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 发帖数: 11604 | 1 要说我不是天才我自己都不相信啊。天才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我今天白天刚刚造
出一个假设,你们晚上就讨论这个事情了。怎么能这么巧呢?那么我就把我的假设给大
家讲讲,大家谈谈体会,或者检验下这个假设之类。
是这样的,今天我看最新一期science还是cell还是nature的文章,里面谈到神经突触
的那个释放递质的小车(小泡泡)。大家想想,神经细胞不同与别的细胞的一个重要特
点,是神经细胞的突触可以离神经细胞的本部很远。比如1米长之类。细胞的生产中心
是细胞核,能量中心是线粒体。线粒体可能很远都有,但是细胞核只有在细胞核所在的
地方才有。那么,细胞核产生的各种RNA,用来做蛋白质的,或者别的用处的,总得运
输到远端吧。要么运输RNA,要么运输蛋白质,反正总得运输。1米长不是好运的吧。假
设是这样的:神经细胞的远端,神经突触的所在地,是存储有一定的用来白天使用的物
资的。用了一整天后,虽然白天也在整补运输,但是因为消耗比较快,也差不多快没了
。那么睡觉吧,积累一个晚上后,又有了,所以又生龙活虎了。具体为什么需要睡8个
小时,那要问进化论,适应黑夜的条件。为什么不睡觉的人不会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768 | 2 刚刚添全了,谢谢提醒
也顺便贴在这里剩下的部分
1.高维随机的神经系统
目前,如何用数学方法来描述高维空间中的随机性神经活动过程以及如何处理高维
数据的方法甚少。针对此问题,数学家已经开始发展一些新的理论工具,例如压缩
传感 (compressed sensing)。网络数学理论、大规模随机性的储备型网络(
reservoir network)的设想等也开始用来描述复杂神经网络。上个世纪,对物理
系统的理论研究曾经引发数学的长足发展。也许,在这个世纪中对生物系统,尤其
是在对大脑的理论研究,也将起到同样的效果。
2.神经化学计算
细胞生物学研究显示在神经元中存在大量的分子活动过程(包括细胞内钙、cAMP、
G蛋白、激酶、磷酸酶类等等)。我们知道它们包含了很多信息,也知道它们对长
时程的突触可塑性和神经调制等机能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它们在神经计算中的作用
我们仍缺乏概念性的了解以及综合理论。理论科学家在基于电活动模型解释某些神
经计算时遇到一定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我们也许需要考虑到神经元内部和突触
上的“细胞化学计算”。如何跨尺度地将分子过程与网路计算联系起来是一个值得
投入的课题。
3...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204 | 3 我觉得机会在突触后膜增厚的地方(PSD)。 毕竟神经网络, 不是电网。精确relay 信
号当然重要,但是突触使用后的可塑性变化关键在突触后膜,有很多蛋白质还有局部
mRNA.这方面知道甚少。 |
|
f**d 发帖数: 768 | 4 请大家都谈谈对BLUE BRAIN PROJECT的看法,
Henry的用意是好的,充分利用所有的实验数据,重构大脑的皮层数学模型,探讨
皮层工作的机制和智力产生的基础。
但个人认为该计划有荒谬之处。
一个计划好与坏,在于现实与否。
他提出这个计划,其实就是全世界范围的理论和实验的神经科学家都一起合作,
2015年都根本不可能完成复制猕猴的大脑,更不可能解析皮层工作机制。
换句话说,想法是好的,--想搞个数学模型,搞清楚大脑是怎么工作的
(---谁不想阿!)。但这里头的每个小步骤都或者是当前最热的领域,但还
根本没搞清楚怎么回事;或者就是技术手段根本没到位--有待实验技术上有了突破
才行。所以HENRY的做法形成的结果就是,以一个IDEA,赢得数亿美金赞助,然后
做着数百个实验室都想完成的事情,结果就是10年后做出的东西是个脑模型简化版--
现在已经有N个这样的简化版--人家都是没花多少钱搞出来的。
当然不可否认,认真做,钱又多,能够得出很多有意思的中间结果。
但要点是,不能因此忽悠大家,说你要做什么事情了,然后还希望把整个世界的神经科学
方面的资源都拿来为你服务。
以下是几年前的报道... 阅读全帖 |
|
m****g 发帖数: 530 | 5 什么样的神经机制可以解释人体生理从消闲性药物的消费到强迫性滥用甚至毒瘾复发的
转化?一项发表在7月在线出版的
《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的论文研究了这一过程,在神经细胞的连接中,研究人员发
现了一些由谷氨酸受体所控制的可
卡因导致的持久性变形。
可卡因等上瘾性药物会在大脑中留下可探测的印记。特别的是,可卡因的使用改变了神
经细胞间的连接,因此,通过它们
传递到其他神经细胞的信号或被放大或被缩小,这一过程被称为药物引导突触塑性。
通过对模式小鼠进行研究,Christian Luscher和同事分析了药物上瘾所导致的神经活
性和行为的变化。在小鼠大脑中名为
VTA的区域中,他们发现可卡因所导致的神经突触塑性变化受谷胺酸受体mGluR1所调控
。控制VTA区域中mGluR1的活性
可影响该区域突触塑性的早期和持久性形成,这一区域对停药后小鼠对可卡因的寻求行
为密切相关。阻断VTA区域的变化
可降低小鼠对可卡因的渴求行为。
参阅文献:
Cocaine-evoked synaptic plasticity: persistence in the VTA triggers
adaptations i |
|
c***s 发帖数: 70028 | 6 对于吸毒人员的戒毒,目前我国有公安机关强制戒毒和吸毒人员自愿到戒毒机构戒毒两种。近年来,国内一些强制戒毒机构也曾通过药物及非药物的方式对吸毒者实施彻底戒毒,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要不了多久,这些吸毒者就又走上了复吸的道路。目前研究发现,吸食海洛因的人,1年以内的复吸率要达到95%以上。
很多人都认为,吸毒者难以戒掉毒瘾,是他们的意志薄弱和长期形成的固定行为模式造成的。但是国内外的研究均已表明,大量吸食毒品会对大脑带来严重的损害,毒品已经改变了他们的大脑机能,“劫持”了大脑的动机系统,甚至改变了大脑的基因功能。
人脑中有百亿个脑细胞,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并形成网络。在脑细胞之间,存在着20~30毫微米的空隙,被称为突触间隙。而脑细胞之间的联系,需要靠大脑分泌的一类叫做神经递质的特定化学物质跨越突触间隙,输送信息。
多巴胺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神经递质。研究发现,这种脑内分泌物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并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很多脑科学家将多巴胺叫做人体内的“快乐分子”,研究人员发现,从吃巧克力到人与人之间产生情爱,所有愉悦的活动都能让大脑表面的沟壑释放多巴胺。同样,毒品也能...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7 去把入胎经和现代胚胎学比较阅读一下,看看如果不是实证,佛陀如何在2500多年前把
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描绘得如此清楚。
觉得实证一定要借助科学仪器和手段的,是自己的认识有局限罢了。不过目前,心理学
界和佛教界有很多共同研究的课题。
佛法不仅是实证,而且佛法要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现代科学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那就是最终的解脱。
下文转贴自网络:
