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 发帖数: 9489 | 1 当然80后90后是不知道什么叫二简字的,只有我们53岁的知道
二简字非常丑,有的简直不像汉字,我称之为“二椅子太监字”,简称“二简字” |
|
j*****p 发帖数: 24000 | 2 我老小时候有很多地方都是写二简字的
比如说停车处,停字是单人旁一个丁字
道路的道字,是一个刀下面走字底 |
|
|
M******8 发帖数: 10589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短命的“第二批简体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3 00:58:13 2018, 美东)
http://news.qq.com/zt2011/ghgcd016/index.htm
繁简之争,是近几年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提出恢复繁体字,
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在两会正式递交关于繁体字的提案,还是马英九先生倡导“识
繁书简”,都让网友们为简体字、繁体字哪个更好争论不休。
这里我们不讨论繁简这两种字体的优劣,而是回顾一个我国汉字简化历程中被否定的产
物——“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曾经,我国的“副总理”被写为“付总理”;曾经,
发展的“展”字是尸体的“尸”字下面加一横。这种“超简化的”字体,仅仅试用过半
年就被叫停。
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它需要保持稳定,不是一块抹布,可以随便拿一块新的就
扔掉旧的。或许“二简字”能对繁简之争带来启示。
【起因】汉字继续简化是路线斗争需要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5 http://news.qq.com/zt2011/ghgcd016/index.htm
繁简之争,是近几年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提出恢复繁体字,
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在两会正式递交关于繁体字的提案,还是马英九先生倡导“识
繁书简”,都让网友们为简体字、繁体字哪个更好争论不休。
这里我们不讨论繁简这两种字体的优劣,而是回顾一个我国汉字简化历程中被否定的产
物——“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曾经,我国的“副总理”被写为“付总理”;曾经,
发展的“展”字是尸体的“尸”字下面加一横。这种“超简化的”字体,仅仅试用过半
年就被叫停。
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它需要保持稳定,不是一块抹布,可以随便拿一块新的就
扔掉旧的。或许“二简字”能对繁简之争带来启示。
【起因】汉字继续简化是路线斗争需要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毛泽东:汉字简化最终目的是汉字拼音化
为普及教育和方便书写而对汉字进行简化,自清末到民国,想法由来已久。但直到1956
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才从此正式揭开了汉字简化的序幕。总的来说,尽
管有得有失,56年《汉字简化方案》是总结了前人经验、谨慎梳... 阅读全帖 |
|
k*******8 发帖数: 2320 | 6 这个粗制滥造的简化方案 就是错误之一。当然了 没有纠正的错误多了 不差这一个
那个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 开始只简化了几百个字 被毛泽东骂了一顿 然后就加快
速度简化了2000多个字 光同音合并就搞了几百个 你说这样搞得好么?
还有 之前也说过了 当时文字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把汉字改成拼音 文革时推行过几年
全拼音课本 没成功
文革以后 在77年又推出了第二批简化字 二简字 推行了几年 又收回。现在社会上流行
的很多乱七八糟的字 就是二简字。
二简字和我们用的一简字 简化原理基本完全一样。归根结底,都是要为最终消灭汉字
作准备。二简字推翻了 一样原理的一简字就正确?只不过一简的错误坚持了几十年 “积重难返”罢了。
我平时对语言文字比较感兴趣 碰到过一般对语言文化有点兴趣和研究的 都对简化字颇
有意见 毕竟从文化角度出发 简化字对汉字的文化内涵伤害性是很大的。
我是一直想把这些年自己的想法总结一下 写一篇东西 但想想又没什么意思。毕竟日常
使用 没有人会在乎什么汉字的内涵阿之类的。一说简化字不好 就有“那你去用甲骨文
吧”这种言论。大概语言文字终究只是工具,只有我这种钻牛角尖的伪文人才会 |
|
wh 发帖数: 141625 | 7 以前很多书的插图是版画噢。我不大会看,觉得没劲……
我去查简体字是在什么时候流行开来的,查到一连串大事列表,没搞明白到底什么时候
全面流行,但过程肯定极为艰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E%80%E5%8C%96%E5%AD%97
抄几段:
1953年3月25日,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汉字整理组成立,开始着手拟定《常用汉字简化
表草案》。专家们采用普遍通行的简体字为主,辅以草书楷化的方法,选定了在群众中
比较流行的700个简体字,拟出第一稿。但毛泽东看过后却很不满意,提出:“700个简
体字还不够简,作简体字要多利用草体,找出简化规律,作出基本形体,有规律地进行
简化。汉字的数量也必须大大减缩,一个字可以代替好几个字,只有从形体上和数量上
同时精简,才算得上简化。”文改会估計漢字難以在短時間改為拼音文字,中間會有新
舊文字的過渡時期,因此在策略上需破壞漢字形體,削弱漢字效用,以簡化字創造漢字
內部利於拼音化的條件。
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简化字总表》。
1975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报请国...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8
近代汉字简化运动,源于太平天国,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
都书简体。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80%为后来采用(当
