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粮站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事发地点
“起来,取钱!”6月25日凌晨3时许,还在睡梦中的粮站老板徐少辉夫妇被惊醒后,发现一名蒙面人用一把尖刀指着他们。一番打斗之后,59岁的徐少辉不幸身亡,妻子也多处受伤。
凌晨3时,夫妻俩被持刀者叫醒
25日下午,在武功县苏坊镇凤安医院,徐少辉的妻子魏月宁躺在病床上,双手包着厚厚的纱布,不时因为疼痛发出呻吟。回想起10多个小时前发生的一幕,魏月宁仍然心有余悸。她说,当晚她和丈夫住在粮站的一楼套间卧室,房门没有像往常一样反锁。凌晨3时许,还在睡梦中的他们突然被人叫醒,一个头戴面罩、身穿黑色雨衣的人拿着一把20多厘米长的尖刀指着他们大喊:“起来,取钱!”
魏月宁说,之后,蒙面人跟着丈夫去套间外面的办公室,她趁机打电话报警。突然听到一阵打斗声,她跑出卧室一看,丈夫已经浑身是血躺在了门口,一只手紧紧捂着脖子,那里正不断往出流血。很快,蒙面人又过来逼她拿钱,并用刀子在她手上和脸上划了好几刀。后来可能是看到徐少辉没了动静,加上她不断大声呼救,蒙面人迅速逃离了现场,最终也没有抢到钱。
“到处都是血。”魏月宁说,当时她想往出走,但地板已经到处是血,她没走几步就被滑倒了。
一位医生说,他们赶到现场...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2
发信人: zhaandong (查安东),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父辈讲述:三年大饥荒期间的一件事(转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7 15:56:51 2009)
爸爸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
一九六一年的大饥荒中,当时主政四川的"西南王"李井泉,不顾老百姓死活,拼命迎
合毛泽东"大跃进"的思路,以讨好最高领袖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为了给中央上缴远远超
过实际产量的粮食,他在四川农村横征暴敛,使得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也陷入
千年不遇的饥饿之中。
那时爸爸在中学上学,根据规定,中学生每人拥有一本粮食本,每个月定量供应十
五斤大米。这十五斤大米,当然不能完全填饱肚子--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男孩子,在没
有任何油水的基础上,每月仅仅吃十五斤米,怎么够呢?但是,这十五斤大米堪称"保
命粮",吃不饱,也饿不死。
爸爸说,假如他没有考上县中,而在农村里务农,他很可能活活饿死了--在他的同
龄人中,无声无息地在田里倒毙的数不胜数。许多童年时代的玩伴就是在那些年月里消
失的。
就是这点口粮,爸爸还每月还要省上三分之一,带回家去给奶奶和姑姑和着糠粉与...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27064
3
来自主题: ChuanYu版 - 转贴---地狱之国四川
这个作者心理很扭曲
地狱之国四川
楼主 :我是农民生的 发表于: 15-04-28 22:47
地狱之国四川
很多人(生活在社会中上层的人)都不相信我讲的故事,那我就再写一篇文章。来告诉
各位四川农村有多穷多黑暗。四川农民有多么的残暴狠毒。中国农民最愚昧又最狡诈最
奴性又最凶残。我最近1,2年把我从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回忆了一遍,换了一个身份地
位角度,把这一切都看的前所未有的清楚。四川农村就是佛经中所描绘的18层地狱,但
是这些死农民还觉得四川是天府之国。我已经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写作自己经
历的过程,就是自我治疗的过程。所以我开始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1,小时候四川农村家家都吃不饱饭,连村干部家里都吃不饱饭,只有乡一级干部才能
吃饱。我家里连盐都吃不起,连打火机都买不起都不能点火煮饭了。有好几年过年我家
都只买了5斤瘟猪肉来过年。我上初中时还穿死人(我奶奶的)的凉鞋。村里只有红白
事(婚丧老人生日)会办酒席才能吃到肉,农民吃一回肉,都要拉好几天的肚子,因为
长期吃不到肉肚子里面没有油水,偶尔一吃肉肠胃都消受不了。一年到头都是红薯煮稀
饭,碗里面有几颗米都能数的清楚。到春天的时候连...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我亲身感受的对农民的歧视
中国农民有史以来就是被统治阶级奴役的对象。
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一次和我父亲去城里交公粮。 粮站的工作人员在打牌, 见了我们不
搭理, 先叫我们在外面等着。 那是大夏天, 外面热得很。大约半个多钟头, 我们再次
找他们。一个家伙上来就用铁钎在我们装稻谷的麻袋上戳个大窟窿,说我们的稻谷还不
够干,要我们拉回去晒干了再来。其实我们的稻谷是已经晒过多次了的, 已经很干了
。我父亲想家离粮站有六公里远, 还得要爬几座山,就把稻谷从麻袋里倒在粮站边的
水泥地板上晒,直到下午快下班前再用麻袋把稻谷装起来,用板车拉到粮站。这次粮站
的人看都没看就给称了。结果四百五十斤的稻谷,交到他们手中尽成了三百八十斤。下
次还得来一趟, 交剩下的七十斤。我父亲告诉我, 粮站的人从农民身上扣下的粮食,
他们自己私下就分了。 我父亲还说, 皇粮国税是每个朝代都要叫的,农村人算不上
人。他只希望我好好读书, 但愿我有命能成为城市人, 不再被人欺凌。
可怜的父亲中午一口没吃。
父亲去年的六月中旬去世了。
一生没有过上好日子。

要高
g*****g
发帖数: 6798
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说说我是怎么明白农奴制度的
发信人: Jerry0803 (Jerry and Tom),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Re: 我亲身感受的对农民的歧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0 21:20:20 2007)
中国农民有史以来就是被统治阶级奴役的对象。
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一次和我父亲去城里交公粮。 粮站的工作人员在打牌, 见了我们不
搭理, 先叫我们在外面等着。 那是大夏天, 外面热很。大约半个多钟头, 我们再次
找他们。一个家伙上来就用铁钎在我们装稻谷的麻袋上戳个大窟窿,说我们的稻谷还不
够干,要我们拉回去晒干了再来。其实我们的稻谷是已经晒过多次了的, 已经很干了
。我父亲想家离粮站有六公里远, 还得要爬几座山,就把稻谷从麻袋里倒在粮站边的
水泥地板上晒,直到下午快下班前再用麻袋把稻谷装起来,用板车拉到粮站。这次粮站
的人看都没看就给称了。结果四百五十斤的稻谷,交到他们手中尽成了三百八十斤。下
次还的来一趟, 交剩下的七十斤。我父亲告诉我, 粮站的人从农民身上扣下的粮食,
他们自己私下就分了。 我父亲还说, 皇粮国税是每个朝代都要叫的,农村人算不上
人。他只希望我好好读书, ...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不抽毛轮的脸是不行了。
发信人: Jerry0803 (Jerry and Tom),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Re: 我亲身感受的对农民的歧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0 21:20:20 2007)
中国农民有史以来就是被统治阶级奴役的对象。
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一次和我父亲去城里交公粮。 粮站的工作人员在打牌, 见了我们不
搭理, 先叫我们在外面等着。 那是大夏天, 外面热很。大约半个多钟头, 我们再次
找他们。一个家伙上来就用铁钎在我们装稻谷的麻袋上戳个大窟窿,说我们的稻谷还不
够干,要我们拉回去晒干了再来。其实我们的稻谷是已经晒过多次了的, 已经很干了
。我父亲想家离粮站有六公里远, 还得要爬几座山,就把稻谷从麻袋里倒在粮站边的
水泥地板上晒,直到下午快下班前再用麻袋把稻谷装起来,用板车拉到粮站。这次粮站
的人看都没看就给称了。结果四百五十斤的稻谷,交到他们手中尽成了三百八十斤。下
次还的来一趟, 交剩下的七十斤。我父亲告诉我, 粮站的人从农民身上扣下的粮食,
他们自己私下就分了。 我父亲还说, 皇粮国税是每个朝代都要叫的,农村人算不上
人。他只希望我好好读书,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朱普乐:毛时代的衣食住行(上)