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高度的专注状态会对脑部产生哪些影响?是让脑部活动慢
下来或者快起来?一般人都以为,禅修时脑部活动会减慢。有大量研究显示,禅修会让
两种脑波的其中一种起主导作用:一种是是α波(一种慢速、高振幅的脑波,频率为八
至十三赫兹,它也会在浅梦中出现),一种是更慢速的θ波(四至七赫兹),它是熟睡时
的典型意识状态。一般人醒着的时候,脑子使用的是速度较快的β波(十三至四十赫兹)
。所以有几十年时间,主流意见一直认为放送念力的最理想状态是α波的脑部状态。
威斯康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理察•戴维森最近把这主张付诸测试。戴维森是「情
绪处理过程」的专家,而所谓的「情绪处理过程」,是指脑部对情绪的处理,以及脑与
身体为此而作的沟通。...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8 从我有限的的生理学的知识来理解,人的吃饱,是一个信号反馈系统。
也就是说,中央神经中枢,应该有一个控制中心。姑且命名为温加饱。然后呢,胃部有接收信号的神经突触。
突触呢,类似一个阀门。如果读到周围环境里有一些特定的信号,阀门就打开,就释放神经递质,然后呢,就一路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温加饱中心。这个信号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控制中心就发出“我饱了吃不动了”的信号,反馈到自己的行动中心,于是就开始打饱嗝,开始产生对食物的厌倦,也就是,再好吃的东西,也难以刺激胃液产生,甚至开始胃痉挛。
大致就这么一个东西吧。
也就是说,所以说,吃饱,实际上取决于控制中心的阈值。理论上讲,这个阈值如果适当,就可以让人正好在吃到足以维持自己健康生存的时候停止进食。
但是呢,如果这个阈值偏高,那么吃了很多,远超过自己需要的是无量,还是觉得饿,就会一直吃下去。吃成大胖子。如果阈值偏低,比如说厌食症,尽管自己需要进食,但是就不想吃,恶心,想吐。就变得瘦骨嶙峋。
当然,这是一个粗略的系统,还有别的影响因素,比如说消化吸收能力。但是这里姑且不考虑,都假设为平均水平好了。
那么,就有了两个问题。
1.阈值受什么控制?有没有先天...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9
人工智能的缺陷主要是受计算能力的限制,而多核芯片的发展将逐步突破这个局限。美
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和IBM公司近日公布了一款最新深度学习超级电脑
,或将配备人工智能系统。这将是最接近人脑的计算机产品了。该计算机以一款名叫
IBM TrueNorth的“神经突触”计算机芯片为基础,能够复制出相当于1600万个神经元
和40亿个突触的“神经系统”。但它的能耗只有2.5瓦特,仅相当于一块助听器电池。
这款IBM仿神经系统采用了类似大脑神经元网络的设计,能够完成复杂的认知行为任务
,如识别图案、整合多种感官处理等,且远高于传统芯片的效率。该技术与过去70年间
的主流计算机设计之间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并将对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做出有力的
补充。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将比目前最先进的petaflop系统(每秒千万亿次浮
点运算)快50倍。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将大大提高,接近甚至超过人脑。
这个很明确告诉你为什么人工智能将来会成熟了吧? |
|
x****6 发帖数: 4339 | 10 你这句话应该说是对的,
但是并不代表现在的AI架构进行的概率处理 和 人脑的概率处理 是一回事。
要知道,AI号称利用对人脑神经元网络的模拟来进行计算,它的机制就是各个节点之间
的连接概率。对应神经元细胞之间建立突触连接来传递点信号。
到这里,一切都很好。
可是,你要知道真正的人脑神经网络里的计算过程,比简单的突触建立要复杂不知道多
少倍。目前千老都还没完全高清除。
比如,细胞之间的信号载体,有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它们并不是等价的;除了神经元
细胞,还有其他辅助细胞,如胶质细胞,它们对神经元细胞的功能有很复杂的调控作用
,机制还没有搞清楚。这里列举的仅仅是我一个门外汉了解的情况而已。
In summary, 都是概率计算问题,目前AI可能是一个一维的ising model, 而人脑可能
是N-体问题。 不可同日而语。 |
|
发帖数: 1 | 11 专家带你读懂“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分享到:
38
35
2018-03-03 17:03:45 字号:A- A A+ 来源:新华社
关键字: 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科学进展双粲重子驯服病毒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氢燃
料电池
据新华社报道,2月27日,科技部公布“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本次入选项目
完成时间为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且绝大多数项目成果在《自然》、《科
学》等国际顶尖刊物发表,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联合《中国基础科学
》等5家刊物编辑部共同组织。经两院院士等2200余名专家学者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
位的科学进展最终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经专家层层遴选、投票上榜的这十大进展有何神奇之处?这些项目为何能赢得全球科技
界点赞?“重大突破”“填补空白”等高度评价背后的科技创新点是什么?为帮助公众
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基础研究,10位专家分别对十大进展进行了解读。
NO.1: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
亮点解读:为构建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打下基础
“... 阅读全帖 |
|
z*******4 发帖数: 285 | 12 被砸被刺都是机械张力
机械张力的刺激会导致离子通道的激活,然后将信号通过神经元传递
不同神经元有两种方式传递信号,电突触和化学突触
一种靠电位差,一种靠化学反应
传递速度可达100米/秒
最长的神经元也就1米左右
石头砸你脚,你过了一两秒才反应过来,那是绝对的反应迟钝,神经肯定有问题
通常在0.0几秒就收到了反馈,然后大脑做出收腿的指令,然后你收腿躲避,相当于信
号经过了分析处理并全身走了一个来回
整个过程在0.1秒之内 |
|
发帖数: 1 | 13 巴金森氏症的病源可能不在大脑,而是肠道最边缘、过去被认为没什么作用的小器官:
阑尾。研究人员分析瑞典国家健康数据库近 160 万人的医疗纪录,发现早年动过阑尾
切除手术的人,晚年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风险大幅降低 19%~25 %。
阑尾(appendix)是一个与盲肠连接的空腔袋状结构,容易发炎(阑尾炎)而需动刀切
除,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但如果它没有爆裂或发炎引起剧烈腹痛,多数人不会察
觉到这个器官的生息。那它在人体中有什么生理功能?
