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突变体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3
发帖数: 61
1
我的情况跟前一段时间讨论的一个情况不同。
转基因植物携带overexpression promoter+gene+c terminal GFP,转到野生型里建立
过量表达突变体。基因是核编码的叶绿体蛋白,蛋白N末端一个小酞段引导蛋白
targeting到叶绿体内行使功能。根据抗性筛选到homozygotes,confocal下检测到GFP信
号在叶绿体里,非常阳性。DNA genotyping和RT-PCR检测到基因插入正常,mRNA正常,
现在的问题是western用anti-GFP抗体无法检测到全长蛋白,只有GFP大概27kD左右的
信号。因为是未知蛋白,没有特异性抗体,突变体性状也没有发表过,所以无法确定是
否融合蛋白正确表达。我唯一能想到的是蛋白合成后,送到叶绿体内被降解了。可是即
使有降解,不会全都降解吧。
请大家给点意见,好不容易建立的突变体,实在不想放弃。
s*****i
发帖数: 315
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Loxa2是什么?和loxp什么区别?
http://faculty.biolchem.ucla.edu/institution/publication-downlo
LoxP site 还有很多其他的突变体,也可以被cre识别并切割,但是切割效率可能不太
一样。
这种突变体的beauty在于,突变A和突变B被切割,连接成AB的时候,不能再被Cre识别
和切割。具体用法参见brainbow mice。
s*********4
发帖数: 5
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real time PCR 疑问
各位大神,我选择了对同一条基因的三个区域设计引物,做realtime PCR。模板分别来
自于两个等位T-DNA插入突变体和control, 可结果发现在其中一个突变体在这三
个区域的表达量和对照相比很不一样:一个区域明显敲除没有表达,一个区域居然比
control还高,还有一个区域只是对照的2分之一。另一个等位突变体三个区域全部比对
照要低。序列的两级结构很多,曾经用各种方法都扩不出全长。怀疑和non-coding
RNA或者microRNA神马的有关系,但实验室之前也没有做过类似的,很难说。有没有发
现类似情况的各位大神,请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g*****n
发帖数: 241
4
我最近在比较C. elegans不同的突变体里的两个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总是重复性不
好。
1:我预测蛋白A在某个突变体里表达量增加,用了两组biological repeats,都很明显
。但因为actin量不一样(mutant比wt 的actin少5倍,但蛋白A的量反而还高一些),
我就重新调整了上样量想做个好看的图(technical repeats),结果调整了之后反而A的
增加没有那么明显了,只是略微增高。
2:蛋白B我预测也是在突变体里增加,做了一遍WB很明显,然后做了两个不同的
biological repeats,结果变成了几乎没有变化。
我现在纠结的是到底是我WB的技术环节出了问题,还是由于其他什么原因?我觉得1和2
很可能属于不同的原因。
PS:我用来做比较的WB条带没有饱和。
谢谢大家
t**m
发帖数: 158
5
13位科学家实名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为了中国学界的名声
澎湃新闻记者 王盈颖 康宁 王灿 虞涵棋
2016-10-10 23:17 来自 能见度
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这场赛跑赌上的,是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名声。
一切源于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
物技术》上发表了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刚发表时,NgAgo被认为是新一代基因编
辑工具,可媲美此前有“基因魔剪”美称的CRISPR技术,被国内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
”学术成果。 然而,之后的故事急转直下,全球数百家实验室,历时5个月的时间,没
有一家宣布能重复成功。质疑声越来越大,韩春雨不作正面回应,却收获接连的荣誉:
河北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最美教师、1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受惠于NgAgo技术
,河北科大获得了河北发改委2.24亿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
术研究中心。
“是时候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文胜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om)、
中国青年报表示,科学家有必要站出来表达看法。“处理不好的话,会严重影响中国科
学家的声誉。”魏...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54
6
来自主题: Ghost版 - 三体一:13. 红岸之三
13. 红岸之三
红岸工程部分文件,这批文件的解密时间是叶文洁向汪淼讲述红岸内幕三年之后。
一、世界基础科学研究趋势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问题(原载《内部参考》196口年口月
口日)
【提要】从近代史和现代史上看,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有两种模式:
渐进型和
突变型。
渐进型:基础理论成果被逐步转化为应用技术,技术逐渐积累,最后产生突破。最近的
例子有宇
航技术的发展和突破。
突变型:基础理论成果被迅速转化为实用技术。产生技术突变。最近的例子是核武器的
出现,直
到四十年代,还有一部分最优秀的物理学家认为释放原子能是永远不可能的事。但核武
器在极短
的时间内突然出现,基础科学向应用技术的转化跨度极大,时间极短,我们定义为技术
突变。
目前,北约和华约集团基础研究空前活跃,投入巨大。所以一项或多项技术突变随时都
可能发生
,这将对我战略规划构成重大威胁。
文章认为,我们目前的目光主要集中在技术的渐进型发展上,而对可能发生的技术突变
没有给予
足够的重视。应当从战略高度,制定一套完整策略和原则,当技术突变发生时能够正确
地应对。
文章列出最有可能发生技术突变的领域:
1、物理学:【
b*****d
发帖数: 61690
7
版式设计:蔡华伟
本报记者 吕毅品
转基因食品一直备受关注,网上流传的“转基因食品名单”靠不靠谱?一些所谓“
鉴别转基因作物方法”正确吗?国家正式批准生产或进口的转基因作物有哪些?就这些
问题,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及专家学者。
我国转基因作物有哪些?
