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 发帖数: 18811 | 1 国民党粤系六十六军始末
林诗学
国民党粤系六十六军,因系抗日开始时最先外调参加淞沪抗战的一支广东部队;且
在上海打过一场硬仗和经过南京突围,所以一般旧军政中人都略为知名。作者参加该军
有年,对该军情形颇知梗概;惟事隔20余载,一时回忆录述,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惟
望知者加以指正补充。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一次庐山会议上,决定采取“战而后和”的主
张。广东军队余汉谋部,也就是为了应付作战而将原有10个师,开始组编为五个军,即
62、63、64、65、66等军。66军就在此时筹备成立,军长叶肇,下辖159师160师,159
师师长谭邃,160师师长由叶肇兼,各师均辖两个旅,旅辖两个团。1937年8月13日,日
军在上海开始向我全面进攻,广东余汉谋部奉命派一个军北上淞沪参加抗战。军部于
1932年9月1日乃调集人马正式成立,惟该军当时只辖两个师。临出发前,余汉谋乃派教
导旅彭林生部归叶指挥,同时北调。1937年9月中旬,该军全部集中广州,乘粤汉火车
陆续北上直达汉口,再由汉口乘轮东下江苏镇江,再由镇江乘京沪火车到上海附近的南
翔车站下车。当时日军向吴淞口宝山一带进攻甚烈,66军马 |
|
j********b 发帖数: 565 | 2 五、回忆粤军援闽各役
蒋介石任援闽粤军总部上校参谋后,颇得陈炯明、邓仲元之信任,一切作战计划,
均交由蒋一手草拟,蒋所拟计划经陈炯明批准后由总部编印装成一册,分发至各支队司
令执行。按照所颁作战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用兵力二十余营,以许崇智
支队所属四个营任左翼,集中蕉岭,向武平、上杭进攻,俟占领后进窥长汀、连城。中
路分两部,以李炳荣支队、熊略支队共五营,从大埔方面进攻永定以进窥龙岩;以邓本
殷支队、罗绍雄支队共六营(交由叶举指挥)从饶平方面进攻松柏关以窥平和。右翼则
由参谋长邓仲元指挥洪兆麟三营及其他两营集中澄海、黄冈以监视诏安、云霄之敌。在
行将开始总攻以前,蒋介石还曾奉命至蕉岭大埔前线视察,并与各将领交换意见,随即
下令于5月17日全线总攻。左翼许崇智支队进展最顺利,不三日已占领武平、上杭,由
于许崇智在闽颇有虚声,且事先曾派旧部运动驻武平、蕉岭边境之福建省防军谢某一营
反正过来(编为第三十一营),同时,又运动武平、上杭民军蓝玉田、钟大辉各一大队
归附,因此,驻武杭敌军无甚抵抗而败退。中路我军进攻永定数日不克,陈炯明急令许
崇智派队协攻,许偕我亲率谢文炳、徐军雁两营前...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3 120年前的武汉在张之洞的湖广总督治理之下,可不是现在的武汉在中国的地位。张之
洞在慈禧的关照下,希望武汉的新洋务运动成为满清帝国的近代化转型的模范。但是张
之洞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超过了现在中共的所谓改革。张之洞在文化上建立了武汉大学
的前身,在军事上建立了新式陆军,和新式重工业兵工厂,和当时的高科技铁路,还又
民族轻工业,加上汉口原来的四大名镇的金融贸易地位,张之洞的湖广总督20年任期内
,武汉一直是当时中国的弄潮儿,和现在的上海,20年前的广州深圳是一样的地位,这
才有宋美龄27年到汉口觉得失落的一说。武汉的衰败是辛亥革命之后,虽然第一枪是在
武汉打起来的,但汉口却从此衰败。所谓风水轮回转。
看看历史就知道武汉的近代地位了: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
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天津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
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歲中進士
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歷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 原创:大道 荣升
保路运动给了清王朝致命一击
粤汉铁路是京广铁路南段广州到武昌间的一条铁路的旧称,全长1059.6公里,从1900年
动工到1936年筑成.自广东番禺起,经湖南至湖北武昌.
公元1896年,在督办芦汉铁路时(芦汉铁路是卢沟桥、郑州至汉口的铁路,是甲午中日
战争后清政府准备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张之洞、盛宣怀等提议修筑粤汉铁路.
1898年起招募商股,屡次不敷(指不够、不能满足),其后美国合兴公司表示愿为铁路
提供资金,建筑权遂归美公司.
该铁路先从三水支线着手,工事亦非常迟缓,于是非难之声渐起,英法二国遂暗中指使
华人出面,购买铁路股标,结果合兴公司之理事以华人占多数.英法又在暗中活动,国
人恐蹈京汉铁路之覆辙,遂群起反对.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湖北、湖南、广东三省人士,合作取消前约.次年,以美
金六百七十万向合兴公司将三水支线收回,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自办.决定由三省各就
本省地段,分担建筑,一方与英商汇丰铁路商订借款,德、法、美相继要求加入,宣统
三年,乃成立四国借款合同.接着商量工程实施,广东则从南至北,湖南则从长沙向南.
广东当年起,分段建筑,建... 阅读全帖 |
|
f**********4 发帖数: 2617 | 5 ☆─────────────────────────────────────☆
KingOfMaoLun (毛轮之王) 于 (Thu Sep 18 16:19:38 2014, 美东) 提到:
还是从澳大利亚和美国大量进口钢?
☆─────────────────────────────────────☆
afei (afei) 于 (Thu Sep 18 16:23:13 2014, 美东) 提到:
我国军好像直接进口武器
☆─────────────────────────────────────☆
roygreat (Light be with you.) 于 (Thu Sep 18 16:30:17 2014, 美东) 提到:
那时候管钢钉叫“洋钉”
☆─────────────────────────────────────☆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于 (Thu Sep 18 17:46:49 2014, 美东) 提到:
还有倭瓜,番茄,洋葱,胡箩卜.....
☆───────────────────... 阅读全帖 |
|
G***Y 发帖数: 9698 | 6 广州铁路始于黄沙
大洋新闻 时间: 2015-10-12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曾卫康
透过“第一”
看广州
每次经过广州黄沙珠江隧道口都会看见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雕像。他正是从此出
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其后,他主持修建粤汉
铁路,而当时的广州站在设在黄沙后更名广州南站。如今广州南站已搬迁到番禺,成为
广州火车新客运站……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中国中车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建国66周年,
漫步广州城,广州火车站、广州火车东站、广州火车南站、广州火车北站,穿越广州城
的普铁、高速铁路,始发广州的火车曾经见证中国速度,每年广州火车站春运依旧见证
着中国之惊天变化!
