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 发帖数: 9489 | 1 “科学界的吊丝逆袭不应该是大部分年轻人效仿的对象”
把“大部分年轻”这五个字的限定语去掉,就更有道理了 |
|
m**********e 发帖数: 12525 | 2 佬羊在科学界的地位如邓矮子--虽然天天思念着腊肉,但是还是得靠矮子的政策混饭吃
牛顿--孙文,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好歹是开山鼻祖
爱因斯坦--腊肉,搅得世界天昏地暗 |
|
g********0 发帖数: 6201 | 3 热烈欢呼科学界的拨乱反正开始了,以屠呦呦为学习榜样才是正确的方向。 |
|
N*******M 发帖数: 3963 | 4 难道说老头认为国内科学界人士都应该娶年轻漂亮的? |
|
发帖数: 1 | 5 科学界没有相关的法律,做实验的志愿者,也都是自愿的,所以法律可能也不会把他贺
建奎怎样,现在虽然贺建奎被其他的科学家集体抵制和谴责,但是法律,却无法奈何他。
很多人说,贺建奎就是违法了,但是你说不出来他违反了哪一条法律,所以无法逮捕和
起诉他,现在贺建奎到处去演讲,就跟功成名就的大师一样,其他的科学家,除了愤怒
,也没有其他的了。
中国人是有一些很会钻空子的,这样的人,特别会“打擦边球”,令人厌恶,很多法律
法规,也是为这些人新增的,可是在增设相关法律之前,他们已经得逞。 |
|
t**d 发帖数: 6474 | 6 什么破文章,还难倒科学界,作者对传热学一窍不通。
冰屋的主要作用是挡风。人在低温环境下,身体失热跟空气流动关系极大。如果周围空
气不流动或流动很慢,人体热量丧失就小很多,一个小棉袄就可以抵挡零下20度低温。
但是如果低温加大风,人就会被冻死。挡风是冰屋的主要作用,减少人体的对流热损失。
至于冰屋内有15度,那就更是胡说八道了。一个屋子内的温度本来就不均匀,怎么可能
用一个温度来衡量?靠近冰墙附近的空气温度,基本跟冰墙的温度差不多,而靠近人体
附近的空气温度,接近于体温。 |
|
l****z 发帖数: 29846 | 7 日前,美国著名的通俗科学杂志《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网站评出了
2009年美国国内撼动科学界的10大青年英才。他们目前正通过自己出众的才能帮助普通
的美国民众保持健康、防止灾害,并且还提出了制造绿色能源的方法。
美国的未来在这些人的手中会发展的更好。当今在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形势发展缓
慢的情况下,这么说或许有点过于乐观。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听完了这10位青年英才的
故事之后,或许会让普通人对美国未来的发展更具信心。他们是美国最有希望的科学精
英。
如果人们了解了这10位精英人士之后,会发现美国未来的发展还有光明的一面。就
拿材料科学家徐婷(Ting Xu)来说,她目前正在利用纳米技术来制造太阳能电池板。
在将来,太阳能会是一种比石油和煤炭更加高效和环保的能源。另一位科学家约翰·林
恩(John Rinn)的成就是,他正在揭开核糖核酸(RNA)的秘密。如果他取得成功,会
使普通人更加健康。同时,这也会是医疗保健领域的重大科技进步。科学家杰罗姆·林
奇(Jerome Lynch)的成就是,他正在制造一种可用于监测桥梁结构的精确传感器,这
种传感器能够事先发现大桥结构上的 |
|
|
k******u 发帖数: 3137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dppp (er'do's耳朵屎),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科学界的庞氏骗局Re: 在美国读了化学PHD之后找得着工作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29 05:29:55 2009, 美东)
其实这和骗投资的庞式骗局是一回事:美国教授需要人干活,就招研究生,许下美好前
途--文章,学位,美刀,地位。1个教授招来N个学生(N>1).
这N个学生毕业了,要谋生,除了部分能找到工作(且不论什么样的工作),其他的M个
会照抄美国教授的模式,招MN个学生;
其中L个是回国当教授,这L个为了保证能出paper,必须需要N'个研究生(N'>N,在国内
研究水平下)
而N'个研究生又需要通过N'/α个本科生来养成(α是研究生录取率).
则国内招生本科生需求数是LN'/α
p代师承下来,本科生国内需求总数是(LN'/α)exp (p),加上国外需求刺激,以及扩
招等因素,这个数目相当惊人。
所以,就算俺能弄到教职,也很可能不去当,因为我没法保证我的学生都能顺利毕业,
毕业了顺利找到工作。
各位牛人, |
|
s****g 发帖数: 40 | 10 大家说说问题出在哪里?