【回应】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
商业化种植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
稻、玉米和番木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谢家建介绍,证书的发放是根据研发
人的申请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评审,经部级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批准的。证
书的批准信息已经在农业部相关网站上公布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各批次的批准情况都可以查询。
取得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不能马上进行商业化种植。谢家建介绍,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要求,转基因作物还需要取得品种审定证书、生产许可证
和经营许可证,才能进入商业化种植。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申请品种审定证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人工选
育或发现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贺建奎基因编辑并不成功
转自微博:
UMass做CRISPR的教授Ryder公布了部分GeneEditSummit会议贺建奎所披露的数据,从纯
粹基因编辑的角度让人担忧的是,基因编辑并不成功。
娜娜有两个被编辑的CCR5单倍基因突变体,Ins1和Delta4(为了避免Mosaicity),
Ins1有11个与野生型(WT)完全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这11个氨基酸也是比经典
CCR5delta32多出来的;Delta4比Delta32多了9个氨基酸,但9个氨基酸序列也和WT完全
不同,也就是说在不考虑脱靶和其他技术威胁的情况下,娜娜每个单倍体CCR5基因被编
辑了完全非自然的CCR5基因。目前尚不知道这对发育意味着什么,因为这两种CCR5突变
从来没有过动物模型甚至没有细胞系研究。这样的突变可能造成显性基因隐性化,或基
因获得新功能,甚至发生机体形态学变化。当然,更不要说脱靶的危害。
而露露并不是CCR5delta32,从所披露的数据来看只有一个单倍体CCR5 WT被随机删除了
15个碱基对(5个氨基酸),和CCR5delta32几乎完全不同。而另一个单倍体基因数据他
并没有公布。所以贺说他进行了测序后确保序列无误... 阅读全帖
G****a
发帖数: 10208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Clonetech (Clonetech),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故事人生______我的博后生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8 15:39:43 2010, 美东)
按版主的要求,将零散的段落连在一起重发一次, 不好意思。
***********************************************************************
在我以往的科研生涯最困难的时候,曾在此版得到好心网友的指点。 怀着感恩的心写
下自己的一点切身经历,或许能给版上的兄弟姐妹点滴启迪。

(一 )
2007年 4月我完成博士论文答辩,7月1号高高兴兴地正式进入博后老板的实验室。 高
兴的原因有三: 1) 老板是领域大牛;2) 课题新颖前沿;3) 面试的经历让我觉得老板
能给我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我所承担的课题,老板原来的一个博后(法国人/代称 A)已经启动,分离了有特定遗传
性状的大量突变体,而且构建好了用来克隆基因的群体。所以老板给我交待工作的时候
还得意地...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5
10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故事人生______我的博后生涯
按版主的要求,将零散的段落连在一起重发一次, 不好意思。
***********************************************************************
在我以往的科研生涯最困难的时候,曾在此版得到好心网友的指点。 怀着感恩的心写
下自己的一点切身经历,或许能给版上的兄弟姐妹点滴启迪。

(一 )
2007年 4月我完成博士论文答辩,7月1号高高兴兴地正式进入博后老板的实验室。 高
兴的原因有三: 1) 老板是领域大牛;2) 课题新颖前沿;3) 面试的经历让我觉得老板
能给我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我所承担的课题,老板原来的一个博后(法国人/代称 A)已经启动,分离了有特定遗传
性状的大量突变体,而且构建好了用来克隆基因的群体。所以老板给我交待工作的时候
还得意地说了句 "WE HAVE A GOOD START" 。
A 从老板手下出来,有老板的鼎力支持,在老板所在的研究所于2007年6月成立了A自己
的研究小组,继续研究他在老板实验室的课题。
A本人的博士后(代称 B)和我各自从 A手上接手4个已构建好 MAPPING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5
11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故事人生______我的博后生涯
按版主的要求,将零散的段落连在一起重发一次, 不好意思。
***********************************************************************
在我以往的科研生涯最困难的时候,曾在此版得到好心网友的指点。 怀着感恩的心写
下自己的一点切身经历,或许能给版上的兄弟姐妹点滴启迪。

(一 )
2007年 4月我完成博士论文答辩,7月1号高高兴兴地正式进入博后老板的实验室。 高
兴的原因有三: 1) 老板是领域大牛;2) 课题新颖前沿;3) 面试的经历让我觉得老板
能给我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我所承担的课题,老板原来的一个博后(法国人/代称 A)已经启动,分离了有特定遗传
性状的大量突变体,而且构建好了用来克隆基因的群体。所以老板给我交待工作的时候
还得意地说了句 "WE HAVE A GOOD START" 。
A 从老板手下出来,有老板的鼎力支持,在老板所在的研究所于2007年6月成立了A自己
的研究小组,继续研究他在老板实验室的课题。
A本人的博士后(代称 B)和我各自从 A手上接手4个已构建好 MAPPING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225
1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XU Tian 许田
许田的工作还是很出色的
piggbac已经是个指明了一条可能的突变体库的途径
现在他比较聪明的利用中国人工便宜和动物实验要求宽松的条件来建立大的突变体库
只是已经好几年了,还没有新的突破,那篇cell引用的人也不多
可能这个转座子系统不是那么完美吧
再过几年再看看吧
相对而言,化学突变的mapping太费力了
M*****n
发帖数: 16729
1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疟原虫玩起“虫海战术”
突变体总有个出现概率的,
一个出现概率高,要两个都抗的出现概率就低了,
但是迟早还是会出现双抗性的突变体,因为概率不是零
然后加上假设条件,突变体在没有筛选条件下处于生存的劣势,
这么着,联合用药就基本上可以避免抗药性了。
w**********o
发帖数: 128
14
想请教一个问题
wild type P53一般不稳定,用WB很难检测。我现在在一种病毒永生化的细胞(normal
cell)中用WB测到了P53,也就是说这是突变体的P53了?那么这个P53有意义吗或者说
这是P53吗?因为我用的抗体是普通P53 Ab,而突变体P53也就很难和他特异性的结合了
。此外,在这种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样突变的情况下,我怎么来设计引物做RT-PCR?