文/广州日报记者曾卫康
图/广州日报记者骆昌威
詹天佑修粤汉铁路 广州南站就在黄沙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在修建京张铁路取得成功后
,詹天佑曾经返回广州修建粤汉铁路。詹天佑雕塑所在地黄沙,正是粤汉铁路站点黄沙
站,也是建国后广州南站所在地。
据广州市志记载,广州南站修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当粤汉(广州到武汉
)铁路兴修时该站被称为黄沙站。该站曾... 阅读全帖 |
|
G***Y 发帖数: 9698 | 7 广州铁路始于黄沙
大洋新闻 时间: 2015-10-12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曾卫康
透过“第一”
看广州
每次经过广州黄沙珠江隧道口都会看见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雕像。他正是从此出
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其后,他主持修建粤汉
铁路,而当时的广州站在设在黄沙后更名广州南站。如今广州南站已搬迁到番禺,成为
广州火车新客运站……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中国中车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建国66周年,
漫步广州城,广州火车站、广州火车东站、广州火车南站、广州火车北站,穿越广州城
的普铁、高速铁路,始发广州的火车曾经见证中国速度,每年广州火车站春运依旧见证
着中国之惊天变化!
文/广州日报记者曾卫康
图/广州日报记者骆昌威
詹天佑修粤汉铁路 广州南站就在黄沙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在修建京张铁路取得成功后
,詹天佑曾经返回广州修建粤汉铁路。詹天佑雕塑所在地黄沙,正是粤汉铁路站点黄沙
站,也是建国后广州南站所在地。
据广州市志记载,广州南站修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当粤汉(广州到武汉
)铁路兴修时该站被称为黄沙站。该站曾...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8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660
袁伟时
辛亥百年,初夏时节,独坐书房,心潮翻腾,为什么一个历时267年的大帝国那么经不
起风浪?自问自答,无遮无拦,只求自己信服。录下要点,公诸同好。
(一)黄花岗:损失惨重的孤注一掷
问:百年前的辛亥,够热闹的。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的黄花岗烈士的壮举以后
,前仆后继,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不愧为历史大转折。
袁:胜利者为自己的统治制造合法性,喜欢夸大自己的功绩。国民党及其追随者书写的
历史,水分太多,不足凭信。黄花岗烈士的精神当然值得敬佩;为反对专制制度献身,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但从历史进程看,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作用都被夸大
了。
应该如实把辛亥革命看成是多种因素汇合的产物。1911年11月15日出版的《东方杂志》
发表了该刊主编杜亚泉用高劳的笔名发表的《革命战争记》,对刚刚发生的革命,分析
就比较全面:
“当时下有鼓吹革命之党人,而上复有制造革命之官吏;立宪其名,专制其实;商路则
收归国有;外债则任意大借;代表则递解回籍;内阁则...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8227 | 9 盛宣怀, 中国最早的两所现代大学(北洋-天津大学,南洋-交通大学)的缔造者。
慈禧对盛宣怀的评价:“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
李鸿章对盛宣怀的评价:“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职敏瞻,堪资大用。”
张之洞对盛宣怀的评价:“可联南北,可联中外,可联官商。”
孙中山对盛宣怀的评价:“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
(非影射,但历史总有很多巧合)
被地方既得利益集团盘踞的各省铁路公司,其实已经成了暗无天日的黑箱。盛宣怀
和中央的政策,示好于民,媚眼并非抛给他们。黑夜给了他们黑色的眼睛,那并非用于
寻找光明,而只是用来寻找如何让黑夜更为黑暗的路径而已…………
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久未登台的盛宣怀,渴望的就是一亮相便能赢
得满堂喝彩。
这本就是他的舞台。自1896年执掌铁路总公司,到1908年,在这12年的时间里,他
都一直是中国铁路这个舞台上的名角儿。
但在内部的权力倾轧中,他被赶到了上海,以邮传部副部长(“侍郎”)的身份谈
判对外商约。直到1910年的8月份,他才回到北京,却依然是个副部长,更尴尬的是,
部长(“尚书”)居然是他以前的下属唐绍仪。于是,两人都只好称病。
唐绍仪勉强干了几个月...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8227 | 10 盛宣怀, 中国最早的两所现代大学(北洋-天津大学,南洋-交通大学)的缔造者。
慈禧对盛宣怀的评价:“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
李鸿章对盛宣怀的评价:“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职敏瞻,堪资大用。”
张之洞对盛宣怀的评价:“可联南北,可联中外,可联官商。”
孙中山对盛宣怀的评价:“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
(非影射,但历史总有很多巧合)
被地方既得利益集团盘踞的各省铁路公司,其实已经成了暗无天日的黑箱。盛宣怀
和中央的政策,示好于民,媚眼并非抛给他们。黑夜给了他们黑色的眼睛,那并非用于
寻找光明,而只是用来寻找如何让黑夜更为黑暗的路径而已…………
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久未登台的盛宣怀,渴望的就是一亮相便能赢
得满堂喝彩。
这本就是他的舞台。自1896年执掌铁路总公司,到1908年,在这12年的时间里,他
都一直是中国铁路这个舞台上的名角儿。
但在内部的权力倾轧中,他被赶到了上海,以邮传部副部长(“侍郎”)的身份谈
判对外商约。直到1910年的8月份,他才回到北京,却依然是个副部长,更尴尬的是,
部长(“尚书”)居然是他以前的下属唐绍仪。于是,两人都只好称病。
唐绍仪勉强干了几个月...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11 又来重复长工缺乏对战争准备的谎言?请看:
第九节、西安事变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郭汝瑰 黄玉章 [中国]
[出自《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2001
一、西安事变和团结御辱局面的形成
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一)确立国防领导体制
(二)确定和建设战略后方
(三)发展交通系统
铁路方面
公路方面
航空方面
航运方面
(四)推行征兵制和实施民众军训
(五)整编陆军和建设特种兵
(六)加强海、空军并进行战备演习
(七)整备要塞和修筑国防工事
(八)调整、扩大兵工生产
(九)制订国防作战计划
一、西安事变和团结御辱局面的形成
日本对中国的不断侵略,特别是1935年制造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使中华民族
已经到了生死危亡的紧急关头。北平学生于12月9日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爱国运动,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
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示威游行。12月10日,北平各校实行总罢课。16日,学生与市民一起
集会,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北平学生的“一二·九”爱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天