据《scientificamerican》报导,胎儿(约 11 周大)的阑尾内会出现大量内分泌细胞
,可生产各种生物胺和肽类激素(Peptide Hormones),有助于维持体内恒定机制(
homeostatic mechanisms);发育早期阶段,阑尾证明有淋巴器官功能,可协助 B 细
胞变得更成熟,并产生一种称为免疫球蛋白 A(Immunoglobulin A,IgA)的抗体。
另外根据研究人员 2014 年于《自然通讯》期刊发表的研究,阑尾不具消化功能,在成
年人体内可能涉及免疫功能。
现在一项针对逾百万人的大规模研究发现,阑尾可能还是巴金森... 阅读全帖 |
|
S*******s 发帖数: 13043 | 14 “1、大脑不同于其他物质,其他东西越用越少。大脑当容量满后会自动扩容。大脑是个
自适应,自调整的系统。大脑能力趋近个人用脑极限。也就是无论多深刻地思考,你永
远不会突破大脑能力的天花板。总学习时间不要多,但是要高效。这样孩子学习也开心
,也有成就感。孩子之所以痛恨学习,原因之一是厌烦无意义只是训练准确度的重复。
”
这个不符合现在认知科学的主流观点。大脑本身的容量在发育期结束后就不变了,只是
目前人类用到的部分还远远没能达到它的极限。
人类的学习有点像芯片的光刻。开始的时候神经元的突触之间是广泛联系的,随着不断
地尝试错误,很多突触之间的联系被神经白质(髓磷脂鞘)阻断,反应模式开始建立,随
着神经白质的不断生长增厚,反映模式不断加强,组成更复杂的神经网络,人就逐渐掌
握复杂的技能和思考方式。
什么样的训练可以更好地促进神经白质的生长,有很多研究,及成果。 |
|
m***w 发帖数: 663 | 15 RE
就是个神经突触pruning的过程罢
大脑长那么多神经突触是很影响工作效率的
瘪掉一些不常用的 或者不用的
实际是在提高工作效率 |
|
s**********e 发帖数: 14 | 16 一、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目标
老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像去爬山,每个人都希望尽力到达山顶
,去看日出或者日落的美景,去看山下的村庄和河流,没有人会说我就不上去 了,我
就在山脚下等你们。我们人的本性就会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会想要努力过更好更幸
福的生活。那么爬山想要达到山顶,只有选择向上的路,才有可能到达 山顶,下山路
和平路是永远不可能到达山顶的。而上山的路永远是艰难的,相比下山路和平路来说。
既然我们都会选择通往山顶的上山路,那么一路的困难和挫折必然是伴随而来的。
我们不但要认识到会有困难和挫折并接受,我们更应该要做的是,感谢困难和 挫折,
享受因此带来的孤独和痛苦,因为正是有了这些磨难,才让我们的旅途变得有意义,才
让我们到达山顶后有喜悦的感觉,才让我们更加珍惜在山顶看到的风 景。
百利天下留学专家想这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首先应该教会我们的孩子的一件事,也是
最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只有认可这个前提,我们的孩子才不会在困难面前低 头,在挫
折面前说放弃。我们要教会孩子,不管遇到什么磨难,都要抬头挺胸告诉自己,我是最
棒的,我一定会想办法克服并坚持下去,只有这样去做,并且只要这... 阅读全帖 |
|
M********d 发帖数: 91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going (Up and Down), 信区: Biology
标 题: 转个神经科学报道:“多练多进步”的神经机制被揭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5 21:58:57 2008)
第一作者曾经来我们这里的一个实验室面试并给了一个talk
当时绝然没想到这个研究能上科学
不管怎么说, mGluR, 尤其是一型,那是相当的有趣阿
~~~~~~~~~~~~~~~~~~~~~~~~~~~~~~~~~~
科学时报元月7日消息 俗话说,多练习,多长进。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条颠扑
不破的真理。然而,很久以前科学家就发现,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对大脑单个神经突
触重复不断的刺激反而会减弱神经突触的作用。这一与实际经验相背的现象一直令科学
家迷惑不解。美国和德国科学家通过在小鼠身上进行的最新实验,揭示了这一矛盾现象
的内在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4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之前的研究发现,神经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与学习和记忆能力有
关。而且,N-甲基-天冬氨酸盐 |
|
A****W 发帖数: 619 | 18 你是个很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相信你一定会教育出一位优秀的孩子。
在孩子说话之前,就开始给他们读或听一些适合小孩子的欢快的音乐和故事。这都会刺
激孩子的大脑发育。宝宝出生以后,大脑就进入了长质量的时期,脑细胞的体积和其他