http://hx.cnd.org/?p=103444
【写一写衣食住行,看似小事。然而行文中却力难从心。如白头宫女说开元天宝之遗事
,讹错乖张挂一漏万都在所难免。又想,仅记录自己知道的那些琐碎事情而已,不必求
全,也不必求同。】
毛治下,职工工资先是“供给制”,后为“工资分”。1956年实行“薪金制”。此
后二十多年一直未增加工资。以本人为例:1961年中师毕业参加工作,第一年实习工资
每月29元;一年后转正定级每月34元(后改为行政25级34.50元)。一直到1978年(毛死两
年以后)才开始第一次调资,增加到每月40元。
收入所得月月不够用,是很多人常有的事。工资一发,首先把全家的油盐柴米买齐
,如此便已所剩无几,其它开销只能量力而行。单位一般都成立“储金会”,由财务人
员主持经办。每月发工资的时候,每人扣存5元钱(各单位自行约定数额)。手头拮据时
可以向“储金会”借款,下个月发工资必须扣还;不够再借。故此常有人一边领工资一
边借款。捉襟见肘,窘境层出。
亲友熟人间还有一种“凑份子”的“互助会”:约定每人每月交钱若干,轮流由其
中一人所得(轮流顺序经协商或抽签而定)。目的是用来“...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朱普乐:毛时代的衣食住行(上)
http://hx.cnd.org/?p=103444
【写一写衣食住行,看似小事。然而行文中却力难从心。如白头宫女说开元天宝之遗事
,讹错乖张挂一漏万都在所难免。又想,仅记录自己知道的那些琐碎事情而已,不必求
全,也不必求同。】
毛治下,职工工资先是“供给制”,后为“工资分”。1956年实行“薪金制”。此
后二十多年一直未增加工资。以本人为例:1961年中师毕业参加工作,第一年实习工资
每月29元;一年后转正定级每月34元(后改为行政25级34.50元)。一直到1978年(毛死两
年以后)才开始第一次调资,增加到每月40元。
收入所得月月不够用,是很多人常有的事。工资一发,首先把全家的油盐柴米买齐
,如此便已所剩无几,其它开销只能量力而行。单位一般都成立“储金会”,由财务人
员主持经办。每月发工资的时候,每人扣存5元钱(各单位自行约定数额)。手头拮据时
可以向“储金会”借款,下个月发工资必须扣还;不够再借。故此常有人一边领工资一
边借款。捉襟见肘,窘境层出。
亲友熟人间还有一种“凑份子”的“互助会”:约定每人每月交钱若干,轮流由其
中一人所得(轮流顺序经协商或抽签而定)。目的是用来“...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417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回忆我的农村同学
农村同学姓劳名东林,因为他打扫卫生时勤劳,我们就叫他“劳动力”。
刚上初中,全班都住校,要在学校吃饭。91年或92年,不知道什么原因粮食紧张,学校
要我们回街道拿介绍信才能在学校食堂买饭票。城市同学当然没有问题,劳动力就没地
方拿信了。最后劳动力他爸爸背了120斤玉米交给粮站换了38斤的“细粮”介绍信。而
且每个月得交一次。劳动力每次说起这事就满脸的义愤,说粮站太黑了,按3:1换,而
且他爸爸交了粮,他在学校买饭票还要交一次钱。我们当时都不在意,但现在想起来这
种不公平可能对他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
从此劳动力就开始愤世嫉俗了。到了初三,他不知从哪里搞来一本《1999不战而胜》,
天天跟我们宣扬自由民主,要推翻TG。我们笑笑,小孩嘛,没谁感兴趣。他就去找我们
旁边的大学的大学生讨论。他的成绩也从前几名掉到30名。最后没有考上高中。甚至连
中专线都没上(我们那年是最后一年中专包分配)。
这个结果对劳动力的农村父母打击甚大。9年白米饭还是脱不了“农门”。9年来他们家
几乎所有的钱都供他上学了。他从家里逃出来,混迹在同学们家里,在我家也住了两天
。有一天晚上很晚了,我都睡着了,劳动力爬过来对... 阅读全帖
g*******a
发帖数: 31586
10
来自主题: NewYork版 - 回忆我的农村同学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otar (Mclovi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回忆我的农村同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1 23:06:14 2011, 美东)
农村同学姓劳名东林,因为他打扫卫生时勤劳,我们就叫他“劳动力”。
刚上初中,全班都住校,要在学校吃饭。91年或92年,不知道什么原因粮食紧张,学校
要我们回街道拿介绍信才能在学校食堂买饭票。城市同学当然没有问题,劳动力就没地
方拿信了。最后劳动力他爸爸背了120斤玉米交给粮站换了38斤的“细粮”介绍信。而
且每个月得交一次。劳动力每次说起这事就满脸的义愤,说粮站太黑了,按3:1换,而
且他爸爸交了粮,他在学校买饭票还要交一次钱。我们当时都不在意,但现在想起来这
种不公平可能对他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
从此劳动力就开始愤世嫉俗了。到了初三,他不知从哪里搞来一本《1999不战而胜》,
天天跟我们宣扬自由民主,要推翻TG。我们笑笑,小孩嘛,没谁感兴趣。他就去找我们
旁边的大学的大学生讨论。他的成绩也从前几名掉到30名。最后没有考上高中。甚至连
中专线都没...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1735
11
发信人: thereof (汪汪丝丝), 信区: Shaanxi
标 题: 麦客、收割机、一炮轰及其他回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un 20 16:50:02 2014),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ic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ngsir (joker), 信区: Picture
标 题: 麦客、收割机、一炮轰及其他回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un 20 00:05:41 2014), 站内
现在正是农忙收小麦和种玉米的时节。
看到有聊关于麦客的事,沉潜多年的记忆又立刻在眼前栩栩如生。
回首过去,才恍然发现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也才惊讶时光走得如此迅疾。
那些久远回忆中所经历的事情、那种生活方式,可能已经永远走入历史了。写这篇小文
,纯粹为了留一点记忆,一点记录,尽可能多一点细节和个人感受,因为那个时代已经
走入历史了。
老家在关中平原,在北边黄土高原南边秦岭的环绕下,气候适宜,渭河在中间静静流淌
,使得这片沉积平原土壤肥沃,一年可以两熟,主要作物是冬小麦和夏玉米,套作的是
辣椒和大蒜。冬小麦10月种,6月收;夏玉米6月种,9月收。人多地少,土地没法...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2141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inta (薄谷开来),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哪位砖家教教我大跃进时期如何逃荒?哈哈哈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8 14:09:58 2012, 美东)
不论是CCAV农业砖家,还是历史版不讨论近代史的历史学家
都来说说吧~
尹曙生:“大跃进”前后的社会控制
炎黄春秋2011年第4期 作者为安徽省公安厅原常务副厅长
“大跃进”以后,全国大饥荒,饿死了几千万人。饿死这么多人,为什么没有出现
大规模的动乱?这是因为,国家采取了严密而严厉的社会控制措施。
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中国。仅武装土匪(有的就是国民党
残兵败将,啸聚为匪)就有200多万,还有特务、恶霸、潜伏下来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反动会道门头子,活动猖獗,社会治安混乱。经过3年的剿匪、反霸、土改、镇压反革
命运动,逮捕、拘留了280多万人,其中判处死刑的有70多万,判处有期、无期徒刑的
120多万,其余判处管制、戴反革命分子帽子,交群众监督改造。正如毛泽东在镇压反
革命后所说的:“还有反革命,但是不多了”...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3
2月7日是衡南县车江中学开学报到的日子,可该校初一年级的女生小丽(化名)却没有去学校报到。早上8点半左右,小丽在一栋居民楼的围墙边被人发现,可已经气绝身亡。开学第一天,女孩到底遭遇了什么?