津、上海、南京、武汉、杭州、西安、广...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12 一桥飞架——记“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郑明桥 时间:2018-02-09
161 0 中国道路 字号:A-A+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编者按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天堑”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梁,对我
国的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长期重要作用。大桥横跨在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
,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大桥下层铁路为双
向车道,上层为4车道公路,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
128米。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至今,“营运时间最长,运量最大,荷载最大”,被誉为中
国建桥史上永远的丰碑。
u=2395331783,4225049895&fm=173&s=BDBE5F901289494D7221ADD10300D0BB&w=500&h=
253&img.jpg
↑武汉长江大桥全景。 (资料图片)
2018年1月,南亚孟加拉国帕德玛河下游,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泛亚铁路重要通道之一—
—全长近9.3公里的在建公铁两用桥梁帕德玛大桥,桥墩与桥身正在同步施工。该桥由
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284 | 13 1905年5月2日,直隶总督、关内外铁路督办袁世凯正式上折:“前议筹设京张铁路,辄因工巨款繁,未易兴办。臣等查京张一路,为北方商务攸关,经派候选道詹天佑前往查勘估修。并公同筹商,以关内外铁路进款,目前颇有盈余,拟就此项余款,酌量捉拨,开办京张铁路”。“此路即作为中国筹款自造之路,亦不用洋工程司经理,自与他国不相干涉”。在另一奏折中他说:京张铁路“只用华款、华员自造,不允他国人承造”,针对俄英争办,他强调“北京至张家口之铁路,应归中国造办,外国人不得干预”。
袁世凯根据詹天佑初勘的报告,将京张铁路从丰台起,到张家口共360余里,分三段兴筑的方案同折报清廷。
袁世凯力主兴建京张铁路的请求得到正式批准。当月12日批至外务部,知照商部,随后在天津成立京张铁路局,陈昭常任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司,筹备筑路。
袁世凯为筹款与英俄交锋
京张铁路360多里,需要一大批资金。这批资金国库空虚的清政府出不起。当时关内外铁路已通车至新民厅,盛京(今沈阳)即将通车,客货营业兴旺,收支相抵后盈余日增。据此,直隶总督兼关内外铁路督办袁世凯与会办胡燏棻奏请提拨关内外铁路余利自建京张铁路。
这本来很容易的事,一、...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14 一桥飞架——记“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2018年02月07日 07:1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明桥
[推荐朋友][打印本稿]
武汉长江大桥全景。 (资料图片)
前苏联专家西林(右一)与桥梁专家唐寰澄(前排左一)等在现场进行技术交流。
(资料图片)
武汉长江大桥开始驾梁。
(资料图片)
钢梁合龙于6号墩顶。 (资料图片)
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盛况。 (资料图片)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盛况。 (资料图片)
火车通过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
(资料图片)
雷锋同志与武汉长江大桥合影。
(资料图片)
编者按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天堑”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
用桥梁,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长期重要作用。大桥横跨在武昌蛇山和
汉阳龟山之间,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大桥
下层铁路为双向车道,上层为4车道公路,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
每孔跨度为128米。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至今,“营运时间最长,运量最大,荷载最大”
,被誉为中国建桥史上永远的丰碑。
2018年1月,... 阅读全帖 |
|
q********8 发帖数: 372 | 15 六、中国大审判
1、南京审判
在中华大地欢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
锣鼓声中,从14年艰苦抗战中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将昔日横行中国的日本
战犯迅速尽快逮捕,可谓扬眉吐气,大快人心!
从1945年8月到1947年5月,中国各地共逮捕日本战犯2357名,
相继在北平、南京、上海、汉口、广州、太原、徐州、济南、台北、沈阳等地,设
立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经过各地的紧张审判,35名战犯被执行死刑,遣返回日
本者933名,引渡出国者27名,尚有在押战犯1137名,转移到司法机关者
100名。
为统一审判在华日本战犯,中国于1946年2月15日正式成立国防部审判
战犯军事法庭,任命石美瑜为庭长,王家楣为主任检察官,任命李波、徐乃堃、高
硕仁、施泳等为检察官,陆起、李元庆、林建鹏、叶在增、孙建中、龙钟煌、张体
坤等为审判官,统一审判由中国驻日代表团引渡和从全国各地法庭移交的日本战犯。
这又是正义与邪恶的大较量。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呼声下,中国军事法庭对屠杀
南京人民的刽子手谷寿夫、屠杀300多个中国人的乙级战犯田中军吉、在南京紫
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的...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21627 | 16 回顾100年前的保路运动,真是感慨万千。。。。
中国需要另一场的保路运动!!!!!!!!
摘要:
1.
盛宣怀(不知道和盛高阻有什么关系)启用了前不久因照相问题被免职的端方为
督办大臣,并强收川汉、粤汉铁路为“国有”,旋与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
订立借款合同,总额为六百万英镑,公开出卖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
2.
{保路运动}揭露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清政府卖国卖路的罪恶行径。
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四川保路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王朝在中国
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斗志,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
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全文:
保路运动过程
铸铁路风潮
甲午战争之后,国人民智渐开,“要想富,先修路”,国人也渐渐明白铁路有很多的好
处,而清廷则看到了铁路在国防上的战略意义。随后,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便掀起了
建设铁路的高潮。
20世纪初,四川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主权,由四川省留日学生首倡,经
