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 发帖数: 10330 | 1 2019科學大事件 中國將成全球科研支出最多國家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12-25 15:12聯合報 記者汪莉絹╱即時報導
《自然》雜誌近日刊文預測2019年可能發生的大科學事件,其中,與中國大陸相關的科
學事件包括:中國大陸將成為科研支出最多的國家、中國大陸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將全面
咦鳌⒒蚓庉媼雰菏录N波持續。
大陸觀察者網引述該雜誌指出,中國大陸將在2019年公布其2018年科研支出,屆時,中
國大陸可能成為世界上研發支出最多的國家。自2003年以來,中國大陸在科研領域的投
入逐年攀升。大陸科技部長萬鋼此前曾表示,2017年中國大陸科研總支出約達1.76兆元
人民幣(約合2790億美元),同比增長14%,比2012年增長70.9%。
另一個與中國大陸有關的科學事件是,世界上最大射電望遠鏡、位於大陸貴州的500公
尺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將在2019年9月全面咦鱽K供科研人員使用。自2016年
調試階段開始以來,這台價值12億元人民幣的超大型望遠鏡發現了50多顆新的脈衝星。
此外,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餘波2019將持續。2018年,大陸科學家賀建奎宣稱創造了世界
首例...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7463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lunchbreak (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 信区: Biology
标 题: 说到骗,科研比吸血的华尔街更残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9 00:35:10 2014, 美东)
科研需要大量有热情、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人彻底牺牲他们的青春和前途,把最美好
、最有创造力的20-40岁的黄金年代奉献给科研事业,过了40岁他们就是所谓的薄厚药
渣了。他们没有稳定的家庭,收入微薄,频繁搬家无法稳定,要么单身,要么拉着配偶
吃苦,甚至连累后代。这其中有极少数(大约8%),最终媳妇熬成了婆,成为了下一代
的diablo。
而PI们,没办法,或者不愿意给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合理的酬劳。PI们靠什么维持科研这
种的高消耗、高浪费、高风险、超低产出的活动?靠的就是吹、骗、空头支票、泡沫、
庞氏骗局。针对下一代,各种科学馆、各种科学家的形象公关、各种兴趣班、夏令营、
各种支教,极尽能事地引导,以开发潜在奴工。
有人说华尔街骗钱、插管吸血。依我看,科研是比华尔街更加血腥残忍的活人祭祀。 |
|
S*R 发帖数: 1057 | 3 先说一下,国内土博,刚来美国博后一年,偏物理和化学。
今天周末,在实验室望着窗外,阳光明媚,自己却躲在实验室干活。突然感慨一下:做
科研真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不是我对科研不感兴趣,也不是没运气和天赋(有一些一作的文章,其中包括一篇
nature子刊),
有时候想想,在美国混2年后,就回国找个位置,但来美国后,越来越觉得搞科研太幸
苦,
实在太操心了。得时时刻刻想着实验:
下班回家后,还得继续看文献,处理数据;
周末玩的时候也不是很放心,还得惦记着周一跟老板meeting的内容;
经常看老板脸色,经常被老板push;
被老板教育一顿后,基本上后面几天一旦放松下来,这个场景就会出现在大脑里;
看着系里老板们讨论数据时,很多都是以publishable为目的,一些基本毫无意义的数
据,也让学生写文章发表(很多时候靠他们在这个圈子的影响力)。他们也算是这个领
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很多时候讨论问题居然以publishable为目的,这让我非常失望。
每个月能攒下的钱少的可怜。
有时候再想,为什么现在搞科研非要这么辛苦呢?
我心中理想的研究所,也许永远是个乌托帮:
1. 经济上能让人... 阅读全帖 |
|
m****1 发帖数: 736 | 4 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
http://ee.hnu.cn/eeold/php/info/detail.php?id=19001
施一公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是与同行交流、取得国
际影响的必经之路。有些国内的科学家,实验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恼于论文的写作力
不从心,成为国际交流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博主的亲身体验出发,给博士生、博士后、
以及年轻的PI提供一个借鉴。文章最后做简短总结。
我大学时的同班同学都知道,那时我的英语不算好(英语四级考试仅为“良”),
写作尤其糟糕。初到美国之时,对英文环境适应得很差,读一篇JBC的文章要五、六个
小时,还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心里压力极大。
很幸运,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时,
1991年4月遇到了学兄和启蒙老师John Desjarlais。听了我的苦恼后,John告诉我,“
Spend 45 minutes every day reading Washington Post, and you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 提到科研能力,我估计不少人会觉得科研就是research----也就是坐那发呆和读paper
,这部分是其中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科研能力也包括了你的搜索能力(包括能动性
和搜索的效率),除此之外,也就是对一样东西的想象极限,对不同东西的好奇心,还
有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思维的积极性,这些都算是科研能力中的指标,而且缺一不可。
这些指标听起来很抽象,那我就举例说明一下。
第一点,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我觉得修车能力就是直接映射出一个男生对科研的态度,如果一个男生不知道如何修车
的话,基本上他的科研能力不会是班里top 3的,能不能打入top 10都两说,你别小瞧
这个修车能力,盖茨和乔布斯都非常强的,说穿了,这部分其实就是动手能力的拓展,
也是对机械操作有强烈好奇心的motivation.
我为什么把好奇心和修车能力放在一起呢? 你回头看看,多少个中国留学生不会修车
的? 多少个男生不懂室内装修和自己改建车库的? 他们没有这份好奇心---他们读书
只是为了考试考出A,然后找一份好工作,能买一个好房子,我不是说,带有改善生活
品质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这里有个很深的哲理,水到渠成,你只要本事大... 阅读全帖 |
|
t****r 发帖数: 44 | 6 Note: 就凭几篇文章,就把美国吓坏了.作者也太愚昧了!!