多谢各位了
s******y
发帖数: 28562
15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分子进化机制和环境的关系
昨天晚上听了Susan Lindquist 有关HSP90 的讲座后被震惊了。虽然以前这里也有人提
起过她以前的文章,但是那些文章都是一些计算分析为主的,所以我也比较不怎么当一
回事。昨天她谈了她们做的一些关于防止真菌进化出抗药性的实验,HSP90
抑制剂对于真菌没有直接杀伤力,但是综合和其他有直接杀伤力的药一起用的时候可以
非常好的防止真菌出现抗药性而复发。她最后的结论是HSP90的活性对于容忍机体的进
化有重要作用。高活性的HSP90会导致突变体能够成功存活下来。听完之后我忍不住跑
上去问了她几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关于挨饿的问题,因为在starvation的时候据说那
些HSP活性会升高,那这样是不是会导致群体里面出现突变的几率升高?她毫不犹豫地
就说会,并说她们在酵母里面已经看到了类似现象了。然后我问了她有关HSP 在癌症
metastasis 里的因素的问题,她说她们正在做。
我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关HSP90掩盖表型的问题,因为高活性HSP90虽然能够
导致突变体能够成功存活下来,但是貌似也会在表面上使得其表型趋于中性化? 如此说
来,这个机制是在保证机体总体大致稳定... 阅读全帖
I****p
发帖数: 101
16
对这个领域不熟,因为是和PNAS相关的新闻,特地粗粗看了一下原文。
好久没有看到发负结果的东西了,因为PNAS臭名远洋,很久没有去翻PNAS的东西,但是
发现PNAS开始了一个新政:凡是contributed的东东,都列出了reviewer。这个好!!
!其实,所有文章都应当列出editor和reviewer的,像Frontiers系列!这样评审起来
不会太乱七八糟、多花点时间、说出合理的意见!偷Idea、恶意搞人的会少一些,尽管
这些人可以在第一轮就踩杀掉。
具体到这篇东东,按理,推翻一个结果需要更强得多的证据!可是这里普通的错误不少
:1)印象中Genome editing最大的疑问就是off-target。怎么这里用这个技术去攻击
另一个有 off-target嫌疑的技术?没有证据表明,abp1-c1 是否影响到其它target,
尽管回交了一下;然后,他们也提到可能有紧密连锁的其它突变(off-target所致)无
法清掉,所以就筛了另一个(非Cas)突变abp1-TD1。乖乖,也没有表型,但是同样无
法证明abp1-TD1影响了其它基因。反正,两种可能都有:以前的结果被他们认...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17
17
http://www.lifeomics.com/?p=19815
动力学双稳态的(Kinetically bi-stable)channelrhodopsin-2光敏通道变异体能够
对神经元细胞进行高敏感度的、逐步作用式的、可逆的光控调节。
光控刺激技术因其能对神经元进行非侵入式的精准定位刺激操作而彻底改变了神经科学
领域的研究状况。光敏离子通道(light-responsive ion channel)也被称作视蛋白(
opsin),它是引领这场技术革命的大功臣。因为表达有视蛋白的神经元细胞能被特异
性地激活,所以科学家可以借此来研究神经元细胞之间如何进行沟通、交换信息,并可
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描绘出神经网络(neuronal network)。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Karl Deisseroth等人与来自德国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的Peter Hegemann小组合作,得到了一种新的channelrhodopsin-2(ChR2
)光敏通道变异体,该光敏阳离子通道来自一种绿藻,它具有稳定的激活态和...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17
18
http://www.lifeomics.com/?p=19815
动力学双稳态的(Kinetically bi-stable)channelrhodopsin-2光敏通道变异体能够
对神经元细胞进行高敏感度的、逐步作用式的、可逆的光控调节。
光控刺激技术因其能对神经元进行非侵入式的精准定位刺激操作而彻底改变了神经科学
领域的研究状况。光敏离子通道(light-responsive ion channel)也被称作视蛋白(
opsin),它是引领这场技术革命的大功臣。因为表达有视蛋白的神经元细胞能被特异
性地激活,所以科学家可以借此来研究神经元细胞之间如何进行沟通、交换信息,并可
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描绘出神经网络(neuronal network)。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Karl Deisseroth等人与来自德国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的Peter Hegemann小组合作,得到了一种新的channelrhodopsin-2(ChR2
)光敏通道变异体,该光敏阳离子通道来自一种绿藻,它具有稳定的激活态和... 阅读全帖
I******I
发帖数: 14241
19

第一,同性恋只是一种性取向,连自我性别认同都没有问题,本身也不会对个体造成任
何伤害(欢迎举反例)。所以与感冒,兔唇,畸形等都本质不同。
同性恋如果不合异性乱交就无法生育后代,捅屁眼导致HIV和乙肝丙肝病毒更容易传播
,是非常不利生存的个体。
第二,自然演化的前提是基因突变和物种多样性。当年人类产生的时候,也可以说成是
很“畸形”,适者生存存活了下来,于是变成了一个物种。你去看动物世界,很多动物
你都想不到它为什么生的那么奇特怪异,因为自然本无目的,基因突变,适者生存。
你也知道适者生存,那么不能生育后代,容易传播病毒的突变体就会被自然选择淘汰掉
,除非有某种基因突变在每一代都会造成固定比例的同性恋突变个体。
第三,你也许想,那是否不适合的物种就应该灭亡?自然界丛林法则的确是这样的。但
是人类社会已经脱离了蛮荒时代,可以容忍并且保护多样性。比如异性恋也有不选择生
育的, 我们不能逼他们。也有自杀的,我们不能定他们的罪。也有异性恋gj的,还有
kj的,还有自慰的,我们不能制止这些不自然的行为。
有些行为可以得到包容,但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会禁止一些出格的行为。同性恋选择放弃
治疗,继续互相...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uxbeginer (linux),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生物"性别"的出现居然是由于一次基因突变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23:04:03 2012, 美东)
