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第一流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c
发帖数: 2397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修订稿)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7 18:43:01 2011, 美东)
闲闲书话』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修订稿)
点击:79538 回复:504 12345下一页末页回复此贴共5页直接到页
作者:梁由之 发表日期:2005-9-13 0:22:00


《百年五牛图》封面:
相关: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
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
,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
芜绝兮异域!
江淹<<恨赋>>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辛弃疾:<<沁园春.老子平生
>>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题记
一.一个非神即鬼的人
开篇就抄书:
这是一个曾被尊为中国的第二号神,后来又被列为... 阅读全帖
O****X
发帖数: 24292
2
过了
李二在中国都不是第一流的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数风流人物,还看高祖、洪武和老毛啊。

尔吧
m********1
发帖数: 368
3
汪荣祖,安徽旌德人,生于上海,负笈美利坚,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著有《康章合论》、《史家陈寅恪传》、《史传通说》、《史学九章》等,与李敖合著《蒋介石评传》。在访谈中,汪先生以史学家的眼光对西方汉学得失作了公允的判断和评价。
盛 韵
您曾提到两岸三地都有迷信海外汉学的情况,其表现何在?
汪荣祖:我所见到的是,两岸三地往往不加甄别与选择就翻译海外外文出版有关汉学的书籍,这可能是“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在作祟,更可能是书商的生意经。但如果没有市场,书商也不至于会去做赔钱生意。好像是外国人写的东西都是好的,有点像“五四”时代不知高下优劣地引进外文作品一样。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多年前台北的中国时报出版社要出史景迁的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一书的中文版,要我推荐。我回话说,这本书是写给美国大学生作教科书用的,我在美国教中国近代史时也用过,但中文读者没有必要看这种书。然而我不推荐,一大堆名学者出面推荐,大做广告。这家出版社几乎翻译了史景迁所有的书,非常畅销。几年前史景迁访问台北,媒体大事报道。当时的“总统”是陈水扁,也来凑热闹,亲自接见,视如国师。这种一窝蜂缺少实...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1
4
人家拿了一流名校的博士,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史上第一流人物,你这种搞女机器
人当情妇的北美WSN,悲愤也没有用。
b****r
发帖数: 2555
5
☆─────────────────────────────────────☆
Synix (坚持到底) 于 (Mon Sep 19 12:39:38 2011, 美东) 提到:
说米国民主自由简直是笑话,米国是靠law and order发达的。
所有自由都是在law的范围内受控制的,那么law是谁控制?当然是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是选出来的吗?表面上看是这样,实际上这套制度的核心是政治影响力的大小是和你有的资本成正比的,而(影响力/资本)是具有规模经济的,1%的人拥有70%的财富?他们的政治影响力则远大于70
以说99%的影响力掌握在1%的人手里。
什么?总统是按1人一票选的?总统那就是个屁?是用来逗大家玩的,实际控制者就没有变过,是那1%的富人。早期的美国总统有几个不听话的,直接就被干掉了,杀鸡儆猴,所以现在的总统都乖得很,自觉的明白总统就是份4年的合同工而已。
1%的人控制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控制法律,法律控制人民,米国就是靠这个再简单不过的游戏发达滴。
米国有民主自由吗?看上去似乎有,实际上从来就没有过。民主是人民主宰国家,而美国是1%富人主宰。自由是人民自由通过协商达成...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6
回来的飞机上看书,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愣了一会儿,我不认识这个人,只是觉得
很少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
看完才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
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
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
爱护无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
下的桃李。
——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

深夜里我一点点找他的资料。
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
他幼年已经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
”之事也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
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
每两周一次科学报告会,轮流作。“范围极广,如天演演说、苹果选种、煤,无线电报
之设...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在斯大林格勒的枪决行动
很多历史学家?多少历史学家?哪些历史学家?
不是步兵比步兵吗?怎么又拿坦克去跟步兵比了?标准到底是什么?
古德里安可是把德国军队估计成第一流的精兵的。那按照战斗力1:11的比例,岂不是
苏联人的步兵人头优势还要更大?