中国科研实力吓坏美国科学界
信源:新雨丝|编辑:2007-03-04|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C&K驻美国特约记者报道】日前,C&K记者采访了美国科学院外国事务部主任克莱登博士,请他谈谈美国科学界对中国科研水平的看法。
克莱登博士告诉记者,近几年来,美国科学院密切关注中国科研水平的发展。随着中国
经济实力增加,科研实力也飞速发展。今年初,美国科学院的一份关于中国科研水平的
内部报告送交资深院士传阅后,大家感到十分震惊。有的院士自感羞愧,今后拒绝参加
任何科学院的活动。更有个别院士要求辞去院士头衔,闭门不出。这份报告递到总统办
公室后,政府通知各媒体,不得报道任何中国科研发展的新闻。
克莱登博士例举了几个让他感到害怕的中国科学家。
首先提到的是北京大学丁小平教授。北京大学世界排名第十七,这实际上是对北京大学
的低估。丁小平仅是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其水平就已经超出美
国任何一所大学的教授 |
|
h*******o 发帖数: 2 | 7 因科研工作需要,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若干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布
如下:
一、招聘岗位
详见附件1《专职科研系列人员岗位要求及招聘条件》(2015.10.28更新)。
二、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 专职科研系列人员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忠诚教育事业,恪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校
的规章制度,严谨治学,团结合作,爱护学生,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学校声誉。专职科
研系列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承担相应岗位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和
素养。
2. 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具有讲师、助理教授或者相当职务及以上职位人员;
2、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优秀博士后或博士毕业生。
3. 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首次聘用时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其他专职科研
系列人员首次聘用时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二)岗位要求及条件
详见附件1《专职科研系列人员岗位要求及招聘条件》
三、招聘程序和时间安排
(一)受理报名
报名时间:2015年5月13日至2015年12月31日
应聘者将《中山大学专职科研系列人员岗位申请表》(附件2)、学历证...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8 国内最大的基因组测序公司---华大基因,诚聘科研+医学复合型人才,岗位要求如下:
职位名称:临床科研经理/高级经理
岗位职责:
1、根据华大临床科研计划和需求,设计临床科研项目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并具体实
施,推动项目落地;
2、整理、分析临床科研数据,建立数据库,撰写临床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为临
床应用、市场开拓提供学术支持;
3、解答专家关于华大产品技术方面的问题,理解并传达外部需求,推进产品研发升级
,满足业务需求;
4、协助/负责联合实验室整体运营;
5、日常专家关系维护。
任职要求:
1、硕士及以上学历,博士优先,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至少有1篇SCI文章;
2、1年以上医院、科研院校或企事业单位临床科研支持相关工作经历,
3、优秀的科研文章撰写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4、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工作地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各省会城市
如有兴趣,请将简历投至[email protected]~ |
|
s********u 发帖数: 1783 | 9 ☆─────────────────────────────────────☆
erebus (我叫不紧张) 于 (Sun May 31 12:28:36 2009) 提到:
发信人: everyforyou (主流企业的非主流部门), 信区: Career_PHD
标 题: 转移下注意力吧:zz科研领域,“70后”将成被“抛弃”一代?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May 26 10:08:24 2009), 站内
中青报:科研领域,“70后”将成被“抛弃”一代?
作者:李新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9-3-27 10:11:59
中青报:科研领域,“70后”将成被“抛弃”一代?
“我们现在很着急,因为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这批人,在科研上还不成气候,没能形成
一个领军的团队。”中科院某研究所的一位负责人在谈科研人才培养时,提到了这个问
题,他说这是所里一直忧虑的事情。
他说,理论上,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科研人员现在应该是崭露头角的时候,可现实情况
不是这样。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中,拿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
”的时候一般是30多岁,超过40 |
|
g********0 发帖数: 6201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ykr2003 (memem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科研导向开始变了:科研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8 05:43:31 2013, 美东)
科研导向似乎开始变了。
我前一段时间在国内985大学,听的最多的是“科研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国家重大需求就是“西气东输”、“J20”、“高超音速制导”等。
文章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灌水了这么多年,大家都知道学术文章是什么东西了。
“科研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出不了诺贝尔奖,但可以帮土工把现在的高科技“夕阳
化”。 |
|
d*******u 发帖数: 1181 | 11 (华盛顿法新电)专家指出,美国的自动削减开支计划严重打击了美国的研发及医疗研
究活动,并警告这可能会严重影响国家整体竞争力。美国政府的自动减支措施上月实施
后,很多研究项目不是延缓进行就是取消,包括癌症治疗研究等。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专
家说,美国政府今年在科研领域的经费从1400亿美元减少到1350亿,削减了大约7%。该
协会会长莱什内说:“我们目前用于科研和发展的预算情况,对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并
不好。”科学促进会已经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报告。
莱什内表示,对一般人来说,他们也许察觉不到上月开始生效的节支措施对他们有何影
响。不过,对国立卫生院NIH等机构来说,他们获得的经费减少了。他说“国家科学
基金的科研补助金项目将减少800至1000项。”莱什内还说:“这将使美国的科学素质
开始变差,无疑也会给创新和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此外,削减经费也会让年轻研究员觉得,从事科研不再是国家的优先扶植的事项,科学
家或许变成了贫穷的职业。莱什内说,削减开支让国立卫生院的科研津贴减少到2002年
的水平,这不仅严重影响科学界,也会影响整体经济活力。他说:“自二次大战以来,
美国经济增长的超... 阅读全帖 |
|
x*****z 发帖数: 787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ykr2003 (memem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国内科研学术界问题很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3 21:47:56 2015, 美东)
现在总体情况是土鳖比海龟的势头猛。
这没有问题。
但是,我深度接触了一些,发现这些势头猛的土鳖问题较多