舌头外伸口袋外翻, 遭遇劫杀?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事发现场在车江镇粮站家属区,据了解,小丽今年12岁,今天早上8点半左右被附近居民发现已经死亡,事发地点离与父母租住的房子相距数百米。
“被发现时舌头是往外伸着的……”小丽的外婆悲痛地告诉记者,外孙女的死比较蹊跷,按常理说,只有被他人掐住脖子致死,舌头才会外伸。记者在现场看到,小丽的尸体旁边并没有血迹,而且上衣两个口袋都是外翻着。“估计是被人抢劫后,再掐死在这。”一居民猜测。据小丽的班主任王老师介绍,班里一名同学早上告知,传言小丽身上曾揣有现金,可能为1000元。
与家人生意见 ,自寻短见?
现场也有居民表示,粮站家属区住了很多户人家,早上人来人往,光天化日在这里抢劫杀人,应该不太可能。“可能是女孩性格内向,与家人发生争吵,一时想不开寻短见了。”
据王老师介绍,今天早上小丽的母亲来到学校,为女儿办理了报到手续。“她母亲早上跟我说,因为女儿寒假作业没...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23939
14
距离渠县20公里的土溪镇在此次洪灾中被洪水所困。土溪镇地势较高的土溪粮站,
也未能逃过一劫,粮站存储的4000吨水稻被洪水吞噬。粮站站长刘建伤心地说,洪水来
时,很多职工顾不得自家的东西,在粮仓周围用薄膜等材料砌了一米高的围栏。水渗进
来的时候,职工
们就将水舀出去,但还是没有挡住洪水。一位职工表示,4000多吨水稻肯定报废了,被
水泡后已经发霉,水稻在粮仓里发酵膨胀,不断地挤压粮仓。
昨天下午4时许,《成都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水稻的挤压,粮仓的立柱和
墙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痕,还可以闻到一股“酸臭”的粮食霉味。“粮仓底部的气温
至少有50度,被捂住后急剧膨胀。”刘建说,中央储备粮总公司已经拿出措施,先用角
钢等把库房加固,然后
尽快出粮。首先看能否抢出顶层没被泡水的粮食;泡过水的看能否用来做饲料或做醋等
s***a
发帖数: 2141
15
不论是CCAV农业砖家,还是历史版不讨论近代史的历史学家
都来说说吧~
尹曙生:“大跃进”前后的社会控制
炎黄春秋2011年第4期 作者为安徽省公安厅原常务副厅长
“大跃进”以后,全国大饥荒,饿死了几千万人。饿死这么多人,为什么没有出现
大规模的动乱?这是因为,国家采取了严密而严厉的社会控制措施。
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中国。仅武装土匪(有的就是国民党
残兵败将,啸聚为匪)就有200多万,还有特务、恶霸、潜伏下来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反动会道门头子,活动猖獗,社会治安混乱。经过3年的剿匪、反霸、土改、镇压反革
命运动,逮捕、拘留了280多万人,其中判处死刑的有70多万,判处有期、无期徒刑的
120多万,其余判处管制、戴反革命分子帽子,交群众监督改造。正如毛泽东在镇压反
革命后所说的:“还有反革命,但是不多了”。在大规模镇压反革命的同时,进行了土
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农民生活水
平迅速提高。以安徽省为例,三年镇反,共逮捕各类反革命分子110164人,其中判处死
刑的32876人,死缓2328人,有期徒刑49332人,其余判...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6
http://news.sina.com.cn/c/nd/2016-07-07/doc-ifxtwihp9744656.shtml
“之前不懂法,想凭自己的辛苦,挣点钱维持生活,没想到成了犯罪人员。”
判决后,王力军心里也有疑惑:“我没有粮食收购许可证、没有营业执照,粮站是
不是就不该接收我的玉米?但他们对这个没有要求,有些地方还打电话鼓励我去他们那
里交粮。”
文|新京报记者李兴丽 编辑 | 苏晓明
校对 | 陆爱英
对话人物:王力军,46岁,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民。2014年11月至2015年3
月间,王力军在未经粮食部门许可及工商行政机关核准的情况下,从周边农户手中非法
收购玉米。
经法院审理,王力军因违反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非法经营玉米收购
,非法经营数额达到21万余元,数量较大,构成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
年,并处罚金2万元。
对话动机:该案曝光后,舆论哗然。不少法律学者和律师对上述判罚产生了异议,
认为判处非法经营罪应进行实质性审查,即王力军行为是否扰乱了市场秩序。另外,《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也被很多学者认为存在“浓厚的旧体制色彩”。
“想凭自...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157
17
知识岁月“下馆子”只买馒头不买菜(想起了“下馆子”那些事4)
19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在大连辽师附中读高三。突如其来的文化大
革命,使得国家遭受了空前的灾难,也使得我们近在咫尺的大学梦破灭了。1968年,我
们到辽宁省宽甸县下乡插队。我们来到夹皮沟公司挂钟岭大队第三小队。这里是辽宁偏
远落后的地区,七山一水两分田。
由于种种原因,当地农民群众的生活艰难困苦。我们 所在地生产队,有近三十户人家
,只有耕读小学有一只马蹄表。所有社员家中,没有一家有钟表、 手表、自行车、缝
纫机、收音机等生活用品中的任何一件。
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务农的时候,我们青年点距离公社所在地有20多里路,中间还要
过一条河,叫南谷河。我们生产队在河的中游,那里的河面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比较
窄。人们在比较窄的地方架起独木桥。就是把大树劈成两半,用树杈加起来,就成了独
木桥。每年夏天发大水,独木桥被冲走,过后人们再架一座。冬天,河面封冻,人们过
河比较容易。
我们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是秋季,男同学胆子大,很快就学会了过独木桥。女同学胆子小
,她们过桥的时候,几个人战战兢兢地手拉手一起过。常常是一个人掉下... 阅读全帖
D*X
发帖数: 364
18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我和我的父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uNan 讨论区 】
发信人: wuliao88 (maomao), 信区: HuNan
标 题: 我和我的父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1 16:46:33 2014, 美东)
我和我的父亲
今天看了父亲的自传, 禁不住也想写点什么。
我和父亲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小时候我跟父亲很亲。 还没有上学的时候, 我们家住在粮站,父亲每天都要骑很久的
单车去上班。到了下班的点, 我就会在粮站门口等爸爸,脑袋里就会想着爸爸现在出
厂门了,现在在城中心了,现在在哪里哪里了。。。, 现在该到了!有好几次爸爸都
是在我想他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了!我非常地高兴。 爸爸和妈妈吵架的时候并没有给我
留下什么阴影,因为妈妈吵完就出门了,爸爸就会把我和我的弟弟带到电影院看电影。
这反而变成了一件好事!