四川总督锡良奏请,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公司”。第二年改为官
商合办,1907年改为商办有限公司。采取“田亩加赋”,... 阅读全帖 |
|
j********b 发帖数: 565 | 17 趋新是现代中国的主要标志。“日新月异”固是夸张,但家事、国家、天下事,确实处
于剧烈变化之中。从晚清到当代,观念更新因被赋予了正面价值而成为一种责任和压力
,以至梁启超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但与时俱进只是一个方面、一种类型
,也还有另一种情况,这就是从“中体西用”开始的种种保守之论,即在文化、社会,
特别是生活方式方面,我们总还有不变或须坚持的方面。沧海桑田,世事无常,但新旧
却不是评论人事的唯一标准,而为现代趋新者所不齿的旧道德反倒可能具有普遍和永恒
的价值。1923年,当年复辟的“辫帅”张勋(1854~1923)在天津公馆病逝,也是来自晚
清旧官僚阵营的民国总理熊希龄(1870~1937)送挽联一副:“国无论君民,唯以忠心为
大本;人何分新旧,不移宗旨是英雄。”此联所言,就表明在一个趋新的时代,还应当
有不变的地方。胡适去世后,蒋介石撰挽联云:“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
思想的师表”,肯定的也是胡适调和新旧的方面。
但新、旧之间总还有矛盾和冲突。不妨以民国三个政治人物的新旧问题,略作申论,以
补文化研究之不足。
新旧参半的李宗仁
一般认为,“新桂系”首领、前国民政...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6798 | 18 粤汉铁路(1936-1957)
南段从广东省广州到湖北省武昌,称为“粤汉铁路”。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
张之洞上谕修筑粤汉铁路,主张官督商办,但清廷自行向美国借款,美方更规定中国在
50年后还清债款,方可收回铁路管理权。但此举激起粤、湘、鄂三省绅商强烈不满,最
后为從美國手中赎回路权,清政府付出了高达675万美元的代价[7]。粤汉铁路于1900年
7月动工,但在在修筑长沙至株洲一段后已经资金不足,湖南粤汉铁路公司虽然通过发
行股票筹的831万银元,但仍入不敷支,最后只好在1909年与德国、英国、法国的银行
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借款550万英磅,利息五厘,以修筑余下路段。武昌徐
家棚至长沙段工程全长480余公里于1918年9月通车。广州至韶关段全长224公里,于
1916年修通。但由于韶关至株洲段400多公里因地形复杂、工程艰巨一直受到拖延。至
1927年,国民政府铁道部成立,即把修建粤汉铁路株韶段列为首要任务,当时铁道部长
孙科更倡议以庚子赔款修建。株韶段在1936年4月28日建成,当时号称是中国铁路工程
建筑标准高的铁路。同时粤汉铁路全线宣告接通,全長1095.6公 |
|
r********1 发帖数: 7345 | 19 粤汉铁路(1936-1957)
南段从广东省广州到湖北省武昌,称为“粤汉铁路”。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
张之洞上谕修筑粤汉铁路,主张官督商办,但清廷自行向美国借款,美方更规定中国在
50年后还清债款,方可收回铁路管理权。但此举激起粤、湘、鄂三省绅商强烈不满,最
后为從美國手中赎回路权,清政府付出了高达675万美元的代价[7]。粤汉铁路于1900年
7月动工,但在在修筑长沙至株洲一段后已经资金不足,湖南粤汉铁路公司虽然通过发
行股票筹的831万银元,但仍入不敷支,最后只好在1909年与德国、英国、法国的银行
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借款550万英磅,利息五厘,以修筑余下路段。武昌徐
家棚至长沙段工程全长480余公里于1918年9月通车。广州至韶关段全长224公里,于
1916年修通。但由于韶关至株洲段400多公里因地形复杂、工程艰巨一直受到拖延。至
1927年,国民政府铁道部成立,即把修建粤汉铁路株韶段列为首要任务,当时铁道部长
孙科更倡议以庚子赔款修建。株韶段在1936年4月28日建成,当时号称是中国铁路工程
建筑标准高的铁路。同时粤汉铁路全线宣告接通,全長1095.6公...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5995 | 20 清朝末期,在洋务派人士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引领下,一条贯穿南北的京汉铁路应运而
生,在中国腹地增添了一条便捷的大通道。从此,郑州和武汉,这两座被铁路贯穿的城市,
因铁路而勃兴。多年来,围绕着全国铁路中心枢纽之地位,郑州与武汉数度明争暗斗。
京汉铁路通,郑州小县变大城
《郑县志》记载:“郑州为古东里,自铁路开通后,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
郑州,原为商代都城,后来,日渐衰落,沦为一个尚能自给自足、半农半商的小县城,
名叫郑县。虽地处中原,军事地位重要,但商业并不发达。
清朝末年,它和任何一个县城的差别不大,没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在一百多年的历
史上,郑州这个地名却历经多次更改。
1904年,改郑州为直隶州。1905年,清廷下文批准郑州为商埠。1913年,郑州直隶州
改名为郑县。1928年,冯玉祥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大战之
后,又将郑州撤市改为县。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
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自1906年初,贯穿郑州的京汉铁路通车,火车的汽笛声,打破了这座沉默了上千...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5995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erwater (长期高价厚道人民币换BOA美元),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被京广铁路改变的城市:郑州和武汉的明争暗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9 15:11:42 2011, 美东)
清朝末期,在洋务派人士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引领下,一条贯穿南北的京汉铁路应运而
生,在中国腹地增添了一条便捷的大通道。从此,郑州和武汉,这两座被铁路贯穿的城市,
因铁路而勃兴。多年来,围绕着全国铁路中心枢纽之地位,郑州与武汉数度明争暗斗。
京汉铁路通,郑州小县变大城
《郑县志》记载:“郑州为古东里,自铁路开通后,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
郑州,原为商代都城,后来,日渐衰落,沦为一个尚能自给自足、半农半商的小县城,
名叫郑县。虽地处中原,军事地位重要,但商业并不发达。
清朝末年,它和任何一个县城的差别不大,没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在一百多年的历
史上,郑州这个地名却历经多次更改。
1904年,改郑州为直隶州。1905年,清廷下文批准郑州为商埠。1913年,郑州直隶州
改名为郑县。1928年,冯玉祥...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作者:
徐泽荣
大陆官修党史向持以下观点:红军时期武器装备非常简陋,主要武器是步枪、机枪、手
榴弹和少量小口径火炮,某些部队中还使用部分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作战。子弹严重不
足,作战之时,往往每个战士临战只有几发子弹。红军时期武器装备的来源主要有三:
一是取之于敌,二是农民自卫队带着武器参加红军或收编地方武装,三是建立小型兵工
厂制配少量枪支,复装有限子弹。在最早期,红军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弹药几乎完全取之
于作战缴获,全靠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供应。当打胜仗了,队伍壮大了,所拥有
的武器装备数量就会多一些;而当受到敌人围剿而没有取得胜利时,就会损失一定数量
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当红军进行长征之时,为了轻装简行,许多不便携带的重型武器沿
途被迫放弃。到达陕北之时仅剩下些轻武器。真相是否如此?