饶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认为这次落选,不可能是学术上的原因,特别是生
命科学界,都知道问题在哪里? |
|
o**********e 发帖数: 18403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Societ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CivilSociety
标 题: 科学界的华裔团结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1 22:30:23 2013, 美东)
我不懂他们的专业,但是他们的打破玻璃顶的方法和精神值得借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212-748521.html |
|
o**********e 发帖数: 18403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Societ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CivilSociety
标 题: 科学界的华裔团结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1 22:30:23 2013, 美东)
我不懂他们的专业,但是他们的打破玻璃顶的方法和精神值得借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212-748521.html |
|
o**********e 发帖数: 18403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Societ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CivilSociety
标 题: 科学界的华裔团结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1 22:30:23 2013, 美东)
我不懂他们的专业,但是他们的打破玻璃顶的方法和精神值得借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212-748521.html |
|
o**********e 发帖数: 18403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Societ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CivilSociety
标 题: 科学界的华裔团结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1 22:30:23 2013, 美东)
我不懂他们的专业,但是他们的打破玻璃顶的方法和精神值得借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212-748521.html |
|
l**********r 发帖数: 4612 | 15 1948年7月底,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八十一人名单在报纸上发布,时为中研院植物所研
究员的李先闻当选农学科院士。“当时我在上海,在床上看报纸,偶然看见我的名字。
我以为我的眼光模糊不清,用手巾擦了几次后,的确我的名字是在报上。”二十余年后
,李先闻听从胡适的建议,在台湾《传记文学》连载他的自述,回忆获知当选院士的情
景,最感慨的是社会以“国士”待他(第198页)。
确实,李先闻应该“感慨”。从一名农家子弟到被国人待以“国士”,其间个人的
积苦积劳,艰辛异常。他不仅亲身经历了中国人在科学方面“迎头赶上”的世路历程与
心路历程,而且适逢民族危亡的八年抗战和此后的三年内战,侷处于各式各样的派别斗
争之中,并因之而处处品尝科学探索中理论研究与应用研发的辛酸苦辣。当十三岁首次
出川赴清华园求学之日,李先闻不仅是四川江津李家的“千里驹”,更是千万川人的“
好儿郎”。而彼时清华学校授业的同时又在淘汰,与李先闻一同进校的同学有一百三十
多人,到毕业时仅剩三十来人,其比例近乎严酷。然而在这种严酷淘汰下幸存下来的李
先闻,受益却似乎不算太完满。所以他后来追述说“以我个人而论,我学农科,但基本
科学,都没有学... 阅读全帖 |
|
o**********n 发帖数: 17 | 16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religion&MsgID=285143
翻译:费尔巴赫综合症——为什么宗教批判在科学界依然是禁忌
欧盟教育部长们不大可能作一个决定,要求在宗教批判书籍的封面上标示“宗教批判危
害您的学术生涯!”(象在香烟包装上加印简洁的恐怖字句一样),但是,两者之间的
关系却是明显的,这一点不仅仅在路德维希?费尔巴赫一生的境遇中得到了体现。最近几
十年的社会条件得到了戏剧性变化,但是,宗教批判与科学在意识形态上的分离并没有
被去除。实际上,今天每一个有严肃科学思维的人都应该明白:如同严肃的宗教批判必
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传统的科学也必须日益认识到,自己必须积极进行宗教批判
才能达到科学对自己的要求。
一段时间以前,一位杰出的费尔巴赫专家对我大加褒扬,这褒扬同时又是严肃的警告。
他说:“沙勒蒙先生,我认为您就是当代的费尔巴赫,学院生涯的梦您显然是不用再做
了……”当时,我不知道是应该为前半部分不加掩饰的恭维高兴,还是改为后半部分赤
裸裸的真话而恼怒。当然,他不是第一个劝我在宗教批判方面克制一些的人。俗话说得 |
|
e****2 发帖数: 2723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vans2 (evans),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科学界的唐人街- 生物 化学实验室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3 13:15:16 2010, 美东)
回到故乡呀
他们都是法拉盛那冷漠的看客 |
|
r******j 发帖数: 780 | 18 注意,这里是说“Investigations into charges of scientific misconduct”,说明
调查已经展开了。
可是方舟子的大部分指控有引发任何调查么? 就是关于 li ma文章的质疑是在进行调
查的时候发出的?连调查都没有,还谈什么“公开指控是不稳定的因素”?
而且即使调查过程中,为什么不能发出公开指控?
[回复] [回信给作者] [本篇全文] [本讨论区] [修改] [删除] [转寄] [转贴] [收藏]
[举报] [转发至未名驴友吧微博]
[顶]
0
[踩]
0
[ 1 ]
发信人: KingQuadrate (KingQuadrate), 信区: Biology
标 题: nature社论:公开指控扰乱科学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12 16:57:20 2010, 美东)
方肘子这种人,还有在本版公开指控li ma的某人,都好好学习自然的社论吧!