s**********e
发帖数: 33562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在斯大林格勒的枪决行动
“崔可夫元帅曾经自豪的回忆,1944年,作为全军第一流主力的近卫第8集团军结束休
整时,拥有4个近卫步兵军(12个师〕和大量加强兵器,而且这些部队在红军看来都是
满员率相当高的。可是一算,总共也只有76000人而已。”
引用军版精华区里的一段话。
s**********e
发帖数: 33562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在斯大林格勒的枪决行动
根据崔可夫回忆录,在1944年8月强渡西布格河战役之前,近卫第8集团军补充了兵力,
每师达到6700人。
这可是第一流精锐的近卫集团军啊。
t*n
发帖数: 14458
10
折冲这个官职就是折冲府的常务部队长,负责本府日常训练事务。出征时率领
征发的部队跟行军总管作战。可见4年之间,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官,苏定方已经
有了一定的地位,算是个中层军官。
大家都知道唐初的兵制为府兵制,战斗力极强,在唐初历次对外作战中都是中坚
力量。李靖一战定东突厥,主力也是府兵。奇袭定襄之后,突厥的颉利可汗已经
是惊弓之鸟,都吓出心理障碍来了。李靖决定追杀到底,突袭碛口颉利可汗的大
本营。令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先锋,可见他对苏定方能力的信任。苏定方不辱使命,
趁着大雾接近敌营,雾散的刹那直冲突厥军帐,一顿砍瓜切菜,突厥军顿时崩溃。
颉利可汗自己还好,有匹千里马,跳上去四蹄蹬开翻蹄亮掌,撒丫子跑了。他的
老婆,隋朝的义成公主运气就没这么好了,在乱军中被杀,儿子也给抓了俘虏。
关于义成公主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乱军中被唐兵甲不小心砍了,一种是其实
她也给抓了俘虏,随即让李靖杀了头。后一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义成公主虽然
只是宗室女,但是对大隋朝忠心耿耿那是没说的。萧皇后流落到窦建德手里的时候,
还是她连同一群遗老遗少一起接到突厥居住,企图什么时候东山再起,光复我大隋。
而且在突厥待...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1
《辽宁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我所接触过的炮兵兵器 ——王国章
近我于1933年进入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兵工署,直到1949年重庆解放,—共持续
工作了16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是从事炮兵兵器业务。现将我自己亲身接触过的有
关炮兵兵器的几件值得记载的事叙述出来,这些事也可以说是解放前16年中我国炮
兵兵器史的一部分。
一、中国的第一批机械化重炮
在旧中国的炮兵部队中所配备的火炮,绝大多数是75毫米口径的野炮或山炮。
这些炮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式样,射程近,火力小,用马挽曳或驼载,运动
性能极差,远远落后于30年代的战争要求。1934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在德国
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向德国订购了一批机械化重炮,口径为150毫米,炮管身长32
倍(口径),所以全称是“32倍15公分重榴弹炮”,简称“32倍15榴”。最大射程是
15公里,配备有榴弹和穿甲弹两种炮弹,弹重42公斤。榴弹作为杀伤和破坏地面目
标之用,穿甲弹可以击穿军舰的装甲,并能作为移动的要塞炮用。当时是以日本作
为假想敌人而计划的。全炮重量约6吨多,用汽车牵引,炮手都坐在牵引车上,指
挥官以及其余随炮人员都分别乘坐不同种类的专用...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12

这批炮其实也不是沙俄的。是一战进口的英国货,英国人自己用到1942年。芬兰人在苏
芬战争中缴获的也有,一直用到上世纪70年代。
老常用的海龟太多,没有第一流的装备,不敢上战场。
z***c
发帖数: 2959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温相评高华-1
高华是一个通才
2011-12-31 10:49:18|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高华是一个通才。研究历史的人如果不是通才的话,作品只会有匠气,而肯定不会有灵
气,没有灵气的作品自然是无法传世的。
为什么说他是通才呢?因为他看到的研究的乃至翻阅的绝不仅限于中共党史。搞历史研
究的人确实要坐得住板凳,但这不等于说是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的书呆子,举凡中国历
史上留下姓名的著名史学家,没有一个是书呆子。他们留下的哪怕是只言片语至今还在
深深震动着人们的心灵。
历史是一条河,不能割裂,不是说研究党史的,脑子就只有毛刘周朱陈邓叶这几个人,
说句不客气的话,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胸中都要包罗在内。这样的人当然很少,
但惟其少才可贵,才可敬。高华就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位。
有人说高华的作品看重的是权力和品质,要我说这样的论调连傻逼都不如,简直就是二
逼的言论。
什么叫品质?爱因斯坦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
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至于中国的老祖宗论述关于品质之于人的
历史评价方面的论断就更多了。皇帝老儿怎么样?牛逼吧,可还要内圣外王才行。内圣...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2959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温相评高华-4
我所认识的高华——2.聊天见人品
2012-01-06 00:20:23|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自2008年与高华相识,虽只区区三载,却也许多值得永久回味的东西,至今咀嚼不尽。
虽然也只是闲聊,但又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所谓“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
说”,可是高华却几乎从无议论人非,那么多的人在他处于困境的时候或者幸灾乐祸,
或者落井下石,或者作壁上观。但是,他从不抱怨一句。
我们聊天当中只涉及到三个人,一个是杨奎松,一个是徐庆全,一个是贾舒云。这三个
人在学术上同他的观点分歧很大,有的甚至是南辕北辙,高华却只陈述事实,不加任何
评议。这已然不仅仅是恕道,而且是厚道。
史家的史德不但是为史时的德行,更是做人的德行。只有这种品德的人才会朝着良史的
方向发展,才会写出良史。
爱因斯坦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
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用这句话来概括高华的道德文章,并非过誉。
