老来多健忘 能饮一杯无) 于 (Sat Oct 19 21:16:21 2013, 美东) 提到:
美国版嘴炮王
☆─────────────────────────────────────☆
dingdign (dingdig) 于 (Sat Oct 19 21:40:05 2013, 美东) 提到:
鬼子真是很笨很傻
不知道中国和大陆的区别。
应该是杀光大陆人就行了。
台湾同胞,港澳同胞...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唐皇室及其氏族与先世考辩 ZT
史料中记载:
李信: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
为贤勇。於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
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
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李仲翔:广曾祖仲翔,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 临阵殒命,
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之东川,遂家焉。《史记李将军传》所云其先自槐里徙居成
纪,实始此也。
李广:李广,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广世世受射
。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射,杀首虏多,为郎,骑
常侍。数从射猎,格杀猛兽,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
”……广所居郡闻有虎,常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射杀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李敢:行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从
数十骑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报广曰:“胡虏易与耳。...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經傳釋詞
經傳釋詞
作者:王引之[清]
《經傳釋詞》,王引之撰,共十卷。是一本解釋經傳中所出現虛詞的專著。

卷一

㠯、以、已

由、猶、攸
繇、由、猷




于(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卷二

粵、越

欠(音聿)、聿、遹、曰
安、案



卷三
惟、唯、維、雖
云(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員


抑、意、噫、億、懿
一、壹

伊繄



台(音飴)
卷四
目录
惡、烏

遐瑕
號(音豪)
曷害
盍、蓋、闔


況、兄、皇
鄉(音向)、嚮
汔(音迄)
歟、與
邪(以遮反)




於(音烏)

噫、意、懿、抑
嘻、譆、唉、誒、熙
竽(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卷五



憖(魚覲反)

宜、儀、義



豈、幾




其(音記)、記、忌、己、䢋(正文此字待改)
其(音姬)、期、居

詎(巨遽二音)距、钜、巨、渠、遽
固、故、顧




卷六
乃、迺(正文此字待改)








儻、黨、當、尚




疇、[C120]、[1234]
卷七


...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9
1949年后被处决的242名国民党高级将领,其中很多的抗日将领
来源: 吐奶义夫 于 2017-06-25 21:41:55
中国和美国都经历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中国内战历经三年结束,美国史上最大的
内战被称为“南北战争”,在这场长达四年的美国内战中,1865年5月 26日,林肯取得
内战的胜利,战事宣告结束。林肯考虑到战争给南北双方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对当
时的美国的经济影响很大。为了恢复了统一,使国家和社会 得到稳定,林肯代表美国
政府立刻发出特赦令,特赦了所有叛军,胜利后林肯政府没有杀掉一个军官和士兵,勒
令他们即刻返回家乡从事家乡的重建工作,从而使美国148年来通过建设成为世界强国。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镇压国民党残留在大陆的反动势力,进行了一场镇压反革
命的运动,但是在这场镇反运动中,国民党军在解放战争期间起义、投诚、被俘;退
役返乡,闲居或从商的高级将领绝大部分遭到枪杀、关押,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孩
子都不同程度地收到株连。这些被杀、被关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们中几乎全部参加过
八年抗日战争,其中不少高级将领都是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这些被杀的242名民国高... 阅读全帖
r*******c
发帖数: 1060
50
读一个民族的历史,也就是在探求其心智的源头和演变,观山河所以存,观生民所以养
。无数的生命走过他们自己的轨迹,汇成文化的大海。这每一条的轨迹都与我的生命有
关。个体生命会消融,而他的影响已留在周围人的生命里,记载在史书里,熔铸在历史
遗迹里,遗落在他曾如此热情地生活过的每一寸土地上。这种影响在无限广阔的时空里
传播、增长广大,在冥冥中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影响着他们的选择。仁人志士的
产生,往往是受了前人的影响。翻开一本发黄的史书,不觉入胜,我祖先之中,竟有如
此伟大之人格生活于此土地之上,从而立志奋发,会聚群英,内成就一代豪杰,外开历
史之新篇章。对真理的追寻通过历史薪火相传。一个民族真正的进步也常来自于对其历
史文化的重新解读。失去了历史的坐标系,发展就失去的方向。
读《史记》的前四篇本纪,荡气回肠,浩然大公,如《周易》中乾坤二卦,统领六十四
卦,而有一种立于源头俯瞰变化的超越感。这四篇本纪描述了一个恢宏的上古世界,充
溢着人文精神,纯朴的先民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勉开创了后代历史的基业。德行是这里最
高的标准,对崇高精神境界的仰望,对至善的探讨追寻,为民族的付出,对生命的尊重
构成了... 阅读全帖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