A destabilizing force
Nature 467 , 133 (09 September 201 |
|
r*****m 发帖数: 3619 | 19 微创新在企业界,可以通过拼命压低成本,抢夺市场来取胜,华为,阿里,全是他妈这
样上去的
微创新的思维拿到科学界完全是作死,就是现在你看到的国内科研现状,99%的实验室
在无病呻吟,跟踪美国爹,把某个信号通路再做的细致一些
时玉仿明明亲眼看到了线粒体和凋亡的联系,一个诺贝尔奖在向他招手,但是他的老鼠
会里没有这个视野,他忙着去做比较容易出“成果”的 P53 去了
国际教材每5年更新一版,上面就是找不到几家中国的实验室的工作,包括台湾地区和
香港地区的实验室 |
|
w***9 发帖数: 804 | 20 大家都去看网上调查,我也去看了一下,发现这个结果
I will wait until people optimise it
124
65.6%
这么重要的信息,竟然没有人注意。“I will wait until people optimise it” 是
什么意思?就是大家对韩副主席的东西非常有信心,自己做不出来,是自己水平差,希
望别人去优化。这个别人是谁?只能是韩副主席,因为大家连重复都做不了,更不用说
搞优化了,这个事,只能韩副主席去做。65%的人都这么想,所以说国际科学界对韩副
主席非常有信心。
我也知道网上调查这个事不靠谱,很搞笑。 |
|
w********h 发帖数: 12367 | 21 大家,算算你的H-index是多少吧。。。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cience 讨论区 】
发信人: nos (redemption), 信区: Science
标 题: Re: 中国科学界的SCI怪圈 (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6 13:59:07 2005), 转信
hoho, i googled h-index and find a paper..
http://arxiv.org/abs/physics/0508025
it is submitted to PNAS... |
|
S***n 发帖数: 330 | 22 国际重量标准的「一公斤」人造金属块日前传出重量微幅下降,科学家24日表示,正在
寻找一个非实体的方式定义「公斤」。
全球通用的公斤国际重量标准已超过100年,而这个国际重量标准是一块铂铱合金圆柱
体,自1889年就存放在法国国际度量衡局,并以三道锁保护。不过近来研究人员发现,
这块长宽各4公分的金属不可思议的少了一些重量,震惊科学界。
国际度量衡局的专家2007年发现,这块金属比其它复制品少了50微克,大概是一颗小细
沙的重量。研究人员正在寻找一种非实体的方式重新为公斤定义,虽然这项任务还需要
一段时间来完成,但由于公斤是最后一个以人工制品定义的国际单位,一旦任务成功后
,将会使这个人工制品走入历史。
这项任务完成后,公斤就会与国际单位制的另外6种单位一致。这6种单位包括公尺、秒
、安培、开尔文、莫耳与坎德拉,其中没有一项以人工制品为基准。
研究人员将以普朗克常数重新为公斤下定义,国际度量衡局科学家史托克(Michael
Stock)说,新的公斤定义可能会在2015年公布,「度量衡会越来越精准,而精准的度
量衡需定义明确的单位来表达」。
http://www.scientificame... 阅读全帖 |
|
y**l 发帖数: 90 | 23 这个中文消息,有英文吗?怎么看起来有点别扭
2003年12月01日北京晚报 美国数学家杰弗里.威克斯的最新宇宙模型令科学界震惊
:一个大小有限、形状如同足球的镜子迷宫;宇宙之所以令人产生无边无界的“错觉”,
是因为这个有限空间通过“返转”效应无限重复映现自身。(chinesenewsnet.com)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01年发射升空的WMAP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获得的资料
,威克斯推断,宇宙其实是有限的,相对说来其实并不大,大约只有70亿光年宽度,形状
为五边形组成的12面体,有如足球。人们之所以感觉宇宙是无限的,是因为宇宙就像一个
镜子迷宫,光线传过来又传过去,让人们发生错觉,误以为宇宙在无限伸展。《新科学家
》杂志报道了威克斯的推断。(chinesenewsnet.com)
WMAP探测器用于探查宇宙大爆炸“大火”遗留下来的热量痕迹──弥漫于整个宇宙的
微波背景辐射,此种“余热”温度很低,约在绝对零度以上3度。虽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弥漫于整个宇宙,但并不是到处完全均匀,而是有一些波动,如同大海总在波浪起伏一样
,形成一圈圈微波背景辐射“涟漪”。探测这些“涟漪”的大小和 |
|
W*****s 发帖数: 684 | 24 要求卫生部全面禁止肖氏术及请求最高法院依法责令地方法院受理相关案件的信访函
探索性的研究,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肖传国的研究存在“极大的缺
陷”。除非有令人信服的论据和数据来验证这一治疗方法,否则不适当地、仓促地在患
者身上和医疗界推广应用此手术会有极大危险。 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
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
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属于第三类的医疗
技术首次应用于临床前,必须经过卫生部组织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论证及
伦理审查”;“ 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实行第三方技术审核制
度”;“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定第二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卫生部负责审定第
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
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13 | 25 :转一个,听说还有些比较激进的言论没有收在文字稿里。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2 年年会蒲慕明所长的讲话
谈灰色地带的科研诚信
2012 年12 月28 日
(根据录音整理)
一、前言
我今天想讲的主题是过去主题的延续。几年前我曾经谈过诚信的问题。科学
研究的诚信问题现在越来越重要。媒体上常有关于科学不端行为的报导,但事实
上明目张胆的科学不端行为(scientific misconducts),所谓伪造、篡改和剽窃
(Fabrication,Falsification,Plagiarism,简称FFP),是极少见的。现在最严重
的问题不是明显的FFP,而是灰色地带的诚信问题,就是那些不容易被发现、标
准不容易确定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都应该
认真考虑,当遇到这些问题时,怎么做才符合诚信的要求。
二、数据分析和表述时的灰色地带行为
今天我首先想讲的就是数据分析和表述时的不当行为。首先,较严重的就是
选择数据。只选择自己喜欢的结果,不喜欢的就不要。忽略不计对自己的结论有