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38)。太平天国最有名的字是将「国(囯、国)」的「或」改成「
王」,不过太平天国灭亡后,文字简化运动也停止。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在这国事动荡、人心思变的年代,许多
知识份子忧国忧民,力主变法图强。维新运动时,一些爱国的知识份子考虑到若要救国
图强就要普及教育、培养人才,就要克服复杂的汉字所造成的障碍。在此思潮下,汉字
拼音化于焉展开。维新运动主要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皆主张文字拼音化,
但是维新运动只有百日,拼音化运动也胎死腹中。
五四运动的白话文运动为大家所知悉,事实上,文字简化运动应和白话文运动相提
并论,因为两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份。在此期间,许多人提出提升国人知识水平的
方法,要提升知识水准就先提升识字率,增加识字率就要将复杂的中国字简化。简化文
字获得许多知识份子的赞成,主张使用白话文的知识份子绝大部份赞成文字简化。著名
的国学家胡适也不反对。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9
近代汉字简化运动,源于太平天国,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
都书简体。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80%为后来采用(当
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38)。太平天国最有名的字是将「国(囯、国)」的「或」改成「
王」,不过太平天国灭亡后,文字简化运动也停止。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在这国事动荡、人心思变的年代,许多
知识份子忧国忧民,力主变法图强。维新运动时,一些爱国的知识份子考虑到若要救国
图强就要普及教育、培养人才,就要克服复杂的汉字所造成的障碍。在此思潮下,汉字
拼音化于焉展开。维新运动主要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皆主张文字拼音化,
但是维新运动只有百日,拼音化运动也胎死腹中。
五四运动的白话文运动为大家所知悉,事实上,文字简化运动应和白话文运动相提
并论,因为两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份。在此期间,许多人提出提升国人知识水平的
方法,要提升知识水准就先提升识字率,增加识字率就要将复杂的中国字简化。简化文
字获得许多知识份子的赞成,主张使用白话文的知识份子绝大部份赞成文字简化。著名
的国学家胡适也不反对。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10 说实话,感觉真是有意思,这么点事情,搜搜就知道前因后果,我凭着记忆搜了一下就
看到百度百科收录的内容。转一下吧。
2.近代
近代汉字简化运动,源于太平天国,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都书
简体。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80%为后来采用(当代中
国的文字改革P.38)。太平天国最有名的字是将“国(囯、国)”的“或”改成“王”
,不过太平天国灭亡后,文字简化运动也停止。
五四运动的白话文运动为大家所知悉,事实上,文字简化运动应和白话文运动相提并论
,因为两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在此期间,许多人提出提升国人知识水平的方法
,要提升知识水准就先提升识字率,增加识字率就要将复杂的中国字简化。简化文字获
得许多知识分子的赞成,主张使用白话文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赞成文字简化。著名的国
学家胡适也不反对。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
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1 汉字都差一点被这些马列主义外发犯给废除了
1951年毛泽东谈汉字改革:必须改革 要走拼音方向
文章摘自《党的文献》2010年第3期 作者:王爱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编审) 原
题为《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字改革问题。毛泽东自青年时代
起,就对文字改革萌生了兴趣并给予持续关注。抗战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文字改革的
主张,并对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给予了大力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毛
泽东对文字改革更是悉心指导,无论是确定文字改革的方向,还是制订文字改革的方案
,毛泽东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全面梳理毛泽东关于文字改革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正确评
价毛泽东在文字改革中的作用乃至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都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毛泽东曾经十分关注文字改革。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对于新民
主主义文化的认识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创立拉丁化新文字的主张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所
以毛泽东对拉丁化新文字给予了大力支持,使之得以在根据地试验推广。
(一)关注文字改革
文字改革的思潮,在中国由来已久。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0868 | 12 谎话说一千遍就是真理了?你这是在自我批评?废除的是太祖朝的二简字。改开朝拨乱
反正,根本没有什么第三批汉字简化,何谈废除?!