w****2
发帖数: 12072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精彩点评高华书中的太多诛心之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9 21:33:03 2012, 美东)
http://www.cchere.com/alist/3636921
我不同意高华对延安整风问题尤其是对毛等人的分析,也许有个人的倾向问题,但我觉
得最主要还是高华的书写得不好,太多的猜测,太多诛心之论,而背后是他把个人的家
庭经历和政治倾向带进他的分析了。
我没法在此逐页分析,我只信手举书中几个例子。由于是多年前看的,不完全准确。
书一开始讲毛与王明、博古、张闻天、周恩来的历史恩怨,算是交待延安整风的来龙去
脉。但真的如此吗?中共在毛主政之后,确实逐步成熟了,独立性增强了,根据地扩大
了,军队增加了,当然还是犯了各种错误,包括各地的左倾错误,但没有持续的普遍的
广泛的可以称之为路线的错误;延安整风之后,七大之后,中共确实生龙活虎。用周的
话来说,大意是这几年来的经验证明了中共找到了自己的领袖。但高华在书中称,这是
周在受到毛的批评打击之后...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雪珥《大清房地产特区》
雪珥:大清房地产特区
租界内的房地产奇迹,根本上与资金无关,与技术无关,而与政治有关:它所享
受的,是法制与维稳带来的巨大红利……
当维多利亚花园在1887年的军乐声中正式开放时,天津的英租界已经初具规模:道
路、港口、码头、教堂、市政厅和公园等。这是一个欧化了、与传统中国风格迥然不同
的“新城”。
令天津人吃惊的是,在这座“新城”中,市中心不再是代表权力的诸多衙门,除了
一幢毫无官气的市政厅之外,市中心就是花园等公共设施。
此时的天津租界,依然是宁静的。资料显示,20年前(1867),这里只有112个洋
人,20年来,依然没有大的增长,一是因为百废待兴,条件艰苦,洋商们更愿意呆在上
海,二是因为实现严格的“华洋分居”,华人们很难进入租界,导致租界内的服务行业
几乎成了空白。此时,能看到天津房地产“钱景”光明的人,寥寥无几,刚刚从上海投
资失败的泥潭中挣扎出来的徐润是一个例外(参阅本专栏5月30日《大清“房奴”富豪
》)。
根据自己在上海的经验和教训,徐润坚信,天津房地产的春天即将降临。事实证明
,这次他又是对的。
在内忧外患频仍的大清国,只有租界内可以提供相对和平、稳定,而且法制化的...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8614
17
这个我老N年前就总结过。
我天朝要成为世界第一流国家,必须要能输出原创性意识形态。像汉唐那样。否则只能
是个二流国家。
所以呢,如果朝廷有志存高远,“中华民族第三次伟大复兴”,就必须从儒家为代表的
传统意识形态中寻找出路,当然需要吐故纳新,所以必须来一次“文艺复兴”,革除不
合时代的东西。
c*********2
发帖数: 3402
18
http://rmrbw.net/simple/index.php?t411306.html
人民日报1971-09-10第2版
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大庆道路胜利前进——批判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破坏工业学大庆的罪行
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大庆道路胜利前进——批判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破坏工业学大庆的罪行
国家计委写作小组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在如何发展我国工业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激烈斗
争。工业战线要不要学大庆,怎样学大庆?就是这场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庆油田是我国工人阶级依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
线的激烈搏斗中,粉碎了国内外阶级敌人的干扰和破坏,克服了生产建设中的重重困难
,高速度、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发和建设起来的,是我国工业战线上贯彻执行毛主席革
命路线的一面红旗。大庆油田是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坚持政治挂帅、大
搞群众运动和系统学习、运用解放军政治工作经验的榜样。伟大领袖毛主席及时发现、
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大庆经验,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伟大号召。在毛主席的伟大号
召下,我国工业战线的广大革命群众,掀起了工业学大庆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
...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9
我觉得也没什么相克的
中共队所谓不怕沙特,主要就是82世界杯预选赛
连赢了它们两场而已。
那时的沙特还真不是亚洲最强,那时党国队连亚洲老大科威特都能赢
可见那时还算是亚洲第一流球队呢
后来么,党、沙两队就慢慢分化了
96亚洲杯被人家大四喜大翻盘,02世界杯预选赛因避开沙特而沾沾自喜
党国队明明就是怕人家,还应要拿81年战绩壮胆
S*******r
发帖数: 11017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布列斯托要塞的影评
周末看了本片,在豆瓣上找到这篇影评,写的真好:
http://bbs.tiexue.net/post_4832077_1.html
2010年11月4日在莫斯科首映的白俄罗斯电影《布列斯特要塞》,是近期影响比较
大的一部战争电影。这部电影改编自前苏联作家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
米尔诺夫完成于1957年、增补于1964年的同名纪实文学作品,1957年苏联将该书拍摄为
电影《坚守要塞》,同年,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后在我国上映。2010上映的《布列斯特
要塞》是此书第二次被拍成电影,电影在基本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为了突出人物形象
和故事情节,对人物的事迹进行了精炼和修改。这部电影以步兵333团军乐排学员亚历
山大•阿基莫夫(原型叫做彼得•克雷巴)回忆的形式、从步兵44团政治副
团长团级政委福明等数名红军指战员的视角描写了1941年苏德战争最初的国境地区交战
中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为激烈、突出体现了苏联红军顽强坚韧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布列
斯特要塞战斗,一经上映就引起极大的轰动,在中国国内也赢得了相当观众的喜爱。但
是,由于这部电影我国并没有正式引进...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长文:大海将星-南沙海战编队指挥员陈伟文纪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7 00:19:18 2012, 美东)
打倒卖国先富软骨头买办党!