威胁性的数据。第二,在发表文章或口头表述结果时不当地夸大表述。前者比较
容易判断是非,...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6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因落选院士评选引发关注。资料图片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因落选院士评选,此后宣布不再参与院士评选。此事引起舆论关注。
昨日,饶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认为这次落选,不可能是学术上的原因,特别是生命科学界,都知道问题在哪里。“有些人可能会说,落选是因为我多说话,有一点这个因素,但不是绝对的因素。”饶毅说,首当其冲,是一些人对我们这一群人回来感到不安、不自在。
饶毅经常在媒体上发声,曝一些科学界的内幕。包括对科学界浮躁、中国科研基金的分配体制、学术不端、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等,由此在中国科学界引起争议。针对这些问题,饶毅再次进行了阐述。他说,国内很多人对科学无兴趣,只是希望做科研而获得院士。“应该让年轻学生看到,不做院士,科研还可以做得更好。”
学术界高职称弊大于利
新京报:你发博客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院士候选人。博客是早写好的吗?
饶毅:这个博客是我三月写的,预计到自己不会当选。并不存在两个版本,我已经猜到(落选)这件事。
新京报:有人说,像你这样学术高水平的人都落选了,太诧异了。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做院士?
饶毅:在生命科学界这20年的基本情况...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一稿多投统计:7稿共投达21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05:03:23 2011, 美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2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反面教材,评论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视明星戏弄了物理学界?》为题发表在2002年12月12 日《南方周末》上。本编
辑部经过认真核查,认为举报属实。根据业内共识、您与本报所签合同、以及您本人对
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您的这种行为对本报的信誉造成了危害,它也是不能被整个社
会和全体...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一稿多投统计:7稿共投达21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05:03:23 2011, 美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一稿多投统计:7稿共投达21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05:03:23 2011, 美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 阅读全帖 |
|
a*******m 发帖数: 14194 | 31 因此杨振宁一九七二年六月第二次的回到中国,除了探望病情日益沈重的父亲,
并且在北京做了十次演讲和座谈,这些活动延续了一个多礼拜之久。其中特别有代
表意义的一次座谈是七月四日下午在北京饭店举行的「高能物理发展与展望」的座
谈会。在这个座谈会上,杨振宁独排众议,不赞成中国大陆在那个时候建造高能量
的加速器,全力发展高能物理实验研究的计画。这一个座谈会的纪录,后来在中国
大陆科学界有一个「杨振宁舌战群儒」的名称。
中国科学界的人士,在那个时候会有建造高能量加速器的想法,一方面中国在
高能物理方面的发展比较落后,一方面也是认为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应该要对人
类的知识领域作出一些贡献,这其实有一点是呼应毛泽东当时「中国应当对人类有
较大贡献」的一句话,而高能物理就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个科学领域。
当时的中国在政治方面的禁忌还是很多的,尤其又碰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
是由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做的座谈会纪录来看,这个座谈会的发言是坦率而直
接的,没有人因为杨振宁当时是共产党的贵宾身分而有所保留。
这个座谈会是由当时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张文裕主持,张文裕是中
国老一辈相当有地位的一位物理学... 阅读全帖 |
|
m*******h 发帖数: 542 | 32 (2012年6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做客第54期文汇讲堂,主讲《海归能推动中国
科研改革吗?》,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部副总裁鲁白受邀出任对话嘉宾,文字整理发表
于2012年6月8日《文汇报》)
我在美国工作22年后回国,除了已经强调的归属感外,也因为对中国的远景有信心
。但对近期,我和很多人一样有诸多担忧。作为科学研究者,我担心中国科学的基础不
够坚实。
1 科学值得大家关心
1978年初,我上大学前不久,以郭沫若名义撰写的《科学的春天》、徐迟采写的报
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先后发表,激励了一代中国人投身科学。30年后时过境迁,从
海外回来感受到国家的巨大进步,也感到全社会对科学的态度有很大变化。前几天中共
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新华社发了消息,但社会上、即使在科研单位似乎
也鲜有反响。
当前社会上有几种说法,比如,中国用不着做科学,抄别人专利也能发展;日本不
发展科学,也成世界经济强国;或认为娱乐、服务和金融是中国强大的关键所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重申科学研究与国家和人民的关系。从精神层面来说,科学
研究是现代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调和培养的创新精神是国家... 阅读全帖 |
|
c******n 发帖数: 16666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waydream (昆仑天下),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当年杨振宁反对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真是太对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4 16:15:49 2015, 美东)