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了《简化字总表》
1977年12月20日,公佈《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称为“二简字”
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
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宣布废除“二
简字”。
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共收2235个简化字),此表在中國大陸使用
至2013年。 |
|
m*****n 发帖数: 3575 | 13 那些鼓吹简体字简单有效率的,你们干嘛不写二简字或者写成日文?的画一个圈?
很多简体字的确简化,比如远,比起逺,不过换了个声旁而已,我表示同意。
但是有些简体字,简的都丧失意义了,比如东,原字为倲的右边。改为丑陋的撇折不伦
不类,也不好记。
门字旁简的也难看死了,比如这个简字。
我觉得很多简的不错,省事也保留原义,有些则过分。 |
|
g*******1 发帖数: 6009 | 14 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
1950年蘇聯史達林指示將協助中國廢除漢字:「全世界都是要通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
主義而實現共產主義的,全人類的語言文都是要通過統一的民族語走向區域語,而實現
共同的世界語。」毛澤東對此附和:「中國文字改革的方向要走向世界各國文字共同的
拼音方向」。並采纳吴玉章提议,着手进行廢除汉字的工作。
1950年8月9日,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举行简体字的研究选定工作座谈会,商定了选定简体
字的四条原则:
整理选定已经通行的简体字,必要时根据已有简体字的简化规律加以适当的补充;
所选定、补充的简体字,以楷体为主,间或采取行书、草书,但必须注意容易书写和便
于印刷;
简体字的选定和补充,以最常用的汉字为限,不必为每一繁难的汉字制作简体;
简体字选定后,由中央教育部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实行。
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根据上述原则广泛搜集资料,编制了《常用简体字登记表》。应
征者对简体字的选定原则主要提出了“选定简体字应该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和“只有
少数楷化的草书简体可以采用”等意见。
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重新考虑了简体字的选定原则,决定完全根据“述而不作... 阅读全帖 |
|
c****i 发帖数: 7933 | 15 坚决支持二简字!不支持二简字的就是逆历史车轮而动!就是大傻逼!!!! |
|
w****2 发帖数: 12072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简体字的发展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4 16:17:26 2013, 美东)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
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
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
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
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
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
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 阅读全帖 |
|
F*********u 发帖数: 12190 | 17 不是这么简单,简化字并不都是同音字或形似的字 而是有一定简化原则的
其实二简字也使用了相同的简化原则 但是如果不放在词里看的话 可能不少人认二简字
会有一定困难 |
|
z*****i 发帖数: 1 | 18 台湾人看一简字,就跟你看这个二简字一样,放到整句整段话里没问题 |
|
z****6 发帖数: 10776 | 19 都是二简字惹得
http://zh.wikipedia.org/zh-cn/%E4%BA%8C%E7%AE%80%E5%AD%97
姓氏更动
“萧”写作“肖”,虽然老早民间对于“萧”就有这样的简化写法(《新华字典》载明
“肖是萧的俗写”),但实际历史上从未有人将肖作为正式姓氏。然而二简字将“萧”
简化成“肖”,连“萧邦”、“萧条”、“风萧萧”等词汇都变成了“肖邦”、“肖条