很多东西会快速生长起来。出生之后,由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开始形成,突触在三
个月的时候数量达到高峰,到三个月时灰质脂肪沉积完成,6个月DNA含量停止增加,到
12个月,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达到成人的70%。
孩子的大脑,摊开了像个足球场那么大,普通人用了脑的百分之三,爱因斯坦的脑用了
百分之十一。你的孩子的脑袋可以装得下整个美国国学图书馆所有的书,一千个图书馆
的书,还有空间。这些脑突,需要音乐,经典诵读的刺激,美好的故事和优美的音乐,
其实孩子都可以体验得到。
我们现在孩子们的物质营养都可以说是绝对保证的,所以,外界的刺激的多少就成为了
孩子大脑发育早期的很大的决定性因素了。这就是视听在这个阶段最大的好处。
特殊的语言敏感期,出现时间:3-4岁 止于6岁。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的孩子,如果有个美国的叔叔,四川的阿姨,台湾的舅舅,
三个月,这个孩子就同时会讲美国... 阅读全帖 |
|
A****W 发帖数: 619 | 19 你是个很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相信你一定会教育出一位优秀的孩子。
在孩子说话之前,就开始给他们读或听一些适合小孩子的欢快的音乐和故事。这都会刺
激孩子的大脑发育。宝宝出生以后,大脑就进入了长质量的时期,脑细胞的体积和其他
很多东西会快速生长起来。出生之后,由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开始形成,突触在三
个月的时候数量达到高峰,到三个月时灰质脂肪沉积完成,6个月DNA含量停止增加,到
12个月,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达到成人的70%。
孩子的大脑,摊开了像个足球场那么大,普通人用了脑的百分之三,爱因斯坦的脑用了
百分之十一。你的孩子的脑袋可以装得下整个美国国学图书馆所有的书,一千个图书馆
的书,还有空间。这些脑突,需要音乐,经典诵读的刺激,美好的故事和优美的音乐,
其实孩子都可以体验得到。
我们现在孩子们的物质营养都可以说是绝对保证的,所以,外界的刺激的多少就成为了
孩子大脑发育早期的很大的决定性因素了。这就是视听在这个阶段最大的好处。
特殊的语言敏感期,出现时间:3-4岁 止于6岁。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的孩子,如果有个美国的叔叔,四川的阿姨,台湾的舅舅,
三个月,这个孩子就同时会讲美国...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18290 | 20 一半脑细胞来自人类的小鼠,比同类更聪明
环球科技观光团 发表于 2014-12-04 08:00
(NoahTsang/译)有一半大脑细胞都来自人类的小鼠已经被创造出来了,这些小家伙比
它们的兄弟姐妹都要聪明。对此,精灵鼠小弟(Stuart Little)会怎么看呢?
这个想法可不是在模仿小说里的情节,通过对小鼠的整个脑部而非培养皿中的细胞进行
研究,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脑部疾病。
被改造过的小鼠仍然拥有小鼠的神经元——这些负责“思考”的细胞占据了它们脑细胞
中半数左右。但它们脑中用于支撑神经元的神经胶质细胞几乎全都属于人类细胞。
“这本质上还是一个鼠脑,而非人脑。”纽约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的史蒂夫·古德曼(Steve Goldman)解释说,“但脑中
所有非神经元的细胞都属于人类。”
喧宾夺主
古德曼的研究团队从捐赠的人类胎儿当中提取了未分化的神经胶质细胞。他们把这些细
胞注射到小鼠幼仔体内,在那里它们将长成星形细胞(astrocytes),一种星形的神经
胶质细胞。
此后一年之内,鼠类的神经胶质细...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21 梦侦探 3(5)
“就是这个东西?连接线在哪里?”
“不用连接线。和第德勒斯一样。”
“啊,”敦子赞叹了一声,“终于实现了呀。”
“嗯,因为是要在两边大脑之间双向传送梦的内容,纤维束派不上用场。而且本来用的
就是生化材料,还不如直接利用人体能级的自然幅度,运用突触传导通讯方式更好。”
“哎呀,不好意思,问个低级问题。你是说,这个东西用的是生物电流?”
“对对对,用的就是生物电流的诱导性电涌所产生的非线性波动。因为生物电流可以通
过调解BTU(英制热量单位 British Thermal Unit)的输出来产生新的突触传导型通讯
方式。”
“那,这个东西在没有导线的情况下,有效范围是多少?”
“唔,这个还不清楚。我想就算有障碍物挡着,一百米肯定也是没问题的。而且随着使
用频率的增加,说不定会产生过敏反应吧。”
“过敏反应?是指与免疫相反的过敏?那就是说,使用的越多,有效范围还会随之扩大
了。怎么戴到头上呢?”
“直接戴上就行了。”
“所以我问怎么戴啊。”
“把尖的一头吸附在头皮上。唔,其实不用吸附也行吧。插到头发里就行了。”
“秃顶的人呢?”
“用胶带粘上。”
“是叫‘迷你DC’吧。今天...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889 | 22 再多说一点儿解释下neural pruning这个过程。
大家都知道,脑的灰质就是神经元部分是思维意识的载体。人脑灰质什么时候最多呢?
两岁的时候。为什么人长大了灰质反而少了呢?多不好么?
