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端粒酶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t****p
发帖数: 1504
1
(作者toptip注明:本文是基于个人理解来整理的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史,因为知识
时间有限,其中必有偏差和谬误的地方,关键之处还是以原始文献为主。本人之所以赶
这趟诺贝尔奖热,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文献阅读和整理,是因为它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向公
众传播科学思想的机会。由于端粒和端粒酶领域的一系列发现贯穿着“发现现象/问题
”-“提出概念/模型”-“实验验证”的思路,重现这个思路对科学工作者是有启发意
义的。本文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物当尽其用,欢迎转载传播。)
染色体末端的两个难题以及端粒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初,对DNA聚合酶特性的深入了解引申出了一个染色体的复制问题。DNA聚合酶在复制DNA的时候必须要有引物来起始,而且它的酶活性具有方向性,只能沿着DNA5’到3’的方向合成。染色体复制之初可以由小RNA作为引物起始合成,之后细胞的修复机器启动,DNA聚合酶能够以反链DNA为模板,以之前合成的DNA为引物,合成新的DNA取代染色体中间的RNA引物。但是线性染色体最末端的RNA引物因为没有另外的引物起始,没有办法被DNA取代。所以线性染色体DNA每复制一轮,RNA引物降解后末端都将
m****g
发帖数: 530
2
来自主题: _Harvard_Medical_School版 - 解读诺贝尔医学奖: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
近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
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
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呢?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形态学上,染色体DNA末端膨大成
粒状,像两顶帽子那样盖在染
色体两端,因而得名。在某些情况下,染色体可以断裂,这时,染色体断端之间会发生
融合,或者断端被酶降解。但正
常染色体不会整体地互相融合,也不会在末端出现遗传信息的丢失(被降解之类)。可
见端粒在维持染色体和DNA复制
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
真核生物双螺旋DNA双链复制时,会有一小段DNA引物连接在复制的起始部位,在合
成酶的作用下,在引物后依次
连接上A、T、C、G(脱氧核苷),形成新的DNA链。复制完成后,最早出现的起始端引
物会被降解,留下的空隙没法
填补,这样细胞染色体DNA将面临复制一次就缩短一些的问题。这种缩短的情况在某些
低等生物的特殊生活条件下可以
观察到,但却是特例。事实上,染色体虽经多次复制,却不会越来越短。早期的研究者
们曾假定有一种过渡性的环状结
构来帮助染色体末端复制的完成,但后来却一直未能证实这种环状结构的存在。
20世纪8
a****o
发帖数: 1786
3
来自主题: _Harvard_Medical_School版 - 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历史(1)-引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toptip (土翁), 信区: Biology
标 题: 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历史(1)-引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6 04:07:55 2009, 美东)
引言-到底是“谁”得诺奖了?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UCSF的Elizabeth Blackburn,Johns Hopkins
的Carol Greider,以及哈佛的Jack W. Szostak。诺贝尔奖主页上介绍她/他们获奖的
原因是揭示了“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是非常专业精准的。当然更
多的公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用“Aging Research Wins Nobel Prize”(衰老研究
摘取诺贝尔奖)的标题。这颇有误导之嫌。搜狐的标题是“揭开衰老与癌症奥秘”,这
更是耸人听闻了。
端粒和端粒酶是衰老和癌症的correlator(相关者),勉强算得上
a****o
发帖数: 1786
4
来自主题: _Harvard_Medical_School版 -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toptip (土翁), 信区: Biology
标 题: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7 02:43:26 2009, 美东)
(作者toptip注明:本文是基于个人理解来整理的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史,因为知识
时间有限,其中必有偏差和谬误的地方,关键之处还是以原始文献为主。本人之所以赶
这趟诺贝尔奖热,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文献阅读和整理,是因为它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向公
众传播科学思想的机会。由于端粒和端粒酶领域的一系列发现贯穿着“发现现象/问题
”-“提出概念/模型”-“实验验证”的思路,重现这个思路对科学工作者是有启发意
义的。本文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物当尽其用,欢迎转载传播。)
引言-到底是“谁”得诺奖了?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Elizabeth
Blackburn(简称Liz),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arol