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条件应该是还可以的。爸爸也是会享受生活的。我们家有一个唱片
机, 每天中午我们都听歌,有刘三姐,有李谷一,好像爸爸最喜欢的是李谷一的《知
音》。 好像自唱片机后我们家就再没有紧跟时代的奢侈品了。彩电,冰箱,电话,都
是很晚才有的。爸爸还带我和弟弟,挎... 阅读全帖
w******8
发帖数: 59
19
来自主题: HuNan版 - 我和我的父亲
我和我的父亲
今天看了父亲的自传, 禁不住也想写点什么。
我和父亲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小时候我跟父亲很亲。 还没有上学的时候, 我们家住在粮站,父亲每天都要骑很久的
单车去上班。到了下班的点, 我就会在粮站门口等爸爸,脑袋里就会想着爸爸现在出
厂门了,现在在城中心了,现在在哪里哪里了。。。, 现在该到了!有好几次爸爸都
是在我想他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了!我非常地高兴。 爸爸和妈妈吵架的时候并没有给我
留下什么阴影,因为妈妈吵完就出门了,爸爸就会把我和我的弟弟带到电影院看电影。
这反而变成了一件好事!
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条件应该是还可以的。爸爸也是会享受生活的。我们家有一个唱片
机, 每天中午我们都听歌,有刘三姐,有李谷一,好像爸爸最喜欢的是李谷一的《知
音》。 好像自唱片机后我们家就再没有紧跟时代的奢侈品了。彩电,冰箱,电话,都
是很晚才有的。爸爸还带我和弟弟,挎着两只鹅去找青草喂。这些都是美好的记忆。
我小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爸爸妈妈决定自己建房子。好像那个时候起生活水平就开始
下降了。 粮站的胖子巴巴看着我说:你好瘦,叫你爸爸妈妈给你吃肉。其实我并不记
得我有没有吃什么肉,大概没有吧,... 阅读全帖
w***3
发帖数: 387
2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国的粮食危机已无解
在大陆,每年国家给粮库的拨款是按照其上报的库存粮食量来决定的,用于粮食的烘干
、防虫、保质等存储工作。袁隆平发言之后的2008年,大陆媒体相继曝光了至少三起大
型粮库亏空案。处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徽当涂粮库,统计数据上这里储存着中央、省、
市三级储备粮约8万吨,但实际上粮仓里空无一物,大门落满灰尘,铁锁布满铁锈,当
地其它粮库也大多是“三年无粮可卖了”。在黑龙江富锦九零粮库这个号称亚洲最大粮
库的中国粮食储备基地,里面连发霉的陈米粮都被粮库主任和职工偷盗出去卖得差不多
了,尽管抓了几人,但粮食却追不回来了。2008年12月四川荣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发生火
灾,救援人员发现,粮库内存储的不是粮食,而是果冻、可乐。
正如1998年5月朱镕基总理去安徽南陵县峨岭粮站视察时,看到满库的粮食非常高兴,
还对外宣称,中国粮食多得仓库都装不下。不过事后有粮站职工举报说,那是当地官员
用了四天时间连夜从外地突击调运了1,031吨粮食的结果。也有知情人在网上透露:“
基层粮库的作假虚报数量也很吓人,8,500吨敢报2万吨,虚报了3倍多,这样层层掺水
才有了年产一万亿斤的大丰收。中国的统计数据太假了,根本没法信...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共制造的粮食危机已无解
明言
大陆“涨声一片”,普通民众难以承受物价飞涨对于他们原本已处于囊中羞涩境地而再
次横加盘剥。在房价失控性暴涨吸引人们注意力时,一个真正的危机却被人们忽视:那
就是中共制造的粮食危机就在眼前,无法破解!