1927年国方宁汉合流之后,中共“八·七会议”之前,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特使罗易、中
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武汉政府(跨党)农业部部长谭平山,曾在武汉召开一次三人秘
密会议。会上,谭氏力主鄂湘赣三省工农革命群众,跟随中共秘掌军队返回广东,和当
地工农革命群众一道再组新军,重作北伐,夺取政权,一统天下,因为——... 阅读全帖 |
|
a*s 发帖数: 1220 | 23 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和当前天朝要积极输出高铁的战略有相关之处,
大家来温习一下历史:
“1904年,由四川省留日学生首倡,经四川总督锡良奏请,在成都设立官办的“川汉铁
路总公司”。为保障四川民众权益,《川汉铁路总公司集股章程》55条,明确宣布不借
外债,不招外股,专集华股。由于租股占川汉铁路公司股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四川
绅民强烈要求改官办为商办。到了1907年,官股退出,名义上成為商辦公司。
1909年张之洞受命督办湖广铁路(湖北境内的川汉铁路和湖北湖南境内的粤汉铁路),
与英法德美四国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借款五百五十万英磅,五厘起息。后张之
洞病逝,不久由邮传大臣盛宣怀接手督办。1911年5月,清朝廷在盛宣怀的强力推进下
,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强收川汉、粤汉铁路为“国有”,由中央借外债修筑铁
路。旋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总额为六百万英镑,四国银行团享
有湘鄂境内粤汉、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延长修筑的优先权。1905年收回的粤汉铁路
筑路权、四川民众拥有的川汉铁路筑路权因此丧失。
清廷宣布鐵路國有時,川漢公司商人股东本欲藉国有化让政府弥补...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24 20世纪初,四川人民为了反抗外国资本掠夺中国铁路主权,由四川省留日学生首倡,经
四川总督锡良奏请,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总公司”。而粤汉铁
路也因循此模式进行。第二年改为官商合办,1907年改为商办有限公司。采取“田亩加
赋”,抽收“租股”为主的集股方式,自办川汉铁路。但是筹款不足,进展缓慢。1909
年张之洞受命督办湖广铁路(湖北境内的川汉铁路和湖北湖南境内的粤汉铁路),与英
法德三国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借款五百五十万英磅,五厘起息。美国获知后表
示反对,要求加入。此时张之洞病逝,不久由邮传大臣盛宣怀接手督办。
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朝廷在盛宣怀的强力推进下,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
策”,强收川汉、粤汉铁路为“国有”,由中央借外债修筑铁路。旋与美、英、法、德
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总额为六百万英镑,公开出卖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而原
来地方的集资款概不退现款,只换發国家铁路股票。这引发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各
地的反对声浪。
四川反对尤为激烈。原来四川铁路公司总共募集1400万两的股款。据估算,其中约700
万两用于宜万铁路的建设,可以用来换取... 阅读全帖 |
|
j********b 发帖数: 565 | 25 从1917年孙中山先生率海军南下护法以迄1926年蒋介石夺得党政军大权止,这十年
间,广东军政局面事变纷呈,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情形复杂,今以衰朽之年,就当时亲
历见闻,忆述往事,挂漏、误谬之处,在所难免,以稿聊备史家参考云尔。
一、随中山先生南下护法见闻
1916年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中山先生自日本还居上海。随命中华革命党各
省讨袁军事结束。广东方面虽曾驱走肆虐数年之“袁朝”郡王龙济光(龙奉段祺瑞内阁
任为琼崖督办,率所属“济军”移驻琼崖),但桂系旧军阀陆荣廷却接踵而来,陆本人
及其所部将领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先后任广东督军,盘踞肆虐,与北洋军阀相勾结
。是年冬,我奉召自广州至上海准备赴南海清理中华革命党公债借款,寻以段内阁对此
债款口惠而实不至,我便留滞上海环龙路四十四号(中华革命党事务所),协助朱执信
办理党部文书事务,为期约半年。我对此笔墨生活不甚安心,1917年4月间乃请示中山
先生,拟告假一个月赴北京游览观察当地情形。中山先生便止我说:“现在段祺瑞意欲
对德宣战,冀借此大借外债扩充其嫡系实力并以武力统一全国。但国会议员及社会各方
面多不赞同此举,段乃嗾使听命于他的各省...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21627 | 26 说到“川汉铁路”,搜出来“保路运动”
关键字:
盛宣怀(不知道和盛高阻有什么关系)
“揭露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清政府卖国卖路的罪恶行径。
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四川保路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王朝在中国
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斗志,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
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保路运动过程
铸铁路风潮
甲午战争之后,国人民智渐开,“要想富,先修路”,国人也渐渐明白铁路有很多的好
处,而清廷则看到了铁路在国防上的战略意义。随后,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便掀起了
建设铁路的高潮。
20世纪初,四川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主权,由四川省留日学生首倡,经
四川总督锡良奏请,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公司”。第二年改为官
商合办,1907年改为商办有限公司。采取“田亩加赋”,抽收“租股”为主的集股方式
,自办川汉铁路。
出卖筑路权
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政策规定:宣统三年
(1911年)前所有集股商办的干线,必须由国家收回。新上任的邮传部尚书盛宣怀起用
了前不久因照相问题被免职... 阅读全帖 |
|
b*****e 发帖数: 5476 | 27 美国一堆
美国摩根银行、坤落公司、第一国民银行、美国花旗银行
http://www.xhgmw.org/archive-46455.shtml
坤落公司不知道是啥,第一国民银行后来和花旗合并了
粤汉川铁路折腾了好久
清政府先是把筑路权卖给外国,1905年大家爱国热情高涨又给买回来发行股票商办,
1910年清政府借口商办有问题国有化,再卖路权,引起了公愤四川就闹起来了,清政府
从湖北调军队镇压,结果武汉空虚就革命了。
再后来的故事一般没人提
这个债券刚印好就革命了,革命后政府缺钱,于是说铁路还是中国人自己商办,但债券
照样发行,印好的债券就给拿出来,署名是大清,但盖的印是民国的,所以这个债券即
使不能兑换,还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
清政府当年说商办铁路有问题,还是有根据的,贪污挪用浪费的都不少,而且筑路缓慢
,民国后铁路商办,不出所料,到1918年粤汉铁路就修了一半(长沙到株洲,广州到韶
关),结果没钱了,当时军阀们还没大打起来呢,赖不到军阀上去。没修的线路要跨越
南岭,是最艰难的部分,通车段也亏的厉害,商办铁路公司根本无力继续修筑,于是就
无限期停工了。
到了1929年国民政府成立,看这条...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28 ☆─────────────────────────────────────☆
Munger (Munger) 于 駡 提到:
虽然铁路系统发生很多问题。但是近年来的发展还是很了不起的。特别是最近在国外竞
标修建高铁,技术,施工,甚至融资都从中国来。这让人想起一百年前,外资在中国修
铁路的故事。
一直对湖广铁路债券案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邓小平去美国的时候,由议员提出让中国赔
款。当初为加快铁路的修建,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受命督办后,便向国际上筹措借贷
,1909年3月7日,中德草签了借贷合同,决定向德国的德华银行借款。英、法两国得知