Greider(简称Carol),以及Howard Medica
a****o
发帖数: 1786
5
来自主题: _Harvard_Medical_School版 -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简史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toptip (土翁), 信区: Biology
标 题: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简史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7 03:34:42 2009, 美东)
20世纪70年代初,对DNA聚合酶生化机制的深入了解引申出了一个“复制问题”:由于
DNA聚合酶需要RNA引物来起始DNA复制,线性染色体DNA每复制一轮,都将缩短一个RNA
引物的长度(1)。这意味着细胞需要引入特殊的机制来解决这个“末端复制问题”。而
早在1939年,McClintock报道,在减数分裂后期产生的染色体断裂很容易重新融合起来
,而在紧接着的有丝分裂中,这种染色体“断裂-融合-桥-断裂”的循环将不断继续
(2)。人们从而推测,染色体的自然末端应该不同于一般的DNA断裂末端,它有一个特殊
的结构来避免染色体间的相互融合。
在逐渐明晰了染色体末端特殊结构,即端粒的概念后,Blackburn实验室于1978年第一
次报道,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的染色体外线性rDNA的端粒是由重复的5
’-CCCCA
t****p
发帖数: 1504
6
引言-到底是“谁”得诺奖了?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UCSF的Elizabeth Blackburn,Johns Hopkins
的Carol Greider,以及哈佛的Jack W. Szostak。诺贝尔奖主页上介绍她/他们获奖的
原因是揭示了“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是非常专业精准的。当然更
多的公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用“Aging Research Wins Nobel Prize”(衰老研究
摘取诺贝尔奖)的标题。这颇有误导之嫌。搜狐的标题是“揭开衰老与癌症奥秘”,这
更是耸人听闻了。
端粒和端粒酶是衰老和癌症的correlator(相关者),勉强算得上indicator(指示
者),而远不是causer(原因)。当年发现衰老的细胞端粒变短之后,人们兴奋地以为
找到了衰老的“时钟”,揭开了衰老的秘密。但是实际上端粒在生理条件下并不是细胞
衰老的“瓶颈”。多数体细胞在成体中不复制,细胞的衰老是因为其
t****p
发帖数: 1504
7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
(作者toptip注明:本文是基于个人理解来整理的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史,因为知识
时间有限,其中必有偏差和谬误的地方,关键之处还是以原始文献为主。本人之所以赶
这趟诺贝尔奖热,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文献阅读和整理,是因为它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向公
众传播科学思想的机会。由于端粒和端粒酶领域的一系列发现贯穿着“发现现象/问题
”-“提出概念/模型”-“实验验证”的思路,重现这个思路对科学工作者是有启发意
义的。本文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物当尽其用,欢迎转载传播。)
引言-到底是“谁”得诺奖了?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Elizabeth
Blackburn(简称Liz),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arol
Greider(简称Carol),以及Harvard Medical School(哈佛大学医学院)的Jack
Szostak。诺贝尔奖主页上介绍她/他们获奖的原因是揭示了“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
Z***T
发帖数: 727
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图文]端粒决定衰老的进程
研究表明,端粒的平均长度随著细胞的分裂次数的增加及年龄的增长而变短。端粒DNA
序列逐渐变短甚至消失,就会导致染色体稳定性下降,这可能是引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端粒似乎是一种有丝分裂钟,限制者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能力。越来越多的证
据表明端粒的长度控制著衰老的进程。端粒缩短是触发衰老的分子钟。人的体细胞每次
有丝分裂,如果没有端粒酶的活化,就会丢失50-200bp长度的端粒,当丢失数千个核甘
酸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而衰老。活化的端粒酶将会导致端粒DNA序列延长,大大延长
细胞的寿命。如果把端粒酶基因导入正常细胞,细胞寿命将大大延长。这种结果首次为
端粒的生命钟学说提供了直接证据。那么,端粒缩短为什么会导致衰老呢?有理论认为
,端粒就像一种“时间延迟”的保险丝,经过一定数目的细胞分裂以后就被用完,当端
粒变的太短时,就不能形成原来的封闭结构了。人们认为,当细胞探测到此种结构时就
会启动衰老、停止生长或凋亡,这取决于细胞的遗传背景。
1998年《Nature》上有一篇标题为“Extension of Life-Span by Introduction of
Telomerase in...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830
9
端粒酶缺失的老鼠要传三到六代才能显现出早衰和寿命缩短的现象,几篇关于端粒酶和
小鼠寿命的CNS文章都是用得其他原因早衰小鼠或者第五六代的端粒酶KO小鼠,人里面端
粒酶缺失似乎跟寿命和早衰有关,但是原因貌似不是很明确.
端粒缩短也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为了让那些传代了n次的细胞的各种错误不至于癌变(
忘了哪个ref里看的了,忘了是假说还是什么了).