大海将星
-南沙海战编队指挥员陈伟文纪事
陆其明
1988年3月14日,中越两国海军舰艇编队在赤瓜礁海域进行了一场南沙海战。
那场海战给人们留下了层层迷雾:引发海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具体过程怎么样?国内
外媒体为何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嘉奖令为何迟到半个月?中方编队指挥员陈伟文将军
的命运又如何?等等。这一切,随着时光流逝,迷雾逐渐敬开,终于露出了事实的真相。
一、争议由越南“干预”我国建设74号海洋观测站而激化
1987年12月。
一天,海军榆林基地司令部参谋长陈伟文接到了出席广州军区四级参谋长会议
的通知。临行前,基地司令员杨玉书嘱咐陈伟文:开完会就在广州休假。而陈伟文表示
,形势多变,到时根据情况再说吧。杨司令员认真地说,不要 “再说”了。陈伟文还
想说什么,杨司令员又强调了... 阅读全帖
h*****5
发帖数: 566
22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爱尔兰史
弗·恩格斯写于1870年5月—7月上半月,第一次用俄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
1948年版第10卷,原文是德文,俄文是按手稿译的。
自然条件
欧洲的西北角有一个国家,它的历史我们将要加以研究;这是一个面积为1530平方德里
或32500平方英里的岛屿。而在爱尔兰和欧洲的其余部分之间还有一个三倍大的岛屿,
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称它为英格兰;这个岛屿从北、东和东南三面环抱爱尔兰,只在
朝向西班牙、法国西部和美洲方面给它留下一个空隙。
把这两个岛屿分隔开来的一条海峡,南部最狭窄处是50—70英里,北部有一处是13英里
宽,另一处是22英里宽,所以在北部,爱尔兰的苏格人早在公元五世纪以前就移居到邻
岛,并在那里建立了苏格兰国。南部的海峡太宽,爱尔兰人和不列颠人的小船都无法通
过,甚至对罗马人的近海航行的平底船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障碍。但是,一到弗里西
安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以及后来的斯堪的那维亚人大胆地坐上龙骨船驶进一望无
边的大海时,这个海峡就不再成为障碍了;爱尔兰遭到了斯堪的那维亚人的海盗式的侵
袭,并且成了英格兰人的唾手而得的猎物。而一当诺曼人在英格...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1933
23
蔡元培为何在十年间七辞北大校长?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均无争议的历史人物大约只有两个:一个是孙中山,一个是蔡元培
。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去世时,国共两党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国民党的《中央日报》
推他为“万流景仰,高年硕学”;共产党的《新华日报》称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提起蔡元培,世人都会想起他扮演过的一个重要角色:北京大学校长。北大之所以
成为国人心目中向往的大学,实始于蔡元培是他一手塑造了北大精神,称他为“北大之
父”并不为过。
蔡元培为什么受到朝野各方的一致尊崇?当然是因为他的道德学问:一是中、西学兼修
,学问背景特殊;二是对革命、对教育有特殊贡献;三是个人品德高尚,无可挑剔。
第一代真正“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
先说他的学问。蔡元培出生在绍兴城里,早年的科举道路可以说一帆风顺:17岁中秀才
,23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28岁成为翰林院编修,用中国过去的一首诗来讲,可说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读书刻苦,楼上读书,楼下起火浑然不知。
夏天读书蚊子多,就找个空坛子,把脚伸进里面。从17岁到28岁的11年间,他走完了科
举考试的整个过程,功名富贵已是囊中之物。按...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596
24
摘一段看看,好像说的有些道理, 尤其说陈寿的那段.
细说三国》二七、诸葛亮德为人
在所有的三国人物之中,最能受到当代与后世的人崇敬的,是诸葛亮。孙权与蜀汉
结盟,盟书中没有提到后主,也设有提到他孙权自己,却明明白白标出了“诸葛丞相”
四个字。赞扬诸葛丞相“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被诸葛亮打得抬不起头来的司马懿,一生不曾在别人手中吃过败仗,应该是对诸葛
亮“恨之入骨”了。这位司马懿却在蜀汉军队撤退以后,视察了一番诸葛亮的营垒布置
,忍不住说出“天下奇才”四个字,表露了内心对诺葛亮的佩服。
诸葛亮不仅有才,更重要的是他有德。刘备在临死的时候,一面对诸葛亮亲口说:
“君才十倍曹丕”;一面写给后主与鲁王、梁王等几个儿子,说“能叫人佩服的不是才
,而是德。……你们应该以(诸葛)丞相为师”。字里行间,刘备向儿子们称许了诸葛亮
的道德足以服人。
刘备左右的两员虎将,具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关羽、张飞,膂力与诸葛亮不成比例,
在年龄上也比诸葛亮多出了一大截,而且关羽也念过《左氏春秋》之类的书,张飞写字
也写得出够资格刻在石头上作为碑铭的雄浑的字;这两人虽然在刘备开始对诸葛亮礼遇
之时,有点儿不以为然,过不了...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033
25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失败检验“走出疑古”
文章来源:大樗树下 文章作者:吴光泳
1996年5月,“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正式启动,国家史无前例地
投入了几千万元的资金 ,让一向经费少得可怜的社科界瞠目结舌。5月16日在该“工程”
启动会议上,宣读了《超越疑古,走出迷茫》的官方发言,政府将“工程”定性为“凝聚
力工程” ,从此,有人自称于1992年“大胆”提出的“走出疑古时代”由一个私人口号
上升为官方口号。外国学者观察到:“‘走出疑古时代’正演变为国家的口号” 。提倡
者抓紧机会,马不停蹄地接待媒体采访,强调“工程”“将大大有利于中国文明的寻根探
索,提高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这显然是在说:一贯鼓吹“
东周以上无史”的“疑古派”推翻战国以来三代同源、黄帝一元的古史框架,打消了中华
民族的自信心,瓦解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不利于统战 ,副作用更加明显。“工程”结
束后又投入400多万元进行“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走出疑古”的提倡者依然是领导
。这还是预备性研究,真要研究起来,还不知是何等规模。由于事态还在发展,“走出疑