发信人: linuxbeginer (linux),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生物"性别"的出现居然是由于一次基因突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23:03:36 2012, 美东)
同源染色体的基因重组本是用于降低有害突变保留的几率、维持遗传完整性的,但Y染
色体因不能与X染色体发生重组,被认为容易发生损毁而导致退化。人类的Y染色体在其
演变的过程中丢失了原本拥有的1,438个基因中的1,393个(还剩下45个,换句话说97%都
已经消失了,是当之无愧变化最大的染色体,而不是唯一不变的),约每一百万年丢失4
.6个基因。据推算,若Y染色体仍以这样的速率丢失基因,它有可能在一千万年后完全
丧失。作为对比,1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达3141个
Y染色体的出现是偶然...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21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三体 1
16.三体问题

汪淼刚刚退出游戏,电话响了,是大史打来的,说有紧急的事情,让他马上到重案组办
公室去一
趟,汪淼看看表,已是凌晨三点了。
汪淼来到大史凌乱的办公室时,见那里已被他抽得云蒸雾绕,使得在办公室中的另一位
年轻女警
不停地用记录本在鼻子前扇动。大史介绍说她叫徐冰冰,计算机专家,是信息安全部门
的。办公
室中的第三个人令汪淼很吃惊,居然是申玉菲的丈夫魏成,头发乱蓬蓬的,他抬头看看
汪淼.好像
已经忘记了他们见过面。
“不好意思打扰,不过我看你也没睡吧。这里有些事儿,还没有汇报作战中心,大概需
要你参谋
参谋。”大史对汪淼说,然后转向魏成,“你说吧。”
“我说过,我的生命受到威胁。”魏成说,脸上却是一副木然的表情。
“从头说起吧。”
“好,从头说,不要嫌我麻烦,我最近还真想找人说说话……”魏成说着转头看看徐冰
冰,“不
做笔录什么的吗?”
“现在不用,以前没人和你说话?”大史不失时机地问。
“也不是。我懒得说,我是个懒散的人。”

以下是魏成的叙述:
我是个懒散的人,从小就是,住校时碗从来不洗.被子从来不叠,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懒得学习
,甚至懒得... 阅读全帖
s*******7
发帖数: 399
2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投什么杂志?
楼上,我估计楼主实验室的条件做不了结构,如果他能做,并能做成的话,他的东西就
不会选择投nchb,早就换cns去了。
楼主现在的问题只能拿已经解出的同源蛋白结构(如果有这个同源结构)作参考,由此
可能会少一点工作量,但相当数量的突变map还是要做的。
假设楼主已经发现了某些突变体(转运蛋白)可一改变化合物的量效,那下面你接着要
做化合物的修饰衍生物(类似于蛋白的突变),假设你的同一个突变体改变了化合物衍
生物的量效,但改变程度非常不一样,那你可以下99%的可信结论:这个化合物的修饰
部位距离突变蛋白的残基非常非常近(Double-Mutant Cycle Analysis的精髓即在此处
),换句话,你的化合物结合点就在这个氨基酸或其附近。如果与此同时,你这个氨基
酸 palys key role in 转运功能,那楼主你就发大了。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关于NgAGO的总结
本来是不想说什么的,整个事件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大部分真正做生物懂生物都已经
不再怎么关注NgAgo,而且结论已经非常清晰:那就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实名实验室可
以重复出NgAgo的实验结果。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再在上面浪费时间。事先声明,实在看
不下去mitbbsrobot 和wang9这两个人(或者是同一个人)在这里搅浑水。此帖欢迎任
何人阅读和讨论,唯独不欢迎mitbbsrobot 和wang9这两个ID,所以请不要阅读或者留
言,我不愿意和你们浪费时间。
我是因为我的两个好朋友做不出来NgAgo才关注这个事情,当时韩老师刚发出NBT paper
时,我也跟着读了,也为韩老师的工作感到开心。大概在6月份,我在国内的一个朋友
告诉我重复不出来,我才在我的圈子和朋友们讨论这个事情,发现我的两个好朋友在试
图重复NgAgo(他们开始都是想发展这个technique,但是发现不work,才开始重复NBT
paper里的实验想去找原因),结果发现paper里报导的也重复不了,而且是重复了多次
。他们都是用CRISPR做对照,每次都是CRISPR works as expected, but no...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4
科学家指出,首次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数据显示,此种病毒已出现某些突变,可能因此比较会形成人体大流行病。
但目前并无证据证明,已知在中国大陆造成9人感染而其中有3人病亡的H7N9,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同时这种病毒也可能逐渐消失,而不致完成突变成人类流感。
在大陆当局宣布若干H7N9确诊病例仅数天后,全世界各实验室的流感专家纷纷在病患检体的DNA序列数据中搜寻,以评估形成大流行病的可能性。
世界顶尖流感专家之一、荷兰伊拉斯莫斯医学中心(Erasmus Medical Centre)的欧斯特豪斯(Ab Osterhaus)指出,这种病毒的基因序列显示,已出现某些突变,值得当局警戒,必须加强对动物与人体监视。
欧斯特豪斯在接受电话访问时说,「病毒在某种程度上已适应哺乳类动物和人体,就此而言,令人担忧」;「我们真的应该高度留意这种状况」。
共同社发自大陆的报导指出,H7N9病毒先前被视为「弱毒性」,在公共卫生方面的风险较低,但大陆确诊的感染病例均为重症。基因解析结果显示,患者体内发现的病毒为「强毒性」。
报导引述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流感病毒研究中心主任田代真人说法指出,H7N9病毒「...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612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uxbeginer (linux),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生物"性别"的出现居然是由于一次基因突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23:03:36 2012, 美东)
同源染色体的基因重组本是用于降低有害突变保留的几率、维持遗传完整性的,但Y染
色体因不能与X染色体发生重组,被认为容易发生损毁而导致退化。人类的Y染色体在其
演变的过程中丢失了原本拥有的1,438个基因中的1,393个(还剩下45个,换句话说97%都
已经消失了,是当之无愧变化最大的染色体,而不是唯一不变的),约每一百万年丢失4
.6个基因。据推算,若Y染色体仍以这样的速率丢失基因,它有可能在一千万年后完全