1. 称号、评审太多
投机的土鳖们知道当官、有称号就意味着一切都有了,拼命地走上层路线。
许多(大多数)土鳖精英们把主要时间花在跑上层关系。
现在国内评职称、评奖、当官,主要靠越级评审,基层说话没有用,群众路线就是个屁。
有一些人在本单位名声极差,但无所谓,仍然能成为精英。
现在各种称号(千人、杰青)评审看指标、看关系,外行、隔行评审,害处极大。
2 学术投机太多
大多数精英不想解决科学问题,只想满足评审指标。
精英们已经不干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了,一年发表20多篇“高”水平文章的大有人在。
这些垃圾文章的主要特点是“基于.....方法的....”。
这些人整天看外国人做什么,然后把别人的理论整合一下,短平快。
精英每人每年花在发表垃圾文... 阅读全帖 |
|
o****d 发帖数: 5454 | 13 时隔30年之后,国务院又一次向国有科研人员抛出绣球,以保留体制内身份和待遇三
年为优惠条件,鼓励他们离岗创业。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中要
求,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有关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曾湘泉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一举措与30年前允
许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停薪留职”下海经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体制内人员走出
去创业给予政策支持。
“停薪留职”2.0版
《意见》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
加凸显。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
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
曾湘泉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仅仅靠大学生是不够的,体制内有工作经验的科
研人员加入到创业潮中将大大地提高创业成功率,也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
量。
《意见》提出,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的,经原单位同
意,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
级晋升和社会保险等...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1374 | 14 张元亭教授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依托单位,于2010年初获首批广
东省引进海内外创新科研团队,按照当初的报道,该团队为低成本健康技术创新团
队,带头人张元亭,团队核心成员10名,其中IEEE Fellow 2名,美国医学与生物
工程学院Fellow 2名。按照《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评审暂行办法》的相关规
定,"引进国内创新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应将人事关系及档案转至用人单位,全职
在单位工作。引进海外创新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应保证每年至少累计有6个月时
间在用人单位工作。引进的创新科研团队完成约定的项目和任务后,可由原单位
续聘,也可重新选择单位。"
首先,团队带头人张元亭至今仍然是香港中文大学全职教
授,http://www.ee.cuhk.edu.hk/p_details.php?id=102.如果仔细阅读中科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网页http://www.siat.cas.cn/jgsz/kyxt/ygs/xrld/, 他
拥有的职衔包括: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
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所长、CAS/CUHK生物传感...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15 http://news.sina.com.cn/c/nd/2018-01-02/doc-ifyqcwaq7039389.shtml
原标题:考研疑泄题事件中风口浪尖的“押题圣手”:54岁讲师科研几乎为零处于
淘汰边缘
2017年12月25日,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结束后,有网友指出,考研数学
出现“神押题”,南京中试考研“命题专家”李林“押中”题目达80%,“甚至连超纲
的二阶差分都反复强调。”
一时间,“考研数学疑似泄题”事件迅速发酵,这位考研机构宣称的“数学名师”
引发热议。
12月26日,李林通过微博“辟谣”称:“押中”的题目我已讲授多年,自己也从未
参与考研命题及考研大纲制定。同时,他声称,自己从未在线下对任何学生进行收费的
考研辅导。而大连理工大学发出《通报》称,将对李林参与社会考研辅导活动的行为进
行严肃处理。
当晚6时29分,教育部新闻办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确认李林所举例题均与实考
试题不同。同时,李林并未参与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科命题工作。
“神押题”事件很快平息,而李林就此爆红。
李林终于成了“名师”。
但此次事件发生后,南京中试考研随即将他的资料...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16 http://news.sina.com.cn/c/nd/2018-01-02/doc-ifyqcwaq7039389.shtml
原标题:考研疑泄题事件中风口浪尖的“押题圣手”:54岁讲师科研几乎为零处于
淘汰边缘
2017年12月25日,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结束后,有网友指出,考研数学
出现“神押题”,南京中试考研“命题专家”李林“押中”题目达80%,“甚至连超纲
的二阶差分都反复强调。”
一时间,“考研数学疑似泄题”事件迅速发酵,这位考研机构宣称的“数学名师”
引发热议。
12月26日,李林通过微博“辟谣”称:“押中”的题目我已讲授多年,自己也从未
参与考研命题及考研大纲制定。同时,他声称,自己从未在线下对任何学生进行收费的
考研辅导。而大连理工大学发出《通报》称,将对李林参与社会考研辅导活动的行为进
行严肃处理。
当晚6时29分,教育部新闻办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确认李林所举例题均与实考
试题不同。同时,李林并未参与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科命题工作。
“神押题”事件很快平息,而李林就此爆红。
李林终于成了“名师”。
但此次事件发生后,南京中试考研随即将他的资料...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804 | 17 【肩 题】:
【主标题】:没有过不去的槛
【副标题】:机械学院基础课教室信心十足搞科研
【版 次】:第二版
【教改探索】:基础课教师不仅能教书还能搞科研,这是机械学院进行管理模式改革,为
基础课教师的工作做了重新定位后出现的又一可喜变化。
该院基础课教师通过建立AB讲体系、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参与创新活动使自身
业务水平得以提高,教书教出了档次,这一变化校报在前已做过报道。
为了扩大教师的生存空间,机械学院还要求基础课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此举得到了相
关教师的认同。机械设计及理论中心主任潘红良就认为,基础课教师如果不搞科研,只重
传授书本知识,讲课不能与实际结合,课就很难讲得生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无从谈
起。
但是,基础课教师搞科研并非易事。长期以来,机械学院基础课教师一直以教学为主
,教学工作量饱满,与外界联系少,科研基础较差,设施较落后,力量较弱,因此科研工
作开展得并不理想。对此,学院动足脑筋,在帮助基础课教师改善工作条件,让专业课教
师进行传帮带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力求让全院基础课教师都能尽早参与科研工作。
有了学院的支持,各中心纷纷行动了 |
|
g*d 发帖数: 6969 | 18 爱妹妹,你还是把科研想的太高尚了。
科研的最后结果也是要转成商业的啊,要不光做有啥用。就是研究个药出来治病,最后
药厂也要挣钱的。
而且做科研的虽然钱不多,也不至于太穷了。而且时间灵活些,你那些啥子看大漠的愿
望都可以实现的。你把做科研的生活想的太苦。做不做科研,关键看你自己enjoy不,
其他的是浮云。
而且就是做科研的也还是经常有富人的,我系上的老师还有一年挣个60万的,就是班上
毛叔,也是有钱的叫兽啊~~~
。。 |
|
s******g 发帖数: 3841 | 19 一个海外学者对中国计算机 科研的回顾与展望
倪明选