t****p
发帖数: 1504
10
20世纪70年代初,对DNA聚合酶生化机制的深入了解引申出了一个“复制问题”:由于
DNA聚合酶需要RNA引物来起始DNA复制,线性染色体DNA每复制一轮,都将缩短一个RNA
引物的长度(1)。这意味着细胞需要引入特殊的机制来解决这个“末端复制问题”。而
早在1939年,McClintock报道,在减数分裂后期产生的染色体断裂很容易重新融合起来
,而在紧接着的有丝分裂中,这种染色体“断裂-融合-桥-断裂”的循环将不断继续
(2)。人们从而推测,染色体的自然末端应该不同于一般的DNA断裂末端,它有一个特殊
的结构来避免染色体间的相互融合。
在逐渐明晰了染色体末端特殊结构,即端粒的概念后,Blackburn实验室于1978年第一
次报道,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的染色体外线性rDNA的端粒是由重复的5
’-CCCCAA-3’序列组成的(3)。1984年,Blackburn实验室通过将酵母端粒克隆到线性
人工染色体的方法,发现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端粒序列是由不太规则
的TG1-3/C1-3A组成的(4,5)。
在同一篇文章
i******n
发帖数: 94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trethan (itreth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请各位生物大牛科普一下DNA 端粒 以及增长寿命药品TA-65的实用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3 03:55:13 2013, 美东)
最近我了解到DNA端粒貌似跟人类的寿命有直接的关系。大致的原理是DNA端粒是用来纠
正DNA复制的时候出现的错误(?错位,具体咋回事不清楚)。所以随着年龄增长DNA端
粒不断消耗,从而越来越短。这就导致DNA复制时出现的错误越来越多,产生疾病癌变。
在媒体上我发现了一种药物TA-65号称能够通过激活端粒酶来保持甚至增长端粒,貌似
很厉害的样子。而且这种药物非常昂贵。
想请版上生物大牛科普一下端粒与人类寿命的知识,并且指导下这种药物到底靠不靠谱
。从理论上来说有可能通过服药的方法保持甚至增长端粒长度吗?
a******g
发帖数: 13519
12
版上有没有研究癌症的生物千老?知不知道端粒酶这个东西?能不能给科普科普?现在
,生物大牛们都研究端粒酶的哪个方向?
s******y
发帖数: 28562
13
在我的理解中,端粒酶的效果仅仅在单细胞和低等生物中比较明显,在高等动物
中还是一笔糊涂账。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针对端粒酶的延长寿命的药(至少在美国没有)。
你看到的那个什么媒体报道里的绝对就是骗人的假药。千万不要上当。

变。
a***a
发帖数: 40617
14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端粒有什么办法恢复长度?
端粒酶
s********e
发帖数: 2783
15
科学家已经成功将老年人的细胞转变成为年轻细胞,这或许让我们离永葆青春的梦想又
近了一步。据英国《每日邮报》4日报道,最近,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
介绍,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延长人类端粒的长度,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
帽,与衰老和疾病有关。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FASEB Journal》杂志(美国实
验生物学会的旗舰杂志——观察者网)。文章通讯作者是资深的干细胞研究专家、美国
科学院院士海伦·布劳(Helen M. Blau)。
干细胞研究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海伦·布劳(Helen M. Blau)
如何让老细胞“返老还童”,关键在于染色体末端。日前,科学家成功通过一项新技术
延长了染色体末端的长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称这项技术可以延长人的寿命,为
战胜衰老导致的疾病带来希望。
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是染色体端部的保护帽,它影响着人类的年龄和健康。染色体终端对
DNA起保护作用,DNA每复制一次,端粒就会变短一些,直至最终无法再保护DNA。因此
,DNA便可能受到损伤或发生突变,导致人的衰老。
一般情况下,年轻人的染色体终端大概有8000到10000个有机分子(核苷...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6
治疗人类衰老迈出第一步:美国科学家成功延长染色体末端
发表时间:2015-02-05 10:06:49
字号:A-AA+
关键字: 染色体染色体末端端粒染色体终端衰老青春返老还童干细胞
科学家已经成功将老年人的细胞转变成为年轻细胞,这或许让我们离永葆青春的梦想又
近了一步。据英国《每日邮报》4日报道,最近,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
介绍,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延长人类端粒的长度,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
帽,与衰老和疾病有关。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FASEB Journal》杂志(美国实
验生物学会的旗舰杂志——观察者网)。文章通讯作者是资深的干细胞研究专家、美国
科学院院士海伦·布劳(Helen M. Blau)。
干细胞研究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海伦·布劳(Helen M. Blau)
如何让老细胞“返老还童”,关键在于染色体末端。日前,科学家成功通过一项新技术
延长了染色体末端的长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称这项技术可以延长人的寿命,为
战胜衰老导致的疾病带来希望。
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是染色体端部的保护帽,它影响着人类的年龄和健康。染色体终端对
DNA起保护作用...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530
17
来自主题: _Harvard_Medical_School版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延寿与速死的一个悖论
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揭晓,让中国人知道了三位美国科学家的名字:伊
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
和杰克·绍斯塔克,同时也让中国人知道了“端粒”和“端粒酶”这两个看似高深莫测
的生理学名词。“端粒”和“端粒酶”之所
以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据颁奖者的评价,它们的发现,不仅为人类治疗癌症提供了
新思路,更有可能让人类长生不
老的梦想成真。
那么,端粒和端粒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们又是怎样控制人类的生命进程的?本
届获奖者发现的端粒酶与端粒之
间的关系意义在哪里?
“端粒”其实就是人的寿命钟
2009年10月5日,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三位美
国科学家一起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关于他们获奖的原因,颁奖词中这样描述:“他们解决了生物学的一个
重大问题: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
如何完整地自我复制以及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以免于退化。这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已经
向我们展示,解决办法存在于染
色体末端——端粒,以及形成端粒的酶——端粒酶。”
端粒和端粒酶,这两个词对普通人来说非常陌生,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童坦君院士
告诉记者,实际上,在医学界,
这两
c*****u
发帖数: 174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生命到底是个什么咚咚?