丧失。作为对比,1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达3141个
Y染色体的出现是偶然的(~1.7亿年前的一次基因突变),Y染色体的消失目前看来是必
然的。人类包括其它生物不因Y染色体的出现而出现,也不因Y染色体的消失而消亡
k*****e
发帖数: 22013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uxbeginer (linux),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生物"性别"的出现居然是由于一次基因突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23:03:36 2012, 美东)
同源染色体的基因重组本是用于降低有害突变保留的几率、维持遗传完整性的,但Y染
色体因不能与X染色体发生重组,被认为容易发生损毁而导致退化。人类的Y染色体在其
演变的过程中丢失了原本拥有的1,438个基因中的1,393个(还剩下45个,换句话说97%都
已经消失了,是当之无愧变化最大的染色体,而不是唯一不变的),约每一百万年丢失4
.6个基因。据推算,若Y染色体仍以这样的速率丢失基因,它有可能在一千万年后完全
丧失。作为对比,1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达3141个
Y染色体的出现是偶然的(~1.7亿年前的一次基因突变),Y染色体的消失目前看来是必
然的。人类包括其它生物不因Y染色体的出现而出现,也不因Y染色体的消失而消亡
l**********r
发帖数: 4612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uxbeginer (linux),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生物"性别"的出现居然是由于一次基因突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23:03:36 2012, 美东)
同源染色体的基因重组本是用于降低有害突变保留的几率、维持遗传完整性的,但Y染
色体因不能与X染色体发生重组,被认为容易发生损毁而导致退化。人类的Y染色体在其
演变的过程中丢失了原本拥有的1,438个基因中的1,393个(还剩下45个,换句话说97%都
已经消失了,是当之无愧变化最大的染色体,而不是唯一不变的),约每一百万年丢失4
.6个基因。据推算,若Y染色体仍以这样的速率丢失基因,它有可能在一千万年后完全
丧失。作为对比,1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达3141个
Y染色体的出现是偶然的(~1.7亿年前的一次基因突变),Y染色体的消失目前看来是必
然的。人类包括其它生物不因Y染色体的出现而出现,也不因Y染色体的消失而消亡
c****t
发帖数: 19049
28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三体 1
22.红红红红岸之五


自从进入红岸基地后.叶文洁就没有想到能够出去.在得知红岸工程真实目的后(这个绝
密信息是基
地许多中层干部都不知道的),她把与外界精神上的联系也斩断了.只是埋头于工作。这
以后,她
更深地介入到红岸系统的技术接心。开始承担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杨卫宁给予叶
文洁的信
任.雷志成一直耿耿于怀,但他还是很愿意将重要课题交到叶文洁手上——
以叶文洁的身份,她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没有任何权利;而基地中。只有雷志成是天体物
理专业出
身的,是当时少见的知识分子政委;这样.叶文洁的成果和论文最后都被他占去.使他成
了部队政工
干部中又红又专的典型。

调叶文洁进入红岸基地的最初缘由.是她读研究生时发表在<天文学学报>上的那篇试图
建立太阳数
学模型的论文。其实.与地球相比.太阳是一个更简单的物理系统.只是由氢和氦这两种
很简单的元
素构成.它的物理过程虽然剧烈,但十分单纯.只是氢至氦的聚变,所以.有可能建立一
个数学模型
来对太阳进行较为准确的描述。那论文本来是一篇很基础的东西.但杨卫宁和雷志成却
从中看到了
解决红岸监听系统一个技
术难题的希望。
凌日干...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970
29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教授指导的博士生胡丽芳在水稻花药发育分子机制研究上获得
新进展。该项研究找到了水稻MADS-box基因MADS3的一个新突变位点,该突变体(mads3
-4)花药发育后期花药转变成异常的褐色,花粉败育,表现为完全雄性不育。深入研究发现,
MADS3可以控制MT-1-4b等基因表达来调节花药发育后期活性氧分子的动态平衡,当该基因
突变后,花药中会异常积累活性氧分子,影响花药发育和花粉的成熟。这个工作提出了水稻花
药发育和花粉形成一个新的分子机制,为阐明植物生殖发育机制以及水稻遗传改良提供基础。
该论文2011年2月6日发表在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著名刊物《The Plant Cell》
http://www.plantcell.org/cgi/reprint/tpc.110.074369v1.pdf)。胡丽芳是2006年考
取交大的博士研究生,在张大兵教授实验室开展水稻生殖发育方面的研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张铮和北京师范大学任海云教授指导的博士
生张毅等在水稻形态建成及植物细胞骨架调节机制研究上获得新发现。该项研究找到了一个影
响水稻生长发...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612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uxbeginer (linux),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生物"性别"的出现居然是由于一次基因突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23:03:36 2012, 美东)
同源染色体的基因重组本是用于降低有害突变保留的几率、维持遗传完整性的,但Y染
色体因不能与X染色体发生重组,被认为容易发生损毁而导致退化。人类的Y染色体在其
演变的过程中丢失了原本拥有的1,438个基因中的1,393个(还剩下45个,换句话说97%都
已经消失了,是当之无愧变化最大的染色体,而不是唯一不变的),约每一百万年丢失4
.6个基因。据推算,若Y染色体仍以这样的速率丢失基因,它有可能在一千万年后完全
丧失。作为对比,1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达3141个
Y染色体的出现是偶然的(~1.7亿年前的一次基因突变),Y染色体的消失目前看来是必
然的。人类包括其它生物不因Y染色体的出现而出现,也不因Y染色体的消失而消亡
q******g
发帖数: 3858
31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投什么杂志?