此事后也认为有利可图,故通过抗议、照会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强迫清政府接受它们的
借款。这使清政府只好搁置中德的借贷合同,另于1909年6月6日与英、法、德三国草签
了借款合同。之后,美国又以“机会均等”挤进了该借贷合同。所以,湖广铁路的借贷
合同最后是以清政府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为一方,以德国的德华、英国的汇丰、法国的
东方汇理等银行和“美国资本家”为另一方在北京签订。合同签订后,德、英、法、美
上述银行于1911年以清政府的名义发行“湖广铁路五厘...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9 第十九章洋务运动尾声
一、成功与失败
“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包括它的尾声在内,共经历了40年之久。
1895年到1901年应是洋务运动的尾声。”为什么我认为1895年到1901年是
洋务运动的尾声呢?多年来学术界谈起洋务运动,总是习惯他说它“失败”,
或者说是“破产”、“彻底破产”等等。他们以什么作根据这样说的?无非
是洋务运动搞了几十年,但甲午战争中被打得大败,这不是洋务运动失败或
彻底破产的标志吗?!诚然,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在一定意义上说,
也是洋务运动的失败,但二者不能划等号,即不能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即等
于洋务运动的失败或彻底破产。因为如果那样认识的话,那就是洋务运动没
有“成功”之处可言了。事实上,按照本书各章节所述,洋务运动成功之处
是很多的,从全局看,甚至可以说“成功”多于“失败”。在洋务运动过程
中,不断有成功也随时有失败,这无论从具体某一企业、事件或从带总体性
的方针路线看均是如此。
历史学家评价历史事件或者是战争,说它们胜利与失败、成功与破产,
是从政治路线和目的等方面说的,是将事件置于历史长河规律中考虑的,离
开“目的”、离开“规律”来谈成功、...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30 清末民初汉冶萍公司与八幡制铁所比较研究
李海涛
——以企业成败命运的考察为核心
内容提要: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重要钢铁企业。清末民初,两
家企业呈现出一成一败的迥异命运。就先天发展条件而言,两家企业各具优势,也各有
不足,并不必然决定此后的命运。抛开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管理因素不论,汉冶萍公司
和八幡制铁所命运各异,应从更宏阔的国家层面考察。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政府无
法持续有效提供钢铁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扶植政策,使汉冶萍不得不直面激烈的市场
竞争。然清末民初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有效需求十分有限,汉冶萍不得不转而依靠日本
市场,最终沦为日本钢铁产业的附庸。相比之下,日本政府自始至终大力扶植八幡制铁
所,推动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加之日本工业化迅猛发展,为八幡制铁所的发展提供了充
足的市场空间。这为八幡制铁所的经营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国家扶植力度大小和市场环
境优劣是导致两家企业一成一败命运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汉冶萍公司 八幡制铁所 钢铁工业 政府政策 市场环境
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同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著名钢铁企业,前者被视为“中国钢铁
工业的摇篮”,[1]后者...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31 中国抗日名将:薛岳上将(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14:31 舰船知识网络版
薛岳将军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薛岳,字伯陵,广东省乐昌县人,1896年生。他的原名叫薛仰岳,因为他出生时,
正值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第
二年,国土台湾沦丧,民族危机空前。其父为他取名“仰岳”,“就是取义效法民族英
雄岳飞之意”。成年后,薛岳认为“只
是敬崇岳飞尚未足以称其心意,乃去‘仰’字,单名岳,直以岳飞自况”。 11岁,薛
岳考入广东黄浦陆军小学,开始接受军
事教育。14岁,他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他于1914年入武昌陆军第二预
备学校,1916年毕业后,与邓
演达、张发奎、李汉魂等一同考入保定军校第6期。1921年5月,
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薛岳任大总统警卫团第一营营
长。次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
炮轰越秀楼,围攻总统府,薛岳率官兵曾冒着枪林弹雨掩护孙夫人宋庆龄安全撤离,深
得孙中山嘉许。
抗战经历概略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薛岳奉调到南京,被任命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编入左翼军,投入...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作者: 熊飞骏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埋葬了中国两千二百年的皇权专制。中国人习惯把辛亥革命归功于孙
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其实辛亥革命并非孙中山和同盟会组织策划的。
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块。武昌起义则与同盟会
一点也不相干,武昌起义其实源于一起失控的群体性事件。
太平天国暴乱后,满清统治集团放弃“满贵老革命”独裁的传统国策,依靠延揽曾国藩
、左崇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无“打江山背景”的汉族后起之秀,扩大专制政府的统治
基础才逃过了生死一劫。随后上台执政的慈禧太后也一直延续重用汉族才俊的人事路线
,依靠汉族人才的智慧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四伏的统治瓶颈。
1908年慈禧太后升天后,满清权力高层犯下了一个致命的认识错误,误以为只有当初打
江山出身的满贵老革命的后代——也就是“太子党”最忠诚最可靠,汉人则“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不可重用。新任摄政王载沣把清政府的中流砥柱袁世凯革职;同时把良弼
等满清少壮亲贵委以重任。
慈禧太后在世时清政府就走上了“预备立宪”之路。1911年5月8日,清政府首届责任内
阁诞生。13位内阁大臣中“满贵老革命后代”就占了9人,其中皇族7人;四个... 阅读全帖 |
|
|
z**********e 发帖数: 22064 | 34 第十七章洋务教育的发展
一、由封建教育逐渐向资产阶级教育转变
本书第七章已对洋务运动前期的新式文化教育,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随着洋务事业、尤其是洋务民用工业企业的创办与发展,新式海陆军的建设,
需才孔亟,洋务文化教育很自然地迅速发展着。而且在性质上也必然起着变
化。如果说19世纪60年代洋务教育方面的改革,基本上是封建主义教育的
话,那么,70年代以后到80—90年代,则是逐渐向资本主义转化并相当程
度变为资产阶级教育了。60年代的教育,是与军用工业、对外交涉相适应的,
虽带上资本主义教育的色彩,但它是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并仍然是封建主义
的教育体制,这一点是显然的。奕曾企图挑选正途出身的官吏到同文馆学
习天文数学等科技知识,以逐步改变原有的干部队伍结构和制度,但这仍然
没有超出封建主义的范畴①。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90年代则大不相同了。
办新式教育的根本目的,虽也是为了维护封建主义统治,但教育的直接服务
目标,却是日益增多地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也就是为造船、驾驶、电报、矿
务、冶金、铁路、纺织、商务以及一切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培养所必需
的人才。因此,教育的体制,包括课程设置、...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35 孙中山主政的广州市--革命先行者抑或人民公敌?