中共的数字游戏在欺骗国人和世界
世界粮食市场此前已发生过巨大动荡。今年八月底,欧洲最大产粮大国俄罗斯因小麦减
产,发布出口禁令。国际市场做出剧烈反应。粮农组织九月份发布报告,国际小麦价格
飙升60~80%,玉米价格上涨约40%。
由于自然灾害,据美国农业部预测,今年世界粮食产量会减少八千万吨。国际粮价大幅
攀升,小麦价格一度上涨60~80%,出现四十年来最凌厉涨势,更给中国粮食市场带来
“恐慌”。粮价是百价之王,粮价预期上涨成为引发通货膨胀的“领头羊”。
总部设在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世界性粮食危机重现的可能性
正在凸显,提醒各国要警惕粮食危机及其影响。此时,中共居然在二零一零年天灾人祸
不断的情况下,再次抛出谎言:今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5.46亿吨,比上年增长2.9%,再
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
下面表格是2007年各国粮食总产量并加入中共...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2
湖南湘阴第二届"农民文学奖"得主、新建村70岁的老农民危勇手拿获奖证书在自家大门前拍照留念。
湖南湘阴鹤龙湖镇古塘村中年农妇蒋慕平,在自家院子里喂鸡。蒋慕平的作品,都是围绕她的生活、遭遇展开的,寄托了她美好的愿望。鹤龙湖镇诗联文学会副会长张中一这样评价。
“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近日,湖南省湘阴县鹤龙湖镇年近七旬的农民诗人危勇所作的18字《咏鸡》诗,斩获湖南岳阳湘阴县第二届“农民文学奖”,获得万元大奖,被誉为“农民诗人”,另有10位男女村民获得农民文学奖“提名奖”,中年农妇蒋慕平获“特别奖”。
一些网友质疑这首平均每个字价值556元的18字《咏鸡》诗与唐朝诗人骆宾王7岁时所作的《咏鹅》“如出一辙,过于雷同”。还有不少网友质疑诗作的价值及水平,纷纷跟帖作出《咏鸭》《咏猪》《咏狗》《咏牛》《咏官》诗。
农民诗人,是农民,也是诗人。
他们作的诗价值几何?农民的身份标签背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情怀?一个湘北小镇发起“农民文学奖”,其初衷、意义何在?记者走进湖南省湘阴县鹤龙湖镇,探寻其中的故事。
“你应该展示一下,不要着急嘛”
身着一身军绿色列宁装的危勇从张一一手中接...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3742
23
因抢粮而被枪毙,并没有阻止人们的反抗。1956年8月至1957年3月,安徽发生暴乱16起
,有3000多农民参加,公开反对农业合作化,反对统购统销政策,以县、乡政府为主要
攻击对象。暴乱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上千人。1957年2月22日,肥西、舒城两县
接壤地发生暴乱,暴乱者提出的口号是“要饭吃,要土地”,“现在的政府不是人民政
府”。暴乱者打死民警2人,打伤1人,抢去手枪3支,子弹70余发,参与者400多人,99
%是农民。两县公安干警和省公安厅派去的武装民警,将其包围,发生枪战,当场打死
49人,抓获34人,投案自首者10人,为首的农民程千发自杀,其余的人逃跑外地。
由于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农民收入大量减少,吃不饱饭,为了生存,不得不偷
盗、哄抢,那种“农民就是饿死也不偷不抢”的说法,完全是神话。1957年4月2日,安
徽省公安厅向省委、公安部《关于当前社会治安的情况报告》说:“本年1、2两个月,
我省无为、肥西、宿县、蒙城、枞阳等县,先后发生群众性闹事89起,哄抢粮食事件
271起,参与群众4.5万人,抢去粮食599654斤,柴草39.2万斤,被打干部169人。产生
...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72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卫兵运动始末
9.黑材料问题
现在再来谈谈“黑材料”问题。
强烈要求党政机关交出工作组时期所整的“黑材料”,这是导致1966年8、9月间北京和
全国各地部分学生发起一系列冲击党政机关事件的重大动因之一。在8月至该年年底这
段时间里,造反学生和党政机关之间的冲突中始终贯穿着逼交和拒交“黑材料”的斗争
。那末,所谓的“黑材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工作组时期,每一个工作组进驻相关单位以后,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摸底、排
队”,这是沿袭了四清运动工作队的普遍做法。所谓“排队”,就是根据“摸底”的结
果,将相关范围的每一个人都分别列入不同类别的统计名单。例如,工作组普遍将所在
学校的干部和教师划分为四类:一类是“好的”;二类是“比较好的”(也即犯有一定
错误但不严重的);三类是“有严重错误的”;四类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
。这种分类的标准在当时是全国统一并得到中央认可的,甚至在工作组撤走后,在八届
十一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十
六条》)中,仍然沿袭了干部划分的这种类别和标准。
在上述将干部和教师划分为四类的基础上,第一类和第二类自然分别是依靠和团结的...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3422
25
你啥都不懂。
生产队的粮食,要先送到公社,粮站去。交了公粮之后,生产队再从国家粮站手里拿回
返销粮。
没有资格留口粮。
P**5
发帖数: 3422
26
我一个堂姐,嫁给粮站一个工作人员,当年算个好的营生,也趾高气扬的。 后来粮站
取消了, 下岗失业了,两人过不下去离婚了。

发帖数: 1
27
经济观察报
作者: 韩福东
1984年,文史工作者朱全森去四川省达县高家沟村做有关民国时期的文史调查,令他遗
憾的是,想要找寻的人大多都在1960年前后饿死了。
“他们说那一阶段饿死了40多人,我不相信,认为是造谣。那个村的公共食堂总共百来
人。”朱全森对我说,2001年他参与编写《达州市志》时亲自去这里调查大跃进期间食
堂情况,约来原食堂负责人高思仁,“一家一家清理查核,发现饿死了26人。”虽比40
余人少,但比例也是相当惊人。这是朱全森所知达县县城附近大跃进期间饿死人最多的
食堂之一。
据《达县志》,1959年至1962年,达县人口出现罕见的明显减少。1958年,达县人口总
数为931944人,到1962年,降为879300人,共减少52644人。平均每年减少约13000人,
而在1958年之前,平均每年的人口总数大概增加2万余人(1955年人口总数为875745,
1956年人口896012,1957年为918512)。
在四川东部的大巴山区,达县的人口非正常死亡情况并不特殊。附近的巴中县、通江县
、宣汉县等地,也存在大面积的饿死人现象。其中,又以宣汉县为最多。
那是新中国历史上...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1374
28
我们那里从来就没有断过从农民手里偷偷买米,偷偷买的米比去粮站买的好
就算到后来用不着偷偷买米了,粮站的米也还是比不过农民自己卖的米

a*********y
发帖数: 926
29
这个我是了解的
当初农民们求粮站收粮 粮站都不要 搞得庄家人叫苦连天
现如今 听说都有反过来的情况 农民就是不给粮 该!
w*********g
发帖数: 30882
30
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0-07-28 16:21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唐山大地震》:一个温暖阳光的结尾 10-07-24
南方都市报: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借唐山显现真意 10-07-22
钱钢:回望"唐山大地震"认识自己 10-07-21
今天是个沉重的日子——7·28。34年前的今天,我们唐山人经历了那场世所罕见
的大地震。从那天开始的每到“7·28”,唐山人都有不禁的情愫与伤感。然而,更多
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
唐山大地震,它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开滦李玉林飞车进京报灾情;开滦万名井下工
人安全返回地面;唐山人民和解放军一起拼命扒人,解救在废墟中的群众;唐山人自立
自强搭起了各家的抗震棚——这些都是大地震发生后的场景,我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还
有,在“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口号鼓舞下,开滦矿工震后第10天,产出第
一车煤;震后14天,唐山电网并网发电;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钢;震后一年,工业生
产全面恢复,震后一年零五个月,开滦煤矿全面恢复生产,并达到震前生产水平;震后
第二年,...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总设计师连王莽也不如
又你妈的露怯了
再编下去我要替你羞死了.
粮你妈的站,什么时候农民吃上商品粮了
你知道啥叫粮站么?你们大队真牛逼,私设粮站.
A****0
发帖数: 12393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总设计师连王莽也不如
有个屁
你给粮站和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发工资?
粮站和农技站是非农户口吃商品粮的
你什么大队那么牛逼解决这么多农转非
想好了你是记忆有误,往恶心想你就是个编故事的.