古”的发展趋势还无法预...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7128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fatblackliar (轻风拂山岗),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1 19:43:47 2012, 美东)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也莫衷一是。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是宿命的:历史只好如此,甚至也只能如此。借用黑格尔的那句
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研究总是把我们带进历史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研究的
目的不是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而是替历史辩护,把历史的已然解释成历史的必然。这
种现象近一段时间有所改正,但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把历史解释成必然。
说到中国人的深刻的奴性,历史宿命论是它的民族心理基础。一种理论如果把失败理解
成不可避免的,就意味着他将会迎来另一次失败。反复地失败,反复地替自己的失败辩
解,奴性的而且是宿命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民族心理中站稳脚跟。
尽管传统得历史观把两宋定位为历史的正统,在实际上,... 阅读全帖
HQ
发帖数: 19201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奇怪有人居然饭项羽
是啊,你有本事这样能统一天下,你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流的牛人。
造成局部绝对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本身就是"伐兵""伐城"时候的最上乘的兵法。不过
也都
是"其下"而已。
k***r
发帖数: 13724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流行谈楚汉,那问问关于赵高
无聊看wiki,上面关于他的早年
“赵高是赵国的疏远宗室子弟,家族流亡至秦国。他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
残缺,被收入秦朝官府专门设立的收容刑满释放人员工作的隐官,赵高兄弟皆出生于此
。赵高因为自己的出身而地位卑贱,但秦王政听说他办事干炼坚忍又精通于刑狱法令,
于是破格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在此期间赵高侍奉公子胡亥,教授他决断讼案。赵高
曾犯下重罪,秦王政让蒙毅依法惩处,蒙毅判处赵高死刑并剥夺了他的官籍,但秦始皇
因为赵高办事勤勉尽力赦免了他,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
另有评价
“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著《陔余丛考》指出赵高本为赵国公子,因痛惜自己国家被秦国所
灭,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自宫后进入秦宫引发秦朝内部一系列争斗,杀尽秦朝宗室,灭
亡秦朝,赵高的所作所为志在复仇,并指出此段资料来源于司马贞的《史记索隐》。[
41]根据此段资料多有诗歌赞美赵高为国复仇之举:屈大均有诗赞美赵高:可怜百万死
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赵高生长赵王家,泪洒长平作血死。报赵尽倾秦县郡,报韩只
得博浪沙。[42]吕星垣有诗赞赵高:赵高赵国诸王孙,求为秦贼肢体残。赵高名在列仙
传,何得仙家滥其选?索引戋言颇辩冤,鹿马...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BSSD] 温太真玉镜台
这里也发一下,戏说,轻砸~
敷衍两晋南北朝故事的,元杂剧里还有一出更著名的温太真玉镜台,是关汉卿所作,主
角是温峤,由世说新语假谲里面这个简短故事而来: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
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 便足慰
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
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 掌大笑曰:「
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此则故事短而有韵,这位表妹"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明爽真率,风度可喜。玉镜台
来历还特地带出, 见温峤始从北来,身为刘琨使者,而曾在刘琨处身为“谋主”的身
份,更显故事真实。但是笺注里前人早就指出所谓从姑刘氏与晋书本传不符,进而怀疑
此事亦为杜撰。从姑,从祖姑也,自然为温氏,刘氏应为女家之父姓,所以关汉卿也这
么写,"从姑"出场自报家门,说:
老身姓温,夫主姓刘。
而晋书本传,温峤去世后,
其后峤后妻何氏卒,子放之便载丧还都。诏葬建平陵北,并赠峤前妻王氏及何氏始...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0
☆─────────────────────────────────────☆
dangran (当当当) 于 (Wed Aug 8 04:17:40 2012, 美东) 提到:
2012年6月,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夏含夷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报告简本发
表十年后仍无繁本,恐怕将来也不太可能发表。”
200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关键数据在美国“亚洲学协会”年会被质疑“站不住脚”
中国政府在上世纪末只花了上千万人民币、只搞了五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就于2000年
10月验收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工作成果《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并对其颁发“全国十大科学进步奖”。这个研究结果看似光鲜,但其中的数据
经不起质疑,戳破了之后“断代工程”的成员还死不认账。
2002年4月4日至7日,美国“亚洲学协会”的年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专门邀请了“
工程”的学者来美讨论。在会议上,美方与会学者蒋祖棣以自己带去的计算机和OxCaI序
列程序当场对“工程”以同样程序处理的若干碳-14数据重新进行验算,结果明显与“工
程”的有差距。中国方面参加会议的“工... 阅读全帖
l**h
发帖数: 998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裕的optimal strategy是什么?
巴顿说
I don't measure a man's success by how high he climbs but how high he
bounces when he hits the bottom.