这是人脑发育,function的重要机制。基因不决定每个神经元的wire.大脑先生长很多
的神经元,保证足够的 redundancy, 然后再剪裁。比如,视觉神经突触向感光细胞生
长,建立接触的,能接受感光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得以生存下来。没有建立接触的,
会死亡。而且,只有有效的传导通路才会保留下来,同步激活是保障信息能准确传递的
一个要素,不同步的就会造成噪音,信息错误传递。那些能同时激活的神经元被保留,
其他通过凋亡的机理消除。反复的信号刺激是完成这一prune过程所必需的。
一个著名实验是初生小猫眼睑被缝合,当后来再打开时,小猫也没有正常视觉,他有正
常发育的眼睛却不能使用,就是因为没有光线刺激,视神经剪裁过程没有完成。输入信
号时杂乱的,temporal的因素混乱,没法解读。
现在基本认为,学习,记忆也是类似过程,新的经历建立新的,redundant 神经元突触(
synaptic con |
|
z**n 发帖数: 22303 | 23 去把入胎经和现代胚胎学比较阅读一下,看看如果不是实证,佛陀如何在2500多年前把
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描绘得如此清楚。
觉得实证一定要借助科学仪器和手段的,是自己的认识有局限罢了。不过目前,心理学
界和佛教界有很多共同研究的课题。
佛法不仅是实证,而且佛法要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现代科学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那就是最终的解脱。
下文转贴自网络:
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高度的专注状态会对脑部产生哪些影响?是让脑部活动慢
下来或者快起来?一般人都以为,禅修时脑部活动会减慢。有大量研究显示,禅修会让
两种脑波的其中一种起主导作用:一种是是α波(一种慢速、高振幅的脑波,频率为八
至十三赫兹,它也会在浅梦中出现),一种是更慢速的θ波(四至七赫兹),它是熟睡时
的典型意识状态。一般人醒着的时候,脑子使用的是速度较快的β波(十三至四十赫兹)
。所以有几十年时间,主流意见一直认为放送念力的最理想状态是α波的脑部状态。
威斯康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理察•戴维森最近把这主张付诸测试。戴维森是「情
绪处理过程」的专家,而所谓的「情绪处理过程」,是指脑部对情绪的处理,以及脑与
身体为此而作的沟通。... 阅读全帖 |
|
r*******c 发帖数: 1060 | 24 哇!原来是这样子的!!!!!喜笑颜开/心花怒放/恍然大悟中(猜测类似法喜的感觉
吧)。。。。。。
我一直好好奇止禅观禅的这些神经生物学的原理,可惜不知道用什么关键词去搜索,太
感谢您的回答了!!!!!
禅修能影响神经原的生长和功能。从细胞亚细胞水平猜,可能是增加了管理某个“概念
“的神经元丛的突触密度和轴树突的生长。
---------------哦,原来是这样子!太好玩了。我一定要耐心持续的刺激其生长,三
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
止禅的专注“觉察”可能使相关神经元的SPIKE更同步,从而引发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合
成新蛋白,形成功能类似的新突触(所以,需要耐心等蛋白合成哦)。细化所缘,能使
“觉察”的作用集中到固定的神经元丛。
---------------哦,原来是这样子。重述:我一定要耐心持续的刺激其生长,等蛋白
合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
原来如此。太好玩了,哈哈。
好吧,虽然我倾向于这些推测,但同时,我会保持开放的心态的。
测,各 |
|
r*******c 发帖数: 1060 | 25 哇!原来是这样子的!!!!!喜笑颜开/心花怒放/恍然大悟中(猜测类似法喜的感觉
吧)。。。。。。
我一直好好奇止禅观禅的这些神经生物学的原理,可惜不知道用什么关键词去搜索,太
感谢您的回答了!!!!!
禅修能影响神经原的生长和功能。从细胞亚细胞水平猜,可能是增加了管理某个“概念
“的神经元丛的突触密度和轴树突的生长。
---------------哦,原来是这样子!太好玩了。我一定要耐心持续的刺激其生长,三
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
止禅的专注“觉察”可能使相关神经元的SPIKE更同步,从而引发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合
成新蛋白,形成功能类似的新突触(所以,需要耐心等蛋白合成哦)。细化所缘,能使
“觉察”的作用集中到固定的神经元丛。
---------------哦,原来是这样子。重述:我一定要耐心持续的刺激其生长,等蛋白
合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
原来如此。太好玩了,哈哈。
好吧,虽然我倾向于这些推测,但同时,我会保持开放的心态的。
测,各 |
|
r****n 发帖数: 8253 | 26
大脑只是一堆细胞的组合,没有思维能力,蠢货!
是人有意识,是人在思维,而不是大脑有意识,不是大脑在思维。思维,是意识(心)
的最重要功能,它根本就不是发生在物理时空内,而发生在物理时空之外。这是很多人
难以想象的。
贬低思维,认为思维只是大脑的,是幼稚无知。实际上思维才是最根本的,反而禅定时
那些幼稚的经验认识和所谓的实证,才是表象的。
========================
我们不能说脑是有意识的,而应该说人是有意识的,是人在听在看,而不是脑在听在看
,这一点非常关键。人是一个整体,它包含了局部的大脑,也包含了大脑以外的其它部
分,也不仅仅包括物质身体,还有其他未知部分。太多所谓的科学家包括神经科学家犯
了这种低级愚蠢的错误,混淆了大脑和意识的区别,用局部代替整体,将大脑简单的等
同于意识以及意识的发源地。
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但并不是用大脑来有意识。我们可以观察到大脑的神经突触
以及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反应,这些神经突触和神经元活动和我们的意识确实有关联,
但是二者无法等同,当你观察到大脑的神经元活动时,你显然从来没有观察到一个人的
主观经验,没有观察到这个人的疼痛感... 阅读全帖 |
|
h*****1 发帖数: 429 | 27 刚才看到一可爱的婴儿,逗她,嘻嘻的笑脸,咪咪的双眼, 真可爱。突然间问了自己
一个问题,生命和灵魂的关联是怎样的哪?
这时的婴儿,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显然,她有意识,对周边环境变化有反应,她的大脑
在发育,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却几乎是空白的。当她长大后,她很可能不记得这时的所
有的事。这时的她可能对她自己也没有认知, 那么如何来形容她的灵魂哪?