J*******0
发帖数: 400
33
我比较毛主席的农村基层政府和邓小平的农村基层政府的一点看法。比较的结果是,邓
小 平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农村被逐渐抛弃的过程。
毛主席的农村基层政府有这么一些部门(以我所在的行政村为例):一个卫生所,一所小学
,一 所初中,一个粮站,一个供销社,一个食品公司,当然,还有村委会,妇联和村民宣传队
。其他 的我就不知道了。那时我还小,看到什么算什么,没准备研究农村基层政权是如
何运作的。其中, 卫生所延伸到每一个自然村落。在各个自然湾表现为赤脚医生。现在
估计的话,大概十户人家有 一个赤脚医生。一个湾有二十户人家的话,有两个赤脚医生
。村委会也延伸到每一个自然村落, 表现为生产队干部,比如,队长,会计,什么的。村民
宣传队也延伸到每一个自然村落。每一个 自然村落都有宣传队。至于妇联是否在每一
个自然村都有,我就不知道了。
现在看来,毛主席的农村基层政权有这么几个功能:1. 具有服务功能。比如,学校,医院,
粮站 和供销社。2. 具有执行功能。比如,村委会。3. 具有领导功能。比如,宣传队,妇
联。之所以将 宣传队和妇联归于领导功能,是因为这两个部门能够深入到农村的矛盾当
中,包括村民之间的矛...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跃进悲歌
再打一次毛轮的脸,如果他们还有脸的话。得干活去了,不灌水了。十月份不在菌斑发
帖,立此为据。
http://www.eeo.com.cn/2012/0413/224408.shtml
2012-04-13 14:39
导语:那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大跃进导致大饥荒。刘少奇曾用“三分天灾
,七分人祸”为悲剧定性
韩福东/文
1984年,文史工作者朱全森去四川省达县高家沟村做有关民国时期的文史调查,令他遗
憾的是,想要找寻的人大多都在1960年前后饿死了。
“他们说那一阶段饿死了40多人,我不相信,认为是造谣。那个村的公共食堂总共百来
人。”朱全森对我说,2001年他参与编写《达州市志》时亲自去这里调查大跃进期间食
堂情况,约来原食堂负责人高思仁,“一家一家清理查核,发现饿死了26人。”虽比40
余人少,但比例也是相当惊人。这是朱全森所知达县县城附近大跃进期间饿死人最多的
食堂之一。
据《达县志》,1959年至1962年,达县人口出现罕见的明显减少。1958年,达县人口总
数为931944人,到1962年,降为879300人,共减少52644人。平均每年减少约13000人,
而在1...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歪脖子树:销毁贱民身份证
http://hx.cnd.org/?p=102147
习近平中央最近推出城乡户口统一登记的改革规划,取消农业户口。我作为一个农民的
儿子,虽隔重洋却也高兴。那道横在公民之间不公不义的隔离墙,终于要推倒了。
习近平上台以来,忽而发出几句清醒议论,接着又是一篇昏聩妄语,让人无从褒贬。但
是城乡户口统一,无疑是一项弊政的结束,一项文明的开始。
然而我以为先不着急叫好为好——共产党从来不会让人们失去为它叫好的机会。这里我
引亢高歌的是挽歌。先把反动的公民隔离政策埋葬了再说。
自上世纪50年代初,国人的身份分为“城市户口”、“农业户口”。执政者划地为牢,
制造藩篱,歧视农民,实行等级统治。这样的一项恶政,反现代文明,逆民主潮流,伐
自由理想,废民间人才。追究起来,铁定违背宪法精神。违宪却公然成政策,天下何其
不公也!
1),被剝削的的农民
陈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总之农民在国共内战期间,站在了共产党的一边。他们推独轮车、抬担架,推推抬抬把
共产党送过了天安门金水桥,然后怀揣着共产党的民主自由的空头支票,依依告别。农
民收拾独轮车和担架返回乡村后,发现不仅怀揣的支票...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24893
36
公共食堂是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的产物,本来只在农村地区开花,可是
在1958年城市地区的大炼钢铁运动中却派上了用场。原来,大炼钢铁运动中,
很多家庭的男女家长都没日没夜地奋战在小高炉第一线,即使是家庭妇女,
也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集中在某些大院里用土高炉炼钢或者小炉“煨”
钢。煨钢者,用一陶罐装上任何铁制品,里面再放些草木灰,放在小炉中闷
炼是也。据说煨过的铁就变成了钢,至于这种钢是否有价值,则又另当别论,
反正往上面报数,完成指标就行了。这样,家里定时开饭就成了问题,特别
是孩子多的家庭更麻烦,所以街道食堂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城市里遍地生根。
过了58年,虽然大炼钢铁不再搞了,然而街道食堂却延续下去,成了三
年困难时期一个人民生活的重要场景。我一直寻思,为什么大炼钢铁下马以
后,人民不回家做饭?有人说是习惯于食堂的方便,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为
什么困难时期以后又回到自家的灶台?有人说是政府强制解散的,不回灶台
莫非天天去饭馆吃饭?这话也有一定道理,但为什么又不在单位食堂吃饭?
至少有食堂的单位不在少数,而有家庭的人在单位吃饭毕竟是少数。
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道理。原来是三年期间,父母... 阅读全帖
p***q
发帖数: 515
37
楼主没经历过,凭空想象。另外回答的人,都没提到地区差异。
我80年代中后期上高中时,我们市(在广东)的普通居民(男)每月24斤,劳动强度大
的工种估计不一样,高中学生加3斤。所以在我家,我爸有24斤,我有27斤。在广东,
这额度都是可以买米。那时广东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了,所以一般家庭吃得有点油水,所
以粮食是够吃的。我上小学
的时候,大家都没肉吃,粮食是比较紧张的。
但是广东买米用粮簿(粮本),不用粮票。如果你粮本上面的额度没用完,可以申请换
成粮票,一般是省内粮票,有特殊事由可以换成全国粮票。粮票在广东是买不了米的,
只能用在商店里买饼干之类的,或者在餐馆吃饭(我没吃过)。我中午饭在学校吃,要
“割粮簿”,从家那边的粮站写个证明,把相应的额度转移给学校那边的粮站,把这证
明交给学校食堂,他们就可以买米了。农村来的同学好像是自己带米交给学校。
在广东,粮票一直管得不太严,记得上小学起,在商店里买包子、饼干之类,没有粮票
每两加2分钱就行了,10多年没什么变化。
到了北京上大学,男生36斤,女生32斤。我记得军训时是敞开吃的,我们在塞外训练,
每天只有咸菜,一顿吃3、4个馒头是常见的。有一...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4006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因为国产大米根本不值钱
码农考据可不靠谱。
九十年代早期, 地方小城还看不到什么进口大米, 所以什么国产进口之分不谈也罢。
国产大米, 由于早期国家统销统购, 粮站的大米通常是陈米, 新米小地方是见不到
的, 要先供战略储备的。但是, 90年代早期, 统销统购就有解冻现象, 富余的新米
农民可以拿出来自由销售, 同期一个现象是粮票慢慢退出时代。
吃惯现在的大米, 大家可能不能理解新米和陈米的差异, 简单来说, 陈米煮出来的
饭是没什么嚼头的。 所以, 当时, 可能粮站价格.8-.9, 私米会到1.1-1.2. 我当年
也是饭来张口的, 具体的价格没有一直follow, 1.2或以上肯定有时候是有的。
另外一点, 九十年代, 中国的物价是不稳的, 尤其是地方小县城。 我当年上大学就