”、“风肖肖”。
其他的简化还有姓氏“阎”简化为“闫”、“蓝”简化为“兰”、“傅”“付”、“戴
”“代”等。由于现在改姓是相当麻烦的事件,需要将一系列个人资料修正,所以不少
人没有去改回来,最终使阎、闫、蓝、兰同时出现 |
|
c******s 发帖数: 1994 | 20 汉字简化常识
·方舟子·
这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台胞、老外跳出来攻击简体字,“简体字是共产党的
发明”啦、“共产党强迫大家使用简体字”啦、“简体字破坏中国文化啦”、“简
体字破坏汉字结构”啦,他们这些贻笑大方的攻击洽洽暴露了他们对简化字、甚至
是繁体字的无知。为帮助这些人了解汉字简化,参照有关资料,特编写这个常识。
欢迎翻译成英文贴到英文组去。
一、汉字简化简史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
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
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
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
、“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
、“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
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 阅读全帖 |
|
a********7 发帖数: 357 | 21 现在是所谓正体字,也不过是1874年满清政府规定的所谓“正体”而已。
正体之前,每个汉字都有几种写法,甚至某些汉字有几十种写法!所以满清要要规范而
已。但是那帮鞭子官,规范的原则居然是“笔画最繁者为准”,这就是违背了语言普及
的方便性了,建国初期要很快消除文盲才是最主要的!
简字体和繁体字,真说不准那个历史最悠久。如果说简字体割裂历史,那么繁体字也是
啊。都是将以前一个字有N种写法强行规定为一种。。但是你给要说字体复杂的才算代
表中国文化,那就是无理取闹了。字体简单,起码利于普及! |
|
y*f 发帖数: 2202 | 22 汉字简化常识
·方舟子·
这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台胞、老外跳出来攻击简体字,“简体字是共产党的
发明”啦、“共产党强迫大家使用简体字”啦、“简体字破坏中国文化啦”、“简
体字破坏汉字结构”啦,他们这些贻笑大方的攻击洽洽暴露了他们对简化字、甚至
是繁体字的无知。为帮助这些人了解汉字简化,参照有关资料,特编写这个常识。
欢迎翻译成英文贴到英文组去。
一、汉字简化简史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
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
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
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
、“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
、“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
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11593 | 23 好亲切,我才知道原来我小时候在菜摊还有小杂货店小食品店里看到的那些都是二简字
啊!
菜、雪、糖的二简字我都有印象。86年就废除了吗?我记得88、89那阵子还看到这些字
的,不过拿到学校去,语文老师会告诉我那些是错字。 |
|
j*j 发帖数: 5564 | 24 前些天看一个介绍西溪湿地的视频,听到西溪被叫做xixi, 觉得真的有点嘻嘻哈哈的
味道,让人不由得想笑。(在我老家,xixi是大人哄小孩尿尿的用语,相当于英语的
pee pee :)
普及普通话是好事,但是如果任由普通话压倒性地替换各地方言,则令人痛惜。
有些字,特别是那些用于地名的字,如果在一门象吴语这样被几亿人所采用的方言里有
不同于普通话的发音,那当地政府在登记地名时,不妨考虑用吴语发音来标注。
譬如“溪”字,在古汉语中主要念“qi”;康熙词典对之的解释是“【集韵】【韵会】
牵奚切”,也就是qi。现代的99年版《辞海》里对【溪】条的解释也是“xi,又读qi”。
一些无知的人也许以为浙江乡下人没文化,普通话没学好,所以把溪念作qi,却不知道
追根溯源起来,qi才是溪的正音。
可是这个连学术界权威都承认的不同读法,当地政府却不去坚持和宣传,而是媚俗地把
西溪标注为xixi,于是一个本来很好听的地名被搞得听起来有点滑稽。
同样,慈溪(ciqi)成了慈xi, 兰溪成了兰xi, 溪口成了xi口,等等等等。
溪字是江南地名中用得最多的字之一;因此,对吴语地区的人们来说,把溪盲目标注成