回顾:国家需求和崛起之路
1956年,夏培肃院士完成了中国第一台电
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打下了
中国计算机科研的基石。20世纪70年代末,中
国进行改革开放,计算机科研进入更加蓬勃发
展的阶段。1978年我到美国普度(Purdue)大
学留学,读电机工程博士,在大洋彼岸渐渐感
知到中国计算机科研发展之路。
普度大学当时有众多华裔名师,如傅京
孙、黄铠等,其计算机科研水平在美国名列前
茅。内地第一批到普度大学的访问学者是清华的
郑衍衡教授等、第一批到普度大学读博士的有李
国杰院士等。早期在普度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做访
问学者的还有戴汝为院士、陈国良院士和林闯教
授等。那时,中国刚开放,我对内地的计算机科
研知之甚少,但十分关心和关注。
1981年,我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开始了科研
生涯。记得当时从国内来了第一位博士生李小
泊(目前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正教授),非
常杰出。他考了我研究生课——《计算机体系
结构》的第一名,98分,而第二名才75分。从
此我们系就大量招国内来的博士生,我相信别
的大学也一样。当时,国内来的访问学者持续 |
|
S*R 发帖数: 1057 | 20 今天周末,在实验室望着窗外,阳光明媚,自己却躲在实验室干活。突然感慨一下:做
科研真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不是我对科研不感兴趣,也不是没运气和天赋(有一些一作的文章,其中包括一篇
nature子刊),
有时候想想,在美国混2年后,就回国找个位置,但来美国后,越来越觉得搞科研太幸
苦,
实在太操心了。得时时刻刻想着实验:
下班回家后,还得继续看文献,处理数据;
周末玩的时候也不是很放心,还得惦记着下周跟老板meeting的内容;
经常看老板脸色,经常被老板push;
被老板教育一顿后,基本上后面几天一旦放松下来,这个场景就会出现在大脑里;
看着系里老板们讨论数据时,很多都是以publishable为目的,一些基本毫无意义的数
据,也让学生写文章发表(很多时候靠他们在这个圈子的影响力)。他们也算是这个领
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很多时候讨论问题居然以publishable为目的,这让我非常失望。
每个月能攒下的钱少的可怜。
有时候再想,为什么现在搞科研非要这么辛苦呢?
我心中理想的研究所,也许永远是个乌托帮:
1. 经济上能让人过上中等以上的生活;
2.所有的动力完全来自兴趣、爱好...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1057 | 21 今天周末,在实验室望着窗外,阳光明媚,自己却躲在实验室干活。突然感慨一下:做
科研真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不是我对科研不感兴趣,也不是没运气和天赋(有一些一作的文章,其中包括一篇
nature子刊),
有时候想想,在美国混2年后,就回国找个位置,但来美国后,越来越觉得搞科研太幸
苦,
实在太操心了。得时时刻刻想着实验:
下班回家后,还得继续看文献,处理数据;
周末玩的时候也不是很放心,还得惦记着下周跟老板meeting的内容;
经常看老板脸色,经常被老板push;
被老板教育一顿后,基本上后面几天一旦放松下来,这个场景就会出现在大脑里;
看着系里老板们讨论数据时,很多都是以publishable为目的,一些基本毫无意义的数
据,也让学生写文章发表(很多时候靠他们在这个圈子的影响力)。他们也算是这个领
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很多时候讨论问题居然以publishable为目的,这让我非常失望。
每个月能攒下的钱少的可怜。
有时候再想,为什么现在搞科研非要这么辛苦呢?
我心中理想的研究所,也许永远是个乌托帮:
1. 经济上能让人过上中等以上的生活;
2.所有的动力完全来自兴趣、爱好... 阅读全帖 |
|
p*l 发帖数: 1359 | 22 我觉得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应该能头脑清醒地分清楚什么是为了生存而做的功
利行为,什么是为了自己做的科学问题,否则就会冲昏了头脑,入了歧途。一
个好的老板,应该尽量做到不让这些不得不做的功利行为影响手下的科研。这点
我的博士老板做得很好,组里虽然也有短暂的揭不开锅的时候,但是总体上科研
是自由的探索。我的博后老板,学术成就比我的博士老板大多了,但是在他手下
做科研,犹如一个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般不自由。
我自己开张做老板以后,就认定我做科研是为了享受一个寻找挑战,然后战胜挑
战的过程,跟打通关一个游戏类似。如果我的结果对他人有用,我做的东西除了
自我娱乐也能有意义,相当于通关以后得到了特奖,那也是我想追求的东西。但
是享受过程是我做科研的必须条件。坦白说,如果我不能喜欢做一个项目的过程,
但是情势所逼必须做出结果,那么打擦边球的诱惑就实在太大了。 |
|
g********0 发帖数: 6201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ykr2003 (memem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科研导向开始变了:科研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8 05:43:31 2013, 美东)
科研导向似乎开始变了。
我前一段时间在国内985大学,听的最多的是“科研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国家重大需求就是“西气东输”、“J20”、“高超音速制导”等。
文章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灌水了这么多年,大家都知道学术文章是什么东西了。
“科研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出不了诺贝尔奖,但可以帮土工把现在的高科技“夕阳
化”。 |
|
C**Q 发帖数: 162 | 24 我资深千老。以前家里穷,出国读研都出不起,土博直接H1B来美国的。刚来美国,很
多年都运气不好,科研做得不如意。 后来稍有好转,大概科研也就中等偏上的样子。
自知科研上机会已失没有出路。后来剑走偏锋,前年好歹也混成了密林内药。本来想着
等赚到2个半密林,就准备歇手。 本人对钱没有太大的追求,既然钱差不多过日子够了
,就安心好好做科研。 或者干脆告别科研,搞点别的事,安心管孩子养老算了。
这一年多到6月份之前,其实差不多也赚了1个密林。谁料想,6月之后风云突变。尼玛
差不多这一年多赚的都赔进去了。 不过,好歹一年多收益还是正的,虽然正得不多了
。算了,我准备还是休息一阵子好好静心搞搞科研算了。好歹还有些钱,翻身机会仍在
。我也跟风庆祝一下!希望以后运气能壮点。 |
|
发帖数: 1 | 25 国内最大的基因组测序公司---华大基因,诚聘科研+医学复合型人才,岗位要求如下:
职位名称:临床科研经理/高级经理
岗位职责:
1、根据华大临床科研计划和需求,设计临床科研项目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并具体实
施,推动项目落地;
2、整理、分析临床科研数据,建立数据库,撰写临床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为临
床应用、市场开拓提供学术支持;
3、解答专家关于华大产品技术方面的问题,理解并传达外部需求,推进产品研发升级
,满足业务需求;
4、协助/负责联合实验室整体运营;
5、日常专家关系维护。
任职要求:
1、硕士及以上学历,博士优先,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至少有1篇SCI文章;
2、1年以上医院、科研院校或企事业单位临床科研支持相关工作经历,
3、优秀的科研文章撰写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4、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工作地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各省会城市
如有兴趣,请将简历投至[email protected]~ |
|
s*******h 发帖数: 3731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Gear 讨论区 】
发信人: skydive (跳跳~~修竹凝妆,垂杨驻马), 信区: PhotoGear
标 题: 勤奋在科研中究竟有多大作用?(本年度在本坛最后一坑)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20 13:29:49 2011, 美东)
发信人: Tianzi (tt),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勤奋在科研中究竟有多大作用?(本年度在本坛最后一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8 22:24:36 2011, 美东)
很多苦逼型老板,自己也是刻苦出来的,认为勤奋是科研成功的必要条件。我讨厌的那
个女AP,有一次跟我聊起来,我说创造性是最重要的,她说”No,你不懂的,我最需要
的就是好好用pipette 的人”。其实,她说的是奴工,不是科学家。如果只是要勤奋的
话,科研就成了自虐,还会有意思吗?