我们的合作者已经拿到了纯化的蛋白。但transporter是膜蛋白,很难得到晶体,他们
做了一年还没有结果。
wangjingsioc说的ITC, SPR,Thermal shift,FA或许可以试试。合作者好像试过MTS
,但没有变化。
化合物衍生物是准备做。但还没有开始。
我曾经用MODEL来预测蛋白结构,将化合物docking,显示有一个binding pocket, 突变
了其中一个氨基酸,可以降低50%活性。准备做化合物和突变体的活性实验。但一个合
作者说,你需要把binding pocket所有的氨基酸都突变了,才有说服力。就没往下做,
而是直接交了。如果有个一个突变的结果,估计编辑这关或许能过去。
j**p
发帖数: 1257
32
华中农大学生的反击:
发信人: jiamengao (巴特鲁), 信区: WstExpress
标 题: 至大闹农大张启发学术报告会现场的贱人们
发信站: 五色土 (Sat Nov 27 22:38:00 2010), 本站(wusetu.cn)
人贱是值得同情的,但是请不要如此之贱,特别是顶着一个“爱国者”的名字犯贱....
............
事件回放:
我是中国农大一名学生,昨天下午参加学校生命楼一场报告会,遗传系李老师主持,
报告人是华中农大的院士张启发,内容是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报告内容不错的。到最
后提问阶段,我正准备提问题,由于座位比较靠后,只好让给前排举手的人。哪知前排
那人根本就不是就报告内容提问,而是质疑有关bt蛋白毒性测试问题(我在此姑且先把
它当做一个关于bt蛋白毒性测试的问题,其实原文大概是:你们的小鼠灌胃试验,为什
么没有对照试验?是不是假试验?比如,用不同的转基因食品作喂养。为什么没有作多
代试验?BT是否会导致生殖异常等等这些各种论坛上反复出现的问题),我们一起听报
告的同学还以为他真是个学术同仁,虽然问题和报告毫不相干,但是比较尖锐,感觉挺...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15191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Tianzi (Sun Scracher),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原创性的科研不适合中国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8 08:29:28 2015, 美东)
看看各位做出诺
奖级别工作的中国科学家,一公是富士康模式,张峰又何尝不是,他的最初一篇CRISPR
的文章也不是原创性的。记得张峰还有一篇文章把guide RNA每个碱基都做了突变,这
种工作量浩大的工作也就中国人愿意做。就是得了炸药奖的钱永健老先生,也就是在
Prasher的工作上再前进了一步,筛突变体GFP,不是原创。我在其他蛋白上做过这类事
情,如果蛋白极端重要,我的工作是不是也应该是诺奖级别的?还有某位女科学家抢别
人原创性想法的传闻。倒是谢灿的工作,才是原创性的。还有军方的超高音速乘波体是
原创。不过中国的原创真的很少很少。不是说只有原创性的才重要,也不是说靠人多加
苦逼不能出好成果。但看看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和中国科学几十年的发展,甚至海外华人
科学家的发展
,靠人多加苦逼是基本模式。到今天,已经21世纪了,很多国人抱着传统... 阅读全帖
V*****2
发帖数: 7930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日本科研敢于造假,敢于下结论
我没说他造假,突变体,克隆基因,都是常规工作,他的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
AUTOPHAGY这个概念,不是拿了突变体和克隆了一个新基因。
g***j
发帖数: 40861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颜教授现在开始招千老了没
今年踌躇满志地申请基金委的重点项目,希望可以支持“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
”研究。我还一直志在必得,因为这个课题的重要性远大于我之前所有的研究,好像基
金委还从来没有立项支持营养物质跨膜转运这个很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而且我们知道
是一定可以做出成果、对得起这份资助。
六月下旬,获知并未获得最终答辩的机会,而5月18日我们GLUT1的结构论文已经发表。
这个结构的获得为申请中的后续问题打开了门,未来若干年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可做的东
西层出不穷,会变成我实验室最系统和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体系(my signature work)。
我百思不得其解,想知道到底申请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今天终于收到了评委意见。看到评语,我还是挺欣慰,专家们提的意见很中肯、很专业
,在此谢过。因为申请节点恰好是文章在投还没有发表,不便写出已经获得的成果。又
因为已经有这些成果,所以也就完全没想到要有任何backup plan。这些怪我自己的处
理不当,没什么好抱怨的。评审意见放在这里,学个教训,提醒自己以后的本子该怎么
写;也顺便给还没有太多申请经验的同事们提个醒,看看评审专家比较重视那些方面(
我个人认为这些评... 阅读全帖
b*********1
发帖数: 1054
36
其实这个研究挺有意思的。来一个简易的方法,把培养菌种或者细胞的培养液里的氨基
酸都换成手性对应体,看看细胞能否存活,能否合成对映体蛋白,功能咋样?