普通话...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25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
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
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
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
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
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
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
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徐则敏
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
而较适用...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3575 | 26 有些简体字以曾经出现过的草书行书为基础,可以接受。有些则自己瞎改。
这么说吧,诸位支持二简字么?如果不支持正是因为你自己学的就是这些简体字,你不
过拒绝改变成本罢了,别的免谈。 |
|
i***s 发帖数: 39120 | 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崛起,引世人瞩目。随着中外往来领域的日益广泛和程度的加深,世界各地都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一个非汉语环境下长大的西方年轻人要想学习汉语,之前大都会被告知: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我在大学的时候接触过一个瑞典留学生,他曾把学汉语的难度与学英语、日语相比较。最后他说:“学英语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学日语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学汉语是哭着进去,哭着出来。”
我的思考在于:东西方交流自16世纪就已开始,按常理,一种语言经过彼此四百多年的交际使用,对方应该能够掌握一些基本规律,入门的技巧也应被大家熟知并接受。可到了21世纪的今天,汉语依然被大多数西方人认定是“最难学”的语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缘于对新中国书刊海外发行传播60年的考察,我曾拜读过许明龙先生研究黄嘉略的文章,有所悟:所谓学汉语难,恐是西方人走进了一个误区。
误区一:从宗教的角度考察汉语
从16世纪开始,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一大批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把有关中国的社会制度、道德风尚、历史地理以及文化传统等一一介绍到欧洲,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还为此著书立说。于是到了17世纪,欧洲掀起了第一股“中国热”,汉语...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28 水茶“鋪”应改井水茶“舖”
“烟”馆应改为“菸”馆
逛仿古景区,绝大多数游客是去看风景,但对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刘兴均教授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却是去 “挑刺儿”。一年来,他在锦里、宽窄巷子、平乐古镇等仿古景区,共纠出490个繁简字转换或书写格式的错误之处。成都市市长葛红林亲自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对错别字进行整改。
“发”和“發”意思完全两样
“发”和“發”有什么区别?大多数人认为只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不同,但在刘兴均看来,则截然不同。他说,在仿古街区,“发”的繁体字不时被人们用错。
刘兴均举例说,在洛带古镇湖广会馆的展厅里,一件银制发饰的标版说明文字中,却把“髮饰”错写成了“發饰”。而这种情况在文殊坊文殊院街7号成都国学馆关于儒婚的介绍文字中也同样出现。“整篇儒婚的介绍都是采用繁体字,但是却在‘结发’和‘剪发’的描述中,把‘髮’都错写为‘發"。
刘兴均解释,简体字的“发”对应有出发、发展和头发两种意思,“但一旦要使用繁体字,则必须要根据不同意思使用不同的字。在古汉语中,‘發’代表出发、发展、发财的意思。而与头发之意相对应的则应是‘髮"。
仿古景区不仅繁体字用错,简体字也有错。刘兴均...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61 | 29 桔是二简字 已经正式废止不用了 当然做俗体大家还是写写 |