什么是灵魂?或许灵魂就是一个人对自我存在意识的东西。这个自我存在需要后天许许
多多的经历,学习来刺激大脑细胞,在不同的大脑区域神经元留下痕迹,突触,形成记
忆。最后成为一独立思想,思维的个体。所以神经元上的痕迹,突触是思想的载体,从
而产生的思想是生命的灵魂。
作为物质的神经元在任何个体中都是有限的生存,或会被破坏或消亡的。但做为从中流
畅的思想或自我感知或许能被复制,留存下来。也就是说,在将来的世界,如果人类能
用电脑来复制大脑的结构,功能,再解读一个人的思想,再输入进这个模拟人脑,或许
就可以复制出一个体的自我意识,从而使灵魂不死。
埃,胡思乱想。其实,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挺累的,不是每个人都想活的太长。不过,将
来世界,什么事都是可能的.
who...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525 | 28 看大家还有兴趣在讨论这,就转一篇以前在浙版上讨论过的:
《生命与灵魂:嘻嘻的笑脸》
刚才看到一可爱的婴儿,逗她,嘻嘻的笑脸,咪咪的双眼, 真可爱。突然间问了自己
一个问题,生命和灵魂的关联是怎样的哪?
这时的婴儿,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显然,她有意识,对周边环境变化有反应,她的大脑
在发育,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却几乎是空白的。当她长大后,她很可能不记得这时的所
有的事。这时的她可能对她自己也没有认知, 那么如何来形容她的灵魂哪?
什么是灵魂?或许灵魂就是一个人对自我存在意识的东西。这个自我存在需要后天许许
多多的经历,学习来刺激大脑细胞,在不同的大脑区域神经元留下痕迹,突触,形成记
忆。最后成为一独立思想,思维的个体。所以神经元上的痕迹,突触是思想的载体,从
而产生的思想是生命的灵魂。
作为物质的神经元在任何个体中都是有限的生存,或会被破坏或消亡的。但做为从中流
畅的思想或自我感知或许能被复制,留存下来。也就是说,在将来的世界,如果人类能
用电脑来复制大脑的结构,功能,再解读一个人的思想,再输入进这个模拟人脑,或许
就可以复制出一个体的自我意识,从而使灵魂不死。
埃,胡思乱想。其实,活在这个...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3446 | 29 说人脑的结构和ANN一样的可能两个都不太懂。
ANN为啥能做backprop? 有两个基本条件,节点之间的链接是a. 可逆的;b.可导的。
这两条,生物的神经元都不符合:突触的工作方式其实是基本数字的(动作电位没有度
的概念, it's all or nothing);也是不可逆的,一个突触只能把信号从神经元A传到B,
反过来不行。学过基本的神经生理学就知道上面这些常识了。嗯,我的心理系没有白念
。哈哈。 |
|
h*i 发帖数: 3446 | 30 没人把神经元看成逻辑电路那样的。我都说了,神经元接受很多其他神经元的输入,这
个神经元反不反应,什么情况下反应,这些都是没有研究明白的问题。这就已经和数字
逻辑电路完全不同了。最简化的方式,就是用一个类似积分器的东西来模拟神经元,就
如IBM的现在出产的神经芯片那样,但这就已经造成了一个非von neumann的计算模式了
,传统的数字计算机的技术大多都不适用了。
但话说回来,神经元之间的主要信息传递方式,就是突触把一个神经元上的动作电位传
到另一个神经元,这个传送方式,是基本上一个数字的模式,因为动作电位要么存在,
要么不存在,动作电位本身不传递一个值的大小的概念。同时,突触是不可逆的,只能
从A到B,不能从B到A。这些都是与ANN在根本上的不同。 |
|
v*******e 发帖数: 11604 | 31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大堆树,它们还是树,many trees,millions of trees,它
们还是树。森林是森林,比如德国的黑森林,中国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亚马逊原始森
林,它们是森林。这是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概念的抽象。许
多的char它们还是char。然而string不是许多char。这是两种不同的数据结构。所以我
前面说得不准确,应该说,许多的神经突触组成的那个抽象实体,我们叫他森林;而且
因为那些神经突触又生长(grow)又消亡(prune),所以这个森林是个随机森林,这个随机
森林和你们书本上学的随机森林,在抽象层面上是一样的。那个专有名词我忘记了,好
像叫isotropic? 就好像实数集和数轴,有这么个类似关系。 |
|
i*********n 发帖数: 2 | 32 小弟我刚到一个神经生物实验室,老板还是很牛的,由于我以前没有多少神经方面的背
景,最近与老板聊课题时,他要我先想,大发向市与突触可塑性有关或突触前的active
zone结构。这对我也太难了,请大牛指导。还有实验室有confocal和superresolution
(PALM),primary neuron culture等。多谢 |
|
K**********e 发帖数: 188 | 33 华人科学家鲁白谈事业选择:学术界与企业界科学家的区别
来源: 许艳军的日志
(根据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讲座录音整理)(ZT自丁香园论坛求职招聘版)
谢谢大家,我要站着讲不坐着讲,和大家有个互动,我想感受下做超级歌星的滋味
。(笑声)大家都
是研究生,研究生都要做科研,大家一定在想,今后要做什么?走上科研的道路, 一般
比较多的是两条
路,一个是学术界,一个是工业界,也就是在大药厂或生物高科技公司做药物的研究开
发。大家对在学
校在研究所做研究有相当的了解,但对在医药工业界如何做研究,怎么做,却不太清楚
。我自己也是长
期以来一直在学术界工作,但现在在药厂从事药物的研究开发,有很多体会。我想和大
家分享一下,在
学术界与企业界做科研,到底有多少差别和类似的地方。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学生对科
学家有什么不同
的要求。
一 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自己的激情之所在
不管你今后要做什么,有一个基本点,就是怎样选择最适合你的事业。中国的社会
发展越来越快。即
使你今天你觉得以后要做什么,但过10年、20年后再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会坚持最初的
选择?社会在进
步,对人的要求在改变,人的兴趣也会改变... 阅读全帖 |
|
g*********d 发帖数: 233 | 34 用流行病学研究工具分析金融危机
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英格兰银行负责金融稳定性的执行董事Andy Haldane和流行病学家
Robert
May,利用通常更多用来分析生态系统食物链及传染病扩散情况的工具,对2007年导致
国际银行体系
全球危机的风险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从这次危机可以吸取一些教训,为未来公共政策方面的决策提供借