做着玩挺不错。我木有钱,玩不起。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jllh (Seaman),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清华大学发表合成生物学重要成果:迈出构造镜像生命体征途的关键一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7 09:18:25 2016, 美东)
清华大学发表合成生物学重要成果:迈出构造镜像生命体征途的关键一步
赛先生2016-05-17 12:42:53阅读(1472) 评论(0)
细胞内的DNA螺旋就像右旋的螺丝钉(底部);而复制左旋的DNA(顶部)则需要天
然DNA聚合酶的镜像聚合酶。
作者Mark Peplow
编译李娟
北京时间5月17日凌晨,Nature Chemistry 杂志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朱听团队的最
新合成生物学研究成果。他的团队构造出了某一蛋白的镜像版本,该蛋白在两个最基本
的生命学过程里行使重要功能:参与复制DNA,并将其转录成RNA。
朱听博士阶...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3105
37
来自主题: gardening版 - ZT 转基因、农业和环保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86141
[读书笔记] 转基因、农业和环保Comments>>
Ent 发表于 2013-10-31 15:28 | Tags 标签:原创, 转基因, 食物禁忌
Your-in-my-hands凯文凯利讲过一个比喻:假如一切反过来,我们一直在用转基因,现
在来了一群人说“让我们改用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吧:把两个个体的基因组随机混合到一
起,用各种各样化学和辐射突变剂摧残它们,把所有的突变体种出来,挑选那些看起来
好的,祈祷一切顺利。”结果会如何?人们会怎么评价这样做的“风险”呢?
枪毙一万次吧大概……这特么是彻头彻尾的基因赌博啊。不确定性比转基因技术高出太
多。
这种赌博不光看起来不靠谱,历史上也确实有很多不靠谱的先例。远有爱尔兰大饥荒(
见扩展阅读),是乱来的传统育种消灭了多样性和抗病力;近有1967年的毒土豆Lenape
,这货的茄碱含量就算在完全正常的种植条件下也是普通土豆品种的4倍,但是根本就
没人想过要测它是否对人有害就这么获批上市了(几年后因为大量不良反应报告被迫撤
下——但是十几种经由它选育出来的品种还在流传)。...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1127
38
这要遇到生物wsn也无解,尼玛给你换一条突变体的鱼,比如对某毒药不过敏的突变体,
结果鱼还在里面喝着毒水,你已经挂了多时了
c********n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USTC版 - [转载] 今天和老板吵架了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verseas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coffeeshen (Pluto), 信区: Overseas
标 题: 今天和老板吵架了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Mar 6 21:27:10 2003) WWW-POST
来美国作访问学者刚好一年,没想到就会发生这么糟糕的事情,我已经是最努力工作的博
士后了,可是老板就是觉得不满意。在我来之前一个美国博士后刚刚克隆得到一个突变体
基因,但功能未知,一直在摸索如何往下进行,我的工作是寻找于该基因协调作用的同伴
从而搞清楚他们的功能。一年以来我一直是早出晚归,尽力早出结果。作为一个博士后老
板还安排了其他两个课题,都是工作量很大的突变体克隆,如果三个中有一个突破了就成
为主攻方向,题目虽多,对于一个打基础阶段的博士后而言,加在一起也还算是正常范围
。但同时老板还经常会想出新的课题,然后让我立马去实现,天天催着看结果是否如他预
期。实验室还有其他4个博士后,但都是老外,没有一个象我这么累得,而且其中两个还
有专门的Technician帮忙。
上个月第一个课题刚刚好取得突破,筛选得到
q*********u
发帖数: 14
40
http://user.qzone.qq.com/429189205?ADUIN=429189205&ADSESSION=1243679095&ADTAG=CLIENT.QQ.1881_QQUrlReportBlankZone.0
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有过这样一段预言,这段预言也是一直让人类倍感忧虑和惶
恐不安的
1999年7月
为使安哥鲁莫亚王复活
恐怖大王将从天而落
届时前后玛尔斯将统治天下
说是为让人们获得幸福生活
诺查丹玛斯的这条预言,及其研究者的解释,1999年7月将是人类的世界末日。
然而,地球为何没有在1999年7月毁灭,却一直生存到了现在2007年。
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还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七千年另种物体将把王国组建
到那时我的预言与威胁
将到此结束”
后人及其研究者对这两句诗作出如下这种解释:
“如果7000年(犹太教历20世纪末)“另一种物体”将把王国组建.....
那时我的大预言也就到此结束(变得无效了)”
日本广濑谦次郎先生作为预言研究者之一,提出了一种大胆的设想:
“所谓‘另一种物体’,也许是一种生物突变体。”
他指出,所谓突变体就是“因突然变异而改
f********n
发帖数: 6465
41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单克隆细胞系的制备
别人都是这么用的。我原来的野生型也是这么用的。
野生型时,我挑了15个细胞系,然后从中找到一个很好的细胞系,表达很不错呢。
这次要制备8个突变体,如果还是按原来的工作强度,要搞100多个细胞系慢慢挑。
我当时就偷了点懒(同一个突变体没有挑很多细胞系保存),结果,就出现了我标题的。
x*****e
发帖数: 309
4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问做免疫的xdjm一个问题
每个个体对同一抗原都会产生同一种抗体?不会的。体内针对同一种抗原的抗体有很多
种,不同抗体对抗原的亲和力差异很大,并不只是量上的差别。
比如对某种病菌,某些体质弱的个体易染病。是不是因为产生的抗体少的缘故?我觉得
不是,染病指什么,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病菌有多种方式逃避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不
仅仅只有抗体一种对抗方式。免疫系统的调节是重头戏,在染病的时候,免疫系统反应
过弱,不能清除外来入侵;太强会导致炎症反应过激,大量产生炎症因子,非典导致死亡
的一个原因据说就是过激反应,当然对人类整体来说是个好事情,但对个体而言就是
game over.