到底勤奋重要吗?重要,也不重要。科研就像练葵花宝典,勤奋就像自宫。当有人告诉
你,欲练神功,必先自宫。那你得好好想想。因为的确有不少例子,说明即使自宫,未
必成功;甚至不用自宫也能成功。当你听...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7 国内最大的基因组测序平台--华大基因,诚聘科研+医学复合型人才,岗位要求如下:
职位名称:临床科研经理/高级经理/总监
岗位职责:
1、 根据华大临床科研计划和需求,设计临床科研项目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并具
体实施,推动项目落地;
2、 整理、分析临床科研数据,建立数据库,撰写临床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
为临床应用、市场开拓提供学术支持;
3、 解答专家关于华大产品技术方面的问题;
4、 理解并传达外部需求,推进产品研发升级,满足业务需求;
5、 协助/负责联合实验室整体运营;
6、 日常专家关系维护。
任职要求:
1、 博士优先,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至少有1篇SCI文章;
2、 1年以上医院、科研院校或企事业单位临床科研支持相关工作经历,
3、 优秀的科研文章撰写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4、 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工作地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省会城市
如有意向,请投递简历至[email protected] |
|
r********n 发帖数: 149 | 28 对汉芯造假事件处理的不了了之,说明我们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依然不够公开透明,
导致造假成本太低。
2006年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向新华社记者通报,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该校
微电子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陈进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
假和欺骗行为。陈进被撤销各项职务和学术头衔,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等部委与其解除科研合同,并追缴各项费用。
然而,时至今日,有关部门应追缴多少费用、已经追缴多少费用,未见任何形式的
信息披露,陈进等造假人员也早已投入火热的“新”事业,似乎未受造假事件影响。
日前,部分科技工作者和科教体制专家对记者表示,对汉芯造假事件处理的不了了
之,说明我们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依然不够公开透明,导致造假成本太低。在科技部《国
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中科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
的意见》相继发布的今天,处理科研不端行为如何做到公开透明,显得尤其迫切。
汉芯改头换面,当事人依旧逍遥
本刊记者日前来到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浩然高科技大厦7楼,此处原
为上海交大汉芯公司的办公地点。此时,前台的背景墙上写着“新奥科 |
|
m*******i 发帖数: 7 | 29 由于项目涉及利用纳米粒子增强胞内分子的光谱、电化学或质谱信号等技术,特将这个
招聘启事发上来,希望在这些领域有经验又希望回国发展的应聘者能够看到。本招聘启
事在国内小木虫论坛有更详细介绍,有疑问可以直接去看那里的回帖。上mitbbs不容易
,不一定能及时回答您的提问或回帖,请原谅。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陈洪渊院士课题组招聘专职科研人员
工作地点:
南京大学
薪金:
年薪8-16万
学历和研究方向:
化学生物物理电子
招聘岗位: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联系方式:
email联系
南京大学专职科研人员招聘启事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洪渊院士课题组主持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单细
胞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目前项目正在启动,项目需要招聘有关光谱、质谱、
纳米电化学及纳米加工方面的科研技术人员3-4人,具体事项如下:
一、招聘岗位描述
岗位性质:项目聘用
岗位职级:助理研究员或副研究员
岗位类别:科研岗位
研究方向:(1) 光谱仪器研制与应用;(2)质谱仪器联用技术研发与应用;(3) 电化
学仪器、纳米电化学探针加工与应用
二、岗位职责:
以项目任务为中心,开展日常科研工...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110 | 30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ZZ)
转载自www.matwav.com/jishu/jishu000008.html
序
我刚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每天在实验台旁干到深夜,以为这就
是科研了。两个月过去,突然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那种感觉,只能用"沮丧"来形容。
我开始置疑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感觉有种习惯的力量在束缚着我。习惯于人云亦云,习惯
于奉命行事,习惯于忙忙碌碌。我根本不是什么研究生,只不过是一个廉价而又勤奋的技
术员罢了。后来看到周围的研究生在重复同样的错误,我又惊讶于这些问题的普遍性。于
是我决定把科研中的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探讨。希望借此逼近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希望
这些经验在经历千锤百炼之后成为研究生群体的积累,使后来人可以借鉴,少走弯路,直
达问题的实质。
要感谢丁香园,在这里我才能思考得深入。
是为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一)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
1.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
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
究别人的思路, |
|
x*********h 发帖数: 2223 | 31 施一公、饶毅谈中国科研文化:经费未起到应有作用
编者按: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饶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院长。近日,两位科学家联合撰文,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
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
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
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基金管
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基
金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此文英文版在9月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以社论形式发表。
□施一公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院长
饶 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院长
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甚至超过了中国最乐观的科
学家们的预期。从理论上讲,它应该能让中国在科学和研究领域取得真正突出的进步、
与国家的经济成功相辅相成。而现实中,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
创新步伐。这些问题部分归结于体制,部分归结于文化。
尽管对于一些比...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2 19岁的赵柏闻接受记者采访
19岁高中肄业生
领导基因科研团队
经过近两个多月的约访,记者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华大“神童”赵柏闻,这个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媲美为中国比尔·盖茨的19岁少年一脸稚气,连连解释他并不是耍大牌,着实是因为太忙了。
一身休闲服,戴黑框眼镜,一脸学生气的赵柏闻领导着一支20多人的科研团队,从事“人类认知能力的基因组学分析”课题研究。
今年19岁的赵柏闻,已经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人类认知能力的基因组学分析”科研项目的团队带头人。从2010年年中开始,他带领华大基因和国内外十几位数学、物理、天体以及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事人类智力差异如何产生以及与基因的关联研究。这个项目还要持续一年多。