端粒通常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伸展到染色体的3,端。
一个基
因组内的所有端粒,即一个细胞里不同染色体的端粒都由相同的重复序列组成,但不同
物种的
染色体端粒的重复序列是各异的。哺乳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染色体端粒的重复序列中有
一个
TTAGGG保守序列,串联重复序列的长度在2 kb到20 kb之间。
端粒的重复序列不是在染色体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而是由端粒酶(telomerase)
合成后
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端粒酶最早是在四膜虫(Tetrahymena)中发现的。1985年,
Blackbaurn
和Greider发现人工合成四膜虫端粒的DNA片段(TTGGGG)4,可被四膜虫细胞抽提物中的
一种活
性物质加长,这种活性物质对热、蛋白酶K和RNA酶都敏感。端粒区内的DNA重复序列的
结构是
很特殊的,是一种单链断开的结构,可以不受DNA连接酶的作用。此外,最末端的一些
碱基可
能是“发夹”结构,这样就不会被核酸酶识别而免遭降解。
端粒酶将自身RNA模板合成的DNA重复序列加在后随链亲链的3’端,然后再以延长
了的亲
链为模板,由DNA聚
c***s
发帖数: 70028
19
前不久,意大利考古学家声称,他们在佛罗伦萨一座女修道院下面找到了可能是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人物原型的头骨,目前正试图提取DNA并重建此人的面容。
众所周知,DNA分子涵盖了生物遗传所需要的几乎所有信息,研究者早已发现头色、肤色、有无雀斑,眼耳口鼻的大小位置都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直接反映面容特征的DNA信息是零碎和不完整的。
令人惊喜的是,科学家将利用统计学手段研究人类的多个基因和面部特征的关系,一张脸将被定位成231个数据,而这231个数据都一样的两张脸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如此,我们便有望建立DNA信息决定面部特征的模型。
DNA虽然为法医鉴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事实上,德国、比利时以及美国的印第安纳州和怀俄明州明确规定了该手段的非法性。毕竟DNA推断仍可能百密一疏,更何况DNA信息的本质涉及个人的隐私问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19日报道,由意大利考古学家希尔瓦诺?文塞提(Silvano Vinceti)教授所领导的团队日前在佛罗伦萨圣厄休拉修道院遗址下面的地窖中挖掘出了一副头骨,目前正试图提取DNA并重建此人的面容。此人的遗体如此受到重视的原因在于她或许就...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233
20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2011-1月6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2011年“国际化学年”特辑
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2011年定为“
国际化学
年”,所以Nature杂志新年第一期便是以化学为主,该学科从很多方面来讲都是中心学
科,是物理学
家和生物学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资源。在本期的评论文章中,George Whitesides和
John
Deutch认为,研究型化学目前正处在十字路口。他们说,维持现状是不可以的,要解决
新问题,化学
便需要在其研究项目的选择上、在对研究项目如何组织方面更勇敢一些。本期Nature还
请十位著名化
学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是谁启发了他们选择化学;下一个十年的学科重点是什么。
Philip Ball
所谈的内容是化学键;Richard van Noorden介绍了化学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在过去
25年兴起的
引人注目的碳化合物。但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还有多长时间才能进入我们的日
常生活?
Katharine Sanderson介绍了绿色化学运动所经历的波折。
EphB2是记忆丧失中的一个因素
关联研究以前曾将EphB2受体与阿尔茨海默氏症联系起来。作...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6082
21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3日消息 据路透社报道,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学奖将从10月5
日起陆续揭晓。汤姆逊科技信息集团的研究人员对今年诺贝尔奖热门人选进行了预测,
认为本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化学、物理学和经济学奖项将很可能“花落”以下25人。
生理学或医学:
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热门人选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
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
Carol Greider)、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
究所。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
将引发衰老和癌症。端粒也被科学家称作“生命时钟”,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
,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伊丽莎白·布
莱克本他们发现的端粒酶,在一些失控的恶性细胞的生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大约90%的
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
耶鲁大学的詹姆斯-罗斯曼(James Rothm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兰迪-
y***e
发帖数: 6082
22
Jackie Barton这么牛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3日消息 据路透社报道,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学奖将从10月5
日起陆续揭晓。汤姆逊科技信息集团的研究人员对今年诺贝尔奖热门人选进行了预测,
认为本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化学、物理学和经济学奖项将很可能“花落”以下25人。
生理学或医学:
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热门人选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
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
Carol Greider)、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
究所。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
将引发衰老和癌症。端粒也被科学家称作“生命时钟”,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
,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伊丽莎白·布
莱克本他们发现的端粒酶,在一些失控的恶性细胞的生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大约90%的
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
耶鲁大学的詹姆斯-罗斯曼(James
c*******0
发帖数: 190
2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癌症是生命进化的伟大成就
顶一下...在不考虑外界理化因素影响(辐射、活性氧、外毒素等对细胞的损害)的情
况下,端粒/端粒酶系统确实是已知的最主要的控制细胞寿命的生理机制。这个领域应
该至少还会有一个炸药奖吧。
说起older father,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年纪大的父亲会将更多的genetic mutation传给
子代,因此应该尽早生育;不过,看看今年6月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Children
of older fathers 'are more likely to live longer'...因为子代有更大的概率遗
传到更长的端粒...So,长端粒是否可以视为一种进化?