刘裕李二确实不太好比, 难说谁高谁低, 但肯定是一个级别的 - 都是第一流的帝王/军
事统帅
而刘邦, 重八, 主席则是超一流统帅, 高出一个级别
w******r
发帖数: 3156
32
王孝杰就属于我说的tier 2的名将,第一流的都被整死了,就显出他来了。最后是和契
丹人打的时候坠马而死吧。
K**********i
发帖数: 22099
33
那倒是。
不过德国步兵也是世界第一流的步兵了。
而且美国强在步兵炮兵空军协调非常好,就很难分清究竟是谁在起作用了。

1
K**********i
发帖数: 22099
34
我是觉得当时其它人也都没文化,连英文都不会说,怎么勾结美军?
再说里面的其他人都是忠心耿耿的。毛产党外战不行,但清洗内部绝对是第一流的,能
混到彭德怀身边的,肯定应该是政治过硬的。
再说当时又不是精确制导,就算有内奸,这种轰炸能不能达到目的也是难讲的。
好像当时因为天天轰炸,他们都习惯了,也都不怕。
v**e
发帖数: 8422
35
整合统一 霸气巍巍
——话说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之三
内乱分裂,是民族生存的另一个根本性威胁。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民族之林的残酷竞争中,内乱分裂必然导致强敌入侵与外来
势力的各种不正当进入,从而最终灭亡这个民族的文明生存方式。民族的灭亡,虽然不
是全部个体生命的毁灭,然则却是个体赖以存在的文明根基彻底瓦解星散,使灭亡后残
存的个体生命丧失精神创造力与传统生活方式,沦为精神乞丐,沦为行尸走肉。惟其如
此,民族的内乱分裂,绝不仅仅是国家民族的灾难,从根本上说,更是每一个体的灾难。
某个民族如果发展到以国家形式生存的程度,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文明已经成熟。
从此,国家就成为这个民族的生命形式,成为这个民族的外壳与灵魂,国家的兴衰荣辱
就成为这个民族的生命轨迹。从本质上说,民族的分裂内乱所侵害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国
家形式,通过对国家形式的破坏而消解浸蚀民族生存能力,从而对整个民族带来毁灭性
灾难。
我们已经无法确切的知道远古历史上那些曾经辉煌过的民族一朝覆亡的具体原因了
。但是,进入我们视野的历史舞台上,依然在不断上演着相同或相近结果的民族悲剧。
回溯上游,基本原因也大体无二。前苏联作为一个多民族的...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感于一些讨论
“夸”和“吹牛”是不一样的。
蒙古的弱点我从来不避讳,蒙古攻南宋慢我也承认。
我个人没有把宋贬低,但如果某些人非要说不附和吹牛,不附和宋是宇宙第一强国,就
算“贬低”的话,我也没话说。
宋是否被贬低,不在于宋发没发明印刷术、高达、金融学和糖葫芦,即使这些都没有,
宋什么都没干,以它的人口和疆域,也没人敢说是小国,对否?
而我看蒙宋战争,宋朝的亮点真的是不多。且不说“打死蒙古大汗”没法证明、只是一
种说法,就算真打死了又如何?罗马执政官阵亡的多了去了,毫不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罗
马的伟大。
有一个问题是,蒙古的对手并不只有宋一个。蒙古之所以为蒙古,并不是因为击败了宋
。换句话说,某些人总是想象蒙古倾国之力都灌注在宋上,而宋力抗强敌,这完全是思
维局限,因为蒙古当时太大。
而胜负,不完全代表历史的走向。越南、日本照样抵抗住蒙古,所以说越南是比宋、中
亚等诸国都伟大的文明?
宋所倚靠者,大抵都是地利而已,以及蒙古要花时间训练水军。如果强大,我也承认是
南朝地大物博,而不是南朝人善战。
而话最后说回来,我所反对的,只是把宋包装成技术先进、文化无敌、战斗力第一流的
宇宙第一强国,尤其是那些可笑的发明... 阅读全帖
i***z
发帖数: 7508
37
伯颜下江南,不杀一人!