使君子
辛亥祭--另一只眼看孙文 二
孙中山于一九二三年二月返抵广州后,到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才离粤北上。在其离粤前夕
,由广东各界人民策动组织的“各界救粤联合会”在香港发出通电,指控孙中山“祸国
祸粤”十大罪状:摇动国体,纵兵殃民,摧残民治,破坏金融,抽剥民产,大开烟赌,
摧残教育,蹂躏实业,破坏司法,铲灭商民团。
这粤人控告孙中山祸国祸粤的十大罪状,是过大半世纪以来都被国人忽视的史实,
也是统治者摧害人民的暴行中,被当权政府掩盖(COVER UP)起来的史实。一九二三至
一九二四年间,北京政府徒具其虚名,实际上为直系军人曹锟,吴佩孚所操纵;广州方
面,则有孙中山凭依滇桂军的势力,建立大元帅府。在海外中立的香港《华字》日报把
南政府与北方政府作一比较:
北京政府非法而尚有法;广州政府护法而实无法。凡到过北京的人,大概总要承认
。即未到过的,只看北京报纸的言论新闻,何等自由。昨日骂黎菩萨(指黎元洪),今
日骂高凌蔚,其余批评政府,和监督政府,更是触目皆然。可怜广州的言论界,战战兢
兢,不敢出一大气,报馆则常时被封停版,记者则常怕枪毙和监禁。茶...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6800 | 36 逃亡大使馆:从急先锋到替罪羊
雪珥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否决资政院的要求,但这相当于向宣称代表大
多数人民的资政院开战。这篇电文被次日(26日)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曼彻...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63 |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unfair (unfair),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满清的王立军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5 21:12:22 2012, 美东)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63 | 38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否决资政院的要求,但这相当于向宣称代表大
多数人民的资政院开战。这篇电文被次日(26日)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曼彻斯特卫报》(The Manchest...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39 报的不多,毛蒋都主张以德报怨,但说啥仇也没报不符合事实。东北台湾都收回了,这
是实惠。部分日本战犯被处决了。
1937年12月13日,谷寿夫率部攻入南京市,当时,逃难的南京市民拥挤在主要
街道上,谷寿夫命属下官兵对无辜百姓狂掷手榴弹,用机枪扫射,数以万计南京市民被
杀。谷寿天因此获得嘉奖。
1947年2月6日,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公审。有80多名证人出
庭陈述谷寿夫等部日军在南京所犯罪行。
1947年3月10日,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决谷寿夫死刑。
1947年4月26日,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军第六师团谷寿夫陆军中将被押赴刑场处
决。
田中久一(1888年—1947年3月27日),日本兵库县人,1910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22
期,后进入陆军大学深造。田中从下士起入伍,至1937年累升至陆军少将。1938年2月
被任为驻“台湾方面军”参谋长。同年9月任新建之第21军参谋长,10月12日,田中令
第11师团、第18师团和第104师团主力分乘舰艇数十艘,在飞机百余架的掩护下,从大
亚湾、稔山、澳头、霞涌等处强行登陆,当晚攻陷淡水。 13日,田中令航空兵出动飞
机百余架,分19个... 阅读全帖 |
|
t******r 发帖数: 8600 | 40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2/14/1639150.html
史海:1911年盛宣怀逃亡美大使馆 迅速轰动世界(图) 中国经营报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一、逃亡者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继续说,据传,盛宣怀逃入了美国使馆,随后在10名外国士兵的
护送下前往天津。但在该报向美国使馆查证时,使馆参赞爱德华对此予以否认。
1911年10月27日,大清国国会(“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
邮传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从北京
发出的电...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63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unfair (unfair),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满清的王立军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5 21:12:22 2012, 美东)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 阅读全帖 |
|
d*b 发帖数: 4184 | 42 1945年4月,国民党抗日战场打响湘西战役,向日军展开战略反攻。
早在1944年2月,蒋介石在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上,就提出在1944年5、6月
第一、三、四、五、六、九各战区一定要实行反攻。指出反攻开始后可能遭遇两种不同
的情况:一是中国军队还未发起战略反攻,日军先发制人,先发动攻势;一是敌军不再
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在完成准备后即发起进攻,“敌不先来进犯,而我们到了五六月之
间,准备完成之后,必须堂堂正正的实行反攻”。[(1)c]由于日军4月中旬发动
了“一号作战”,中方丧失了大片国土和几十万部队,反攻中止。
1944年冬,中国陆军为反攻调整了战斗序列: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战区司令长官分别为胡宗南、阎锡山、顾祝同、张发奎、李宗仁、孙连仲、余
汉谋、朱绍良、薛岳、李品仙,冀察战区总司令高树勋,驻印军总司令萨尔登,副总司
令郑洞国。同时,为了便于联系盟军对日军转取攻势,于昆明设立中国陆军总司令部,
负责西南各战区部队的统一指挥及整训,总司令由参谋总长何应钦兼任,并将所辖部队
编为4个方面军,总兵力共计28个军、86个师及其他特种部队。1945年春,中
国陆军总部所编练...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6009 | 43 ---------------------------------
就在七大召开期间,华中局还对日军作出的试探性接触作了回应,派人直接与日军在华
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进行了会谈.
---------------------------------
http://www.zgdsw.org.cn/GB/218997/219021/14817935.html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
试论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解放沦陷区的战略
王志刚
2011年06月03日10:42
试论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解放沦陷区的战略
王志刚
2011年06月03日10:42
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以夺取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为重点的解放沦陷区的战略
。日本投降前后,这一战略曾经在全局范围内付诸实施,但是又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
迅速进行了大的调整。这一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也反映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个非常值
得关注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于这一战略缺少足够的关注和研究,[1]
本文即试图就这个问题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一、解放沦陷区战略的提出和初步规划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战略重点一直...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4 作者: 刘梦溪
毛腊肉诗词有三种抄袭剽窃现象:一是“搅拌式”。将他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搅拌在一起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将他人的语序做些调整,便作为自己的诗句登场”;
二是“掩耳盗铃式”。将别人的诗原原本本地抄下来,但在抄袭时稍做文字上的调整;
三是“老老实实式”。一字不差地将别人的话抄下来,不搅拌、不掩耳盗铃,也不注释
。具体有:
“搅拌式”
将王建《宫词》中的“春风吹雨洒旗竿”剽袭为“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
》);
将温庭筠《苏武庙》中的“空向秋波哭逝川”剽袭为“别梦依稀咒逝川”(《七律-到
韶山》);