大部分癌症(80%,某文献报导)拥有异常升高的端粒酶活性,基于此,是否可以将其
视为一种进化 in terms of longevity?
但不要忽略那20%,其中一个典型是IVS型的neuroblastoma,基本没有端粒酶活性,但
却是高度恶性肿瘤。
对现时的生物学,太多的悖论,太多的矛盾,太多的junk文献,认真你就输了。
Z**R
发帖数: 1233
24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今年3位获奖者中,60岁的布莱克本最具名望,
2007年曾入选《时代》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其余两位得主都是自她的研究得到启发,
并与她合作取得成果。除了科研了得,她的敢言作风亦为人称道,她曾获美国前总统小
布什委任入生物伦理委员会,但她在布什禁止干细胞研究后,公开批评他以意识形态干
预科学研究,2004年被辞退。
入选2007年《时代》百大人物
布莱克本在澳洲塔斯曼尼亚岛长大,自幼喜欢科学及动物,童年时常对动物唱歌
。她来自一个医生世家,家人期望她从医,但她却决意要走科研之路。1971年,她大学
毕业后负笈英国,在诺贝尔得主桑格(Fred Sanger)指导下研究。
1975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后,她转到耶鲁大学,开始研究端粒。她形容自己一直
被端粒吸引﹕“人们当时都了解端粒盛载着基因材料,染色体末端受到特别保护,但这
意味着什么?人们全无头绪,这就像尝试观察40万哩以外的东西一样。”1983年,荷兰
科学家发现端粒DNA片段会愈来愈长,布莱克本因此怀疑这与端粒酶有关。她在加州大
学柏克莱分校任教后,便开始寻找端粒的端粒酶,终取得重大发现。
爱扶掖后进 助
f******o
发帖数: 706
25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科学家找到长寿奥秘
科学家找到长寿奥秘
人怎样可以延长寿命呢?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科学家研究发现,位于染色体顶端的细胞端粒,在细胞分裂后有缩小
的特性,因而不能再生而死亡。而端粒酶却能抑制细胞的分裂,延长
细胞的寿命。科学家成功地将这种十分活跃的端粒酶进行了培育,使
其不再自然分裂。培育成视网膜色素细胞和皮肤纤维细胞,延长它们
的繁殖时间和生命期限,特别保证了它们的质量和“新鲜”。
目前,美国科学家已培育出大量的这种细胞,这就是称之为“延长人
寿命的秘密”。但是,这种细胞的培育还只限于实验,没有正式用在
活的机体和人体上。
《扬子晚报》
me, not help, we work together toward the same goal hardly.
H********g
发帖数: 43926
26
有些细胞里端粒酶是活跃的。比如我一直觉得形成精原细胞的干细胞很厉害,男人八九
十岁还可以大批生产精子,而那个器官也就鸡蛋那么大,还很多附属结构。还有造血的
干细胞,三个月换一次血,但它就可以一直那么分裂分裂。
还有我们追溯祖先,都是一个远古的生殖细胞不断的分裂来的,从来没断过。因此显然
端粒本身不是问题,多细胞生物只是故意把很多体细胞的端粒酶关了。
z***i
发帖数: 8285
27
牛。寿命如今咋解释了?