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流的军事、政治人才。如果我们要从历史上找
一个人物来兼任当今国务院总理和国防部长职务,那么,真还找不出比他更适合的人选。
苏天爵在《元朝名臣事略》里是这样评价他的政治才能——“天质高厚,风神静明,英
伟端大,刚介庄廉。当大任而不动,遇大论而善断。言笑有时,喜愠莫测。恒负天下之
重,以神器尊安为务。仁视群品,无间亲疏,义使众材,无比适莫。故四海公论,翕然
归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刘敏中在《平宋录》里是这样评价他的军事才能——“其折冲御侮,极有方略,信赏必
罚,得士众心,尤明于知人。其或以文进,或以武用,无不称职。临戎制胜,规画经理
,英谋独运。以之攻城野战者,某处宜攻,某处宜守,某时启行,某时利战,如此而成
,如此而败,临机应变,间不容发。与夫兵家奇正分合之术,车骑卒伍之阵,山泽水陆
之战,若合符节,信乎其深于兵矣。孙子论智、信、仁、勇、严五者,丞相实全之。”
然而,他在当今时代的名气与他伟大的历史功绩并不相孚。许多蒙古人只知道四杰四狗
却不知道伯颜这个名字,许多汉族人对于文...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经典文明覆灭之谜
送交者: 芦笛 2014年05月08日15:53:39 于 [天下论坛]
好莱坞拍得最好的电影,我觉得是Planet of the Apes,中文译为《人猿星球》。那影
片是我出国后不久看的,其出人意表而又处处与先前的伏笔呼应的结局令我震撼莫名:
宇宙飞船船长泰勒和哑巴女友诺娃历尽重重磨难,终于绑架了猿人国国师爷Dr Zaius。
泰勒从他口里得知,猿人世界之外的禁区内,存在着一种远比当代猿猴文明先进的远古
文明遗迹,于是两人便骑马前往。待到转过了一个山崖,眼前赫然出现了落在海滩上的
自由女神头像。他这才顿悟,原来在他离开地球作时空旅行期间,人类文明已经毁灭了
自身,飞船并不是降落在什么人猿星球上,而是公元后三千多年的纽约附近。他绝望地
愤怒地痛苦地大声诅咒着愚蠢自杀的人类,身不由己地跪倒在海滩上:
这电影述说的不是虚构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
日本作家盐野七生在《古罗马的故事》中介绍:
“在现代南法的尼姆(Nimes)地方仍留有一座‘卡尔桥’。这是一座全长三百七十公
尺、高四十八公尺,附有步道的水道桥,为了供给尼姆居民用水而建。罗马帝国灭亡后
,中世纪的人忘了这是罗马人留下来的东西,反... 阅读全帖
z****z
发帖数: 2054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震的回忆录里有一段
关于刘伯承的记载:
“1951年1月15日, 军事学院召开成立大会, 我也有幸应邀参加。 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 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陈毅司令员受中央军委的委托, 向军事学院授
军旗。面对庄严的军旗, 刘伯承院长肃然起立, 整理军容, 雄姿英发, 健步走到台
前, 右膝跪地, 双手捧起军旗, 亲吻下角, 然后起身立正, 郑重地从陈
毅同志手中接过军旗。”
这个亲吻军旗的动作应是向苏军借鉴的。
在中共建国后共军接受苏联帮助和指导,向苏联学习的大背景下, 刘伯承南昌起义后经
历过的苏联军事教育对于南京军事学院初始的办学方针应该也是有影响的,
在苏联接受的正规军事教育, 也使得刘伯承和大多数半路出家或少部分在黄埔政治关系
学院军训过的中共将领不同,在共军军事教育和部队正规化建设上,他有着
举足轻重的发言权。
肖克在他的回忆录里也提到, 对于建国后共军的共同条令,周恩来和聂荣臻的意见都是
只要刘伯承点了头就算通过了。
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如果说刘伯承的军事生涯还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 就是没有能够有
系统地去做一些军事思想和理论著述的工作。
而所谓中国的三个半军事家:蒋百里缺乏实战指挥的经历,...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0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六四事件”风云
大中小2014-10-09 07:03:12
多维历史
许家屯,生于1916年,原名许元文,江苏如皋人,抗战期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江苏省
委第一书记、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书记、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是中共第十一届
、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
常委。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他默许当时中共驻港机构支持学运。北京宣布戒严后
,《文汇报》以开天窗形式发表社论,刊登“痛心疾首”四个大字,对香港社会产生巨
大冲击。1990年4月,他获悉自己将被整肃后经《文汇报》总编辑金尧如安排出走美国
。1991年被开除党籍,并撤销全国人大常委职务。1993年著有《许家屯香港回忆录》。
以下是该书前言和第十四章“六四”风云。
许家屯(右)与杨尚昆关系不错
前言
我一向对写回忆录兴趣不大,总感觉到自己满意而又可供别人欣赏的事不多。对有些熟
人写的回忆录,自夸自大,“虚报冒领”他人成就为自己有的行为,更为反感。可是,
现在变了,要写回忆录了。
鬼使神差,临退休之年,碰到所谓“六四”事件,被卷入地方官原可置身事外的宫廷之
争。一...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唐朝繁华是一个谎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alee2013 (mi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唐朝繁华是一个谎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15 03:10:04 2014, 美东)
唐宋两代常常并称,其实两代差别是非常大的。先从经济上来说,两代从经济发展的程
度差别是很大的,宋代的生产力起码是唐代的十倍以上。唐代的繁华就那四个地方:长
安,洛阳,扬州,成都。它们常常被诗人写来歌咏,什么“曲江池”“芙蓉园”“胡姬
酒肆”“旗亭画壁”之类,误以为这就是唐朝的全部。其实这只是唐代的百分之一二三
,其它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地区是闭塞的农村和恬静的城镇。本文选自百度百家,作者韩
福东,来源日期:2014年2月3日。
唐太宗李世民
王学泰的感冒还没好,戴个大口罩,早上9点准时出现在约好的咖啡馆前。
他是一个守信的人,既然答应了受访,就一定要来;虽然老伴在一旁试图阻止。采访的
录音整理发过去之后,他改到晚上11点,血压升高,免不了又受到老伴的责难。他是一
个行事认真的人。