|
s***e 发帖数: 361 | 30 桔是二简字 已经正式废止不用了 当然做俗体大家还是写写 |
|
P**********l 发帖数: 324 | 31 这些合并都是简化的时候创造出来的,没有任何历史和文化上的传承
而且占的数量还不少,随便举还有發和髮 丑和醜
之后甚至还进一步发展出了更离谱的二简字 比如 蛋和旦合并等,文革后又废除了 |
|
y*h 发帖数: 25423 | 32 文化传播不是发电报,我们使用的每一个字眼、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都在履行
着保存文化传统的职能。在这个意义上,拒绝“北上广”这般浅陋的表述,就是拒绝将文
化降格至纯粹代码的高度
常江
一个近期媒体上常常出现的表述,把我给弄迷糊了,那就是“北上广”。第一次见到
有记者用这个做标题,竟然琢磨了半天,死活想不明白这是个并列结构还是个动宾结构,
抑或是“北把广给上了”。再读报道,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座大城市
的缩写。那一刻,我深深被这种来路不明的创造力所折服,却也同时为这个民族使用了几
千年的语言文字悲哀。
其实,这种毫无文化根基的“创造性”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这从一些
外国专有名词的中译名就能看个大概。民国时期延续下来的外国国名翻译,大多优美典
雅,如“丹麦”“瑞典”。一位做专职翻译的朋友曾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放到今天,
他敢打包票,这俩国家一定会被译成“丹马克”(Denmark)和“斯威登”(Sweden)。当然
,这是创造力低下的表现,还不算最可怕,因为至少没有让人摸不到头脑。比较高级的不
靠谱就是“北上广”这种,因为其创造者自以为很高明。此外,还有语言的... 阅读全帖 |
|
w***u 发帖数: 17713 | 33 我还记得很多,主要是推行二简的时候,我正是认字基本结束而学字能力还很旺盛的阶
段,那时我们语文老师没有我厉害,一批评我写错别字我就能有据反驳。
二简字基本开始往同音近音字大合并以及鬼画符的方向发展了。 |
|
t*******l 发帖数: 3662 | 34 当然,会简体字的很容易识别繁体字,会繁体字的识别简体字难度要大一些。
认识简体字的人,在看到繁体字记得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处理简化,和已知的简体字对
应起来,由于简体字的简化本来也比较直观,借鉴了连笔草书和各种偏旁不受的简化,
所以这种正向编码转换相对容易,类似一个数据的自然压缩过程。
反过来,认识繁体字的就很难从无到有的凭空生成新的信息和数据,来恢复繁体字,这
种解码的反向映射可能是一个一对多的过程,所以我认为难度相对大一些。
不同意的同学你可以找找看,看看简化字二次改革的那些个字,测试一下看看是你认识
繁体字容易,还是认识二简字容易。 |
|
t*****g 发帖数: 6101 | 35 二简字采取了很多草书中的写法,达到笔画简约的目的,这个其实是不错的。比如把具
体的具中的三横变成一竖,这样改不会产生任何歧义。但是有的东西是胡闹。比如学习
日语设计一个万用的偏旁“又”,或者“一”, 这就很让人困惑了。 |
|
|
u*****a 发帖数: 9489 | 37 那土共推行的简体字,就是轻度自恨外F
二简字(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九零后自行google),是中度自恨外F |
|
m*********w 发帖数: 6004 | 38
台湾称[俗体字]或口语上称[简字]
与大陆[简体字]无关
有时候还会夹杂日文汉字
大陆简体字,对台湾书写并没有影响 |
|
w*******e 发帖数: 15912 | 39 “量”字还是二简字,“习”用的繁体。总体来说庆丰帝书法艺术甩猫少将3条长安街
以上,略逊于才帝。 |
|
u*****a 发帖数: 9489 | 40 跟毛时代的二简字比起来,现在的简体字一样残害人,你怎么不骂
再说文字本来就是残骸人,消灭了文字多好,小学生一个字都不用谢了 |
|
u*****a 发帖数: 9489 | 41 标题里的那个二简字,暴露了你是53岁俱乐部的一员 |
|
|
B*Q 发帖数: 25729 | 43 蛋
繁体字适合的就是电脑时代
手写还不累死个人 |
|
y********l 发帖数: 3970 | 44 我觉得有些多意字应当整理一下。不同的意思应当用不同的字来表示。比如“干”这个
字。 |
|
|
c****i 发帖数: 7933 | 46 你也就是看习惯、用习惯而已,就别装了。
你有功夫给你软搞个大杀器,眼看就要慢性自杀了。 |
|
|
w****y 发帖数: 2952 | 48 手机上一坨坨的。我从来就没看清忧郁的郁是怎么写的。还有乌龟的龟。一个象形字,
比画个乌龟还麻烦。 |
|
w****y 发帖数: 2952 | 49 鸡蛋的蛋用元旦的旦代替。韭菜的韭变成三点水加个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