这个团队的组建过程带着一丝出人意料的色彩。去年年中,赵柏闻与华大基因的几名同事筹备成立该项目组,2010年6月28日《华盛顿邮报》采访报道了少年赵柏闻和他的项目,通过报道,国内外对该项目兴趣浓厚的科学家、大学教授、研究员联系上了赵柏闻,表达了加入该项目组的意愿。“当时很意外,没想到影响力这么大。”最终,这些“请愿者”以兼职研究员、专职研究员或达成协议的方式参与进了该项目...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3 时隔20年,清华大学“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并引发关注。
1993年,清华开始试行的人事改革制度中规定,讲师、副教授在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不足以提高职称,应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后来调整为“非升即转”。
今年4月,清华大学决定不再续聘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后,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希望将这位“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留在教学岗位。
目前,方艳华已与校方达成一致,转岗为职员。然而,因“辞方事件”产生的“教学与科研孰重孰轻”的争论仍在继续发酵。
学校: 9年未评职称老师须离职
据清华大学学生刊物《清新时报》报道,今年4月初,37岁的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开始了3年一次的述职工作。答辩结束后,系内决定继续聘任。
述职中,主管外文系教学工作的副主任张为民对方艳华的评语是:“教学效果优异,深受学生欢迎。独特的英语写作教学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与学生请愿书中对方艳华的评价相同。
但外文系将材料上报至校人事处进行最终核定后,方艳华因学校“就职9年未评职称的老师必须离职”的规定,面临“非升即走”。
这也是方艳华与学校此前签订合同中的条...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4 今年4月,清华大学决定不再续聘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后,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希望将这位“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留在教学岗位。
女讲师方艳华根据“就职9年未评职称必须离职”规定面临“非升即走”;学生认为规定太过死板
时隔20年,清华大学“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并引发关注。
1993年,清华开始试行的人事改革制度中规定,讲师、副教授在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不足以提高职称,应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后来调整为“非升即转”。
今年4月,清华大学决定不再续聘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后,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希望将这位“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留在教学岗位。
目前,方艳华已与校方达成一致,转岗为职员。然而,因“辞方事件”产生的“教学与科研孰重孰轻”的争论仍在继续发酵。
学校: 9年未评职称老师须离职
据清华大学学生刊物《清新时报》报道,今年4月初,37岁的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开始了3年一次的述职工作。答辩结束后,系内决定继续聘任。
述职中,主管外文系教学工作的副主任张为民对方艳华的评语是:“教...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5 废除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传闻日前引发广泛关注,尽管教育部迅速澄清传言不实,但针对这两项工程的争议并没有迅速平息。“985”和“211”工程向来是高校的金字招牌,废除传言一出,教育资源的失衡、大学等级、利益固化等弊端又被再次提起。根据教育部科技司的统计,南都数据梳理发现,中国的高校资源特别是科研经费向少数“211”和“985”高校集中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
截至2014年7月,中国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已达2246所,其中公办本科院校就有782所。而目前列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名单的高校只有112所,在公办本科院校中占比还不足15%。如果把民办高校和专科院校算进来,这一比例将下降至5%,也就是每20所高等院校中才会出现一所“211”或“985”高校。“211”或“985”高校成为稀有品种。
而且这种稀有也是高度失衡的。全国31个省区市中,“211”和“985”高校数量最多的6个省区市就占有了这些高校的一半以上。按校本部所在地算,北京、江苏和上海的“211”和“985”高校均达到10所以上,其中北京高达25所。而在广西、贵州、云南等中西部地区,“211”和“985”高校均...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3728 | 36 没错。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往往是做不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但是有社会关系的PhD,最后成为了管科研发钱的那批公务员。对于他们来说,让科研人员忙活着,就是干好他们的工作了。至于如何衡量科研成果的价值,衡量科研人员的能力,预期科研未来的风险,你怎么能够指望一个做不出科研的人来做好这些事情呢......所以糟糕的举国体制,可以做简单工作的重复叠加,但是做不了根本上的创新。牛B的举国体制,比如阿波罗计划,人家当年带头的是冯.布劳恩;比如曼哈顿计划,人家带头的是奥本海默。今天咱科学院带头的则是江公子,hehe,good luck. |
|
s********e 发帖数: 13723 | 37 蒋公子是打酱油的,做计划的还都是一线科学家啊
最后成为了管科研发钱的那批公务员。对于他们来说,让科研人员忙活着,就是干好他
们的工作了。至于如何衡量科研成果的价值,衡量科研人员的能力,预期科研未来的风
险,你怎么能够指望一个做不出科研的人来做好这些事情呢......所以糟糕的举国体制
,可以做简单工作的重复叠加,但是做不了根本上的创新。牛B的举国体制,比如阿波
罗计划,人家当年带头的是冯.布劳恩;比如曼哈顿计划,人家带头的是奥本海默。今
天咱科学院带头的则是江公子,hehe,good luck. |
|
f*******c 发帖数: 43 | 38 【德新社华盛顿2月19日电】专家周五发布新的研究结论称,随着中国和印度等新
兴国家加强科研工作,美国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失去科研领域的主导地位。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国际事务的副教授卡罗琳·瓦格纳在华盛顿举行的美
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指出,美国很可能成为多个科学技术领域中势均力敌的国家之一。
瓦格纳说:“目前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全球科研体系,美国将是众多参与者之一。”
1996年至2008年间,在全球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中美国所占的比例下降了20%。瓦
格纳说,这不是因为美国的科研松解了,而是因为印度和中国等国家赶了上来。
据瓦格纳预测,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15年时中国的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将超过美国
。尽管美国的论文通常质量要高得多,但瓦格纳说,在这方面新兴国家也在缩小差距。
【法新社华盛顿2月18 日电】参加一个美国科学大会的研究人员今天说,中国致力
于成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超越美欧。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教授丹尼斯·西蒙说:“中国希望在今后几年成为知识产权
的主要来源国。”
西蒙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说,正当欧美面临预算经费不足之肘,中国却加大了
对科技的投入。
他指出:“中国人已经表明...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7667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mitbbs2715 (好吃不懒做),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科学家自掏腰包搞科研 研究成果曾遭专家权威抨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9 16:28:08 2011, 美东)
############方肘子怎么能让这种人存活呢,奇特啊
他收了这个徐荣祥的钱?