在接受我采访时,书商电话报喜,告诉他《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又再版了三...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0466
42
撞不死,美军防御力第一流的,你悲愤也没有用。
K**********n
发帖数: 10466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二战最强战斗力
扯几把蛋。
不提后勤等现实考虑,就算能登陆,也得被我北美红波民兵打出屎来。
红脖傻是傻,也排外,但保家卫国时战斗力绝对是第一流的,满地的斯大林格勒和游击
队。
x*****z
发帖数: 787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纳粹德国的党国主义教育
徐 贲
德国的教育体制可以追溯到中世纪,除了在纳粹时期的急剧恶化之外,一直是欧洲最好
的教育制度之一。德国在一次大战(1914-18)中战败后,帝国改制为魏玛共和国,战
后政治混乱,经济萧条,通货膨胀,失业严重,尽管如此,德国的教育仍然可以说是欧
洲最好的之一。德国教育一直贯穿着国家意志,国家主义成为德国文化的主导因素,从
中世纪的日耳曼帝国到1806年以后有名无实的“德意志帝国”,再到希特勒雄心勃勃的
“第三帝国”,“帝国”代表的是一种具有强烈国家主义诱惑的文化理想。理查德 ·
塞缪尔概括了这个概念可能具有的所有含义:“帝国构成了一种超级国家的观念。在理
论上它可以包容所有德国人,同时还可以为包容非日耳曼族的少数民族提供历史依据。
那种语言学的念头从来没有正视过这样一个事实:在德国的许多边境地区,德语与其他
语言已交揉在一起,要想分辨清楚只是枉费心机。”帝国的观念与日耳曼民族的神圣使
命感联系在一起,希特勒用极权统治、战争和种族灭绝的方式来建立伟大的第三帝国,
“按照古代的传说,第三帝国应该是一个永远安宁、和谐的时代,却被扭曲成一个死亡
和毁灭的时代”。[i]
1933年纳粹取得政权...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59
45
在今天,一代才女林徽因依然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不同于张爱玲的以文字立身,对林徽因来说,则是以身世个性传奇。她身世氛围,更多地折射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风尚,流逝的时光之水也冲洗不掉她的传世风华,反而更加迷人,令人追寻。
林徽因秀外慧中、多才多艺。她曾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之真谛,英文水平极佳。她兼具中西之美,既秉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又具备中国传统女性所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
在北京的文化圈里,她一直以才貌双全而闻名。由于徐志摩的文学引领,她写得一手音韵极美的新诗,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以她为中心,聚集了一大批当时中国的第一流文化学者,而她就是一个高级文化沙龙的女主人。
她是建筑史研究中卓有建树的学者,卷起袖子就可以赶图设计新房舍。她骡子骑得,鸡毛小店住得,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她不顾重病在身,经常颠簸在穷乡僻壤、荒山野岭,在荒寺古庙、危梁陡拱中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
她还是三个著名的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一个是与徐志摩共同出演的青春感伤片,浪漫诗人对她痴狂,并开中国现代离婚之先河;一个是和梁思成这个名字并置在一起的婚恋正剧,建筑学家丈夫视她为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另外,还是一个悲情故事的女...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46
嗯,整人是第一流的。
这个我信。不过真到美国或是欧洲日本,也是被人整的。
h******i
发帖数: 21077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史记孔子世家发微
第一,你为什么要看杂志?
第二,史记是第一流还是第二流?
你不如说《故事会》也是扯淡,所以史记扯淡没什么。
c********6
发帖数: 3483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曾国藩还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骂增剃头没啥稀奇,他也不算中国历史第一流的人物,不过要言之有物啊
h******i
发帖数: 21077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也来说说巴基斯坦
唉,我可能是狡辩,但是情况不一样。
印度、暴击斯坦都是英国主动放弃的殖民地,换句话说,不是他们自己硬生生打出来的
独立。
美国人民则是因为与宗主国冲突,有独立需求,最终主动发动独立战争并且击退了宗主
国赢得的独立。
就像华人在美国为什么比黑人好(至少对社会来说),华人来美国都是“主动”追求的
,而黑人则是“被动”出生在这里的。
巴基斯坦发展潜力?缠头偷偷渡、撞大楼、杀平民杀自己人第一流,真搞经济要是没金
矿没石油,基本全是穷光蛋。
s*******w
发帖数: 2257
50
陈毅之子陈小鲁:六四令我心灰意懒脱离体制(图)
文章来源: 史海钩沉 于
2015-05-31 09:22:54 -
陈小鲁,陈毅元帅之子。1986年从解放军总参二部以副师职军官身份,借调被誉为赵
紫阳御用机构的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工作,次年升任政改研究室社会改革局
局长,深刻参与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共政改,也亲身经历了“六四事件”及之后整
改研究室的整肃。在《陈小鲁:陈毅之子痛说革命家史》一文中,陈小鲁回顾了这段历
史。“在对政改研究室重点审查期间,杨尚昆也找过我,也是要我揭发”。在陈小鲁看
来。“我认为赵紫阳并不支持动乱。你要是说,他处理动乱不力,这可以,但是他绝对
不支持。支持动乱,就等于反党啊,他显然不属于反党。其次,赵紫阳没有反对老邓。
”整改研究室的这段经历,令陈小鲁心灰意懒,“没法奉陪了。我下了个决心,就是从
此不在体制里干了。换句话说就是,我不能再说违心话了。”
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
参与政治体制改革
不久,中央正好要搞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有个同学问我,你想不想参加政治体制改
革的研究?我觉得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值得参与。后来他就向鲍彤和陈一咨推荐了我
,把我从...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