发现, 县城的菜价比省城, 北京上海都是要高的。 而且, 如果诸位有影像的话,
九十年代初物价有高企的几年。 平抑物价, 是朱镕基早期的大贡献。所以, 米价上1
.5, 在一个笼统的时间段里, 没有什么疑点。 其实, 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 不熟
识米价, 更加不可信。
最后说, 山区不能种大米? 山区不能全用来种大米是事实, 但是,... 阅读全帖
A****7
发帖数: 902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子柒最新视频 种稻米
各地可能不同,视频里的脱粒方式是很久以前的原始方法了,现在用的地方应该很少。
80年代东部鱼米之乡,是把稻子连稻草齐根割下来,扎成捆用扁担挑的场地上,就是村
口的一片平地,然后摊开暴晒几天。晒干以后,用牛拉着石头滚子在上面来回压,然后
把稻草挑走,剩下的就是稻子了。稻草要扎成捆,堆成草堆,作为一年的燃料,烧火做
饭用。稻子还要晒几天才能挑回家,不然去粮站买不合格。白天晒,晚上要对成堆,可
能是为了防止露水。为了防止人偷稻子,各家还会用草木灰在稻子堆上写上字或者花纹
。稻子收起之前还要分级,就是利用风,用把大木铲子把稻子迎风扬起来,落的最近的
留作稻种,落的远一点的自己家里吃,再远一点的卖给粮站,更远的只能喂鸡喂鸭子了
l*******g
发帖数: 28502
40
☆─────────────────────────────────────☆
loop (loop) 于 (Mon Jan 26 03:54:21 2004) 提到: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2998198
先说明一下:
此文是本人2001年夏季在工作之余,用数月时间调查研究、苦苦思索,、挥汗成雨、数易
其稿写成。这篇拙文可以说写得很苦、很累,用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来形容是
没有一点过分的(那时还不会用电脑,要花钱到打印店去打,而且还要偷偷摸摸地写,不
能让任何人知道,否则就会有告状之赚)。
文章试图以农民负担为主线,全面反映“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文章写成后得到一位
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研究农村问题专家的肯定和赞许,他曾答应帮助出版,后不知何故
没了下文。当为一个山旮旯乡干部不懂得如何出书,干脆就不出了,借助媒体把它登出来
,为一切关心“三农”问题的各界人士和有志于研究“三农”问题专家学者提供一把了解
农村真实状况的钥匙或者说一个窗口。
同时也算是对一些网友及社会上不少人不了解农村的真实状况,只知道大发牢骚...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陕西省西安市“610”处长自杀死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 15:41:08 2015, 美东)
明慧网11月1日报导,西安市“610”处长、迫害法轮功学员的洗脑班头子李胜利,十月
二十三日上午,在西安市委办公院跳楼自杀死亡。
“610”是江泽民一手打造的迫害法轮功的指挥中心和非法组织,制造了一桩桩惨绝人
寰的血腥案件。近期,西安市多位法轮功学员向中共最高检察院和最高法院控告江泽民
。此外,全国多地频频出现“610”遭厄运死亡或其它悲惨遭遇事件。
“610”是江泽民集团的非法组织
1999年6月10日,中共江泽民集团为了专门迫害法轮功,成立了中央“610”小组,下设
执行机构“610办公室”,这一非法机构,直接归江泽民和中共政法委管辖。该机构类
似“中央文革小组”和德国纳粹的“盖世太保”机构,一直凌驾于中共的法律之上,其
任务是专门策划和驱动对法轮功的大规模镇压。
江泽民的“610”小组在统管公、检、法、司的同时,还... 阅读全帖
v****i
发帖数: 779
42
来自主题: Talk版 - 练功让她失去丈夫
李永珍,崇州市崇镇村村民。在练法轮功前,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是粮站职
工,儿子也在粮站工作,女儿在读高中。1997年9月前,她身体状况不怎么好,血压偏
高,靠吃降压药来控制住血压,维持正常的生活。
1997年9月,经一朋友介绍说:“修炼法轮功,不用打针吃药,所有的疑难病症都
会痊愈”。于是,李永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接触“法轮功”,从此开始了她的法轮功“
修炼之路”,相信了李洪志,相信了“一世修成”,“一人炼功,全家受益”的谎言。
当时,她不仅与功友聚集在一起练,回家后还要阅读《转法轮》,观看李洪志“讲法”
。李洪志讲:“只要你用心练功,两三年就会圆满。”他还说“如果你修炼了,你的家
人都会得到福报。”
她暗下决心要加紧练,要认真领会书中讲的功法,争取早日进天国,圆满,给家人
带来福报。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每天早上多早就起来打坐、练功,有时甚至饭都
不吃,丈夫要喊她多次她才去吃饭。尔后,她干脆连家务活也不做了,全身心地投入到
练功中去,和丈夫的交流越来越少,感情也越来越淡薄。丈夫见她如此痴迷,央求她不
要练法轮功,好好在家做家务,一家人和和睦睦有啥不好,非要去练什么功呀!她说:
“... 阅读全帖
F*V
发帖数: 3978
43
来自主题: TheStrait版 - 农村啊农村,
我比较毛主席的农村基层政府和邓小平的农村基层政府的一点看法。比较的结果是,邓
小 平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农村被逐渐抛弃的过程。
毛主席的农村基层政府有这么一些部门(以我所在的行政村为例):一个卫生所,一所小学
,一 所初中,一个粮站,一个供销社,一个食品公司,当然,还有村委会,妇联和村民宣传队
。其他 的我就不知道了。那时我还小,看到什么算什么,没准备研究农村基层政权是如
何运作的。其中, 卫生所延伸到每一个自然村落。在各个自然湾表现为赤脚医生。现在
估计的话,大概十户人家有 一个赤脚医生。一个湾有二十户人家的话,有两个赤脚医生
。村委会也延伸到每一个自然村落, 表现为生产队干部,比如,队长,会计,什么的。村民
宣传队也延伸到每一个自然村落。每一个 自然村落都有宣传队。至于妇联是否在每一
个自然村都有,我就不知道了。
现在看来,毛主席的农村基层政权有这么几个功能:1. 具有服务功能。比如,学校,医院,
粮站 和供销社。2. 具有执行功能。比如,村委会。3. 具有领导功能。比如,宣传队,妇
联。之所以将 宣传队和妇联归于领导功能,是因为这两个部门能够深入到农村的矛盾当
中,包括村民之间的矛...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20533
44
从这访谈来看,能坐实了有问题的就是黑心生产商了。
就我们而言,顶多只能建议家里人不要买现成的馒头以及其他东西,尽量自己做。至少
原料以外的问题可以避免一点。
回想起来,以前粮站兼作副食品的时候完全没这种事儿。后来却竞争不过各种私营经济
,还被认定是国营经济自己效率低所以缺乏竞争力。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这回事啊。老老
实实做馒头怎么可能和人这种黑心馒头比外观比价格呢?不管怎么样,最后粮站的这种
公司都被私人化了,很可惜。我觉得光多年积累的那个信用就值很多的钱了。可是当年
大家都没什么品牌意识。
不过即便如此,我看现在还是尽量买那种前身是国营大企业的厂出的东西比较靠谱一点
j****i
发帖数: 68152
45
来自主题: Living版 - 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老汉我活了53,可以说就是一本改革开放的活历史课本