民科”,民间科学家是也。即身处举国一体的科研体制之外,既不向国家申请立项、也
不找政府和纳税人要钱,自己选课题研究,自己投入经费献身科研事业者。
徐荣祥教授就是中国眼下最负盛名的“民科”之一。
2011年9月16日,徐荣祥假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一场“人体再生复原科学”应用演
示报告会,吸引了各方高朋嘉宾纷至沓来,徐荣祥用通俗易懂的演讲、海量实例图片(
包括有208位著名人士组成的志愿者)的展示,向世人宣告了他科研成果的应用新境界-
---即用人体自身原位的“再生复制组织器官技术”,和作为饮食营养的“再生营养组
合物”,可让自身衰老器官原位“返老还童”,延长人类健康寿命长度……
对徐荣祥来说,这已是不算新闻的新闻。
这位曾...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520 | 40 我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这个帖子是针对Herzog的。
我在题目里就写了:请Herzog提供证据。
即便宋健同志在1983年和NASA的人员开过会,谈过技术合作,难道能证以下说法?
870 多名和导弹防御系统这类高精尖项目有关的军工科研人员,在公派出国交流的过程
中有“大部分”叛逃了。
这个陈述很严重的,关系到军工系统科研人员的群体声誉。您不能凭着没根据的网文来
做这个指控吧。
您自称出身于军工系统,不晓得是您的长辈在军工系统工作,还是您本人也在军工系统
工作过。我奉劝您:对于可能有损军工系统科研人员的群体声誉的论题,如果没有确凿
证据,最好不要用确定的语气来发帖子。即便要谈这类论题,恐怕在详细查证的基础上
提供原文和自己的考证,声明这是有争议的问题,才算比较合适的态度。
你不要不好意思承认自己这个帖子就是针对我的。
不过也没关系,我就跟你讲讲这个军工科研挣劳务费的来源好了。
首先,这个说法的确是来自网贴,邓小平先生自己也不好意思写进正史啊。我原来贴过
的640工程揭秘网址是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36498023.html,而这...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41 教育部:科研勿以论文数量排座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8日03:57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教育部昨天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评价的意见》。教育部提出,从根本上改变简单以成果数量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
做法,摒弃简单以出版社和刊物的不同判断研究成果质量的做法。教育部还明确提出反
对各种简单化的科研排名。
教育部表示,正确认识《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引文数据在科
研评价中的作用,避免绝对化。此前人大校长纪宝成曾提出,仅关注SCI和SSCI发文量
,是不可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
一位高校老师介绍,SCI论文被视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GDP,目前已成为衡量大学、
科研院所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最重要的甚至唯一尺度,评职称、申请经费、评奖、晋
升乃至评选院士,几乎都与此挂钩。该老师还透露,像《中国社会科学》所获得的科研
小时或积分都比较高,不同的学术期刊刊发的论文、不同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累计的
科研小时... 阅读全帖 |
|
s*****V 发帖数: 21731 | 42 师昌绪院士:科研能否成功 70%看情商
日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91岁的师昌绪先生做客华南理工大学,与学
生畅谈科研与人生。师昌绪认为,做科研能否成功,“70%看情商”;一旦有嫉妒之心
,会误人误国。
师昌绪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归根结底是人生观问题。他特别强调“不要嫉妒”,“
嫉妒是万恶之源”。有了嫉妒,会造成不团结,互相拆台,以至于可以完成的事情完不
成。嫉妒的人总想办法压制对方,最终受损失的是国家。“如果一个单位的领导嫉妒心
太强,容不下优秀人才,那只能使单位每况愈下;‘武大郎开店,一代不如一代’。
当前无论单位、部门还是个人之间,都有这种难以解决的情况。”
师昌绪指出,国内使用的新材料只有14%是自主研发制造的。我们虽然提出建设创新型
国家,但是现在的情况仍然是跟在别人后面爬,很多所谓的“创新知识”,不过是对国
外技术的“修修补补”。中国现在真正的自主创新很少;偶尔有,还难以产业化。
“创新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研究,但是当前环境不利于基础研究,因为主管部门要求科研
单位有具体目标。基础研究是对自然界规律的研究,根本无法预先制定目标。他(主管
部门)老在检查你有了什么结... 阅读全帖 |
|
M****h 发帖数: 4405 | 43 原因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大量中国印度的穷人靠读博士改变命运,他们把科研作为职业
,而非兴趣和才能所致。这些人科研水平低下,得过且过,根本没有那种天分。白人把
科研outsource给这些人,当然也不给好待遇,反正是民工们。
而以前呢,大量的WASP白人从事科研,很多事贵族,他们做科研那纯粹是兴趣,待遇也
很好, |
|
s****3 发帖数: 318 | 44 我说一个反例,我家的情况是工资奖金被装科研经费里了。而且现在管的严了,还不容
易报销报出来呢。
我是在国内的某高校里干到春放寒假时才回美国的。他们也答应了去年的年终奖会发给
我。
可是我等了好几个月都没看到这笔钱。虽然不多吧,也就几千美元,可是这是一开始就
说好的呀,也不能就不给了吧?这不是违约吗?