将黄庭坚《鹊桥仙-席上赋七夕》中的“别泪作、人间晓雨”剽袭为“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
将刘克庄《贺新郎》中的“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剽袭为“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掩耳盗铃式”
将古童谣中的“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剽袭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水调歌头-游泳》);
将幼卿《浪淘沙》中的“极目楚天空”剽袭为“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游泳》);
将李贺《致酒行》中的“雄鸡一声天下白”剽袭为“一唱...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5 高阳观史1月27日
保路同志军20万人包围成都后,还未攻城,内部已乱成一锅粥,各个袍哥龙头谁也不服
谁,加上成都城高炮利,攻城不下,总督赵尔丰久经杀场,对付同志军的乌合之众还是
绰绰有余。很快,围困成都的同志军四散而去,成都解围。
轰轰烈烈的保路行动闹了个虎头蛇尾,如果这时候赵尔丰采用怀柔政策,安抚地方,此
事发展到此也就平息了,偏偏赵尔丰是战场宿将出身,之前清廷又斥责他勘乱不力,于
是9月16日,赵尔丰派兵出城,镇压剿灭保路同志军,成都附近的保路军(袍哥)措手
不及,被打得损失惨重,包括同盟会会员的龙鸣剑和几十袍哥龙头被杀。
在这种血腥镇压的威胁下,四川各地袍哥纷纷联合而自保,打起了“反清复明”、“光
复大汉”的旗帜。
此时四川局面已不可收拾,赵尔丰控制的川军新军不过万,对付同志军自保成都无虑,
可是撒到全四川,明显兵力不足,就是保成都周边都兵力不逮,加上新军都是本地人,
剿灭镇压的都有亲朋好友乡亲,更有大量的新军亦是袍哥成员。
赵尔丰出城“剿匪”初胜大胜后,忽然发现军队不听指挥了,新军与袍哥内通消息,投
敌,哗变成了常态,赵尔丰大惊,收兵回成都。
早在9月10日,清廷免去赵尔丰的四...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往事微痕》揭秘:毛腊肉惯用的三种抄袭剽窃方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 21:14:55 2014, 美东)
作者: 刘梦溪
毛腊肉诗词有三种抄袭剽窃现象:一是“搅拌式”。将他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搅拌在一起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将他人的语序做些调整,便作为自己的诗句登场”;
二是“掩耳盗铃式”。将别人的诗原原本本地抄下来,但在抄袭时稍做文字上的调整;
三是“老老实实式”。一字不差地将别人的话抄下来,不搅拌、不掩耳盗铃,也不注释
。具体有:
“搅拌式”
将王建《宫词》中的“春风吹雨洒旗竿”剽袭为“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
》);
将温庭筠《苏武庙》中的“空向秋波哭逝川”剽袭为“别梦依稀咒逝川”(《七律-到
韶山》);
将黄庭坚《鹊桥仙-席上赋七夕》中的“别泪作、人间晓雨”剽袭为“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
将刘克庄《贺新郎》中的“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剽袭为“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阅读全帖 |
|
f********x 发帖数: 66 | 47 笔者啰啰嗦嗦的前言:
近年来,反映国军抗战的文艺作品,电视剧层出不群。李幼斌“亮剑”之后,成功打造
张灵甫,形成国共双方坚决抗战的两大硬汉形象。
文化界一股重修抗战史的思潮汹涌而来,在民间欢呼着甚众,认为过去的宣传欺骗了群
众的感情,矛盾的一个激发点就在于我们上学之时苦读多年的历史教科书。
“我们被欺骗了!”“历史服务与政治!”“教科书就是成王败寇的结果!”这样的思
潮在民间极为流行。
我原来也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寒窗十年好不容易熬到大学的学子,我对教科书“爱”的
那叫个深沉,一度也认为教材有失偏颇。可是,如果我是一个普通的对历史兴趣一般的
学生也就罢了,庆幸的是我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比较喜欢刨根究底,最近一直在关
注抗战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先对近年来盛行的“几十年来中国人不知道”文体进行了批驳。有网友戏称,我看到
这贴的时候是60年以来,现在变成70年了,连内容都不带变的。
然后,国共双方抗战牺牲将领的“乌纱帽”问题进行了探讨,整天驳斥了拿军衔说事,
嘲笑八路军土鳖猥琐的无知观点。
在与网友的探讨中,发现历史教科书变成了一些人手中的一大杀器,拿不出史实反驳的
时候,就声称教科书欺骗了...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5245 | 48 在宋美齡身邊的日子: 機要秘書詳談宋美齡
宋美龄对希特勒的答覆
宋美龄机要秘书张紫葛,生于湖北松滋,1938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39 年初到
重庆,入《大公报》工作,偶遇宋美龄,被留在宋身边任机要秘书,与宋过从九年。
1994年3月完稿《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次年宋美龄问携本书面见者:“这个人现在
是不是还活着?现在在哪里?”
1939年8月8日,宋美龄说来劝降的德国人一定要见蒋介石,他们今天准备见他一下。她
决定叫我去担任记录员。
广告
9点半,我们前往蒋介石的黄山官邸。10点50分,桂永清、韩香梅陪着一个四十多岁的
德国人来了。11时半,桂永清、韩香梅陪同德国人进入会见厅。韩香梅作了介绍之后,
蒋氏夫妇才缓缓站起。蒋介石和德国人握手后,宋美龄才微微伸出手来,却并不脱下手
套。
德国人双手呈上希特勒的亲笔信,蒋介石伸右手接了过来。韩香梅上去展开信,小声陈
述了一遍,又折好信,递给蒋介石。蒋把信放在左边的小桌上,朝客人说:〝冯.戈宁
先生的来意,阁下的谈话,我都知道了,我也指定我的部下向阁下说明我的意见。但阁
下却坚持要见我,且言要面交贵国元首的亲笔信。为了尊重贵国元首之雅意...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isingChina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RisingChina
标 题: 章立凡:清末以来中国三次"国进民退"历史教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20 09:16:44 2017, 美东)
章立凡:清末以来中国三次"国进民退"历史教训
2017-02-13 13:46:18 人民网
清末以来,中国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第一场引爆了辛亥革命,第二场导致了国民
党政权的垮台,第三场将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边缘。如今山西省对煤矿的整合重组虽然
结束了,但又一场关于“国进民退”的争论却远未止歇。事实上,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以来,中央各项刺激经济政策和投资,主要作用于国有企业,新一轮“国进民退”大有
潮涌之势,对民营经济的生存环境及未来信心是很大的打击。
民富才能国强,独大未必为公。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国企与民企的
发展关系,逐步推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重点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必要的,片面
扶植或压抑其中一方,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清末以来,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0 章立凡:中国近代三次“国进民退”的历史教训
2010年11月15日 10:24 人民网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1条
核心提示:民富才能国强,独大未必为公。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国
企与民企的发展关系,逐步推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重点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必
要的,片面扶植或压抑其中一方,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清末以来,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结果第一场引爆了辛亥革命,第
二场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第三场将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边缘。历史已经证明:“
国进民退”没有可持续性,“国民共进”才是人间正道。
本文来源:人民网,作者:章立凡,原题:《清末以来中国三次“国进民退”的历史教
训》
清末以来,中国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第一场引爆了辛亥革命,第二场导致了国民
党政权的垮台,第三场将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边缘。如今山西省对煤矿的整合重组虽然
结束了,但又一场关于“国进民退”的争论却远未止歇。事实上,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以来,中央各项刺激经济政策和投资,主要作用于国有企业,新一轮“国进民退”大有
潮涌之势,对民营经济的生存环境及未来信心是很大的打...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