因此杨振宁一九七二年六月第二次的回到中国,除了探望病情日益沈重的父亲,
并且在北京做了十次演讲和座谈,这些活动延续了一个多礼拜之久。其中特别有代
表意义的一次座谈是七月四日下午在北京饭店举行的「高能物理发展与展望」的座
谈会。在这个座谈会上,杨振宁独排众议,不赞成中国大陆在那个时候建造高能量
的加速器,全力发展高能物理实验研究的计画。这一个座谈会的纪录,后来在中国
大陆科学界有一个「杨振宁舌战群儒」的名称。
中国科学界的人士,在那个时候会有建造高能量加速器的想法,一方面中国在
高能物理方面的发展比较落后,一方面也是认为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应该要对人
类的知识领域作出一些贡献,这其实有一点是呼应毛泽东当时「中国应当对人类有
较大贡献」的一句话,而高能物理就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个科学领域。
当时的中国在政治方面的... 阅读全帖 |
|
c******n 发帖数: 16666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waydream (昆仑天下),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当年杨振宁反对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真是太对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4 16:15:49 2015, 美东)
因此杨振宁一九七二年六月第二次的回到中国,除了探望病情日益沈重的父亲,
并且在北京做了十次演讲和座谈,这些活动延续了一个多礼拜之久。其中特别有代
表意义的一次座谈是七月四日下午在北京饭店举行的「高能物理发展与展望」的座
谈会。在这个座谈会上,杨振宁独排众议,不赞成中国大陆在那个时候建造高能量
的加速器,全力发展高能物理实验研究的计画。这一个座谈会的纪录,后来在中国
大陆科学界有一个「杨振宁舌战群儒」的名称。
中国科学界的人士,在那个时候会有建造高能量加速器的想法,一方面中国在
高能物理方面的发展比较落后,一方面也是认为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应该要对人
类的知识领域作出一些贡献,这其实有一点是呼应毛泽东当时「中国应当对人类有
较大贡献」的一句话,而高能物理就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个科学领域。
当时的中国在政治方面的...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768 | 35 写的不错,通过饶毅这个牛人,大家就可以简单一目了然,
中国早期神经科学史的概况
http://chinsci.bokee.com/viewdiary.12874309.html
饶毅
中国科技与世界科技前沿的关系,在不同学科是颇不一样的:有些很接近,有
些时近时远,有些较远。总体而言,物理学也许是中国科学中与世界前沿接壤最好
的一门学科了。在生命科学方面,神经科学这门对脑和神经系统探索的交叉学科,
是中国与世界有长期的、良好的接面的学科。这一方面因为中国一直有一些优秀的
科学家取得了世界科学界公认的成果,一方面因为中国科学家在这个领域保持了与
国际科学界的紧密交流。
甲 中国生理学鼻祖林可胜
神经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是近三十年的事,但它依附於神经生理、神经
解剖、神经生物化学、神经药理学却有很长的历史。中国的神经科学鼻祖、也是中
国生理学鼻祖林可胜,英文名字是 Robert K. S. Lim。之所以提到他的英文名字
,是因为其特殊的经历。他的父亲林文庆是华侨,做过孙中山的医生,后来是厦门
大学的创校校长。林可胜长期在海外成长和受教育,他的夫人是英国人,他的中文
不好。1924年,...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6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6791 | 37 美国科学院、美国医学科学院 著
晓实 译
(美国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序言
科学技术的进展对人类生活有深远的影响。在19世纪,大多数家庭都可能由
于疾病失去一个或更多的孩子。今天,在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儿童死于疾病的
事情已经不多见了。我们每天都依赖应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创造的技术。我们日
常使用的计算机和移动电话,我们旅行乘坐的汽车和飞机,我们服用的药物,以
及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部分是基于科研成果创造出来的。科学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标准,使人类能够飞入地球的轨道,登上月球,使我们以新的方式来思考自己和
宇宙。
进化生物学一直是,而且将继续是现代科学的奠基石。这本小册子记载了进
化论的知识为人类福祉做出的一些重要贡献,包括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开发新
的农业产品和进行工业创新等。广义说来,进化论是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既
研究过去的生命形态,也探讨今天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多样性。目前,生命
科学和医学研究的进展都很迅速,这主要归功于进化论知识中所蕴含的原则。这
些知识不仅通过研究日益增多的化石记录得到,现代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也
为进化的研究做出了同等重要的贡献。当然,像所有...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8 肖鹰,哲学博士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肖鹰按:这篇文章揭示了@崔永元 胜@复旦大儒 胜于无耻诡辩的实质。今日崔永元,已是媒体上的三无斗士——科学无知、道德无耻、流氓无畏。截止主持东方眼,崔永元虽然无知、无耻之极,仍有失掉饭碗的畏惧,但被东方卫视抛弃后,崔就是流氓无畏了。卢大儒只知战其无知,不知攻其无耻,防其无畏,岂有不输之理?】
崔永元用诡辩“战胜”科学
刘 远 举
崔永元去复旦新闻学院讲座,复旦搞生物科学的卢大儒教授当面质疑,场面火爆。这段视频放上网之后,引起一些争议。随后,复旦新闻学院邓建国教授一篇名为《新闻界与科学界是朋友而不是敌人》的文章指出:新闻界应该有科学素养,而科学界也应该有媒介素养,不应该忽视、敌视媒体。
(资料图:崔永元在复旦大学演讲现场)
应该说,当晚复旦生科的学生、老师积极参与,本身就是对媒介的重视。来自科学界的提问的确有些火气,但这不是对媒体的敌视,而是对诸多误导的愤怒。实际上,卢大儒教授本身就陷入了媒体误导的技巧之中。在面对面辩论的时候,崔永元问黄金大米到底转了几个基因时,卢教授显得有些窘迫,犹豫之后回答两个,然后,崔大声的说“七个”,引来掌声。于是乎,在老百...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9 http://www.ideobook.com/doc/chinese_academia_corruption.pdf