有没有对某种抗原不产生抗体的情况?自身抗原就是这种情况。 没看明白:免疫突变
体??? 是指免疫系统确实的突变体吗? HIV就是获得性的免疫缺陷,整个一大培养
基啊。
b******n
发帖数: 4225
4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JC: 从果蝇怕热到烈士基因
这点我最喜欢
hypothesis free,而且到手的就是突变体
不需要再去做突变体了
这点上比microarray要好多了
microarray的validation这步其实挺费力的
n***c
发帖数: 7400
44
当科学家成为一种高危行业?!
作者:种田农民
2010年11月26日下午四时,张启发老师应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之
邀为参加李竞雄玉米育种学校第三期培训班的学员授课。讲的是水稻功能基因组
和遗传改良方面的内容。除了学员之外还有校内近200名师生参加。事件经过,
有农大学生在网上贴出来了,描述基本正确,我贴在后面。
在一个大学学术交流会上(或者叫课堂上),竟然有近20个人进来捣乱,对
老师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张启发老师不但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美国科学
院外籍院士,也是中国科协副主席)进行人身攻击和辱骂,甚至动手(有人直接
往主席台砸茶杯)。我们不能仅仅是震惊,记得2个多月前,我作为校友应邀在
华中农业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发言,面对6000多师生,我说了这样一段话:“什么
是科学精神呢?我的理解就是凡事只根据事实做出判断,而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
和感觉做出判断。我心目中最讲科学精神的人是方舟子老师,他科普文章尤其写
的好。但最近他的遭遇确是对科学精神的最大嘲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e58910100mc4q.html”作为对方舟子老师
...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prp (极品人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转基因水稻之父”讲座遇尖锐提问 无以应答仓皇出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9 11:23:34 2010, 美东)
华中农大学生的反击:
发信人: jiamengao (巴特鲁), 信区: WstExpress
标 题: 至大闹农大张启发学术报告会现场的贱人们
发信站: 五色土 (Sat Nov 27 22:38:00 2010), 本站(wusetu.cn)
人贱是值得同情的,但是请不要如此之贱,特别是顶着一个“爱国者”的名字犯贱....
............
事件回放:
我是中国农大一名学生,昨天下午参加学校生命楼一场报告会,遗传系李老师主持,
报告人是华中农大的院士张启发,内容是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报告内容不错的。到最
后提问阶段,我正准备提问题,由于座位比较靠后,只好让给前排举手的人。哪知前排
那人根本就不是就报告内容提问,而是质疑有关bt蛋白毒性测试问题(我在此姑且先把
它当做一个关于bt蛋白毒性测试的问题,...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28562
46
这个。。。其实几率很小,小到几乎不可能。。。
因为等离子体是强电离辐射,进入细胞之后马上就和水反应了,
几乎不可能直接和DNA 产生作用。
这个东西在活体细胞里产生突变体的几率,应该不会比其他化学药品(比方说
双氧水或者碘酒)产生突变体的几率高多少
s******y
发帖数: 28562
47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疟原虫玩起“虫海战术”
但是如果联合用药,就可以把该东东的种群迅速控制在一个非常小的数量。
然后如果数量太小的话,能在这么一小群东东里出现成功的多突变体的概率非常小。
比方说突变率是一百万分之一,然后你现在只有那么10个个体,那么在这10个个体里面能够出现至少一个突变体的几率就是:
1- 0.99999^10 < 0.00005
t****p
发帖数: 1504
48
生物学中让人头痛的地方就是这种情况,想做定量,但是varyation太大,不知道是否
该相信。
做过一些迁移的实验,多说两句。
1 transwell assay: 细胞状态很重要。你如果是贴壁细胞,trypsinization时间的些
微差别,离心重悬吊强度就有影响。另外我非常怀疑公司的产品是否能够做到不同孔的
膜都做得一样。
2 in vitro wounding assay:就是贴壁细胞划线,然后在特定时间看迁移到细胞所覆
盖的面积。此assay对medium的成分非常灵敏,要严格按照别人的protocol来做。换个
medium结果竟然会相反!你说该信哪个?此assay的定量分析非常耗时。
3 needle assay:就是一个小needle尖头释放chemoattractant,然后用软件实时记录
每个细胞的迁移,运算得到迁移速度和角度。模式生物Dictyostelium做这个assay的时
候需要先polarize才能迁移。很多文章说某个突变体影响力迁移速度。问题是很多突变
体本身它没法被polarized。你说究竟是它的极化能力受到影响还是本身的迁移受到影
响呢?曾经给c...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53
49
对我是做这个的,涉及到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污染菌种。我看过一些文献多是通过
transposon构建出一堆突变体,然后筛选那些毒害作用大增或是大减的突变体。至于分
子机理方面,我觉得也是信号通路那一套呀。但是同样做这个菌的食品系就比较侧重
detection, control方面的。我想这个东西跟转基因作物不同,那个是改造作物然后散
播种子发扬光大,而致病菌,污染菌只能是想办法发展检测技术,或是怎么控制它的生
长。这个出路在哪里呢?

match
f***y
发帖数: 53
50
对我是做这个的,涉及到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污染菌种。我看过一些文献多是通过
transposon构建出一堆突变体,然后筛选那些毒害作用大增或是大减的突变体。至于分
子机理方面,我觉得也是信号通路那一套呀。但是同样做这个菌的食品系就比较侧重
detection, control方面的。我想这个东西跟转基因作物不同,那个是改造作物然后散
播种子发扬光大,而致病菌,污染菌只能是想办法发展检测技术,或是怎么控制它的生
长。这个出路在哪里呢?

match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