有些细胞里端粒酶是活跃的。比如我一直觉得形成精原细胞的干细胞很厉害,男人八九
十岁还可以大批生产精子,而那个器官也就鸡蛋那么大,还很多附属结构。还有造血的
干细胞,三个月换一次血,但它就可以一直那么分裂分裂。
还有我们追溯祖先,都是一个远古的生殖细胞不断的分裂来的,从来没断过。因此显然
端粒本身不是问题,多细胞生物只是故意把很多体细胞的端粒酶关了。
l***d
发帖数: 1828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原创]今年诺贝尔奖得主Carol W. Greider小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6 13:02:14 2009, 美东)
由于端粒酶的科研方面诺贝尔奖和拉斯克奖已经讲的很清楚,网友toptip又准备写简史
,我就不插嘴了,主要谈谈得主本身。今年的诺奖给端粒和端粒酶并不让人意外, 自从
06年他们三个拿到拉斯克奖[1]后年年是热门,今年的奖创了好几个纪录。首先今年正
好是第一百年次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出炉,虽然诺贝尔奖不止一百年,但由于中间有几
年没发,所以轮到今年才是第一百次。其次今年是历史上头一次把同一个奖颁给不止一
个女性科学家,以前虽然也有女科学家拿奖,但一个奖都只有一个。最后就是本文的主
人公,Carol Greider,只有48岁,是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女性得主[
2]。(居里母女得奖的时候比她年轻,但拿的是物理和化学奖)
Carol Greider 1961年4月15出生于加州圣地亚哥[3],是目前和06年生
l***d
发帖数: 1828
29
由于端粒酶的科研方面诺贝尔奖和拉斯克奖已经讲的很清楚,网友toptip又准备写简史
,我就不插嘴了,主要谈谈得主本身。今年的诺奖给端粒和端粒酶并不让人意外, 自从
06年他们三个拿到拉斯克奖[1]后年年是热门,今年的奖创了好几个纪录。首先今年正
好是第一百年次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出炉,虽然诺贝尔奖不止一百年,但由于中间有几
年没发,所以轮到今年才是第一百次。其次今年是历史上头一次把同一个奖颁给不止一
个女性科学家,以前虽然也有女科学家拿奖,但一个奖都只有一个。最后就是本文的主
人公,Carol Greider,只有48岁,是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女性得主[
2]。(居里母女得奖的时候比她年轻,但拿的是物理和化学奖)
Carol Greider 1961年4月15出生于加州圣地亚哥[3],是目前和06年生理医学奖得主
Craig Mello, 01年物理奖得主Eric Cornell唯一的三个60后的诺奖得主。Greider主要
是在加州Davis度过的青少年时期, 她父亲当时是UC-Davis的物理系教授。 她在UCSB
读的本科,一开始是海洋生物学,大一的时候,她的老师Be
u**********d
发帖数: 573
30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癌症是生命进化的伟大成就
sorry,我过于关心telomerase的重要性以致忽视了上下文了。
没有端粒酶,老鼠挺正常,因为端粒短得慢,不该死的没死,而该死的照样死;
端粒酶多了,老鼠长瘤子,因为该死的不死甚至还有人疯了。
还挺有选择性的啊。
a****o
发帖数: 1786
31
来自主题: _Harvard_Medical_School版 - [原创]今年诺贝尔奖得主Carol W. Greider小传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原创]今年诺贝尔奖得主Carol W. Greider小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6 13:02:14 2009, 美东)
由于端粒酶的科研方面诺贝尔奖和拉斯克奖已经讲的很清楚,网友toptip又准备写简史
,我就不插嘴了,主要谈谈得主本身。今年的诺奖给端粒和端粒酶并不让人意外, 自从
06年他们三个拿到拉斯克奖[1]后年年是热门,今年的奖创了好几个纪录。首先今年正
好是第一百年次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出炉,虽然诺贝尔奖不止一百年,但由于中间有几
年没发,所以轮到今年才是第一百次。其次今年是历史上头一次把同一个奖颁给不止一
个女性科学家,以前虽然也有女科学家拿奖,但一个奖都只有一个。最后就是本文的主
人公,Carol Greider,只有48岁,是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女性得主[
2]。(居里母女得奖的时候比她年轻,但拿的是物理和化学奖)
Carol Greider 1961年4月15出生于加州圣地亚哥[3],是目前和06年生
D*a
发帖数: 6830
3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癌症是生命进化的伟大成就
酵母有两种寿命,replicative lifespan 和 chronological lifespan,不能分裂了表
示replicative lifespan 终止,但是酵母在不能分裂了之后还能活一段时间,有点类
似人的衰老和生殖。
对单个cell来说端粒很重要,但是很多生物,老年体的细胞提取出来还能分裂十几次还
是几十次,说明细胞分裂能力并不是最终诱因,包括干细胞的保持,不光跟本身分裂能
力有关,跟其所处的niche也有很大关系。
包括c elegans里面如果过表达telomere-binding protein HRP-1可以延长端粒和寿命
,但是因为线虫体细胞不再分裂,所以端粒酶很可能确实是对衰老有影响,但是应该是
通过其他途径(比如oxidative stress神马的,paper没有细看)而不是通过维持细胞
的正常分裂能力来影响衰老。如果承认衰老是进化上普遍存在的现象,c elegans这个
例子就很有说服力。
老鼠里面有两篇关于telomerase改善老鼠衰老的症状等等的文章一篇在cancer
resistant的模型里面(否则telomerase让老鼠得各种癌症早...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830
33
自己恬不知耻重新粘贴复制一遍吧,哈哈
酵母有两种寿命,replicative lifespan 和 chronological lifespan,不能分裂了表
示replicative lifespan 终止,但是酵母在不能分裂了之后还能活一段时间,有点类
似人的衰老和生殖。
对单个细胞来说端粒很重要,但是很多生物,老年体的细胞提取出来还能分裂十几次还
是几十次,说明细胞分裂能力并不是最终诱因,包括干细胞的保持,不光跟本身分裂能
力有关,跟其所处的niche也有很大关系。
包括c elegans里面如果过表达telomere-binding protein HRP-1可以延长端粒和寿命
,但是因为线虫体细胞不再分裂,所以端粒酶很可能确实是对衰老有影响,但是应该是
通过其他途径(比如oxidative stress神马的,paper没有细看)而不是通过维持细胞
的正常分裂能力来影响衰老。如果承认衰老是进化上普遍存在的现象,c elegans这个
例子就很有说服力。
老鼠里面有两篇关于telomerase改善老鼠衰老的症状等等的文章一篇在cancer
resistant的模型里面(否则te...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1828