亦 明
一 前言
学术腐败是九十年代之后风靡中国大陆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继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之
后的另一个大规模、深层次的社会腐败。学术腐败的具体表现就是,学术界人士,上至
院士、
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抄袭剽窃成风,巧取豪夺成性,弄虚作假为常,欺世盗名
为荣。
不仅如此,学术腐败已经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集体、集团行为,并且有制度化、合
理化
的趋势。比如,大学普遍向高官明赠暗送高等学位,学术界头面人物公开地、明目张胆
地欺
骗政府、舆论和社会,学术机构对学术腐败现象不仅熟视无睹,任其泛滥,甚至包庇纵
容,
等等。
不过,在中国,对学术腐败现象的讨论和揭露目前主要停留在互联网上。在社会上,中
国的一般民众对学术腐败现象几乎一无所知,或不甚关心。在大学,在科研机构,尽管
人们
承认学术腐败的存在,但对它的严重程度却看法截然不同。在中国的常规媒体上,讨论
学术
腐败问题的文章和报道充其量也就是零星的,表面的。而中国的政府部门至今未对学术
腐败
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或... 阅读全帖 |
|
r****z 发帖数: 12020 | 40 zz
原标题:清华教授:今日崔永元已是媒体上“三无”斗士(图)
文章来源: 肖鹰 于 2015-03-31 13:35:51
肖鹰,哲学博士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肖鹰按:这篇文章揭示了@崔永元 胜@复旦大儒 胜于无耻诡辩的实质。今日崔永元,
已是媒体上的三无斗士——科学无知、道德无耻、流氓无畏。截止主持东方眼,崔永元
虽然无知、无耻之极,仍有失掉饭碗的畏惧,但被东方卫视抛弃后,崔就是流氓无畏了
。卢大儒只知战其无知,不知攻其无耻,防其无畏,岂有不输之理?】
崔永元用诡辩“战胜”科学
刘 远 举
崔永元去复旦新闻学院讲座,复旦搞生物科学的卢大儒教授当面质疑,场面火爆。这段
视频放上网之后,引起一些争议。随后,复旦新闻学院邓建国教授一篇名为《新闻界与
科学界是朋友而不是敌人》的文章指出:新闻界应该有科学素养,而科学界也应该有媒
介素养,不应该忽视、敌视媒体。
(资料图:崔永元在复旦大学演讲现场)
应该说,当晚复旦生科的学生、老师积极参与,本身就是对媒介的重视。来自科学界的
提问的确有些火气,但这不是对媒体的敌视,而是对诸多误导的愤怒。实际上,卢大儒
教授本身就陷入了媒体误导的技巧之中。在... 阅读全帖 |
|
t*******d 发帖数: 2570 | 41 ☆─────────────────────────────────────☆
Judy123 (大肥猫) 于 (Mon Apr 2 00:26:57 2012, 美东) 提到:
序言
科学技术的进展对人类生活有深远的影响。在19世纪,大多数家庭都可能由于疾病
失去一个或更多的孩子。今天,在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儿童死于疾病的事情已经不多
见了。我们每天都依赖应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创造的技术。我们日常使用的计算机和移
动电话,我们旅行乘坐的汽车和飞机,我们服用的药物,以及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部分
是基于科研成果创造出来的。科学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标准,使人类能够飞入地球的轨道
,登上月球,使我们以新的方式来思考自己和宇宙。
进化生物学一直是,而且将继续是现代科学的奠基石。这本小册子记载了进化论的
知识为人类福祉做出的一些重要贡献,包括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开发新的农业产品和
进行工业创新等。广义说来,进化论是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既研究过去的生命形态
,也探讨今天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多样性。目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进展都很
迅速,这主要归功于进化论知识中所蕴含的原则。这些知识不仅通...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2583 | 42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两年增选一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17日一经公布,
314位候选人锐减为145位,淘汰过半,但还是因为一个人的出局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
。他就是49岁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享誉海内外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
是美国著名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
回国就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
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
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而他在博客中最新表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落选如此牵动人心是公众
对科学公信力的质疑吗?院士又能否代表中国科学的最高境界?对此,饶毅接受了中央
台记者车丽的独家专访。
饶毅发布的“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将近2万次,这
是历次院士增选中少有的现象。昨天(1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公众的质疑远
远超出了饶毅落选本身,人们更关注的或许是何时可在制度透明、规则明确的环境里轻
松地生活。”
主持人:这次中科院增选院士的第一轮评选,其实落榜的占到一半以上,可是您的落选
却让很多网友和业界人士...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43 中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两年增选一次的中国科学
院院士名单17日一经公布,314位候选人锐减为145位,淘汰过半,但还是因为一个人的