我后来追着问了几次,人家说,早给你了,发你老公的科研经费里了。说学校的现金不
够了,大家今年的年终奖都是走的经费,然后自己用发票报销报出来。我因为已经离开
了,就放我老公的科研经费里了。
然后我问我老公,他说是看见经费单了。我说,那你赶快帮我报出来吧,我急着用呢。
我们这次回美国的飞机票,应该就够这笔钱了。他说,哪里那么容易报出来呀?出国的
飞机票,是要有学校外事处的批件的,你有吗?
我说,那怎么办呀?这是我的奖金呀,难道不要了?本来工资就这么低,骗着我干了一
年多,最后连年终奖都拿不出来?我老公说,慢慢想办法吧。
其实我知道,他的工资,也有很大一部分,套在“科研经费”里了。学校说,这是你的
工资,发成科研经费,可以帮你省税。这笔钱你可以随便支配,因为是你的工资嘛。
对呀,我们在学校的体育...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119 | 45 一份新的研究报告说,英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科研合作伙伴。
英国创新基金会(Nesta)和英国科研理事会及英国政府合作发布的报告称,英国应该
更积极加强与中国在研发方面(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合作战略。
相关内容中英经贸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分析:中国究竟在英国投资了什么?伦敦
市长约翰逊亮相北京英国高校创新展更多相关的故事
相关新闻话题英国, 中国, 金融财经
美国目前是和中国合作发表科研文章最多的国家,英国其次。
报告的作者之一、创新基金会国际科技创新部门的负责人克里斯汀·包因德说“(中国
的)创新体制迅速发展,体现强大的兼容并蓄特点”,吸收外国技术和知识并加强国内
研究能力,推动了中国的迅速发展。
她说:“英国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战略,抓住机会加强英国和中国的学术、研究与商业联
系。”
她补充说:“现在对英国来说,问题不是英国是否应该加强和中国的创新体制的联系,
而是怎么去做。”
速度和质量这一报告发现,在世界科研产出中,中国现在占13%,而在全球研发力量方
面,中国占25%。
这一报告发布之际,正值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和高教与科技事务国务大臣威利...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1566 | 46 不是已经开始了么?
2014-08-16 08:40:14|来源:大公网
曾是全国最年轻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李宁,疑因涉及一宗挪用
和贪污巨额科研经费的案件,近日被带走协助调查。据悉,李宁曾主持过30 多项重要
科研项目,涉及科研经费以亿元计。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李宁
大公网8月16日讯 席卷全国官场的反贪腐运动欲罢不能,更有从政坛延伸到学术及科研
领域之势。据本港媒体明报报道,曾是全国最年轻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中国农业大学生物
学院教授李宁,疑因涉及一宗挪用和贪污巨额科研经费的案件,近日被带走协助调查。
据悉,李宁曾主持过30多项重要科研项目,涉及科研经费以亿元计。
多项研究领军人物
现年52岁的李宁,在学术上曾获得多项荣誉。2007年,李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
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此外,李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得奖者、“长江学者奖励计
划”特聘教授、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973”专案首
席科学家和科技部“863”计划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李宁亦是农业生物技术国家
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克隆(复制)技术的领军人物。 |
|
w*******e 发帖数: 15912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镇王府井镇动物园镇地安门),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转载] 看看中国的落后的物理科研现状,多么可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4 01:25:05 2014, 美东)
印度比天朝物理强不少啊。
[转载] 看看中国的落后的物理科研现状,多么可怕!
作者: xylang (站内联系TA) 发布: 2005-12-06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可谓是物理学界之至高无上无克配敌的刊物,从1929
年到现在共只有2753篇次的文章被发表,可见其分量多重啊,比起physical
review seriers 和 PRL 都高级很多啊,我一个南京大学的同学说就他们学校的一个
做群论的叫做陈金全的教授发过一次,并且他后来有可能再被邀请发一次,不幸他过早
的去世了,然后中国(至少内地)就没有一个发过这个东西。陈金全的那本名作我是有
的,是在北京遇到南京大学的一个博士,很好的一个人——一个很帅的大哥送给我的,
可惜我没有看,他从南京寄给我,当...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674 | 48 日前,7名教授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两千多万元的消息震惊坊间,科研经费的“
潜规则”再次被翻出台面,利益输出方法花样百出、令人咋舌。科研经费腐败频发,对
此,有学者建议,应当改革科研管理体系,转变考核机制,落实财务公开。
七教授套取专项资金两千余万被查 科研腐败引关注
10月10日,科学技术部党组通报,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
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目前已有8人被查处。
在上述8人中,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茂强已被判刑。前者曾
承担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组织实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有关课题,因将专
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贪污近千万元一审获刑十年,后者亦因一审被判
贪污罪,或迎十年半铁窗生涯。
被查处的还有一对“学术伉俪”,即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澎涛、王新月。该二人
承担的是由卫生部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有关课题。目前,两人均
被批捕。
在已被批捕的名单中,曾被称为中国最年轻院士的李宁颇引人关注。李宁是国内动
物转基因克隆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曾培养出中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猪。今年8月,媒...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7667 | 49 其实啊,只要科研能出成绩就好
话说安徽那个破地方,按照那里大学的工资水平如果没有如下,政策,还有什么牛人会
去?
“首先是中饱私囊。中科大有一条内部规定,科研经费的6%直接进入个人收入。
此外杰青每年可以从科研经费中提出12万作为绩效奖励。科研经费用于各种劳务
费约占15%。领取劳务费的方式很多,聪明的窦副校长应该知道如何灵活掌握的。
这几项算得着约占总经费的30%。可以保守估算至少20%以上进了个人腰包。”
科大好像是个纯理学校,全靠科研经费支撑,不搞这个,就是让科大去死。目测科大会
很快完蛋,人才抓的抓,走的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