鉴。认为其他
领域的理论可应用于金融机构的观点并不被普遍接受,由Neil Johnson 和Thomas Lux
进行的一
场论坛辩论就反映了这个问题。
白血病细胞中的基因变异
对不同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所作的全基因组分析显示了广泛的遗传异质性。现在,两个小
组对“急性淋巴
母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了全面分析。
Mel Greaves及其同事获得了来自60位ETV6-RUNX1-阳性ALL患者的大量单细胞突变分布
图,而
John Dick及其同事则对BCR-ABL1-阳性ALL患者进行了分析。
两个小组都推断出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亚克隆是如何形成的演化途径。
转移该疾病的白血病传播细胞映照大体积肿瘤的基因变异,从而为在基因层面上了解这
些... 阅读全帖 |
|
|
p*****m 发帖数: 7030 | 36 从我一个对sleep一知半解的人看来,现在有几个主流的sleep的理解,一个是损伤修复
,包括把因为很多电活动搞乱的离子浓度弄平衡,把膜上的离子通道的数量搞对,补补
神经髓鞘,blabla;一个是突触homeostasis,因为白天活动太多导致产生了大量的新生
垃圾突触,睡觉的时候得去去掉;第三个是memory consolidation,睡觉的时候把白天
的短期记忆给梳理梳理好,该忘的忘忘掉
这三个解释,既不是mutually exclusive,也不是collectively exhaustive,基本是各
自自说自话。我觉得这里面应该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可以做,比方说我感兴趣的就是一个
枝节问题,sleep到底和健康的关系有多大,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不损伤健康的条件下
减少睡眠或者把睡眠挪到另外一个时间去,这个用简单的genetics就可以做 |
|
|
l**********1 发帖数: 5204 | 38 >比方说能不能有人来验证一下里面的突触的数目在睡眠的时候的变化?
突触的数目在睡眠的时候的变化不清楚
性爱敏感部位的反应在睡前和睡中是不一样的
睡眠的时候 “痒”的地方不那么适合接收做爱吧?
but before sleeping of course
“痒”的地方最适合做爱
越是怕痒的地方越敏感,性爱时也越容易被调动起来。
2011年11月08日
生活中,“怕痒”的人很多,尤其是年轻人,很抵触别人碰自己的一些私密部位。
其实,这是件好事情,说明身体对爱抚特别敏感。
越“怕痒”的地方越敏感
美国加州大学的性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越是怕痒的地方越敏感,性爱时也越容易被
调动起来。
寻找这些“怕痒”的地方,并正确有效的刺激它们,能让性生活变得更加和谐。最
好的办法是用嘴唇和舌头,通过亲吻慢慢探索,开启这些性感区域。首先从额头开始,
慢慢亲吻 对方的脸蛋、嘴唇、脖子,而后是耳朵后面,亲吻时一定要温柔,先用嘴唇
碰一下,而后用舌头湿润一下,还可以用牙齿轻轻咬一下。在亲吻过程中,“痒”的感
觉 会渐渐被性快感所代替。
以下是人们因为“怕痒”可能忽略的一些部位,值得伴侣间相互开发。首先是耳朵
,轻轻... 阅读全帖 |
|
l**********1 发帖数: 5204 | 39 Bingo
it was from
更新时间: 2001-June-12
在美国当教授的北大毕业生(部分)
//www.gotopku.cn/data/detail.php?id=1974
----
Recent 2007 database please try:
[八卦江湖] 带大家认识一下顶尖的美国华裔/华侨女科学家们(有PP有真相)
作者:第五哇 发表日期:2010-8-19
//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2195431.shtml
---
only HHMI PI please go to
//bbs.netbig.com/thread-2113463-1-1.html
发表于 2011-11-18
NB: updated 2012-May-13
著名医学研究HHMI华裔/华侨PI科学家汇总
华裔/华侨 医学研究 HHMI, 科学家, 著名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HHMI)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非盈利性私立医学研
究所-基金会,拥资120忆,为美国第二大的慈善机构,仅次...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17995 | 40 那是人家文章自己这么吹,你自己真正做的就知道,其实漏的不知道有多少
然后漏掉的一个又和n个相互作用,n个又和n^n个相互作用。。
自己想想吧,还有多少东西没搞清楚。神经科学也是类似的,1000亿个神经细胞,每个
都可以和几十上百个神经细胞发生突触关系,然后每个又和几十上百个发生关系。。。
而且这种突触关系每时每刻可能都是在动态变化的,想想那是多么大的排列组合方式!
所以说,生命这玩意实在太复杂了,这才是真正的瓶颈
不过我老还是很乐观的,我觉得很多根本的生命问题在20-30年内都会有答案的。就好
象那个寓言故事,一个棋盘里,第一格放一粒谷子,过几十轮后全国的谷子也远远不够
了。 人类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发展速度太可怕了,很多东西都在若干年来和接下来
若干年内仍然会以接近摩尔定理甚至超摩尔速度发展,比如电脑计算速度,信息存储能
力,信息节点数量,这些都可以放在生物学上。更直接的还有测序能力,整合患者人数
做临床实验的能力
不过传统的生物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做生物的如果只满足于掌握这些技能而不去
学习上面这些新知识,生物科学和生物产业再发展,也分不到什么甜头的。在巨量新信
息和不完全已知... 阅读全帖 |
|
g*********5 发帖数: 2533 | 41 进一步研究由Surmeier等。 (2009年)表明,以下DA
耗尽,突触前和突触后活动配对,在任何
秩序,诱发LTD在D1 D2受体受体表达的MSN和LTP
禁止双向独家的方式在表达的MSN
可塑性 |
|
b****r 发帖数: 17995 | 42 我怀疑类似突触前后神经递质释放,反复刺激一阵子后,突触前神经元里的神经递质都
释放光了,必须休息一阵子才能重新合成足够多的神经递质,再维持一个白天的功能
那些睡得少的,说不定就是这种神经递质合成比较快
哪个人要是证实了我这个hypothesis,肯定能拿诺奖,到时候不要分我奖金,颁奖演说
里acknowledge我一下就可以了 |
|
T*****e 发帖数: 247 | 43 说不了下一个热点,莫若说说现在的方向有哪些。
1. 开发工具
A. 监测神经活性
GCaMP到6是不是已经差不多了?但是Ca2+究竟能代表多少neuronal activity?
cAMP的sensor能代表多少?