出局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他就是49岁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享誉海内外
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是美国著名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
回国就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
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
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而他在博客中最新表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落选如此牵动人心是
公众对科学公信力的质疑吗?院士又能否代表中国科学的最高境界?对此,饶毅接受了
中央台记者车丽的独家专访。
饶毅发布的“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将近2万次
,这是历次院士增选中少有的现象。昨天(1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公众的质
疑远远超出了饶毅落选本身,人们更关注的或许是何时可在制度透明、规则明确的环境
里轻松地生活。”
主持人:这次中科院增选院士的第一轮评选,其实落榜的占到一半以上,可是您的
... 阅读全帖 |
|
l**********l 发帖数: 361 | 44 http://china.cnr.cn/yaowen/201108/t20110819_508388445.shtml
饶毅:参选院士已料到会落选 部分科学家对科学没兴趣
2011-08-19 07:42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两年增选一次的中国科学
院院士名单17日一经公布,314位候选人锐减为145位,淘汰过半,但还是因为一个人的
出局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他就是49岁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享誉海内外
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是美国著名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
回国就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
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
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而他在博客中最新表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落选如此牵动人心是
公众对科学公信力的质疑吗?院士又能否代表中国科学的最高境界?对此,饶毅接受了
中央台记者车丽的独家专访。
饶毅发布的“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将近2万次
,...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6324 | 45 从王晓东的谈话看来,饶毅看来确实是比方舟子高n个档次。(肘子就知道起哄。)
也比那些就知道文章啊,引用指数啥的水平高多了。
----
“一般科学家成名之后很少转型,因为这不仅需要几年的过渡期,而且失败的风
险很大。在国内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如果几年不出一篇论文,定力不好的人要疯掉的
,饶毅则敢于冒这个险。”王晓东说,“他开创的这个研究领域,试图从分子和神经通
路的机理上,解释包括同姓恋、暴力倾向、母子关系等在内的社会行为。无论从科学研
究还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看,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
针对近年来国内的妖魔化转基因现象,今年7月中旬,他连续在人民日报刊发两篇
文章《转基因在美国的遭际》、《转基因是现代科技的必然新知》,为我国的转基因研
究与应用鼓与呼,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
----
有许多分析者指出,饶毅落选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因为他“乱说话”得罪了人。“
如果是这样,后果同样很严重。”王晓东说,我国的学术民主、学术自由本来就很稀缺
,多数人为明哲保身选择了沉默。“如果饶毅是因为敢讲真话而落选,所传递出的信号
非常危险:如果你想当院士,那就乖乖地听我的,不要‘乱讲话’。... 阅读全帖 |
|
m***f 发帖数: 1622 | 46 转自生物行网站
[科学时报 郑千里报道]1999年,世纪之交。中国科学院迎来了50年历史上第一
位外籍所长——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教授。当蒲慕明
出任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时,杜克大学的马克·卡伦教授对美国《科学》杂
志说:他是科学界的一位“super star”(超级明星)。
出生于大陆,成长于我国台湾地区,求学和工作在美国,数个轮回之后,他重新踏
上了祖国大 陆的土地……诸多故事串起一位华人科学家的人生脚印,已经变成一
个时代的镜像。
此言不虚,蒲慕明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2000年任美国
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而从1999年11月27日起,他
还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首任及现任所长、神经可塑
性研究组组长。他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在
世界华人科学家中,能够有如此荣誉者,委实是屈指可数。
1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蒲慕明注定会被写进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历史,成为其
中一位 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接受《科学时报》专访时,蒲慕明由衷地说:“
我受过中国传统文化和...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47 崔永元谈转基因:要做善良科学家的一条狗
如果最后证明我错了,那我愿意让更多糊涂的人,包括我自己赶紧猛醒过来,别再犯傻了。如果证明有问题,那我也要让更多糊涂的人,别再迷惑在里面了。
崔永元去美国就是去拿资料的,但他看不懂,他的任务就是负责把它带回来。欢迎国内的科学家来取。我做记者该做的事。
现在两个谎言被戳穿了,一个是科学界没争议,二是美国人放心地吃了二十年。然后我就想问问中国科学家,为什么要撒谎?