34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9371
2002年10月6日,我曾经写过一篇《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工作
及科学家》
也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51
这些工作都是2002年可以判断,有些新发现,还有些工作出现导致对以前工作
评价的改变。

我说明过不是预测诺贝尔奖,而是评价值得得奖的工作。
不过,我的名单比同期国外专门公司预测的命中率要高。
从2002年以来,Thomson Reuter(汤森路透)公司专门派人做“研究”、并运
用数据分析,每年做预测,结果将近预测了120人,其中19位获奖,这个比率之所以低
,就是因为不能隔靴搔痒,用间接数据(汤森路透公司在用计算机分析数据后,还派人
读文献,再分析出他们所谓的“预测”,但这样耗资耗时的工作,仍不如内行稍做思考
后说出的体会)。
汤森路透希望通过每年发布预测来彰显...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235
35
来自主题: MedicalCareer版 -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
当下除了我们这些准住院医坐卧不安等IV外,还有一群人也在心神不定地等着什么。等
什么呢?凌晨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本年度的诺贝尔奖马上就要揭晓了。我硕士的师
爷(导师的导师)是今年拉斯卡奖基础医学奖获奖者之一,住院他能再接再厉,获得诺
贝尔奖。重温一下饶毅2002年的预测,很佩服他的见地。以下为引文。
编者按:本文写于2002年10月诺贝尔奖公布前一天,到2004年10月止,每年都有所列
项目获奖,如第2项的Bob Horvitz和第13项的Sydney Brenner已于2002年获医学或生理
学奖、第5项的Roderick MacKinnon获2003年的化学奖、第16项的核磁共振成象部分获
2003年医学或生理学奖、第12项的Aaron Ciechanover 和 Avram Hershko获2004年的化
学奖。不过,作者强调,他不是预计得奖,而是列出他认为值得得奖的研究工作。
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工作及科学家
饶毅
又到十月,是诺贝尔奖宣布获奖人的季节。200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将在明天(
10月7日)宣布。虽然评选委员会以外的人不能预计谁当年会得奖,一般来说...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116
36
童坦君 老年基础医学家。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1934年出生于浙江慈溪。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64年生化专业研究生毕业
。现任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年学会衰老与抗衰老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世纪70 年代末揭示生物体液存在抑癌活性物质。后主攻衰老分子机理,率先将细胞生
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念和技术引入我国老年医学基础研究,系统揭示p16 等细胞衰老相
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基因调控及信号转导,发现环境因素不仅可直接作用,也可引发基
因变化,间接影响衰老。在国际上首先证明p16 不通过端粒酶,可影响端粒长度与DNA
修复能力。为观察不同因素对衰老影响,创建了估算人类细胞"年龄"的基因水平生物学
指征,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定量指标,可用于衰老研究,也可检验药物
抗衰作用。
g*********d
发帖数: 233
37
The Top 10 Everything of 2010
In 50 wide-ranging lists, TIME surveys the highs and lows, the good and
the bad, of the past 12 months
http://www.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article/0,28804,2035319_20348
40_2034813,00.html #ixzz17yPOZzGt
Top 10 Medical Breakthroughs
AIDS Drugs Lower the Risk of HIV Infection
Synthetic Cell
Blood Test for Alzheimer's
FDA Approves Botox for Migraines
Taking the Resuscitation Out of CPR
The FDA Restricts Avandia
Blood Test for Heart Attack
Predicting IVF Success
... 阅读全帖
x**w
发帖数: 112
38
5. 衰老是基因作祟: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青春永驻,而有些人却在为“红颜辞镜”而叹
息感慨?原因之一可能与人类TERC基因附近的一小簇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有关。
一项发表在《遗传学》杂志上的英国研究发现,拥有一个TERC基因副本的人,其端粒的
长度与年长他们三四岁但不携带这一基因的人差不多,换句话说,他们比实际年龄老了
三到四岁。而《自然》杂志公布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开启过
早衰老的老鼠体内的一个端粒酶基因,扭转了老鼠的衰老进程,老鼠的器官也得以再生
,其萎缩的大脑体积增大,并且恢复了生育能力。
wtf....
s******y
发帖数: 28562
39
可惜的是楼主后来举了其他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我们都不得不同意他的说法
比较符合证据了。因为人的2号染色体中间有端粒序列,而这些序列一般是
在染色体的末端才会出现的(因为是被端粒酶填上去的)。说明人的2号染色体
的中间以前是游离的,也就是说,2号染色体是被拼起来的。。。
y****y
发帖数: 123
40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癌症是生命进化的伟大成就
衰老是senescence不是apoptosis吧
比如干细胞是端粒用啊用啊就没有了啥的
然后四因子相当于给端粒酶失活就又癌症了
D*a
发帖数: 6830
41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癌症是生命进化的伟大成就
从某个角度necrosis或者癌症也可以称作program的,看这个词怎么用了,当然所有的
生理现象都有其分子机制,都是因为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等等的变化,但是要说到进化的
结果这种“program”,说到primary cause,那就不是program了.