传统的IEG能代表多少?缺点是什么?记得有人用MAPK磷酸化水平来估计neuronal
activity
几种非电生理的voltage sensor 好用吗?
B. 改变神经活性
大名鼎鼎的optogenetics
恒温动物不能用的温控通道TrpA1
最近热炒的磁感应,还有超声控制的
C. 更高解析度观察突触
几种突触活性区的marker
证明物理联系的比如split GFP
能不能不通过电镜观察synaptic cleft?
D. 各种活体成像 高端显微镜 通过影像(包括电镜)重建神经网络
高解析度
实时成像
快速扫描
高穿透性
2. 具体的问题(水平有限,说说自己熟一点的)
具体的行为模型:学习记忆,生物节律,睡眠,aggressive,mating,social
interaction,decision making, pain, fear, navigation,...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47 | 44 说不了下一个热点,莫若说说现在的方向有哪些。
1. 开发工具
A. 监测神经活性
GCaMP到6是不是已经差不多了?但是Ca2+究竟能代表多少neuronal activity?
cAMP的sensor能代表多少?
传统的IEG能代表多少?缺点是什么?记得有人用MAPK磷酸化水平来估计neuronal
activity
几种非电生理的voltage sensor 好用吗?
B. 改变神经活性
大名鼎鼎的optogenetics
恒温动物不能用的温控通道TrpA1
最近热炒的磁感应,还有超声控制的
C. 更高解析度观察突触
几种突触活性区的marker
证明物理联系的比如split GFP
能不能不通过电镜观察synaptic cleft?
D. 各种活体成像 高端显微镜 通过影像(包括电镜)重建神经网络
高解析度
实时成像
快速扫描
高穿透性
2. 具体的问题(水平有限,说说自己熟一点的)
具体的行为模型:学习记忆,生物节律,睡眠,aggressive,mating,social
interaction,decision making, pain, fear, navigation,...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11604 | 45
去搞搞神经网络,你就知道了。神经网络的记忆都在连接权重里。动物的记忆,重点是
那“祖母细胞”,那“下午三点有个会”的记忆,就是存储在“下午三点有个会细胞”
的神经突触上,以及它所有上游细胞的神经突触上。 |
|
v*******e 发帖数: 11604 | 46
大脑记不了多少东西。
另外神经突触可多了。200亿个神经细胞的话,如果平均每个有1000个突触,那数量是
多少?当然有很多臃余的,可惜也没记住多少东西。 |
|
b****s 发帖数: 872 | 47 大脑是形象记忆,信息量更多。
你的说法是从别人那里来的吧?有个明显问题,你没看出来?这样的分析能力,太容易
被人忽悠了。
200亿个神经细胞是整个大脑,每次真的用到的,只是其中极小的区域。很多是干其它
事情的。如果整个大脑神经突触都发生变化,太容易找到记忆在哪里了。
所以这个很小区域,如果用神经突触根本放不下多少内容。 |
|
v*******e 发帖数: 11604 | 48
8
redundancy非常多,神经突触也非常多,所以用来记人能记住的那些东西,够用了。前
面有人说必须要DNA那样更牛逼的机制,我是说不需要,神经突触足够记忆。 |
|
s*******e 发帖数: 1389 | 49 我觉得在记忆问题上给我最大启示的是grid cell
这个东西这么快获得诺奖也是在记忆与意识上的巨大启示性
在空间记忆上
大脑就是通过细胞之间的突触在物理上给三次元二次元画了一幅画
根本就没大家之前想的那么复杂,什么突触的复杂性,信号与受体的复杂性,简单
粗暴,就是一幅画
费曼在59年提出的信息微缩是把《不列颠百科全书》缩小到针尖上,虽说后来人还是通
过01实现了他的设想。我现在倒是觉得人类视觉的记忆也可能就是用某些细胞及其附属
结构在脑子画/照了图像
个人有个体验,当回忆起一段时间前去过的地点或人物,头脑中是图片而不是动态图像
算是符合我这个推测吧
语言或说声音的记忆可能也是极其简单的
我设想有N层的disk cell,就像CD-RW碟,耳朵接收的声音刺激或者心读的电刺激就像
激光头,按照节律不断书写disk cell层。
这个过程可逆,便形成了语言和信息记忆。 |
|
S*R 发帖数: 1057 | 50 2017年5月31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Nature Methods》杂志在
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程和平教授研究组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人员研制出新一代微型化双
光子荧光显微镜,重量仅2.2克,可佩戴在动物头部,实时记录数十个神经元和上千个
神经突触的动态信号;横向分辨率可达0.65微米,成像质量可与商品化大型台式双光子
荧光显微镜相媲美。
人们观察大脑多通过解剖,大脑处在静止、无生命的状态。程和平教授说,新一代微型
化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改变了观察细胞、亚细胞结构的方式。可在动物觅食、哺乳、打
斗、嬉戏、睡眠等自然行为下,或在学习前、中、后长时间观察神经突触、神经元、神
经网络、远程连接的脑区等多尺度、多层次动态变化。
据介绍,该显微镜成像分辨率高、速度快,并具备多区域随机扫描和每秒1万线的线扫
描能力;采用柔性光纤束进行荧光信号接收,解决了动物活动、行为由于荧光传输光缆
拖拽而受到干扰等难题。其效果远优于目前领域内主导的由美国脑科学计划核心团队所
研发的微型化宽场显微镜。
程和平说,该显微镜应用领域广阔。如在外科手术临床应用上,做开颅手术前就可看到
脑部肿瘤边界和神经活...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