我还特别希望大家攒钱去旅游时,不用去美国,去日本就行,顺便感受一下转基因的状况,比我做一百个片子都好。
因为转基因,崔永元争论了太久,甚至骂战了太久,可能还要在法庭上较量很久,现在,不妨听他心平气和地说一说。
过去的一周,他再赴日本进行了第二次的转基因调查,仍旧在市场上买不到转基因食品,这更让他坚信初衷。这期间,方舟子已经起诉其侵害名誉权,焦点从基因转向基金,离科学讨论渐行渐远。
崔永元回国当晚,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尚未收到法院通知,“终于可以在法律框架下一较真伪了”,“何必费那么多口舌”。他称将亲自上庭,相信法律的公正,“这还是我第一次当被告”。
此前,赴日本调查前夜,2014年1月11...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8 如果最后证明我错了,那我愿意让更多糊涂的人,包括我自己赶紧猛醒过来,别再犯傻了。如果证明有问题,那我也要让更多糊涂的人,别再迷惑在里面了。
崔永元去美国就是去拿资料的,但他看不懂,他的任务就是负责把它带回来。欢迎国内的科学家来取。我做记者该做的事。
现在两个谎言被戳穿了,一个是科学界没争议,二是美国人放心地吃了二十年。然后我就想问问中国科学家,为什么要撒谎?
我还特别希望大家攒钱去旅游时,不用去美国,去日本就行,顺便感受一下转基因的状况,比我做一百个片子都好。
因为转基因,崔永元争论了太久,甚至骂战了太久,可能还要在法庭上较量很久,现在,不妨听他心平气和地说一说。
过去的一周,他再赴日本进行了第二次的转基因调查,仍旧在市场上买不到转基因食品,这更让他坚信初衷。这期间,方舟子已经起诉其侵害名誉权,焦点从基因转向基金,离科学讨论渐行渐远。
崔永元回国当晚,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尚未收到法院通知,“终于可以在法律框架下一较真伪了”,“何必费那么多口舌”。他称将亲自上庭,相信法律的公正,“这还是我第一次当被告”。
此前,赴日本调查前夜,2014年1月11日晚,北京奥体中心,崔永元和南方周末记者...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49 学界和媒体的热议
一年前,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载了一篇有关“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论文的负责人“一鸣惊人”,得到了学界和媒体给予的无限荣光。
在《自然》杂志社的所属期刊上发表论文,通常表明,该科研成果走在了世界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并有可能对未来科学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发表论文通讯作者韩春雨,来自河北科技大学,在生物技术领域几乎名不见经传。但是,这并不妨碍这篇论文在华人生物界获得广泛赞誉。众多科学界人士认为,“我们的体制应当更多地支持那些对研究有兴趣有耐得住寂寞的学者”。
在学界得到热烈讨论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当下基础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作为我国基因编辑领域最前沿的科学家之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魏文胜称,“这是一个所谓革命性的技术。能够治疗以前想治不能治的病,比如说像遗传病,可以通过修改基因组序列进行治疗,从某种意义上面讲,有点像扮演上帝的角色”。同时他也表示,“正是因为国内的这种底层原创技术太少,才会产生这种格外激烈地反应”。
目前生物学界,可以成功实现人为介入基因组所必不可少的“剪刀”是由美国华裔科学家张锋、美国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及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为主要...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939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jurassicpark (猪拉稀·怕渴), 信区: Biology
标 题: 王晓东:院士标准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5 00:21:14 2011, 美东)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谈饶毅落选院士——院士标准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赵永新
2011年08月25日08:28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5503759.html
“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说话。”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
22日在接受本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说,“在这次中科院院士增选中,生命科学领域应该当
选的饶毅在第一轮就被刷掉,暴露出院士评选的标准不清、投票院士是非不明。这个问
题非常严重,如果不能正本清源,长此以往,不仅将使让国内的年轻科研人员迷失方向
、想回国效力的海外科学家望而却步,也会使院士这个团体丧失社会公信力。”
饶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其学术水平和科学贡献,明显高于同领域进入第二轮的
候选人
在王晓东看来,饶毅是国际一...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