端粒并不是衰老机制,缺端粒酶的老鼠要传三到六代才有早衰症状出现。前几代寿命跟
正常老鼠都是一样长的。
病理性的早衰和正常衰老并不一样。
u**********d
发帖数: 573
4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癌症是生命进化的伟大成就
端粒酶缺失的老鼠在F1代端粒还是基本正常的,所以未见明显早衰。
s******y
发帖数: 28562
4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癌症是生命进化的伟大成就
是啊,我觉得端粒其实是在单细胞水平发挥作用的,对于一个完整个体而言,端粒酶太
强了很容易整出个癌症细胞来,反而死得更早。
u**********d
发帖数: 573
44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癌症是生命进化的伟大成就
端粒没了,染色体会发生融合,撕裂,不正常分配,也可能引起肿瘤。不知道有没有细
胞不靠端粒酶也能生活下去。
u**********d
发帖数: 573
t******y
发帖数: 716
46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我来谈谈转基因技术 (转载)
这可能和我听到的有些差异,因为当时这个学者说,老鼠的端粒长度多态性强,不容易
测量差异。不过和文章主题没有太大冲突。端粒酶没有活性,老鼠能够保持6代没有明
显表型,这难道不奇怪吗?

for
mere
t******y
发帖数: 716
47
实验中需要用到把原代细胞永生化。不知道有哪位朋友能够提供永生化效率比较高的质
粒或lentivirus。
还有一个问题:永生化质粒表达的蛋白,有些是肿瘤基因,有些是端粒酶,有的是表达
细胞周期的蛋白。有谁知道这些不同的蛋白表达对细胞有何影响。譬如,如果我需要原
代细胞保持分化潜力,希望基因组能够保持稳定,不形成染色体变异,应该选择哪些质
粒?
谢谢
D*a
发帖数: 6830
48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关于生物医学诺奖的一个问题
这样基因都发了一批了吧,致癌基因,通道蛋白,胰岛素,端粒酶,别的素,别的酶,
神马的。还有很多在低等动物发现了,总不能在老鼠里面,人里面发现同源基因也要获
奖吧。那得死多少人,lol
f****i
发帖数: 9419
49
你不看别人逻辑纠缠于细节没啥意思,我说的是现在这些科学成果都是如何逐步发展的
,你现在不懂的东西不代表未来不会懂。布鲁诺怎么烧死的?当时有人说日心说了,不
就烧死了?不也是打入当时的骗子行列了?后来呢?你非要强调那个时候有啥才行,那
么我问你,现在有分子生物说法了吧?现在有克隆说法了吧?俞君英和日本小组没把表
皮细胞退成干细胞的时候,整个生物界都认为干细胞无法用这种方式提取。当时你这么
说没人信,不也有人去做了,当时按照你的逻辑是不是得说这种说法和技术是骗子行为
?端粒酶知道吧?研究N久了,没任何让人长生不老的成果,按照你的逻辑别研究了。
你怎么知道特异功能没有可行性?说了人类对大脑的了解几乎等于空白,一点点摸索,
肯定是基于现有资料和假设推测的可行性。你凭啥说这些研究就是骗子或者说这群人是
骗子?
G*******r
发帖数: 657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原来接吻有毒!特别是湿吻
危险超烟酒 会致头颈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法式接吻可以传播人乳头瘤病毒(HPV),英国皇家达尔文医院颌
面头颈外科主任托马斯医师称,70%的头颈癌病例都是由这种病毒引起。
托马斯医师称,如果口咽部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你罹患头颈癌的风险比没有感染
病毒的人高出250倍。虽然HPV最常和子宫颈癌有关,不过也可以影 响男性和女性。早
前,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吉利森博士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布关于口腔HPV感染的
研究结果。研究发现,男性口腔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率比女性高出近2倍。当时,
研究作者估计口腔HPV感染率取决于性经验、吸烟史和免疫抑制。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研究显示,口腔HPV可以经由法式接吻传递,虽然7%的人
具有口腔HPV,但只有1%的人具有会在口咽癌中发现的口腔HPV。过去,科学家曾一度认
为性行为才是口腔HPV的传播途径,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口腔接触也能传播HPV。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其致瘤机制包括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抑癌基因
失活、细胞周期失控、影响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免疫等。头颈部肿瘤主要包括口咽、
口腔、喉鳞状细胞癌,与...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