80年代国营粮站都是用这种手压量油器。一根杠杆连着一个带螺纹的钢柱,钢柱底下是
活塞。要打多少油,就把量油器上对应的螺纹卡住。手扶杠杆往下压的时候到了地方就
下不去了。一直到90年代初期还有粮本。那时候农贸市场的粮油也很多了,但是国营粮
站还是便宜。一般家庭都是先到国营粮站把粮本上的买完了,再去农贸市场买。
这些小屁孩都没见过。
w*********g
发帖数: 30882
46
来自主题: LosAngeles版 - 转贴: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
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0-07-28 16:21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唐山大地震》:一个温暖阳光的结尾 10-07-24
南方都市报: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借唐山显现真意 10-07-22
钱钢:回望"唐山大地震"认识自己 10-07-21
今天是个沉重的日子——7·28。34年前的今天,我们唐山人经历了那场世所罕见
的大地震。从那天开始的每到“7·28”,唐山人都有不禁的情愫与伤感。然而,更多
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
唐山大地震,它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开滦李玉林飞车进京报灾情;开滦万名井下工
人安全返回地面;唐山人民和解放军一起拼命扒人,解救在废墟中的群众;唐山人自立
自强搭起了各家的抗震棚——这些都是大地震发生后的场景,我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还
有,在“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口号鼓舞下,开滦矿工震后第10天,产出第
一车煤;震后14天,唐山电网并网发电;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钢;震后一年,工业生
产全面恢复,震后一年零五个月,开滦煤矿全面恢复生产,并达到震前生产水平;震后
第二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Blessing版 - 雨夜忆昔—吃货女儿眼里的父亲
风急雨骤,斟一杯冰冷水,临窗而坐。
时有风轻巧巧地从纱窗的缝隙里溜进来,如一只调皮的小手,撩一下我散落的鬓发,
又迅速逃开。
黑的夜,轻雷隐隐,电闪迢迢。想今天父亲节呢,似乎该写点什么,一时却又不知从
哪里说起。索性拨开通向露台的小门,走出去,舒展双臂,感受雨的风情,雨的气息。
吹够风,进屋揽镜理发,觉得两只眼睛似乎混浊许多,不复少年时的清透明澈。
“你小时候,两只眼睛像黑葡萄一样!”人老了,往往会忆旧,有时闲说话,父亲会
念叨一句,还说那时物资供应紧张,没牛奶和炼乳,有时从矿上回家,父亲会买一盒藕
粉给我补充营养。
听多,觉得那东西似乎很好吃,想温习一下那曾经熟悉的味道。于是去超市买了一小
盒,回家倒锅里煮熟,看上去透明发亮,糊里糊涂,有点像刚熬好未成型前的红薯凉粉
。放点儿白糖进去,刮一勺舔舔,立马知道我为啥这么不聪明,到现在还混的这么不如
意,原来那点儿灵窍都被这糨子一样的食物给糊住了。
父亲还爱说一件事儿,来证明我小时很懂事儿。
据说我三四岁时,有一次母亲因吃剩红薯面导致肠胃难受,在西屋炕上躺着。父亲正
好在家,于是在小厨房灶上用铁锅摊几个白面煎饼,... 阅读全帖
o******t
发帖数: 4384
48
☆─────────────────────────────────────☆
aloneman (aloneman) 于 (Tue May 12 06:15:06 2009) 提到:
注册个新马甲,先占个位置.
年纪也慢慢大了.前几日过生日,这才想起好多事情其实应该回忆一下.挺美好的.
回忆,代表曾经拥有过;
回忆,也意味着和一些告别;
回忆,更让你知道明天应该怎么走.
左眼皮跳了好几天了,朋友说要发大财,但是我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不太舒服.
不太舒服不影响心情,心情不错,于是在这个版胡乱写点,讲讲故事.
先把位置占下.过会再来写第一节.
☆─────────────────────────────────────☆
aloneman (aloneman) 于 (Tue May 12 06:58:06 2009) 提到:
本想发在笑板的,想想,故事里有点爱情,还是发在这里了。
第一节
童年的疯狂
二十七年前的这个时间,我来到了这个世上,元帅故里,打小就听着父亲讲元帅的英雄
故事长大,但是我们那里很穷,我们乡到县上要坐二个小时的小巴车,而且,当时县城
也不咋样。
我... 阅读全帖
o******t
发帖数: 4384
49
☆─────────────────────────────────────☆
aloneman (aloneman) 于 (Tue May 12 06:15:06 2009) 提到:
注册个新马甲,先占个位置.
年纪也慢慢大了.前几日过生日,这才想起好多事情其实应该回忆一下.挺美好的.
回忆,代表曾经拥有过;
回忆,也意味着和一些告别;
回忆,更让你知道明天应该怎么走.
左眼皮跳了好几天了,朋友说要发大财,但是我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不太舒服.
不太舒服不影响心情,心情不错,于是在这个版胡乱写点,讲讲故事.
先把位置占下.过会再来写第一节.
☆─────────────────────────────────────☆
aloneman (aloneman) 于 (Tue May 12 06:58:06 2009) 提到:
本想发在笑板的,想想,故事里有点爱情,还是发在这里了。
第一节
童年的疯狂
二十七年前的这个时间,我来到了这个世上,元帅故里,打小就听着父亲讲元帅的英雄
故事长大,但是我们那里很穷,我们乡到县上要坐二个小时的小巴车,而且,当时县城
也不咋样。
我...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3016
50
杨秀珠,(英文名:Yang Xiuzhu),女,今年56岁(另说出生于1945年或1946年),出
生在温州市鹿城区。
初中毕业后,杨在温州饮食服务公司小南门粮站工作,成为该粮站一位卖馒头的服务员。
最后学历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注册规划师)。
七十年代在文革中参加“联总”。
1980年代初期,她一直做到温州市西城区副区长,还做过区妇联主任,她还担任过温州市
妇联主任,然后转到温州市规划局,做规划处处长,1985年被任命为规划局副局长。
1989年9月19日,在温州市的七届九次人大常委会上,杨被推选为市规划局局长。
1990年,任市长助理,出任金温铁路副指挥长(指挥长由市长兼任),这样,她实际上是
副市级级别。她得到了市长助理的头衔,专管铁路。
1995年2月11日,在温州市八届十二次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了杨出任副市长的决议。分管
城市建设。1998年4月,浙江省委提议,免去杨秀珠的温州市副市长职务。4月16日,市八
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通过了这一决定。
1998年,杨调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后兼任浙江省城市化办公室主任。
2003年4月20日,从上海机场途经新加坡逃往美国。5月13日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